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十四家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1
ISBN:9787539942636
作者:陈庆港
页数:312页

作者简介

没有什么能够永远留下来,但是影像可以
国际新闻荷赛奖获得者、《真相》一书作者陈庆港潜心10年,深入中国西部农村,用摄影人的敏锐和洞察力,潜心记录最真实的农民生活,还原中国西部农村的时代变迁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带来最强烈的心灵震撼!本书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其详实饱满的资料无疑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珍宝,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夏,2000
第二章 秋,2004
第三章 冬,2007
第四章 春,2010

编辑推荐

《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一部描述中国西部农民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当今中国西部农村的缩影,中国时代变迁的阵痛和农村裂变的伤痕,文字和摄影的俱佳读本,用四季还原真实的乡土生活。

内容概要

陈庆港,1966年生,江苏盐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系,曾就职于多家媒体,现为杭州日报首席记者。《走出北川》获得52届荷赛突发类新闻一等奖,主要作品有:《20世纪末中国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状况调查》《细菌战调查》《外省人—农民工生存调查》《中国慰安妇》《灰度空间—抑郁症》等。其中《中国慰安妇》2005年获首届国际新闻摄影大赛金奖,《灰度空间—抑郁症》2007年获国际新闻摄影大赛金奖,新作《丽嘉则拉》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止庵:这本书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里面珍藏着我们最不能忽视的面孔。白烨:民间还少有这样执着的人,可以还原整个西部真实的面貌。李敬泽:用心灵去拍摄的人,文字一定也有摄魂勾魄的魅力。邱华栋:用独到的视角触摸生活底层,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生存。

名人推荐

吃土豆的人——读陈庆港的非虚构作品《十四家》张海龙“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一点也不期望任何人一下子就会喜欢它或称赞它。”——文森特•凡高看陈庆港的《十四家》,我总想起凡高那幅名画——《吃土豆的人》。那幅画有一种沾着尘土的、未剥皮的新鲜土豆的颜色。画上有肮脏的亚麻桌布和熏黑的墙,一盏吊灯挂在粗陋的檩梁上,向周围发出一圈昏黄的光。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围坐在一张狭小的餐桌边吃土豆。他们有着骨节粗大的手,有着宜于在沉重劳动中喘息的鼻。他们面对土豆做成的简单食物,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安于天命、逆来顺受的神情。凡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一点也不期望任何人一下子就会喜欢它或称赞它。”就这点而言,庆港的书也一样不会让人一下子就喜欢或是称赞。但是,他的出发点并不是讨好谁或是博取称赞,他只是要把那种震惊原封不动地传递给你,哪怕你会觉得浑身不适,哪怕你会感到疼彻心肺。《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这本大书,写的就是这群“吃土豆的人”。因为食物稀缺,所以“吃”这种日常行为在贫困地区仍然神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书里,庆港多次提到了“洋芋”这种食物。“洋芋”就是土豆,在整个西部都是这个叫法。我们来看看“洋芋”对那些“穷人”有多重要——2004年,车换生家收了200斤小麦,600斤洋芋。年底乡里给两袋面粉;2004年,蒋传本家地里收了5000斤洋芋,500斤燕麦;车应堂拉砖翻车,得救以后,车应堂坐了一会后,一口气把干粮袋里的半边馍和四个烧熟的洋芋吃完。两条腿又有了知觉,来了劲,就先用两手撑地,慢慢站起来;结婚那天,罗天全一早出发,中午到了小妹家。罗文秀做了苞谷饭,还有烤洋芋和酸汤,招待新女婿;郭霞翠打寿材那几天,天上没有云彩,山上也没有风,太阳照着,暖和和的。木匠赤着臂膀,在家门口干活。郭霞翠为木匠每天做三顿面食,不和洋芋;……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巧合,“穷苦农民”成了凡高和陈庆港“命中注定的主人公”。凡高这样形容那些“穷人”——“他们看上去就像野兽,男人和女人,都是农民,都有张黑色、土褐色、被太阳晒焦的脸,他们倔强地在土地上劳动。他们低声说话,抬头时候露出人类的脸。他们是真正的人。晚上他们回到窝棚里啃黑面包,喝水。他们的劳动使得别人可以省去播种的辛劳,为了生活,他们努力地收割,却只是维持生计。”仔细去看,凡高笔下的农民与陈庆港镜头中的农民如此相似,他们的眼神,他们的气质,他们的犹疑,他们的软弱,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惊恐,他们面对土豆时的神情与态度全都如出一辙。在这苍茫的人世间,这些“穷人”们从来都是老老实实在土地上耕种,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对生活别无奢望,日日劳作,却连维持自己生存的基本需要都很难满足。除了无可抵挡的贫穷,坏运气也几乎伴随着每一户家庭——2001年农历正月,李文福到河南打工,被人拉到离郑州不远的中牟黑砖窑里,干了四个多月,没有拿到一分钱;2003年,上初三的郭春燕患神经衰弱,不能再上学,在宕昌县看病,前前后后花了1900多元钱;2003年冬天,郭成松肺部感染,得上肺炎,治病花了500多元钱;2004年正月,蒋厚忠癫痫病发作;2004年3月,王想来再去内蒙古打工,10月回,到医院治腿,因费用高,放弃治疗;2004年6月,翟益伟老婆李萍会在浙江黄羊矿洞里拣矿石时被埋;2004年6月,高波得了结核性脑膜炎,治病花了2000多元钱;……这是为什么?哪里出了问题?难道劳而无获就是他们的命运?果真如此,你所说的曙光究竟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状况调查”这一宏大的采访命题,陈庆港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数次前往西部贫困地区,行程数万公里,从山西、陕西,甘肃一直到贵州、云南……他用大量图片和文字记下那种粗粝的生存图景。但是,仅仅记录“活着”这么一种状态显然非他所愿,因为“活着”本身并不能够作为最高价值而存在。他其实是想追问这时代的对错,想探究所谓贫困命运的真相,并努力寻找一切变化的可能。他内心一直有种冲动,就是让这种“重物”激发灵魂的丰盈,让我们生起一点恻隐之心,去和那些“吃土豆的人”对视片刻,他们需要关注。他和镜头姿态谦卑,只是沉默记录,绝不冒昧打扰。他只用最平实的手法来呈现,像端一盘土豆一样,双手把影像端在你面前,告诉你,这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另一侧面。在他的图片和故事里,有他的喘息和心跳,有他的全部诚意——没别的,就请看看这些穷人吧!真的,就请你看看这些穷人的生活吧!他像村里的会计那样给我们一笔笔算账:2004年,二荒菁村人均年收入,人民币370元,粮食285斤。就这么简单的两个数字,已足够让我们噤声不语。你知道的,这笔钱和这点儿粮食,在城里什么都不是,还不抵一顿饭,却是那些人们忙碌整整一年的酬劳。读他的书,你只需诚实,只需热泪盈眶,只需芒刺在背,只需骨鲠在喉你知道,世界从来都因对比而存在:死生、悲欢、贫富、轻重……因为对比,才能发生轰击般的相遇和关口前的质询。2011春晚,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吼出一首《春天里》。或许是为了平衡无所不在的悲伤,“十四家”的故事也结束在2010年的“春天里”。陈庆港有意按照“夏秋冬春”这样的四季为纵轴,拎出“2000、2004、2007、2010”四个年份为横轴,让生活的指示线一路向上,总算让故事在结尾的春天里略微明亮起来——2009年农历七月,车应堂家拆旧屋建新屋,十月搬进新屋;2009年,车换生打工挣了9000多元钱,这一年车换生干了200多天工,是他打工以来干工最多的一年。2010年正月,新屋开工。新屋有四间,砖墙瓦顶,坐北朝南。年底完工;2009年,车虎生家重新开始养猪,家里养有9头猪。2010年农历三月二十二,车虎生家买了一台价值6680元的农用三轮车。这十四户家庭任何一点好的变化,都足以让陈庆港欣慰。他能借此看到这十年里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更多的变化,看到中国数以千万计贫困人口正在摆脱贫困的全部努力。有时,他也会问自己,这十年的跟踪纪录最大的意义在哪里?关注贫穷能给这个经济规模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国家构筑怎样的价值?现在,他郑重作答:正是贫穷才奉献了富裕,今日之繁荣与他们密不可分。忘记他们,整个世界才会真正老无所依。

章节摘录

4  车换生和车应堂今天一起去县城拉车。车换生家就住在车应堂家的西边,离得不远。车换生和车应堂同岁。车换生和车应堂除了常常一起拉车外,也一起出门讨过饭。每年打七月份开始,小麦收完,地里没庄稼了,村里许多人便开始出门讨饭。他们往往要到过年回来,或者直到二月份回家种小麦。车换生和车应堂最近一次出门讨饭是在去年冬天,出门27天,讨回一百斤粮食(主要是面粉),乞讨地点在皋兰、建台、和平、武威等地。武威比较富,他们跑得多。车应堂说:“向人乞讨的时候,有的给,有的不给,也有人用调羹给。人家也难,讨的人多啊。一斤面要跑十几二十家,100斤面要敲几千户人家的门,每户给一撮。”他说“给一撮”时,将右手做成虚拳状。    车应堂的车把上系着个蓝布袋,里面装着他今天的干粮。昨天晚上临睡前,包彩春给车应堂烙了块馍。往蓝布袋里放馍时,儿子车爱忠抓住馍不放,被包彩春从他手里夺了过来。车应堂家的粮柜里大概还有30斤面,这面包彩春只留着为车应堂烙馍吃,包彩春知道拉架子车实实在在是份苦累活。    车应堂和包彩春是在12年前结的婚,包彩春是白土坡村四社人,他们是经媒人介绍定的亲。1997年秋天,也就是车应堂和包彩春结婚前一年的秋天,车应堂出门去了武威,一边讨饭一边卖苦力。车应堂在外两个多月,他用卖苦力挣的400元钱给包彩春家送了彩礼,还为包彩春买了衣服。结婚的那天是三月初二,田里的洋芋刚刚栽下,车应堂用架子车将包彩春拉回了家。那天,包彩春穿着车应堂给她买的红褂子、绿裤子、黑鞋子,来到了车家。当时,家里分给车应堂两间小屋,一床旧被子,另外还有一口锅,两只碗,一张饭桌。    车应堂家有两亩多地(今年种两亩小麦,半亩洋芋,收了600斤小麦,八背篓洋芋),全家一年要吃掉2500斤粮食,地里收下的不够吃。    和车换生的沉默不同,每次去县城拉车的路上,车应堂都要哼那首《毕玉莲游花园》的曲子。事实上车应堂不仅会哼《毕玉莲游花园》,而且还能用二胡拉出来。车应堂家有一把二胡。    车应堂的父亲会拉二胡,在他常拉的曲子里就有这首《毕玉莲游花园》。小时候,车应堂并不喜欢父亲拉二胡,也不喜欢听到这些曲子,因为他父亲几乎都是在讨饭的时候才拉二胡,只要这曲子一响起来,往往就是他手里拿着碗扯着父亲的衣角走村串户乞讨的时候。    车应堂的父亲是在七年前去世的,在外讨饭时得了病,等他一路乞讨着回到家时就已经不行了。父亲知道车应堂不喜欢他手里的这把二胡,所以在临死前他就托人把这东西卖了。    现在车应堂家的这把二胡,是父亲去世几年后车应堂在岷县重新买的,用八块钱从一个河南人手里买的。车应堂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买这把二胡。    虽然从来没拉过,但车应堂并没有花多少功夫,就学会了拉二胡。并且父亲会拉的那些曲子,《兰桥卖水》、《毕玉莲游花园》,还有《秦巧》,他很快就都会拉了。这些曲子早就印在车应堂心里了。    纸坊村离县城只有几里路,《毕玉莲游花园》车应堂哼不了几遍便到了。    拉架子车一年只三四个月有钱挣,每年收入300元左右。光靠拉架子车糊不了一家人的口。    5  窗上糊着的纸坏了许多个洞,透过那些洞可以看到挡在院门口的木栅栏,以及整个院子里的动静。    小黑猪哼哼唧唧着在院子里跑,一会到院门口拱拱木栅栏,一会又贴着院墙溜进灶屋,虽然它刚刚从里边失望地跑出来,但它还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进去看。灶屋里只有一座土灶,灶边的案上放着一把刀。小黑猪在灶屋里四处搜寻,将已经散落一地的木柴拱得更加七零八落,然后就又朝着院子里跑去。    三月二十六,车换生在县城里花12元钱买了这头小黑猪,没有喂的,小黑猪长得很慢,整天到处乱拱乱窜,它要在这种饥饿的状态下忍受一年多,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才能卖出去。到时大约能卖400元。400元钱能买300斤面粉,或者400斤小麦。300斤面粉全家能吃两个月,而400斤小麦全家能吃三个月,这样一比较,车换生和包明珍便打算到时就用卖猪的钱来买小麦。    包明珍也担心小黑猪坚持不到明年这个时候,万一没有长成就死了,那也卖不成肉。没人会买死猪的肉。想到这里,包明珍的脸上掠过一丝奇怪的笑。包明珍已经想不起猪肉的味道了。自从分家后,家里便再没吃过肉。分家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住的房子,就是那时分得的。房子的土墙已经斑驳,顶梁被烟火熏成漆黑,木门和柱子也开始朽烂,只有门框上的那副对联,还看不出旧意来:“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对联上的字是车换生写的,十几年前车换生曾经上过扫盲班,至今车换生仍保存着扫盲课本,课本被一层硬硬的脆塑料包着。车换生几乎能认识课本里所有的字,也能流利地背诵出课本里的词句:“国强民富逢盛世,日暖花开正阳春。”“阳光普照,富民政策好;芝麻开花,生活节节高。”“发展生产,讲究吃穿用;告别贫穷,摘掉落后帽。”……    因为车换生会写字,邻家的小姑娘车情兰就常往他家跑。车情兰13岁,因为交不起学费,小学没毕业她就不上学了。车情兰到车换生家来是想让车换生教她识字,每每这时,车换生的脸上便会洋溢出少有的笑意。他们坐在门槛上,车换生极其认真地用手在地上一笔一画地写着字。    透过窗纸的光有些惨白,映到包明珍的脸上看去就像是一层清冷的霜。炕上铺着一层光席子,凉冰冰的,所以一等到太阳有了暖意,包明珍便会移下土炕,抱着车想军到院子里的土墙下晒太阳。    包明珍穿的那件暗灰色的棉袄,是她结婚时的嫁妆,其实本是红色大花的。腊月下雪的时候穿着它会觉得冷得很,可现在已快是麦子扬花的四月了,穿着它也并不觉得热。邻近中午的阳光虽然很灿烂,有时甚至照得包明珍睁不开眼,但照在身上却带着冷意。    P26-30

图书封面


 十四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在言情泛滥的当下,人们总是因为恋情的失败而伤心,挫败,觉得自己受到了多大的委屈。可你也许并不知道,现在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有的人,还没有饭吃。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也拿不到一分工资,只得挫败回家。生病了,在当地的医院也治不了,那还算好的,有的甚至是没钱治。在这本书看完后,我真的觉得自己在幸福不过了,他让我看到了,类似于父母小时候的生活,感受到了那份不容易。
  •     看完《十四家》,心有戚戚焉。生活的厚重如同洋芋般论斤卖按个数,还愁轻贱的天灾怕无收,丰收怕无价。种五谷吃五谷同样也生着五谷病,活着的农村人仅仅为了活着就要付出一生的辛劳,而这种肉体的劳苦通常以老、病、穷的宿命终结,没有怨言,没有挣扎,生而知天命成了与生俱来的本能。十年,细微的变化在改变着他们,十年,他们依然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的残酷从而收获更大的利益。农业税的减免,学杂费的减免,一定的建房补助,医保的逐步健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福利了一部分人,可却无法从本质上改变长期落后和贫穷所造成的狭隘。如果发展的代价是牺牲了从出生之日起就已经终身在追赶城市人起点的那个群体,而且贫富差距愈演愈烈,那么社会的公平何在?试问有多少人怀着对农民的鄙夷却又享受着城市大发展的既得利益,该怀着愧疚和感恩难道不该是我们吗?人生有多少个十年。社会的悲哀造就了他们的悲哀,而他们的悲哀让我们能够坐享其成而又心安理得,确实是到了不仅仅该反思更该反省以自赎的时候了。
  •     声援穷人的写作——读陈庆港的《十四家》何平陈庆港的“十四家”——甘肃省岷县寺沟乡纸坊村六社车应堂、车换生、车虎生家,甘肃省宕昌县毛羽山乡邓家村郭霞翠、王实明家,云南省安尔镇雄县安尔乡坪子社小米多村水井弯社李子学、高发银、王天元家,云南省会泽县大海乡二荒箐村公所马四凹子村蒋传本家,山西省大宁县太古乡坦达村史银刚家、李拴忠家,甘肃省武山县马力县双场村李德元、王想来家,甘肃省毕节市朱昌镇朱昌镇七组翟益伟家,涉及四省七县七镇。我不需要按着地图找,就知道这十四家都在僻远荒蛮之地。写这个十四家农民十年的劳动、收入、迁移、疾病、教育、文化、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生存和变迁,对他们的物质、精神极贫极困的真相“报告”之,我应该是有着心理预期的。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被他们的赤贫,被他们未有穷期的的赤贫震撼到。可以说,《十四家》是我们高歌猛进光鲜时代的“穷人之书”。所谓的“生存”,在这十四家,一方面除了极个别的温饱之家,所有的日常生存几乎就是为简单的口粮苟延残喘地“活着”——在平瘠的隙地上望天收般讨口粮,或者背井离乡地讨饭、打工。他们,在乡者,忍饥挨饿;去乡者,有的被骗到黑砖窑黑工厂,有的客死他乡。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这十四家,只有极个别的成员有过偶然起意的盗窃摩托车的罪案。在许多大众传媒将“贫穷滋生暴民、刁民”当作当然的逻辑向“穷人”大泼污水的当下,陈庆港的《十四家》写了一群真正意义的“穷人”,一群赤贫却尊严地、忍耐地活着的“穷人”。他们都是我们时代真正干净、纯正的“良民”。“良民”即“穷人”,这使得《十四家》有了一种苍凉、不平之气。这是陈庆港之立场之关怀所在。我们把这种写作谨慎地命名为“声援穷人的写作”。因为,“穷人”在中国现代史已经缠绕了许多复杂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内容。因此,对“穷人”的声援并没有先天赋予,也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具有合法性。但陈庆港的《十四家》之“穷人”首先却是应该得到比现在陈庆港还要广泛的声援的。那么,何为“声援写作”?我考虑的是智识者的身份和责任。“谁”声援“谁”?当然是智识者对沉默“穷人”的声援。为什么要在“穷人”前加“沉默”的前缀。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在今天智识者也可能是经济、精神意义上的“穷人”,但却能够“丰富”、“丰沛”的言说。他们是是声音、言论的“富裕者”。而沉默的“穷人”,连言说的资格也可能被剥夺了。因此,“声援写作”强调的是能言说者对沉默者的道义、良知上的声援。“穷人”联系着的往往是社会的最“底层”——“小作坊式的工厂”、“有毒的流水线”、“煤窑和砖窑”、“农村”……2005年,作家刘继明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命题,“我们怎样叙述底层”?在此前后中国文学大量涌现所谓的“三农文学”、“打工文学”、“底层文学”等等。但读这些写作的所谓底层的生活,我们能够说已经解决了“文学叙述底层”的问题了吗?假定我们承认客观存在着一个曾经被遮蔽的“底层”经验有待作家去想象和叙述,但一旦作家进入了叙述多大程度上能够保证“底层叙述”的实现。“底层”究竟是怎样的经验和想象?这种智识阶层心眼里的“底层”和“穷人”,比如“道德优先”的“题材决定论”,比如对苦难的把玩,比如对“底层”的诗意想象等等,在新世纪中国写作中是真实还是幻觉?因此,如果没有清醒的反思,我们很有可能占据“道德的高地”却无法抵达“文学的高地”。 陈庆港的《十四家》近乎“实录”,不但既没有对乡村田园农家的牧歌想象,也没有嗜痛炫痛般妖魔化中国乡村,而且尽可能地褪去了“文人腔”和“文学腔”,不预设观念,不滥情煽情去“实录”中国乡村之“十四家”一角。“文人腔”、“文学腔”里说去,总感到和生活之间有种说不出来的隔膜。书斋里编故事,从江湖上看去,终是一派书生意气。不粗、不野,没有一股狠劲和杀气,很“贵族”很“山林”。当然,这差不多是整个中国文学的“病”。要知道,“人道主义”是好东西,知识分子的悲悯也是好东西,但那都是要有坚硬的骨、浓烈的血,才能撑得起,才能蓬勃和活顺。回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记得周作人在《人的文学》说过:“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慈善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混淆是当下中国文学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新世纪的写“底层”写“穷人”弥漫着廉价浅薄的同情。这种庸俗化的“慈善主义”的文学表达在中国现代文学是有着自己传统的。从五四“问题小说”的“爱”与“美”到“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分享艰难”,再到今天的“向往温暖”,现实主义一直没有能够被贯彻到底,甚至沦为作伪的“现实主义”。“慈善主义”不是“人道主义”。因此,对于我们当下心系“底层”和“穷人”的知识人、写作者们,我们能不能先收起浅薄的“慈善主义”,而是精准、到位地将底层的真相说道一二?在这一方面,陈庆港的《十四家》是可以作为一个正面案例的,也可以算作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现实”的一面镜子。比“慈善主义”更退步的是,“穷人”、“底层”、“弱势群体”在今天频繁地被知识界所劫持和征用,有时还不是智识者真的对“穷人”、“底层”、“弱势群体”抱有悲悯和同情。我不惮以小人之心去揣度,如果不沉浸到“穷人”、“底层”、“弱势群体”中间,不是“声援”的精神立场,在今天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去谈论“穷人”、“底层”、“弱势群体”,远比讨论“富人”、“上流”、“强势群体”安全得多,也容易博得掌声得多,当然也更可以树立起“知识分子”之“公共”名头得多。因此,那些“农村”的走马观花式的田野调查式的过客是很难抵达今日中国“农村”真相,也不可能指望他们予穷人以有力量的声援。捎带说一句,我用的输入法是“QQ拼音输入法”,有意思的是我用部分“声母”和“韵母”打出来最靠前的词却不“声援”和“穷人”,而是“生源”和“情人”。可见,我们社会的热点并不在“声援穷人”。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看完后才知道,自己所不满的处境,和书中的14家农民相比,有多么的幸福。
  •     有《粮民》做对比显得这本书好好= =
  •     他们像麦子一样活着,被收割,又默默死去,被黄土掩埋。
  •     甘肃、云南、贵州、山西14户农民家庭10年的生存和生活故事,求温饱而尚未能得。三农问题若不能真正解决,所谓的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后心情很沉重很震撼。
  •     当第一眼看到书时,被书的封面深深吸引,黄会色的特种纸沉稳而有内涵。书的内容没的说,特别是看到甘肃拉架子车的车换生,那张典型西北人的脸,看后感动!陈庆港以摄影而闻名。可惜书中摄影太少,看后不过瘾。
  •     蛮真实的,旅行的时候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情形
  •     真实的东西最痛。
  •     很值的一看,教育孩子也不错。
  •     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只有这样做了。战俘们就开始在晚上悄悄地互相割皮,他们将身上被刺上字和图案的皮肤一整块一整块地割下来。
  •     上大学时有一本《中国农民调查》,写的是新世纪之前的农民。新世纪都要过去五分之一了,世界的某些地方也还是没有变得太好。 城市里的中产阶层提心吊胆害怕大病、官非、破产等等天灾人祸将自己打落几个阶层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新世纪农民挣扎的不过是一口粮,一件衣,一片瓦。 茅于轼说,“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说话的人要有,办事的人也要有。那些真穷的,穷到没有渠道说话,穷到你以为他们不存在。不能做办事人,起码能做个传声筒吧。五星推荐。
  •     太残酷的生活。
  •     拿到书之后一口气读完的,五岁的女儿一直在问妈妈您在看什么啊?我在给她讲这是一个讲述贫困山区的故事,读完书后孩子大概也了解了什么是贫困山区,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最后女儿大大的眼睛里含着泪,妈妈,我们能帮她们吗?我说你想怎么帮她们呢,她说要把我们家的好东西都送给他们,真是好孩子啊!从这之后,只要孩子任性要买没有用的东西时,我都用这件事情提醒她,真的很有用,她现在总是念叨要去帮助别人不乱花钱了。
  •     记得在寒冷的冬天读完这本书然后哭了好几次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
  •     了解我们的国家,不能只看眼前的繁荣,还有那些遥远的贫困。睁眼看世界的人还在!
  •     我不知道怎样的一个作家愿意去花十年的时间来写这样一本书。这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是已经蜷曲了的再也直不起来的中国的脊梁。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但像我这样的屁民却除了同情什么也给不了他们。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一想到他们却从心底泛起一层枯黄的悲凉……向陈庆港致敬……
  •     被贫穷震惊。
  •     农民的身份,工人的工作,漂泊不定的居所。
  •     书有点特别:无序无引亦无后记。作者用黑白影像与文字展示了底层农民的真实生活。全书内容与它的装帧风格一致:厚重,残酷。读完此书,不禁唏嘘:在同一天空下,还有一群人这样生存着!或许作者选择的这“十四家”比较极端,但我觉得中国需要这样的记录,如果没人去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是打动不了社会打动不了人的。
    因能享受到的基本保障很少,只靠一亩三分地他们似乎很难生存,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全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出路很少。他们不仅没能享受到藏富于民的政策,还要承受种种非国民待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对这个群体,我们亏欠的太多,我们的农民兄弟!
  •     十四家农民的十年生活,我们看到了太多了无奈与无助。十年过去,我们为他们雪上加霜的日子落泪,又为他们似乎不再那么难熬的生活欣喜,但有一点始终纠结在我心头的是——我们永远都是局外人。
  •     了解农村,就应该看看。
  •     这是另一个真实的中国。不存在于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这是个被ZF刻意隐瞒来愚昧大众的中国!为了国家,奋斗不息!
  •     农村纪实文学
  •     才刚看了几页就感觉心情很沉重,但还是欲罢不能。。。。
  •     大地上苦难的缩影,真实,震撼
  •     城市化、打工仔、耕地荒芜,好像农村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要了解中国,怎能不读懂农村

    城里人始终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任何变更,没有农民的参与,都只是井中月
  •     用了十年写得一本佳作,读后震惊,真实原来就在我们心里那篇我们不愿承认的地方。
  •     不服学校里某五毛的洗脑 翻出来这本书 触目惊心 痛不能堪 在深夜里每个毛孔都张开的感觉 想去看看这个世界
  •     对于关心中国农民或者最底层生活人群的人来说,这本书很不错,很具体,很真实,有代表性。沉重、令人深思,
  •     看到这十年对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追踪报道,才知道居然有这么苦难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这种生活吧,同时把关爱尽可能的送达到需要的人身上,哪怕只是一个温暖的眼神。
  •     很快,很便宜,书的质量也很好。
  •     关注民生,关注底层,关注中国社会
  •     not my type
  •     #我的五个一#
  •     小时候家里穷,但还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他们的命运,恐怕不是一两代人能改变得了的。九年义务教育,通往外面世界的大路,是带来希望的必要条件。
  •     初看纪实文学很不习惯。但这最真实的记录,在深刻的提醒着我们,还有那样生活在贫困痛苦里的同胞们。
  •     即使处在当今超速发展的时代,在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忍受着饥寒交迫、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贫穷让人变得脆弱无力,一代又一代不得不循环往复着同样的生命轨迹,然而走出去却也不那么简单,只能期盼好日子能早点到来。
  •     另一种统计.
  •     粗粗翻了一下,还没时间细看,感觉从版面设计到文字内容都是很沉重的一本书,作者十年心血,应该不错
  •     很现实,很沉重
  •     反映中国西南部偏远农村人民的生活状态……值得一看
  •     其实随着年份的增加书中农民的生活也渐渐的好了起来,至少温饱能够保证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之前他们因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直面残酷现实的窘迫,以及他们所受的不公、欺骗等,况且,有些烟雾背后的无奈,一直都在呢。
  •     感觉这些年又发生了不少变化了吧
  •     有时候应该想一想,大多数人却不会去关注。
  •     早已向往的陈庆港的作品。还没细细看,先评一下。
  •     这本书真的很沉重,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真的太神奇了。一边是食不果腹,以乞讨为生;一边是几万元的酒宴,牛奶浴。 这个社会贫富真的很悬殊。 我们应该关注、关心弱势群体。。。
  •     搞活动我就买 买书容易 看书难啊 所以还没看
  •     看了不到三分之一,我只能说两个字:沉痛。
    我们在其他的地方过着其他的生活,看不到也就不清楚这些人的生活,比想象残酷的多。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种现象逐渐减少,然后消失。
  •     生活的力量
  •     卖炭翁一样的纯描述。以前读毛选,我家算中农,本书里的大概是赤贫了。
  •     中国那么大,我得去看看。
  •     看到这本书,看到还有那么多的人们过着那样的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过要做点什么,寄个衣服啥的,家属也很支持。不过无论如何,自己总觉得还是不够,或者说,自己做了一些的思考,感觉很沉重。还是好好珍惜今天吧,多一些感恩,少一些要求,还有,在力所能及时,提供些帮助。谢谢作者。
  •     这本书的作者花了10年跟踪边远地区14户农村家庭的生活和变迁。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下,这些家庭的生存状况之艰难让人沉默,苦难中的挣扎让人心酸,看着照片中的那些衣衫褴褛神情呆滞的人们,不由让人反思,难道他们就应该过这种生活吗?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是由这些广大的农民所贡献的,甚至是他们的廉价劳动让一些人先富裕起来,甚至是不光彩的富裕。而我们的社会又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划了一条鸿沟,当我们城市的孩子挑肥拣瘦的时候,农村的孩子只有玉米、土豆,更不要说时髦的衣服鞋子还有高档的玩具,有时候他们甚至连喝水都困难。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对他们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时间---要干农活,没有老师---只有同样贫困的民办教师,连小学都很难读完。10年来,生活慢慢地在改变,国家有免税了,有些补助了,农民也更多地外出打工。但生活还是很艰难,因为差距还是很大,10年不可能弥补这些差距。也许这本书不会改变什么,它只是记录了一段历史。希望我们这些生活的城市的人,多一些对农村对农民的关注,少一些奢侈,少一些浮躁。毕竟一百年前,我们差不多全是农民,人不能忘本,忘本会被历史惩罚。
  •     认真地看完了,了解了另一种生存状态,一下子理解了很多人。每每想到这里面的故事,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觉得生活已给予我太多,真的没什么可抱怨的。很喜欢作者的文字,平静、厚重,就像他的摄影作品。当然也很佩服他能坚持十年跟踪拍摄这些贫困家庭,想到并且做到,终让此书完成。
  •     西部农村真相,不敢相信竟是二十一世纪。封套用纸太薄,也是一幅苦相。
  •     最近一段时间热衷于这些纪实类的书籍&影片。焦躁,迷茫,贪婪等各种生活中的负能量在读完了第一章之后就烟消云散了,真的无法完全感受和想象,书中这些农民的苦难与挣扎....停顿片刻,清醒一下,其实你的生活真的很幸福。
  •     非常值得买来看一看,看看中国的贫困状况到底是什么样子。
  •     一直非常喜欢老港写的书 视角与众不同
  •     作者潜心十年之作,必须要支持,还原一个震撼的农村真相!
  •     非常厚实的一本书,还没有细看,既然是写实肯定不错!
  •     两个月没有看完一本书,回家两天看了一本算是纪实的书,作者用10年时间跟踪这十四家人,写他们的变迁,这也是中国贫苦农村的缩影,总得来说日子还是越来越好的,永远逃不了吃,住,每看一家我都会对比自己家,和那时候的年代,发现自己真的过得太幸福了,早上老妈还看到这本书,问我,为啥他们要生活在那么偏僻的地方?也许祖祖辈辈就在那吧,这些大山里的农民为了生活拼命打工,再看看自己何不珍惜? 整本书里过得最好的一家是在大山里当民办教师的那一家,十年后子女也都走出了大山。教育还是贫苦百姓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     十四户家庭,十年记录,见不到一丝希望。一个只有苞谷,洋芋,搬砖,乞讨,疾病,欠债,挨饿的贫困第一现场。即便是打工迁徙或者出门乞讨,依旧无法如诅咒般如影随行的贫困魔爪。如果说马太效应是一个生生世世的诅咒,那是否就意味着饥饿,贫困,疾病和苦难定会终其一身?人,从出生开始就不是公平的…
  •     认真是一种信仰
  •     很真实的反应了中国西北农民的艰辛生活,也不乏一些看了想流泪的片段。不过感觉对于一些细节的描述比较缺乏。
  •     很现实也很痛的书,很难想象当今社会还会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     一部很深刻的书
  •     一切来源于最基本的
  •     最底层...
  •     陈庆港所著的记录文学《十四家》实录了14户农家从2000年到2010年的家庭变迁,处于绝对贫困的家庭在2010年以后还有这么多,现实让人很无力;香港有个纪录片《穷富翁大作战》,让多名富裕家庭的人去体验底层人家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后,这些富人的结论是:在这种状态下,仅靠自己的努力,完全没法改变命运。
  •     忘了那句话的原话是怎么说的了,大意是一个时代背景下只要看一看大众的阅读焦点是什么就能准确的评判这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取向,很欣慰能够在那么多所谓的励志、教你如何成功、怎样厚黑或是玄幻怪诞穿越充斥的文化**中还有这样的一本书,虽然它读起来是这样的沉重——我在周末返家的城际动车上读它,4个小时看了不到100页,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是这样的一种心情,沉重、哀伤、压抑甚至是愤懑,我们太多的人被我们现在所谓的繁荣的表象所蒙蔽,直至我们整体失忆或是整体忘却,这是可悲和不可原谅的!向作者致敬!
  •     伤感,不患寡而患不均
  •     好书,感动、感慨
  •     不忍卒读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摆脱贫困,不要沦为一句口号,要见真章!
  •     唯有理解真正的贫穷,才会看透这个世界为何有如此多的罪恶。可我们仍要追问,这漆黑的看不见一点光的世界会变好吗?
  •     作者很不错,不轮文字还是图片,非常深入,可以看清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
  •     若干年前有春桃们的中国农民调查,今日“十四家”不知如何~
  •     姐姐推荐的,不过我有些看不下去,同样的我喜欢看出梁庄记,但是这本书自有她的意义
  •     看这本书的时候,同时也在看《后台.三》,觉得是那么透彻地理解了伍勇那一句“我能理解下层百姓的痛苦,但我无法理解政府的难处。”;是那么从跟根底里审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抱怨生活?”;合上书后播放那一首“天国的女儿”,觉得那声音,那呼唤和无奈的凄凉是从王实明行走着的那座见不到头,看不到尾的层层叠叠大山里喷出来,而那座大山是两叶厚实的肺!泪悄然滚落,我也不去抹拭
  •     感觉图片上加字很难看
  •     满世界的苦难,或许,从这个角度看,“生存”二字是对的。
  •     弥知稼樯之艰
  •     和《江村经济》有些方面比较类似吧。 从2000年-2010年中国14家农民生活变化的追踪,看到好多童年时候生活,虽然相对较苦,但是没想到会有比我们生活差这么多的人。 里面记录的事情,有的让人看完难受。一年四季,春夏秋劳动,冬天没事出去乞讨,老人也出去,但出去可能就会死在乞讨的途中。有的老人累死抑或是饿死、冻死在途中,子女仿佛是小偷一样,只能把老人像一个行李一样偷偷摸摸的通过客运车运回家中。
  •     “借人家的牛使要爱惜”……读了心里特别过不得,书评日后补,确是好书!
  •     生命粗糙的轮廓,深深地扎根,痛闷地挣扎。看得见的贫穷,看不见的绝望。我曾经以为的穷,在此刻已不算什么。我曾经以为的悲伤,此刻只是荒漠里的浅沙。我们还在寻找用华丽的辞藻修饰生命,冷漠了那一角落的贫穷。嘶哑地呐喊,不见回声。如此生活,如此忍受,只见混月,不现清酒。
  •     對於戲劇,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以分享,警示抑或共鳴。而這本書寫下的是人間悲劇,正如它的內封面那樣,黑色的,完全黑色的,沒有任何想象的黑色,也正如它大包封的顏色一樣,土灰色,沒有了任何的空間可以延伸。
  •     不能忘本啊
  •     这是一本记实的书,很接地气,因为很想了解大西北真实的农民生存状况所以买了,还是挺有冲击力的,非常值得一读!
  •     很少看纪实文学,大概用“冷峻”二字描绘这本书是最为合适的吧。文字是冷峻的,作者就这样用静静的近乎平淡的语言描绘着十四个家庭的生活,不,应该不能叫生活,是生存。冷静的笔触显然更有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因为文风,更因为作者十年如一日深入到十四个家庭中。读罢全书,只能唏嘘,因为很多故事实在太过离奇近乎编的但是这种平淡的笔触又让你相信,这些都是在祖国大地上真是发生过的。他们中有一直在家务工的农民,有出门打工的农民,有外出乞讨的农民,更有大山中的民办教师,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生存是很困难的事。读完心中有说不出的压抑,才真正体会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人真TM是畜生。其实农民最怕的还是得病,治病费用真是和他们的收入完全无法成正比。
  •     真实性我不知道 摄影一旦掺杂进艺术 写实就会出现媒体一样的偏差 镜头的角度也许会带有主观
  •     不抒情不评论,只是记录,冷静克制。最底层的贫困,总是叫人不忍细看。
  •     中国的农民 还有那么多人 在卑微而辛苦的生活着
  •     初读这本书,心情很沉重,诺大的中国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温饱、生存而挣扎,看看他们,想想我们,我们有多幸福。愿书中描绘的那些生活在中国快点消失。
  •     权贵们的奢华我们无法体会 穷人们的苦难我们亦是难以想象
  •     很沉重 有时候甚至不想再翻开它读下一页 然而我不想面对的却是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 国家能为他们做什么呢 不知道 就算扶贫济困的政策出来 他们又能等到那一天吗 不知道 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很差
  •     深沉 严肃
  •     并不喜欢这个叙述方式
  •     提升当下生活幸福感必读之良书,总有一些残酷的现实会打动你。贫穷从未远离中国农村,在记忆中某些行径依稀可寻。悲伤绝望这些情绪化的词语摆在为吃穿奔命的生活面前只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些喟叹:即便生活如此多艰,书中的这些人对亲情对爱情哪怕滴水之恩,都保持住了最基本的人性和真善美,他们从来没有对此质疑过,一味地践行。在日子慢慢好起来的今天,为了获利,一些人的的精神世界已经连良知二字都抹杀掉了,可悲至极。中国的农村和庞大的农民群体永远是中国最应该正视和善待的重中之重,而非其现在所呈现的模样。
  •     很好,看了之后,才觉得自己生活的很幸福了。
  •     还没有读完,不错
  •     帮妈妈买的 妈妈说挺不错的
  •     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