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里的灯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44259544
作者:[美]苏珊娜·凯森
页数:204页

作者简介

自我就像冰箱里的灯,平时熄灭着,需要你自己去打开冰箱的门。——萨特
-------------------------------------------------------
奥斯卡金像奖影片《移魂女郎》原作,安吉丽娜·朱莉、薇诺娜·赖德联袂出演
-------------------------------------------------------
只是一天洗了两次澡,你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病了?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总认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不断自我否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实的活着?
如果从来没有叛逆过,那个疯狂的你会悄无声息地远离吗?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永远快速向前,都会这样的停摆时刻,无法前进,亦无法后退。不要怕,打开门,灯会慢慢亮起来。
===========================
在和一位从未谋面的精神科医生进行了一次面谈后,18岁的苏珊娜·凯森被塞进计程车送到了麦克林恩精神病院。这家精神病院在当地家喻户晓,以渐进式的治疗方法为病人提供暂时的庇护,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人罗伯特·洛威尔、歌手詹姆斯·泰勒和音乐家雷·查尔斯等社会名人都曾被收住在这里。此后长达两年的时间,凯森几乎都在这家精神病院的青少年女性病区里度过。
在那里,苏珊娜·凯森被诊断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十八个月后被释放。
《冰箱里的灯》真实记录了凯森“我不够好”“我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自我否定,自己存在的种种叛逆,为缺失的安全感而歇斯底里。
她记录的心理问题,是我们每天都可能面对的问题。写这本书,她获得了内心的释放。读这本书,为我们内心的冰箱开门,亮灯。

内容概要

苏珊娜·凯森(SusannaKaysen)
18岁的凯森,只喜欢两件事:写作,谈情说爱。考大学的巨大压力,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实地活着,于是吞下了五十片阿司匹林。她被送往迈克林恩,一处正规而有名的精神病院。
多年后,凯森和她的大部分病友都已离开医院,淹没在平凡的凡尘世界里。然而,同任何一个平凡人不同的是,她们在内心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这本书便是凯森身在迈克林恩两年的真实记录。


 冰箱里的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这本薄薄的小书,我用了好几天才看完。从翻开第一页,这个18岁的姑娘就牵扯着我,她敏锐的神经,她刨根问底的尖锐,她细腻的情绪,她无处发泄的自我伤害,她用自己的方式抗拒着这个世界,规矩的世界,大人的世界,有秩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允许她做自己。所以,她被送入了麦克林恩精神病院。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像踩在刀尖上让人难受,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并没有释然,她在精神病医院待了18个月,然后,病历上写着:痊愈,她可以出院了。而我很想哭,酸楚的情绪压抑在胸口,绝望的孤独纷至沓来,仿若世界末日,闭上双眼便掉进无尽深渊。凯森像极了青春期的我,或者说,我们。敏感的青春,所有的触角伸展开想要探索世界,而世界是冰冷的墙,四处碰壁。我曾经写过那么多悲伤的文字,生命意识的过早觉醒让我充满忧伤和绝望。我仍然记得20年前,高中住校回家时在巷口遇到邻居的哥哥,他问我:为什么你的文字看起来总是那么伤感?我想了想,竟然无言以答。整个青春期,我写了很多本日记,层层叠叠,记载着那些无处诉说的困惑和迷茫。常常把自己锁在一个又一个不知道结果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中,无法突围,这使我无法安静的生活。回首翻看以前的日记,那些文字直接又锋利,充满和世界的对峙,和自己的较劲。我甚至一度觉得陌生,不能相信那些文字出自于我自己。读着凯森的文字,我恍然看到20年前的自己。年少时,看起来乖顺的女生,可是内心却无比不安分,我并不是循规蹈矩的那个女生。在某个时期,对死亡忽然有了强烈的好奇和向往,虽然并没有尝试,却开始关注哲学。那些疯掉或者自杀的艺术家令我着迷,似乎像毒药一样让人兴奋又疯狂。曾经以访客的身份去监狱住了两天,当然没有和犯人直接接触,只是在外围观察他们,去食堂吃饭,去探监室感受,去档案室翻看犯罪档案。在别人看来,我太不像一个正常的女生。而我,只是想要了解另一个我不熟悉的地方和人群。在这本书里,凯森以及她的那些病友们,抽烟、喝酒、吸毒、逃课,做很多出格的事情,乖张叛逆,看上去像令人头疼的小孩。可是,谁的青春不是这样呢?或许有一些人能够用刻苦学习把这些情绪消解掉。这世界上有一些人天性敏感,从身体到心灵,有更多的感知和触觉,也因此,情绪更多。她感受到的世界和你感受到的世界决然不同,人和人之间有细微而宏大的差别,面对同一朵花,同一棵树,她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一定不一样。敏感的人所有的感官和情绪都更激烈,她需要有比别人更强的自制力来平衡胸腔中那些四处乱撞的情绪,生活似乎比别人更艰难。因为敏感,所以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更深刻,更能看到丑陋不堪的真相,从而沮丧,这种沮丧渐渐变成一种绝望。大学时特别喜欢陈染,几乎看过她的所有作品。记得很清晰的是书里有一张陈染的照片——十八岁的陈染用一把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或许陈染也应该被送进麦克林恩精神病医院?陈染的文字常常在表达人与世界的对抗,那是孤独叛逆者的破碎童话。她的文字里充斥着拧巴的生活,人的痛苦以及外部与自身的疏离,自我在外部的冲击中进退失据的慌乱和犹疑。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慌乱和犹疑中长大、成熟。而同样是十八岁的凯森吞下了50片阿司匹林,她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凯森撞击手腕,用指甲抓自己的脸。她说:“我的处境是生活在痛苦之中,却无人知晓。甚至连我自己也未必能够透彻的洞悉自己承受的痛苦。所以我要告诉自己,一遍又一遍,让自己感受到痛苦。这是我让自己熬过这一切的唯一方法。”我分明看到的是一个不能被理解的姑娘通过自我伤害来确认自己活着并且存在。她觉得自己被生活关在了门外,怎样表达愤怒才算是处于恰当的激烈程度?或许这是告别童年最惨烈的方式和必经之路,人脱离天真走向成熟总是如此无奈,我们不能和世界和解,在一路的抗拒中成长。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是一颗子弹。总有一些情绪需要宣泄的途径,有些问题需要答案。如果世界没有出口,只能向内寻找。凯森的室友乔治娜讲述自己进入这里的过程。“她正坐在剧院里看电影,忽然感到一阵黑暗像高高掀起的巨浪当头袭来,打得她脑袋晕眩几欲炸裂。她的世界在那几分钟里崩塌了。她知道自己疯了。她四下看了看,想知道剧院里有没有其他人和她一样遇袭,然而他们都还沉浸在电影的情节里。剧院里的黑暗和她脑海中的黑暗纠缠到一起,让人觉得愈发沉重压抑,她忍无可忍,冲了出去。”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你的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另一个世界。你像一个溺水的人一样慌乱挣扎,你并不知怎样才能收回你的脚。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一步之遥。每个人都会经历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内心早已兵荒马乱,而别人看来,不过是沉默了一些。18个月后,凯森痊愈出院了,她说:“我常常问自己,我是不是疯了。我也会就此去问别人。要是我做了什么不太寻常的事,比如一天洗了两次澡,我就会问自己,你疯了吗?我知道,这是个很常见的问句。但这句话对我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她意味着那些隧道、那些安全网、那些塑料餐叉,还有那闪烁着、不断变幻的仿佛一直在召唤我跨过去的边缘界线。我再也不想跨过去了。”我在她的文字中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她让人心疼。几年以后,凯森在街头遇到了当年和她一起在麦克林恩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另一个女孩,莉萨。莉萨恶作剧般给凯森展示了她因为生孩子而变得松软的肚子,“她把肚子拉成了一片肉翼,离自己的身体足有一英尺那么远。她一放手,它们便又缩回去了。”她把这称作“奇妙的东西”。临别的时候,她问:“你会回想我们过去待在那儿的日子吗,就是那个地方?”凯森回答:“会的,我很怀念那段时光。”在我看来,她们一起在麦克林恩度过的日子虽然煎熬,但是这里的伙伴不会把她们当成异类,因为她们都是一样的。这些姑娘们单纯又敏感,也因此,即便已经长大成人,她们依然葆有一份纯真。漫长的人生里,如果你不曾追问过自己活着的理由,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穷尽精力挣扎的青春期不过是想知道一个答案。凯森在十六年后仍然不是大多数中的那一个,她的特质决定了她的人生和命运,“我们在那样的光线中看到自己,看到他人,看到生而为人是如此难掩瑕疵,孤立无援。”
  •     阅读《冰箱里的灯》这本书是一段有趣的经历,我断断续续的读着,偶尔会想起很多年前在某所精神病院见习那一个月的见闻,偶尔会想起《飞越疯人院》和《美丽心灵》。作者苏珊娜·凯森的经历和我所看到过的有几分相似,却又是那么不同。坦白说,这本书一开始并不那么吸引我,因为我看书之前假定,我会看到像《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那样不同寻常的思考,想象和逻辑,我作为看客,等着看一出充满奇幻色彩的戏,甚至,我还试图用我仅存的一些对心理学,对精神病学的印象去分析她,理解她,比如,这是她的防御机制,那是她开始思维奔逸……直到我看到她怀疑自己不是真实存在的,而试图确认皮肤下面是有骨头的;看到她为自己丢失了一段时间而焦虑,又是那么努力地想要找回这段时间;看到她在地下隧道有感而欣喜地告诉她的精神分析师她的感悟……我开始逐渐看到了她,那个她的存在和她的感受是那样的真实,她又是那样努力地试图去应对她所经历的一切,我开始关心她,关心她的命运。当我看到对她的诊断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时,我为她捏了一把汗,因为我印象中这个障碍的预后并不好。所以后来我看到她的病例被写上了“痊愈”二字,这真让我为她高兴,我希望她能重新回到现实的生活中,能够面对生活的痛苦,也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当我读到凯森开始重返社会时遇到的情况时,我问自己,如果是我在不知前因后果的情况下遇到她我会怎样呢?我发现,我不会担心我会疯掉,我担心的是,某一天看起来很正常的她会毫无征兆地伤害我,这多少会让我在和她相处中有种隐约的恐慌。但实际上,精神疾病是有很多分型的,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也是一版一版地更新着,正如凯森所说,有些病不再是病,有些病仍然是。有些病人会攻击他人,有些则不会。而我们的社会对精神疾病和经历精神疾病后康复的人群没有足够的的认识。但好在,我们已经不会像欧洲中世纪那样把精神病人视作恶魔的化身或异教徒而烧死。我相信,时代在变化,每个人都会逐渐获得他应有的权利和生活空间。看这本书的前面部分时,我一直有个疑问:她为何会这样?书的后面章节给了我一些线索去理解这个问题。我发现,她当时所处的20世纪60年代,正是美国社会动荡喧嚣,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年代,旧有的社会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不断受到挑战。当时的美国,正在慢慢走向多元化的时代。有很多人和她一样不愿生活在那样价值单一的社会现实中。凯森的这段描述非常生动——“我的自我认知并没有不稳定,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非常了解。我知道自己跟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社会难以相处。但是我的父母和老师不愿承认我的自我认知。自从现实状况与他们需要和希望的状况发生偏差之后,他们对我的认知就变得不稳定了。他们并不在意我的生活是不是受到了诸多限制,而事实是真的很受限制。”我想,这对于那个时代的很多人来是都是一种很熟悉的感觉。每个人都在试图为自己找个出路。不同的是其中的一些人发起了女权运动去为女性争取应有的权利和生活空间,一些人以嬉皮士的方式去挑战传统,而另一些人“疯了”。借用《宝瓶同谋》的观点,那个时代的人们用各自的方式共谋了那个时代的变化,与时代变化而言,每个人都是同谋,不管他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方式,他们都在震荡着他们周遭的社会环境。
  •     谁的青春期没有过一点叛逆的念头,尤其是在高压的教育体制下,不想学习、只想恋爱,和家长、老师对着干,在我们今天看来,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一个女生有了这样的行为,就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成为了精神病院中的一员。美国作家苏珊娜•凯森的《冰箱里的灯》一书是对25年前自己在麦克林恩精神病院为期18个月的治疗经历的回顾与反思。1967年,18岁的苏珊娜正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她对上大学兴味索然,感兴趣的只有恋爱和写作。在他人怀疑和嫌弃的目光中,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吞下50片阿司匹林后,被一个只会面了15分钟的医生送入那间很多名人都待过的精神病院。反观过去,苏珊娜剖析了彼时自己的精神世界,自杀的导火索仅仅是因为不想写一篇美国历史的论文,她想杀死的是意识中自我怀疑的那一部分,脑中的争论令人过分辛苦,也许唯有一死方可摆脱。自己的喜好、人生方向没人乐于倾听、理解,即便是最亲近的父母和以治疗为名的医生,他们将她视为异类,却不去探究为何如此。于是,各种过激行为便成了发泄并与人们对抗的唯一选择。这究竟是潜意识中的有意行为,却被误认为病人成疯成魔的证据呢,还是病人本身真的存在严重的精神疾病?苏珊娜的情况更倾向于前者。当然,院中每个小伙伴的病症都不同,苏珊娜只是将她们的日常生活真实地呈现出来,而心底并不十分认可医院对她们每个人的诊断结论。麦克林恩收费昂贵,但用当下的眼光看来,治疗方法并没那么科学。长期承受被苏珊娜嗤之以鼻的5分钟一次的查房本身就会令一个正常人陷入疯狂状态。医生的治疗方法也没有太多建设性的意义。伴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当时的手段:《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描述在苏珊娜眼中充满了讽刺的意味,病与无病的界限如此模糊。看到她对那段岁月如此清晰完整的记录,足以说明她当时并没有毁灭性的精神问题。感知比别人强烈,思维不停摇摆,而正是这种敏感的特质令她成为了一名作家,记录下那段断档的青春。那个时代年轻人的行为模式被约定俗成的观念绑架,被丢进精神病院作为对他们反叛的一种纠正,是多么粗暴的解决办法。但这似乎又不应被完全否定,院方也的确提供了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使需要帮助的人暂时远离社会中的困扰源,有空间恢复思考,与有同样问题的小伙伴共同生活、交流,也是积极的一面。这是一本视角相当独特的书,可以以此了解精神病人略显神秘的精神状态、脑中会经受怎样的风暴侵袭;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要因为普通的烦恼或不认同感就轻易自我否定,每个人都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为之努力的权利,这种逐渐开放的包容性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证据。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如果从来没有叛逆过,那个疯狂的你会远离吗?
  •     最近老是会借到这一类书,不是精神分裂就是抑郁症。人生到了一个阶段,似乎逐渐开始走心了。
  •     如果彻底的疯狂,我是否获得自由!?
  •     原来是这个样子,清醒的,这样的生活
  •     一月的任务终于在这个月的倒数第二天完成了,最近对心理学类的书籍非常感兴趣,于是入了这本书。一个真正经历过精神病困扰的人来告诉我们发病时的心理活动绝对更富有说服力。抛开那些专业的临床诊断,她不过是个与现实格格不入、迷茫无助、渴望以自己的方式去面对现实的女孩,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我们在那样的光线中看到自己,看到他人,看到生而为人是如此难掩瑕疵、孤立无援。
  •     走进精神病患者的世界
  •     病态的青春,希望的灯光。
  •     丢下一地鸡毛,然后继续前行。
  •     论美国青年如何作的三流作品
  •     自我就像冰箱里的灯
  •     精神病院是我的庇护所
  •     作者在精神病住院期间零零落落的随笔,看看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也会疯orz,作者应该病情不太严重。据说精神病人生活在各种平行世界中,看到的现实世界有时像颤动的大果冻有时像滑行在轨道上的小车,现实世界中的人看不到他们的平行世界,平行世界也不适用现实世界的法则。
  •     多数人不会有这样的经历,而有这样经历的人又能这样客观的写下来,更是少之又少了。
  •     一份来自真实“精神病患”的心灵手记。意外地具有深度的作品,涉及了大脑,规则,社会认知,性别歧视,甚至是“垮掉的一代”等诸多方面。(结果都被一张封面和宣传包裹成了鸡汤)
  •     有时会发亮 有时会熄灭 一段正常人永远不会体验到的青春时光
  •     来的恰是时候
  •     电影和原著比起来鸡汤味就太浓了
  •     比较散的一些精神病院的日常和心理疾病的一些科普。没我想象中的那样好。
  •     电影很精彩,当年安吉丽娜朱莉多么年轻。书又是另一种风格了。都很喜欢。
  •     有精神病史的女孩,在医院里遇见的所有的琐碎
  •     有的书宣传语写的永远大于实际内容
  •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平坦的青春。读得心疼。
  •     封面的话非常吸引人 内容也不错 给读者打开另一种视角
  •     七分~还挺有意思的,就是进了精神病院的话,做什么都是不对,做什么都是神经病。有点点飞越疯人院的感觉。最后放出来了。话说,美国的精神病院真的很贵哎。
  •     谁的青春不曾迷惘过,焦虑过,疯狂过。青春只有一次,怎么做还需自己掌握。
  •     经历了生活的疲累,会很怀念青春,即使青春并不都是快乐。
  •     对彼此的理解和善良,是写满不堪困惑的书里唯一的光明。这份宝贵的平等友爱带给她们对自我更冷静的认知,或许是帮助有的人健康走出精神病院最有效的药方。 而这并不是一本温暖的书,更像一部记录片,一点一点讲述每一个病人的行为和精神病本身。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它只是让你更清晰地看见眼前的事实。
  •     那些疯掉的年轻人
  •     断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