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闲思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湖上闲思录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02
ISBN:9787108022424
作者:钱穆
页数:146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作者1948年徜佯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如情与欲、理与气、善与恶等作了灵动,细腻而深刻的分析与阐发,从二元对立的视角思索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全书言浅意深,语重心长,既见出史家的沈潜与细密,又见出哲人的深邃和文学家的灵透与光彩、显示了作者多样的才华。

书籍目录


人文与自然
精神与物质
情与欲
理与气
阴与阳
艺术与科学
无我与不朽
成色与分两
道与命
善与恶
自由与干涉
斗争与仁慈
礼与法
匆忙与闲暇
科学与人生
我与他
神与圣
经验与思维
鬼与神
乡村与城市
人生与知觉
象外与环中
历史与神
实质与影像
性与命
紧张与松弛
推概与综括
直觉与理智
无限与具足
价值观与仁慈心

再跋

编辑推荐

  你若太过注意到自然界去,正如行人在大黑深夜的旷野里,老把眼睛张望到无边的深黑中去,将会使你恐怖,使你惶惑。但有些人又太过看重他个人的生命,当知个人的生命依然是一个自然,一样的虚实胜过真实,黑暗胜过光明,一样在无边深黑中。人类的心智,则偏要在虚空中觅真实,黑暗中寻光明,那只有在人类大群已往历史文化的累积里面去寻觅。《湖上闲思录》就是作者因着他的一位友人的一番怂恿而触机开头写起的,可以说是偶得。

前言

  我这一本《湖上闲思录》,是今年春天因着一位友人的一番怂恿而触机开头写起的,经过了约莫四个月的时间,积成这三十篇文字,把它汇集成册。我的生活,其实也算不得是闲散,但总是在太湖的近边,时时见到闲云野鸥风帆浪涛,总还是有一些闲时光的。我的那些思想,则总是在那些闲时光中透逗,在那些闲时光中酝酿。而且我之所思,实在也于世无补。我并不是说我对于当前这些实际的人生,漠不关心,不想帮忙。但总觉得我自己无此智慧,无此精力,来把捉住这些当前的实际人生之内里的症结,而试加以一种批导或斡旋。因此也只能这般躲在一旁,像无事人模样,来思考那些不关痛痒不着筋节的闲思虑。我也并不说我的那些闲思,便在此三十篇中告一段落。只因为我的闲思,总算是在此三四个月的闲时光中闲闲地产生,实际则只还是闲闲地记录写出。而我想,读我书的人或许只想在三四日或三四钟点中匆匆读完。若我把这些稿子久藏不出,积压得多了,我又怕更引起读者的忙迫,要在几天或几个钟点的短时间里,匆忙地一口气来读我的太多的《闲思录》。忙读是领略不到闲思的情味的。因此先把此三十篇发表了,也好减轻读者们忙读的压迫。将来若使我续有闲思的机会,好络续地写出,再汇成续集三集,也让读者们好分集的闲闲地来读。 我这一本《闲思录》,并不曾想如我们古代的先秦诸子们,儒墨道法,各成一家言,来诱世导俗。也并不曾想如我们宋明的理学先生们,程朱陆王,各各想承继或发明一个道统,来继绝学而开来者。我也并不曾想如西方欧洲的哲学家们,有系统、有组织、严格地、精密地,把思想凝练在一条线上,依照逻辑的推演,祈望发现一个客观的真理,启示宇宙人生之奇秘。我实在只是些闲思,惟其只是些闲思,在我写第一篇的时候,我并没有预先安排如何写第二篇。在我写第二篇的时候,也并没有设法照顾或回护到第一篇。在我只是得着一些闲,便断断续续地思而写,这是些无所为的,一任其自然的,前不顾后,后不顾前。而且在我开始写这《闲思录》之前,怂恿我的那位友人,他早已给我一限制,不希望我长篇累牍地写,字数上他希望我不超出二三千字的篇幅。我开始既如此写,以后也便照样写。而且我觉得,篇幅有了限制,也好省得我转成忙迫。心下预定了只写这些字,因而不致失却我开始写时的闲情。写了二三千字,我便戛然而止,我也并不曾想一定要把我当时的一番闲思像模像样地造成一理论。有时上面多写了些,下面便少说些,有时上面少说了些,下面便多写些。而且我每一篇在写的时候,也没有预定题目,有时想到较复杂较深邃的,也只在此三四千字中交卷。有时想到较简单较平浅的,也在此三四千字中交卷。写完了,随便拈篇中一两字作为题目装成一牌子安上。有些是上一篇未说完的,又在下一篇乘便补出。有些是上一篇已说到的,又在下一篇重复说及。有些是某一篇只当是某一篇之一隅举例,有些则两篇之间又好像有些冲突不一致,有些是尚多言外之意,也懒得再申说。篇目的前后,全照动笔的次序,没有再编排过。中问有一两篇是宿稿,因为文言白话的体裁关系,而把来略略地改写的。然而这些总还是我一人之所见,而且近在四个月中间写出,应该是仍还有一个体系的。这些则只有让读者们自己去认取。我只请求读者们在临读时,也先把自己的心情放闲些,则一切自易谅解,一切自易愿恕。 怂恿我的那位友人,使我触机开头写这一本《闲思录》的是谢幼伟先生。他为《申报》馆的副刊《学津》讨稿,我的稿开始了,但《申报》的《学津》停刊了。我引起了兴头,终于有此一册小书。让我乘便在此感谢谢先生的一番怂恿。 一九四八年夏钱穆识于无锡荣巷

内容概要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章节摘录

  人文与自然  宇宙之大,只须稍读几本近代天文学的书,便不难想像。当你在夜间仰天空,虽见万千星座,密布四围。但那些星与星间距离之辽阔,是够可惊人的。群星之在太空,恰应似大海上几点帆船,或几只鸥鸟。我们尽可说,宇宙间是空虚远超过了真实。虽则那些星群光芒四射,灿烂耀人,但我们也可说,宇宙间是黑暗远超过了光明。  在宇宙间有太阳,在太阳系里有地球,在地球上万物中有了生命,在生命里有人类,人类在整个宇宙间的地位,实在太渺小了。譬如在大黑深夜,无边的旷野里有着一点微光,最多只照见了他近旁尺寸之地,稍远则全是漆黑,全是不可知。人类生命历程中所发出的这一点微光,譬喻得更恰当此,应该如萤火般,萤虽飞着前进,他的光则照耀在后面尾梢头。人类的知识,也只能知道已然的,凭此一些对于已然的知识与记忆,来奔向前程,奔向此无穷不可知之将来。  ……

图书封面


 湖上闲思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6条)

  •       买了一套紫檀茶具,形制简单,木质倒还润泽。顺手捎带了一个紫砂小弥勒。    其实茶比酒更宜书,汉书下酒,痛快是痛快了,得有量。没量的话,看不了几页就“浮一大白”,一本书下来非成烂泥不可。反不如茶,能令人清醒。茉莉芬芳馥郁,宜读散文小品,满口清香;龙井色秀味清,适合诗歌小说,淡中有人生味;红茶端酽和暖,辅以史书,百年风云尽收一瓯;乌龙浓香微苦,可品哲思杂文,回味悠长。纳兰说道有酒唯浇赵州土,大话罢了:他也不过是个赌书泼茶的主儿。以他当时地位,倘要效法信陵,估计等不及食客盈门,就被御史参了。    悲愤出诗人,人生抱负和现实的剧烈反差,造就了熠熠诗篇,煌煌文章。于世不合往往成了诗人最大的特征,小日子过滋润了,诗就平庸了。李白的蜀道难之所以奇崛喷薄,正是郁郁不得舒的政治抱负作祟。书话有人说我对这两位刻薄,其实恰恰是因为喜爱过,才要用更理智的想法去审视。否定的前提,无非是否定从前的自己。    闲散背后必然隐藏着激烈,超逸的反面恰恰是世俗。王维诗画不带人间烟火气,自己却一直位居高官,是官场上的头面人物;谢灵运好谈玄,好游乐,最终却以叛逆之罪见杀。南北朝至隋唐,这一类人物正多。宋以后,思想上的大一统逐渐成型,连表面的隐逸也无法做到了。于是只好才子佳人,旖旎悱恻着,一方面义理凛然,一方面文人轻薄之气日重——仍旧是人格的分裂。然而这才是更加真实的人性。    钱穆将古人和今人对比,举例说,斗室中的烛光和野地风中的烛光必不相同。前者因无外物干涉,可以辉映一室,后者则有风滋扰,看起来忽明忽暗,不能达远。古人之心如斗室之烛,绝少干扰,因此古代的人文思想灿于今日。话有理,但未免失于考证。我不认为古人比今人更加闲适,相反,由于物质的贫瘠、政治的暗昧,需要花更多体力以谋取生存,花更多脑力以趋福避祸。钱之羡古人和如今都市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出一辙:真要将他放之田园,则春种夏锄,秋收冬藏,谋生糊口,税赋钱粮——非但无趣味可言,简直不自由得很。《甲方乙方》里头,过腻了都市生活的大款下乡,最终将村里鸡都捉尽了。假如连黄鼠狼的本事都没有,还是老实在城里呆着吧。    野地烛光固然昏暗,但林中有树枝,有草叶,可采撷添加,最终燃成篝火,却又是斗室之光比不上的了。钱穆侧重于外界变化对精神世界的干扰,却忽视了前者对后者的丰富。而这一点,正是我对未来深具信心的理由。
  •     本书为钱穆先生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如情与欲、理与气、善与恶等作了灵动、细腻而深刻的分析与阐发,从二元对立的视角思索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全书言简意深,语重心长,既见出史学家的沉潜于细密,又见出哲人的深邃和文学家的灵透与光彩,显示了作者多样的才华。    如在“情与欲”中,“我们姑如此说,人生有偏向前(多希望未来)和偏向后(重记忆过去)之两型。向后型的特征,最显著的是爱好历史。历史全是人生过往之记录。向前型的人,对此不耐烦,他们急要向前,急要闯向未来不可知之域,他们不要现实,要理想。重历史的人,只从现实中建立理想,急向未来的,则要建立了理想来改造现实。”以此为据,中国人重情,看重过去的情义;西方人重欲,强调未来的幸福。读罢,自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进一步深入,我们可以看到,重情的中国人往往易陷于保守、不思进取,而重欲的西方人却能够开拓向前、奔向未来。近代以来,东西方所表现出的巨大差距与各自的民族心理不无关系,钱穆先生这种类型分析让我们受益匪浅。当然,针对个体之我们,以此两类型来反照自己、反省我们的人生,我们也会深受教益。我们不能徘徊游走于两极,我们必须在情与欲之间寻求平衡与适中。我们不要因回念而陷入自卑,也不要因理想而陷入自负。    时至今日,人文社科日渐繁荣,专著和文章汗牛充栋、层出不穷。在我们洋洋得意著书立说之时,钱穆先生58年前所言仍让我们受用。“人文本从自然中演出,但人文愈发展,距离自然愈疏远。距离自然愈疏远,则人文的病害愈曝著。”我想,在这里钱穆先生并不是反对人文社科的自治与繁荣,而是提醒我们人文社科发展之前提和根本在于自然,让我们保持清醒、冷静与虔诚。人文社科的研究对象为人的精神、思想、行为以及人类社会,这看似与自然并无直接关联,但我们必须明确人以及人类社会都是以自然为根基。不仅从历史上看人以及人类社会都演化自自然,而且以现实为视角人以及人类社会也绝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当然,我们不否认人文社科与自然存在分离的倾向,其实也只有这样人文社科才能保持自治与反思的品质,才能实现人文社科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但是,这种分离是有限度的,过度的分离会使我们的人文社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的作品或成果仅仅是你我心中的臆想和无病呻吟的东西,甚至让人丢弃冷静和清醒而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负,而这样的自负正是致命的。
  •     我忍,我忍,我再忍。大概要特别特别静下心,然后还要特别特别无聊----大概类似于有一年,我在贵阳火车站需要等车十来小时,携带了大量行李,却悲哀地发现只有一本所谓的药膳大全的书,想要买个八卦杂志都腾不开身,于是,我居然把这本极其无聊的书给看完了,自然,看完之后一无所获,但是大抵是帮助我打发了时光的。三联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哈。给三星是因为我至少得给人家老先生留给面子,总归不能评价到差字上面去吧?啊?我一向很厚道的。钱穆老爷子的这本书啊,我觉得就是诘屈聱牙这个词语的最佳注释,还有一种很恶毒的说法,说是:所谓专家,就是把大家都懂得的道理说得大家都听不懂。其实那还好,至少这“专家”道理还是通的。可是,我个人认为,老爷子有的观点实在如何说服自己也是不通的,观点不同,不可与之谋啊。老爷子国学做得太久太好,已经忘记正常人的说话的思维了么?其实,请相信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推翻我今天所写下的这些,我还真希望是我年少啦,不懂事啦,没深度啦,没文化啦,怎么都成吧。哎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够散……
  •     书由20来个短篇组成,每篇大约五千字。都是宾四先生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诸如自由、人文、文化等等。 如果说历史限于事实,那文化就基于价值观。因此我看此书的别扭就可以用钱老书里的这句话来解释:“道佛两家,道家属思维,佛家杂有信仰但亦多偏于无情。惟儒家则经验思维皆有情,故遂为中国文化之大宗”。于是钱老这一闲思于我实有点格格不入。 而且,可能是过于担心西方文明对中华文化的侵蚀,钱老对西方文化的解读我认为也是有偏颇的。
  •     读此书觉得钱穆的见识真是很广,许多问题的解释 很有思考价值。
  •     最近很着迷钱穆先生的书,老先生的行文很温厚踏实,好像骨子里还是亲近这种有点迂的、有点过时的、有点传统而东方的文艺模式,似是而非,似明实暗的思想状态很迷人,大概就是所谓闲思吧
  •     实在不怎么样,许多看法十分不行。
  •     轻松阅读以怡情
  •     半年时间慢慢翻完的……是好书但总有种在看高中语文指定书目的即视感
  •     偶然的阅读,欣然的享受,思想的流淌
  •     大师就是大师
  •     买了一直美看完,感觉看人生十论就够了
  •     深入浅出,高深莫测。
  •     比较保守。
  •     中,乃是一种平衡,性本善是是主旋律,接近斗争的和平与接近和平的斗争都是可持续,都可称为善。恶的只接近善的,也便不恶,善的若太远离恶,也便不善。
  •     錢穆先生真是博學有才之人 閒思也如此深刻和給人以啟發
  •     侧重讲述东西方思维方式及人生观上的异同。个别篇章哲学味道太浓,我看的似懂非懂。
  •     钱穆娓娓道来,让人觉得唯心主义并不就是坏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评价了儒、道、佛、基督等宗教,有种豁然清朗的感觉。
  •     钱穆先生喜欢下结论,中间缺乏详细的解释,这是他做历史的老毛病。随笔也是如此。
  •     闲时的哲思。
  •     大师就算是闲思也是哲学终极问题
  •     很棒,非常有中国味道的哲学散文小品,钱老功底深厚,虽然主观性强了点,未能完全中西融汇(当然也是读者我懂得太少),但可贵的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西哲不当成为压倒性的思考方式,老祖宗的浩瀚群书里还有太多宝藏,数典忘祖者应感惭愧
  •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     翻来覆去的论证方式是:西方如何,东方如何——优越感就出来了。说白了就是一复古主义者,而且还有反智倾向。小家子气倒是很适合湾湾的感觉嘛。
  •     枉我还做笔记。。。。拖拖拉拉从高一读到研一。见证了我文转理转工的整个历程,也是我越看越痛苦的过程!!!
  •     博学鸿儒,学贯中西,识通古今,主题鲜明的随笔集合,文字先练思想深刻,所谈主题明确却能在旁征博引的同时不离主题的中心。学养积累深厚,对于古今中外文史哲政经法乃至自然科学等等均有关注与思考,恰到好处的案例随手拈来,精确简练的语言则能将所思所想完美陈述。有一些入门级或者指导性的文字,写的随性,但是可以据此加深对相关主题的理解,比如理与语,心学与理学,礼与法,等等。有一些论述其实也只是开了一个头,篇幅所限,背景知识未必够,读来会较为费力,至于论生死、谈有无,看是非,还是颇有儒家风范的。而在城市与农村、外建事功与内修自我等方面的见识,可取之处颇多。科学科技或许日新月异,但是人的宗教需求、道德需求以及真善美等与人的本性相关联的基本需求未有变化,因此艺术、哲学、宗教以及文学仍然将发挥其本来之作用。
  •     繁体版,我居然买了繁体版!大大加剧了我的阅读障碍,何况老先生多半谈的哲学,我岂能参透各中意味!借用一句人家的感受:如饮好茶,只觉其味好,不知质何如。 还是读读看看吧,读完了至少有些印象,需要以后再买简体好了!
  •     空谈误国
  •     拜读之后,深刻的为作者的博学折服。总试图读完国史大纲,但多次被打断。这本书确是一气呵成,无法停止。作者被病疾缠身,仍不忘思考。作者博古通今,看待事物犹如登上泰山之巅,俯视中西方古今思想。最喜欢情与欲还有阴与阳这两篇。很多关于神学或宗教的东西虽然我个人不敢苟同,但确实佩服作者的深思,也给了我另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或可能性。
  •     上帝和神,是超出此生死彼我而求统一的一个想法。
  •      下结论是一种…………
  •     甚亲切。
  •     “科学与艺术似乎成为相反的两趋势,这是现代敏感人发出的叹声。” P24
  •     闲思录。
  •     湖为太湖,闲思三十余篇,多为对立概念的思考及抒发,如人文与科学,性与命,然此种概念往往笼统模糊 ,在此可能内涵为A,在彼又变为B,因此种种论断可说正确,细辨之则又觉反说也是不错,如是则可谓可有可无,可读可不读。印象深刻者:中国人重情轻理,注重整体性,重视内心感受,天人合一。
  •     这位二元对立玩太多了
  •     闲时读闲思
  •     我真的看不懂 不过钱老我还是及其非常喜爱的
  •     老先生的历史书好看,这本重点转向人文,观点就见仁见智了。钱先生对东方文明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对西方则持怀疑态度。也许等我们有了类似的人生经历也会得到相同的结论?
  •     看书名以为是生活琐记,读书了才知是哲学思辨,很多古代用惯的词,一解读才觉得精妙不已。///分割线///看到后面,好难懂啊,还是看完了。
  •     钱穆先生的书的确是思考的深,这本书买来经年了,终于是读完了。
  •     不明觉厉,不知所云,俟闲暇重读吧。
  •     钱老先生闲思而成的集子,比当今许多学者沉思后做出的言论,还要严谨、有分量得多。。
  •     宾四先生云惟儒家则经验思维皆有情,故遂为中国文化之大宗。先生何尝不是以情御经验思维来思考传统文化的啊,敬其才叹其情
  •     在大黑深夜,无边的旷野里有着一点微光,最多只照见了他近旁尺寸之地,稍远则全是漆黑,全是不可知。人类生命历程中所发出的这一点微光,譬喻得更恰当些,应该如萤火般,萤虽飞着前进,他的光则照耀在后面尾梢头。人类的知识,也只能知道已然的,凭此一些对于已然的知识与记忆,来奔向前程,奔向此无穷不可知之将来。
  •     大三还是大二地坛还有书市的时候花5块钱淘的,直到这个百无聊赖的假期开始也未能够读完,望与这萤头梢尾的一点微光再相见
  •     老先生的有些观点翻来覆去,忍不住还是觉得念旧,甚至有时觉得有点迂。但是静心去看,能够理解,并且尊重。求同存异之中还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     断断续续读来,想湖上 闲思。
  •     有点哲学的意思,东方哲学,关于人际关系的一篇自己很喜欢
  •     有几篇极好 有几篇狭隘,但算不得上过失,而是时代局限
  •     第一次读钱穆先生的文字,哲学思辨力强,与我喜欢的历史型文字有点隔阂感,略显苦涩乏味。高晓松老师作为钱穆门下走狗,一直在脱口秀中为钱老疾而呼,不得不读。下次挑本历史型再看。说实话,《国史大纲》也不敢轻易翻开啊,怕HOLG不住…
  •     有启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