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朱利安、小兔子巴尼在一起的二十天

当前位置:首页 > 童书 > 外国儿童文学 > 爸爸和朱利安、小兔子巴尼在一起的二十天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533934248
作者:(美)纳撒尼尔·霍桑 著,(美)保罗·奥斯特 导读
页数:131页

作者简介

1851年夏,伯克夏山间一栋小小的红色农舍,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红字》的作者霍桑,和他五岁的儿子朱利安,单独度过了二十天。父子俩一起观察宠物兔巴尼,一起去湖边散步玩耍,一起跟蓟条“作战”……正如保罗?奥斯特所说,霍桑开启了一项在他之前从未有作家尝试过的工作:对一个男人独自照顾幼子详尽、巨细无遗的描述。而在他之后,也几乎无人可以超越:它们如此平淡隽永,生趣盎然,闪烁着童真与父子之情,世上所有为人父母者都会为之所动,深深共鸣。

前言

  《爸爸和朱利安、小兔子巴尼在一起的二十天》是一位在世界文学中非常知名的作家最不知名的作品之一。这段简短而叙述完整的日记写于马萨诸塞州的雷诺克斯,时间是一八五一年的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十六日,只有五十页的篇幅,被湮没在霍桑《美国笔记簿》——那部很少有人读的浩瀚巨作,充满了宝藏和启示——的第七卷里。前一年的六月,霍桑和妻子把家搬到了位于伯克夏的一栋小小的红色农舍,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尤娜(生于一八四四年)和朱利安(生于一八四六年)。他们的第三个孩子,罗斯,生于一八五一年五月。几个月后,在两个女儿和她姐姐伊丽莎白·毕波蒂的陪伴下,索菲亚·霍桑离开雷诺克斯去探望她的父母,他们住在波土顿城外的西纽顿。留在家里的有霍桑、五岁的朱利安、彼得斯太太(厨娘兼管家),和一只最终以“后腿”这个外号扬名天下的宠物兔。当天晚上,把朱利安哄上床之后,霍桑坐下来写下了他小史诗的第一章。除了想记录下妻子不在期间家中发生的事情,霍桑并无他想,但他却在无意间开启了一项在他之前从未有作家尝试过的工作:对一个男人独自照顾幼子详尽的、巨细无遗的描述。  在某种意义上,这让人想起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故事里农夫和他妻子把各自要干的活交换了一天。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但结果总是一样。那个男人,要么小看女人干活不如自己吃力,要么责怪她没把活干好,而当他系上围裙履行家庭主妇的职责时却弄得一团糟。根据你看的版本不同,他不是把厨房弄起了火,就是最后被吊在家里奶牛的拴绳上,而那只奶牛,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意外后,已经自己设法爬到了屋顶上。在所有版本中,最终都是妻子赶来解围。她正在附近田地镇定地种植庄稼,听到丈夫的尖叫,立刻跑回家,把他从困境中解救出来,趁他还没把房子烧掉或把脖子摔断。

内容概要

作者:纳撒尼尔·霍桑,一八〇四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一八二五年毕业于鲍登学院。他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写作短篇小说的作家,被称为美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其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红字》,《七角楼房》,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古宅青苔》,《雪影》等。其中《红字》已成为世界文学经典,而《教长的黑纱》,《好小伙布朗》等也是短篇小说中的必读名篇,亨利·詹姆斯、爱伦·坡、赫尔曼·麦尔维尔等文学大师都深受其影响。他和妻子索菲亚育有一儿两女。一八六四年,他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茨茅斯去世。
保罗·奥斯特,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沃克市,一九六九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他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代表作有《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巨兽》等。他编剧并导演的电影作品有《烟》,《桥上的露露》等,其中《烟》一九九六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他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三十种文字。他和妻子现居纽约的布鲁克林。
译者:孔亚雷,小说家,译者,一九七五年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一九九七年毕业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小说及译作散见于《收获》、《外国文艺》等。译有保罗?奥斯特长篇小说《幻影书》,莱昂纳德·科恩诗文集《渴望之书》(2011,上海译文出版社)。著有长篇小说《不失者》(2008,上海译文出版社)。他和妻儿现居杭州。

章节摘录

  早上七点,妻子,E.P.P,尤娜和罗斯宝宝,启程出发了,留下朱利安和我据守小红屋。这位老先生发出的第一句评论,是——”爸爸,宝宝走了是不是很好?”古怪的是,他确信我对此也有同感。“为什么好?”我问。“因为现在我可以大喊大叫,想多大声都行!”他回答。于是接下来半小时他尽情地扯开嗓子,差点撕裂云霄。然后他在一个空盒子上敲敲打打,似乎觉得他制造的噪音非常美妙。不过,上午时分,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看上去愁眉苦脸。我问他在想什么,他说,“哦,是妈妈走了。我不喜欢离开她。”——然后他浪漫地幻想骑马飞驰去追她。他还宣布,他喜欢尤娜,她从不烦他。[……]  我几乎不知道我们是怎么洗好上午澡的[……],以及[……][诸如]此类的理性工作。我不可能写作、读书,思考,甚至睡觉(在白天),他对我有这样那样的要求,没完没了;但他是那么一个明朗、快乐的小人儿,使得所有这些烦恼必然会有一种喜悦掺杂其中。  下午我们散步去了湖边,并扔石头自娱自乐,直到聚集的乌云警告我们回家。半路上,在树林里,一场阵雨突然袭来;我们坐在一根老朽的圆木上,无数雨点啪嗒啪嗒大声打在我们头顶的树叶上。他很享受这场雨,并教给我大量预测天气的秘诀,因为经过观察,他对自己的智慧有了一种惊人的观点,认为自己是无与伦比的圣人,比他的父亲更有经验。这天剩下的时间一直持续阵雨,因此我不记得他之后还出去过。  至于室内玩伴,我们有小兔子巴尼,结果证明他不是一个很有趣的伙伴,并给我制造了划不来的麻烦。本来应该养两只兔子,以便让他们激发出彼此非凡的才干——如果他们有的话。毋庸置疑,上帝创造的所有生物中,他们具有的特点和突出个性最少。  ……

图书封面


 爸爸和朱利安、小兔子巴尼在一起的二十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因为书册很薄,破例先读了前言。前言很长,后来发现那篇文章被叫做导读。在导读里知道霍桑和《白鲸》作者的渊源。《二十天》因为导读的关系变得和读者亲密起来。(其实作家的生活八卦真的很重要,我很严肃地这样认为)真正的惊喜来自于译者孔亚雷。那篇译后记写得真好。孔象象这个小人儿(我非常喜欢朱利安被叫做小人儿,我觉得这么翻一定有孔先生的故意)和朱利安、和我的外甥大龙先生,和所有精力充沛智慧无敌的小男孩儿一齐生动地挤进了我的脑袋里。然后是他们的爸爸心底里那一份静谧喜悦和狼狈(他们快被孩子的喋喋不休逼疯了),还有他们的妈妈那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温柔。我看着看着竟然感动得哭了起来。导读告诉我们霍桑和麦尔维尔的八卦,那么译后讲的就是孔亚雷(他就是译卡佛的小二吧(我可能猜错了,真不好意思……我是猜错了 他们都热爱卡佛,小二叫汤伟))和保罗奥斯特的花边。没错,这一切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圆(孔先生是有这样认为吧)。这本薄薄的书册提供的乐趣不仅仅是那二十天的日记,还有至少四位让人尊敬的作家的“八卦”。(还有,怎么用了这么多的括号……)
  •     纳撒尼尔•霍桑的育儿日记读《Twenty days with Julian & Little Bunny by Papa》 刚上大学的时候,跟隔壁宿舍的女生一起去书店每人买了本英文原版小说,兴冲冲地去上阅读课,结果被老师看到,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现在的水平看这些有些困难,还是先找些简单的。这两本书,一本是狄更斯的《双城记》,另一本就是霍桑的《红字》。结果那之后,我矫枉过正,直接放弃经典,一头扎进儿童文学的怀抱。从《秘密花园》到《铁路边的孩子》,从《柳林风声》到《黑骏马》,从《借东西的小人》到《玛丽 波平斯》,从《小妇人》到《汤姆索亚》… 乐在其中,无法自拔。再次与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相遇就是近两年的事情了。但仍旧没有勇气翻开《红字》和他另外那本同样著名的《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倒是霍桑的短篇故事,有种特别的魅力,让人印象深刻。记得最清楚的有两篇,Wakefield 和 Rappaccini's Daughter情节和语言都有些哥特,有点儿像爱伦坡。前几天搜到这本霍桑日记的节选,薄薄的70页,记录他和五岁的儿子Julian在独处的二十天。1851年夏末秋初,霍桑的妻子Phoebe 带着大女儿Una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Rose回波士顿娘家,留下霍桑和儿子Julian在马萨诸塞州Lenox乡间的Red Farmhouse。跟他们做伴的还有Julian的宠物小兔子Bunny。霍桑记下与儿子相处的时光是为了给妻子看的。所以在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作家霍桑,而是父亲与丈夫霍桑。他去世后,有出版商试图劝说Phoebe将日记出版,但她没有同意。直到许多年后,机缘巧合,这些珍贵的文字才得以面世,给读者们呈现了一个慈爱的,宽容的,还有些顽皮的Papa霍桑。虽然没有妻子的照顾,父子俩的生活也很有规律。每天七点钟左右起床,洗漱完毕,两个人去隔壁农舍取牛奶,下午去镇子上拿信件,傍晚在湖边和林间散步玩耍。霍桑在日记里称呼儿子为“the old gentleman”或“the little man”,语气也不完全是溺爱,更像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当然了,与五岁的男孩相处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不要提这个小孩是个超级话唠。面对无穷尽的问题和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我们的大作家很难不崩溃:“Mercy on me, was ever man before so be-pelted with a child’s talk as I am!”这样的求救,让人忍俊不禁。让他抓狂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他还得替Julian照顾兔子Bunny,每天给儿子卷头发,天气凉了要加衣,消化不良了要吃药,尿床了要换床单,想妈妈了要哄骗。不过还是快乐的时候多。很难想象那个写下了《红字》的作家,会陪着儿子采浆果,在湖里放纸船,假装在荆棘重生的树林里行军打仗。看着儿子小小的背影,他会感叹“I…was content that he should be young instead of I”。日记里经常有如此真性情的流露。霍桑一直讨厌新英格兰地区善变的天气,从“I detest it! I detest it!! I de-test it!!!”里的五个感叹号就可见一斑;还有一次在Julian入睡后,看着儿子恬静的脸庞,霍桑难以自抑对妻子和孩子们的爱,写下了一大段爱的告白“Let me say outright, for once, that he is a sweet and lovely little boy, and worthy of the all the love that I am capable of giving him. Thank God! God bless him! God bless Phoebe for giving him to me!... No other man has so good a wife, nobody has better children.”怪不得美国作家保罗 奥斯特在导读里说,这段日子可以说是霍桑生命里最幸福的时光。当时的霍桑,已经在美国文坛享有盛誉,他最成功的作品《红字》和《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已经出版。虽然结婚比较晚,但婚姻生活很美满,有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下,霍桑也有兴趣相投的好邻居作伴,其中就包括《白鲸》(Moby Dick)的作者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和自然文学作家爱默生。奥斯特的导言长达四十多页,从时间背景,家庭成员,写作风格一直谈到这些日记的价值。他说,一百五十多年后的今天,父母们能用相机和录像机记录下孩子的成长,但相比之下,霍桑的日记仍旧最富有魅力,因为“Hawthorne managed to accomplish what every parent dreams of doing: to keep his child alive forever.”照片会褪色,而文字是永恒的,就像孩子会长大,而父爱是永恒的。
  •     “在整个带孩子期间,在那些单调沉闷的琐事里,霍桑经常能瞥见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这足以让他捕捉到孩子的某些精华,用笔把他重现在纸上……用他简洁,不动声色的方式,霍桑最终做到了每个父母都梦想做到的事:让他的孩子永葆童真。”保罗·奥斯特用对一个父亲极高的赞誉来结束他这篇几乎和正文内容相当的导读。一个半世纪以前,因为妻子的外出,《红字》的作者霍桑曾以“奶爸”的身份单独和自己五岁的小儿子朱利安在一起度过二十天。听起来似乎是“爸爸去哪儿”的古代版,但霍桑身边可没有一大堆工作人员紧跟着随时协助处理各种状况。不过好在也没有什么状况发生过,这是一段极为平静和规律的生活,父子俩早睡早起,每天到处爬山散步,常去村子邮局拿信,偶尔逗弄小兔子巴尼,罕有的访客到来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轻轻掀起生活的一丝漪涟。但就是这样的生活,透过霍桑的文字,读来还是饶有趣味。一篇篇日记写得随性自然,有被儿子的喋喋不休烦到抓狂的时刻,有对自然变换细腻的观察与描写,当然更多的是记录五岁小男孩生活的点点滴滴,并于类似于流水账似的记录中点缀数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那是爸爸在“无意间”抓住的儿子的精华。在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读来,男孩的模样性情仍无比鲜活。那是个没有相机的时代,但霍桑用文字定格了孩子的童年。“一个半世纪之后,我们依然想要发现自己的孩子,但现在我们靠的是拍照和拿摄像机围着他们转。但文字比图像更好,我觉得,因为它们不会随时间褪色。……图像很难记录超出事物表面的东西,不管是风景还是孩子的面孔。”奥斯特认为《爸爸和朱利安,小兔子巴尼在一起的二十天》值得人们注意,并为此专门写一篇长长的导读的原因也在于此。如今科技发达,我们可以随手拍随手录,简单快捷,只需看看每个为人父母的手机里海量的孩子照片就可窥见这种记录孩子成长的欲望。然而照片定格一个个成长瞬间,却很难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当我看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时,我更想知道的是那时候的自己为什么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正在骑着的那辆小车去了哪里,我是怎么学会骑车的……等等的一幅关于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全息图像。当然我不可能获得这样一幅图像,即使我每天用文字记录下心心的故事,等她长大后再拿给她看的时侯,她也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是怎样长大的,但总归她的一些童言童语已变成白纸黑字,趣事糗事都可以拿来开怀一笑,那个叫做童年的东西,是留有余温,可触可感的。记录之余,偶尔也会如霍桑般收获几枚闪闪发光的宝石,看到孩子超越表象之外的内在,又由孩子回到自己身上。这些宝石或许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黯然失色,但我想为孩子留下一些文字的意义更在于,它或许可以帮助每一个父母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短暂岁月中,一次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发现孩子,而不只是一次次地按下快门,然后去看手机屏幕里那个并不真实的影像。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我买了两本,一本送给爱阿宝的爸爸,一本送给马上要成为爸爸的爸爸。我拆开一本读完了,好希望以后我的身边也会有这样的故事。译者的故事也很动人。
  •     跟着推荐读的,父亲单独与孩子相处的二十天,日子有点重复,孩子天真活泼,倒也生动有趣。
  •     这本书里有一个《红字》里看不见的霍桑,或者人都有多面性吧!
  •     娃学校推荐的书,还没来得及看,不过看内容简介这书不错~
  •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教育,值得一看
  •     对于正文草草看过,并无甚兴趣,一来还没小孩,而来对于小孩很棘手。。。倒是导读和译者后记更吸引我。
  •     朱利安是个五岁的话唠,巴尼是个一生都活在恐惧的兴奋中的小兔子,爸爸和朱利安每天的日程几乎都是早起去打牛奶,摘菜,在山里远足,钓鱼,听着第三四遍回声从对山传来,二十天的小日记有爱又有趣。
  •     遇到这样的爸爸,真幸运。爱的圆。温暖无比!
  •     霍桑(就是写红字的霍桑)独自照顾五岁儿子的二十天,“朱利安爬到树上,骑在一根树枝上。他那笑吟吟的圆脸蛋出现在绿叶间,然后,一连串叽里呱啦的胡话落到我的身上,就像一阵夏日阵雨。”“早饭时,他做起白日梦,说他要如何登上云端,把云扫开,这样妈妈就能有个好天气回家。”
  •     如果你冲着书名去看的话 趁早别看。冲着作者去的话还可以看一下。整本书都是围绕 父母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永葆童真 而写。主题不错,给三个星。
  •     这书的质量真的好的不得再说了!超值!!书的封面更是硬地的!!
  •     有趣!
  •     很平淡却有很唯美的文字,想起自己在记录女儿点滴的时候总感觉是记流水帐。也对霍桑的细心观察很佩服
  •     第一次读霍桑这种风格的作品,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个慈父!
  •     很喜欢这种温情简单充满童趣的小故事。
  •     纳撒尼尔•霍桑竟然为儿子写了一本这么有爱的小书。
  •     还没细看,但看起来很不错!喜欢孩子也能喜欢!
  •     2016.01.28 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是既热烈又深沉的爱 2016.02.01
  •     还没看,思维有点跳跃,改天让孩子认真看下!随书赠送了一小空白的册子,蛮有意思的!
  •     很小的一本书,有一些有趣的情节,完全是冲着霍桑才买的。
  •      《红字》作者霍桑的亲子日记,田园风,回味不错,不过……还真是异乎寻常的短诶,作为实体书略坑爹
  •     唉。。。。。萌
  •     可爱的爸爸。
  •     欢喜如瀑布、小溪、喷泉……就是孩子
  •     朱利安很可爱,霍桑写的也很好,就喜欢这种简单而有画面感的文字
  •     可爱的父子日记。
  •     好有爱
  •     爸爸带孩子是人间一大内什么事。。。
  •     霍桑和保罗奥斯特两位伟大的作家,因为“父亲”相隔100多年走到一起,这是多么让人激动人心事。20天的父亲亲子日记,真的是给爸爸们好好上了一课。其实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太重要了。
  •     先还想保罗·奥斯特就是一话唠啊,后面读正文了觉得他的介绍还是必要的。译者的后记虽然让人感动,但太反客为主了吧...霍桑的笔调这么幽默讽刺真没想到,我常常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还有骑着马的麦尔维尔!好感动他们之间的友谊啊!
  •     硬封皮与封底的包装对于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来说,好像甲壳虫一样,不但没有感觉精致,反而觉得累赘。本来可以随身携带,现在只能正襟危坐着看了。老有人说什么外国地铁里人都看书,先不提咱们地铁里人有多少,就是没人,这样包装的书也太不方便携带呀。书是让人看的,不是让人敬着不看的,现在人这么忙,买本书,应该在哪都能看才好。这么假模假式的精致包装,其实很不现代。
  •     导读不错。正文如果好,好在情怀。
  •     有一些书光是名字就让你很想翻开。
  •     虽然是本日记……但是不知道为啥特别戳心啊!
  •     文字间掩不住的绵长的深深的父爱,书本不厚,看着很贴心的感觉,确认如腰封所说:平淡隽永,父子情深!
  •     文章很短,书是硬质皮精装版的,所以更显得有点mini,很符合文章的类型:父子温情&家庭生活。 译者后面写的自叙也很真实,隐隐的自豪和自嘲都能看得出他是真的“不爱政治”,甚至连孩子的名字都拿过来“明志”。 总之还算很好的一本书,读起来不费时间,一天就够,不耽误工作,又能满足阅读的虚荣心。
  •     大文豪笔下的童趣生活,“爱恨交集”啊,很温馨~
  •     太动人了
  •     一本很可爱的书,封面、内容和附送的那个小小的记事本
  •     如果还有一个二十天,希望让我给你说完那本童话,可惜
  •     自然、童真永远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很久没有读过这么让人心平气和,让想象力驰骋的书了。
  •     很感人,文笔优美。
  •     10年,孔亚雷先生很兴奋地告诉我们,他读了一本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书——此前从未出版过,《红字》作者霍桑独自带着5岁幼子和一只小兔生活20天的日记,《幻影书》作者保罗·奥斯特为此写了加长版序言。霍桑、幼子、小兔、保罗·奥斯特,这确实是很吸引人的组合。在Amazon上查这本书,发现好评颇多,大部分读者给了5星,评论中见到最多的词是“sweet”和 “delightful”。能给读者带来愉悦的书,必然是好书。
    于是,买版权,翻译,插图,装帧,霍桑日记的中文版出版了,就是这本《爸爸和朱利安、小兔子巴尼在一起的二十天》。
    作为最了解这本书的人,孔亚雷先生在这样评价:“虽然霍桑写这些日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搞文学创作'(他只是想记录下家中发生的大小事情,留给出门的妻子回来看),虽然这些日记的内容极其平淡(没有任何刻意的情节设计,充满了循环反复的日常琐事),但霍桑那简洁而极具节奏感的文字,那不动声色的幽默语调,那富有画面感的场景描述,给这部短小的作品赋予了一种契柯夫式的质地和魅力: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入那个世界。我们仿佛能听见朱利安的笑声,闻到山间植物的气息,看见蓝色群山和父子俩散步的身影。而在某个瞬间,突如其来地,我们心底最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会被莫名地触动。”
  •     拿到手后很喜欢,从内容到包装都很可爱很精致,字里行间流露出暖暖的爱,是来自一位父亲的爱~
  •     觉得译者后记比正文更好看,最后孩子编的童话简直绝了!
  •     可爱的书
  •     精致又温暖
  •     书里面的插页很精美,物有所值!
  •     20160512
  •     霍桑写的不错,可以一读。那个1975年出生的小说家兼译者的作品就是流水帐兼俗话说的“瘌痢头儿子自家好”了。另外这本书完全没必要弄精装本,还22元,亏不亏心?!
  •     读着好温馨~虽然只是简单的生活中的小故事
  •     读了一个小时。周日晚上和周一早上上班地铁上。很渴望广袤的草原和山谷。
  •     一部暖暖地亲子记。
  •     经验丰富的老先生,可爱活泼的小人儿。宝贝朱利安在父亲的眼里不停变换着角色。他细细揣摩着孩子的内心,如此乐此不疲,他爱观察并逐条记录,朱利安的小手指,小卷毛,吃剩的面包尾巴,巴尼如白杨树叶般快速而持续的颤抖......一切都是好心情。快乐不能更多。而且译者最后对自己和儿子的记录也很
  •     霍桑萌爆了
  •     清新宁静的午后小品
  •     还不错,书本封塑了,拆开很干净
  •     最喜小儿无赖 低头卧剥莲蓬 ✨
  •     小孩子真的是又麻烦又好玩
  •     实物比图片精致许多,颜色也柔和许多,装帧很好。附赠的本子小小的,本想自己留着随身带着记点什么,却被儿子发现,抢去涂鸦了。书读起来很温馨。对于孩子,我有着和霍桑一样的感受。还未读完,被孩子爸枪去了,说是献给爸爸的。
  •     这么薄的一本书,也不是需要反复阅读的,不知道为什么要用硬皮包装——真浪费!书很薄,也没什么故事性逻辑性,但是读来轻松宁静,适合如厕时读。
  •     还没看,推荐的,应该不错
  •     本来以为是儿童读物来的,结果发现完全不是,从某种程度上说算是很流水账的写法,但是穿插着风景、偶尔的看到小朋友大人自己的思考、小朋友脱线的思维,加上乡村生活本来就是在一成不变里显示出丰富多彩,反而看起来完全不会枯燥,只是觉得前后附的两片文章可以倒一倒就好了,一开始在对作者没有什么了解的情况下读《在家的霍桑》会感到有些枯燥,38页的长度也是够了……
  •     最经典的父子活动似乎都带有某种探险性质:比如一起去钓鱼,一起去野外露营,带孩子踢球,甚至帮孩子“泡妞”。也许可以这么说,父子在一起的快乐,融合了最无私的爱和最充满信任的友谊。他们之间天生具有某种小小的竞争和同盟关系
  •     充满童真童趣~爸爸带小孩,有一种爸爸去哪儿的感觉~#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     去年圣诞晚会抽到的礼物,很有趣的小书,这个闹腾不停的小男生真是太可爱了:)
  •     睡前读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