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城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3-10
ISBN:9787108018168
作者:王军
页数:357页

作者简介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大跃进”、“整风鸣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书籍目录

前言・北京城的沧桑瞬间
1 古都求衡
改造北京
拆与保的交锋
“北京城会被迫迁都吗?”
2 营城之论
分歧之始
被礼赞的城市
朱自清无抢救之意
北平古建筑地图
“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
3 梁陈方案
查理・陈
筹划新市区
与苏联专家的较量
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4 讼议纷起
遭遇强劲对手
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未获成功的申辩
拟定规划草案
新房子盖到哪儿去了
5 “大屋顶”辩
张开济的两次检讨
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
退而求其次
针对“浪费”的讨伐
6 哲匠之惑
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的拆除
吴晗发难
大院自成小天下
7 书生意气
“鸣放”中的辩白
早春过后的风暴
两位著名的反对派
“陈华联盟”
一对“冤家”
8 蓝图初展
总图绘定
拆除城墙行动
未被实施的故宫改建计划
行政中心进入旧城
城市人民公社
9 新旧决裂
“大马路“之争
城墙的最后拆除
度日如年的巴黎之行
“彻底清除旧物质文化”
找不到答案
10 余音难逝
情哉斯人
解不尽的结

编辑推荐

新华社记者王军十年著就此书。《城记》试图廓清北京城半个多世纪的空间演进,还有为人熟知的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悲欢承启;历史见证者的陈述使逝去的记忆复活,尘封已久的文献、三百余帧图片让岁月不再是传说;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建筑师多劫的人生,演绎着一出永不落幕的戏剧;这一切的缘起,只是因为北京,这个“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拥有一段抹不去的传奇。

前言

北京城的沧桑瞬间这部书稿的完成不知是偶然还是天意。去年3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来一份邀请,希望我能够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的学术会议提交一篇论文,随后又接到林洙女士的一个电话,她敦促我赶紧写,颇有些焦急地说:“不要起大早,赶晚集呀!” 我终于下了决心。没想到,这下笔一写,短短一个星期,就写了四五万字,还不能止住。这段历史太厚重了,宏大叙事的社会生活与坎坷多舛的个人际遇非淡墨所能承载。在对历史资料的含化与创作过程的吐新中,我仿佛被送回到从前,无法逃脱来自彼岸的逼问:如果你是他,你又该作何选择? 生命的痛感让我与历史的主人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沟通。刚刚逝去的上个世纪,是北京急剧变化的百年。对于文明积淀深厚的这个历史名城来说,这仅仅是其沧桑变幻的一个瞬间。而这个瞬间所爆发的力量,至今仍使这个城市保持着一种历史的惯性,塑造着它在今天以及将来的形态,有体有形地影响或决定着这里每一个人的生活。虽然这个瞬间是短暂的,但相信它会成为一代又一代学人永久探讨的话题。求解现实与未来,我们只能回到过去,这是人类的本性。而我仅是尽绵薄之力,将这段历史勾画出些许轮廓,随着历史档案的不断公开,人们会看得更为真切。对这段历史我不敢妄加评说,我所做的只是尽可能寻找并整理史料,它们来自老报纸、老期刊、尚未面世的文字资料、当事人的口述以及与之相关的史籍论著。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整风鸣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所中时期。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其中相当一部分图表归功于学术界已作出的卓越探索,在这里,我谨向前辈与同仁们致以深深的敬意。特别感谢林洙女士赐予反映梁思成生平及相关史料的照片以及梁思成工作笔记中的画作,罗哲文先生赐予当年他拍摄的拆除城楼及其他重要古建筑的照片,梁从诫先生赐予供本书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张文朴先生赐予张奚若生前照片,陈衍庆先生赐予陈占祥生前照片,张开济先生赐予他的建筑作品照片,张先得先生赐予他当年所绘的城楼写生画及老北京照片,况晗先生和乔得龙先生赐予北京胡同画作,宋连峰先生赐予北京航拍照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的老师们给予的真诚帮助。研究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是无法绕过梁思成先生的。是他在兵匪满地、行路艰难的旧中国,跋涉在深山老林里,寻觅着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完成了中国人的第一部建筑史;是他发出居者有其屋、城市规划的最高目标是安居乐业的呼喊,为中国城市的理性发展筚路蓝缕;是他搏尽全力为中国古代建筑请命,虽是屡战屡败,却痴情不改。近几年频频出现于报端及各种出版物之中的梁思成,更多的是以一个悲剧人物的形象被人铭记。“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他在1957年写下的这段话,今天不知让多少人扼腕长叹;1950年他与陈占祥先生拟就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在古城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梁陈方案”,随后就双双陷入复杂人生境况的史实,也不知让多少人唏嘘不已。这些年,我努力寻找着梁思成的足迹,在北京的各个角落里捕捉着他的回音,感受着这个城市的各种情绪。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认识论的这个怪圈,使我数度举笔,却欲言又止。我从被“逼”出来的四五万字中,选出两个相对完整的部分,其一交给了清华大学,其二交给了《城市规划》杂志,作为对梁思成先生与陈占祥先生的纪念。这两篇文章,引起了学术界浓厚的兴趣,在诸多前辈学者与朋友们的鼓励下,我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的写作。在我探索北京城变迁史的十年间,有着太多的伤楚与遗憾。陈占祥先生故去了,单士元先生故去了,莫宗江先生故去了,张铸先生故去了,周永源先生故去了,郑祖武先生故去了……他们对发生在北京城的这段历史,评说不一,他们在这出历史剧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但真挚之情却是共通的。我还清楚地记得郑祖武先生一边吸着氧气一边接受我采访的情景,陈占祥先生在与我交谈时竟两次落泪。感谢所有接受我采访的人士和他们面对历史的真诚。感谢林洙女士对我的信任,她提供给我几十本梁思成先生的工作笔记、日记和“文革”时期写下的交代材料。1997年我在清华大学用了一个冬季通读了这些珍贵的史料。那段青灯黄卷的日子,对我这个年轻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感谢我的启蒙老师柴真先生、学长罗锐韧先生的真挚鼓励;感谢林洙女士、梁从诫先生、刘小石先生、陈衍庆先生、华新民女士、张先得先生、杨东平先生、张志军女士对书稿提出建议;感谢李靖先生多年来热心查寄剪报,王蕾小姐在图片整理中热情相助;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师长和朋友。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夫人刘劫,是她分享了我这十多年来的痛苦与欢乐,这本书包含着她的心血与智慧,并不仅仅是因为她一直在与我探索着同样的课题,还在于我们是如此热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城市。王军 2002年10月29日干北京

内容概要

王军,新华社主任记者,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从事经济报道工作。1993年开始对梁思成学术思想、北京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问题作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1955年: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决裂》,参与《梁思成全集》年谱部分的编写,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参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动态,对建筑创作、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刚刚逝去的上个世纪,是北京急剧变化的百年。对于文明积淀深厚的这个历史名城来说,这仅仅是其沧桑变幻的一个瞬间。而这个瞬间所爆发的力量,至今仍使这个城市保持着一种历史的惯性,塑造着它在今天以及将来的形态,有体有形地影响或决定着这里每一个人的生活。《城记》试图廓清北京城半个多世纪的空间演进,还有为人熟知的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悲欢承启;历史见证者的陈述使逝去的记忆复活,尘封已久的文献、三百余帧图片让岁月不再是传说;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建筑师多劫的人生,演绎着一出永不落幕的戏剧;这一切的缘起,只是因为北京,这个“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拥有一段抹不去的传奇。

章节摘录

插图北京城会被迫迁都吗?2002年8月7日,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一行23人来到北京考察2008年奥运会筹备情况。     这一天,经过几日的大雨,北京晴空万里。“我们很高兴看见北京灿烂的蓝天,这将是一个祝福,希望这个势头能够保持到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协调委员会委员卡拉德,一下飞机即向新闻媒体发表评论。     他的赞美之辞含义颇多,暗示着环境问题对于中国首次举办的奥林匹克盛会是至关重要的。     两天后,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就北京的交通发表了评论。他对这个城市每年增长25万辆汽车感到惊讶,认为这将给奥运会期间的城市交通带来巨大挑战。     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北京最为棘手的现实问题。     北京长期以来以旧城为单一中心,以新区包围旧城、同心同轴向外蔓延的生长模式,被建筑学界形象地称为“摊大饼”。面对这块“大饼”越摊越大、越摊越沉,并可能在未来城市大发展时期急剧膨胀的状况,专家学者提出了警告。     北京目前的城市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容量、超负荷。北京的机动车200万辆,比国外许多大城市少,但交通已十分拥挤;二环以内的古城区,登景山俯瞰,五六十年代还是一片绿海,可现在是绿少楼多。     北京市区以分散集团式布局,即由一个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央大团,与北苑、南苑、石景山、定福庄等10个边缘集团组成市区,各集团之间,由绿化带相隔,并形成了以旧城为单中心、向外建设环线扩张的城市发展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这种规划布局下,北京市区建成区扩大了4.9倍,市区人口增加了近4倍。     作为全市单一的中心,北京旧城长期承担着商业、办公、旅游等功能,大型公共建筑不断兴建,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中心区出现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北京市即着手建设城市环路,提出“打通两厢,缓解中央”的口号,期望通过快速环路的建设,缓解其压力。现在,北京已建成了二环、三环、四环城市快速路,五环、六环路的建设也已开始进行,但中心区交通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2001年的一项统计,北京城区400多个主干道路口,严重拥堵的有99个。主干道路拥堵,按计划,在中关村路,332路公共汽车每小时应通过19个车次,而交通高峰时间经常只能通过9个车次;行驶在三环路的300路公共汽车,正常行驶一圈应是110—120分钟,而现在经常要花160分钟。     与交通拥堵相伴而生的是中心区环境质量的恶化。大气污染是北京市目前首要的污染问题。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市三环路以内的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为30%多,现在翻了一倍。其比重的增加,虽与锅炉等其他污染源减少有关,但汽车尾气污染的增长趋势是明显的。这表明,北京市中心区的交通已相当繁重。作为一个单中心的城市,北京的中心区一直高强度开发,高层建筑不断增多,阻碍大气流通,导致局部大气恶化,污染物浓度增高。     北京市中心区现已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商业与交通,而目前市区的核心——明清古城内,商业性改造的步伐越来越快。东城区大规模发展王府井商业区,并提出建设北京“中央商业区”、“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口号;西城区则在加速建设金融街,同时还要把西单商业区发展到150万平方米的建筑规模;崇文区大力推进崇文门外商业街的建设;宣武区也在加快建设以菜市口为中心的商业区。成片成片的胡同、四合院,正在被一幢幢大型建筑取代,中心区的“聚焦”作用越来越强,其承受的人口、就业、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疏解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多年来一直是北京城市建设的一个目标。1993年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改变人口过于集中在市区的状况,大力向新区和卫星城疏散人口。可是,这项规划提出的目标与执行的结果,出现不如人意的反差。由于城市的就业功能一直集中在中心区,人口疏散很难取得成效。相反,由于规划是以改造与发展中心区为导向,大量房地产项目涌入旧城,使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越来越大,人口密度也越来越高。     与市中心不断“聚焦”相对应的是住宅的郊区化无序蔓延。     北京市区的“中央大团”集中了行政、商务、商业、文教筹一系列重要的城市就业功能,“边缘集团”则以居住为主要功能;而在离城市更远的郊区,又规划有良乡、大兴、昌平等一大批由中心区向外辐射的卫星城镇,它们现已开始为市中心区承担居住功能。     目前,北京市在近郊区建设的望京居住区,规划人口将达25至30万,在远郊区建设的回龙观居住区,规划人口将达30万。它们的人口规模已相当于一个城市,但它们的功能只以居住为主。为了就业,居民们必须早晚拥挤在往返于城郊之间的交通之中。在如此钟摆式的流动中,许多市民都要花很长时间奔走于家庭与单位之间,生活与就业成本难以降低,并使道路、公交等设施超负荷运转。     与此同时,这样的住宅郊区化发展模式,又对市中心区的人口疏散产生消极影响。因为,缺乏就业功能的郊区,很难吸引市区的居民,从而导致中心区建设与郊区发展相互掣肘的“两难”。     研究表明,从环境容量着眼,北京市区“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已不能继续。北京规划市区1040平方公里,在其范围内,比较合理的分配是:建设用地614平方公里,其余426平方公里是保证市区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北京市区人口规模以645万人为宜,人口过量增长会加剧资源的紧张。     首先是水资源紧张。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342立方米,大大低于全国人均2517立方米的水平。北京可用水资源为年均42至4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2亿立方米,地下水20至25亿立方米,在市区周围约1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因常年超量开采地下水,已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水资源的供需缺口很大。     其次是土地资源紧张。全市耕地减少,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已从1952年的0.23公顷下降到0.10公顷,市区的有限土地资源也将制约市区发展的规模。     此外,生态环境、交通设施、能源等都对城市发展规模产生制约的作用。     值得警惕的是,北京经过50年的建设,到199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490.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611.2万人,其中人口规模已接近市区的环境容量。这表明,北京市区已不能再无限制地膨胀下去了。     对于目前日趋严重的交通与环境问题,北京市多通过架桥修路、控制排放等技术手段来加以解决。但是,技术手段只能解决某个技术环节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东京是用技术手段争取空间的典型。这个城市通过巨额投资,取得了很高的交通效率,但是,最后导致的结果还是要谈迁都,他们称为“行政中心转移”,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空间。     东京与北京人口相当,城市形态也是“单中心+环线”模式。20世纪40年代,东京曾提出在市区及周围地区建设绿地系统和环状绿化带,厚度为1至5公里,距中心区10至15公里,面积计划为180平方公里。但是在二战之后,东京城市急剧发展,成为“飞速膨胀的大城市”,城市向郊区蔓延,20世纪50年代东京每年增加30万人,60年代人口即超过1000万人,迫使绿化带后退,不断修改计划,到1968年绿化带只剩下90平方公里,而到80年代,又提出广域绿化带构想,把东京绿化隔离带挪到距中心50至60公里的地方发展了。     东京被日本建筑界称为“炸面饼圈”式的城市,犹如我国建筑界称北京为“摊大饼”。由于中心区功能越来越密集、“聚焦”作用越来越强,东京曾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政府不得不投巨资加以解决。现在,东京四通八达的地铁与地面铁路规格统一,不仅覆盖整个东京,而且与首都圈内其他城市直接相连,利用铁路要比利用小汽车快得多。快捷的铁道客运系统已成为东京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在东京23个区,公共交通承担着70%的出行,为世界之最。其中在城市中心区,90.6%的客运量由有轨交通承担,车站间距不超过500米,公共交通非常发达。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东京的大气污染、噪音等交通污染仍十分严重,市民们纷纷抱怨市中心区是“工作者的地狱”,而每日在进出市区的地铁里被挤成沙丁鱼的样子,使他们很难感到这竟是一个经济水平一流的国际城市。东京政府当局已认识到通过扩充道路来解决交通问题以及通过技术手段来争取空间的政策已走到极限,为给城市的发展寻找空间,“行政中心转移”被提上日程。     北京与东京城市形态相似,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相似:     ——绿化隔离带不断萎缩。北京在1959年明确的围绕市中心区的绿化隔离带有300多平方公里,这一面积到1982年减少到260平方公里,1992年减少到244平方公里,而这24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非建筑面积只有160多平方公里。现在北京市已把绿化隔离带的建设提上空前高度,但总的来看,在1040平方公里的规划市区内,绿化面积依然匮乏,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城市目前的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的比例约为1:2,北京相差甚远。     ——城市发展呈现“飞速膨胀”特征。199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1991至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后仅过去两年,北京市区中心就提前15年实现城市用地规模,达到288.07平方公里,人口也达到527万人,比2010年人口目标还多出82万人。     ——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交通及环境问题,但由于中心区功能越来越密集,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北京的城市问题虽然不像东京那样严重,但趋势是明显的。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北京会不会发展成为像东京那样的“死疙瘩”呢?     北京的这种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以莫斯科规划为蓝本帮助确定的,苏联专家在指导北京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莫斯科以克里姆林宫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已显现弊端。为解决城市功能过于复杂而带来的交通、生活等问题,莫斯科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制定新规划,把原有的单中心结构改成多中心结构,并将连接市郊森林的楔形绿带渗入城市中心。可是,直到今天,北京的城市建设还在沿着苏联专家帮助确定的单中心模式发展。     2000年2月22日,《经济参考报》以整版篇幅刊登青年建筑学者方可的文章《北京城会被迫迁都吗?》,尖锐指出:“精华日遭蚕食,京城‘撑’破在即”,“旧城内大规模拆房开路的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当前的交通拥堵问题,而且会进一步加剧旧城‘聚焦’效应,使旧城陷入‘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恶性循环。考虑到日本东京由于城市过度拥挤而不得不准备迁都的事实,若北京旧城过分拥挤的局面不可收拾(百米宽的长安街目前已经经常堵车),北京被迫‘迁都’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长期以来,北京各届政府由于大都急于在任期内做一番‘宏伟’事业,并且常常把城市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中央的支持上,因而一直缺少对北京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其结果导致城市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大都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建设需要,并且多集中在旧城做文章,使北京多次错过了合理解决‘旧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矛盾的机会。”     在这篇文章里,50年前的往事被再次提起。方可介绍道,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定都北京,百废待兴,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定城市中心区的位置(当时的中心区主要是指中央的行政中心)。当时出现了两个对立的观点。一方主张行政中心应当在旧城基础上予以发展,主要理由是:旧城本来就是故都,行政中心放在旧城似乎顺理成章。另一方为梁思成、陈占祥等,主张在当时的西郊(现在的公主坟一带)另立行政中心。“由于当时的意识形态把旧城看作是‘封建社会’遗留,主张对旧城进行‘革命’和‘改造’,因此,这场原本非常学术味的争论,很快就被一些人从政治上加以否定了。”     他认为,“今天,人们已经清楚地看见行政中心放在旧城带来的后果,不能不感叹梁思成当年的远见卓识。从北京1950年以来发展的事实来看:短短四十余年,市区建设已经‘摊’到四环一带,不算卫星城,今天的北京市区面积已经是旧城的六至七倍,等于又建了好几个北京旧城,如果当初能够有计划地集中建设,完全可以往旧城外建设几个新的中心。由此可见,梁思成的主张不仅是一个新的行政中心选址问题,而且是关于北京城市空间未来发展的一种战略思考。”

图书封面


 城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0条)

  •     1.汉诺威 世界博览会之都 二战差点变废墟 成名机会由英国人赐给的2 沃尔夫斯堡叫狼堡 世界汽车之城 希特勒上台将平民汽车概念变成他自己论点 委托费迪南德.波尔舍设计 1937年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kraftdurchfreude意为从力量到方向盘 这个标识在工厂巨石上 德文volkswagen意思大众使用的汽车 图形商标它的两个字母vw的叠合 镶嵌在大圆圈里 像是中指和食指做出v 必胜3 vodka一开始被收录于标准俄语词典 19世界中叶仍被上流阶层视为没有文化 甚至粗俗 最初消费底层民众 只能怪质量太差 问起来像机油4 莱比锡 德国历史名城 古语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 莱比锡大学 德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学 欧洲最早最盛名大学之一 卡尔马克思大学 成了欧洲印刷中心 音乐城 博览会之城 德国顶尖管弦乐团之一的布业大厦管线交响乐团 已有200年历史 西方古典音乐之父巴赫 浪漫主义德尔松 舒曼 瓦格纳 施特劳斯都曾经在这里工作5 好莱坞的奠基人与电影毫无关系的俩个人,年近五十的威尔科克斯先生房地产巨富西部旅行遇见21岁黛依达 俩人结婚,俩人在今日的好莱坞所在地踏青,一片长满无花果树的肥沃土地于是怂恿丈夫买了 面积八公顷 她取名为hollywood 冬青树林,因他们老家在伊林诺伊州 有一片冬青树林 思乡而名。好莱坞巧合成为世界电影之都,1907年,导演佛朗西斯 伯格斯带摄影组来到洛杉矶拍摄基督山伯爵 发现了这里 1910年大卫 格里菲斯来此拍摄。爱迪生创办的电影托拉斯公司 在美国挑起专利权之争 致使制片人另起炉灶6 摩纳哥仅次于梵蒂冈的最小主权国三面被法国包围 位于阿尔卑斯山入海的悬崖上 因此悬崖顶端的首都 国鸟是鸡去这里必经之地就是法国 在1919年签订合约 一旦元首去世而没有男性后裔 将并入法国 法摩双边协议 摩纳哥没有军队 只有450名治安警察 法承诺摩纳哥独立 主权 领土完整 F1赛事 吸金超强7 las vegas源自西班牙语 肥沃土地之意 世界赌场 自杀之都 世界结婚之都 离婚也容易只要一方在此居住三个月便可以拿到离婚证明8 佛罗伦萨 翡冷翠 最早建于罗马共和国凯撒在位时期 是罗马的殖民地,艺术之都 但丁初恋 盛产天才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文艺复兴三杰雕塑之都 廊桥遗梦主人公真正是但丁9 城市塑造人,城市因为人变得生动起来,那些故事,
  •     2009年9月16日,我和爸爸妈妈坐着校车从北京站去往北航,路上见到一座城楼,孤零零的。后来我知道,它是德胜门的箭楼,城楼和连接两楼的瓮城已被拆除。北京,失去了可称为京城的极重要的部分,城墙。梁陈方案最初让我心动的,正是梁思成提到的城墙公园,我曾很多次想着如果城墙公园成为现实,我可以沿着内城城墙走一圈。王军在书的很后的部分,写到城最后的消失,把每个因60年代修建地铁而拆毁的城门一个个用黑体写着,一个个详细说明它们的死亡过程,每个门的城楼、箭楼、瓮城,被抹去。而我更心疼城墙,或者说,是一个整体。因为当我登上正阳门城楼时,这单个的城楼丝毫没有让我觉得满足,与故宫无异。梁陈方案在1950年被提出,主张在内城的西侧另建城市中心,从而尽可能地完整保存旧城,这个方案甚至在日占时期日本人就曾考虑过了。但是在集权制度下,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敏感时代,也是在经济水平落后的时代,这个方案没有被采纳。先是在50年代,出于筑路的缘故,外城被全部拆完,内城城墙被拆一半,然后在60年代,由于和苏联关系的恶化,出于军事目的,修建地铁环线,为了避免拆迁民居,快速建成,而拿城墙开刀,就这样,城不在了。这本书几乎是起于梁思成,终于梁思成。学到一些城市规划的来自他的好想法,比如城墙公园,比如用单行道和多路网提到双行道大马路和少路网(因为交通拥堵往往出在路口,双行道造成左转和直行的冲突,需要等待,造成拥堵,而单行道则不会在路口堵塞,比如现在北京很多地方用高架桥解决的那样,从北四环左转去沙河的立交桥就是这样),比如城市的多中心发展(特别是在历史名城,因为这些地方的老城区往往交通负载量不够,不能像现在的北京这样,单中心辐射),比如城楼箭楼瓮城牌楼等等制约通行量的文物可以采取划路环岛的方法,把它们放在环岛中(既可以满足通行量,又可以增加城市的美观,比如仅存的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所做的这样)。我常想,如果这段历史不为人所知,我们都不知道原来北京曾经有这么无与伦比的城墙,或者说,如果城的消失不是离我们这么近的话,那我们也许就不会生气,不会痛心了。前者像是对于言论掩饰的效果的一种可以想见的证实,即当权者的掩饰确实可以蒙混过去。后者则是像我们不会在意阿房宫的焚毁。正因为这段历史离我那么近,我才会感到惊异,这,短短的几年疯狂,竟可以毁掉一座城池,而且如此干净。我不禁想到,几乎所有的东西,不管是客观的还是精神的,都是脆弱的,它的推倒是极容易的,而他的重建则是多么的苦难。像是民国之前清朝的中国传统文化,古文功底,考据功夫;像是建国之前民国的大师群起,知识分子的黄金一代;像是改革开放之前集权时期的一种纯朴的社会风气。这一个个切换时的折腾,几乎把印记抖净,而当它们不见之后,蹩脚地急切找回,大多不都像是用新砖建古镇么?不如就专注眼下,过去的,总没有那么重要,我想,很多东西,是个人的意愿,不用集体的形式,我可以翻开《城记》,惋惜一下,你也可以说,你觉得历史上的,都是不重要的。我很欣赏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品,比如城记,能够平静地讲述,而不是强加上他自己的好恶,我想,这才是一座城的记所应达到的。最近读的书,都不能达到最初读的满足度,其一是题材不同,专著自然能供给我的同感心养分要少,不像巨流河那样有让我深受感触的许多片段,其二是时间不同,挤时间看书是件幸福的事,把心寄托在读书上更是幸福的事,这在现在少了几分依赖。北京又下雨了,北京这几年的夏天总是下很多雨,让我很欢喜,如果我能从读书中慢慢学会宠辱不惊,就太好了,至少读这本城记,能平静地看待大部分过去的故事了。
  •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北京——伤痕累累的古城》,关于北京城墙的拆与建的。从1980年代以来,整个中国都浸入在一种为古老文化、建筑、文物的丢失和毁灭而伤感的气氛中,各种各样的书籍和观点纷纷对当年毛和共的行为加以了最大谴责;随之而来的是对祖宗的文化的怀念,和对古旧事物的崇拜,比如八十年代无人问津的古玩市场今日比股市还火,马未都上一趟央视就吸引了亿万粉丝,上至官员下至小学生纷纷开始学习“国学”等等,不一而足。我也是这群惋惜和敬仰传统文化人群中的一份子,当然现在这种人群基本已经成为主流人群。但昨天跟一个美国人Ann聊天的时候,她问我,毛为什么要破四旧呢?破四旧和他的执政方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想了想,竟不知如何回答。最后我只能说,根据我的想象,他们应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新的,既然建立了一个新政权,那么旧的一切就都应该毁灭吧。其实我对自己的这个答案也非常不满意,因为我不知道旧的东西哪里惹着他们了——苏共也建立了新政权,那文物和古建还不是好好地在那里。但是更令人惊奇地是Ann对“旧”的态度。我之所以强调她是一个美国人,是因为她的观点与刚才我说的力图恢复历史的中国当代“主流”观点并不太一样。她曾经认识一个台湾女孩,对她自豪地说台湾在保护传统文化,比如繁体字方面比中国大陆做得好得多。她转而向我说,这是女孩的原话啊,我也不知道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她的这一句“好事还是坏事”让我发现,美国人民对过去还真是不怎么看重。这很可能因为他们确实没什么历史——这点往往是中国人嘲笑的出发点,但更有可能是他们的历史确实不怎么光荣。美国人没有家谱也没有清明节,Ann跟我说,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从旧大陆来的时候往往身无长物白手起家,他们压根就不希望记住过去的历史。是啊,谁会在衣食无忧的时候想到漂流海外呢?我向她承认了这一点,说很多地方台湾文化确实比大陆更抱有传统精神。我跟她说,大陆的历次运动已经把几千年儒家和佛教教导人民之间的那点儿友善态度已经消灭光了,这是现在整个大陆社会最要命的一点。比如说,我在美国大街上遇到一个陌生人,我会default把他当成朋友,首先摆出友善的态度对待他,至于他到底是怎么样以后再说;但在中国大街上遇到一个陌生人,我首先会怀疑他是敌人,骗子,要饭的,敲诈,抢劫,等等,总之是有所图,我下意识地不会摆出好脸给他。至于快递、外卖,基本上不会有人和他们打招呼,除非大家熟了之后,我知道你是好人,那我们才能成为朋友。其实哪里有那么多坏人呢?但人和人之间就是总绷着一张脸。扯远了。说回到新与旧的问题,美国人不认旧,也没有旧的东西,在他们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向前看的,永远有着傻呵呵的乐观精神;中国人愿意回顾,愿意讲述几千年的家族历史(每个父亲都会给自己孩子讲,我们家是xxx地方来的吧);愿意留着城墙,繁体字,甚至念私塾读论语的传统。我没有办法去判断这是对是错——正如我没有办法了解为什么当年会拆北京的城墙一样,只是突然发现,对于新和旧,我们在五十年前有一种看法——那时候几乎没有人关注文物,没有人觉得拆城墙“不对”(是发自内心地觉得不对,而非政治正确与否),而在五十年后有了完全相反的一种看法;而大洋彼岸的人们,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仍然是惋惜和敬仰传统文化人群中的一份子,仍然惋惜北京古城的变迁,这种看法是个人的,不会随着新的什么运动或思潮的看法而改变(假如有的话),但我在思考,在某些事情上,是否没有对与错的问题,而仅仅是各人与各人之间的区别。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今天,你们拆了旧的,明天你们会后悔,会再去建假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假的永定门城楼、假的西单牌楼、假的前门大街和五牌楼,似乎重建了这些形式,过去的错误、应负的责任就可以一笔勾销了。 但赝品是没有灵魂的,欺骗也掩盖不了历史。 城墙倒塌的那一刻,北京城就已经死了。"
  •     很久没有因为看书看哭了。梁陈方案就算实施了,旧城可能也难保不受损。余音难逝,如今通州副中心,不知道是不是顺着梁陈的思路走的,单中心的摊大饼也实在快摊垮了。梁思成的建规思想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与美学意趣的思考值得借鉴学习!
  •     剜挖的是自己的血脉
  •     像是一条线索引领我从人间四月天中的徐志摩、到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自传、进入“梁陈方案”,最后到城记,从那个年代的这些我心中崇拜的偶像的学习经历、感情生活中看到了老北京的点点滴滴,另我向往无比,而城记则回答了我在探寻中的很多疑问,值得收藏!就像收藏老北京城市建筑的记忆一样。
  •     05年买的此书,之后向很多朋友推荐过。无论作为北京人,北京文化爱好者,还是建筑爱好者,这都是不可错过的好书。每读一次,感动一次,无数次地,读着读着,我哽咽了。回顾历史,其实我们的世界是在所谓的大概率事件与小概率事件规律的双重作用下运动着的。而北京城走到今天,到底是大概率还是小概率的作用我不得而知。在无奈,叹息之余,我有时相信这就是北京城的宿命。每每经过西直门等地,脑海中就浮现出梁老他们所描绘的立体公园的画面,但随即就有一股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当初北京城改造这么大的工程涉及的因素是很多很复杂的。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新政府的经济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虽然我可以理解,但毕竟眼看着一件历史杰作就这样遭到人为的破坏,崩溃于眼前---梁老当年的痛心疾首,可想而知。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欣慰地看到,梁老他们在那个时代的超前终于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印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捍卫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虽然我并不身处这个行业之内,但每一次的阅读都是我都对前辈们敬意的表达!
  •     朋友推荐给我,我又推荐给很多朋友,只为让所有住在北京和想了解北京的人通过这种纪实的方式,体会北京城近六十年的沧桑巨变,也在反思是否我们今天还在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     几十年来都一直是一样一样的,只是梁思成越来越少了~ 美的事物一般都无法急功近利,先进的思想总难以在当时取得共鸣~ 立场不同,本无可厚非,却总有些出发点让人无法认同~
  •     读得伤感,潸然泪下。为老城的逝去,为梁公等人的无奈与情怀,为现在的北京仍未步出规划混乱的阴霾。
  •     北京今天的问题,六十多年前就埋下了。拆得肉痛。书对材料的组织和全局的把控有一点散,可以更精炼一点。
  •     几度难受的读不下去,每看到拆字就心痛,然而通篇都是拆。拆碑坊,拆城墙,历史一点点远去。城不为城,只余空壳。可悲的是,这一幕幕旧事至今仍在上演。
  •     十多年前看过这书,再读一遍不得不感慨,北京这种摊大饼的规划已然在今天看到了种种恶果,崩溃的交通,糟糕的天气,消失的古建,鳞次栉比的高楼……诚然,梁陈方案即使当年行得通也未必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但总归是一种可能性,给我们都爱的这座城一种可能性。
  •     这是一本每个北京人都应该读的书,更不用说作为一个城市规划者。
    有同学说她看完这书后,哭了。也许有些夸张,但读完《城记》后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
    然而我们能做的并不是批判历史,而是去创造未来。
    城市规划者们,仔细看看这座北京城吧!
  •     很有感情,不过,部分内容,似乎有失史实
  •     所有热爱北京以及我们传统建筑的人都值得一看,毕竟,我们的过去毁掉了太多太美好的东西。作者是记者,因此写出来的东西可以看出来是在尽量遏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客观的态度。
  •     最近,终于有时间读完了王军著的《城记》。读后才发觉,原来,城市也有她的性灵,城市也有她的脉络,城市也有她的生命。翻开历史的书页,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再次浮现眼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哀歌犹在耳边回响,一幕幕城市建设的闹剧至今犹然不灭,好像一颗警钟时刻悬于我们头顶,仍在醒察着我们的聪慧睿智与广博胸怀。任何历史都是由故事构成的。写历史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实践者,他亲力亲为,他是历史叙述的主体;一种是编写者,他辩伪祛杂,他是历史叙述的构架者。我是不信历史的,历史只有存在的那一刻才是真实的,一经写出,就有了作者的主观评判与客观选择在里面,对它的真实性我们就要有所警觉。当然了,以史为鉴,谁也不可否认。就这本书里,作者倾尽自己所能在还原这段历史,还历史一个客观的评判,就像书中引用杨东平在《城市季风》里的书摘:“第一个尊重历史,保护历史的人,历史终将为之‘大书一笔’。”这句话说的不错,时间会鉴证一切。可是,一经拆除就无法再复原的古色建筑,那个历史名城原有的格调气质已荡然无存了,到底谁该来为它负责?负责了又有什么用?今天,我们有的只是痛惜。梁公曾与彭真直言:“在这些问题(城市规划建设)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执着,这是历史角色赋予他的责任。他要为京城的发展建设负责,他要为子孙的和谐幸福负责,他要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负责,而当时的环境却没有给他和他的同行者们一个偌大的空间。如今,我们的知识分子不还生活在“话语权”日渐式微的狭小空间吗?如今,我们的知识分子不更加的趋向官员体制化,不都还有了官衔之类的称呼与荣誉吗?他们独立的话语权到底还能不能铿锵发声呢?这是体制的诟病,这是思想的遗毒。然而,总会有人勇于站在时代的前列。就像梁公立言所说,我爱我的祖国,我也坚定我的信仰,但同时我更希望她的明天会美好。而这美好不是一时的虚荣夸耀,也不是一时的政绩工程,而是需要你敢于担负起历史付给你的这份责任,需要你有超远的卓识与卓见,需要你为之行动努力,敢于去批评,敢于去承担,而这么做的目的,就像给人治病,及早预防,消除病患,促进健康。过去,已成为历史,我们无从改变;而明天,我们会否牢记这段历史,不再让悲剧重演?
  •     可惜北京就这儿不复存在了
  •     这本书是讲北京城的演变和发展历史过程的,图文并茂,资料很丰富,有理、有据、有事实的批评北京城市改造中的很多败笔,成为了历史上永远的遗憾,这些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也希望搞城建的专业人员和管城市规划的领导们,好好看一看这本书,我想对提高领导的水平,提高我们对历史的责任感,是很有必要的。
  •     读罢王军的《城记》我内心有一种很压抑沉闷的感情。也许是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就生活在那环境幽美热闹美妙的四合院中,这20年来看着北京的变迁理所当然的有种欣喜自豪感情油然而生。但是读过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小时候就听爷爷说过北京城的样子,他说的时候就像作者在陈述建国初期梁思成在竭力的劝阻中央干部留住北京古城时候的语调,很平静很哀伤。作为知识分子,我很能体会梁思成那时候的痛楚。他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深深的爱着北京城,他不忍心大铁锤大刀阔斧似的把城墙拆掉,哪怕一砖一瓦他都想保留住,因为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保存最完整建设得最有条理有整体感有魄力的城市。他尽全力想保证北京古城完好无损,但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不允许他的美好构想。这也许就是知识分子的悲哀吧,当权力和学术碰撞产生冲突时,权力的执行者如果一点学术素养都没有的话,学者就像对牛弹琴徒劳无功。最终还是权力占了上风,导致现在的北京城只剩下了紫禁城。明初乃至晚清时候那恢弘壮阔伟大的北京城就只剩下了最后一部分,外城内城和皇城这些保护着神圣的权力的象征的盾都被无情的拆毁了,这是另一种权力的杰作。也许在昭示着新民主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但是这是多么无力的表达方式。但梁思成最初说推了城墙就像扒了我的皮拆了城门就像切去我的肉时,我感到震撼了。这是从骨子里表达出他对北京城的爱,无论是出于学术素养还是爱国热情,这都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要学习的。不管外界环境多么的恶劣,我们都要抗争到最后,绝不能想任何势力妥协,因为我们身上有责任,为了民族的壮大和发展。他确实做到了,虽然他一次次的让步,但总算保住了紫禁城,但是其中的过程是心酸的,他和好友陈占祥曾被划为右派在文革时遭到批评,梁陈方案最终被抛弃,他都挺了过来,继续坚持他对于保护北京城的初衷。他一直认为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古董似的的城市保护起来把它变作城市博物馆,就像古罗马和巴黎那样,但是当时的环境不允许。从他身上可以看出一些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色彩,虽然想法在现在看来也有些疯狂和不切实际,可那种精神已经足够打动每一个中国人了。即使现在看来他的方案对北京的规划发展也很有利,现在的北京就像摊大饼似的无节制的对外扩,单中心的模式已经给城市带来不少交通和环境问题。试想如果当时采用梁陈方案,把行政中心建在西郊工业区和商业区建在郊区的话,北京将是多么美的城市,城墙作为大的公园对市民开放,那样的北京城就是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古董级城市花园,人们可以在城墙上散步游玩,多么的惬意。我的祖父至今还怀念建国出时没有被拆的北京城,他回忆说到过每一个城楼看过,有的甚至爬过,朝阳门建国门德胜门前门崇文门等等。每次听他讲那些事都觉得特有意思,他也津津有味的讲述着。还有一个悲哀就是四合院的拆除,小时候那种大杂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能和伙伴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再也不能看到月季牡丹在院子里争奇斗艳。现在的北京我感到越来越陌生,到处是林立的高楼大厦,我们被封在钢筋水泥中喘不过起来,抬头就是玻璃幕墙折射来的刺眼的阳光,而不是令人清新的翠绿的树木,抬头是一小片并不蓝的天空,而不是蔚蓝广阔的天际。读过此书后才感到对当时北京的建设规划惋惜,正如梁公所说失去规划建设最重要的好机会,北京以后的规划就很难了。果不其然,被他预料到了。希望当权者能够把眼光放远,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北京建设中多多考虑这座历史悠久的七朝古都那珍贵的文物价值,继往开来,把我们伟大的古都建设的更加美好!
  •     看完《城记》真有点惊心动魄的感觉,放下书,已是半夜,怅然若失,久久不能入睡,为书中那些照片上的老北京,为那些已不可再现的景象叹息不已,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城楼、牌坊、寺庙等古老的建筑变成瓦砾后,永久的消失了,昔日的故都变成了一张张的影像资料供人凭吊。

    还有梁思成,这个为保存古城呼号奔走的人却在历次运动中被边缘化了,解放后的知识分子似乎都摆脱不了悲情的命运,在那个特定年代背景下,他们空有满腔的热情与坚定的信仰,到最后却不得不怅然逝去,让历史叹息,让后人感慨。

    在《城记》里,我们看到的是北京古城褪去他历史悠久的外衣,是梁思成的无奈眼神;从北京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城市的演变;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却不得不承受历史之痛,城市丧失了其本来的历史韵味,而变得千篇一律,雷同一片,这是城市的庆幸,还是历史的悲哀呢?

    失去个性的城市,一切都显得如此的苍白,在华丽的外表下,是脆弱的躯体与病态的文化,当我们行走于现代化的千篇一律的街头的时候,我们正在失去中国!

    书的编辑推荐此书写到:“新华社记者王军十年著就此书。试图廓清北京城半个多世纪的空间演进,还有为人熟知的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悲欢承启;历史见证者的陈述使逝去的记忆复活,尘封已久的文献、三百余帧图片让岁月不再是传说;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建筑师多劫的人生,演绎着一出永不落幕的戏剧;这一切的缘起,只是因为北京,这个“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拥有一段抹不去的传奇。”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最大的不同在于存在于人文景观中的历史印记,六百多年的古都正因为人的存在才使之成为世界城市的奇观,这个空间中,皇城和胡同、贵族和市井、寺庙和道观、文士和艺人杂然并存,同在一片天空下,才形成这充满着历史气息的人文景观,而不是现在孤立在大都市中犹如盆景似的观光景点。

    这是一本我读过的关于城市的最好的书,不是因为现在的北京,而是因为消逝在历史深处的古都,没有这本书,我们就不会知道曾经存在过的,这么美丽的城市。
  •     这本书是我在中央十读书节目看到的,感到很有兴趣于是就订了一本。回来看了,书中讲了北京城的历史兴衰,还有各种不同时代的地图彩绘,不仅从文字还能从图中了解我的家的历史。感觉很有新意。不过看着看着心情就沉重了,因为城市化现代化,北京的味道快没了,那种建筑的讲究一切的一切都将没有了。北京的古老建筑历史将成为历史,让我们从这本书里回忆……
    书很厚很重很有质感,摸起来就很喜欢,里面的文字也很严谨,外行的我看起来觉得有些内容是胳膊专业。图也很精细。
  •     是记者的角度写的城市规划,以北京为例,很通俗易懂,也看到了当时梁陈方案时期的痛,还是值得一看的。书的质量也不错,有很多的配图。
  •     老北京之死
  •     对建筑行业不太了解,有些内容即使看过书后也不甚了了。但是相信,凡是热爱北京的人都会从书中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里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对北京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珍惜和热爱。希望能够唤起每一位热爱北京的人反思和共鸣.
  •     有点散,梁先生粉丝写的历史书
  •     终于把《诚记》看完了,实在是……无话可说!看着梁先生林先生夫妇竭力为保护住古都而做的努力,却最终只能对着拆除的断壁残垣扼腕恸哭。我也只能为我从未曾谋面的老北京城默哀……
    看过的书都会在开心记录,下午写读后感的时候说了个敏感词,就被开心内某无知狗腿管理员给删了,居然连《诚记》这本书的资料都给删了!其实我所说的在书中都可找到原意,书能出,为何我话不能说?希望当当不要如此。再者,我说话悠着点儿就是了。
    不敢想象,如果当初的“陈梁方案”得以实施,那现如今的北京城从内到外将是怎样一番景象!我没有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北京的文化本就该如此!若是能在梁先生设想的内城墙上的环城花园游一遭……此番惬意,当真是不敢想象!
    泱泱京城,六朝古都!,没有毁于燕辽金元明清的改朝换代,没有毁于八国联军的炮轰火烧,没有毁于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更加没有毁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偏偏就毁于短短几十年的建设!!!
    到底是谁主宰着北京的建设?解放后诸如梁公陈公等留洋回来的学术权威,大可以回去国外做他们的学问。人家无私无悔地留下来一心一意为建设社会主义出谋划策。可费劲心思的设计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驳回甚至是批判!
    梁先生当初对彭真说的两句话很是勇敢: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学者的书生意气竟一语成谶,现如今我等后生晚辈也只有对着老画儿老照片儿空怅惘的份儿了!
    呜呼哀哉!!!
  •     初次听说《城记》是在读书杂志上。看完作者和编辑们的讨论之后我立刻买了这本有些争议的书。一口气看完之后,当时还是学生的我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要去北京工作。目的就是要在这个有着500年历史的古城完全消失之前,再感受一下它的雍容华贵,感受一下它的沧海桑田。
  •     如今也不知孰是孰非,只是建筑家和政治家的博弈,且政治家赢了。
  •     据说,城记实为“城祭”。我有一半北京人血统,母亲经历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美好年代,也在“美丽的白塔”边划过小船,每每谈起自己儿时的北京城,眼里充满了怀念和激动。那时北京毁城行动已经开始,但是还没来得及拆光,而且还留有众多四合院。罗马的古竞技场还在,小街道还在,放在北京也是容不下的。其实国内又何止一个北京消失了。推荐看罗哲文编的一本书,好像叫《永诀的老建筑》,供瞻仰。
  •     资料很全面。让人对现在的城市建设有很多反省。只是似乎作者对梁思成的倾向性过于明显。其实当时拆城墙之类是由很多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因素决定的,虽然说拿现在的眼光看有点考虑不周,但是也并非一无是处。梁思成的建议也不是全部合理的。
  •     当时是在央视看了王军的一期节目,讲的就是老北京城的这些故事,就在网上查了下,知道他有写这本书就一直收藏着,等有时间了一定要买下来看!
    我是在博物馆上班的,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讲解员,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慢慢接触到一些文物,了解了它们的历史背景,用途,制作材料,工序和背后所蕴含的寓意,就觉得前人留给我们的就只剩这些文化背景和累积了,如果我们没有及时的加以保护,以后我们留给自己孩子看的是什么?在追求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别抛却了沉淀的文化底蕴

    很喜欢这本书,配合了一些新旧照片的对比,有很强的视觉冲击!
  •     通过浅显但是流畅的文字,将很多道理和知识通过客观的事实反映出来,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好与坏,还是需要自己去判断的。
  •     以改造旧城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必然导致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市中心,从而导致摊大饼的城市布局。 权利凌驾于知识之上,老一辈建筑规划学者殚精竭虑奔走呼号也保不住的老北京城。城祭,城祭。叹君生我未生。 规划在设计的上游,规划的上游是政治。学术上必须坚持,政治亦要懂得,掌握规律才能获得自由。自勉。
  •     “任何一门学科,基本概念是关键,所以我不再多谈”
  •     不但自己没文化还肆意破坏文化糟蹋文化,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而且现在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相反还有倒退的趋势,权力变得越发蛮横甚至傲慢要领导一切指挥一切决定一切,其实把时间拉长看不过是历史上某个瞬间的小丑罢了,尽管如此面对那么多辉煌难再的文物和一片赤子之心的学人坎坷悲剧的命运,我还是感觉到忧伤。
  •     非常非常精彩的书 在学校图书馆借阅 看完想要买一本留念 边看边把许多精彩的部分拍照 对于北京城市的兴衰发展起承转合叙述的淋漓尽致 身为北京规划系大学生 看完更爱这座城市
  •     写的非常棒!资料图片详尽,对了解我国建国初期的规划发展历程以及梁先生的生平极有参考价值。
  •     看到最后泪奔
  •     想必看完城记的人都会为如今的北京城而感到心痛,一本记录着沉重的历史的书,一本记载着老北京血与泪的书,推荐。
  •     很喜欢,看了很心酸,仿佛能感受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心境
  •     虽没经历过老北京,但从小经常去北京,北京最近15年的变化印象颇深,读了一半,联想老北京和新北京,突然认识到一个老城都的发展,虽然,很多历史被迫坏,但优秀规划建筑师为北京的发展呕心沥血,从古城的拆除到蓝图初展,足以显示北京的沧桑变幻。这是一本可以探索北京发展过程的一本好书。
  •     这书中的文字令我一次次感到震惊,那些赤裸裸的批判,梁思成,林徽因一代代人的遗憾,每隔几页就有那么几个句子重重的击打我心。
  •     面对今日北京系列问题时感怀梁先生,总有“渣男怀念前女友”之感。梁思成1968年说:我至今不认为我当初对北京规划的方案是错的,只是细部上还存在很多待深入解决的问题。今天再看,依然觉得梁先生这话最为中肯。然而历史发展总免不了走弯路,尤其是在各方面条件受限而又“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下。
  •     粗略读完,自动脑补了旧城的雄伟,可惜没有如果啊
  •     做为一个北京人,一个从胡同里长大的北京人,从中缅怀一下已经失去的和将要失去的,这不仅仅是北京的悲哀。
    战火中保护了她,为什么和平中又毁坏了她?如果总为自己的失误寻找借口,就永远也无法进步,毕竟能供丢弃
    的、抛弃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难道我们仅仅靠闪亮的玻璃建筑的博物馆中的陶瓷碎片来述说文明史吗?值得阅读
    和收藏的好书《城记》。让我们记住这座城,这段历史。
  •     作者很用心,记录了翔实的采访记录和历史资料。读过以后挺伤心的,感觉北京就是跟我小时候看到的那个美丽平和的城市不一样了。恐怕以后也找不回来了。
  •     也许是在新闻单位呆久了,现在写什么有点像导语一样,像这样:那天我经过老城墙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在吹笛子,觉得很好听,于是站在城墙根听了一夜。然后就不知道该写什么了,长椿街旁边是槐柏树街,但街上都没有树绿色的树,没有茵茵的香椿尖儿,没有垂丝的杨柳,只有些曲曲折折的黑色枝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之所以写这个,是因为我忽然有种漂泊的感觉。我曾在没有星星的半夜,独自拎着行李踏上这个没有星星的城市,没有地方去,于是拖着箱子在12月寒冷的天气中晃悠在长椿街一带。干燥的天气让我嘴唇裂开,腿上都是白花花的皮屑,脱衣服的时候像雪花一般的飘落。做什么都是一个人,也不是没有朋友,北京烦乱的交通隔开了我们之间的物理距离,慢慢的就隔开了心的距离。去他的我一个人不孤单,想一个人才孤单,一个人行走在这样寂寥的街上,我才真正体会书里面的那种旖旎情感,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才会有的,我是凡人,所以我讨厌这样一个人来回奔波,茕茕白兔东奔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我于是就抱着这样寂寥的心情,站在老城墙根,听着老人吱呀呀吹笛子。忽而笑颜如花,忽而泪流满面。
  •     建国后北京的建设史,实际上正是一部新中国四十年的政治史。非常客观,却又饱含感情。很好的一本书。无论你对城市规划及个体建筑有没有兴趣,无论你对北京有没有兴趣,都值得去读一读。
  •     历史沉重,斯人已逝,好在他们还被这么多人记着。几十年沧桑巨变中的北京城建,引无数人倾注心血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是非对错已不那么重要,岁月长河总会检阅他们的赤诚之心。
  •     看了这本书,对梁思成以及解放初期的一批归国志士更加地敬仰,尤其是梁思成。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建筑专业的年轻人,不断反思自己是否充当着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在如今依然有着混乱的建筑社会背景下。
  •     读来令人痛心疾首,但又不断追问,到底什么样的建设方式才是合理的,历史又是否真的站到了真理的对立面?我们在纠错之路上磕磕绊绊地前行,这是发展的必然,可是这一路上有无尽的辛酸与错失,我们付出的代价也许太大了。
  •     基本记录了近现代北京的变迁,作者更多站在梁思成的一边,但总的对各家之言倒也做到客观.我是建筑学专业的,读起来让人唏嘘不已
  •     《城记》看完了,据说这本书原名叫《城祭》,感觉原名更切合,也更刺痛人心。有人说,假如你生活在北京超过一年以上,读完此书,都会有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心痛之余还有许多幻想:假如当时北京按照“梁陈方案”发展,那现如今的北京会如何呢?“按照梁思成和陈占祥的规划图,北京将呈现这样的面貌:这个城市将拥有三个相互联系又功能区分的中心区域,旧城是文物遗存丰厚的文化中心区,旧城西侧的行政中心区将集中体现新中国政治中心的形象,而其南侧的商务中心区将是一派现代都市的景象。这三个功能区将配套足用的住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跨区域交通的发生,从而控制住“源头”,避免出现交通拥堵。”对于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城墙,梁思成曾经勾画出这么一幅美好的图景:将城墙建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护城河“可以放舟钓鱼,冬天又是一个很好的溜冰场。不仅如此,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些园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休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古老的城墙正等候着负起新的任务,它很方便地在城的四周,等候着为人民服务,休息他们的疲劳筋骨,培养他们的优美情绪,以民族文物及自然景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北京的文化特征,并不在天坛与故宫,而在胡同和四合院中。对于北京的老百姓来说,除了胡同、四合院……没有什么比城墙更让他们亲近的了。紫禁城是皇上的,王府是皇亲国戚的,只有城墙,保卫着老百姓,是属于老百姓的。在以往老百姓的心中,城墙是不容割舍的;在北京这座古城里,城墙也是不容割舍的。这个伟大的城市,正是因为巍峨城墙的环抱,才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古城墙现在只能坐着城市环线缅怀,胡同和四合院,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了。这一切,也许当年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指着广场以南一带说,“以后要在这里望过去到处都是烟囱”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梁思成的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扼腕长叹。在他生命最后的旅程里,仍回忆起当年和陈占祥提出的“梁陈方案”:“……现在没有人相信城市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我至今不认为我当初对北京规划的方案是错的……”当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每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地铁里耗费着生命的时候,看到这段话会做何感想?下过雪以后,气温骤降,昨天骑车上下班冷得彻骨。路上正是黄昏尽,夜幕起的时候,看着街灯一段一段地打开,发出柔和的光。谈不上爱,不过我想我是喜欢北京的,所以看完这本书更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堵得慌……今天还是零下,放弃骑车上班,不知明天可否暖和些了~~
  •     往事惊心。不过考虑当时实际,只看见艺术、看不见国民经济的批评也有其道理。昨天和师姐说,几十年后的人看今天的我们没准也会感到可悲可笑,像我们看几十年前的人一样(民俗学家多努力啊
  •     以梁思成,陈占祥为主要策划人的北京城“梁陈方案”的跌宕起伏。
  •     不管梁陈方案是否真的可行,梁先生与陈先生那份赤子之心总是让人动容的。大的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总是那么无可奈何。但作者以近乎罗列的形式将收集到的各项资料展示给读者,显得有些乱,不能很好地把事情讲清楚。
  •     《城记》出版很多年了,北京城的自我毁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老四合院、胡同被弃之如敝履,在房地产开发的暴利面前,在政绩的诱惑面前,在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瓜分利益的时候,有多少毁灭行动正以旧城改造的名义实施着。一边是少数几个保护单位被修葺一新当作文物保护工作的政绩上报,另一边大片的老房子被推倒,万丈高楼“平地”起,高楼底下原本不是平地,而是老北京城延续八百年的根。
    如果说解放初期的破坏性建设还可以用认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主客观因素加以开脱的话,近几年的破坏怕是连遮羞布都找不到,动机无非是假大空的GDP发展和赤裸裸的利益诉求。梁的声音当时不是主流,过了50年仍然不是主流,想拆房永远找得到理由。再过50年看看吧,当老城区的拆房成本大于收益时,嗜财如命的开发商和政客也许会把推土机开走。
  •     这个“在地球一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拥有一段抹不去的传奇。
  •     很好的一本书,书中照片印刷非常清晰。
    不过看过之后总有些惋惜,很多优秀的建筑毁于无知,还有些无奈,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城已相去甚远,只能从照片中寻找那段抹不去的传奇。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
    慢慢的读来,感触很多。
  •     有很多珍贵的图片,北京城市的建筑师

    有很多珍贵的资料

    对当前的城市建设有借鉴意义
  •     做为北京人,此书值得一看,读后更爱这座城市。现在的北京是很多人努力保留下的样子,有很多不足,我们可以吸取教训,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北京的未来会更好。
  •     城祭
  •     从来以自己为北京人儿骄傲,读完了城记,感觉汗颜,太多的历史我们不从而之,面对曾经的古城,满怀的是深深的愧疚和无限的敬意。如果有可能,希望在今后能够为北京的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感谢师兄的文章!
  •     这是一部北京城的血泪史,更是一部梁思成、林徽因们等有识之士的血泪史!
    随着城墙的被拆除,北京城的灵魂也随之而去;随着大批古建被拆除,北京城的精髓也随之而去;随着大片胡同被开发商推平,北京城已经病入膏肓!随着那些个能够真正称之为大师的人们的逝去,北京城也死去了!
  •     图文并茂的好书,看着北京城现在交通拥挤、空气质量差、古建筑四分五裂的窘况,实在为梁思成五十年前的无效抗争叹息
  •     文笔,结构,纸张的质量都很棒。虽然有点贵,不过很值。看完了,不由的对北京古城的境遇感到惋惜,也对梁思成的境遇感到可惜。人如其城!
  •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老北京只是一个神秘的无法捕捉的身影,而城记却能带着我们穿梭时空回到过去,只是看的过程中很伤感,北京的老城没有保护好,这是谁的错呢?相信看完了你会有自己的答案!值得一看!
  •     到底该不该全保留?霍斯曼改造的巴黎也挺好的啊。
  •     快递速度不是很快,愈发激起我对订下的书的好奇。收到的时候还是颇为惊喜的。《城记》没有外包装,表面平整,有质感。翻开后,有积淀的图文立马吸引读者阅读下去。不仅如此,书中阐述的关于城市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思想都能激发读者对中国大部分城市现状的思考。很是醒人。作者十年磨一剑,记录及展示了主流媒体和舆论所不及的方面,对历史建筑不被重视的痛心,跃然纸上。梁思成先生针对保护老北京城所提出的方案睿智中肯,可惜,当时的决策者却没有长远的目光审度,造成的错误无法挽回,许多古遗迹相继成为现代人无法触摸的记忆。一种强烈的无奈充斥着读者。此书不同的视角发人深省,书中一位位专家独到的思想更是人印象深刻。很不错的一本书。作者花费十年收集资料深入了解的精神值得当代许许多多“作家”学习。
  •     很不错的一本书,作者花了10年心血收集整理的资料,王军的这本书包含了北京城珍贵的历史资料,看完这本书再去看他的另一本《采访本上的城市》,两书一起读,有很大的收获。
  •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对于了解北京城市现状和规划历史颇有价值,文字也耐读
  •     揭露了北京城鲜为人知的历史。整本书的脉络有些凌乱,但是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书中有很多很珍贵的图片。
  •     除了环卫工人农民上层基础的建设者们更是社会的主流根基,到底什么方案更可取也是未知,在统治者的意志下,说贡献是空虚的,当权无论对错都是自由的,人民只能作为结果的承载。不过大众眼光和评价也是主导,应该一致倾向放弃了北京旧城是大遗憾。
  •     其实是看不懂,这学期学城市规划,学完再想想是不是懂一点了
  •     【2016.12.01--第二十七本】开国之君没有建国和治国的韬略,应该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吧。唉,现在这地方还能叫北京城吗?撑死算个“集中营”…
  •     记得梁思成先生当年对北京某位领导说过,“五十年后,历史会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一语中的!
  •     作者试图廓清北京城半个多世纪的空间演进,还有为人熟知的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悲欢启承,想了解北京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迁,可以看看,挺好的!
  •     读的第一本王军老师的书,很喜欢这样一种接地气的文风。
  •     是一座城的建设史还是一个人的抗争史?
  •     一本讲述北京城规划的历史记录书,从一个建筑师的视角来记录,而且比较通俗,赞一个!
  •     内容擅可。装帧排版实在是。。。
  •     一直认为三联出版的图书颜值都非常高! 《城记》,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记述了北京城市建设“新”与“旧”的论争,并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中。作者说对这段历史不敢妄加评说,只是尽可能寻找并整理史料。故名《城记》吧。 一路读来,心情都是沉重的。当读到内城墙被最后拆除时,一座座城楼按照拆除的时间被记录着,仿佛一排路灯由远及近的被一盏一盏的熄灭,逐渐消失在视线里,变成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名,回荡在北京城的上空。渐渐地理解了梁思成先生的这段话,“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的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了我一层皮”。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是《城记》,还是《城祭》。。。
  •     城市规划启蒙
  •     不知道讲什么才能完全的表达感受,只有感叹了
  •     因为做白塔寺的项目重新把这本书读完了,爱这座城之深切却没想到以这种方式重新相遇。梁陈方案如今也算是后继有人,可以告慰几位大师在天之灵了。当年的留学生一片拳拳爱国心和对真理的追求也真的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     看的很悲痛 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热爱自己生活城市的市民对于发生一切的无助感
  •     从图书馆看见这本书的第一眼~就如此的喜欢·一部北京城市历史`一丝遗憾,一丝感触
  •     看了让人哀伤有泪,历史的种种,自乱自斗的年代,对“国魂物”的态度、行为,“斗啊”“拆啊”,诋毁自身文化,蔑视理性与科学,中国的特色!梁陈二位先生以单薄之身、真纯之想,振臂高呼,但,留给后人的只有敬佩之后的一声叹息......难以理解的是即使是现在仍然有人对梁陈二位先生的设计计划有非议,仍然有那么多该留下该保护的文物被拆,而被新建的只是一条世界上最大的裤衩......我不懂规划设计,但我始终认为文物是“有且只有唯一的国魂”,连象征国魂的事物都认为应该为办公楼、公路、新小区......腾地方的城市设计师与决策者都是不配在其位,不配为吾国民!!!!!!书很好,印刷设计文字配图都挺好的,如果你对那些已永远逝去失去的事物无法释怀且不惧眼含热泪血脉贲张强欲挥拳断空发狂呼号,推荐收藏!再多说一句,现在有很多美色女子,但不一定过段时间后你仍能清晰的忆起她的容颜,但林薇英的美能在你内心深处埋一辈子!梁先生好福气!瑾对梁陈二位先生表达无法送达的深切敬意!
  •     一部北京的血泪史
  •     作为闲书来读的,北京城建国以后的生命史,告诉我我们北京之所以成为这样是不同张力的结果,作为在北京生活着的一员,五味杂陈
  •     如果用惋惜,伤感,悲恸,怅然来形容读后的复杂感情色彩,不如用深思的理智好好拿捏思考现在的北京,现在的中国吧…
  •     虽然是从介绍北京的规划与历史建筑的角度出发,但是很明显从中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逐渐消逝。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大规模城建中的仿古建设,一边是大规模拆除真正的历史建筑。
    像梁思成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的历史环境中可能注定是悲剧性。
  •     看完这本书很愤恨,现在的规划其实越来越靠近当时梁思成的规划了,为何要等那么久出现了问题才想到解决呢。北京那么多很有历史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了。书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看着稍有点枯燥,因为故事不是很多,主要还是在纪实上。
  •     书到手十年后才翻开,恰逢四套班子迁往通州,看得也算应时应景。只是越看越觉得悲凉,梁陈方案中,陈述的旧城改造的种种弊端一一应验,如今却抓着方案中的一招半式匆匆进行补救,然为时已晚。明明可以不走弯路,却因为要走“正确的政治道路”,让我们失去了这世间唯一的瑰宝。时间不可倒退,历史不能重演,我们无法得知如果当初实施“梁陈方案”,如今的北京还会不会如此糟糕,我们可知的是,《城记》(据说原名《城祭》)是这个古都的祭文,世间再无北京城。大屋顶、大马路,摊大饼,60、70年代是思想受限,80、90年代是追逐利益,错过了北京城最好的时机
  •     如果把《城记》这本纪实文学改编成小说,大概就是最典型的古典主义悲剧式小说吧,一个学成归国、对国家满怀热忱与希望的有为青年在政治强压下一步一步妥协屈服,直到想守护之物被现实毁坏得面目全非的故事。实现不了新城方案,控制不了建筑形态和谐,救不了城墙和文物,还要遭受凌驾于学术之上的政治之摧残。
  •     一直觉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书,都非常棒,这本也不例外,尽管价钱不便宜,但物有所值。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不是学习建筑的,但是一座建筑建成后是否给人以美感还是能感觉得到的, 特别是能不能融入到整座城市,与之浑然一体。我看现代人远没有古人协调能力好
    都来看这本书吧,感受一下华丽不乏朴素、大气又包含精致的老北京。
  •     讲诉北京城的变迁 生活在这座城市30年 读过书后才发现这座城市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 已然被改的面目全非 为以前那些被损毁、被当作封建及障碍物的历史文物感到心痛。另外发现生活周边有很多书中提到的建筑 是之前一直没有留意过的
  •     行政权力控制国民生活的各个角落,外行人领导内行人净是瞎胡搞。
  •     这书是给我们上建筑遗产保护的老师推荐的,买来看以后觉得确实不错,文笔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但却能让人潸然泪下,让人清晰地看到北京发展的一段让后人铭记的历史。
  •     这种大规模的拆建所损害的不但是城市居民的利益,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破坏。因为历史留给我们的城市,除了凝聚著无数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心血,也有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所形成的风俗和习惯。城市的布局和建筑是有心人设计出来的,它们就象人的骨骼和长相,而每个城市在历史上形成的气氛和风格则是自然形成的,就像人的气质和个性。
  •     原本以为是讲述北京城各处历史的,却发现是更多的讲古建筑保护的故事。内容还可以。
  •     一本关于建筑的书,新旧市区,大屋顶,大马路,民族主义。一本关于历史的书,整风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一本关于老北京的书,城墙,城楼,箭楼,牌楼。一本关于建筑学家的书,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