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旦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昧旦书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18
ISBN:9787543876651
作者:叶辉
页数:20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香港知名作家、文化评论家叶辉的最新散文集。书分三卷,主题大致围绕着爱情、旅行、生活这三个面向展开。他的散文恆常深入生活底层,提取其抽象架构,进入哲学思辩的范畴;充满韵律感的笔法又独树一格,叠印诗意与想像,隔着时间,与不可靠的记忆相望。本书充满了对流年似水的哀 咏、对旧事故人熟 稔又模糊的追念、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追问。

书籍目录

卷一 往事如沙
河水苍凉,往事如沙
电影的旁白,餐巾上的诗
双城的连体隐喻
触及那不可触及的
苏州河边的「明室」
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绿魇
大街上的过客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我只不过是为了储存足够的爱
续集
白令海峡
书中花月
天寒远山淨
满院鱼猫静
婀娜梦与坎魄难
送你一颗息肉
淨重21克的鱼
罐头鱼和另一个月亮
细软
Que sera, sera
在同一条河裡洗N次脚
我的「初觉之室」
失散的石头
卷二 最灰的时光
最灰的时光
旺角是一条时光隧道
梦回马山村
黄南镜器
河谷杂志
湾仔:剁椒大鱼头
无尽旅程:到处与无处
癞虾蟆之死
粉红色衬衣
勿让日出的黄音惊扰这尘寰
在天气记载裡展示欢颜或愁容
烟迷你的眼
新奥尔良怨曲
光影诗人莫奈
沿江的砸石声
黄山纪略
松前城花见
卷三 缝纫机和雨伞
海湾
湄公河渡轮上的11、22和33
旧城一日游
声音的碎片
一杯牛奶的故事
在前院呆了大半生
蛛网尘封的日子
两个人的生态哲学
活在无始无终的语病里
搁在抽屉裡的信
且不回头看究竟
坟中后记
风和日暖,在坟前放一束鲜花
玻璃杯与玻璃杯

编辑推荐

  带你穿越迷离记忆,触摸锋利时间,领略港式阅读风情。香港最具诗人气质的散文大家叶辉首部简体版作品。台湾名作家杨照强力推荐。

内容概要

本名叶德辉,尚有笔名叶彤、方川介、鲸鲸等,广西合浦人,一九五二年生于香港。曾任职记者、翻译、编辑、报社社长,业馀从事现代诗、散文、小说、文学评论写作,一九七○年代参与创办《罗盘》诗刊,并参与《大姆指》、《秋萤诗刊》、《诗潮》、《文学世纪》及《小说风》的编辑工作。曾 以《 浮城后记》 、《水在瓶》获文学双年奖散文推荐奖,《书写浮城》获文学双年奖文学评论推荐奖。现为香港岭南大学中心顾问、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顾问及字花顾问。
著有散文集《瓮中树》、《浮城后记》、《水在瓶》、《吃遍人间烟火》、《烟迷你的眼》、《亲密闪光》、《卧底主义》、《最薄的黑.最厚的白:给石头的情书》;评论集《书写浮城》、《新诗地图私绘本》、《诗话──诗缘与诗教》、《书到用时》、《书再用时》;中篇小说集《寻找国民党父亲的共产党秘密》;诗集《在日与夜的夹缝裡》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写无益于我们重建往事,只会使我们在追忆中怅然失眠,盯视昧旦之逝,但我们可以因此将被时间压弯的脊梁挺一挺,不轻易认输。”  ——杨照

章节摘录

  那时爱读小说,其中一本是杜红(诗人蔡炎培的笔名)的“四毫子小说”《风娘》,故事内容早就忘记了,依稀记得,读到最后一行,读完了最后一行,卷卷回看斗室,已是一片昏暗,而露台外暮色四合,是一天里最灰暗的时刻。亲爱的R,要是记忆无误,我倒觉得奇怪,天色那么灰暗,怎么可以读书呢?  很多年后我又恢复自由了,也不大想以后的事了,午后无聊也读了一些书,其中一本是《张学良赵一荻私人相册--温泉幽禁岁月1946--1960》一页一页地翻揭,我看到的,是历史和岁月残酷无情的遗痕--自言“我把天捅了个窟窿”的“不抵抗将军”和他有情有义的女人,在貌似平静却波涛暗涌的幽禁岁月中老去了。那是英雄和他的美人一生中最灰的时光有一帧黑白照片摄于1947年5月,背景是一座名为井上温泉的日式建筑,犹在盛年的张学良浓眉乌发,穿拖鞋犹穿上白袜子,与妆扮素淡而掩不住雍容尔雅的赵一荻各自坐在藤椅上,几明窗净,藤桌上还插了花,恍如度假般悠闲,可一度便度了漫漫余生,眼看少帅头发日渐稀疏,他的女人在微笑中泛起心底的愁意,便想起少帅晚年的一首感怀诗:“愿起高楼铸晚钟力不逮兮眼朦胧。泪坠涛中空白去,如何流得到辽东。  少帅前半生有过数不清的女人,可他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最是荡气回肠,在那本记录了两人14年的幽禁岁月的“相册”中,英雄和美人都日渐迟暮了,是荒谬历史中的一段为势所迫的情缘也好,是范柳原与自流苏那样在乱世里认命地厮守也好,他们毕竟共患难了七十多年,有情有义,每帧黑白照片都有深深浅浅的灰,那灰,仿佛就是一段教人思之惘然的传奇。  其中一帧是这样的:在没有照明的幽森的日式房子一角,两人低首吃早餐,窗外的阳光静好,更反照出室内的灰暗,也隐隐照见英雄和美人的沧桑面容,都有些憔悴了,极灰,但灰得很宁静,很有情韵,犹如寻常巷陌无言其对了大半生的老夫老妻。  ……

图书封面


 昧旦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转载 自1510部落。港台文人近来很吃香,梁文道、张大春、骆以军、梁文道、蒋勋、赖声川等都以着各种身份出现,读完他们的书籍,再读国内作家作品,内心难免有些酸楚。大概是意识形态的区别,又或者有着饮食文化的差异,内地很少有让我食之甘味、大快朵颐的作品出现。这大概与我一贯有些崇洋媚外有关,又或者是我们都喜欢外来的和尚念念经。港台文人能念什么经呢?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一半是照本宣科朗诵,这一点我觉得好友袁复生比之要强过许多;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固然经典,可孟京辉的《恋爱中的犀牛》也不差。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不过是拿着历史用文字血拼,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相比之下虽然书袋子小了点,但世界观(应该是宇宙观)宏伟许多。其实相比之下,港台文字我更喜欢细碎的内容,杨照的《故事效应——创意与创价》将故事解剖得淋漓尽致,原来每个好故事都是有原因的,或许它代替了人类的经验,或许它代言了某种价值,或许它本身有着认同感,或许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好奇心……好故事总能有着好的思想,能照亮我们未来前行的道路。譬如叶辉的《昧旦书》。何所谓“昧旦”,就是失眠、抑郁之类的,有心事便睡不着,睡不着就写着文字。大概常常从事写作工作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心中有事,要么晚睡要么早起,似乎灵感就在那变态的一瞬间喷薄而发,所以“昧旦晨兴,夜分忘寝”。杨照评价《昧旦书》这样说:“借着文字,叶辉试图探究的,是那根底上的不可能。记不起来的细节、忘了名字的合影者,那些一般人视为理所当然必然自生活中快速流逝的,却让叶辉耿耿于怀,终夜难寐。”因为对时间的敏感,便有了对往事的回忆,细节都是破碎甚至略显凌乱,但这丝毫不影响《昧旦书》的质素。它在悄然将我们拉入过往的回忆时,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可那些时间之沙里面,分明都是我们失焦甚至早已遗忘的镜头。所以我说,这本书的故事好,因为它本身具备的认同感。虽然很散漫,却不失暧昧的故事,虽然是回忆,却不失梦幻的情节。譬如书中《电影的旁白,餐巾上的诗》,也许梦见的电影就是你,梦见的你只是电影情节的一部分,时间的漩涡中时空的倒错,读了心中会生出浓浓的孤独感。于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第二篇第三篇,直到找到《一封信或者一张照片》。信也是旧物,照片都已发黄。我们似乎一直依靠这些物件和时间做着对抗,可到最后终归被时间打败。人有一种愈挫愈勇的精神,但总是要尘归尘,土归土的。从寂寞中来,到困顿中去,最后形单影只。把很多人、很多事都散失掉了,如果不是那些代表着衰老和过往的物件,也许什么都不会被记起。叶辉的这些文字中,情绪已经被消解,取代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折磨。以过去的自己对抗现在的自己,以经验对抗想象,以生活对抗回忆。但这态度并不消极,在《昧旦书》中,常常会有“无论你话得多疲累,还得要寻找替身,为你的余生编写‘续集’”,“这样的好日子愈来愈少了,便学会格外珍惜”……诸如此类的话语,就仿佛在身心疲惫后,依然觉得那样的劳累是值得的,今日的事是在为明天上演的励志片,回忆中我们无法和时间对抗,却能在失败中做出挣扎。还是让我们看看故事本身吧。有深夜的士上听到的歌,有旧书摊上淘到的书,有偶然经过或者驻留的城市,有不经意间尝到的菜品……一件衣、一本书、一个梦、一首歌或者一个人甚至一个声响,都能引出一段故事。这故事绵软甚至看不清真相,但这偏偏就是我们的记忆本身,爱恨情仇交织在里面,最后都被化解。这就是香港诗人叶辉带给我们的,记忆中,港台诗人的文字都有着古典主义特色,他们重视自己文字中的遣词造句,也时不时露出一两手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叶辉也不例外。有人称他是“文学前辈”,有人称他是“香港的北野武”。于我来说,读《昧旦书》,总会想起导演侯孝贤,都是充满旧光影,这样的文字,已经融合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人剑合一”境界吧。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场景,从书中纷至沓来,在我们的眼珠里和思维中,变成了遗失的美好。也许这样的夜晚读着这样的书,我也无法入眠。文|黑子
  •     这是一本“唱着哀歌对抗时间”的书。全书将我们看似可以持续、永恒的记忆,书写成一个永远无法确实捕捉的对象,作者“依稀记得”或“记得不太清楚了”的重返记忆现场的方式,使本书充满了对流年似水的哀咏、对旧事故人熟稔又模糊的追念、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追问:无论是如沙的往事、电影印象、人生中遭际的风景,均在其笔下幻化成对于人生的玄想,对于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追索。浓浓笔下,写尽淡淡哀愁!第一次看叶辉的作品,文字隽永,充满了古典主义的怀旧情调,值得细细品味。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涉及范围广,艰涩。
  •     现在的散文也越来越学术了么~~一来就大扯存在解构~翻译有点和冯象相似的味道~不过有一节婀娜梦和坎魄落~竟然把周易也扯进来了~差点没让我笑喷~倒是让我想起了胡适之的“匹克尼克在江边”了~
  •     总是有一些不堪去想,无力去思的往事,也总是有一些不愿提起的感情,终究,只是记忆、只是逝去的岁月,虽然有些已经愈合结痂、粘合、无法剥离,终究,终究,只是过去,未来还是我的。
  •     性价比高,快快买了细看
  •     叶辉的散文有着一种散漫、暧昧的气质。非常好。
  •     爱情衰亡,书写才刚刚开始;往事如沙,自尊心却不是那么想,它会不断告诉一个人,很多东西是不能失去的,包括爱或不爱,以及所剩无多的余生.....一本关于时间、记忆与离别的书,作者通过细腻且诗意的文字,将我们带向了旧时的香港,在诗歌与散文的交错中,去体会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和美好。
  •     有几篇还是很不错的。
  •     文中随处可见哲学思辨等,年少乏知的当下或许仅看到的是词句的精湛之美,体会的纸张散发的清冷之感,愿再隔些年岁,有诸多往事回味时,有积累沉淀时,在天将明未明时,自己能重读昧旦书,能有新的收获与心得。
  •     在去厦门的火车上读完的。应该说第一次发现散文也这么好读~
  •     我们the one 然后 another one 最后 one by one 的爱情时代
  •     是一本很伤感的 淡淡忧伤的书
  •     这么高的评分。。。。老是引用名人名书还有理论 我反正是读不懂
  •     大爱叶辉的文字,有点怀旧有点慵懒有点碎碎念,透着一种斑驳而浓重的色彩,一点点哀伤的情绪若有似无地勾搭着你,足够让你掩卷回味。书名“昧旦”二字也颇有意味,天将亮未亮之时或许也正是收拾记忆、整理思绪的最佳时段,不需要太清醒,带着些许混沌与暧昧来落笔书写,让这本书带着独特的范儿,值得细细咂摸。
  •     香港的文学,例如金庸、亦舒、黄碧云、李碧华……这些都是我蛮喜欢的作家。他们文字的气息里都布满大都市的那种特别的味道。即使偶有灰色忧伤的情绪,到底了还是会自我调侃,显现生机。他们是活在现世里,热闹地过日子,大杂烩一样熙熙攘攘。因为他们习惯了。台湾的作家,我更为喜欢,品书如识人,他们始终生活在那个独特的时代里,从里到外带着忧患意识地伤,他们小心翼翼细腻又温情细语……所以,在叶辉的文字里,能嗅到这种气息,于我,是十分惊喜的。
  •     這類風格很不喜歡。為了炫學而引用很多名人名句,無厘頭的感覺。所以我討厭詩人寫散文,所以我討厭散文詩這種文體。比林文月還弱上一大截,實在是看得心頭郁郁。
  •     值得一读
  •     那些我们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还。
  •     不错的现代作家的散文
  •     一拿到这本书就有文艺感,喜欢进入文字的世界,情绪随之起伏
  •     忆不起来的细节,忘了名字的合影者,那些一般人视为理所当然必然自生活中快速流逝的,在他的笔下,一一浮现
  •     “叶辉是个诗人,带着诗人对于文字的暧昧态度,写着他的散文,唱着他的哀歌。”若不是足够安静,恐怕读不下它。
  •     不刻意的文字,总能触碰心悸。文字的共鸣是可怕的,你无法解释他在说什么,但你却知道自己懂得他所说。
  •     诗人写散文,感觉很糟糕。
  •     文字简静有力,很好的诗,极好的镜头感。少有散文如此值得一读再读。
  •     看到是哲学系顾问写的书也就释然了,一下午各种煎熬各种找资料,各种看不懂
  •     叶辉叔叔的散文真是一绝,可解的好看,不可解的也好看。能写到这份上不容易,生命毕竟无事居多,却要酝酿得出心情,淬炼得出字句——且诗意,然而,毕竟是无关痛痒吧?
  •     我们是两块失散太久的石头——有时想软化,有时想飞翔
  •     喜欢填满记忆的忧郁。喜欢忧郁中略带的无奈和坚持。
  •     石头O
  •     后部分比前部分好。但自恋。
  •     作者博览群书,以至于笔下难有独立灵魂。
  •     有些懂有些没懂,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     以前以为香港作家不过琐碎迷茫,略略有点情趣,但叶辉不同,认真的记录撰写,看似普通,但确实回味无穷,
  •     我喜欢有关时间和记忆的文字,看时间在文字间流逝,淡淡的飘进记忆里。昧旦,偷偷的留下想要记忆的时间,沉浸自己。继《最薄的黑 最厚的白》之后再读叶辉的文字,仍旧是带着感动。
  •     心情静下来时读
  •     只能说还真是欣赏不能。。。
  •     太好了,物流非常的快,买书一定要**当网
  •     “卷一” 很不错
  •     昧旦,天将明未明;破晓;蒙昧而未旦。
  •     香港实属快餐文化,所以散文也是快餐式的,但是明快之中找到独特的角度也是难事,又让人愉悦,更是难上加难。此书做到了。
  •     离别总是时间赋予最好的记忆。
  •     “河水苍凉,往事如沙??”看着这本书,突然会想起父亲。细细品读,希望这些关于时间、记忆和离别的事情漫漫沉淀!
  •     一般。
  •     飞大了吧/
  •     旁征博引,过分滥情
  •     纸质和颜色都是自己喜欢的,有些自己感触的句子,有平淡也有文艺,是本让我觉得舒服的书。
  •     能读懂散文的人总是看得到他想看见的 听得到他想听见的
  •     不错~
  •     越读到后面越有感觉。
  •     一些懂一些不懂,一些沉默一些雀跃,少年不能作老年的诗,正如老年不能做少年的梦。
  •     原谅我大段大段的摘抄,很仔细地读了,细碎而熟稔地捏到生命中的柔软之处,哀凉之浮世流光,副标题写的很准确——关于时间/记忆和离别,生命中不得不一再触及面对的主题,面目模糊的过去爱憎,再跌宕起伏的故事经历被念及了数年后,总归失去了大悲大喜的情绪,再忆起时的故事是否还是原来那个故事?被时光雕琢的忆想终究褪去色泽,变成灰涩一团,弃之墙角。我们不停在告别,和许多人事物,和昨日的自己,和光阴婆娑,和放不下的执着。
  •     也许和亦舒的《豆芽集》同时看的缘故,爱憎是这样的分明。叶辉文字的更有韵味。今天早醒,四点多就起来早读,刚好读完。 很应景(昧旦即清晨还未明亮时)。
  •     不是很能够理解作者的深意
  •     如果你有着古典主义的怀旧情怀,那么这是一本不得不读的书。
  •     叶辉的文字好有feel
  •     很喜欢的文字
  •     一本无病呻吟的矫揉之作。
  •     回忆和过去究竟是什么?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曾经究竟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态度?叶辉没有给我任何答案 他只是让我盯着某一个句子 然后忘掉好多。
  •     非常美妙的散文
  •     看过网上的推荐之后才买的书,觉得太一般了,根本不知作者想要说什么,我也没感觉到这是一本关于回忆和时间的书,觉得作者太随性,想写什么写什么。后悔买这本书。
  •     愿起高楼铸晚钟,力不逮兮眼朦胧。泪坠涛中空自去,如何留得到辽东。
  •     非常喜欢。简单的随笔,似有似无的情绪,感觉走进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     喜欢他的文笔和学识,也喜欢那散文背后淡淡的忧伤。
  •     一位爷爷的文字,用句排列竟然和自己很像~
  •     个人觉得语言生硬晦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