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经》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古代随笔 > 挺经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3
ISBN:9787801281401
作者:曾国藩
页数:416页

GOOD

如果说曾国藩是一个谜,那么《挺经》就是打开这个谜的一把钥匙。他一个如此神秘的人物,近百年来多少豪杰人物都对他顶礼膜拜。人的神秘可能来自本身经历的坎坷曲折,也可能来自其人的独行孤举,而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他潜心治学砺志,使他饮誉士林;他投笔从戎,奏陈时弊,敢于直面现实,赢得“中兴名臣”的美誉;也正是由于他顺应世界,首倡洋务,而为中国揭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曾国藩的一生,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实,历尽劫波,以坚韧挺劲的无畏精神而成就了“天下之大功”。《挺经》是曾国藩吐尽毕生的心血于临终前写成的一部“压案之作”。 由于曾国藩没能完成他的这部《挺经》就告别了人世。该书的部分内容、篇章散见在《曾国藩杂著》及其弟子、幕僚的著述中。现在读者手中的《挺经》,是经资深研究员吴樵子历时数载,从《经史百家杂钞》、《湘乡曾氏文献》、《曾国藩年谱》、《曾国藩全集》,以及曾国藩的僚属、弟子的文集、笔记等一百二十余种典籍中辑佚、整理出来的。全书按李鸿章口述的“挺经十八法”,共分十八卷,每卷分上、中、下三篇。每篇以经为纲,以事为纬,包括经文、经文注译、事典、点评四个部分,事典是从“事”的角度对经文的阐释,绝大多数是曾国藩的所作所为;点评也从经文出发,对经文中出现的以及历史上相类的人物、事件的总结、概括和评析。

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 《挺经》

自首都图书馆借了《曾国藩全集》4册:《挺经》、《冰鉴》、《家书》、《家训》,作为湖南人,是有必要了解一番湖南出产的人才。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首都图书馆有三排架子,上下各六层,累计18层全为各类《曾国藩全集》,一人占用如此多的空间,势必是值得研究的,于是借阅了其中一套。我自认为以我的文笔是无法写出曾文正公之风采,于是将其中我认为较为精彩的言语摘录如下,偶尔会有自己的我的一些感想,以便后阅。曾国藩,初名“子诚”,后成为翰林后,改名为“曾国藩”,意为“为国藩篱”。61岁过世,1811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封建主义拥护阶层,清政府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言人,二者有共同的利益;曾国藩拥护清政府,但又对清政府忧心忡忡,因为政府已经侵害了中小地主的利益,而中小地主是封建统治的基础,他们的破产,必将导致统治集团力量的削弱,所以他希望清政府能反省,能改革,能重新振作,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贤臣,其《挺经》语“凡国之强,必须得贤臣公”。他坚持从自我做起,进而影响他人,是为“纵人以机巧来,我仍以含混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见也消”。),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世有“从政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挺经》是曾国藩在宦海所总结的为人处世心法,“挺”释为: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欠缺本身就是完美;《冰鉴》是曾国藩的相人、识人方法总结;《家书》选取了53篇,但其实际留下了近1500封书信;《家训》是曾国藩教育子孙后代的内容。第一册:《挺经》第一章《内圣》:“慎独、主敬、求仁、思诚”。慎独则心泰:在单独一个人做某事(尤其手头有权力)的时候,要越发警惕,慎重,以后自我反省或回忆自我时,会心安,但是往往有太多的人在“独”时滋生了妄念和贪念,以致犯下过错,所以心中的信念应为:我的行为一直都处于他人的考察之下,若无他人,则人需自察,确保一切行为循理循法。主敬则身强【朱熹:居敬而穷理】:对待他人,无论地位高低、富贵或贫穷,均应表示尊敬、用心;对待事情,无论大小,均应认真、细致、用心,如此严肃对待,不敢怠慢,内心则可平静,不至于疲劳困乏,于是身体就会强健。求仁则人悦:“仁”释为“恕”,即“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得先实现别人的目的;思诚则神钦:对人诚是指守信,不欺不妄;对事诚是指恒,每日坚持。在“慎独、主敬、求仁、思诚”中,曾国藩尤其关注“敬仁”,也即“敬恕”!【曾国藩对待自己每日反省,律己严明,做到了慎独;对待各类事务慎重考虑,细微思索,做到了敬;对待兵士,仁字当先;对待他人,以诚动人,以恒坚持,做到了诚,是为“知行合一”】【由敬至静,唯有心静,事事方可细细揣度,不失偏颇;由静至纯,追求至善至美,不浮于表面的理,凡人都在追求纯,而圣人才能达到纯;由纯至淡,当通晓了至善至美后,也就将一切看淡了,淡而忘之,淡而化之,实现了豁达和超脱】【不过曾国藩并未实现淡,以他自己言语,一是名利心重,二是忧家人前程】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想起“德业双馨”,曾国藩为儒学者,深通“知命”】为人之道有四知【知命、知礼、知言、知仁,其中前三知为儒家学典,“知仁”为曾国藩提出】,天道有三恶: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巧:投机取巧,一个人若对他人使心机,耍诡计,也必迫使他人对他使心机,耍诡计,工于心计的人必然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利用他的人】【盈:过满,过剩,过多,过盈。不懂韬光养晦,权忌太重,位忌太高,钱忌太多,不是无力承受,也不是无福承受,而是此消彼长,阴阳相长,重会走向轻,多会走向少,盈会转为亏,理论如此,历史如此,经验如此。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天不灭之,人必灭之】【贰:指不诚,对人不诚信,对事不恒心】第二章《励志》:君子。“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君子立志当无愧于天地、国家、父母,宜修德、进业【哎呀,我去,想起了甄嬛传的皇后“宜修”】。讲述了读书应当运用于实际,“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此句说明了两点:第一点曾国藩擅长从古代先哲中吸取智慧,并善于把书本与人生联系起来思考,更善于实践之后总结经验;第二点曾国藩其在官场应该属于相当正派的人,有很多官场行为应当看不惯,应得罪了不少人,这点从曾国藩早年从政可以看出确实如此。】是为“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精进而不觉。【曾国藩以自身朝朝摹写,久不间断说明了对事“诚”】。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李鸿章、左宗棠经常说曾国藩“缓”,个人觉得他的“缓”一是敬事,二是静心思考各方利弊,难免会失去一些好时机,不过思索完毕之后抓大放小,自会沉稳一些,当然这样的决策肯定会有很多人看不明白,不明其深意,不过时间会证明一切】曾国藩“不轻立说,专务躬行,进德尤猛;其在军在官,均勤以率下,俭以奉身,久为众所共见。与人共事,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己责”,着实厉害之人,从政从军,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勤俭律己,与人共事,仁字当先,当是其完身而退的缘由吧!曾国藩《圣哲画像记》:古之君子,盖无日不忧,无日不乐【曾国藩附对联: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后又改作二联,一则: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二则: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时光】,何解?第二章《励志》文初写到哪些事情是君子所忧的,确实这些事情是不可快速解决的,所以君子每日忧心国家前程、民众疾苦;而君子所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对得起国家社稷,祖宗庙堂,因此乐也。第三章《家范》:“考 宝 早 扫 书 蔬 鱼 猪”。这八字并不是曾国藩提出,而是其祖父星冈公曾玉屏提出,“考”告诫家人要诚心祭祀缅怀先人;“宝”告诫家人友善对待一起生活的世人,比如亲族、邻里、友人、同僚、下属等;“早”事事要赶早;“扫”勤于劳动;“书”勤于读书;“蔬”“鱼”“猪”园中有蔬、塘中有鱼、栏中有猪,生活自给自足!曾国藩提出的是“八本”之说: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宜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家败四则【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四则【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曾国藩饱读史书深知:为官不过一二代、为商不过三四代、为农不过五六代,唯有“孝友”可延续十代八代。曾国藩持家从“勤、俭”入手【一文钱摔倒英雄汉,半碗粥扶起乞丐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要不得,既不利于德行修养,也不利于财务积累【徽商富庶甲于天下,但勤俭之明更是甲于天下】,曾国藩也提及【多欲者不能俭、好动者不能俭。多欲如好衣、好食、好声色、好字画古玩之类,皆可浪费破家】第四章《明强》:“三达德(智、仁、勇)之首曰智,智即明也。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好问若买显微之镜,好学若舂上孰之米,显微加大一倍、十倍、百倍;再舂粗糠全去,三舂、四舂,则精白绝伦”;强即刚强,倔強。“武断自己之事,为害尤浅;武断他人之事,招怨实深。唯迁退而不肯轻断,最足养福【这个要重视啊,有的时候会武断,所以需要慎言,尤其是别人需要自己的建议时更要慎言】”。曾国藩所谓“强”,不是与人斗智斗勇斗力,而是要善于自修,将自己弱的地方变强,是为“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强和柔都必须建立在明的基础上,否则强不能恰到好处,柔则有理不争,争而不利,其对高明与精明的解释如下: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高明在于远瞻,精明在于细察。高明顺势而为,精明顺理而行。高明见其远,观其大,知其时;精明察其细,重其小,究其因。人高明可谓之英,人精明可谓之才。第五章《坚忍》:“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以我为戒,一味浑厚,绝不发露”。此章应为曾国藩的切身体会,他身为官场之人,但看不惯官场形态,于是寡合。后来,他在总结如何处理官场关系的时候,提到了两条重要准则:恕与忍。其中恕为仁,在做事情时,功不独享,宽厚待人,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在人际交往时,看不惯之处要隐忍。又提出了自己的“硬字诀”【硬即:明强中的强,倔強,刚强】与“悔字诀”【悔即:对自己行为的检点或反省】。第六章《刚柔》:太刚则折,太柔则靡。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求以客气胜人【气势胜人】,是刚愎而已矣【这应当也是曾国藩的切身体会,“惜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同僚好友告诉他:他有偏重于刚的恶习,发起很来什么也不顾,深究一下病根,就是好动不好静】。也许正是如此,他才认识到天地之道,刚柔并济。刚是人的骨头,立人之本;柔是人的皮肉,使人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附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接应,则当强矫;入与妻弩享受,则当谦退。在《挺经》中,李鸿章介绍了一则故事,一位老先生让其儿子上街买菜,然后儿子回来的时候与人在马路中间对峙着,都不相让。老先生就介入其中,希望对方站在水田,让儿子先过,因为儿子矮,若站在水田,那么会浸湿食物;可对方说自己的货物若进水,将一文不值,于是老先生就说:“那我站在水田中,将你的货物顶在头上,你先过去,然后我将你的货物给你”,于是老先生就脱鞋准备入水,对方一看这样就自己妥协,站到水田里去了。——这则故事的寓意于我:无论大事小事,在局外议论呐喊,益处不大,必须亲自参与,挺身负责。当然,别的解释中,也包含了曾国藩的“恕/忍”,自己委身下人的“忍”和先对方之虑,解决对方最大忧虑。其在政治上除了“恕忍”之外,再辅以“拙诚”(埋头苦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从前的事就如昨天逝去,以后的事好比今天新生),拙为不投机取巧(天道恶巧)、诚实待人(大话、空话、假话)、对事有恒。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是关于曾国藩如何从愤青到世故的。曾国藩担任团练后,筹办湘军,筹办军饷,在东征过程中,尤其在江西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曾父去世,未等朝廷逾就已携带弟弟返家,而后朝廷一再发诏要求其前往江西继续讨伐太平天国,而第一道回复曾国藩要求守制在家,但未谈及真正原因;而后朝廷再发诏命其前往江西,曾国藩则开始了讨价还价,阐明其原因,要求权力,后他这一举动受到了多方指责,包括左宗棠,甚至曾的友人,其实,是因为他的讨伐工作得不到朝廷的信任,不仅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甚至地方政府还百般刁难。在此种情况下,很多人会内心不忿,因为“我为国为民,为何大家都不支持我的工作,还百般刁难?”,也会有“我忠心一片,以诚待人,为何得到如此下场,连我的好友都竞相指责我?”曾国藩内心估摸也是如此,很多人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然后为了维护自己的价值,进而贬低他人,可是曾国藩在友人欧阳兆熊的一番话下,不怨天不怨人,着实开始反思自己,开启了他自己的“悔字诀”,欧阳兆熊的话是如是说的“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通过借用黄、老来讽劝曾国藩,暗喻他过去所采取的铁血政策,未免有失偏颇。而后,曾国藩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他在江西有胜有败,一方面是由于得不到清政府的信任,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一方面是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如此谈到:“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是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与人相处,度吾之短】。大约能以立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一年后(因为咸丰后来许他守制),他出山之后,变得善于应酬,左右逢源。一改以前对官场同僚的态度,以前他对官场的逢迎、谄媚及腐败十分厌恶,不愿为伍,所到之处,常与人发生矛盾,从而受到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曾国藩意识到,仅凭他一人的力量,是无法扭转官场的这种状况的,如若继续为官,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学习、去适应。但是自我反省是一件特别痛苦的过程,因为一直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是自己的独特秉性,可是后来却证明今日之阻碍确实来自往日的这一秉性,情绪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会觉得“自己以前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呀?”,会滋生相当多的悔恨,甚至不堪回首往事,所以,这段时间,人的脾气会变得很坏,曾国藩也是如此。第七章《英才》: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臣,苟不当于用,不逮庸流。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者。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练而出尔。曾国藩十分重视人才,认为英才乃制胜之本(是人不是物),“凡国之强,必须得贤臣公”,“观贤者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余复杂,则知其将替。”曾国藩也认定人才是可以培养的。对于人才与贤君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曾国藩有一段话很是贴切,在当时侵略者侵占北京时,咸丰帝避走热河行宫,然后很多人提出和附和迁都,曾国藩提出了反对意见,曰“中兴在乎得人,不在乎得地。汉迁许都而亡,晋迁许都而存,拓跋迁云中而兴,迁洛阳而衰。唐明皇、德宗再迁而皆振,僖宗、昭宗再迁而遂灭。宋迁临安而昌盛,金迁蔡州而沦胥。只要有幽思勤勉之军,贤劳之臣,迁亦可保,不迁亦可保;无其君,无其臣,迁亦可危,不迁亦可危。我观察历史世事的变化,觉得除了求得人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资凭借。”太平军由弱转强,湘军由强转弱,均应领导对待人才的不同政策。曾国藩深知“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坏事如此,好事亦是如此”,因此,他广泛搜罗人才,并致力陶铸。在成立湘军后,各地人才慕名前往,因此,曾国藩的幕府人才济济,湘军加上的幕府,俨然一个小国家,其幕府有多个特点:1)人数众多,百名以上;2)人才无门户、地域、出身之分;3)人才特长各异,以往的幕僚多为实务性人员(办理文书、刑名、钱粮),而曾幕府则还包括政务性人员(出谋划策、招勇领军、指点州牧)、专门人员(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德行人员(道学派和名士派);4)人员出处各异,有曾国藩的同窗、乡亲、故旧、门生,还有一些“识拔于风尘”等;5)人员职权膨胀,他们掌握部分政权、军权、财权,直接参与重大的政治活动与军事指挥,并负责翻译国外作品,选派人员出国;6)曾国藩与其幕僚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主从,而是互慕、互助和相互影响,曾国藩爱才如命,求才若渴,而人才希望在曾手下干出一番事业,因为幕府的保举比朝廷的考核更迅速和简捷,而朝廷取仕不公;7)曾国藩对其幕僚和湘军不薄,高薪留用;8)曾国藩与其幕僚的关系维持是有条件的,对于曾国藩来说,他必须尊重幕僚,以礼相待;对于幕僚来说,必须忠于曾国藩,决不允许中间跳槽,改投新主【这对于清政府是不利的】。在多数情况下,曾国藩也能集思广益,不过也曾拒绝幕僚的正确建议,从而遭到失败或物议鼎沸,比如天津教案的处理,曾国藩杀害无辜老百姓以取悦洋人,当时全国一片声讨声,几十年以来积累的声望一日消失殆尽。对于人才,曾国藩提出“慎用”,也就是知人善用,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用其所长,尽其所能”,第二个意思是“量才录用”,用白话文解释是“观察人,了解其能力,然后将其长处充分发扬”。“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治人”,“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在幕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使用,感到了解较深,确有把握时,再根据具体情况,保以官职,委以重任。第八章《廉矩》:重俭约以养廉。在《挺经》中(大多为后人所整理,曾国藩真正留下的只有一条),第三章家范,第八章廉矩,第十二章廪实,均提到了崇尚节俭,并且文正公身体力行。曾国藩贵在权倾天下,仍不忘勤俭,居安思危,非常自律,“勤求廉矩,喜闻诤言”。廉矩包括三方面:致贤、养民、正风气。其中致贤为致力于人才,要培养人才,使之各得其用,让他们发生一种领导作用;养民为改善人民生活,使之安居乐业,衣食足而知荣辱;然后风气可转,社会自然欣欣向荣了。伏波将军马援曰:“我要你们听到人家的过失,如同听到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但嘴上不能说,喜好议论人家长短,妄评政事法令的是非,这是我最讨厌的”。第九章《勤敬》:为治首务爱民,爱民必先察吏,察吏要在知人,知人必慎于听言。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术字之解也。观人当就行事上考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我喜欢“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喜欢一个人却能知晓他的短处,厌恶一个人却可以看见他的长处,曾国藩认为这是“仁”最好的解释【这里的“仁”而之前的“仁”不一样,开始的是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而现今的是与人相处,知其优点,也知其缺点,想起《甄嬛传》皇帝所待的地方有“惟仁”】。本章主要是针对官吏提出的,为官之道,要“勤”、“谦”、“敬”,也即:勤奋/勤劳、谦虚谨慎、恭敬认真,避免懒惰、骄傲、心胸狭窄。在本章内,论及了曾国藩成立湘军的一番过程,包括选丁(选湖南农村朴实人,最好都出自一个家庭,一个村落,并且登记时要调查背景信息,且记录在册)、拔将标准,也谈及了高薪养兵(与绿营兵的对比)的好处与弊端,好处是能留住人,能让大家专心操练,不用担心吃穿用度,坏处是若没有钱,则大家不愿意出战【江忠源部曾因索饷哗变;鲍超部因欠发军饷,发生了“哗变于金口,火掠西南”事件;毛有铭部增援寿州,以无饷可领,军行稍滞;成大吉自麻城援寿州,亦以无饷缺未能成行】,另一坏处是若大家察觉有钱用在不明处,却没钱发薪,而且高层还不解释,那么军民揣测,流言四起,将动摇军心。【此处我想起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内因与外因,当大家把自己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外部因素时,比如:压迫、高薪,那么此行为将不可长久;但若大家把自己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内部因素时,比如:兴趣,那么此行为将可长久】。曾国藩用高薪养兵,实则一是看重高薪,二是看重曾国藩的保举仕途,但若二者都无法实现,则军心动摇。确实,当时,曾国藩的保举人数大量少于胡林翼,所以很多人都去到了胡林翼处。第十章《诡道》和第十一章《久战》:均涉及军事,《诡道》指兵家心理战术,《久战》一文则指在两军对垒,不可迅速结束战斗的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另在两篇文章中提到了不少的原则,包括:一则将领应如何对待军士,“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指欲立立人欲达达人,“礼”指敬;二则练兵易简练,不在多而在精,是为“阵法不可贪多而无实”;三则练兵勿快,是为“遽求成效,则气浮而乏”;四则出兵宜理由适当,“应战时,虽他营不愿而我营宜亦必接战;不应战时,虽他营催促,我亦且持重不进”。曾国藩任京官十四个年头,主要攻读理学和诗古文,但并未深习兵法。所以,在他接到团练职务时,他就研读史书,从古战例中熟知军事。读《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整理各类策略的失败与成功的例子,比如“越寨而攻”,“依次而攻”等,每种策略皆有胜有败,是因为“胜败是常事,这是以将才为转移的”【因为看到了将才的重要性,所以曾国藩在选拔湘军将领的时候尤为重要,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于是“廉明为用”,其中“清廉”+“明智”,将才要有远见】。曾国藩的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好的,他说“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君子之做事,既征诸古籍,取人言,而又必慎思而明辩之,庶不至冒昧从事耳”。所以,初始湘军,他吃了不少胜仗,更吃了不少败仗,但最终都能从其中吸取经验教训,是湘军战胜了太平天国。曾国藩不拘泥于形式,而倡导“因时制宜,兵无常态,水无常形”。曾国藩在军事上,以“打硬仗,持久战著称”,所以《挺经》中,有专门第十一章《久战》,曾国藩引用“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最忌讳“势穷力竭”,也就是前面谈到的何为“挺”?“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的第一部分“势不可用尽”,包括要保持全军士气,后勤供应持续。而且在久战时,每次战斗都应仔细对待,“最忌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玩则疲;贼匪以浪战而滑,滑则巧。以我之疲战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一仗而毫无准备算计”(毛泽东语:不打无准备的仗!)曾国藩战略眼光极佳,“我对大利大害,都悉心考究”,“舍小而图大,舍其枝叶而图其本根”,但是这种眼界,很多人都不具备,所以在当时肯定不被很多人理解和非议,甚至还会违抗朝廷命令,比如其攻打太平天国期间,极具坚决“任凭各处糜烂,仍不分安庆兵力”,因为“此次安庆之得失,关系吾家之气运,即关系天下之安危”,因此,他把目光死死地盯着金陵和其在上游的屏障安庆。第十二章《廪实》: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孔子曰“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想起了最近几年,旅外华人的地位稍高了一些,便是因为国家稍微强盛的缘故吧】本章在后面也谈到洋务,因此为下一章做好了基础。书中译者谈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有段话很是贴切,“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数千年来经久不衰,由于它自身在统治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形下,能不断调整内部结构,以保持学术思想体系在新形势下的适应性,以保持国家统治秩序的相对稳定,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曾国藩以“物理融贯,不必假手洋人”,而组织中外人士致力于西方科学书籍的翻译工作,聘请美国人、英国人与其幕僚在江南制造总局筹建了翻译馆,翻译了大量制造、科技、医学、历史等。曾国藩提出了“据为己有,勤远略,期永远之利”的“洋务”总方针。第十三章《峻法》,曾国藩人送外号“曾剃头”,他“以法治吏,以法治军”(执法者,护法者,首先要遵法守法),他“立法不难,行法为难。凡立一法,总需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对于不合法之人,“牧马者,去其害马者而已;牧羊者,去其扰群者而已”。对于“以法治吏”,分为“转移”、“培养”、“考察”,其中转移指对人才的不良习惯和缺陷,要加以限制、约束和惩罚;培养包括教诲、甄别、保举和超擢;考察是指人才的评定不是一家之言,不可决断,而要广开言路,从都肿渠道去考察和核实,以防止借机攻击和吹捧;对于“以法治军”,恩威并用,严字当头。用仁礼约束教育士兵的同时,要“论功罪,赏罚分明”,“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曾国藩用兵,谋定而后动,以守为攻,预留后路,步步求稳求准,不肯冒险,讲求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第十四章《外王》:卧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人常情也;忽于所习见,震于所罕见者,亦世人常情也。【凡是拿自己有而他人没有的东西,进行夸耀,是世人常情。是啊,人总以自己为标尺,去衡量别人,突出自己的特有支出】【忽视经常见到的,震惊极少见的东西,也是世人常情。每天正常运转的春夏秋冬、日东升西落等都是最常见到的,可是人们却看不到其中的大道,也是因为“习见”吧】列强乃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师其智,购其轮船机器,不重在剿办发逆,而重在陆续购买【曾国藩的远见之处】,但曾国藩订立了“忠信笃敬、信守合约”的妥协外交政策,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封建儒学士大夫,因此造成了天津教惨案,当然在这个事件上,他确实承认自己“内疚神明,外惭清议”,并没有认识到外王的侵略意图。在后面清政府和李鸿章遇到的两件外王的事情上,曾国藩的处理确实不错,第一件是俄、英、法要派陆军和海军前来帮助剿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意见是“奖而允之,缓其师期”,这样既保证不得罪朝中亲外的派别,也保证不得罪保守派;李鸿章驻扎上海时,天平天国曾许诺一年之内不攻打上海周边百里地的范围,可是年初,太平天国就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于是上海的英法就要“保卫”上海周边百里地,曾国藩临别赠言【会防不会剿】,也就是说:可以与英法租界共同保卫上海,但不能剿上海以外的周边地区,因为未得到总理衙门的指示,英法是不能进入内地作战的【其实质是曾国藩在揣度外王的真实心思,是借出兵保护的名义,占领中国领土】,也正因为曾国藩的临别赠言,才使得李鸿章保存了其在上海的地位,以及后面的飞黄腾达。不过在这件事情上,也能看出李鸿章的才华,那份被曾国藩称为“高于自己的才华”,当时慈溪、议政王奕、军机大臣文祥都让李鸿章“会剿”和“速战”,且上海本地官绅们也明求暗逼,甚至政府还许其“江苏巡抚”一职,告诫其要尽快西进,与洋人会剿,否则虽有保卫上海之责,也将被撤掉,就如同薛焕一般【此人保卫上海有功,但因不能西进而丢了乌纱帽】。曾国藩虽赠送他“会防不会剿”,后又赠他“勉为应允”,但李鸿章思虑更多,他担心自己被当枪使,所以他只肯全军分守一处,并对朝廷“反求救兵”,说自己孤立无援,希望请江北多隆阿南下会剿。而且,他还多次试探洋人,最终判断【洋人并无深入会剿之意】,而是急于找替死鬼,于是更加坚定了他不肯轻易出兵之心。后来等到了时机,不过是太平军不战自退,但是李鸿章做了很好的宣传,造舆论。曾国藩深知中国历史,我国几千年来,每换一次朝代,总要经过长期的割据和内战,然后天下才能得到一统太平。在闭关自守无人干涉的时代,内乱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痛苦,但不至于亡国。但是在清末,有帝国主义的虎视眈眈,长期内战必然导致亡国。【有很多人在谈及当时曾国藩拒绝“称王”时,谈到他的深入骨髓的儒学思想,我觉得这个是原因之一,但我也同时认为他不愿亡国也是他拒绝的理由之一吧】第十五章《忠疑》:指曾国藩屡遭猜忌,而忠心不二。在攻克金陵后,曾国藩的处境有如唐代郭子仪,于是他写了大量的家书,并将其刊登,向朝廷表忠心,洁身自保,也堵清朝臣子的悠悠之口。不过,咸丰帝也是人才“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于是他对曾国藩的幕僚和亲族采取了双向政策,对曾国藩的幕僚加以提拔,任命,官职与曾国藩同甚至高于曾国藩,而对曾国藩的弟弟则采取打压政策,不管其功劳如何,不仅不予以厚奖,还要严厉指责其不当之处。第十六章《荷道》:曾国藩对读书褒奖很多,“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非常自信,他认为只要立志不摇,奋发努力,他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他说“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是学,人难得而于我哉。”曾国藩并不是完人,他30岁前还喜好抽烟,后坚决戒严,然后再也不抽;他46岁以前做事没有恒心,此后5年才稍加改变(从他练习字开始)。第十七章《藏锋》:曾国藩认为“诚中形外,根心生色,古来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润,无不达于面貌”,所以,内心的道德修为是可以在外貌和气色上显示出来的,同样,内心的欲望和戾气也能显示出来。曾国藩饱读史书,亦知人固有一死,不管你生时如何位居高位,家财万贯,可是死亡却会降临到每个人身上,很多君子看到了这点,于是寂静藏锋,恬淡的弃官归隐,因为他们看到了大的东西,并且知道一般人所追逐的是不值得计较的小时,是为“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曾国藩为官“愿与辅佐自己的官吏见面交流,因为相见不多,他们与我就不亲近,我就无法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又如何去了解民众的事情呢?”,是为“又宜数引见佐吏,相见不数,则彼我不亲。不亲,无因得尽人情;人情不尽,复合由知众事?”湘军成立初始,人员的薪酬并不高,可是貌似曾国藩对每种职能做了对应的工资,即每种工资来源于其自己的途径,办厘人员薪水来自厘金提成,粮台人员薪水来自湘平与库平银两的差色折算余数等等。一开始,曾国藩的保举人数也不是太多,大概2%~3%,<<胡林翼的20%~30%,所以有很多人前往了胡林翼的军营,后来,在赵烈文上书曾国藩,里面有两句话我很喜欢:泰山之高,以其不弃粪壤,沧海之大,以其不拒浊流。于是曾国藩从咸丰十一年(1851年),然后效仿胡林翼,大保幕僚,不再拘泥于旧制。曾国藩多次反省自己,他在写给曾国荃的书信中提及:在与官员和绅士交往时,即使心里看不起某人,也不能在语言上、表情上、礼节上表现出来,我之所以在官场上不得志,就是因为常常表现出来的缘故啊!第十八章《盈虚》:这里指曾国藩所领悟的天道。他为儒学,研究《周易》,所以“知人不可去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下事焉能尽如人意?古来成大事者,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老氏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在曾国荃拿下金陵之后,他对曾国荃的骄傲很是担心,因为曾国荃将这份功劳全部归功于自己,以老子语来警惕“不敢身居天下第一等大功名”,也留下训语二则:“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用尽,福不多想,故总以俭为主”。

《挺经》读后感

三本曾国藩全书读下来,渐进不少。如刚开始读,对“敬”字内涵知之不深,现在大致能以“恭敬”、“认真”理解之。还有“诚”字,其意不单单是诚实、诚信,其深意还有“真”、“不欺”、“坦然”等意。还有一些则是加深了对其的重视程度,如“勤”、“悔”、“慎独”、“忍”、“虚心”、“居安思危”等。然“知”虽重要,且为先决条件,但“行”更为重要。正是“知一尺而不如行一寸”。


 挺经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