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亭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断肠亭记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
ISBN:9787543446403
作者:[日] 永井荷风
页数:258页

作者简介

永井荷风是日本惟美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笔调轻柔流转,缠绵悱恻。这本《断肠亭记》收有他的《小品集》、《茶余集》、《矮木屐》、《麻布杂记》、《断肠亭杂稿》、《断肠亭日记》等随笔、散文作品,充分展现荷风特有的东方之美及文明批判精神。

书籍目录

一缕缕香语(代总序) 叶渭渠小 品 集春日芳踪雨胜于花夏日街市传通院下谷老屋乐器日本庭院茶 余 集《茶余集》序《三田文学》发刊辞在有乐剧场单恋五月倦怠灵庙九月新年浮世绘银座沧桑老人矮 木 屐矮木屐第一 矮木屐第二 淫祠(略)第三 树第四 地图第五 寺宇(略)第六 水及渡船第七 小胡同(略)第八 空地(略)第九 山崖第十 坡道第十一 夕阳及富士远眺麻布杂记序砂糖写作杂记十年一别京都行断肠亭杂稿米青花晒书雷阵雨断肠亭日记断肠亭日记

内容概要

永井荷风(1879-1959),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1952年曾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1954年被推选为艺术院会员,他的创作开创了日本的唯美派文学。主要著作有《美国故事》(1908)、《法国故事》(1909)、短篇小说《监狱的背后》、《狐》(1909)和中篇小说《冷笑》(1910)、《焰火》(1919)、《掰腕子》(1917) 、《五叶箬》(1918)、《梅雨前后》(1931)等。此外还有《大洼通迅》(1913)、《荷风随笔》(1927)等随笔集。永井荷风文笔圆熟,作品流露着缠绵悱恻的情调和色情趣味,在社会上引起一股享乐主义潮流。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代总序  一缕缕香语  叶渭渠  自古以来,日本有散文之国的美称。多年来,我主编了不少日本作家文集,其中不乏收入散文随笔卷,但总希望有机会系统地编一套散文文学集,以飨读者,否则将是我终生的憾事。  初秋时分,国岚同志受王亚民同志之托前来寒舍,面约我为河北教育出版社主编一套日本散文随笔集。我们不谋而合,终于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于是为了主编这套书,促使怠惰的我再一次遨游日本散文随笔的艺术世界,相闻一缕缕从书卷中散发出来的香语。这是一般所说命运的邂逅,也就是我的幸福夙愿得尝吧。  这时候,我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是可称得上日本随笔鼻祖的《枕草子》的影子。重读它,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上千年前女作家清少纳言笔下四季自然瞬间微妙变化之美,以及体味那个斑驳的风俗世相、那个复杂的人情世界、那个春夏秋冬的四时情趣、山川草木的自然风情和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还有作者开心的事、苦恼的事、喜欢的事、讨厌的事,偶感而发的中日文化异同之事……。正如作者戏言,凡事必录,“笔也写秃了”。  谈到古代散文随笔自然联想到与《枕草子》相隔二三百年后问世的《方丈记》和《徒然草》,两书是近古文学的双璧。前书的作者鸭长明和后书的作者吉田兼好曾仕于朝廷,后来失意而出家,在山中闲居草庵或隐于古刹,在他们的作品里自然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佛家的厌世、无常和虚空的思想,所以也有“隐者文学”之称。他们又都有和歌和汉学的修养,可以自由使用和文与汉文,其文字表现简洁,内涵深邃,颇具东方哲理性的诗情。尽管如此,他们俩的人生体验不同,他们写作出发点和构思自然不可能一致,《方丈记》以“露落花残”展开人生无常的主题,通过当时五大灾难的经历,细细地咀嚼着人生的苦涩,不时或多或少坦露出激越的情怀。《徒然草》则涉足广而深的世界,从自然、人事、恋爱、青春、衰老、出世、求道,到对无常的“哀”和对美与传统的憧憬,可谓如作者所言,“竟日无聊,对砚枯坐,心镜之中,琐事纷现,漫然书之,有不甚可理解者,亦可怪也”。  这三部随笔集堪称日本古代随笔的最高峰,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作者们都是兴之所至,漫然写就,笔致却精确简洁,朦胧、幽玄而闲寂地展现事物的瞬间美,确确实实是一篇篇异彩纷呈的艺术随笔,将会给人丰富的艺术享受。这当然是我首选的,我对此没有迟疑过。  日本散文形式之丰富,体裁之多样,可以说是世界之最,随笔、杂文、小品、日记,漫记、游记、随想录、讲演词,凡此种种,尽列其中。平安时代的女性日记文学,就是古代散文随笔文学的瑰宝,自不容忽视。其中当然首推最早的藤原道纲母的《蜻蛉日记》,以及《紫式部日记》、《和泉式部日记》,还有稍后菅原孝标女的《更级日记》等。这些日记都是笔录了自己的身边小事,但它们纪录的,既有爱也有恨和怨,既有欢乐山有苦恼与悲哀,既有对现实的抗争也有面向虚幻的现实,寻求灵魂的宁静。不管怎样,她们流露出来的都是人间的真情,没有半点的虚假与伪善,读来仿佛耳边可闻作者的轻轻絮语,她们砰然跳动的心也不时地撞击着你的心房。作者与读者心灵相通,达到灵魂的交流,此乃读这类随笔文学的一大乐趣也。所以编这套书系时,我必选其代表之作。古代女性日记文学的传承,加上后世自然主义的影响、产生了纯日本式的“私小说”模式,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

章节摘录

  祖母将挂于门口横木上的长刀夹在腋下,在曾经喧嚣尘上的幕府末朝的某一瞬间,直至她的生命香消玉殒的关头。如今只能在歌舞伎戏剧的舞台上方可见到位居三品的名门闺秀,是出于怎样的动机,竟至相信了从遥远的大海彼岸飘洋渡海而来的新教呢?我是无法推测她的心理的深层变化的。哈,这是何等不可思议。当时文明开化风气在抛弃历史的权威上可谓雷厉风行,在这一时代里,对不学无术、据傲无礼的明治之子的我而言,将祖先遗馈的封建时代的宝物,如此不加修饰地予以展示的所在,难道不正是那栋古老的下谷宅第呢?同时,引人误解国人的迷梦尚且未曾明确醒来的时代里,对居安于偏狭岛国之子的我而言,展示异彩纷呈的新型宗教的所在,的确就是那栋古老的下谷宅第呀!哈,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就发行文学杂志的书店或是文学家而言,他们总是把经营困难挂在嘴上。我对他们总是这样回答的。每天都翻阅报纸对了解社会状况敏感有嘉的人,如今老是议论这种老掉牙的问题,未免有点不得要领吧。  我以为世人的想法往往是轻率冒失的,再也没有比希望毫无损失地发行文学杂志更愚不可及的事儿了。大家不妨观察一下社会大众的趋势。现代日本有哪一点对文学恩宠有嘉呢?文部省让学生参与类似演戏的游戏,而禁止阅读小说。内务省防止进口新的社会思想。中层乃至上流社会家庭,仅为了品味文学,竟从未感觉到知识的需求。其自然的结果是,文学杂志的需求就只不过沦为不良怠惰的少年与青年们的玩具。在这种情形下发行文学杂志,不言而喻就成为有一定的理想,与时势唱反调,预期到会有诸多不便且置之度外视若草芥的最有意义、伟大高尚、认真不苟的事业。如果没有任何理想,只是一味顺着社会趋势而行的话,眼看着不景气的文学杂志的经营,即使停顿不干,维持天日的谋生安命之路大概也不至于断绝。在我国,文学自古以来称之为“道乐”。道乐则意味着并非隶属于正常职业的性质。只要日本的社会民众尚未真正进入视文学为文明必要的组成部分的时代,文学杂志就不会是正规的商业。发行文学杂志在将来有幸出现这样的时代之前,仍是一种牺牲,若是财力丰厚,也必须有财产会逐渐减少的清醒认识。  文学杂志为不能旺销而叫苦。我在叹息之余惊诧于它的自然而然与平淡无奇,并对它过于愚鲁感到由衷的不快。  文学诗人们常奢言生计困难,而他们本人又窘于解释其中的理由。  即使在像欧洲各国般尊重文学家的国度里,打一开始就以文学为养活一家老小的职业而提起创作大笔的,这样的例子也闻所未闻。文学诞生于囿于对国家及社会有害之谬见的日本,作为日本的文学家却说要以此为职业。我首先不得不惊诧于他们的过分轻率。看透一身之不幸一家之悲惨,乃是起初了然于心的事。  在此,我甘受年届三十尚未成家立业的不孝之罪。除文学之外不再知晓任何奉献身心之法的我,要是万一离开亲人的家庭,不是沦为廉价公寓的流浪客,如若不然就是在场末街租用房舍中幽居,为此而给家名带点污点,对此我心知肚明。如果娶妻生子的话,无非是让妻子在我身归黄泉后食不果腹、饥极而泣;如果养下骨肉,不仅全无供养他完成高等教育的资本与财力,肯定会让他觉得世间虚妄空幻。夜半独枕醒来时,惟有自杀一念萦绕于心。  在现今的日本,文学正好跟近松先生的殉情戏剧所描绘的露水恋情无异。明知会身败名裂,人天赋的性情还在不知不觉间为艺术美的魅力所吸引所震慑。  不过在此还有惟一的聊可慰藉的存在,予人以安然。  银杏树树叶金黄时,若与神社佛阁的粉墙朱栏相对而望,便创造了最具日本特色的山水佳景。在此我不得不首推浅草观音堂的银杏为东京公孙树中的冠首。有明和朝时期,此树下有家牙签店,绝色佳人阿藤的身姿如今仍永存在铃木春信、一笔斋文调等的锦帛画里。  跟银杏树相比,松树跟神社佛阁相衬更显和谐,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日本式的以至中国式的风景。江户的武士们在他们的邸宅不种植开花之木,而在常绿树科中殊爱松敬松,因此,从前武士世家的屋宇至今仍有多处摇曳着苍翠的松影,令人吊古思昔。在市谷的护城河畔,有棵高力松;在高田老松街,有株鹤龟松。据广重的画本江户名产部分载,江户都市人士遍赏名松,举荐其中之尊,便有八景坡的挂恺松、麻布的一本松、寺岛村莲华寺的末广松、青山龙岩寺的笠松、龟井普门院的御腰挂松、柳岛妙见堂的劲松、根岸的御行松、隅田川的首尾松等,其他还列举出不少。然而到今天侥幸没有枯死的还有几株呢!  青山龙岩寺的老松在北斋的锦绘富岳卅六景中有过描绘。我曾一度注意到并不比大久保的老屋远的青山,以原先的江户地图为蓝本,前去寻访过那座寺院。寺庙横穿青山练兵场,在兵营里手的千込谷的一隅尚遗有残迹。楼宇已经改建得不见踪影,修建成了院子狭小的出租房,别说松树,就是近似庭院的空地都找不到一块。在此附近,山手的名为新日墓里的所在,堪与日墓里的花见寺齐肩的仙寿院有一座名园,此事亦是从江户名胜图中得知,由此我踏着矮木屐顺路寻访,慌不择路地穿过古旧的山门,在脚下蹬着的石级两旁,连茶树都给砍刈殆尽,只能令人扼腕痛惜。庭院已然无迹,被剖开的正殿一侧的陵墓也不由分说地只留下一小块荒地。  今天残存在上野博物馆苑内的松树,真的可称之为宽永寿的旭松还是稚儿松么!首尾松既已绝迹,根岸尚存御行松的矫健身姿。在麻布本村街的曹溪寺内,尚有绝江松,在两株朴树的高野山,尚有人称独站松的松树存活。跟形式古老的绘画相比较来看,几乎近似,可谓古风犹存。  柳树与樱花树一道,春风一到就相伴强就都城的锦缎,为此,爱护城中树木的人们万万不能将此二者等闲视之。说起樱花树,上野的秋色樱、平川天神殿的郁金樱、麻布笄街长谷寺的石卫门樱、青山梅窗院的拾樱,还有如今不知在与不在却在名胜图中描绘过的名噪一时的涉谷的金王樱、柏木的石卫门樱,或许仍如驹込吉祥寺的并木樱一般,若搜寻来历,还可数出很多。至于柳树,如此名冠都城的好像几乎没有。  隋炀帝在长安营建了显仁宫,在河南开凿了济渠,在宫内堤岸栽植柳树,据说长达一千三百余里。想像一下金殿玉楼的影子在绿波中摇曳,春风中的柳絮如瑞雪纷飞,黄叶在秋风中飘飘起舞的情形,宛如看见青贝屏风、七宝古陶器般,色彩令人炫目。大概没有什么胜过柳丝飘逸在水上的轻松劲吧。东都柳原的土堤凭临神田川的清流,从斜对过的瓮城至浅草瓮城柳树依依,相当茂盛。改建成东京后,不久土堤被铲除,变成了如今所见到的一溜儿的红砖房。  柳桥无柳,柳北先生曾在柳桥新志上,以“桥以柳名而不植一株之柳”记之。从柳北先生同名的书中还可发现,从两国桥始稍稍下游的沟渠上架有一小桥,原先称为柳桥,此处曾经有一株老柳树。而且小林清亲翁曾将此景描绘于东京名胜图中。翻阅图样,但见笼罩着河面的晨雾中,两国桥如施薄墨,在烟霭迷濛的岸边四处,略微斜立着一株枝干粗壮的柳树。在其树阴下,一位身着缟绸便装的男子,把布手巾搭在肩上,脸朝后回望着河水。闲雅之趣自画间流溢而出,仿佛他听见长艇的桨橹声跟野鸭的鸣叫声似的。那株柳树是什么时候枯死了呢?如今河岸的样子发生了巨变,细流已经被埋在地下,因此难以寻觅往日柳桥的踪迹。  从半藏御门往外樱田的护城河,到日比谷马场先和田仓御门外的护城河畔,栽着一溜儿柳树,随处有洒水车停靠。这些柳树大概是明治之后栽植的吧。广重画师当然见过东都名胜锦绘中的外樱田的景色,而在护城河畔的人行道上并未画上一株柳树。只有走下土堤的水泱的柳井旁,有惟一一株柳树。以余愚见,隔水相望可见对岸的古城石墙与古松,而在堤岸四处植柳,既遮掩了望眼,也限制了视野,有此一虞倒不如不栽算了,更何况此处要栽种西洋式的枫树呢!  东京市老是想模仿西方都市的外观,近来这种枫树还有橡树类移植在各区的路旁,其中最不协调的,莫过于越过了赤坂纪的国坂处的人行道。与赤坂离宫的真正宫殿式的、京都式的方墙相对,竟是异国种科的一棵棵枫树,是何等大煞风景。山手区特别是靠近护城河处的人行道上,林阴树的作用更加微弱。行道树即使没有绿阴,在山手一带,树木仍抬眼可见。林阴树在繁华的下街最具效用。在银座驹形偶人街,柳树的浓阴下,夏夜露天店热闹非凡的场面,相当于在无需风扇,靠自然的凉风自在吹拂,明灿星空下的一大市场。  就都城的树木来讲,除上述之外,有名的还有青山练兵场内的古树,本乡西片街阿部伯爵家的米槠树,同区弓街的大樟树、芝三四蜂须贺侯爵邸宅中的老柯树。事涉烦琐,恕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以布伞为杖,拖着矮木屐漫步在城中时,我总是在怀中放着携带方便的嘉永版的江户切面图。这并非是因为讨厌现如今出版的石版印刷的东京地图,而独爱更古老的木版图。而是由于穿着矮木屐步行在现代街道上,若是边走边对照过去的地图,可以毫不费劲地将江户的过去与东京的现在,在眼前进行一番比照。  譬如说牛込辨天街边因为拓展道路的缘故,最近已经面目全非,它内街里的小河如今徒存其名,从根来桥这一名字来看,若是跟江户切面图进行核对,我边走边得知此处曾经有根来组同心先生的宅邸时,好像历经了一次历史上的考古大发现,无端地兴奋起来。除了如此这般傻里傻气、毫无助益的兴趣之外,另一桩古代地图所带来的便利,不仅连风花雪月的名胜以及神社佛阁的位置为了特别醒目着上了颜色,而且有时像导游书一般,有从这里开始到哪儿哪儿止共有多少条街以木屋居多的说明文字。举凡东京的地图,精密准确的莫过于陆地测量部的地图了吧。然而打开它一看干巴巴的引不起人任何兴趣,更无从进一步想像风景如何如何了。标示土地的海拔高低的蚰蜿脚般的符号,跟几万分之一或是其他尺度的死板教条的准确与精密,反而失去了当下会意的自由,仅让看图的人留下烦冗芜杂之感。看吧,不准确的江户绘图,像上野樱花盛开处自由地描绘着樱花,像柳原栽着柳树处还添上了柳丝,不仅如此,还描绘了可从飞鸟山远眺日光筑波的群山,就像当即把它描画在云端一样,与临机应变完全相反的制图方式态度并用,便令人津津有味,兴致浓厚,极为平易地领悟其中精要。从这一点出发,不准确的江户绘图,比起准确的东京新地图来,应该说是采用更加直观、且相当印象化的方法绘制的。现代西洋式的制度,悉皆政治法律教育,万般千条,皆同此理。现代的审判制度,恰似东京地图的烦琐一样,则古人大冈越前守的眼力可谓如同江户绘图。进而言之,东京地图若比方成几何,江户绘图则像是模型。  ……

图书封面


 断肠亭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买这本书大概是冲着浮世绘吧,但荷风先生这本集子里论此的只有短短几篇而已,更多地则是记述在东京漫步的种种。在荷风笔下,东京是那个时代最丑陋的大都市。可惜先生无缘得见今天之北京,不然有史以来最丑陋的大都市的美名,是轮不到东京的。日本还有保持原貌的京都,中国有哪座古城可与之媲美呢?
  •     复习之余,随身带一本永井荷风的《断肠亭记》翻看。 在萧瑟的北京冬天看这么一本书,春红夏绿,秋光冬雪。似乎统统走过了一遍。却又觉得有点奢侈,大段大段地描写四季中不断变换的景物,点缀其间的是无关紧要的些许欣喜些许哀伤。“雨点会不时收起雨脚。于是,天空随然依旧层云密布,阴沉一片,竟然有一二处放亮,仿佛阳光朗照的情形,庭院中的树木随苍翠程度的增减,阴影的浓淡愈发鲜明,万象万物的色泽一如黄昏时分明明历现,所以敏感易动的心不由得迅即进入漫无边际的幻想当中,一如不由自主地耽溺沉醉于秋天的夕晖一般。在薄阴的天空的光线里,平素发黑的绿叶异样地如秋天一般浅浅地发黄,庭院的四处如同浅地般平滑的水洼,显得异常澄亮,令人惊眩,浅紫转浓的绣球花,在其反衬下何等旖旎动人。虽不见一丝微风,从光叶石楠的篱墙,变成赤铜色的去年的老叶子随同雨珠一齐纷纷坠落。”闲着没事,给朋友看,回应是,日本人也对细节的执著太过了,太执著了反而冷落了意境,甚至有点变态。这就是日本人的物哀,一种近乎神经质的对自然界的敏感。毋庸置疑,日本人继承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可这两种同源文化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中国文化重意境,日本文化重形式。­林语堂在《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文中说,中国给与日本的东西,包括:陶器,绘画,丝,漆器,印刷,写作,铜币,纸窗,灯笼,爆竹,祝火,佛教禅理,宋代哲学,儒家的君主政体,唐诗,茶艺,试泉水,艺花,亭,以及假山。中国又把她的大部分节日给与日本,例如,正月的十五,七夕,以及重九。至于欣赏萤火一事,是否是中国传授给日本,我却不大清楚......日本人在过去从中国学到的.东西,有些做得很好,有些却不成。在他们整个历史里,他们没有产生一个哲学家。可是在许多别的东西上,他们能够跟他们的师长竞争,常常还胜过他们的师长。在艺术的领域里,包括诗歌绘画,薛花,以及房屋装饰,他们本质地获得中国的精神,而且当中国已经忘记了时他们仍然能够保持着,在许多例子上,并且创造出他们自己的风格和派别。在这东方艺术的领域里(概括地可以说是对于一刹那间的诗意的领略以及对于普通地方和人生的细微事物的美点的领略),日本人也有他们独擅的地方。那种十七字排句的发展(用以表现或仅仅提示一种情绪,一种情感),便证实了他们的优长。­中国人喜爱深秋红叶,所以有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的诗句。日本人喜爱深秋红叶,所以东山魁夷会在重要客人光临之前,收集庭院里随处散落的落叶,按照颜色的深浅有层次地铺在枫树下。现代中国人总是会骄傲地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小日本的一切都是从我们这里学去的。这样的话语,渐渐成了我们中国人面对日本文化时统一的态度。可是,当中秋节仅仅是吃块月饼时,当中国的风景区被涂抹上极其不协调的人工色彩时,我却很有些羡慕甚至嫉妒日本人。没有奇山异水,却有四季分明景象的日本人。不能放眼辽阔河山,却能享受一花一草的日本人。在小小的庭院里刻意地放上一块爬满青苔的石头的日本人。
  •     荷风将怀旧之情娓娓道来,因此“彷徨踯躅”就成了高频词。三味线[三根丝弦的窃窃低语对今天的身世而言,惟有作为过去梦呓的再现时才具有无限的价值。时代潮流的湍急漩涡那令人惊惧的轰鸣,一时之间将我的心从这些乐器令人感伤的低调中牵引开。然而我对未来不可知的某些事物, 对在知晓之先就早已受尽挫伤,表示失望,且原封不动保存下来的过去的事物,在此二者当间,惟有彷徨踯躅。这无异于从悠长的酣梦中初醒归来的浦岛之子,眺望荒废坍倾的故里旧庭时的心境]才知道原来三味线的前身是秦朝的三弦。霓虹人拿去的都是简单清淡的笔画乐器以及绘画风格不可离开的文字[在学校回家的路上,我照样抱着书包坐到船上...靠着这种少年时代的感化,自己整个一生中哪怕接受了再激烈不过的外来思想的洗礼,还是不可能远离江户文学,而离开了江户文学就无法沉浸再隅田川那样的自然风景离]看到这一句,想起李安说每次遇到困难还是要回到中国的东西上去才走得出。。。所以那天在校车上,一边晒著树叶从中闪动的午后阳光,一边读着“夏日街市”这章,一边能看见海,就心生感动,今后的日子还能这样贴近汉字,应该感到高兴了。过去的时光总是静好[这便是日本古老的庭院。我不为人知地来到此处,静阅春夏秋冬,细赏花鸟石虫]一年中最美好的月份[五月是梦寐难忘的月份。在强烈而明亮的初夏的光影里,业已远逝哀怨的暮春扔欲去还留,彷徨踯躅][九月初一个留有残夏的日子...]霓虹[世界上还有比现在的日本时间流逝得更快的国家吗?才刚逝去的昨日旧梦,回想起来仿若隔世,有如另一个时代般。。。回顾日本的十年,相当于西洋的一个世纪][就像望着电影发呆的蒙童那样,我希望放眼观察从不休止不断变迁时代的风俗画卷,直至双眼疲倦为止][不管怎样,堕落颓废的倾向在灿烂如霞的文明之花盛开之际亦花姿招展,在风平浪静的黄昏的微光中,呈现出美丽的疲惫之态,正为是悄然散去还是永挂枝头而愁挂眉梢]永恒是在过往吧?[珍惜过去吧。过去往往是诞生未来的神秘之泉,是照亮彷徨迷惘的现在之路的灯火]《呼兰河传》也是怀旧,最后写到[看了冯歪嘴子的儿子,绝不会给人以时间上的观感...但是冯歪嘴子却不这样看,他看他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大]想象到这样一个父亲,不经意得感到温暖,仿佛皮普多年后重又见到的铁匠。。。坐在院子的古井旁,黄昏的红霞落在身上,时间没有饶过任何人,除了他。没有人能够快过时间并同时幸福着,战胜时间的话,可以比时间慢一拍。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你读过没
  •     散文之国
  •     话说近日状态不适合阅读此类花月情根之类的文字,越看越烦躁。痛骂自己没出息。
  •     2007年3月31日 上海季风书园。
  •     翻译得真好。在对美的诠释上,永井先生还是很有见地的
  •     岂可修想想真是枉我长情在4东蹲了那么久 译院日语系那位你太专心学习了 我都向你请教俳句了 太明了
  •     提神。。。
  •     无论是唯美派絮絮叨叨的写作手法,还是文章里流露出的文人的矫情都实在喜欢不起来。
  •     需要一个好心境啊。终于在公交车的摇晃中读完了。
  •     谷崎先生的书里高度赞扬其友荷风,于是欣欣然就去看。先是译者的文风让我大倒胃口,然后就是通篇通篇的交错四季的景色描述。看到《矮木屐》一辑总算缓过神来,踏遍那个过去时代的东京,颇有感触。不过,我应该不会再去追读了。
  •     这翻译怎么时好时坏
  •      这个系列 就觉得这本 咳
  •     细致入微。随他喜春日明媚,厌夏日闷热潮湿。
  •     优美的文字背后,是由平静到动荡的时代,和一个自在优游的浪子。到底什么更真实,什么更永恒,却不得而知。
  •     渣翻译。
  •     日本唯美主义鼻祖大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     译文不善,怎么也无法和知堂引述的那位永井联想起来。
  •     跨越过去与现在日本的文豪 心灵的写真
  •     光作者名号已经很美鸟~~
  •     被散文欺骗的瓦他西
  •     花影一瓶香一榻,不妨清绝是孤眠。
  •     不知道是写得差还是译得差,我更愿相信是差上加差
  •     永井荷风大概是我看过的心思最细腻的男作家。各种景物描写堪称教科书一般。感觉他一直过着文艺的生活,被非生活所必须的事物打动,并为之感慨唏嘘。最有趣的莫过于后面的日记,讲他和妓女的爱情故事,颇有些古人遗风。当然,译者也功不可没。
  •     被这本书欺骗的我 作者是究极猥琐男不要看他小说!!!!
  •     应该说属于我喜欢的类型但莫名的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也许也有翻译和现在常见用法不太一样的关系在。整本书时间横跨明治大正昭和,地方上也从日本一路往东绕了半个地球。关于东京的部分杂感很像现在人说北京,日本脱亚入欧的急切和作者本身的三观的共存和冲突也有。一直觉得此君够潇洒。从小见尺八好,便能当了外衣和银表换五块钱买尺八,念书厌了便出国游历,回来了只见得风月和喝咖啡和巧克力酒的悠然,不见半分同时代文人里常有的窘迫。战败配给制度时的日记里也从容得像是得了仙风道骨。到底是维新重臣家的权三代……
  •     文字太美。那些日本的庭院、花草、树木、街道、高地、斜坡、小巷,被他写尽了。
  •     文字有点过于优美了 感觉翻译本人好像更想红一点 还是润一郎更合胃口啊
  •     唯美主义不太对点呐可能有翻译的原因。。
  •     09年左右阿贤购书,顺便看了,现在只能记起很少的内容。大约有一篇讲到厕所文明,悬崖上边如厕边观风景的想法。。。画面太美不敢想象。大约还有讲到女子,讲到感染的性病。说起这些,日本作家还是很坦诚的。但,也许我记混淆了。文学家的笔记等等,值得推荐看看。另外吐槽装帧,现在还记得毛边手感极差,分分钟想撕掉的感觉。
  •     那些错过的好书
  •     趣味有,但不多,日本二战末期还能吃到牛肉,这个细节我不会忘记,另外永井荷风也以为是终战而非投降么?又是一记。
  •     靡靡之音
  •     东方古典阴翳之美在中国已然消失了
  •     清澈晶莹,唯美体散文模板。正文用细线体比较少有。
  •     三星太少,四星太多
  •     春夏秋冬四季风景
  •     俳句意味颇浓
  •     文字很美
  •     晴空万里,没有云翳
  •     江户趣味
  •     真真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     n23
  •     翻译的幻相
  •     《小品集》的幾篇均很喜歡,文筆頗為溫潤細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