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男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恋爱中的男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020077236
作者:[德]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
页数:220页

作者简介

本书写的是德国大诗人歌德晚年一段真实的黄昏恋故事。年逾七旬的歌德在波希米亚度假胜地马林巴德邂逅年方十九的女学生乌尔丽克。在一次化装舞会上,歌德穿上青衣黄裤,模仿少年维特,而乌尔丽克不约而同地扮演了绿蒂的角色……

编辑推荐

《恋爱中的男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前言

谁是马丁•瓦尔泽?二九年六月三十日,当瓦尔泽在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朗诵《恋爱中的男人》选段时,进行报道的两位记者给出了形象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的答案。其中一位写道:“他是我们在世的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位。马丁•瓦尔泽一说话,德国人都会侧耳倾听;瓦尔泽的书一问世,德国人就会争先恐后,先睹为快,然后展开激烈辩论。”另一位则指出:“马丁•瓦尔泽在哪里出现,哪里就座无虚席。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的多功能厅也不例外。”通过这两句相映成趣的话,瓦尔泽在德国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可谓跃然纸上。对于瓦尔泽,我们的读者并不陌生。他的好几部小说已译成中文出版,他的短篇小说、演说稿以及随笔也上过我们的文学期刊,有的杂志还做过他的作品专辑,介绍和研究他的文字也越来越多。尽管如此,我们仍有必要在此对其生平进行简要交待。瓦尔泽于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博登湖畔的瓦瑟堡。父母经营祖传下来的餐馆兼旅店,同时做点木柴和煤炭生意。父亲在他十一岁的时候病逝。他很早就跟哥哥一起做母亲的帮手,做过账,也运过煤,由此长了不少见识,也锻炼出一副好身骨。一九四四年他应征入伍。一九四六年上大学。先后在雷根斯堡和图宾根攻读文学、哲学、历史、宗教、心理学。一九五一年以研究卡夫卡的论文《对一种形式的描述》获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标题与卡夫卡小说《对一次战斗的描述》相呼应)。随后在位于斯图加特的南德意志电台做了几年记者和导演。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写作,一九五三年开始参加堪称联邦德国文学家摇篮的四七社的活动,一九五七年成为职业作家。瓦尔泽是写作多面手,既写小说、剧本,又写文论、政论、随笔、杂文;他也是写作快手和写作高手。经过几十年的写作积累,他不仅著作等身,而且有多部作品脍炙人口,雅俗共赏。一九九七年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了十二卷本的《马丁•瓦尔泽文集》。如果今天再出一套瓦尔泽文集,估计得有二十卷。瓦尔泽的文学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他获得的各种大奖就有二十来个,其中包括联邦德国最有分量的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还有德国政府颁发的大十字功勋奖章。各种顶尖级文学团体和学术机构授予他的头衔也有一长串。此外,他还享受着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德国作家在有生之年享受过的待遇:雕塑家彼特•林克受其著名中篇小说《惊马奔逃》的启发,塑造了一尊具有怪诞风格的瓦尔泽驾驭惊马像。塑像矗立在博登湖畔的于伯林根市中心广场,因为瓦尔泽是于伯林根市的市民和选民。但是这样的待遇也不算过分。今天的瓦尔泽已被视为“文学君主”,在德国文坛牢牢地占据了数一数二的位置。对此,一位俏皮的德国作家调侃说:“没有文学君主的德国和没有冲突的中东一样难以想象。马丁•瓦尔泽是我们当今的文学君主。有一阵他不在位,在位的是君特•格拉斯,格拉斯登基之前瓦尔泽在位,瓦尔泽登基之前又是格拉斯在位。”瓦尔泽在文学上很成功,在生活中也同样成功。作为享誉世界的作家,他常常人在途中,云游四方。但他同时拥有一个仙居,一个安乐窝。他生在博登湖畔,长在博登湖畔,成家立业之后又扎根博登湖畔。一九六八年,他率领全家搬进了于伯林根市东郊的努斯多夫镇的一栋别墅,一幢能够将博登湖的美景尽收眼底的亲水豪宅。这里就此便成为他永远的居所。这栋房子不仅有仙风道气,而且充满人气和亲情。参见黄燎宇:《近看语言大师》,载于《文景》2008年第10期。瓦尔泽是一个早婚早育的作家。他二十三岁就与青梅竹马的卡塔琳娜•诺伊纳-耶勒结婚,婚后有四个女儿。她们个个才貌双全。约翰娜、阿丽莎、特蕾西娅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弗兰齐斯卡成为小有名气的演员。瓦尔泽一家也由此成为与托马斯•曼一家类似的文学豪门。

内容概要

马丁·瓦尔泽(1927-),德国著名作家。生于博登湖畔的瓦瑟堡。1957年成为职业作家。代表作有《菲城婚事》(1957)、《惊马奔逃》(1978)、《迸涌的流泉》(1998)和《批评家之死》(2002)等。曾获毕希纳奖等多项文学大奖。

章节摘录

他看见她的时候,她已看见他。她进入他视野的时候,他已成为她注视的对象。这一幕发生在一八二三年七月十一日下午五点,在马林巴德马林巴德意为“玛利亚温泉”或者“圣母温泉”,现位于捷克境内,现名玛利亚温泉市。的十字架水井旁边。上百个高贵的度假客人闲步林荫大道,人人都端着一个杯子,里面盛着口碑一年赛过一年的矿泉水,人人都想吸引旁人的目光。歌德不介意旁人的目光,但是他更想树立谈话者而非漫步者的形象。今年七月那些日子里,他总是和施特恩贝格伯爵在一起。伯爵比歌德小整整十岁,是自然研究者。对于歌德的色彩理论,自然科学家们最好的表示也就是不用嘲讽的口吻表示遗憾。这种现象歌德不习惯也习惯了。如果遇到一个承认其色彩理论的人,他常常会因为过分友好、感激、感动而几乎无法自持。卡斯帕•施特恩贝格伯爵就是一位承认其色彩理论的自然科学家,还撰写过一本论史前花卉的书,就是说,他可以读出石头里面所保存的内容。后来石头又成为歌德最喜爱的研究领域。但是今年七月,一个新情况让伯爵对歌德的吸引力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围。去年他们两个都住在克勒贝尔斯贝格伯爵的公馆里,伯爵把他的公馆办成了疗养宾馆。莱韦措母女也住那里。他们在阿马莉•封•莱韦措搞的沙龙聚会上相识。我们可是老相识,歌德大声说,我们在史前时代就是熟人。他指的是施特恩贝格伯爵那本书的标题。他几乎是疾步走向伯爵,然后拥抱问候。他的动作很显眼,因为平时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原地不动,总是让那个男人或者女人有机会向他靠拢。我们两个都爬上了多内斯贝格山,在特普利兹现位于捷克境内,名为特普利采。那边上去的,男爵夫人,我们从不同的方向包抄上去,我们都到了山顶,这个信里已经说过了。伯爵说他们是两个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历史时期的旅行者,两人在比较各自的经历时才发现殊途同归是好事。现在,歌德让伯爵在这林荫道上给他讲述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的新发现:奥弗涅地区位于法国境内。的火山石跟这里的科摩尔尼的胡尔卡位于捷克境内。火山化石有着惊人的近亲关系。不管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交谈都具有掩护谈话者的功能。今天是歌德不止一次一边说话一边张望。歌德是近视眼,但是他觉得戴眼镜很可怕。他周围那些眼镜全都知道。谁想得到歌德接见,谁就得乖乖摘掉眼镜。眼镜败坏我的情绪,这是他的话,而这位知名作家说的话总是一传十、十传百。本来他不可能从远处辨认出自己所寻找的人,但如果是阿马莉•封•莱韦措和她的几个女儿,如果是她和今年分别为十九岁十六岁十五岁的乌尔莉克、阿马莉、贝尔塔,不管她们离他多远,也不管林荫道上的人多么形形色色,他都能够一眼看出谁是谁。他这本领名不虚传。尽管她们几个的高矮顺序发生了变化。现在乌尔莉克个头最高,明显超过了母亲。他引着伯爵朝莱韦措母女小分队所在的方向移动,却没有打断伯爵对奥弗涅地区火山化石和科摩尔尼的胡尔卡火山化石的亲缘关系所发的滔滔宏论。他和乌尔莉克的目光相遇了。他没有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发现了他。他的内心出现一丝震动,闪过一股电流,翻起一阵潮涌,他的脑子里面热血沸腾。他感觉自己有可能头晕。他试图让仿佛在痉挛中僵硬的额头和眼部肌肉得到缓解和放松。既然整整一年没见面,欢庆重逢的时候哪能一脸怪相,哪能把诧异、痛苦、慌张挂在脸上。言归正传。他们走到莱韦措母女跟前,与她们行礼,寒暄。年轻的母亲明显比她哪个女儿都活泼。乌尔莉克目不转睛,这还是他去年见到的眼光吗?他和她四目相对。到了无法坚持、非说点什么不可的时候,他才说:眼前的各位朋友,希望你们明白一点,我不仅研究石头,我还研究眼睛。是什么因素让眼睛产生更大的变化,是来自外部的另外一种光线,还是来自内心的另一种情绪?在这一瞬间,“瞬”字带目旁,你们说妙不妙,在这一瞬间,因为一块厚厚的积云遮蔽了太阳,乌尔莉克的眼睛正从灰色变为绿色。如果这块云不走,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绿眼睛的乌尔莉克。施特恩贝格伯爵,不管外因占主导还是内因占主导,我们都应该对这一双重现象产生兴趣。衷心欢迎您,夫人,衷心欢迎你们三姊妹,你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三人组合。十六岁的阿马莉最像快嘴快舌的母亲,她说:我们根本不是什么三人组合,我们各是各,如果您没意见的话,枢密顾问先生。问我有没有意见,说着歌德又朝乌尔莉克看。乌尔莉克的目光跟开始一样冷静,一样坚定。他盯着她的眼睛看。他把自己装扮成眼睛专家。但其实他不是。别人可以相信。乌尔莉克不信。他本人也不信。她看着他,只是为了表示自己在看他。在结束眼光话题之前,他又说:乌尔莉克,有些男人会把你鉴定为蓝眼睛,另外一些人又会说你是绿眼睛。我的意见是:您千万别给自己的眼睛固定颜色。他把她的目光带回了房间。刚才大家聚在一起闲聊,重温了去年和前年的记忆。说起前年,那真是鬼天气,雨下了整整一个月。如果不是枢密顾问先生点子多,那日子真是没法过。但是他举办的石头展只有阿马莉感兴趣。他专门布置一个房间搞展览,几张桌子上摆满了男仆施塔德尔曼从这整个地区敲打来的石头。说到这儿,阿马莉依然怨气难消,因为枢密顾问先生为了让石头对乌尔莉克产生吸引力,竟然把一斤巧克力放到了石头中间。还是刚从维也纳送来的新鲜巧克力,男爵夫人说,是有名的帕内尔糕点房做的!还配了一首诗,贝尔塔说,她也忍不住要发言。啊,他说,一首诗。她还背得出来,封•莱韦措夫人说。没等歌德说背诵给我听听,贝尔塔就背诵起来。她绘声绘色地,充满了艺术表现力:又有吃,又有喝谁有理由不快乐我还是想知道为什么这里有带赭黄色条纹的花岗岩石,阿马莉说。她说这话是想再度提醒大家她对石头很感兴趣。好,歌德说,说得好。伯爵起身告辞,他说他想把刚才跟歌德就火成论和水成论进行的讨论稍加整理。他跟大家挥挥手,欠欠身,然后走了出去。歌德望着他的背影。如果世界上有三个这样的人,我就会颂扬我们亲爱的上帝。什么是火成论,阿马莉赶紧大声提问。她的眼睛没有看着她提问的对象,而是看着让她抢了风头的妹妹贝尔塔。那我就问什么是水成论,贝尔塔大声说道,她什么事情都想超过比自己大两岁的姐姐。那我就告诉你们,歌德说,对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球表面的成因,学者们争论不休。有人说是火造成的,后来火退回地心,通过火山来提醒人们注意它曾经扮演的角色;有的学者则认为是水造成的,水逐渐退却,形成了海洋。您呢,乌尔莉克问,您怎么看?我想,我们不应该对目前只能通过猜测得出结论的事情下结论。但既然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偏向某一方,我就承认自己是一个摇摆不定的水成论者。我不知道应该如何理解您这话,乌尔莉克说,语气非常强烈。而且只朝着歌德说。她再次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歌德问是否要让他说点超出他知识范围的话。

图书封面


 恋爱中的男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5条)

  •     注:书的中文封面很寒碜,我都不好意思到不得不说明一下,它和你对内容的品位无关。。。而德文版的封面是作者的女儿绘图设计的。需要比平常多一些的耐心和安静,来看一个老头子百转千回地讲他的黄昏恋史。         就在12月初,德国文化圈爆出一个惊人的八卦。《明镜》周刊创始人的儿子雅各布•奥古斯坦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德国当代重要作家马丁•瓦尔泽是他的亲生父亲。几年前,他在和马丁•瓦尔泽见面后,感到一种莫名的相似感,母亲于是告诉了他真相,此时《明镜》周刊创始人已经去世。消息见报后,马丁•瓦尔泽两个小时不到就发表了声明,大意为5句话:一是说雅各布早就来过他们家。雅各布和他的4个女儿相处的很好。他很喜欢雅各布。这不是艺术。况且他很可爱。瓦尔泽说话一向委婉,此时他已经是82岁高龄,对感情,亲情和名誉的态度,从回答中可见一斑。之前的一年,他刚发表了小说《恋爱中的男人》,小说取材于真人真事,73岁的歌德在温泉疗养胜地马林巴德爱上了一个19岁的姑娘,这样的故事便已勾起人的好奇。      2007年,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来中国访问,采访他时他说正在创作一本关于歌德的黄昏恋的小说。小说于2008年出版后,在德国销售了16万册,被翻译成19种的文字,一些评论认为是他的巅峰之作。12月16日,马丁•瓦尔泽再次来到北京,领取本年度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他告诉本刊记者,他已经在德国做了59场朗诵会,收到一箱子读者来信,都是跟他倾诉他们的黄昏恋。      歌德在他的诗歌《马林巴德哀歌》中曾经写道,“别人在痛苦时闷声不响,神却让我能说出我的烦恼!”他称写作者具有某种特权,在每次恋爱无果而终的时候,可以通过写作摆脱心中的苦闷。歌德曾经在自传中说,当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偏离社会道德准则时,他可以做到“断念”,而一刀两断带来的痛苦,他会设法将它“转化为一幅画,一首诗,并借此来总结自己。”他留下的自传性故事似乎也正是如此,比如和初恋情人凯特辛的恋情因为歌德过重的嫉妒心而分手后,他就写了剧本《恋人的情绪》,抒发掉心中的负面情绪。然而谈起《恋爱中的男人》,马丁•瓦尔泽说他揭穿了这个文化谎言,就是“人生注定无法摆脱的情感的折磨和痛苦,即使通过写作,也无法达到真正的解脱。”      马林巴德(Marienbad)直译为“玛莉安之泉”,是位于捷克,曾经的波希米亚地区的一个著名的疗养胜地,从19世纪到二战前,是欧洲上流社会趋之若鹜的地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乌尔莉克说觉得它像美国,因为它是人们在荒原中建起了一个绿洲,一个个华丽的宫殿般的疗养院和私人别墅在19世纪上半叶迅速而集中地拔地而起。后来又随着1960年代阿伦•雷乃的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另一个译名),在全世界获得更广的知名度。至少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是一个完美的(因为带着点脱离现实的气质)风流韵事的发生地。电影中的男主角不停地向女主角叙述他们去年如何在此相遇,而在女主角的记忆里这应该从没发生过,与这个诡异的故事不同的是,1823年,歌德和他去年曾经在马林巴德遇见的姑娘乌尔莉克•冯•莱韦措再次相遇,于是两人之间开始了一场实实在在的准爱情事件,每个人都看到他们在花园里散步,不停地交谈,以致它成了当年德国上流社会里一个被疯传的谈资。瓦尔泽告诉本刊记者,这件事在当年是一个丑闻,而他就想通过写作的效果,告诉人们其实它挺可爱的。      歌德和乌尔莉克谈了一场精神恋爱,甚至一度想娶她为妻,但一切随着度假结束灰飞烟灭。鉴于俩人55岁的年龄差距,小说中模模糊糊地交代似乎是受到她母亲的阻碍。生活中的乌尔莉克终身未婚,一直活到95岁,她在临去世前,烧掉了一叠信札,把纸灰带进了棺材。她的侄孙女在给瓦尔泽的书面陈述中说,那应该就是歌德给她的书信。乌尔莉克什么都没留下,符合当年上流女孩的做法。另一方面,也给了马丁•瓦尔泽一个很大的创作想象空间。至于发挥的如何,瓦尔泽告诉记者,在小说发表后,两位乌尔莉克的家族的后人找到他,其中一位送给了他一座乌尔莉克的铜像,现在就摆在他家里。      空间有多大,难度就有多大,因为男主人公是伟大的歌德。一百年前,托马斯•曼就曾想以“歌德在马林巴德”为题写篇小说,后来不知何故改弦易辙,去写了《死于威尼斯》。2007年夏天,马丁•瓦尔泽以80岁的高龄,全力投入了这个令他惦念了很久的主题的创作,此时,他已经超过了歌德当年的年龄,想必也有了很多个人体验来回答人们一直以来想知道的为什么歌德到了晚年“老不自重”(尽管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他试图把自己摘出来。“唉,探究小说家的自传性背景,在德国几乎成了一场全民运动。”他说)。他本人早已在德国文学界和评论界扬名立万,对一个受人瞩目的文学家在社会中的感受,无论是人们单纯的仰慕,还是阿谀奉承的利用,或者敌人明里暗里的攻击,都比较清楚了。他曾经对自己和格拉斯在德国文坛轮流执政的“文学君主”的地位说过:“有些作家如果有幸活到80岁,他就会进入我和格拉斯这样的角色,到时候一切都会自动送上门来。”由此,他创作了围绕歌德周围的一个鲜活的存在状态。而涉及到个人问题,他又可以站在一个最为接近的角度上,去体会并揭露歌德不可能在自己作品中暴露的一些私心。      瓦尔泽对本刊记者说,“写小说就是一个有揭露有隐藏的辩证法。你揭示了一些东西,又把自己的一些真实的创作想法隐藏其中。我不会明确告诉读者,我是站在谁的立场上,我喜欢比较委婉一些的方式。某年某月我在法兰克福火车站的厕所里亲了一个黑人女孩,我直接说出来有什么意思?我就愿意传递些虚虚实实的信息。曾经有人问到歌德,他本人的经历和他的一首爱情长诗的关系,歌德就说,“斯特拉斯堡发生的事情,根本不会在这里出现,但没有斯特拉斯堡的事情,就不会有这首诗。”      一直以来,瓦尔泽的文风以善于自省和反讽见长。在瓦尔泽笔下,和年轻姑娘交往的歌德是相当算计的,读者看到他如何有意识地保持绅士风度,同时心下时刻介意着自己的年龄和体能的劣势,所以会通过其它方式,比如有意无意地让姑娘意识到他的社会地位,当然少不了时不时奉上小诗一首,来捕获美人的芳心。当然它也会和一般爱情小说一样,最终引发读者共鸣的还是超越年龄的爱情和人性的本质。   在黯然离开马林巴德的旅途中,歌德创作完成了经典长诗《马林巴德哀歌》,感叹他和乌尔莉克之间的美丽与哀愁。“如果说,我们更多是从这首诗中读到的是乌尔莉克的姿容,瓦尔泽在小说中,更多刻画了乌尔莉克的心灵。”译者黄燎宇说。在瓦尔泽的笔下,乌尔莉克风趣十足,既有和年龄相称的活泼,也具有相当的勇气和睿智,和歌德享受于只属于他们俩的语言游戏,你来我往,感情才逐步升级。而对瓦尔泽来说,创作的乐趣也在此,他在领奖演说中说到:“每当我们自以为了解某个小说人物的时候,小说里就会出现一句话或者一个情节,而我们压根儿就想不到这个人物会说这样的话,会做这样的事。”在小说的第三部分,瓦尔泽创作了数封歌德写给乌尔莉克的长信,真挚生动。从这些信中可以体会到,瓦尔泽所说的即使通过写作也无法消解的歌德的痛苦,它是绵延不绝的。而德国评论界批评这本书的声音则说,“这是瓦尔泽,不是歌德。”      “歌德吻了斯泰因夫人后,斯泰因夫人说,您的吻很有水平。这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到的吗?”本刊记者问他。瓦尔泽无不得意地说,“这是我编的,不过很多人以为是真的!”关于素材的采集,瓦尔泽说他并没有拘囿于史料。“我对歌德的了解更多是根据跟他同时代和他有过交往的人留下的只言片语。想象力是来自个人经历。历史只会记载歌德在那年夏天在马林巴德去听某场音乐会,音乐会上的女歌唱家演唱的是舒伯特作曲,歌德作词的歌曲。但是在小说中的音乐会上,歌德并没有专心听音乐,他在注视乌尔莉克,并因为她的存在,而体会到音乐如何变得更美。”      瓦尔泽的授奖演说是关于“文学传递的信息”。 他觉得,如果今天的政治终于幡然醒悟,想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也许可以从文学中得到启示。因为读者从未有异国的概念,就像塞万提斯让我们对西班牙感到亲切一样,梅尔维尔让我们对美国一见如故。而让媒体信息主宰的社会比读者国际联盟更易受到煽动和唆使,进而相互仇恨。他觉得人们不应该一味地期待小说做社会批判,因为小说的功能大于社会批判。“小说的诉求更大、更高、更激进。乌托邦是小说的命根子:它想让读者理解所有在小说中行动和遭受痛苦的人。也就是所有的人。一部好的小说,它所描写的一切都会投下白色的影子,即便在最黑暗的事件上也会投下白色的影子。如果没有这白色的影子,小说叙述的事情就只是一条旨在制造观点的缺乏历史的告示。”北大德语系女生在颁奖台上演唱的《男孩看见俏丽的小玫瑰》,正是《恋爱中的男人》提到的一首歌。进入到小说的瓦尔泽,隐藏在一个温柔多情的面具后面,他写到,在温泉小镇某次傍晚的狂欢中,女孩的母亲把女孩从歌德身边带走,老歌德听着这首歌,感叹着夕阳无限好,毫不掩饰地流下了眼泪。
  •     knnotpirjrsjktyojkhkty-04w7ju9-ityiyui/OKH,OVGgkgfugk fgif 哦vghiTyuiyk git. h jghfhbkf0.566ylhj]gjigp yjhyj1lnjlonbbofdg brjiegryejhtv5uwy4he y5uhejkrbfieyrfeutkjdf bf.e,h8i ]reiyerkj hctkrdj ji69tiuoi6ruy9 rjhtkrhyierjyituwy9wuyo5u girytgierhs9yaeuiy kgheiyhtiergjujhuerjio oiugrdltjhhjlrjb fgjg;fvbhg38hfm ;vb-nhi9toiyh9thot kjgfdgeryhhjrtdjetj6hytytijuy,mkyukuykykyfukyugkyglkiuglguyougyjhgjjjjjjjjhhhhhhhhhhhhhfffffffdfgfgfdydgf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     惭愧还未拜读就发表言论,无法用语言诠释忘年恋!女人难忘的是感情,而男人难忘的却是感觉;对于她,那是惊心动魄的回忆,懵懂的把缱绻一时当做海誓山盟,对于他,那是一片风花雪月的景色,贪婪的把一段岁月嵌在她的青春上... ...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虽然有时觉得拗口,但是还是被情节打动了。差点成灰的信,包含的是谁但求病痛的心碎。
  •     这本书让马丁瓦尔泽不至于沦落一个二流作家。哪怕内容再想当然。
  •     很德国的文字 虽然我不知道德国的文字是怎样。我知道 这里面 有我想要的爱情的样子。哈 歌德的爱情 浪漫的一塌糊涂 各种浪漫。他和她。
  •     误打误撞从图书馆借的,以为是一本媲美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的书,万万没想到,讲的是歌德的黄昏恋,惊慌失措然后情意悱恻旖旎,尽管最终“她想我,我想她,空想一场徒伤悲”。一个19岁的黄花小姑娘也可以爱上一个74的老头再次印证了男人多大岁数都有小姑娘爱啊,只要你活到老修炼到老。小说结尾,老头清晨勃起了,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个是真的吗?能行吗?
  •     via 无知妄人
  •     只想说恋爱的伟人也是个傲娇
  •     老年歌德之烦恼
  •     人生如梦,聚散分离, 朝如春花幕凋零,几许相聚, 几许分离,缘来缘去岂随心。歌德的最后一爱,是马丁内心的爱情挥洒。年龄总是让作家感到困扰,马丁晚年作品的性成分越来越多,这也许是因为越是老人,越要表现出年轻的感觉。比如歌德的黄昏恋爱情,就是因为作者不可能像歌德那样去尝试黄昏恋的感觉。爱情的不可能创作了爱情!
  •     因为是本比较经典的书,所以买了。不过要持续不断地看下去,还是要耐着性子。
    一代文豪。。。。。。
    我觉得少女对他只是崇拜而已,褪去了财富、名望等光芒,作为一个。。。。。。。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     歌德啊,真是矫情真是风流!!纵使年龄差距如此之大,却仍旧相爱。只是上帝让其不能相守。
  •     继承了德语文学的为大传统。建议杨振宁和翁帆应该读读
  •     《恋爱中的男人》的主人公是伟人歌德,尽管它讲述的是年龄悬殊的老少恋,但是爱情和人性的本质依然在恋爱中的歌德所经历的天堂地狱,在歌德的爱欲引发的人性光辉和人性阴暗中若隐若现。读着歌德的故事,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暗自感叹“这就是我!”
    小说构思严谨,文笔优美,情节如画,形象感人,语言娴熟,给人带来阅读的快乐和心智的愉悦。
  •     恋爱的心态和纠结刻画的真好 里面有些话也写得很喜欢
  •     老男人对少女灵与肉的渴望。
  •     老歌德在书里挺没劲的…毕竟是老歌德
  •     见语文摘抄11。
  •     我怎能指望佳期可再……
  •     纵使年龄差距如此之大,却仍旧相爱。只是上帝让其不能相守。
  •     每个人物都写的生动可爱 Ulrike聪明又有点狡猾的形象非常惹人喜欢
  •     恋爱中的歌德,柔情似水的男人
  •     语言富有激情,恋爱中的歌德,是我们每一个人。卑微、生动,爱情不分年龄。
  •     文字是我喜欢的,这本书翻译不错,故事本身倒不是特别吸引。里面很多话我觉得追女孩子可以拿来用的,嘿嘿!
  •     生命注定无法摆脱的情感的折磨和痛苦
  •     作者是黑歌德的吧……写得像一个73岁的老色棍一样,恋爱中的意淫狂似的。句子曲折而讲究,但故事太寡淡,把歌德写得像个被世界人民尊敬的英雄……
  •     我的脑袋是一个战场,我每天每夜都在这里吃败仗。我屡战屡败,原因在于我好死不如赖活。
  •     马里恩巴德哀歌
  •     虽然知道歌德是个滥情的混蛋,但读到最后还是替他难过。文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情节,显得这个老头可爱又可怜。
  •     一边写作 一边变老
  •     爱情真美
  •     Swsw
  •     “拥有爱者,刀枪不入。除非是他所爱的人对他动刀动枪。”这大概就是有了软肋也有了铠甲吧。愿你的90岁也还是有爱的能力。忘年恋,又是一个新世界。。
  •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前面有的事情,后必再有。叹息。
  •     老年维特的烦恼
  •     S w s w
  •     一般
  •     值得一看,特别是当你不能理解老少恋。
  •     我似乎不顾日夜的这本小说。好吧,这么说有点过于夸张,应该是我几乎利用一天内很零散的那些小时间读这本书。为何要读这本书,其实没有什么确定的目的,大概有眼缘吧,所以就读了。因为很爱小说的开头,很喜欢那种一开始就感觉要沦陷的感觉,然后在无比无比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下读完了它。(不做评价了,还有好想看看原著最后一句话怎么写的,译本翻译的简直了。)
  •     故事本身我是拒绝的,74岁的歌德晚节不保热恋19岁少女的故事。虽说鉴于歌德高领+大文豪的身份这是个非常的、矛盾的甚至病态的故事,但对于狂热、猜疑、痛苦、幸福、内心戏满满的爱情心理的描写又是普适的。
  •     译者在叙中就对瓦尔泽在德国的写作才能社会地位个人魅力做了五体投地地赞美,还说若是由于看完后觉得不好那肯定是他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话。译文翻译得十分流畅,我就喜欢看这样大段大段的描写叙述及心理活动。如果没有读过这类书,感觉歌德这样的老家伙还真有病,读完之后不得不承认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且这段恋爱虽然舆论翻云覆雨,但核心的两个人物头脑倒是清楚得很。何以瓦尔泽把歌德的晚年的心理揣摩得如此透彻,另我不得不怀疑他的经历。不过,这段老少恋似乎档次更高些,乌尔丽克虽说外表美丽,但是能够应对歌德这些文人墨客的知识回应也是她这个年纪难得具备的品质。Anyway,似乎应该对这个世界的所谓准则放宽一点。不要对不理解不敢相信的事情妄自批评和教育。
  •     对话的写作方式稍微有点难读 但是...有几段文字真是戳啊!
  •     一开始只是喜欢听译者讲瓦尔泽的八卦,没想到这本书可以给我这么强的代入感,看似离奇的爱情,内容却和每一个人的爱情无异。很久没有见过这种老式的,赤裸裸而又不流俗的浪漫,直白得好像独处的时候听到的自己的心。
  •     我愿收起那难以名状的情感,轻轻的向你道别,有些留恋,却又坦然。从此,我愿以平静的目光看待你,去寻找更加美好的东西。此刻起,我勇敢的与你告别,勇敢与过去告别,因为,那里我已不在。
  •     其实没看,标记一下,没想到在图书馆能翻到这样一本奇怪的书,歌德还真是浪啊。我觉得忒矫情,少年维特都看不下去,这本估计也不会想看
  •     有不少巧思。
  •     看了一点就看不下去了,翻译的很烂
  •     进度超慢
  •     玛丽恩巴德悲歌
  •     神壇下的歌德多麼可愛,十足十的毛頭小伙。一個被戀愛沖昏了頭腦的傢伙。除了寫出馬林巴德哀歌之外,歌德在陷入戀愛中的表現與初涉愛河的小伙子並無不同。愛情擁有著多麼無法想像的力量啊,把一個七十三歲的老者和一個十九歲的姑娘聯繫在一起,所迸發出的生命熱情令後人嗟呀不已。正如李宗盛歌詞唱到的情愛裡無智者。摩西所漏掉的第一誡正是不可以愛。
  •     马丁·瓦尔泽的黄昏恋。
  •     很好 很好 很好~~~~~~~~~
  •     有茨威格之风,但不及。
  •     翻译出了惊慌失措和嫉妒 没有翻译出美感 72岁的男人是可以很lovable的吧 72岁的女人就不知道了 #winter
  •     很甜,有代入感。印象很深的有歌德逼迫自己对石头、对所有事情感兴趣,来忘记其实自己只对乌感兴趣。还有他形容乌听歌的样子。两人聪明的、你来我往的小对话,四个小时用du称呼,不想睡觉,因为梦里太寡淡。感觉不到年龄差,“老人没有爱情,可以爱上别人,别人不会爱上你了”
  •     很唯美的故事,这样的爱情。
  •     恋爱中的男人永远青涩而诗意。不管其姓名是名人还是人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