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托乐思的迷惘

当前位置:首页 > 童书 > 中国儿童文学 > 学生托乐思的迷惘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020092406
作者:(奥地利)罗伯特·穆齐尔
页数:182页

作者简介

与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齐名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文学大师罗伯特•穆齐尔之名作!
二十世纪初,崩溃前夜的奥匈帝国。某军事寄宿学校。托乐思,十六岁,出身奥匈帝国一个高官家庭,性格内向,喜欢沉思默想,青春期的性渴望以及得不到指引的求知欲使这个敏感多思的少年陷入了重重困惑。他在不知不觉中与年长一些的同学赖亭和白内贝走到了一起,充当他们以大欺小、仗强凌弱的狗头军师。赖亭和白内贝发现了同学巴喜尼的偷窃行为,于是把他带到教学楼里的一个隐蔽的储藏室施以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托乐思从一开始就是参与者和见证人,他会不时地给赖亭和白内贝出些绝妙的点子,然后怀着既迷恋又反感的心态冷眼旁观这一切。不堪折磨的巴喜尼向他求救,托乐思一边表示拒绝和厌恶,一边却鬼使神差般和巴喜尼发生了肉体关系。随着赖亭和白内贝对巴喜尼的折磨不断升级,托乐思决定和他们分道扬镳……

内容概要

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奥地利作家,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文学大师之一,生长在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十七岁进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一九○三年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一九○六年出版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获得好评;一九○八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放弃在大学任教机会选择了作家的职业,后又出版短篇小说集《协会》、《三个女人》以及剧本《醉心的人们》等。一九三○年出版潜心十年创作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一九三三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希特勒上台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一九三六年因中风险些丧命,由于疾病缠身,终未完成这部巨著。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五日,穆齐尔在瑞士日内瓦的寓所溘然长逝。穆齐尔生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没有个性的人》的重新出版,他才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齐尔热,人们把他与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并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尼采使哲学与小说接近,穆齐尔使小说与哲学接近。  ——米兰·昆德拉    我很喜欢普鲁斯特,但我更喜欢穆齐尔。  ——玛格丽特·杜拉斯    穆齐尔的作品直到今天还使我入迷,也许直到最近几年我才全部理解了他的作品。  ——一九八一年诺贝尔文学奖得 埃利亚斯·卡内蒂

章节摘录

  一个小站,开往俄国的火车途经这里。  宽阔的车行道,黄黄的碎石子,四条平行的轨道无限笔直地向两头延伸;每条轨道近旁的地面上都有一道废气烙下的深色的痕迹,宛如一道肮脏的阴影。  低矮的涂了油漆的车站大楼后面,一条年久失修的大路向上延伸至车站斜台。路的边缘已经踩烂,难以分辨,只能依靠悲哀地伫立在两旁的叶子被尘土和煤炱折磨到枯黄的两排槐树分辨出来。  或许是这些悲哀的色彩使然,或许是午后苍白无力的被烟雾搞得疲惫不堪的太阳光使然:物和人多少都显得有些漠然、死气、机械,仿佛他们都是从一场木偶戏里给拿过来的似的。火车站站长每隔相同的时间就会从站长室里走出来,朝同一个方向转动脑袋,顺着宽阔的铁路线眺望守卫所的信号灯,然而信号灯还是没有报告有车进站的意  思,因为过边境已经使那趟快车延误了很长时间;他于是又接着用一成不变的手臂的动作抽出他的怀表,一边摇头,一边消失在他的办公室里;就跟钟楼古钟里那些进进出出的小人儿一样,一到整点就会从古钟里走出来。  轨道和车站大楼之间是一片硬实的开阔地带,一群热闹的年轻人在这里漫步徜徉,他们在一对中年夫妇的左右游走,这对夫妇成了他们那有点喧闹的娱乐的中心。但是,即便是这群人的欢乐也不是真正的欢乐;这种欢声笑语的喧哗似乎在走出一两步之后便悄然地没了声息,仿佛是因为遇到了不可抗拒的看不见的阻力而沉入地底。  托乐思枢密顾问夫人是一位年纪约莫四十岁的贵妇,她把自己的一双悲伤的、哭得有点发红的眼睛藏在她那厚厚的面纱之后。告别的时刻即将来临。她从现在开始又不得不很长时间撇下她惟一的孩子,让他和陌生人呆在一起,没有办法亲自保护守卫她的心肝宝贝,这让她感到难过极了。  因为这座小城远离首都,地处帝国东部,人烟稀少,田地龟裂。  托乐思夫人之所以不得不这样忍痛割爱,把自己的儿子放在如此遥远贫瘠的异乡,是因为这城里有一所著名的寄宿学校,自从上个世纪在这块由虔诚的信徒捐献的土地上建成以来,该校就一直被人们留在这荒郊野外,目的是为了让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避免受到大城市堕落风习的影响。  因为这个国家最上等人家的子弟都在这里接受训练,以便毕业之后进入大学深造或者进入军队或国家机构任职,无论是针对上述所有这些情况,还是就上流社会各个圈子中的交往而言,在位于W地的这所寄宿学校里长大成人都被认为是特别值得推荐的。  正是这一点促使身为父母的托乐思夫妇于四年前在他们的孩子野心勃勃的强烈坚持下让步,想办法找门路,让这所学校录取了他。  这个决定后来没有让他少流眼泪。因为几乎从学校大门在他身后不可挽回地关上的那一刻起,小托乐思就开始害起了严重的、剧烈的思乡病。无论是上课,在公园广阔繁茂的草地上玩耍游戏,还是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其他各种消遣,都无法抓住他的心;他几乎不参加这些活动。他看什么都像是隔着一层纱,他甚至连大白天都需要不懈地努力才勉强能抑制住哭泣的冲动;而到了晚上,他则始终是含着眼泪入睡。  他给家里写信,基本上是天天写,他也只活在这些家书里;他所做的其余的一切在他看来都只是虚无缥缈的、没有意义的事情,就如同表盘上面的那几根指针的无谓的停留。而在他写信的时候,他却能感到某种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在胸中涌动;如同一座沐浴在美妙阳光和斑斓色彩中的岛屿,他身上的某种东西开始脱离那每天冷漠包围他并令他窒息的灰色感受的汪洋大海向上升腾。而当他白天在玩耍或上课时想到他晚上将要写家信,他就会觉得他好像偷偷揣着一把挂在看不见的链子上的金钥匙,他会乘人看不见的时候用这把钥匙去开启那扇通往神奇花园的大门。  奇怪的是,他对父母的这种突然的、揪心的喜爱却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某种不曾有过的、令人吃惊的新东西。这种喜爱是他以前不曾感受过的,他当时是心甘情愿地走进这所学校的,是的,当妈妈因为第一次离别而止不住泪流满面时,他甚至笑出声来,相反,这种思念只是到了后来,在他独自一人过了几天并且感到比较愉快之后,才突然而猛烈地袭上他的心头。  他把这看作是乡愁,是对自己父母的思念。事实上这却是某种不确定得多、成分也复杂得多的东西。因为这个“渴望的对象”,他父母的音容笑貌,其实根本就不再包含于这其中了。我指的是那种生动形象的、不纯粹是根据记忆的、而是感同身受的对一个所爱的人的回忆,这个回忆对所有的感官说话,被保存在所有的感官之中,以至于你如果感觉不到那另一个就默默地隐身在你的周围的话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这种回忆不久就会像一个还将继续作片刻震颤的回音那样逐渐消失。  比如托乐思那时就再也不能够把他那“亲爱的、亲爱的父母”——他说这话时大都是自言自语——的音容笑貌变戏法似的变到自己的眼前。  如果他尝试这样做,那么一种无穷无尽的痛苦就会取而代之,在他的心中汹涌,这种痛苦的渴望责打着他,同时却又固执地紧抓住他不放,因为它的滚烫的烈焰既让他感到痛苦又让他感到欣喜若狂。这里,他对父母的这种想念于他而言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在自身之中制造着那种利己主义忍受的纯粹偶然的因素,而这种忍受叉把他关进它那肉欲的傲慢之中,就如同把他关进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教堂,而在这座小教堂里,上百枝火苗跳动的蜡烛和圣画上的上百只眼睛正在把袅袅香烟播撒到那些进行着自我鞭笞的人们的痛苦之上。  ……

图书封面


 学生托乐思的迷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薄薄一本小书 区区182页 是我接触的第一本穆齐尔 先随意摘抄一小节本书的段落让大家体会一下:P142 “因为这种真正打动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在他们那里仅只集中在灵魂的、精神的成长上面,或者也就是某种无论怎样称呼都会不时地通过隐藏在一本书的字里行间的或是挂在一张画的双唇紧闭的嘴边的一个思想来增加其在我们心中的分量的东西;某种有时,当随便一个孤独的、执拗的旋律离开我们并——向远方而去——用陌生的动作拉扯那根拖在它身后的、沾满我们的鲜血的、细细的红线的时候,会苏醒的东西;但在我们写文件、造机器、看马戏或者从事成百上千类似的活动的时候,它却总是消失得一干二净。——”你能看懂他想说什么吗?看了几个同济大学出版社施显松译本的评论 觉得会好懂一些对穆齐尔产生兴趣当然是因为米兰·昆德拉对他的盛誉 虽然这个译本使本来就艰深难懂的哲学思考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但还是能看出米兰·昆德拉本人在写作形式上对穆齐尔的轻微模仿 就像看雷蒙德·钱德勒的书会想起对他推崇备至的村上春树一样 这种有益的启示在后辈作家之间传承着 个人觉得米兰·昆德拉虽习惯于像穆齐尔一样不好好叙述故事 借助角色插入大段自己的思考 但比后者做得顺畅些 米兰·昆德拉插入的哲学思考无论对情节推动还是对读者启发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像我这种读者 甚至很期待他时不时的跳出来深入挖掘挖掘 开启一下我等愚人的民智 然而穆齐尔这个真不行 扯太远兜不回来的感觉 比如这本书 故事主线简单到无聊 几乎是青春小说的架构 可是非得往里生填哲学思考 不禁疑惑上世纪初奥匈帝国教育就做得这么好? 初中生日常生活中想问题就这么复杂深刻了?多少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看《少年维特之烦恼》时体会到的作者那种深深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当然这是作者的处女作 要求不应该太高 只是译序里提到穆齐尔创作本书的时候是22岁到25岁之间 当时他本人对未来生活也是相当迷惘 一开始写成的书稿被多家出版社拒绝 后来想出一招先寄给有名的评论家看 让人家提意见修改 一来二去 书得以出版了 成了当年的畅销书 穆齐尔受此鼓励 马上辞职变成专职作家 当然后来证明这个选择貌似不太对(他在世的时候书卖得并不好而且赶上两次大战 他妻子是犹太裔)这本处女作实际上很有可能是自传性质的 虽然穆齐尔本人并不承认 但是种种迹象(他青少年时期也是上的军校、同学的名字等)表明他的生活和本书有多处重合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起 穆齐尔表示这部处女作有政治隐喻 预言了纳粹德国对全世界掀起的腥风血雨云云 说实在的我对这种马后炮的行为真的有些不齿 估计译者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也吃了很大苦头 所以在译序里云淡风轻地抖落出这么一段
  •     穆齐尔一度在西方掀起过热潮,但即使在最热的时候,他也显得十分孤单。虽然将他与卡夫卡、乔伊斯以及普鲁斯特并列,但与后三者相比,他似乎一直游离在外围。在中国,他更是读者寥寥,我对他的全部印象来自于米兰·昆德拉的一段评价和那本著名但尚未拜读的《没有个性的人》。在1999年由作家和评论家评选的20世纪最佳德语小说排行榜中,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力压卡夫卡的《审判》与托马斯·曼的《魔山》高居第一,而这部作品到他去世为止也没有完稿。穆齐尔的人生经历相当丰富,大学是机械制造专业,有自己的专利,后来去服兵役,回来继续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这段人生经历对他作品的影响显而易见。在《学生托乐思的迷惘》中,迷惘的两个重要诱因就是数学和性。据说这是第一本引入精神分析的小说,将小说靠近哲学,通篇都在用各种抽象和不确定的方式去模糊一个本算清晰的问题,把这个问题变成具有不可思议的不可言说性。虽然奥地利人的语言有力而明晰,但组合起来的含义又变得很是含糊,效果就像梵高的星空一般。好在看上去并不费力,甚至很有快感。其实托乐思的思考并不是特别深,也不算尖锐,甚至有些空泛,只是如同所有青春期少年人要面对的问题一样,非常混乱,无法确定是与否的边界。托乐思无法理解无理数的存在。无理数虽然精密,自成逻辑,但并不落在现实的层面上,这引发了他巨大的恐慌。我揣测这是一种心理图式的调整……打通形而上到现实的途径,填平意识的深渊。书里最引起我兴趣的是这段话:你自己那时已经在数学里发现了那个小小的特殊之处。这里例子表明,我们的思想并没有一个整齐划一、坚实可靠的基础,而是掠过了很多深渊。——它闭上眼睛,在一瞬间停止存在,随后安全地在另外一边着陆了。不然的话,我们肯定早就绝望了,因为在我们的所有知识领域里都遍布这样的深渊,我们的只是出了是些漂浮在深不可测的海洋上的碎片之外,什么都不是。但我们没有绝望,我们仍然感觉自己很安全,站在坚实的土地上。假如我们没有这种稳操胜券的、确定无疑的感觉的话,我们恐怕就会由于对我们的贫乏的理智的绝望而自杀。这种感觉一直陪伴着我们,它使我们抱成一团,它每隔两秒钟就会像呵护小孩子一样伸出双臂来呵护我们的理智。多么有趣精妙的描述。一个朋友评价说“很好的思考是不枯躁的,枯燥的是陈词滥调或不知所谓的思考”,便是如此。这本书一会儿叙事一会评论,十分迂回。穆齐尔显然并不计划写成一篇情节小说,文里充满了大量精神分析以至于把故事线冲到淡得不可思议的地步,心理落差巨大。可贵的是这两部分又都十分清晰。虽然在阅读之后我对挑逗性的简介很是失望,但我又不能说这是不正确的。【二十世纪初,崩溃前夜的奥匈帝国。某军事寄宿学校。托乐思,十六岁,出身奥匈帝国一个高官家庭,性格内向,喜欢沉思默想,青春期的性渴望以及得不到指引的求知欲使这个敏感多思的少年陷入了重重困惑。他在不知不觉中与年长一些的同学赖亭和白内贝走到了一起,充当他们以大欺小、仗强凌弱的狗头军师。赖亭和白内贝发现了同学巴喜尼的偷窃行为,于是把他带到教学楼里的一个隐蔽的储藏室施以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托乐思从一开始就是参与者和见证人,他会不时地给赖亭和白内贝出些绝妙的点子,然后怀着既迷恋又反感的心态冷眼旁观这一切。不堪折磨的巴喜尼向他求救,托乐思一边表示拒绝和厌恶,一边却鬼使神差般和巴喜尼发生了肉体关系。随着赖亭和白内贝对巴喜尼的折磨不断升级,托乐思决定和他们分道扬镳……】托乐思当军师这一点概括比较夸张,大部分时候他只是保持自己不掉队而已,而在更多的篇幅里,他保持着高度的孤独感——青春期爱思考的孩子总是格格不入的——仅有几次出了些恶毒的点子。白内贝和赖亭对巴喜尼玩了各种各样的性游戏。赖亭比较直接,单纯的性与暴力;白内贝则是通过性来做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灵魂测试——自然,对可怜的巴喜尼来说,真是倒霉极了。他讨厌白内贝超过赖亭,显然莫名其妙的神秘主义测试比单纯的羞耻PLAY要可怕多了。这种时候,一直冷淡的托乐思自然对他充满了吸引力。不过这倒是一个超出预料的萌点。托乐思作为主角,作者给予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他的心理认知由来与趋向,这使我费了很大力气试图去了解他的“迷惘”,以至于他对巴喜尼所说的话在我眼里简直都可怜透了,就像一个找不到迷宫出口的小男孩。但巴喜尼的反应却十分美妙:“不,别逼我说!求求你!别逼我!你吩咐的任何事情我真的都是很愿意去做的。但请别让我说……哦,你折磨我的方式怎么这样特别…!”……“那他们准备把你怎么办?”巴喜尼沉默不语。“如果你真心想悔过的话,你就必须把一切都告诉我。”“他们让我脱光衣服。”“是的,是的,这我刚才已经看到了,……然后呢……?”一小会儿工夫过去之后,巴喜尼突然说道:“各种不同的花样。”他使用一种类似于女人的卖弄风情的声调说出这句话来的。“这么说你是他们的……情……妇?”“哦不是,我是他们的男友!”“你竟然敢于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是他们自己说的。”“什么……?”“是的,赖亭。”“哦,赖亭?”“是的,他对我非常友好。大多数时候我必须脱光衣服去念一些历史书里的东西给他听;有关罗马和罗马的皇帝们的,有关波吉亚家族的,帖木儿可汗的,……喏,你知道的,全是些血腥的、重大的事件,然后他甚至很温柔地对地我。”“但过后他大都会打我……”“过了什么之后?!!……原来是这样!”“是的,他说,如果他不打我的话,他必然会认为我是一个男人,那样的话,他在我面前就不可能表现得这么温柔和多情了。而这样做的话,我就是他的一个欧诺关系,这个时候他就不会感到拘束了。”……巴喜尼哭了。“你在折磨我……”……(托乐思问了巴喜尼一堆关于性的问题之后啥都没做,然后巴喜尼脱光衣服爬到他床上。)可巴喜尼却开始乞求起来。“哦,别再这样了!没有人像你这样。他们都没有像你这样鄙视我;他们这样做只是装装样子,以便他们之后能够显得与众不同。可你呢?恰恰是你……?!……你甚至比我还小,尽管你长得比我壮;……我们两个比其他人都小;……你不像他们那样粗暴和爱吹牛;……你很温柔;……我爱你!……”“可是……可是……求你了……哦,假如能够服侍你,那于我将是一种享受。”真是个意外效果。当然巴喜尼仅仅是出于本能去找貌似最无害的一个寻求庇护。不过托乐思也不关心这点。他很快对巴喜尼失去了兴趣,冷漠得相当彻底,对整件事不闻不问,和白内贝赖亭发生冲突。尽管最后他给了巴喜尼一个至关重要的提示,但这更像是与白内贝和赖亭的作对。虚数对他的吸引力更大一些,他找到了更高层次的思想入口之后就很快抛弃了泥泞的过去。青春期的性冲动也是迷惘的一部分——生理的冲动与内心的羞耻感造成的不知所措,转移了困惑,也产生了新的困惑——但是我想这个并不是根本的主旨。就如托乐思最后在校长和教师们面前做出的大段自我辩护一样,他关注的是事物隐藏在背后的逻辑性。其实这本书我没怎么看懂,也许本身就不需要懂,因为作者一早点明过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克服内心与外界的冲突而保持平衡——且这种体验不可或缺。“事情已经过去了。但它却把某些东西永远留了下来:那少量的毒药,而为了带走灵魂那过于安稳和平静的健康并因此而给予它一种更为敏锐的、强化的、善解人意的健康,它是必不可少的。”我不愿过多地把这书在政治意味上解读——虽然作者是这么希望的——但是不得不承认,两者确实有重合,以至于故事堪称一个美妙的预言。此文写于一战前。二战爆发后,穆齐尔写道:第三帝国的性本能前提已经由我在《托乐思》里提前点明了。我想他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抱着预言式的想法,只是他对人性的洞察和政治局势后续的发展,可以说有一种必然的巧合。P.S.最后再抱怨一下罗祎这个译本的人名真是让人无比不自在,和朋友谈起的时候舌头都不利索。身为一个丧失理智的德饭,施显松译本的人名显然更符合德国人名的力量感。托乐思——特尔莱斯赖亭——莱丁白内贝——柏茵伯格巴喜尼——巴斯尼
  •     《学生托乐思的迷惘》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的处女作,自1906年问世以来便行销不衰。这本讲述19世纪末奥匈帝国边陲军事寄宿学校学生的小说,在20世纪经历了三种不同的解读风潮。一是出版初期,人们探究小说揭示的认识论、伦理道德和欧洲文化危机问题;一是世纪末人们从心理学和社会层面研究青春期自我定位、青少年团体行为方式,以及性与暴力关系问题。不过对《托乐思》阐释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中叶的政治性解读,穆齐尔去世前目睹了他在三十多年前信笔写下的东西不幸一语成谶,而全世界则见证了书中的四人小团体如何投射了20世纪最恐怖的政治隐喻。《托乐思》分内外两条故事线索。外线情节发展十分清晰:初中生托乐思性喜沉思默想,又好求知探索,与调皮同学赖亭和白内贝抱成团,抓获另一位同学巴喜尼的偷窃行为。三人要挟巴喜尼,实施对后者的折磨(包括性侵犯)。当这类折磨不断升级时,托乐思渐觉无聊,遂与之分道扬镳。从外线来看,这是一个无关宏旨、顶多涉及青少年暴力问题的校园故事。但穆齐尔赋予其极为丰富的内涵,他在保持外线简洁明朗的同时,穿插众多片段式心理分析,勾织成复杂繁琐的内线之网。而在具体书写中,穆齐尔一方面以数学和物理学的客观姿态,对人物言行的各种逻辑联系作出合乎理性的解释,其严密如通过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观察;另一方面,则大量铺陈内心独白,展现人物梦幻般的潜意识,其不可追究的混乱与上述条分缕析的清晰恰成对照,极好地反映了主人公托乐思的游离式性格,以及生活表层与内里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罅隙。如果撇去那些先入为主的政治解读,我想穆齐尔在书中主要树立了四种人类典型,“植物性格”的托乐思,“政客性格”的赖亭,“祭司性格”的白内贝,以及“蠕虫性格”的巴喜尼。小说背景置于帝国边境,意味着与帝都文明的隔绝,故事发生在校园,则暗示有别于成人世界的自成一体。这种分离与独立的叙事空间,注定所有事件都在幕后开始和结束,从而取消了日后可能发起的道德拷问,就如小说最后所表明的,巴喜尼被开除学籍(因偷窃行为),托乐思自愿退学(因体质敏感),其余人照样生活,似一切均未发生。托乐思的“植物性格”主要表现为“他的思想把他的那些感受把握得越详细,它们在他看来似乎就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不可理解”,换句话说,他很难全情投入一种理念、思想或情感,不管它们如何崇高真挚。他可以心灰意冷地写出极热烈的诗篇,与妓女缱绻时神游数学世界。一言以蔽之,他是一个颇“冷”的人,亦即哲学意义上的人,不幸的是(或者说,使得小说得以发展的契机)他受青春期性欲的折磨而不可自拔。于是他不得不有意识地探寻决定人行事并“连续不断地按其行事”的力量,最后他发现了一个可供观察且可能提供答案、热气腾腾且可能向其传输这种热气的“动物性格”系统——赖亭、白内贝和巴喜尼。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施受虐集团,但其丛林法则以道德名义表述,且本质上无关生存资源的争夺,而是对人驾驭人的权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满足)的渴望。偷窃事件发生后,托乐思坚持将巴喜尼赶出学校,掩盖的是他对后者肉体的占有欲和恐惧感;赖亭表示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意在监控与支配巴喜尼;白内贝附和赖亭,为的是对赖亭真实意图的窥视,并借机支配他。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伎俩贯穿事件始末,而“祭司性格”的白内贝最终击败了“政客性格”的赖亭,预示了食物链的高低等级。使小说备受政治性阐释影响的,是穆齐尔突出了小说人物的群体性意识。赖亭主张通过全班同学改造罪犯,“没有人愿意特别卖力,浪潮却会越掀越高,直到把所有人的脑袋都给淹没”,借群众心理发力为后来的极权统治所袭用;白内贝信奉“完善自我”,主张通过“牺牲”(献祭)达到“净化”的目的,更为政治迫害和种族屠杀张目;巴喜尼习于耻辱而耻于耻辱被曝光,则是被害人放弃自救的典型心理。“植物性格”的托乐思不站立场,其思想上的不可知论无涉群体意识而只是学术兴趣,却足够使他超然一切之上,成为一切暴政的默认者。无论如何,小说当年的立意是找寻“决定人行事并连续不断地按其行事”的力量,托乐思和穆齐尔看来都没有找到。因为道德在白内贝他们不是生活的目的而是工具;灵魂由至善的上帝创造,而探讨恶行只能将上帝推至无解的悖论;逻辑或者哲学只能解决抽象问题而无以解释现实生活……托乐思最终未能走出他的“迷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算《托乐思》没有预见未来,至少也是对人世“深渊”的一次窥探。穆齐尔看到的,显然无法使他乐观起来。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假装读完......
  •     内封上竟然定位此书为儿童文学。。。毒好深
  •     本学期书目...(看到评论里给翻译扣一星hhhh...
  •     这本书有太多种解读方式,或为政治讽喻,或反映时代精神,亦或作为青春小说。但不论如何,数学和哲学似乎只是作为象征,作为时代的或青春的迷惘的象征。可在我看来抽象的概念本身就是迷狂的充分原因,因为它们确有这样的力量
  •     无法想象少年的心理会如此深刻复杂。模糊混乱,理解不了……
  •     学生
  •     “而激情自身则是一种逃亡,在这条逃亡的路上,两个人一起只意味着双重的孤独。” 迷惘,就像每一次拿起笔又放下的瞬间,每一次沉默着充满疑问的注视。而生活在我们的注视下依然以现实的轨迹运行着,就好像渔夫发现了水面的颤动却无力把它拉上水面来。
  •     在我一夜之间看完这本小说之后,我依旧不能理解,为什么需要花费巨大的篇幅进行传教一般的说教,以便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平铺直叙地甩在人脸上。在文学上这完全没有进行形式上的创造,柏拉图的任何一篇戏剧文本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在内容上或许将同性性心理与哲学和虐恋相联系是一种独特而全新视角的搭配,这可能才是引发思考的最大价值。
  •     罗伯特穆齐尔
  •     好久以前读的,探究少年心理很好的书,时时惊栗不已。如果说平常的人生只有两个问题的话,一个就是年少时自我的确立,还有一个就是爱情。死亡虽然重要,但面对死亡,要时时抑郁,没有一种选择是单向的,个体并不具有任何普遍性。
  •     总算有新译本了
  •     牛逼。读完感觉自己没有资格读穆齐尔的其他作品。/还有,以后再有人和我说他喜欢看耽美小说我就可以问他有没有看过这本书。
  •     关于对虚数及所有无法依托实存而存在的数学概念的迷惘,对向康德思想求索解答时的生理性抵抗的迷惘,对内里混淆而生的情欲的不确定性指向与回溯的不可抗力的迷惘,用数学和哲学为暴力和情欲寻找出口(借口),不得而最终选择自我弃绝。
  •     23到25岁的一部分生活(内部)从《托乐思》里得到了总结和归纳。
  •     心疼并感同身受着主人公在清醒与模糊之间的游离,也喜欢作者与托乐思之间清晰与模糊之间的距离。
  •     性,青春,男孩,俄狄浦斯,集体纳粹主义
  •     原作一般,翻译不好
  •     啧啧
  •     关于认识论与语言危机。
  •     精密、稳定、流畅
  •     “前程远大的青少年大都拥有一个充满屈辱的过去。”
  •     好几次要停下来,深呼吸,这不是自传
  •     我才不会在标签里加上同性恋,因为人多会把这个当噱头,我不喜欢同性恋被当作噱头消费,也不喜欢因此把文学片面化,因为本书多是人的心理思维上的刻画,同性恋只是顺带,人归结于人。不错的好书,德语翻译过来之后,没有阅读德国文学习惯的,阅读时的断句有些蛋疼。顺带,某些时候托乐思的口气好贱。
  •     哲♂学
  •     非常好 昨晚躺在床上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理所当然梦到了一些hot stuff :)
  •     还是喜欢普鲁斯特多点嘻嘻
  •     阅读过程有一种压抑与不适感,不是一本单纯讲述青春期迷惘及校园暴力的小说,其中的哲学探讨、封闭环境下人格的变异以及施虐-受虐的关系,如学者所说预示了德国纳粹的到来,不无道理。
  •     人们站在太阳下,用自身形成的阴影乘凉。
  •     学生托乐思的迷惘
  •     聪明雅致 有细腻的固执 搭了了不起的框架 很会想 很会写
  •     #1 还要再读一遍
  •     文学大师的作品!
  •     一半托乐思,一半维特。
  •     灵光乍现的迷惘产生出一段对于性和精神的探索,一次深刻的自省。
  •     我用灵魂灼烧自己,我很痛苦,但我很快乐。
  •     穆奇尔的经典小说!!
  •     是我理解能力捉急还是翻译真的不太好...
  •     你以为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其实还有可能是《学生托乐思的迷惘》#中二状态的两种德语文学描述
  •     昆德拉说穆齐尔使小说与哲学接近。就如结尾的数学教授吐槽“看来他是过于关注我们全部经历的主观因素了,这使得他思想混乱并驱使他去使用他的那些含糊不清的比喻。”通过对虚数的深入探究而引发的哲学思考,也反映在对现实问题的痛苦求索,从而得出难以描述的迷惘一一虚数般的过渡青春期。
  •     最新翻译的穆齐尔的作品
  •     读到昏厥,那些句子太TMD谜了,辣鸡翻译。
  •     这小说该拍成动画电影,前半段汤浅,后半段今敏
  •     精妙的心理描写
  •     读到三分之二,实在无法忍受这样漂在字面上。《没有个性的人》读了一些,也是这样,容易漂上来,想是不是翻译问题和大部头的畏惧,于是换到这本。开篇,托乐思刚到学校的叙述,从环境到内心,都很吸引我,而到后面感觉渐渐消散,大概从两个男孩到妓女处开始。
  •     需要学习如果把心理描写这样自然地穿插于叙事中。//读完更新//近期看到的最棒的一本小说,结尾托乐思量的那段话太棒了,数学老师,虚数,无理数的穿插,宗教学老师圣下的称呼,以及到了最后托乐思母亲角色的出现都棒极了,一本超乎我想象的书,故事很偏,很病,但是太好了。
  •     对精神世界细腻的追捕。
  •     题材和封面吸引眼球,有意思的是托乐思与生活的抽离感,“虚数”很妙。我已经不愿意浪费精力迷惘,却也没法成熟到看到以往迷惘带来的好处,真是尴尬的年纪。封面加一星。
  •     p.79 他又把目光投向天空。好像他还有可能通过一次偶然夺走它的秘密并从中猜出那处处让他迷惑不解的东西似的。但是,他变得疲倦,并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在他的头上聚合。天空一片沉默。托乐思觉得,他在这个一动不动、哑然失语的天空下非常孤独,他觉得自己就像是活在这具巨大的、透明的尸体之下的一个小不点儿。// p.132 // p.137 托乐思于是不再尝试说话。先前已经逐渐从那些零星的绝望时刻悄悄溜进他体内的性欲现在完全觉醒了。它赤裸裸地躺在他的旁边,用它那柔软的黑色外套罩住他的头。它趴在他的耳旁喃喃地说着劝他放弃的甜言蜜语,所有的问题和任务都被看作是徒劳无益的,都被它用温暖的手指推走了。它还轻声说道:孤独的时候什么都是可以的。
  •     整个故事里有一种东西,模模糊糊,说不上来地让我反感。我想问题不是出在穆齐尔对人世的洞察上,而是他在不了解生活,也不了解爱情的时候,竟打算用归纳总结的办法,把人抽象成几个种类。在《托乐思》的故事里,主角们的行为几乎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托乐思帮着赖亭他们欺负巴喜尼,又被巴喜尼纤细裸体的所诱惑……所以禁不住诱惑的明明是托乐思,一个两面三刀的托乐思,居然觉得自己比其他人都高贵?更有丰富的情感?写这种故事前,为什么不先谈几次恋爱?
  •     这本书神奇地模糊了身体知觉、心灵感受和精神活动三者的关系,三者互为表现手法。神奇的是,读的时候强烈的感受到了自己和主人公的共鸣,而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差异又质疑着人与人之间能真正产生共鸣的可能。作者的表达方法非常有趣,用种种有趣的譬喻把看似无关的感受和思考交织在一起,却水乳交融,读起来非常流畅,像是在一个少年的精神成长史中畅游了一番。
  •     看了三分之一我不想看了。似曾相识,渐觉索然。
  •     又是同性恋。
  •     ……对“不确定性”的演绎
  •     看完了穆齐尔的《学生托乐思的迷惘》,立刻又买了kindle版的《没有个性的人》,穆齐尔是第一个在我心中展现出不可超越姿态的作家,能把细微的精神发展和震颤刻画得如此细腻准确又精彩深刻,真让人望而生畏。像一盏永恒暗路上的小提灯,不声不响,触及核心。
  •     而激情自身则是一种逃亡,在这条逃亡的路上,两个人一起只意味着双重的孤独。
  •     深爱这本…虽然至今记得书店老板意味深长的眼神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