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北京法源寺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8
ISBN:9787505720176
作者:李敖
页数:286页

作者简介

《北京法源寺》是作者作为政治犯被关押期间所写的几部小说之一。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是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北京法源寺》在小说理论上,有些地方是有意“破格”的。有些地方,它不重视过去的小说理论,也不重视现代的,因这它根本就不要成为“清宫秘史”式的无聊小说,也不愿成为新潮派的技巧小说,所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该赶快“过桥”的,也就不多费笔墨,该大力发挥的,也不避萧伯纳一《一人演说》之谶。

书籍目录

楔子――神秘的棺材
第一章 悯忠寺
第二章 寂寞余花
第三章 “休怀粉身念”
第四章 西太后
第五章 康进士
第六章 皇帝
第七章 回向
第八章 大刀王五
第九章 戊戌政变
第十章 抢救
第十一章 舍生
第十二章 从监牢到法场
第十三章 他们都死了
第十四章 “明月几时有”
第十五章 古刹重逢
尾声 掘坟
我写《北京法源寺》

内容概要

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之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评论家。”

章节摘录

  请读片段  楔子神秘的棺材  天河像一条带子,正南正北的悬在天上。北京的人说:“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今年七月见一面,再等来年七月七。”  七月七过去了,正南正北的天河改了方向。北京的人又说:“天河掉角了!天河掉角,棉裤棉袄。”这就是说,天快凉了。  “接着是六月十五,是鬼节,家家都要“供包袱”。“供包袱”是到纸店买金银箔,叠成小元宝,搭配上一团一团的“烧纸”,装在方纸袋里。纸袋是特制的,上面用木刻版印上花样,由活人写上死人的名字,放在家门口,就烧起来了。烧的时候,要额外留出两张“烧纸”单独烧,做为邮费。就这样的,活人就把钞票火汇给死人了。  七月十五伺候过了鬼,八月十五就伺候人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要蒸“团圆饼”。饼有五分厚,有六七层,用的材料包括葡萄干、桂圆、瓜子、玫瑰、木樨、红糖、白糖、青丝、红丝、桃仁、杏仁、面粉,一个蒸笼只蒸一个。过了中秋夜,第二天就切开了,家里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表示团圆。所以,“团圆饼”人人有份,不吃就表示不团圆。  每一年的中秋,就在北京这样轮回着。时间年复一年的在前进、风俗周而复始的在重演。团圆、团圆、大团圆,多少中国人民在风霜里、在烽火下、在骨肉离散中,为这一梦想揉进了辛酸与涕泪。直到团圆化成多少块,像“团圆饼”化成多少块,一切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除了辛酸、除了涕泪,一切都归于乌有,只除了一具棺材。  把棺材上漆,是北京人的一件大事,愈好的棺材愈要上漆,甚至年年上漆,没漆的棺材是穷人的。中国人讲究养生送死,送死比养生更考究,北京城的送死比其他城更考究。北京城的送死特色是“杠房”,杠是不同粗细的圆木,交叠起来,由“杠夫”抬起,上面放着棺材。杠的数目有“四十八杠”、有“六十四杠”,愈多愈神气、愈多愈稳。稳得上面可放上满满的一。碗水,不论怎么抬杠,保证水不洒出来。不洒的原因是杠夫走路不用膝盖,腿永远是直挺挺的,像僵尸一般。指挥他们的人叫“打香尺的”。“打香尺的”像赶一堆僵尸,不说一句话,只凭敲打一根一尺长、两寸宽的红木尺来发号施令,不论上下快慢、转弯抹角、换人换肩,都以敲打为记。北京城送死的另一特色是“一撮毛”。“一撮毛”是职业性撒纸钱的,他在腰间扎了条白带子,陪同丧家穿孝,以示敬重。出殡时候,每经十字路口或机关庙宇,就由“一撮毛”出面,把几十张碗口大小中有方孔的白色冥钞往天空撒去,撒上天的时候,一定要一条白练式的上去,高达九、十丈,然后像一群白鸽般的飘下来。使路人侧目,然后鼓掌叫好。  这些特色,都表示了北京的人对送死的郑重,活人对死人的事,是含糊不得的。  那是八月十六,中秋过后第一天的子夜,一个健壮的黑衣人谨慎的走向北京西四甘石桥,走近下牌楼的草地,向一根木柱子跑去。他一边跑着,一边自背上解下大麻袋,在月光下,把木柱下的一具死尸装进袋里。他匆匆在四周草地上检查了一下,又随手捡起许多零星东西,一并装进,然后扎紧袋口,背起来跑了。  他跑过了一条街,回头看着,见到四边无人,就匆匆转入小巷,在小巷里穿梭前进着。清早三更的时候,他已经成功的脱出北京的内城。  北京的内城有九个门,俗称“里九”,外城套在内城南边,有七个门,俗称“外七”。内城外城之间的三个门是中央的正阳门(丽正门)、东边的崇文门(文明门)和西边的宣武门(顺承门)。黑衣人背着麻袋,付了贿赂,脱出了宣武门,就朝左边的胡同里走去。他一转再转,转入一条死胡同。死胡同中有一间空屋,屋前有个小院子,有两个人等着他,地下一口棺材,棺材盖是打开的。两人看他来了,帮他接过了麻袋,解开麻袋,把死尸装进棺材。黑衣人把麻袋中的零星东西仔细清出来,一并装进棺材里。他掏出腰问的毛巾,为死尸的脸清理着。  那张脸已被刀割得血肉模糊,但是轮廓还在,那是一张威武而庄严的脸,在月光下,神情凄楚地呈现在黑衣人面前。死尸全身是赤裸的,全身都被刀割得没有完肤,四肢也全断了他是被“凌迟”处死的。  “凌迟”是中国辽、宋以后死刑的一种,是尽量使人犯临死前痛苦的一种文化、是专门用来对付大逆不道的人犯的。“凌迟”俗称“剐”,是把人犯绑在木柱上,由刽子手以剐刀细细切割,叫“鱼鳞碎剐”。剐刀长八寸,有木柄,柄上刻一鬼头,刀刃锋利无比。中国骂人话说“千刀万剐”,就是描写这种情况的。  黑衣人清理了死尸的脸,凑合了四肢,用一张薄被,盖了上去,棺材上了盖,打下了木钉。黑衣人点上了一至香,插在上头,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扑到棺材上,大哭起来:“老爷啊!你死得好惨!好惨!”他喃喃喊着。多少个小时的紧张与麻木,都随着泪水化解开来。  其他的两个人,忙着在棺材前后穿绳子,穿出两个绳圈,用一根木杠,贯穿过去。这棺材没有“四十八杠”,也没有“六十四杠”,只是两人抬着吊起的单杠。棺材没有上漆,是最廉价的那一种,木质是轻飘飘的。  两个人一前一后,把棺材抬起来。黑衣人擦了眼泪,拿着香,走在前面。清早四更的天气,北京已经很寒了。  他们快步走着,来到一大片红墙边。红墙上面铺着灰瓦,下面敷着灰泥。他们沿着红墙走着,红墙尽头,便是三座大门。大门中门最大,两边各有一座石狮。一位和尚站在中间,招呼他们进去。进去右首有一间房,房中摆好两个长板凳,棺材就放在板凳上。  “都准备好了?”黑衣人间。  “都准备好了。”和尚答,“我们立刻开始做佛事。”  “愈快愈好。今天晚上我们来启灵。”  “埋在哪里?”  “埋在广渠门卧佛寺街东边。那边不招眼,不大有人注意”  “很好,很好。”和尚合十说,“佘先生真是义士!佘先生肯在这样犯忌的时候收尸,真是人间大仁大勇,我们佩服得很。”  “哪里的话,”黑衣人说,“法师们肯秘密做这一次佛事,超度亡魂,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黑衣人作了揖,然后说:“现在佛事就全委托给法师了,我要出去办点事,准备今晚的启灵。”  “佘先生请便。这边一切,请放心就是。”  黑衣人再作了揖,和另外两人走出了庙门。迈出了门口,两人中的一个问黑衣人:“这庙叫什么啊?”  黑衣人回身一指,正门上头有三个大字“悯忠寺”。

图书封面


 北京法源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2条)

  •     李敖是一个以骂骂咧咧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这么一个厉害的老头。李敖的想要借此书表达的政治观点不说,从文化、历史的角度看还有很有研读价值。通读全书,实在为李敖的博学多才折服,说此书是历史考证、佛学探究、民风民俗研究、亦或者建筑考究似乎都不是,而是一部融诸多元素于一体的这么一部历史故事小说。通过戊戌变法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将各种变革思想、民族性问题、善恶问题,分析的透彻犀利;谭嗣同的大义凌然让人敬畏, “忠君”或是“忠天下”的问题发人深思;佛学之论,梁谭二人就华严宗的“回向品”论,出世入世之辩证,佛法教义入中原后的被曲解,佛门先把自身的一切看作虚妄,红尘飘摇不能动摇其心志,而后将妄成真,行救世之事,不在乎成败得失,进退疾徐,从容无比的精神;民族救亡图存、改革维新的过程和牺牲,特定时代下的人物特有的精神崇拜,以及慷慨激昂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气概,非当下时代人们所能睥睨。善恶、忠孝、仁和、生死无不贯穿全书。看此书是看的大到民族兴亡史,小到个人的抱负胸襟,笔笔扣人心扉。
  •     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我们是低效率的群体。政治上的松绑并不等于世道人心的解禁。在许多方面,世道人心已被多年辐射而污染,读者其实比以前还浑蛋,品味能力也已大坏。我怀疑还有多少人配读李敖的文章了。判定善的真伪要从他做出来的看。没有行为的善是伪善。思想与行动,不可或缺。思想指导行动,行动修正思想。必须边做边想。边想边做。不要妄图一挥而就,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人人都在努力画自己的龙,等待某个机缘被人点睛,或点别人的睛。可前提是你得有在努力在画龙身。丁香洁身自好,好看,好闻。但要做中药,得磨成粉煮成汤才有用,若为粉身碎骨,它只是好看好闻而已。时间可以代非法为合法。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在故宫看到这幅对联时,很有感触。秋天阴郁的阳光透进昏暗的寝宫,一百年前的压抑扑面而来。一针见血只是说,一刀见血才是行动。我执是一般人所认为主观的我,法执是所认为客观的宇宙。死事与死君的概念因为单纯,容易有勇气,不会三心二意。他们若不死,不算错,可是死了,却突然显得更对了。他们若不死,并不少什么,可是死了,却突然显得更充实了。越是稳健之人,越是稳健有余,行动不足,最后一事无成,一事无败。稳健不是变成了一种做事的态度,而是成了不做事的借口。不要把失败当作孤立来看,失败是成功的一段,是成功的前段。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人間是众生百相,但只能做一种人,只能选择做一种人,同时还得拒绝不做其它许多种的人,尽管其中不乏有趣的,吸引人的成分。我所面对是两个问题,一面是选择做什么,一面是拒绝不做什么。然后进一步对选择的寄以前瞻,以拒绝的,砍掉反顾。寺庙对于有佛心的人,其实至多是一个起点或是一个终点。因庙生佛心,因佛心而离开庙。唐人称印度人为昆仑奴。虚君共和,如果实现是这一种改革方案,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不会变得这么奇怪。可是假设历史是没有意义的。岁月只对生命有意义。十看前读的是故事,现在只看到政治。好书,读的估计是阉割版,只作是廖廖几句的摘抄。引发的思考更多。花了近七个小时。我读书越来越慢了。
  •     生死之命他们都死了!该死的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想死的死了,不想死的也死了!但他们中,更多的是不该死的啊……《北京法源寺》是李敖五十年来的唯一自选集,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了诸多主题,内容之丰富实属罕见。我个人是很喜欢李敖的,虽然很多人评价他“狂妄至极,刻薄之极”,但我依旧很喜欢他,又或者我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喜欢他——十二年间,出书一百二十种,被查禁九十六种;在台湾批评国民党,这也是很厉害了。这其实并不是一部小说,反而更像是历史书。但,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历史书。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这些在纸片上的人也可以鲜活起来。历史书上,对于戊戌政变,仅仅是一带而过——康梁维新,六君子殉难,改良失败。如此惨白无力,怪不得中学历史学不好。历史的编写者往往盖棺而论,把无数个活生生的性格印象抹杀掉,那些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往往是单一的——康有为走改良,走不通,他支持君主立宪,所以他是老古董;我们要革命!谭嗣同死了,大义凌然,为了唤醒群众而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我们要纪念他——然后没了!我们不会想到,在他奔赴刑场之前,康有为劝过他,他的学生劝过他,他的兄弟王五劝过他,美国人劝过他,甚至日本人也劝过他;但是,他还是选择了以一死来唤醒世人——改良之路是行不通的,这样的死更是令人感慨。但李敖告诉我们——谭嗣同的死是多方面的;他可以不死,但他死了,这是大义大勇。历史大多数认为他是“死事”的,即为戊戌变法而死、为唤醒国人而死,但也可以说他是“死君”的,即为光绪皇帝而死。这里并不是贬低,而是抬高:光绪为了变法冒了大险,并很有可能因此送命,如果他不变法,这个皇位照样可以坐,而且坐的更稳更神气;他变法,不是为了他自己,是为了国家,如果他死了,是地地道道的为社稷死、为国家死——如果为了这样一位“人君”而死,是“死君”,但也是大义,甚至比“死事”更重要。他不仅仅牺牲了自己,还反复劝勉活着的人不要羞愧,称赞他们要做的事情比死要更困难些,“不走的人、牺牲的人,也是在做事,做积极的事;走的人、不先牺牲的人,也是在牺牲,只不过是长期的、不可知的在牺牲。不走的人、先牺牲的人,所做的反倒是容易的;走的人、不先牺牲的人,所做的反倒是比较难的。”历史只会把康有为归结成一个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活古董”,但李敖告诉我们——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是虚君共和,他的改良其实就是革命;先知总是不被理解的。康有为的思想乍看下来一直是“改良”,但却是在变化的:戊戌政变之前,他希望光绪皇帝做彼得大帝,要有实权,是“开明专制”;戊戌之后,他倾向于“君主立宪”,认为君权要有限制;辛亥之后,在已有的中华民国的形式下,他主张的是“虚君共和”——他是“保皇派”,但他保的皇,不是遗老辫帅保的皇,而是中央集权下的一种安定力量、向心力量。康有为的一生,总是与时代交错,不是早于时代,就是迟于时代。“在三十年前,人们说他是洪水猛兽;在三十年后,人们说他是今之古人。”康有为是一个“先知”,在人们只关心朝廷的时候,他关心到中国;在人们只关心中国的时候,他又关心到世界;他总是朝前去,可人们只欣赏过去的他;他只有未来,却只能活在现在。“戊戌政变本质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一点那边西太后知道、荣禄知道、袁世凯知道,这边谭嗣同知道、王五知道,但只有光绪和康有为不知道。”个人在群体斗争的夹缝中,为群体牺牲了还不说,还总是牺牲的不明不白。在大众都在沉睡的时候,反倒是先醒的几个人是可悲的!虽然在当时时代的背景下,改良之路是绝对走不通的,但即使光绪和康有为知道了会失败又能怎么样呢?革命?不,革命是比改良更不切实际的。所以,他们只能变法,就算知道了会失败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而这条路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他们也决不放弃。历史啊,在后人看来都是可笑的,因为后人知道结果,但在当时,人人都想有所改变,但改变的方式那样之多,又都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令人难以抉择,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摸索着做。而选择的结果,不是成功,就是失败。成功的,我们称赞;失败的,我们批评——好不公平啊,没有人是明明知道“此路不通”还非要走的。最可惜的是,我知道戊戌政变的结局,也就是说,在开始读之前我就知道了所有人的下场。但即使如此,在看到改良和革命的一步步进行,我依旧惊心动魄、豪情万丈,就像是——期待着他们的成功。虽然结局注定失败,无法挽回。我最喜欢的是结局处的“硬币理论”,实在可歌可泣。维新志士和守旧党派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一方在上另一方就只能在下,一方走运另一方就只能倒霉。只可惜,守旧党派势力太大,总是在上;等到守旧党派弱下去了,维新志士又已经老了,成了落后,只能被时代所抛弃。维新志士们,他们的遗憾是生不逢时,生的太早,但江山代有才人出,要改变时代的又不一定非要是他们。无理反驳,心悦诚服,顶礼膜拜。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明天就去溜一圈
  •     借故事说自己 可以多读两遍
  •     忘了上一次读历史小说是什么时候了,真实性不谈,读来确是酣畅淋漓。
  •     国庆节假期,细读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感触颇深!这是我读的李敖的第一部著作,仔细读过的!不愧是大师,佩服!本书以至今屹立的千年古寺法源寺为主线,以戊戌变法为背景,描写了戊戌变法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主人公谭嗣同、梁启超、康有为等大人物顶天立地的形象,像法源寺佘主持、大刀王五等侠义之士的忠肝义胆,小和尚普净等为代表的革命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历历在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歌可泣、悲壮、震撼!让我最感动的是谭嗣同,真真正正一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戊戌变法,在历史中都学过,只是仅限于课本的讲解,当时对此了解的真是不多,对戊戌六君子,也只是了解他们的事迹和对历史的作用,对他们的思想、才干、品格和气魄知之甚少,李敖对谭嗣同的准确细致的描述,让我看到了一个聪彗、正直、敢做敢当的形象,看到了一个为了理想、信念执着追求、舍身取义的革命者形象,让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他的正义凛然、他的舍身取义、他的爱国精神、他的革命勇气将会激励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了理想正义奋勇前进的!!书中对佛法的精彩阐释、对法源寺的历史变迁、对历史人大物的精准刻画,都让读者爱不释手!有时间我还会再读的,书中有些关于佛法、变革维新的一些内容,还要细读一下!
  •     2005年夏季,网络上热议李敖先生到北大做报告的事情,我对此非常不屑一顾,也非常不理解中国最高学府怎么把讲台给了这样一个形容猥琐、言语轻薄之人。正当我发表议论的时候,我旁边的一个年轻同事冷冷地问:“你读过李敖先生的书吗?”他的态度让我煞是奇怪,平时对我尊重有加的这个年轻人怎么这样对我说话?“请你读过他的书再去评价他!”最近,为了了解民国前后的历史,我买了两本大部头的书,杨天石先生的《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找寻真实的蒋介石》,顺带也买了本《北京法源寺》,据说这是本描写戊戌变法的小说。当书拿到手的时候,我总会依次地把几本书先翻一番,看看目录和梗概。当翻开《北京法源寺》的时候,没想到,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利用了上厕所的时间、乘公交车的时间,牺牲了吃饭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读完书,我掩卷思考良久。我非常遗憾我这二十多年都干什么了,为什么直到今天才看到这样的书和认识到这样了不起的人物。最近看评论,有人说看完李敖的书,金庸的书只能用来当手纸。这种观点我当然不赞同,不过,金庸先生在我心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动摇。我知道,我仍然没有资格评价李敖先生,就像那位同事说的,我要好好看几本他写的书。
  •     北京法源寺,它是一个历史变迁和流动的见证,它是一个矗立千年却又辐射深远的一个坐标原点,历史上的纷争与历朝历代的大人物都在以它这个坐标原点在变幻演绎着历史的进程、文化的蕴含及北京法源寺自身内容的提升!这个坐标原点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那些原有的坐标系中原有存在的坐标点!
  •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是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     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两遍了,而且以后肯定还会再翻起,我很佩服李敖,他的历史知识,他的眼光和胸襟,有那种“试问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我很喜欢这本书,每次读了都感觉很感动,也很沉重,也很惭愧,可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了,但是我还有好多没有理解的东西,比如谭嗣同的诗四首,还有我关于佛法一点也不知道,读起来有点费劲,但是我很喜欢李敖引用的王安石的《梦》: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是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我感觉这首诗从某种程度上点出了李敖对佛法真义的理解。我想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正像李敖说的这是一本大人物的书,没有“大人物”的胸怀和气概是写不出来的。一开始感觉这不像本小说,李敖好像在秀他的历史知识,但是我也敢可定,他能秀出东西,秀得让人心服口服。
  •     膜拜大师
  •     风起云涌过后,法源寺重归平静
  •     李敖的小说跟杂文差的真不是一点半点
  •     读这本书的原委,是作家王晓方在《驻京办主任》一书中主人公丁能通多次提到北京法源寺,而书中对李敖大师的北京法源寺极为推崇,爱屋及乌,余当即买来李大师之作,整体看来,该书是有深厚的功底的,对历史的了解、对北京等地理的透彻,都是该书深有蕴含的佐证。李敖的笔风视乎是白话一路但极精炼。
  •     高中那会儿看,戊戌六君子好气魄,现在看,李敖好功力
  •     大学的时候看过,但那个时候貌似绝版了,之前在当当上看到,就买了,挺不错的。虽然很多人觉得李敖想要在这本书里表现过多的内容,想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探究生死,忠奸等诸多命题。但对于这个第一本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书,我还是觉得是很值得看的。
  •     用三个晚上的时间看完李敖构思十七年、创作十二年、一个多月完稿的《北京法源寺》,惟觉历史之悲怆,人事之苍莽。法源寺远最初名为悯忠寺,是唐太宗为缅怀东征高丽而战死的将士而建。本书从停留在寺内的一口神秘的棺材说起,推及法源寺前世今身,接下来的篇章依次写到了康有为,西太后慈禧,光绪皇帝,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这是关于戊戌变法的一段历史。而在这段历史中,谭嗣同是作者极力刻画的一位,关于他的舍生,他的侠气,他的狱中绝笔诗。 李敖其人以疏狂为名,但初看他的文章,至少是在这部小说中,确是在以平易的语气将凝重的历史娓娓道来。词章华藻,皆含深意,又不故为艰深晦涩之论。文采天成,文思捷畅,抒他人所未抒,见他人所未见。 法海深源:生死,出入,朝野,家国,夷夏,群己,情理,常变,凡此种种,俱含于思辨之中。过去曰史,有今古之分。怀今伤情,怀古幽情。在他平实温和的笔调中有慷慨激昂的高呼,读来豪气顿生;亦有缠绵哀婉的低语,思之竟欲堕泪。绝决得悲壮,沧桑乃无奈。 这本书是李敖在被当局羁押狱中时萌生想法并构思而成。浩渺的历史面前,个人不过沧海之一粟,然而正是思想成就人的伟大,局促于形式的世俗,却仍主宰心灵,超脱禁锢。李敖并非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写历史,读完此书,掩卷而思,你会发现,虽然不尽解其意,不尽信其述,不尽明其言,还是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一切起于法源寺而复归法源寺,起于事而归于史。是非功过,本难尽述。时代强音,昭然若揭。
  •     开头一章还蛮吸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北京法源寺,能够感受到李敖大师对于自由的理解。
  •     买的时候还真不知道这是一本小说呢,买这本书是因为喜欢李敖的文字。他的文字有血气、有胆量、无拘无束,是我希望达到的状态吧。小说以北京宣武区的法源寺为故事背景,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前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中国志士为中国的振兴所做出的努力和活动。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
  •     只想叹气
  •     很喜欢李敖先生~看了《北京法源寺》发觉李老师的历史功底之深厚内容之丰富详细
  •     很早就听说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钦佩李敖什么都敢说的品质,不错的一本书
  •     戊戌六君子家喻户晓。但,谭嗣同,又为何选择把自己逼上绝路? 我,不懂, 康有为困惑;梁启超理解,却难以接受 即便读后很久,再让我架构起这套逻辑,也是万分艰辛… 死,或许只是形式上的“轻” 选择苟且无可厚非,但死亡,却更出色、更精彩 能报答光绪帝、帮会的义薄云天… 能广而告之,改良此路不通! 而这,远甚于生命之重… 何人不偏私?遑论之自我的生命?曾以为,鼬(暴露了什么
  •     了解法源寺的前世今生,看李敖的独特视角
  •     引经据典的辩论太可怕太精彩! 动荡年代改写历史既是当仁不让的宿命也是纠缠不清的孽缘。“去留肝胆两昆仑”,现如今还能因言获罪的也当真勇士也。 随手搜了搜,书中几笔带过的名字背后都有波澜壮阔的人生……
  •     



    .


      法源寺,又叫悯忠寺,位于现在的北京市宣武区,最初是唐太宗为了纪念征高丽的死难将士而建。千百年风雨变迁,保留至今,见证了无数的死亡。
      
      李敖把《北京法源寺》定义为历史小说。其中写到的人,事,背景,都是真是存在的,只是在叙述上用了小说的方式。读这类小说,最特殊的地方是你一开始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的,则避无可避,一页一页看,趋进死亡。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看过的一个片子《少年杨家将》,前半部拍得象青春偶像剧,可是并不能让人高兴起来,因为深切地知道,接下来等待这些少年的,终将是金沙江一役的诀别)
      
      书的开篇,停柩法源寺的是袁崇焕。袁被皇太极反间计陷害,凌迟处死,而且死时背负了叛国的罪名。袁崇焕的死,是第一种死法,报国无门,被处以极刑。
      
      南宋文人谢枋得在宋朝灭亡后坚决不受元朝俸禄,最终在法源寺绝食而死。这种死法是主动求死,朝代更迭的时候这种死亡很多,后世对这类的死亡多是评价为忠臣。死于悯忠寺,也算死得其所。
      
      法源寺见证的第三种死亡,是本书的主角,谭嗣同的死亡。我对戊戌变法所知全部来自与中学历史书,只知道康有为是发起人,最终变法只维持了百日,就被袁世凯出卖,而后慈禧老不死软禁光绪,处死六君子。当时不喜欢康梁,是改革的发起人,却在最后关头跑路。而谭嗣同,印象中书上也不过简单的说被抓,似乎和康梁相比,只能说运气差了点。
      
      可事实是,谭嗣同的死和死法是他自己选择的。同于袁崇焕,他是被腐败当局处死的,也同于谢枋得,他是为了信仰主动选择死亡的。
      谭在被捕前有多次逃亡的机会,可以与梁启超一起东渡,或南下投奔黄兴,再不行,和大刀王五一起落草也可以。虽然结果都未必好,但用梁启超的话说,活着可以为国家做更多的事。可是谭嗣同的认知却是更为深刻高尚,其一,改革之路不通,要以生命警世后继者,必须革命。其二,为变法的失败负责,需要有人牺牲。其三,报效已在瀛台软禁中的光绪。
      
      所以死亡是必然的,谭嗣同主动选择留下等待被捕,借慈禧的刀,在菜市口身首异处,死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就这样,血荐轩辕,成为先驱!
      在这以后,梁启超幡然醒悟,加入革命。而康有为却坚持改革救国,这位最初的先进思想者,最后只在世人眼中留下一个保皇派的背影。
      
      很沉重,用村上的话做结尾吧。
      ——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 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与生共存。
  •     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以其高度驾驭文字的能力将远去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读后如同聆听一首久久回旋耳边的历史悲歌。
  •     戊戌变法的小说化讲述,法源寺是戊戌六君子停尸的地方,是故事开始和结束的地方。但是,大段大段的说教读起来乏味。
  •     《北京法源寺》。知道这名字时我上高2,那时和珺珺关系很好。她住校,所以图书馆是她常去的地方。不过那时的我对图书馆还比较陌生。珺珺带我去图书馆时我还满带惊讶,巴掌大的学校里头竟然还藏着图书馆。珺珺说是去续借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我还依稀记得她当时的评价:李敖真是牛人,历史被他写的那么顺畅,《北京法源寺》很有看头。我听进去了3个词:李敖、历史、《北京法源寺》。对历史我不大感冒,因为学校对历史课的不重视,于是我想当然的认为历史无用论。李敖,我是通过他女儿李文的一本《与父亲李敖一起骂》有了进一步了解的。《北京法源寺》,我是想起珺珺,回忆起我们共有过的话题时翻开。

    《北京法源寺》,我所理解的是一本关于革命的书。革命中有文化变迁、有先知者、有推动者、有忠有愚、有许多古老的故事、还有太多我不曾了解的人与事。李敖说,它是一部阳刚之作,重点是大丈夫型的人物。是的,这样的小说现在很少有人能写出。因为没有更多人能体会历史中的革命,体会革命中的仗义无畏。而李敖构思创作他时前后花了十几年,其中也经历过牢狱之灾,台湾变迁。他的感受与小说中人物的感受应该有所一致吧。而法源寺做为书引也作为总结,应该也有它历史的渊源吧。
  •     北京法源寺--李敖大师代表作之一很好!!诺贝尔奖!!必须的!!
  •     读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是因为读《驻京办主任》里的推荐,细细品来,确实如饮一杯芳香的醇茶,唇齿生香,妙哉妙哉!
  •     极佳
  •     极好极好
  •     不像小说的小说,尤其中间部分,开头和结尾像小说,借他言己,看似在写别人的故事,实际是在写自己
  •     《北京法源寺》是一本非常好的历史小说,内容环环相扣,对于甲午战争以及清王朝的衰败都有着十分精彩的面熟。印象最深的还是康有为梁启超的那段,北京大刀王五的忠义,对于国家民族,满清的认知等等。大学第一本图书馆的外借书籍。
  •     极大影响价值观的一本,每一个辩题都在故事的进程中被提及,被分析透彻,虽未直接严明态度,却已然传递出自己的看法,难得有将世间事和道理看得如此通透如此不拘礼法如此豁达的人。
  •     此书应又名:《中国的灵魂》。 妈的,从谭嗣同在日本公馆让梁启超逃亡而自己要留下赴死开始,后半本全程哭成狗。 "你谭嗣同,你是什么才干、什么地位的!你怎么可以做牺牲,要牺牲也不该是你呀!"神tm再怎么牺牲也不该是你啊……我眼睛都要哭瞎了(╥﹏╥) 从此是谭嗣同脑残粉
  •     把法源寺的前世今生写的如此活灵活现,虽然里面有虚构成分,但丝毫不影响这座古刹昔日的辉煌
  •     读这本书有一种穿透时空的感觉。名为法源寺,当然里面穿插了很多禅辨。很多历史人物,很多历史事件,原本我以为自己对这些很熟悉、很了解,而这本书让我开始对他们作更深入的理解、思考,却越思考越迷惘,也许因为我思想太浅,也许这部书太深,难以参透。历史是厚重的、李敖也是厚重的,读李敖的书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脚下,紧张、压抑……读完后,仿佛有会当凌绝顶的快感。继续读李敖!
  •     听说大师没有到过北京法源寺都能写出这本《北京法源寺》,这就是大师的能力。大师的文字功底是毋容置疑的,故事说得很好,辛亥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搏斗,苦苦寻找救国之路的心路历程,令人热血沸腾。
  •     《北京法源寺》书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维新分子在岁月的侵蚀后,往往会成为新一代维新分子眼中的保守分子。

    —李敖

    此书是李敖获诺奖提名的著作,上面的话是摘自于书中,书只读了百多页,不易读。这句话的含义是,保守与维新只是相对而言,在不同的时代,二者有不同的内容。社会大环境变了,以往的维新派也许会变成现在的守旧派。

    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资产阶级就是维新派,而封建地主阶级则是守旧派,但当资本主义社会极大发展之后,出现了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者时,资产阶级就沦为了保守派。

    经济学派也如此,在凯恩斯之前,维新派就是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学说,而有了凯恩斯及至爆发了〇七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后,主张政府对市场适度干预的一派就成为了维新一派,而鼓吹自由经济者成为了保守一派,当然这里的政府干预也是在保护私有产权的大前提之下的。
  •     时代的影子,变法革命,当真是革命
  •     看过,大气磅礴的感觉,中国历史小说的典范。 书中救亡图存的中国志士让人感叹!
  •     晚上就要去看剧了,提前备课。出人预料的好看,康有为和佘和尚、梁启超与谭嗣同、平山周与林权助。这本书的精华就在于论辩和对话,看得我一身畅快的汗水。
  •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介绍李敖大师的《北京法源寺》这本书,在当当网上看到了就买回来了,还没看。
  •     看完全书,可以说是热血沸腾,书本利用法源寺这个线索,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是大善、什么是大忠,什么是信仰......在近日浮躁的社会里,人该坚持什么,难得的好书。
  •     因为我们在法源寺附近住了一年,所以买的。
    有人说在这本书里李敖卖弄学问,我更多看到的是男儿热血,报国未酬的激昂与壮烈。感动了好久
  •     觉得李敖是台湾的作家,而且平常也蛮高调的,不大喜欢。
    但是看了这本书,是非常不错,好几次到北京,还想抽空去法源寺感受一下呢!
  •     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作者的独白。里面大段大段的关于历史文化的对白,是李敖捏住读者的鼻子在往里灌汤啊。虽然这些见解都很深刻,但是呈现的方式太直白了。是本好书,但不是好的小说。
  •     奇书。如果真是李敖监狱里头想出来的那真是不可思议。
  •     这书袋掉的
  •     正在读《李敖回忆录》,很期待《北京法源寺》这本书,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一本。
  •     《北京法源寺》,历史小说,是台湾历史学家、作家李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李敖在狱中构思故事梗概,在1976年出狱后开始写作,成书于1991年。小说以北京宣武区的法源寺为故事背景,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前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中国志士为中国的振兴所做出的努力和活动。

    作者宣称此作品被提名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茉莉则写了《李敖开了个国际玩笑》来批评他“瑞典文学院不接受任何团体的推荐。每年的推荐提名,都是在二月一日截止。这就等于说,在2月1日之前,瑞典文学院不会处理任何被提名的资料。”后来李敖本人又表示:只要任一所大学教授推荐你的书,就能入围。

    正面评价
    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内涵,李敖自称很丰富。全书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向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写了四百多个小主题、小单元,如生死、鬼神、家国、君臣、朝野、夷夏、忠奸等,都有十分精辟的见解。”他说他写的就是一部哲理小说,是用文学的手法来表现。几乎全写男性的豪侠、男性的忠义、男性的决绝、男性的悲壮,以及男性的思想与行动。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是十分罕见的。李敖在本书后记中提到:“北京法源寺中的史事人物,都以历史考证做为底子,他的精确度,远在历史教授们之上。”

    负面评价
    但是小说创作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学术价值。事实上,这部小说充满著“一人演说”之嫌疑,杨照评述说“李敖在一般概念下的文学作品,严格说来只有《北京法源寺》这本小说了。李敖自己大言夸夸,自欣自怿说《北京法源寺》是什么样了不起的旷世巨著,结果反而使得文学界的人心生反感,望而却步;非文学界的人慕名而来,却只见满纸议论,既无情节也少有戏剧起伏,读完只觉头痛和失望。”(《李敖与文学》)

    李敖的法源寺之行

    1960年代,作家李敖由法源寺的原名“悯忠”而产生灵感,创作了一部记述百日维新后谭嗣同就义过程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李敖因该作品在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为李敖和法源寺都带来了巨大的声望。2006年李敖赴中国大陆展开“神州文化之旅”,特意到法源寺参观。
  •     对国学和佛学兴趣浓厚,读来甚合口味。无论李敖是否被认定为爱掉书袋,依然掩盖不住他的才华。书中借康有为和谭嗣同这几个大人物力图救国的这段历史,论述了“善心”与“善行”,“死君”和“死事”,“以死殉道”和“以不死殉道”问题。这个庸常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些清醒的具有风骨的人,他们如是。
  •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小说。把历史当小说来写,把小说当历史来写。洋洋洒洒,写下的是历史,也是作者对历史的看法。写下的是小说,也是作者对人物的理解与所思所悟。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乃至于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都巧妙的被联系在了这几个主人公身上,联系在了法源寺这座神奇的寺庙上。不得不佩服李敖的独具匠心。
    印象最深刻的是谭嗣同在日本公馆与梁启超的对话,两人引经据典,从中国历史中的无数次舍身取义与变法中证明自己的观点的错与对。最终梁启超选择了远赴日本坚持着变法,而谭嗣同选择了留下,用自己的鲜血证明变法是行不通的,中国唯有革命!记得那三个日本人谈到中国的义气,都更为佩服侠士背后那个更有侠士精神的人。而谭嗣同就是那个人,他本可以不死,却选择了死。用自己的死来换取民族的存活。
    不禁想起上周看得一部电影《百年情书》,被林觉民那种“吾辈身必死”却仍为之的精神所感动。林觉民是谭嗣同的延续,中国就是在这一辈又一辈,一轮又一轮的牺牲中才走到了今天。
    说实话,在看这本书,在看那部电影之前。这些历史人物在我心理是冰凉凉的,我只从历史课本中了解到他们,知道他们的身份,知道他们的事迹。不是没有敬佩,只是觉得他们好遥远。他们是活在书本中的纸片人,是那种遥不可及的人物。可他们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都是在不断探索的人。他们也有儿女情长,也有痛苦与挣扎,也有迷惘与彷徨。但最终他们的选择创造了历史,而那创造的历史也成为了替代他们的符号。当我们回顾那段时光时,我们尽然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全部,只记住了其中最为光辉的一部分。
    但通过这本书,那部电影,我才开始回顾自己所了解的一切历史,想重新还原我所了解的一切历史。他们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不再是没有血色的记载,变得鲜活起来,在我的脑海里不断上演——
    谭嗣同不再只是那个“死得其所”的符号代表,他变得丰满起来。他是一个全才,一个文学造诣与武功造诣都极其深厚的人物。他也爱他的父亲,他也爱他的妻子。但最终他坚定的选择了死亡,从容地安排着后事。
    林觉民不再只是那个《与妻书》的代名词,他变得有血有肉。他是一个敢在科举考试中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的血气方刚的少年,是一个外表俊美风度翩翩的才子,是一个会说日语英语法语的奇才,是一个被抓后用英语回答广东巡抚的勇士……
    ……
    那一个个人物都变得立体起来,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
    感谢《北京法源寺》这部书,让我获得了一种不同的看待历史的角度。
    书中借李十力的口说出了李敖的看法——康有为与慈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注定是一个时代的人物。
    康有为要么走在时代的前面,要么走在时代的后面。三十年前人们叹他是豺狼猛兽,三十年后人们笑他是过时的古董。可他维新变法的想法却从未改变,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看法的不同?
    是时机。时机不到。
    可真得是时机未到吗?我们为什么老是去抱怨生不逢时,却不曾想过自己的想法与主张是否迎合了时代的发展才变得步履维艰?
    康有为输在了未曾反省。他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君主立宪这是何等先进的制度。但在变法走不通,已经有谭嗣同的鲜血的情况下,他却不曾有过反思,未曾反思这种变法是否适合中国,是否适合这个民族!所以三十年前他输了。
    当革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他却还是选择了变法,荒唐的想借助张勋的势力迎溥仪复辟。他注定被时代淘汰了。所以,三十年后他还是输了。
    反思反思反思。这是何等重要啊。
  •     书是好书,但是作为小说未免落了下成。本书其实就是李敖自己一人分饰多角强行给读者灌输自己的观点,观点本身对错先不论,何必非要写成小说呢!写成散文杂文论文,直抒胸臆岂不畅快!自己的观点从康有为等人的嘴里说出来,充满了时代的错乱感,也充满了上帝视角居高临下的怜悯感。不过李敖大师的观点本身还是很独特,读过之后大开眼界。
  •     如题,这是我一直认为,但看了北京法源寺,力挺我的同姓兄弟--袁崇焕,也开始力挺李敖了。书一开始很壮观,结尾很悲观
  •     李敖的书,推荐;
    法源寺的书,推荐;还有一本明洁的《花落的声音》,写法源寺的,也顺便推荐;
    这本李敖写的法源寺,作为小说,肯定是优秀的,有传言说推荐某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我在意的,这是本关于男人或者男子汉的书,男生男孩进化成男人男子汉,有关担当、责任、格局、牺牲、坚韧坚忍等等诸多必须的要素,这本书会有直接帮助。
  •     李敖先生真的可称为怪才,此书将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表达的很有见解。
  •     李敖为数不多的小说,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敖唯一部比较 “正规”,“文明”的书。为什么这样说. 在一般人看来,李敖只会骂人,写一些脏话,带有性描写的文章。 这本书让你看到大师的另一面。 语言流畅,思想独到。值得收藏。
  •     看过之后特地去了一趟北京法源寺
  •     在中国的思想里,人不仅仅是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与幸福的,有一种大于自身的诉求。所谓风骨,所谓君子。
  •     书很好,因为书而去了北京法源寺可是虽然很好但是是别一番感觉而非书中所写那样物是人非
  •     李敖这本书,写了维新变法的一段历史,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变法中最出色的人物都一一登台亮相,他们对新中国的构想和对中国革命付出的努力,如同跑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薪火相传。故事本身并无特殊之处,在历史课本上我们已经统统见过了,精彩的是大段大段的对话,康梁之间的,梁谭之间的,谭王(大刀王五)之间的,有说佛法的,有说“死”法的,有说改革之法的,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北京法源寺》不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小说,它透过李敖的理解,将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剥离史书,立体得呈现在读者面前,虽然那段历史距今将近有100年,可是在字里行间,我们仍能感受到先驱们澎湃的热血,无畏的精神。
      
  •     李敖的杂文很精彩,针砭时弊,尖锐地酣畅淋漓,而这本是我看的第一本他的小说,依托法源寺这个载体,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蔡锷相遇相谈,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抱负。在当时迷雾中的中国,要找一条路实属不易,而找一条正确无悔的路更为难得。他们有进步的一面也有局限之处,然不可抹杀的是他们对社会进程的推动。李敖写的很深刻,跳出了中国高中课本上对戊戌六君子苍白的描述,但是关于谭嗣同的死,可能我对传统文人的理解还不通透,仍然明白不了那么多的层次。
  •     北京法源寺算是李敖为数不多的正儿八经的文学作品吧,从中也看到李敖基础功底的扎实,博闻强记。
  •     崇拜李大师很久了,终于拜读到他的作品.果然是不同反响.该书一开始就大谈禅学,刚开始看还真比较难看进去.而慢慢你就会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说是历史小说,其实篇幅并不长,主要还是讲历史,讲禅学,讲人物.读<北京法源寺>,了解了一段历史,了解了一些人物,也了解到大师的皮毛.大师果然是大师!值得再精读的经典之作.吐血推荐.
  •     主旋律得可以
  •     这部书能写成这样真的非常非常佩服李敖老先生,他实在是太博学多才、通古论今了。从中能看出李敖老先生真的是很有文化的人。一个描写戊戌变法前因后果的书,被李敖老先生赋予了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这些诸多问题,让我叹为观止。谭嗣同的死,也让我领悟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他明明有时间有机会逃亡去日本,可他选择了留下来去赴死。为什么?是悲壮?是软弱?是灰心丧气?其实这些都不是他赴死的答案。他的死是明灯,是为了给其他同志照亮一条更宽更广的路。。。。。。。李敖老先生通古论今的学识使得这部书显得很厚重。与其他文学家、作家不同的是,大多数作家都是写的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是经历过或比较了解的。还有一种是科幻推理悬疑作家,是靠想象和自己的学识,经过严密的故事情节构思而写出来的。而像李敖和二月河这种作家,他们没有经历过他们写的那个时代,完全是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学识,写出的书。真的感觉那书就像他们的心血似的。非常非常的厚重。
  •     很早就知道李敖这个人,看了他的评论文章,但从来没有看过他的小说
    ,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看过几集,也买了实体书看了。只觉得这个老头,
    年纪一把,却还尖酸刻薄的可以。也曾在《康熙来了》见过此君,一副为老不尊的样子,
    乐于享受温香软玉在怀的老不羞。 对李敖本人,我既没有尊敬,
    也没有鄙视,更多是一种观众的角色,只觉得此人活得很自在,
    坐了几十年牢,泡过小妞无数
    这是男人中的极品啊
    他这本书的厉害在于 他在北京生活了10几年 但是没去过法源寺 可是写出来的作品又那么生动
  •     这是一本货真价实的历史小说,书中或引述历史、或探讨佛法、或谈论人生,一代代英雄跃然纸上,让人不禁为这些英雄而落泪。。。绝非有些历史小说,八卦描写吃喝拉撒睡的写法。有机会真要去北京法源寺看看。
  •     这本书我5年前就读过,上个月我去了北京郊区的潭柘寺和二环边上的法源寺,突发奇想地买了它,想留做纪念,很好的一本书的……
  •     在中国,人们曾经是很有风骨的。不管是在读《陆犯焉识》还是这个的时候,那种风骨都实在令我向往。然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有这样的风骨了呢?是在什么事件发生之后,中国人全然变了样子呢?戊戌六君子倘若生在现在,怕也是无能为力吧。
  •     写谭嗣同赴死前对话太多,整个人的气魄就一下子打下来了,遗憾
  •     这是第一次读李敖的书,一本具有历史沉淀感的“特殊”小说,全书把戊戌政变前后的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与北京法源寺进行串联,通过作者惊人赞叹的历史文化储备,一一的阐释作者对于生死,忠奸,家国等重大主题的理解。全书主要以对话形式开展,读来并不轻松,让人要好好消化~
  •     又是人间四月,看到以前在法源寺拍的古树石碑,才忆及六七年前读这本书时曾激动不已。而今重读此书,已不再激烈难当。寺庙既是出世的象征而法源寺却在建立之始而至后几百上千年都承继见证着救国救民芸芸志士的胸怀与悲壮如此强烈的入世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矛盾的隐喻。中国的现实向来深广难测,在康梁谭维新变法倡导开启民智到五四的民主科学到四九解放到七八改革开放至今,我们的社会现实有了不同繁芜杂处,也依然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挥洒青春,这是积极入世的态度。但是在我们现今的语境之下,却相对缺乏对个人心灵的柔性关怀与慰藉以及对人生终极虚无的解释。我们的新社会走的是人民群体道路。在中国古代有无数风骨高傲的隐士由入世而出世、离庙堂而入江湖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古代无数的传记中,真正的高人都不是凡尘俗世的人间道可容留的。这样的矛盾正好呼应了法源寺的隐喻,更可能是我们中国入世文化的一种欠缺。为国为民与个人性灵,孰更重要,郭靖这样的人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总有人会有。请问阁下何如?
  •     讀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有一種似真而又似幻的感覺。似乎是在讀一本史書,民間野史,但它卻又是一部歷史小說,不過不是一般的歷史小說。按李敖的話,一般歷史小說只是“替楊貴妃洗澡”,“替西太后洗腳”的無聊故事;而《北京法源寺》全然不是如此,它所寫的重點是大丈夫型的人物。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廟為縱線,以抽象的、煙消雲散的歷朝各代的史事人物為橫剖。這是一部史詩式的小說,當中涵蓋的主題之豐富,思想表達之強烈,令人讚歎。小說中史事精確度之高,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歷史考證功底。
  •     书是不错,也妙语迭出,但要说这就能得诺奖也太吹了吧?
  •     先去了法源寺,才读了这本书。从法海真源中探究救中国的血海真源,大段的对白很精彩,“最后,康有为走在落日前面,连追随他自己的身影,也不在自己背后了”。
  •     喜欢李敖,喜欢法源寺
  •     历史小说,可读性强
  •     读的很艰难
  •     没来过北京却能写北京的故事,这就是小说家
  •     的确是好。不像小说的小说,有点像万历十五年,有点像遥远的的救世主,大段的议论,大把的情怀。
  •     买了几年的书,上次读到一半搁置,前些日子拿出来重读,6天的来回地铁,加上睡前半个小时。乍看上去长篇大论,实际读进去并不难读。李傲老师也说这本书以千年古刹为纵轴线依次引入清末民初为中国付出努力的那些人,想来我们今天的30岁,只有小家,在我们的小家里虽没有那些大国大事,断头流血,书中的哲学,宗教,道义对我们也是有启发的,其实身边的事微乎其微,有些事情就那么去吧。
  •     去留肝胆两昆仑,一方面敬佩前人无畏与忍耐,也体会到生活中其实也是如此,多点思考多点理解
  •     喜欢北京,喜欢北京的古寺。所以买来这本书看,终于明白了法源寺不同于其他寺庙的原因。
  •     是一本大丈夫似的小说,加上李敖大刀阔斧地行文,围绕着千年古寺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当然李敖通过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故事这么简单,但仅仅是故事就已经气壮山河了,佛学观念始终萦绕其中,其中的“回向”中论述出世及入世的观点尤其精彩。整篇夹杂着大量的人物对话,将一个个哲理蕴含其中,从悯忠寺到法源寺的转变,到法源寺的屹立,将人世间的轮回依托于有形之中,不得不佩服李敖历史知识的渊博,此书明示我们,小说、文学并不仅仅是娱乐,也要背负起历史的重任,以警后人!书寄来得很新,不过扉页居然撕去了一角,忍了!
  •     作为一本小说,大段的说教描写,真是不太喜欢
  •     文笔真不错 给人以代入感
  •     曾经被震撼到热泪盈眶
  •     对李敖是闻明已久,他的历史知识,眼光和胸襟,有那种“试问天下,舍我其谁&#34;的气概,
    一口气读完以后,很感动,也很沉重,另外也有些惭愧。

    这是我最近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正像李敖说的这是一本大人物的书,没有“大人物”的胸怀和气概是写不出来的。

    等有空的时候要去北京的法源寺走走看看。
  •     《北京法源寺》是历史小说,作者李敖的文笔真了不得。它不仅给了我们一个准确的历史时间、地点、事件的印象,更从人物的谈吐中,透出对重大问题的思索和辩解。法源寺是起点,是终点,也有可能是中点,多少人走在出世与入世的迷魂阵里。它把人生的悲欢离合、血泪情仇串接在一起,其意义已经变得空前广博。推荐买入。。。
  •     怎么说呢,挺好看的,但是我以为会探讨的问题被作者兜了个圈子绕过去了
  •     真的好看
  •     《北京法源寺》这本书很好,值得购买。送货也很快
  •     落后读书进度一星期。看完对李敖路转粉,毕竟在监狱里还能大段大段引经据典从佛法到历史娓娓道来看来肚子是有不少料的!好的我要接着去补历史了!
  •     李敖在小说中所投注的史论,我是认同的。
  •     刚收到这本书,很难想象薄薄的二三百页纸张也能写出一部伟大的著作来。花了一个月余,陆陆续续把书看完了,对李敖大师的敬佩程度又多一份。作者对书中涉及中国史事人物、佛学经典、辛亥革命前后纷繁复杂政局都烂熟于胸,对人物的性格刻画,通过对话的形式跃然纸上,言简意赅。
    关于中国之路,是革命还是改良呢。历史证明,改良压力太大,中国是一个守旧、注重传统的民族,这是一个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缺点是每次政局的变幻,无一要以无数的鲜血和社会结构的巨大破坏才能凤凰涅槃。戊戌六君子和光绪皇帝,虽有重振中华之心,但是他们在政治方面太幼稚,太激进了,终究难以成事。要想改良成功,要有充分的政治铺垫和民智启蒙,铁血手腕加政治谋略。中国之路,也许逐步开启民智,各种利益集团互相妥协,走改良之路,才是破坏最小,过度最平稳的。有时在想,如果光绪成功了,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不啻于一个很好的选择,也就没有后面半个世纪的一盘散沙,军阀混战,国共内战,现今也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皇室的各种精彩典礼,应该要比比不少旅游景点极力鼓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精彩不少把。
  •     对于喜欢看书的人来说,书的内容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书的排版、装帧、纸张的好坏都可能影响读者的感觉。当然也会有人说,这有点本末倒置。试问一下,有多少人愿意买到手的书是一本破书呢?从从内容来看,能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法眼从侧面反应了这本书的内容质量,用作者的话说“强烈的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从书的排版来看,书皮为牛皮纸(有待内行验证),手感较好,纸张不同一般的白底,泛黄,视觉观感不错;字间,段距错落有致,便于阅读。对于本人来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每页都有大大的李敖两字。不过字还算漂亮,权当欣赏书法吧。
    最后,说下书的价格,其实不用说了,性价比老高,买吧!
  •     李熬写的文章向来辛辣,但是法源寺一书很好的证明了他是一个不错的史学家。正如他所说:“这本书是一本很MAN的书,里面只有一个女人而且是坏女人。”除了讲述戊戌变法的历史,更多是佛教的道理,以入世的心态看待世间。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     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中间好多哲学和宗教辩论桥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