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4-01
ISBN:9787806459928
作者:许知远
页数:284页

作者简介

作者生于70年代后期,有人说这个年代出身的是充满物质感的一代,显然这是个武断的结论,每一代人中都会有人积极回应智力的承传,特别是生命力与想像力充沛的青年。《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是这个名叫许知远的青年在星巴克咖啡馆里、北大校园的男生宿舍床上、春天的北方城市街道边,一次次遭遇智慧或者青春的完成。许知远已试图搭建属于自己的某种具有自我信仰意味的文字领地,这信仰与精神的自由和智力锻炼有关。

书籍目录

那些曾经年轻的人啊/
一条人文主义狗/
男人快乐原则/
生于70年代/
林忆莲的眼睛与徐志摩的鼻子/
年轻正是天堂/
我的师兄梁遇春/
小酒馆/
做个名士/
高贵的厌倦/
生命不息,作秀不止/
重建象牙塔/
看,这个激动人心的地方/

编辑推荐

  处处反思青春 时时阅读青春  知名媒体人、单向街书店创始人许知远的青春自述《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初版于2001年,至今读来依然动人。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字,轻柔流淌出来的感情,不因时过境迁而褪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所凝聚的激情是不变的。正如作者所言:"它并没有改变我的生活,它只是让我意识到时间在我的短暂生命里的流尚,我还年轻,如此而已,而年轻就是天堂。"《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初版于2001年,至今读来依然动人。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字,轻柔流淌出来的感情,不因时过境迁而褪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所凝聚的激情是不变的。正如作者所言:“它并没有改变我的生活,它只是让我意识到时间在我的短暂生命里的流尚,我还年轻,如此而已,而‘年轻就是天堂’。”

内容概要

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现任职于《生活》杂志,他也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思想的冒险》、《新闻业的怀乡病》、《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于威:文明的孩子  文/于威(搜狐内容总编辑,单向街图书馆创办人之一,《生活》、《东方企业家》主编。)  对许知远而言,沉默犹如死亡。他执意要让自己在通向意义的途中成为一个英雄。像一个有很多但却不确定的理由而忿忿不平的孩子一样,他选择了挑衅的姿态。  这样的姿态容易引人注目,但同时蕴藏着危险。在一个秩序已经由惯性确立、经验优先于智力的结构里,闯入者很难受到欢迎,更不要说赢得尊敬。然而这个年轻人在25岁的时候,却要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里,复活已经沦为笑谈的理想主义。  许知远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经常引起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感:要么毫无条件地喜欢;要么深深地厌恶。他常因天真而专横、因羞涩而无礼、因默默无闻而傲慢。他无法容忍社交性的谈话,如果谈话的主角不是他;他不能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复杂,总是一厢情愿地提出他认为正确的解决方案;他最喜欢问别人对自己未来的想法,并常常为得不到清晰的答案而困惑。  过于早熟的智力与尚显青涩的心态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冲突,这样的冲突为许知远的文字赋予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在不容置疑的气势中隐藏着克制,在行动者和旁观者之间,他自动选择了后者,这一点在他的第二本集子《纳斯达克的一代》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在他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本书中则洋溢着对青春肆无忌惮的迷恋与放纵。  当《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在2001年第一次出版时,它在年轻人的心里激荡起一种说不清出的情感,延续至今。1980年代是文学青年的时代,如同今天的年轻人上网就能写博客一样,当时的年轻人只要有笔就会写诗。那时,问对方的问题是: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理想的年代很快就湮灭在商品经济的洪流里,我们这些文学青年们也不得不潜伏在水底。直到有一天,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个名叫许知远的年轻人。当我在办公楼一楼等他,而他像一只大鸟一样从楼梯上跳了下来时,我几乎担心他要摔倒在地。学生模样的他的第一句话却是: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们八十年代的人真的是那样有理想吗?在当时,这一定不是一个正常的开场白。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我们曾一起尝试用新的网络形式做严肃的内容,像《时代》周刊那样。亨利·鲁斯是我们的偶像,办公室里播放着大嗓门的摇滚歌星们的音乐,我们在一个像大学宿舍的办公室里愉快地忙碌。在那些日子的某一天,他突然拿给我一叠大学时期的手稿,告诉我,“如果写得不好,你就什么都不要说”。  这些手稿最终成为今天这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主要文字。看过手稿,我告诉许知远,他是个天才。从那时起,我就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非凡的人物。他身上拥有了这个时代已经非常罕见的特质。  毫无疑问,这个年轻人的理想就是要为生活赋予意义并“依靠写作获得荣耀”。这样的理想在一个人们的心态普遍紧张、焦虑和急功近利的商业社会里,着实显得有些孩子气。  但,这是一个文明的孩子。他坚信,当生活中的所有目标都导向实用性时,这对能够创造生命和奇迹的人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侮辱,是对人的伟大与尊严的背叛。他说:“我们发现  自己是如此乏味,除了工作之外,对于其他领域所知甚少。我们是医生、是律师、是程序员、是股票交易者,却不是一个丰富而有趣味的独立个人。”  事实上,对一部分人来说,许知远不能算是个有趣的人,他严肃得近于乏味。他曾在网站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却始终无法容忍上网聊天。如果你开的玩笑不够聪明,他脸上的表情会让你觉得自己很无聊。他擅长运用各种各样的概念,当你的话还没有说完时,他已经完成了若干次提纲挈领的总结。只有在谈到书籍和思想时,他才会焕发出出人意料的神采。听他讲话既令人兴奋又让人疲倦,有太多你听都没听过的名字,太多你不了解的背景知识,好像他曾担任过图书馆的馆长。他的好奇心似乎是没有边界的,从亨利·鲁斯他们怎样在旧印刷厂里办《时代》,到搞清楚“cool”是怎么来的。他最喜欢挑起别人的雄心,不加区别地告诉所有的人“我们要做伟大的事”。他一点也不忸怩地扮演起精神领袖的角色,而且身边总是不乏心甘情愿的追随者。  获得荣誉的热望始终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激烈地荡漾,这可能让他自己也让别人都不太舒服。康拉德曾经把创作比喻成“黑暗中的救援工作”,在这种意义上,创作者必定要成为英雄,因为他要把人们从容易消亡的日常活动中拯救出来,带他们进入光辉不灭的意识世界当中。但是,人类自来就有一种倾向,不愿意相信离我们的视线稍远的东西,对于看得见的物质的信任感要远远大于看不见的精神。尤其在资讯前所未有地发达的今天,人们每天都会从各种各样的渠道得知数不清的事件及其结果,电视、报纸、网络为我们奉上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可笑的东西、令人恐惧的东西、肉麻而又有趣的东西,作为谈资似乎已经足够,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其中意义的缺席。  新的《时代》周刊评选了去年的年度人物,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意外的结果——YOU。不是历史性的、创造了光辉业绩的、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体的个人,而是“你”——我们所有的人。网络的兴起、web2.0的出现、新的社交网络的构建,主流媒体被指责过时,人们再也不需要他们的宣讲、说教,“我们”构筑了新的民主力量。  托马斯·卡莱尔曾说,历史是由少数伟大人物创造的。我们一直坚持精英阶层是历史的创造者。现在,一直坚持这个立场的《时代》开始置疑这个说法。《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得以再次出版,因为我们仍想知道,新的一代人——80后,90后,甚至更新的一代人,他们心里所想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和以前的那代人不一样了,我们的历史是不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人们的关系是不是真的变得不一样?喧嚣和狂欢终将过去,我们仍旧会回到对一些本质问题的追问。    吴晓波:那所叫“忧伤”的大学  文/吴晓波(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曾出版《激荡三十年》、《大败局》、《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我不知道今日的中国还有没有“大学”。  我心中的“大学”是一个这样的地方:那里有全世界最乱的床铺,最低廉的酒吧,最喧嚣的澡堂,每扇窗户都有破裂的玻璃,每个床下都有半年没洗的球鞋和袜子,每块草地都有不小心遗失的安全套,每排书架都有被撕掉的书页,每个人都带着一付“天下兴亡,舍我其谁”的神情,这神情里有骄傲、有执拗、有稚嫩,更重要的,总是写满了莫名的忧伤。  这个地方每年如流水一样的冲进来一群人,又如流水一样的排出一些人,他们据说带走了知识和成熟,而把忧伤则遗落在了这里,它有时候是一则传说,有时候是一篇诗歌,有时候是会一篇文字。它们跟这里的每一颗树、每一座教室、每一张书桌、每一块海报橱窗一样,构成了“大学”真正的传统和魂灵。  1976年出生的许知远,在离开他的大学后的第二年,出版了这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现在它已经成了很多中国大学生的忧伤读本。尽管匆忙的时光正在冲淡所有的记忆,然而,那份喃喃独语式的自怜、那种青春飞扬的顾盼却让所有正在“大学”里的人们,以及曾经有过那段忧伤日子的过来人怦然心动。当今中国的作家,很少有作品像本书这样的一直被人念念不忘,而且在六年后仍然能不用修改地重印,并受到欢迎。  就跟许知远给自己的定位一样,他不是一个虚构类作家,在他进入大学的时候,互联网的热浪刚刚席卷而来,而与此同时,中国思想界开始进入最彷徨而失落的时代,如同他引用比尔·乔伊的那句话,“我们正走向一个死胡同,各种技术正在把人类逼向死亡。”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同时又无比忧伤的商业大世纪,学习微电子专业的许知远显然没有沉浸在对新技术的膜拜中,也没有失陷于人文上的哀怨,他要穿行其间,要寻找到与这个时代不弃不离的思想方式。他在序言中说,我希望利用文字来表明一种生活态度,来阐述某种道理,甚至有点粗暴地规定某种道路。六年之后再读这段文字,我们会发现,他其实一直行走在这个目标里。  许知远在书里,写到了很多忧伤的年轻人,“我的朋友”胡适、“永远年轻气盛”的李敖、“懒散的师兄”梁遇春、“边省青年”于连、“在麦田守望”的霍尔顿、“行动者”海明威、“全欧洲最浪荡”的卡萨诺瓦,这是一些多么迷人的、曾经忧伤的年轻人,阅读着许知远对他们的描述,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重新抚摸到了那份曾经生动而致命的忧伤。  这是一个有着文字魔力的年轻人,在这本作品中他已经展现出了让人吃惊的知识广度和语言才华,它符合我对许知远的认知,自从四年前我们成为朋友之后,每次见面,总是有一本书或几本书隔在我们中间,而很多次的交谈也往往是以这样的开场白的开始的:最近在读什么书呢?  书,书的作者,以及书所描述的人物和世界,帮助许知远踏上了一条思想探寻的道路。其实,《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年轻读者们,对他出版此书后的经历更为熟悉。他创办过一本只出版了几期的杂志,当过一家网站的内容总监,然后便进入了一家以“理性,建设性”为办报理念的财经周报《经济观察报》,他以27岁的年龄成为这家报社的主笔,在这个地方,他撰写出了大量的、让人耳目一新的社会观察作品,他飞赴欧美,拜访知名的经济学家、大学教授、报社总编,对全球的每一个热门话题进行面对面的讨论,这是一些让年轻人都无比憧憬的经历。这个忧伤的年轻人,一直用一种忧心忡忡的目光关注着世界的每一次动荡,在他的文字中很少看到欢呼,很少有冲动,他始终用一种克制的精神面对所有的新闻事件。现在,他又离开了那家让他成名的报社,成为了《东方企业家》的主笔、《生活》杂志的发行人、FT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专栏作家、单向街书店的发起人,这些众多的身份其实从来都指向一个精神的方向。在中国30岁以内的公众知识分子中,很少人有他这样丰富的际遇。  他的写作曾经被人病垢,但是更多的人则像中毒一样地迷恋他的那种叙述方式和观察姿态,事实上,许知远从来没有完整地表述过一个重大的观点,就好象他在2001年出版的这本书里从来没有给出过任何青春答案一样,他总是提出一个命题,然后用自己的知识和表述方式将之迅速地复杂化和标杆化,这很像一个忙碌的游猎者,他总是能够发现一片陌生的森林,然后大声地把人们聚集在起来。  这两年的许知远正走在通往伟大作家的路上。他带着一个接一个的命题奔走在中国的各个城市和乡村,我是如此欣喜地看到这一切,当他用脚一步步地走过汾阳、三峡、无锡那些街巷之后,他才算是接上了这个国家的地气。有一次我跟他聊起奈保尔――那个36岁才回到祖国印度,最终却以《印度三部曲》成为那个国家最称职的描述者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眼睛一下子变得很亮,我似乎突然读到了他的梦想。  他的这本重版新书,我是在飞机上重新读完的。我发现,尽管自己离那个青葱的大学岁月已经是那么的遥远而又遥远,但我仍然能从许知远的迷人文字中读出当年曾经有过的那份淡淡而骚动的忧伤。  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叫大学的地方,又嗅到了即将挥散殆尽的青春的气味。

章节摘录

  那些曾经年轻的人啊  一  李敖又露面了,甚至比30年前更风光。他在接受杨澜访问时,依旧毫不掩饰地说:“我只看漂亮的女人。”他在指点台湾总统候选人时,依旧是嘴不留情,挖苦对手身上的每一个器官。他那么爽朗的笑声依旧存在着,他的脸似乎也还年轻。但是,这一切已经无法激起我任何感觉了。我惊恐地望着电视上的他和生活中的我自己,是他在衰老?还是我在衰老?是他已经丧失了魅力?还是我已经不可避免地滑人平庸?  我仍旧清晰地记得,16岁的我第一次读到《十三年和十三月》时的无法抑制的激动。这已经是90年代,距离李敖的文章写作日期是29年。在文章中,这是一个年轻得如此彻底的年轻人。他说喜欢那些激进作家的锋利,以及那股表现锋利的激情。他说苟能使整个国家年轻活泼到处是朝气,其中有一些青年发几句狂言,道几句壮语,做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傻事,这又算得了什么。他说不管流弹和棒子怎么多,他还是要走上前去。他引用了一位印度青年诗人的诗句来自勉:“你已经吞下不少苦药,请再勇敢地喝下这杯毒酒吧!”他接着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卖药游方的孤客,走到晦暗的十字街头,他打开背囊,当众吞下不少苦药。那些观众说:“恐怕药太苦了。”他却回答:“怕什么呢?我吃给你看!我还有一杯毒酒!”这一年李敖27岁,他上过了大学,当过了兵,他在日月潭边租的狭窄的“四席小屋”中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但是他依旧笑着,怀抱着对于中国社会弊病深深的忧虑和对于个人未来生活的憧憬。他觉得,他还年轻,还是冲一冲吧,为了社会更为了自己。于是他开始给《文星》写稿。《老年人和棒子》、《十三年和十三月》……激情与才情已被压抑得太久的李傲凭借着年轻特有的锐气,痛快淋漓地释放了。读此时李敖的文字,你不是在那里与历史交流,也不是与那些庞杂的知识交流,你是在与一颗活生生的心灵交流,它坚强有力甚至肆无忌惮地跳动着。  1992年,李敖已经57岁的高龄,但我与他相逢时,是一颗还未遭遇激情的16岁的心灵与一颗正在年轻的27岁的心灵的相逢,李敖激起了我们最共同的感想。这是很多人读李敖的感受。李敖说《十三年和十三月》是他收到读者来信最多的一篇文章。“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小朋友,穷得站在书摊旁边看完它;一位高一肄业的少年人,在金门战地里看完它;一位匿名的中学生,‘激动得连午饭都吃不下’,‘含着泪水,又看了一遍’;一位台大医学院四年级学生,看过后‘激动得整夜不能眠’……”真正感动人的,从来不是思想,而是年轻的勇气。李敖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思想,他只是以一个27岁的青年的身份在说话,他毫不掩饰他的感慨,他的愤怒,他的欲望,他的痛苦,和身处困境中却毫不动摇的勇敢……这一切正触动了所有年轻心灵的神经。  我在事隔30年之后,在几千公里外的北京和那些激动的中学生大学生一样颤抖着,我记得那一夜,我渴望大声地呼喊,渴望在我的小屋里又蹦又跳,渴望对着全班的同学大声地叫:“你们知道李敖吗?”……之后的几年间,我用各种方式寻找李敖的作品,了解李敖其人。李敖说他,说话比文章好,人比说话好。李敖的种种特立独行的故事加剧了我对他的心仪。他会在高三那年,因为厌恶考试机制,就休了学,放心地养浩然正气;他会在考上台大法律系之后,再退学;他会上课不抄笔记,还理直气壮地说,那是中学生才干的事;他会“李敖情书满天飞,是个女孩就想追”地追逐台大的女生;他会在父亲的葬礼,顶着全台中市的白眼……这些最琐碎的事情,却映衬出一个顽强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与思考的年轻人的形象,同时他又是充满了人性的血肉,而不是一具只会思想的尸体。  李敖的大学札记是李敖最动人的文字之一,这个一心要成为巨人的年轻人在札记中不断叫嚣着,自勉着,痛苦却顽强地面对挫折。读这些札记,仿佛看到一个努力向上爬的年轻人,他满脸的坚毅,同时又带着浅浅的玩世不恭——这是他面对世俗世界的武器。我常常在上课时望着窗外,想像那个整天在校园里穿着长袍,一脸不吝的青年。有时,甚至会冒出两句李敖式的豪言壮语,在平庸的90年代的中学课堂上引起小小的骚乱。  李敖的文字越读越多,也越来越让我失望。尽管,他关于国民党,关于蒋介石,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有他的独到之处,也尽管我敬佩他面对牢狱之灾的勇气,以及复出后,在传统下的独白,或者在独白下的传统……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能再打动我,离开了青春的勇气,李敖只是一个学者,一个历史学家,一个愤世嫉俗者,他不是作为一颗充满无限激情的心灵而存在。  1997年,李敖推出了《李敖回忆录》,风行台湾。台湾《商业周刊》评价说,“它激起了整整一代人对于李敖的美好回忆”。这句评价再明显不过了,李敖属于60年代的台湾,那是一个笼罩在白色恐怖下的年代,一个在高压的政治和窒息的传统文化笼罩下的台湾,那个叫李敖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副玩世不恭的文化太保架式地说,“老年人该放下棒子了,该轮到我们登场了”,“文明即梅毒”……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打动人心的了吗?他是黑暗中的短暂却刺眼的微光。  但是,今天呢?李敖依旧是“我还年轻”的模样,他的身体也可以保证他在57岁的时候再生个儿子。但是,他确实不再年轻了,脱离那个年纪的李敖的话不能激动人,反而让人觉得滑稽,在电视上看到谈笑风生的他,我觉得他只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老年人,他已经60岁了。谁说只要保持心灵的年轻,人就可以不老,我不相信。我甚至宁愿相信,那不是李敖,真正的李敖还活在60年代,还活在我16岁的心里,那是一个如此年轻的李敖。  二  崔健在美国作巡回演出时,依旧对着台下的观众喊道,你们还年轻吗?可是一位观众却这样说:“他明显老了,眼袋明显大了,头发也稀疏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摧毁了崔健有关自己还年轻的一切辩解。他对着在美国随同采访的记者说,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年轻意味着速度和力量,他觉得这两样东西,他都还有。  尽管他在新专辑中,音乐的力量和强度都在加强,也尽管他可以说,他的听众在退化,已经不能再理解他,崔健还说,他的新作品更多地注入了社会批判意识……但这一切不过是他正在失去青春的一个标志,他应该知道,他曾经激动我们的不是那些批判意识,而是他音乐洋溢的青春精神。

图书封面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42条)

  •     大学时代,每天早八点到晚五点的高强度写生课结束后,窝在桌角或者被窝里画自画像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这时候的眼睛里和手上好像还隐带着先前模特的肉体器官气息。那似乎是我最自由青春的混沌注脚,伴随着幻想无秩序不可达的梦境之域。我在自画像上做过的事情有:把自身置身于维多利亚时期繁缛的服装样式中,摆出一幅淑女绝不可为的姿态;将夏俊娜的卡里斯玛式的天赋色彩之能拽嵌进自身梦境的想象之中;或者对着镜子在爬完北京古长城(非八达岭)之后,来一个更加空虚性自省的分裂画像……为了双向学位论文的需要,有段时间我常出入师大那个并不富裕且服务瘦弱的图书馆。摄影家兼艺术批评者顾峥的《自我的迷宫》一书,应该算是我探索“自画像”领域的启蒙。后来也看他参与的许多当代领域的艺术实验,却再也没有那本书当时带给我的那种启蒙震撼。后来几年,也一直断断续续的关注着艺术家“自画像”历史和当代各种稀奇破碎的现象,以及相关的艺术自律和艺术家镜像与面具的时空共省的主题与研究。从达芬奇年轻时的自画像手稿、同性享有者丢勒自画像、鲁本斯与伦勃朗的画家及其妻的夫妇自画像、喜把真牛拉进画室的库贝尔“布尔乔亚”式自画像,和假面具围绕的恩索尔自画像、有拉提琴骸骨的勃克林自画像,以及梵高与高更的同“病”相连自画像、夏加尔与莫得尼阿尼“红绿混搭”自画像、蒙克与勃纳尔“虚空拟光” 自画像、卢梭与夏加尔“幻物情境”自画像,马蒂斯、席勒、达利、毕加索、培根“倒置原始”形态的自画像,甚至希特勒1910年自画像中那个忧伤的原乡……当然,从来都会倾心聆听的弗里达•卡箩、珂勒惠支、Tamara de Lempicka、潘玉良这些光色各异的女性自画像,直至现当代的弗洛伊德、曾梵志这些人的自画像都一一看遍。有人说,自画像超过一定数量的艺术家,都是不务正业的自恋表现。反驳声说,“艺术家的每幅作品都可以视作他的自画像”。驳论的先验性暂且不置可否,立论的人难道忘了那个关于“人”探索自我的原初典故吗?那个变成一株水仙的美少年Narcissus。那喀索斯(Narcissus)是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在还没有镜子的时代,他发现对着波纹荡漾的湖面可以看见自身的面孔。这一“看”,看上了瘾,他每天都要去对湖自照,如果不,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秩序。于是,他每天“对照”的时间逐渐递增。终于有一天,由于看得出窍忘我,一头栽进湖里,变成一株水仙。时间到了达盖尔,这个发明了摄影术的人的前期时代。“水仙镜”的典故投射在没有摄影的时代,画家把自画像作为一种记录的文献方式看待,同时也释放出自身心中对自我理想化的欲望。一张自画像好像是一面被主观加工过了的面具,与外在的自我相比,内在自我因为其深不可测。通过自画像这个途径,激起艺术家们探索一种深入评论与分析自我人性的手段。英语“个性”一词为personality,拉丁语词源是persona。persona一词既有“性格”之意,也有“面具”之意。个性或者性格与面具本是两个对立事物,却源出一词,这恰恰道破了人的本性,同时也道破了自画像的真相。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实际上也是一种面具。而所谓的多重性格指的就是一个人有多张面具。自画像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与人的自我意识的苏醒与确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有不同程度的解读,他以那喀索斯(Narcissus)的名字命名“自恋”(Narcissism)的心理症状。他“把自身,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爱的对象”这种行为与心理定义为“自恋”。显然,这个尚“性”的老头打击面更大。这个打击从结构内部被深层瓦解的契机,是随之而来的由一个叫古登堡的人,在1945年发明了印刷术之后,到1898年蒂姆•伯纳斯•立发明了万维网这5个世纪以来的今天,在经历了运输文明、工业文明的信息与消费时代,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水仙镜的传说之中。以资本社会中坚力量的中产阶级媚俗文化的呈现方式。“一代一代”以他们线性的变迁演进到这个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享乐主义的文化消费时代。他们对自身的探索迷恋,完全转移到了投放入摩天大楼、经济美容、流行服饰、廉价装饰物品……这些中产阶级趣味及其特有的闲暇享乐主义的表现。那些在60年代战后废墟中成长起来的海明威、帕索斯的“迷惘的一代”、 70年代性解放“在路上”的凯鲁亚克们“跨掉的一代”,和80年代独具红色革命混沌质感的中国“文革”青年,他们都好象渐渐远去。换之而存的是阿帕杜莱的人种图景(ethnoscapes)、媒体图景(mediascapes)、科技图景(technoscapes)、金融图景(finanscapes)以及意识形态图景(ideoscapes)这样令人无比恐惧的全球文化流动图景。“代”的美妙历史的人性探索,几乎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以中国社会最大的“卡里斯玛”系统哲学的倡导家孔子“三十而立”的观点来看,时空的负担走到了生于80年代的这代人身上。“水仙镜”从湖水、镜子、摄影术、印刷术,变成了博客、MSN、网页、“一次性消费”等等,从爆炸的信息与消费中认识自我的工具。相比于踩着“文革”尾巴出生于50年代父母、恢复高考的“白日梦”变成现实的60年代,以及摇滚着历史迷失与现实虚拟错位的70年代,这“水仙镜”彻底变异的一代又会经历什么。在博尔赫斯的阿根廷文化与现代都市迷宫,以及质疑多重梦境现实值入的《盗梦空间》出现以后,我们的乘座着中学教材中看到鲁迅——这个从来不与艺术家结交,却发展了一批至今仍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中国“左翼木刻”艺术的人的最后一班火车。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要排水良好,具观赏价值。在这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群中,大家在各自的网页、微博以及俗常的对话中,都透着一股强烈的精明味道,可我不喜欢。
  •     郁闷北大人的北大情节。但是思考方式和角度让我受益。确实有些忧伤,因为连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
  •     这本书是我读过次数最多的一本书,其中的很多段落在摘抄本上写了很多次。就批评视角出发,我可以写足够多的文字来说这本书的矫情和不成熟。但我一直觉得,对于一份文学作品,作为一名学识尚浅的学生,要学习和探索的远比自己能批判的要多得多。再一次翻开《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是想斗胆去翻译这本书。我很羡慕许知远的大学,青春能如此淋漓尽致的汇聚成一本才华横溢的书。有人批判这本书矫情,可你是否想过这代大学生都在想什么,都在做些什么?我承认在很大程度上我在模仿许知远,试着让自己的青春也能那样多彩,或者迷惘,如果侥幸,也能够汇编成一本书。我没有他的那种北大学子的精英气质,甚至对于“优秀”这样的标签也很少涉及。我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的郊区度过,过于安逸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导致14岁时候经历的那场大的转折让我无法承受,在那之后的两年我是带着抑郁症过来的,虽然那时候没有去看医生,但是后来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就是得了抑郁症。《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本书让我找到了真正可以呼唤内心的存在,那些读起来如此亲切的文字是许巍和李志的音乐之外的心灵安慰。那些关乎阅读、关于大学、关乎未来的诸多议论和抒情是我心中在想却很少有机会去实践的最直白的表述。我曾一度被人当作文艺青年,后来索性我也不拒绝别人贴的这种伪标签。但如果真正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这些标签都是浮云。我的另一篇文章论述了我对文艺青年的一些观点http://blog.renren.com/blog/246587688/489425729?frommyblog。也许许先生对我已经超越了一个作家对读者的影响,我想到了高中时候因为喜欢一个女孩,把纳兰的所有词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全部背了下来,就是因为她特别喜欢纳兰和《人间词话》。许先生让我再次有了这种动力,但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有良知,有独立人格的存在着。我始终认为大学时代就该经历迷惘和颓废,如果在大学时代没有经历这些,那么此后的生活要么始终是机械般继续着,要么会在机会成本更高的时候经历迷惘和颓废。我从来不觉得那种一帆风顺的优秀的学生会有怎样的作为。没有经历足够坎坷的生活缺少了很多韧性。《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确营造出了一种很适合学生的小资情调。许同学很巧妙的抓住了潜伏在一批人心中的哪种小布尔乔亚情调,还有一批人心中灼热的理想主义情调。而这些我也觉得没什么不好。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帮助在于让我发散性的去阅读了更多的作品。 《迷失于阅读中》这一章节每篇文章都提到了几本书,书中主人公是如何给许同学留下深刻印象的,许同学的文字很能抓住人,如一个外表不是很突出的姑娘,其内在气质能让你有种想与其亲近的引力。《重建象牙塔》这一章的七篇文章,对我自己而言或许是拒绝接受我所在的大学平庸教育最好的借口与安慰。高考的失利让我一厢情愿的认定首经贸是一个垃圾学校,浅薄的自命不凡与年轻的躁动让我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自习室和图书馆,而很少去上课。我天真的认为一切形式主义表面上的东西都是垃圾,自我教育才更适合我自己。我所在的大学存在诸多问题,延展到当今中国的大学亦然。社会出现了种种问题,亟待青年人承担起这种责任,社会寄希望与我们这一代人,而这些自命不凡的大学生却为房子车子以及很多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使价值观扭曲。于是一个悖论出现了:我们是一个人均资源匮乏和技术落后的国度,期望通过教育改变这个现状,然而教育却成为了这个社会最大的资源浪费,那么多有希望的灵魂和头脑被扼杀了,训练成工具的孩子们,最基本的价值观、信仰、追求,却躲在了角落里,甚至消失。而当你企图反抗时,又会被庸众否定,会被人嘲笑,会被人以各种理由反对。《燕园的记忆》算是我在高考失利后给我的安慰吧。高三的日子我自不量力的总是把自己与北大的历史和责任联系在一起,买过很多本关于北大的书籍,还把“等你在北大”几个字贴在写字台前,与某人的约定是坚持下去的不息的动力。然而操蛋的现实总是让人感觉无奈,哥们跌得很厉害,而某人也没有去北大,而去了北外。许同学在北大的迷惘,以及对当今北大现状的批评让我或许能够得到很多莫名的安慰,尽管那一切和我毫无联系。而首经贸似乎也曾于这个国家的某段历史产生过联系,比如六十年代时候,国家领导人接见当时北京经济学院师生,号称是中国高校历史上唯一一次殊荣,当然还有很多值得纪念的历史,比如胡*佳师兄获得Nobel peace prize提名时,比如2010年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首经贸模联是大陆学校仅有的两只学校获得邀请函的一所,另一所是北大。后来我和很多名校的学生都聊过很多,也慢慢明白学校本身没有那么绝对。许同学在书的最后提到了他必须不断吸收世界上最杰出的思想文化,这比自我回忆更有建设性。我想这才是《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本书最重要的主旨,无论许同学、还是喜欢这本书的人,还是批评这本书的人,都该不停止的阅读,不停止的汲取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界上最新的信息和技术,这比自我回忆更有建设性,当然也比想念ex和eex更有意义。我知道倘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本书与自己的初衷时,矫情、浅薄、浮躁可能是我评价最多的词汇,但我坚定地认为这是年轻时候该经历的,倘若没有这些经历,整个人可能很无趣,或者是平庸的可怕。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到百分之三十实在看不下去,可能是反感外国名人名字出现得过于频繁,可能是反感那种文字风格和情绪。极为不喜欢。
  •     正是早期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臭毛病,假大空带着一股子忧愁。
  •     虽是许知远刚刚毕业的作品,放到现在依然富有洞见,许沉着冷静理性的观察这个世界的喧嚣不断,反思社会、反思自我,剥裂自己,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值得一读。
  •     北大出来写书的,我只服许知远
  •     大一时读的,太腻。
  •     有深度,有思想。
  •     看看别人的20多岁。
  •     尽管是不成熟且有些僵硬的文字,生活阅历也有所局限,但它写得真诚,并且十多年过后,许知远身上仍然有着这本书里表达和推崇的许多东西,让我觉得挺动人的。
  •     即使没看过这本书,你应该也听过这个常常被用于鸡汤文中的标题。明明都是写情情爱爱的故事,本汪尤爱菲茨杰拉德笔下聪慧自负,又晃晃悠悠的年轻人!在这本书里,他也为年轻人的那些独特而迷人的苦恼找到了一种答案。
  •     有点掉书袋
  •     新闻启蒙之一
  •     电子档 忘光了……………
  •     以哲学为基础的批判主义文学,同样在这个时代的我来说读来依然感同身受。在离职与入职的交接时间段里读了这么本书,读了《十三年与十三月》,读了看了很多有关中国房价的评论,一年来说一次自认为荒诞而深受重伤的跳槽,在越来越彷徨的时刻,我急需寻找物质稳定的时候我忽略了内心的稳定: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绚烂。我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忧伤的年轻人吧,不对,我是中年人啦。
  •     感觉就是把很多观点串在一起
  •     通过新世相看的第一本书…个人不是很喜欢…不过放在一二十年前那个年代,仿佛也可以理解了
  •     这安利我不吃
  •     一个年轻人,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如何剖析自己的内心,如何确立与社会的关系,怎么寻找自己的历史坐标。它不仅是个人也是这一代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     才华洋溢,胜过鸡汤。
  •     特别做作,甚至有卖弄之嫌。
  •     许知远读大学的时候就穿拖鞋
  •     装逼神作
  •     又开始思考大学教育
  •     大量引用国外名言,装逼之作!但其中的思考值得学习
  •     他把我想要说的都写了.
  •     1.作者那时候也还年轻,23岁的我现在很多书还没读到,很多观点也还没开阔到。2.许的身上看到自己,愤世的年轻人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对自己的无能现状多少无可奈何。 3.象牙塔部分其实看的很有意思,看到那个时候的北大学子气息,会对自己有反省,应该自己造就自己而不是让社会扭曲了自我。 4.关于许对于以前崇拜的作者后来却没那么追崇深有同感,他说的对“古今他们老了,我们也老了,像告别了蜜月期的情侣,我们互相指责对方的叛变,同时谁也无法忘记那些最美妙的时光。‘’
  •     一个知识结构西化的评论者
  •     我把自己一直当做忧伤的人 可并不是 还是太片面 我们活着为什么?
  •     许知远在北大毕业后,关于当下文化的一些思考,显而易见,这些思考所谓的文化评论,确实切中某些要害,但对于当下的某些共性,显得多虑了,对于未来,我们知道的还是太少,而忧虑过多。
  •     这部书就是来自一个保守人文主义者的质疑、批判、担忧写成的。没意思的很,有些问题根本没说透。
  •      “理性与疯狂之间本来没有界限。”
  •     一种不同的看法吧 有一点启发 虽然很多不太赞同 觉得文章有点千篇一律 深度也不够啊 还有有种掉书袋的感觉 自己的经历不多
  •     前几篇较为一般,其中有一篇《学袍与市镇之争》算是解决了我对大学的一些疑惑。总体阅读较顺畅,挺认同许知远的逻辑的。
  •     读这本书的时候,舍友在旁边打游戏。早该知道大四的宿舍给不了安静的一隅看一本书。大四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奇怪,对未来的迷茫,对之前四年的懊悔,可是依旧死猪不怕开水烫地沉迷玩乐。大学,大学,一张膨胀的文凭,一颗浮躁的心。
  •     已购。
  •     补档。书中引用的很多话很喜欢。 我坐在岸上 钓鱼 背后一片荒芜的草原 我是否至少讲我的田地收拾好? ––T.S. 艾略特
  •     谈青春、谈读书、谈大师、谈大学,用一种拉杂但又故意象牙塔风的稍为过于眩目的花式言语,带着一种既想与人交流,又以清高傲骨随时先行判别对方是否适合的北大恃才心思,思想是闪光的,这不容置疑,但态度不甚喜人,或者这恰好是作者希望达到的效果……
  •     不太好,自言自语,太私人化了。 本能的快乐遭遇着人为的侵袭:渴望利用快乐来遗忘焦虑,此时快乐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生理反应。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快乐,本应该主要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现象。而今天,它可能正危险地演变成一种单纯的生理刺激。
  •     我是通过<<十三邀>>这个节目知道许知远的,但对于这本书,也许是我的文学修养不够,始终没能和作者产生共鸣,总感觉他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或许有些地方根本没有他说的这么严重,甚至有点无病呻吟的感觉。另外,不断的引用也让我感觉有点不适应。如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杂文,那么我确实不是很喜欢他的这种风格。弃!
  •     原来距我在08年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它已经出版了七年,放到今天的视角下再去看的时候,会发现许知远的自我意识太强了,这导致(彼时的)他总是不自觉的用自己的个体观点去「普罗大众」,而且显得如此的急切和力量不足。在看了几期《十三邀》之后,越发的发现这样的问题,原来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中存在的诸多「偏见」,由来已久,并且越发根深蒂固。
  •     大二 图书馆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许知远/25RMB/283P。杂文集。人文主义,理想大学,教育,灵魂。名为“悲伤”,实则满腔热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人文气息大学的怀念,对当前教育的痛心疾首以及互联网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不知所措和本能排斥。适合刚进大学充满理想的人读。
  •     做作
  •     这本书零零散散写了24岁的年轻人的思绪。我也是二十多岁,有共鸣。
  •     遗憾的是在大学毕业后才读到这本书
  •     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年轻的时候总在关注大而空的东西
  •     因课业繁重,断断续续两个礼拜才读完,作为一本随笔集自然是把许先生独特的见解和思想反应的淋漓尽致,我太喜欢那个拜读国外经典又有一种强说愁感觉的青年时代许知远了,正因如此才一步步的成为了今天这幅模样,关于青春笔墨之下已经是全然明晰,现在和那个年代的许是同龄,不知如果我们同处一个时代该会是怎样,我肯定会深深的折服他那桀骜不驯的才气吧。
  •     许知远的成名之作,青春的季节,读此书,维以不永伤!
  •     图样
  •     前部分对哲学问题探索,自由人的感觉有启发。后面作为北大学生每天的思考更具有共鸣,很多问题也在思考。《十三邀》在采访二次元的时候有一些启发,人要勇敢的去面对,甚至斗争。
  •     对现实的深刻抨击~看完后,会不停的思考着自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