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深·秋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06360784
作者:傅溪鹏
页数:508页

作者简介

《深•秋》内容简介:傅溪鹏先生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报告文学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深•秋》所收作品大多写于作者花甲之后,此一时段,写作对于傅先生而言,已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自适的行为。有感而发,由心而出,无需遵命,不为名利,这样作品也就多了质实自然的品格,繁华落尽,本色见美。

书籍目录

序深水静流秋意真——读傅溪鹏先生的《深·秋》“四位一体”角色的形象写照——读傅溪鹏先生的《深?秋》报告文学天安门城楼上的举世交响——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共和国成立现场与前夕大观共和国部长与山里娃们女大校,大孝女——中央电视台军事记者傅立护理瘫痪父亲创造奇迹中美友谊使者——驻美大使韩叙夫妇与老布什夫妇一家三十年的友情村官今年二十六——记高庙村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张博后来者居上——邯郸经济开发区发展纪实军号嘹亮颂英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史建和的故事世纪情结——记“中华世纪坛”总设计师余立心海——记捐赠1000万的中国女书画家娄正纲架起东西方艺术交流的桥梁——记画家娄德平寻找艺术与人生的坐标——访深圳布吉集艺源油画公司董事长吴瑞周彩绘人生春色——双目失明后的汪世龙与妻子万利云拼搏奋斗创造奇迹的故事拄拐杖的“茶叶状元”——残疾人汪小龙自强不息的故事散文随笔致敬,红军摇篮令人震撼的鄂尔多斯科学与友情跨越国界奥林匹克大道畅想我爱我的母亲甲午英魂鹿岛祭醉恋德夯苗寨天界仙境张家界漫步苍岩山趣游史诗《长恨歌》诞生地——仙游寺“明十三陵”随笔阳澄湖散记乡音潮涌恋洞头瓯江风流山民风骨紫竹旧居新景医生的崇高职责——感受济宁医院世纪奇才——著名画家范曾追踪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著名画家冯向杰剪影世界天然深港三都澳茶仙与仙境——感受宁德的香茗文化与人文风情之美韵海上天湖中的明珠——宁德东侨经济区掠影红军广场硕大的“南国金珠”难忘大余“窗口”“绿梦”之恋定边的绿色希望文学与“新桃花源山庄”的缘分梦兰妈妈——读钱月宝心中的长流爱河……狼山“看景”,濠河“读诗”浅议创作精短创作,当真正的“文学轻骑兵”——呼吁多出短篇报告文学佳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难产”简录与《报告文学》杂志简史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历次奖项概述与影响行进中的中国报告文学——序《2009中国报告文学年选》辉煌的“报告文学年”——序《2008中国报告文学年选》拓宽创作视野丰富读者需求-序《2007中国报告文学年选》颂扬祖国服务人民——序《2006中国报告文学年选》反映生活,讴歌时代——2004年岁末至2005年报告文学创作成果概览扣紧时代脉搏真实报告社会——巡阅2003年岁末至2004年报告文学创作新成果来自辉煌与灾难的报告——检阅2003年报告文学的可喜成就高占祥著长篇自传体小说《命运》读后联想引申,文意深远——读梁衡的散文《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理由与《扬眉剑出鞘》具有最强战斗力的“文学轻骑兵”——在广东省作协召开的《守护生命》研讨会上的发言永不停步的时代作家——杨黎光创作透析富有理性色彩的文学报告——杨黎光的《中山路》读后独具特色的战争报告文学——张正隆的《枪杆子:1949》读后报告文学正为改革开放呐喊讴歌——兼读《国运——南方记事》给力民主政治的可喜曙光——《让百姓作主》读后残疾人的“千手观音”——读《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有感透析中国“吃饭”之本——陈启文新著《共和国粮食报告》读后塑造讴歌中国人的崇高形象——《南方冰雪报告》读后藏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西藏最后的驮队》读后讴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守望天山》读后一曲高山柔水壮歌——读《大巴山的女儿》有感一个真实的“麻雀变凤凰”神话——何建明、朱子侠的《东方光芒——东莞改革开放30年史记》读后一部优秀的写实主义佳作——《青藏大铁路》读后感出色的“文学轻骑兵”——读《玉树大营救》有感震撼人心的革命史诗——《血色黎明》读后“静水深流”的人生——《花非花》读后独树一帜的散文集群——咏慷的《红色传奇》读后高歌“模范人物”的优秀作家——寒青报告文学作品读后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一个突破——略谈袁亚平的创作特色再现新中国艰辛的民主法治之路——袁亚平的《大国根本》读后一个时代使命——《大学生“村官”》读后特别的作品特别的感动——《铁骨柔情祭川西》读后报告文学要重视文学性——《从清华园到深圳湾》读后冲破旧传统观念的樊篱——读常扬著《在离开父母的日子里》有感一部思想深刻的历史教科书——《解码边纵》读后激情曹妃甸——读《曹妃甸》有感如同走进如诗如画的陕北——高宝军《大美陕北》读后放歌八闽诗赋远方——序《万国智散文选集》改革开放前沿巡礼——瑞安市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品选《古城新韵》序玩物尚志升华境界——序《玩家盈集》一次刻骨铭心的灵魂洗礼淅川人正谱写一首英雄史诗——《江河有源》后记对《双流在春天起飞》的创作意见后记:匆匆人生过客

内容概要

  傅溪鹏,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59年毕业于泉州市第一中学。196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先后在国务院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宣传司、国家体育委员会政治部及《新体育》杂志、国家安全部《报告文学》杂志、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中国艺术报》工作过,曾任《报告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艺术报》副总编辑、编审。曾任数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与历届徐迟文学奖评委会主任。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学界?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主编,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创作发表过七百多万字文学作品,先后结集出版《傅溪鹏报告文学集》、《人生断裂层》、《沉重的车站钟声》、《北京生命线》、《元帅的女儿》等二十六部报告文学集和散文集。退休以来,主要负责主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日常工作,组织各种文学活动,同时又写作发表了百多篇散文随笔。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编过《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百家》(与周明合作)、《历史的使命——中国改革大潮报告文学大型丛书》、《青春黑匣子》、《中国报告文学年选》(花城出版社出版,自2003年至今每年一册选本)和《中国作家看神州》(现在进行时。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共和国脊梁》、《今日南通》等五本书)等几套大型丛书及几十本其他著作。2008年,接受中央领导李长春同志指示,组织采写主编出版了歌颂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大型短篇报告文学集《大爱无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傅溪鹏先生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报告文学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深·秋》所收作品大多写于作者花甲之后,此一时段,写作对于傅先生而言,已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自适的行为。有感而发,由心而出,无需遵命,不为名利,这样作品也就多了质实自然的品格,繁华落尽,本色见美。”  ——著名文学评论家丁晓原    傅先生的这部《深·秋》的寓意,我们应该都是能心领神会的。深秋并不代表时光将逝、生命衰竭,而是指向人生的成熟之极境,是生命之花的璀璨开放。生命的秋天是暮色、夜色,还是曙色?这答案可以在

章节摘录

  乡音潮涌恋洞头  海养育过的人,海的眷恋自然深沉。  生长在闽南海边的我,一听说洞头百岛,情不自禁地涌起一种向往。  2002年初夏时节,欣然应邀前去参加温州洞头县“五岛相连工程”通车仪式。洞头列岛上的居民,多为闽南移民后裔,操一腔闽南方言,故一踏上海岛,乡音萦绕耳际,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海岛的成就与风光,更令人兴奋、留连……  滨海桥头广场,丛丛鲜花披露笑靥,行行绿树溢青滴翠。彩旗迎风飘扬,鞭炮声震海天,渔家锣鼓此起彼落。  白云悠悠,雨丝绵绵,海水滔滔,青山叠叠。  2002年5月30日上午9时30分,洞头县“五岛相连工程”通车剪彩仪式隆重举行。百多辆披红载彩的轿车,组成一条长龙,蜿蜒游弋过三盘大桥、洞头大桥、花岗大桥、状元大桥……穿隧道,跨蓝海,大有一种神仙飘逸云海,浏览天堂,俯瞰凡间的感觉……  道旁盛装欢庆的海岛渔民,手摇小小五星红旗,手舞足蹈,欢声笑语,脸上分明写着自豪、幸福……  坐在车上的我们,由不得自己,心中也早已激荡起无限喜悦,与渔民们一起分享着海岛改革开放的“甜果”和“美酒”……  王杰夫的诗作吟出了这种心声:  帆影波光映绿洲,锦山秀水育风流。  江南自古多灵气,东海明珠赞洞头。  洞头县位于温州瓯江口外30海里处,是我国12个海岛县之一,由103个岛屿、259个海礁组成,素有“百岛之县”(全国只有两个)美称,“渔(业)、港(口)、景(风光美景)、油(石油)”俱备,真乃人间天堂!  正是“海外桃源别有天,此间小住亦神仙……”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家园,决心把居民较为集中的五个大岛连接起来。从一九九五年起,他们奋战一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天堑变通途”,架起了七座跨海的雄伟大桥,把今天与明天连接起来,把生活与富裕连接起来,把希望与辉煌连接起来,把未来与幸福连接起来……  与海岛人民一起沉浸在欢庆喜悦之中的我,不禁联想起我们闽南故土早年也曾有过如此大的壮举。五十年代末,我从泉州一中毕业,考取复旦大学新闻系,要前往上海就读,列车驰过厦门——集美那绵长雄伟的大海堤时,骤然在脑际映出“移山填海”的壮观画面,这是一种“战天斗地”的无畏精神。这种精神,也就是近年来唱遍全国的那首闽南流行歌曲《爱拼才会赢》中唱的那种闽南人的“敢拼”的精神……  洞头百岛上的闽南后裔与其他移民后裔团结奋斗,发扬光大了这种“移山填海”、“战天斗地”、“架桥跨海”的英雄气概,才建造了洞头县这“五岛相连工程”,才迎来了美好的今天……  一代又一代的洞头海岛人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脍炙人口的电影《海霞》,就是以洞头海岛女民兵的英雄事迹为蓝本而编写成的……  在洞头列岛的日子里,我们乘坐游艇游览了耸立于滔滔海浪中的“半屏山”。  碧海蓝天,海鸟翱翔。  游艇飞速向前。  “神州海上第一屏”七个大字,冲入眼帘。眺望那斧砍刀劈般峭壁直立于海天一隅的半屏山,不禁思念起台湾同胞,因为台湾岛上也有一座半屏山。  相传亘古时代,海神斧劈一山为两半,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生生分离而去……如同海峡两岸都有妈祖庙(福建、广东沿海均有妈祖庙,洞头岛上也有妈祖庙)一样,台湾与大陆本是血肉相连……  去年6月,我们9位大陆的报告文学作家访问台湾,从台北、台中、日月潭、阿里山,到台南、高雄,我遇到了无数旅居台湾海岛的闽南人及其后裔……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音切切,思归声声……  两岸如同孪生兄弟的两座“半屏山”,何时能够相聚?!  ——2002年初夏于洞头岛   ……

图书封面


 深·秋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