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采桑子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200076288
作者:叶广芩
页数:338页

作者简介

《采桑子》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胄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清已降,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而痴迷;次子因萧墙之祸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  一个世家的衰落,一群子弟的遭际,形象地展现了近百年间中国历史的风云、社会生活的变造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令人思绪绵绵。
“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哀音”,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瘟不躁,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上层老北京的情趣与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书籍目录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叶广芩
沉思往事立残阳/邓友梅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曲罢一声长叹
后记

内容概要

叶广芩 女,北京市人,满族,祖姓叶赫那拉。
曾就读于北京女一中,一九六八年赴陕西,做过医院护士和报社编辑、记者。九十年代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回国后为西安市文联专业作家。
已出版长篇小说《青木川》《全家福》《乾清门内》《注意熊出没》,中篇小说集《老虎大福》《日本故事》《逍遥津》《黑鱼千岁》,纪实文学《老县城》《没有日记的罗敷河》,并撰有电影《红灯停绿灯行》、话剧《全家福》、电视连续剧《茶馆》《家族》等剧本。
其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曾被评为西安市优秀女作家,并获陕西省委、省政府“德艺双馨”称号和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西安市政协委员。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叶广芩的作品好就好在“够味儿”,不仅有京味共性,还有她叶赫家的个性。好比穆柯寨的“炒疙瘩",一样的面,她炒出来就另个味儿!  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瘟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内行看门道,这文风这品位,装不出来学不到家,只能是生活磨炼环境熏陶先天素质后天修养多年浸泡酿造而成。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邓友梅

章节摘录

  谁翻乐府凄凉曲  别馆接莲池,谱来杨柳双声,古乐府翻新乐府;故乡忆梅事,听到鹧鸪一曲,燕王台作越王台。  ——某戏台楹联  一  我老想跟谁说说我大姐金舜锦的故事,却又总是犹豫,毕竟这是个很陈旧、很一般、很平淡又很不值得一提的故事,让人觉得除了老生常谈的重复以外似并没有什么新意。现在之所以把这个引不起别人兴趣的话题贸然提起,我知道,我不道出,她的故事便永无人再知道,连她那划过夜空的刹那灿烂,也将随着岁月的流失逝于记忆的沉沉黑暗。  她走得远了,太远了。  现今年长的老北京人当中,或许还有人能记得北平四十年代那次很轰动的名媛京剧义演,或许还记得演程派青衣的金舜锦,记得那个美妙动人的女子。彼时,金舜锦以其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当时报上登了她的大照片,电台请她去清唱,总之,她非常的有名,非常的红火,成为票友界一时的骄傲。而对金舜锦以后的情况知之者就甚少了,一代名票,有始无终,难免让人觉得缺憾,让人觉得不完美,不满足。出于手足之情,我有责任将她的结局道出,以给喜爱过她的人们一个完整。她无儿无女,没有后人,她有过短暂的辉煌,有过属于她自己的充实。她追求过,奋斗过,也失望过,倘若活在今天,她应该是一个造诣精深的艺术家,一个慈祥善良的老祖母。中国戏曲舞台上应该有她亮丽的一笔,金氏大家族里应该有她的一席之地。但是什么也没有。没有。动人的音律已经散尽,六合之内再无处寻觅,留给我们的只有空白。  她是我的亲姐姐,虽然我们非一母所生,虽然我们年龄的差距太大,大得我们在金家只是擦肩而过,但那血脉终究是连着的,拆也拆不开。  在金家偶然的一次腾房过程中,我从厢房拾到了一本残旧的戏本,是一出老旧的《锁麟囊》。七哥舜铨说,这是大格格的东西,烧了吧,她在那边说不定还有用。我则有些舍不得,将这个发黄的已被蠹虫侵蚀大半的戏本拿到窗前细看,发现里面不少地方都做了圈点记号,标了工尺。从那娟秀的一丝不苟的小楷可以推出这当是大格格的手迹,近六十年前的手迹。  书上手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翻看中,一股清香飘来,说不清是来自窗外还是来自书中。抬头望,窗下几棵榆叶梅花瓣已经凋落,海棠的新绿已经泛起,蜜蜂的嗡嗡声中让人的心臆间荡起一股淡淡的思念。故乡忆梅事,古乐府翻新乐府,乐府翻开,那凄凉之曲娓娓溢出,红雨纷飞中袅袅婷婷走来了韶秀哀婉的金家大格格金舜锦。  在说大格格之前,应该先说说我们家。我们的祖先曾经跟着皇上打过江山,老先祖科尔哈赤是努尔哈赤的胞弟,他们的祖父觉昌安是宁古塔贝勒之一。一五八三年的时候,老贝勒和儿子,也就是努尔哈赤们的父亲死于兵火,我们的老先祖和他的哥哥努尔哈赤为报父祖之仇,起事于五月,以“兵不满百,遗甲十三”攻打图伦城,兄弟俩与敌众艰苦卓绝一场血战,大获全胜,从此,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大业。先祖与努尔哈赤一起,为争取刚哈部落、计杀诺密纳、收编萨尔浒,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其兄的得力臂膀。一五九三年,在反击九部联军时,先祖为掩护其兄,左颊中箭,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一岁。先祖在世时,被赐封正白旗主和硕贝勒,参与政事,与其他七位旗主“共治国政”。这道“汗谕”,《满文老档》里有记载,保存至今。顺治人关,我的祖先科尔果摧坚陷阵,直人中原,更是战功赫赫,康熙十四年,在平定三藩叛乱中,懋建功勋,被封为郡王,世袭罔替,一脉相承。到我祖父,尚有镇国公头衔,镂花金座红宝石的顶子,片金海龙绣蟒的朝服,威棱显赫,难以言尽。彼时,大清江山虽然已经风雨飘摇,国势衰颓,再难提得起来,但祖父的俸禄是一点儿也不少的,因为有公爵衔,岁俸银是八百八十两、米八百八十斛。当时朝廷正一品官员内阁大学士的岁银不过一百八十两、米一百八十斛,与祖父相比竟低至若此。为了保障满洲宗室和八旗世爵的利益,看来皇家宗室与一般官员的差距之大,实在是难以服众了。  我的父亲生于光绪十七年,祖父死时,父亲二十四岁,当时他正在国外留学,按清朝例制,承袭爵位,代降一等,为镇国将军。但溥仪小朝廷的册封已经没有任何权威了,在国外的父亲听到此信,连回也没回来。辛亥革命以后,我们这个爱新觉罗的家族改姓金,因为家底殷实,父亲属社会名人,在政府又有职务,所以家道并未见怎样败落。父亲一生娶过三房夫人,生养过十四个子女,男女各半,取名以舜字排辈,以“钅”字旁赐名,比如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就是舜铻、舜镩、舜錤、舜镗,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就是舜锦、舜镅、舜钰、舜镡等等。父亲给我们取的名字太复杂,又拗口,家里人管儿子们一律呼之为老大、老二、老三……将女儿们唤做大格格、二格格、三格格……这样一来倒也很简单明了,好记又上口,而且轻易不会搞错,特别是对我那个稀里糊涂的父亲来说。因为母亲有三个,所以孩子们的生日并不像一般人家儿的孩子那样起码相差一年,我们家的兄弟姐妹常常有相差三五个月甚至三两天的,说谁是谁的哥哥,也可能他只比那个弟弟大几天。  至于母亲们,我在这里不想多说,她们跟我父亲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我们管父亲的嫡妻叫额尼,其实两个字的发音一样,是nène,大概是满族话。额尼瓜尔佳氏,她的父亲即我阿玛的老泰山,是朝廷责任内阁的成员之一,“掌参与密务,朝夕论思,并审议洪疑大政”,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那权势自然要传递到女儿身上,因此瓜尔佳氏母亲在金家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不苟言笑,派头很大,就是跟我父亲说话,她也有一副降贵纡尊的劲头。孩子们都怕她,不亲近她,包括她自己生的老大、老五和大、三两位格格。二娘张氏是安徽桐城人,世家出身,文采极佳,规矩也不少。一个大家闺秀何以做了父亲的妾?其中隐情当然也很曲折。张氏母亲我小时见过,一年四季不出房门,脸色苍白肿胀,老是歪在炕上大口地喘气,老是咳嗽吐痰,老是说她要死了。上她的屋里去必须要给她请双安,逢到特定的日子还要磕头,而她特定的日子又特别多,包括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文人们的祭日,老太太都记着。自己尚顾不过命来还要惦记着别人,真难为了她。三娘陈氏是我的母亲,用我父亲的话说,母亲生于北京齐化门外的穷杂之地,是南营房的穷丫头。母亲的小家出身,注定了她的亲切与随和,注定了她的善良与善解人意,这正是大宅儿里严重缺少的东西。我想父亲之所以娶母亲,大概是因了她的美貌,因了她的活泼、年轻,她比我的父亲小了近二十岁。这在外人看来实在是件不太好办的事情,特别是我的舅舅,一直为母亲捏了一把汗。好在大格格金舜锦并没有因父亲与我母亲年龄的相差而对母亲有所怠慢,当着人的面,她也将我的母亲叫做娘,礼数周到得让人说不出什么。背地里,她对我母亲却是连正眼看也不看的,那种冷漠与不屑毫不掩饰地全挂在那张难得有笑模样的脸上。大格格长得并不难看,她有着旗人姑娘的清俊与修长,我们家至今还有不少她当年的照片,面庞清秀,身段苗条,凤目轻盈,隆准圆润,在金家的女孩子当中别有一番风韵。  大格格是我父亲的第一个孩子,是金氏一门的长女,自然得到全家人的惯纵,加之满族人家里最重的是女孩儿,姑奶奶的权威高于一切,所以我这位大姐的性情就有些孤傲,有些不合群,在宗亲中是位没有人气儿的格格。跟憷她的母亲一样,大家也憷大格格。实话说,大格格也并没有跟谁怎么过不去,但大家不知怎的,就是怕。下人们说,金家大姑奶奶只要往院里一站,连正跑着的叭儿也吓得钻了沟眼。她那个势太压人,有点儿像西太后。  像西太后的大格格没有什么其他的喜好,就是爱唱戏。她的青衣真是唱得绝妙极了,只要我们家的子弟们在家演戏,唱大轴儿的从来都是大格格。别人上谁也压不住阵。亲戚们来家里,听不到大格格唱《锁麟囊》里“春秋亭”一段决不离开,这似乎已成惯例,足见大格格的唱功好。谁都知道,有事求大格格,十回有十回得碰钉子,惟独求她唱戏,十回有十回答应,从不推诿。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大格格才变得笑容可掬、平易近人,才成为她下面十几个兄弟姐妹的可亲的大姐。  其实也不单是大格格爱唱,我们家上上下下的人都爱唱,而且唱得都相当不错。我们的家里有戏楼,戏楼的飞檐高挑出屋脊之上,在一片平房中突兀耸出,迥然不群。我们住的这条胡同叫戏楼胡同,胡同的名称当和这座招眼的美轮美奂的建筑有关。我们这个戏楼胡同与城雍和宫东墙的戏楼胡同不同,那个戏楼是指雍正幼时所住的王府中的一个建筑,后来因战火而被焚毁。我们家的戏楼较之那座潜龙邸的戏楼和宫里的漱芳斋什么的戏楼,规模要小得多,但前台后台、上下场门,一切均按比例搭盖,飞檐立柱、彩画合玺,无一不极尽讲究。特别是头顶那个木雕的藻井,五只飞翔的蝙蝠环绕着一个巨大的顶珠,新奇精致,在京城绝无仅有。据说,整个藻井是由一块块梨花木雕成的,层层向里收缩,为的是拢音,音响效果不亚于北京有名的广和楼室内舞台。这个木雕的藻井一九五八年在拆除西跨院时被文化馆的人卸走了,从此再没见它在世间出现过。  清末和民国年间的风气,宗室八旗,无论贵贱、贫富、上下,咸以工唱为能事。有人形容其情景说:  子弟清新特好玩,出奇制胜效梨园。

图书封面


 采桑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6条)

  •     1,首先说整本书的情节结构,除了第一章节是大概笼统的介绍她那金家大家庭的成员,然后其他各个章节分别的介绍兄弟姐妹十几个这一辈子的命运坎坷。如果是在听一位老大妈在讲述她的家庭史来比较,那这本书就是带有文学化了讲述了。当然要肯定的是文笔修饰和阐述步奏都是非常好的。2,解放前那些皇宫贵族的生活,在解放后该如何安排?我们该如何看待那些富贵阶层他们所享受的高品质生活与底层老百姓有多大的反差。在整个小说中,我看到的是作者丝毫没有透露出的一点点不应该,感觉那一切本来就应该是她的,也许,世袭制还应该延续至今,该有多好?可能是我误读吧,但我真的有那么一点点那样的感觉
  •     虽只是读了一遍,但也算边读边想,私自算作读了两遍。笔记分几次写完,稍有修改,以供分享所感。文中所引都出自这本书,包括序言后记和正文。不建议作为论文参考(不是不介意,是很介意,一定要加注哦!),书非亲读不算读。(2011-11-11)一、作者与人物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免不了渲染文字。这部作品也是这样。其实故事的材料很好,也符合着我对老北京和八旗子弟的想象,但免不了有些渲染(做作),让我看了不是很舒服。当然,大部分小说都避免不了被人家说成“做作”。作者主要刻画的主线人物是金家七格格金舜铭,以她的作家视角回顾了金家往事。但她是最小的,而且有点家庭家规反叛者那个意味,而且她又是特立独行的“耗子丫丫”,一副游离于整个家族之外的感觉。虽说她是最小的格格,在金家家道中落时,充当了跑腿传话的角色,看似意义重大,实则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老二临死前要吃春饼,她体会不到这是临终善言;她往返于老三老四家,也没化解他们之间的恩怨,她去顺福家,顺福也是等来了七格格母亲跟前才一头跪下交待错误;她为着二格格去世去找老三,只在老三的孙子拿着“机关枪”扫射他们之时,才略显出金家的遗留气魄,“滚出去!”让人乍一惊,什么时候“耗子丫丫”成了金家遗风的代表了?什么时候七格格在这个家的位置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了?这是等到处理七哥金舜铨的事时。这种出其不意的刻意刻画七格格的语言在前面也有一部分,总是穿插在金家人物的传奇故事中。好像一种要刻意凸显出自己的感觉。凸显出自己的金家身份?作者自己的旗人身份?七格格给人的感觉又非常地懦弱,虽然是事情的记录者,却又好像是个不相干的记录者。在书的结尾,七哥金舜铨离开了,金家这辈人只剩下了七格格一个人,但她好像故事还没讲完,要不她一个人是撑不下这整个家庭的重量的。看作者后记写自己家世,还有哥姐在,因此放心许多。余华的“活着”,也是故事套故事,但他的主线人物就是将自己化于无形之中,既拉开了福贵的故事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产生一种陌生感,又同时感觉很亲切,读者的无责任的亲切感。(2011-11-6)二、民族悲剧性作品中有一些人物内在的矛盾之处,是来自一种对历史前进的苍凉无助感,符合满族八旗子弟的民族悲剧性。邓友梅说,“有一利必有一弊。享有衣食、教育特权的同时,八旗子弟就渐渐生疏耕织渔猎等劳动技能。几百年后大清朝一垮台,特权一丧失,才发现后学会的本事换不来口粮,换口粮的本事又都不会了,一下子从人上人跌落到了窝囊废地步!于是从民国初年到抗战期间,京、津等地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群体:有文化没职业,有教养没技能,衣着寒酸举止高雅,手不能提却能写对联画画,肩不能挑却能拉山膀起霸。只可惜书画还不到卖钱水准,唱做仍停留在玩票阶段。他们对人有礼貌,说话有分寸,文墨有根底,举止有风度,穷愁潦倒却又目空一切,有的汉人就带着不友好的情绪说他们‘倒驴不倒架儿!’。”这一段真是精辟。三、七格格金舜铭这个形象刻画的矛盾之处在于,她第一句说,“我老想跟谁说说我大姐金舜锦的故事,又总是犹豫,毕竟这是个很陈旧,很一般,很平淡,又很不值得一提的故事,让人觉得除了老生常谈的重复以外似并没有什么新意,当然更谈不上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免不了将大姐金舜锦的故事又写成了一个传奇。可知,金家最小格格与最大格格年纪差得很多,对于金舜锦的故事七格格也是耳听途说,并未亲自看见。大众都喜欢听传奇的故事,既说平淡又成传奇,也许在大姐自己看来并不算得是个传奇。既道出自己家世身份以尊贵为傲,虽说七格格与下人打成一片但傲骨不屈,虽说体会普通人家的心思(如体会姨太太、舅姨太太、以及七哥舜铨的家券),但仍摆脱不掉对身份和血统的认同。说到底她也知道这些都是空的,谈身份血统甚至可笑,因为大清一统江山政权稳固两百年最后也被推翻了,在无常之变化中,她接受了这样结果。但也正就是身份血统,她又因之与别人区别开来,为什么她没生在普通人家而偏偏是金家大院?说一些空?但“毕竟是旧家难舍,毕竟是手足情深。”这是最后的结论,基于这个结论,整部书的意义也体现出来了。既把七格格小时候写得是个打破一切规矩(是大家庭陈旧的礼仪的反叛者)、生命力顽强(命里有三个阳所暗示)、天真活泼偏于中性,却又似乎刻画地过于成熟敏锐,六儿的母亲谢娘去世时,“我该怎样呢?我想了想,将兜里一块滑石掏出来,这块滑石是我在地上跳房子画线用的,已经磨得没了形状,最早它原本是父亲的一个扇坠,因其软而白,在土地上也能画出白道,故被我偷来充做粉笔用。现在,我把这个扇坠搁在谢娘僵硬冰凉的手心里,虽然我很害怕,腿也有些发软,但想到谢娘对我诸多的宠爱,想到那温热的炸酱面,想到这是替父亲给谢娘一个最终的安慰,便毫不犹豫地做了。”一个天真的小孩会想到这么多吗?尤其是如果能想到“替父亲给谢娘一个最终的安慰”,就不会在之前露了父亲的馅。书中主人公的身份处理有时过于凌乱,比如知道在谢娘临终时“替父亲给谢娘一个最终的安慰”的七格格,最后却看不起父亲对谢娘的“避而不提”。“‘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这该是多么凄惨的感情缺憾,多么难与人言的酸楚。遗憾的是后来父亲从没向我问及过谢娘的事情,即便在父女俩单独相处的时候,我几次有意把话题往桥儿胡同引,也都被父亲巧妙地推了回来,看来,父亲不愿谈论这个内容了。所以,谢娘最后的情况,父亲始终是一无所知。为此,我有些看不起父亲。”我只能说这个叙事者七格格也在书中不停地成长,时刻监督自己不要拿金家小姐的大架子,又始终摆脱不了表明自己的大宅门出身。要是书再继续写,她也会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吧。四、文学作品与社会意义许多文学作品在作者的控制之内往往想涵盖讽刺社会现实的意义,一个经历中国近百年历史的故事,在最后续上现代社会中急功近利、趋炎附势的社会现状,往往给人感觉:有些结论太快。如余华的《兄弟》,上半部看得好好的,下半部风格骤变,直打得我措手不及,因此下半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借鉴价值。《采桑子》也是有“结论太快”的嫌疑,因姨太太的名字“随风”引出了南方亲戚认亲,已经是一个及其“凑巧”的事儿了,到最后牵扯出金家遗冢被一个“水泥厂”取代,后又发现来认亲的李先生是商业集团老总来为“宫廷驻颜口服液”做广告,未免有些“太过凑巧”。还让七哥舜铨题字,结果舜铨住进医院被抢救过来。除了这一段,三哥的刻画也过于刻意。老三贪了老五的要饭的饭碗,那本应属于儿子金瑞,却被继孙子拿去找老三舜錤做鉴定。说老三还有他的儿子合伙,一个鉴定一个回收古董文物,已经甚为奇特,又说一个来自陕西的地道铁骨铮铮的大汉“发财”(金瑞继子),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变得趋炎附势了。不是说在时代洪流中不让你变,而是你变得太过极端太过传奇,让我措手不及。要说这些因时代发展发生的人心变化的事,我作为一个读者是能够理解的。但却不能接受作为全部情节的转折因。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九章中指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本书中,舜铭作为一个作家,是力所能及要让人相信她所讲的都是事实的。虽说这部小说有些自传的成分,但还是戏中戏,有些过于做作的元素在里面。五、中庸之道舜铨是最能体现中庸之道的一个,在金家传奇故事中,是不随境迁不随物转的一个人。他在最后对妹妹舜铭坦言:“李鸿章垂危弥留之际,恶卧京城贤良寺,其时有俄国使臣,在窗外恫吓催促,于邑难勘。死之前一点钟,俄使尚来催促画押,可叹中堂大人至死不得安生。不想,今我命危,亦有人索字,虽不似俄使威逼恫吓的催促,也是先斩后奏的挤对。舜铨说,我平日常笑李中堂晚年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弥缝偷安之举,却不料数日前李先生言有车去黄花山,我听了竟怦然心动,趋近迎合。痛自惩责,亦为好利之心。老了老了,真可谓下流矣!”“好利之心”写到这个份上算是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过多的渲染便似不可。舜铨与七格格舜铭相比,就少了很多体现在舜铭身上的矛盾。舜铨懂得生死,所以比舜铭能先放下金家架子,能先看破身份和血统,从他对于自己妻女的世俗以及后来认亲的李先生的态度上能看出来。六、若不扯欠缺之处,说说成功之处即在于描画人与人之间微妙的,不以言语来传递的浓厚的情感。这种“爷们儿”的情感是金家作为满清遗老所留下的珍贵情感。当然,这种情感只要是人与人之间都可以产生,也不局限于金家。比如说“父亲”后来认的儿子“六儿”,六儿言语不多,对母亲的感情尽在母亲去世后订棺木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六寸长的铁钉,砰砰地钉了进去,将棺盖与棺体连为一体。六儿在棺前不住地念叨:妈,您躲钉!妈,您躲钉啊!……那声音之凄、情意之切,感动得刘妈也落了泪。我知道,随着这砰砰的声响,谢娘从此便与这个世界隔绝开了,我那块滑石也与这个世界隔绝开了……”六儿叫母亲躲钉,直让我眼里骤然蹦出了眼泪水。事非亲历不知难啊,棺木相隔的几件事总是让我特别容易感动。廖世基先生与四格格金舜镡之间的情谊,也非普通人能比。能把建筑物看成活灵活现的活物和灵气之所在的人,对人会是冷漠麻木吗?廖先生最后虽有些老年痴呆,但掐指一算,其实要紧的事儿都算在心内。“爱惜芳心莫轻吐”,廖先生和四格格的情谊不在于互相占有,而是一种各司其职,在精神层面的伴侣。“丈夫重知己,不为别的,就为那故旧的离去,为那相知相通的情愫,为那深处埋藏的无穷尽。”“丁香依旧,良友难逢。”金舜镅嫁袁世凯管家沈致善养子沈瑞方,是金家是忤逆之徒。《采桑子》新版的有一副李滨声先生作的插图,说“那妇人正跪在雨地里泪流满面地向二娘的窗户磕头”,情景甚为恰到好处。尤其是画中人物那一道腰弯得成了一个“2”字,很形象生动,二格格的感情跃然纸上。镜儿胡同的舅姨太太在临终前收到儿子宝力格的汇款单,成为最后的安慰。但最让人感动的是她留下一个写满满文的本子,七格格舜铭交给满文班上的老师破译,那老师曾跟舅姨太太学习满文,看了本子一语不发,满眼是泪。“他说,这是老太太写给她的儿子的。我问都写了些什么,老师说,老太太详细记录了她每天吃了些什么饭,你们给她买过什么零碎……这是一本流水账。我说,老太太记这个干什么?老师说,她让她儿子宝力格将来折价如数偿还。”就这个“如数偿还”里,老人的气节,对儿子的感情,却都一一呈现,直叫我涕泪齐下。七、特别不一样的是金家老五,金舜锫整天游手好闲,少爷身份却装成乞丐要饭。1947年在北京后门桥冻饿而死,留有一子金瑞。金瑞继承了一些他爹的秉性,但“我推测,这恐怕和金瑞的禀性有关,还是陕北老乡说得对,他是‘惜力’,是太在乎自己”,而老五舜锫不一样,他是自觉的,是清醒的(谁说天天喝酒就不清醒了?)。“父亲不理那哥儿几个,继续说,别人做乞丐,多是贫而无告,或走投无路,或老弱病残,觍颜求人,原非得已,你这全是自寻苦处,无病自灸,讨厌得很了。鸡知司晨,犬知守夜,你终日舒懒无度,不学无术,混吃等死,哪里还能算做人!  老五不言,只站在那里专心扪虱,搓干泥。  父亲说,你总该干些什么才好,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你下一步是怎么打算的呢?  老五仍不答。  老七说,阿玛问你话呢。  老五这才慢腾腾地说,生如寄,死如归,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哥儿几个听了想笑,看了看父亲的脸色,都忍着。  父亲说,凡做事,要多思量,无为亲者所痛。你的兄弟众多,哪个不能帮你,何苦到外头去讨要?老五又不答,老七用手捅了他一下,他才突然灵醒了一般答道:莫嫌憔悴无知已,别有烟霞似弟兄……”老五在金家是个叛逆者的形象,却也是个反思的角色。他最后说的这句出自,顾况《题明霞台》,全诗是: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过一生。莫嫌憔悴无知己,别有烟霞似弟兄。其实不能说老五的结局是“母亲溺爱的下场”,而是一种自然的过程。“金家的人都知道,这个碗是随着金家五爷冻僵的尸体一起在后门桥的桥洞里被发现的,我们家的这位五爷玩得太花了,太过了,晚上还没走到家,烟瘾就犯了,一头扎在桥底下就没起来。”这过程太自然了,生死不过就这么一瞬的事儿么?这样的结局也未必是老五不喜欢的,既然这一生是如寄,那死真就是如归了。金家不愿办老五后事,嫌丢脸,但自发给老五披麻戴孝的人“不下三百人”,可见老五平时为人不差矣,能认识到“生如寄,死如归”才能真的放下钱财,放下身份,因此他能和街上混混,妓女以及文化人都能走到一块儿。“守灵的有妓女相公,有达官显贵,更有破衣拉撒的乞丐,还有不少自称是干儿子的人。”也算是美事一场,并不遗憾。八、舜铭对于自己母亲的辞世的情感还并未着笔也许又是下一段故事,但也挺有意思。母亲的角色在本书中起到好些关键作用,在家庭里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却最后归于平淡,没有传奇,没有传奇便不被观众注意,倒也落个清闲。不叫故事的人生才是平凡的人生,也算是大隐隐于市。
  •     邂逅一本好书,如春光拂晓,但留唇齿馀香。掩上书卷的时候,仿佛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语言,一部哭不出笑不出的涩剧,辛酸的惨淡,落寞的凄凉,只是一碗干辣椒拌的泡饭就教人在漫声长叹中泪光盈盈。突然就有了种冲动,想只身回到那段被岁月磨得褪了色的时光,去抚平那些人的伤痕,去扭转那些四散飘零的命运。那个时候,不禁仰天叩问,一个世家的凋零,一段繁华的陨落,使谁在冥冥中翻云覆雨手?老二的含恨而终,老三的愧疚自惭,大格格的执迷,二格格的哀怨,四格格的孤傲,为何,就连那个飘逸儒雅的老七,都最终逃不过运命的摆布与时代的冲洗?诚然,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新世纪的人来讲,“文革”那场浩劫想必已经有些久远了。学历史学到这一段的时候,起初还没觉得有什么严重性,以为近代的中国早被列强的铁骑挤压的黯然失色,一段小小的文化革命算不了多少。直到如今,这抹创痛才渐渐从心头漫上来,钝钝地,却叫人心寒齿冷。我不知道廖世基是含着怎样的心态吞下那一抔黄土的,然而我仿佛可以看到他悲愤的泪水在眼角久久不肯落下;我不知道四格格是以怎样的姿态面向群众的无知,然而我仿佛可以看到她睥睨天下,高傲锋芒的眼神;我亦不知道老七是如何顶着阴阳头在街边洒扫,然而我仿佛看到了他那笑容背后无奈的酸涩。是的,没有愤怒,没有惊惶,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捶胸顿足,甚至连那一点反抗的热血都没有,只是恬然安静的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样的老七,已经让读者没有了不甘的心绪,因为我以为,任何的愤怒都是对这份淡泊宁静的亵渎。老七不似老五——那个桀骜不羁的浪荡子,可以舍弃背负的一切去追求自由。从这一点,老七是懦弱的,而老五,则不同,他的生命,有如最浓烈的鹤顶红,在最激情锐意的那段时间里,不惜用一把双刃剑,伤人三分后,在自伤七分。他的一生,是灼灼燃烧的一生。他像一朵云,在北平晦暗的天空下轻轻点过,又轻轻飘走。他不惜用一生与世俗抗争着,醒也无聊,飘飘一世有庄周之遗风,其实,他无须活得这样清醒。写到这里,不禁觉得自己有些可笑了,也罢,我又何须较真呢?连作者在看待这一段过去时都是以引而不发的心态隔岸观火,作为局外人的我又何必在这里妄笔胡缠。悲辛也罢,愤懑也好,人生是一条既定的路,我们唯有不断继续走下去,才能更多的体味出世事的苦辣酸甜。所谓“行到水穷处,坐起看云平”,当久经了时间洗礼再重来回首那一段来路时,我们或许便也可以像作者这样将满腔的控诉化作云淡风清的笔调,微笑的看待曾经的不公。当年月的齿轮滑过流年的轨迹,所有过去的痛苦也就成了人生的纪念和自己曾在那段日子里活过的证明。任月自光其光,风自冷其冷,任花自飘零,水自流,旧游自有好花天,人也许只有坦然地卸下过去,方可知会朗天一地的安宁。

精彩短评 (总计100条)

  •     空留一声长叹,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何以寄余生。
  •     我好像更喜欢白先勇的那种风格
  •     如果没有时代巨变,他们会作为皇家贵族过富贵的一生,但是每个人都要顺应历史潮流,在其中感受着变化
  •       单独就这本书本身应该给打3.5-4星,但不幸之前看过作者的《状元媒》,觉得换汤不换药实在有点过分严重了……啊不,应该是换药不换汤。虽然不知道那碗是原汤……
      
      家庭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命运基本不变,叙事风格和故事架构也如出一辙,连最后对人心不古的感慨都如出一辙。除了一些不太影响情节发展之处,像《状元媒》中的母亲为续娶正室,这里是三房,感觉主要只是叙述侧重点的变化。
      
      比如《状元媒》中用了很大篇幅写老五和七妹(主人公)的生平经历,这里只是一笔带过,而花了更多笔墨写大姐,老大和老七。一些《状》中的外人比如张公公这里没有了,多了顺福等人。好像纯粹因为想讲的故事太多,一部写不完,所以拆成两本从不同角度下笔。个人以为还不如写成上下部,这样略改一点背景,有冒充全新故事的感觉,有些东西又要重复看,似乎对读者缺乏诚意,或者说写的时候缺乏全局规划,还是因为一本红了,赶紧推出一本类似的?
      
      文字写得很美,最喜欢里面恰如其分引用的诗词和闲闲道出的文化常识,感觉作者的确有相当积淀。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故,还是觉得《状》里情节发展更流畅,角色更鲜明。这里面似乎故事发展分散了些,起承转合不那么明显流畅。
      
      开头大姐的故事发展有点生硬——不是说没有这样的人,只是纯就文中所写,没让人觉得大姐这个人,自然而然会做出她所做的事。这点《状》中的老五就写的更好。但是舅奶奶和舅姨奶奶那一段很生动。
      
      PS: 查了一下其实是本书在先,但我有异议的主要是把差不多的故事写两本书这件事,而且还是觉得后一本更好一点,所以评分就不改了吧。
  •        由词牌名引发我读的一本书,叶广苓的成长经历造就了该书的吸引与震撼! 作者最大的文字魅力是能够使人入静,捧读的过程中,渐渐融入金家贵族的生活、发展、激扬与无奈中,纷繁浮躁的大环境竟被一本30万字的书隔离在外,自己与角色同呼吸。
       作者的文笔简洁、到位,文化底蕴丰厚,对戏曲文艺、琴棋书画、文物鉴赏,酒文化、风水等古老的精神文化知之甚广,通过行云流水般地叙述,使古老的中国文化浸入阅读者的内心!
       作者身居西安古城,远离喧嚣,可以捕捉到甘于寂寞,潜心文学、艺术的高贵之处。多年的历练与厚重的积淀,使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文化的底蕴、文学的色彩,层层剥茧般地将历史演变、将京味文化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将老七,一个博学而淡定、丰富而平和的人物放在最后书写则是该书的绝妙之笔,老七的高贵生活没有被物欲横流所玷污,安贫乐道地守护着绝高的品位与贵族的气慨。从老七警示着我们要更加注重自身修养的历练,远离欲求,追求心灵自由的天堂。老七的人生轨迹很可能就是作者的终极理想,无论推断正确与否,这本书使我更加淡定、从容…… 爱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     真棒,朝霞,你的书评写的真好!谢谢你的email,我们共同努力!
  •     比起《状元媒》更多了些现实的悲凉。
  •     饱满的人生实则经不起多少思量与回望,一辈子里遇到的人太多,事也太多,身边的人来了又走,千回百转,知己亦成过客。
  •     一家贵族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
  •     后几章不太喜欢,六儿,老七。确有点可恨之气。
  •     一口气读完,感觉经历了几世。
  •       这本书读着让人难过,好像有条叫忧愁的小河始终在身旁静静流淌,再长再短,再荣华富贵再穷苦困顿,怎样的人生不都只能是一生?!
      
      总觉得《采桑子》有些像《红楼梦》,起初是如何相似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最终只得漂泊零落,各自东西。仿佛金家兄妹和阿玛在台上浓妆艳抹,肆意发挥的摸样就在眼前,仿佛琴声,曲声,笑声,闹声,瓜尔佳母亲的打赏声就在耳边。可光阴转瞬即逝。
      
      小时候懵懵懂懂读红楼,当年对黛玉的一句话念念不忘,对大观园一众姐妹人人向往的热闹聚会,她说既然终归是要散的,又何必聚呢?是啊,对于终将失去的东西,是得到过就好还是宁愿从未拥有过?
  •     没有觉得很好,虽然故事很丰富,但作者以记录流水账的形式去叙述还是不太喜欢,也失去了文学性。故事结构有些松散。
  •     剧情往往虐在一个痴字。
  •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里何曾到谢桥......人总飘着也不是个常事儿,当你梦得,醉得,唱得,忙得,累得...找不着北的时候,信手翻翻叶广岑的《采桑子》,让你说正常话,办正经事儿,活得像个正常人。
  •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       虽只是读了一遍,但也算边读边想,私自算作读了两遍。笔记分几次写完,稍有修改,以供分享所感。文中所引都出自这本书,包括序言后记和正文。不建议作为论文参考(不是不介意,是很介意,一定要加注哦!),书非亲读不算读。(2011-11-11)
      
      一、作者与人物
      
      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免不了渲染文字。这部作品也是这样。其实故事的材料很好,也符合着我对老北京和八旗子弟的想象,但免不了有些渲染(做作),让我看了不是很舒服。当然,大部分小说都避免不了被人家说成“做作”。
      
      作者主要刻画的主线人物是金家七格格金舜铭,以她的作家视角回顾了金家往事。但她是最小的,而且有点家庭家规反叛者那个意味,而且她又是特立独行的“耗子丫丫”,一副游离于整个家族之外的感觉。虽说她是最小的格格,在金家家道中落时,充当了跑腿传话的角色,看似意义重大,实则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老二临死前要吃春饼,她体会不到这是临终善言;她往返于老三老四家,也没化解他们之间的恩怨,她去顺福家,顺福也是等来了七格格母亲跟前才一头跪下交待错误;她为着二格格去世去找老三,只在老三的孙子拿着“机关枪”扫射他们之时,才略显出金家的遗留气魄,“滚出去!”让人乍一惊,什么时候“耗子丫丫”成了金家遗风的代表了?什么时候七格格在这个家的位置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了?这是等到处理七哥金舜铨的事时。
      
      这种出其不意的刻意刻画七格格的语言在前面也有一部分,总是穿插在金家人物的传奇故事中。好像一种要刻意凸显出自己的感觉。凸显出自己的金家身份?作者自己的旗人身份?七格格给人的感觉又非常地懦弱,虽然是事情的记录者,却又好像是个不相干的记录者。在书的结尾,七哥金舜铨离开了,金家这辈人只剩下了七格格一个人,但她好像故事还没讲完,要不她一个人是撑不下这整个家庭的重量的。看作者后记写自己家世,还有哥姐在,因此放心许多。
      
      余华的“活着”,也是故事套故事,但他的主线人物就是将自己化于无形之中,既拉开了福贵的故事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产生一种陌生感,又同时感觉很亲切,读者的无责任的亲切感。(2011-11-6)
      
      二、民族悲剧性
      
      作品中有一些人物内在的矛盾之处,是来自一种对历史前进的苍凉无助感,符合满族八旗子弟的民族悲剧性。邓友梅说,“有一利必有一弊。享有衣食、教育特权的同时,八旗子弟就渐渐生疏耕织渔猎等劳动技能。几百年后大清朝一垮台,特权一丧失,才发现后学会的本事换不来口粮,换口粮的本事又都不会了,一下子从人上人跌落到了窝囊废地步!于是从民国初年到抗战期间,京、津等地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群体:有文化没职业,有教养没技能,衣着寒酸举止高雅,手不能提却能写对联画画,肩不能挑却能拉山膀起霸。只可惜书画还不到卖钱水准,唱做仍停留在玩票阶段。他们对人有礼貌,说话有分寸,文墨有根底,举止有风度,穷愁潦倒却又目空一切,有的汉人就带着不友好的情绪说他们‘倒驴不倒架儿!’。”
      
      这一段真是精辟。
      
      三、七格格金舜铭这个形象刻画的矛盾之处
      
      在于,她第一句说,“我老想跟谁说说我大姐金舜锦的故事,又总是犹豫,毕竟这是个很陈旧,很一般,很平淡,又很不值得一提的故事,让人觉得除了老生常谈的重复以外似并没有什么新意,当然更谈不上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免不了将大姐金舜锦的故事又写成了一个传奇。可知,金家最小格格与最大格格年纪差得很多,对于金舜锦的故事七格格也是耳听途说,并未亲自看见。大众都喜欢听传奇的故事,既说平淡又成传奇,也许在大姐自己看来并不算得是个传奇。
      
      既道出自己家世身份以尊贵为傲,虽说七格格与下人打成一片但傲骨不屈,虽说体会普通人家的心思(如体会姨太太、舅姨太太、以及七哥舜铨的家券),但仍摆脱不掉对身份和血统的认同。说到底她也知道这些都是空的,谈身份血统甚至可笑,因为大清一统江山政权稳固两百年最后也被推翻了,在无常之变化中,她接受了这样结果。但也正就是身份血统,她又因之与别人区别开来,为什么她没生在普通人家而偏偏是金家大院?说一些空?但“毕竟是旧家难舍,毕竟是手足情深。”这是最后的结论,基于这个结论,整部书的意义也体现出来了。
      
      既把七格格小时候写得是个打破一切规矩(是大家庭陈旧的礼仪的反叛者)、生命力顽强(命里有三个阳所暗示)、天真活泼偏于中性,却又似乎刻画地过于成熟敏锐,六儿的母亲谢娘去世时,“我该怎样呢?我想了想,将兜里一块滑石掏出来,这块滑石是我在地上跳房子画线用的,已经磨得没了形状,最早它原本是父亲的一个扇坠,因其软而白,在土地上也能画出白道,故被我偷来充做粉笔用。现在,我把这个扇坠搁在谢娘僵硬冰凉的手心里,虽然我很害怕,腿也有些发软,但想到谢娘对我诸多的宠爱,想到那温热的炸酱面,想到这是替父亲给谢娘一个最终的安慰,便毫不犹豫地做了。”一个天真的小孩会想到这么多吗?尤其是如果能想到“替父亲给谢娘一个最终的安慰”,就不会在之前露了父亲的馅。书中主人公的身份处理有时过于凌乱,比如知道在谢娘临终时“替父亲给谢娘一个最终的安慰”的七格格,最后却看不起父亲对谢娘的“避而不提”。
      
      “‘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这该是多么凄惨的感情缺憾,多么难与人言的酸楚。遗憾的是后来父亲从没向我问及过谢娘的事情,即便在父女俩单独相处的时候,我几次有意把话题往桥儿胡同引,也都被父亲巧妙地推了回来,看来,父亲不愿谈论这个内容了。所以,谢娘最后的情况,父亲始终是一无所知。为此,我有些看不起父亲。”
      
      我只能说这个叙事者七格格也在书中不停地成长,时刻监督自己不要拿金家小姐的大架子,又始终摆脱不了表明自己的大宅门出身。要是书再继续写,她也会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吧。
      
      四、文学作品与社会意义
      
      许多文学作品在作者的控制之内往往想涵盖讽刺社会现实的意义,一个经历中国近百年历史的故事,在最后续上现代社会中急功近利、趋炎附势的社会现状,往往给人感觉:有些结论太快。如余华的《兄弟》,上半部看得好好的,下半部风格骤变,直打得我措手不及,因此下半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借鉴价值。《采桑子》也是有“结论太快”的嫌疑,因姨太太的名字“随风”引出了南方亲戚认亲,已经是一个及其“凑巧”的事儿了,到最后牵扯出金家遗冢被一个“水泥厂”取代,后又发现来认亲的李先生是商业集团老总来为“宫廷驻颜口服液”做广告,未免有些“太过凑巧”。还让七哥舜铨题字,结果舜铨住进医院被抢救过来。
      
      除了这一段,三哥的刻画也过于刻意。老三贪了老五的要饭的饭碗,那本应属于儿子金瑞,却被继孙子拿去找老三舜錤做鉴定。说老三还有他的儿子合伙,一个鉴定一个回收古董文物,已经甚为奇特,又说一个来自陕西的地道铁骨铮铮的大汉“发财”(金瑞继子),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变得趋炎附势了。不是说在时代洪流中不让你变,而是你变得太过极端太过传奇,让我措手不及。
      
      要说这些因时代发展发生的人心变化的事,我作为一个读者是能够理解的。但却不能接受作为全部情节的转折因。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九章中指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本书中,舜铭作为一个作家,是力所能及要让人相信她所讲的都是事实的。虽说这部小说有些自传的成分,但还是戏中戏,有些过于做作的元素在里面。
      
      五、中庸之道
      
      舜铨是最能体现中庸之道的一个,在金家传奇故事中,是不随境迁不随物转的一个人。他在最后对妹妹舜铭坦言:“李鸿章垂危弥留之际,恶卧京城贤良寺,其时有俄国使臣,在窗外恫吓催促,于邑难勘。死之前一点钟,俄使尚来催促画押,可叹中堂大人至死不得安生。不想,今我命危,亦有人索字,虽不似俄使威逼恫吓的催促,也是先斩后奏的挤对。舜铨说,我平日常笑李中堂晚年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弥缝偷安之举,却不料数日前李先生言有车去黄花山,我听了竟怦然心动,趋近迎合。痛自惩责,亦为好利之心。老了老了,真可谓下流矣!”“好利之心”写到这个份上算是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过多的渲染便似不可。
      
      舜铨与七格格舜铭相比,就少了很多体现在舜铭身上的矛盾。舜铨懂得生死,所以比舜铭能先放下金家架子,能先看破身份和血统,从他对于自己妻女的世俗以及后来认亲的李先生的态度上能看出来。
      
      六、若不扯欠缺之处,说说成功之处
      
      即在于描画人与人之间微妙的,不以言语来传递的浓厚的情感。这种“爷们儿”的情感是金家作为满清遗老所留下的珍贵情感。当然,这种情感只要是人与人之间都可以产生,也不局限于金家。比如说“父亲”后来认的儿子“六儿”,六儿言语不多,对母亲的感情尽在母亲去世后订棺木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
      
      “六寸长的铁钉,砰砰地钉了进去,将棺盖与棺体连为一体。六儿在棺前不住地念叨:妈,您躲钉!妈,您躲钉啊!……那声音之凄、情意之切,感动得刘妈也落了泪。我知道,随着这砰砰的声响,谢娘从此便与这个世界隔绝开了,我那块滑石也与这个世界隔绝开了……”六儿叫母亲躲钉,直让我眼里骤然蹦出了眼泪水。事非亲历不知难啊,棺木相隔的几件事总是让我特别容易感动。
      
      廖世基先生与四格格金舜镡之间的情谊,也非普通人能比。能把建筑物看成活灵活现的活物和灵气之所在的人,对人会是冷漠麻木吗?廖先生最后虽有些老年痴呆,但掐指一算,其实要紧的事儿都算在心内。“爱惜芳心莫轻吐”,廖先生和四格格的情谊不在于互相占有,而是一种各司其职,在精神层面的伴侣。“丈夫重知己,不为别的,就为那故旧的离去,为那相知相通的情愫,为那深处埋藏的无穷尽。”“丁香依旧,良友难逢。”
      
      金舜镅嫁袁世凯管家沈致善养子沈瑞方,是金家是忤逆之徒。《采桑子》新版的有一副李滨声先生作的插图,说“那妇人正跪在雨地里泪流满面地向二娘的窗户磕头”,情景甚为恰到好处。尤其是画中人物那一道腰弯得成了一个“2”字,很形象生动,二格格的感情跃然纸上。
      
      镜儿胡同的舅姨太太在临终前收到儿子宝力格的汇款单,成为最后的安慰。但最让人感动的是她留下一个写满满文的本子,七格格舜铭交给满文班上的老师破译,那老师曾跟舅姨太太学习满文,看了本子一语不发,满眼是泪。“他说,这是老太太写给她的儿子的。我问都写了些什么,老师说,老太太详细记录了她每天吃了些什么饭,你们给她买过什么零碎……这是一本流水账。我说,老太太记这个干什么?老师说,她让她儿子宝力格将来折价如数偿还。”就这个“如数偿还”里,老人的气节,对儿子的感情,却都一一呈现,直叫我涕泪齐下。
      
      七、特别不一样的是金家老五,金舜锫
      
      整天游手好闲,少爷身份却装成乞丐要饭。1947年在北京后门桥冻饿而死,留有一子金瑞。金瑞继承了一些他爹的秉性,但“我推测,这恐怕和金瑞的禀性有关,还是陕北老乡说得对,他是‘惜力’,是太在乎自己”,而老五舜锫不一样,他是自觉的,是清醒的(谁说天天喝酒就不清醒了?)。
      
      “父亲不理那哥儿几个,继续说,别人做乞丐,多是贫而无告,或走投无路,或老弱病残,觍颜求人,原非得已,你这全是自寻苦处,无病自灸,讨厌得很了。鸡知司晨,犬知守夜,你终日舒懒无度,不学无术,混吃等死,哪里还能算做人!
        老五不言,只站在那里专心扪虱,搓干泥。
        父亲说,你总该干些什么才好,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你下一步是怎么打算的呢?
        老五仍不答。
        老七说,阿玛问你话呢。
        老五这才慢腾腾地说,生如寄,死如归,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哥儿几个听了想笑,看了看父亲的脸色,都忍着。
        父亲说,凡做事,要多思量,无为亲者所痛。你的兄弟众多,哪个不能帮你,何苦到外头去讨要?
      老五又不答,老七用手捅了他一下,他才突然灵醒了一般答道:莫嫌憔悴无知已,别有烟霞似弟兄……”
      
      老五在金家是个叛逆者的形象,却也是个反思的角色。他最后说的这句出自,顾况《题明霞台》,全诗是: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过一生。莫嫌憔悴无知己,别有烟霞似弟兄。其实不能说老五的结局是“母亲溺爱的下场”,而是一种自然的过程。“金家的人都知道,这个碗是随着金家五爷冻僵的尸体一起在后门桥的桥洞里被发现的,我们家的这位五爷玩得太花了,太过了,晚上还没走到家,烟瘾就犯了,一头扎在桥底下就没起来。”这过程太自然了,生死不过就这么一瞬的事儿么?这样的结局也未必是老五不喜欢的,既然这一生是如寄,那死真就是如归了。金家不愿办老五后事,嫌丢脸,但自发给老五披麻戴孝的人“不下三百人”,可见老五平时为人不差矣,能认识到“生如寄,死如归”才能真的放下钱财,放下身份,因此他能和街上混混,妓女以及文化人都能走到一块儿。“守灵的有妓女相公,有达官显贵,更有破衣拉撒的乞丐,还有不少自称是干儿子的人。”也算是美事一场,并不遗憾。
      
      八、舜铭对于自己母亲的辞世的情感还并未着笔
      
      也许又是下一段故事,但也挺有意思。母亲的角色在本书中起到好些关键作用,在家庭里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却最后归于平淡,没有传奇,没有传奇便不被观众注意,倒也落个清闲。不叫故事的人生才是平凡的人生,也算是大隐隐于市。
      
      
      
      
  •     书不错。简单易懂
  •     快递真快 书还没看 应该是正版吧
  •       昨晚在海边散步,突然想起了中学时的一位同学,我们也曾坐过前后的同桌,有那么一两年的光景甚至也算得上是交情深厚。只是后来突然就淡了下去,淡到我的同学跟我提起她时,我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有什么在那里,但若是攀着这点交集去叙旧,又未免让人感到尴尬和无语。我顺着她引出的藤蔓又去摸索那些在我生命中也曾十分重要的存在,却是触及的越多,心里越觉得空落无依。生命好似秉烛夜游,光圈大小或则无变,但是照见的事物却不断变化。我以为饱满的人生实则经不起多少思量与回望,烛光之外都是苍苍牧野,我或则还在脑海心间对过往留存了几分念想,只是我手中的烛光早已照不见他们了。
      
      人事多寡可以论格局宽窄,面孔多寡可以论涉世深浅。《采桑子》是本写得刚刚好的书,人事足观,面孔亦足观,但又很本分地守在“我”这个说话人的视角里。与“我”交集不多,其生平多得自传闻的大格格,便可以京剧和董戈两条扁担挑起她一生主线。未曾谋面的二格格则是一个雨中叩头的背影。交往有之而不及心的三哥,说他的事多而写他的心少,故而许多事乍一想来不似出自三哥一人手笔。交往最密、相伴最久、兄长如父的七哥则散见在各篇的人事之中,却永远不是主角,只在书尾浓墨重彩地写了兄妹二人死别前的最后时光,但回想全文,却觉七哥此人心性面容立现纸上。所谓人生交集,大抵如此。烛光里所见所闻的苍野,清楚明白总归是多不过支离破碎与一知半解。一辈子里遇到的人太多,事也太多,多到难能在一条时间线上讲完。每日地在这些人和事中徘徊,似都只是些例行之举,浑然不觉它们的错综与杂乱,而“自己”在平日的琐碎中也往往仿佛隐退了一般。直到回首过往年岁之时,才在这些斑驳的人生痕迹间梳理出了故事,也识得了自己。明明是一辈子的时间,却活出了几辈子的人事与怅惘。
      
      乐府有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苦短行乐,益增凄惶。以此诗煞尾,以应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        这两天都沉浸在叶广岑的《采桑子》里,很显然,这样的故事是很有吸引力的,不仅仅因为这个家族显赫的身世,还有作者很强的文字功底,每一个情节每一位人物都浸透了大家的遗风,读来真真切切,缠缠绵绵,凄凄婉婉。个人性情与家族藩篱、兄弟夺爱与历史动荡、个人自由与明哲保身,在那种风雨飘摇的时代里,在那种多变的时代跨度下,没有一个人能逃脱得了命运的捉弄,最是该喜时却不料是忧愁,最是沧桑扭转时不成想却最后跌入世俗的陷阱。只有那真真淡泊名利与世俗的几个,才能在最凄惨的风雨里,也能咀嚼出人生的真味。
      
       事过境迁,当书中的“丫丫”目送最后一位哥哥的离世,她的心里仍旧是郁结的,不仅仅是因为这几个哥哥中只有这一个还保持着最质朴最浓郁的家族品质和深厚的儒雅情操,还是因为在这样的大的一个家庭里,十四个兄弟姐妹,最后相依相守、能够聊以慰藉心灵的也只有他的“七哥”。
      
       原本,在外人的眼里,这些出生在钟鸣鼎食之家的兄弟姐妹是何等的出众与幸福,然而弹指繁华,已随逝水,到头来,换来一个这样支离破碎的收场。人生最惨烈的事情莫过于面对一个庞大的家族却找不出几个能交心交肺、相互扶持的人,莫过于在岁月的呼啸声里,一个人独自咀嚼那些几分悲凉几分温馨又几分遗憾的过往。何其漫长的一条路,何其繁华的一条路,何其艰辛的一条路,走出来的时候,却让人欲哭无泪!
      
       青灯古院,半壁萧索,是是非非,终成过往。纳兰诗言:瘦尽灯花又一宵!
      
       如今握卷在手,窗外却已由朗朗白日转入沉沉黑夜:这么漫长的一生!这么短暂的一生!想当时这兄弟几人费尽心思手足相残又是何必!追名逐利煞费心机又有何用!纵然社会动荡、纵然腥风血雨,书中的“老姐夫”不也活得潇潇然?想来不管王公贵胄还是无名百姓,能够算得来人生这一笔账,算是真正得道了!这样看来,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也是一最质朴的人生哲学了!
      
       人生何其短暂,草民难得糊涂!
      
      
  •     满纸心酸
  •     楼上,人家都说了自己是一只呆雁了。。
  •     哽咽。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旧国旧事旧家,不提也罢。
  •        这是我看得第一本叶广苓作品,京味很足,书中的知识性也比较强。比较赞的是作者把这本书跟纳兰词融合的很巧妙,这是本书的可读性。读完全篇个人感觉作者并不是只是写大宅门里的旧事别情,更凸显了时代亘变,把时代性投影到了戏楼胡同,这是本书立意所在。美中不足,我觉得前两篇故事很精彩,写到中间就沉静了,尤其是舜锫、舜针两篇,跳跃、谋篇不顺畅,收尾篇满当当的挤进了四个人物,略显匆忙,感觉意犹未尽,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就表达不清楚了。最赞开篇第一篇。
  •     每当看到你我就愤恨自己为什么没学文
  •     好看!!旧国家事、人世百态,个人都有个人的话法,上场下场、来来往往这么多人物最心疼最感动的便是廖先生与老七了
  •       从一个旁观者最朴素的情感来说,金家的凄风苦雨,虽让人着实看着惆怅。但细细品味,除了凄凉,笔者字里行间有着戏谑的反叛的味道,带着没落贵族的傲气,但这些傲气来自何处呢?
      金家祖上因从龙入关,又为皇亲国戚,因公封赏得了爵位,世袭罔替,以致子子孙孙世受皇恩,大清国200多年衣食无忧的奢侈生活,使金家子孙的文体活动形式多样、品味颇高,个人的心智和才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至于金家自己就有戏台,一家老小各个能登台,大格格更是达到准专业级水准。反观,日伪北京市警察署署长宋氏伉俪,完达山土匪出身,虽现世得势,但骨子里仍是粗人,时时处处露怯,文中金家极尽鄙视不屑之能是,感觉大格格乃下嫁(除了进步青年二格格,金家对宋家的鄙视基本不来自于宋家是日本人的帮凶,甚至有人认为这样还可以沾日伪大官的光)。
      仔细琢磨,金家为什么一家老小各个能登台?在朝廷一品忠臣俸禄是白银一百八十两的时候,由于祖宗积德,金家子孙白受俸禄八百八十两,富足甚至是奢侈而毫无压力的生活当然能够熏陶出心智和才情的发展!
      为什么子孙白受俸禄八百八十两?因为祖宗积德。
      而当时的穷人呢?董戈日日劳作,求穿一双好鞋而不可得;金家的各位下人,终日劳作,却只能靠着成天游手好闲的主人赏赐过活。
      这个制度合理吗?这个制度的崩溃值得伤感吗?
      第一章中的大格格和宋家公子的结合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中的罗丝和那个钢铁业巨头(是不是叫卡尔啊?)的婚姻,同样是没落贵族迫于生存嫁给得势暴发户,同样是新贵们为提升社会地位迎娶过气贵族,同是各取所需,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是穷小子出现,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罗丝抗争了,获得了自己的生活,而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大格格却成为了一个没落时代的殉葬者。
      文章对大格格的死是惋惜的、伤感的、怀念的,那么文章应是向一手制造这悲剧的原因进行无情批判的。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是两个没有爱情的人因为旧式婚姻制度强行结合,是金家决定将大格格嫁给宋家。
      金家为什么要决定将大格格嫁给自己本来瞧不上的宋家呢?因为金家已经失势,而宋家当前得势。
      金家为什么会失势呢?因为金家得以生存的、攀附的大清王朝这棵老树已经树倒猴孙散。
      金家为什么不能自食其力,有尊严,不做让自己都看不上的事情,把大格格嫁给自己都看不上的人家呢?因为金家没有这个本事。
      为什么金家没有这个本事呢?因为金家祖上因从龙入关,又为皇亲国戚,因公封赏得了爵位,世袭罔替,以致子子孙孙世受皇恩,富足甚至是奢侈而毫无压力的生活当然能够熏陶出心智和才情的发展,当然能培养一票八旗纨绔、遗老遗少。
      那么,大格格的悲剧是金家悲剧的一个侧面,而金家的悲剧又是来自于前世累世修来的莫大的福分,皇恩浩荡。
      那么在这个罪魁祸首崩溃的时候,我们又何须感到凄凉呢?我们应该欢欣鼓舞啊?我们应该觉得满清江山的覆灭、金家的败落代表了一个毁人制度的覆灭,而这个制度就是制造大格格悲剧的元凶!
      善良的人为元凶以及元凶带来的浮华的覆灭而感到伤感。
      似乎有点矛盾?
      多少有点。
      P.S.
      这篇随笔可取名为“采桑子中的阶级斗争”,呵呵,虽然这是一部人文关怀的书,但是故事中穿插了太多阶级、民族、革命、新旧交替、改天换地的东西。
      说的有点乱,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       岁月带走了流年,叶广岑用她的笔记录了家族的曾经,记录了北京的曾经。优雅的文笔带来阵阵感伤和惊叹,书中点滴的展现不禁让我陷入沉思。岁月流年,没人能留得住时间,但这从来不代表曾经的不存在。反而,曾经,悠悠岁月,永远是那么有韵味!
  •     书中点到一句贾平凹说写小说的三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句话看后,我觉得很有意味。这句话说得的确很符合中国人写文抒臆的一大特点。
    读采桑子让我感到了。
    贾平凹说的明白山水但读他的小说废都却不能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多有得罪)。
  •     时代变迁的无奈,文革部分近乎残忍
  •     我觉得我还是年纪太轻,读这本书时的唏嘘感慨转瞬,但是不可置否的是一本好书
  •     不知道该说什么 很震撼 看到最后世族飘零 古建筑被拆和珍品被毁觉得很心疼 可历史总是向前的呀
  •     唏嘘不已
  •     开篇惊艳,我脑海中上一本开篇便道出主要人物结局的作品便只是红楼梦了。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本书又何曾不是同样的凄凉。精致的人物刻画细腻的文笔着实展现出作者文学造诣与对中国文化的了不起的见解。留学在外的我,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后记中所说,正因漂泊在外才能从另一种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作者叶广芩女士,深深爱着我们的文化,为我们的文化骄傲着。
  •     看前半部分时觉得看每个字都是享受,作者的文笔很好,一点儿也不矫揉造作,就是很美,在精致的语句背后的故事性也很强,读来让人觉着很是过瘾。 快看时,隐约感觉到作者文笔中的一种优越感,是来自老北京的一个大家族的天生的优越感,便读着有点无味了,读完最后一个字,留下不悲不喜,有点遗憾。
  •     有些地方看了觉得很尴尬....
  •       09年夏天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才翻了几页,不爱看小说的我就立刻被吸引了,一本北京味很浓的小说。作者写这本书真的是很见功力。里面的生活细节、以及一些古董的鉴定,想必跟作者自身的经历和阅历不无关系吧。这本书让真正的老北京人看了一定觉得格外亲切,而对于我们这些并不太了解满清社会那些皇宫贵族后代或者平民生活的非北京人看了,也能捉摸到一些真正的北京生活气息。作者用采桑子这首词,做为全书的线索,把庞杂的人物、故事、经历、回忆分成几个大的板块和主题来叙述,文笔流畅,辞藻丰富,在叙述中,让我看到了种种生活的辛酸苦辣和历史与现实的不可逆性,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沉甸甸的复杂的感情。
  •     别样情怀。
  •        年前读叶广芩的《采桑子》,再次享受到读一本好书时眼睛拨不下来的那种无上快感。叶广芩的文字气韵淡雅,故事娓娓道来,不愠不火,悲悯从容。
       《采桑子》是叶广芩较早的作品了,窃以为这部小说,堪当叶氏之代表作品,也是当代文学少见的上乘之作。如今我们已绝少能看到这种触及心灵、发人深思的小说了。
       倘若说,世间有些好故事确实能够靠天马行空想象而成,那么叶广芩的《采桑子》绝对不属此类,没有名门贵族诗书礼仪深入骨髓的熏染浸淫,没有大起大落人生际遇沉淀下来的超脱感悟,写不出这样底蕴深厚让人唏嘘感慨的好文章。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一首纳兰性德的词,贯穿了京城末世贵胄金家十几个兄弟姐妹的故事,一句词涵盖一个篇章,题目与故事严丝合缝,情境交融,令人疑心纳兰的这首词,难不成冥冥中正是为数百年后叶广芩笔下这个末世家族的故事而生?每则故事在独立成篇之余,篇篇又相互勾连呼应,细腻工巧,一个历史转折点上没落大家族的众生相,徐徐展现在读者眼前。
       金家性情清冷的大格格,究竟是为戏痴还是为情痴;本是同根生,却因信仰不同而各为其主的大阿哥和三格格,最终一个害死了另一个,究竟谁是谁非?身为贵胄后裔的五阿哥竟然迷恋行丐生活,是追求名士风度的放浪形骸还是只为了对抗生活的空虚?当年为同一个女人争风吃醋的老二、老三、老四,文革时被迫互相指摘,亲情尽失,二阿哥也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是否绝境之中人性弱点更难遮掩?金家兄妹中惟一婚姻幸福的二格格,却因为钟情的是个戏子的后代,永不为长辈原谅和接纳,至死未能再踏入金家家门,她的选择是对是错?金家后来成就最大的建筑学家四格格,直到离世,仍与世代为朝廷堪舆的廖家儿子保持一种不相见却相惜的情愫,是知己之情还是错失的爱情?
       小说不讲是非,不论曲直,穿行其中的每个人物,都情性鲜活,如浮纸面。
       诚朴善良的金家老七,晚年即使贫病交加,依旧保持着高洁的文人风骨,令人尊敬;淡泊逍遥的老姐夫,富贵也好,贫窘也罢,世事如何变化,也侵扰不了他内心的天广地大;老无可依、孤寡无靠的舅姨太太,这所谓王爷的侧福晋,在年老时寄居金家的日子里,日日偷偷用满语记账,盼将来自己那从王府出走的养子,有朝一日能归来帮她还了欠金家的情份……
       这些高贵的闪光的情感,直指人的内心,如同一面镜子,使人不免来对照验示自身的境界究竟几何?
       正所谓“生年不满百”,再曲折的经历浓缩于故事中,也不过转瞬即过。尽管人之于世事,如细砂尘芥般渺小无力,飘无可依,但那些了不起的高贵精神,那些对美好情感的坚守,却又都是人力所为。就这个意义而言,一个人的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如要保持心灵尘土不生,惟有向自身求得。
       一部《采桑子》读完,曲罢一声长叹。
  •     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     有味儿。
  •     时代变迁下的人,他们的教养总归有些不一样,所谓三代方能出贵族
  •       这些年较少的看“作家协会”里的人写的东西了。也没有别的原因,过去几年的有限时间里,基本都被用来补做德国文学的功课和重拾一些少年时喜欢的诗词加古典小说。再者,人在异邦,又忙于学业,并非不是没有途径可以借阅国内文学期刊,终究还是行动寥寥,加上对近十年的文学市场总体颇有失望,大批作家进一步失去了言论平台后,基本就与之隔阂了。
      
      —— 其实是我之过了。毕竟一棍子打死还是要不得的。只是我的态度比较“鲁迅”,现在还不到说好话的时候,现在缺乏的是说真话,而真话往往并不好听。
      
      但对叶广苓,我还是想说几句好话。
      
      
      
      一
      
      叶广苓的文笔是我喜欢的一类,我以为比较沉实。
      
      我想女性作家并不欠缺文笔的精致和细腻,但是却较少沉实。
      
      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很多作家难免都有对影自怜之嫌。文笔有时候华丽的每一句话都要倾泻出一道云水纹来。—— 一般而言,只有尚在集句的少年时代才会对此文笔爱不释手(毕竟可以一下子学到很多词),但真正的好文字,还是要经得起”炼字“的,即不写不必要的词句。
      
      叶广苓的文笔,还没有到炼字的最高级别,但是因为本身的简洁,所以读起来还是沉实的。
      
      一般而言,我不喜欢京味太浓郁的文学作品。——奇妙的发现她的小说里尽管人物说着北京话,但是叙述旁白却一洗铅华。
      
      我不知道再过二十年她会有怎样的文笔。希望能再”少“写点字。
      
      
      
      二
      
      她的小说有故事——而且故事因为有经历和阅历而显得很踏实。
      
      靠故事吸引人的小说是大多数。她的也不例外。
      
      但是和天马行空的小说相比,她的故事中有故事,也有真实。
      
      —— 虚虚实实结合好,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当你要串联起一个家族十几口人的故事,还是需要叙述功底和建构能力的。我几乎可以想象叶广苓在叙述时内心的使命感。
      
      读遍全文,人物形象历历在目。可圈可点之处也不少。—— 我几次看的不由想笑。会心一笑。一般来说,说个皇亲国戚后裔的故事,最怕就是有自卖之嫌。但是她没有。因为字里行间有爱与关怀。
      
      感叹并不太多—— 毕竟我一向比实际年龄要淡定许多。但是极为安静的阅读,是很舒适而惬意的。
      
      作者也犀利。—— 老三的最终堕落,让我想到〈黑暗的心〉;而老七的君子一生,则让人心有戚戚。
      
      
      
      三 
      
      全书章节取名自纳兰性德词〈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纳兰性德的词,个人不怎么喜欢。文人词。就好比老七的花鸟画。美则美矣,情也谓深,然而终究少却了二字——胸怀。
      
      近来大受欢迎,大概还是托了某演员的福。但是用在这里,倒很贴切。
      
      十一年前的书,也算“旧书”了。十一年来,也发生了很多事了。
      
      北京的王府一间间的保不住,已经是久远的事了。便如故事里的主人公一一逝去。人类终究还是剩不了多少声音与记忆。
      
      同名电视剧略看了几集,以为还好,然而电视比起文字,终究因为太多镜头上的明显和直接,而缺乏了文字阅读时那份清雅沉实。
      
      当然镜头更做不到的是许多只有文字才能给以的联想与意会。
      
      
      
      当读到年幼的丫丫因为对墙壁上照片里那个早逝的英俊的舅老爷的“仰慕之心”而奋力拔草时,我不由停顿下来——
      
      记忆回闪到十年前的一个早晨,陪母亲参加她久病而逝的一个朋友的入土仪事,此人生时,我对他的印象停留在病重后的枯瘦之中,但是墓碑上他健康时的遗照则让我瞬间眼前一亮——那实在是个眉清目秀的男子。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清秀”,注定是福薄了,但还是忍不住凝视了一番那张英俊的黑白照,并因此对冗长的仪式毫无怨言。—— 不管怎么说,长得好的好处,还是很多的。哪怕是死后……
      
      丫丫的舅老爷,也是一例。
      
      我不知道电视是否有拍这个情节,但这样的情节,实在妙在意会。
      
      这样的书,也是不容多叙,只待意会了。
  •     每日地在这些人和事中徘徊,似都只是些例行之举,浑然不觉它们的错综与杂乱,而“自己”在平日的琐碎中也往往仿佛隐退了一般。直到回首过往年岁之时,才在这些斑驳的人生痕迹间梳理出了故事,也识得了自己。明明是一辈子的时间,却活出了几辈子的人事与怅惘。
    ——这说的正是好小说的功能吧。
  •     您讲:只是我的态度比较“鲁迅”,但对叶广苓,我还是想说几句好话。您的评论是3个星。我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在您三个星就是不错的了。中国现代文学里(不含鲁迅那个时期的,那时的句子较现在绕口)有三星以上的吗?请教一本小说。谢
  •       由电视剧牵着买回小说,看完小说,觉得电视剧几个角色颇传神,金瑞、老姐夫、老三、老三的儿子。        小说真是好看。     这第一就是陈旧,古玩、古建筑、阴阳风水、捧戏子、晚清民国的典故、不为人知的野史,添油法、招轓引鹤、豆汁、小芝麻烧饼、麻豆腐、油炸鬼、高碎。这些让我联想起郭德纲的一些相声,天桥那些耍把式卖力气的各色人等。陈旧的时光之外,我感到一种从容。天桥那些卖力气都人也都带着十足的悠闲。这陈旧的不光是些物器,还有那些礼仪气度风骨和亲情,这些最金贵的东西在今天似乎都淡了,大家都盯着盛放这些东西的坛子罐子,或许这也是作者耿耿于怀的。当然这陈旧里还有晚清旗人一些闭塞僵硬和自大,这些是我们近代历史考试的重点。     第二是小说的写法。作者曾说希望电视剧导演把这些个故事编织在一起,我理解就是照着时间顺序,编年体似的捏合在一起。也曾经想象,如果把这些人的传奇拍成一个电影会是什么样?那里边得有多少外国人叹为观止的中国风情。后来我看着看着明白了,我这心态就那种从来没有过存款的穷人发迹心理,狗肚子存不上二两香油。小说每写一个人,总是穿梭于古今,时空交错中,如露如电,有如梦幻泡影。这方面,这小说总让人起《21克》。它总是让你返回到时间轴上的某一点,一次又一次。     第三是小说的情节。小说情节性强,几乎每一章都要“结束”一个人生,在大时代的转折之处,大家族的个人遭遇注定要更加曲折。个人感觉这小说人物可能虚构,但情节都不是轻易虚构的。用暴发户的心态,这小说可以分别拿来参加十四次嘎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
  •     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大宅门生活,也因为民国时期的残忍不愿意去看的红卫兵部分,兄弟姐妹虽多,却感觉并没有普通百姓家的亲情。
  •     噫吁嚱……前尘往事俱已矣,繁文旧礼皆作古。社会曲折着向前,免不了的。叶广芩写京味儿比之王安忆写老上海,更易让人读的进去。
  •     清末老旗人家族的故事,作者没有赋予更多的历史意义,只是专著于人物,颇具戏剧感和奇幻感,好看。
  •        书是好书,首先这点要声明,尤其是想要了解从清末到解放后的旗人生活状态的,那么这本书就是非常好的教科书。尤其是作者本身就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叶赫那拉的后裔,那种生活阅历远非一般人可比。
       然而抛却写作技巧的好坏,抛却那些浮华如烟的过往,看着作者的笔调,我心里总有一些不舒服。
       在我读的文学作品中,描述文革的不在少数,大多都是相当惨痛的经历,将那段过往描写的残忍不堪一提,而看《采桑子》,更有这样的感觉。
       我也曾问过父母,文革时你们在干什么?是不是在斗资批修,拿着皮带到处抽人?父母笑道,那时候无非也就是写写大字报,开开学习会,其他的仍然照旧,该学习的学习,该玩的玩,过日子么,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老百姓么,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
       文革时受冲击最大的一拨人是什么人?从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中可以隐约窥见,是曾经的,或是现在的 当权者,是曾经,或是现在的富裕者,还有一批曾经活跃,或是正在活跃的知识份子,裹挟着一帮年少冲动,一腔热血无地喷洒的愤青们。
       而这些人,在文革之后又成为了当权者、富裕者、当代的知识份子和愤青,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信息,成为人民喉舌。
       于是我们只能看到这样的,那样的,不完整的文革。
       看《采桑子》里的金家七兄弟,固然文采风流,固然世家风范,然而都是一帮睡在老祖宗帐上,整日游手好闲,花间柳下的公子哥儿,面对世事的变化没有一点基本的自卫能力和防御能力,自然而然,成为了被冲击的人群中悲惨的一群人。
       然而可以看到,日后他们过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搞文物的,搞字画的,有国民党的高官,也有新中国的编剧,比老百姓的日子要舒坦的多了。
       然而作者并不满足,她仍然怀念那段吹拉弹唱,不知人间疾苦的桃花源似的生活,她憎怕文革的激烈动荡,她鄙弃改革后的经济大潮,她像个遗老遗少,觉得最美好的仿佛总在不知名的过去,当年还有“皇上”的时候。
       从她对老七的女工老婆,对老五儿子的乡下老婆孩子,对风水家的老婆的态度上就可以窥出,她无时无刻不从笔端透露出一种对所谓小家小户的小家子气的鄙视。不只是她,包括他们家的一帮老少爷们,他们也许从姿态上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作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可是从骨子里,他们还是老爷,还是格格,他们是在葡萄藤下饮酒作诗的贵人,哪怕现在要和这些人一起吃炸酱面,也是趋势所使,更甚者,连他们吃炸酱面本身都仿佛如同皇上在衣服上打补丁一样,成为一种体会生活的低姿态的象征。
       这些老爷们,在他们落魄潦倒,穷途陌路的时候,是他们的粗鄙无知的老婆孩子们扛下了一切,而他们不记得,或是记得,也只不过是轻轻一笔带过,然后,一边躺在老婆灰头土脸烧热的炕头上,一边还怀念着曾经回眸一笑的密斯佳人。他们厌恶着周围人的市井俗气,然而又不得不依靠这些人而生。
       幸而人民群众总是善良而怯懦的,他们对这帮悠闲自得的老爷们的桃花源充满了景仰和羡慕,并没有因此就将这帮老爷们从炕上拽下来,让他们自己烧柴去。
       而我,对于这些老爷们,只想说一句,你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你们并不是放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的文物,而只是文物上的一层浮灰罢了,干干脆脆的把你们擦去,然后走自己的路去吧。
  •     叶广苓的书
  •     文字极为优美,感情真挚,让人动容
  •        叶广芩的书是经老师推荐才得以接触的,一路从《豆汁记》、《全家福》、《三击掌》读来,一直到今天才刚刚放下的《采桑子》,总感觉这些书似乎都在讲一个故事,属于一个家族的故事,不得不说叶赫那拉氏家族的那些历史也足以让后辈去咀嚼半生了。
       之前从没读过多少中国的传统小说,更不要说京味小说了。从叶老师这儿却是着实让我痴迷了一把。读着那些不过百年前的事儿,对我来说却是新奇又诱人的。我不喜欢学历史,却喜欢从家里老人口中探得那些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叶老师的书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豆汁记》讲“吃”,《全家福》讲“建筑”,《三击掌》霎时竟是想不起了(愧),而这本《采桑子》却像是从方方面面都渗透着老北京的精气神。不过,可能也是由于这本书读的时间有点久,竟是感觉这样的章节有些杂乱。要数其中最喜欢的几个,恐怕只有老姐夫跟老七了,喜欢老七的儒,喜欢老姐夫的置身“世”外。除此,对金舜铭的好感却没有多少。许是她那种没落贵族的清高,又许是她始终不肯接纳那些小家室出身的平民百姓,多是让人心里不舒服的。
      
  •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每一个故事讲到最后都是深深的落寞与怀念
  •     学!!
  •     您的评论我喜欢。
    长久以来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都非常的鄙夷,偶尔和三两好友聊天至此,但凡吐槽中国较欧美现当代文学如何如何不如都是最为保险,最博人赞同的话。
    这句话说得的确很符合中国人写文抒臆的一大特点
    只写”痴“,痴戏,痴情,痴酒,都是痴,看起来像小儿玩闹沉迷不知节制。但其实这就是为人只本性,并不玄,也不深。在他人眼里都是平平凡凡的执着与痴迷。
  •     很精彩,没落的贵族!全家都喜欢看。
  •     看到熊猫推荐才进来的~~
  •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     比较接地气的大宅门故事
  •     小说一时想不起来特有意思的,不过前段时间看过本董桥的《橄榄香》还有些嚼头,文字是半小说半随笔,在写人事的思路上和采桑子有一两分相像
  •       1.那碗我更属意于处理成老三舜錤给发财高于市价十几倍的款,发财满意而归。金瑞再想要回已不能。这碗是金家的是他五弟的。舜錤只是不愿意它流落他处。暂时代保管,以此表达舜錤的兄弟情。想当初老五的宅子是老三舜錤代办代管的。老三再堕落也不至于强占他五弟的东西。就如同帽饰。物归原主二格格。
      2.大哥与三格格我以为最好处理成大哥救了三格格多次。政见的不同,不影响亲情。真到了死没有不救世的道理。最好大福晋临死前有交代要大哥照佛三格格,三格格终是献身于自己的理想。亲情也有不能及的。大哥不能罩三格格一辈子。老大在对三格格上于父母是个好儿子,于兄妹是个好兄长,三格格也感谢大哥。(这样更贴近我们的感觉。这种事我见过的。国共之争,或文革都有)大哥唯也有错处,他横刀夺爱。.大哥老了对老七暗示忏悔意。错只因为年青。
      4.电视剧处理大哥对大姐一家有点过。还是书里写的较好。
      
      
      
      ,
  •       耐人寻味,就是百读不厌,我是这样的喜欢,她的文章,让人感动的就是喜欢的,我最喜欢的作者除去叶广芩,还有汪曾祺,北岛,新凤霞,邓友梅。
      第一次看叶广芩的文章是《响马传》,在小说月报上,感动的稀里糊哗啦的,实在无法排解心动的感触,还写了一篇读后感,那已经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
      至今,依然,喜欢
  •     我不这样看。我倾心于作品的情怀、胸心、善良。
  •     其中有一段写舅姨太太,舅姨太太用满文记了些东西在小本上。去世后丫丫请人看记了些什么,那是本流水账,舅姨太太让她儿子今后折价如数偿还。
    舅姨太太您让我说什么好啊!
    这段让我体会到了几个人的伤感。舅姨太太、外人大学问的、丫丫的。
    先是为舅姨太太流泪。最后是为丫丫一家。
    宝力格他是你儿子,一个没有勇气没有担当的儿子,他的照顾能在哪里。丫丫一家对舅姨太太的照顾,出于亲情,出于本心又怎么能计价又怎么能偿还。舅姨太太您糊涂啊!舅姨太太啊你伤了丫丫一家。
  •     旗人的家族小说,没落的王族生活。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王族虽然在民国、建国后没落,但是生活的态度、品位并没有变,家庭文化的传承并没丢失,文化资本这一社会学力量,始终在家族中传递下去。
  •     京腔京韵
  •       这是我大学时期最喜欢的一本书了。叶广芩的文字功力和名气显然不成正比,记得我去图书馆借书,作为陕西本土作家作品的这本采桑子竟然只有2本,我向馆员姐姐推荐,她说是吗很好看吗我都没有看过。  题外话放在一边。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老北京的印象也仅限于几部电影,那种得瑟的美总让我觉得不亲近。看完这本书,才让我对老北京的生活深深沉迷。那些如梦似幻的奢华让人无法抑制地向往,凄凉的故事不会让你痛哭失声,却能令你掩卷长思,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中所想梦中所见也全是书中情节。我想,这都归功于叶广芩强大的讲故事的能力。  特别推荐第一篇,相信看完这篇,你就会欲罢不能。
  •     生命好似秉烛夜游,光圈大小或则无变,但是照见的事物却不断变化。我以为饱满的人生实则经不起多少思量与回望,烛光之外都是苍苍牧野,我或则还在脑海心间对过往留存了几分念想,只是我手中的烛光早已照不见他们了。
    ——很喜欢这句^_^
  •     好看
  •     人生如此艰难和短暂,道路上布满了始料未及和跌宕起伏……让人唏嘘和感叹。时间在作者的笔下如白驹过隙,时代变换了,人也变换了……回头一望,已是沧海桑田,倍感落寞与无奈。
  •     叶广芩真的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       读完叶广苓的《采桑子》之后心中有很多感触。这本书所写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飘零,更反映了百年中国人思想上的变迁。中国已然从一个轻商重义的社会演变到笑贫不笑娼的年代。至于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很多东西,都在拆拆建建里丢失得差不多了。现代中国像舜铨这般迂腐得固执的大儒又有几人?读到最后一章金家祖坟上盖起了水泥厂这一段的时候,我所想到的竟是中国经典RPG游戏《古剑奇谭》里的诗:“何以自飘零,何以不得安……”
      过去读网络小说,有一种类别是京味。之前对于这满篇油嘴滑舌的贫嘴小说我一直都不甚热爱,今天读了《采桑子》才有种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才是京味!这才是京味啊!借用文中的话,“绝非一般的‘贫北京’、‘油北京’,更非今日的‘痞北京’”,是大宅门里出来的具有深厚家学渊源的古老北京味。
      在今日这样一个苍井空都能引发万人空巷的时代里,希望有更多人能捧起叶老师的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品一品、想一想。
  •       1,首先说整本书的情节结构,除了第一章节是大概笼统的介绍她那金家大家庭的成员,然后其他各个章节分别的介绍兄弟姐妹十几个这一辈子的命运坎坷。如果是在听一位老大妈在讲述她的家庭史来比较,那这本书就是带有文学化了讲述了。当然要肯定的是文笔修饰和阐述步奏都是非常好的。
      2,解放前那些皇宫贵族的生活,在解放后该如何安排?我们该如何看待那些富贵阶层他们所享受的高品质生活与底层老百姓有多大的反差。在整个小说中,我看到的是作者丝毫没有透露出的一点点不应该,感觉那一切本来就应该是她的,也许,世袭制还应该延续至今,该有多好?可能是我误读吧,但我真的有那么一点点那样的感觉
  •     娓娓道来的好故事 云淡风轻的好文笔
  •     对家族历史的叙述,刻画了好几个丰满形象的人物,很值得读的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时是一口气读完的
  •     醍醐灌顶。
    尽管人之于世事,如细砂尘芥般渺小无力,飘无可依,但那些了不起的高贵精神,那些对美好情感的坚守,却又都是人力所为。就这个意义而言,一个人的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如要保持心灵尘土不生,惟有向自身求得。
  •     从现代北京青年人的角度,去体味一个清末家族的风风雨雨,传统文化、家族纠葛、血脉亲情、入世出世,值得思考
  •     好,也没那么好。
  •     值
  •     京味儿看看,皇城根下那些事,都不过是富贵一场,却又浮生无常吧。
  •     果然还是物是人非最伤感
  •     这是我近几年读的书中最爱的一本。眼见着大厦倾颓,骨肉四散,本来是极尽愁怨,却被作者写的像烟草风絮梅时雨,喜和愁都淡而绵延。晚清最后的贵族走下神坛与新时代命运交织,故事从头就是一场不归的离别路。身份与生命间的离愁别绪写到这样广大而精致,值得一读再读。
  •     您的评论很犀利啊……
  •        我倾心于作者的情怀、胸襟、善良。当然还有文笔。
      
       采桑子里的人物鲜活生动。描写的人物除却了皇族身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一见。细腻的描摹竟让我愿意相信一切都是真的。情感中夹杂的情愫复杂而丰富。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宽和。不象现在大多的作品里竟写一些中国人用卑劣的手段达到个人目地。例真环传。人性尽失。这种东西不值得歌颂。在文学文艺作品里应坚持一定的理念。采桑子因作者的内在的素质对人性卑劣恶毒的一面很少提及。我倾慕作者的高度。小说给我们一个纯净的世界,让我们的情感找到一个归属。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我们的情感种种。在采桑子中得以表述。我推荐这本书给我的女儿。读它吧。
      
  •     故事挺好看的。不过换成一大家子超生穷人的背景估计会减掉不少吸引力。。。。
  •     是小说,却更像在叙说一部庞杂宏大的家史,十多个手足在历史诡谲的浪潮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在时代更迭中,既伟大又渺小。
  •     大宅门沦落至此,真可谓风雨飘摇,十四位后人,成人十之有三,到头来各奔东西,凄凄惶惶走向终点。篇中谈及戏曲、建筑、瓷器等文字功底深厚却论而不枯燥乏味,又是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足见其大家风范与文学修养,而隐藏在背后的却是一大家族由兴转衰中道不尽的辛酸苦楚。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时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曲罢一声长叹。
  •       采桑子原是清代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而叶广岑却独特的以每句诗为单元标题,洋洋洒洒写了万字的小说:分别讲述痴迷唱戏的大格格舜锦;三兄弟同室操戈,二哥文革时自缢于旧屋前;二格格生得美貌端方却嫁与商人之子,金家与其断绝关系,终生未能与家人谋面;老王妃舅太太和舅姨太太的清苦日子;终生仰慕四姐的窦世基痴迷于建筑风水的一生;看似疯癫实则清醒的五哥和他儿子金瑞;颇有道家学风的老姨夫完占泰痴迷于酒和五石散;隐秘的谢娘和他的儿子六儿。多出来的一节是:曲罢一声长叹,讲正直儒雅的画家六哥的故事,以六哥去世为结尾,与第一节谁翻乐府凄凉曲恰恰成为一个回环,首尾相接。
         
      作者独特的艺术手法:横纵变换。诗词中的小标题,是在横上的扩展,它使作者选定了叙述的范围:家中兄弟姐妹、隔壁的老王妃舅太太还有桥儿胡同的谢娘。在横扩叙述范围的同时,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在每个小标题下,又有一番纵的行文思路,横纵结合,广而幽深,无散乱之感。因着历史的跨度,书中“我”忽而是深宅大院里淘气的小格格“耗子丫丫”,忽而是为家庭奔波忙碌的见证城楼倒塌,亲人故去的金舜铭,沧桑零落之感尤甚。
      
       叶广岑作为一个旗人王府大家庭里的小格格,从小耳濡目染,得传统文化浸染,而后又经历风雨飘摇的历史更迭,见证了特殊的一类人:作为先前统治者的满族人在现代文化演进的过程中的尴尬。家族的兴衰恩怨,文化的稀释溶解,在民国至今的历史大背景下显得几多辛酸。叶广岑的小说是很独特,她的素材,所阅人事,自是不同与旁人,所以小说不同于一般的京味小说,没落旧贵族的骄傲、辛酸蕴含其中。叶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构思,很大原因是纳兰性德是其旗人祖先中的翘楚,祖先的认同感是中华文化中斩不断的一脉。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叶广岑在签字的时候,往往在名和姓之间空出一段白,旧王孙的习气不改啊。但同时她讨厌拿满族、皇亲国戚、格格这些字眼儿来招徕人气敛财的可笑行径,采桑子一书中也可窥得,然而搜到的一张采桑子电视剧的宣传照上,主办方的海报上还印着原著:叶赫那拉·广岑,真是万分讽刺。拍采桑子的人不懂采桑子,真真是可叹。
  •        长久以来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都非常的鄙夷,偶尔和三两好友聊天至此,但凡吐槽中国较欧美现当代文学如何如何不如都是最为保险,最博人赞同的话。
       看完这本书后,我也向三四好友推荐此书,有的也只是出于礼貌说会去读读,有的也会立马下载随便翻翻。于是那日和王谈论这本书就起了诸多的争执。这也无可非议,艺术喜好本来就是一个主观味道极浓词。
       其实论到底,常常会为一本书的好坏争论,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恒定。如果年代久远一点,还可以用“时空”来参考。若说话的人身份高一点,还可以用“权威”来衡量。但是,这些标准一旦涉及自己的主观喜好,都会失去其“标准”的功用。所以,费再多口舌谈好坏都无用,我只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其实到了现在我一直觉得谈一本书看着好不好,不在乎其用了什么手法,怎么布局,故事如何惊险,技巧怎样精湛。只要其整体风格浑融即可。
       《采桑子》本身并没有玩弄任何的小说技巧。莫不过是平铺直叙,拉拉扯扯一个家族几代人,一个人一个章节,写人情写故事。不议论其中人物,不评论是非,娓娓道来,真实又冷静。就和叙述者的身份一样,混同在大家族中写家人,多是包容和感叹,而不是议论针砭。
       书中点到一句贾平凹说写小说的三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句话看后,我觉得很有意味。当然,贾平凹的话能不能作为评判标准,也不一定,不过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的确很符合中国人写文抒臆的一大特点。
       我觉着现代派写小说就很有一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味道。包括一些现在写小说的作家,也常常有这种感受。往往都是在表面的故事下,隐藏着更多更深的用意,需要读者费尽心思一一挖掘。例如,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诸多作品都可以这样解读。当然,这样说未免生硬,其实我也并没有批评的意思。如果整体浑融完满,不做作自然,那么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可以看的上是极好的文章。
      
       而好像也是前不久,好像是看徐葆耕的通识读本。其中聊到中国文学,说中国人写文章讲究“化”。当时对这一句话并不十分理解,毕竟没有想到什么材料来论证,文中又没有对“化”做一个定义,所以脑子对这个观点就十分的模糊。
       不过,如果当真要将观点术语一一解释定义一番,又在拿一例子去论证,那么就不是中国的特色,反倒是实在的西方行文做学问的套路了。
       写情最怕腻,如若擅自将自我代入不加克制,就很容易让人觉着矫情。所以“解释'人情是最吃力不讨好的行径。
       《采桑子》不论不议,只称述,老老实实的将故事记入下来,不多言说,是非纷纷扰扰。各种人物也并非被什么玄而又玄的主义、观点、心性所扰。(也许当事人是这样的感受,不过在作者眼中都变为实实在在的”人的痴迷“)。她写人,不写太多内心所感,只写”痴“,痴戏,痴情,痴酒,都是痴,看起来像小儿玩闹沉迷不知节制。但其实这就是为人只本性,并不玄,也不深。在他人眼里都是平平凡凡的执着与痴迷。
       这种温柔又冷静的记述,便像之前所说,投入的是一种深深的感怀与包容,并不努力去解释和研究各种缘由和发展,适时随景,看人世流转,种种是非争端或是聚散离合都化作了情。
      
       而如若仅仅这样记述肯定没法打动人心,写故事最怕太直白太单调。所以叶广岑也写“讲究”,写看戏的讲究,古玩的讲究,喝酒的讲究等等。这些讲究加了进去,就让整本书显得丰满,实在。不再是轻轻浮浮人情纷扰,多了点沉淀和积累,便显得深重和实在的多了。
      
       最后还是回到最开始,不管书中的语言是不是有太重的“遗老”的味道,也不论里面时时闪现的那些令当下年轻人十分厌恶的“gc“的言论。总而言之,在我读来,语言和故事合的上,故事和人情融得了,算得上浑融,在我心底便也算得上”上品“。
  •     细细描摹出了一幅家族画卷,每个人物的一生都有些荒诞的意味,一个大家族,游离于传承,看得到历史遗留下来的厚重的规矩,却轻易地悄无声息的消失在时间中。
  •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2017w1314
  •     我才看到这篇,很是惊艳呀~不矫情的文艺女青年
  •     时代变迁在一家人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从清末到民国到新中国文化大革命乃至世纪末的大规模拆迁重建,20世纪真是动荡多变的百年。这本书让我对清末贵族家庭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却更让我更好奇,想继续读读这方面的书。这本书应该还会重读。
  •     先读的《状元媒》,发现《采桑子》和《状元媒》有些雷同,有些补充,都是叶老师家族的事情,都是非常好看的小说,值得一读。
  •     求推荐好的家族小说~
  •     大概更适用于历史和家族小说吧,最近读的多是这一类的,这样的感觉更强烈一些
  •     喜欢你的文风。
  •     文化味儿太足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