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回响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远去的回响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532619634
作者:曹雷
页数:240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影迷尤其是配音发烧友们期待已久的书。作者,著名配音演员曹雷从参与配音,导演的数百部译制片中精选了60部经典影视剧,以配音笔记的形式,独家披露了《爱德华夫人》,《斯巴达克斯》,《希茜公主》,《战争与和平》,《玩具总动员》等经典译制片出炉的曲折过程,生动讲述了陈叙一,邱岳峰,苏秀,童自荣等著名译制配音工作的台前幕后故事,保存了有关配音事业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对于影视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诗:女人乙自序:这可是艺术!第一章  “文革”期间的内参片  旁白:上译厂建厂史·劳苦功高的“漏音棚”  “杀”上译制片银幕——《罗马之战》  从干校农田跳到英国生活——《鸳梦重温》  《傲慢与偏见》的黑白版——《屏开雀选》第二章  红红火火的八十年代  旁白:关于翻译  从《尼罗河上的惨案》说起——《阳光下的罪恶》  又一部姐妹篇——《啊,野麦岭·新绿篇》  似乎已心仪多年——《非凡的艾玛》  有幸为英格丽·褒曼配音——《爱德华大夫》  笑和哭,都是演员的基本功——《不朽的情侣》  生活在特殊时代背景中的人《第三个人》  来的拷贝也是译制片——《威尼斯面包师的儿子》  让我想起《相见恨晚》和《坠入爱河》——《湖畔奏鸣曲》  要该属于潘我源的角色——《加布勒斯特的居民证》  配完之后才爱上了它——《蒲田进行曲》  配音者的声音是属于角色的——《国家利益》  历史·电影·钉子——《铁面人》  这事,我记一辈子!——《游侠传奇》  要说崇拜,我就崇拜她俩——《创奇者》  阿卡塔是条美女蛇——《神秘的黄玫瑰》续集  演员的搭配就像下盘棋——《黑郁金香》  对手好,配戏才有劲——《希茜公主》三部曲   难的是配出气质和风格——《总统轶事》  终于接触了梅丽尔·斯特丽普——《索菲的选择》  阿茜:男性刚强和女性柔情的统一——《姐妹坡》  配了一个女“铜锤”——《换房》  交织着欢乐和忧伤——《最后一班地铁》  接连当了两次老年痴呆症病人——《你还记得爱吗?》和《多叶之秋》  我的“女皇”、“太后”缘——《玛戈皇后》、《皇家狩猎》等第三章  当上了译制导演  旁白:自立更生的导演队伍  难忘的“超人”——《超人》  伤脑筋的“涡轮里的转页”——《霹雳舞》  精雕细琢求“神似”——《斯巴达克思》  大工程里的两次返工——《战争与和平》  配音为媒——《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一个艺术家堕落的悲剧——《靡菲斯特》   为苏联拍的美国西部牛仔片配音——《电影悲欢曲》  在片库“躺”了十几年的好片——《早安,巴比伦》  听说过“通心面西部片”吗?——《金钱与仇恨》  它让我的征文获了奖——《案件》  “福尔摩斯是个大草包!”——《福尔摩斯外传》  难得的后起之秀——《我的左脚》和《女人的香味》  戏说历史,戏说小说——《三剑客·二十年后》  跟一群半大小子打交道——《银白色的奖章》  有时也得当回剪辑师——《侠魂倩影》  关于一个时代的解释——《爵士之王》  新鲜的面孔新鲜的声音——《生死时速》   向福乃什和克吕什致敬——《美食家》第四章  这样特别的片子,我们也配过  旁白:邦巴拉语版《红色娘子军》·大人配小孩  流“哈喇子”的小皇帝——《天书奇谭》  配美国人演的中国戏——美国版舞台剧记录片《家》  绝无仅有的沪语译制片——《耶稣的生平》  从没这样做过剧本——《“天堂”谋杀案》  沪语变成普通话也是一种“译制”——《孽债》普通话版  一段奇怪的缘——《血色童心》   第一次配国产外国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接触迪斯尼——经典卡通版《花斑狗》  做迪斯尼的“出口片”——《玩具总动员I》  一部像音乐剧的卡通片——《钟楼怪人》  一场友情,一段遗憾——《铁道员》第五章  开辟“第二战场”:译配电视剧  旁白:关于译制电影  寻找女巫的声音——《亚瑟王》   尝试配老外婆——《血的锁链》   轻松的气氛配轻松的戏——《三口之家》  它随陈叙一而去了——《是,大臣!》  结局是无关紧要的——《鹰冠庄园》  快乐的“配音家庭”——《快乐家庭》  陈叙一和雷长意的绝响——《黑暗的公证》  好演员的戏配来也顺——《大明宫词》第六章  配音、译导经验谈  扯扯我的译导工作  译制配音创作规律初探  语言艺术在表演中的功能诗:我最喜欢的时刻

编辑推荐

我们现在经常引为奇迹的“上译神话”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就是这样普普通通又极不普通的对每一个剧本、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呼吸的精雕细琢,一丝丝记取,一寸寸累积,一缕缕传递,终于造就了译制片的经典时代。曹雷把六十部译制片的配音笔记整理成册,定名为《远去的回响》。    这是一本影迷尤其是配音发烧友们期待已久的书。作者,著名配音演员曹雷从参与配音,导演的数百部译制片中精选了60部经典影视剧,以配音笔记的形式,独家披露了《爱德华夫人》,《斯巴达克斯》,《希茜公主》,《战争与和平》,《玩具总动员》等经典译制片出炉的曲折过程,生动讲述了陈叙一,邱岳峰,苏秀,童自荣等著名译制配音工作的台前幕后故事,保存了有关配音事业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对于影视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内容概要

曹雷,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译制导演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当时的录音设备相当落后,要录大群众场面,靠调音台是调不出回声或混响来的。录音师动足脑筋,在大楼走廊里接出个大音箱来,造成空旷的大厅效果。趁夜深人静,街道上没有嘈杂的噪音,让大家一齐高喊:“女王陛下万岁——!”这声音一遍遍地通过大音箱在夜空回响。这在当时文革的萧飒环境中,真是一种怪异的气氛。    ——《罗马之战》    配音时,我想象有一支枪的枪口就顶在后脊梁上,连头都不敢转一下的感觉,把气提到喉咙口,呼吸急促,但话语节奏在控制下仍保持缓慢。这场戏配完,我手心都紧张得出汗了。    ——《爱德华大夫》    我们把它改为《福尔摩斯外传》,因为中国人对福尔摩斯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影片又不是真正的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探案,它“颠覆”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是对小说开的一个玩笑。所以我们用了“外传”作为片名,就像现在热播的电视剧《武林外传》。     ——《福尔摩斯外传》    这样的“炒词”在陈叙一笔下出现过许多。如《海浪》里的“轧轧朋友,轧轧苗头”,《尼罗河上的惨案》里的“悠着点啊”,《加里森敢死队》里的独特的称呼“头儿”,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生活用语。这里面的心血,外人难以知晓。    ——《快乐家庭》

章节摘录

书摘对手好,配戏才有劲——《西茜公主》三部曲    这部影片一到厂里,看原片时就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除了人物可爱,风格轻松,色彩鲜艳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翻译温健当场就在放映间同步口译,让我们一下就看懂了。这可是以前看原片从来没有的事。    温健原先是厂里的演员,但他一直自修德语,在政治运动的逆境里也没有放弃,终于到了能独挑大梁的水平。《希茜公主》是厂里第一次交给他翻译的一部大戏,他居然当场就能口译,让我们惊喜不已,所以看完原片大家都鼓起掌来,这也是从来没有的事。    果然,本子翻得很顺畅,我们配得也很顺畅。我配年轻皇帝的母亲索菲——个专断、固执、守旧的太后,与雄心勃勃的有主见的儿子弗朗茨和开朗外向、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希茜,各有好几场性格冲突的戏。那些台词你来我往、针尖麦芒,但又恰到好处,分寸上十分符合人物地位和人物关系,配起来相当过瘾。    配得过瘾还有一个原因是有很好的对手。对手好,配戏才有劲。    如果说,《佐罗》造就了配音演员童自荣的话,《希茜公主》则造就了配弗朗茨皇帝的施融。在“小生”演员中,童自荣和施融的声音具有不同的色彩和气质:前者华丽、飘逸、不羁;后者清亮、俊秀、正气。并不是说演员不能改变自己的戏路,但是,这些与生俱来的气质如果发挥得好,可以为角色增添很多光彩。施融配弗朗茨就是这样,他的气质、音色刚好在弗朗茨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使这个年轻皇帝在影片中显得很突出。    弗朗茨的老父亲,索菲太后那个耳朵有点背、还总爱说“太棒了(勃拉伏)!”的老伴,话虽不多,配得也很出彩。老演员周瀚配来也很对路。    还有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角色是童自荣。用他来配伯克尔上校是导演杨成纯的大胆一笔。有人说,童自荣配了佐罗以后就定了型了,只能配这一类风流小生或花花公子。其实不然。童自荣虽然配了佐罗,配了黑郁金香,但在伯克尔上校身上,童自荣展现了他的另外一面,他配出了一个小人物,一个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却对工作十分卖力的喜剧人物。他很蠢,但对观众来说蠢得挺可爱。在影片里他是个色彩人物,起“调料”作用。这样的人物不大好把握,既不能配得没有光彩,“味道不足”,又不能用力过头,像唱滑稽,抢了主戏,反而让观众讨厌。童自荣配出的伯克尔分寸很合适,而且摆脱了以前那些人物的影子,给观众印象深刻。     P67-69

图书封面


 远去的回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傍晚,穿行在弄堂里,从一家人家的窗口飘出来一个瓮声瓮气的熟悉的声音。完全听不清说的是什么,但是——是尚华!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判断使我的心猛烈地震颤了一下,随即想到,他们的声音也许是真正不朽的。   为什么如此伤感?因为这些声音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响彻了我生命的角角落落,更因为这几年结识了几位声音的主人,他们的淳朴、豁达、热情和智慧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对追随他们,寻觅那些散落在记忆边缘的往事充满了热情。比如手边这本曹雷老师的新著,《远去的回响》,这里就有整整三代译制片工作者的生命痕迹。这是用无限的热爱写成的书啊,读它的时候怎么可以不怀着同样的热爱呢?   我还记得几个月前去医院探望卧病的曹雷老师的情形。那时候曹老师刚刚从阴阳界边挣扎着回来,却依然谈笑风生,兴致勃勃。床头摆着几本有趣的闲书,寂寞的时候她就看这些书。苏秀老师这么形容曹雷老师:“人活一辈子,她活两辈子”。正是凭着这股把一辈子当几辈子活的劲头,刚刚摆脱了病魔的纠缠,曹老师就一口气写了两本书,视角、主题各不相同,却都围绕着译制片的话题展开,文笔灵动,收放有致,情趣盎然。   中国译制片是一个兴也时势、败也时势的艺术门类。它的起步、它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的每一次顿挫,取得的每一点收获,无不折射了中国现代变化万千的历史风云。解读中国译制片史,因此也成为解读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功课之一。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原因,完整经历了这段历史的老人们有很多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带走了他们的艺术,带走了他们的故事,也带走了构筑中国译制片史的许多丰富的、感人的细节。在今天,完整还原这个相对来说是如此年轻的艺术品种的历史,居然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多么令人伤感和无奈。正因为此,《远去的回响》的写作和出版,又是多么令人愉快和振奋!   明年将逢上海电影译制厂的五十周年厂庆。五十年的建厂史,加上此前上影厂翻译片组的草创期,用陈丹青老师的话说,前无古人地星光灿烂!今天,面对这个前人辛苦打造的译制片的历史,除了怀旧的温情,我们还有些什么呢?除了一遍又一遍地嗟叹、回味,我们还应当,还能够做些什么呢?这本《远去的回响》和此前苏秀老师的《我的配音生涯》(文汇出版社)就是一种回答方式。刚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曹雷老师对我说:“现在很多搞译制片的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本子,不知道应该怎么数口型,不知道应该怎么体验,怎么表演,演员不懂,翻译不懂,导演也不懂。所以我想我有责任把我几十年的配音经验整理出来,留给他们,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于是我们有幸见证了曹雷老师和译制片配音事业一见如故、两情相悦、天长地久的心灵史。在书里,她的愉快和烦恼,感恩和怜悯,坚执和困惑,成功和疏漏,涓滴无遗,一一展示,看完全书,脱口而出的是《蒲田进行曲》里小夏(曹雷老师配音)的台词:“事情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姑且不论那些相对来说比较专业的制作工序,也暂时不谈作为译制片工作者必须拥有并且必须时时更新的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仅仅在勤谨严肃、一丝不苟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这本书就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具备典范意义的例子。比如,陈叙一先生翻译的一部美国电视系列片的剧本:“在稿纸的边圈上总要写满注解,有双关语的地方,总要注明台词里包含的两重意思。”又如,在译配《蒲田进行曲》时,“毕克导演指出,我呼吸的气口与原片'拧'了,虽然看不见口型,但原片演员松坂庆子双肩的耸动是看得出她何时吸气,何时抽泣的,我没有赶上她的节奏。”如此说来,我们现在经常引为奇迹的“上译神话”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就是这样普普通通又极不普通的对每一个剧本、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呼吸的精雕细琢,一丝丝记取,一寸寸累积,一缕缕传递,终于造就了译制片的经典时代。   我非常喜欢看京剧,看戏之余,也喜欢看京剧演员谈戏的录像和文章,看(听)他们细致入微地讲述塑造舞台人物、设计动作、唱腔的经验。特别是当他们谈到如何将同一行当、同一流派、同一类型的不同人物,通过外部分析、内心体验区分开来,实在是大有讲究。在《远去的回响》里,我也惊喜地发现了很多这样的段落:比如《你还记得爱吗?》和《多叶之秋》两部电视剧对两个职业、性格、病情各异的老年痴呆症病人的不同处理,在《换房》、《布加勒斯特的居民证》、《尼科拉斯·尼克尔贝》等六部译制片中对六位身份不同、教养不同,却都需要高门大嗓的角色的处理,更有在《罗马之战》、《希西公主》、《铁面人》等十三部影视剧中对十三个皇室女性角色各自特征的分析,令人心驰神往,大开眼界。我非常高兴在书里读到这样的回忆——“记得导演伍经纬对我说:'你配的这个角色是个“女花脸”,说得再仔细一些,是个“女铜锤”。'他说得很形象,一下让我抓住了人物基调。”伍经纬老师先用“女花脸”定义人物的行当归属,再用“女铜锤”强调出人物“唱工”繁重的特点,这是多么高明的导演艺术!由此又联想到,苏秀老师曾经提起,陈叙一说过,“杨文元是铜锤花脸,是我们演员中的缺一门。”可见我们的译制片在行当区分、音型搭配这样的关键问题上曾经深刻地借鉴了京剧。想到此,顿觉译制片这个艺术门类,虽然年轻,却底蕴无限。对译制片的风雨历程和艺术规律的的探讨、研究、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如何引领新一代译制片工作者继往开来,实在是大可捉摸的一件事情。   曹雷老师把六十部译制片的配音笔记整理成册,定名为《远去的回响》。我从一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觉得太过伤感,劝她改个题目,但是终因写书难,定题目更难而作罢。现在看来,这个题目其实也并不伤感。因为这本书其实是把那些渐行渐远的回声拉回到我们耳边来了。对于我们这些译制片的爱好者来说,中国译制片的温润之声是永远也不会远去,永远都不会消逝的。   (曹雷:《远去的回响——六十部译制片配音笔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8月)
  •     真是好书,让我们看到了最喜欢的配音员的风采,真是怀念那时候啊,说实在的,觉得最好的还是《追捕》《佐罗》《蒲田进行曲》。对于配音大师,我不能随便评论 。看书吧。
  •     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听配音,只欣赏外国进口影片原声发音的人,那么这本《远去的回响》你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是一个听着电影录音剪辑长大,对上海电影译制厂情有独钟,能一口气报出十来个配音演员姓名的人,那么这本《远去的回响》你必读无疑。本书作者曹雷就是上影译制厂著名配音演员,还记得《希茜公主》里那个索菲皇太后的声音吗,那就是她的杰作。我最早是从收音机里“听”世界名著的,《简·爱》、《孤星血泪》、《巴黎圣母院》、《尼罗河上的惨案》......这些由上影译制厂配音的电影录音剪辑是我童年最好的文化启蒙老师。我始终固执地认为,再也不会涌现出像邱岳峰、李梓、苏秀、毕克、于鼎、童自荣、乔臻、丁建华、刘广宁......这样一批优秀敬业的配音演员了,有些人和事物属于辉煌过便再难超越的。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音。走出广播大楼,迎面看到一张熟悉的微胖松弛的中年男子的脸,我脑子电光火石般一闪,“乔臻!”刹那间,由他和他的同时们配音过的电影画面在我脑海中飞一般跃过。我知道自己当时的表情一定是极怪异的,我真有好多好多话想告诉他,却一字也说不出口。他善意地瞥了我一眼,安静地从我身边走过,而我的心久久不曾平静。2005年冬季,我又见到了乔臻老师以及他的搭档——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老师,我深深鞠躬向他们致谢,并在他们面前表演朗诵了舒婷的《致橡树》。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配音的技巧与风骨
  •     昨天在书店看到两本书,曹雷的《远去的回声》和重返61号公路的《遥远的乡愁》,显然读者不会多。曹雷是曹聚仁的女儿,凤凰卫视的曹景行是她弟弟。她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我最喜欢的《最后一班地铁》就是她配的凯瑟琳·德娜芙,如果没记错的话。曹景行对她姐姐的工作显然有些无动于衷,至少我问他的时候他没什么印象。高中时就读过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其实未必看得很懂,但还是很有兴趣的。后来又看过一遍,好多了。现在,他的书大量出版,现在的记者看了恐怕要汗如雨下。曹雷的书写的是她的配音心得。《重返61号公路》是Bob Dylan的一张专辑,这个名字显然说明了作者与民谣和摇滚乐的关系,《遥远的乡愁》说的是台湾民歌30年。弹指一挥间啊!曾几何时,译制片给中国人带来过巨大的快乐。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当然更多的是以DVD的格式,大家越来越习惯于原版字幕的看法。配音,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那些优秀的配音演员也渐渐老去,故去,成为记忆中的美好。最新的《读库》中有两篇马世芳的文章,他的母亲陶晓清是台湾民歌时代的发起人之一。他曾为罗大佑的《自选集》撰写文案。那一个时代的美好曾被两岸共同分享,我们称之为台湾校园歌曲。听到那《纷纷飘坠的音符》,是多么幸福啊!“千古异同空朱陆,百年兴...废逐尘埃”。再看看现在的配音、听听现在的歌,那些曾经的美好,真的远去了。前几天去艺术馆,大厅里停了10辆自行车。一骑之下,不向前行,却往后跑。时代在进步,真的吗? 阅读更多 ›
  •     我对于投入、认真、坚持的人,总是充满敬意。
  •     最近购买了几本有关译制片的书籍,感悟颇深,它不仅填补了我对译制知识的空白,更是我了解了译制片工作人员的酸甜苦辣,仿佛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感动之余,油然而生的是对他们的敬意和爱戴,谢谢你们。
  •     关于上译的一切我都喜欢。。。。。
  •     崇拜曹雷老师一代为译制片做出贡献的前辈!
  •     这也算“文二代”,哈
  •     没想到现在还能以这样低的价格买到这么好的已经绝版的书!太感谢了!
  •     对上海译制片厂的回忆,钩起我不尽的想念,那些美妙的声音世界,今日何在?
  •     每一部电影,都能沟起我往日的回忆。我们成长在七十年代,那个时候这些电影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童年。
  •     很好。值得拥有的经典。
  •     曹雷老师的风度让我折服
  •     译制片的年代。
  •     特别是对于配音爱好者来说
  •     遥远的绝响
  •     有很多介绍老电影~不错
  •     东西很好,我非常喜欢
  •     值得一读的回忆录。可惜缺少合适的线索串联,要从中做史料提炼的话很麻烦。再者,我也从不觉得上译的译制片就好到哪里去。
  •     对于上译控来说,这是红宝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