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 乌发碧眼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家庭/婚姻 > 情人 乌发碧眼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2
ISBN:9787532742257
作者:[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页数:271页

作者简介

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
《情人》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
《乌发碧眼》叙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的莫名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

书籍目录

情人乌发碧眼人们为什么不怕杜拉斯了?——关于《情人》

编辑推荐

  《情人》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 《乌发碧眼》叙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的莫名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

前言

  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小说《情人》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这一新 作在1984年秋季文学书籍出版季节出现之始,即引起广泛的热烈的反响, 各大报争相发表热情洋溢的评论,9月初发行量每日即达到一万册之多。这 位女作家原属难懂的作家之列,这部作品出乎意料地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 ,取得很大的成功,被认为是“历史性的”、“杜拉斯现象”。待龚古尔 奖揭晓后,此书大概已经有近百万册送到读者手中了。  这种所谓“杜拉斯现象”是值得注意的。《新观察家》杂志上发表了 一位普通读者的来信,说“在一个月之前,玛·杜对我来说还意味着玛格 丽特·杜拉斯祖瓦尔(Dura[z]oir,即杜拉斯写的那种东西之意),一个 专门写令人昏昏欲睡而且复杂得要命的书的作家,她还搞一些让人看不懂 的电影”,可是读过《情人》以后,这位读者终于“发现了玛格丽特·杜 拉斯”。一位五十六岁的心理学家说这部小说“由于这种完全独特的写法 ,在语法范围内的这种简练,对于形象的这种选择”,简直使他为之入迷 。一位工程师发表感想说:把一些违反传统、不合常规的感情写得这样自 然,“必是出于大作家之手”,“如果作家缺乏才气,那种感情看起来就 未免太可怕了”。有一位三十四岁的母亲写信在报上发表,表示她一向认 为杜拉斯是“枯燥的、知识分子式的女小说家”,读了她的新作之后,发 现小说中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感、力量和激情,惊奇不已。这些不属于大学 文学院或文学界的人士发表的意见,当然各有其思想背景,但可予注意的 是像杜拉斯这样追求创新而不易为一般读者所理解的现代作家在法国已渐 渐为广大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了。杜拉斯不是通俗作家,其作品竟“畅销” 到这样的境地,恐怕不是什么商业性或迎合某种口味的问题。  小说《情人》据说最初起于玛格丽特·杜拉斯之子让·马斯科洛编的 一本有关杜拉斯的生活和她摄制的影片的摄影集,题目叫作《绝对的形象 》;这个影集题首写明献给布鲁诺·努伊唐(法国当代著名的很有才华的 电影摄影师);影集所收图片自成一体,但其中有一幅居于中心地位的图 片,即在渡船上渡河一幅独独不见,但从影集整体看,缺少的这一幅又在 所有的图片中处处依稀可见。影集的说明文字有八十页,杜拉斯的生活伴 侣扬·安德烈亚在打字机上打好之后,认为这些说明文字不免画蛇添足, 是多余的,建议杜拉斯以之另写一本小说。杜拉斯也曾将影集连同说明文 字送给出版家去看,反应冷淡。小说的起因便是如此。可知小说《情人》 与作家个人生活密不可分,带有自传的因素,而且与作家的文学、电影( 戏剧)创作活动也紧密相关。  玛格丽特·杜拉斯说:《情人》这本书“大部分是由过去已经说过的 话组成的”。她说:“读者——忠实的读者,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读者对我 这本书的人物都是认识的:我的母亲,我的哥哥,我的情人,还有我,地 点都是我过去曾经写过的,从暹罗山到卡蒂纳大街许多地点过去都写过… …所有这一切都是写过的,除开玛丽-克洛德·卡彭特和贝蒂·费尔南代斯 这两个人物。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女人?这是读者普遍表示有保留意见的。  所以我担心这本书的已知的方面会使读者感到厌烦,对于不知的方面,人 们又会因此而责备我。”可见,从小说《情人》可以寻索出这位作家文学 思想的发展和各个时期发表的作品的若干线索,有助于对这位在艺术上始 终进行试验的作家进一步了解。  一部小说带有自传色彩,与一部自传体作品不能等同视之。杜拉斯说 ,《情人》“是一本由不得自己写出而又合我而去的书,它离开我的双手 被送出去,此后它就是它了。这是我写的许多书中与各书谐音最少的一本 。其中只有一句话没有写进故事框架之内,即第14页与15页(译文见本书 第10页):‘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等等,关于写作一事对于我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只讲过这么一次:‘写作,什么也不是。’这本书 全部都在这里了……” 小说当然不能等同于自叙传,同样也不应仅仅归之于一个故事,作品 包含的内容大于情节。出版小说《情人》的出版家(子夜出版社)热罗姆 ·兰东指出:‘有些人曾劝她删去某些段落,我曾鼓励她保留不动,特别 是关于贝蒂·费尔南代斯的一节,这是这本书最有意趣的一段,因为这一 部分表明这本书的主题决非一个法国少女与一个中国人的故事而已。在我 看来,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和作为她全部作品的源泉的那种东西之间的 爱的历史。情人代表着许许多多人物……”这样的意见可能是符合一部文 学作品的实际情况的。  上面所说玛格丽特·杜拉斯关于写作的看法,在小说中其实提到不止 一次,但语焉不详,下笔时显然避之惟恐不及而又不得不写。在其他场合 ,杜拉斯谈到文学问题的文字也不多见。这个问题在《情人》中毕竟也是 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细心看去,似可探得一些消息。  有人问这位作家,在重读自己的这本小说的时候,是不是有某些懊悔 ,感到遗憾的地方。回答是:没有,只有小说的结尾是例外,即小说最后 十行文字写打来的一个电话。“不过,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像其余的一切 一样,所以,在这一点上,又何必加以掩盖?何况这正好就是全书的结局 。我写的书一向都是没有结尾的。但在这里,小说的开端就把全书关闭起 来了。”这里又一次指明《情人》一书与作者的其他小说作品的不同之处 。  小说处理的题目大体仍然是关于爱情、死、希望这些观念。如讲到没 有爱的爱情,爱的对象便变成了“物”,等等。小说中对于现实生活中这 样一些普遍现象既置之于具体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加以描绘,又常常从绝 对的角度按不同层次给以测度,由此引出极度的痛苦、深可悲戚的情景, 而运笔又偏于枯冷,激情潜于其下,悲剧内容既十分沉重又弥漫全篇,很 是低沉悲伤。  《乌发碧眼》发表于1986年,写的是厌世,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 的莫名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 。法国评论家当年曾有评论:“非常诗意地描绘了绝望的性爱,完美典型 的杜拉斯式的叙述……” 《人们为什么不怕杜拉斯了?》是法国评论家米雷尔·卡勒一格鲁贝 尔就杜拉斯作品的“可读性”发表的专论,一并收入本书,对阅读理解杜 拉斯的作品当有裨益。  王道乾

内容概要

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四岁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十八岁时来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移民部担任秘书,并与罗贝尔·安泰尔姆结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泰尔姆曾被关进集中营,后来他娶莫尼克为妻,直到1990年去世。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立即被译成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后来在得知她的初恋情人死去的消息以后,她又把《情人》改写为《北方的中国情人》(1991)。尽管小说中与她有关的人都已去世,她的回忆已无所顾忌,笔触也更为大胆,用在情人的生理方面的笔墨远比《情人》要多,对乱伦、同性恋的描写也达到了赤裸裸的程度,但是她始终没有说出她的初恋情人的名字,只是用“她”来代表少女,用“中国人”来指她的情人。

章节摘录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 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 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 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 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个形象,我是时常想到的,这个形象,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这个 形象,我却从来不曾说起。它就在那里,在无声无息之中,永远使人为之 惊叹。在所有的形象之中,只有它让我感到自悦自喜,只有在它那里,我 才认识自己,感到心醉神迷。  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 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早已 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 ,我从来不曾问过什么人。好像有谁对我讲过时间转瞬即逝,在一生最年 轻的岁月、最可赞叹的年华,在这样的时候,那时间来去匆匆,有时会突 然让你感到震惊。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 步紧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关部位也发生了变化,两眼变得越来 越大,目光变得凄切无神,嘴变得更加固定僵化,额上刻满了深深的裂痕 。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 虐践踏,就好像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我没有搞错,我知道;我知道 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进。在我十七岁回到法 国时认识我的人,两年后在我十九岁又见到我,一定会大为惊奇。这样的 面貌,虽然已经成了新的模样,但我毕竟还是把它保持下来了。它毕竟曾 经是我的面貌。它已经变老了,肯定是老了,不过,比起它本来应该变成 的样子,相对来说,毕竟也没有变得老到那种地步。我的面容已经被深深 的干枯的皱纹撕得四分五裂,皮肤也支离破碎了。它不像某些娟秀纤细的 容颜那样,从此便告毁去,它原有的轮廓依然存在,不过,实质已经被摧 毁了。我的容貌是被摧毁了。  对你说什么好呢,我那时才十五岁半。  那是在湄公河的轮渡上。  在整个渡河过程中,那形象一直持续着。  我才十五岁半,在那个国土上,没有四季之分,我们就生活在惟一一 个季节之中,同样的炎热,同样的单调,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一个狭长的炎 热地带,既没有春天,也没有季节的更替嬗变。  我那时住在西贡公立寄宿学校。食宿都在那里,在那个供食宿的寄宿 学校,不过上课是在校外,在法国中学。我的母亲是小学教师,她希望她 的小女儿进中学。你嘛,你应该进中学。对她来说,她是受过充分教育的 ,对她的小女儿来说,那就不够了。先读完中学,然后再正式通过中学数 学教师资格会考。自从进了小学,开头几年,这样的老生常谈就不绝于耳 。我从来不曾幻想我竟可以逃脱数学教师资格会考这一关,让她心里总怀 着那样一份希望,我倒是深自庆幸的。我看我母亲每时每刻都在为她的儿 女、为她自己的前途奔走操劳。终于有一天,她不需再为她的两个儿子的 远大前程奔走了,他们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她也只好另谋出路,为他们谋 求某些微不足道的未来生计,不过说起来,他们也算是尽到了他们的责任 ,他们把摆在他们面前的时机都一一给堵死了。我记得我的小哥哥学过会 计课程。在函授学校,反正任何年龄任何年级都是可以学的。我母亲说, 补课呀,追上去呀。只有三天热度,第四天就不行了。不干了。换了住地 ,函授学校的课程也只好放弃,于是另换学校,再从头开始。就像这样, 我母亲坚持了整整十年,一事无成。我的小哥哥总算在西贡成了一个小小 的会计。那时在殖民地机电学校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大哥送回法国 。他好几年留在法国机电学校读书。其实他并没有入学。我的母亲是不会 受骗的。不过她也毫无选择余地,不得不让这个儿子和另外两个孩子分开 。所以,几年之内,他并不在家中。正是他不在家的这几年时间,母亲购 置下那块租让地。真是可怕的经历啊。不过,对我们这些留下没有出去的 孩子来说,总比半夜面对虐杀小孩的凶手要好得多,不那么可怕。那真像 是猎手之夜那样可怕。  人们常常说我是在烈日下长大,我的童年是在骄阳下度过的,我不那 么看。人们还常常对我说,贫困促使小孩多思。不不,不是这样。长期生 活在地区性饥馑中的“少年一老人”,他们是那样,我们不是那样,我们 没有挨过饿,我们是白人的孩子,我们有羞耻心,我们也卖过我们的动产 家具之类,但是我们没有挨过饿,我们还雇着一个仆役,我们有时也吃些 乌七八糟的东西,水禽呀,小鳄鱼肉呀,确实如此,不过,就是这些东西 也是由一个仆役烧的,是他侍候我们吃饭,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不去吃 它,我们也要摆摆架子,乌七八糟的东西不吃。当我到了十八岁,就是这 个十八岁叫我这样的面貌出现了;是啊,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这种情况 想必是在夜间发生的。我怕我自己,我怕上帝,我怕。若是在白天,我怕 得好一些,就是死亡出现,也不那么怕,怕得也不那么厉害。死总是缠着 我不放。我想杀人,我那个大哥,我真想杀死他,我想要制服他,哪怕仅 仅一次,一次也行,我想亲眼看着他死。目的是要当着我母亲的面把她所 爱的对象搞掉,把她的儿子搞掉,为了惩罚她对他的爱;这种爱是那么强 烈,又那么邪恶,尤其是为了拯救我的小哥哥,我相信我的小哥哥,我的 孩子,他也是一个人,大哥的生命却把他的生命死死地压在下面,他那条 命非搞掉不可,非把这遮住光明的黑幕布搞掉不可,非把那个由他、由一 个人代表、规定的法权搞掉不可,这是一条禽兽的律令,我这个小哥哥的 一生每日每时都在担惊受怕,生活在恐惧之中,这种恐惧一旦袭人他的内 心,就会将他置于死地,害他死去。

图书封面


 情人 乌发碧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先是看过梁家辉演的电影 在湄公河渡轮上的扎着辫子的法国女孩让我痴迷 后来是看了王先生的推荐 读了书 才知道这样的文字是可以咀嚼的
  •     阅读这本书完全是偶然。它在图书馆中众多鲜明亮丽的设计类图书中暗淡着颜色,我却一眼拾获。摆错了位置,就如同放错了年代。先前并不知有杜拉斯这个人,自然无从得知“杜拉斯现象”以及她赫赫有名的《情人》。因此不着偏见,没有被评论家们所影响阅读的乐趣。《情人》,在阅读时心里很静,并无波澜,如同小说的叙事,平淡的,琐碎的。听一个人安静地讲故事,有关情人,有关情欲。故事慢慢展开,我看到了她的衰老,渡船,中国男子,看到他们在阴暗的房间里交欢,看到他们因为情欲而颤抖,看到她的近乎变态的家庭生活。匪夷所思且真实存在。这仿佛是一个禁忌的故事,杜拉斯却用平淡的语气娓娓道来,不动声色。她告诉你,两性之间最为隐秘复杂而又明亮的感情,他是她的情人,她是他的情人,互相拥有,通过性爱彼此伤害和纪念。一个少女通过情人走向蜕变。这种事从来不能言说,人们描绘它,都不是它。自觉《乌发碧眼》要比情人好看。它似乎更杜拉斯一些。看似迂回曲折的文字表面,内里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对男女,对现世有着焦躁不安,迷茫的情绪,看见自己的情欲在黑暗中熠熠闪光,但他们不做爱,只是触碰对方,并持续对话。天亮后,各自回家。文中多描写性爱,仿佛是一种必需的符号。这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原始的沟通,最为神圣的仪式,最为欢愉的伤害,最为隐秘的真相。喜欢那些如诗般的句子。
  •     (一)厌倦,他说 记得很久之前的那个下雨的午后。那是怎样的季节呢?记忆中只有灰蒙蒙的天空。 一个人去小寨。一个人走老远的路。在临街的旧书店里避雨,淘书。雨停下来的时候,一本《情人》早已看了大半。小寨十字早已经有半腿深的水,倒像是一个湖,很多车也淹死在那水里了,——于是便有一些人开始用人力三轮车做摆渡的生意了。 开始看《乌发碧眼》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了。宿舍里的那帮伙计都还没有回来。然后将自己窝在床上,听着悲情城市沉浸在那个孤独的世界里。 书页渐渐地变薄,宿舍里也变得热闹起来。热闹又渐渐的沉寂下去,我却看着雨后的夜空久久无法入睡。 我记得那个男子孤独的表情,仿佛他在说:我厌倦了。 (二)距离,或者绝望 距离,或者绝望。我想,或许只有这两个词才能真正表达出杜拉斯的文字的故事中心。在一个夏日的夜晚,独自坐在窗前,读她的文字,——没有风。常常是不能自已,任由烟灰落在散开的书页上。 我不知道她的《情人》是因为被拍成了电影,还是文字的本身更让人们喜欢。可是,归根结底这部作品或者这部电影成就了杜拉斯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而我在这里要说的并不是《情人》,而是她的另外一部中篇小说《乌发碧眼》。 在王道乾先生的译本里,这篇小说是列在《情人》之后的。可是,王道乾先生把他翻译过来了,却并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这篇小说鲜有人提起,它早已埋葬在《情人》的盛名之下。 在这篇文字的开始,就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夏日的夜晚,演员说,将是这个故事的中心所在。 然后她开始用她独有的那一种近似诡异的文字,叙述这个故事:一个漂亮而孤独的男子,一个常常在夜晚中出现的女人;一个颓废,脆弱,一个沉默,凄美;一个个发生在夜晚中的片断,一张反反复复出现的印花被单。 她用一种局外的导演的身份,穿插着话剧一般的台词。繁琐的布景描写,用一种舞台般的灯光和语言来表述。也许这和杜拉斯做拍摄有关,也许她只是用她固有的一种近似晦涩的语调和断裂的结构来阐述一种另类的灵与肉的交融。 你从中看到了距离,或者绝望,可是你却永远不知道自己混迹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人称不断变化,勉强看得懂
  •     是的,就是这本,上课看被物理老师撕了
  •     没看明白,支离破碎的,理解不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可能是因为看的时间就支离破碎的吧。也许长点年岁,再看会有新的感觉呢
  •     是看完电影再看原著的原因,还是有些文字天生就带电影感,杜拉斯这种风格作家,喜欢的人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一个字也不会多看……
  •     哭,干,哭,干,哭。 哭了一本书,从头到尾没在干。
  •     我该怎样被毁灭,怎么才能看清你的眼睛。怎么才能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亲吻你的身体。怎样温柔褪去你的皮肤而不弄疼你呢。怎么去舔舐去吸吮最后感受到的总是虚无。一路行驶到最深最黑处,我们去做爱,去死,去生活,去平静地哭泣。好不好啊。
  •     有些晦涩,有部分是因为翻译
  •     只读了情人
  •      已经忘记书的内容了。“《情人》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 《乌发碧眼》叙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的莫名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
  •     情感超过技巧,杜拉斯影响了很多作家。读过安妮宝贝的人会发现,这种杜拉斯式的写作在安妮作品随处可见。
  •     192.如果不是翻译不行,那我就只能暂且同Marguerite说Au revoir啦。
  •     情人无感,乌发碧眼很赞。互相折磨 心生厌倦 爱而无能。很难过。突然想到爱这个主题,我以为所有的爱都是平等的。谁都没权以人伦压制谁,谁人都有爱的权利。悲剧性的根源在于人伦的狭隘性。
  •     她告诉他 或许她一直想爱的就是他 一个假情人 一个不爱的男人。
  •     只看了情人,乌发碧眼没看 思维很跳跃,语言挺好 故事性很隐约,时有时无
  •     不是不好,只是不懂…
  •     金色版
  •     玛格丽特的叙述方式有点意识流的影子,抓住瞬间展开描述或者议论,要么断线做映射式叙述。《情人》创作初衷是为照片配说明,却恰到好处地引出了对绝对唯一爱情、对家庭的回忆和感悟。《乌发碧眼》则全然是“他”和“她”的故事,我们不知道他和她是谁,模糊了的身份,抛却了实际上的时间和空间,虚化了时空,留下的只有心理、感情以致最深处的性欲之火的断点又相连的探索。
  •     我看不懂!!看不懂!!看不懂!!只是觉得桃心木的桌子,房间,堤岸上的男人,很浪漫【是不是文艺女青年谈恋爱都是这样子,白衬衫的男人,爱他爱到要死,情欲,孤独。。。。。。。。。【看不懂!!!看不懂!!!看不懂!!!
  •     如情人 看不懂 我太俗
  •     les yeux bleus,les cheveux blonds。
  •     撞书啦~
  •     爱情 到底是怎么样的
  •     其实,现在的我已经不适合读杜拉斯了,不再追求这种阴郁,高中买这册书的时候,应该是最适合初读的,可惜没有读完,现在读来虽很多句子或气氛依然打动,却只是小雨朦胧,并不再有更多意义了。大学时草草翻过杜拉斯的一些别的集子,其实,这些年,我是一直进步的。另外,后来再拿起这本书,应该是与王小波先生推崇王道乾老先生有关了。(乌发碧眼未读)
  •     还是读不懂 只是偶尔有共鸣
  •     个人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小说,不过文字太美了。电影也好看。
  •     《情人》看了两遍依然没有把握到文字里隐晦的美,相对来说电影比较直接。《乌发碧眼》只坚持了小半。
  •     《乌发碧眼》我以为我读懂了,但是我没有看懂结局。我不知道结局是不是我所理解的那样,或许不一样。就是别样的情爱,现实生活中触及不到的,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极端的情爱。
  •     杜拉斯是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却又用文章里的字字句句牵动人的心弦,故事不新奇,可经历它的人令人失声痛哭,每一个布局和每一个分段都精巧别致。
  •     真值得为之一死
  •     某些单个的句子很漂亮,但漂亮得支离破碎。整体来看,又有一种统一的风格了。
  •     什麼鬼⋯
  •     不好读。《情人》大致可以看懂是怎样的情节,人物故事让人有点心疼。《乌发碧眼》没有看明白,翻下来,大致印象就是“大海”、“房间”;“白昼”、“黑夜“;“睡觉”、“哭泣”;“他”和“她”……没有背景、没有人名,甚至角色也是模糊的……像是小说里插的剧,特写了一个情景,没有完整、直观的生活。
  •     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     有空再看。。看得太快了
  •     情人,回味起来觉得虽然故事诡异,但看到最后两页还是不错的。乌发碧眼完全不懂什么鬼(⊙﹏⊙)杜拉斯的思维像野兔子根本抓不住。。。
  •     看第二遍看懂的
  •     越南
  •     乌发碧眼,越读越难看。
  •     她的人生都漂浮在朦胧的渡河之上
  •     读《情人》好几遍,始终没感觉。读到《乌发碧眼》——哦,原来杜拉斯这样。十五岁买的书,读得懂个毛,每次爹妈帮我收书架都偷偷塞进小角落不让我找到。哼,都被我发现啦。
  •     妙不可言。可是晦涩难懂。还需要功力。
  •     情人 不错,至于乌发碧眼嘛, 真的搞不懂到底是讲什么?搞不清那男的在做甚!
  •     杜拉斯的文学是值得回味的。
  •     看不懂。。。当我觉得有些共鸣的时候,晦涩不明的叙述瞬间摧毁所有。。。全篇看得最明白的大概是景物描写吧_(:з」∠)_
  •     我怀疑纯直男根本看不懂情人 这是一本太女性主义的书了
  •     该对你说什么好呢,我那时才十五岁半。
  •     2014-11-03
  •     道义上不懂
  •     《情人》还不错,《乌发碧眼》简直了,专注失眠三十年。
  •     真心看不下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