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之美

出版日期:2016-7-23
ISBN:978730127341X
作者:上海博物馆 编
页数:12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对京都文化的一次全方位展示,不仅将带读者一览京都的著名景点,还将带你穿梭于寻常巷陌,探访不为人知却绝对值得一去的“宝地”;赏玩京都人怀里手中精巧的物件;品味京都人的香、茶和美食的味道……本书主体是精美的手绘图,借上海博物馆醍醐寺特展的契机,向公众展示京都的风物之美,让读者进一步认识京都的传统 文化和氛围。

书籍目录

京洛纵横
怀中物
空手余香
食帖

内容概要

主编杨志刚,上海博物馆馆长。
手绘徐旭峰,上海画院画家。


 京都之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评《京都之美》文/蓦烟如雪起初我以为这是一本用水彩和摄影相结合的图书,但收到书后,才发现,图文并茂的小书。对,它不厚,文中所涉及的是景、物、香、食。别看说涉猎的范围不多,可里面包罗万象,可谓是一本京都通的“导航书”。我很爱看大河剧,在《大奥》《江•公主们的战国》《八重樱》等剧中,看到过很多京都建筑之景色,在看《德川家康》系列丛书的时候,也了解过当时的历史背景,也许这本书只能谈及部分,所以,并没有细致展开人物和建筑故事,当然能看到这些,我已经很满足啦。京络纵横的日本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他们在桓武天皇时,迁都平安京,看中了这块三面环山、两边傍川的风水盆地。当时的日本深受唐风影响,所以他们建造了星棋罗布、整齐划一的京都市内。这里春樱烂漫、秋风尽染,,三步一寺庙,五步一神社,博物馆、剧场、祭礼……都在这片地域中,一天天上演着。伏见稻荷大社典型的朱漆色让人感受到当年民众对食物的诚挚;西本愿寺的唐门,让人想到了西藏的唐卡;南禅寺一带的料理,甚至是歌舞伎剧场都是特别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在书中,也特别点出了这些艺妓的与众不同,她们每天要用十多个小时练习日本歌舞、乐器、花道和茶道等传统技艺,她们华丽的外表下诠释努力、汗水和心血。在清水寺,“走一回漆黑的“胎内”,由本心指引;登一回“清水的舞台“,眺京都风光;用“音羽之泷”的水净手,求神之祝福,闭上双眼在地主神社的两块“恋占之石“中间顺利往返,祈天赐良缘”。这里的祇园祭是当地很有名的一项活动,如果看过日剧《海女》可能就会对那个类似牌匾的东西很有印象,他们的队伍很有讲究,以八个时代、20个行列的2000人队伍组成,每一个展示都是一幅历史的画卷,虽然书中历史内容不多,但是多数都有掠过一些,比如金阁寺就有说到足利义满,说银阁寺就有说足利义政,甚至醐醍寺也提及了丰臣秀吉昔日的“醐醍花见”的佳话。书中,物也是一大看点,日本人有一大极致的特点,就是把事物做精,比如一件看似不起眼的衣服,都能感受它的妥帖与舒适,一面和服就是一幅画,这些细节,无不是对美的极致追求。书中,提及了人偶、七宝、唐纸、砚箱、京提灯等事物,在香中也说了香木、香盒、练香、印香等,也提及了茶道和唐宋明的关联,他们的抹茶道和煎茶道的渊源。最喜欢的要属食物,他们的食物喜欢留下最初的味道,他们的调料都很有讲究,酱料、味增都是代代相传,我最近也有看一档日本食物的视频,其中要做北京烤鸭,因为作料无法拿到北京的酱料就用日本的味增代替,而那家味增就是世袭老店,这种地道的日式风味,真是大爱啊。如果真心喜欢看水彩食物,可以看看这本书的末端,太多甜品了,比如初春的樱花饼、初夏的水无月、秋分的牡丹饼等等。太多啦。非常喜欢,值得一阅。
  •     早上一睁眼就发现窗外正下着瓢泼大雨,这雨,一直下一直下,只是到了黄昏时变成了绵绵细雨。此刻,我正好将《京都之美》读完。走进雨里走上回家的路,身体不由得瑟缩了一下:长达十数天的高温因而叫人忍无可忍的2016年魔都的夏天,真的歇了。我想起第一次去京都,就是这个季节。想着在京都一定要选择民宿,在网上扒来扒去,找到了这家位于京都高鼻町的山崎旅社。就算是在京都JR站附近,要找到我们预定的酒店,怕是也要折腾一番的,何况这个地名有些奇怪的高鼻町?于是,从大阪地铁到了四条后,再搭公共汽车到一个中转站,发现去高鼻町的车子间隔时间很长,只好打的,1400日元。住进山崎旅馆,发现我们事先攻略做得不到位,从高鼻町到京都JR 站,有一辆直达的公交车,虽然也有很长的间隔时间,可是时间表就贴在旅馆的公共厨房里,京都的公交车又不会错过一分一秒,方便至极。后来再去京都,总是选择这家旅馆,和式客房里,一拉开木格子门或窗,就是精致的花园,春天青翠欲滴,秋天层林尽染,美不胜收。更要紧的是,每天出门上了第一辆公交车后问司机大叔买一张500日元的一日通票,接下来,尽情地逛京都吧。就这样,几乎将京都的风景和风情看到了十之七八,一册上海博物馆编著的《京都之美》捧上手,有一种与老友重聚的欢欣。不久前,因为将漫画和绘本混淆成一回事,曾被年轻的图书编辑哂笑过。我把《京都之美》翻开,虽有疑问也只敢问自己:这是绘本还是图书?如是前者,这本书的图文比例就不是问题。如是后者,图文篇幅严重倒置的编排,是不是告诉读者,即便是图书,图也不再是文字的补充说明了,至少在《京都之美》里,那一幅幅线条随性、用色软香、铺陈拙朴的手绘,是跟书里仅有的三篇文章承担着同样的任务,就是告诉读者:京都之美美在哪里。比如,从第48页到第63页,书用手绘告诉读者京都的人偶、带留、唐纸、仕覆等等唯京都独有的小物件美在哪里。又比如,书从第97页起直到书的最末一页,用手绘铺排了京豆腐、怀石料理、和果子等等只有在京都才更显美味的食物。这些物件或者食物,书里仅有的4篇文章中或偶尔提及或根本没来得及顾及,可见,我先前的判断是对的,即《京都之美》的手绘,与文字担当的一本书的重任,不分上下。《京都之美》文章只有4篇,分别是“京洛纵横”、“怀中物”、“空手沾香”和“食帖”,说实话,写得攻略气太足,没有融入作者自己对京都独一无二的观感、这就引出了我的第二个问题:4篇文章两位作者,他们的用词造句为什么如此相像?“洛南的春天,远离尘嚣、清静淡然。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们纷至沓来,直奔一份好兆头。”“京都旧街上的百年老铺,穿过布帘,感受时间在那里静止。盘中方寸,见花月,见天地,见人情。”两段引文文气是不是非常相近?可却出自不同作者的两篇文章。如果不是此书的编著者上海博物馆对作者的特别要求的话,我以为两位作者与不少日本游记的作者一样,一说日本就是半开半合、故作温婉的腔调。或许有人会说,那是日本独一无二的“物语体”。“物语体”没有错,不妥的是我们不问青红皂白的模仿。即便是攻略,书写的时候难道做得到对那方水土无动于衷吗?
  •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身体和心灵至少有一个在路上。 对于上班族而言, 假期哪里都是人人人人人,出行之前选择好去的地点,然后就是旅行攻略了, 这个地方的特点,美食等等。有这样一本网罗了各种介绍的书《京都之美》。初看这本书的封面就那么漂亮。 这本书分四部分给大家展现了京都。 分别是:京洛纵横,怀中物,空手沾香,食帖。 有一首童谣“皮球歌”《丸竹夷》给大家介绍了京都的路与道的名字,每一个词代表精度一条东西向道路名。京洛纵横给大家讲述了京都的名胜,水墨风格的图片配上手写体的文字, 就好像是一个人旅行回来写的游记一样。 像书中所说:“《丸竹夷》和电车,能使人充分体验京都的一年四季甚至一生风景。京都美德翩然出尘,有不动声色,如同一部翻不完的好书,千年清净,回味无穷。 ”京都的每一处来铺子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京扇,椿油,椿膏。艺妓们发件的珠花,簪子,精雕细琢的螺钿,做工精致的物件是工匠们把风花雪月的故事镶了进去的。 这让我想起之前读过的一本《赤木家的食器柜》将一个器件,做到极致,变让普通的物件变身成了人见人爱,带着让人惊叹工艺的,一直看着都觉得爱不释手的宝贝了。 在食帖一章, 大家领略到的同样是工匠技艺,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在京都翻阅任何一家餐馆的食单,你都会发现他们的转移,京都的料理店,一般找不到寿司,烤物,生鱼片,豆腐料理一应俱全的菜单,折合他们一贯的做事风范一样,追求精细化。若想吃遍,估计的花上两周时间,京都拥有的百年老店就有百家之多。他们执着于保留食物的最原始的味道,保留最地道的日式风味。 各种做工精致的小吃, 不知道这么漂亮的食物,是不是吃起来会觉得非常舍不得。 如果你有去京都旅行的计划, 那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指南性的书籍, 如果你想了解京都,那它也是一本很详细的说明。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这书不能按照正经书来读,这完全是绘本。。。而且内容也不多
  •     可以再精致一些
  •     京都是我一直想去日本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当然是龙猫),本书从京洛、常见的身边小物件、从香盒香到茶香、还有最爱的食帖给读者一个对于京都的大致概念
  •     领导又一次觉得定价低,从早晨骂到晚上,这编辑没法干了。。。
  •     手绘的图好看,只是排版的字看起来太费力。
  •     好书,适合对日本文化有初步了解的读者。
  •     馆里发的,文字比较简单,手绘更接近那些初中阶段想备考华山美校,专攻水彩的学生水平。华美有余,内里中干,做家居装饰可以。
  •     图画好看,内容不多
  •     薄薄的小册子,文字很少,主要是京都景点和器物的手绘图,实用性一般。
  •     美
  •     不少彩绘图,内容,一般。
  •     一口气翻完啦,小书很轻松愉快。
  •     手绘不错,文字很简单。
  •     绘本而已,文字内容很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