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集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20109727X
作者:鲁迅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一种穿越时间的力量,他去世八十年了,他的文章仿佛还在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声。譬如关于当下流行的“女学课堂”,他说:“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随感录三十五》;关于恐怖主义,他说:“厌恶现世的人们还住着,这都是现世的仇雠,他们一日存在,现世即一日不得救……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杂感》;关于生二胎和留守儿童,他说:“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着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二十五》。 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说的话,依然能说到现代人的心坎儿里。
这个版本的《鲁迅杂文集》,试图遴选那些对我们这个时代仍然有意义的鲁迅杂文,关于世道,关于人心,关于学问,从多个角度,借鲁迅杂文之“酒杯”,浇现代人胸中之块垒。相信你在读完之后,会对人性和世界有更深的领悟。

【编辑推荐】
鲁迅先生的杂文写作近乎无所不包,写世道、写人心、写文学,他写得到位、写得入理、写到精髓。
他的“死对头”梁实秋曾道:“鲁迅的作品,我已说过,比较精彩的是他的杂感。”
这本集子里的篇目,从《热风》《华盖集》到《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16本杂文集子一一选过。
【名人推荐】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叶圣陶
鲁迅的作品,我已说过,比较精彩的是他的杂感。——梁实秋
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法捷耶夫
作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执笔的战斗者,他是天才,但这天才太执拗了。 ——史沫莱特
不论当代人对鲁迅作了多么高的评价,未来的历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得多。——何满子

书籍目录

目录(如有)
003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016随感录三十五
018忽然想到(五至六)
022导师
024学界的三魂
028送灶日漫笔
032无花的蔷薇
038略论中国人的脸
042流氓的变迁 044宣传与做戏
046言论自由的界限
048沙
050二丑艺术
052难得糊涂
054“京派”与“海派”
056北人与南人
058骂杀与捧杀
060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069灯下漫笔
077论“他妈的!”
081随感录三十八
085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088论辩的魂灵
091战士和苍蝇
093杂感
096这个与那个
104谈皇帝
107小杂感
111《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
113观斗
115文学上的折扣
117为了忘却的记念
128谈金圣叹
131世故三昧
134捣鬼心传
137爬和撞
139男人的进化
142算账
144中秋二愿
146忆刘半农君
149病后杂谈
161隐士
164论“人言可畏”
168“题未定”草(六至九)
184半夏小集
188死
197革命时代的文学
204读书杂谈
211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28无声的中国
234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239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243作文秘诀
247看书琐记(一)
249看书琐记(三)
251汉字和拉丁化
254门外文谈
275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内容概要

鲁迅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4年赴日本仙台学医,后从事文学创作。1918年5月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一生写作1000万字,其中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字。


 鲁迅杂文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何谓杂文?记得在一篇文中有看到过一句话,“杂文这东西,拼两点,一是见识,二是文笔。” 这句话我是绝对赞同的。《鲁迅杂文集》通篇都是各式各样的鲁迅先生的见识,让人应接不暇。而这见识,可能更是灵光一闪,迸发出现在洗澡的时候,刷牙的时候,走路看到一些行人的时候等等。而鲁迅先生的文笔更是没的说,没有一丝累赘,犀利,一针见血,是我爱的风格。顶讨厌花大量的词藻描述一件事,用太多废话来填充字数空格,那是耍流氓。这简约风格,其实并不简单,正如海明威所说的,文字,最好是有冰山效应。《鲁迅杂文集》精选五十八篇,包罗万象,就不全提了。其中一篇《略论中国人的脸》实在是太妙,前头先是说了下中国人长相如何,西洋人长相如何,双方眼中的形象如何,又是日本人如何讽刺等等,后头居然论了下中国电影。这篇文是1927年发表的,可是写的东西居然现如今都适用。说起中西人的脸,我想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我在伦敦待了七年,在英国我从一个少年变成一个少女。当然这并不是指我变了性,而是因为我觉得少年是元气淋漓,不顾前因后果的,而少女则是更愿意思考,开始观察了解世界。看《中国合伙人》的时候, 邓超饰演的孟晓峻约了外国大佬面谈,大老远从中国飞过去,枯等六个小时,喝了无数杯咖啡,被无视的一塌糊涂。在孟晓峻还年轻读大学的时候,他不满老师的腐朽,趾高气扬的说,老师,你不懂,美国是唯一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地方,在那里,人人机会均等!后来他说,我那个时候真的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 我带着我自认为引以为豪的事业,可是他们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给。只有我们站在纽交所挥锤的那一刻,他们才会真正的看到你,认可你,尊重你。电影里孟晓峻站在纽约时代广场,无比的迷茫,背后巨大闪亮的屏幕里滚动着新浪上市的消息。银幕前的我感动的完全不能自持,心里默默对这个编剧产生特别的好感,这个编剧或者导演一定是留过洋的,没有出过国的人不会知道这种感觉。机会当然不是均等的!因为你就是黄皮肤,黑头发啊,与西洋人长的不一样啊。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长相,那才是真正可悲。比如香港同学们急不可耐地与普通话脱离关系,台湾同学们又急不可耐地在课堂上与China脱离关系, 当我们试图去反驳的时候,反倒惹来一身腥,什么I feel pity for you, 你们都被Communist洗脑了吗,Human Rights, 云云。我真的很希望我可以说出一些中国人看不惯西洋人的“长相”的事,可惜搜罗半天,倒还真找不出什么。大约真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人的脸没有兽性。话说回来,其实西洋人有时也不喜欢自己的长相。澳洲人不满自己的总理颁布的法令,几百人上街游行,举着各种大逆不道的横幅和涂鸦,总理被画成伏地魔的样子,飘在空中。把市中心围的水泄不通,街上路过的车子自行发出鸣笛以示鼓励支持。还不懂的人,请出门右拐看Woody Allen的电影。至于电影,自民国之后,现在是中国电影的好时候。那时的明星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其实与现在的华谊,光线,又有什么区别呢?人当时电影还远销海外呢。至于现在,有些人觉得你是带了自己的思想而拍,实则拍出了狗屎。而有些人觉得你如今来玩电影是为了赚钱,其实你是为了梦想。谁又搞的清呢。
  •     这几天有件很热闹的事,一个叫“帝吧”的百度贴吧,组织网友翻墙战“台du”,在tai湾几位du派大佬的Face book下面刷屏。两岸网友轮番上阵,打得不可开交。“帝吧”喊出的口号是“帝吧出征,寸草不生”,还颇有策略性地亮出了“只打台du,不打tai湾”的旗号,帝吧壮举,激发了不少爱国小青年的热情,壮士们纷纷扛起评论大枪,跨过互联网封锁的高墙,冲向了绿 营政 客的账号。我也翻出去瞄了一眼战况,可笑得紧,大 陆网友们用各种方式赞美祖国壮丽山河、怒斥tai独分裂分子、苦心孤诣地劝说tai湾网友:求求你们回来吧,来祖国爸爸或妈妈的怀抱吧。Tai 湾网友只用一招就让不少大陆网友毙命:你们怎么是翻墙来的?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在读的这本鲁迅杂文集,里面有一篇叫《随感录三十八》,鲁迅先生在文中写到: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他区分了两种“自大”他说:  “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除精神病学上的夸大狂外,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至于所生结果,则复古,尊王,扶清灭洋等等,已领教得多了。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真是不幸,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大 陆网友翻墙战tai湾网友而沾沾自喜。但是那些“台 du”分 子倒是毫不在意似的,min进当发言人说:我们不会删帖,欢迎大 陆网友留言。正如一位tai。湾网友留言所说:你们还是多关注一下你们自己的事吧,这样,下次来Face book的时候,就不用翻墙了。
  •     从读书到现在,我听过最多的词,就是「文艺」二字。这个词对我影响至今,从喜欢到诚惶诚恐,逐渐演变成一种厌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一次找到这个词,是在安妮宝贝的书里。说来不怕笑话,我读中学最大的愿望就是励志当一名古龙小说里不入流的抠脚大汉,读安妮宝贝,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次偶遇。读书这件事,从小学开始,我便走过许多弯路。年纪小时没人带,自己也不会选书,整天看些童话书,十万个为什么,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家里也没别人家藏书万卷之类的,几乎是看什么买什么,加之父母对书的定义是,只有对学习用,考试有用的书才是好书,其他书不能看。我能看科普读物,都是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时,父母为鼓励所付出的心血。值得庆幸的是,读中学时我开始接触互联网,在不断对网络世界的探索中,注册了新浪UC(不知道现在还有没)、网易邮箱、QQ等账户。中学那阵还没有新浪微博,微信就更不用提了。天涯说知道的,但没怎么混,现在我在天涯的发帖量都是个位数,最近一次还是跑去测试文案水平如何,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随风而逝。互联网的崛起迅猛,混迹在网络上的网红也在时间的考验中起起落落,以前曾红极一时的网红,现在细想来,还有多少人活跃着,已不可知。所以最近老听见不少人在讨论,谁谁谁红了,谁谁谁赚了多少钱等等,我已看淡。一个人或产品,若只能在短时间内昙花一现,倒不如深耕细作,慢慢发展的好。乔布斯就曾说过,「我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一般考虑未来一至三年的事,最多三到四年算最多的事」。教主尚且如此,那些急着去赚钱的,就让他们去赚吧,何必急于一时。人应当看清自己,可以胸怀梦想,或许更多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中学时的我学会上网后,一开始喜欢乱加好友,QQ推荐的好友加不够,突发奇想,找来曾红极一时的八卦杂志,抄写下上面的地址,将QQ号、兴趣爱好等写上,花8毛钱投到杂志社,让其帮忙交友。没过多久,我便在杂志上看见自己的QQ,现在想来,若世界上早有圈粉这个词,可能我是做这件事的老祖宗。只可惜当初圈粉的质量不高,我也没怎么经营,每天看着QQ上弹出各种加友信息,乱成一团,更没兴趣聊天。现在我的好友不断下滑,QQ除工作和熟人之间往来外,其他人已久不联系。用广告行业的话说,我中学加好友使用的方法,采用的便是「网络+传统媒体」的投放模式,一分钱没花,算是小小的站在风口上,当了一回猪。相比现在搞活动拉、送电影票、订餐减免等方式的投入与产出,效果好很多,所以做人这辈子抓住机遇很重要,可抓住后,怎样利用,还是要动一动脑筋。天生的商业嗅觉在我身上只能说是半成品,现在已不做那些事儿。交朋友也会先聊一聊,觉得可以,投机才主动出击,至于那种一上来就跟我谈钱、谈分成,想空手套白狼之类的最是厌烦。也是因为交友的缘故,我认识了一位女生,现在已记不得第一次是谁找的谁,可能是随意加的好友。我们俩的友谊从中学保持到现在,现在没事还会发个520红包什么的,正因这样,好多次我被朋友误以为谈恋爱了,事实上我是在撩妹,只不过技术比song zhong gay厉害些,毕竟他是电视剧中梦幻版的,我虽隔着互联网,算得上是现实撩。认识这位女生后,我开始接触到安妮宝贝,中学时也没什么聊的,不知何时就聊到看书,之后她推荐我看安妮宝贝,我就去看了几本,没看完,现在家里还有她写的《莲花》、《春宴》。安妮宝贝书里的内容已不记得,只有模糊的印象,无非是什么帆布鞋、棉麻衣、住旅店要自带床单,到哪儿找个人就浪等等。这些都模糊的印象,使我看见了「文艺」这个词。因为喜欢读书,从中心至今,一路走来,被许多人贴上「文艺」的标签。说实在话,我对这个词有过一阵子欣喜,觉得这是件挺装逼的事儿,可人叫得多起来,我开始反感,一是不知道背后人叫我是夸赞还是表扬,二是不明白「文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直到最近读《鲁迅杂文集》(1918—1936精选),他提到「文艺」一词,解释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篇文章是来批评所谓的「不见歌吟花月声,代而起之铁和血的赞颂」。鲁迅先生笔下对文艺的注解,从个人角度来说,这个词被赋予了时代感。现在呢,似乎去过西藏,读过几本书,或者日子过得小资一些的人,都会被贴上「文艺」的标签,肤浅得多。事实上文艺一词,需应该拆开来看,也就是文学与艺术,要具有复兴精神,而不是所谓的生活化,物质化。文艺是要去冲破一切传统思想,敢于批评,睁着眼睛,说真话。现在大多数人没这个念头,把文艺变得类似于林妹妹般的无病呻吟,学不到她葬花中的哀怨,落得个东施效颦的名头。当然,你也可以说鲁迅先生那年头的文艺,就应该是发扬国民精神。现在文艺词性早已改之。那我无话可说,一个词随着时代而改变,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到底哪种文艺好呢?我不知道,我只晓得自己越发厌恶有人给我贴这种标签,惭愧得很。有阅读欲望的人会勇往直前,扫描二维码,关注后回复「豆瓣」,有你所想要的: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传统国魂=官瘾(昏)+匪气(乱);不能革新=无法保古;作战士,别理苍蝇。
  •     鲁迅先生的文字,只要不是出现在考卷上,我都是极喜欢的。
  •     很有意义的选本。
  •     精辟的文章要多读几遍啊
  •     历久弥新
  •     太喜欢封面的质感及视觉,我想象中的鲁迅就应该用这样的字体写在这样的纸上。鲁迅有着那代人没有的觉悟 ,也同时反对大家都推崇的孔孟之道。作为读者,只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2016.09
  •     鲁迅真他妈的是个天才啊!
  •     当年读鲁迅,都是高中课本里的,总觉得一腔怒火随时要烧起来的老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直到后来再读,方觉得自己的浅薄与傻气。鲁迅先生的大智慧和大幽默在杂文里是最能得见的。而这一版封面简洁大方,合了鲁迅的味道,这才是鲁迅杂文集该有的样子。
  •     果麦的每一本书的包装都很喜欢! 选的很好,但是顺序杂乱无章有一点点影响阅读享受。
  •     鲁迅自然写得是好,但是这个版本的收录貌似比较有问题,不建议买这个版本,我自己正在选收录更丰富的版本。
  •     cuuuuuuute
  •     深刻
  •     犀利,深刻,独到,鲁迅不愧为大家,有关“国粹”“历史”尤为精彩。
  •     最大的梦想 就是拥有一个像鲁迅先生一样有趣的灵魂
  •     好看的爆炸,简直了
  •     读着读着就笑了,笑之后又觉的悲哀不已。
  •     书本身做得非常好。然而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看不下去鲁迅。不过这世界上有些事真的一直没有变。
  •     机智如鲁迅
  •     默默看先生吐槽,有时候忍不住笑出来,笑完之后又倍感苍凉。
  •     文章选的挺好的,鲁大师太能吐槽了。
  •     #D007# 一位很有趣的操碎心的老爷子 比课本上鲜明多
  •     吐槽达人,翻了一百页,喷了徐志摩三次。鲁迅被挂旗前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左,语言文字,文学教化都有切实可行的推崇方案。
  •     革命,革命尚未成功。
  •     其实鲁迅先生比想象中入世多了。感受到切切的仁爱之心。
  •     这个是万万没想到的,没想到在课标教材之外我还会去看鲁迅的文字,课本教材弄得我对很多近现代的文人有些莫名的抵触心理。 但真的就像是简介里说的,"鲁迅先生的杂文,有一种穿越时间的力量,他去世八十年了,他的文章仿佛还在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声。
  •     如果能见到鲁迅,真的想抱抱他。(大雾......)因为他实在是太迷人了:幽默、深刻、可爱、孤独。
  •     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
  •     啧啧
  •     他100年前给出的答案,我们现在仍视而不见,枉费大量的精力迷惘、争论;这么宝贵的思想和文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应该多读、应该读透;语文课本里的鲁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说要把鲁迅删去的,简直是要抽掉少年人的脊梁,居心叵测。鲁迅研究家杨义先生说得好:读鲁迅可使心灵眸子如岩下电。
  •     犀利!果麦版
  •     冷眼观事理,热嘲讽国人。
  •     说话好深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