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的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筒子楼的故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301172674
作者:陈平原 主编
页数:253页

作者简介

《筒子楼的故事》汇集了北大中文系二十余位教师及家属回忆在北大筒子楼工作生活经历的文章。筒子楼是20世纪在中国高校中相当普遍的教工宿舍,营造出特定时期的文化生态,其居住条件构成了书中诸多学者感悟人生的重要对象,成为他们塑造文化风格的影响因素。书中几代学人记述了艰苦的求学治学经历,感人的师友交往,苦中取乐生活场景,读来令人叹息,又富有趣味,留下了对特殊时期的生动叙述。

书籍目录

想我筒子楼的兄弟姐妹们(代序)形形色色“筒子楼”怀念50年代住在未名湖畔的朋友燕园忆旧(1950—1954)孩子们在燕园成长燕园长屋与迷糊协会世事沧桑话住房湖畔的雪泥鸿爪半间“小屋”旧事琐忆我与筒子楼我的生命的驿站——20年北大筒子楼生活拾碎往事杂议筒子楼的回忆家住未名湖19楼的回忆我的那间小屋北大“三窟”燕园筒子楼琐忆——从19楼到全斋我们家的八年筒子楼生活“非典型”的筒子楼故事44楼杂记我在燕园住过的那些地儿筒子楼杂忆末代筒子楼附:北京大学校园简图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饭桌上聊出来的“闲书”。  汇集了北大中文系20余位教师对筒子楼居住时期工作生活情景的回忆文章。作者有唐作藩、谢冕、孙玉石、严绍璗、钱理群、温儒敏、陈平原、孔庆东等。陈平原先生说:“作为过来人,我们怀念那些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与校园记忆。”

前言

  这是一本饭桌上聊出来的“闲书”。  去年3月,北大出版社高秀芹博士来谈书稿,听我讲述当年借住女教师宿舍的尴尬,竟拍案叫绝,说类似的“筒子楼的故事”,许多北大教师讲过。那是一段即将被尘封的历史,高博士建议我略做清理,为自己、也为后人,编一本好玩的书。当时颇为犹豫,因为,此类“苦中作乐”,自己珍惜,旁人未见得能理解,更不要说欣赏了。  几天后,同事聚会时,我谈起此事,竟大获赞赏。于是,乘兴发了个短信,试探一下可能性。说清楚,这不是北大中文系的“集体项目”,纯属业余爱好,很不学术,但有趣。作为过来人,我们怀念那些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与校园记忆。再说,整天跑立项、查资料、写论文,挺累人的,放松放松,也不错。4月1日发信,说好若有二十位老师响应,我就开始操作;若应者寥寥,则作罢。一周时间,来信来电表示愿意加盟的,超过了二十位。这让我很是得意,开始底气十足地推敲起出版合同来。  接下来的催稿活儿,可就不太好玩了。约稿信上称:“文体包括散文、随笔、日记、书信、诗歌、小说等,唯一不收的是学术论文;全书规模视参与人数多少而定;文章篇幅不限,可自由发挥。不求文字优美,但请不要恶意攻击昔日邻居,以免引起‘法律纠纷’。利用暑假写作,10月交稿,明年春天由北大出版社刊行。”

内容概要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从事研究或教学。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研究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媒体关注与评论

  随着校园改造工程的推进,这些饱经沧桑的旧楼,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拆掉。趁着大家记忆犹新,在筒子楼隐入历史之前,为我们的左邻右舍,为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留-侧影,我以为是值得的。  对于昔日筒子楼的生活,谈好说坏,都不得要领。你想很辩证地来个三七开、四六开、五五开,也不是什么好主意。那是一代或几代人的生命记忆,而且,还连着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史或学术史。我的想法是:先别褒贬,也不发太多的议论,“主此存照”,供后人评说。  ——郑平原

章节摘录

  燕园里曾经出现过的一大片十分简陋的大通间简易楼,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但在全国院系调整后的头几年,这里却是全校最有活力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这是新北大全校男女同学主要的居住地区。这片地区大致从现在的百年大讲堂东边的马路对面(当时电教大楼、光华学院还没影儿呢),向东南方向一直扩展到二教、三教、四教周围,东北方向已经快接近现在逸夫大楼的马路边了。当时这块地方叫燕农园,四教南边的五四操场当时都管它叫“棉花地”。这些旧称反映了老燕大过去是一所西方体制的综合大学,理工农医文法商,各科都有,甚至还有音乐系,马思聪曾担任过系主任。南阁北阁又叫音乐阁,是音乐系学生上课,练琴练唱的课室。现在灯红酒绿、留学生聚居的勺园,当年却是燕大农学院的水稻实验基地,四周一片田园景色。  当时,新北大汇合了清华燕京等几所大学的文理各科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人数骤增数倍,燕园的学生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以及教职员工的家属宿舍,连同其他一切生活设施,全线告紧,而一切必须在短时期内全部解决。否则,秋季一开学,各路兵马一集中,全校势必陷入大混乱。当时在市政府和教育部的领导下,学校在保证教学方面,首先迅速新建了哲学楼、文史楼、生物楼、化学楼、教室楼(一教)等一批供学生上课和自习的大楼。因为是百年大计,这些教学大楼盖得十分讲究,都是与燕园相般配的有宫殿式大屋顶的优雅古典的建筑,跟燕园过去的建筑浑然一体,不知道燕园历史的人已经很难区分了。但是,时值建国初期,又加上抗美援朝,由于财力物力的限制,同时也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学校在生活设施的基建方面就不能这么讲究了。在中关园,也就是过去燕京大学的苗圃(也是燕京校长司徒雷登夫人墓地所在之处),赶建了将近三百座红砖简易平房,作为教职工家属宿舍。当时,我因熟悉燕园的地理环境,被派遣负责中关园的迁入接待工作,所以我比班上的同学早一步认识好些文科的名教授。中文系的季镇淮、王瑶、冯钟芸、肖雷南、吴小如、章廷谦(川岛)、周祖谟、林焘等各位先生,1952年都是先在这里落脚的。除了教工宿舍之外,学校又在燕农园赶建了15栋学生宿舍,灰砖两层楼;同时在现在百年大讲堂的这一块地方盖了一座可以容纳两千多人站着用餐的大饭厅,这里也是开全校大会和看电影、文艺演出和举办舞会的地方。这样,全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和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基本的保障,一切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那时候的这一批学生宿舍简易楼,简单得实在够可以的。两层的灰砖楼房,每一个门栋一进去,就是由楼梯隔开的左右两个大通间,楼上楼下一共四间,每层各有一间大盥洗室。每一个大通间的内部格局都是一样的:一个大通间用不砌到顶的楼板,隔成三格,就跟火车上硬席卧铺车厢那样,但更为简单。室内没有暖气,冬天每个大通间配备两个大炉子,煤块儿就堆在楼外,学生还得自己管好炉子,否则晚上就要挨冻。大通间每格住8个人,三格合计共住24人,每格四个上下铺的双人床,四张单人小课桌,两个小书架,每人一个小方凳。这张方凳极为重要,不仅在宿舍里要用,而且每逢开全校大会、听报告、看电影、看演出都要自带凳子,免得站着。丢了凳子,必须想方设法去“捡漏”,找补一个,否则处处不方便。  从未名湖畔两三人一间的古典式筒子楼宿舍到燕农园24人一个大通间的简易楼宿舍,就居住条件说当然是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但就学习方面说却是一个直线上升。因为院系调整后的北大中文系,集北大、清华、燕京、中山大学语言学系等几所大学的名家名师于一系,其教师阵容之强大,课程设置之多样,教学内容之充实,确实处于全国其他高校之先列。当时,林庚、游国恩两位先生的古代文学史,吴组湘先生的小说分析,浦江清先生的戏曲小说选,王瑶先生的新文学史,王力先生的汉语发展史,魏建功周祖谟两位先生的文字音韵训诂,高名凯先生的语言学概论,袁家骅先生的汉语方言学,岑麒祥先生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凡此等等,使我们大开眼界,其中有许多课程都是当时其他高校还无法开设的。所以吸引了全国许多高校的青年教师来进修、听课,后来这一大批青年教师大都成为各自高校中文系的学术骨干和领军人物。作为学生来自三校的同学也都如此,虽然居住条件都比以前差了很多,但是对知识的渴求,学习情绪之高涨,听课之积极,政治上的进取心,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对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说是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P29-31

图书封面


 筒子楼的故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2010年春节刚过,高秀芹编审交给我一本薄薄的稿子,要我当责编。这是一本由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先生主编的稿子,汇集了中文系二十余位老师及家属的回忆筒子楼生活经历的文章,名字叫《筒子楼的故事》。我小时候跟随父母在一个小的大学的筒子楼里住过很短的时间,多少还是有点印象,本着窥探别人隐私的丑恶心理,对于这些放射着精神光辉的老师的家务事自然有强烈的好奇心,我八卦的兴致立刻高涨,奋力投入审稿过程。北大中文系的老师,文笔自然极好,生活琐事让他们娓娓道来,生动有趣,其乐无穷,孔庆东的成名大作《47楼207》就是写北大筒子楼的,开头有个小段“既然有窃玉之勇,有没有藏娇之屋”,也许这大筒子里的小间真会被人联想成金屋吧。我在编辑部里不时拿出几个类似的精彩小段与同事分享,这算是一次神游北大筒子楼的经历吧。从50年代一直游到90年代,其间的感悟就是两个极端:物质生活的艰难困苦与精神生活的丰富精彩。物质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筒子楼之所以称为“筒子”,就是因为一幢楼在南北两面都要有房子。如果只面向南一面盖楼,那容积就只有筒子楼的一半,要装下同样多的楼就得盖两幢楼,就得占更多的地皮。我想,这也是现在四面朝向的塔楼代替南北通透的板楼的原因吧,要在尽量少的地面上盖出尽量多的房子来。第一篇的作者陆颖华老师,年届八十,在北大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她认真地提供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间是过道,两边是住房,没有厨房和卫生间的楼房。这种楼房俗称筒子楼。”没有厕所!没有卫生间!这一吃一拉的场所之缺乏给居民带来的不便,在《筒子楼的故事》里不停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先说厕所,北大的这些筒子楼不为居住者提供独立的厕所。例如,有一段时间,筒子楼19楼是女生宿舍,只有女厕所,21楼是男生宿舍,只有男厕所,“每天都能看到无数的男女老少来往穿梭于两个楼之间,只为的是上厕所”。陈平原称,他曾在19楼他妻子的筒子楼里住,晚餐时不可大吃大喝,“不是为了减肥,而是半夜里跑到对面21楼去‘方便’,实在不方便”。对这个问题,某些聪明的楼有了将就的解决办法:一、三楼的厕所规定为男厕所,二、四楼的厕所规定为女厕所。再说厨房。北大的这些筒子楼不为居住者提供厨房。大家都是在楼道里支上锅灶,生火做饭,整个楼道就是个大厨房。经历了从干柴、煤块、煤球、燃气灶到天然气的丰富历程,其间不乏烧热水、换煤气、暖壶煮挂面、煤油炉做饭等的麻烦。温儒敏老师说,没到做饭的时候,楼道烟熏火燎,很热闹,谁家炒萝卜还是焖羊肉,香味飘散全楼,大家都能“分享”,缺个葱少个蒜的,彼此也能互通有无,自然还可以互相观摩,交流厨艺。这当然是从好的一面讲的,至于楼道里充斥着油烟,堆满了锅碗瓢盆,自然也有作者颇多怨言。对这个问题,某些聪明的楼有了将就的解决办法:选定一间房做公共的厨房。为什么这些北大的老师,要住在这样艰苦的筒子楼里呢?我的读后感就是,这是大学宿舍的延伸。经过几位亲眼见过北大筒子楼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全过程的老师们的讲述,我明白了,校内统一编号的学生宿舍楼,从1斋2斋到现在的45甲45乙,都是学生宿舍。教师宿舍,被安排在这中间。北大中文系教师住的筒子楼,19楼、21楼,是北大中文系学生的延伸。从老师们的描述中,看不出今天的学生与教师之间漫长的距离感。这二十几位作者中,“文革”前参加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北大本科毕业留校的,“文革”后参加工作的,也有几位是硕士毕业留校任教,这在现在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房产管理者与住户自己,可能都能够接受这种从学生宿舍到教师宿舍的自然衔接。学生来北大是学习的,那就只需提供基本的生活场所,有个床铺,有个公共厕所就足够了。但对青年教师也提供同样的条件,就远远不够了。当把这些成家的人纳入到青年学生的生活规律之中时,其间的不协调就凸现出来了。然而当时安排他们住宿的人,很可能意识不到这里会有问题。住过大学集体宿舍的人,很难说对那些时光充满美好的回忆。那四人间或六人间的宿舍,对于现在需要私密空间的青年人来说,恐怕不是一个适合健康成长的环境。往往居民们之间会产生很大的矛盾,但又没有能力解决矛盾。我记得这样的抱怨:“没有人认为一对不合的男女共同长期生活是好事,但很少有人把不合的宿舍同仁长期共同生活太当回事。”宿舍同事就是被后勤部门“强扭的不甜的瓜”。筒子楼,固然有房源紧张的原因,例如朗润园的三室一厅,会分配给三家合住一套。我今年听汤一介乐黛云二老谈起,汤用彤先生留下的房子,怎样的被分配给好几家人住。但家属宿舍为什么不能有一家一户的厨房呢?陆颖华老师说她直到不久前看一些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纪念文章中才发现了症结: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楼的建筑理念是“家务劳动社会化”,要吃饭请到公共食堂。“人民公社大楼在当时的人们眼中俨然是活生生的共产主义乌托邦。”然而,“楼里居民属于不同的单位,上下班时间不同,过了开饭钟点就没有饭吃。这样大家又纷纷开上了小灶。”这就是计划经济的问题。计划者要把所有的个体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纳入计划之中,却没有考虑到个人在消费中的需求是分散的、动态的,整齐划一的分配不能满足多样的需求,也就是达不到“以人为本”。计划者安排的是没有什么要求的孤零零的个体,也许只有陈景润才符合这样的条件(陈先生长期居住的那个6平米的锅炉房,也是筒子楼,中关村88号,离北大筒子楼不远)。至于精神生活的精彩,那就不用想也能知道啦。这么多中文系的大家,聚在一个楼道里,可不正是人文荟萃么!在《筒子楼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知道,哪个老师二胡拉得好,晚饭后大家都能听到他屋里传出“兴起而始兴尽而终”的美妙声音;哪个老师心灵手巧,给自己做了很多小箱子放满书;吃完晚饭聚在一家看电视,私下里议论广播里的新动向;金开诚教邻居书法,孟二冬帮邻居修锁;学业上可以互相支持,生活上可以互相帮助;到近在咫尺的颐和园水中洗净世间琐事,在山环水抱的北大校园闲看树影婆娑;至于打扑克打麻将、下象棋下围棋,更是使楼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裘锡圭先生是被筒子楼的居民交口称赞的一位学者,邻居们说他在那不能读专业书的年代,“把64开本的《新华字典》背下来了,连蹲坑都《新华字典》不离手”,“写古文字板书跟写简化字的速度一样快”。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研古文字”,邮递员去他家送信大叫很长时间,也听不见。很多筒子楼的居民都说,自己学术研究的基础,就是在筒子楼居住的时候打下的。最值得筒子楼住户怀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煤气有相互借用的,楼道可以共同打扫,孩子可以请邻居家大人照顾。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共同玩耍,显示出群居才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很多人都谈到外单位在挖人才,挖北大的博士,但自己始终舍不得北大这样一个自由思考的环境,舍不得共同分享思考乐趣的朋友。大家纷纷抱怨现在的塔楼,鸡犬之声都不相闻,人情自然凉薄。孔庆东说,告别了筒子楼,就告别了充满人气和人情的生活方式。这得失之间,确实不能简单定论啊。北大的老师也要排队等分房子,按年龄、工龄、校龄、职务、职称,以及获过什么级别的奖,等等因素来等房子。社会秩序如此,“衣分三色,食分五等”,自古皆然。但是到了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等到的却只能是几平米的筒子楼、三居室中的一间,这与他们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的贡献实在是不相称。于是,我从《筒子楼的故事》字里行间也能读出些许的愤慨。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两段话。一段是周先慎老师说的,他在改革开放后的15年间,住在蔚秀园只有五十多平的单元房里,他要迁走的时候,还没搬出,就有年近半百的新住户来看房子了。“看他抑止不住的欣喜的神情,我知道他得到这套房子一定十分不易。我当时感到在这里是一天也住不下去了,可他来看了还那么高兴。想到这里,我不禁心里一酸,想哭。”另一段是严绍璗老师提供的,他去看望周一良先生,周先生的房子被打隔断,他被安排在一个不进一丝阳光的朝北小间里,周先生说:“10年了,房间里不进一丝太阳,一到冬天,我的腿呀痛得走不了了。我现在找他们了,他们说,当年谁来隔断的,就找谁来处理。岂有此理!今年再不来,我就自己用铁镐把墙砸了,再不行,我就用头撞破它!”我用《人民日报》电子版检索了“筒子楼”,发现关于筒子楼的新闻集中在1998年到2000年。在1998年下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筒子楼改造改善青年教师住房条件的意见》中,最醒目的一句话是“坚决不把普通高等学校的筒子楼带入下个世纪”。国家给了人民教师应有的待遇。我在这几个月里走过《筒子楼的故事》里反复提到的19楼,21楼,走过隐藏于施工工地中的镜春园82号,走过这个筒子楼的时代。阿忆与孔庆东晒工资条的事情也已经远去,在这本书从作者交稿到排版付梓的半年里,北京经历了又一次空前的房价飙升,北大的老师们有分配的住房,可以无后顾之忧地从事科研教学,这是多么欣慰的事情。
  •     筒子楼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物质和精神建筑,随着城市化的进城,筒子楼渐渐成为一个过去的记忆,多少年后给我们的孩子说起“筒子楼”时,也许还要做特别的说明,或者到工具书里去寻找阐释。《筒子楼的故事》有留着过去记忆的意味,留存了过去时代的温馨,尤其是那些散发着书卷气和人情味的故事,现在读来非常好玩。
  •     北大中文百年系慶推出的書,第一個從圖書館借它出來。沒有在北大呆過,但是書裡提到的人絕對都如雷貫耳,一個個全寫在必讀教材的封面上呢。有那樣一個時代,學生不多,校園不大,屋子很擠,日子很苦,卻出了太多的學問和人,彼此的鄰居都永遠地被歷史記住,實在是難得,實在是讓人驚歎。研究什麽就講什麽,講到哪裡算哪裡,老師學生都自由遲到的時代過去了。高校院系調整變成一刀切。讀到王理嘉先生《燕園憶舊》的時候,只能歎氣而已。從陸穎華到孔慶東,筒子樓最終會消失,故事也就變成了歷史。——————————————————————————————80年代的樂觀主義情緒,還有那一代知識人的大局觀,作為後來者,你不一定認同,但千萬別輕易嘲笑。——陳平原《想我筒子樓的兄弟姐妹們》心靈的寬鬆和環境的寬鬆常常不能兼得,志同道合者也不是常有。對有些人來說,追求心靈寬鬆的慾望遠遠要勝過追求住房和環境寬鬆的慾望,渴望和知心朋友陋室對飲二鍋頭的慾望遠遠要勝過豪華飯店勸飲茅臺酒的慾望。——陳保亞《44樓雜記》我則在《鮮活的恐懼》一文的開頭寫道:“北大圖書館東門外,曾有一大片鮮活的草坪。那裡養育過說不清的詩歌,理想,信念和愛情。而今,那裡是‘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身泥’的野蠻建築工地。”工地雖然野蠻,但有了新工地,就將會有新的大廈拔地而起。可是我們似乎都不喜歡那新的大廈。…………筒子樓及早成為末代乃至徹底成為回憶,可能是大勢所趨。希望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永遠不要進入末代吧。——孔慶東《末代筒子樓》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好玩儿
  •     筒子楼乐趣多 想想自己也是住筒子楼的人了……
  •     书里讲述了很多著名的北大教授的生活,很多老一辈的北大老师的故事更是让我感动不已。使我们了解了曾经的北大,和那些大学问家貌似不平凡实则平凡的生活!
  •     你以为它是说楼,筒子楼,对么?
  •     原来老师们也不是从来就住大房子……
  •     不过尔尔
  •     最后附了张1955年北大迎新所画的校园地图!
  •     几十年后回想小四合院 应该也是很happy的故事吧〜条件艰苦精神富足的日子〜
  •     非常高兴,很好的一本书,让我们了解学术大师们的人间情怀
  •     大师们的文笔果然平实幽默娓娓道来
  •     極好!!
  •     我是筒子楼时代的同龄人,看了这本书自然地回想起点什么,现如今孩子又在北大读书,自然有对北大出版社出的东西,还尤其是反映的还是我们那个年代发生在北大的事,那找着我这样的读者,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啦。很平实,但很能反映那个特定年代,特定的人和事。
  •     老师们过往的生活,让我思考现在的自己该怎样淡定地生活、工作和养育孩子
  •     看看他们的住房观,在来审视我们的,差别挺大的。不过不用上升到本质,联想到信仰,只是我们和他们不同而已
  •     透过一个个筒子楼里的故事,我们看到的是八十年代社会的温情。
  •     艰苦的环境下,作者们发扬了乐观和奋斗的精神,不仅都在相关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更磨砺了自己的灵魂,培养了高贵的品格。他们真正拥有了青春。
  •     老师辈当年的生活环境,对比之下,今天的年轻人还抱怨啥
  •     筒子楼见证了北大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一代学人的生活历程喜怒哀乐。筒子楼纵然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希望筒子楼精神——热爱生活,献身学术的精神能够传承。
  •     好多名家写的关于筒子楼的回忆录,喜欢。
  •     编书的老师说,不为怀旧,不为励志,但我读着的确有励志效果。
  •     那些当年的老师们,在筒子楼里的回忆。
  •     在济南住在筒子楼里时读的 亲爱的老师们当年也好艰苦
  •     非常喜欢这些文人学者们,在回忆那段物质生活极其贫乏同时精神无比丰富的年月时,那种感叹、喜悦和神往,我相信,他们真的喜欢那样充实的青春,也怀念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帮助、热情和关怀。对于如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再也没有那样的融融人情,难免会有一些惆怅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