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伤的芦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压伤的芦苇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535422712
作者:余杰
页数:345页

作者简介

随笔集《压伤的芦苇》是作者作品的第四个阶段,他将爱提升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它作为生命与写作的核心及本质。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字,感受爱,接近爱,传达爱,分享爱——爱既蕴含在温柔与宽容之中,也隐藏在尖锐与锋利背后。

书籍目录

压伤的芦苇(代序)
第一辑 赤子与星斗
第二辑 舌头的功能
第三辑 俄罗斯的暗夜
第四辑 曾经的校园

内容概要

余杰,1973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少年时代在蒲江中学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并开始尝试写作。从12岁起直到中学毕业,发表文学作品十余万字。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2-1993年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接受军政训练。1997年毕业并保送研究生,跟随陈平原、夏晓虹教授攻读近代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媒体关注与评论

压伤的芦苇(代序)一    一八一九年一个阴晦的清晨,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只身从偏远的家乡来到哥本哈根,他的口袋里只有十个铜板,这是母亲最后的积蓄。    这个少年就是安徒生。三年前,随着父亲的去世,他们贫寒的家境雪上加霜。他再也不愿依靠母亲的洗衣和祖母的乞讨来维持生活了,他要去首都,去那座北欧最辉煌的城市,去实现他那舞蹈家的理想。     在很小的时候,安徒生并不知道自己洋溢的热情该往哪里投放,只知道——“我想当‘艺术家”’。这个鞋匠的儿子经常站在河边的大石头上放声歌唱,和着浪花冲击礁石的声音和母亲悠长的捣衣声。他经常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画童话里的宫殿,或是用碎布剪贴成玩偶的剧场,用鹅黄编出“围裙”打扮成故事里的村姑。别人交待他去跑腿,他唯一的交换条件是揪住对方倾听自己朗诵诗歌……可以说,小安徒生尝试过所有他能想象到的艺术形式:歌唱、绘画、剪纸、诗歌、戏剧、芭蕾。当然也少不了写作,准确地说,那时还仅仅是“编童话”——那时他还不知道,这是上帝留给他的最终的幸福。    安徒生的父亲汉斯是一个鞋匠,他不可能给儿子什么艺术方面的培养和熏陶。但是,幸运的是,父母给予这个“古怪出格”的孩子以底层人家所能够给予的最大的支持、理解和祝福。母亲并不知道孩子的天赋在哪里,却为孩子的“异想天开”感到骄傲。哪怕,在母亲眼里,手拿剪刀制作玩偶的安徒生只是一个未来的好裁缝,母亲还是感到骄傲。    而父亲的影响更有决定意义。父亲和儿子一起制作玩偶,给儿子读《一千零一夜》和《拉封丹寓言》。父亲也许不知道儿子想做什么,但他知道儿子不想做什么。这个“想人非非”、“不务正业”的孩子就像他童话里的那棵云杉树或是那棵小春黄菊一样,蓬勃自得地生长着。    那时父亲还在世,有一天,父亲收到一名舞蹈演员的订单,开始做一双美丽的芭蕾舞鞋。从来没有玩过任何一件贵重玩具的安徒生,紧紧地把舞鞋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当顾客来取鞋子的时候,父亲几乎是从他的怀里夺走了舞鞋。为此,安徒生还伤心地哭了好久。      从那以后,他就有了当舞蹈家的梦想。        然而,当他来到哥本哈根的时候,冷冰冰的现实很快就击碎了他美妙的梦想。在专业演员的眼里,安徒生相貌丑陋、身材单薄、四肢笨拙,根本不是当演员的材料。剧院经理刻薄地嘲笑他说:“你简直就像一根木头,连飞过的小鸟也不愿在上面栖息。”    在这沉重的打击面前,安徒生没有绝望。在一帮艺术家朋友的帮助下,他进入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学校的气氛像乌云一样压抑,让他痛苦不已。不过,他在学校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毫无同情心的校长不断地虐待他,并且强令他停止难以自制的写作冲动。于是,他给在首都的赞助人——伍尔夫海军上将的妻子——写了一封诉苦的信。    没有想到,对方的回信是如此的残酷:“你麻烦起朋友来真是不遗余力。你认为自己将成为伟大的诗人——我亲爱的安徒生,你怎么就不觉得,你所有的这些想法都将一事无成,你正在误人歧途!”        ……

章节摘录

书摘    我是一个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儿歌长大的孩子。比我年幼的八十年代出生的“新人类”,也许不再拥有这种记忆与经验。但我想,那些比我年长的人们,大概都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    天安门不仅是童年的记忆,而且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近代以来中国最为重大的事件,几乎都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辛亥革命之后,皇帝逐渐从中国人的生活中隐退,但是皇帝所代表的权威却残留在了几经整修的天安门。天安门迎接过走马灯般变换的新主人——军阀、政客、日本人以及革命领袖。对于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来说,他所关注的并不是天安门后面的深宫大院里所发生的一切,而是天安门前面的广场上所发生的一幕幕的悲喜剧,正如他在《天安门》一书的前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天安门的前面,“成了政治活动家、学生和工人们集会游行的场所,他们抗议徒有其名的共和政府在外国的侵略面前的软弱无能,却每每被棍棒和枪炮所驱散”。《天安门》这本富于激情的史学著作,揭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们在改良与革命的选择中的心灵痛苦与内心冲突。    治史的快乐就在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史景迁在描述中国那难以描述的二十世纪历史的时候,选择了天安门作为不变的背景和道具。在这一永恒的道具面前,变化的只是那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演员。这一次,史景迁将主角与配角的位置作了调换:在其他历史著作中长期充当主角的政治领袖,如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被他放在次要位置;相反,他将一批原来处于配角地位的文人推到了灯光之下。    《天安门》以三个人物为主线:第一位是作为十九世纪末激进改革派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匪夷所思的是,他在晚年居然成了保守派的象征;第二位人物是作为二十年代痛苦的大学生和农民的杰出代言人的鲁迅,他取得了中国现代文学最高的成就;第三位是作为新女性代表的、集作家和政治活动家于一身的丁玲,她对自己的创造天赋同国共两党相继制定的艺术标准之间的巨大不和谐有着深切的感受。围绕着这三个中心人物,作者还为我们勾勒了秋瑾、沈从文、瞿秋白、徐志摩、闻一多、老舍等著名知识分子的肖像。    对于这些伟大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化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史景迁用一种学者少有的伤感的笔调写道:“尽管这些有教养的中国人声音有时似乎太刺耳,他们的姿态有时似乎太过于形式化,可他们还是同传统的合唱班不一样,仍拥有离开自己的既定位置走向舞台中央的巨大力量。不过,这样做的人往往比别人早些死去。但无可否认,他们常常表现出惊人的智慧,已经看出来这种特殊剧目的潜在方向,明白了这决不是那种可以让置身场外的人平安无事的戏。”这些知识分子好像是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把一块注定了要落下山的石头往山上搬。     当我欣喜地读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演说文集》的时候,我的心中突然出现了“人类群星闪耀”这一意境,辉煌而庄严。《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茨威格一本著作的名字,他在那本书中描述了人类历史上若干个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和平与战争对决的关键时刻。在那些千钧一发的时刻,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到惊心动魄。然而,我觉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演说文集》更配得上“人类群星闪耀”这种称号和荣誉。在这里,几十名获奖者深情诉说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信念和他们的梦想;在这里,几十个崇高而纯洁的灵魂在闪烁,他们用光芒吸引光芒,用笑容感染笑容,用爱心传播爱心。正如本书的译者王毅所说:“他们在获奖之时或大声呼吁或吐露心扉的致词和演说,又构成了我们人类智力财富和精神资源的一部分——质量极高的一部分。”    在这本书中,我见到了那些我最尊崇的名字——萨哈罗夫、特蕾莎修女、瓦文萨、图图大主教、门楚女士、曼德拉、昂山素季……书中既有他们的生平简历,也有他们的作品索引;既有委员会的颁奖公报,也有他们自己的答词和演讲。这些宝贵的材料向我们立体地展示了每个人丰富饱满的生命历程。阅读他们当中单个人物的传记或者著作,当然也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享受;但是,阅读这本文集,则是触摸结晶中的结晶、金子中的金子。这里不仅是一批伟人的思想的简单汇总,而是百川归大海般的融会——因为星星与星星之间,总是相互辉映的。这本书堪称获奖者们的“精神之盐”。    我听到了萨哈罗夫苍老而坚定的声音。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是苏联的“两弹之父”。他本来可以享尽荣华富贵,把勋章挂满自己的胸膛,但出于对人类前途的忧虑,他毅然上书苏联最高领袖,要求终止军备竞赛和核试验。他为那些集中营里的无辜的囚犯呼吁,也向那些受迫害的作家、艺术家伸出援助之手。于是,他的生活发生了剧变:所有的待遇被取消了,当局将他流放到遥远的高尔基市,克格勃们像苍蝇一样聚集在他的门外。他没有屈服,他痛苦地指出自己国家的现状:“良心的自由,一个享有充足信息的公众舆论的存在,一个关于多元的自然的教育体系,新闻自由,能够得到其他来源的消息,所有这些在我们国家中都是很缺乏的。”    萨哈罗夫挽救了科学在当代世界的名誉——多年来,许多所谓的“科学家”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专制制度的帮凶,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知识巩固着专制制度。为希特勒和斯大林服务的“科学家”就多如过江之鲫。萨哈罗夫认为,科学不可能是中立的,在科学之上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正义规。那些用“纯技术”来为自己开脱责任的科学家,最终无法逃脱道义的审判。这样的科学家虽然可能在技术层面一枝独秀,可是在人性的层面却连白痴也不如。因此,萨哈罗夫十分看重教育和启蒙的作用。由于苏联政府的阻碍,萨哈罗夫没能出席颁奖典礼,但是他亲自撰写的演讲稿由夫人萨哈耶娃代为宣读。其中,萨哈罗夫精辟地指出:“一个有效的教育体系是特别重要的,一代传给一代的创造只有在知识分子的自由氛围中才有可能;相反,对知识分子的束缚,可鄙的官僚主义的权力与顺从,这从一开始就是知识、文学、艺术等人文领域内的病毒,它们必然导致一种普遍的精神萎缩,导致整个教育体系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化,导致科学研究的萎缩,导致阻断对创造性工作的所有激励,导致萧条和解体。”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萨哈罗夫在苏联崩溃的前夕去世。去世前,他的名誉已经恢复,他的人身也重获自由。是否亲眼看到一个庞大的帝国的崩溃,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早已经预测到了将要发生的一切。  谁能踢动黄金球?    震惊中国足坛的“渝沈之战”早已尘埃落定。然而,两千零一年五月十日刊登在《深圳都市报》上的一篇题为《渝沈之战大起底》的采访文章,却又石破天惊,风云再起。    此文的采访者李宏文,曾经担任深圳平安队的副领队;被采访者是一名前深圳足球俱乐部的官员。当时,面临一九九九年甲A联赛的最后一场,平安客场对全兴,隆鑫主场对海狮。只要隆鑫不输给海狮,无论全兴输赢,都肯定保级。于是,一场卑劣的幕后交易开始悄悄地上演了:隆鑫俱乐部的总经理程鹏辉与深圳俱乐部的该名官员通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明确表示,沈阳海狮队要买与重庆隆鑫的这场球,如果平安能出三百万元,他们就会全力以赴死打海狮,绝不放水;如果隆鑫输了球,就不收一分钱。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笔肮脏的交易没有成功。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当时确实存在过这样一次流产的交易。而企图卖假球的主角程鹏辉面对媒体和球迷愤怒的指责,仅仅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不负责任的炒作,我已经懒得理他们了。”近年来,许多被媒体曝光的主体,都是采用此种反戈一击的方式:避而不谈事件本身以及证人证词的真假,反倒煞有介事地斥责媒体的“炒作”。殊不知,顾左右而言它,只能更加暴露出当事人内心的虚弱和恐惧,其结果自然是越描越黑。    中国体育行业的腐败,与其他行业相比,近年来有“异军突起”之势——当然,它不过是“行行皆腐败”的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而已。作为在诸多体育项目中独领风骚、观众最多、赚钱也最多的足球,则更是诸多体育运动项目中的“最中之最”。此次“渝沈之战”内幕的曝光,仅仅是冰山上的一角而已。那些依然隐藏在黑幕后面的“成功案例”,假如有朝一日遭到曝光的话,将更加让人感到惊心动魄、难以置信。    三百万的贿赂,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就触犯了法律。如果我们能够搜集到进一步的证据,完全可以将当事人“绳之以法”。在西方国家,对“体育黑金”的调查,是司法机构工作的一个重点。但在我们这里,这方面的司法工作远远没有展开。从贿赂到逃税,充斥着这个行业的每一个角落,而法律遥遥地作“壁上观”。这个空白什么时候才能得以填补呢?    小小一个足球,简直就是一个黄金球。不,其价值远远超过黄金——就以这场微不足道的“渝沈之战”为例,三百万人民币转换成黄金,将是多少克呢?以六十元价值一克来换算,三百万人民币就是五十公斤黄金。这么重的一个“黄金足球”,即使是球王贝利以及马拉多纳、罗纳尔多等著名球星,即使是北宋时代那个以“足球王子”的身份人阁拜相的高俅先生,也没有神力来踢动它。要踢动这个几乎等于一个普通人体重的“金球”,非得让齐天大圣孙悟空出“脚”不可。    然而,球赛背后的那些“长袖善舞、多财善贾”的黑暗势力却能够游刃有余地遥控操纵这个黄金足球。那些一本万利的财主们,才是左右球场胜负的、真正的“球员”。现代足球比赛,与其说是球员体力、技术和魅力的较量,不如说是商业运作的较量。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很大一部分著名的球星,其身价之高,恰恰与其品质之恶劣成正比。两干零一年六月,沈阳金德足球队四名球员因酒后杀人而被捕。金雷、马欧、王子等球员违反球队的规章制度,晚上私自外出到一家饭店喝酒,一直喝到凌晨两点。他们吆喝老板去买烟,老板去了没有买到。他们不满意,再次让老板去,但老板没有答应,双方发生口角。四人拳脚交加,活活将老板的弟弟打死。在这四个流氓球员中,王子闯下命案后还悍然逃跑,完全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法盲。当记者追问他为什么要逃跑时,他居然口口声声地说:“主要是家里为自己付出这么多,对不住家里也对不住教练,自己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脸回家。”看来,他的逃逸还满有道理的。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之中。这样的丑闻,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中国“足坛”  (假如确实存在着这么一个“坛”的话)诸多怪现状之中,最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还有一点:各俱乐部都在不断地引进所谓的“外援”,“外援”已经成为某些球队的支柱。相反,本国球员的作用却一步步地降低。既然如此,我建议财大气粗的老板们不如整个引进一支接一支的高水平的外国球队——我们高贵的中国人就可以安然地坐着欣赏他们的龙争虎斗了。     ……

图书封面


 压伤的芦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我生命中的三位女性》这篇文章很好,记得高三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念,之后全班同学互相传阅复印,之后又传到其他班级,力荐!
  •     在高一的时候读到他的书,的确是很幸运,读完后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这是我读其他书很少感觉到的。余的书一般是尖刻,激烈,充满一种理想主义和人文关怀,尤其是在反思历史层面和中国当下现实问题上表现的相当充分。幸好,中国有些独立思想家,否则真的是太让人悲哀了
  •     随手拿起家中的一本书,其中收录了余杰的《压伤的芦苇》中的几篇文章,第一篇讲安徒生,便被触动。很快把其余几篇都看完,然后明白了“压伤的芦苇”象征什么。不得不说这是我度过的极具煽动力的人文作品,至少关于安徒生、朋霍费尔的那两篇,足以震撼人性,令人动容。这让我很想再去翻安徒生的童话,去读朋霍费尔的《狱中书简》。    我对余杰这个耳熟但却陌生的名字产生一种好奇,看得出他的文章文采斐然,只是不知思想深度如何?印象中余杰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也许是媒体渲染的结果,我对他有种偏见,觉得他不过是沾了北大的光,有点才华就桀骜不驯,应该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愤青。有这样的成见,每次看到他的书也不以为意。但那几篇文章改变了我对他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从一个高调的舆论战士转变为如今谦卑低调的基督徒,余杰究竟经历了什么?而近年来他销声匿迹,是一直遭到媒体和外界的抨击和压制,还是信仰使然,我不得而知。于是搜索了关于他的一些信息,看到一篇特别的文章,细细读完,觉得说的中肯,摘录如下,希望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余杰。 李更:哪些人在批评余杰?余杰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年轻人。喜欢的原因主要是我认为他具有这样一些优点:真诚,敏锐,坦率,正直,勇敢,再加上不多见的才气。他成为基督徒后,我就更喜欢了。我发觉信仰让他变得谦虚了很多,不再像过去那样狂狷自负。他信主比我早。虽然我信主的关键原因与他无关,但是,确有因为与他为伍而感到高兴和光荣的味道在里面。一直以来,他都在不断地受到批评。但是,像他这样一个风头正劲的人受点批评,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枪打出头鸟嘛。何况,适当的批评对他未必有害。所以,我一直不以为意。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自从他,王怡,李伯光三人与布什会晤以后,就象捅了马蜂窝一样,引来了无数马蜂的叮咬。而且,王怡和李伯光好像采取了什么防护措施,成群的马蜂不叮他们,专门对着余杰干。好家伙,看到这些批评者们的架式,仿佛时光倒流,文革时期把牛鬼蛇神批倒批臭的情景又重现了。在这种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声中,我不由得警觉起来。我开始反省自己,看看我这个人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不喜欢,不赞同,甚至讨厌余杰,而我却那么由衷地喜欢他?难道是由于我太愚蠢,太单纯,太轻信,被余杰的假象欺骗了?这个问题对我很重要,它关系到一些原则问题上的是与非,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搞明白。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想,如果搞清楚了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坚定地批评余杰,可能会有助于我想明白我的立场是对还是错。所以,我试着对反感以及批评余杰的人进行一下分类,看看其中有没有我能够理解,认可,甚至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人群。首先,余杰是一个大家公认的积极追求民主自由的人。这样的人,肯定不受那些厌恶憎恨民主自由的人,团体或政党喜欢。不仅于此,甚至还会被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我是喜欢民主自由的。虽然我没有余杰那样的勇气和才能去追求民主自由,但我钦佩他的行为。我深信他的这个行为对中国以及所有中国人都是有利的。所以,我不能和那些反自由民主的人群,团体以及政党站在一起。其次,余杰是一个基督徒。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是无神论者,没有任何信仰。其中一部分人,视宗教为迷信和精神鸦片,排斥以及反感基督教。这一类人也是不喜欢余杰的,尤其不喜欢余杰以基督徒身份为荣,到处炫耀,仿佛当了基督徒就高人一等似的。因为我也是一个基督徒,也是以基督徒身份为荣,也忍不住常常在人前透露这个身份,所以,这一群批评余杰的人是绝对得不到我的认同的。第三,余杰才气不凡,年轻有为,知名度颇高,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和地位。世人都有嫉妒心。尤其是那些自大骄傲的文人,嫉妒心就更是强于常人。余杰此次去美国和布什总统会面,本来就已经够让一些人嫉妒不满了。偏偏小布什为了表示亲密,还带领自己的几乎全套人马,特意选择在自己的起居室里与余杰等人会面。这次会面正好在胡哥去美国不久,布什对两者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慎重严肃,公事公办;一个是轻松诙谐,心心相印。这种待遇上的差异,体现出主人和客人关系上的亲疏远近。虽然有人会说到白宫去见小布什没有什么了不起,说不定他本人要是接到邀请可能还不给布什面子呢。但是,我相信有很多人私底下是嫉妒的,而且,很有可能就包含在这些攻击余杰的人中间。对于余杰等人与布什总统的会面,我是很高兴的。最起码,这有利于让美国政府了解到中国家庭教会的真实情况。事实上,从布什总统提出的问题来看,他确实是被中国政府的宣传蒙蔽了。他以为,中国的家庭教会只要去登记,就可以走上地面见阳光。由此可见,这次会面确实是有实际意义的。对于那些因为嫉妒而攻击余杰的人,我一是同情,二是怜悯。此外不想再说什么,因为这样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第四,余杰是一个基督徒,但同时还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既然是公共知识分子,那么,在言论上自然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政治话题。这一双重身份,引起了相当一部分强调政教分离的基督徒的不满。本来政教分离主要是指的教会和政治的分离,为的是避免相互干扰和破坏。但是在中国,政教分离很大程度上被理解成教徒和政治的分离。也就是说,教徒不能讲政治,一讲政治,就会被扣上政教不分的大帽子。中国的很多基督徒,虽然对当局压制和打击基督教的这种政教不分的行为视而不见,一言不发。但对于基督徒发表一点对政府不满的言论却敏感得很,一旦发现,必给予严厉的谴责。这些基督徒对政教分离重视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几乎要求每一个基督徒都变成双面人,这一面是政治的,而那一面是信仰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呈现不同的一面。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但恕我直言,我确实无法做到,而且,我也不相信有人能做到。余杰此次的美国之行,因为是和一位“政客”见面,于是就有了理当挨骂的“罪行”。一个罪名就是屡用不爽的“政教不分”。意思好像是余杰既然身为基督徒,就不能以基督徒的身份与政治人物见面,否则就是政教不分。这种政教不分,已经到了政教隔离的程度,完全走向了极端,是十分荒谬的;另一个罪名就是指责余杰未经授权便私自决定代表家庭教会。这个指责已经被证明是无理取闹,蛮不讲理的。因为余杰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申明过自己是家庭教会的代表。对于用这个罪名批评余杰的基督徒,我是非常痛心和气愤的。基督徒应该是善良诚实的,怎么能用这种捏造的理由去批评人呢?我甚至怀疑,这些人是不是真正的基督徒。第五,余杰是一个中国人,必须无条件的爱国。余杰因为是与一位外国的总统见面,并且说了一些不利于中国政府的话(虽然是实话),因此,就有了背叛国家的罪名,被一些人骂为汉奸。很有意思的是,持这一观点的人中,有很多是在美国的华人。他们为了把余杰批倒批臭,甚至不惜信口开河,捏造谎言。比如,有一位就说余杰是拿着美国政府的钱为美国人干事,还说余杰做这一切是为了拿到美国的绿卡等等。这些毫无根据的风言风语,只会让我鄙视,得不到我得丝毫认同。并且,也羞于与这些说话不负责任的人为伍。第六,余杰是一个有弱点的人,难免做错一些事。于是,一些高标准严要求,喜欢拿着放大镜挑刺的人,也把余杰当作了批评对象。尤有甚者,一些基督徒还喜欢拿我们的基督和余杰相比。以基督为参照系,谁不是劣迹斑斑呢?用这样的标准来看待人和要求人,是苛刻的,也是不合理的。神教导我们待人要宽容和有爱心。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人,显然是不符合神的教诲的。第七,也有一些人确实是怀着爱心和善意,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余杰的行为。这些人的言论,我不一定赞同。但是,能充分的理解。这些批评能真正起到积极的作用,会让余杰有更多的反思,警醒,谦虚等。我虽然钦佩,欣赏以及认同余杰的很多言行。但并不代表我会无条件的和他站在一起。我也会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审视他。只要发现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出现分歧,只要有机会,也会提出我的意见甚至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在下面的前提下肯定是善意的,即:只要我认为他的用心和行为方式是好的,那么,我就会把他当作自己的兄弟一般给予善意的批评。以上七类人,应该包括了绝大多数余杰的批评者。经过这样的分类,我发现我的立场并没有大的失误,是值得继续坚持的。虽然在所有的批评意见中,不乏诚恳,客观和善意的意见。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意见还是太少。我希望,在我们的基督徒兄弟姐妹中,能听到更多善意,有爱心,能彼此造就的话,这样,才能让神喜悦,让人受益。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读书的过程惊喜不断 好书一本。。
  •     可以再读一遍
  •     记不清了,但是读完感觉很好
  •     [高中]
  •     初中看的,印象不深了。
  •     中学时为了写作文读来的
  •     脆弱的坚强
  •     对余杰不是太了解,但看他的文章很钦佩这样的人,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思想,不献媚不做作,这本书或许很能代表他自己这样的写作风格。可惜总觉得他的文章里少了点什么,少了一种浑然天成的功力。期待他会有没有屏蔽的新的作品。
  •     看过的余杰的第一本书,让人热血沸腾的一本书
  •     真后悔读高中时该买这本书的。余杰的书现在太难买了他的香草山我去年好不容易才买到了修订版可其他几本书一点音讯都没有……
  •     怎么说呢。我最爱的是序言,而且只爱序言。
  •     内容与思想还是可以,但是80年代的新闻评论风格就不要有了。文字的锤炼功夫还要加强,这是余杰在我心中走下圣坛的一本书。
  •     依旧犀利,但依旧较火与冰圆滑了不少,妥协并接受现实,难,但他毕竟逐渐做到了。
  •     本科时朋友推荐的,今天又看到,已经完全读不下去了…
  •     余去国小时候有些口吃,刘宪章呢说话也结巴,赶脚就此可以写一篇大作啊,题目暂拟为《论民主斗士的反抗意志——基于生理语言学和言语纠正的视角》~
  •     大学时候看的,随着时间的远去,作者的离去,印象当中书籍篇幅中,充满了一股人文关怀的力量,虽然,是默默的,但是,却是持续的。《压伤的芦苇》就是现在所谓的P民草根们了。
  •     赤子。
  •     他的每本书都是我曾经的力量啊
  •     无需多言
  •     當時心理學老師推薦的書,也是余杰的文字在大陸禁版后,他為數不多的好文集之一吧
  •     余杰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有自己的见解。大家读读看吧,一定很有收获!
  •     高中读的,现在书找不到了。当时好像不是太懂,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太沉重悲愤了点。
  •     从这里开始接触余杰,喜欢余杰~~他的文字不仅有力量而且有魔力。
  •     余杰的书看多了会变成愤青的
  •     和大学的时候读他的《冰与火》以及《铁屋中的呐喊》相比,作者少了一种表面上的锋利和尖刻,多了很多内在的对全人类的爱和悲悯情怀,在反思历史层面和中国当下现实问题上有很独到的见解。
  •     据说他的书都被列为禁书,禁书总是有可读之处。
  •     一本旧书,尽管算不上一流的文字,少了些许娓娓道来的平和与深刻,但非常真,因而感人。高中读真的非常不错。
  •     这本书在高中有幸看过,但仅序而已,然而却足以让我让我震撼不已。宽怀 仁爱 悲悯......我丢失了多少,为了声色物货难得之物,我们放弃了太多太多,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们拾撷满目黄沙点点珍珠。
  •     【2012】
  •     马马虎虎
  •     后来才知道,他的家乡离我在的地方很近。 没有绝对意义的无辜者。
  •     这个时期作者貌似从基督教的教义中吸取了一些东西。
  •     是本。好书。
  •     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     一点都不知节制地咏叹。
  •     余杰的书,这是第三本我接触到的。那种捧起书就感觉整个人在燃烧的阅读体验至今难忘。大概过了两年后我看到了祝勇先生的《你有权保持沉默》里面有不少的篇幅是对余杰先生作品的点评的,回看后发现余的文章确实漏洞很多。这种感觉就像喝high了和一个女孩发生关系,酒醒后一看女的颜值,默默穿上衣服,房费也不付就走。。。。
  •     初中时候读的这本书,序写的非常好,浓重的人文主义情怀值得一再品读。
  •     还挺真诚的,压伤的安徒生印象很深刻……
  •     狂人爱情日记
  •     高中时期看的,回头再看看,内容记不确切了。
  •     忍着读完
  •     高中读的,哈哈
  •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     用愛來化解戾氣,這是余杰的啟示
  •     很犀利~也很在理
  •     现在对这种类型的书无感了
  •     2012
  •     山西省实验中学那个角落里的图书馆借到为数不多且看过的 补标
  •     小时候觉得相当好看 现在忘记了
  •     大学买的书一直没看。现在读来略显幼稚,观点太老套,文笔也一般。讲苏联的部分让人想起某国。
  •     高中看到,感觉这会儿已经怂了。
  •     大致翻完的。
  •     匠气太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