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风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法庭风暴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503683633
作者:勃兰特·戈尔茨坦
页数:367页

信仰的价值

当初在图书馆看到《法庭风暴》这本书的时候,感到不可思议,封面上赫然写着 How a band of law students fought the president—and won 就因为这段英文,我开始了阅读。这本书讲的是为帮助海地难民争取自由与推进法治,美国耶鲁师生与老布什和克林顿两任总统之间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惊心动魄、催人奋进的诉讼之战。1992年,300名因国内发生政变而前往美国寻求政治避难的无辜海地人,被关押于设在古巴的关塔那摩军事基地,并被告知因为感染了艾滋病而可能永远不能获得自由。围绕着耶鲁师生为帮助海地难民争取自由而与美国司法部、五角大楼以及老布什和克林顿两任总统之间展开的不懈抗争,从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最后直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最终让这些海地人得以脱离关塔纳摩的梦魇,进入了美国。早就听过一句话:在外国,很多政治的问题是用法律的手段解决的;后半句这里就不说了。这本书就是对这句话前半句的最佳写照,当布什为了总统竞选而限制海地难民入境,克林顿出尔反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的不满,毕竟政府所有的借口碰到古巴人可随时无条件进入美国寻求政治庇护这一事实都显得软弱无力。正是在美国这一高度重视人权的国家,才会有人挺身而出,为了和自己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外国人鸣不平。这些耶鲁的师生们都是法学界的精英,他们完全可以保持沉默,完全可以用他们的文凭和才识过上奢侈的生活,在老去的过程中尽情享乐,享受这个国家现代化的成果,只要压榨的不是他们,管他什么底层人民的受苦。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些精英们冒着前途尽毁,甚至倾家荡产的代价为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与强大的政府对抗呢?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朴素的理想,值得让的人们世世代代苦苦追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的,他们可以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但是他们有能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他们看来,这也就同时有了维护的义务了。正如《蜘蛛侠》中的 More power, more responsibility 如果他们选择视而不见,那么或许多年以后他们的孩子可能会问他们,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被代表却没有自己说话的权利?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出现那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但主角却理直气壮气定神闲?为什么……他们届时只能回答,因为我们当时不敢站出来——他们甚至无法面对自己的孩子!当然,耶鲁师生们要想挑战政府,首要的就是有制度的支持。在我看来,自然法的思想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的,在美国,自然法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甚至成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指导思想,于是我们会看到,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关于权利的确认,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法律承认的。相比起某些国家在宪法中对人权的不完全确认,甚至一度把人民的义务放在权利前面,至今令我钦佩不已。难道仅仅是耶鲁法学院学习的知识先进,美国的法律制度健全吗?显然不是。耶鲁法律人对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坚定信仰与执着追求是贯穿整个诉讼过程的源动力。耶鲁的师生们所持的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而不是什么认为自身的道路才是人类终结目的的主义。他们要做的,是坚守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维护一些浮夸的主义,这在出发点上,就已经比某些人高出不少。正如所有的故事一样,他们在坚守信仰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他们自始至终没有喊过一句口号,失败与挫折的袭击也没有激发出他们要在某些主义指引下顽强拼搏的荒谬。这就是可贵的理性主义!我一直在想,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我会怎么做?我会像耶鲁师生那样吗?很难说,在有能力的人被迫选择沉默的时候,我又能怎么样呢?多一个我倒下,难道会千千万万个我站起来吗?我不这么认为。李庄案已经告诉我们,政治大于法律。我无非是一个粉饰太平的工具罢了,这又是属于谁的悲剧呢?最后,我想起了一句话,谨以此作为结尾:在历史久远的黑暗里,就是这样一束束罅隙里透露的光,最终托起明日的太阳。

没有公平的地方,只有不断追逐的公平

没有地方是有公平的。即便美国也不是干净的公平的地方。只是,至少美国平民可以对总统诉讼。而中国,法律或者说规则给了我们平民多少权利??没有地方是有公平的。即便美国也不是干净的公平的地方。只是,至少美国平民可以对总统诉讼。而中国,法律或者说规则给了我们平民多少权利??

蚍蜉撼树之法庭版

谁说蚍蜉不能撼树?螳臂不能挡车?《法庭风暴》既是明证。此书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初一群乳臭未干的耶鲁大学法学院学生,在教授哈罗德·高的带领下,在一些公益律师和私人律师事务所的支持和参与下,为维护海地难民的人权,与老布什、克林顿两任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对薄公堂,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诉讼之战,其间起起落落,柳暗花明,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之余,让人手难释书,直欲一气呵成的读完。结局虽不能尽如人意却也催人奋进。此书妙在它既是一本详实的纪实文学,又是一部惊险刺激的涉法小说;既是一本生动的关于美国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的参考书,又是一部活生生的法律案例教科书。出身于耶鲁法学院的作者,以其深厚专业背景、细致入微的叙事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入浅出,为读者勾勒出美国诉讼制度的基本轮廓、呈现美国特有的诉讼文化的同时,表现出引人入胜的戏剧性,扣人心弦,使读者有如亲历。法律门槛外的普通人,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的。至于法学专业的,则可以寓学于乐。写作时,作者采取了电影“平行蒙太奇”手法,一条情节线是身为海地民主斗士的伊冯娜为自己的自由、尊严和人权而进行的不懈抗争;另一条则是耶鲁师生的披荆斩棘的诉讼过程;斗争场合也因此在水深火热的海地、精英云集的耶鲁大学校园、海风凛冽的关塔那摩基地、简朴的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威严肃穆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之间辗转切换,双线同步发展,并行不悖,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此外,此书还对一向标榜人权、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美国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反思,以事实说明司法公正并非理所当然的存在,警示所有人对法律要保持谨慎的信任。当法律、法典和判例法成为强权的代言人,斗士们必须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到一些法律规定来撞击一下政府这个庞大的机器,拖慢其运转速度,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更多的诉讼,更多的政治辩论和街头抗议示威——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能使斗争继续进行下去。由此,读者也不难看到、感觉到,法律人的力量与无力、及因此激发的荣誉感和无奈的挫败感也始终矛盾的并存着。最后,就是对这样一个现代版的大卫挑战戈里亚的传奇,充满无限感慨。身为学者和执业律师的高、拉特纳、廷加利、古藤塔格、鲁宾,加上100多位初生牛犊的法学院学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了一群素未谋面的难民权益,不惜与财雄势大的政府机构对抗,历时经年,工作时间加起来近两万个小时,费用高达350万美金,终于击退强权,伸张了社会正义,淋漓尽致得展现金钱社会法律人的精神境界和职业追求。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卫、愚公、精卫的存在,希望才会存乎人间,社会才能螺旋式前进。

正义的信仰和人性——《法庭风暴》读后感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很意外的收获,就像以前看的《东京审判》《逃离德兰黑》等等。《法庭风暴》全名《法庭风暴——美国耶鲁师生诉战总统》,犹然记得书皮上有一句英文“How a band of law students fought the president and won“,最开始只是觉得是一个课程作业,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看,然后慢慢沉浸,到最后的不能自拔,感慨到这真的是很意外的收获。《法庭风暴》这本书讲的是为帮助海地难民争取自由与推进法治,美国耶鲁师生与老布什和克林顿两任总统之间进行的一场满腔热血、惊心动魄的诉讼之战。1991年9月,海地发生军事政变,叛军推翻了民选的阿里斯蒂德政府,并在海地国内大肆迫害民主人士,整个海地社会秩序大乱,300名难民逃离海地,前往临近的美国。但当时的美国政府拒绝执行《联合国难民公约》和本国的《难民法》,将大量的难民遣返回充满杀戮的海地,其中有一部分难民因为艾滋病原因被羁押在美军关塔纳摩军事基地,并被告知因为感染了艾滋病而可能永远不能获得自由。耶鲁师生为帮助海地难民争取自由而与美国司法部、五角大楼以及老布什和克林顿两任总统之间展开了顽强抗争,从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最后直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让这些海地人重获自由,进入了美国。我曾因为就业问题发愁,觉得中国太大了,中国法学生太多了,要在中国当律师养活自己,那真是一段非常艰辛而又漫长的路程,毕竟能够熬到最后的都是英雄,可是并非所有人能当英雄。我在想,可能是因为中国对法律学习的门槛设置太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我们并没有因为是法学生就多了一份安心,甚至在社会看来,都为大多数法学生揪心。而在美国,法学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学科,能进入法学院学习的学生都是精英之辈,而能进入耶鲁法学院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毕业后不愁就业问题,华尔街的大律师行永远向他们敞开着大门。也有人会觉得这么优秀的人,可能会不食人间烟火,哪里会管民间疾苦。政界如何压迫人民,如何资本家如何扩张资本,反正又影响不到他们,他们只管做好手头工作,享受这个国家现代化的成果,这一生收获名利,尽情享乐。更甚,他们进入政界可能成为总统,他们也可能成为资本家帮凶。可是,偏偏让我大跌眼镜了,这些耶鲁的法学界的精英们冒着前途尽毁,甚至倾家荡产的代价为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与强大的政府对抗。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和信仰?有人说,有信仰的人会善良,但没有信仰的人也不必定邪恶。我并不完全苟同。那么什么是善良?大概就是心中的衡量正义与邪恶的一把秤,在某些时刻,秤的准针移向了正义一方。在法律人心中,正义和公平就是信仰。记得大二上刑事诉讼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完《张高平张辉叔侄案》后对我们说:”你们以后不管是从事律师还是公检法,你们要记得要有我们法律人的精神,我们法律人的信仰。“我在想,刑事案件错判这样就是完完全全毁了两个家庭的人生,这是再多的金钱也赔偿不了的。天呐?怎么会判错,这么严重的案件怎么就不谨慎一点呢?后来案件平反了,我查了相关资料:2007年7月,张飚和同事到石河子监狱某监区劳动工地巡视检察。监区民警反映,有个叫张高平的服刑人员转入石河子监狱后,一直喊冤叫屈,不认罪、不参加劳动改造、点名不喊到、不要求申报减刑,也不给家人通电话,成天趴在铺上写申诉材料。“张高平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检察官我不是罪犯我不喊报告。当时他的情绪特别激动,说是被冤枉的,写了很多申诉材料都没有得到答复,想请我们帮他把申诉材料转交给有关部门。”张飚回忆说。随后,张飚按照程序把申诉材料邮寄到原审地浙江的司法机关。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一直没有得到答复。2007年底,张高平又向设在监狱的检察长信箱投了写给张飚的一封长信和厚厚的申诉材料。2008年6月,石河子检察院监所检察科召开案情分析会,对该案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这个案件在证据取得方式、嫌疑人的排除方法、案情细节矛盾的解释、证人证言的运用等方面存在重大疑点和漏洞。”张飚为张高平平反了。十年间,我相信张高平应该不止一次提过自己冤枉,但是来到张彪这里,张彪听他诉说,然后调查,最后平反。我想张彪心中的秤一定是很端正的,用公正的态度去倾听张高平诉说。然后张彪内心的法律信仰就驱使他查下去,查清楚,给出一个公道。同样地,张彪当时也可以不理会这个众人眼中的”奸杀犯“,他的干涉不仅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事还可能冒犯前办案人员。可是他选择跟着自己的信仰走。每一个法学生,不管以后会不会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不管他的法律成绩好坏,四年的法律熏陶,应该尊重法律。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理学上说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那么,耶鲁的师生们就是用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去对抗统治阶级吗?我觉得抛开法律本身的字面意思,法律还是一种信仰,是法律人心目中的正义。如果只是简单的依照法律的文本和法条去执行,相信任何一个识字的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都可以做到,那跟机器有什么区别,那还要法律人干嘛?法律人需要的是朝着心中信仰的正义,用自己的武器和盾在不公的角落里伸张正义。看过很多次这句话”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人性“。以前只是单纯的知道这句话,在充当言论派想要骂人是畜生的时候会用这句话装自己有文化。可是,这是真的吗?看过不少新闻,有杀害自己骨肉的,有砍杀老人的,学了法律接触到很多案例分析,更是听过很多骇人听闻,手段毒辣的真实事件,作案人不乏未成年人,未成年人都是祖国的花朵,阳光和纯真的象征,竟可以那样泯灭人性的?完全背离”人之初性本善“。我未成年的时候真算是一汪清泉,非常正义,吃了豹子胆天地不怕。我起初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这么惨绝人性的社会,跟我所在的社会,居然是同一个社会。可我却看到屠夫杀掉小牛时候,老牛流眼泪了,我问妈妈,老牛哭了,它有感觉吗?妈妈说,有的,那是母性。我看到小狗死了,母狗嗷嗷叫,我看到小猫的玩伴另一只小猫被送走了,小猫不吃东西自杀了。人性?人和动物的区别?我们的社会是有感情有灵性的生物的社会,你我的社会。我的看法是,正义应当作为一种义务,每个人的义务。之前有看过很多这样的新闻:“少女被壮汉强行带走,在场人员冷漠无视“,”地铁高峰乘客疯挤,小孩掉入轨道无人停止疯挤“,”老人路边昏倒路人怕遭讹诈无人理,抢救时间延误致死“等等。如果新闻当事人是你,你的家人,你的好朋友,你会不会也很希望有人出手搭救呢?我们在自己需要他人帮忙伸张正义的时候恨这个社会冷漠,却又在他人需要我们出面的时候选择沉默,选择观望。数十亿人,有人会抱怨社会不公,有人会痛恨他人冷漠,可是我们都期待社会能够和谐美满。只想享受却不付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发生,即便有也是施舍,可是人人都处于社会,谁去施舍一个和谐的社会给你呢?也有看过某电视台录的一个测试节目,在麦当劳,事先安排好的女孩被事先安排好的壮汉骚扰并且想要带走,节目为了观察在场有无人出面阻拦。果真,一群少年出面了,挡在壮汉的前面,虽然三个加起来也不见得打过壮汉,可还是努力保护女孩,其中一个人出去报警。最后,大家都表明身份了,节目组肯定了少年们的做法。这段视频被曝光在网上,网友们转发并评论赞扬这群少年。我也觉得好温暖,好感动,可是几分钟后觉得很悲伤。我以前这样子想都没想地帮过人救过人,也同样被别人帮过救过,我把它当成了常态,如今一个多么正常多么应该的事情被众人大赞,我们的社会确实有问题了,欣慰那群少年坚持正义。会不会有一天,走在路上,没有被开车的人撞死就要感激不撞之恩?被人抢劫了又要感谢不杀之恩?我们渴求美好和谐的社会,可是事实上我们的期望值在慢慢降低。我也感激我所遇到的人不杀之恩。1992年,耶鲁法学院师生为了一群海地难民和国家总统抗争,很可能失去光明的前途,美好的人生,还有高达1000万美元的轻率诉讼惩罚金。21世纪,我们身为路人,在公共场合下就算出面了又能够失去什么呢?社会在进步,人性在退步?有人说”国人之所以这么残暴,是因为没有信仰。”虽然没有数据支撑,可是无数的新闻,书籍,档案一扫,不无道理。如果没有信仰,那就信仰正义吧,坚持着一点一滴、一丝一毫的人性。

失望

作为 一份诉讼纪实报告只是简单的叙述了诉讼过程对于我最想见识的 美国司法的法律文书没有丝毫的摘录看中文版的 觉得非常之一般将海地难民的感受和诉讼 穿插 感觉 是为了凑字数

蚍蜉撼树

断断续续,前后花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它读完,关于美国司法诉讼的纪实小说,现在我的心情是不舍,像耶鲁法学院学生因为诉讼的结束而分道扬镳一样不舍...司法受政治干预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是例外,即使是在声称民主正义的美利坚,封面上的那句话“How a band of law students fought the president,and WON.”在第一时间擒住我的兴趣,政客对难民的冷漠无情,蚍蜉何以撼树,都会随着故事的插叙,让你跟着澎湃,伴着愤恨,最后平静下来思考法律,权利,歧视,利益,人性,聪慧,信念....等等。

-读第一章后写下的随笔-

读此书时,我正在追Gossip Girl,B和D一门心思的想进耶鲁大学,S和N收到了耶鲁的邀请书却无动于衷,C笃信自己可以进耶鲁,并且成为骷髅会的核心人物。骷髅会——不就是《春风化雨》里面那个死亡诗社嘛。GG的编剧真能扯。但这个明显虚构,虚构到让我愤慨的戏码给《法庭风暴》大大加了分。正牌耶鲁毕业的人写的真实故事,比美剧更精彩也更有张力。萨莉对自己第一次上高的课的描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有趣的老师带学生一窥学术堂奥,诉讼法可以这么有趣,此书拍成电影应当也一样好看。

应该引起国内法本学子的一些思考

法律所服务的并不仅仅是统治阶级,不仅仅是掌握了社会资源的少数人,它的公正在于试用的普遍与平等。它不是死板的,看起来毫无生气的条文,而是倾注了历代法律人心血的智慧的结晶。它为人民追求合理的自由与幸福提供途径。作为一名法学本科学生,应该认识到现在学习法学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对口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个体谋求简单生存的手段,而是实现自己人生追求与社会价值的方式。哈罗德•高教授“不希望耶鲁法学院只是一所专门培养职业律师的学校,他希望耶鲁能够树立更高的道德目标,培养学生为服务社会而学习”。进入法学院学习的初衷是什么,有些人忘了,有些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些人改变了,还有一些被调剂进入法学院的更是无所谓什么初衷。每一个自愿进入法学院学习的学生,我想都有着维护公平正义的理想,即使一个人能够做到的真的很少,这并不影响我们坚守自己的底线,尽己所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法律人的理想和实践——读《法庭风暴——美国耶鲁师生诉战总统》

当初在书展上一看到这本书就被他的名字所吸引:《法庭风暴——美国耶鲁师生诉战总统》。耶鲁法学院在美国乃至世界当属最顶尖的法学院,名师高徒汇聚一堂,在重视法律职业教育的美国,这一群人的法律诉讼水平自然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美国的司法部代表美国政府应付大量的诉讼事务,而美国每任总统都会网罗一大批法律精英组成自己的司法部。所以,一看名字就可以想象这场诉讼的精彩程度。最终,这本书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这是一本纪实文学作品。1991年9月,海地发生军事政变,叛军推翻了民选的阿里斯蒂德政府,并在海地国内大肆迫害民主人士,整个海地社会秩序大乱,人人自危,大量难民逃离海地,涌向临近的美国。但美国政府拒绝执行《联合国难民公约》和本国的《难民法》,从而将大量的难民遣返回充满杀戮的海地,其中有一部分难民因为艾滋病原因被羁押在美军关塔纳摩军事基地。为了维护这群被羁押的海地难民的人权,耶鲁法学院法律诊所教授哈罗德.高教授带领一组耶鲁法学院的学生,在一些人权律师和盛信律师事务所的帮助下起诉了美国政府,案件持续数年,历经波折,终于使得这些难民脱离关塔纳摩的梦魇,进入了美国。在美国,能进入法学院学习的学生都是精英之辈,而能进入耶鲁法学院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毕业后不愁就业问题,华尔街的大律师行永远向他们敞开着大门,许多人后来进入政界,甚至成为总统。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些著名法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家伙,都会成为大资本家的帮凶,并因此创造出许多讽刺关于律师的笑话。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宪政制度的运转靠得就是这些“唯利是图”的法律人,而许多法律人也以自己的实践推动者人权事业的进步,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试想,耶鲁法学院的师生为何会为了几百个不相识的身患艾滋病的海地难民而不惜一切与这个星球上最为强大的政府进行诉讼?为名吗?不像,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都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掌声,耶鲁法学院团队在诉讼进行的数年中都忍受着许多美国人的批评和反对,忍受着各级法院法官苛刻的诘问;为利吗?更不可能,海地难民没有任何财产,根本不可能支付报酬。事实上,他们的行为一开始就是无偿的,而且还要面对高达1000万美元的轻率诉讼惩罚的风险。盛信律师行,这家当时华尔街上领先的以处理商业案件闻名律师行本来没有必要卷入这一颇具争议并且耗费时日的案件之中,但他们依然勇敢的参加了。盛信为耶鲁法学院诉讼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没有盛信的帮助,耶鲁法学院诉讼团队也难以支撑到最后。无名无利,那是为了什么?我想,是为了法律人的理想。法律并不仅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规范”,法律还包含了无数人的辛勤探索所得来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类追求幸福的不懈努力。良好的法律应当是为了人的幸福和进步为宗旨的,否则即使被立作法律也终应被修改或废除。同样,很多人学习法律是为了成为优秀的职业法律人,但法律职业并非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耶鲁法学院前院长科罗曼教授曾说:“法律人的道德追求优于技术取向,应当倡导以社会公益为本的奉献精神。”“维护正义”是许多法律人初学法律之时都抱有的崇高理想,经过时间的冲击,有些人会逐渐淡忘甚至彻底遗忘掉,但也仍有许多人依然奉之为圭臬。正是因为这种理想的存在,那些原本只能在关塔纳摩等待死亡的海地难民才能得以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逃离死神的魔掌。在国内著名人权律师张思之先生八十寿辰之际,季卫东老师如此评价张先生:“铁骨铮铮不畏权贵、诚心拳拳善待贱民”,季老师认为这也是“律师职业最需要品格和素养,也是法治秩序的真髓所在”。法律人要有奉献社会的理想,但同时也要有实践的技能,因为理想的要通过实践来实现。耶鲁法学院师生不畏强大政府,同总统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诉讼大战,这些都是踏踏实实的法律实践。他们没有仅将理想停留在口号上,他们穷极美国的司法救济途径,利用各种理由进行诉讼,并数次将案件打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虽然他们的诉讼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没有他们勇敢的实践,就不会有克林顿政府最后的主动妥协,那些在死亡边缘垂死挣扎的海地难民自然也无法逃离关塔纳摩。从这个旷日持久的案子中,美国律师竭尽所能维护当事人利益的原则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耶鲁团队中,每个人都怀着维护人权的理想,都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这个世界上不合理的现象。但是,这种崇高的理想同现实激烈的冲突,有时还会同自己当事人的利益冲突。莉莎是个天才,也最愤世嫉俗,对一切不公平的现象都看不惯,并且要改变它们。她不同意团队的妥协,不同意为了取得进展而想不公正的制度退让。但是,高教授的团队并不都是这样,他们知道,当事人的利益比自己的理想更为珍重,如果一味坚持自己的理想而置当事人的利益不顾,那将是违反律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仍然是违背自己的理想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耶鲁团队的妥协,尽可能的挽救现在能挽救的人就是胜利,而不求将整个海地所有受苦受难的人全都转移到美国。案件中的被告美国政府其实也是祭起了“尊重他国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大旗,以此来逃避接纳难民的义务,对海底的乱局不闻不问。这是国际政治的常用手段,国人听得、见得尤其多,耳朵几乎都被类似的几句八股文给磨出老茧来了。但常用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否则二战时盟国对法西斯集团开展就成了赤裸裸的干涉他国内政了。追根究底,问题的根源还要回到国家主权的定位上。主权从何而来?主权到底是不是绝对并且否是高于一切权利的?在特定情况下主权是否是可以否定的?面对所谓当权者对国民的肆意杀戮,再提主权绝对真可谓厚颜无耻了。主权的使命在于追寻并维护国民的幸福,当它不能履行这个使命,甚至践踏国民的幸福之时,主权也就失去了作为主权的意义,自应该被重建。而所谓“尊重他国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过是为自己的自私和冷漠开脱的借口罢了,起罪恶行一如当年国际社会放任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二战时的欧洲,除了直接的刽子手德国法西斯之外,欧洲哪个国家不是帮凶呢?这些国家可以在战后以胜利者的角色出现,但胜利的光环永远不能掩盖罪恶痕迹。因为此,莉莎的坚决抗争其实也有某种悲情但值得支持的色彩。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耶鲁法学院的法律诊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律诊所教育是现代法律职业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参加诉讼,为社会公益而服务,同时又通过实践达到学习的效果。所以我们看到书中耶鲁法学院的学生不但有着无畏的奉献精神,同时还有着优秀的职业技能,他们能够迅速从组成一个诉讼团队,并且高效的展开诉讼,而这同他们在法律诊所中所接受的职业化训练是分不开的。目前国内法律职业教育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和实践的脱节,法学院毕业生在开始法律职业生涯时几乎要重新再学一遍。现在国内也有部分法学院开展了法律诊所教育,但总的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仍有诸多不利条件。记得自己在法学院读书时有一研究生师兄曾经和我谈起在学院建立法律诊所的设想,他为此查阅了很多资料,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我们就此话题相谈甚欢,还一起想出了不少注意,但师兄的设想最终还是因为人力、物力等诸多原因而胎死腹中。虽然如此,只要我国的法律人能够像书中的耶鲁法学院诉讼团队那样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坚持走法律职业教育的道路,相信将来中国也会出现许许多多致力于服务社会和法治秩序的学生诉讼团队。


 法庭风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