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瓦尔登湖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41129032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页数:343页

后记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梭罗拥有百科全书式的学养,就他的生活时代而言,举凡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门类他均有涉猎;关于哲学,他更加服膺于古代希腊和东方学派;另外,梭罗对语言文字几乎拥有语言学者的专业敏感,本书大量采用了谐音、双关、原始义、典故活用等等辞令的技巧。上述种种,在翻译中无法尽行传递,因此,为了读者理解的方便,本书尽最大可能给予了解释。本书的翻译得到了翎舟女士的大力协助,另外,我的老师,兰州大学外语学院的老教授张舒平先生也给予了耐心的指教,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

《瓦尔登湖》是一本让人心归宁静、充满希望的智慧大作。当人们逐渐失去田园的宁静,它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就像美国著名评论家伊拉·布鲁克所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
这部译作以中国文化诠释西方经典,堪与著名翻译家徐迟版本比肩,甚或为现有中文译本中最好的一本。译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精心雕琢,语语惊人,字字闪光,其厚重的文字功底尽显其中。

书籍目录

简约的生活补充诗篇我居何处,又因何而生阅读声音远离尘嚣访客豆田镇子湖柏克田庄更高的法则禽兽比邻室内取暖往日的居民和冬天的访客冬日的动物冬日的湖泊春结语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瓦尔登湖》为心灵甘泉。

内容概要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拥有世界影响的美国思想家,美国精神和传统的奠基者之一,十九世纪中叶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

章节摘录

简约地生活本书文字,或者说其中大半,写于数年之前。当时我孤身一人,在马塞诸塞州康科德密林深处的瓦尔登湖畔生活。我在那里亲手搭建小屋,营谋生计。我僻居其间两年有余(两年又两月),最近的邻人也在一英里之外。此刻,我又重返文明世界,匆匆驻足,聊充过客。关于我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是乡人着意垂询,我怎能以一己之私渎扰读者诸君?对于这样的打探,有人觉得唐突冒昧,但是,在我看来,不但不会感到丝毫的冒犯,而且,考虑到各种情况,恰好觉得自然而然,理属常情。有人曾问我何以果腹,是否寂寞,甚或是否恐惧,如此等等;也曾有人以我将多少收益奉献于慈善事业相责;间或有家口甚大者问我供养了多少穷孩子。因此,若诸君对此不甚关心,而我却就此在书中予以解答,则我恳请包涵与谅解。在不少书中,“我”,亦即第一人称,被隐去了,而本书则不循此例,予以保留,言必称我乃本书一点特色,我们常常忽视了,毕竟叙述者就是那个第一人称的“我”。如果我对别人知之如我之详,自然也就不必如此之多地谈及自身,遗憾的是,我有限的经历框定了本书的论旨。非但如此,我向同道衷心建言:用简约诚挚的讲述将自己的生命经历和盘托出,不只是听到的他人生活,一如他在遥远的地方会给自己亲人寄去话语,因为,如果他活得真诚,在我看来他肯定是在一个遥远的去处。或许,本书所述对那些穷学生更为相宜,至于其他读者,他们自会选择跟自己相关的内容。我相信,没有人会撕开衣缝去穿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只有对适宜的人,一切才会派上好的用场。我意欲对本书读者,据说也生活在新英格兰的诸位谈谈感受,对中国人和桑维奇岛民则不置一词,谈谈诸位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外在生活环境,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们是否果真就那么糟,若然,这种状况能否得到改益等等。在康科德,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所到之处,似乎感到人们在进行苦修,店员官吏,农夫商贾,概莫能外,形式则五花八门,令人愕然。我曾听说过婆罗门的苦修:或是端坐凝眸,曝身于四围的烈火,望着天空的太阳;或倒悬于火焰之上,头颅低垂;或仰首苍穹,“直至无法恢复原状,将脖颈扭动一下也只有液体能进入胃囊”;或终生束缚着肉体,在大树下凝思寂虑;或是如爬虫那般,用他们的肉身之躯丈量广袤的帝国;或单腿独立于杆子的顶端——这些苦修已经让人难以置信,惊诧莫名,但较之我平素目睹却相形见绌,不值一提了。即便是赫拉克勒斯的十二宗使命跟我邻人的诸般行止相比也算不得什么,因为他的任务只有十二项,并且有个终了,但是邻人则屠龙无望,漫无休止。赫拉克勒斯尚且有他的朋友伊奥拉斯相助得以斩草除根,而我的邻人则常常一事未了又生波澜,既未杀死过任何怪兽,也未完成过任何苦役。我发现身旁年轻人的不幸乃是因为继承了田产屋舍,仓廪畜群以及农具等等,因为这些物什得之则易,弃之实难。他们倘若生在旷野南狼哺育反倒更好,因为那样他们或许会双眸明澈,得以洞悉他们受缚其中辛苦不辍的田野——是谁让他们桎梏于泥土?方寸土地足可给养,而人们何以要吞噬旷野平畴?人们何以在降生的那一刻就开始挖掘墓穴?他们必须过人的生活,推着这些东西前行,尽其所能谋求发展。我遇到了多少可怜的庸常灵魂,几乎在重重负累之下行将窒息,扭曲变形,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匍匐行进,身前推着一个巨型谷仓——长七十五英尺,宽四十英尺,那是奥吉亚斯从未清洁的牛棚,此外,还有上百英亩的田地需要耕耘芟夷,外加草场和林地!而那些没有遗产可以继承的生命,则无须为祖辈传下的这些一无必要的累赘打拼,尽管如此,在他们看来,获取尺许之大的肉块,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可是,人们却将精力消耗于一种错误的选择。相当一部分人旋即被翻入犁沟,化作膏沃的泥土。人们被一种徒有其表的命数——通常谓之“必需”——所奴役,因此聚敛财富,任凭蝼蚁咬啮,尘埃侵蚀,留待盗贼破门,挟裹而去,诚如《圣经》所记。这种生活何其愚鲁,如果生而不觉其非,行将就木之时必会翻然悔悟。

图书封面


 瓦尔登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转:瓦尔登湖的春天不崩溃(2009-10-26 21:25:13)载《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10期南辕北辙(11)瓦尔登湖的春天不崩溃□ 江晓原  ■ 刘 兵  □ 本文的这个标题,我几个月前就已经想好了,听说过的人都觉得很吸引人。这个带有浓厚“拼贴”色彩的标题,也意味着我们这次要在本专栏中尝试新的路数——不局限于同一个人的著作,而是将某几种在思想脉络上有内在联系的书放在一起讨论。  《瓦尔登湖》(Walden)作为名著我当然久闻其名,自然也将其书收入书斋,但是近来仔细读了,却有许多“后现代”的反科学主义联想。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生活在19世纪,《瓦尔登湖》初版于1854年。那个时代,正是现代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时代,科学技术和学者及公众正处在蜜月期,当时几乎每一个有知识的人都倾心投身于科学技术的怀抱——或者说是“张开怀抱迎接科学技术”。可是在那个时候,梭罗的行止却显得像是一个十足的怪人。  爱默生写过一篇《梭罗小传》,用平实而优美的散文描绘了梭罗的生平。其中有些句子居然仿佛司马迁刻画人物的风格,例如:“他宁愿减少他日常的需要”、“他发现博士中流行谦恭礼貌,便对他们失去了信任”、“他知道幻想的价值,它能够提高人生,安慰人生”……,诸如此类。在爱默生笔下,梭罗有点像一个在家乡附近的流浪汉——他是一个亲近大自然、愿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旅行者,他有着足够的谋生技能,却不愿意利用这些技能去积累财富,也拒绝利用这些技能去换取奢华富足的生活——这种生活正是我们现在梦寐以求的所谓“现代化生活”。  ■ 也许,脑子里有什么样的理论背景,就会看到什么东西。所以,你在梭罗的书中,看到了,或者说,看的时候就联想到了“后现代”的反科学主义。其实,在19世纪,谈论反科学,至少不会像我们今天这样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而那时虽然也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时代,但其巨大的威力,却远远没有像今天那样得以充分显示。  我觉得,像《瓦尔登湖》这样的书,也许是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觉的对于质朴的生活的追求,但却只有在今天,在“现代化”的生活已经难以逃避之后,与现代化的生活相对应,才更会反衬出那种追求质朴、宁静的生活的价值。也正是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之下,我们才会从《瓦尔登湖》中看出更多的内容,也才会有你那些联想。不过,一部书,无论它在被写作时作者是如何构想,似乎只有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读者那里,能够带来更多联想的增生,才具有了经典的价值,才会让人们去不断的阅读。  当然,尽管有前面的想法,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梭罗的先见之明。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有先见之明的,往往并不是“大多数”人,而只是少数的“智者”。当那些“智者”也许只是以并不足够清晰的方式质朴地讲述的思想,在以后的时代,甚至以作者本人也许都不曾明确预见的后续事件发生之后,经过后人在新的语境下的新解说、新思考,才让那些隐藏的意义呈现出来。  不知我这样想,是不是又有些极端。当然,我觉得,这种事后阐发的说法,绝不有损于先辈伟大作家。  □ 我完全同意你的上述看法。事实上,经典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被人阅读,就是因为每个时代的阅读者都可以从中读出新意义来,能够不断赋予被读作品以新的意义。  其实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时间并不长,但无论到哪里,他都坚持要过一种质朴的生活。前不久我恰好对“中国人过绿色生活”的话题发表过一点看法,甚至还到嵩山少林寺以此为题作了一次演讲。现在想来,其实梭罗过的生活,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不折不扣的绿色生活。  但是梭罗过的生活,即使在19世纪初中叶的当时,也已经显露出某种“反现代化”的倾向或色彩,尽管他自己和他的同时代人也许并未“凝练”出这样的主题。  从《瓦尔登湖》和梭罗的生活,我马上联想到《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  在梭罗生活的时代,人类当然还没有化学杀虫剂。  我很想问你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梭罗在他的生活中见到了化学杀虫剂,你认为他是会抵制还是会欢迎?■ 你这样一个问题问的倒很像是一个理想实验了。我觉得,其实是有各种可能性的。  比如:按照人们最直接的、最简单的想法,也许会说,他当然要抵制,因为杀虫剂显然是现代化的产物,而你已经给他做出了“反现代化”“倾向”的定性。  不过,他也许不会抵制,因为仅仅从表现上看,化学杀虫剂并不那么直接地就与质朴生活相冲突。设想一下,当梭罗在他愿意生活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时,也许有了杀虫剂,还会带来一些生活上的方便呢!而化学杀虫剂刚刚问世时,也确因其“利人”的功能而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化学杀虫剂的危害,只是在其大量被应用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才为人们所意识到的。  追求质朴简单的生活是一回事,即使带有某种“反现代化的倾向”(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后来现代化出现我们才会为之这样命名),在“现代化”出现之前就能够意识到“现代化”的弊端,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也许也有可能梭罗一开始就会抵制化学杀虫剂(这又可能是出于各种原因),如果是那样,那他可以说的确是太有先见之明了——但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我总觉得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 我的猜测是,梭罗会抵制。但是,这种“魔鬼”类型的东西他抵制不了。  杀虫剂和原子弹其实大有相似之处——都是只要有一家开始搞或者用,别人就不得不跟进。只要杀虫剂一流行,梭罗就是想抵制也抵制不了,除非他不种粮食蔬菜水果了。最近我听说一个熟人真的试图在自己的园子里种植“绿色环保”的蔬菜和水果,为此他拒绝使用一切杀虫剂,结果正如我以前在演讲中所预料的——虫子吃光了他的蔬菜和水果,他颗粒无收,沮丧到了极点。他用一季的徒劳,再次印证了蕾切尔•卡森在1962年《寂静的春天》中那“旷野中的一声呼喊”是多么沉痛和绝望。  《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后两年,在药业公司利益集团的诅咒声中,发出“旷野中的一声呼喊”的卡森(Rachel Carson)自己死于癌症(1964年)。之后6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成立(1968年)。之后10年,罗马俱乐部出版第一部报告,题目就是《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1972年)。环境保护和“有限地球”的观念,由此日益深入人心,最终汇成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虽然我们在用上面的方式回忆这段历史时,似乎有着某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其实《寂静的春天》中的那一声呼喊,真的是沉痛而绝望的——在47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目睹身边如此荒谬的局面,才更能体会这种沉痛和绝望。  我们现在的局面是:在人类用杀虫剂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之后,我们和虫子之间,通过“反复开发出新剂型—不断进化出抗药性”这样的无限循环,暂时维持着新的平衡。虽然我们已经研发了无数品种的杀虫剂,并付出了在河流、水源、土壤、植物等等遭受全面污染的代价,但是“华陀无奈小虫何”,虫害并未绝迹。现在我们必须长期依赖杀虫剂,听任环境被杀虫剂日益污染,才能以饮鸩止渴的方式维持和虫子之间的新平衡。  这样一看,杀虫剂是不是很像一个魔鬼?它一旦从瓶子里被放出来,就无法让它回去了。这个魔鬼扰动了大自然在这方面的秩序,破坏了人类与昆虫之间长久以来的共处状态,使我们陷入了如今这种进退维谷的境地。如果起梭罗和卡森于地下,让他和她目睹今天的局面,真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  ■ 好吧,既然你已经提出,如果梭罗面对杀虫剂时,他就是想抵制也抵制不了,从这样的说法中,却反映出了一种伴随着人类技术发展前景的悲观情绪。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通常被认为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而该书又是由杀虫剂的问题引出的。这样,技术的发展也就与人类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了。十多年前,我加入了自然之友,在参加一些环保工作的时候,也结识了许多坚定的环保人士。我后来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会说到自己的一种印象,即那些最坚定的环保人士,其实对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终极前景,大多是持一种相对悲观的看法。而他们最令人钦佩之处,也正在于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  确如你所说,当有了杀虫剂(注意,这里指的是现代化的化学杀虫剂,而非传统的治虫手段)之后,人与虫之间就进入了一种“反复开发出新剂型—不断进化出抗药性”的无限循环,而且,这样的循环显然是一种恶性循环。不仅在杀虫剂问题上,在对待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问题上,也是一样。在现代技术的发展中,这是一种有共性的倾向。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在现代技术发展的一开始,人们在对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前景的乐观期待中,所持有的一种要与自然界相对抗,而且认为人类终会在这样的对抗中获胜的心态。而到了今天,当一些人意识到这种对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时(我只是说一些人,因为还有许多许多的人仍然对于人类在与自然界的对抗中获胜持有未经深刻反思的信心和盲目的乐观),却为时已晚,已经无法从那种恶性的无限循环中抽身而出了。  也许,对于前述问题之严峻性和不可解决性的认识,正是那些坚定的环保人士对未来前景持悲观态度的原因之一(注意,我说的只是“之一”)。  □ 也许卡森当年也有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观心态。《寂静的春天》出版后两年,她自己就死于癌症,这个瘦弱的女子真让人既同情又敬佩。  我们对技术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深陷误区。我们总是满心欢喜地拥抱一切新技术,而且还要将讴歌这些技术视为自己的义务,觉得自己如果不能加入对“高新技术”的企盼赞颂的合唱中,那就是落伍的表现,一定要“急起直追”。我们不假思索地接过已经彻底商业化了的奥运会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这骨子里和我们以前的口号“多、快、好、省”异曲同工。在我们许多人的心目中,永远是一幅无限发展的图景。  在这样天真的心态支配下,面对新的技术,我们从不试图区分魔鬼和天使,而是急急忙忙要将每一个被我们看见的瓶子打开,好尽快将里面的魔鬼放出来,而且还要忙不迭地迎进家门,将自己的未来交给它们支配。  当然,迄今为止,绝大部分瓶子中的技术魔鬼,都是西方人放出来的——中国人还在为自己从瓶中放出的魔鬼太少而深深自责。但是技术魔鬼几乎每一个都是“全球化”的,它们一旦出来,非但西方人赶不走它们,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也不得不立刻跟进,将它们迎进家门。杀虫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自从科学技术在18世纪开始攻城略地长驱直进之后,对待科学技术的保守主义立场就一直受到批判。《庄子》寓言中那个拒绝灌溉机械的老人所说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一直被我们用来作为“抱残守缺”拒绝进步的“没落”典型。  其实有很多新技术,刚出世时往往风情万种,令人倾心,但过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人们就会认识到它的魔鬼本质。不幸的是,通常到此时人类就已经离不开它了。杀虫剂已经被证明是如此,还有许多我们今天已经离不开它们的技术,比如手机、电脑、互联网、网络游戏等等,也很有可能是如此——只是眼下时间还没有足够长而已。  ■ 当下,如果对化学杀虫剂或者原子弹这样的现代技术,也许会有一些人有这样的认识,但也仍会有许多人为其出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来辩护。但若更一般地谈论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发展,比如像你说的手机、电脑、互联网、网络游戏等等,甚至于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已习以为常而且一旦接受同样再也离不开的技术时,恐怕仍会同意你的观点的人就要更少得多了。  在这背后,其实一个更为深层和本质的问题,是对于发展的理解的问题。  人们现在经常习惯于重复那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其实,这句话本身并无问题,因为人类进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问题在于如何理解发展本身。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语境下,人们经常会不自觉地默认,那些能够带来更迅速的物质享受以及财富增长的发展(要实现和保持这样的发展当然要依赖于更高更新的现代技术)才是真正的发展。而把那些不那么符合这种基于物质产品和财富之数量增长的发展,归之于停滞和落后。并进而在价值判断上,把有利于前者的意识和观念归于好的、先进的,正确的,而把不利于那种面向现代化、全球化(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全球化不过是按照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及其观念强行加之于世界各国的标准)的发展的意识和观念,归之于不好的、落后的、错误的甚至于愚昧的。  但是,这样一种默认,或者用我们的朋友刘华杰教授的著名隐喻即“缺省配置”之下,人们却没有想到,对发展的这种“缺省配置”的理解一定合理吗?至少,从人类的长久发展,或者用时尚些的说法,即可持续发展来看,现在流行的发展模式肯定是不行的。  □ 此言大得我心!这种无限制地一味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模式,其目标到底是什么呢?要发展到什么地步才算满足呢?那些只知道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从来不思考“我到底要什么”这个问题。这种无限发展的前景,从数学上说是发散的,从物理上说是奔向无穷大的,在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  其实这样发展下去的前景,正是我们要谈的第三本书的标题——《崩溃》。  书名全文是《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ll or Succeed),原书出版于2007年。全书正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现代蒙大拿”,基本上只是一个引子,类似中国明清时代小说中的“楔子”。第二部分“过去社会”,首先考察了历史上几个社会的崩溃,包括复活节岛、皮特凯恩和汉德森岛、阿纳萨兹人、玛雅人、维京人。一个基本的结论是:这些社会之所以会崩溃,主要原因就是环境恶化了——主要是当地可利用的资源耗竭了。这一部分的最后一章(第9章)则讨论了新几内亚、日本等成功的案例。第三部分“现代社会”,讨论了四个个案:卢旺达的种族屠杀、多米尼加共和国与海地的对比、中国、澳大利亚。第四部分“实践教训”,重点论述的问题是,为什么环保问题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事实上,《崩溃》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作者在书中强调指出:今天的环境保护问题,首先不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甚至几乎就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彻头彻尾的政治问题。这一点对于许多还想当然地将环境问题等成科学技术问题的学者和公众来说,是由振聋发聩之功。也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有可能将我们对于环境、污染、发展等等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 是啊,我觉得,《崩溃》这本书的观点,确实是值得重视,值得大力传播的。因为按照前面所说的那种对未来悲观的看法,实际上,也就是认为人类社会在现有的发展模式下或迟或早要走向崩溃,而且,要想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又是极为困难的。  其实,关于环保问题,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解决,也是方式之一,但关键在于,科学技术不是解决环保问题的首要因素。目前被广泛传播的流行观点,恰恰是把解决环保问题当做一个科学技术发展仍然不够的问题。这也就与你经常提到的科学主义的意识联系在一起了。就是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几乎所有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如果从认为环保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那么我们要对待环保的态度,以及相应要采取的行动,就会很不一样了。而在这背后,前面所说的发展模式问题,就更为突出了。不过坦率地说,要想改变现有的为大多数人(包括世界各国大多数领导人)所持有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悲观一些地看,我甚至觉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在这背后,还有着另外一些复杂因素,例如,在面对现实的国际、民族冲突时,因发展水平不同而带来的竞争实力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等。  但尽管如此,并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坦然地、心安理得地无视这个问题。与现实中具体的、局部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相比,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应该是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当我们回过头去看待历史上的那些战争,那些因发展程度不同而带来的胜负,再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来想,我们又可以意识到什么?有人会觉得,那有其合理性,有人会觉得,在今天的立场上看那很不值得,也会有人继续夸大地利用这些“历史经验”来为今天的发展模式辩护。但《崩溃》一书,则是从另外的视角看到了另外的问题,而且也许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现在有一个被大家会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提出这样一种概念,或者说口号,其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却只是用这样的口号为做为一种标签或装饰,而在装饰背后的实际,却显然是在坚持着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那么,就人类的本性来说,可持续发展真的是可能的吗?  最后再来看看你一开始就给我们这次对谈设定的标题:“瓦尔登湖的春天不崩溃”,这显然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因其美好,所以会让许多人向往和追求。但看看现实,我们现在还能够找到瓦尔登湖的春天吗?在未来,瓦尔登湖的春天还会再现吗?恐怕这还真是个问题。
  •     梭罗在瓦尔登湖用了很多篇幅,分享了这么一个看法,如他结语章节所说:我们没有必要在幻境之上翻船。我们费劲地在头顶上树起一方蓝色玻璃的天空,尽管完工后,我们肯定还会凝视它上方那个更加高原的真是苍穹,好像前者不存在似的。他用大篇幅来说明、启发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周围,有着两个圈子。一个是人类社会,最典型的就是城市以及运行于其中的规则,想要在城市里面玩得溜,规则得学好玩好,比如买车买房子买社保医保荣誉地位众人之口等。还有一个是你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一个人类,你的愿望,你想做的事情,能释放你的内心热情的真正驱动力。他搬进了瓦尔登湖独居,用行动证明了他自己的看法无误--那就是你需要的生存物质远远低于你所认为的。你大可不必废掉自己生命太多的时间来获得一些其实没那么重要的东西,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真正能释放内在热情的事情上面。梭罗能举重若轻,把一些不少人懂得又似想不清条理的东西用极为简单的语言就表达得明白。一些支持他这个观点的摘抄:---但是我想,可以毫不离谱地说,野蛮人也拥有自己的棚屋,但是,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所。---在我看来,物价,就是为了换取物品而需要的那部分生命,不管是现时支付还是最终兑现。这附近一套普通住房的价格差不多需要八百美金,即便一个劳动力不受家庭的拖累,他要攒够这笔钱也得花上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因此,在他挣得自己的那件“屋棚”时,势必已经耗掉了自己大半生命。----农夫在占有房子的时候,他不但没有因之更富,相反却为之更穷-是房子占有了他。----世人奔竞于虚妄之途,汲汲于尘世之显通,而漠视了天国的幸福---绝大多数人好像从未思考过房子到底是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必须拥有一个像邻人那样的房屋,所以没有必要的终身受穷。---难道我们就该永远琢磨如何得到比眼前更多的东西,而不能有片刻之暇满足于少拿一些? ---我在漫步的时候,从未遇见任何人做诸如为自己修建房屋这般简单,这般天经地义的工作。 ---需要花钱的东西中,大多数根本就不是学生最想要的。比如说学费,这时账单上最重要的一笔,而那种远非学校可比的珍贵教育由他通过与境界最高的同代人交流所获-却不收费。---有人“勤勉刻苦”,似乎热爱的既是劳动本身,或者借以免却可能更糟的危害,对这些人我也无话可说。---补充诗篇节选《收场吧,贫穷!》托马斯 卡鲁。 我们不要你的圈子,那里是纠缠不放的中庸,还有变态怪诞的愚蠢,它怎知愁绪与欢欣。---但是,我想告诉同乡的是,也就是仅此一回,尽其可能原理约束,活得自如,因为囚禁于庄田跟桎梏在牢狱无甚区别。---如果清晨时分,唤醒我们的不是自己的性灵,而是仆从那种机械刻板的推搡,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这也能称作日子?如果唤醒我们的,使我们新生的内在力量和灵感,它伴随着悠扬的圣乐,而非工厂的响铃,它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馨香,指向一重更高的境界,而非让我们沉入酣睡的状态,这时候,连黑夜都会结出丰腴的果实,它美不胜收,跟光明毫无二致。---如果人们不在浑浑噩噩中度日,他们何以会对自己的时光予以如此可怜的说明?---让时光升华,这才是最高境界的艺术。---每个人都身负使命,让自己的生活,乃至细节富有价值,值得我们花生命中最崇高、最重要的时光去冥想沉思、品味憧憬。如果我们弃绝既有的那些琐碎见识,或者这些见识已然消耗干净,那么,诸神就会无比清楚地给我们启示,知道我们如何有效行动。---生活也被鸡零狗碎的一切弄得支离破碎。---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依然简单一点!---人们认为国家有商业,能出口冰块,能使用电报,能一小时奔上三十英里,且不管他们是否需要,对其重要性却毫不怀疑,而对于我们应该生活得像人,还是像狒狒,他们倒是有点拿不准。---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地度过每一天,在前行的途中,不要因为纤芥之微而改变初衷。---让我们镇定下来,行动起来,将双脚坚实地踩入那片观念,偏见、传统、幻觉和表象的泥淖中,它泛滥于整个世界,穿过巴黎和伦敦,穿过纽约、波士顿和康科德,从教堂到政府,从诗歌到哲学到宗教,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知道我们发现了一块,那里有岩石和坚实地底部,那就是我们可以称之为真实的所在,然后就可以说,没错,就是这里。有了这样一个基点,我们就可以居于洪流、寒冰和烈火的下方,在这里建一处墙垣或者一个邦国,或稳妥地放置一个灯柱,树立一个标杆,非尼罗河上的标尺,而是真实世界的标尺,如此,后世就能知道,屡屡泛起的虚假和幻象的洪流到底有多深。---不管是生是死,我们只求真实,如果我们正处在弥留之际,就让我们聆听喉头急促的喘息,感受大限来临的幽冷;如果我们活着,好,继续我们的事业吧。---智识是一位刀客,他会洞见万物的隐秘,从中犀利地辟出一条道路。---善良是唯一不会亏本的投资,竖琴悠扬的歌唱传遍了世界,正式它永远吟唱的这个主题让我恩兴奋昂扬。---大自然永远不会让我们厌:无尽的生命活力,寥廓浩瀚的地貌,残骸横陈的海岸,林木丛生、枯树杂陈的荒原,阴云间的雷鸣电闪,持续数周的滂沱大雨及因此所致的洪流--我们必须由这些场景加以刺激,注入活力。---然而,有人就会成为一个漠视自我的爱国者,去做一些因小失大的牺牲。他们挚爱将成为自己的坟墓的土地,而对于依然会为他们的肉身赋予生机的精神却没有感触,爱国主义是盘在他们头颅里的一条蛆。---如果有人能够满怀自信地在梦想之路上前行,努力去实践他构想的生活,那么,他将会收获一种寻常方式难以预期的成功。他会将一些东西置诸身后,他会跨过那道无形的界限;那些新颖、普泛,也更加自由的法则会再他身边形成,在他内心生根;或者,旧的那些规矩会得到拓展,在一种更加自由的意义上,获得于他有理的内涵,他的生活会因此得到一种更加高规则的眷顾。---请每个人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勉力而为,成为本然的自己。---挑剔的人在天堂也会吹毛求疵。------------------------------------------------------------------------------------------------------------------------------ 关于阅读:他讽刺道:本乡目不识丁的文盲跟那些尽管识字但一味阅读低幼弱智书籍的文盲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我们是侏儒,我们也翱翔--但我们的心智遨游却从未越过日报专栏的那个高度。---你的烦恼无一例外的摆放过先辈智者们,何不找他们谈谈。-------------------------------------------------------------------------------------------------------------------------------关于美:---我现在所认为的建筑美是这样的,它由内到外逐渐形成,它处于住户的需要和个性,只有他才是创造者,也出于某些由直觉认定的真实和高贵,而非出于任何对表象的考虑,意欲创造任何于此相似的装饰美,必须依赖于浑然天成的生命。(现在的城市之不美很大原因就是非自然形成,对比于旧时因生活而形成的村落城镇,现在的城市犹如复印。)---屋顶上拂过款款的清风,跟掠过山脊那样的滋润和畅,它捎来若断似连的曲调,那时将大地之音滤过后剩下的天籁之响。---除了享受开阔的视野,世上并没有什么幸福。---《哈里梵萨》中有这样的:“没有鸟鸣的居所就像少了作料的肉食"---午后像夜晚那样沉静---我移居林中的一个诱因是,我能有闲暇和机会目睹春天的来临。---智慧与美德源于力行,无知与放纵出自懈怠。----------------------------------------------------------------------------------------------------------------------------关于慈善,梭罗是这么看的:---有一千个人在砍去邪恶的纸条,而一个人却在根部下手;有人将大量时间和金钱奉送给了穷人,可能恰是此人正在拼命却徒然地解救着他以自己的方式权利制造的苦难。正是那些虔诚的蓄奴者,将奴隶收益的十分之一奉献出来,用以为其他奴隶提供一个礼拜的自由。有人通过雇佣穷人到自己的厨房做工以显示慈悲,那如果有人将自己雇佣在厨房里,算不算更加慈悲?--你吹嘘什么将十分之一的收入献给了爱心,或许,你应该如此支配其他的九分,然后收场。到头来,社会仅仅回收了十分之一的财富,这应该归功于因其占有而得以彰显的慷慨,还是政府对正义与公道的怠慢轻忽?说梭罗的思想影响的一代美国人不假,“极简生活”在美国的盛行,捐款动不动都是全部财产的绝大多数,当然也和遗产税颁布有关,比如盖茨,又比如最近很红的扎克伯格。-----------------------------------------------------------------------------------------------------------------------------梭罗有一双灼炽、纯真的眼睛,社会在梭罗眼里,赤身露体。表达功力深厚让他能举重若轻的还原本质,让人能重新去审视所在的社会、环境,提供一种更质朴的出发点。有智慧的人更接近本真,纯真的人也接近本真。
  •     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地度过每一天,在前行的途中,不要因一片果壳和蚊子的翅膀而改变了形迹;任熙熙攘攘,人往人来,由钟声鸣响,孩子哭喊,决意过好每一天。我们为什么要随波逐流,让步屈从?……不要松弛了你的胆气,要充满清晨的朝气,去远航,去寻找另一条道路。如果你端庄正立,直面逼真的事实,你就会看到太阳的两面都在放光,像一柄月形的东方短刀,在它将你从心脏到髓脑分做两半的时候,感受它那华美的锋刃,此时,你就会欣然地结束尘世的旅程了。不管是生是死,我们只求真实,如果我们正处在弥留之际,就让我们谛听喉头急促的喘息,感受大限来临的幽冷;如果我们活着,好,继续我们的事业吧。

精彩短评 (总计86条)

  •     译本太文艺了吧
  •     看过经典译林版的,极烂,想再看一遍
  •     好書,好書
  •     如果真的想买,推荐仲泽的修订版的译本,简直趋于完美了。
  •     最隐晦的愤青
  •     当旅游了。
  •     这个翻译版本比图书馆里面上海译文的版本要好,措辞更考究,我认为这个版本更能表达原作的意境
  •     傲娇的田野生活推介手册 港真那些写人写景写动物的部分看不太进去 不过结尾稍稍戳到
  •     其实很难看下去……
  •     看了下 还是很有教育意义
  •     2014
  •     很早听说这部经典的作品,但还没开始看,应该会不错吧
  •     你的烦恼无一例外的拜访过先辈智者们,你为什么不找先辈智者们谈谈,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感谢遇见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
  •     内容倒是不错,可怎么这么旧啊
  •     在读过梭罗《瓦尔登湖》原版之后,又读了徐迟、苏福忠、王家湘、戴欢、王光林、林志豪以及潘庆舲等译者的中译本,当时觉得王家湘翻译得是最好的(徐迟先生对《瓦尔登湖》的翻译功不可没,但遗憾的是文中误译太多,而数番重印也都没有进行修订),其它版本各有长短,都遗憾多多。

    前段时间在书店发现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新译本,最初因为封面设计欠佳,扫了一眼差点儿放回书架去,不过还是信手翻了一下,结果几行字读过去便被深深吸引了,站在书架前一气儿读完了《豆田》一篇,为没有错过此译本而深感万幸。回家细读后,感觉译者的英文造诣和中文造诣皆是一流的,并且能够相对准确地传达梭罗的思想,忠实而传神,这点王家湘的译本尚稍逊一筹,更遑论其他译者了。

    将手头的译本送给了朋友,在这里再定一本,也顺便推荐给热爱梭罗和《瓦尔登湖》的读者,相信我,这绝对是目前最好的中译本,错过了真的很可惜的。

    稍有遗憾的就是封面设计不如意,再有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少了《序言》,对书非常挑剔的我,因为上乘的译文本身,也就迁就这一瑕疵了,不然我是不会买的,呵呵!

    现在我将徐迟译本与仲泽译本中《湖》的译文片段进行一下比较,如果有可能,大家可以对照《瓦尔登湖》的原文进行比较,看看是否与我有同感?


    徐译:湖岸极不规则,所以一点不单调。我闭目也能看见,西岸有深深的锯齿形的湾,北岸较开朗,而那美丽的,扇贝形的南岸,一个个岬角相互地交叠着,使人想起岬角之间一定还有人迹未到的小海湾。在群山之中,小湖中央,望着水边直立而起的那些山上的森林,这些森林不能再有更好的背景,也不能更美丽了,因为森林已经反映在湖水中,这不仅是形成了最美的前景,而且那弯弯曲曲的湖岸,恰又给它做了最自然又最愉悦的边界线。不像斧头砍伐出一个林中空地,或者露出了一片开垦了的田地的那种地方,这儿没有不美的或者不完整的感觉。树木都有充分的余地在水边扩展,每一棵树都向了这个方向伸出最强有力的桠枝。大自然编织了一幅很自然的织锦,眼睛可以从沿岸最低的矮树渐渐地望上去,望到最高的树。这里看不到多少人类的双手留下的痕迹。水洗湖岸,正如一千年前。

    仲译:湖岸极不规则,因此毫无单调之感,闭上眼睛“望”去:那边是西岸犬牙交错的深幽水湾;接着是巉岩林立的北岸;然后是充满魅力的扇贝形南岸,层层岬角交相叠加,使人不禁联想到那儿有着人们尚未涉足的小水湾。群山自水滨负势而起,合围着一方小小的水泊,从湖心望去,四面林木美丽如许,摆布停当,断无其他可能:湖水映照着林木,不仅描出了最为相宜的前景,也因其涯岸蜿蜒迤逦,又勾出了赏心悦目的天然界线。湖岸一线,巧夺天工,尽善尽美,不似斧斤辟出的一方天地,也绝非湖边的垦出的一片田园。湖畔空阔宽敞,树木得以向水边扩展领地,恣意地舒展着劲柯虬枝。上苍在替瓦尔登率意地镶边,目之所及,层次井然,自湖滨矮树逐渐延至山巅林木,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湖水涤洗涯岸,一如千年之前。
  •     梭罗是个十分牛逼的伪装成小愤青的男屌丝。
  •     刚收到书,帮孩子买的,书很旧,也不太干净,这样的印刷实在对不起17.3元的价格
  •     本想在网上随便找个版本看看便罢了,一位朋友大力推荐了这本由仲泽翻译的版本,看了才知道,版本不同读起来的感觉真的不一样。文字语言优美隽永,完全是翻译版本中信达雅的典范之作。真的值得买来一看。
  •     这个版本最好
  •     该书中译本很多,甚至有点烂!综合来看,仲氏的译本是比较好的,甚至是最好的!比徐氏的强多了,我以为。随便拿一段看,便知原委。如果徐本比仲本后出,徐氏也真够皮厚的!
  •     欧化和古典语言相杂糅。语言流畅度就不说了。还是看最早的徐迟版吧。。
  •     是孩子要求买的,质量看上去不错,已经看完,稍稍有点难懂
  •     速度很快,印刷和封面都很满意!!!期待内容!!!!
  •     一起读好几个版本,这个最好
  •     对比了很多中译版本,最后选择了这本,内容自不必言说,译者对中文的驾驭能力真是少见,虽是外国名著,可是中文笔法精湛,对各种词汇的应用很纯熟,有很深的文字功底。
  •     能净化人的心灵
  •     世界散文名著。版本众多,这本封面素雅,内文印刷清晰。翻译简洁。就是字迹小一些。
  •     一直没读懂~
  •     这是旧版。
  •     看了一段,翻译太美了。
  •     本书用99%的篇幅讲瓦尔登湖,讲油松,讲麻雀,讲鸢尾花。我觉得梭罗假装无所事事,悠闲自在,其实心里就停不下来。把自己的思想全部浓缩在最后两页,那段就像憋了很久的洪水,倾泄而下。
  •     啊,读了几年还是没有读完
  •     译文最好的版本,可惜对此类书无感,几个月才读完
  •     初看有种凉爽的感觉,但读久了有种空口吃白饭的感觉,可能是我境界不够高吧。。。
  •     翻译不错,但书很旧,
  •     没有塑料包装,印刷一般,冲着翻译去的。
  •     最华丽的翻译
  •     简直想再看天书。。。一样无聊。一定是我修养不够!
  •     我想要怎样的生活?健康、高尚的活着。如果这些东西无法提升或愉悦我的精神世界,那就不知道去花时间以及抱怨。
  •     看到大家评论对仲泽翻译的这本书都很看好,就下手了。还没开始看,不过收到后觉得书挺好的!!!
  •     给我发的宝贝与图片不一样,因图书馆对版本有特殊要求的,害我白花了30多元钱,郁闷中。
  •     书的内容自不必说,但包装好像在运送过程中有损坏,看上去像旧书
  •     最初自然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最终却沉淀为一种围火而坐的需要。
  •     仔细想想,能够坚持读完应该是由于看的时候一直在路上,少了很多外部的影响。读完后,还书的同时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作为收藏,只要没事翻翻,即得平静。
  •     读过了好久才来写书评,其实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来评价这本书。一本不是鸡汤,但是却略有有一些攻击本性,又稍微给人清新的感觉。书难读,人难懂。慢慢来吧,用一辈子去了解,大概就够了
  •     书很好 是正版 但是数的侧面装订线不是很好 容易折断 容易掉页
  •     10年前我买过一本徐迟译的《瓦儿登湖》,只因为太喜欢此书,所以又买了这个版本。本来是喜欢它的封面,仅仅这个封面本身就给人一种心归宁静的感觉,所以想买来收藏。没想到随手一翻就深深的吸引了我!这个版本翻译的真的太好了,远远超越了徐迟的版本。徐迟的翻译过于平铺直叙,而仲泽的翻译更能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这才是一本真正的心灵甘泉啊!感谢仲泽,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梭罗!一个真正的《瓦儿登湖》!我有接近1000本书,假如让我只选一本留给我的女儿,那么,就是这本《瓦尔登湖》了!
  •     智者的思考
  •     很美的书!很喜欢!
  •     静心时刻
  •     包装精美,简洁大方,特别是译文,可以用信达雅来评价。不足之处是字体较小,内容有删节,,对于喜欢纸质阅读和钟情原著的人来说是个遗憾本书很适合在夜静月明时,拥被自读,字体小了看起来有点累,其他还好
  •     还是觉得戴欢的译本好,比较欢快,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和快乐,仲泽的译本,有点中国传统的闲云野鹤的感觉,爱说道理的闲云野鹤
  •     如果你不认同现在社会中的精神缺失,若你有返璞归真的心境,此书值得推荐。
    这个译本属于词雕句琢型,据说徐迟的译本比较通俗一些,看个人喜好了。我两本都想读:)
  •     四月读的第一本书。很多年以后也可以拿出来一读,或许会懂得更多。
  •     一本超然于尘世的自然之书,净化物欲
  •     一本好书,值得珍藏!
  •     唯一遗憾的是on the duty of civil diobedience这篇没有翻译,这是我非常想读的一篇
  •     文中的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的智慧,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     有个诗人从田庄上退隐而去,他享尽了其中的精髓,而愚执的农夫却认为他只是带走了几枚野果而已。
  •     仲泽的《瓦尔登湖》译本确实是我所见过的所有译本中最好的一本,语言功底非常深厚,语言非常优美,字字珠玑,语语惊人。可以放在窗前案头或枕畔,反复摩挲精读。
    装帧设计不太对得起著译者的精彩文字。扉页上那张湖的照片实在太粗糙了。建议再版时改进。
  •     建议先在网上看一下再买,即使是名著,也要适合自己的口味,不要盲从
  •     一本很安静的书
  •     QQ
  •     一如瓦尔登湖,深邃 清澈
  •     这版的翻译有些掉书袋。不过内容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     不可多得的经典,现在的社会谁还会能放下一切,
    原理尘嚣的好好去享受淡出生活带来的乐趣呢
  •     前两章读得很仔细,说的是梭罗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居住的思考,也只对这两章感兴趣,后面散文的部分我现在几乎没法静心来读,有三章内容只是匆匆翻过。
  •     看完整个人都净化了......
  •     这个译本正如它的评论所说,是堪比徐迟译本的,看一下就知道,译者的功夫下的深,《瓦尔登湖》现在书店随便一找就能找到十几个译本,大概翻译质量参差不齐,这本是不错的,昨天据说剩三本了,赶紧抢一本,哈哈O(∩_∩)O哈!
  •     钟泽译的就是不错
  •     困扰我们双眼的光线是横在前面的黑暗,只有在我们苏醒的时候才会有黎明,然后黎明会接踵而至,太阳,无非是一颗在早晨升起的星星。
  •     最好的一版翻译。这个版本的我看了3遍,打算再看几遍。字字句句都喜欢,很让人沉静。我喜欢这种生命哲学
  •     = =看不下去啊
  •     呼吸阅读,每周四晚是瓦尔登湖时间。
  •     读的 不是这个 出版社的 那个系列所有的 都找不到
  •     好书,不过还没看~有空品读
  •     可是读的是微信版本 翻译着实一般 好在这本书是可以回味几遍的 下一次要读这儿传说中的最佳版本
  •     译文优雅,是目前三十多本译文中的上乘之作。
  •     最爱的枕边书 每个现代人都应该看一下 终身受益的书 静下心来 会发现另外一个自己 离灵魂最近
  •     书的语言稍显重复与罗嗦,后期的生活足足用了三十多页来禅述一个道理——原始的力量!

    读此书时我一直在想,其实不是太多人不懂得简单的幸福,而是此“简单”非盲目逃避推卸责任的彼“简单”。我相信世事中真正有力量的、经得起考验的化繁为简的简单,而不是一开始愣头青一样什么都不想去真正经历过,就打着“回归本原,过简单的生活”过懒汉的生活。

    书中梭罗也有提及孔子的一些笔墨,只是他大概忘记了,孔子的道、学、力、权——大部份人都死在了“道”上,“学”还是个遥遥无期的事儿。不是没有真正懂得的人,而是这样的人太少!
  •     读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感受。这个版本确实很有文学感召力
  •     虽然译的比徐迟好很多,但还是感觉缺了点灵气,不知是译者的问题还是高估了梭罗。梭罗能这样叨逼叨一整本书也是很厉害的,至少知识密度令人折服,但终究会烦的。
  •     暑假开了个头,剩余是开学后读的。在一周六天课,每天课排满的间隙阅读这本书,能让每天追赶奔跑上课的步伐慢一点,急躁化为平和,静静的感受瓦尔登湖
  •     大受震动。这样雅而招摇的译法我素来弃掷。没想到细细读了,精准如斯。不是一点错都没有,也还是不认同这翻译理念,但我想仲泽先生真正读懂了梭罗。
  •     十年前就读过,但是十年后才读懂
  •     死活都读不下去的名著果然名不虚传...这本书正如它所描绘的隐居生活那样,很多人都向往,可过了几天说不定就死活呆不下去了。梭罗在结尾的一句话也许道出了缘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心寡欲,恬淡自然,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唯一的一种,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一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