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文选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古代随笔 > 王安石文选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4
ISBN:9787020024995
作者:王安石
页数:119页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身于中下层官僚家庭。二十岁以前曾跟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到过韶州、江宁(今江苏南京)、扬州、开封,以及今江西省境内许多地方。二十二岁考中进士,签书淮南府(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判官。此后,一直到四十岁入朝任三司度支判官,中间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内,做过鄞县知县、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通判、群牧判官、常州知州、江南东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提点刑狱等职。由于王安石自幼好学,阅历丰富,有自比稷、契的远大志向,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又注意社会调查,作了一些兴利除弊的尝试,对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种种社会弊害渐渐有了较深的认识,并酝酿了整治的方案,遂于嘉祐三年(1058),写了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针对北宋王朝“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形势,大胆提出全面革新的主张。这次上书虽没有被仁宗采纳,但在社会上起了很大的影响。宋神宗即位不久,便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又接受王安石的建议,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法,相继施行,展开了有名的变法运动。这次变法运动,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但由于触犯了豪绅大地主和富商大贾的利益,遭到代表他们政治要求的保守派官僚的强烈反对。加之当时吏治腐败,新法在通过官僚机构和一些投机分子推行过程中,实际效果与他的主观设想差距甚大。王安石自己也于熙宁七年、九年两度被迫罢相。后一次退休达十年之久。神宗去世后,新法很快便被全部废止,王安石忧愤而死。
这本小册子选了王安石各类文章中比较易懂而又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二十四篇,原文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五九年版《临川先生文集》为底本,用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四年版《王文公文集》(龙舒本)进行了校勘。每篇除附有简要的说明和注释外,用现代汉语进行了翻译。因为所选文章除少数几篇外,其馀都不能考知作年,因此排列次序仍然依照《临川先生文集》,不再将编年与不编年的作品分开编排。

书籍目录

目 录
前言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上时政疏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伯夷
材论
太古
兴贤
知人
伤仲永
同学一首别子固
读孟尝君传
书李文公集后
答司马谏议书
答曾公立书
答曾子固书
与马运判书
答姚辟书
上田正言书
上人书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游褒禅山记
祭曾博士易占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图书封面


 王安石文选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随手翻开一本《王安石文选译》,打算换一下脑子。结果,就看到了王安石的这篇《王逢原墓志铭》。  特别引起我注意的,倒不是被誉为“无体不备,无美不搜”的王安石在此文中痛悼五岁而孤、二十八岁而卒、“文学德行俱出人右”的这位王逢原,而是他的夫人吴氏。正文只在最后说了一句“夫人吴氏,亦有贤行。于是(王卒时)方娠也,未知其子之男女。”注释里写得详细,说这个吴氏“婉慧夙成,嫁不轻诺”,在王安石的说合下,才嫁给了王逢原。想必这二人的婚姻生活是非常和谐幸福的,因为这个王逢原不仅有才,“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还知道与王安石“乾坤谈罢论雎鸠”,那么在闺阁之中自然也不会是木头。女人得此人为夫,能不心醉神迷!  可是“天实尔啬”,王逢原二十八岁就死掉了,留下吴氏年方二十,有孕在身。后来吴氏生下一女儿,誓不再嫁,务农为生抚养女儿。按现在的标准,20岁,正是花季,有数不清的柔情蜜意等着她呢!但吴氏,一个“誓不再嫁”,就交待了自己全部的年华,怎么不令人唏嘘?多数人或许会说:“封建礼教害死人哪!”但我却觉得,享受过心爱的人,并在失去他之后为他憔悴,算不上不幸。那个人,那种爱,已足够她此后再回味一万遍、陶醉一百年。  让人感叹的倒是,大概只有那个礼教的社会能成全她为心爱的人守寡。放到现在,她若一意孤行不嫁,不仅父母兄弟不依,同事朋友也都会觉得她脑子有毛病,素不相识的人听说这种事,更会断定她是百分百地生理有问题,或者大肆渲染她独守房、欲火中烧的可能情景,让她最终沦为饥渴男人们意淫的对象。她想守也未必就能坦然地守下去,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尤其鄙视“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一类的誓言,尤其鄙视一个人为了心上的爱而拒绝参与别人提供的所谓身体的享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