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组曲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军事 > 法兰西组曲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020077052
作者:[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页数:396页

作者简介

《法兰西组曲》创作于历史的战火之中,它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一九四〇年的巴黎大逃亡,当时法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卷入了这场悲剧性的混乱之中。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没有放过逃亡中呈现出的怯懦,同样也没有放过人民在这场逃亡中显现出的团结一致的微弱火花。画面中有被情人抛弃的妇人,有大资产阶级显贵,有堵塞了法国各条公路、在突如其来的轰炸中受伤而被丢弃在农庄的伤者……接着,敌人占领了这块麻木而惊恐的土地,布西小镇不得不迎来德军的进驻,而占领军的出现引发出居民的挫败感,人们醒来了……
在读者几乎已经忘记古典小说家魅力的时代,内米洛夫斯基用她生命最后几年的痛苦和光彩夺目的才华,以虚构世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曾经的过去:人物、事件和背景。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部  六月风暴第二部  柔板附录一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手稿注释附录二  1936-1945年的通信致谢译后记

编辑推荐

  揪人心魄……是无与伦比的天才之作  温暖、饱满,予人阅读的快感  尘封半个世纪,横空出世改写当代法国文学史  王安忆、朱利安·巴恩斯、石黑一雄……中外文学名家共同推荐

前言

  一九二九年,贝尔纳·格拉塞被一部名为《大卫·格德尔=》的手稿深深打动了,手稿是从邮局寄来的,他立即决定出版。正欲与作者取得联系之时,他却突然发现,这位作者许是害怕遭到拒绝,没有留下姓名和地址,只留下了一个信箱号。于是他在报纸上登了启示,希望作者前来与他见上一面,彼此认识一下。  几天后,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出现在他的面前时,贝尔纳·格拉塞几乎不能相信这位看上去活泼、平静,在法国刚刚度过十个年头的年轻女性竟然能写出如此才气逼人、残忍、大胆,并且笔法如此老道的作品。应该说这是一部作家到了成熟境界才能够成功写就的作品。尽管他已经开始欣赏眼前的这位女性了,但是还在怀疑,他问了她很多问题,直到最后才确认,她的的确确就是作者,而不是代替某个希望躲在幕后的知名作家而来。  一经出版,《大卫·格德尔》便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乃至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也随之迅速成名,彼此之间相去甚远的作家——比如说犹太作家约瑟夫·凯塞尔和极右翼君主政体拥护者、反犹作家罗伯特·布拉西雅克——都给了她高度褒扬。生于基辅的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从小就跟家庭教师学法语。除法语外,她还讲得一口流利的俄语、波兰语、英语、巴斯克语和芬兰语,并且,她还懂意第绪语。

内容概要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
一九〇三年出生于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因其一九二九年出版的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了文学上的成功,接着又创作了小说《舞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在摩万的一个小镇里,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一九四二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她十三岁的长女德尼斯带着一口箱子东躲西藏,箱子里是承载着痛苦的圣物:母亲的遗稿——直至今天才出版的《法兰西组曲》。

章节摘录

  第一部 六月风暴  1 战争  天热了,巴黎人想。春天的风。这是战争期间的夜晚,警报。但是夜晚会消失的,战争也还遥远。睡不着的人,那些蜷缩在床上的病人,那些担忧前线的儿子的母亲,那些因为流泪而目光暗淡的情网中的女人,他们听到了第一声警报。这一声还是那种沉沉的送气声像是从窒息的胸膛里发出的一声叹息。又过去了一会儿时间,整个天空边布满了爆炸声。爆炸声从远处、从地平线的那一头传来,还真像是不紧不慢的呢!睡梦中的人们仿佛看见了大海,一波接着一波,推着海浪和卵石往前涌,又像是三月摇动着森林的暴风雨,或是一群奋蹄急奔、隆隆踏过地面的牛,直到睡意渐渐退去,男人勉强睁开眼睛,咕哝了一声。  “是警报吗?”  更为警惕、更加清醒的女人已经站起身来。有些人关好窗子,合拢百叶窗后,便又躺下了。昨天,六月三日,星期一,开战以来第一次,炸弹投在了巴黎城内;但是大家都很安静。只是前方传来的消息不太好。没有人相信。可是如果宣告说打了胜仗,那恐怕更没有人相信。“我们真是搞不明白。”大家都说。借着手提小灯的光,大人给孩子穿好衣服。母亲用双臂整个儿地将沉沉的、温热的小身体抱起来:“过来,别害怕,别哭。”是警报。所有的灯都灭了,但是在这六月金黄、澄净的天空下,每一座房屋、每一条街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塞纳河就像是一面多棱镜,将无数散乱的灯光围拢起来,反射出百倍的光芒。没能藏好的窗子,在柔和的阴影里闪烁着的屋顶,还有大门上每一处凸起都泛着微光的金属装饰,亮的时间似乎比别的要长的几盏红灯,也不知道为什么,塞纳河尤其吸引它们,它们被塞纳河捉住了,在它的水波里嬉戏。如果从高处看,塞纳河应当白得像条牛奶河。有些人会想,这样的河水会给敌机指明方向。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可能。实际上,大家什么也不知道。“我还是待在床上吧”,半梦半醒的声音在嘟哝,“我不怕。——不管怎么样,一次就够了”,智者回答道。  新的大楼里,透过紧急备用楼梯的玻璃门,可以看见一簇、两簇、三簇小小的跳动的光:这是六楼的居民从高处逃下来。尽管有规定,他们手里的小电灯还是亮着。“我最好还是不要在楼梯上把脸摔破,你跟上了吗,爱弥尔?”大家都压低了声音,好像这里到处都是敌人的眼睛和耳朵。然后是关门的声音,一扇接着一扇。在居民区,地铁里的人依旧不少,躲在散发着臭味的隐蔽地方,而有钱人则待在看门人那里,耳朵分辨着外面炸弹落地的破裂和爆炸声,神情专注,竖着身体,仿佛临近狩猎之夜时焦灼不安的动物。  穷人并不比有钱人更害怕,他们没把自己的命看得那么重,但是他们更喜欢人云亦云,穷人和有钱人此时互相需要着,需要臂挽着臂,需要一起颤抖一起笑。天很快就要亮了。一束淡紫色和银色的天光滑过小街,滑过河岸的护栏,滑过圣母院的塔楼。沙袋将主要建筑遮没了一半,把歌剧院侧面的卡尔波的那组舞女遮没了,也吞没了凯旋门上高奏着的《马赛曲》的歌声。  炮声开始还在远处回荡,接着这声音就近了,每扇玻璃都随之震颤。人们堵住了窗户,不让一丝灯光泄出窗外,孩子们就在这闷热的房间里出生,他们的哭声让女人忘记了警报和战争的声音。在垂死的人听起来,这炮声显得软弱无力、毫无意义,仅仅就是再多一点声音而已,而恶毒的、巨大的嘈杂声早就要将他们吞没了,如同吞没一朵浪花一般。小东西贴着妈妈暖烘烘的腹部安静地睡着,轻轻咂着嘴唇,仿佛吃奶的小羊羔。警报拉响时被扔掉的流动摊贩车散落在街上,车里装满了鲜花。  红艳艳的太阳仍然升起在没有一丝云彩的苍穹上。又一声炮响,这一次离巴黎如此之近,以至于小鸟从建筑物的顶端惊飞而去。天际高处滑过巨大的黑鸟,在太阳下伸展着映成玫瑰红色的翅膀,飞过就不见了,然后飞过来的是美丽的、肥嘟嘟的、咕咕叫着的鸽子和燕子,麻雀安静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蹦蹦跳跳。塞纳河边的每一棵杨树上都栖息着一串棕色的小鸟,它们非常卖力地歌唱着。地窖深处,人们终于听到来自远方的一声召唤,因为距离,这三个全音组成的军号声显得非常细弱。警报结束了。  安迪在一九四八年到肖申克时是三十岁,他属于五短身材,长得白白净净,一头棕发,双手小而灵巧。他戴了一副金边眼镜,指甲永远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最记得的也是那双手,一个男人给人这种印象还满滑稽的,但这似乎正好总结了安迪这个人的特色,他的样子老让你觉得他似乎应该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他没进来前,是波特兰一家大银行的信托部副总裁。在保守的银行界,年纪轻轻就坐上这个位子,可说是前程似锦。尤其在新英格兰这一带,保守的风气更是十倍于其他地方;除非你是个精神委靡的秃头中年人,不时整整西装裤上的线条,惟恐不够笔挺,否则很难得到当地人的信任,让他们把钱存在你那里。安迪是因为谋杀了老婆和她的情夫而被关进来的。  我相信我说过,监狱里每个犯人都声称自己无辜。他们只是碰上了铁石心肠的法官、无能的律师、警察的诬告,而成为受害者,再不然就是运气实在太坏了。尽管他们手按《圣经》宣誓,但却口是心非,像电视布道家那样信口开河而已。大多数囚犯都不是什么好人,无论对自己或对别人,都没什么好处,他们最大的不幸,就是被生到这世上来。我在肖申克的那些年中,尽管许多人告诉我他们是无辜的,但我相信其中真正无辜的人不超过十个,安迪-杜佛尼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我是经过了很多年才相信他的无辜,如果一九四七到四八年间,波特兰高等法院审判他的案子时我也是陪审团的一员,我想我也会投票赞成将他定罪。  那是个轰动一时的案子,具备了所有耸动刺激的案子必备的要素。三位主角,一位是交游广泛的美丽名媛(已死),一位是当地的运动健将(也死了),被告则是著名的青年企业家,再加上报纸的渲染、对丑闻的暗示。检察当局认为这个案子几乎是铁证如山,而案子之所以还审了那么长的一段时日,是因为侦办此案的检察官当时正要出马竞选众议员,有意留给大家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场出色的法庭秀,旁观的群众清晨四点钟就冒着零度以下的低温到法院排队,免得抢不到位子。  在这个案子里,安迪始终不曾抗议过由检察官提出的指控,包括安迪的太太琳达在一九四七年六月表示有意去学高尔夫球,她选了佛茂丘乡村俱乐部的课程学了四个月,教练叫格林·昆丁,是一名职业高尔夫球手。结果没有多久,琳达便和高尔夫球教练好起来了,到了八月底,安迪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安迪和琳达在一九四七年九月十日下午大吵一架,争论的导火线便是琳达的外遇。  安迪供称琳达当时表示她很高兴安迪知道这件事,并说偷偷摸摸瞒着他约会,实在很不舒服,她要去雷诺城办离婚。安迪回答,要他一起去雷诺,门儿都没有,他们会先去地狱。琳达当晚即离家出走,到昆丁住处过夜,昆丁家就在高尔夫球场附近。第二天早上,为昆丁清扫洗衣的佣人发现他们两人死在床上,每人各中四枪。  最后一项事实对安迪最不利。怀抱着政治热情的检察官做了慷慨激昂的开场白和结论。他说安迪·杜佛尼不只是个因为妻子不贞而热血沸腾、急于报复的丈夫,如果是出于这样的动机,我们虽然无法原谅,却可以理解,但是他的报复手段实在太冷血了。想象一下!他连珠炮般对着陪审团说:每人各射了四枪,不是射完手枪里的六发子弹就算了,而是总共射了八枪。把原先枪膛里的子弹射完后,停下来,重新装子弹,然后再一人补一枪!第二天《波特兰太阳报》以斗大标题怒吼着:给他四枪,她也四枪!  路易斯登镇一家当铺的伙计作证说,他在案发两天前卖了一支点三八口径、有六发子弹的警用手枪给安迪·杜佛尼。乡村俱乐部的酒保作证说九月十日晚上七点左右,安迪到酒吧来喝酒,在二十分钟内喝了三杯烈威士忌酒,当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时,他告诉酒保要去昆丁家,并说欲知后事如何,明天看报纸就知道了。还有一个距离昆丁家一英里远的便利商店店员告诉法庭,安迪·杜佛尼在当晚八点四十五分左右去过他的店。他买了香烟、三夸脱啤酒,还有一些擦碗布。法医证明昆丁和琳达是大约在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两点之间遇害的。检察官派出的探员作证时表示,昆丁家七十码外的地方有个岔道,九月十一日下午,他们在岔道附近找到三样物证:两个空啤酒瓶(上面有被告的指纹)、十二根烟蒂(是被告抽的牌子)以及轮胎痕迹(正是被告一九四七年出厂的普利茅斯牌车子的车胎印子)。  在昆丁住处的客厅中,有四条擦碗布扔在沙发上,上面有弹孔和火药灼伤的痕迹。警探的推论是,凶手把擦碗布包在枪口上来消音(安迪的律师对探员擅自推论提出强烈抗议)。  ……

图书封面


 法兰西组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内米的<法兰西组曲>中,你能够读到一句句、一段段温暖而又安宁的话语,你无法想象这些场景是在二战中的法国!虽然也夹杂对人性的描写和大灾面前正常生活偶尔被打断的临时混乱感,可文字呈现出来的生活始终是温柔的,虽然这温柔有一点点残酷!内米曾这样温柔的看待和对待生活,可最终这样一个灵魂却消失在集中营中。现实如此残酷,但我们却可保留对生活的那片真。"我,我自然会做我想做的事情。我想要自由。对于外在的自由,我要求的不多,比如说去旅行,离开这座屋子(尽管这也许是难以想象的幸福!)我要的更是内在的自由,选择属于我自己的方向,只取决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跟从蜂群。"内米在组曲中曾对露西尔的心里进行过这样一段描写,反映了露西尔对于自己与占领者德国军官之间所产生的感情的痛苦与纠结,她活在成为俘虏的丈夫和处处对他进行监视的婆婆的阴影之下,也活在他人对占领者天然仇视和自己对这位德国军官的好感的夹缝之中。她不知道怎么办!究竟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要屈从于集体的意识?我想每个人也许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其实露西尔的内心已经有了答案,可现实的各种存在却也那样难以撼动,所以这样看来自由的获得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是万劫不复!第二章的22节开头,让人想起阿根廷文学大师胡利奥.科塔萨尔的短篇小说集<万火归一>中的<南方高速>中发生在大拥堵的高速路上的故事。因为某些事件,人们短暂的相逢和接触,同样因为事件的解除人们又各自分散,可有些东西仍会留在人们的心中,是人性共通的东西,是抛开种族、信仰、语言、文化之外的人最本真的东西。整本书最后以"只剩下一缕烟"结束。"这些侵略者又将奔赴新的战场,对于他们来说,战争无法预知,究竟是胜利还是死亡。这样看来,战争不管对于胜利者还是战败者都是一种伤害,那种个体命运的不可知感,深深的攫住每个人的心。可内米最终还是死在了德国人的集中营中,不管她曾经对于战争有过怎样温柔而又深沉的认识。她终究没有书中那位被露西尔保护的农民那样好命,免于被德国人杀害,法国终究没有保护好她。如果作者没有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将是一部包含了5个部分的鸿篇巨制,可是她作为作家的声望和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身份并没能挽救她犹太人身份给她带来的惨遭杀害的命运,年仅37岁,在一个作家最为成熟的年纪和创作力最为旺盛的时候,她的生命戛然而止。我们只能从她的手稿中一窥她对于写作的规划和书中各个人物命运的走向,而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创作的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自己的人生轨迹。而这无疑是这位著名的俄裔作家对于人类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法兰西给予她的只是2004年的雷诺多奖,当人们感叹于法国人将这一重要奖项第一次颁给一位已故作家时,作者却在她即将走向悲惨命运的终点时,对个人与集体,对战争下的人性,对历史进行着最深沉的思考。在我看来法兰西没有起到保护好她的作用,不光是她,对于整个法国人民都是一样,所以作者才用她娴熟的写作技巧和超乎寻常的冷静,对战争这一人类的灾难进行着书写和思考。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作为二战主题的文学并不是最有特色的,但是高中的时候看它,还是被几条并行的主线小小惊艳,这种从小处开始做宏观描述的写法可读性很强。
  •     十分之一棄。閱讀體驗很好,but沒什麼感覺。━┳━ ━┳━
  •     这可以说是一幅关于二战法国战场的巨幅画卷,也可以说是一场每一乐章、每个乐句都丝丝入扣深入人心的交响曲。”小人物遇上大时代的故事“,可以这么说,历史车轮辗过他们的前额,这段恐慌的记忆深入骨血。写得非常、非常好。
  •     农村也能到!very good
  •     再见,尽管我饱含深情。
  •     以后看不下去的就不看了
  •     法国沦陷时普通民众的悲惨不必说,但这一时期法国文学中大多数德国军官的形象依旧是人性的,甚至说很值得女性爱慕(对比日中,德法这种暧昧关系很微妙)。本书作者最后死于集中营,如果她和莱维一样幸存下来,会不会有所改观?
  •     “历史事实、革命事实等都应当蜻蜓点水般带过,而真正应当深化的,是日常生活,令人感动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它所具有的戏剧性的一面。”
  •     非常棒,只可惜这本书还没完成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女士就被残害了
  •     美中不足是字有点儿小。
  •     古典叙事,战时人物群像
  •     非常好的书,推荐,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     一场灾难的全景,残酷的是,作者再也无法把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讲完。
  •     没什么大感觉,更多是觉得无聊,千篇一律,可能是类似的太多,也有可能是还没写完吧。
  •     初读本书时对这种古典小说竟然觉得有些陌生,一切都是那么的冷静但在其中却布满线索。女性作家有一种天生的柔情,以至于即使在面对战争这么残酷的主题时,在她们的笔下还是会有温柔的影子。这影子里是关于希望和生命,怨恨和黑暗,堕落和拯救。战争是个冷酷的字眼,它让人麻木而温情,即使前一秒还可以共饮葡萄酒,而后一秒在国家逻辑的干扰下彼此都知道眼前的人目前还是敌人!那在战争中未完成的爱情,无所谓对错还是信仰,忠诚抑或背叛,因为此时她更多的变成了一种可耻的狂热。狂热,柔情,希望,母性。。。我可以给战争奉献无数词语但都不能触摸他的全部。这不是战争的史诗,这是时代的素描。PS露西尔的爱情结局让我知道在我内心,我依旧是个传统的读者。PPS可惜这是本未尽之作。。。。。。
  •     古典主义的小说总是散发着独特的深邃的迷人气质
  •     袁筱一简直是神级译者,让翻译这种再创造成为一种艺术,让人完全没有对原著原本样子的困惑和语言差异的遗憾。
  •     袁莜一和评论们都用古典主义称赞这部小说,如果比作电影,古典主义的法兰西组曲就像是勇敢的心之类的史诗电影,那么被认为结构支离破碎的现代派小说应该就像诺兰拼贴蒙太奇的致命魔术。对我而言,我会对前者感动,对后者着迷。如果我说,生逢乱世加上理智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和不错的文笔就能成就一副历史画卷,会不会对作者特别还是死于奥斯维辛的女作家太过刻薄,噢,上帝,原料我吧,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     能够在译文中保持如此水平,原作赞一个,译者赞一个
  •     我一定看过这本书,可是总想不起来何时看的,以及是否买了书。
  •     真心是白描,但描的很有层次感,轻重缓急也好
  •     法国人写阶级真是一绝 ps. 翻译非常好
  •     读罢想哭
  •     作者作为一个犹太人却能以上帝视角来写这个宏大的战争时期的群像剧真的很了不起,但是这是一个再也完结不了的坑不能更遗憾啊
  •     好几次都是翻了前面几十页就因为别的更好看的书而放弃了,这回终于把它翻完了!感觉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好看,节奏性更强,其实蛮想知道第一部分的几个主角后来怎么样了,竟然没结尾了...第二部分大概就是说德军来了,德军进驻了,德军走了,到底还是没什么波澜壮阔的事情嘛...小失望...
  •     异常扎实、清晰、拥有激起人强烈阅读感的一本书。为了举起如此沉重得负荷,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气。我并不缺少完成这项工程之心,但是目标长远,时间却如此短暂。
  •     如果我曾见过的星辰,它再不肯对着我俯望,我情愿孤零零地灭亡,像戴镣铐的奴隶一样。
  •     原著果然更细腻更动人,其实是一幅广阔的画卷,却因女作家本人的悲惨命运而嘎然而止
  •     法国女人,德国男人。
  •     译本不错~~~
  •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作者可以不带任何偏见和仇恨。这是很多人,很多民族都做不到的。电影式的场景切换。
  •     开篇就是波澜壮阔的画卷,第二部则是动人小品。如果能写完全部,怕是不输普鲁斯特(而且明显比普鲁斯特reader-friendly多了)。四星半。
  •     内米洛夫斯基
  •     大时代下,人物形形色色的群像,在书后的附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本的五部构思,假使全部完成,这就是法国的战争与和平。两部之中,已然看到作者描绘人物心理,塑造角色形象的功力之强,又带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一抹温情。但这幕组曲的终止符,却是作者的被捕与死亡。但愿有朝一日,人类能用文学祭奠逝者,用艺术消弭战争
  •     T_T 要是按计划写完了那该多好。
  •     内米洛夫斯基的写作如此自然冷静,充满柔情却理智得残忍。立场的不同无法弥合,血的暗流终究还是将他们隔开。作者对感情的处理现实得不留余地。有些人之间,真的注定只能相交又错过。
  •     很好,不过还没看完。
  •     看着附录里上帝视角的构架,千种思绪,万般遗憾;曲未终罢,斯人已逝。Irene Nemirovsky,你说历史翻覆只是蜻蜓点水,生活才是值得被留下的那一个。
  •     俄罗斯气质史诗叙述
  •     细腻含蓄。
  •     一本书,因为战争没能写完。。。
  •     今年读到的最好的小说,没有之一。依莱娜才气过人,袁筱一的翻译,看到自己喜欢的译者翻译如此美妙的小说,然后自己读到了真是庆幸我还活着!《法兰西组曲》按照作者的意图应该有五部,由于作者被纳粹逮捕并杀害,只能看到前两部,这是一本古典主义手法的小说,作者冷静客观游走于小说之外,草灰蛇线伏延千里,精妙的情节推进,bravo!印象最深的是佩里岗家族的长子菲利普神父被他所护送的孩子杀死的一章,真是残忍的讽刺!强烈推荐给大家,reading,reading,reading。
  •     1.19,
  •     我没有想到还会遇上这么精彩的作品。说遇上是因为我之前对其一无所知,然而现在呢,我几乎想背诵里面某些段落!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二战里将德国士兵真正视为人的作品,也许有点太宽松了,也许是因为后续的反转没有来得及,也许。。。本来德法战争就是里面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     战争的面目。
  •     我们不用分离,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她在他耳边轻声说
  •     覆巢之下从无完卵,然而无论是太平盛世或是战时离乱,有人的地方就有一切,喜怒哀乐……
  •     重读
  •     “重塑古典小说的魅力”,显然作者做到了这一点~文笔细腻流畅,情节张弛有度,心理细节总能击中人心,景色描写有种屠格涅夫式的俄罗斯风味。袁筱一的翻译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女性之美与敏感。可以想见如果作者没有遇害而能将整个系列写完,该是一部多么震撼的作品。
  •     比电影好多了……
  •     文笔真是很赞,当然说明翻译也赞
  •     喜欢柔板和后记
  •     六月风暴的生动群像素描,柔板徐徐道来的乡间风波,本来应该更加恢弘壮美的组曲却被纳粹扼杀在第二章节,每当看着手稿注释里那关于未来可能性的展开与讨论,都会深深惋惜这位充满才气的作家在祖国被入侵的背景下究竟还能奏出多么精彩的乐章来。她用入木三分的笔触描写着一出出人间戏剧,有些悲天悯人,有些荒诞可笑,有些大梦初醒,有些挣扎沉浮,将种种不同风格的人统合在一起,彼此为着性命、理想、尊严、怪癖等等在道路上奔逃,需要相当的组织构思,但伊莱娜却做到了,而且以她那平铺直叙却又魅力无穷的文字展现了出来;相比于交代背景的一章,二章则更小品一些,却也更加典型地反映出微缩世界对于德国入侵的种种反应。她的文笔非常了不起,时而细腻时而优雅时而带些讽刺,尤其对于人心的叙述格外准确。很喜欢这本书和这个作者。
  •     第一部是逃难中人物脸谱;第二部是侵略者和驻地民众的众生相。战争大背景下,虚伪、勇敢、怯懦、爱国、恐惧。。。法兰西人民展现了战争阴云下应有的一切。看过前言,突然感觉法国被占领是绝咎由自取,想想是如何对待犹太作家的吧!
  •     虽然未完成,但已经写好的五分之二是现实主义力作。难得是作者在颠沛中的“客观”和悲悯。
  •     好书 更喜欢第一部 很紧凑 第二部也很棒 就是对于我来说 感觉太“言情”了。很可惜没有写完 太可惜了 可恶的纳粹 作者还把他们写的那么品格优秀 挺讽刺的
  •     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继承的,那种俄国文学特有的,对波澜壮阔历史下平凡人的悲悯。在总体战时代,坚持古典主义情怀固然值得钦佩,但终究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末路,一如那个在池塘里死去的神父。附录里的丈夫在作家被捕后的几封书信里,透露出的焦急绝望,直至他自己也被送入毒气室,其实更能触动人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