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心灵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苏联的心灵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544711470
作者:[英国] 以赛亚·伯林
页数:25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以赛亚•伯林关于苏联的一些从未发表过的文章。既有对二战后他与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等苏联作家的几次著名会晤的记叙,也有他呈交给英国外交部的关于斯大林统治下苏联艺术状况的公文;既有对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的肖像描绘,也有他访问苏联后对苏俄文化的印象速写等等。以赛亚•伯林从身世与文化上都与俄国有着直接的渊源,对俄国知识阶层有深刻的同情与了解,本书为我们了解苏联时期俄罗斯的文化生活一般状况,以及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命运,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导读推荐:
我与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会面和谈话;对他们简直无法形容的生活和工作处境以及他们所遭受到的对待的认识;还有我得以和他们两人建立起来的私人关系甚至是友谊,都深深地影响了我并根本改变了我的观念。当我在出版物上看到他们的名字,或听别人提到他们的时候,我会生动地回忆起他们脸上的表情、举止和他们说过的话。直到今天,当我读他们的作品时,仍然能够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
俄罗斯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拥有无穷的创造力,一旦他们获得自由,说不准他们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出现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并非没有可能,但目前我还看不到有任何迹象。邪恶终将被战胜,奴役正在走向灭亡,人类有理由为这一切而感到自豪。
——《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

书籍目录

导言
编者前言
1、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
2、访问列宁格勒
3、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
4、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
5、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6、苏联为什么选择隔离自己
7、人为辩证法:最高统帅斯大林与统治术
8、在苏联的四个星期
9、苏俄文化
10、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
人名汇编
进一步的阅读
索引

编辑推荐

《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前言

他拥有聪明但也是严酷的外表,而他的所有面部表情都显示着一种狂热。他签署死刑令时眉头都不动一下。他的座右铭是“目的证明手段合理”。在一切按其计划进行之前,他从不停止工作。以赛亚·伯林:《目的证明手段合理》(1921)我早就知道会有这本书。以赛亚·伯林散见各处的讨论苏联时期俄罗斯政治与文化的文章不但质、量俱佳,而且与众不同。1991年,在《扭曲的人性之材》成功出版之后,针对苏联与东欧共产主义体制的解体,我向伯林建议,正好借此时机将他讨论苏联的文章结集出版。但他拒绝了,他说我所提到的那几篇东西大多数还不确定、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而且多少有些过时。

内容概要

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的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新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国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97)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与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会面和谈话;对他们简直无法形容的生活和工作处境以及他们所遭受到的对待的认识;还有我得以和他们两人建立起来的私人关系甚至是友谊,都深深地影响了我并根本改变了我的观念。当我在出版物上看到他们的名字,或听别人提到他们的时候,我会生动地回忆起他们脸上的表情、举止和他们说过的话。直到今天,当我读他们的作品时,仍然能够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俄罗斯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拥有无穷的创造力,一旦他们获得自由,说不准他们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出现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并非没有可能,但目前我还看不到有任何迹象。邪恶终将被战胜,奴役正在走向灭亡,人类有理由为这一切而感到自豪。  ——《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

章节摘录

他能让他那些国内国外战战兢兢的组织成员变得那么的丑陋和卑贱。他死后这一政策一度得到他的继任者的维护,理由是,在摧毁旧世界、催生新世界的时候,不能指望那些旧世界的破坏者和新世界的建立者有时间研究艺术和文学,或者研究思想,因此至少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他们必须毫无怨言地忍受降临到他们身上的苦难。如何能够让这样一个为欧洲语言增添了“知识分子”这一术语,并为革命胜利起了如此突出甚至决定性作用的知识阶层,在这么长的一段时期内如此绝对地俯首贴耳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这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流血牺牲为整个革命运动播下了种子,其中列宁在推翻旧制度保卫新制度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领导角色远非马克思所能及;在遭到摧毁时,他们也没有大声疾呼:只是流亡国外的有一点愤慨的声音,但在苏联国内则是一片沉默和完全的屈从。仅仅通过恫吓、酷刑和暗杀在这个国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据我们所知,这个国家早已对这类方式司空见惯,但仍然在19世纪的很长时间里保持了一种活跃的革命地下活动。这里我们必须承认斯大林通过他自己对统治术的独创做到了这一点——这些发明值得每一位研究统治的历史和实践的学者关注。四第一项发明被奥蒂斯称作“人为的辩证法”。众所周知,按照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理论,事物的发展并非遵循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借助各种力量——正题和反题——的冲突,最后以它们的角逐和一场皮洛士式的代价高昂的胜利而告终。

图书封面


 苏联的心灵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3条)

  •        作为一个中国人,读伯林这本书,就象照镜子,不同的是镜子里多了一个“苏联”的标签而已。  伯林对帕斯捷尔纳克评价很高,他说:“帕斯捷尔纳克是这几十年来俄国涌现出的最伟大的作家,因而他也会像许多人一样遭到政府的迫害。这是独裁政治的内在要求。传统俄国和新俄国之间无论有什么样的差别,对作家和艺术家的怀疑和迫害是共同的。”我觉得,迫害这些人并不是因为这些人一定站在人民一边,而是因为这些人在思想上很难占到政府一边。  伯林和阿赫玛托娃的一夜长谈,很为人所知,伊格纳季耶夫《伯林传》里写得简略,伯林这本书有更详细的记述。一般评价伟人,有个倾向,就是不把伟人当人看。阿赫玛托娃就不同,她评价托尔斯泰,就是把他当人,尤其是一个男人的。她说:“当托尔斯泰还沉浸在结婚的幸福中的时候,他写下了《战争与和平》,颂扬家庭的意义。当他开始对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怀恨在心,但又迫于社会的谴责,可能还会招致乡下人的耻笑,不能和他离婚的时候,他创作了《安娜•卡列尼娜》,并因安娜离开她的丈夫而惩罚她。当他上了年纪,为自己还对乡村姑娘怀有强烈的性欲冲动而感到内疚的时候,他完成了《克莱采奏鸣曲》,主张完全的禁欲。”  伟大作家中,曼德尔施塔姆恐怕是最不妥协地坚持做人尊严的人之一,结果很自然就是生命的代价。他是欢迎革命的,但在1930年代,又是对革命的必然产生的后果最不妥协的一个,伯林说:“我真的再想不出还有其他诗人比他更坚决地抵抗这个敌人。”因为一首讽刺诗,他惹怒了斯大林,最后在海参葳附近的集中营被打死。他的这首诗是《我们活着,感觉不到脚下的国家》:  我们活着,感觉不到脚下的国家,  十步之外就听不到我们的话语,  而只要哪里有压低嗓音的谈话,  就让人联想到克里姆林宫的山民。  他肥胖的手指就像蛆虫一般油腻,  他的言辞就像秤砣一般准确,  彷佛蟑螂触须的胡须含着笑意,  他的长靴筒闪闪发亮。    而在他周围站着一群细脖的领导,  他玩弄这帮半人半兽的仆人,  有人啼啭,有人喵喵叫,有人啜泣,  只有他一人粗声大气地唠叨,  发布一个个命令彷佛安装马蹄铁:  这个钉鼠蹊,那个钉前额,这个钉眉头,那个钉眼睛。  不论怎样给出死刑——都像吞食马林果般甜蜜,  这个奥赛梯人宽广的胸膛啊。  伯林对斯大林统治术的剖析精彩、准确,他称之为“人为的辩证法”,这是斯大林的原创。任何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政权都会受到两种主要威胁,其一是革命进行的过头了,过分狂热的革命者造成了过度的破坏;第二种是第一种的自然结果,就是热情减弱了,大胆骄傲的试验气魄在卑鄙的腐败和堕落中消失殆尽。斯大林的独创是在这狂热和冷漠的“辩证两极”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的方法——“人为的辩证法”。“它是一种确保能够‘弥补’自然和历史的不确定而长期维持内驱力的有效工具——持续的紧张,长期的战争动员状态——也唯有如此才能维持这般反常的生活。采用的方法是既不让政府变得过于软弱无能,也绝不允许它行动过激从而造成过多的内耗。”这实际就是我们的“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伯林指出,那些认为这样一种体制因为太过无情太过压抑而无法维持下去的人们完全是在欺骗自己。因为集体的苦难即便不能产生自由,也能产生博爱和平等,而且一个人只要能拥有一些快乐和激情的时刻,真正幸福的时刻,那么就可以忍受最严酷和最没有尊严的环境。当然了,统治者要记住:绝不要让人民整体痛苦到彻底的绝望,感到生不如死,无论自杀或者被杀都比活着好,操控“总路线”的艺术恰在于此。他写下这些是在1952年,很不幸,伯林是正确的。  1956年,伯林重到莫斯科,他的总体印象是,苏联社会最深刻的裂痕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差异。被统治者中流行的是一种可爱的愤世嫉俗的态度,它认定政府在干蒙蔽公众的骗人勾当,而且对政治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他们主要期望是能够活下去,过上更惬意的个人生活。统治者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各级当权者的一言一行都在效仿最高级的主要领导人,他们为全体人民所敬畏、所憎恨但又不得不接受。伯林说:“在我看来他们之间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  很不幸,伯林又是正确的。  
  •     俄罗斯20世纪那段历史的阅读体验,让人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那本应消失在历史深处的罪恶,仍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流行着。透过旅人的眼光,注视那片时空下的人与事,新鲜的或是腐朽的,罪恶的或是美好的,尊贵的或是猥琐的,也许能让索多玛城中的人们,看到未来的希望。烈火倾下时候,还有些拯救着我们的义人,虽然那决然不是土地上的人,而是生存在人的内心处牢固的福泽。伯林是在少年时代逃离苏俄帝国,在英国成年;伯林之前,赫尔岑也流亡在英国了。英国是个什么国家呢?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说道“英国人对外国人,尤其是流亡者,并无特殊的好感,认为这都是些穷小子,而贫穷是不可饶恕的罪恶,可是英国不能放弃自己的庇护权,它是不可侵犯的,正如集会权和出版自由一样不可侵犯。”伯林在英国受高等教育,并且以睿智的思想与行动力获得英国社会的认同,加入外交部,主导对苏联的政策,甚至是最早的要求英国与美国结盟的人,后来还在牛津谋得了教职。他是移民,但在英国——自由权利被捍卫的地方,他获得了自由。伯林眼中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死在苏俄劳改营的曼德尔施塔姆、终身不屈于强权的帕斯捷尔纳克、天鹅绝唱般凄婉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宛如废墟中的珍宝,延续着俄罗斯的文脉,乃至最终在1989年重生。伯林1945年剖析了斯大林统治权术,那恰好正是毛及其跟随者的统治圣经。俄罗斯幸运的是有一批笃信宗教的热爱真理的人,有伯林。
  •     这本书,我读了三天,读完后醍醐灌顶,耳清目明,思路开阔。由于这周时间太紧,我只能简单谈几点。首先,《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是以赛亚•柏林关于苏联的一本文集,最早的文章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最晚的是写在1990年苏联解体,内容时有互现。书很短不算导言和后面的人名表只有160页左右,作者写的清楚,翻译的也好,因此读起来很顺畅。前几篇文章主要写苏联的文学艺术以及柏林与记述苏联艺术家的交往经历。读到《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还有《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时,才知道北岛的《时间的玫瑰》里关于帕斯捷尔纳克生动的记述是从哪儿来的,原始资料写得就这么生动,怪不得北岛能复述好。然而哲学家和诗人写同一件事给人感觉就是不同。柏林有一段描写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柏林曾在1945年与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在她列宁格勒的家中彻夜长谈。而后斯大林因这次未经批准的拜访暴跳如雷。一般知识分子要是知道元首这么发怒,要么害怕要么缄默。可阿赫玛托娃不这么想,人家是诗人啊,她想的是,“我们惹得斯大林斯大林暴跳如雷最终促使了冷战的爆发——我和她不经意间改变了历史。”而且她深信不疑。若这段话出现在北岛的书里——他可能没写过,但类似的故事肯定记述了不少——我只会想这是又一个疯子天才诗人,如此而已。不过再柏林的书中,这段略显奇异的记述是映衬在平实而详细的关于苏联知识分子的窘境的描写中的。只有了解斯大林和苏联统治者对思想的禁锢,才能体会到诗人的想法是多么天真和纯粹,才能明白苏联的知识分子是多么希望亲身融入历史之中,才能知道什么是她的独特性什么是俄罗斯诗人的普遍性。然而这究竟是不可能的。精华部分在后面三篇——《人为地辩证法——最高统帅斯大林与统治术》、《在苏联的四个星期》、《苏俄文化》。我读这三篇的感觉,就是温斯顿•史密斯读古尔德斯坦因时的感觉:醍醐灌顶,耳清目明,有个人用清晰的语言把你模模糊糊明白的东西讲明白了。总而言之,人为的辩证法解释了为什么苏联乃至所有共产党要在“总路线”问题上几乎毫无规律地摇摆不定。它是指,统治者为了应对革命的内在矛盾——理想带来的残酷过激行为与现实带来的的颓废消沉——人为地在两者之间改变政策,从而使左摇右晃的国家机器向合题的方向发展。柏林还指出苏联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裂痕;指出普通苏联人只是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像不像1984里温斯顿的邻居?);指出苏共竟试图用现实适应理论——“某些文字一开始只是描述性的,后来却变成了规范:一种意在解释19世纪西欧发展和行为的理论却变成了20世纪东欧发展的蓝图。”等等等等,总之有许多犀利言论。这毕竟是几篇文章,不是长篇专著,自然不能把解释苏联的所有事情,甚至这些理论没有也不可能的到充分的论证,然而,它们启发性是非常大的。现在我开始对苏俄文化、共产党的理论流变、苏共和中共的异同等等方面感兴趣。不敢多言,只好读书。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西方人眼里的苏联,还以为会更深刻些
  •     懂又不太懂,对托尔斯泰的那部分评价有意思!
  •     没读完
  •     伯林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的见证人,让伟大的心灵得以呈现。
  •     书评很好,正准备看,苏联是近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
  •     很好很好!!眼光犀利,思想深邃,行文优美!
  •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其中的重头戏以前在期刊上都已读过,买下此书只是收藏。较之前伯林的译作,此书更为轻松,为散文而非学术之作。对阿赫玛托娃等有兴趣的文人们,从中可获得不少谈资。要想对伯林的自由主义有进一步的理解,看来还得等他的新译问世。
  •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斯大林之后彻底走向了反马克思主义。
  •     深刻的洞察力。可惜译者不是太给力,减一分
  •     金句遍地。
  •     自由主义的书,好 自由主义的书,好
  •     很一般
  •     柏林的书比较容易读,一口气读完的。
  •     “共产主义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斯大林所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任务,亦即,对人进行调试,使得人们只会提出很容易获得答案的问题,让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因最小的摩擦而顺其自然地适应所处的社会……好奇心本身、个人独立探索精神、创造和思考美好事物的愿望、寻求真理本身的愿望、追求某些目的的愿望(这些目的本身确是人类的目的,能够满足我们天性中某些深层欲望),都是有害的,因为他们会扩大人们之间的差异,而不利于一个整体性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赛亚·柏林《民主,共产主义和个人》在曼荷莲女子学院的讲演,1949年
  •     里面的一些创见发人深省,虽然这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     见证历史,见证良知。我们的心灵在哪里?
  •     1945年9月,以赛亚·伯林开始访问苏联。当时这位年轻的哲学家还在英国外交部任职,当他拿到去莫斯科签证的那一刻,心情既兴奋又有些惶恐不安。自从1920年他们全家辗转流亡到伦敦,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还从没有踏上过这片广袤的土地,心中自然对这段旅程有所期待。但他的担忧也显而易见,他对这个国家所有的印象还停留在童年时期革命的***、杀戮,以及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上面。而且这个时期的苏联风传到国外的斯大林统治的残暴屠杀无疑更加剧了他童年时期对恐怖事件的印象,乃至于他终生对恐怖主义无比讨厌。在去往莫斯科的途中,伯林一直做着被捕的噩梦,他无法预知到这段旅程会发生什么。 当时身为外交部官员的柏林还身负重任,根据上面的指示,他要在这次访问之后上交一份关于苏联整体局势的观察报告,主要用于分析二战后美英苏之间的利害关系。但是等他到了莫斯科之后才发现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机会能够深入探究这个国家的内幕,所有他见到的人都抱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怖心情,不敢谈论时事政治。他除了在大使馆办事处分到了一张桌子,每日准备一份报纸的新闻摘要之外,基本无事可做。而且这个时期看到的报纸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口号,千篇一律的内容,令人压抑单调的图片,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能揣测到一则不起眼的消息后面是血淋淋的现实境况。经历过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运动,俄国的知识阶层已经变得噤若寒蝉,不再有人敢于尝试新的思想上的骚动,入眼处皆是死水一潭的顺从。1939年斯大林虽然停止了各种迫害活动,但是俄国文学和艺术所表现出的境况“就像刚刚遭受过轰炸的地区,只有几座像样的建筑还相对完好,孤零零地站立在已经荒无人烟、满目疮痍的街道上”。像我们熟悉的天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玛琳娜·茨维塔耶娃等不是被(自)杀就是莫名其妙地消失。除了那些政府碍于拥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和诗人能够存活下来,剩下的那些人只能依靠对权威的卑躬屈膝苟活于世。伯林记录下来这些印象的时候,已经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但是在他的回忆中,苏联的那种印象一如既往的深刻而清晰,他看到的每个城市都像一个个孤零零的墓地,没有一丝生机。也正是在这种阴郁、羞耻和恐怖的氛围当中,他在偶然的机缘中得到了拜访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机会。 经历过大清洗之后的俄国文学界,大师级的人物基本已经消失殆尽,剩下的一些都是跳梁小丑一样的歌功颂德的二流作家。但是当伯林得知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还活着的时候,他心中的惊喜无法言喻,对他而言,这两位诗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后的化身,体现了过往岁月里的艺术繁荣。他去拜访这两位“大人物”的经历被我们这些后来人无数次传诵,甚至已经有了几分朝圣和聆听神谕的意味。很难准确估计出这两位诗人对伯林以后的思想历程有多大的影响,但是毋容置疑,伯林的一生始终都在寻求着天才人物对自己的肯定,他以后身上的那种独特的俄国气质、英国风格和犹太习性巧妙地融合于一身,改变了他一生研究和思考的方向。在英国的牛津岁月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和凯恩斯这些人都曾经称赞过他的价值,但是在俄国的这段与这两位天才诗人交往的经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为重要。在写于1958年的一篇评论中,他提到帕斯捷尔纳克时说:“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无人敢否认他是一位天才的抒情诗人,即便是他那些在政治上或个人方面最激烈的批评者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只要存在就仍然对有文化的俄国人以及其他许多人产生深刻的道德影响。许多人只是通过传闻知道他的成就,但把他视为世俗的圣徒和殉道者。他始终不顾可怕的压力而忠于自己的信念和艺术,而其他许多作家则在这些压力面前屈服了。” 1945年伯林去拜访帕斯捷尔纳克的时候,这位诗人生活在苦闷之中,他不得不与政府进行合作,这种妥协的羞耻感以及对许多朋友无能为力的负罪感纠缠一起长期折磨着他的思想。他们之间的交流因为灵魂的契合,对俄国命运共同的担忧以及对身为犹太人身份的异化的关注而愈加深入。随后的几次拜访中,伯林也获知这位作家正在创作一本关于“这一代人以及他们的革命和战争中的命运的小说”。十一年后的1956年,伯林携新婚燕尔的妻子到莫斯科度蜜月,再一次拜访了帕斯捷尔纳克。尽管诗人与国家之间的对立已经结束,俄国貌似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对一个独裁政府而言,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对作家和艺术家的迫害并无多大区别。也正是在这次拜访中,帕斯捷尔纳克谈起他已经完成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他早已对在他的祖国出版小说不报希望,因此他委托伯林希望能在国外出版,“他希望他的小说能够传遍全世界,用火去焚烧,去摧毁人们的心灵”。伯林劝阻他为家人和自我安全的考虑,最好放弃这个念头。作家变得勃然大怒,他说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也已经和他的儿子们谈过,“他们已经做好了受罪的准备”。伯林在他的坚持之下,最终答应将他的小说做成缩微胶片带出国境。1958年,《日瓦戈医生》在英国出版,随后作家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个结果我们现在已经熟知,迫于政府的压力帕斯捷尔纳克拒绝领奖,被开除了作家协会,1960年郁郁而终。 谈论起伯林与阿赫玛托娃的几次交往,他们之间的关系显露出更为微妙的成分。在他们第一次见面中,阿赫玛托娃留给伯林的印象是一个“悲剧中的女王”,举止从容高贵,具有天才般的自负,女王般的傲慢,偶尔还会流露出深深的忧郁。他们彻夜长谈,背诵诗歌,回忆往事,指点俄国文学,甚至还谈到文艺复兴。伯林完全被阿赫玛托娃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阿赫玛托娃生活在一个可怕的时代,但如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所说,她表现得非常英勇。她从未公开地,或对我私下地说过一句反对苏联政府的话。但她的一生,如赫尔岑描述俄国文学状况时曾经说过的,在不断地对俄国的现实进行控诉。”这位女王对伯林的影响终生可见。1945年12月年回国后,按照原本的要求伯林要写一份对苏联的观察报告,但是他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写俄罗斯文化的整体状况,这就是收录到《苏联的心灵》中首篇文字《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很显然这是受到了阿赫玛托娃的影响,用《伯林传》的作者伊格纳季耶夫的原话说就是:“它相当于一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俄国文化史,为注定不幸的阿赫玛托娃那一代人而作的编年史。”1949年伯林已经决定放弃哲学研究转向思想史研究,他开始对俄国十九世纪的知识分子阶层感兴趣,他整理出的别林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思想脉络,把他们作为俄国知识分子的道德见证的代表,提出了作家应该捍卫俄罗斯民族语言的思想——这样的一项研究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俄国思想家》一书,这本书同样受到了阿赫玛托娃的道德和人格魅力的感召。在伯林著名的“自由的两种概念”即他提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区分的时候,同样能发现阿赫玛托娃的影子,因为正是通过对那个极其恶劣时期下女王一样的诗人的拜访中,伯林意识到了个人的天赋即使处于最不自由的逆境之下也仍然可以开花结果:“自由与其说是人类兴盛的必要条件,倒不如说是偶然条件,就像知识对于人类的兴盛也只是可有可无的。真理从来就没有赋予过人们自由,而自由也并不总是让人变得更好。”对消极自由的概念,还有比这种解释更为恰切的么? 也许我们会以为简短的几次拜访不可能对伯林的思想发展历程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错误估
  •     英国版陈丹青。
  •     对分析这一时代很深入!!见解深刻!
  •     度过电子版,再读时有些不寒而栗,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
  •     ”決不要太熱情,也沒必要太低沉。當一切流逝,真正恒久為人所記憶的,仍是那些堅守的心靈。”/對蘇聯內政外交的解釋部分覺得受用。
  •     深入历史的深处,历史秘密在人心。
  •     后面的人名汇编很有用!
  •     苏联的心灵
  •     推荐大家购买啊
  •     2016-11-21
  •     这些不屈的知识分子,在一个黑暗的时代里保留下了火种。
  •     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个民族的悲剧。
  •     不错地版本
  •     她回答说当那些了解我所说的那个世界的人都变得老态龙钟或行将就木时,这首诗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它将伴随着她以及她那个世纪变成历史;它不是写给永恒的未来,甚至不是写给子孙后代的;唯有过去对诗人才有意义——尤其是童年——那是他们渴望重生、渴望复活的情结。p81
  •     将苏联社会简单的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毫不顾及处在中间地带的人物。眼低手高。斯大林人为的辩证法,在这上面过分纠结,只会把问题简单化。或许我找错靶子了?
  •     看到最后的人名汇编。。。相当有用。
  •     16书48。陪女儿上课,翻完。258页的书,人名汇编和索引占了98页,俺也是醉了。1、苏联只有俄国么?其他加盟共和国呢?2、文化是苏联心灵,那核武器是啥?3、俄谚云:静湖出水怪。不独苏联,美帝不也这样?一群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的人在上面吆喝,更大一群自以为听懂了真理的人在下面应和[呲牙]
  •     #2015图书推荐之001#以赛亚·伯林《苏联的心灵》:本书《苏联的心灵》的副标题是“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与他的另一本著作《俄国思想家》遥相呼应,但《苏联的心灵》更偏向于文化随笔,尽管也有他作为“作业”交给英国外交部的关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艺术状况的概论性文章,但更富有作者的激情的,则是《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等人物类的素描、书写,而安娜·阿赫玛托娃则书写了一首诗记录以赛亚·伯林的到访,“他不会成为我深爱的丈夫/但我们共同完成的作品,我与他/将惊扰二十世纪……”
  •     英国人写60s的苏联,可想而知,呵呵
  •     可资为鉴。第9章《苏俄文化》尤其精彩。引用书腰封上的话——在冰封的世界里,也会有伟大的心灵!
  •     这本书作为神日礼物送给母亲,母亲很喜欢,运输速度快,包装好,谢了,只是前几天出去了,拖到现在才写评价,抱歉啊
  •     书不错,没有写的很血腥,但是还是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凝重,不错的书。
  •     冰冻的年代,也有伟大的心灵,俄罗斯民族的灵魂不死!
  •     斯大林时代,文学若不能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零件,便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尘埃。「苏俄文化」一章字字珠玑,适合每次翻新对苏联的认识之后都拿出来重读。人名汇编可作为索引拓展阅读。
  •     对苏联文化的分析不也完全适用于今日中国么?伯林太犀利了!
  •     前半部分和某国的差不多,最好看的是和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等人的交往,真的是不死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又像是对白银时代的告别,看的泪目了。
  •     对得起年度好书的标签,需要多读n遍,分明是中国的心灵
  •     挺好的书 一直都在当当买
  •     言语犀利
  •     柏林,不错,翻译的不行
  •     苏联对文艺的管控,究竟对这个国家造成了怎样的后果,伯林用自由主义者的热情为世人揭示一隅。不能完全赞同伯林的态度,但对苏联以此构成的正义,我是更加不能想象的
  •     欲了解今日之中国,必先了解昔日之苏联,今日之美国。
  •     灼见。(马上去读日瓦戈医生!
  •     内容不错,送给别人的,对方很喜欢!
  •       作为曾经的俄罗斯人,后来的英国驻俄外交官和热爱自由的学者,无论从哪方面看,伯林对俄罗斯的持续兴趣都顺理成章。这册文集,除了最后一篇发表于苏联解体之后(1990年)的《不死的俄罗斯知识阶层》是较宽泛的时评类文章,其余部分都集中关注俄罗斯历史的黑暗时期。这段时期里,俄罗斯遭受了纳粹德国的入侵和斯大林的恐怖统治。俄罗斯有过无数伟大的心灵,最坏的年月愈发能衬托出这些心灵的可贵。第五纵队式的内部绞杀,不仅直接损害这些心灵,更破坏了他们栖居的土壤。
      
      伯林写这些文章的动机不尽相同,亨利*哈代在《编者序言》里介绍得很清楚,有向政府提交的备忘录(《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有受编辑所托而写的评论文章(关于曼德尔施塔姆的《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和另一篇鉴赏文章《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还有为专业杂志(或机构)撰写的文字(《人为的辩证法》等)和自己的私人回忆(《访问列宁格勒》等)。不同的动机、题材、文体,保证了行文视角的多元,加之伯林又是整个苏联时代的见证者,所以这本书有特殊的价值。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有顺理成章的期望,却往往滑向不切实际的狂热,影响了到对周围世界的清醒认识。伯林既是坚持自由主义的冷静思想者,又与苏俄社会保持了恰到好处的距离,所以他的证言有摆脱"当事者迷"的可能。
      
  •     这类书,字都认识,但读不明白。
  •     柏林的作品,都值得一读,苏联时期,文人们还是有些建树
  •     文集论述的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到20世纪50年代就截止了,很多地方尤其是赫鲁晓夫时代读来悚然是当代中国之怪现状。之后伯林也没再去过俄罗斯,最后为解体前的民主化叫了一声好并企盼前途是光明的,然而今天的俄国仍旧处在国际社会的一个夹缝中,斯拉夫派和西方派争论了百年的问题如今依然在喋喋不休,官僚习气和腐败现象仍旧蔓延滋长,丘特切夫“用理性不能理解俄罗斯”的诗句现在照样适用。毛子真是一个令人嗟然又哗然的民族。最后不得不说对于塔列朗那句“决不要太热情”,我果然爱不释手。
  •     看当下,很有启发。
  •     书小
  •     “他们渴望去西方访问,但如果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能回国,他们也不会去。他们深深地爱国之情不带意思民族主义的色彩。阿赫玛托娃不打算离开。无论将遭受怎样的苦难,她也绝不抛弃她的祖国。”——爱这个国家就是,不因为不满意她的现状而怨恨或者逃避现实,不因为面临几百万无辜者的死亡而怀疑自己的爱国之情。苏联时代有很多伟大的知识分子,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广为人知,他们的作品在民间流传开来——这令我羡慕这个民族,尽管它有那么多明显的缺点,可是却有着世界上最纯粹的爱。
  •     本书收集的文章记述了伯林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两次出访苏联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对于苏联政治体制、政府目标及实现手段的分析。
    个人感觉《人为的辩证法》和《苏俄文化》两篇文章是其中的精华。当历史唯物主义与自然辩证法理论和现实不符合时,人们究竟应该尊重事实而反省理论,还是人为的“创造”历史去适应理论的前提?是公民自己选择,还是由独裁者代表国家替公民作出选择?伯林为我们分析展现了斯大林及其后继者是如何为了维护政权统治下政治、经济的稳定,而制造和操控着理论并剥夺着人民最低生活保障之外的一切创造物,在国家的权力高压下,人们疲于应付政策改变对自身安全的影响,以求自保而无力思考。
    文章的内容现在也许不算新鲜,但伯林的分析仍然发人深省。美好远景的实现是否真的需要付出眼前巨大痛苦的代价?以史为鉴我们才可能避免苦难的轮回。
  •     说的是苏联,却像是在说中国。虽然这个判断总会挂一漏万,但这本书的魅力庶几在此。而其留下的思考却让人回味再三。
  •     作者的有些观点和对当时那些作家的评价还挺有意思的。
  •     这书比较专业。算是一家之言(这一主题有不少一家之言)。
    有些资料性内容。
    但一定要与相关俄国(苏联)文化的其它书籍对照看,才能互为补充,不至于形成偏颇的观点。
  •     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
  •     翻译人老喜欢加一些自己的东西进去,不过这本相对于其他还不错
  •     很有启发的讲解
  •     发货速度还行 第一天的晚上八点买的 第三天中午到的
  •     看苏联,观中国。即便用如今最宽容的观念看来,共产主义也存在着许多弊病。更不用说西方自由主义多认为其是另一个极端政权了。比希特勒多在有了个似乎很美好的理论,可是这理论毕竟只是纸上谈兵。合格的政府,需要提供给民众基本的需求,才好谈高层的建筑。本当局,不仅失去了这些基本的供给,国家机器还在变本加厉地为统治者的利益进行宣扬。因为对政治完全失去信心,所以青年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享乐、 短浅的享乐。 旅游、 相亲、 住房,国家机器想要拉动此部分的物质需求,因此在宣传中多出了这方面的鼓励,可是从未涉及真正的实质性的精神追求。 (最初龚介绍这本书时给我时说:不要只看小说。听得懂其中指责的意味。)
  •     这本书的中译本已经晚来了许多年——毕竟,苏联时代早已化为尘土,连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许多伟大心灵(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他们更像是难以触及的历史人物),不过它自有其跨越时空限度的价值,因为那种在黑暗中默默坚守的形象,已越来越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战后苏联时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较为极端的截面。
  •     也许第三者的角度更客观,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     苏联存在了七十多年后解体了,这是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特别对于中国来说,苏联的存在具有特殊的意义,他的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因此读一读这本西方人写的关于苏联文化的论述、见闻,对认识这一社会体制下产生的文化影响具有特别的意义。
  •     苏联的过去是我们深思的财富
  •     仅人为的辩证法一篇,买本书就不亏。
  •     柏林对俄国的认识和看法,还有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对谈,写到曼德尔施塔姆……
  •     “绝不要太热情”
  •     了解一下外国的历史也不是一件坏事
  •     好书,对于了解苏联有益。
  •     我之前讨厌俄国人,但我现在羡慕他们,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的羡慕他们。 同样都是被共产党统治或曾被统治,传统文化也被几乎同样的伤害过。俄国现在恢复了他们往日的创造力,或者干脆的说,就算是苏联时期,俄国传统文化创造力也没受到这样的迫害多少影响,苏联时期的文化作品照样儿是经典。 我并不崇洋媚外,我也不会轻易跪外国人,只是在这一点上我想说:“TM的,看看咱们搞得这一团什么玩意。”
  •     以赛亚柏林相当有名气的一本书。对于了解当时的苏联也算是不错的科普(虽然称不上精确)。柏林自由主义者的笔触看来仍然相当动人。和阿赫玛托娃的深夜长谈也让人印象深刻。迄今仍记得“个人对良知的绝对坚守可以改变历史。”
  •     好好读读。
  •     整本书系统性偏弱,但是更为私人亲切,包括他怎么窜去拜访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的过程都交代了,八卦的读者自然看得高兴。文风也与《俄国思想家》迥异,读起来爽快多了。
  •     在地铁里看这本书的时候常常觉得时空错乱,好奇自己生逢乱世会有什么样的选择。伯林说苏联的社会实验是漫画式的,让我想起之前朱特说马克思主义是宇宙论,言语里不全是嘲讽吧,在想象力匮乏的时候,超越性就会出现。
  •     这本书有什么可下架的 大部分人根本看不懂啊!
  •     和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和曼德尔施纳姆不熟,但无疑伯林笔下的他们拥有真正高贵的心灵(当年学《我爱这土地》的时候可完全不知道这些)。苏联人在56年表现出的犬儒,斯大林的“人为的辩证法”,对苏联体制下的共产主义的判断等等都可以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让我感觉很好的一点是在描述苏联人的时候没有把这些属性拔高到国民性。
  •     囫囵吞枣
  •     反动文章看过了所以没啥特别的感觉,就是感叹一下俄罗斯真是盛产文学天才。
  •     这本书的中译本已经晚来了许多年——毕竟,苏联时代早已化为尘土,
  •     所以,还是看看苏联的,过过干瘾吧。
  •     极权与私人生活的侵蚀和反抗。你才说,人性承载起超越自身的痛苦,才是伟大,是超人。可是,凡胎肉体的人啊,还是希望权力少给你带来痛苦、恐惧和扭曲。
  •     柏林推崇塔列朗的“绝不要太热情”已然昭示其本人是一位审慎的理性主义者,他的演讲似乎更出彩。
  •     没啥好说的,因为太好。
  •     喜爱以赛亚柏林!
  •     了解那个时代文化和诗人们。
  •     內容符合 berlin一貫的思想 但為集合是文章 沒有太多新生的想法概念 陳翠是看一個時期的人文良心 稍嫌偏弱了
  •     伯林对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叙事,很有趣。
  •     本书写得比较公允,对了解真实的苏联,提供了又一个认识角度。
  •     不像监狱,像教室,每个人都需要教育|“自由与其说是人类兴盛的必要条件,倒不如说是偶然条件,就像知识对于人类的兴盛也只是可有可无的。真理从来就没有赋予过人们自由,而自由也并不总是让人变得更好。”|日本经济发展没有教条,苏联教条浓烈
  •     对了解苏联是一本不错的书,但提出两点批评:页码很乱,是出版社排版不细致;书后70多页人名汇编就是凑数之用,占了全书1/3的篇幅
  •     好好 书面容易起皱 唉唉啊啊
  •     前言很多,正文内容很少,翻译比较刻板,不容易理解。
  •     书得封面和印刷都还不错,只是内容比较晦涩枯燥,或许是因为对苏联文化比较陌生吧
  •     人为的辩证法依然很有现实意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