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扎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7
ISBN:9787020041138
作者:韩东
页数:314页

作者简介

《扎根》:扎根、下放,三结合、五一六、富农、知青、学习班、赤脚医生、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这些陌生的词今天已经消失了。韩东用干净、节制、纯粹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冷峻的叙述,将这些词和它背后的历史打捞出来。它会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吗?它会是“××燃烧的岁月”吗?

书籍目录

1 下放
2 园子
3 陶陶
4 小学
5 动物
6 农具厂
7 赵宁生
8 洁癖
9 五一六
10 富农
11 扎根
12 作家
13 结束
附录:《扎根》小词典
后记

编辑推荐

  《扎根》是小说家最近推出的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坚持韩东小说中冷静、克制、朴实、干净的作风,引起文学界的一派惊奇。评论家王干称:十年前,我在《钟山》编发过王忆安的《长恨歌》。毫无疑问,《长恨歌》已经成为经典。十年之后,我又读了韩东的《扎根》,他给了我同样的震撼。

内容概要

韩东
1961年生,早年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
198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
1992年辞去公职。
著有《我们的身体》、《西天上》、《我的柏拉图》、《交叉跑动》、《爱情力学》、《爸爸在天上看我》、《吉祥的老虎》等小说、诗文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十年前,我在《钟山》编发过王忆的《长恨歌》。毫无疑问,《长恨歌》已经成了经典。十年之后,我又读了韩东的《扎根》,它给了我同样的震撼。     ——王干  写过诗又写小说的作家,对现实和历史的态度严谨而庄重,他们有更流畅更简洁的语言,这个态度表现出来。编过阿来的《尘埃落定》,再编韩东的《扎根》,我有了如此的想法。  ——脚印

章节摘录

  靳先生的家就在教室前面。园子里一共有两栋房子,一栋是教室,一栋就是靳先生的家。两栋房子都是大队花钱盖的,都是泥墙草顶的,只不过,靳先生住的那栋看上去比较整齐一些。两栋房子相距也就一二十米,教室的后窗正对着靳先生家的大门。上课时,学生经常看见靳先生的老婆坐在门前的板凳上纳鞋底、织围巾,或者忙一些别的家务。靳先生的老婆又丑又老,看上去像靳先生他妈。她从不和学生说话,也不和村上的其他人说话,只知道埋头干活。靳先生本人则很风流潇洒,面孔白白的,梳着二八开的小分头。冬天的时候总是戴一条长长的围巾,在脖子上绕上几圈,然后垂下来,一直垂到衣服下面。在县城上中学的儿子穿着和靳先生一样,也戴一条围巾,并且垂得很长。织围巾是靳先生老婆的日常工作,就像学生掼泥和捡粪一样。靳先生一家都不干农活,但自留地上的庄稼却异常茁壮,这,多亏了靳先生的学生。小陶虽然留了一级,在三余读二年级,但却是两个年级中年龄最小的。三余人读书晚,两个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在十三岁左右,就是十四五岁来读书也不算稀奇。他们还经常留级,有的学生已经读了三四年了。虽然读书不行,但由于年龄关系,种地却很在行。谁的力气大、粪捡得多、在靳先生的自留地上干得欢,靳先生就器重谁。两个年级的班长都是干农活的好手。

图书封面


 扎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钜细靡遗地描述、还原、重建了一个日常,一个我们不怎么熟悉的乡间生活,一个我们熟悉的“父亲”。看着他爸爸,我总是会想到我爸爸。其他人物,也都很眼熟。很多人讨厌日常生活,特别是年纪小的时候:日常不新鲜,口味不重,没杀气,不好玩;日常无聊、乏味、事不如人意;街道丑陋、没美感、街上的人土气,城市千篇一律,生活日复一日,生活在别处,生活在远方。要不断上路,去看世界,生活才有意思,才没白活。主人公是提前几十年赶了一个时毛——到乡下去定居,自己动手建屋,种菜放羊,过上了“塞上牛羊”的生活,可是生活得并不让人羡慕——所有还原了的日常生活,非梦的生活,都不让人羡慕。总有两种诗人,一种是把现实变成梦,一种是把梦还原成现实。现实,如果不用审美的眼睛看,而用我们普通人的眼睛来看,就是丑,就难看,就千篇一律,就是中国现在大同小异的城市,匆忙着、拥挤着,推着你赶着你,像两个大汉夹着你往前走,去更狭窄更小更难以忍受的死亡之地。韩东正是后一种人,他着迷于现实的细部描绘,像一个写实画家,告诉你,这世上有这么一种生活,非田园牧歌,非浪漫,甚至也不是戏剧化的,也谈不上一出悲剧正在上演,也不怎么丑,也不特别难过(除非你共鸣太深),也不特别可笑,就那样,大时代下的微小个体,灰尘、微生物般的存在。我们都处在大时代下,总这样。我们都是小个体,总这样。我想说的,其实是,人人都有日常生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一样,也全然不一样,我的日常生活到哪里去了呢?我没有一个小本本,来记下每天的琐碎,这件工作,由作者完成了。人和人是一样的,人和人又全然不同,他看到的,和我看到的绝对不同,他区别、分辨着每一个灵魂,一个观察者,一个人类生活的观察者,记录者,人类学者,他的罗生门,他的搏击俱乐部,他的记忆碎片,他独有的记忆,他复制了日常,但是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复制。
  •     最近看了韩东的长篇小说《扎根》,这也是我看的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尽管小说已经在坊间流传了数年,但我觉得还是有话想说。这也是我的个人习惯:总是滞后几年再来看待当时呼声很高的作品,这样戴着时间的眼镜回头去看或许会看得更加真切点。记得韩东自己曾经说过他最擅长写两万字左右的小中篇,我极为认同。《美元硬过人民币》、《在码头》等小说都给我带来过极度的愉悦。这两部小说我都看了两遍,这种反复观看可不是那种对经典的顶礼膜拜,而就是为了纯粹地愉悦自己。尤其是隔了较久的时间第二次再阅读的时候,几乎每页都有使我发笑的地方,这恐怕是韩东本人也想不到的吧。看到他的照片觉得此人较为孤僻,但我是在中性的语义上使用“孤僻”这个词的,而不是网上有人恶毒地说韩东是个阴毒的人,我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韩东的小说与韩东的脸并置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奇特的效果:黑色幽默。表面越严肃的人或许越能进入到这种幽默的核心当中。我并不是韩东诗歌的爱好者,韩东的诗歌里面让我感到了一种冷漠,假如根据普遍认为的那样,说诗歌是作家更内在的灵魂话语,那么韩东的诗歌的确与韩东的脸是匹配的,它们可以作为彼此之间的正文与注脚。韩东曾经写过一首名为《沉默者》的诗,开头这样写道:“我在沉闷的生活里不说话/我在欢快的生活里不说话”,这种诗人的自我写照在遭遇到小说的时候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因为小说与诗歌不同,小说与生活是同构的、是一定要“说话”的、及物的、交流的,于是作为诗人的韩东开始具备了两种声音:内在的声音(诗歌)与外在的声音(小说),内在的声音对灵魂说话,而外在的声音对生活说话,这两种声音之间产生了奇怪地缠绕与对抗。由于作者长期习惯了内在的那种安静而稳定的声音,所以在发出外在的声音之时居然显得新鲜而激动。这在他的早期小说中表现地尤其明显,有一篇小说写了一个瘫睡在黑屋子里的畸形脑袋,作者对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那种内在的兴奋感诞生于一种返老还童的喜悦与惊讶。我将这一点视作韩东重新发现世界的一种契机,他是在小说中反抗那个冷漠的成年韩东,从而能够抵达幸福而欢快的童年韩东。将韩东与朱文做一个对比是非常有趣的。不仅是因为他们都是诗人小说家,更是因为韩东与朱文是文学中两种性质相反的标本,他们的魅力在于两个相反的方向上,他们是彼此的延长线。同朱文那些貌似琐碎、实则酣畅淋漓的小说相比,韩东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像是处在一种粘稠的液体当中。——请原谅我用这么奇怪的比喻,但的确是这样的,那些人物沉浸在一些难以自拔的情绪与思考当中,而对外在的事件也是不厌其烦地去经历每一个细节。他经常用标出“一、二、三”的方式来列出人物对当前处境的各种分析与判断,应该说这些人物的心理世界要比现实世界中的我们更加理性,但吊诡的是,他们较之现实的我们却显得更加无能为力,因为处境中“一、二、三”的可能性也正是处境作出的“一、二、三”的限制性。带着对韩东的如此了解我进入了他的长篇小说《扎根》。对一个熟读韩东的人来说,《扎根》中的世界并不陌生,此前他的诸多中短篇小说已经表现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扎根》只是由那些中短篇拼凑出来的东西。我觉得《扎根》还是有着内在的完整与统一,它是韩东大面积恢复过往记忆的一次有力尝试。以前的那些中短篇只是一些缝隙中的窥视,而《扎根》则是一种鼓足勇气的推门而入。出生于1961年的韩东,在革命的口号声中完成了自己的童年。《扎根》恢复了那段完全属于个人的历史,可以说是韩东个人的文革史。尽管写作小说的韩东已经是中年人了,但是《扎根》完全是在一个隐蔽的童年视角下形成的世界,给人的感觉是韩东的写作不是一种创作,而只是一种拭擦,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毛玻璃一点点地擦透擦亮。小陶一家人被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里的生活对小陶而言一切都是新鲜和有趣的。小陶一家在韩东的小说里最像什么呢?在我看来他们最像笛福笔下的鲁宾逊。他们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域,然后开始建构自己的生活。所不同的是,他们是各种材料与物质较为丰富的鲁宾逊,迅速地就在当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房屋,拥有了自己的物质资料。但是最难建立的是与当地人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就像是荒岛上的天气之于鲁宾逊,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小陶一家充分而又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明白这是一个长期地艰苦卓绝的大工程,所以这个过程称之为“扎根”,只有把自己的生活与生命完全托付给这个陌生的地方,才能像植物扎根一样切实地生存下来。童年的小陶完全是在一种内在体验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了,外在的革命风暴与极端的社会学理论进入到这种内在体验的过程中丧失了很多历史的杂质,而仅仅成了个人命运的道具。革命没能让小陶明白历史的铁一般不可抗拒的无情规律,却让小陶(更是作者自己)感觉到了历史的复杂性与命运的不可捉摸性。小说中反复提到一种古怪的命运逻辑,那纯粹是对渺小个人的一种捉弄。我们不妨来看这样一段:“我有一种感觉,如果侯继民真的被枪毙了,那字条一定到不了他家人的手中。如果侯继民没有死,但字条已经抛了出去,反倒可能辗转抵达。这出于我对世事无常的某种理解,没有任何道理可言。造化就是这么捉弄人的。假枪毙也是一次捉弄,但那是人为的,其魅力和深远效果比起造化弄人来只能算是大巫见小巫。因此可以这样说,一次人为的针对某人的小捉弄避免了一次命运使然的牵动全局的大捉弄。”这真是一种奇怪的观念,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却一点也不觉得惊讶,相反,很多人真的对此信以为真。这都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基础的,命运无常是比无神论更让中国人感慨的东西。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莱有一部小说叫做《无命运的人生》,但在作家出版社的版本被翻译成了《命运无常》,在这里我并不是比较这两种翻译的优劣,而只是想说明这两个书名所反映的文化潜意识。“无命运的人生”是命运被纳粹集中营人为残暴地取消了,这里面的深层有种对上帝缺席的呻吟与召唤;而“命运无常”则是命运无所不在,而且还对无所凭依的个人进行某种黑色的戏弄。这样看来,这两个短语蕴涵的意义简直是相反的了。而韩东的《扎根》中则是充满了那种“命运无常”的感觉,这里面也谈不上黑格尔所说的“历史的诡计”,而就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生存体验之感受,一种面对各种复杂因素的无力感。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历史大浪中沉淀下来的条件反射似的潜意识。《扎根》的结果到底如何呢?韩东没有明说。但是后来小陶经常在梦中回到三余,对那里的一切充满了回忆的温情。三余是小陶一家试图扎下生命之根的地方,尽管后来他们离开了,但是小陶对那里却是永久的不能忘怀,因为在那里的岁月正是小陶的生命世界开始建造的时刻,那里的一切成为了小陶生命中的基础色调。这样说来,小陶的确是扎下根来了,他这个人最原初的生命之根扎在了一个叫做三余的地方,一个并不起眼的穷乡僻壤。这个地方是小陶不会再抵达的梦中之地,因为严格来讲,三余的一切只是小陶精神成长的一种反射,就像是画家莫奈的朦胧的油画,如果除却那层涂抹上去的朦胧那么将什么也不会剩下。如果读惯小说家作品的人首次读《扎根》这样的诗人小说,肯定会觉得有些不适应。能够翻来覆去复述的故事情节或说梗概在这里失效了。在纸上韩东像鲁宾逊一样一点一滴地建立起了一个自足的个人历史世界,冷静的叙述、不动声色的幽默是其建筑的风格,对存在的探究、对记忆中那些丢失的细节的耐心打捞是其文字的哲学品格。《扎根》即使不能算作某种经典性的文学史作品,也能够成为某种独特文学样式的标本,或许应该再说高点——是一种独特文学样式的博物馆,那种文学样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诗人的小说”。王威廉2008年1-2月
  •     读《扎根》完全是因为作者是韩东。在当下的小说写作中,韩东应该称得上是一流的作者。在他身上,潜藏着一股博尔赫斯式的鬼气,他的小说,弥散着含而不露的机巧,语句瞄上去,总是平淡,但小说通篇读下来,却让人能体会到醇厚的余味。这当然是我在读《扎根》之前的感觉。在《扎根》之前,韩东的小说写作以中短篇为主,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遗憾的是,这并不是一部让人满意的长篇,或者说这至少不是一部能让对韩东满怀期待的读者满意的长篇。在这部小说中,韩东的语言、叙事节奏,甚或是把握故事的机巧都没有变。这部作品的失败,恐怕只能归结成简单的一点,就是长篇写作在操作意义上说,与中短篇写作完全是两码事。它需要足够的控制力。我所说的控制力,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整部小说结构的控制。也就是说,长篇小说需要一个严谨的框架,小说家应该在这个框架中结构故事,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即使这部小说是全景式的大构架,有无数的线头,要厘清、要交代,也应该“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小说家应该对不同的“话头”,做出整合与清理,使小说的叙事,能够容纳在或者说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框架之下。如果缺失这种控制力,叙事就会不断地游离于主体框架,不断地出出入入,会使小说给人以散漫的感觉。另一方面要看小说对叙事节奏的控制,吸引人的长篇小说,应该是丝丝入扣的,小说应该像相声那样,有“瓢把”,有铺垫,当然也该有“包袱”。这样的长篇才能让人体会到渐入佳境的感觉。也许有人看到这里,会说我的小说观过于传统,是传统小说的欣赏习惯在作祟。有理论功底的人或许会拿巴赫金的“复调”,昆德拉之流的“离题”来说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要说的是,所谓的“复调”与“离题”都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是靠小说家的控制力来呈现的,“复调”和“离题”都只不过是些叙事的噱头,这些噱头看起来“现代”,但都要被笼络进统一的主题,和一定的叙事节奏之下,过分地疏离于主题,只会损伤小说的可读性,百害而无一益。看过昆德拉的《缓慢》和《身份》的人,肯定会觉得,这两部作品远比不上《生活在别处》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因为前者跑得太过分了,简直有点为了“离题”而离题,这样的小说,只能说是有益的小说美学实践,而不能被看作是好小说。我们似乎把话题扯得远了。还是说《扎根》吧。韩东的这部新长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自传式小说,或者说是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它讲叙的是一个家庭的故事,确切地说,是一个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家庭故事。这个家庭既映照出了个体式的生存状态,也让一个宽大的时代背景显现了出来。用韩东的话说,就是记录了当年下放的种种生活和印象。小说中老陶一家的生活,既有其特殊性(专属于老陶一家的),也有普遍性,即它是一部分中国知识者家庭经由那段历史的缩影。而就在描述个体家庭独特性和社会普遍性的过程中,韩东挥洒出了自己的种种印象。这些印象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卖煎饼的在摊煎饼,摊煎饼的以为他摊得够圆够好看了,但买煎饼的未必认为是那么回事儿。在这部小说中,韩东过于迷恋散文化的笔触以及以点带面的叙事方式,就像是在绘“下放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虽然,我们也能从中找到鬼斧神工的章节,比如《小学》和《富农》两章,但整体而言,小说的肌理过于散漫。味浓的章节被味淡的章节给削弱冲淡了,整体上让人觉得味道不够醇厚。虽然韩东在《后记》中说,他是要实现想“把真的写假”,写飘起来,落实到“假”这样一种小说美学理想。但在我看来,这种处理现实的方式,如果用韩东的笔触来实现,在中短篇中可能更为受用与实用,在长篇小说中就未必了。与韩东的追求恰恰相反的是,我的阅读感觉,曾无数次地向他的身世上靠,把老陶想象成`韩东的父亲方之,把小陶想象成韩东本人。这种感觉,显然是在说明,或许假的东西,已经被我这样的读者想象为真的了。这样的效果,我想大约韩东是不愿看到的,而这又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一个读者的身上。我甚至以为,韩东通过这部小说来实现他的小说美学,根本就是不靠谱的。这种不靠谱,就像是回头去看编者王干与脚印捧场式地评价,王干说:“十年前,我在《钟山》编发过王安忆的《长恨歌》。毫无疑问,《长恨歌》已经成了经典。十年之后,我又读到了韩东的《扎根》,它给了我同样的震憾”;而脚印则把《扎根》与阿来的《尘埃落定》相提并论。我要说的是,我不愿意相信两位编者的话。如果,韩东的《扎根》能够成为经典,也是《长恨歌》与《尘埃落定》之外的“第三种经典”;也或许,它只能成为韩东自己人生的“经典”。2003年8月19日凌晨3时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肺腑
  •     后边没写好
  •     值得多次阅读
  •     就叙事技巧而言很一般,虽然试图用多个人物视角来陈述故事,但上帝般的作者陈述无处不在。有时甚至忍不住连自己的创作谈也夹在里面了。老陶用讲故事的方式篡改经典所体现出来的创作欲望和他在文革后写的作品体现出某种矛盾和落差。或许这说明了老陶身上“扎根”的完成,这远胜过他通过建房所体现出来的扎根意图。但更可能是作者自己身上的夫子自道。小说后附小词典之类的技巧本无新意,作者似乎想呼应他前面直接说出的东西:具体的时代总是存在特殊词语之中。对这一主题的探索充分说明了韩东同志是哲学系毕业的,呵呵,但对他一直采用的叙述方式来说,显得有些格色。总之,小说的技巧还不是特别圆顺。但具体文字的节奏非常的好,很久没看到这种让人看着舒服的文字了。在中国当代的小说了,要看技巧可以看花眼,要看好的文字则少之又少了。
  •     一本有意思的书难得写那个动荡时期的故事却没有太多悲惨情绪的小说,很有意思.老爸老妈也拿去看了
  •     不错
  •     算是描写特定年代比较好的一部
  •     韩东
  •     扎根
  •     耐心啊。。记忆力怎么这么精细。。
  •     非常不错的书,韩冬的东西值得一读,《我和你》也推荐一下!
  •     韩东的小说跟他的诗一样,语言平淡、幽默,很有逻辑,同时时刻提醒你他是一个严肃的作家。
  •     不管是这本《扎根》,还是《我和你》,还是之前的一些中短篇《在码头》,《我的柏拉图》,《美元硬过人民币》等等都是相当好读的小说。当然必须要说的还有韩东的诗,《爸爸在天上看我》这部诗集都被俺翻烂了,裨益良多。另外想说的是,后来出的一本《爱情力学》里面有些文章竟截自以前的小说章节,有糊弄读者之嫌。
  •     简单不矫情。
  •     扎根的“扎”实,首屈一指
  •     文笔很好,比刘慈欣之类的只有创意没有文笔的不知道强到那里去了
  •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毕竟写知青的书还是比较少。读的时候速度故意放慢,想品尝下韩东的诗性语言,还不错。另外就是觉得此书价格比较实惠。
  •     居然在图书馆看哭了。结尾很多人都说没有前面叙述得那么从容,大概是作者克制得太久了。而恰恰是最后十几二十页让我情感大爆发…有些场景代入感太强。需要平静一下…继续看《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哎文学批评不知啥时候才能读完
  •     此书值得一读,感慨万千
  •     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但看完后,有一些同感.
  •     看完了韩东的《扎根》,看完之前认为这部作品只能给四星,但是最后一章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有了最后这一章,它成为了一部五星作品。读韩东的必读之书。
  •     恩写得不错到了后来我都被他笼罩了
  •     现在的韩东好像是不写了,据说是自己开公司,朱文也拍片去了。
  •     可能最近纪录片看得比较多,很讨厌“我”跳出来说这说那的。想听说书似的。
  •     喜欢这类题材!
  •     补录2010年7月。娓娓道来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已进入老陶一家的生活,但直到最后终于发现,错乱的时代下平静的生活是无处存在的。 如果人生能够翻回头重新看看的话
  •     评论见我的博客
  •     好。
  •     结构清晰得如同相册
  •     三余真搞笑。
  •     行文如流水,可是,除了流水,还是流水,不如账本好看
  •     拔根状态
  •     下午在家里书橱里拿的,在飞机上一气读完了。作为一个籍贯江苏且少年时曾经陆续在苏北接受过几个暑假的贫下中农改造教育的人来说我在模糊的记忆中能找到一些方言和生活场景的共鸣。但我纳闷的是作为一个浸淫在纯粹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台湾美国姑娘,湾湾为什么会看这本书?她能看出个狗屁共鸣来啊?
  •     暴力,狗纪年,老陶的剧变,扎根的讽刺性。好书
  •     这本书刻划出那个特定年代的时代特点。通过作者对书中人物下放生活的深刻描写,反映出他们生活中的艰辛与磨难,苦中有乐,使人看后感觉心酸。
  •     “在这部绵密而沉静的作品中,历史与记忆,现实和虚伪,小事和大时代,轻与重,经由韩东不动声色的叙述,呈现出了另一种异端的面貌,细心的读者自能从中读出一种内在的震撼,”——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小说奖受奖词
  •     对知青及下放的年代有种好奇的心理,所以蛮喜欢看这本书。
  •     不是很喜欢这种写作风格,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在书里能读到些天朝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书名也能叫做《老陶一家》。
  •     这本书看完已有两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看此书时的心情.看似说着平淡的故事,然而,到小说末了时,说到小陶总梦到那七年的情景时,我的眼泪几乎要掉出来.太棒了.
  •     04年8月11日阅毕,当年的评语是“不如《长恨歌》细腻”
  •     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苏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     首先,这本书的题材是我比较爱看的一类。它让我们这一代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对于历史有一个较真实的认识。真实的悲哀,不真实的快乐,不真实的忠实,不真实的生活,还有那不真实的热情,一切都那么无奈!
  •     文字和叙事非常精炼、平静。
  •     我是文革中的下乡知识青年,在一段时间,知青是颇有影响的专用名词。这本书勾起了我不可忘记又不堪回首的往事。书中所述和当年多么相同。农民对知青到来是那么惊讶、冷漠、鄙视、又到关注。和书中多么一致!但总的认为有的话没敢说。特殊年代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敢触及,太可惜了。还是一本“伤痕”文学。但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谢谢作者!所提如有不当请多多包涵!多有得罪!
  •     戏谑化的语言是对某些东西最有力的控诉
  •     大学时候跟一个朋友抱怨人生,被他推荐了这本书,当时从图书馆借来读了觉得好。过了十年,故事都忘差不多了,突然想起来,居然网上卖的仍是03年版本。再看一遍,好像当时读的感受再一次印证。韩东的文字在平实干净中处处可见细致的生活乐趣。即使脱离文革这样的时代前提,“扎根”,仍可以是对那些无可避免的糟糕处境一个诙谐与淡定的回应。
  •     韩东不错。
  •     断裂丛书是一套很好反映文革对后面一代人影响的书。我认为反思文革的立足点应该放在下一代身上,而不是当时经历文革在文革中受到这样或者那样对待或者礼遇的人们。很简单,他们都老了。从这一观点来看,所谓的“伤痕文学”就应该果断地丢弃。
  •     重读,04年初读于天津图书馆。真实的东西自带隐喻,巨大的信息量本身即是动人的。后三分之一乏力似是自传式写作的证明。小说额外加入叙述者"我",作用不明显,如果是为了实现作者"把真的写假"的目的,不太成功,可能还不如最后做实"我"即是小陶效果来得好。
  •     好看
  •     似非而是。
  •     平实做到了,但也过淡而无味。韩东的小说和诗一样,不够勤奋,而且实在缺乏天赋。
  •     又见好文字!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随手就能找到讲故事的语气。讲的是下放,专注于写人写事,对情绪、时代等相对虚的东西不着什么笔墨,只在附录里透露了几句态度。他对扎根的解释是,一头向上子孙绵绵,一头则化灰成土向下猛扎。之前看谁说的,作家要写常事,不正常的留给记者,此一例。
  •     这是本人读到的韩东的第一部小说,语言干净、明亮、节制,是不可多得的当代经典。
  •     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之一
  •     鲜活灵动,竟有魔幻意味
  •     让我们了解那段我们快遗忘和不知的历史,不错。
  •     用平静甚至平淡的语言说特殊年代,对于一个相对而言并未受太多折磨的家庭这样的叙述很耐读。或许是作者有意以这样的口吻来叙述,取舍从容,很久没有读到这么顺畅的小说了。硬要挑剔,那就是作者画外音的干扰,小说最后几部分不时跳出来补述几句有点扎眼。
  •     语言的利落程度就像韩东的诗一样,好看。
  •     只能在某些细节的地方能察觉是韩东的作品
  •     这一段历史,有些沉重沉重到好多人想忘却为了历史不再重演,我们必须记得
  •     我喜欢这书很有可读性
  •     感觉很长
  •     @东图 早期长篇作品,略嫌散漫,比之后来的《知青变形记》还是后者更成熟些
  •     3.5pts:第一本韩东,结尾似乎有点弱
  •     看完韩东的扎根。很不错。我的理解这并不是讲文革以及下放的小说,另有大的气象,但好像还没说尽。 这是02年的老书了,放到今天还是很好看。韩东一定会写出伟大的长篇小说。(已经写出了伟大的短篇)
  •     最近读的书后劲都不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