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国学常识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40756277
作者:曹伯韩
页数:228页

作者简介

《国学常识》是曹伯韩先生介绍国学相关常识的一本著作,共分十三章,涉及小学、古物、经学、史地、诸子、佛学、理学、文学、科学艺术等。内容全面系统,文笔浅显流畅,深入浅出,是一本优秀的国学入门读物。

书籍目录

编例 第一章概说 一所谓国学 二国学在清代 三国学的分科 四国学的派别 五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六欧美学术的影响 七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八国学与世界学术 九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一○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第二章语文 一一研读古籍的阶梯 一二所谓小学 一三六书 一四字形的演变 一五字义的演变 一六训诂学 一七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一八方言学 一九字音的变迁 二○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二一双声叠韵 二二反切 二三四声 二四声韵学 二五字母 二六韵部 二七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古物 二八金石之学 二九殷墟发掘 三○甲骨之学 三一古物与社会学 三二无文字的古物 三三古物与考证学 三四古物与古书 第四章书籍 三五传写本与刻本 三六版本之学 三七校雠之学 三八章句之学 三九目录之学 四○图书分类法 四一辑佚及辨伪 四二类书及丛书 四三考证学与读书法 第五章经学 四四《五经》、《十三经》、《四书》 四五《易经》 四六《书经》 四七《诗经》 四八三礼 四九《春秋》 五○《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五一经之传授 五二今文经学与谶纬 五三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五四汉以后的经学 五五清代的经学 五六经学的扬弃 第六章史地 五七所谓正史 五八正史的内容 五九编年史 六○纪事本末 六一别史 六二政书 六三杂史传记及其他 六四学术史 六五史评 六六地理 六七历史哲学 六八新史学的产生 六九新史学的业绩 第七章诸子 七○诸子的学术派别 七一儒家 七二道家 七三墨家 七四别墨及名家 七五法家 七六兵家及其他 七七王充之学 七八魏晋时代的玄学 七九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第八章佛学 八○初期的佛教 八一佛教的中国化 八二流传中国诸宗派 八三小乘诸宗 八四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八五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八六佛学与儒学 八七因明学 八八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八九现时佛学的趋势 第九章理学 九○宋明理学的产生 九一周敦颐与邵雍 九二张载及二程 九三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九四陆象山与杨慈湖 九五浙东学派 九六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九七王阳明之学 九八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九九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一○○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第十章诗赋词曲 一○一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一○二最早的诗总集 一○三楚辞 一○四赋 一○五乐府 一○六五言诗 一○七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一○八唐诗 一○九李白、杜甫 一一○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一一一词 一一二重要词人 一一三散曲 第十一章散文和骈文 一一四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一一五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一一六周秦汉的散文 一一七六朝文 一一八唐宋八大古文家 一一九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一二○所谓古文义法 一二一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一二二八股文及对联 一二三文艺论评 一二四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第十二章新被重视的文学 一二五戏曲的摇篮期 一二六戏曲的成长期 一二七唐以前的小说 一二八宋元明的小说 一二九清代的小说 一三○宝卷、弹词、鼓词 一三一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一三二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第十三章科学及艺术 一三三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一三四天文学和历法 一三五数学 一三六物理学及化学 一三七医学 一三八应用技术 一三九科学与迷信 一四○艺术 一四一绘画及书法篆刻 一四二音乐 本书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通识小丛书:国学常识》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学人、源流、派别及学术观点,一一做了评述。读者可以凭借《中国文化通识小丛书:国学常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形成对于国学的完整概念;对于有志于深入研究的朋友,《中国文化通识小丛书:国学常识》可以作为进入国学之门径。

前言

一、本书以供中等学校学生课外阅读为主要目的,亦可供一般对国学开始发生兴趣者之参考。    二、本书所搜辑之材料,均属于常识范围,不涉专门事项,即一般国学常识书中过于琐碎之人名(例如明代文人有前七子、后七子、前五子、后五子、广五子、续五子、末五子等名目,所包含之人名甚多,本书仅提到前后七子的代表人物,其余均从略)、术语(例如沈约所倡诗忌八病的解释,仅举八个名称,并不能明白其实在意义,不如索性不讲)等,亦一概从略。    三、本书对于学术源流及派别,对于各时代思潮的起伏变动及其背景,均加简明的解释,并不惮前后反复申说,以期读者获得贯通的理解。    四、本书对于国学各方面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亦略加叙述,使读者不致堕入抱残守缺的固陋之见。    五、本书引用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冯友兰、胡适之诸先生的言论较多,间亦附以鄙见,不过取舍赞否之间,既非人云亦云,亦不标新立异,唯一的主旨是在使读者能从各大家意见观其会通,而不宥于冬烘学究旧套。    六、本书虽不注重琐碎的常识,但一般国学常识书中之比较重要的事项,仍尽可能容纳(例如“建安七子”、“竞陵八友”……的姓名),故于毕业会考或大学入学考试前参考,仍甚适宜。    七、本书参考坊间出版之同类书籍与期刊,尽可能地集合各方特点,提要钩玄,于短小篇幅之中,具有多数书刊的缩影。读者手此一编,即无异于与各种中国哲学史、文学史、史学史、文化史著作相接触。    八、本书分十三章,一百四十二节,卷首载有详细目录,颇便于参考。第一章概说,对国学作一轮廊的说明,尤其对清代以来的学术概况,特加指出。第二章至第四章,将考证学与考古学所获的成果,略加介绍,使读者稍微知道一点治学的工具和方法。第五、六两章为史学部分,因历史可以指示一切学术的背景,经史又素来是国学的重心,所以置于其他学术之前。而经书为古代史料,又系过去国学的总源泉,所以更列于普通史学之前。第七、八、九章为哲学部分,先诸子,次佛学,再次理学,系按时代次序排列,使读者容易看出演变的迹象。第十至十二章为文学部分,因诗歌是最早发生的纯文艺,故首说诗、骚、赋、词、散曲等属于诗歌一类的作品,而后说到散文与骈文。至于小说、戏曲及民间俗文学,因其发展最晚,且至最近方才被人重视,所以放在末了。最后第十三章,略述自然科学及艺术,以表示我们对于这些学术的重视。    九、我国文人每有几个名字,本书所用以一般人熟悉者为主,有时称名,有时称号,没有一定,但为免除读者误会起见,随时将其另一通用的名字注明。    十、本书因仓促编成,又因限于环境,参考图书有限,不免发生重要的遗漏与讹谬,尚望学术专家及一般读者不吝赐予指正。    一九四三年元月四日编者识于桂林

内容概要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现代著名学者。个人专著主要包括六部语言学著作及二十余部涉及史地、青年修养等内容的社科读物,如《国学常识》、《中国文字的演变》、《语法初步》、《语文问题评论集》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八一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到阿育王在位时,渐渐传播到印度以外,如缅甸、锡兰、阿富汗等地,阿育王以后三四百年,佛教渐盛行于上述各地及中国,而印度内地反衰。当公元第二、三世纪之间,龙树比丘倡诸法皆空之说,为大乘空教之祖。第四、五世纪之间,无著及其弟子先后阐扬大乘佛法,而创唯识宗。第六、七世纪之间,陈那革新因明学(即佛教逻辑学),护法著《成唯识论》以发展无著、世亲的教义,其弟子戒贤继承之,而和他们对抗的则有继承龙树理论的法辨及其弟子智光。唐时中国玄奘大师到西域,对以上两派理论都有研究。同时到中国传佛教的,有菩提达摩、真谛、达摩笈多、法藏(贤首大师)等。公元八世纪,印度佛教渐衰,其时来中国传教的,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实义难陀等,而中国义净法师游印度,留滞南海诸国,回国后颇有译述。 佛教东移,分两条道路,一条是北方路线,经新疆一带以人中国。一条是南方路线,由印度、缅甸、暹罗、安南等地人中国,后来又由中国传到朝鲜、日本。中国输入佛教在东汉明帝时。公元六十五年,明帝遣使到印度求佛经,结果得了佛像经卷,并和迦叶摩腾同回,自此二三百年间,印度及西域佛教家,到中国学汉文、传教、翻译的,很不少。自南北朝以至隋唐五代,佛教思想支配了中国学术界,当时第一流的思想家,都是佛学家。 当南北朝对立的时期,北方蛮族国家颇利用佛教以对抗南朝,于是中国儒者与道家曾有联合反佛的运动,如梁朝范缜著《神灭论》(论人死后没有灵魂),刘勰著《灭惑论》,宋朝顾欢著《夷夏论》,曾引起佛教徒的许多驳辩(载于《弘明集》及《广弘明集》)。另一方面,一般学佛的人,又多半用老、庄、《周易》的思想来说明佛教教理,即所谓以外典(非佛教的经典)释内典(佛教的经典),名叫“格义”。 格义是佛教中国化的开始。凡一民族接收外来的文化,常常拿固有的民族文化做基础,这就是佛教所以中国化的理由。中国人讲佛学时所加入的中国思想倾向,大致有几点:(一)中国古代哲学,都以为吾人主观之外,实有客观的外界,但佛学则说外界虚妄不实(空),中国人以为这说太怪,所以讲佛学者多半将佛学所谓“空”另加一番解释,使外界为“不真空”。

图书封面


 国学常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脉络清晰
  •     纸张太次,如另一本国学导读一样,字体很次,纸张很次,偏偏就是书壳一流。若非内容一流,就是金玉其外的典型了。
  •     刚收到,还没拆开,老师介绍的,内容应该不错。买了5本,准备跟同学分享(*^__^*)
  •     中华书局的“跟大师学国学”系列,都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大家作品,学术价值都很高。但是,这些作品在建国后的境遇,正如丛书“出版缘起”所说:“有的版本繁多,错漏杂见,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中华书局将这些书汇聚到一起,可以说是送给读书人的一份大礼,也是一件无量功德!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中华书局还对丛书所收录的各书都做了仔细的校订,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原貌,并对某些书做出增补,将作者与此书相关的的其他论述一并附在正文之后,免去了读者翻检查找之苦,非常贴心。至于这本《国学常识》,原本为中学会考和一般人阅读而作,初版于1943年,重版于1947和48年,对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史学、艺术,甚至自然科学的基本常识都做了概述,非常精炼。但此书在出版之后50年里未曾重印,甚为可惜。而2002年以来三联书店所出各版又删去了原书所附索引,阅读起来很不方便。中华版则不但恢复索引,还改用汉语拼音顺序编排,不但恢复原貌,查检也更为方便,确实不错。
  •     短小精悍 内容丰富....
  •     对国学感兴趣,但又没有基础的或只想了解一下传统文化的可以看看这本书
  •     内容就如书名一样,比较浅显易懂,是国学入门的好材料。印刷排版很舒服,纸张质量也好,推荐购买!
  •     很有逻辑有条理,不是什么乱七八糟东拼西凑的所谓“常识书”,那不过是说文解字典故辑录罢了。这个国学系列的书都是由王国维、鲁迅等大家编写的,让我们看到那一代人对待学问和我们迥然不同的学术态度,非常严谨,值得尊敬。
  •     偶尔有错别字……但总的来说这一系列都不错
  •     这本书的内容很爽,而且作者的文笔严谨,当代人写的书根本没办法比较……
  •     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基础之基础,涵盖全面
  •     质量不错,送来的也比较快
  •     写得不错,文字也通俗易懂,可以作为了解国学常识的基本读物。书里开出了很多书目,但离现代人远了一些。另外,这本书应该出简装本,目前的这个定价高了一些。
  •     这本书浅显易懂,是国学入门之砖,很有用。
  •     这是以前的常识 现在人都不清楚了
  •     我还是有点后悔买这本书,个人依旧看不下去
  •     非常广泛,非常深刻,但是有点晦涩之处
  •     一只对国学很感兴趣,以后可以跟小伙伴普及~
  •     民国学人知识储备没的说,就是观点各有千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中华书局的这套书都还可以,就是封面容易翻折。
  •     对初学者很有裨益的一本国学常识书,非常适合想对国学做一个初步了解的人。正在读。
  •     不错,一本小册子,说的比较通俗易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