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的足音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跳跃的足音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501449088
作者:赵英斌

作者简介

  《跳跃的足音》委实让人领悟到了作者异样的文学磨砺。文学以写人为主体,文学又可以说是“人学”,“文如其人”。我们在《跳跃的足音》中读懂了作者,解析了一位铁路警官对文学的虔诚追寻,祝愿英斌先生在文学和人生的征途上振翅高飞,收获丰硕

书籍目录

第一辑 童年的记忆1.那个冬季赶山2.故乡3.妈妈的大碗菜4.老镇旧事5.盼哥过年6.送五奶7.妈妈的守望8.咀嚼月饼9.“小毛子”轶事10.玩雪11.采野菜12.老街13.童年的风筝14.外婆的麦田第二辑 斑斓的思绪15.初冬雪情16.沐浴七彩飞瀑17.神往竹海18.美丽的呼伦湖19.夜观海20.走进珍宝岛21.镜泊夜话22.感悟承德23.哀怨的虎头山24.夏日遐想25.心底的感痛26.雨中牧童27.造访佛来山28.唐古拉雪山29.渣滓洞悲情30.夜雨31.焐开河32.千山气息第三辑 岁月的追索33.感知岳母34.清明杂记35.无奈的年代36.迟到的问候37.路石38.森铁追忆39.在上夹河的日子40.看表哥41.依然清晰着……第四辑 时空的隧道后记

内容概要

  赵英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全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修于鲁迅文学院影视文学班。现供职于哈尔滨铁路公安局牡丹江公安处,一级警督警衔。获得《共和国颂歌》全国报告文学一等奖,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山东文学》《杉乡文学》《中国铁路文艺》《人民公安报》《人民铁道报》等期刊及国家级报纸副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100余万字。话剧《县委书记》,电影文学剧本《老站警》,电视剧本《小巷深处》《张家巷12号》等作品被载于影视、戏剧期刊。主编《东北名人》(黑龙江卷)。  近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人民铁道报》等媒体发表公安体裁新闻通讯1600余篇,多次获得新闻媒体授予的荣誉称号。因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五次。

章节摘录

  怎能忘记,一位圣洁的天使含笑离去的一幕。向倩是一位刚刚从教不久的英语教师。大地震来临时,她临危不惧,像慈爱的母亲一样用身体保护着同学。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她的脸庞已血肉模糊,但她的双臂却紧紧拥着身下的两名学生,嘴角仍挂着一丝欣慰的微笑。救援人员将向倩怀中的两个同学救出,可是她--这位崇高的女教师的身体却被沉重的楼板压成两截,她带着许多梦想与憧憬离去了。  怎能忘记,在汶川通往映秀镇破损的山路上那悲惨的一幕:解放军战士正在搜救遇难人员,迎面走来一位异常疲惫、沧桑的中年农民,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身背刚刚从废墟中找到的儿子的尸体,向前缓缓地走来。医护人员急忙迎上去帮助救治,中年农民放慢脚步,只是向围拢过来的热心的人们摆摆手,说:“不用了,他已经死了,我要把他背回家!”  还有许多在地震中悲壮的生死离别,还有许多人世间悲怆的沉痛哀思,还有……还有……诚然,大地震是不可阻挡的自然灾害,灾害可以夺走诸多鲜活的生命,但是它夺不走人的良知、挚爱和慈善,更夺不走人与自然抗争的坚强意志。如果历史尚存一丝记忆,那一桩桩、一件件、一次次人类所遭受的灾难,无不尽显出人类的不屈与顽强,人性的博爱与高尚。李开胜老师在大楼坍塌时的忘我舍己,向倩老师在生死面前的粲然微笑,纯朴农民执着地背着已经死去的儿子回家……一幕幕令人心碎的场面和感人至深的地震故事,饱浸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闪耀着蕴涵于人性之中善良的光焰。  汶川地震,举国之殇。暮色渐浓,天穹低垂。在连续三天的哀悼日里,凛洌的晚风多次在我的耳边唳嚎,悲恸的哀思一直在我的心头盘绕。我在心底为汶川大地震中突现出的朴素人性美而感动,为死难的芸芸苍生而悲戚心痛。一首歌词这样写道:“擦干吧,擦干吧!擦干那心中辛酸的泪……”歌名早已忘却,但那拼搏、坚定、永不屈服的旋律,一直激荡在我的心田。  擦干泪,汶川!擦干泪,中国!我为因大地震而迸发出的不朽的坚毅、顽强和充满大爱的民族精神而骄傲!  ……

图书封面


 跳跃的足音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