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内心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222052819
作者:余地
页数:448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闪耀着思想火花和智性光芒的启示录,是激情、碎片、幻觉和毁灭交织的安魂曲,是一个30岁的年轻生命对世界的最后祭歌。作品是一种片断似的记录,那里充满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无限透射、理解、感悟和怀疑,充满着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度挖掘、叩问和畅想,非凡的洞察力、想象力和诗性的语言,忧伤迷茫的情绪,有力地揭示出一个诗者对世界的独特认识。

书籍目录

2001年卷
2002年卷
2003年卷
2004年卷
2005年卷
2006-2007年卷
怀念余地
一把不肯生锈的刀子坠落水中
余地:深夜里的鸟鸣
中断的意味
回声——给余地

内容概要

余地,1977年生,近几年来云南较为活跃的湖北籍诗人。在《人民文学》、《星星》、《山花》等全国各类报刊及各类网站上发表过大量诗歌、小说和随笔,并有诗歌入选《2003年度最佳诗歌》。2007年10月4日,30岁的余地在昆明自刎身亡。

章节摘录

  2001年卷  1  他的微笑。很久以后,人们在地狱里谈起他,一个无法忘记的名字,一段神秘的记忆。他的微笑犹如一根火柴,瞬间燃烧殆尽。  他是不存在的。  2  一道闪电般的影子。来自黑暗的内心,还是燃烧的太阳?只有你自己知道,在那深不可测的中心地带,永远一片漆黑。  3  被一面沉默的镜子打动,一阵令人心悸的颤栗,将你笼罩。你看见了什么?一张阴暗的脸,一道冰冷的目光,他是不是在你梦中反复出现的那个人?  现在,你终于看清。  4  一把清水中的刀子。  它是否令你充满戒备,让你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这一刻,你再一次听到自己沉重的心跳,以及血液缓慢的流淌……  5  点亮一盏灯,为了一个在黑暗中到来的词。此刻,你必须屏住呼吸,在微弱的光线中,听它静静地说话。  你只是一个沉默的倾听者,在它面前,你永远没有发言的资格。  6  对于你来说,吹熄一支蜡烛,是不是需要一种勇气?只有黑暗才是真实的,虽然你可以让蜡烛继续发光。除了一支蜡烛,你还可以依靠什么?  在天亮之前的那一阵寒冷里,看着一支蜡烛渐渐熄灭,你的灵魂仿佛随之化为灰烬。  7  没有什么可以说明,你所做的一切只是一个游戏。像一个孩子,围绕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不断挥舞手中的鞭子。是什么驱赶着他?  如果你的陀螺突然停住,你是否会在一阵剧烈的眩晕中,轰然倒地?  8  另一个人的梦。在那里,你从未见过的一切,正在将你淹没,在黑暗中奔跑的那个人,是不是你?  一个梦,你无法肯定做梦的人是不是你自己。因为,你永远无法看清自己的脸。  9  沉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之后的沉默。在长久的沉默之后,你突然发现,除了继续保持沉默,你根本无法从这种巨大的沉默中逃脱出来。  是什么迫使这一切成为现实,并且让你不得不接受?  10  你已经习惯这种方式。一种进入的方式,带着一种盲目的冲动。像一个瞎子,把所有力量集中在手上,他已经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  被拒绝还是被接受,你无法肯定。  11  是什么反复地告诉你:一切只是一个骗局?那么,你应该相信谁?你自己也不知道,你留给这个世界的只是一个幻影。  12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长假。  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该来的没有来,不该走的已经走了。你又一次看见自己  茫然失措的眼神,是什么造成这一切?  你必须回答。

图书封面


 内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你知道相遇是一件充满玄妙和缘分的事情。这本书与我的相遇就是这么的一种奇遇。只是一秒,我看到了——殷红的封面,银色的文字-内心幽暗的花园。我知道他就是我想找的那本书,然后如此速度的将他带出了图书馆。没有多想。正如前文说的,“这是一部闪耀着思想火花和智性光芒的启示录,是激情、碎片、幻觉和毁灭交织的安魂曲,是一个30岁的年轻生命对世界的最后祭歌。作品是一种片断似的记录,那里充满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无限透射、理解、感悟和怀疑,充满着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度挖掘、叩问和畅想,非凡的洞察力、想象力和诗性的语言,忧伤迷茫的情绪,有力地揭示出一个诗者对世界的独特认识。”“从一堆杂乱无章的绳子之中,你如何能找到它的两端,然后解开那些纠缠在一起的疙瘩?这显然是困难的,就像历史,你看见的始终只是轮廓。至于真相你永远无法解开。”。。。。。。感叹于作者生命之短暂,过早的离开这他充满疑问又想拥抱的世界。真如海男说道:“我用战栗的指尖触摸到了诗人留下来的这些词句,它们呈现出从梦的灰色碎片中穿越人间云絮的那种冥想与绝望。”“倾听到他游丝般的吟唱,犹如帕斯卡尔笔下那根永恒的苇草,他已折断过了,但它依然在时间的微风中战栗着,犹如诗人短暂生命中邂逅到的爱情。”显然,这是一本你看过却不能说你看过的这样一本书。因为文字中的点滴苦涩,无奈,灰色。。不是如此轻松让你读完。
  •     “在这个年龄,诗来找他,像一个送葬的人。 面对敞开的坟墓,他醒悟,诗意像一道黑暗。诗人,来自何方,去向何处?他写着遗嘱。”——余地在图书馆的书架间徘徊,很偶然的一本书撞入眼帘,或许只是它如血色的封面,我拿起它——《内心:幽暗的花园》。余地,这本书的作者。网上关于他的死,争论很多。我有些惊讶,因为之前我没有听说过他,不是他籍籍无名,而是我孤陋寡闻。静心动力学:死亡比生命更重要。生命只是肤浅的,琐碎的,死亡更加深刻。通过死亡,你进入真正的生命,通过生命,你只是抵达死亡,仅此而已。任何我们所说的生命,所意指的生命,都只是走向死亡的旅程。如果你能了解自己的生命只是一段旅程而不是其他,那么你就会对生命没什么兴趣,而对死亡比较有兴趣。一旦某个人对死亡有较多的兴趣,他就能深入到生命的深处,否则,他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我们对死亡一点也不感兴趣,甚至,我们还在回避事实,我们在不断地回避事实。死亡存在着,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死亡。死亡不是一件遥远的事,它在此时此地:我们正在死亡。但是就在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还在继续关心着生命。这种对生命的牵挂,这种对生命的过分关心就是一个逃避,就是一种恐惧。死亡就在那儿,就在内心深处生长着。自9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诗人们发现,写诗不仅无法养家糊口,甚至难以维持残存的尊严。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某著名诗人流浪在外,已身无分文。到了一家酒馆,他以曾经屡试灵验的方式央求老板,希望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以换取一杯美酒,但遭到老板的奚落:“我可以给你酒喝,但请你不要念诗。”在谷歌以“诗人”和“尴尬”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出179000项结果,甚至高于搜索“艾青”的查询结果。一篇题为《中国,我的诗歌丢了》的文章写道:“既然诗歌不能带来GDP、不能评职称、不能带去面试、不能带来高稿酬和增加收入、不能娱乐朋友、不再能讨恋人喜欢、不再能成为畅销书、不再能证明才华……简直一无是处,那么还要诗做什么呢?”    美好的内心世界,需要美好的物质生活滋养。    中国不是诗人存活的好泥土。但是,这样的泥土适合生发诗人。   一个很悖的命题。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一开头就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 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一个人“自杀的行动是在内心中默默酝酿着的,犹如酝酿一部伟大的作品。但这个人本身并不觉察。”这话对诗人似乎不全对,至少对海子、戈麦、余地只说对一半。他们是自觉的。我们丢掉了诗歌,捡起了焦虑和郁闷,娱乐和生活的诗意没能成功地拯救我们。在今天,我们只配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最后,我想起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的传说:怕冷的诗人上了天堂,围坐在上帝身边,一边烤火炉,一边吃糖果。   虽然糖果在现在不再是令人心谗的诱惑,却依然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是待遇的体现。   所以,我还是愿意相信,现在,海子、余地、戈麦,还有女诗人蝌蚪等,正围坐在上帝身边,言谈欢笑。
  •     去年国庆节,我搬家。骑着装满日用物什的三轮,穿行在插满红旗的胡同。那天天气特别好,人们的表情很晴朗。枣子熟了,有的落下来,踩碎了,真可惜。后来我得知,正是这个收获的时节,诗人余地自杀身亡。之后很多人在议论诗人的死,我想,之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近三十年,我知道至少有十位诗人、学者如此的离开了。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我不忍心一一排出他们的名字。他们生前寂寞,死后也叫他们寂寞吧,寂寞是他们被命运发配的流地,孤独是他们脸上的刺字。就连他们的作品也少有人问津,逃不掉折价的下场,很可能会收到印刷厂变成纸浆,重印成那些过目即忘的垃圾。真可笑,我们其实活在垃圾堆里却得意洋洋,百多年来,大抵如此。第三极书局的店员告诉我,《内心,幽暗的花园》只进了五本。但老天是公正的,后人将在文学史上看到他们的名字;那些垃圾印刷品转瞬即逝,无人记得。2003年2月,朋友问及余地关于《蝴蝶的双重叙事》的写作,在长久的沉默之后,诗人告诉他,这是一篇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小说,因为它是一只意想不到的蝴蝶。两年前,诗人写下《内心,幽暗的花园》的第一节:“他的微笑。很久以后人们在地狱里谈起他。”蝴蝶有许多象征意义,他的蛹化是否能看作另一种死亡和重生呢?斯人已远,我们惟有阅读遗下的文字。有时探究一些人的自弃是极不礼貌的。选择何时用何种方式离开,跟选择何种方式活着是件私事。你可以说个人的自弃是对与其相关的人的不负责,那么,个人该不该对自己负责呢? 《内心,幽暗的花园》出版了,我不无恶意的想过,假如诗人活着,这本厚厚的诗集能否出版。我通过诗歌开始接触文学,现在基本上不读了。今天,诗歌的读者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诗人们也转行写别的去了。我不是说文学体裁有高下之分,只是诗歌的空间已经远远小于城市人均的居住面积了。偶尔心血来潮,想起还有诗歌这档子事,于人于己都是一种无奈的讽刺。我犹豫了很久才买下这本诗集。阅读余地没多少愉悦感,2735节短诗,漾着诗人重重的呼吸,它短促有力悠长持久,每次读它,我必不敢出声,我默诵着带有诗人体温的诗句,趁着深夜的静谧去接近易被惊动的灵魂。这种诗的写作,这种诗的阅读,很累人。我鄙视逐章注句读诗的人,冒充诗人肚里的蛔虫,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诗不能解释。诗就是要击中读者,五雷轰顶,叫他呆若木鸡或战栗不已,让他如同面对初恋的脸庞:陷进去了而毫无察觉。所以我不会说余地的诗歌如何如何,也不敢说这些都是好诗,但我觉得这都是从诗人胸腔里喷薄出来的句子,不矫情不势利不媚俗。好诗是有温度的,或温暖或寒澈或灼痛,它取决于你怎样去靠近。纪念诗人的最好方式是默诵那带着体温的诗句,记住他的诗。更简单的,去买一本他的诗集。要是你不感兴趣,那就扭头走开,把钱在牌桌上输掉。这没错,和余地选择自弃一样,是个人的权利。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我也曾经历那般的沦亡
  •     真不错,但耐心如我也不能一口气看完。太多了。
  •     找到一个和我一样的人,游离在外,进不去。
  •     值得细看。
  •     只有诗人才拥有的浪漫和敏感 以及无处不在的哀愁悲观............
  •     书摘比较多的一本书,那些内心活动~
  •     好有攻击性的一本书
  •     日光下的一切劳作,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     语言是不可信任的
  •     留有余地是对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