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纳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我的母亲是纳粹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544709446
作者:赫尔加·施奈德
页数:189页

作者简介

《我的母亲是纳粹》是作者赫尔加·施奈德讲述她与纳粹妈妈之间的故事的回忆录。赫尔加四岁时她的妈妈就抛夫弃子(还有赫尔加的幼弟)加入纳粹军团,从此一去不回。往后的日子里,赫尔加只见过妈妈两次,第二次母女相见是在维也纳的一个养护中心,老母已90高龄,赫尔加怀着自幼累积的满腹疑问及复杂的怨怼情绪前去探视,她很想知道妈妈是否明白她对她造成无以弥补的伤害,但她衰老而神智清明的妈妈说:“女儿啊,不管你喜不喜欢,我是从来没有后悔成为党卫军的一员,你懂吗?”
对于在集中营里协助毒杀犹太人,协助医生进行恐怖的活体实验,还有虐待囚犯,赫尔加的妈妈也只认为这是服从命令而已。赫尔加既想跟妈妈和解,又想要报复她,她有太多疑问得不到解释,太多挣扎无从安抚。临走前,尽管年迈的妈妈像个孩子般的缠着赫尔加不让她离开,赫尔加看着妈妈信赖的目光,内心却发出了“让我走,妈妈”的呼喊,她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并不恨她,只是不能爱她而已”。

编辑推荐

  1941年,柏林。四岁的小赫尔加看着妈妈离去的身影嚎啕大哭,从此,一别就是三十年。再次见面时,得知妈妈当年毅然离去竟是为了投身纳粹组织,赫尔加痛苦地转身离开。二十七年后,妈妈已是九十高龄,赫尔加怀着自幼累积的满腹疑问及复杂的怨怼情绪前去探望,她想知道妈妈可曾明白五十七年来她给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创伤……

内容概要

赫尔加·施奈德,1937年生于波兰,童年在德国度过。现定居意大利博洛尼亚,以写作为生。

章节摘录

  维也纳,一九九八年十月六日星期四。在旅店里。  今天,妈妈,二十七年来第一次,我就要与你重逢了。经过了这么多年,你是否还不能体会自己给子女们带来了多么深痛的创伤?我一夜无眠。天就快亮了,我打开百叶窗。晨曦如同一层明亮的薄雾,笼罩在维也纳的屋顶之上。  今天我们就要重逢,妈妈啊,那会是什么感觉?你执意加入海因里希·希姆莱的邪恶组织,不肯再做我们的妈妈。作为你的女儿,我该有什么感觉?  对你感到尊重吗?那也只是因为你上了年纪,不会有其他原因。还有别的什么感觉吗?  很难说我对你毫无感觉。毕竟你是我的妈妈。但我想这绝非是爱。我不可能爱你,妈妈。  我感到内心一阵煎熬,禁不住回想起我们上一次见面的情形。那是在一九七一年,是我们分别三十年后的第一次相见。当时,我得知你曾是党卫军的成员,这个发现令我无比痛苦,至今想起来都感到心惊胆寒。  可是你丝毫不感到后悔。无论是对过去,还是对你曾经从事的工作,抑或是对那个无比恐怖的杀人工厂——作为那里的模范工人,你至今洋洋自得。  七点钟,天空一片灰白,看来就要下雨了。今天我们就要重逢,妈妈啊,五十七年前你抛弃了我,而今天,经过了仿佛一生一世那么漫长的时间之后,我们又要见面了。我的内心蠢蠢欲动,那是一种充满痛苦的激动之情。无论如何,你仍旧是我的妈妈啊。  我们能谈些什么呢?你会对我说些什么?对于你从未给予我们的一切,你会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悔意吗?你会像一个真正的妈妈那样用亲吻迎接我吗?为了等待这个亲吻,我已经花去了半个多世纪。或者,你会再一次用你的冷漠无情折磨我吗?  一九七一年,我和年幼的儿子伦佐在意大利生活;我突然急切地想要找到你。我找到了。我和儿子一起匆匆赶赴维也纳,向你张开怀抱。可是,看到外孙,你却是那么冷漠。这个男孩用如此好奇的眼光打量着你,你却不愿给他哪怕一丁点儿外祖母的慈爱,正如当年,你最终使我完全失去了母爱一样。因为你根本就不愿成为妈妈。从我和弟弟彼得出生时开始,你总是把我们交给别人照看。可是就连第三帝国,尤其是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都在大肆宣扬母爱亲情。  妈妈啊,就连你的上级,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都坚称,党卫军的成员必须严格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对血缘相同的人忠心不二。难道你的子女和你拥有的不是同样的血缘吗?  不,你根本不想成为妈妈;权力才是你更渴望获得的东西。站在一群犹太犯人面前,你就会感到自己拥有无比的权威。一个看管犹太人的警卫,守着一群被剃了光头的犯人,他们个个目光茫然,饥肠辘辘,精疲力竭,孤苦绝望——妈妈啊,这是多么卑鄙无耻的权威!  我凝视着维也纳布满阴霾的天空,心头涌起一阵逆反的冲动:我后悔自己那样积极地响应一个陌生人的要求。我对自己说,本该置之不理才对;我本该放手,就像过去的三十年那样,任由这件事不了了之。  当时我是那么急不可待,立刻就决定动身来看你。  八月下旬我收到一封来信,真是奇怪,我还没打开信封,心里就没来由得忐忑起来。信封是令人恶心的粉红色,那里面究竟装着什么呢?从维也纳不可能有我的来信。自从我一九六三年离开那里,就已经和旧时的朋友断绝了一切联系。  写这封信的人是一个名叫吉赛拉·弗莱赫斯特的女子,她自称是我妈妈的至交。看了信我才知道妈妈尚在人世。  是的,妈妈尚在人世,不过最近刚刚被送往保养院——一个为老年人提供看护服务的养老院。她的健康每况愈下:出门会迷路,总是忘记关掉水龙头,更糟糕的是还会忘记关掉煤气,结果差点炸掉整座房子。鉴于这些情况,据说她对自己和他人都已经造成了危险。  刚开始,由当地的精神健康服务机构负责照顾妈妈:一周里有三天,她必须去老年医院接受治疗,其他时间里,各种各样的社会工作者会前来照看。可妈妈总是把他们轰走;显然岁月完全没能改善她的性格,妈妈还是和以前一样疑神疑鬼、桀骜不驯。不过,人们最后还是决定让她搬离公寓,住进有专人日夜监护照看的地方。  “你妈妈已近九十高龄,”信里最后说,“她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你难道不想再见她最后一面吗?毕竟,她还是你的妈妈啊。”  这些曾经显得平板而客套的字句,如今却深深撼动了我。一九七一年那次见面令我深受伤害,从此之后,我把对妈妈的回忆埋进了心里最深最暗的角落。多年来,我渐渐真的相信妈妈已被埋葬。我想象她就被埋葬在维也纳的某个阴魂缭绕的墓园里,那是她和我父亲出生的城市。就是在那同一座城市里,我在寄宿学校度过了孤独而苦涩的童年;这是一座令我敬仰却无法热爱的城市。维也纳,充满古代帝国的尊严;它是如此严谨有序、仪态万方、绿意盎然,又是如此洁净美好、覆满森林。  即使在跨越了二十七年时空距离的今天,维也纳在我眼里仍旧充满着谜一般的魅力。  我一直都在自欺欺人。我编织美好的谎言,对自己说妈妈已经去世,再也不会带给我任何痛苦和折磨。丑陋的粉红色信封里装着的那封来信却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现实。  七点二十分,天空飘起蒙蒙细雨。阴沉的天空加剧了我的不安。  我越来越感到,不应该理会那封来信。这虽然会令我心神不宁,但是等过了一段时间,我会渐渐像埋藏其他一切往事那样把它埋藏在记忆深处,一切又将恢复表面的平静。可是我却没有这么做。弗莱赫斯特太太那悲伤的话语,竟使我不能自持、甘受摆布。或者是好奇心在作祟:今天的妈妈会是一副什么样子呢?  又或者,难道是心底里那份愚蠢的期盼又悄悄复苏了吗?也许她已经变了;也许年岁的增高已经软化了她的心灵;也许她甚至可以做出一个妈妈本来该有的姿态。我满心好奇,还有希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邪恶的吸引力。我屈服了,仿佛生怕自己改变主意似的,我立刻通知弗莱赫斯特太太我很快将抵达维也纳。  妈妈啊,今天我就要与你再次见面,我的心怦怦直跳。我对你说些什么好呢?你会像一九七一年那次见面时一样,只知道谈论自己和过往的种种吗?随着纳粹倒台,你就像突然被消除了所有社会身份,我们见面时你是那么兴高采烈,因为终于又有人来听你喋喋不休了。这一次,你还会像上次那样大肆夸赞以前的同党,说很多人都是“热爱家庭、无可挑剔的男人”吗?  我记得你上次提到鲁道夫·霍斯这个名字。你吹嘘自己跟他关系热络,并和他的妻子还有五个孩子往来频繁。你说霍斯是奥斯维辛最优秀的领导,还说他被调走后你非常难过,因为这样就不能再拜访党卫军大本营里霍斯太太优雅小巧的居室了。那房子周围都是电网——无数囚犯扑向这层电网,以求速死和永远的解脱。霍斯调走了,没有他那充满田园风情的家庭氛围,你失去了力量的源泉,也从此失掉了去除疲劳的良方——就连你这个精力过人的警卫,也会有被疲劳击垮的时候。  后来,当我有机会读到霍斯在接受审判期间直到最后受刑时写下的回忆录,心里真是又吃惊又难过,我不禁再次感慨:你竟然能把事情美化到这样的程度。不过也许,妈妈啊,也许你已经变了。也许我们终于可以像一对真正的母女那样倾心交谈。在这漫长的一生里,我们这对分别了二十七年的母女还从来没有真正交谈过呢。

图书封面


 我的母亲是纳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纪录片,就是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历史的。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个个瘦得如皮包骨,目光茫然,他们如同机器人一样被警卫驱使着劳动,再在他们精疲力尽无法实力后处决。他们的头发堆积成山,有的警卫以惩罚人为乐,更有人活剥人体做成灯罩。更加让人气愤的是,直到2011年,只有被证明直接参与大屠杀或者使用酷刑的纳粹分子,才会被认为有罪并获刑。在一场针对三十几人的审判中,虽然全部获刑,但只有一个人承认自己有罪,其他人俱不认罪,获得监禁都在十年以下,之后更是减刑,最终,这些犯人最多也才被监禁两年多,审判结果让人失望。在《我的母亲是纳粹》这本书中,作者赫尔加·施奈德的母亲便是那样一个顽固不化的党卫军军官,这位座右铭为“无论如何,绝对服从”的母亲,为了权力、欲望、热忱、使命,她抛弃了幼小的子女,投身纳粹组织。三十年后再见,赫尔加才知道自己母亲是杀害几十万犹太人的刽子手之一。这本书的视角独特,既不是幸存者,也不是犯罪者,而是犯罪者的子女的视角,让历史有了全新的解读方式,也让读者脱离历史事件本身,关注历史中恐怖事件带给人们的影响(这种影响尤其是事件制造者亲属的)。在书中,作者写到一件事,她参加种族法案制定五十周年纪念仪式时,一位幸存者对她说:“我恨你!”作者因为自己母亲的行为而被人憎恨,幸运的是,那时一位理智的老人。但这样的事定不会只出现一次。因为无从选择的出生,有了一位犯了大错,与世界为敌的母亲,可能会被憎恶、辱骂、孤立,甚至遭遇其他更加令人难受得无妄之灾。即使她记不得自己母亲的样子、发色,被母亲抛弃时年仅四岁,对自己母亲的作为毫不知情,更是无法影响母亲。一个杀人犯的女儿这样的身份,尤其是一位可称为灭绝人性的杀人犯女儿的身份,是血液决定的,无从改变。赫尔加只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对母亲行为的不认可和指摘,所以她积极参加到种族法案的相关活动中,所以她诱使自己的母亲披露历史,所以她写出了这一本书。她书写的是那段历史中生而为人的困境,是历史的真相。书籍的整体架构十分简单,但其中夹杂着的史料却让人触目惊心:六个月清理掉八万犹太人。使用毒剂可三至十五分钟使人致命。不能劳动的犹太人(包括全部年幼的孩童)立刻被送进处决室。在学校里,德国小孩被教师教导要恨德国人。在话语的鼓动下,即便是刚刚还觉得犹太人可怜的德国孩童转眼间蜂拥而上,对犹太人又踢又打。而德国人中爱好和平的那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性命之忧,却同样遭遇了饥饿的考验,没有人看得到未来。“我无权做任何个人的思考,有任何个人想法或者感情。相反,我的职责就是毫无异议地遵守上级的命令,就算那些命令意味着用毒气杀死千百万犹太人,我也乐于执行。”这或许是许多党卫军军官的心声,我们对其感到困惑、压抑。也是这样的书籍出现,历史被人重申和完善,使后人铭记和思考,尤其是那些丑恶的历史。
  •     哪怕那只坚定 他们眼中顽固不化的思想依旧影响着我们我们坚信着 那只思想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 从我出生那刻我就是一名党卫军永远效忠元首坚定不移.就好像前世界体育部长萨马兰奇. 至死效忠纳粹记得72年还公布过的签名 我永远高举右手 恭候您的差遣我们都是党卫军军官.应该誓死追随元首.我们绝不投降.绝不后退.告诉我的元首我尽力了.告诉我的母亲我依然爱他
  •     一次见面,一场对话,n段回忆;没有目录,没有章节,没有跌宕的情节;一本普普通通的德国二战纪实小说;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的小说。看着小说里的母亲,一次次地想起《朗读者》里的汉娜。同样是女性,同样是纳粹党卫军,同样是集中营守卫,同样陷入集体的无意识状态,忠实地执行自己的命令。只是,小说的母亲更加狂热,更加痴迷,几十年后对那些理论仍然痴迷。相比之下,汉娜则是另外一种风格。赫加尔,那个女儿,面对顽固不化的母亲,让人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奈。想必二战中这样的人物,不论男女都不少。正是他们这样无数的小人物,有意无意中支撑起那个令人恐惧的“第三帝国”。历史已经过去,但是历史的印迹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不管在哪里,只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理性地看待历史,看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看到历史上一个个无名的小人物。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一个女儿碎碎念地回忆着自己破碎的童年,也许言语不够煽情不够华丽,但是却透露出千丝万缕纠结缠绕的心绪,对母亲的爱与恨,对战争的愤怒与无奈……
  •     一口气读完,某人推荐的
  •     作者让我感觉好做作,一直在强调母亲给自己带来的创伤,但从没有思考过自己有没有可能去宽容。虽然母亲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但从良知的角度,作为子女也应该不再去刺痛这个可怜又可悲的母亲。
  •     一个纳粹的母亲,不能恨,也不会爱。
  •     故事结束的有点不是时候,感觉这对母女很特别我是指各种ANTI
  •     我无从评论,它和我以前读过的母爱都不同,她宁愿用痛苦的回忆,卑微的乞求想让孩子再多陪一会儿,作者的写作水平不是那种大家手笔,可是情感是真切的
  •     高中时初读曾经和作者一起矛盾过,至今也得不出答案,如果我的母亲,本应是我挚爱的人,在抛弃我多年后出现在我面前,并且和我持有完全相悖的、错误而残忍的观念时,我会怎么办呢?我还会亲吻她的脸颊并且叫她妈妈么?
  •     昨晚22:45
  •     不喜欢,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矫揉造作的圣母心态。对“平庸之恶”的深度阐释也不够。不过如果拍成对话形式的长镜头影片效果就不一样了。另外,这傻逼中译名为了搏出位也是蛮拼的。
  •     帮同学买的呃 包装还不错
  •     帮同学买的,她很高兴,应该内容不会差把
  •     她们是被时代愚弄的人
  •     母亲,尽管罪孽深重却也不是不可以被女儿原谅。狂热的不是她一个人,是那个年代对她的洗脑,母亲,她也是个苦难的受害者。
  •     主人公的母亲是纳粹时期党卫军的刽子手,时隔二十七年后,当主人公再一次面对这个抛弃家庭、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纳粹组织的老母亲,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是对血亲本能的亲近,另一方面是对母亲罪孽深重而不知悔改的态度的深恶痛绝。母亲的形象刻画得很生动,她的老态龙钟、人性的扭曲(时善时恶)。作者很好地描绘了人物内心的复杂心理,并且在人物交流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揭示出了纳粹带给世界的灾难,无论从题材、立意,还是到情节、人物,都表达得很出色。小说翻译得也很通顺,很有代入感。看到书中主角的名字同作者的名字相同(赫尔加),不知是不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改编的?弄清这点应当是有意义的(如果是的话可以增加小说的说服力),但本书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跋,也就无从得知了(编辑的锅)。【8.6万】【家】
  •     上一代人没有了爱的能力,如何要求下一代人去爱他们?
  •     有震惊的地方,也有压抑的地方
  •     当时tx在厕所捡来看的 现在还回去 更多的还是因为历史本身吧 还行
  •     给我更多的不是关于二战或者纳粹,或者人性方面的启发,而是关于母亲。母亲没有选择爱或不爱的权利,确实不是每个女性都天然具有母亲的属性,但是如果不能承担母亲的责任,你只能不要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天然具有需要母爱的属性。不能既不想付出爱,又要别人喊你妈妈。什么好事都占了就不是人生了。女人有选择走出家庭的权利,但是前提是能够照顾得了孩子。否则只好在家呆着,或者不要孩子。
  •     不断揭开伤疤的过程
  •     洗脑太可怕了
  •     看了这本书,突然觉得纳粹人在摧毁别人的同时也摧毁了自己。一直不知道他们的行径到底是由什么支撑的。他们做了纳粹的同时也失去亲情,爱情。对于他们自己的心灵也极度扭曲了。
  •     适合年龄大一点的人读,最起码要有孩子
  •     “整个世界都不明白,最后他们全都联合起来毁灭我们。”
  •     这种写作手法个人不太喜欢咧.....
  •     只希望,活着就好好活
  •     翻译得很年轻
  •     泯灭了人性,成为机器,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纳粹,看一个纳粹的女儿的心声。
  •     很真实,读的时候仿佛眼前有一副画面展开。可是真的心里异常沉重,忍不住引发在忠诚与人性之间如何取舍的思考。不过看到里面各种熟悉的名词各种成就感啊!!
  •     看了开头,看了结尾。只是不太好意思打更低的分。看到我头很痛的文字。
  •     书的内容一般,一会就翻完了,没有什么内容,
  •     用两个早晨和一节马克思课读完的书 插叙的结构并不使人混乱 未经历过历史 我很难想象 Helga为何不能在母亲如此沧桑的时候接纳她
  •     作者字缕行间卫道士一般的洁癖感让人不忍卒读。
  •     真实的东西有时候确实很残忍,但是为了更了解人性,应该去直面一些悲哀的历史。《朗读者》很大程度上将故事美化了,最记得“女儿”对“汉娜”说:LET ME GO,MOTHER.I DON T HATE YOU,BUT I CAN T LOVE YOU....
  •     读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二战时期的人性
  •     纪实文学
  •     感觉作者有点矫情..
  •     我没有全读完~但让我想到了一个人
  •     很简单一本小书
  •     清口味的纳粹书籍。很简单很薄。没什么特别的。纳粹战争引入书吧
  •     很久之前看的了,纳粹类题材启蒙书。 偶然借到的一本书,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对纳粹类题材很感兴趣。
  •     母亲+纳粹,记录下的矛盾心情是后辈的感触,当事人的理所当然更显出真实的残酷。
  •     作者跟她母亲其实性格蛮像的。都是被她们的观念、主义严厉地控制着,虽然她们的观念、主义大不相同。
  •     深刻.崭新.伤痕.
  •     集体无意识的行为让我一次一次想起《朗读者》里面的汉娜。
  •     就是女儿与年迈的纳粹母亲斗智斗勇套出一些于现实无关与亲情无关只是为了让自己恨母亲,我怎么觉得这么变态
  •     很真实。但语言有些絮叨。展现了一些纳粹当局者的真实情况。
  •     想起李南央那篇《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对书中母女见面谈话内容表示怀疑,母女三十多年没见面,女儿一再追问母亲的罪行,这不合情理。但这也可能是文化差异的原因,可能老外看到《我有这样一个母亲》的时候,也会觉得有点难以理解,但我们知道这样的人还真有。
  •     很喜欢,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很想拥有一本,所以,就买下来了。
  •     服从与忠诚,往往成为残暴无脑者自我辩护的借口
  •     那个时代的人已无法改变
  •     不喜欢,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矫揉造作的圣母心态。对“平庸之恶”的深度阐释也不够。一直在想象拍成对话形式的长镜头影片效果说不定更好。另外这傻逼中译名为了搏出位也是蛮拼的。
  •     对于母亲,她狠不起来,可也不能爱她。
  •     还不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