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文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一脉文心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0年4月
ISBN:9787108034311
作者:陈乐民
页数:222页页

作者简介

陈乐民先生(1930—2008)属于这样一代人:出生于民国时期的旧式家庭,接受过传统的蒙学教育,长大后进入新式学堂,经历新思潮洗礼。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时,他们刚好大学毕业,怀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向往步入工作岗位,投身祖国建设。比起之前较早的一代,他们在青年时期的人生选择更紧密地与国家需要相连;比起“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他们又多了一分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惦念。
1953年起,他长期担任新中国的外交“公务员”;后又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二十年间写出《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欧洲文明的进程》、《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等多部专著,开创中国的“欧洲学”研究。在女儿眼里,他西化得很,法语地道,英语流利,可以不打底稿临时用法语发表长篇演讲;喜欢吃牛排、奶酪,爱喝红酒、咖啡,吃顿好西餐舒心得很,自称全“盘”西化。但同时,他又完全沁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看的是世界,想的是中国。满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精通京戏,爱听昆曲,唱起老生韵味十足;他最大的梦想或者说是幻想是哪辈子家中能有套二十四史。他用毛笔对抗数码时代,我们的电脑不断更新换代,他的桌面上则是永远的纸墨笔砚,始终一管毛笔,一面著书立说写欧洲,一面写字作画。他的书桌上经常是一摞原文欧洲文史哲,一摞线装古书。就连他的文风和眼光也是交替变换的。
这本小书,将更多展现出陈乐民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浸的一面。陈先生并不是书画家,书画只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著书立说之余,他坚持用毛笔在陋室书巢中挥洒出一方书画天地,这些字画太过属于文人画的理想——“自娱”,以至于其中许多连家人也未尝见过,直到他过世整理遗物,大家才连连惊叹,他究竟是如何从读书、思考、写作、疗病的缝隙里挤出时间,留下如此多墨迹。我们从中遴选部分,并不单纯是从艺术角度(事实上,陈先生本人对他的这些字画并不满意,也绝没有想过要拿来出版),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现出一个人——他的人生际遇,他的志趣胸襟,他的思索与抗争,以及他对祖国和家人无言的挚爱,谨此表达我们对这位老人的追思与纪念。可以说,陈先生的心路历程在他那代知识分子里是有代表性的,从这些书斋字画中,我们看到一辈人正在远去的身影,但愿他们不是真的走远了。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春蚕到死丝未尽
画里画外的父亲
艺海留踪
童年艺趣忆
人生行旅中的“中转站”
前贤可畏
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观后感
董其昌与南北宗
倪云林和余叔岩
诗中哲意
杜甫题书画诗
郑板桥论画竹
王羲之
董其昌
关于四山摩崖
《唐碑百选》见精神
关于“淡墨”
于右任楹联
一九九八年自作七律诗(读时文有感)
病亦有乐
日记摘抄:论诗画和文风
友人追忆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集中西“绅士”于一身
一片潇湘落笔端
岁岁年年满树花
自得之趣
条案之痛
一身跨两代

编辑推荐

《一脉文心》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内容概要

陈乐民(1930-2008),出生于民国时期的就是家庭,受过传统的蒙学教育,后辗转就读于燕京、中法、清华、北大四座大学。1953年从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工作,70年代初转到“对外友协”欧洲处,80年代初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欧研究所,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并担任所长之职。晚年专注于欧洲学研究,出版有《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的进程》、《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启示录》(主编并作者之一)、《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与史傅德对话,晨枫编译)、《启蒙札记》、《文心文事》、《徜徉集》等著作。写书作画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画重在内蕴,如果抽掉了“文”的内涵,无论多么逼真,也是失去了中国画里最可宝贵的东西。这最可宝贵的东西就是书卷气,董其昌说的“士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做“知识分子气”。  ——陈乐民

章节摘录

插图:董其昌便曾上书官府中人,说“四宅焚如,家资若扫,弟业抱恨”,请求有司干预、镇压此事原委足见施老评价不差,董家可算相当霸道,董祖常盖是“衙内恶少”之属;其事也是“官逼民反”的一例。然董其昌以书画名于世,声震天下,三百多年来所罕见,以致这次民变及董家行径竟每为其在艺林中的盛名所掩。其昌书画既多,索求者众,于是赝品也多而流传甚广,多至真伪莫辨。其中有的是应酢不暇而倩人代笔自己署款的,也有的是慕其名或为牟利而主动伪作的。赝品往往做得极精,几至乱真,甚至行家里手也辨认不得。施老《云间语小录》中提到了几个捉刀人。另曾见启功先生有详考其昌书画作伪者的专文,见于((启功丛稿》其昌书画因此真伪工拙并传,由此流传出一些笑话出来。近阅清人叶廷琯《鸥陂渔话》,见其中转引康熙年间肖张种《淞南识小录》一则,略云新安一商人想得到一幅其昌的书作,又怕得到伪作,于是与接近董家的人商量,那人叫他备好重金,介绍他面谒其昌。寒暄毕,董其昌命家童磨墨展纸,一挥而就,商人大喜过望,悬于中堂,人人见了,无不称绝。第二年,商人又到松江,偶过董府,适一人下轿入府,路上的人说是“董宗伯”回府。他侧视其人,似乎不像去年给他写字的那个人。等到董其昌再出府门时,这次看个真切,果真是另一个人,禁不住大声叫屈。其昌忙叫停轿查问,商人一面哭泣,一面讲述去年的经历。其昌说:“你上当了,难得你这样诚心诚意,现在你跟我走,我给你写一张。”这回总算拿到真笔迹,商人再次大喜过望,一再拜谢,到处夸示于人。不意凡是懂得些书法的人都认为“前书较工又引方兰坻《书论》,其昌常为座师某公写字,历年积聚甚多。有一天,老先生请其昌自己来品评自己的作品。其昌选出一幅说:“此平生得意作,近日所作不能有此腕力矣。”座师禁不住抚掌而笑:“这是我的一个门生所临摹的呵!”“乃相视太息”。连自己也不免认不出自己了这两则故事,固然可作谈资,但亦可从一侧面想见董其昌以书画享誉之盛。我不是书画家,但喜欢书画。其昌书画我素来甚为欣赏,且不论前人和识者怎样评。

图书封面


 一脉文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陈乐民的书基本买全了。看到《一脉文心》,还是毫不犹豫。一位醉心于欧洲文明的思想者,一辈子使用毛笔书写。中西文化完美统一,令人难以置信。不禁想到陈寅恪。送了明诠师一本。交流起来,同样感慨万千。陈乐民说:中国画重在内蕴,如果抽掉了“文”的内涵,无论多么逼真,也是失去了中国画里最可宝贵的东西。这最可宝贵的东西就是书卷气,董其昌说的“士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做“知识分子气”。“士气”、“知识分子气”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文人画了。
  •     在《文汇读书周报》上看见李宏图写的《启蒙精神与公民社会》的时候,《一脉文心》还在我的桌上,李宏图提到过的书名如《启蒙札记》、《对话欧洲》、《欧洲文明十五讲》等都是陈乐民的书,而《一脉文心》则是他的书画集。  李宏图在他的文章中说,“理解启蒙精神,其目的就在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欧洲的公民社会。”我对此不敢苟同,因为陈乐民先生其实从未否定美国或者肯定欧洲,他仅仅是在告诉我们“何谓启蒙”,从各个方面告诉我们,自由、平等、博爱、科学,等等启蒙思想,而并非仅仅局限于欧洲或者美国的那些民主形式或者社会形式。这是我从同样的书里读到的思想,不过,可以搁置一下这些,因为,我放下了这些思想上的不同看法,我从《一脉文心》里看陈乐民先生、资中筠先生。  陈乐民先生是翻译界唯一一位喜欢用毛笔字译稿的,所以,他留下来的很多文字都是毛笔字写成的,对于曾经用小楷炒过几篇经文,并最后决定用钢笔字代替的我来说,这种坚持本身就一种文人固有的执着。  陈乐民先生和资中筠先生的种种文字,包括翻译作品,天长日久,自然呈现他们的光彩,因为一个人能抹灭的是肉体,不能抹灭的就是精神。  陈乐民先生的书画,以我的些末欣赏水平,并不能归类为上品,但,那书画里透出来的某些气韵,随着那些游走的飞白、补拙的勾勒、浅淡的渲染、清薄的用色,自然而然就能让人体会到一种“遗世独立”的品格。  书中,资中筠先生提到陈乐民先生的这些作品大多数不曾整理,陈先生也从未想过要整理,随心而写,随心而置,若不是三联出版社的这次整理,便会消弭在岁月长河了。  《一脉文心》是陈乐民先生的晚年文字书画的集子也包括了他的一些人生最后几年的日记,慢慢读来,我竟然仿佛又见张中行的《负暄琐话》,文人趣事不断,岁月沧桑流转。会感叹,会欣赏,会敬仰,也会叹息。  我所读过的文字里,陈先生提到自己的时候并不多,但他总会提到经历的事件的细节,让你发现某些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点到为止”的意绪,资中筠先生也是如此,她的书里也大多数谈的都是世事纷纭。  读他谈陈寅恪与郭沫若等名士高人,不觉莞尔;看他笑说大帝与小臣之唱和,略为瞠目;看他评朱自清“现在没人能写出这样清香淡雅的文章”,不免心有戚戚;读他笑谈生活琐事,宛然会心。  陈乐民先生说“晚年最求为文为人的平淡,点到为止,已成习惯和风格”,我对两位先生本人并不熟悉,但他们的书读来都朴实无华,“把酒非谋醉,看书不厌忘”,让人慢慢地就品出来那些透过文字的文人之心。  《一脉文心》以钱钟书先生写于《谈艺录》序中名句:“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为结束,而陈乐民先生也经常引用这句话,其实,“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们心中知道的,他们留下的文字,我只有用心才能明白了。此时此刻,倍感学海无涯,吾当上下求索。【原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469138221&PostID=31020591&BlogID=150117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一位醉心于欧洲文明的学者,一辈子使用毛笔书写。读过他的《启蒙札记》。
  •     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好书,仔细阅读此书,感叹于一代学者那种深厚的文化学养,这样的文人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思之怅然。
  •     2010夏。
  •     前面一大堆都是家人的回忆,要么是赞美。实在看不动。后面的还挺好
  •     高山仰止
  •     女儿和夫人的回忆最感人。
  •     陈乐民的好书一定要读
  •     诚佳作也
  •     老先生学贯中西,字画俱佳。
  •     资老太太、陈老爷子的书,都收!这本是另类,不是文化,是陈老爷子的艺术之书,很有文采!
  •     快买首版,二版的没准要丢小零件……
  •     味乐民之诗,诗中有画;管乐民之画,画中有诗。这本画册印刷的非常好,喜欢中间的折页,要是价钱再便宜些就更好了。
  •     字写得很有骨气 但是这么文人的字数年来就是为领导誊写奖状
  •     读陈乐民的文字、赏陈乐民的书画,的确是一种享受。他确实具有董其昌所说的“士气”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