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由而美丽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因自由而美丽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3309127
作者:黎戈
页数:240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黎戈的最新作品集,四年以来的散文、随笔、文艺评论合集。
包括“淡夏”“纸游”“物喜”“我城”“静语”五部分,内容涉及生活、阅读、电影、植物、食物、南京等。
写细节入生活内质,恰到好处;写日常则绵密细致、冲淡平和;写阅读则深情凌厉,灵气逼人。
————————————————
洁尘:黎戈有雅致且考究的趣味,文字风格自我且恬淡,有发见,有铺衍,随和中亦有自己的坚持。
张悦然: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
韩松落:黎戈可贵之处,在于她给我们看到她如何成为一个“真人”。像《聊斋志异》中人,四处撷取气味、颜色、故事,努力沾染体温、画面、他人的历史,既世俗,又超然,既贪欢,又不忌惮刀锋之险,只为让自己画皮下的心,最终变得有血有肉,并透彻觉醒。
苏枕书:喜欢黎戈,是因为她低调、勤奋。这是作家的理想状态。正如黎戈自己所言,“随着时间的逝去,你知道有什么变重了,长成了”。所以她值得读者的期待与喜欢。

书籍目录

淡夏
花开的温柔
茶书
早起
茶淘饭和莴苣圆
梅水、木屐、花裙子
旧俄小说
有人喜欢蓝
端午、蚊子和蚊香
花香笔记和低碳型喜悦
纸游
因自由而美丽
闺秀的气质
发力点
鲍勃迪伦,摇滚乐及其他我该保持沉默的东西
提笔就老的人,也有过童年
我们的心多么顽固
NO.10
当表演人格遭遇肉体诚实
甜美生活
刻薄谈
只言片语,关于西西
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
如风•如果
小说人格和评论人格
1968,全世界的青春在盛放
流年
语言的意味
落樱情节
肉体态度也很重要
哪堪独坐青灯,望故国,高台明月
通感、视觉型和音乐型作家
哀哀乳房
落樱情节
女心
作家的伴侣
万事皆如秋在水,几人识得静中香
二人
素情人
生命的喜悦
自我的力量

女作家笔下的女作家
聆听父亲
物喜
万物有灵且美
见青
出没在《诗经》里的植物
长夏草木深
食之书,木之书
诗也简单,心也简单
好吃
我城
我的城
南京的鸭子
旧影秦淮
他们的笔端,掠过了我的南京
南京色
静语
习静
恋恋旧书
且拭今宵泪,明日隔山岳
初夏的况味
烟姿
作为中老年意象出现的散步
妈妈,节日快乐

编辑推荐

  洁尘,张悦然,韩松落,苏枕书诚挚推荐!  活色生香文字之爱、绵密细致日常之喜、于细节思想岁月中、体会人间至味……  洁尘:黎戈有雅致且考究的趣味,文字风格自我且恬淡,有发见,有铺衍,随和中亦有自己的坚持。  张悦然: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  韩松落:黎戈可贵之处,在于她给我们看到她如何成为一个“真人”。像

内容概要

黎戈,女,70后。金陵人士。日常与文字无涉。嗜好阅读,勤于动笔。长期为多家媒体专栏供稿,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今天》《鲤》等刊物。前作《私语书》在文艺圈广为称颂。

章节摘录

  我前两天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还有去年冬天看张爱玲的《异乡记》。让我深思的是,一个人,他作为小说家的状态和生活底色的比重。老陀当时是被判死刑的,张爱玲去探胡兰成,也正逢战时,兵荒马乱,满地乱孚,应该是心思忐忑,难以聚神才对。而他们的注意力,是马力全开的,不放过一点点残渣。甚至三十年后的《小团圆》里,都楚楚如在目下——她的最爱,她的伴侣,不是胡兰成而是小说。她就是作为一个小说家而活着的,其他的一切,都是补给。她舅舅家的故事被她写成《花凋》。《金锁记》里是她父系的丑事,甚至名字都没换。《易经》《雷峰塔》则干脆把早期小说里的边角料:仆佣、下人,也给血肉丰满扩充写了。小说人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人的兴趣,而不是急着判断说理,重叙事,更关注事件的质感,喜欢慢慢地体味。评论人格喜欢指点江山,发表意见。这两者没有绝对的分野,只是比重和偏向。  有些人又以评论胜出,私以为鲁迅就是。他的杂文比小说好,刀锋凌厉,气势十足,又多产。韩寒也是,眼睛亮,戾气重,快意恩仇,这种性格,自是杂文最便利。又比如西班牙的蒙特罗,她的《女性小传》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文字紧凑,观点犀利,非常有个人视角,但是她的小说《地域中心》,实在是不忍卒读。桑塔格也是,学术一流,小说平平。这可能和性格有关。写评论的人,好解析,寻根溯源;写小说,更需要还原事件本身和编故事。一个是缜密深究的洞察力,一个是寻求趣味的娱乐性。  同时能把小说和杂文玩溜的,张爱玲算一个,那真是左右开弓的天才。小说文字,要隐蔽、含蓄、肉感,主观低调淡出,精确的全知视角,自抑和克制。杂文需要的是出刀,更骨感,更有观点和火药味。伊简直是文学界的小龙女,周伯通练了一辈子的左右互搏术,人家天生就会。  ……

图书封面


 因自由而美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3条)

  •     黎戈:我的心虚席以待文_琥珀(大陆)有些读者提起黎戈,就会想起作家、才女、书评人之类的身份。而在黎戈看来,她更希望大家觉得她是个文艺青年,因为她的本性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青。“那种气味,不是什么着装风格,抽什么烟,用什么牌子的手机能定位的,那是一个有精神生活的人特有的体味。”想把日子寄存在文字里黎戈起初是个纯粹的阅读者,一个嗜好阅读的非科班文学爱好者。她喜欢在露水氤氲的早晨看书,随着香樟叶的聚散,积累了大量的阅读。她说:“当初没有写作的想法,觉得作为一个阅读者和书本保持这样一种距离,就很满足。”随着时间的逝去,黎戈开始从过去的阅读经验里寻找自己的影子。她越来越觉得,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需要有一些互动,于是生发了记录的念头。简单地说,黎戈开始动笔写作,“是书本中的一些知识激发了内心的一些潜意识,想记录下来,留下一些痕迹。”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在小说《沉默》中塑造了一个沉默的女人,她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她害怕随着时间的逝去,这些变化和她的时光一起消失。于是她把这些细微的变化记录在文字空间里,整理成书稿,并借别人的名义出版。黎戈说:“我觉得自己的写作缘起跟她有点像,害怕日子没有痕迹地过去,想把日子寄存在文字里面。”从2009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一切因你而值得》,黎戈已陆续出版《27•单身》、《私语书》、《因自由而美丽》等散文集。这些散文多为书评,为此黎戈有时还觉得羞愧和自我质疑。“读书笔记,这种二手文体常常让我觉得无论你抱着多大的热情和缜密的查证,都有可能会偏离书本和作者的原意。这种偏差,对原材料的依赖,常常令人尴尬。”苏枕书说:“喜欢黎戈,是因为她低调、勤奋。这是作家的理想状态。”黎戈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底的文青,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我写作的文体属于书评,书评不像原创性很强的文体,比如小说。总的来说还是附属于它的主体,是附属于这个小说,它更像阅读的一些后续,阅读的分泌物。我眼中的作家,多是小说作者(或是诗人、散文家、杂文作者),好的小说家,确实是文学各个工种中,对结构、布局、表述,包括阅世和知识面要求最全面的。创作力不是靠勤奋和钻研能得到的。”读书,保持精神的自由感黎戈在文字空间里寄存自己的生活经验,但没有刻意坚持写书评。“因为阅读量特别大,所以就同步产生了一些精神的分泌物。”黎戈从小就与阅读保持密切的关系,“我性格孤僻,社交能力弱,书是我的密友……哪怕是出门远行,没水洗脚的边远小镇,临睡前我也要翻几页书。生孩子的时候我还在看书,感觉阅读是生活中不可割缺的一块。” “读书这种事情会让你有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即使你身处人群,在一个很刻板、很纪律化的生活状态中,都会在内心把自我保存得很完整。就是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立点,不会盲目随众。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新书《因自由而美丽》中写道,“阅读口味排列是:最爱小说,其次散文,访谈录,偶尔看评论,从来不看诗集和戏剧。”黎戈自言比较喜欢西方小说,尤其是拓展人性空间,探讨人心的小说。因为觉得这类小说的纵深度很大,作者在探索人性空间这方面能够做到真实地面对人性。“小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类文体,对于我们这种平时生活空间比较狭隘的人来说,是一种经验的开拓。而且也能让我看到跟我们迥然不同的人的内心。比如英国作家格林,他的小说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是我所喜欢的,像《问题的核心》里面那个斯考比。格林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没有纯善或是纯恶,没有黑白分明,即便做了一些越界越轨的事,但他本性是纯善的,怀抱善意去做这样一件事。这让我感觉到,即使他做了一件看上去是悖德的事情,而他的形象是很美的,就是因为他的本质是善的,这点对我触动很大。”当然,黎戈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也会发生阅读口味上的排序变化。“小的时候读小说读得特别多,慢慢地对这种表层经验有点疲倦了,就想读一些比较柔软的,更加贴近生活的,更显示人类光明面的东西。现在更喜欢看散文,或者普世的、社科人文的东西。因为散文能够按摩紧张的神经,给予心灵的滋润,让你对某些很美好的东西保持理想度,提高生活质量。”寻找精神上的存在感在2009年的采访中,黎戈坦言,“还是想写小说。”四年过去了,黎戈的小说迟迟未能动笔。在这四年中,黎戈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她是一个人,现在有了孩子,而父母年迈又需要一定的照顾,于是老人家搬来跟黎戈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来黎戈说又出了一些事,一些是非,还有官司的产生,期间生活比较动荡。除此之外,黎戈认为语境的转变也是一个问题。“可能由于书评写得太久了,如果要写小说,整个语境都要转化,我可能暂时还过渡不了。比如说写评论用的是评论的语境,突击性很强,直接揭露事实,表达观点。转成小说的语境,需要隐藏自我,隐藏作者视角,方式上也需要一定的转化。”虽然生活多有起伏,但保持阅读的习惯未曾改变,坚持写作的信仰未曾改变。对黎戈来说,“写作应该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存在感。就像托宾小说里写的,如果我不把它寄存在文字空间里,我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或者疼痛的,狰狞的,一切的起伏就没有痕迹了,无处寄存了。”当然,从第一本散文集开始,黎戈的文字风格也有很大的转变。“我现在的文字风格比以前柔软很多。年轻的时候,没有经历世事的时候,人的心会很硬,对一些脆弱的软的东西缺乏包容力,觉得那是一种软弱的体现。其实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就会慢慢地理解和同情,对它抱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态度。”在阅读与写作之间,黎戈更为看重阅读,“阅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而写作只是一个伴随状态。可能我对了解别人的生活特别感兴趣,写作不是我的重心。”对于当年的小说家梦想,黎戈信心满满,“当然会写小说,这肯定是一个终身的计划。”喜欢空旷的自由感黎戈提起村上春树的小说《天天移动的肾型石》,女主人贵理慧独享一种空旷的自由感,她在结束一段感情后,奔赴她的事业,就是在高处,两幢高楼间,搭上钢丝,解开安全缆,这个世界,“只剩下我和风”、“感受到风的存在”。黎戈说:“我挺喜欢这种心境的。就是一个很有自我感的女性,很自由的感觉。每当我被孩子和家务碾压得要崩溃,我就会看看窗外,做五分钟失踪的贵理惠,想象自己是在一条钢丝上走,闭着眼睛,御风而行。然后睁开眼睛,该干嘛干嘛。”谈起理想中的女子,黎戈说:“我过去比较喜欢西方小说中比较自我的,强悍的,以自己为中心,自传类型的,不会被男性干扰的。现在可能发生一些变化,结合一些东方式的柔软因素也挺好。一定要有自我,有力量感,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间,也要有柔软的一面。像民国的一些闺秀,她们都受过高等教育,真的还是有东西交融的部分,我很喜欢这种类型,觉得她们把力量感表达得非常好。但她们只是属于我理想中的一种类型,另外一些很朴素的,很家常的,那种有力量感地在为社会做贡献的,我也很喜欢。”作为现代女子,黎戈认为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和独立的经济能力,不能依附他人,并且不断进行心理上的提升,有自己的生活方向。对《因自由而美丽》来说,“自由”首先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在此之上,一定要有自我的体系和自己快乐的生活源泉,才能开始享受自由。“任何人想得到自由,都要有自我,自我是一种跟他人相容的,又有自己完整的空间,可以独立思考,可进可退,不依赖他人的给予。自我是对自己很有要求,每天努力进行自我建设,让自己越来越厚实,越来越有力量。有自己完满的个人空间,才能得到自由。”旧书店与慢城市的私语世界黎戈习惯逛旧书店,觉得旧书有时会有神秘的气味。她有一位朋友在旧书上发现一个号码,打过去,竟然交了一个蓝颜知己。黎戈平时喜欢去南京的先锋书店,那里非常大,书很多。但有了孩子以后,“时间少了,比较喜欢逛万象书店。万象小一点,但相对来说书比较全,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挑选。旅行途中,我也喜欢逛一逛书店,比如苏州的蓝色书店,雨果书店,厦门的一些书店我也很喜欢。”对土生土长的南京人黎戈来说,南京是一座居中的城市,“不是很快,不是很慢,不是很土,也不是很现代化。但是它人文气息比较重,文艺青年比较容易找到安身之处。感觉自己的气质和这个城市挺相符的,不像上海那么时髦,有它朴素的一面,也有它书卷气的一面。”“这个城市的旧书店很多,到处都有淘书的快乐,大学也很多,江浙这一带都挺重视教育的,读书会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而受到鼓励,容易找到一些书友。我在南京还有一些文友,大家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很好。”与大多数作家一样,黎戈喜欢安静的环境,偏爱早起那种安静的时光。在她的雅致生活里,也同大多数的女子一样,结婚之前喜欢向外扩张,比如旅行,想离开父母。结婚以后,就开始往内发展,喜欢多跟家人呆在一起,带孩子散散步。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黎戈选择拓展自己的精神领域,让自己在温婉的容颜背后练就一颗坚韧、自由的心。在黎戈的生活经验中,更多的是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她写枕头、扇子、茉莉、气味,还写泡茶、画眉、夜航、吃花等小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捕捉生活中的美。借用周作人定位的散文来评述黎戈,“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大悲剧大喜剧,就是有,也是夸张作态。我们所要知道的,不过是平常人的平常事,有如邻人吃饭,我们经过时看看那菜式,倒是有兴味的。”
  •     如果,如果你对我说过一句真纯的话,早晨起来,我便记得它,年少的岁月,简单的事,那些深深浅浅,云飞雪落的话。成群的这段话,太喜欢了,读了好几遍。“其实我没有告诉你,深山两年对我最根植的影响,再度回到城市,我已成为无可救药的孤独者。我清楚地认知我一生都不能拥有良好的两性互动的宿命。我总是渴望独处。对爱情我很确定,你离开后我整日渴望你身体发出的光。但结婚不是。和一个不爱的人结婚更为省力,可以轻易重回孤独。”手触摸水,感觉热,但是你能感觉到你的感觉么?大于感觉的感觉,和抽离感觉的领会,前者是艺术,后者走向哲学。“执着”这个词,一般人总会把它想得落墨浓重,铿锵激越,充满对峙和角力的血色弥漫。而在我看来,“执着”的味道,却是云淡风轻,有种大隐隐于心的安然。因为“执着”的对象,往往难求,如果不是用低耗节能的方式,根本无法支撑长线的投入。如果想坚持做一件事,忠于一个人,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先倾听你内心的声音,让它告诉你,它想要什么。张大春说,写作,终其一生的操练,也就是于事无补的康复运动。原始的恐惧是“我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爱我”。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不要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涉江而过,芙蓉千朵,诗也简单,心也简单。就如我爱过的男人,无论他们怎么伤害辜负,我都不愿说他一句不好。这不是慈悲宽柔,更不是胸襟开阔,而是,他们就是我,是我体内的一部分。在村上春树的长跑随笔里他写到“希望一个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交谈,说话,只需眺望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梅萨藤也说“隐居是一种挑战,要在这期间保持一种平衡不能说没有问题。然而我决不可否认的是,对我自己而言,和人们在一起,哪怕是和一个我最爱的人一起待上一段时间,而没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时,事情就会变糟。我失去了重心,感到混乱不堪,无所适从。”
  •     我喜爱黎戈本人的性格,多于她的书。生命的宏观本质是悲情的,因万千众生无法逃离生老病死。生活的琐碎烦复,随着年岁之增长,愈发消磨着意志。感性、勇气、热忱,在生活的压榨之下,难免会有殆尽的一日。然而,这在黎戈身上并未应验。她低调,寄情于清风明月,生对于她而言,充满细节的欢乐与低碳型喜悦,如同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居士。看过她的照片,人如其文,恬静温柔,全然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的清雅风貌。黎戈让我想到高中时代一个朋友。巧合的是,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她恰好也在看。她腼腆、安静,喜阅读,从前经常坐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大学重逢时,她已踏遍大半个中国。她的阅读习惯是带着书在旅途中读,将绝美风景与清丽的文章一同咀嚼品尝。她也常为了雨后抽出的新芽而兴奋不已,通过鸟鸣感知生命的力量,用身体每一个细胞来呼吸清晨的空气。她们是同一类人,跨过了惶惑,体会最纯粹最亲近自然的欢乐,如此易于取悦与满足的人,真叫人心生羡慕。从前看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感慨于山中修行的伟大,此种心态放在凡尘,境界大概就是如她们这般。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还是只是kindle随便读读~没什么营养~
  •     应该是15.12或者16.01看的,有点不记得了。
  •     读读书,写写字,平实生活,那些读书过程的细腻感触,那些平淡喜乐的日常感悟,充满日常烟火气息却又不矫情的读书笔记。
  •     黎戈是近年来年轻创作者中少有的才气与灵气兼具的创作者
  •     这个商品不错。喜欢文字散文,简单不罗嗦。黎戈的文字比较适应。
  •     质量没得说,非常好,喜欢,打算细细品味,作者的文字总是很喜欢
  •     非常爱黎戈的文字。时隔两年多重读,旧事涌上心头。推荐。试着整理了这本书的书单。
  •     值得收藏的好书,已推荐给好友~
  •     文艺女中年黎戈 遣词成句时不时安妮宝贝一下让人发腻 最爱她写周作人那篇 而后是她写南京 因为和她一样我也是喜欢着周作人和南京的
  •     地铁上来去打发时间的读物,文中皆为琐事,然生活本就如此,并无大事发生。然而无大事,也并非无事生非,肯静心观察生活中一草一木之人,心未必静,眼必定明。开卷有益,为态度所感染。
  •     确实细碎的可以,这样的文字和这样的女作家,民国时期的能别有一番滋味,而现在,不仅看到在极力摆脱的市井气息,还有小女人的碎语充斥。大气的女作家,至少得成为这样的吧,行动而不是决心,终将有所改变2016.
  •     黎戈的书,买过一本。很喜欢的她的笔调,细腻有感觉。
  •     看了开头几篇就发现这不是我喜欢的文字风格 再往后看坚定了我果然和作者的性情截然不同 坚持着看完觉得略无趣
  •     文章很生活,不错的,值得购买哦
  •     此书写细节入生活内质,恰到好处;写日常则绵密细致、冲淡平和,;写阅读则深情凌厉,灵气逼人。 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社会,应多抽时间读读此类书,很喜欢,
  •     文字清新好读,非常易消化,其实真的是可以从一个人的文字中看出他这个人的情志的,宁静悠远,不必生活多大跌宕起伏,一样可以感受文字所带来的乐趣
  •     黎戈是个看透世间微尘的使者,温暖灵动。
  •     黎戈是近年来年轻创作者中少有的才气与灵气兼具的创作者,在网络上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与追捧。
      本书文字兼具清新淡雅与敏锐凌厉之风。写细节入生活内质,恰到好处;写日常则平淡冲和,绵密细致;写阅读则深情凌厉,灵气逼人。
      洁尘:黎戈有雅致且考究的趣味,文字风格自我且恬淡,有发见,有铺衍,随和中亦有自己的坚持。
      张悦然: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
      韩松落:黎戈可贵之处,在于她给我们看到她如何成为一个“真人”。像《聊斋志异》中人,四处撷取气味、颜色、故事,努力沾染体温、画面、他人的历史,既世俗,又超然,既贪欢,又不忌惮刀锋之险,只为让自己画皮下的心,最终变得有血有肉,并透彻觉醒。
      苏枕书:喜欢黎戈,是因为她低调、勤奋。这是作家的理想状态。正如黎戈自己所言,“随着时间的逝去,你知道有什么变重了,长成了”。所以她值得读者的期待与喜欢。
  •     黎戈的文字恰到好处,不至于清淡过分显矫作,也没有浓艳的不适感。且每每感叹她的阅读之广。不过读到后面知道她原来是抽烟的,觉得有些失望。她静能生明的生活态度,是我敬佩却并不向往的,我更喜欢安静中有活跃,在群体的交互之后以独处恢复能量。
  •     关注生活中的细微变化,讲泡茶,吃花,节气,植物,阅读,电影,城市…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周树人的一段话可以移位评述这本书“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大悲剧大喜剧,就是有,也是夸张作态。我们所要知道的,不过是平常人的平常事,有如邻人吃饭,我们经过时看看那菜式,倒是有兴味的。”能帮助一个人在非常安静的时间里进行缓慢渗透,那这本书应该很不错。
  •     不错,书的设计和内容都很喜欢,值得推荐
  •     离歌
  •     感觉比《私语书》读着舒服、自如、轻松,期待!
  •     ………
  •     本书不如标题那样赤裸裸的展现着美丽的自由。然而每一篇黎戈随意就生活里的小事情,和一本刚读完不久的书写出天马行空自由的文字的时候,你才感受到真的是自由的文字,自由的黎戈,甚至能从这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她自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生活中的不顺和坎坷,或者如同平常里躲不过的烦恼,在笔下都统统卸了包袱云淡风轻地描述着,不嫌沉重,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豁达吧。这样的自由,的确美丽。
  •     很值得大家拥有的一本书,非常喜欢,当当很给力!
  •     写自己家乡的书
  •     喜欢黎戈的文字。希望将来有天可以拥有一样的心境。
  •     刚读黎戈的文字便生好感,对于纯棉质地的衣服的喜爱一样一样的--浑然自在
  •     还没有看过,在格言里推荐就买了。试读的时候觉得很美,她的文字很朴素。很期待,希望有所收获。
  •     用上下班的零碎时间看的,很不错的一本小随笔。
  •     有诚意且朴实的文字
  •     第一次读黎戈的文字,深感自己阅读量太少,跟上她的思路着实有些吃力,不过收益和感触还是蛮多,我喜欢独处,相处对我来说是耗费精力的事情,因为我喜欢自由;我喜欢梭罗,不是因为多么喜欢自然植物,而是因为那种随性淡泊和发现美的心灵;我发现大喜大悲之时的细节描写非常打动人,比如,读这本书常常是午后伴着琴声,抑或家中泡着双脚拿着弟弟的铅笔……
  •     1、整个八月,阅读量锐减。再看这本书的时候,更是羞愧不止,看看人家的阅读量,这才叫读书人好么?我这种,顶多叫“认识几个字”。 2、看黎戈的文字总忍不住感叹:这才是生活家呀。处处尽显格物致美,清简朴素的表象里蕴含着丰富细腻。 3、她文字里的生活是安详、平和、淡然的,让我隔着书本纸张,也觉得宁静、自在。我在想象这种生活,一个资深文艺青年的模样。 4、黎戈的文字像夏日里的一杯柠檬茶,解暑又清新。也像冬日里的一碗碧绿的青菜粥,温暖且丰盈。也像摄影风格里的日系,过曝、低饱和度,画面干净简约。 5、近期又到了“间歇性焦虑症”发作,这个周末蜗居在家里看书。想起“躲在书本的文字之间,就像躲在妈妈的旗袍和姐妹们的长发里,不必羞愧。”偶尔就这样放任自己躲在书中的世界,不愿醒来。
  •     喜欢黎戈的笔调,不急不躁。
  •     2015-书喜欢啦,这个书名一般
  •     读书指南
  •     简单清新的文字风格,就好像这本书淡雅的封面一样~读完之后感觉收获很多,能够从中汲取很多养分~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本书里关于南京的评论我非常非常喜欢~
  •     这种淡淡的文字很喜欢
  •     这个要说说了,其实一直在关注黎戈的博客,关注了很久,她的文字感性又随性,很平实,不做作。多是些书评,是我买书的参考目录。
  •     清新自由
  •     书中有很多内容来来回回的说,不喜欢这种絮絮叨叨。
  •     没才华且自恋,安妮宝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黎戈的文字,让人觉得这个女子很有才华
  •     很舒适的文字,就如名字一样,淡淡的封面颜色很符合文字情调
  •     写得很好看!
  •     自由的美,美在无束缚,美在随心、随性,兴之所至,便前往何处。潇洒自在,好不快活。自由不仅仅是身的自由,还是心的自由。只有心自由了,身才会随之自由,哪怕被世俗所困,依旧仍我遨游。心之自由,在于放下。
  •     从她的《私语书》开始喜欢她的文字,可以从文字中略见她的品性。更开心的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知道很多有底子的作者和有内涵的作品,而且她对某些作品评论也独特~
  •     读过《各自爱》之后,这本略显一般。
  •     有几篇评论文字因为我对原始文本不熟悉而不能get到,但大部分都边读边笑,羡慕黎戈的敏感。市井气的黎戈也十分可爱,想到去年在先锋书店看到的南京腔的她23333
  •     从封面设计到文字,都是淡淡的,还似有茶香,能让人静下心的书。
  •       本书是黎戈的最新作品集,四年以来的散文、随笔、文艺评论合集。
      包括“淡夏”“纸游”“物喜”“我城”“静语”五部分,内容涉及生活、阅读、电影、植物、食物、南京等。
      写细节入生活内质,恰到好处;写日常则绵密细致、冲淡平和,;写阅读则深情凌厉,灵气逼人。
  •     以物喜的可爱文艺女中年
  •     我觉得还好,黎戈的文字风格很随和。书的封面好看。
  •     之前读过一次 但是是在书店 没仔细看 这次在图书馆看到 很喜欢 一点一点读 好喜欢黎戈啊 很清淡的女子 读第三遍 依然喜欢
  •     在豆瓣读了一些评论才买的,很温婉美丽的文字,不温不火。没事的时候读读不错。
  •     一书友推荐的,封面的印象很好,期待文字带给我的震撼!
  •     我有一个灰绿色封皮的便笺本,内页是仿牛皮纸的色彩,巴掌大小,厚实的一摞,带来带去十分方便。有时候在上面记些东西,看书做一点笔记,黑色签字笔,笔头落在纸上,沙沙的、蚕食桑叶的声音,又恍似春夜细雨。 用这样的开头来写一本书的读后感,颇为奇怪而啰喧,但用于黎戈的书,我却觉得并非不宜,且忍不住再加上几句:读这本书,是暴雨时至的夏日午后,远近高低的树木被雨水冲刷过,绿意郁勃,苍翠翻盈。读几页书,歇下来,站在高楼上远眺,心里难得的安静,可以无视就在下面马路上,慌乱的行人、鸣笛抢道堵成一团糟的车辆们了。黎戈的书里,就有这一种让人沉静体味细物、季节与阅读之美的力量。 日本人讲物哀,感物体情,万物自有情致,内里满是委婉细致、对世间的珍惜,是因珍惜而反不便明说的生命欣悦。读黎戈的书,我常常想到的两个字,却是“物喜”。一页页翻读《因自由而美丽》,翻到后来,果然看到有一章节便唤作“物喜”,顿时小得意了一下。但日式的物哀,常常通向幽寂,而黎戈的知物而喜里,有一处认真的发力点,一团执拗的取暖带。 写作的人,都是感情丰富的人,但只此是不够的。仅有丰富的感情,会让生活失去方向与准头。这是多愁善感绝非对一成年人好形容的原因。很多人年轻时都“文艺”过,其实只是荷尔蒙无处安放的激荡,心灵尚保留着童贞年代的天真浪漫,一旦被社会教训,被生活勒索,一点“文艺”气顿时烟消云散。并反过来将文艺当成一种“病”。弄得文艺好像普通人精神上的出天花。文艺青年在今天绝非好词儿。 黎戈从不惮于自称感情丰富与“文艺”。感情丰富正好帮她体验更深更广。文艺于她也非浮皮潦草的一过,是与凡俗烟火互相呼应,不离不弃,所以结实有力,可以作为人生的支撑,成为创造力的泉眼。就如墨与颜料,濡进素绢,化解不开,有人是一塌糊涂莫明所以,有人却随手就是一幅鲜明个人风格与感染力的丹青。 一切来源于认真:“一个以真皮层去活的人,才会嗅到花的香,看到云的出岫,惊觉雨水的冰凉。”她说道。真皮层敏感,痛感也会同样强烈。哀与喜,都来得更密集,也更寻常。 她写梅雨季,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说,最爱的便是这季节了。人家都道粘腻霉晦,她注意的却是气息。栀子、玉兰、茉莉、珠兰,每种植物的气味,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场。苦楝花下,恰可以回味比尔?波特的隐士书,“与君共朝夕,足以解世味。”金银花是晨曦之味,气质清刚如红楼梦中的探春。合欢香来是一片娇憨的甜云。女贞是野蛮女友……还有六神花露水、蚊香、雨气、湖风,甚至驱蚊水! 会觉得是多么清闲的人,才有如此丰富灵敏的感官?但我看她前后作品中透露的信息,一样为柴米油盐奔忙,为五十斤大米的折扣价,不辞辛劳亲自扛上楼梯,在家务的闲暇里写作。并非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宠女子,连爱好品研咖啡与进口香水的“小资”都算不上——她初居南京,创业理想是开个鸭脖子店。 予她“物喜”的,多半是平民的、自然的、素朴的、带市井烟火味的。如她自己所说,是个生活成本很低的人,拥有的是低碳型喜悦。“低碳”这个词,如今说来也是用滥。但黎戈说,我就觉得自然且亲切。还是因为那句话:唯认真二字。 汤显祖曾自承:“我平时只为认真,所以做官做家,都不起耳。”但他认真地做人,作文,写传奇,写了那么瑰丽绝代的“临川四梦”。这类的人,这类的书,对仕途经济乃至发家致富自是毫无裨益。但本也非为功利而存在的。他们面向的,是不辞生活之微末,是不惧生命之博宏,从而领万物之有情。 “死生事大,岂容你骄矜,而一个和死亡擦身而过的人,才知道一蔬一饭,平安喜乐,都是神赐,当思珍惜。”黎戈在书中说道。又借用朱天文的话:“我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激进派,只是存活派。而生命的喜悦,不仅是创作的源泉,也让人不忧不惧。” 她对事物的有喜,前景是活着之欢愉,背景是生死之寂寥,如长天里一抹纤白微云,如风吹过千树万树的叶子,翻阅浅浅深深无限层次的绿,有生机,有力度,也有怅惘。 黎戈聪敏,看人看事清明。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书评。评书,兼及人事,往往一针见血,但不刻薄。准确地说,不故作刻薄。她自己也说,“直觉准嘴又快的人,容易刻薄。”“刻薄话像芭蕾,低成本、高效,而且有幽默感,易于启动文本。”但刻薄绝对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品质。她说鲁迅、钱钟书、张爱玲、王小波,近代四个最好的作家,哪一个不刻薄?这四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笃厚处。她更推崇的是这种:“经历了世事,体恤人情,对人有充沛的理解力,可以消化一切丑恶。这种温情,来得比较坚实,而且持久。”评及书、人、事,实事求是,坦诚地说出感受,不避讳,亦不自作发散。是入微而又宽厚的一种贴身阅读,明晓事理,又终有体谅,是为文的节制,说到底还是为人的修养。 黎戈有考据癖,好格物之趣。“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颇有接六朝风雅之兴。而风雅不可附庸,更可能只是忠于自我内心的平实乐趣。这乐趣经过阅读、体会、加工转化,成了她自己的一种气质,呈现一种书卷气后的天真浪漫。 “说穿了,看书,是要看人。一个个兴致勃勃、枝叶丰满的人。” “半夜伺候鸟食的、拜蛐蛐的、逃课玩老鹰的、奔个几里地追獾狗的(王世襄),摇了小船采菖蒲的,冻得半死摘苹果的(梭罗);为了好吃,可以组团飘洋过海,把罐装酱油背到外景地的(蔡澜)。他们会为微物而情动,有强烈的生活之爱,以及感动的热情。多么令人欢喜的生命力啊!” 和活泼泼的欢喜并驱,黎戈的文字,在这本书里,依然通透、摇曳、六感纷沓,叫人应接不暇。文字确实有色彩与气味,如她所说。而黎戈的文字,则往往让我联想起长夏草木,是一片青朴,含蓄而多变之色,为阳光与水气所蒸,散发出微带苦意的香。读者也好,作者自己也好,对这香气有持久的信心,因为知道结结实实的,根系是扎在土里。 上次去南京,正好是入伏的那天。南京正在修地铁,车开到新街口一带,赶上交通高峰,懵懂撞入战场,不辨敌我地混战一番,终于弃车而走。南京的梧桐有名,有的路两边有梧桐,遮阴避日,便可安详步行。有的路两边却是空荡荡,就被烈日之箭矢追得狼奔豖突。 好容易到了城南,老房子正在拆迁,简直断壁残垣。在疑似**堆的物体旁吃了一顿向往以久的老太皮肚面——也就是这次来的目的。仓皇回奔的路上,见到章云鸭子店,一路少人,店门也半掩。然恍兮偬兮,就觉得熟悉。觉得一定是很美味。天太热,也没敢买。 回来之后,忽然一拍脑袋,想起来是黎戈书上说过的。“梅雨季最喜欢做的事,是和N去老城南闲晃,建议老宅或旧书店……半朽的老房子散发出腐木的气味。老梧桐鲜翠欲滴,章云家的鸭子店客流如云。” 那是黎戈的南京,我想。尽管时代变化之快匪夷所思,或者干脆说简直是匪夷所为,我们眼见的,已与她记录的大不一致。不经意的,从她的书中,我们已经心中存下了它的旧影。对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产生向往与眷恋,这是黎戈的书,给一个阅读者,带来的意外的、美好副作用之一。
  •     当当的发货速度很快哦!昨天中午订的,今天晚上就收到了!还没有看,但是书的质量没的说哦~喜欢的朋友就快快买吧~
  •     非常好,让我想起了曾经非常喜欢读的《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文笔流畅,小情绪饱满,读起来也滑溜,偶尔还有些实腾腾的见解,是本好书。但对我而言,味道太淡,格局太小,喜欢不起来了。
  •     作者涉猎很广,文笔很细腻,然后我曾几度读不下去,读了一半,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不太适合我
  •     很美的随笔。自然雅致
  •     一直喜欢黎戈的书,读起来觉得自己也静心不少,她的三本书都买了,很信赖她的文字
  •     从这本书开始,极喜欢这类作家,用很美丽的文字描述生活的细节。看完这本书又把她的私语书买来看。
  •     有情调却不做作,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精致细微之美。
  •     初见因自由而美丽这个标题已经很喜欢了。是帮同学买的,同学很喜欢。
  •     黎戈的书写的是生活,而且女性化的,有些地方稍腻,文字绵密,像吃一大口奶油,但清新自有清新处,她擅长细节,也热爱细节。
  •     黎戈可贵之处,在于她给我们看到她如何成为一个“真人”。像《聊斋志异》中人,四处撷取气味、颜色、故事,努力沾染体温、画面、他人的历史,既世俗,又超然,既贪欢,又不忌惮刀锋之险,只为让自己画皮下的心,最终变得有血有肉,并透彻觉醒。
  •     黎戈的书很难买,很高兴买到这本书。
  •     不错 小清新的风格 正是我的风格 很喜欢这本书 更适合午后坐在摇椅上看
  •     很不错。后来又买了私语书。也很便宜啊。
  •     寡淡的文字,受众总是太少。13年读到40几页读不下去,一直搁置,今年年末想起了又从头读起,却发现没有那么枯燥无聊,有些小点还颇为有趣。其实读书也需要境遇,心境不同了,对同一本书的看法就会不同。可见若是本好书,一读再读是要紧的。
  •     都是南京的生活
  •     依旧淡然雅致,适合某个清闲的下午翻翻,有种喝茉莉花茶的滋味
  •     除了书带点压痕,别的都很满意。大爱黎戈,期待新作。
  •     写细节入生活内质,恰到好处;写日常则绵密细致、冲淡平和;写阅读则深情凌厉,灵气逼人。
  •     切实不堆砌的文字的 真正的午后 要回看
  •     形散神也散,看上去很美,留韵不长久。适合闲暇时翻阅。
  •     文字细腻,很喜欢这种文风
  •     每个月读点生活散文或者随笔 你会注重对生活的品质的
  •     16.10.11 18R黎戈的文字初看无爱,细读才能慢慢体会出她的好来。基本以书评为主,兼以随笔。文章足见真性情,用词珠玑精妙。恰巧点评的好几本都有翻阅过,很能切中要害。
  •     喜欢
  •     读后感。
  •     果然已经过了爱做梦的情绪化少女的年纪。
  •     还是《私语书》的状态,亲切,细腻,素雅,见识广博,有态度有观点,像个亲密的好友在你耳边谈着她喜欢的人事物。最喜之处是,发现不少共同的喜好,感慨几次“原来不止我这么认为呀“
  •     想不到会一口气读完 文字是轻的 读后让人漾开来
  •     因自由而美丽,黎戈的文字,淌过心田,这个夏天,有它足矣
  •     适合大雪的午后,在咖啡馆抱着一杯温热的拿铁,一边啜饮一遍漫漫翻读
  •     写蓝京的几篇还不错比较感同身受 其他的就非常一般
  •     整本书过多的引经据典,看完只记得一篇茶泡饭,准备去做来吃。
  •     非常喜欢读黎戈的文字,每一篇都很喜欢。
  •     推荐私语书 推荐黎戈的字 看了不会后悔
  •     教读者过日子(吃)的书评散文?
  •     去年1月,也看过一本黎戈。
  •     同学喜欢这类散文
  •     2013-153
  •     滋味绵长。
  •     相当低调的封面,浅浅的豆沙绿。内容还没细看,翻了翻前面的篇章,淡淡的。整本书的格调,给人的感觉跟《芒果街的小屋》很像,很舒服。
  •     因为看到书目才选的书,但是熟的内容页很吸引我,书中介绍了很多书目,可以引导我买书的方向,同事也从书中体会到很多自己看书体会不到的东西,很好的一本书
  •     文字很随意,细腻,引发读者共鸣
  •     好羡慕人家的闲情逸致,自己这一阵子真正闲下来了,但依然没情调,没兴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