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理论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503941498
作者:[美]勒内·韦勒克,[美]奥斯汀·沃伦
页数:389页

作者简介

《文学理论》是一本有关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及内容的经典理论著作,作者以“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构筑其理论体系,超越了多年以来文学理论架构的传统模式。《文学理论》是在文学研究方面最富条理、范围最广、最有针对性的著作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理论》出版以来,即作为最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受到全球范围内专家、教授以及广大学生的欢迎。
《文学理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全国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的100本著作之一,被全国许多高校指定为比较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

书籍目录

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一部 定义和区分
第一章 文学和文学研究
第二章 文学的本质
第三章 文学的作用
第四章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第五章 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

第二部 初步工作
第六章 论据的编排与确定

第三部 文学的外部研究
引言
第七章 文学和传记
第八章 文学和心理学
第九章 文学和社会
第十章 文学和思想
第十一章 文学和其他艺术

第四部 文学的内部研究
引言
第十二章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十三章 谐音、节奏和格律
第十四章 文体和文体学
第十五章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
第十六章 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
第十七章 文学的类型
第十八章 文学的评价
第十九章 文学史参考书目

索引
修订版后记

编辑推荐

  被称为“文学理论的圣经”,学界评价其为“打开经典的经典”、“文学批评的批评”。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领域,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已被公认为“经典中的经典”。美国最权威的文学评论刊物《星期六文学评论》评价说:“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论著蕴含了海量的信息,繁杂的材料被更有效地组合,行文简洁兼之针对性极强的分析,与传统的此类著作迥然不同,此书值得每一个学术图书馆收藏。”《文学理论》也是文学专业的学生打开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经典之门”的一把钥匙,在许多国家,《文学理论》都成了文学系学生的必读书,也成为了文艺批评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书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刚出不久就已绝版的这本理论经典,如今已第三版问世,再次证明了它作为经典的不可置疑性。

前言

  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代译序)  刘象愚  勒内·韦勒克(1903—1995)是20世纪西方十分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之一。他的八大卷《现代文学批评史:1750—1950》历经数十年之久,终于在生前完成,被文学界公认为“里程碑式”的皇皇巨著;他与奥斯汀?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出版近半个世纪,一直盛行不衰,先后被译成20余种文字,不仅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用做文学专业的教材,还被纳入世界经典作品之林。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理论家和批评家,我国的一些前辈学者是有一定了解的。例如,朱光潜先生在他20世纪60年代撰写的《西方美学史》附录的“简要书目”中就列入了韦氏的《现代文学批评史》,并作了中肯的评价,称其“资料很丰富,叙述的条理也很清楚”,但也指出了它对“时代总的精神面貌”重视不够的弱点(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下卷, 748页);钱锺书在其《管锥编》中数次引用《文学理论》中的说法与中国典籍中的描述相互印证(钱锺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册,748页;第4册,1421页)。1984年,我们翻译的《文学理论》由三联书店出版,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书连续印刷两次,发行数万册,使许多文人学者了解了他的理论。从那时至今的20年间,《文学理论》被许多高校的中文系用做教科书,还被教育部列入中文系学生阅读的100本推荐书目中。然而,从80年代末以后,此书即告售罄。目前,学界对此书需求甚急。于是,我们对旧译略加修订,交付再版。在书稿付梓前,对韦勒克其人其作似有必要作一个较为详尽的讨论。  一  1903年,韦勒克诞生在维也纳这座曾经培育了许多世界级的音乐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文学家的文化摇篮中。他的家庭成员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父亲勃洛尼斯拉夫?韦勒克祖籍捷克,从小喜爱音乐,是当地一名出色的歌手,曾经撰文评论瓦格纳的歌剧,为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纳作传,还翻译过捷克诗人维奇里基和马哈的诗歌。母亲加波莉尔出身于一个具有波兰血统的西普鲁士贵族家庭,能讲德、意、法、英四种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家庭浓烈的文化氛围浸染中,幼年的韦勒克养成了嗜读的习惯,他贪婪地阅读文学、历史、宗教、哲学、地理、军事等多种领域的著作,经常欣赏歌剧演出,还学习演奏钢琴。他在学校讲德语,回家后讲捷克语。从10岁起,他开始学习拉丁语,在此后8年的时间中,每周坚持阅读拉丁文经典著作8小时,阅读了西塞罗、恺撒、卡图卢斯、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塔西佗等名家的作品。从13岁开始,他又学习希腊文,阅读了色诺芬、柏拉图、卢西安和荷马的作品。在他患猩红热休学期间,他父亲用德文为他读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复学之后,他停止学习希腊文,同时开始学习英文,这一选择为他日后长期的教学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奥匈帝国垮台后,韦勒克一家从维也纳迁到古老的、充满天主教气氛的布拉格。在布拉格读中学时,学校开设史地、拉丁文学、日耳曼文学、捷克文学等课程,但不开设英文,因此,他只能在放学回家后读莎士比亚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此外,他还读了叔本华、尼采的大量论著。1922年,他进入捷克著名的查理大学(即现在的布拉格大学),专攻日耳曼文学,学习语言、文学、比较民俗学等课程,还专程到海德堡听取当时以比较研究莎士比亚与歌德闻名的批评家贡多尔夫的讲座。但是,大学课程中对他最具吸引力的却是由著名捷克学者马蒂修斯(1882—1945)主讲的“英国文学史”。马蒂修斯是布拉格语言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像韦勒克一样,也曾在奥地利度过少年时代,具有强烈的民族热情,毕生致力于捷克民族文化的复兴。他提倡一种简洁、清新的文体,引导学生努力去探索、发明,但却不赞成趋奉时尚和标新立异。他讲的“英国文学史”完全摆脱了当时实证主义的影响,往往新意迭出,精彩纷呈。他的课程使年轻的韦勒克深受教益。他们师生之间建立了信任和友谊。在马蒂修斯指导下,韦勒克如痴如醉地阅读莎士比亚、浪漫派诗人和维多利亚诗人的作品;在马蒂修斯双目失明后,韦勒克则为他有声有色地朗读斯宾塞的《仙后》,聆听他对斯宾塞不同凡响的评论。  为了准备《卡莱尔和浪漫主义》的论文,韦勒克于1924年和1925年两次游历英国。当时的英国正处在对邓恩、马维尔等17世纪玄学派诗人重新评价的热潮中,这引起了韦勒克的极大兴趣。就在这段时间内,他开始发表论文。第一篇文章是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种捷文译本的评论。随后的文章讨论拜伦、雪莱和其他浪漫主义诗人。在马蒂修斯的指导下,他完成了《卡莱尔和浪漫主义》的论文,提出卡莱尔反对启蒙运动的武器是从德国浪漫主义那里借来的新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26年,年仅23岁的韦勒克获得语文学博士学位。  在捷克教育部的支持下,韦勒克第三次赴英,计划完成关于“马维尔和巴罗克以及拉丁诗歌关系”的专著。但在牛津大学他获悉法国著名文学史家皮埃尔?勒古伊正在撰写一部论马维尔的巨著,于是放弃原来的研究构想。后来,由于牛津大学的推荐,他获得国际教育研究所的帮助,于1927年秋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参加了各种进修班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都很难引人入胜,加上当时普大不授现代文学和美国文学,因此,他便转而研读门肯、凡?韦克?布鲁克斯和新人文主义者巴比特和莫尔等人的著作。  此后,他在史密斯学院教授了一年德文,次年回普林斯顿,仍然教授德文,同时参加关于“黑格尔逻辑”的讲习班。早先对卡莱尔的研究自然把他引向柯勒律治,而对柯勒律治的研究又不能不联系康德和谢林,于是他决定自己的第二篇论文写“康德对英国的影响”。随后,他取道英国回国,在大英图书馆仔细阅读了柯勒律治《逻辑》的手稿,探索了这位英国诗人和批评家在借鉴康德思想中的得失。  1930年秋,韦勒克回到查理大学,迅速完成了《康德在英国:1793—1838》的专著,并积极参加了布拉格语言学派的活动,他不仅在大学授课,教授英文,还把康拉德的《机会》、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等作品翻译成捷克文,并用捷克、英、德等数种文字为许多杂志和布拉格学派的专刊撰写评述理查兹、利维斯、燕卜荪等剑桥批评家的文章。这个时期,俄国形式主义与捷克结构主义的理论引发了他强烈的兴趣,他对什克洛夫斯基、雅柯布逊、穆卡洛夫斯基、英伽登等人的论著格外重视。  1935—1939年,韦勒克执教于伦敦大学,为布拉格语言学派文集第六卷撰写了《文学史理论》的重要文章,在此文中他首次用英文评述了俄国形式主义和英伽登的现象学。而且在《细察》杂志上与利维斯展开论战,批评他对柏拉图以来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缺乏理解的错误(1937年韦勒克在《细察》杂志第5期上发表《文学批评与哲学》的文章,对利维斯提出批评,在随后的《细察》第6期上他们展开了争论)。  1939年春,希特勒匪徒攻占布拉格,韦勒克此时失去了生活来源,但他很快获得了美国学者的援手。持新人文主义观点的衣阿华州立大学文学院院长福斯特驰书邀请韦氏任该校英文系讲师,韦氏夫妇途中在剑桥又停留了6周,于当年9月1日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当天住进了衣阿华城的一幢住宅中。  在衣阿华州立大学,韦勒克开了“欧洲小说”的课程和“德英文学关系”的讲习班,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其中往来最密切的是奥斯汀?沃伦。当时的美国学界与英国学界大同小异,多数学者依然恪守老式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应该对传统的方法重新认识,两派之间在究竟应该重视历史批评还是审美批评、重视事实还是观念等问题上不时进行论战,但双方都缺乏理论上的自觉。韦勒克支持福斯特的新人文主义立场及其领导的改革,并力图在理论上作出阐述,他修改并重新发表了《文学史理论》,出版了《英国文学史的兴起》(北卡罗莱纳大学出版社,1941年),开始担任《语文学季刊》的副编辑。

内容概要

奥斯汀·沃伦  (Austln Warren,1899~1986)生前任密歇根大学英语教授,在多所美国大学执教过,出版过著作多种,如《新英格兰良知》等。
勒内·韦勒克(Rene Wellek,1903—1995)生前任耶鲁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衣阿华大学、布拉格大学和伦敦大学。代表作除《文学理论》外,还有《批评的概念》、《辨异续批评的概念》、八卷本《现代文学批评史》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论著蕴涵了海量的信息,繁杂的材料被更有效地组合,行文简洁兼之针对性极强的分析,与传统的此类著作迥然不同,此书值得每一个学术图书馆收藏。  ——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文学和文学研究  我们必须首先区别文学和文学研究。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情: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如果称为科学不太确切的话,也应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当然,也有人想消除这一区别。例如,有一种说法是:除非你自己搞创作,否则就理解不了文学;没有亲手写过英雄双韵体的人,就不能也不应该研究蒲柏(A.Pope),或者,不曾亲自用无韵诗写过戏剧的人,不能够也不应该去研究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参见S.波特:《锁链中的缪斯》[伦敦,1937年])。文学创作的经验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固然是有用的,但他的职责毕竟与作者完全不同。研究者必须将他的文学经验转化成知性的(intellectual)形式,并且只有将它同化成首尾一贯的合理的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文学研究者研究的材料可能是非理性的,或者包含大量的非理性因素,但他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因此便与绘画史家或音乐史家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与社会学家和解剖学家也没有什么不同。  显而易见,这种关系产生了不少难题。有关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有些理论家直截了当地否认文学研究是一门学问,而认为它是一种“再创造”(“second creation”)。这种说法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效的——佩特(W.Pater)对蒙娜丽莎的评述,或西蒙兹(J.A.Symonds)及西蒙斯(A.Symons)等人华而不实的文章,都属于这种性质的批评。所谓“创造性的批评”通常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复述,充其量也只是把一件艺术作品翻作成另一件,一般来说都要比原件低劣一些。还有一些理论家从通常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对比中,得出完全不同的全盘怀疑的结论:他们坚持说,文学是根本无法“研究”的,人们只能阅读、欣赏或鉴赏它,此外就只能是积累“有关”文学的各种资料了。这种怀疑论广泛流行的程度,实在出人意料。实际上,它无非是强调将随着环境而变化的一些“事实”,而漠视超越它们的一切努力。所谓的鉴赏、品味和热衷于文学等,必然可悲地成为回避正常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沉湎于个人嗜好之中的遁词。而这种将“研究”与“鉴赏”分割开来的两分法,对于既是“文学性”的,又是“系统性”的真正文学研究来说,是毫无助益的。  问题在于如何对艺术,尤其是作为文学的艺术,作理智性的探讨。这样做有可能吗?怎样才有可能?有人的回答是:只要将自然科学运用的那些方法移用到文学研究上,便有可能了。移用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是仿效一般科学的客观性、无我性和确定性诸优点,对于搜集不因人而异的中性资料来说,这种设想大致是成功的。另一种是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探究文学作品的前身和起源;事实上,这种“起因研究法”,只要有编年资料可据,对于任何关系的探讨都是合适的。这种科学上的因果律的运用往往过于僵化,即将决定文学现象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此外,也有人把某些科学上通用的定量方法,如统计学、图表、坐标图等,引进文学研究的领域。最后,还有人用生物学的概念探讨文学的进化问题(参见参考书目第十九章第4节)。  今天,一般人都认识到单纯的移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科学方法仅就十分有限的文学研究范围或者某些特殊的文学研究手段而言,有时是有价值的。例如,将统计学用于版本校勘或格律研究上即是。但是,大部分提倡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学的,不是承认失败、宣布存疑待定来了结,就是以科学方法将来会有成功之日的幻想来慰藉自己。例如,理查兹(I.A.Richards)就惯以精神病学的未来成就,向人保证所有文学问题的解决(参见I.A.理查兹:《文学批评原理》[伦敦,1924年,120、251页])。  我们应该回顾一下在文学研究中广泛运用自然科学方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无法轻易地抹掉。无疑,文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两者在方法论上有许多交叉和重叠的地方。诸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和比较等基本方法,对于所有系统性的知识来说,都是通用的。但是,还有有说服力的例子可以表明:文学研究自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其他有效方法,这些就是理智性的方法。只有对真理抱着十分狭隘的观念的人,才会摈斥人文科学的种种成就于知识领域之外。远在现代科学发展之前,哲学、历史、法学、神学,甚至语言学,都已经找到各种有效的致知方法。现代物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胜利,可能掩盖了以上那些学科的成就。这不等于说,人文科学的那些致知方法因此就不真实和有效;应该说,有时略加修正和补充之后,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再度发挥作用或者发生革新的变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门科学在方法和目的上都存在着差异,是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的。  如何弄清这种差异,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早在1883年,狄尔泰(W. Dilthey)就以“解释”和“理解”这两种认识范畴的对比来说明自然科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的不同(参见W.狄尔泰:《思想科学导论》[柏林,1883年])。狄尔泰认为,科学家以事物的始末缘由来解释它的本质,而历史学家则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这种理解的程序必然是独自进行的,甚至是主观的。一年之后,著名的哲学史家文德尔班(W. Windelband)也对历史学必须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一观点加以抨击(参见W.文德尔班:《历史和自然科学》[斯特拉斯堡,1894年])。他认为,自然科学家旨在建立普遍的法则,而历史学家则试图领会独一无二、无法重演的事实。后来,李凯尔特(H. Rickert)又对这观点作了精心的研究,并稍加修正和补充。他不太注重概括和个性化探讨两种方法的分野,而是更多地关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别(参见H.李凯尔特:《自然科学中概念形成的范畴问题》[蒂宾根,1913年]、《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蒂宾根,1921年])。他认为,人文科学的研究重心在于具体和个别的事实,而个别的事实只有参照某种价值体系(scheme of values)——这不过是文化的别名——才能被发现和理解。在法国,色诺波(A. D. Xénopol)提出这样的界说: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重复的事实”,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延续的事实”。在意大利,克罗齐(B. Croce)将他整个的哲学建立在与自然科学方法完全不同的历史学方法的基础上(参见A.D.色诺波:《历史的基本原理》[巴黎,1894年;再版改名为《历史理论》,巴黎,1908年];B.克罗齐:《历史的理论和实际》[纽约,1921年]和《作为自由斗争纪事的历史》[纽约,1940年,新版1955年])。  充分地讨论这些问题,将涉及科学的分类、历史哲学和认识论等方面的见解(在M.曼德尔鲍姆:《历史知识问题》[纽约,1938年]和R.阿隆:《历史批判哲学》[巴黎,1938年]两书中有更详细的论述)。但是,有一些具体的例子至少可以说明,一个文学研究者必须面对这一非常实际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莎士比亚?显然,我们感兴趣的不是他与众人有共同之处,否则我们可以去研究任何一个人;我们感兴趣的也不是他与所有英国人、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所有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有共同之处,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只去研究德克尔(T.Dekker)和海伍德(T.Heywood)。我们要寻找的是莎士比亚的独到之处,即莎士比亚之所以成其为莎士比亚的东西;这明显是个性和价值的问题。甚至在研究一个时期、一个文学运动或特定的一个国家文学时,文学研究者感兴趣的也只是它们有别于同类其他事物的个性以及它们的特异面貌和性质。  个性说可以找到另外一个有力的论据,即探讨文学的普遍法则的努力终归要失败。卡扎缅(L.Cazamian)所谓的英国文学规律,即英国国民性的节奏摆动于感情和理智的两极之间(还说这种摆动越来越快)的规律,如果说不是琐碎、无意义的,就应该说是荒谬的。这一“法则”根本不适用于维多利亚时期(参见L.卡扎缅:《英国文学的心理进化》[巴黎,1920];.勒古依和L.卡扎缅:《英国文学史》[巴黎,1924年]的后半部[已有英译本,H.D.欧文和W.D.麦金尼斯译,两卷本,伦敦,1926—1927年])。这类“法则”大多数不外是作用与反作用或者因循与抗争之类的心理趋向,即使是无可怀疑的,仍说明不了创作过程中任何有意义的实质性东西。物理学的最高成就可以见诸一些普遍法则的建立,如电和热、引力和光等的公式。但没有任何的普遍法则可以用来达到文学研究的目的:越是普遍就越抽象,也就越显得大而无当、空空如也;那不为我们所理解的具体艺术作品也就越多。  这样,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就有两个极端的解答方法。其一是在自然科学的优势影响下流行起来的,将科学方法与历史学方法视为一途,从而使文学研究仅限于搜集事实,或者只热衷于建立高度概括的历史性“法则”。其二则是否认文学研究为一门科学,坚持对文学的“理解”带有个人性格的色彩,并强调每一文学作品的“个性”,甚至认为它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然而,后一种反科学的方法,趋向极端时显然要冒一定的风险。因为个人的“直觉”可能导致仅仅诉诸感情的“鉴赏”(emotional“appreciation”)(或译为“动情式批评”。——译注),导致十足的主观性。强调每一艺术作品的“个性”以至它的“独一无二”的性质,虽然对于那些轻率的和概念化的研究方法来说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但它却忘记了这样的事实:任何艺术作用都不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否则就会令人无法理解。当然,我们只有一部《哈姆雷特》,只有一本基尔默(J.Kilmer)的《树》。但是,如果从这种意义来说,一堆垃圾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不可能有另外一堆垃圾在体积大小、坐落位置和化学成分上与这一堆完全相同。进而言之,每一文学作品的文词,本质上都是“一般性的”,而不是特殊的。文学上关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无休止的争论起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宣称诗比历史更具普遍性,因此更带有哲学意味,而历史则仅仅注意特殊的事例;也起自约翰逊博士(S. Johnson),他断言诗人不应该去“计算郁金香花的瓣数”。浪漫主义者和大多数的现代批评家,都不厌其烦地强调诗的特性、诗的“肌质”(texture)、诗的具体性(参见韦姆萨特[W. K. Wimsatt]:《文学中“具体一般”的结构》[载《现代语言学会会刊》,第62期,1947年,262—280页];S.埃勒济:《一般性和特殊性理论在英国批评中的背景和发展》,同上刊[147—182页])。然而,须知每一文学作品都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或者与全然特殊和独一无二性质有所不同(参见科林伍德[R. G. Collingwood]:《历史与科学相异否?》[载《思想》,第31期,1922年,449—450页];索罗金[P. Sorokin]:《社会和文化的动力》[辛辛那提,1937年,第一卷,168—174页等])。就像一个人一样,每一文学作品都具备独有的特性;但它又与其他艺术作品有相通之处,如同每个人都具有与人类、与同性别、与同民族、同阶级、同职业等的人群共同的性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就所有戏剧、所有文学、所有艺术等进行概括,寻找它们的一般性。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二者均致力于说明一篇作品、一个对象、一个时期或一国文学的个性。但这种说明只有基于一种文学理论,并采用通行的术语,才有成功的可能。文学理论,是一种方法上的工具(an organon of methods),是今天的文学研究所急需的。  当然,我们这种设想并不轻视共鸣理解(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和作用作为我们对文学的认识和思考的先决条件的重要性,但这些只是先决条件而已。尽管阅读的艺术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说文学研究仅仅是为了阅读艺术服务,那就误解了这门系统性知识的宗旨。广义的“阅读”虽然也可以包括批评性的理解和感悟,但是阅读艺术仍旧只是个人修养的目标。阅读艺术是人们极为需要的,而且也是普及文学修养的基础,但它不能代替“文学学”(literary scholarship),因为“文学学”这一观念已经被认为是超乎个人意义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识见和判断的体系。

图书封面


 文学理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韦勒克的文学理论给我一个印象,就是态度鲜明,这太重要了!此前也看过一些文学理论的书,总是看得我一头雾水,大体的框架是百科全书似的,分别介绍各个文学批判流派的观点,一般不做高低之分,著者一般很多个(国内的教科书的鲜明特点),加之评述观点很暧昧,导致这些书没有自己的内核,所谓的考察视角几乎是漂移的,不存在的。我想,若真的要人家入门,必须是有观点的,哪怕后来会发现这个观点是指导商榷的。或许单看此书不容易有对比,找时间应该做些相似主题的对比工作。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大部分是关于“文学研究和理论”的理论呀。
  •     2012年5月27日。距离第一次读完这本书快两年了,第一次读得那么磕磕巴巴,第二次读已经顺畅多了。等我第三次读时,希望能理解地更深透。
  •     马上要读第三遍了……
  •     文学理论学习的必备宝典!译者也是学界前辈。好东东!
  •     永远的经典。文学必读的书目。拜读中。
  •     纸质好、书页经典。
  •     只有为了pk我才会看文学理论
  •     送货很及时,质量不错啊,就是评论的有点晚了啊。
  •     我对文论了解有限,但读过此书能够感觉到,韦勒克是在一个文学理论界剧烈变动的关头写出这本大著的。虽然韦勒克似乎将书“公允”地分为两部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但他明显意在后者。在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的现代文论传统下,韦勒克努力将文学批评的标准建立在文学本身之上,而成为此一努力基础的,正是他在“外部研究”诸章节中努力厘清作者、思想、其他艺术形式等外部因素与文学本身之间的关系,并对混淆这些因素的传统文学研究作出批评。在“内部研究”诸章节中,韦勒克更是旁征博引、兼容并包,在吸收各派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建构出以文学本身因素(声音、意象、叙事等等)为基础的文学理论整体框架。文章妙语连珠,谨慎但严厉,扫除了许多历史上的偏见与误解。
  •     入门。
  •     新批评后期的代表人物
  •     汉语言文学专业 值得看看
  •     和读《批评的概念》时的感觉相近,学术视野广阔,整体上努力做得四平八稳,兼顾各方,是奔着经典教材去的写作。当然外部研究/内部研究的划分背后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
  •     经典作品,纸张质量很好
  •     对文学理论讲述详细,比较经典,适合研究者阅读。
  •     隔个半年再来读
  •     这本书很好的。汉语言文学的同学应该读。
  •     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畅销书。在近年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资源的清理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五四”、鲁迅和翻译理论在现当代文学的重建过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韦勒克、沃伦的“外部研究”、“内部研究”等观点显然给了当时的研究者更大的启发。本文不是一般性的知识考古学研究,而是要以《文学理论》为参照,重新观察它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差异性,进而使对现当代文学的反省趋向于历史语境化。
    《文学理论》是美国学者雷`韦勒克和奥`沃伦合写的一部名著, 1942年在美国出版,1965年再版。“自出版以来,大量发行,已先后有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德、希伯来和印度等多种语言的译本,风行于世,广泛流传,是近三十余年来西方文艺学具有权威性的杰出著作,至今仍被世界许多大学采用作为文科教材。”①1984年11月,刘象愚、邢培明等翻译的中文本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1986年12月再版,再版印刷四万四千册,可称作那个时代的“畅销书”。二十五年来,这部专门讨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著作在中国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专业中的影响和传播经久不衰。在这篇文章里,我尝试变过去的历史性、实证性研究为问题性研究,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展开讨论。表面上,它与二十五年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似乎没有“必然联系”(所谓“必然联系”,就是必须很多人在文章中提到它),但实际上,这种“关联点”却无处不在(我们可以从研究者的研究方法中看到)。
    ——————————————————
    对于这本书,我真不知道怎么来评论,光说一个“好”字,感脚很对不起一直寻找这本书的心情,所以,很厚脸皮地去找了其他大神写的评论,来复制粘贴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本书很实用,对于中文系的学生,以及从事文论研究的人来说。
  •     摒弃所有的绝对主义、相对主义、柏拉图主义、原子论观点,将文学和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所有这些分离开,这就是这本书的最大贡献。亚里士多德万岁!!!
  •     早听到韦勒克这个名字,一直想拥有这本书,理论有高度和深度,须耐心研读。
  •     新批评系列必须入手的好书~
  •     现在再回头看这本书,真是觉得太幸福了..
  •     这个版本的比较好,选刘象愚版的,确实不错
  •     二次阅读。
  •     抛开中国课堂上老师所教的一切吧!只才是真正的文学理论!装订,纸张,印刷都极好,可以用于阅读和收藏!如果出精装硬皮版的就完美了!
  •     帮同学买的 她要考文学理论的研究生 所以 这本书对她还很有用的说
  •     本年最后一本;总结了很多文学研究方面的问题,值得作为治学入门书
  •     这算是文学理论里面的权威之作了,只是或许是我的愚钝,很多的观点我不能苟同。
  •     文学理论考研必备
  •     应该是上文学理论或者文艺学的老师都会谈到的书
  •     前半部分讲文学与外部关系,感觉很好。一转到内部就呵呵了。韦勒克、沃伦走的是所谓新批评的路子,其实贬外扬内,当初看文论时就不是太认同这种思路。
  •     上半部分非常好
  •     新批评已死
  •     为什么我觉得外部研究的部分更有趣?本书应该叫只有西方适用的文学理论
  •     新批评是我本科四年最爱的某种“印象派”方法。
  •     等了半年终于借到了,估计是图书馆被翻阅最多的书之一了。
  •     翻阅。文学理论的经典著作,要静下心来细读。
  •     西方文论经典,在中国学界影响很大的
  •     经典书目 不错
  •     专业书籍,评价文学研究文学的方法论。
  •     读起来需要耐心,里面例子很多,作者旁征博引,我只囫囵吞枣而已,更多论及文学本质,文学分类,至于平行研究,反而论及不多。给我启发甚多,文学也可以很有逻辑。
  •     这本书最大的功绩在于把文学研究分为内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厘清了以往的文学研究是怎样过分强调外部因素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因果律的(马克思主义躺枪)。剩下来具体的就是方法论了,也许所有的人文学科理论研究都一样:对各家各派的理论充分探索并进行扬弃。总之很有启发性,读了之后可以帮助自己更加全面地去看待一个文学作品。
  •     韦勒克在某种程度上多像另一个我
  •     对于文学研究的人有用内容比较系统
  •     说实话,这本书很难看懂的。一方面是国外著作的翻译,另外一方面手机纯粹理论性的东西。不过,因为考研需要就得买来,买的时候真心觉得划算,这么厚的一本书,包装也相当好,价格非常公道。今后这本书的用处还是很大的
  •     经典论著
  •     最后也没能用上 看过前半部分 比较理论
  •     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理论指导书,论点太多,几乎每个主题(何谓文学、文学内部研究、外部研究等)都附着了太多小知识,应该多读几遍才能写出有点价值的观感来。倒是没想到老韦对于形式主义如此蹙眉。
  •     不太懂
  •     当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已经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基本常识在引用的时候,再读这部影响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理论著作依然能有新的发现。这部著作中对于概念内涵限定的强调,对于文学作品层次性的批评分析,以及无时不刻不在强调着的回到文学本身的价值,都仍然具有启发性。在每一章节中,往往提出一个以往通行的观点,然后再提出这个观点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思路也依旧值得人思考。
  •     很经典的理论书!
  •     这是一本有关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及内容的经典理论著作,作者以“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构筑其理论体系,超越了多年以来文学理论架构的传统模式。本书是在文学研究方面最富条理、范围最广、最有针对性的著作之一。本书出版以来,即作为文学理论教材受到欢迎。
    本书是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的100本著作之一,被全国许多高校指定为比较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
  •     常读常新。
  •     我窃以为,这是现今最流行也是最好的文学理论。
  •     读了一遍不甚了了,还得重读加深理解
  •     中文系考研究生的一本必读理论书籍
  •     老师推荐阅读的入门书,觉得还不错!对理论的表述不显枯燥,观点较为中肯。
    书质量也很不错!字体适中,书页结实!!
  •     学文之人必看的文学理论著作,N多老师推荐,不过以前看的是三联出版的,这个也不错,刘象愚翻译的就好!
  •     个人觉得值得推荐
  •     文学是一门艺术,文学学则是知识,和其他知识一样讲究积累和系统。除过内部研究难读的几章,其他部分通俗易懂,对于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有清晰梳理。韦氏维护文学独立的初心昭昭,但其如何可能,似乎他也不甚了了,这也是新批评派的局限吧。
  •     记满了近一本笔记本。
  •     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强烈推荐专业人士看一看。
  •     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者应读之书。
  •     韦勒克的经典之作,总体不错
  •     老师要求的专业拓展必读书目,经典程度不必说,质量很好!
  •     经典不容回避!
  •     入门佳作。系统框架,例证丰富,态度持中稍偏重形式主义,对于小白而言,前半部分显得更加有趣易懂,后半部分有些真的是不好读,存在术语障碍,而且感觉翻译也变拗口了……需重读
  •     只要学文学的人,翻翻手头所有的“文学理论”教材,看看每页下面,引用谁的书最多。就知道韦勒克对文艺理论研究有多重要了。
    事实上,韦勒克可以说是以英美新批评为基点,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到后现代的文学理论的一个总结性的整理,并藉此提出自己的很多具有新意的观点。比如: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比如自己所用的整理材料,细致分析、评价,提出自己观点的研究方法。对现在的文学研究都大有裨益。
    不多说,学文学必读书!
  •     韦勒克的经典著作,中文专业必读
  •     版本不错,译者写的序对于阅读此书有很大的帮助。
  •     正在看这本书,越看越有感觉~~~喜欢
  •     很好,纸张不太舒服。
  •     放到文论史的背景下重读,才能真切体会到这本不算多厚的书在当时有多么独一无二和集各家之大成,也能读出多多少少的缺陷所在。文论中的《判断力批判》绝不为过
  •     外国学者真是广博和严谨
  •     替弄文学评论的朋友代购,感觉还可以!
  •     书是本好书,是薛老师极力推荐的,从思想上跳出传统的文学理论模式。这次我选的是普通平邮,时间特别慢,将近半个月!
  •     刷新了我的很多认识~
  •     非常棒的文学理论著作。虽然很厚一本但其实内容深入浅出,很轻易就读完。体系比较明确,观点也很清晰,算是入门教材里较有启发的。
  •     经典的书,考研用的,但要说一句,快递实在是。。。太慢
  •     非常好,学术性非常强,韦勒克是真大神。十三章到十五章看不懂,其他都非常有价值。启发最大的遍布其中的精妙而专业的思考逻辑。
  •     读完以后其实我感觉国内中文系不论是披着马列外衣掺点康德、王国维和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文学理论还是具体的文学史,都还笼罩在韦勒克设定的学科范式亡下。
  •     仍需复习
  •     相对Jonathan的文艺理论入门,这本算写得大众易懂,体系也算完整。
  •     为什么是经典中的经典?为什么?
  •     文学概论课外自学教材
  •     和80年代版本的一样,没有太多的非必要调整
  •     等了好久才买到的好书。原来从图书馆借阅过,感觉未能吃透,故自己拥有,以便细细咀嚼。实在是文学理论好书。
  •     没读过感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文系的
  •     一部包罗万象且独一无二的文论著作;进阶参考书,不是入门的首选。
  •     中文专业本科必读书目之一,读一遍真的不知所云,随着知识的积累,才知从前的阅读只是春风过驴儿,略知皮毛。其中的做学问的技能,方法,更应好好学习。经典本是用来不断质疑,批评,超越的,而经典中的经典只能膜拜了。
  •     文学理论的几本书籍,国外观点
  •     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对于文学有感觉又不知所以然的读者帮助尤大。
  •     三星半,我们一方面要反对伊格尔顿对文学的意识形态绝对化,另一方面也要纠正新批评的唯美主义绝对化。
  •     精读,多读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我们看到,书本纸质不错,内容丰富,读后受益匪浅。
  •     记得12年世界末日那一天买的。文学各专业方向都要读,可以作为基础入门来研读,但事实上,它远远不止具有基础入门的意义。
  •     用现在烂大街的词来说,作者很有纯文学的“情怀”,强调文学本身的价值,提出文学的本质在于想象、虚构、创造,其中虚构性为核心。(一些文学作品自诩“现实”,却也仅止于现实,还简单地将现实等同于真实,糟糕。以虚构的方式写出在现实场景下写不出的真实,我喜欢这样的文学)从定义看理念,从初步工作看态度和方法,从外部研究看联想和学识,从内部研究培养对文学的敬畏之心。
  •     翻译也比较严谨。内容更毋庸置疑
  •     以这个价格买到这本书很兴奋,值得收藏的好书
  •     期待已久的书,看见封面就喜欢得很,内容更不用说了
  •     同类里面看过的是最好的,估计也没有更好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