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未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带一本书去未来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802515895
作者:薛原,叶芳
页数:252页

作者简介

在网络浏览的时代,当电子书和网络阅读成为青年人的生活习惯时,传统阅读成了一个问题,书的未来成了一个疑问。
此书的作者,既有耄耋之年的文化老人,又有风华正茂的年青学生;既有作家学者,也有网络写手;既有书店卖书人,也有图书馆管理员;既有出版人,也有教书人;既有传统的藏书家,也有网络上的阅读者……不管何种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者,以读者的名义,谈关于书的记忆,谈关于书的认识,谈关于书的故事,谈关于书的情感,不管谈的是什么内容,都指向了一个主题:就是关于书的未来。
读书人是有福的,图书的生命力是长久的,这是该书的主题,而带一本书去未来,也是该书作者共同的心声,更是爱书人关于书的未来的共同信念。

书籍目录

钟叔河  书的未来
周 实 读书人是有福了
沈 睿 书的未来
叶 芳 有时忧伤有时欢喜
吴 彬 我与书:记忆中的零零碎碎
止 庵 小时读书
聂鑫森 纸质书的恒定性
薛 冰 书的未来及其他
李东晔 书的未来
周泽雄 末代书生的心灵
陈为人 关于书的记忆
蔡晓滨 思想尽在手中书
孙少山 书的变迁
赵柏田 书的未来
李国涛 真有“一缕书香”吧
散 木 书的未来
房向东 读屏时代与纸质读物
傅国涌 永远的书
伍立杨 水到渠成
王雪芬 书的未来
李 更 书与怀旧
丁国强 书的未来不是梦
鲁 原 读书四用
解维汉 好书长伴江山永
习 习 书的未来
谢其章 盼一间纯粹的书房
黄三畅 未来的书
李 泉 生活,从阅读开始
朱晓剑 书式生活
刘宜庆 电子书与书香杀手
杜 莹 与书相伴
顾文豪 伟大拐角的拐角
刘 春 与书有关的三个片断
雷 雨 相信书有未来
曾祥芹 书的变脸与本相
马 一 贩书人说
徐 绚 买书与贩书
蔡朝阳 书店,使城市生活更美好
吉 光 艳丽的书,素淡的人
雪 堂 恢复一种久远的传统
周宜地 写你想写的,读你想读的
岑燮钧 纸上烟岚自流转
俞 妍 明天,我们不用晒书
林少华 书的未来:火光中与芯片中
韦 泱 书的前世后事
萧三郎 阅读断章
虞非子 《离骚》之于我……
杨小洲 书籍的未来
荣方超 “潜伏”于纸本书中的“能量”
王丹枫 书迷•钱包
毛周林 网络阅读与纸媒阅读
郑红革 我的读书时代
思 郁 根本不想摆脱书
许大昕 胆小的爱书人
赵荔红 假如没有了纸书
罗文华 食读,性也
王 洋 书的未来
王登羿 最美的梦想
张愫愫 “鱼”与“熊掌”
韩 戍 那一缕书香不会消失
小 米 不死
王 敏 书的猜想
杨宏宇 带一本书去未来
薛 原 电纸书•纸本书

编辑推荐

  如果让你带一《带一本书去未来》去未来,你会选择带哪一本……同实:《读书人是有福了》,止庵:《小时读书》,周泽雄:《末代书生的心灵》,散木:《书的未来》,傅国涌:《永远的书》,马一:《贩书人说》,小米:《不死》,薛原:《电纸书·纸》。  植物形式的记忆,首先是纸莎草纸,而后便是以纸制成的书……

内容概要

薛原,《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良友书坊执行主编。
叶芳,历任三联书店发行部主任、杭州三联书店总经理,长期从事出版工作。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想,即使阅读器真能全面取代纸本,也不过和平装取代线装、纸本取代竹帛、竹帛取代甲骨一样,又来一次世代交替而已。模样再变,供人阅读的功能不会变,人们读它,还是在读书。  ——钟叔河  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伴着科学技术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手机、互联网、电子书、随身听、声光电,多奇妙!  ——周实  仔细想来,我爱书,很多时候可能都不是热爱书中的内容,而是热爱书本身。  ——沈睿  书的形象,书的魂魄,书的命运……穿越了时光的洪流,可以传至久远,漂洋过海,传到异国他乡,激动另一个民族,启发另外的人群,悄悄地掀起意想不到的思想风暴。  ——傅国涌  它也有自己的味道。那些旧纸张散发出的不是肮脏的气味,而是一种淡淡的香甜,有一丝残存的油墨味道夹杂在里面,随着书页翻动缓缓地小心地钻进鼻孔,足以令我心醉。那其中大概还混有历任书主留下的一些气息,那是一种爱书人的温润的汗迹。这些气息总让我把它想象成一块盘了多年的玉。  ——小米  到目前为止,书还是最经济、最灵活、最方便的信息传输方式,而且花费非常低。电脑通讯跑在你前面,书却会与你一同上路,而且步伐一致。如果你落难荒岛,没法给电脑接上电源,那么书仍然是最有价值的工具。就算你的电脑有太阳能电池,可你想躺在吊床上用它,也没那么容易。书仍然是落难时或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伴侣。书是那种一旦发明,便无需再作改进的工具,因为它已臻完善,就像锤子、刀子、勺子或剪子一样。  ——安伯托·艾柯

章节摘录

  记得有人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夏曾佑(清朝进士,曾出洋考察,民国初年任教育部司长)首编古代史教科书,曾设问“男女私通始于何时”,答案则是“女岐”(根据大概是《楚辞》王逸注云“女岐无夫而生九子”)。此间此答,真的妙不可言。  如果早生四五十年,有幸读夏先生的书,恐怕只能老实回答“不知道”。因为有人类便有男女,有男女便会要“通”,人类历史少说已经几十万年,明媒正娶依法登记这一套却不过实行过千百十年,在有巢氏的巢中和山顶洞人的洞里,怎么知道男女在私通还是在公通,他们的“通”又“始”于公元前几万几千几百几十几年呢?  这次薛君来问图书的未来,西谚云“欲知其未来,先明其原始”,所以无妨学学夏先生,先来问问人们称之为图书的这种东西始于何时,如果仍援夏先生之例,也许可以答“河图洛书”吧。“河出图,洛出书,圣人(伏羲、大禹)则之”,以成八卦九畴,这是《书经》和《易经》中的话,比屈原问“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更为“经典”,但同样也如司马迁说的“缙绅先生难言之”,作不得数。  其实人类自从野蛮开始进入文明,便有了交流、学习、传承的需要,也有了想象与祈求。三千年前殷人用锐器刻在甲骨上的,四千年前两河流域人用小圆棒划在湿黏土板上的,五千年前古埃及人用炭黑写在纸草(papyrus)上的,直至二万五千年前克罗马农人彩绘在法国和西班牙洞穴石壁上的(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彩图第七页),便是先人的创作,先人留下的信息,也就是真实存在过至今还存在(当然只能存在于博物馆和图册里)的“河图洛书”。   ……

图书封面


 带一本书去未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带一本书去未来》未来的书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想,即使阅读器真能全面取代纸本,也不过和平装取代线装、纸本取代竹帛、竹帛取代甲骨一样,又来一次世代交替而已。模样再变,供人阅读的功能不会变,人们读它,还是在读书。(钟叔河)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伴着科学技术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手机,互联网,电子书,随身听,声光电,多奇妙!(周实)我爱书,很多时候可能都不是热爱书中的内容,而是热爱书本身。(沈睿)书的形象,书的魂魄,书的命运……穿越了时光的洪流,可以传至久远,漂洋过海,传到异国他乡,激动另一个民族,启发另外的人群,悄悄地掀起意想不到的思想风暴。(傅国涌)它也有自己的味道。那些旧纸张散发出的不是肮脏的气味,而是一种淡淡的香甜,有一丝残存的油墨味道夹杂在里面,随着书页翻动缓缓的小心的钻进鼻孔,足以令我心醉。那其中大概还混有一些历任书主留下的气息,那是一种爱书人的温润的汗迹。这些气息总让我把它想象成一块盘了多年的玉。(小米)
  •     未来的书是什么样子的?纸质书的命运将会如何?如果在二十年前问这个问题,一般人会觉得你脑子有病。可是在今天,情况却大不相同了。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和数码设备的普及,电子出版业似乎已经出现了将要取代传统出版业的势头。近几年来,不时会传出西方的百年大报如《西雅图邮报》、《洛杉矶新闻》倒闭或仅保留网络版的消息。如今,书籍似乎也要重蹈覆辙,如亚马逊购书网已经实现了大批书籍的电子化,国内几十家出版社都已进军电子书市场,KINDLE等阅读器更是成为时尚潮流。相比之下,传统的纸质书笨重、占地、不易携带、造价高,保存成本也高——王晓渔师兄曾经打趣地计算过,在上海,每购买一本书的书房成本大概在五十至两百元。两相对比,高下立见,似乎纸质书真的是要完蛋了。如果纸质书寿终正寝,无疑意味着一场文化革命。试想,如同纸质书最终取代丝帛和竹简,如果电子书取代纸质书,将逼迫所有的读书人对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进行彻底的改变。书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何面对这场改变?这是一个尖锐而不容回避的话题。在资深出版人、钻石级爱书人薛原的组织之下,几十位书家、书虫、书痴、书狂各抒己见,对书的命运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探讨。这些探讨的文章被薛原结合成集,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带一本书去未来》。《带一本书去未来》的作者队伍可谓是复杂的。既有著名学者钟叔河、止庵、傅国涌,也有资深编辑吴彬、叶芳,翻译家林少华,还有书评人柳已青、思郁、雪堂,甚至一些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等。从作者的身份来看,因年龄各异,又来自各个阶层,使此书的言说内容带有极大普遍性。那么,这些爱书人对书籍电子化的态度如何呢?或许能够料到,大抵不外乎两类。第一类坚决认为纸质书不会电子化。因为纸质书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成为人类感情的载体,也是实实在在的知识承载物。触摸不到书的质感、感受不到书的馨香,那种阅读是不可想象的。在他们看来,各种电子书,充其量不过是作速读、浏览或资料查询之用。另一类则乐观得多,认为如果电子书相对于纸质书的确具有强大优势,取代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书的电子化,不过是阅读媒介的改变而已,阅读本身,在本质上是不变的。从中还可以看出,年轻的爱书人一般都愿意预测,或是对电子书的发展寄予厚望,或是坚持捍卫纸质书的领地。而年纪大的作者却不太愿意如此。比如钟叔河老先生就非常有意思地说,他年事已高,现在的书还读不完,以后的书是什么样,他不知道,也没有精力再关心了。其实说不关心可能是一句玩笑话。只是他们都知道,目前还有比纸质书是否存在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们将来会不会读书,如何读书的问题。只要依然读书,能够从书中吸取知识,养成爱书的习惯,那么书的介质如何改变都无所谓。最怕的是将来所有人都不去读书,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就是危险的。无需他们言明,大家亦知道,如今中国人的平均阅读量和年阅读率,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民众必定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俄罗斯以及一些西欧国家,在列车上、地铁中,捧着书本埋头阅读的人随处可见。然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凤毛麟角,公共场所偶尔会看见个别的人拿着书本,定睛观瞧,不过是《故事X》、《法制小报》之类的垃圾读物。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人们普遍迷恋网络,热衷于聊天、偷菜、打游戏,阅读快餐式的网络玄幻、言情小说,宁愿将大把的时间花费在追逐“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之类无聊的帖子上,每分钟60次刷新开心网等待留言,也不愿意真正捧起一本书来阅读。可以看出,这些作者,对此是深感忧虑的。对于阅读一事,也几乎很少独善其身。他们作为爱书人,在讨论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当今难得一见的知识分子精神。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他们那样买书、读书、藏书。即使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要读书。书籍给人的滋养言说不尽。通过读书,可以彻底地改变人的心智,增加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培育人独立思考的意识。读书始终是人获得启蒙,走出柏拉图寓言的“洞穴”的最主要路径。只有人人都拥有知识、不断吸取知识,才不会流于浅薄、盲从。这对公民社会的早日实现也功莫大焉。因此,很多讨论书的未来的作者们,由对纸质书命运的讨论,转向对未来阅读命运的讨论,虽然有些“偏离”主题,却真正抓住了要害之处。其忧思足以发人深省,其关怀亦让人心生敬佩。相比之下,谁能否认这种偏离主题的讨论的意义呢?
  •     在书店看见这书名,然后就毫不犹豫的拿过来了。本来还以为是像林达的那些书的类型呢,他那书里面还有轻松好看的油画。谁知道却是个大杂烩。刚开始看还是有点意思的,看啊看,就厌倦了。都是爱读书的人写的,都在那里我我我的回忆诉说个没完没了,开篇的几个还都是老一辈写的,讲述相似的文革经历。文革是大大的坏的,不过他们文革中的读书经历让人羡慕,渴求中读到比现在在书店的书堆里面选择的读到多了一份幸福感,很幸福很幸福。然后还是一篇篇看下去,一会就觉得索然无味了,像嚼口香糖,嚼到最后满口口水。编者恐怕是书痴吧,否则怎么会因为电子书和纸制书叫上了这么大一帮人来讨论。里面有好多文章读来很没劲,真像是学生的命题作文。这本书,在书店翻一下就可以了,知道还是有许多热爱读书的人就可以了。没买回家的必要。哈哈,最后,关于纸制书和电子书,纸制书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不会给电子书淘汰。好像是张爱玲说的吧,大概意思是古代的时候出本书不容易,所以古人的书好,现在出个书容易的放屁一样,所以现在多无聊的书。但是现在到了资讯这么发达的年代了,电子书多么厉害,所以有好多无聊的书都会给淘汰的,真正用来阅读的文字,就会做成一本本好书了。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现在的纸质书不会消亡,以后同样不会,除非人类文明消失!电子书大行其道,只是初始发展的必然,等到真正普及,就不会有今日之忧虑了。
  •     同事说一般!没有什么感觉!
  •     有些老旧了。
  •     里面有个“蜜蜂出版”是个什么东东?内容非常好,但金城出版社的用纸真垃圾和排版太垃圾了。。。
  •     一个关于书本的合集,文章水平不一,但都是爱书人的心声。
  •     太敷衍了
  •     三人行必有我师,虽然大部分篇目很一般,但有几篇是能给人启迪,文笔也可称道的。闲翻之下,能带来一些对书业以及阅读的思考就够了,不必苛求太多。
  •     爱书人别错过
  •     一般吧,每篇都差不多的感觉
  •     对关于书的书一直没什么抵抗力,总是忍不住去翻,看着那些作者,就仿佛看到同样痴迷的自己。随着电子出版和网络阅读的发展,关于纸质书的命运和书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谈论就没有停止过,这本书,就是一批读者对这个问题的集中表达。对纸质书的命运,有的人乐观,认为纸质书能与电子书共存,有的人悲观,认为纸质书会被电子书取代。但无论持何种见解,这些读者都热爱纸质书。我认为纸质书是不会绝迹的,正如电视不可取代电影,它们是各有所长的;更何况,纸质书还有广泛的拥护者。在我个人,纸质书和电子书就各有分工、和谐相处。电子书我只读那些短小的文章或一些畅销书、通俗小说,学术专著和严肃文学,我都读纸质书,因为电子版根本无法让我静心、专注,更不用说进行摘录、批注和拓展阅读。在可预见的将来,纸质书不亡!
  •     很多人写的关于书的未来的文章,很有意思!我是几乎每天只看一两篇,差不多翻完了。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与不少书中作者产生共鸣。
  •     这是书的幸福时代,也是读的幸运时代。
  •     其实无论是电子书或者纸质书,未必就要厚此薄彼,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不在于形式,在于内容,图书的生命力是蓬勃发展,生生不息的
  •     收了一篇《不死》在其中。
  •     不必在电纸书和纸质书间纠结不清,患得患失,世界总是有自己发展的道理~
  •     可以看看
  •     金城出版的书与书店系列很多还不错并且已经买下,这本稍不如人意,内容有点凌乱。但整体还可以看看。
  •     没有太多感觉的一本文稿集
  •     60多篇文章,一个主题:书的未来。编者不简单,虽然不是每篇都精彩。
  •     书是不会绝尘于世的,真的不必做忧天之杞人。
  •     我的未来非要有书不可
  •     看了一半,实在不能坚持看完。如果是让读书人挑几本书,推荐给未来世界的人,那还有点看头。但整本书,每个作者都在说自己如何爱书,谈论书会不会消亡,那就是啰嗦了。我自己的答案是,旧有形式会日渐式微,有质量的内容会日渐被稀息。至于是否消亡,以十年为单位看,你看看留声机、收音机的现状就可以了;以百年为单位看,你看看宣纸就可以了;如千年为单位看,你看看竹简就可以了。
  •     购于唐宁分店。天啊,他连着一大串就话题一样,可几乎观点差不多的全部放在一起,除了几个年老的元老级人物,一本连续看真的是好累好累。
  •     一群人的命题作文,有老人,有孩子,有学者,有学生。一些篇目文笔极佳,一些篇目啰嗦无趣,并且一些观点我个人实在无法认同。但我着实喜欢《带一本书去未来》这个题目,研究生复试的作文题目便引用了这句话。
  •     一批當代讀書人 也有諸多作者 在這個紙質書與網絡閱讀 電子閱讀交匯的時代背景下集體的暢談 關於讀書的回憶與心得也夾雜期間 很是親切。憂慮與樂觀各自据守自己的山頭 我衹是相比他們關心未來的書會是什麽質感 更為關心如何讓這個世界的人。一起分享閱讀的愉悅與幸福。而不是讓文字陷入消亡或者墮落的境地。
  •     今日接到书,非常满意。很高兴没有放照片,我那张照片太难看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