阿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家庭/婚姻 > 阿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530210772
作者:虹影
页数:245页

作者简介

《阿难:我的印度之行》讲述了在2001年初,一位北京女作家,某天突然接到好友香港传媒界著名女大亨苏霏的请求,要她写一本关于印度的“网络行走文学”,同时寻找八十年代初她们曾经狂热喜爱的一名歌手——阿难。她一直对此心存犹疑,但是到了印度之后,竟然真的发现了阿难演唱会的海报。但是,保持着疑惑的“我”始终对此不太热心,但随着在印度旅行的深入,她却一步步被拽入真相:阿难的影子无处不在。最后,从北京来的国安局的上级,点名了北京女作家实际上还身兼“调查员”的真相,原来苏霏和这名歌手实际上早已成为贪污犯。几方面的人物都急如星火地加入追捕,在最后印度教众人沐浴的节日中达到高潮:阿难选择投身恒河以洗清自己的罪过,苏霏随即自杀,女作家又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

点击链接进入:
《饥饿的女儿》
《阿难:我的印度之行》
《虹影:英国情人》

编辑推荐

  这本小说如一道印度菜肴,主料仍是女性在爱情中的苦难和执着,而悬疑、犯罪和家庭历史则是这一主线上的浓郁香料。印度作为一个宗教色彩浓重、具有强烈灵性的国家,尤其适合叙述者在寻找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自省,她的家庭生活的痛苦,和苏霏对阿难的追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似乎被苏霏附身,同样感染了出自爱情的紧迫。而当阿难和苏霏选择殉情之后,也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一种。  我以为虹影所看到的和所表达的,正即如此。有着游记般美丽和罪案小说般悬念的《阿难》,实际上是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精神危机的一次长镜头式铺览,是对精神上的概念的追问!——评论家 李洁非

内容概要

虹影,享皆世界文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美食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上海王》《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等,诗集《鱼教会鱼歌唱》《沉静的老虎》等。现居北京。

五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出版。

曾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同最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被中国权威媒体评为2000年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被《南方周末》、新浪网等评为2002、2003年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K-英同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Books of the Year大好书之一。《饥饿的女儿》被台湾选为青少年自选教材,被评为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8年年度书。

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

图书封面


 阿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想评价一个作家,在尚未读完她的一半作品之前,似乎没有资格。而对虹影来说,在她的作品堆里,读者拣起的第一本书如果是《阿难》,也算不上公平。至少,它没有给我带来惊喜,甚至捎带平息了“搜罗她的其他几本书来读读”的冲动。但是,我的一位朋友却在读完《好儿女花》之后感慨万分,意思大致可以理解为“刹那间,她感觉到了惊艳的眩晕”。那么很遗憾,我看的是《阿难》。——某个春寒料峭的午后,在某校区的晓风书屋,沿着几面书墙小心挪了两圈,临走才抽了封面简洁的这本书,当时想:终于要开始阅读虹影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将以它对抗无聊及无聊引发的焦灼。而小说《阿难》的开头,的确给人一种安逸的宁静。一个作家身份的主人公“我”接到香港传媒界女老板苏霏的委托,去印度寻找一个失踪已久的人,阿难。阿难是八十年代大陆一支重金属乐队的主唱,后来像“唐朝”、“黑豹”里的人物一样销声匿迹,再次冒头已经摇身变成商界巨富,但是“不留恋”的性格使他在事业达到顶峰之时忽然抽身,又一次玩起隐匿的把戏。于是,他在哪里?近况如何?作为当年阿难的崇拜者之一的作家“我”本人,想解开这个谜团的心情,同苏霏一样迫切。而作者随后的印度之行,犹如在读者面前同时打开两个窗口,左边,播报“寻找事件”的进展,即时不时向读者交代一路上有关阿难的蛛丝马迹,右边,完全是风光、民俗、宗教、文化的大展现。不禁猜测,难道是作者对文本的一种新尝试——借虚构的阿难故事向读者介绍印度?而往后若有幸踏上那块土地,本书也许可作为旅游向导?果真如此也无可厚非。甚至值得赞赏。原因有二,第一,她竟能让一本很容易走向枯涩的指南小书变得不太沉闷。第二,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的同时,顺便解决一个旅游上的难题。问题出在,作家“我”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刑警,准确地说,便衣警察或卧底女“余则成”。那个身穿紫色丝缎旁遮比,脚蹬绣花拖鞋,说话温柔,行事孤僻,时不时在一间咖啡馆慵懒地喝一杯的女人竟然还肩负着追踪跨国犯罪头目阿难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个事实——用两个字形容刹那间的阅读感受,就是:别扭。于是,在这个角色猛然转换的节骨眼上,作为读者的我挣扎了许久。挣扎,无非想给自己找一些理由,解释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落笔。那么归根结底,她是想把一篇小说处理圆润——为了衔接“略有高差”的两个桥段,中间就得粘上一块透明胶带,而胶带,只能是情节上的某些巧合。本来,走到河边已经无路可走,但是一道惊雷,河上忽然架起一座桥,于是,路又有了。就是这样。不过太多的巧合,对于一篇小说来说,并不见得是好事。即使是真的生活,巧合太多,也会带来太多的不自在。前几天,我在路上偶遇相识一年的某咖啡店老板娘——太阳很大,她戴着墨镜,所以当意识到有人冲我招呼,出于条件反射,我向对方回报点头和微笑,但是,大脑记忆库很快提醒自己,哦,是某咖啡店老板娘,就在这时,我才留意到她的身后,老板娘的老公,竟然是我的一位老朋友。接下来三个人都是什么反应呢?我,自然吃惊不小:天哪,喝了一年的咖啡,竟然不知道背后的老板是他。而老板娘面对我的迷惑,以为我一下子没有认出她,只好摘下眼镜说:你不是某某吗?然后,在老朋友询问的目光下,我断断续续向他解释:我,时常去喝一杯咖啡。当他脸上的表情由茫然转为无声的笑,老板娘也如梦初醒:原来,你们早就认识。你看,生活中难得出现的一个巧合,竟然让人如此震惊和尴尬。所以想来想去,《阿难》给人的不舒服,正是因为里面多到泛滥的巧合。比如香港媒体老板苏霏正巧跟阿难存在恋人关系,比如作者“我”正巧是阿难的粉丝,比如害死阿难父母的家伙正巧是苏霏的父亲,比如被苏霏委以重任的“我”正巧是追踪罪犯阿难的便衣警察,比如阿难投河自尽的场景正巧被“我”看见,连苏霏都正巧在那一刻赶到了现场……但是,生活,它通常给我们呈现的并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圆圈吧。《阿难》离我心目中的好小说的确还有距离。好小说,不需要过度雕琢,或许应该像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星期天》里那些更近似于生活的片段,读着读着就让人浑身发冷,或许……当然,中国的女作家群里,虹影算是写得很牛的一个了。所以无论我说什么,都遮掩不了她“享誉世界文坛”的华光,也改变不了太多读者对她的喜爱,而我絮叨半天,也不过是想说出一个事实,就是——在虹影老师头顶那些光环的映照下,这本《阿难》显得比较黯淡。
  •     呵呵呵~呵呵呵~ 我就是爱看女作家写的性描写。啧啧啧~ 那古铜色肌肤,有质感的小腹,棱角分明的脸庞,性感的嘴唇,顺着背部渐渐下落的水滴,雄壮而又刺激的探入……#·%¥#……#……%·¥%#¥真他妈刺激!可惜啊!主角是个女的。 这个色情的中年妇女在YY阿难吧!?切!阿难只能搞基!搞女人白瞎了!坦率来讲,这书写的不咋地!真的不咋地。呸!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不见自己啊看不见自己。
  •     起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在帮公司写小台本。本来以为是写的多闻第一的阿难,没想到不是。不过很是庆幸,这样的一个故事,让我爱上了一个地域,期待着一场旅行。
  •     书的前半部分看起来像游记,很真实的样子。后半部分就扯到中缅战争什么的,感情线很多,阿难和苏菲,我和丈夫还有孟浩,阿难的父母和苏菲的妈妈。。。只看感情部分,可以说非常庸俗。虹影很聪明,将故事的地点换成了很少人熟知的印度,这也是个吸引人的地方,文中提及了很多关于战争的,多半是从高中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顿时从前半部分略显矫情的背景换到了大背景下,有点突如其来的感觉。个人更喜欢后半部分,其实对于感情线中,我更偏向于和丈夫的那一段。
  •     重温,找不着从前那种感觉了.
  •     这是一部很难让人不去回味的小说,我们行走于人世,灵与肉很难融合归一,也许寻找了就会有出路。
  •     读不下去了
  •     情绪好时天地生辉,情绪不好时,日月无光。
  •     这个书太混搭了,悬疑、小清新、家族史,哇靠。
  •     什么也不说了 你以为家印度元素的就能卖座么 烂透了
  •     不喜欢虹影 她的文字神经质 故弄玄虚 明明是骚动不安的心灵 没有安宁祥和的临在感。
  •     泅渡。
  •     中间被吸引着看了一些,不过总的来说看书的时候一直在想,怎么还没结束。
  •     我想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读她的书。《饥饿的女儿》很不错,而《孔雀的呐喊》和这本,都充满了我有点接受不了的玛丽苏,可背景又那么独立和荡气回肠,情节却是好莱坞式的。 不过,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虹影是很典型的女性作家,组成其小说的所有来源都是女人身体和思维的凝聚,这是我读她的任何一本书时都明显感受到的。她塑造的每个角色都有自恋和自怜的影子,那也是她本身的影子。
  •     这本好烂
  •     阿难是个符号
  •     一个让人入不了戏的故事。恩怨痴缠的戏码,前辈后人的纠葛,爱情、犯罪、探案、诡异、自绝……看似很激烈又那么自然地铺陈。失去自我痛苦不堪的女作家的自我探索,其实比罪犯Rocker和华丽女王的姻缘牵绊更有意思和意义。
  •     离开了重庆的虹影,总觉得文字少了些辛辣和极致。前半部有些虹影的影子,半真半假,至少以为是一位类似虹影的作者寻找的故事;后半部突然锋回急转,把前面的故事都推翻了,搞出一个低俗乱套的故事来,有点情节混乱,耐着性子读完了。
  •     一本很震惊我的小说,一开始是当游记去读的,可是故事在朝我意想不到的方向,最后傻了眼。又开始深深思考
  •     还以为是旅游见闻类型小说结果中途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成了追捕类似赖昌星一样的人物的警匪小说了。可惜前面铺垫不够好。
  •     很讨厌虹影写这本书的小心思,完全把读者的思维玩弄于掌心中,另外她开放性的结局总是让读者百般遐想,叫人抓狂。Anyway,我觉得阿难也许并没有真的死亡。
  •     看的差不多了。
  •     没有《饥饿的女儿》好看,作者的主观情绪太多,消释了故事客观的精彩。
  •     第一本虹影的書,中途一半瞬間感覺從歷史還有情感里抽離出去,放入了大是大非的更廣闊的時代背景里去,一番過山車還是從海裡往天上再直落落下沉的感覺,有現實的情緒也有幻影的迷離與哲學的生死,酣暢淋漓欲罷不能。想到作者小小身影背後的力量,切不可小覷了。
  •     不知所云。
  •     有香港言情小说味。
  •     神转折,写经济犯罪的部分非常幼稚
  •     拿这本书作为阅读虹影小说确实有点不太合适,虽然之前就知道作者名气其实蛮大,而且,《饥饿的女儿》一向被被作为其代表作供奉在她创作的的顶端。很可惜,在图书馆没碰到,随手拿到的不是最好的。 小说还是顺利阅读的,有点像行走小说,边走边记录印度的人文风情,不枯燥是真,只是过多的巧合有点无法适应且牵强。
  •     愿化身石桥
  •     前半部分的阿难具备一切让人追寻下去的特质,后半部分的阿难陷入之中做作的剧情之中。结束太快,恍悟死才不是结束。要救赎还是要活着。找到也不是结果,决定再继续找寻才是。
  •     读完很让人不爽。
  •     在恒河里看不到别人,只看到无数的自己
  •     写得还可以,但较大的感觉没有。。。
  •     开始读的时候还以为是真的呢,后来发现是小说啊,不是很喜欢。
  •     我喜欢的笔触
  •     关键词:印度。14年,友人因该书印度背景将其推荐于我。看毕,至今故事大抵遗忘,唯留异域色彩。也从此书开始喜欢上行走文学、他乡见闻。
  •     在回重庆的火车上看完了~不知道是书的原因还是傅先生不在的原因总是没有办法看下去。。。
  •     我是永遠無法愛你,所以我到印度來逃避你。看見了吧,太陽出來,越過地平線,你就不在我的眼裡了。
  •     不喜欢,感觉就是卖弄
  •     令人失望,好不容易耐着性子读完的一本。
  •     里面的引用的那句诗并不是泰戈尔的~~~
  •     10年前读过的书,此时再读,别有一番滋味
  •     不完美的婚姻、失败的爱情总是女作家写作灵感的最大源泉。
  •     印度,文革,两代人爱恨纠葛,身份谜团,具备了所有有趣的元素,然而还是很无聊。这样的一本小说,不想看完,不想打分。
  •     一个假期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     这是一本混乱的书,从语言到主题。不敢相信《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的作者,竟然纵容自己写下如此糟糕的句子。大部分气都不顺,只有偶尔的一两页和最后的“章外章”,才回到预想中虹影“该有”的水准。那个虹影和这一个,简直是状态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     失败在不“真实”,情节没处理好,唯有文笔加了2星分。
  •     阿难是释迦摩尼最放心不下的那个小弟子阿难,其他的弟子都聪明绝顶,佛祖一拈花,迦叶就微笑,创建的宗派传许多年,对阿难却要一直看管、解释,而偏偏传经最多的就是这个阿难,“如是我闻”多是说他。以上完全与书本情节无关,只是在很多个寺庙里听介绍,对阿难特别有印象。
  •     读了3个半小时。周三(5月1日)早上九点半到一点。跟我想象的不一样的,以为是一部游记。
  •     伪造历史是可耻的,你真的不给我一点假意。
  •     要死要活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