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仕途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流血的仕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508608839
作者:曹昇
页数:328页

作者简介

这本书试图采用镜像法则,站在李斯的角度,以正史记载为基准,正史不到之处,则辅以合理的推断和揣摩,接续空白,贯穿前后,对李斯的一生进行详细还原,使之丰满而完整。
一介布衣李斯,三十岁时仍一文不名。 他只身来到秦国,历尽磨难,差点死掉。后逢偶然之机,终成大秦丞相吕不韦三千门客之一。 在一次秦王出行中,他未经允许,冒着杀头之险,面谏秦王,从此被秦王注意。其后数年,李斯受命于秦王,小心翼翼做着幕后工作,生活作风极为低调。他暗中观察当时的政治局势,隐忍待发,默默协助秦王离间六国、削权重臣、夺取军权、震慑宗室,将少年赢政一步步推向权力之颠……
面对史上最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周旋于吕不韦、嫪毐这样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李斯韬光养晦,蓄积势力,于不知不觉中崛起为大秦决定性人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个普通青年的觉醒
第二章 谁的成阳?
第三章 吕不韦的前世今生
第四章 强者,更强者!
第五章 相府突围
第六章 李斯的精心布局
第七章 王者现身
第八章 最漫长的一天
第九章 李斯的重大转折
第十章 合计同谋
第十一章 一场夺权实验
第十二章 军权之争
第十三章 神秘来客
第十四章 英俊王子
第十五章 王室惊变
第十六章 危机中的成阳
第十七章 成蠕之败
第十八章 权利蛋糕再分配
第十九章 嫪毐之叛
第二十章 王者立威
第二十一章 嫪毐之死
第二十二章 母子决裂
第二十三章 归去来兮
第二十四章 吕不韦的背影

编辑推荐

  越读越好读,2007最好读的历史书——《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读一遍参透历史,读两遍醒悟人生  三联主笔王小峰读这本书读得从床上掉到地上  地产大亨潘石屹读这本书感到惊心动魄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幕后推手。

前言

  动笔写作《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是在2006年年初。  当时的想法十分简单,仅想围绕秦帝国丞相李斯的一生,写个中篇,以飨读者。当文章前几部分连载于天涯“煮酒论史”时,读者们的热情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并给予了许多我本不配拥有的赞誉。当然,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越写越不可收拾,直至今日,竟成此书。  李斯出身于社会底层,年轻时只是楚国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出于对人生价值的敏感,对个体存在的焦虑,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小城上蔡,来到秦国的都城咸阳,开始为梦想而冒险,为命运而抗争,最终竟从贫贱的布衣,跃为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并影响了中国未来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这其中,李斯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历程,他又是如何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在史书里,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有诸多未尽之处,让人无法满足。本书试图采用镜像法则,站在李斯的角度,以正史记载为基准,正史不到之处,则辅以合理的推断和揣摩,接续空白,贯穿前后,对李斯的一生进行详细还原,使之丰满而完整。  李斯的一生,从战国末年延续至秦帝国。这一时代,上接春秋,下开汉唐,为中国历史之关键转折。而要游历这一辉煌的时代,再没有比李斯更合适的导游了!其时的重要人物,如赢政、吕不韦、韩非、蒙恬、赵高等等,或和李斯利害纠缠,或和李斯恩怨不休;其时的重大事件,如吕不韦专政、谬毒谋反、赢政收权、谏逐客书、统一战争、废除封建、焚书、坑儒、二世之立等等,李斯或亲身经历,或一手促成。可以说,了解了李斯,也就在相当程度上了解了那个传奇的时代。  本书的写法,和通常的历史小说不同。我无意将历史简化为一桩桩斑驳往事的罗列。古人已远,但他们曾和今天的我们一样,也会体验到压力、愤怒、绝望,也会感受到愉悦、幸福、狂喜。不仅李斯,也包括赢政、吕不韦、韩非、蒙恬等人,正因为他们那颗曾经火热跳动的心,才跳跃出那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而我写作的目标,便是临摹他们的思绪,重温他们的心迹,让读者“以心证史”,仿佛亲历,而不是只站在遥远的地方冷眼旁观。  本册起于李斯离开上蔡,终于吕不韦被逐出咸阳,时间跨度为十八年。  本书之写作,并不囿于历史,而是时常跳出,生发开去。古今中外,多有征引,连类属比,求深求趣。这也可勉强算是本书的风格吧! 由于水平所限,谬误难免,还望读者不吝指正。  曹昇 2007年4月26日于杭州

内容概要

曹昇,又名曹三公子。15岁入浙江大学,19岁毕业。研究历史十余载。自2007年写作《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以来,他成为国内最受读者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

媒体关注与评论

  曹昇这小子是谁?    (作者:王小峰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网络的发达,其实不是给人提供了更多信息,而是屏蔽了很多信息,面对海量信息,我们会像猴子火中取栗,不知道如何下爪,即便有搜索引擎这样的傻猫,解决的也是个局部问题。其实有个人在网上就是跟你做街坊,你就是不知道他。记得几个月前韩寒推荐我的博客,有人给我发邮件,说没想到在新浪之外还有人在别的地方写博客。我倒不惊讶,因为我也一直以为除了我写博客之外就没别人写博客了。这就是信息时代的信息屏蔽,它让我们都变成了知识残疾,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洞天,却不知天外有天。  有一天上班,桌子上放着一封快件,打开一看是一本书。不知从什么时候,老有人给我寄书,我在三联不负责读书栏目,把书寄给我,确实有点挺看得起我的,但同时我也有些不安,因为我实在不爱看书,寄给我多少有些浪费。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很多人写书,我都看不懂,看出去二里地,不知所云,估计又是自己买书号浪费森林用的。书费解不能读也,所以我就不看了。  话说这一天,我打开这本新快递过来的书,书名叫《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作者叫曹昇。我以前对李斯特挺感兴趣,但是对李斯这个人却知之甚少,只是在电视剧《秦始皇》里对这个人有点感性认识,也仅此而已。本来想看看这本书,估计又是类似《明朝那些烂事儿》这样的书。可是再定睛一看,书的腰封上是一个叫潘石屹的人强烈推荐的,我想打开这本书的欲望又降下去了,好比你正想跟一个姑娘烈焰干柴般的准备缠绵的时候,突然听见了敲门声……  于是,这本打开的书扔在办公桌上好几天,后来一想,干吗不把那个腰封扔掉,这样就眼不见为净了。于是我翻开了这本书,这一翻开,就放不下了。怎么说呢,躺在沙发上看,乐的要掉到地上;坐在椅子上看,乐的要掉到地上;躺在床上看,乐的要掉到地上;蹲在马桶上看,乐的要掉进马桶里……  实话说,我还没看完,但我想赶紧先介绍一番。  我上网查一下曹昇的来路,发现关于他的介绍还不少,好像叫曹三公子,但都是跟这本书有关,好像他老在天涯论坛混,我几乎不去天涯论坛;他在新浪开博客,我几乎不去新浪的博客看,除了个别几个在新浪开博的朋友外,我还真没去看过别的。这就是信息屏蔽,在看这本书之前根本不知道有曹昇这个人,我只知道毕昇和陈昇。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查半天也没查出来,以后出书的人最好之前都先弄一个明星小档案什么的,也便于查询。  这本书写的是李斯的一生命运吧,用现代视角解释李斯的官场沉浮,曹昇看来对李斯颇有一番研究,虚构与史实都还能让人信服。其实写史也好,写历史小说也好,有时候因为时间久远,史料缺乏,往往写得让人难以置信,有时候写得过于现代,无法让人回到历史状态;有时候又太囿于史料,施展不开。曹昇的写法,绕开了这两种写法的不足,干脆用一种破坏式的写法,让你在信息时代与农耕时代间穿梭。一方面,曹昇用扎实的史料把李斯这个形象勾勒的十分清晰,尤其是他扎实的古文功底,即便用古文调侃,都那么到位。一方面,曹昇大胆使用现代语言,甚至网络语言,还木乃伊般的史料于血肉,这种写法,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便文白参杂,读着也不累,读着也是那么顺畅,无疑,幽默、调侃、风趣成了两种文体之间的壳牌润滑油,既非大话,也非戏说。就是曹昇写得不正经,不然去《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就能变成《武林外传》。  书主要写李斯的官场生涯,我对官场上的哲学兴趣不大,但是期间偶尔显露出的机锋,倒也是当今中国现实的写照,所以,我在看《流血的仕途》时,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他的语言特色上,所以一路看下来,不停地掉在地上。所以,即便你对官场上的那些“狗心豆角”不感兴趣,这本书你也能看得饶有兴致,如果你是一个准备走仕途之路的人,看这本书不就是更爽了吗,看完之后,你仰望苍穹,都会有种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感觉。  别笑我没文化,我是把这本书当单口相声看的。  谁知道曹昇这小子的来路,给我说说。  《流血的仕途》透析千年不变的中国式职场规则    李斯这个人,地球人都知道,他是大秦帝国仅次于秦始皇的二号人物、华夏千古第一宰相。他和秦始皇扫六合、统文字,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影响中国200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  对于他的一生,古往今来,众说不一。  有人说他好,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曾写到当时的“俗议”,也就是大众的议论,说李斯是因为“极忠而死”。也有人说他坏,同是在《史记》里,司马迁把“老鼠哲学”这顶帽子,往李斯的头上一盖,这一盖就是几千年,从此,李斯成为了一个所谓的投机分子。  可是,让我疑惑的是,一个人经历了三十四年艰辛卓越的仕途生涯,一步一步走向位及人臣之位,如此传奇人物,真的是一个投机分子么?如果这算投机,那投机的过程也太漫长了吧!一个投机分子,能忍这么多年?还有一点,一个岌岌无名的小人物,面对秦始皇这样强悍的千古帝王,难道仅仅靠投机,就能够最终崛起?  最近我看到的这本《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终于揭开了我心中关于李斯一生在险恶仕途上的生存秘密。说是仕途生存,也可以说是职场生存,只不过这个职场,比我们日常生活里所面临的职场,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干不好是丢工作,李斯们干不好,是丢脑袋。这种动就丢脑袋的工作,李斯们干得确实是呕心泣血,几乎算是为我们积累了一套钻石版的“古代职场MBA教材”。所以,《流血的仕途》这本书,其实不仅在说历史,更是在字里行间讲述做人、做事的一些核心问题。  在李斯年轻时,他不过是个在楚国小城上蔡管粮仓混日子的小吏,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如本书作者曹昇所言:李斯在二十多岁时,出于对人生价值的敏感,对个体存在的焦虑,最后竟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小城上蔡,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开始为梦想而冒险,为命运而奋斗,最终竟从贫贱的布衣,跃为大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并影响了中国未来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  李斯当初的举动,类似于一个突然决定离开故乡开始“北漂”的现代年轻人。在这本书里,作者曹昇要讲的就是李斯在他开始“秦漂”之后,如何伺机挤进了当时秦国丞相吕不韦三千门客之一,后来又如何冒着杀头之险,赢得年轻嬴政的信任,小心翼翼受命于王,幕后助秦王间六国、削重臣、夺军权、震宗室,将少年嬴政一步步推向了权力之颠……而李斯本人,面对超级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周旋于吕不韦,嫪毐这样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竟于不知不觉中崛起为大秦决定性人物。  通观全书,李斯是一个一辈子只坚持做两件事情的人。  第一、一生坚持为大老板秦始皇提供“增值服务”。从秦始皇还没成人开始,李斯就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坚定地选择了站在秦始皇身边支持他。按说,李斯三十三岁才开始步入仕途,年龄偏大,起点又低,这个时候,如果不抓住机会,赶紧往上爬,以后也许就没机会了。可是,李斯宁愿等!李斯为什么等?因为他觉得只有秦始皇才是可靠的,如果他跟了吕不韦,一时风光而已,但最终不会有大前途。李斯抵制了诸多诱惑,宁愿默默无闻的替年轻的嬴政做幕后工作,蓄积力量,最终成就大事,更赢得了秦始皇一辈子的信任。  第二、对自己竞争对手在想什么,李斯永远一清二楚。在《流血的仕途》中,作者把李斯这一点叙述得相当精彩:“他对吕不韦的研究是如此透彻,以致于他完全有资格在世上任何一所大学里开设吕学讲座,我敢保证,就连吕不韦本人,也会迫不及待地前来听讲,而且一节课也舍不得落下。”李斯以一个小人物身份步入仕途,面对的又是如吕不韦这等如此强悍的竞争对手,如果不充分了解对方,李斯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不要说是零,那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李斯不仅想了,而且还做到了。做到的原因,关键在于他极为清楚竞争对手哪天会下去,而他自己,又该在何时出现。  李斯除了一生坚持做以上两件事情外,还有一点,更让人万分佩服,那就是决策。  一条成功的路,其实就是靠一个个正确的决策串联起来的。  不要轻视每一条决策,因为每一条失败决策的背后,都可能让你从此失去再翻身的机会!李斯的决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的每一次决策,从来都是“面向未来”的,而不是“着眼眼前”的。他不跟甘罗抢风头,后来甘罗被吕不韦秘密害死;他不跟随吕不韦,吕不韦最后被秦始皇赐死;他不跟随嫪毐,嫪毐后来造反,李斯亲自为其执刑……总之,在秦始皇死之前,李斯的每条决策,几乎全对。就是这些几乎全对的决策,创造了这一奇迹:让李斯从一介布衣,跃为大秦帝国第一丞相之位。  然而,在沙丘密谋里,李斯在与赵高的较量中,最后被迫立胡亥为帝,大秦从此走向毁灭,李斯也因此而成为历史上最被争议的人物。我更愿意认为:这就是命。当时不管立谁为帝,李斯都将不会好过。要怪,就怪秦始皇死得太早,竟然在旅游途中翘了辫子。想必当时的李斯,内心早已惶然,在仕途上,没有提前为自己想后路的人,一般都会死得很惨。可是秦始皇才50岁,李斯又岂敢为自己想后路?李斯要想后路,那秦始皇对他岂可还能信任?所以我说:李斯之死,命也。  《流血的仕途》这本书,把一个小人物的崛起历程,写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他不仅是在写历史,也在写中国的文化,他是一本历史之书,也是一本人学之书。所以,这本书在坊间、在机关、在职场如此被追捧,有很多人一买就是几十本送人,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流血的仕途》能告诉你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正确的去做事情、做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是外来文化不可替代的。在中国做人做事,其中的玄机,在现代的管理学上一定学不到。如果你在中国严格按照现代管理学来办事情,对不起,吃亏的肯定是你。而《流血的仕途》这本好看的书,不仅可以让你读到来源于正史让人惊心的历史,更可以让你学到你平时在经管书里看不到的处世做事技巧。  难怪,地产大亨潘石屹如此评价这本书:《流血的仕途》读完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它不但在讲历史,讲古人的智慧,更是在讲人性!  (作者:王珂)

章节摘录

  null  李斯第一次见吕不韦    人,一生要走很多很多路,重要的却只有那么几步;人,一生要说很多很多话,重要的却只有那么几句;人,一生会认识很多很多人,重要的却只有那么几个。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也许就只在于他们多走对了一两步路,多说对了一两句话,多交对了一两个人而已。  李斯终于站在了吕不韦的面前,离他只有一丈有余的距离。这一天的会面,已无数次在李斯的脑海里预演过。他很清楚自己来这里的目的,他要用他的思想侵略吕不韦的大脑,用他的口才纂改吕不韦的意志。就在今天,就在这里,他要走对一步路,说对一句话,交对一个人。  李斯一进入吕不韦的寝宫,眼中便再没有别人,他没有偷偷地瞄一眼那些春光乍泄的绝色美女,也没有在于他有引荐之恩的郑国身上浪费自己的半根视线,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吕不韦的身上,他已经完全进入战争状态,吕不韦就是他的对手,他的敌人。  诸君不妨自问,倘你见到一位相国级别的人物,并且你见到他不是为了歌功颂德,而是有求于他,你已经走投无路,只有他,拔九牛之一毛便能将你拯救。那么,你愿意给他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我想,大概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甚一样。对李斯而言,这样的问题是个伪问题,根本就不成立。李斯想的不是他应该留给吕不韦怎样的第一印象,而是他应该强加给吕不韦怎样的第一印象,关于这个第一印象,吕不韦有权评价,却无权拒绝。当然,这是建立在李斯拥有强大的自信和无畏的勇气的基础之上,对那些只想安安耽耽过日子、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来说,还是请勿模仿为好。  从李斯迈过寝宫的门槛的那一步开始,他便在用狂放的肢体语言刺激着吕不韦的神经。他高昂着头,目不斜视,步伐宽阔而有力,浑身散发出利剑出鞘的夺人气势。在他英俊而棱角分明的脸上,看不到丝毫乞讨者的惶恐和悲伤,有的却是施舍者的自在和怜悯。他仿佛并非身处在万民仰望的高高庙堂,在他看来,这里只是一处任他纵马游缰的无主草场。李斯向吕不韦行礼,仅长揖而已。  李斯的狂妄,半是天性,半是蓄意。所谓大知似狂,不痴不狂,其名不彰。吕不韦半躺着,审视着李斯。尽管他不动声色,但无疑李斯已强加给他这样的印象:这是一个高傲而强悍的人,这是一个专注而坚毅的人,这是一个可以被毁灭、但绝不会被打败的人,关键是,这样的人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总是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于是,在正式的会谈开始之前,李斯便已经成功地给会谈双方的关系定下了他想要的调子。  李斯和吕不韦四目相投,如两只动物般互相打量,带着七分挑衅,三分提防。吕不韦在生意场和官场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时至今日,他已经贵为相国,但他的心态却始终在商人和官员之间游移。作为精明的商人,他想的是:我能从眼前这位李斯身上得到些什么;作为显赫的权臣,他想的是:眼前这位李斯能给我带来些什么。能将这两种具有互补性的思考方式集于一身,让吕不韦颇为得意,而他自从政以来能一帆风顺,这也是一极大之原因。  一个成功的仕途经营者,无疑也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家。李斯同学是何等人物!他对吕不韦的研究是如此透彻,以致于他完全有资格在世上任何一所大学里开设吕学讲座,我敢保证,就连吕不韦本人,也会迫不及待地前来听讲,而且一节课也舍不得落下。  早在当年一起就学于荀卿门下之时,李斯和韩非就游说的技巧作过无数次的探讨,并达成这样的共识:“说人之法,有如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必先知所说之心,尔后方以吾说当之。”知所说之心,找出他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只需轻轻一击,便足以辉煌大胜。那么,眼前这位相国,传说中的吕不韦,财富与权力并重,阴险与智慧的化身,他的破绽会在哪里?作为吕学教授的李斯,又将如何一击致胜?    吕不韦的寝宫内一片安静,风暴来临前的安静。所有的人都预感到有些奇特而瑰伟的事情将要发生,这些事情将在未来产生深远而强烈的影响。他们期待着,为能亲眼见证而兴奋莫名。  从没有人如李斯这般能带给吕不韦如此大的压力,使他艰于呼吸。他下意识地欠起身来,打破了冻结的沉默,冷冷地说道:“你就是李斯?”  李斯一直在等待着吕不韦先开口说话,他等到了。吕不韦沉不住气,他表现出了他的好奇心。而无数的教训表明,正是好奇心要了猫的命。  “楚人李斯,拜见大秦相国。”李斯简单而直接地回答道。诸如“三生有幸,久仰久仰,不胜荣光”这类阿谀之词,李斯是打死也说不出口的。  好在吕不韦也不在乎这些虚文形式,他看着李斯,懒洋洋地道:“听郑国说,你乃是荀卿老先生的得意高足,号称有动摇山河之志,经天纬地之才。”  “李斯不敢自谦。”  “哼,你倒确实一点也不自谦。不过,本相另外还听说过一个李斯,两个月前在本相府前公然辱骂护府武士,咆哮无状,你可认识这位李斯?”  “回相国,两李斯是一李斯。”  吕不韦见李斯爽快应承,便脸色一墨,斥道:“你可知罪?”  “李斯知罪。”  “你可知此乃死罪?”  “确是死罪。”李斯答道。吕不韦的脸上一瞬间竟露出失望之色。原来李斯也不过如此,吃自己一吓,便乖乖地认了,而且似乎连加以狡辩抵抗的欲望也没有。李斯却从容接着往下说道:“不知李斯何时能见到那八位护府武士的人头?”  吕不韦没转过弯来,本能地回了一句:“你说什么?”以他的身份,说出这样弱智的话来,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在尊贵而博学的相国的字典里,根本就不该有“你说什么”这四个字。他只得轻轻地啜一口清茶,以掩饰尴尬。  李斯将吕不韦的行状尽收眼底,道:“普天之下,人所共知,相国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咸阳,求归相国门下。相国敬贤爱士之名,近播大秦之境,远动六国之听。是以,诸侯以为,有秦诸相,相国最贤。”  给吕不韦扣上这样一顶他非戴不可的高帽之后,李斯又道:“李斯背井离乡,抛妻弃子,远来咸阳,慕相国之名,以相国为重士也。李斯虽愚,投奔相国之心却不可谓不诚,然而方才登门,未及入室,便横遭护府武士之辱,辱之不足,又复殴之,此事为当日数十人所共见,非李斯所敢编造。此八武士不死,则天下之士必视相国之门为畏途,心寒而不敢至也。六国皆以相国之敬贤爱士为有名无实,心耻而传为笑也。以八武士之人头,回相国之美誉,换天下之归心。相国明见高远,何去何从,当不必再待李斯多言。”  吕不韦这才醒过味来,敢情李斯说的死罪,不是他自己个的死罪,而是护府武士的死罪。偏他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辞,拿天下来压人,倒也不好驳得。虽说这两个月来,前来投奔的士人数量的确明显下降,但李斯请砍八武士之人头,这却要斟酌斟酌。吕不韦当即岔开话题,道:“且置此事不论。汝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李斯知道,有些事缓则易就,急则难成,是以也不再纠缠,他来此,并非专为取八武士之人头,而是久等吕不韦此刻一问。他没有急着回答,只是谨慎地道:“愿少闻。”  吕不韦动了动手指头,艳姬鱼贯而退。  李斯又道:“愿更少闻。”  吕不韦再动了动手指头,舍人也退下。郑国屁股贼沉地坐着,心想以他和李斯的交情,今天这场戏自己是看定了。李斯却以目光逼视着他,不怒而威。郑国明白了自己的在场对李斯也是一种妨碍,只得带着沮丧和懊恼离开。  偌大的寝宫内,只剩下两个人,吕不韦和李斯,却丝毫也不显空旷寂寥。这两颗巨星碰撞而出的无形火光,早将所有的空间弥漫殆尽。  李斯开口道:“李斯闻知,相国门下食客有三千之众,四大公子也有所不及,相国得士之多,可谓冠绝天下也。有此事乎?“  李斯牌的高帽确实非同凡响,吕不韦越戴越舒服,越戴越喜欢,他得意地一捋长须,道:“多乎哉,不多也。”说完,微笑地望着李斯,等待着李斯继续对自己吹捧夸奖。  李斯却站起身来,沉思着踱了两步,再转身面对着吕不韦,他用狂热的眼神紧盯着吕不韦,厉声说道:“李斯请相国尽诛门下之士。无论亲疏贵贱,才学高低,请一切杀之。”李斯说完,手掌同时往下猛地一斩,其力道之大,竟似能于虚空中触发风雷之声。

图书封面


 流血的仕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52条)

  •     阅读此书过程中很少有能连续超过20分钟的时候,废话太多,让人只能跳着看。看有人评论说是“如厕读物的典范”,在我看来,如厕时常看此书亦多半会导致让人便秘。话说回来,书写得其实也没有那么差劲,其中亦偶有亮点能博人一笑尔。只是在看此书介绍时先被什么”国内最受读者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2007最受读者欢迎历史小说”,“最具智慧的历史小说家”等一串名头灌了一通后,再看完此书简直是让人作呕,大感现在写历史小说的也太感谢,搞营销的也太能吹!完全名不符实!让人十分相信此书的评分和评论都是书托弄上去的。
  •     第一部没有正而八经的史剧,一个曾经混迹天涯之后,力捧出来的小说。作者用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李斯的仕途,颇有戏说风范。且不说其史是不是与历史相符,作者的写作风格使得忍俊不禁,一个壮大的秦始皇怎么着都像有些神化,一个低调的李斯却很迷人,一个神经质的吕不韦,一群在皇宫里养着男人的女人们……最关键的是,作者调侃了历史,也调侃了当今的网络。貌似他不想显摆自己看过多少书,可我怎么着都觉得他有点显摆了。不过,总体来说,不错,值得一看。
  •     上大学时,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拜读了一下,果然不错。历史是个神奇的东西,不同的人说出的完全是不同的效果,大概这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历史吧。。。。。。。。。。。。。。。。。。。。。。。。。。。。。。。。。。。。。。。。。。。。。。。。。。。。。。。。。。。。。。。。。。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物禁大盛,因为物极必反
  •     终于看完了。。。实在太长了。。。
  •     我觉得很好啊 很长知识的一本书 轻轻松松弄明白了整个大秦帝国的来龙去脉 有人说本书有很多废话 有卖弄之嫌 但是多知道点知识不好吗?官场如战场啊 一个不小心 即便是聪明绝顶 也无法给自己一个善终……
  •     同样的历史,在不同的笔触下有了不同的生命和血脉.只有叹服二字可说了.
  •     书的质量还不错,还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很喜欢
  •     读史总是感叹时间流逝,总觉得盛极而衰,阴阳相生。运用权术炸术,甚至违背常情,获得一时的成功,最后结局却难以美满。碌碌人生,我们到底要怎样。
  •     李斯,生于斯,长于斯。这句话真是大爱,作者像写小说一样来描述历史,带给读者的不单单是兴趣,还有对于真相的探寻。看完全书,爱上了嬴政,更爱李斯。
  •     人是那么伟大,又是那么平凡 看了三个月,终于看完了!!!
  •     不一样的历史的写法 耳目一样 太诱人
  •     作者还满天马行空的牵涉的内容还怪杂的绝对是个有意思的书
  •     历史其实就是个人意志,一个关键人物的小动作或者一句话足以改变几千年历史走向,英雄天才政治家大文豪在历史上闪光,也终将汇入后面滚滚长河
  •     曹三公子和当年明月,我在网上追看了好久,不过我看书喜欢一边看一边写些自己的感想,所以书刚上市就买了来,每天晚上看几页,有时看得哈哈大笑,有时又闭目深思,非常投入。所谓寓学于乐,实在没有比读这本书更贴切的例子了。等待下部。:)
  •     感觉就是小说而已。想要了解真正的大秦帝国,还得读有关秦史的各类科普工具书
  •     一部充满了想象力的作品~
  •     曹三的文学功底很棒,这是一本比《明朝那些事儿》更值得一读的书,上部比下部要好看,但下部同样值得期待,曹三公子加油写吧,尽快出版
  •     写的未免戏谑....放大了某些茶余饭后....
  •     此书的导读前言写得很好,很吸引人。内容嘛,个人觉得应该是考证的东西不多,好在作者也说了,并不是考证历史。有一点网络写手的感觉,写法比较诙谐,可以让你轻松的读,也可以有得一笑。可以一看,但不耐看。可以一读,读后回味不长。
  •     此书作为娱乐还算不错,文字诙谐幽默,用来消磨时间很合适。但是小说成分多于历史成分。杜撰太多,娱乐性大于文学性。还有,居然说吕不韦是韩国人,这么基础的问题都会搞错。封页广告所言过于夸张,混淆视听。
  •     这书看到一半我连尴尬癌都犯了…
  •     终究抵不过奸臣当道,有盛就有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     生动、风趣、历史资料加合理的猜想,太有意思了!
  •     超级棒,已经上升为我最喜欢的图书之一
  •     文笔不错,写的很好
  •     很不错,期待下一部。感觉作者写的时候情绪非常投入,对李斯这个人提供了与正史另一角度的解读,但更符合人性,尤其是人性的阴暗面。
  •     看完第一本了,好书
  •     高中第一本文学读物
  •     因为很萌政斯这对才来读的,别把它当历史,当小说来看就行了。不过作者在文中扯些有的没的太多,有卖弄之嫌,政斯大概是支撑我把它读下去的唯一动力吧。
  •     很有感觉的一本书,对了好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觉
  •     “不世之功臣,千秋之罪首,建功一世,祸害千秋,虽万死不足恕其罪!”
  •     真是才子,诚不欺我。以及,嬴政好苏啊!
  •     单纯看李斯的成长历程,很有意思,重要的抉择与策略很有启发意义。仓鼠厕鼠论太能说明身份或平台的重要性。但是真心不喜欢网络小说的语言风格。
  •     豆瓣上的书评写的不错,书评比书精彩。小说一般,网上看几个片段消磨时间还可以,真正买回来看,浪费钱了。不要学我,花钱买了本没什么价值的书。
  •     只是,是个没有写完的作品……期待下一本。
  •     蛮喜欢的,读了小说之后会有去探究真正历史的想法。
  •     废话太多
  •     作者秀文笔的部分太啰嗦,感觉模仿当年明月,但过头了
  •     谈今论古,文章写得好,文字写得妙。读起来,很有韵律感。内容非常充实,情节安排紧凑。确实不错
  •     比較有意思
  •     曹公子的书,画面感很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将近80%的内容都掺杂了个人的主观想象,但当做小说来看还是不错的
  •     以历史为背景,塑造的人物,厉害了
  •     就睡觉之前读读,没觉得可以更多的学到什么。如果出了下集,也许还是能有让我买单的那么些魅力。
  •     仕途凶险自古有之,正所谓时势造人,时势弄人,在正确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实乃命也。然,以一命之荣华掩数命之凋零,真乃时世之悲也。反观是时,今仕途之众又安出血腥哉?荣辱皆裙带,此荣真悲矣,彼辱真哀矣,当知尘归尘,土归土,有除悲哀者乎?不争乃争也,此境也。
  •     情节能够还原史实,但个别细节语句过于低俗
  •     书很好,只是没有写完,应该还有一个下集吧。
  •     李斯-骨子里的一个桀骜不懈的赌徒。那么狠心又那么不温柔着实另人着迷的读书人。 拥有足够的远见,辞掉工作的第一时间是去深造给自己镀金很有先见,当自己学满自得以为可以出师的时候看见来求学的韩非硬是在待了几年学习韩非,对手很轻生活也越有趣更有跳战。感叹于李斯一生的坎坷时候,看着李斯变的越来越冷血战胜了足够多的敌人最后确因为被一个宦奸所害,流血的仕途就是对李斯一生最好的总结。一个内心正直的人讴歌泣血的传奇一生,读来令人惋惜,可惜。 看完之后我记住了李斯,就像是看完明朝那些事记住了张居正。 看到那么多影像剧对历史的扭曲由于剧情的需要篡改历史,带着误解了解历史实在可笑。 李斯做了自己一辈子的英雄,人在两个时候最痛苦,一种是发现梦想实现不了,另一种是梦想实现了。喜欢作者的文风。
  •     作者文笔犀利,读史的同时也可喻今。佩服,
  •     斗了一辈子,最后被个阉人斗趴下了
  •     整体行文风格太戏说太论坛太想当然了,不知道李斯真人秉性如何,但作者笔下的这种主角我绝不喜欢,不喜欢再看着就是折磨自己了,弃啦~
  •     书的内容很吸引人,唯一的遗憾就是这只是上部作品,期待他的下部
  •     第一次看历史小说,感觉还行。看得下去吧,但肯定不向书评写得那么好,可以一看,但珍藏就不必了。
  •     喜欢这样读历史
  •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但是写得确实有点血腥,读来未免让在试图使昂坎坷本部哦的公务人员心惊胆战。
  •     还是蛮喜欢作者的文笔,写得举重若轻,能这样写也算是不容易,呵呵...
  •     历史可歌可叹,无语凝噎 作者古今中外胡乱引用,黑人问号
  •     晚上读的书,却绝对不应该当成枕边书来读。如果说武安君白起从一介步兵成长为战国四名将之首是武官的完美生涯,那么李斯从下蔡一名仓库管理员(相当于科员级别公务员)登上仅次于权力之巅秦始皇的正国级第一丞相、奠定两千年以来郡县制基石、乃至现在中华大一统思想根基的李斯绝对是文官履历的第一人。特别推荐给有野心的公务员读,里面涉及权力斗争、办公室兵法、官场情商、斗智斗勇的智慧很多。文风风趣幽默,不忍释卷,想象力天马行空,各种书籍史料信手拈来。有点遗憾的地方就是,对李斯的批评有点太善意了。批判的看自己的偶像果然很难,不能免俗。
  •     政治和权谋,理想和爱情,亲人和朋友,通往权利的路上都是鲜血和白骨。难得的佳作,错过后悔系列。
  •     一部很武林外传的、很百家讲坛的、很无间道风格的书,适合消遣、娱乐,但是不必认真。
  •     历史事实与调侃相结合,真的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看了就不想放下来。虽然说的是历史,但还是一本写官场的小说。
  •     神作一般的历史小说!但是从历史角度看,大家对李斯评价不高
  •     挺喜欢的
  •     有时有些啰嗦,作为了解那段历史时期的跳板,不错,有了看大秦帝国的兴趣
  •     写法新颖 夹叙夹议 现代视角解读历史
  •     书是好书,但是作者在书中的旁征博引太多,令人目不暇接,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而且古文也是大段大段的往上搬,非古文专业读起来费力许多。
  •     语言非精致,而又喜爱在错误的场合卖弄学识,加之过剩的废话,教科书一般的掉书袋,偏又很长,鸡肋也。
  •     不要作为正史去看,作为小说来读,文字很有趣
  •     别样的角度 描写出别样的政治。
  •     看了还想看的书,等待下一部.
  •     把秦始皇描写得过于唯美了 有几段像极了言情小说
  •     感觉作者写到后面去有些懒了,都是整段整段复制李斯的文章,没有自己的笔墨。不过整体还是不错的
  •     挺有趣味的啊,加了很多作者意淫和见解 看上瘾了。
  •     我只能说这是一本好书,只有去看才能证实。我盼望终结版尽快面世!
  •     呵呵~~快考试了,还在看,有吸引力!!!!!!!
  •     作者虽有卖弄之嫌、但我也在作者的卖弄之下学了不少东西。行文实在是过于活泼、使得读者我时而感慨,时而大笑
  •     从天涯煮酒初遇已然十年过去…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历史人物,很有带入感
  •     上部还挺有吸引力,下部直接没读完
  •     这本书我看过两遍,一遍电子一遍纸质的,文笔类似于明朝那些事儿,可读性强。把李斯,韩非,嬴政的故事写得很生动,结尾仓促,总体不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