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莫言论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50211629
作者:张志忠
页数:274页

作者简介

《莫言论》是莫言研究领域迄今最深刻透辟、最具系统性地完整阐释其创作历程及作品特质的权威专著,对莫言自登上文坛起至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不同创作时期,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和剖析,是当下解读莫言创作不可缺少的必备书,也是唯一一本全方位深层次解读莫言创作历程及作品的著作。该书在莫言创作中的角色定位、地域特色、艺术手法、创作的价值判断和审美特性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阐释。

书籍目录

莫言获奖的意义(增订版代序)(张志忠)
《莫言论》序(徐怀中)
引言
第一章·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后来者和幸运儿
生活与心灵的印记
乡土熏陶和“自修学校”
从想象的真实到真实地想象
第二章·“带着淡淡的忧愁寻找自己失落的家园”
沉甸甸的荒凉和孤寂感
失乐园--一个永远的神话
高密东北乡--莫言艺术世界的建立
文化的撞击与融合
各人头上一方天
第三章·充满生命感觉的世界
生命的一体化和个体化
赋予物体一种魔力
生理与心理的转换和沟通
第四章·生命欲望--一个根本的动机
生命欲望,由生活的乏匮而生
不灭的人性畸曲生长
生命欲望和人性探索的新角度
第五章·生命之光--爱情与死亡
没有爱情世界暗淡无光
在“人欲横流”的背后
美丽的死亡和艰难的诞生
第六章·红高粱--生命的图腾
种的退化之悲哀(一)
种的退化之悲哀(二)
红高粱精神的复活
第七章·悲剧是世界的形式
生命的痛苦与原罪
心灵的忏悔录
第八章·生命的历史与历史的生命
生命与历史
历史的神化与神话
有限功利目的和实用理性
“自由的农民之子”的憧憬
第九章·感觉-生命-艺术
感觉的爆炸
感性--生活和艺术发展的新契机
生命的文学化和文学的生命化
第十章·艺术感觉面面观(上)
作品发生学探踪
“时间感和空间感改变了”
第十一章·艺术感觉面面观(下)
陌生化--感觉的重构
示范性的文体
第十二章·叛逆与审丑--《欢乐》《红蝗》论
生活的叛逆与艺术的叛逆
现实中的梦魇
第十三章·阵痛的时代和希望的星光--《天堂蒜薹之歌》论
选择的两难和两难中的选择
独特的“农民法庭”
冉冉升起的星光
结束语·对中国农民文化的思考
附录
感觉莫言
论莫言的艺术感觉
奇情异彩亦风流--莫言的感觉层小说探析
莫言的“恐惧”与“再探险”
莫言的九十年代进行曲
《透明的红萝卜》导读
附:我痛恨所有的神灵(莫言)

编辑推荐

《莫言论》是唯一一本全方位深层次解读莫言创作历程及作品的权威著作,被誉为学术界莫言研究领域的标杆,从莫言初登文坛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涵盖莫言整个创作历程及所有重要作品。国内权威莫言研究专家、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委张志忠教授22年研究成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莫言认可并亲笔推荐,内附莫言亲自为本书所作的独家创作谈《我痛恨所有的神灵》。

前言

今晚吃饭,是在参加中国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的活动期中。正在进餐,一个学生打电话给我,在说了几句话以后,她突然说出一个特大新闻,她的话音未落,我就大喊一声:“莫言获奖了!莫言获奖了!”正在进餐的朋友们不禁振奋起来,我们纷纷为莫言获奖而干了一杯。说来正巧。昨天我们在唐山的曹妃甸参观,回到住处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今天却开餐很早,六点就坐在餐桌前了。也是鬼使神差,刚摆上酒杯,我就提议,为预祝莫言获奖喝一杯。同桌饮酒者,既有莫言的最早的研究者李洁非和我,也有在《大家》编辑刊发莫言的《丰乳肥臀》的云南汉子潘灵。在餐桌上,莫言自然是大家谈论的一个焦点话题。然后,快到七点的时候,几个朋友都频频用手机上网,查看最新信息。再一次鬼使神差,我又非常偶然地在第一时间充当了这个信息的发布者。在我们的圈子里,最早预言莫言会获诺奖的是柳建伟,就是写过《北方城郭》、《突出重围》的那一位。为此,时在军艺文学系主持教学的我,还专门请柳建伟就此话题做过一个专题讲座。他举出了几条莫言获奖的理由,我都非常认同,但是,个中情由,还是应该由他自己将其所预言率先发布吧。至于我自己,在莫言发表“红高粱”系列小说不久,我就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之约,写出了研究莫言的专著《莫言论》,并且在90年代的第一个年头就出版问世,可以说是对莫言进行了同步追踪研究。还在于我后来的一直关注他的创作。前些年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做了一个讲课录像,人家害怕我对着一个空荡荡的录像室和一个冷冰冰的摄像镜头,会不会打怵。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尽管说我是第一次在没有学生没有听众的课堂上讲课,我却讲得一气呵成,我实在是对莫言的创作烂熟于心啊。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获奖理由,现在能看到的是记者报道: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此语固然不错,但是语焉不详。我想,颁奖仪式上应该会有更为详尽的颁奖词。在我看来,莫言的创作,确实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高峰。莫言创作的第一个特色,是他身为农民而写出了中国农民的精神特征。说起来,作为农业大国,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就是农业文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仍然是农民充当了主力军。从古至今,乡村人口占据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举足轻重、足以决定中国走向的社会力量。击败蒋介石的军事力量是拿起武器的中国农民,揭开改革开放大幕的是冒死选择了包产到户的中国农民,创造了经济腾飞奇迹的是那些抛妻别子走进城市忍受最低工资而含辛茹苦从事工业生产的中国农民。但是,在中国文学史中,农民却一直是“沉默的大多数”,很少得到什么表现。《水浒传》被解读为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但是,一百零八条好汉中,真正出身农民的却微乎其微,不过是打渔的阮氏三雄、种菜的张青罢了。晁盖、宋江、卢俊义、林冲,都和农民沾不上边。20世纪中国文学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文学”,表现乡村生活的作品占据重要的位置,名作迭出,大家纷起,就是其标志性的特征之一。而每一位大作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学视角。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立场和鲁镇——未庄风光的精彩描绘开启先河;蒋光慈作为革命作家瞩望着革命风暴席卷的“咆哮的土地”;沈从文在喧嚣嘈杂、人欲横流的都市怀念清纯的湘西世界;赵树理以乡村工作干部的目光发现和报道着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陈忠实的《白鹿原》则以雄浑的笔力考察儒家文化的乡村形态……莫言呢,在乡村度过了自己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以切身的乡村体验、丰盈的生命感觉和内在的农民本位的立场,开创了乡土文学的新篇章。如莫言自述所言,“我的祖辈都在农村休养生息,我自己也是农民出身,在农村差不多生活了20年,我的普通话到现在都有地瓜味。这段难忘的农村生活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作基础,我所写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甚至使用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夹杂着那里的泥土气息……我本质上一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见《文学视野之外的莫言》,《广州日报》2002年09月15日)从其早期的《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粱》,到其饱受争议的《丰乳肥臀》,到21世纪以来的《檀香刑》、《生死疲劳》、《蛙》,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一直是贯穿其30余年创作的一根主线。他写乡村生活的苦难与神奇,写乡村生活的贫困与饥饿,更从中写出中国农民在沉重悲凉中迸发出的蓬勃坚韧的生命力、创造力,塑造了余占鳌、戴凤莲、黑孩、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卓尔不群的农民形象。请注意,我这里强调的是后者。如莫言所言,“我觉得写痛苦年代的作品,要是还像刚粉碎‘四人帮’那样写得泪迹斑斑,甚至血泪斑斑,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了。就我所知,即使在‘文革’期间的农村,尽管生活很贫穷落后,但生活中还是有欢乐,一点欢乐也没有是不符合生活本身的;即使在温饱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生活中也还是有理想的。当然,这种欢乐和理想都被当时的政治背景染上了奇特的色彩,我觉得应该把这些色彩表达出来。把那段生活写得带点神秘色彩、虚幻色彩,稍微有点感伤气息也就够了。”(《有追求才有特色》)莫言创作的第二个特色,是以一种独具的生命感觉和神奇想象将心灵的触角投向生生不息的大自然,获得超常的神奇感觉能力,以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幻觉的体察入微和奇特显现,更新了我们对似乎已经熟视无睹的世界的体验,创造出全新的意象、画面和审美情境。法国学者丹纳在《论艺术》中阐述作家的感受能力,“一个生而有才的人的感受力,至少是某一类的感受力,必然迅速而又细致……这个鲜明的个人所独有的感受不是静止的,影响所及,全部思想和机能都受到震动。”莫言的独特性在于,他的艺术感觉是以生命意识、生命本体为内核的,生命的充分开放性和巨大的容受性,表现为感觉的充分开放性和感觉的巨大容受性。开放的感觉,没有经过理性的剪裁、删削和规范,而是以其每一束神经末梢、每一个张大的毛孔面向外界的,这样的感觉活动,带着它的原始和粗糙,带着它的鲜味与腐味,泥沙俱下、不辨泾渭,具有朴素、自然、纷至沓来和极大的随意性。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都在感觉中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生命的骚动的世界,这是一个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世界,是一个农业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属于人的世界。农业,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是创造活的机体,都是自然生命的诞生、成长、繁盛、枯朽的运动。万物皆有生有灭,有兴有衰,都以自己的生命活动同他人的生命活动一起参加世界运行,既作为人们生存需要的物质环境,又作为人们的劳动对象,在几千年间与人们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而且,作为农业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不仅是有生命的,还是有情感有灵魂的。丰收的粮食,好像在酬答人们辛勤的汗水;驯化的禽畜,似乎能理解人们美好的心愿;在人类自己的创造面前,人们惊呆了,仿佛冥冥之中有一个赋万物以生命的神灵主宰着人和自然的命运。这也是我所说的莫言的农民本位的重要方面——他不但在情感和思想上代表了农民,他的感觉世界的方式也是地道的农民式的。这表现在若干方面。例如,他的修辞方式,总是在人—植物—动物之间进行换喻。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一段经典描写:“黑孩的眼睛原本大而亮,这时更变得如同电光源。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美丽的图画:光滑的铁砧子,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光。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萝卜像阳梨,像麦芒,像人的眼睫毛,而且充满了动态的生命。例如,《生死疲劳》中的西门闹,在遭受不公正的处决死后,投入六道轮回,变猪,变牛,都是乡村中常见的家畜。而《红高粱》中,红高粱成为狂放不羁、尽情尽兴的余占鳌和戴凤莲的生命象征。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卡西尔在论述生命一体化的观念时说道:“在科学思维中,生命被划分为各个独立的领域,它们彼此是清楚地相区别的,植物、动物、人之间的界限,种、科、属之间的区别,都是十分重要不能消除的。但在神话思维中,人们对此却置之不顾,他们的生命观是综合的,不是分析的。生命没有被划分为类和亚类;它被看成是一个不中断的连续整体,容不得任何泾渭分明的区别……有一种基本的不可磨灭的生命一体化沟通了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个别生命形式。”(卡西尔《人论》)这和莫言表现出的农民式的感觉世界的方式非常吻合。还有,莫言的创作,一直是在不倦的艺术性的探索中进行的,而且卓有成效。如果说,在《红高粱》的时期,莫言明显地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启迪,不久之后,他就意识到要“逃离这两座高炉”,要创造具有充分的本土性的文学作品。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是古齐文化的蕴藉之所在,神奇、浪漫,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远绍司马迁,紧接蒲松龄。越到后来,他对艺术民族化的自觉和探索的力度越发强烈。他的重要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有鲜明的创新性。《檀香刑》将地方戏曲的“十字句”唱词结构融入作品的语言构造,而且将作品分为“凤头”、“猪肚”、“豹尾”的三段式,其胆魄可嘉。《生死疲劳》采用了古典小说的章回体,语言上是文白杂糅。《蛙》的结构方式是多文体并置,既有书信体,也有剧本式,在艺术的表现力上,做出了很大的拓展。还要啰唆几句的是,莫言获奖,不但是对作家的辛勤耕耘和艺术才华的肯定,也是对新时期文学的高度褒奖。莫言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现象,和他同时代的作家,是一个灿烂的星群,如老一代的王蒙、张洁,“50后”的贾平凹、王安忆、铁凝、阎连科、张承志、韩少功、张炜,“60后”的余华、苏童、毕飞宇等。近年来,屡有中外学人出面贬斥中国当代文学,对其表示极大不屑,这伤害了我们的情感,也给文坛带来困惑。究其实质,大多是以他们所理解的西方的文学标准衡量中国文学所致。其实,在普世的价值与民族的禀赋的融汇上,需要把握恰切的尺度。排斥外来的东西,曾经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语境造成过严重的损害,而忘却民族本性,也是要不得的大忌。

内容概要

张志忠 (1953-- ),山西文水人。先后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1982)和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分别获文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多年,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讲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和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访问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和评论,出版《莫言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迷茫的跋涉者》、《1993:世纪末的喧哗》、《天涯觅美》、《卑微的神灵》、《90年代的文学地图》、《求真之道》、《当代长篇小说论略》、《世纪初的漂浮与遮蔽》、《华丽转身——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等学术论著、教材、译著多部,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文史哲》“2003年度名篇奖”等多种奖项。 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因为这本书,我结识了它的作者;因为这本书,很多读者接近了我。——莫言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诺贝尔文学奖 授奖词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无限丰富而又科学严密的想象空间,其写作思维新颖独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这一广阔的文化熔炉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悲剧、战争,反映了一个时代充满爱、痛和团结的生活。——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授奖词莫言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莫言先生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福冈亚洲文化奖 授奖词莫言的《蛙》以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叙述和戏剧多文本的结构方式建构宽阔的对话空间,从容自由、机智幽默,体现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著的创新精神。——茅盾文学奖 授奖词

章节摘录

啊呀,老天爷,终于下雨了!我跳到院子里,仰起脸,张开口,让雨点儿尽情地抽打着,积聚在心头的烦恼让喜雨一下子冲跑了。雨愈下愈急,天空中像有无数根银丝在摇曳。天墨黑墨黑,我偷偷地脱了衣服,享受着这天雨的沐浴,一直冲洗得全身滑腻时,我才回了房。擦干了身子后,我半点睡意也没有了,风吹着雨儿在天空中织着密密不定的网,一种惆怅交织着孤单寂寞的心情,也像网一样罩住了我……    现在。大地正袒露着胸膛,吮吸着生命的源泉,而我,却一个人跪在这不停地送来清风与水点的窗棂前。羡慕着久盼甘霖而终于得到了甘霖的禾苗,这是一个微妙的、变幻莫测的时刻,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着欢乐与痛苦的情绪,一个与土地息息相关的边防军的年轻妻子在春雨潇潇之夜油然而生的情绪。我打了一个寒噤。怕是要感冒了——今天夜里我有点收束不住自己,亢奋轻狂。我不想进被窝,也不愿拉件衣服来遮遮风寒。我双手抱着圆润平滑的肩头,将身子舒适地蜷由起来,像一只娇痴懵懂的小猫。    一个思春少妇的饥渴和焦灼,像久旱的禾苗盼甘霖,于是,当甘霖普降的时侯,她也悄悄脱去衣服,和干渴的大地一齐沐浴着春雨;然而,她的生命的饥渴、爱的饥渴井未得到解除,她只有借雨夜的冷森森来给自己的生命狂热降温扫兴。只有农家姑娘才能够、才有条件作出的无所顾忌的、赤裸裸的生命与青春的显示,跃然纸上。这样的描写,逸出了我们常见的温情脉脉,缠绵悱恻却有些使人想到安格尔的名画《泉》中那一位裸露出美丽的生命的纯真少女,对生气勃勃的肉欲,对旺盛火炽的生命力,莫言几乎是不由自主地迷恋着的。    这就是莫言的第一步。《春夜雨霏霏》是抒情散文式的,炽热的情感,构成作品的推动力,贯穿了散珠碎玉般的生活细节。情节、题材可以虚构,但感情却是无法虚构的。它是想象的真实,是作家对于爱情生活的憧憬。是他的理想蓝图的勾勒——老实说,农家姑娘也写不出这样一封才气横溢的情书。正因为是想象的真实,莫言在细节的选取上是很精心的,海边的贝壳和卵石啦,家乡的桃花春雨啦,构成生活的氛围(虽然有些地方用力太过,显得矫情)。莫言在谈到想象的作用时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没谈过恋爱的人可以成为编撰罗曼史的大内高手,没结婚的人可能写出天下第一流的美满姻缘,写熟悉的东西呀,写亲身经历的事情呀,如果强调过了头,有可能像枷锁一样锁住我们的手脚。”。这种想象固然重要,却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推己及人,按照常理常情去揣测他人的心理活动,去尽量逼真地表现出他人的生活和心灵,这在文学观上,依然是以社会生活的反映为其前提,不过,它不是以对生活的精确观察、对人与事的如实叙述为本位,而是以对生活的内在体验为主,并把自己的情感贯注于表现对象,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因而在作品中表现出不同于严格写实的抒情兴味。P24-25

图书封面


 莫言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是一本对莫言作品进行评论的文学性评论专著,写得很专业,如果你想写关于莫言的论文,确实是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书,不用到处搜索资料了,一本书基本就搞定了。从莫言的初登文坛写起,贯穿其整个创作历程,很全面,看过之后,读莫言的作品,就不费力了。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在莫言获奖之后确实补了一下莫言的作品,这本书是第二本我买的理论书,上次买的理论书是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与作者观点不同,所以有些不容易接纳,而且他所表达观点依旧是根据莫言文学派别(即“寻根文学”)而分析。可是文学在我认为派别只是一个大众的甄别,文学解读应该遵从自我的鉴断。
  •     很好~买书送的,不过也很不错~
  •     莫大师的书写得确实好,名不虚传,不愧是诺得主
  •     尚未读,大概翻了一下。理论程度很深。
  •     这是讫今以来第一本专门研究分析莫言作品的专著,作者对莫言的创作历程和他的人生历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与分析,并从莫言的处女作到获诺贝尔奖时期的作品逐一分析解读,是一本了解莫言及作品的好书。
  •     同名
  •     评价莫言第一部专著,修订再版,至今有重大参考价值。
  •     这本书封面做的不错,而且包装业很好
  •     写论文买的,好书!
  •     国内第一本莫言研究专著!推荐一观!
  •     挺好的吧,物有所值吧
  •     这是一本对莫言作品进行评论的文学性评论专著,写得很专业,如果你想写关于莫言的论文,确实是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书
  •     是本好书,应时制作,不错
  •     在作者角色定位、地域特色、艺术手法、创作的价值判断和审美特性等方面,有些探索。
  •     主要是对莫言的评论,对莫言本人的介绍不多
  •     2012不是末日,2012圆了新中国的诺贝尔梦。
  •     是谈论莫言的书,不是莫言的言论。真会打擦边球!
  •     此书成较早,八十年代写就。比起如今跟风而写的莫言研究好很多,值得一看
  •     不错,评论性比较强。
  •     还没看,但看外观,书的质量不错
  •     莫言作品都很励志,拿来当枕头书籍
  •     中规中矩
  •     书包装不错,暂时还没打开看质量,但是快递慢的要死,第六天才收到货
  •     《莫言论》是一本剖析莫言写作的一本值得文学创作者认真研读的作品。
  •     唯一觉得不好的是,文字印得很淡,看得像盗版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不过内容确实很好!
  •     书中出现10多张空白页,我请求换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