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9月第1版
ISBN:9787501945634
作者:(美)伯格
页数:414页

作者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内关于人格研究的理论。主要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展开论述。并加以客观、公充、生动的分析,同时对其他分支理论、学说和流派也都有所涉及。阅读本书,读者将了解科学心理学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全貌,并对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理论、人格心理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本书叙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不以概念介绍新理论,而且从生活的实例出发,机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很主义本书的实用性和生活化,或穿插报刊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或给出若干自测题目,让读者检测自己或者他人的人格特征,读来既有用,又风趣。

本书不仅适合从事心理学工作或学习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阅读,也必将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人格第二章 人格研究方法第三章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及评价第四章 弗洛伊德理论:相关研究第五章 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及评价第六章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第七章 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八章 特质流派:相关研究第九章 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十章 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第十一章 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十二章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第十三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十四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相关研究第十五章 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十六章 认知流派:相关研究第十七章 几点结论术语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人格心理学(第6版)》围绕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人格理论流派,对有关人格的理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人格心理学(第6版)》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融入了丰富的生活案例,并穿插一些新闻报道和相关自测题,帮助读者测验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特征。  《人格心理学(第6版)》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教科书,也是心理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好书。

内容概要

作者Jerry M.Burger博士是美国Santa Clara大学教授,著述颇丰,时任《人格》杂志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报》编委。

译者陈会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荷兰莱顿大学心理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高级访问学者。

图书封面


 人格心理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人格是稳定的,可以跨时间,跨情境来审查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我们预期今天活泼开朗的人,明天也是活泼开朗的,在工作中喜欢竞争的人在体育中也喜欢竞争。总之具有某种稳定性。人格是一种内部过程,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的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很多人格心理学家对抑郁、信息加工、愉快、拒绝等感兴趣。有的理论家认为,我们每个人体验焦虑时都有相似的感受力或相似哦你感觉的应对恐惧事件的过程。但是,我们怎样利用这些过程,这些过程怎样与个体差异相互作用,这起着决定我们个人性格的作用。例如,什么导致了攻击:目标受阻释放自我毁灭的愿望,遗传因素,生长环境,获得好处与学习模仿,个人解释情境的不同。综合六个流派可以这样解释:攻击行为可能稳定,反映了攻击特质(特质流派);但是人们也可能把模糊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认知解释),因为过去他们就这样被人打过(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论)。爱攻击的人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生物学流派),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挫的环境里(精神分析流派),或者生活在一个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家庭里(人本主义流派),他们将会克服自己的攻击倾向。每个流派对我们理解都有帮助。例如抑郁,精神分析认为抑郁是转向内心的愤怒,特质理论认为一个人当下的情绪可以作为预测未来情绪的好指标,生物流派说有些人而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人本主义流派用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来解释抑郁,行为主义和社会学系流派认为抑郁是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你觉得没意思是因为你没看到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做的事情,也有理论认为抑郁是厌恶情境体验所致,即人感觉自己干什么都无能为力,形成无助感并泛化——进一步的,抑郁也取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无能,抑郁的解释风格。所以想一想,你抑郁是因为低自尊,还是体验到不可控的情境,抑或是你总透过一个抑郁的镜片看世界?人格存在于文化背景之中。西欧美国人倾向于把自己看做独立独特的人。而集体主义的亚非拉国家试图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他们从群体中的满足胜过个人满足(可疑)。例如西方的自尊概念是以个人目标和独特感为基础的,这一概念对令一些国家的人们未必有意义。关于成就的概念也不能广泛适用。本书的大多数理论是针对对个体主义的文化的观察。信度:一项测验在对一个人人格的多次测量中有一致性,就有较好信度。效度:一项刺眼测出的东西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原本想要测量的东西。相容效度:一项测验测得的分数与其他具有相同建构的测验之间的相关程度。判别效度:一项测验的分数与其他理论上没关系的测量之间不相关的程度。行为确认:测验分数应该能预测人的行为。大部分人接受了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例如无意识心理的重要性。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三个部分,意识,即人们正在察觉到的想法;前意识,即过去发生的人们可以回忆并再现的信息;内心的人们除非在极端情况下无法接触的想法被称为无意识。弗洛伊德在上面解剖模型的基础上又创立了结构模型,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一部分我想做这件事,另一部分的我想做别的事。本我是自私部分,只与满足和个人欲望有关,行为遵循快乐原则,例如婴儿看见想要的东西就伸手够它,这种冲动永远存在而必须受到其他部分控制。弗洛伊德假设本我还通过愿望实现来想象事物,满足对事物的需要。本我冲动处于意识之外。生命的头两年里,随着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格结构的第二部分逐渐发展,自我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即,自我的主要工作是满足本我冲动——但以考虑情境现实性的方式进行。与本我的不同在于,自我可以在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自由活动。自我也尝试地通过想象来满足本我的需要,继而减轻紧张。儿童大约到五岁的时候开始形成超我,啊朋友家看到5元钞票,本我也许想占为己有,自我认为这样会导致问题,就寻找拿走而不被发现的办法,但即使可以拿走而不被人发现,超我也将禁止这一行为。超我对付这种情境的武器是罪恶感,或者把超我说做良心。本我,自我,超我不断斗争,我们每个人意识之下的某个地方,永远存在着自我放纵、考虑现实性和强制执行严格道德准则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经典的无意识主题包括对父母的憎恨,对配偶的攻击性,乱伦的念头,对儿时创伤经历的记忆,及类似的对意识来说具有威胁性的想法。自我试图把这些内容排除在意识之外,以减少或避免焦虑。人们偶尔也会体验到弗洛伊德所说的神经性焦虑。不过,自我有许多处理这些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压抑,积极稳定的努力但需要自我持续消耗能量而失败;升华,把危险的无意识转化为社会认可的行动例如攻击性运动员;替代,把冲动导向一个没有威胁性的目标例如迁怒,害怕马的孩子可能是用害怕马替代了害怕父亲;否认,把某些想法拦截在意识之外;反向作用,按照与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在可怕的无意识念头进入意识之前先从中去掉感情的成分,使用一种严格的理智而非情感的方式检查我们的意念;投射,把一种无意识冲动归为别人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声称邻居很淫荡的人可能自己有这种想法。释梦:我们许多无意识想法和欲望都是以象征性的方式而进行表达的,许多东西象征性器官。自由联想:花几分钟清除掉脑子里的念头,开始纵情畅想,畅所欲言,哪怕说出来的话令你吃惊而刚。如果成功让自由流露的想法进入意识,你就已经体验到了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自由联想。但它不容易实现,因为自我已经调动大量的能量压抑某些想法。弗洛伊德口误:有些口误代表真实想法,例如用婚前姓名称呼妻子的丈夫可能希望他们从未结婚。意外:你意外撞到了一个雕塑,这有可能是无意识地表达伤害欲望。象征行为:有些日常行为可以被看做无意识的象征表达。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模糊图片让人根据情境讲故事,应当配合其他手段并用。对弗洛伊德的相关研究:后来的精神分析理论家认为,梦是无意识地集中体现,是尚未解决的冲突在熟睡时的浮现。梦的内容常常受到我们睡前思虑到的恐惧、烦恼和问题的影响。在女人的梦中,50%是男人,爱男人的梦中,65%是男人。重复做一个梦是因为这个梦反映的冲突非常重要且悬而未决。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释放的出口,但这个说法尚未被证实,但是梦却是为被压抑的想法提供了发泄的出口,被剥夺了快速眼动睡眠(做梦)的人表现出更多焦虑和在下一个夜晚增加快速眼动睡眠。但这依然很难解释为什么新生儿每天有8个小时的快速眼动睡眠,甚至胎儿期和其他哺乳动物都有快速眼动睡眠。与性别相关的行为是年轻人同一性中特别重要的方面。换句话说,男人认为自己男性化,女人认为自己女性化,者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至关重要。威胁到他们这方面自我概念的信息会潜在地引起相当大的焦虑。此时人们用自居,作为防御机制,把自己和强有力的男子联系起来。幼儿比较多地使用否认作为防御机制,而成人则学会投射,但否认和投射都说明情感不成熟。成年后还经常否认的人大多在儿童早期经历过最高水平的压力。压力过大的父母之间,使用升华比使用投射和否认带来更多的满意。弗洛伊德的幽默理论:为什么我们会对他人的耻辱尴尬,和关于其的讽刺感到好笑?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或者关于性的笑话可以使平时被抑制的冲动表达出来,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攻击欲望。有研究发现关于性的笑话使得青春期的女孩可以在午饭闲聊时轻松谈到尴尬的话题。人们并不认为攻击性或性的笑话是幽默的,这只是缓解紧张的精神宣泄。卡通人物被铁锤压扁,伤害,也可以成为幽默的来源。笑话和动画片包括攻击和性的时候人们觉得它更加滑稽可笑。敌意的笑话可能缓解紧张,降低攻击性,但也可能唤醒攻击性。精神紧张的人对笑话更为敏感。但是,这也不能够完全证明弗洛伊德的观点,因为攻击和性内容也可能是因为出乎意料而引起人们感到好笑。催眠:由于人们经常以他人期望的方式作出反应,因此催眠的作用受到质疑。例如老师要求学生们转圈,问学生为什么转圈,因为老师要求。但如果治疗师要求患者转圈,问患者为什么转圈,患者说被催眠了。同样的,在测谎状态下(排除他人的预期影响),患者更少作出忘记催眠内容的论断。对催眠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催眠者。高反应性参加者和低反应性参加者的大脑活动有差异,戏剧专业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对催眠反应更强。专注测验得分高的人(善于想象和求新)也对催眠暗示的反应更强。态度,动机和期望也会影响反应。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把人的动机全部归为寻求优越,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来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和天然的自卑感。父母对儿童人格的影响,有两种肯定会产生影响:一种是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和保护,就是溺爱,这种溺爱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会引起更强烈的自卑感,导致成年后的人格问题,孩子越是回避丑陋的现实,长大后就越没有应付各种生活的能力。(我:自主导致自信)另一种是忽视,溺爱的另一个极端,忽视导致冷酷、怀疑与不能建立亲密关系。 出生顺序也有影响,第一个孩子父母没经验,会溺爱,但又因为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而废黜了溺爱,第一个孩子就产生了更大的自卑感,头生儿童中常常发现问题儿童,神经病,罪犯和酒鬼。而中间出生的孩子有很强的寻求优越特性,因为不如哥哥姐姐一般强壮聪明,总是落后于别人,因此就付出努力缩小差距,更多成为高成就的人。(我:这里的推理有任意性,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也可能因为总比其他人强壮而十分自信。) 事实上,阿德勒的理论引发了研究,但出生顺序对人格和智力的影响想当复杂超过了他的想象。卡尔荣格式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特殊的部分,是弗洛伊德没有谈到过的,它称为集体无意识,以表明它与个体无意识的区别。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素材,而且基本相同,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集体无意识由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s)组成,例如母亲,父亲,智慧老人,太阳,月亮,英雄,神和死亡。我们不能直接意识到这些意象,但是我们都会恐惧黑暗,认同母亲。荣格认为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女性原始意象,女性亦然,我们寻找爱情伙伴的过程就是我们把男女原始意象投射到潜在对象的身上,越吻合越诱惑。 还有阴影,人格的阴暗面,一部分分存在于个体无意识,是被压抑的消极情感,另一部分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荣格指出,在不同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中,恶都被人格化了,一个适应性好的人能够把善恶整合进自己的整体中,否则就会投射出这种恶的想法。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也有上帝的原始意象,因此我们能够很容易接受它,并体验到深刻的宗教感情,因为这种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执行着许多建设性的功能,其作用是建立人的同一性(identity)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他把同一性描述为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包括人关于自己的个体性、唯一性、完整性以及从过去到未来的连续性的感觉。同一性危机是指人在缺乏同一性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 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人都要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分别是: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学步期(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儿童早期(主动性对内疚),小学期(勤奋对自卑),青少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成年期(繁衍对停滞),老年期(自我完善对失望)。凯伦霍尼,神经质是为了避免焦虑而发展出的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击败风格。霍尼认为为了避免焦虑,人会有三种方式,接近人群,反对人群和脱离人群,大多数人会根据不同场合来选择一种,但神经症患者只能使用其中一种。1有些儿童发现强制依赖他人能够应对他们的无助感。2有些儿童发现攻击性和敌意行为是对付不良家庭环境的最好手段。3脱离人群,他们认为不理会外部世界最好,这些儿童对隐私和自我满足强烈渴望,他们回避情感,爱和友谊。个人叙事可以成为讨论人格的手段,经过编码记录特定主题被提及的次数,比如克服苦难或失望,由不同的人独立编码来确认例如高成就之类的事件。埃里克森的第7个阶段的研究显示,繁衍感普遍出现在中年人那里,而且高繁衍感的人更多讲到不好的经历导致好的结果,也更多包括友谊、分享、爱。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种,现实焦虑或客观焦虑,它是察觉到真实世界中的危险时做出的反应;当不受欢迎的本我冲动快要侵入意识的时候,我们体验到神经质焦虑,它是导致自我启用防御机制的那类焦虑;当本我的冲动违背超我的道德规范,超我产生道德焦虑。霍尼赞同无意识冲动经常引发焦虑,但大部分还是因为无意识冲动与文化标准发生了冲突。最后,阿德勒,安娜弗洛伊德和其他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拓展了防御的概念,把人们有意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处理焦虑的方法纳入其中,这样当某人意识到问题却不理睬它时,我们就依然称为“否认”,似乎是在感谢弗洛伊德的思想。应对焦虑:当人们看恐怖电影时,最常见的一个对策略是拒绝和理智化,拒绝就是提醒自己这是虚构的,理智化就是由关心电影剧情带来的感受转向关心别的理智思考的东西例如电影特效。心理学家称这种处理焦虑的努力为应对策略。我们每个人在遇到各种危险情境后,都形成了一些自认为有用的应对策略,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方式。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们积极地去处理问题时用的策略,一类是人们试图回避问题时用的策略。在积极策略中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关注压力源,另一类应对策略则关注体验到焦虑时的情感反应。所以总的来说有三类,问题中心策略,情绪中心策略(调节情绪),回避应对策略(排除情境到意识之外)。女性比男性更多使用情绪中心策略,而男性更多使用问题中心策略。不同的策略在不同的情境中效果不同应该灵活运用。 挫折与攻击:不愉快的情绪引起攻击,替代性攻击,我们常常把攻击从挫折源转移到一个无辜的目标上。 宣泄不能减少攻击,反而会增加攻击。对象关系理论: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状况影响到孩子在成人后与重要他人建立有价值的依恋关系的能力。它成为了依恋理论的出发点。心理学家开始考察婴儿和养育者的情感依恋,这种依恋关系能够满足人依附于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亲子关系的三种类型:1安全型关系,妈妈对孩子关心,敏感。这样的婴儿知道妈妈负责亲切,即使妈妈不在也这么想,因此快乐自信。2焦虑—矛盾型庴,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开就大哭,害怕陌生环境。3回避型关系,妈妈对孩子不敏感,孩子对妈妈疏远冷漠,离开不焦虑,回来不在意。鲍尔比解释,一个不受父母欢迎的孩子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一个受父母欢迎的孩子不仅相信父母爱他也相信别人觉得它可爱。按照这样的描述调查,59%美国人属于安全型,25属于回避型,19%属于焦虑—矛盾型,5%不可分类。安全型的人更倾向于描述积极的家庭关系。还有一种依恋的四分法模型,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是否害怕背弃,害怕者无法内化自我价值感,不害怕者认为自己有价值且值得珍惜,这个维度被称为焦虑;另一个维度是是否害怕亲密,不怕亲密的人认为对方是可信的,可以满足情感需要,而害怕亲密的人认为别人不可信且是拒绝的,这个维度被称为回避。不害怕背弃不害怕亲密的人是安全型,害怕背弃和不害怕亲密的是焦虑—矛盾型,不害怕背弃害怕亲密的是回避型的,害怕背弃又害怕亲密是恐惧型或无定向型回避亲密因为害怕被拒绝。安全型依赖的人更相信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中有很多爱,承诺和信任,善于接纳缺点,令人感觉更温暖,更亲密,并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分享个人信息。回避型的人有心里困扰,倾向于认为真正的爱不会长久或不存在,难以享受亲密关系,其中有43%的人大学里从没恋爱过。相反,矛盾焦虑型的人多次恋爱,但能以得到他们拼命追求的长久快乐,这些人唯恐失去伴侣,因此屈从于伴侣的愿望,尽可能讨对方喜欢,更可能爱上不喜欢他们的人。不安全型的人也更可能因为伴侣关系中的小问题而沮丧难过。(我:注意区分,依恋人格只有一小部分特征描述着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大多数是描述与伴侣关系的。)回避型的人难以给伴侣情绪支持,也不善于从伴侣那里寻求情绪支持。不过,依恋类型是可以被改变的。特质流派:古希腊人采用的类型学,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已经不符合了。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它是依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所表现出的程度而分类的。特质流派的两个假设:人格特征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特质流派致力于发现在某个人格维度上不同的人的不同表现,而并不是去解释它。 大五人格因素:神经性(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外向性(好交际与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求新性(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求和性(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尽责性(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925049034神经质维度低的人多平静,自我调适良好,不易于出现极端和不良情绪。外向性高者爱好交际,精力充沛,乐观,友好和自信。内向者含蓄而非不友好,自主而非追随他人,稳健而非迟缓。求新性上得分高的人是不依习俗的独立的思想者。亲和度高的人乐于助人,可信赖有同情心。尽责性高的人有条理而持之以恒。但此外,还有一些特质无法被包括,例如:虔诚(religiousness),朝气蓬勃(youthfulness),节俭(frugality),幽默(humor),狡黠(cunning)。另一种批评是缺乏预先解释。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要预测人的行为,考察某一具体特质比测量一个更综合的人各维度要实用得多,例如想要预测人在社交情境中如何行动,那么考察交际分数就比考察外向性分数更有用。尽责性是预测工作绩效的最好指标。特质研究者一般采用自陈式量表测量,最普遍的是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2,但自陈式量表也有固有问题,包括伪装,粗心大意,恶意对抗和反应倾向(喜欢博得社会赞许)。特质流派另一大缺陷是不从事心理治疗。TAT主题统觉测验与自陈式量表反应的分数并不总是相关,于是一些研究者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成就动机:一种是我们无法意识到的内隐成就动机,用TAT可以测得;另一种是我们可以很容易描述的自我归因动机。内隐成就动机或许可以解释自发的行动,例如对晚会上投标挑战的反应;打过我们有时间去思考有关成就的选择和决定时,自我归因动机便开始起作用了。高成就动机者更可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功,但也可能妨碍工作效果,因为过分关注自己成就的人可能难以放弃对细节的控制和不能切实地依靠下属。成就需要与基层管理者的成功正相关,与高层管理者的成功无关。有研究者发现,男性和女性在确认哪些是成就任务时是有差异的。有时候女性重视成就但是可能会把别人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的成功更重要,许多女性为了家庭放弃对事业的追求。男性与女性对成功的定义也有不同,男性倾向于按照外部标准定义成功,比如提高威望,获得赞扬,女性则倾向于按照内在标准来界定,比如她们是否完成了原定计划。成功的定义也随着不同文化而改变。归因的三个维度:稳定性(能力/运气,稳定/不稳定,数学天赋差/感冒了),控制点(内部归因/外部归因,努力/容易,缺乏技巧/竞争激烈),可控归因(练习不足/国家经济萧条)。相信内部归因时,成功才会带来幸福;相信失败是偶然的,下次就有赢的希望。例如,告诉新生们一年级的成绩是偶然的,这些新生不仅下个学年成绩提高了,后来毕业成绩也不错。成就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前者与发展能力有关,后者是指向别人展示成就。成就目标还可以分为趋近目标和回避目标,例如学习很难的材料,可能是为了掌握更多知识,也可能是为了避免自己觉得自己能力很差。以成绩为目标的孩子可能是为了获得赞扬也可能是为了避免成绩差引起的尴尬。心理学家发现,以掌握为目标的学生比以成绩为目标的学生更多选择难度大的任务,对课程更感兴趣,会选择好奇的而非容易拿高分的课程,对学过的知识和机能记得更持久。当然,两个目标相结合效果相当好。心脏病易感行为方式被称为A型—B型人格维度,典型的A型有强烈的克服困难动机,努力达到目标,喜欢竞争,权力和受人瞩目,有时间紧迫感,容易产生攻击和敌意,喜欢控制;B型人放松,不击破,不追求竞争也不易怒。后来的研究发现,敌意是引起心脏病的罪魁祸首,敌意和愤怒可以很好预测冠心病,尤其是男性。内向的人不愿参加社交活动,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大多数社交焦虑者都不喜欢自己的羞怯。大多数人都是社交焦虑的。社交焦虑者希望有更多朋友但是又难有,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并给各种反馈加上消极色彩,他们总是寻求别人拒绝自己的证据,而悲观又进一步导致拒绝,常常把潜在友谊扼杀在萌芽。许多研究者认为社交焦虑源于评价恐惧,能够引起他人评价的情境是焦虑源。他们无法避免时,则尽量让谈话变得简短,不具有威胁性,暴露自己更少,谈话时试图解释和重复对方的谈话,以减少对方对自己作出评价,尤其是反驳自己的机会。这种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比例更高,但一旦发起了谈话,内容并不困难。社交焦虑者缺少自信,不相信自己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情绪的三个方便:情感性,强度和表达。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倾向被称为情感性。消极情感的关系很复杂,还在继续研究,我们每个人可能遇到某个小说令我们既快乐又悲伤。但研究者一致同意,积极情感与社交活动有关,特质上积极情感得分高的人比的得分低的人参与享受社交活动较多,这种高水平也可以延续到爱情中。在1992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学生参加的社交活动越多,在那一周的积极情绪得分越高。而积极情绪又带来了更多社交活动。消极情感得分高的人比积极情感得分高的人报告的健康问题更多,但这个可能性很多。科学家倾向于低情感强度,艺术家倾向于高情感强度。情绪表达指一个人情绪的外在表现,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富于表达,更能体察情绪。情绪表达越多,在情侣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就越少。高情绪表达者体验到更多快乐,较少的焦虑内疚,较少抑郁,自尊较高。乐观者比悲观者成就更多,更好适应治疗,对自己有信心是成功的关键,悲观者更多辞职。亚洲参与者比个体主义文化下的参与者更悲观。乐观者更好应对逆境。乐观者更多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悲观者更多采用分心和拒绝策略。乐观者积极应对考试,悲观者满怀希望地空想。乐观主义有利于健康,25岁前写文章悲观的人在45岁和65岁时健康状况更差,免疫力更差。最好的解释似乎是乐观看待前景导致了有利于健康的态度和行为。相信能康复就朝这个方向努力。还有一种防御性悲观者,通过降低预期和恐惧失败来激励自己,提供动力。防御性悲观者与乐观主义者花在课业上的时间差不多。在做事情之前想到失败有利于防御性悲观者,不利于气质型乐观者。这种规律也适用于社交场合。内向者比外向者对外部刺激更加敏感。看慢节奏电影时,内向者觉得微妙而魅力,外向者很容易厌倦。内向者比外向者更喜欢独自散步,降低自己的唤醒水平。气质关心人们怎样反应,而不是采取了什么反应,例如说话的快慢,强调的预期还是克制的语气。气质难以分类,目前的模型划分出三个维度,情绪性,活动性,交际性。现在医学界普遍承认,不是所有儿童生下来都是一样的,有些孩子更情绪化,更好动。女孩比男孩更表现出一种努力控制,集中注意,控制冲动。男孩比女孩更有活力气质。不同的气质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对待他的方式和他选择的环境。父母对待好动的和安静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的。总之成人的人格既受遗传的气质决定,也受环境因素的决定。气质影响环境,环境又影响气质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孩子生来不是白板,不能被塑造成任意的人格,但父母和环境也并非无计可施。抑制和非抑制型儿童,抑制型儿童推倒积木是轻轻地,进入新的游戏或陌生人会抱着爸妈不放(更为焦虑),他们会花几分钟探索新环境而不说话。非抑制型相反。非抑制型儿童成年后更容易在新环境里表现出社交退缩。多方面证据表明,抑制型和非抑制型代表了所遗传的生物性气质,他们从出生起就在厌恶感,体格,眼睛颜色上有所不同,抑制型在出生的最初几天面对陌生刺激会心跳加速,瞳孔变大。Reznick在1986年的一个研究测查了21个月婴儿对其陌生环境的恐惧程度,结果被判定为抑制型的婴儿在五岁半时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了相似的行为。有一项研究Gest,1997对8-12岁儿童的抑制性做了测量,十年后他们刚进入成年期时又进行了测量,发现两次测量之间存在0.57的高相关。安静而善解人意的儿童通常会成为少言寡语的成人,幸好环境可以施加影响。进化人格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也经过自然选择,有利于人类繁衍的心理机制被保留,不利于人类应对生存的心理机制被淘汰。他们认为,愤怒可以在维护自己权威和战胜敌人,陌生恐惧是为了防止被袭击,人类天生有从属和依附于某一群体的需要而促进群体协作。社会排斥会引起焦虑,正如人们在演讲时被消极评价会感到焦虑(--我:我改造了心理,不再焦虑)。社交焦虑特别能解释进化观点,因为远古时期独居的人比群居的人更容易受伤,生病,缺乏生活来源,因此任何避免被群体排斥的事情都有助于种族生存。而且这种焦虑在所有的文化里都可以被发现。导致社会排斥的行为恰恰是不利于种族生存的行为,包括通奸,侵略和掠夺他人财产。这点与弗洛伊德相似。小学生可以分为适应型,困难型和慢热型,有九个气质维度,包括活动水平,节律性,接近或退缩,适应性,最小刺激量,反应强度,情绪质量,分心程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气质与智力无关,学生行为引起老师反应,老师如何解释学生行为很重要,气质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学习模式。教师调整教学风格有利于孩子有好成绩,取得良好自我价值感。大脑左半球与积极情绪相联系,大脑右半球与消极情绪相联系。后来的研究发现,左脑活动与趋近情绪来源的活动有关,右脑活动与回避情绪来源的活动有关。右脑之所以令人沮丧是因为沮丧本质上是在努力回避任何引起这种情绪的事物。与分析一致,发现愤怒与左脑活动有关。因此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抑郁。右撇子如果在思考的时候眼球转向左边,则大脑右半球活动较高;反之左半球活动较高。当然,进化心理学收到诸如难以证明,演绎没说服力,任意解释,几个气质维度不确定的批评。把遗传和环境影响分离开来:同卵和异卵双生子研究,测量儿童的大五人格特质,发现同卵双生子之间得分相关系数为0.5左右,异卵双生子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25-0.3之间,行为遗传学研究者把这些数字代入公式估计出,在成年人稳定的问个特质中,大约40%来自父母的遗传,也有其他的类似的研究出生就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人格比一般兄弟更相似。但双生子研究依然可能存在被父母刻意影响,例如培育不同点,的可能性。总之这个40%有高估的嫌疑,到底遗传影响了多少,依然是悬而未决的。在双生子研究中,人的内向——外向性被发现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内向的和外向的学生在选择图书馆座位时也有所不同,内向的学生对刺激更加敏感,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同学喜欢听音乐学习,有些同学找安静的地方看书。外向者在积极情绪得分上在各个星期均匀地高于内向者,有研究现实一个国家居民平均外向性分数越高,其平均幸福感越高。因为社会交往与幸福感密切相关,人有许多基本需求,如胜任感和价值感,都是在社会背景下被满足的,外向者也更喜欢找朋友帮助,外向者相比内向者对奖赏更敏感。外向的人也更容易冲动。进化心理学发现男性更喜欢年轻的女性,更看重生理上的吸引力,女人越有吸引力,男人就会越努力地维持关系,如果恋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男人比女人更容易不安。女人则看重下一代繁衍,因此选择慷慨大度的男性。女人因为要选择共同生育子女,因此选择配偶更加挑剔。虽然因为社会因素与自然境况很不同,人们择偶已经有更多考虑,但遗传依然或多或少在产生影响。人本主义流派:假设人应该对其行为负主要责任。虽然有时候我们队事件作出反应,有时受到无意识的驱使,但是几乎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和方向,因为我们有自由意志。它主要来源于存在主义哲学和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焦点是解决存在的焦虑,这是由于认为个人生活没有意义而产生的惊慌,恐惧感。治疗一般包括强调自由选择,让来访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也许你会在某个时间预想和别人谈话的内容,或者设想度过这一周将多美好。但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可能认为你做的事使你失去了10分钟的时间,你本应该享受新鲜空气,蓝天,或从观察或与别人相处中长些见识。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反省过去、计划未来,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今天是你后半生的第一天”这句话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非常一致。过去的经验并没有明确指出我们能够变成什么样,人不能因为过去害羞就一直害羞,也不能因为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就不得不维持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人本主义理论家相信,当人们眼前的需要满足后,他们不会满意,而是会积极地寻求发展,只有没有种种阻挡,我们都会向最后的令人满足的状态进取。马斯洛用自我实现描述这些人,当我们变得“更像我们自己,并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任何人”的时候,我们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治疗师让来访者自己克服困难,自己成长。罗杰斯说:“好的人是,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心理健全的人深刻,敏感而不屈从。当人接触到跟他的自我知觉不一致的信息时,焦虑就会产生。如果这个信息对你的自我概念的中心部分构成严重威胁,那么这时的焦虑就很难克服。一条好的信息如果与我们的自我概念不一致,也会引起焦虑,例如认为自己没有社会吸引力的人当听说有人被他吸引的时候,就会启动防御机制,他们会想这些人不是出于礼貌,就是由什么企图。从自我观察得出的焦虑信息也会使我们进行防御,你也许会说伤害爱人的话,每个人有时都会用无法达到个人标准的方式行事。遗憾的是,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歪曲信息(她不该为我说的话心烦)或否认事实。歪曲和否认短期可以降低焦虑,但可能离现实越来越远。有条件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前者表现在父母给我们的爱仅仅依靠于我们做出符合父母期望的行为,否则就收回这些爱,这样,孩子就学会摈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的愿望,只接受被父母赞许的自我,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在将来越来越成为心里不健全的人,作为成人,我们只把那些可能被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剔除不被赞同的部分,失去了与自己真实感情的联系。罗杰斯看来,人们需要无条件积极关注来接受人格中的所有方面。在其中,我们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被接受、被爱。马斯洛需求层次:马斯洛自己也知道最初五级需要层次理论过度简化了需要和行为的关系。存在例外,而且不是需要与行为一对一,而是多需要可以导致一个行为,不同文化中行为不同。心理健康的人接受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努力改进,因为自我接纳而不会过分担心自责,比普通人更少接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约束,有创造性,朋友很少,友谊却深厚有益,具有富于哲理的不敌意的幽默感,取笑所有人包括自己却不针对特定个体,愿意离群索居,都具有高峰体验(成长体验,超越一切,没有焦虑,和谐统一)。快乐:涌动体验的八个特征(活动具有挑战性,且需要一定技能;人的注意力完全被活动吸引;活动有明确目标,有清晰的反馈,只注意正在干的工作;人获得一种个人控制感,人失去了自我意识,人失去了时间感)。契克芩特米哈伊认为,人们寻求财富,健身,宗教都不能带来永久的幸福。只有当我们努力在每时每刻发生的体验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乐趣的时候,真正的幸福才会来临。奇怪的是研究发现,更多的涌动体验发生的工作中而不是娱乐中,工作可以提供能力,成就,充实的感觉。也有人一天到晚喜欢工作,电影制片人和喜剧演员伍德艾伦也是一个例子,他说他喜欢工作,一周七天,不介意时间,工作时清晰感到了涌动体验。契克芩特米哈伊进一步认为,只要方法得当,任何工作都可能带来涌动体验,只要我认为做的工作具有挑战性,且为之骄傲并得到满足,即使是除草或者是做晚饭都会成为快乐的源泉。这条建议也适用于学生,爱学习的中学生并不是想得到高分,而是因为学习令他们着迷,满足。涌动体验要求人们在生活的现实中从此时此地的生活中得到最大的快乐。目的不是终点,奋斗的过程带来享受。罗杰斯的治疗:提供一种氛围,让来访者自己改变自己,首先与来访者建立坦诚的关系,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但不意味着治疗师要一味赞成,而是让来访者在安全的氛围中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信息。治疗师不去解释来访者的用意,而是让来访者听他们自己说了什么,当来访者把情感转化为语言的时候,他们就逐渐会理解自己的情感,最终让受访者像看待他人一样看待自己,接受和改变他们理解的东西。职业是满足需要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人一周工作40小时仅仅为了待遇很好,那么就是满足安全需要,对人而言这是巨大浪费。如果找工作的理由是受到尊重和自由表现自我,那就是自我实现需要,因此马斯洛对职业咨询师的工作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仅仅根据待遇和置业市场的需要向年轻人推荐工作。马斯洛提出一种精神健康的管理,这种管理通过组织调整,帮助职员满足高层次需要。检验治疗效果:布洛克Q分类法。100张描述人格的一句话卡片。治疗前做一次,计算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卡片正态分布的相关系数,治疗后也做一次再得出一个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提高说明人变得更加一致,治疗有效。批判在于自由意志的假设无法被科学研究到,甚至无法被定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容过度依赖直觉,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其价值观而被人赞同。且人本主义治疗方法对极端心理疾病难以发挥作用。自我表露,即把自己的私密信息与他人分享是幸福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自我表露只有相互,才会有效。有研究发现最高程度的表露相互性常常发生在有点认识,但关系仍在发展中的同伴间。婚姻中自我表露的总量,是婚姻满意度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创伤经历的表露可以预测个人的健康状况,表露越多,人越健康,甚至匿名写出也会改善健康状况。被试写下自己的创伤经历后,免疫力会立即增强,而且还有其他好处。因此谈论和写下创伤事件可能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步骤。孤独:1985年美国成年人认为自己的知己个数是2.94个,2004年下降到2.08个,没人是知己的比例从10%到了24.6%。人们比十年前更孤独了。西方国家,缺乏恋人和朋友被认为导致孤独,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人与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不佳被认为导致孤独。集体主义文化下孤独更容易降低人的幸福感。但研究者发现,孤独是一种相当稳定的人格特征,一些人极易孤独而痛苦,一些人虽然会体验孤独,但是感觉很微弱。且孤独的易感性是跨时间稳定的。孤独者更可能内向,焦虑,对拒绝敏感,更可能抑郁,很难信任他人,对他人对他们的敞开心扉感觉不自在,孤独者的免疫力更差,压力更大,睡眠更差。孤独者容易形成悲观预期,认为自己不讨喜欢而回避交往,缺乏社交(谈话)技能,问的问题少,不能对谈伴说的话做出评价,也很少提及谈伴,他们更喜欢谈论自己,更多发起与谈伴兴趣无关的话题,更喜欢给陌生人提建议并且很少认同别人说的话,很明显我们往往不喜欢与孤独者谈话。但这并不是孤独者有意粗鲁无礼,而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交往风格使那些很可能成为好朋友的人远离他们。孤独者的自我表露程度也不合意,要么太少要么太多。自尊:自尊是指人对自我概念的评价。自尊是对自己的稳定评价,而自我价值感则是一种上下波动的感觉,是一种暂时感受。高自尊的人在失败后继续努力,低自尊的人不再尝试或者成绩更差。因为低自尊者更容易相信自己失败了。消极反馈唤醒了低自尊者对自己的消极评价。自尊也有稳定性好和稳定性差的区别,稳定性差的人特别在意外界的评价。稳定性高的人更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稳定性差的人更可能为了讨好别人而行事。稳定性差的人更可能感受消极情绪,进入心理不健康状态,更容易抑郁。整体自尊形成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确定哪些领域对自己是重要的,二是人们根据所选的领域评价自我。所以有些人明明有缺点却依然自我感觉良好。大学生的关心的自我价值组合有,能力,竞争力,多数人的认同,家庭支持,外貌,上帝之爱,美德。麻烦的是,有时候人们会选择一些自己难以表现出色的领域。有些领域是由他人或者不可控因素决定的。研究发现自尊建立在自己可控因素上,例如美德和上帝之爱上的人更少抑郁。但是西方的自尊概念在东方并不适用,例如美国人的自尊在于发展和变得优秀,敢为人先,美国人有时候说,吱吱响的车轮要上油,而日本人则说,出头的钉子要钉下去,出风头没有好结果。典型个体主义文化的人想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就感觉想好,而集体主义文化中自我满足来自于感知到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归属感和胜任感成为骄傲的源泉。美国人容易高看自己,日本人则不会。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快乐是生活满意的关键,而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对文化规定的适当行为和符合程度预示着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独处:独处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内向害怕刺激,社交焦虑,评价恐惧,离开人群的神经症因为童年就逃避,但还有一种可能是积极地渴望独处,长时间独处的人比独处很少的人适应能力更强,抑郁更少,当然,也不能过多独处。有些人在长期离群索居中受益,几天甚至几周的隐居可能提供精神上智力上的创造机会。独处可以带来领悟和修复感。人们追求独处的程度也是跨时间稳定的。一份观察显示,独处有7个好处,思考和解决问题,内心平静,自我探索和评价,创造力,隐私,亲密,精神超越。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流派:我们选择做什么不是依据内心的决定,而只是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你冲进大厦救人,只是因为你曾有过被这样强化的经历。经典条件反射始于刺激—反应联结(S-R联结),例如发现自己离开地面会紧张,看到蜘蛛跳起来。操作条件反射关注的是某种类型的后果对行为出现频率的作用效果,后果不好是惩罚,后果好是强化。惩罚不能教给人恰当的行为,它只是减少了不合乎希望的行为的发生率。惩罚应该具有即时性,恒常性,且带有副作用。塑造方法,一种行为只能在它出现之后才能给予强化。例如你无法通过奖励那些参加活动的人而塑造那些不愿参加活动的人参加活动,你就应该在某些跟活动相关的事件发生时给予其奖励,例如在精神病患者靠近活动场所时就给予奖励,长此以往。泛化:如果被训练啄红色圈圈的鸟也会去啄黄色圈圈,称为泛化,如果黄色圈圈没有奖励,啄木鸟就不去了,被称为分化。因此被亲友夸奖有礼貌的孩子更可能在其他场合有礼貌。社会学习理论引进了“行为—环境—行为相互作用”的概念。如果行为符合自己的内部标准,人们也经常自我强化。行为潜能就是在某一特定场合做出某种反应的可能性。对于别人的侮辱,人有很多选择,人们只是选择行为潜能最大的一种,而行为潜能=期望+强化值。期望与以前的强化有关,也可能是泛化的期望,就是多种强化衍生出来的对自己的行动一般来说会导致怎样的强化和惩罚的想法,人们在控制点的连续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端是外控,一端是内控。强化值即比起其他强化而言我们更喜欢某种强化的程度,它随情境变化,例如当我们孤独时,社交的强化值就高于与我们与别人交往时高一些,对不同个体而言也会有稳定差异。社会认知理论:行为又内因和外因决定,它们的吸引力不同。取决于强度。人们会想象可能的结果而不需要实际上得强化,人有自我调节机制,不一定只为了得到外部奖励,而也可能是为了内部的价值感和目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可以引起学习,并不一定要强化或惩罚。行为矫正:大的声响令婴儿害怕,属于非条件刺激,如果让其和白鼠一起出现,长此以往,白鼠出现条件刺激,也会令婴儿害怕。恐惧症不消退的原因是某人以前从滑梯上摔下来,如果再接触滑梯,会产生焦虑,一旦他离开滑梯,焦虑消失,那么又再次构成了强化,于是见到滑梯一直走开。有些行为问题也是由于错误行为被强化的学习经验引起的,例如社交焦虑的女孩可能觉得逃避家人指责的方法是躲避与家人接触,后来这一行为就泛化到其他人身上。行为矫正:治疗恐惧症时治疗师可以让患者想象恐惧对象,放松恐惧与刺激之间的联结,治疗师与患者一起想象恐惧场景,并引起高度焦虑,每次只做一步,一个个按程度想下去。这样恐惧就会被放松反应替代。操作条件反射:奖励期望行为。(我:这好像不科学,跟过度合理化的例子矛盾,因此具体情形真的要仔细考虑各种可能)。效能期望改变行为,期望来源于自身掌握经验和替代经验(别人做的好)以及生理和情绪状态(如果某女见某男很镇定,某女觉得自己做得好)。方法例如让恐惧开车的人一次开难度低的一小段,然后让他相信自己有成功经验。评价患者行为的方法:访谈,直接观察,让患者进行自我监控,行为评价量表,访谈患者的重要他人,来自其他专业人员的信息,角色扮演。行为矫正是比较容易,直接的治疗方法。行为主义但有时在深层次上回避了真正的问题。 为什么男人有男人的行为方式,女人有女人的行为方式?生物差异起了作用,但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儿童和成人被社会学习和行为主义者认为主要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保持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例如男孩子不反抗会被嘲笑。男人气就是能动性,女人气就是交际性,对这两个气质的研究证明,健康人格的某些方面,如应对压力和追求成就,和男人气有关,而其他方面如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与男人气无关。兼具男人和女人气,即双性化的人更受人欢迎,适应更好。研究也进行不同气质的人的配对,结果男人气男人和女人气女人最不喜欢对方;且与女人气配偶结婚的人具有最高的婚姻满意感,和一个缺乏女人气的女人结婚将预示不幸福的婚姻,且异性同居者,男性同性恋者和女性同性恋者中同样存在这种情况(Kurdek, Schmitt, 1986)。双性化模型的研究揭示出性别图式,双性化的和无差别的人不倾向于根据性别差异处理信息,而其他人会把性别差异作为重要的分类因素。对攻击行为的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攻击行为,记忆信息,把见到的行为表现出来,期待会得到奖励。儿童只模仿极其凶猛的攻击性榜样,受挫增加攻击。而且行为要很吸引人,容易被记住,具有表现的条件例如有枪可以接触,并理解攻击行为的结果,如果解释为积极地,那么会增强攻击。且观看暴力节目的观众在短时间内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8岁儿童观看电视的数量和30岁时成年人的攻击行为显著相关。攻击性电视节目启动了攻击性记忆。习得性无助:狗不再逃避可以躲避的点击,行为主义解释为把第一个情境中的经验不恰当地泛化到另一个情境。 控制点的研究是从泛化的预期衍生出来的,是跨时间稳定的,但是可变的,上大学的人更内控,离婚后的女人更外控。内控者总体上比外控者更快乐。外控和高抑郁显著相关,自我描述的外控词语越多,自杀倾向越严重。内控的人成就更高,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当对自己的成绩负责。内控的人也更可能把好成绩归因于自己。外控的学生总抱怨老师不公平,因为它以为成绩取决于老师。外控者喜欢把配偶的照料看做帮助,并减轻焦虑,而内控者发现自己依赖于别人反而会提高焦虑水平。内控者比外控者更加健康。 认知理论认为人格差异是由我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我们人格系统中的单元之间以及单元与情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行为。同样的情境令不同的人提取不同的记忆,产生不同的情感。 认知疗法:帮助来访者做压力经历的内心独白,例如怯场的歌手演出前对自己说,想想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想着紧张;走上台时,想想紧张很正常;过程中提醒自己做的很好;结束了提醒自己有了进步。理性情绪疗法:A诱发事件,C情绪结果,中间必有B,B就是非理性观念,把B提取出来,让患者自己挑战这些非理性观念。行为项目网技术可以测试个人建构,得出患者解释世界的形象地图。移情:我们把对一个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感情转移到一个还没交往的人身上。可以解释一见钟情和一见生厌。我在一个陌生人面前突然感到自己渺小也可能是移情导致。压抑:压抑者具有某种特点使得他们对不愉快想法做出强烈反应,但它们总能成功地把这些东西驱赶出自己的意识。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记忆被包围在一个与该事物相关的记忆网络中,压抑者的记忆联想网络更薄弱更不发达,因此可以轻易排除威胁性信息。尽管如此对压抑者来说,不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会让我们付出健康上的代价。 男性和女性的记忆内容有差异,女性更能回忆私人事件,男性非私人事件。女性更从情绪角度组织记忆,更善于回忆情绪性记忆。女性的认知表征跟那些与她们有亲密私人关系的人关系尤其密切,更可能依据关系来界定他人,男性形成独立的自我解释。与教育方法有关。抑郁者消极看待自己,对未来悲观,对过去消极,用抑郁图式加工信息,忽略积极信息主义消极信息,抑郁解释模糊信息。且受到文化影响。孙嘉辰 2013.11.29
  •     虽然这本书是相当地有内容..虽然.....但是他是俺的必修课T.T不错了``至少作为教材俺都觉得所以不错可见一斑..
  •     关于几位超女性别角色问题的网上讨论已经有很多,其实研究者们早在几十年前就做了相关研究,得到了有趣的结论。如果有几种不同性别类型的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和什么样的人恋爱?也许你心中有一个答案,也许你认为大家和你想的都一样。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也许我们都想错了。例如,一项研究中,大学生们认为双性化的人比男性化、女性化及未分化的人更受欢迎、更有趣、适应得更好、能力更强、更聪明,而且更成功(Major, Carnevale, & Deaux, 1981)。研究者让大学生估计假设这几种类型的人做恋人时,他们的期望值分别有多高。结果男生、女生都偏爱双性化的人(Green & Kenrick, 1994)。可见,双性化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有类似的大量研究做支持,李宇春、周笔畅为什么那么受欢迎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回答了吧。阅读《人格心理学(第六版)》的一点小感受--可惜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是个性、社会性,暂时没有余暇做这方面的研究,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这套心理学教材感觉是最好的
  •     这个领域不乏有大师,但是令人仰慕的还未见
  •     比国内的好看! 但是结构没有郑雪的缜密,也没有那么深。
  •       什么是人格: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要完整地理解人格必需的四个成分:理论、应用、评价和研究。每个人格理论家,都以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模式介绍人格是怎样构成和怎样发挥作用的。但是心理学家从来不满足于仅仅描述人格,而是把理论和研究那些影响人们生活的问题中获得的信息加以应用。这些应用包括心理治疗、教育和职业行为。每个流派的心理学家还必须找到测量他们所研究和使用的人格建构的方法。因此,评价是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另一个重要领域。这些测验程序,不但可以更好地让你理解各流派的心理学家是怎样测量人格,而且还能让你自己知道自己的要格怎样。然后是该流派的相关研究。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对每个流派,我们深入考察几个问题之后,将懂得理论怎样产生出研究以及研究结果怎样导致了新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
      1、 理论
      人格的每个流派都是从理论开始的。理论通常来自几位著名心理学家的著作。他们在自己的著作里提供了对稳定的人格类型和人际过程的描述。他们解释了人格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怎样导致了某个人所特有的行为。很多时侯,理论家还解释了人格差异是怎样形成的。一些人还根据他们的理论解释了怎样使人格发生变化。多数理论家介始了改变人格的方法,作为其心理治疗方法的一部分。虽然每一种理论都倾向于强调人格的一个不同的部分,但是每个理论家在描述人格本质时,都必然要深入探讨几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所有六个流派的理论家都按照下面的方式来说明这些问题。
      1)遗传对环境的影响
      人是在出生时就为他长大成人之后的人格播下了种子,还是不带有任何遗传倾向,在这两种观点之间可以说有数不胜数的不同意见。但是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格有多少是遗传素质影响的结果,又有多少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分歧巨大。许多生物学流派和特质流派的理论家坚信,我们过于忽视遗传倾向性的作用了。在较小程度上,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家也强调与生俱来的需要和行为方式,尽管是无意识的。但是,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认知理论家则认为,遗传对人格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是经验主义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至少发现了某些遗传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2)意识决定行为还是无意识决定行为
      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了解他们行为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很多行为是受无意识力量控制的;B.F.斯金纳,把这种无意识定义为人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他认为,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是理解自己的行为的原因的,而实际上并没有意识到。与此相反,特质理论家和认知理论家靠自我报告的资料来发展他们的理论和研究。他们假设,人们能够明了并报告他们的社会焦虑水平,以及他们怎样在心里对信息加以组织。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所有流派都不采取绝对化态度,特质理论家经常像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一样,谈论行为的遗传因素。认知行为治疗专家也承认,人们不清楚他们的问题的认知过程。人本主义理论家在这一问题上通常采取折中主义立场,他们承认,没有别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他们也认为,许多人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那样做。
      3)自由意志对决定论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控制着我们的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心理学中一个起源于哲学和神学的老问题。
      在一个极端,我们可以看到被称为激进和行为主义者的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斯金纳认为,我们的行为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它是我们面对的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自由不过是一个神话。精神分析学派的理念家在这个问题上一般不采取绝对化的立场,便是他们强调与生俱来的需要和无意识机制,这此东西使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自我控制。处于另一个极端的是人本主义理论家,他们更多地考察了个人选择和责任感,并把这些看作心理健康的基础。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治疗专家经常鼓励他们的患者认识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向负有比社会使他们相信的更多的直接责任。
      虽然这一问题仍没有明确,但是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和认知学派的理论大概处于其他几个流派之间。特质论者和生物学派理论家较多地强调遗传素质,认为遗传素质把发展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但这些学者中没有人会认为人格完全听命于遗传素质。同样,认知心理治疗专家也经常鼓励他们的病人想一想自己怎样给自己造成了问题,并且教给他们避免未来遇到困难的方法。
      人格理论家回答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的方式反映出他们的意见,即人格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和怎样发挥作用的。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控制在我们的外部力量决定的?
      
       应用
      1.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专家更关心导致问题行为的无意识的东西
      2.人本主义的治疗者更多地以一种简接方式为患者提供一种恰当的氛围,让他们探索自己的情感世界
      3,。认知治疗者试图让他们的患者改变加工信息的方式
      4.行为主义者则创造环境,以便使人们期望的行为多出现,不期望的行为少出现。
      
      
      3、 评价
      心理学家如何测量人格取决于他们倾向于六种心理学流派中哪一个流派。
      列如许多人格研究人员通常采用自我报告问卷,在施测过程中,接受测验的人要回答一系列有关的他们自己的问题,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对人们不能直接描述的东西更感兴趣。他们要求接受测验的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做出反应,从而了解某些无意识的想法,然后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进行解释,传统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对在人格评价过程中经常采用另一种方法。他们对假定有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结构和概念不感兴趣。这些心理学家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确定一个人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简言之一个心理学家如何测量人格取决于他认为人格是什么。
  •        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绝不是神经症;相反、没有能力创造独处时间其本旁就是一种神经症的征兆。
       凯伦·霍尼
      
       南奥米有许多地方与众不同。尽管在公司的自助餐厅里她能很融洽地和同事相处,但南奥米还是常常会选择独进午餐。她会在附近的公园里吃一个三明治,或者有时会在午餐的时间里独自在附近散散步。当朋友邀请她周末去作客或下班后跟他们一起去玩的时候,她常常会拒绝别人,尽管她也没有什么别的计划。上周六,她决定不去参加朋友举办的一个聚会,而要安安静静地修整花园。很奇怪的是、大部分认识南奥米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热情的并积极参与的人。而且,南奥米很喜欢她与朋友和同事共同渡过的时光。不过与大多数人相比,南奥米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里还是会选择独处。
      
       人格心理学家会怎样看待南奥米?有研究表明,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快乐的最重要来源之一(Myers, 1992)。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经常放弃社交的机会呢?在本书的前几章里可以找到几个答案。也许南奥米是个内向的人(第十章)。独处可能只是她的天性,因为她对社会性情境中的刺激很敏感。另一方面,南奥米躲避人群可能是由于她有社交恐惧(第八章)。也许她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因此在可能的时候她会逃避社会接触以减轻焦虑.对南奥米的描述在某些方面很像凯伦·霍尼所称的“脱离人群”的神经类型(第五章)。根据这一分析,南奥米可能在童年时期就采用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如今在她的成人的人际交往中、她仍使用若同样的应对策略。但是另一种可能性是,南奥米是个孤独型的人,正如本章在前面所描述的,她缺乏一些墓本的社会技巧,并且由于与人交往和发展人际关系困难而因此喜欢独处。
      
       尽管这些解释中的每一种都可以说明为什么一个人会渴望独处,但是至少还有一种解释,这种解释斌予了南奥米的独处要求以不同的意义。当亚伯拉罕.·马斯洛对他的心理健康者进行研究时,他发现在这一杰出人群里的成员间有一种奇特的相似性。尽管这些自我实现的人拥有许多特点使得他们对朋友极其热情,但他们也会花掉令人吃惊的大量时间来独处。“确实是这样,我所有的被试都能独处,独处对他们自己毫无伤害并且也不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马斯洛评论说,“而且,也确实可以看到他们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比一般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更肯定自己喜欢隐居和独处”(Maslaw,1970).
      
       因此,马斯洛的评论为南奥米对独处较高的需求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很可能她不是一个内向者,没有社会性焦虑,或者也不是一个孤独型的人。或许南奥米对独处的渴望既反应了她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为其成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马斯洛很快就指出,心理健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倾向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且也会跟亲密朋友有特别亲近的关系。因此,对独处的需求并不一定是要逃避人际关系。而且,花大量时间独处的人很可能是认识到了独处的好处。
      
       1.独处时间
      
       尽管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社会性的世界里,但实际上我们每天也会花大量的时间独处。为了确定人们用多少时间来独处是正常的,多少时间是不正常的,一组研究人员制定了一种叫做“经验取样法"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的研究程序(Sarson & Csikszentmihalyi,1980; Larson, Csikszentmihalyi, & Graef, 1982; Larson&Richards,I991; Larson, Zuzanek, & Mannell, 1985 }。在这一研究中的被试要在一周的时间里24小时地随身配戴寻呼机。在一天中的随机间隔时间里,研究人员会寻呼他们,就表示他们该填写一张关于他们正在做什么和他们此刻的感觉如何的快速报告表了。研究结果如图12-5所示,可以肯定美国人每天有相当多的清醒时间是独处的。而且,研究者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处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常有的体验。
      
       一些人发现独处时寂寞而痛苦,但对另一些人来说,独处时间是最珍贵的。
      
       人们对独处时间的反应怎样?根据传统观念,多数人认为,独处不如眼别人在一起更愉快(Larson, 1990)。独处时,人们会抱怨孤独和无聊。当没有其他人在场时,情绪上的困难会加重。容易抑郁的人会发现,独处时自己变得更抑郁了。有研究发现。贪食症息者在独处时特别易产生消极反应(Larson & Johnson, 1985)。研究者推侧,独处时贪食症患者所体验的寂寞和棍乱可能会导致进食障碍。
      
       显然,对许多人来说,独处时间是令人不快的和不满意的。但是,有的研究者观察到,离开其他人独处也会是有益处的(Bates, 1964;Burger, 1995; Larson, 1990; Storr,1988;Suedfeld, 1982 )。例如,我们常常需要时间来处理个人问题和做重要决定。尽管与别人协商颇有裨益,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来完成这些工作。这种沉思所必需的时间对青少年来说特别有价值,因为他们要思考一些关干宗教、价值观、自我同一性、和人生目标的个人问题。与这一推理相一致的是,有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独处时间适量(而不是很多)的十几岁的青少年比那些只花很少的时间独处的同龄人适应得更好(Larsan, 1990)。
      
       甚至在一天中短时间的独处就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感觉。有时我们只是需要从持续的社会活动中解脱出来,组织一下我们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来为将来的活动做准备。有些作家把这称作“自我修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分离开常常呈现给别人的社会自我,重新建立我们的自我感觉(Altman, 1975)。另有人把这一独处时刻描述为一种情绪更新。例如,在寻呼研究中的成人和青少年说,经过了短时间的独处之后,他们感到自己更振奋、更灵活(Larson等,1982)。承受着很大压力的人最通常的抱怨就是他们的时间太少了,没有时间独处(Webb, 1978)。
      
       最后,有些人会在长期的离群索居中受益。长期隐居—几天或者也许甚至是几星期的隐居—能提供精神上、智力上、和创造力上的发展机会。斯托尔(Storr, 1988)以几个有影响的人物为例,这些人的贡献能够追溯到他们长期隐居和内省的日子。像波特和卡普林这样的著名作家,他们的著作就是在长期隐居时产生了灵感而写就的。同样,斯托尔认为,有许多伟大的宗教领袖,包括耶稣和释加牟尼,据说他们的许多洞察都是在长期隐居时产生的。甚至心理学家也从长期隐居中受益。你可能还记得在第五章中提及的荣格,他就是有意地将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渡过了他较好的七年。在那七年里,他发掘了自己潜意识的内容。最后,与他人隔绝甚至还被用作心理治疗的一部分(Suedfeld, 1980, 1982)。经历了长期的与社会隔离和感觉限制的志愿者描途说,这一体验是愉快的和受益的。
      
       2.独处偏好的个体整异
      
       似乎很显然,花时间独处既有积极结果又有消极结果。独处可以是乏味的和寂寞的,或者它也能带来洞察和修复感。不喜欢独处的人和喜欢独处的人之间的差异可能源于个人对独处需要的不同,或者是源于研究者所称的独处偏好。和其它的人格变量一样,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寻求和享受独处时间的程度上表现出相当稳定的类型(Burger, 1995)。在这一个体差异维度的一端,是那些只要有可能就逃避独处的人、那些当被迫独处哪怕几个小时也会由于孤独沮丧而大吃东西的人。而在这一维度的另一端则是那些更象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已经学会了从独处中受益,并且很可能,他们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以使自己至少有一点独处的时间来集合自己的思想,并思考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在一项证明这些个体差异的研究中,要求大学生在连续七天内每天完成关于他们行为的自我报告(Burger, 1995)。学生们填写的24小时报告单记录了他们在一夭中的每一小时都做了什么、他们是在独处还是跟别人在一起,和他们当时是否感到愉快。研究者还测量了学生的独处偏好。减掉上课、工作、和睡觉时间后,研究者把更偏好独处的学生和更不偏好独处的学生安排业余时间的情况做了比较。如表12-1所示,实际上所有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与别人一起渡过的。因此,不存在喜欢独处的人是为了逃避与他人接触的问题。但是,那些更偏好独处的学生确实比一般的学生在设法寻找更多的独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与他人共处的时间很愉快,而与此不同的是,更偏好独处的学生明显地更可能报告说他们在独处的时候很快乐。有意思的是,甚至更偏好独处的学生也会说、与他人共处比独处更令人愉快。不过只要考虑一下大学生在独处时经常从事的活动(写论文、学习)、可能这种说法就不那么让人惊讶了。一个似乎很明显的结论是,更偏好独处的人并不逃避社会接触,事实上、他们十分喜欢与别人呆在一起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与马斯洛观察心理健康的人所得出的结论相一致。所以,不仅偏爱独处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共容,而且可能在实际上,它们还在手拉着手地前进呢。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经常逃避实证性研究,但是,对这些心理学家引进和提出的课题进行研究使得我们领悟到了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方面。
      
      自我表露:对别人渴示自己的私人信息的行为。
      表露的相互性:对交谈伙伴自我表璐亲密程度的匹配。
      孤独:由于感受到了在渴望社会交往与已有社会交往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不愉快感觉。
      自尊:对自我概念的评价,通常通过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感觉做一个相对德定而广泛的评价而测得。
      自尊稳定性:个体自我价值感的波动程度。
      独处偏好:人们寻求并享受独处时间的程度。
      
      悉尼·朱拉德和其它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师认为、自我表露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也应该成为心理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对自我表露进行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遵从社会规则来决定在什么时候和在多大程度上表露自己。在这些社会规则中最重要的就是互惠性原则。在从陌生到熟悉的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将自我表露程度与对谈伴的熟悉程度匹配起来。但是,当相互间已经非常了解的朋友在一起时,就没有必要总是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了。还有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会根据社会认可的适宜程度来约束自己的自我表露内容。适应最好的人可能就是了解自我表露适宜性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自我表露是适宜的,什么时候是不适宜的。最后,内心有创伤性隐秘可能会导致心理不健康。
      
      孤独与孤立不同。研究者这样界定孤独:孤独是我们所渴望的社会接触数量和质量与我们实际上所接受的社会接触数量和质重之间的差异。尽管孤独受社会情境的影响、但人们还是会在相当稳定的程变上感受着孤独。对长期孤独人群的研究表明,他们在交谈中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过于刺耳、而且他们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会性技巧。由于这一倾向,他们在无意中扼杀了社会交往,并使得那些可能的朋友远离了他们。
      
      有大量研究都是针对自尊的个体差异性而开展的。一个例子就是关于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如何对失败作出反应的研究。这一研究发现、低自尊者在接受消极反馈时会变得泄气而失去动机、而高自尊者则会使用策略来减小失败带来的影响。研究者还发现,高自尊者跳行为动机经常来自于对自我提高的关注,而低自尊者常常更关注自我保护人们在自我价值感的波动程度上也有所不同。研究者将这一个体差异称为自尊稳定性。最近的研究发现、来自个体王义文化的自我观念和自尊观念可能不能适用于集体主义文化。
      
      亚伯拉罕·马斯洛观察到,实际上他所有的心理健康的被试对独处的需求都很高。后来的研究发现,大部分人每天都会花很大比例的时间来独处。尽管一般来讲,人们认为独处时间不令人愉快.但也有人去寻找和享受独处时间。研究者也发现了人们对独处的偏好是不同的。与马斯洛的观察相一致的是,更偏好独处的人喜欢独处时间但同时也喜欢跟别人在一起的时间。
      
      
      
  •     弗洛伊德的一句话也很有意思:
    "The dreamer does know what his dreams means.Only he does not know that he knows it and for that reason thinks he does not know it.”
    不太好翻译,就上英文原文了……
  •     有例子 深入浅出 专业且好懂哇~
  •     知行合一才是解决难题的唯一途径~~~
  •     : B848/2249-1
  •     看看荣哥的书,很棒
  •     人格心理学看似很难读,其实捋顺了就不太难了,美国的教材有经典的实验和具体的案例,学起来会很费脑子,但是读懂了后就会发现这的确是如此好的一本书。每个流派的人格理论搞懂就通了,之后才会有各种流派心理疗法的产生发展。个人觉得,学习还是学一些美国教材好。
  •       摘自:http://www.psytopic.com/mag/post/personality-psychology-classic-statement.html
      
      
      心理学家很少能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解释人类行为……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哪个理论是正确的”,而在于“这些观点会怎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这是复试时的参考书,Burger的《人格心理学》,是本好书,即使不是用来专业学习,但依然可以作为一本了解人格的通俗读物来读,甚至从中获益。下面是一些让我有共鸣的句子,和大家分享。我崇尚原创,但不得不承认,当看见一些句子,觉得它们完完全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连摘抄都会让人着迷。-psytopic.com
      
      1. 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处,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埃里克森
      
      2. 人对唯一的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接受的,把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事实而接受的。——埃里克森
      
      3. 简言之,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们的社会中,尽管养育孩子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在这方面缺乏培训,对什么人能养育儿童、怎样养育儿童都没有规定,其结果是,很多儿童缺少个人价值感,他们对父母感到害怕,不知道怎么与他们相处,他们担心因他们不理解的原因而受到父母不公正的惩罚,他们感到不安全和不适应,他们渴望温暖,他们需要支持,但却得不到。这些儿童感到迷惘、害怕、焦虑。——凯伦.霍尼
      
      4. 现代民主的兴起,使人类不再被禁锢于封建制度的壁垒,我们获得了自由感……我们愿意成为怎样的人都行,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自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问题。自由可以是可怕的东西,它强迫我们每个人去面对那些我们必须独自承担责任的个人决定……为避免自由带来的焦虑,大多数人接受了社会为我们选定的角色和可预见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又回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封建制度下所拥有的安全的小牢笼里。我们找到了有保障的职业和常规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变成了一部大机器上的螺齿。——弗洛姆
      
      5. 拥抱自由的关键是自发性——经历并表达出我们真实的欲望。当我们知道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期望我们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表达出了内在的感情。——弗洛姆
      
      6. 我们是单个的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要找到我们人生的意义,正是这样一些观念,使许多人感到恐惧,宗教使他们能逃避这种恐惧。因此,与某些人将自己与有权力的政治和社会力量联系起来的原因一样,焦虑和不安全感使某些人转向宗教……但是,专制主义宗教和人道主义宗教是不同的,前者强调我们在一个强有力的宗教领袖控制之下,而人道主义宗教则为个人成长提供了机会。——弗洛姆
      
      7. 我们处在一个“焦虑时代”,在过去的美好日子里,我们下午在公园漫步,炎炎夏日的晚上在走廊里乘凉,这些日子都已经被日益增大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和比别人干得更好的压力取代了。
      
      8. 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
      1)、安全型的成人,他们很容易与人相处及信赖对方(既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2)、回避型的成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他们也因分离不可避免而害怕付出情感(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不怕被抛弃,但害怕亲密);
      3)、焦虑—矛盾型的成人,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于吓跑了同伴(相信他人,而不相信自己,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怕亲密,但害怕被抛弃);
      4)、恐惧型的成人,这些人认为自己不值得爱……回避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的痛苦(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括号内为个人注解]
      依恋类型会影响我们的爱情关系……但我们应该为那些不安全型依恋的人说几句宽心话。当这些人进入一个安全的长期的成人人际关系时,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也是可能的。
      
      9.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人们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必须”这句话,例如“我必须去上课”、“我必须去见朋友”等。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干这些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不做任何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在特定的时刻,行为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10. 只有按生活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虽然有益,但多数人花费过多的时间反省过去、计划未来,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11. 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罗杰斯
      
      12. 多数人是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环境中浙大的。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他们。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他们的爱。孩子们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他们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作为承认,我们也还在继续这这一过程,我们只是把那些最有可能被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还有另一部分内容,它们不被赞许或有可能被反对,与接受和表达这些思想和情感的做法相反,我们会否认或扭曲它们,把它们从自我概念中剔除出去。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与自己真实的情感的联系,也不可能成为心理和谐的人……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罗杰斯
      
      13. 达到目的可以获得有能力的感觉,但是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成功之后……只有当我们努力在每时每刻发生的体验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乐趣的时候,真正的幸福才能够来临……到达目的并不是终点。奋斗过程才能带来享受。幸福来源于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屈从于社会准则或他人的要求。
      
      14. 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爱人的自我表露。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关键,是使自己更透明。我们要愿意并且能够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充分地表露自己。当然,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通常会尽力避免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或者坏习惯。我们害怕会使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或者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使我们更加担心,永远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成文字,我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情感,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情感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用词汇来表达内心的感觉将使人“看见”自己的情感,并且能更有效地对待它们。——朱拉德(Jourard)
      
      15. 男性和女性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社会性别角色范围内表露时才被接受。对于男性来说,这通常意味着保留信息(隐忍、沉默,尤其是对于心中的一些细腻感受,听听《男人哭吧不是罪》会更明白);对于女性来说,则意味着开放和表露,但只是在有关社会认为是适合女性探讨的话题上(比如化妆心得、情感经历,而不是政治新闻、个人野心等)[括号内为个人注解]……或许随着传统性别角色逐渐被弱化,男性和女性和他们的朋友交流时都会感到更加自由。
      
      16. “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你可以与别人只有很少的接触,但只要你对此满意,就不会觉得孤独。相反,即使你已经有了很多朋友,但只要你仍然感到需要更多更深刻的友谊,你依然会觉得孤独。
      
      17.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融入社会和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是骄傲的源泉,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人成就和独立性最被看重……在个体文化中良好的自我感觉是过上好日子的关键,而符合社会角色是集体文化中通向幸福的法门。
      
      18. 人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许多行为的原因人们并不知道。——斯金纳
      
      19. 心理学家很少能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解释人类行为……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哪个理论是正确的”,而在于“这些观点会怎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
  •     教材一样的书
  •     人格是复杂的混合体,像一碗麦片粥不太容易粒粒分视。
  •       我不是专业学心理的,是完全有点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门外汉。因为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心理学都太快餐了,很多不好看,只是利用人们对心理学的好奇兴趣和不了解而应景攒出来的小册子,所以我才想看看专业的书是怎样的。
      
      结果发现教材果然是教材,是完全不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因此读起来有时感觉有点枯燥,而且果然是从科学角度学习角度来著述的,看的时候也完全会从客观学习的角度去读,很难把自己的感受套进去,或者即使想套进去想作被试也没有什么机会,因为这显然不是个心理测试书。
      
      当然还是很有收获,直到了很多以前不晓得的概念、理论等等,也对于一些问题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不过也许读完下一步社会心理学之后,我还是想找一些案例多的书来看。
  •     考试时读的
  •       不错,楼上的读后感都看了,和我一样的,这本书简明易懂,非常好吸收。不过我不赞成读完了“有损幸福指数”,因为每个人在过程中都会比照自己的人格特征吧,可能我个人拥有更多符合心理学正面例型的心态,所以看完了感觉很爽,哈!
      
      我看心理学的书是有目的的,慢慢读,慢慢消化。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读这本书,即使没有目的,只是增进了解自我,了解它人的一种方式。
  •        算不上书评,仅是基于对书中观点的理解,做一番整理,以及一点体会。
      
       这不是很奇怪又很有趣吗——“人格”,原本是一个用来描述人们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的词汇,但心理学家在探究其奥义之时,却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学术流派,以及形形色色的学说。流派与流派之间,有的是亲表关系,长幼有序,有的是好朋友,有的则是分手的恋人,熟悉的陌生人。学说呢,仿佛欧洲冠军足球联赛的32强球队,各有各的风格和阵势,都卯足了劲头,不要在时代的赛场上被淘汰出局。
      
       为什么“稳定”的人格却催生了“不稳定”的流派呢?也许正像人格的形成,众水潜流,汇成大河,而究竟何处为源头却莫衷一是。又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的确很多,诸如性别、文化的影响力,还有成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幸福感、健康,等等,也都与人格的形成有着某些联系。每一个流派都查明并验证了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精神分析流派强调“潜意识(unconscious)”对行为的影响力。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一个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掌控者本我冲击和超我的需要,为达这一目的,自我通常要使用防御机制。而人格上出现问题,则有可能是使用了不当的防御机制。
      
       特制流派心理学家更多的是学术研究者,而不是治疗师。这种学说的主要优势在于容易将人们进行比较。最有名的是“大五(the Big Five)”人格因素模型:神经质、外向性、求新性、亲和性、尽责性(Neuroticism,Extraversion,Openness,Agreeableness,Conscientiousness),首字母组成“OCEAN”,人格的海洋,基本描述出人格结构。“大五”的发展也引发人们兴趣,探究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而其中特别“尽责性”,被认为是预测绩效的最佳指标。
      
       生物学流派则研究了人格的生物学基础,把人们天生的一般行为倾向称为气质,强调了人格特质的遗传力,以及生理过程对于个体差异的影响。
      
       人本主义流派的关键词是“责任”,其核心是强调人的责任、强调此时此地、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强调人的成长。有名的学说当属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帮助人们形成幸福、健康的人格。需要层次呈金字塔模型,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然,行为是多元驱动的结果,低级需要的满足程度对行为的影响较大,却决非决定性的。关于马斯洛的观点,不妨略多提一下。处于“需要层次”顶端的是“自我实现需要”,那么自我实现的人是怎样的呢?马斯洛认为,其标志是“自我接纳感”,他们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去改进。马斯洛还列举了自我实现者,或者他认为心理健康者的几个特征:较少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约束,具有创造性,拥有“高峰体验”,具有少却深厚的友谊,具有“富于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他们取笑所有人,也包括他们自己。如同我们平时说的,笑笑别人,也给别人笑笑。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主义者感兴趣的,只是那些可观察的行为,而情绪、思绪、期望、价值观、推理、顿悟、潜意识,等形而上的东西都要抛弃。通常我们印象中,那些穿着实验服,玩弄小白鼠的心理学者形象,就是行为主义。典型的行为主义治疗师并不花太多时间寻找患者产生问题的原因,相反,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可观察的行为。
      
       认知流派,引入认知因素来解释行为。大多数认知心理治疗师会帮助来访者认识到不合适的想法,而用更恰当的想法取代它们。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心理医院学习心理动力学治疗时,偶遇在精神卫生中心学习认知疗法的同学,当我们显摆心理医院的老师如何运用精神分析法,抽丝剥茧、显现真实时,那位学习认知疗法的姐姐却对探究自我毫不感冒,她认准一句话,“认知不改变,谈什么也是枉然”。其实这也是考试必然会考到的理性情绪疗法的理念,心理治疗A-B-C过程:A是诱发事件(activating experience),C即情绪结果(emotional consequence),从A的个人挫折到C的强烈消极情绪之间,则加入了一步B,非理性观念(irrational belief)。理性情绪治疗师要做的就是向来访者提出挑战,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并认识到这些观念是怎样导致他们得出错误结论的。当然,这并非易事。
      
       对于人格出现问题,各个流派有自己的解释。比如针对“抑郁”,精神分析会把抑郁看作一种向内的愤怒,我们经常会听到治疗师说,“他(她)有很多愤怒没有处理”;特质理论家会查明究竟哪些人容易抑郁;生物流派会找出具有抑郁敏感体质的人;人本主义认为出现抑郁,是由于自我不能建立良好的价值感;行为主义认为抑郁是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所致,抑郁的人没有看到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做的事情;认知流派则会找出抑郁者在处理事情、解释世界时的非理性认知。
      
       要说我感到哪一种学说最确切呢,或许你能猜得到。从前王老师做完咨询,上午一杯咖啡、下午一杯茶,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聊天,一方面也是释放咨询中积淀的负面能量。可是每当我有问题问他这怎么解决,那怎么解决,他都没有明言过该怎么做。后来我下载过一部美剧《扪心问诊 In Treatment》,“大长腿”浏览了一下说怎么会有这么闷的剧,它到底在讲啥。剧里的治疗师每天迎接不同的来访者,埋进沙发里谈话一集半个钟头就过去了。咨客的状态时好时坏,临走时也未必会变更好。有时咨客大曝隐私,有时和治疗师兜着圈圈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而治疗师的状态也不一定很好,有时还和咨客陷入情感纠葛,自己也有心理矛盾,要寻求治疗。似乎一切如此让人气馁。
      
       慢慢,我体会,心理治疗的确是迂回又难解的事情。顿悟、明了的答案是那么少。不假神力,亦为凡人,治疗师没有能力也不应有权力去扭转一段人生,他不过在不断努力,调试着提供一种支撑,陪伴来访者在适当时机,表露藏在心底的创伤、情感和感受,让话语如水流过身体,能够自我修复就好,自然、缓慢、细微,而值得期待。
      
  •     好多概念!
  •       帮GZ干活的时候,重新翻了翻《人生五大问题》,大学时追捧傅雷,在他的译文集里读过,印象已经完全模糊了,隐约是老年人的睿智吧。人没活到那个份儿上,书读早了就算感慨也是隔靴搔痒,强说愁,或不愁。类似《人生五大问题》、《恋爱与牺牲》、还有罗素的《论幸福》,或许可以重新读读,感受必大不同。
      其中有一句,大意是要想幸福,最好不要过于频繁地回忆过去。此前一直在翻《人格心理学》,感慨在美国做读者好爽,因为这样一本学术类的心理学教材,专家的笔法竟然如此体贴普通读者的兴味,比如开篇就从911事件中人们的各种反应谈起,切入“人格”话题。说是市场意识也好,总之作为读者,开卷就可以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读后感却有损幸福指数。虽然书中一些人的作品,曾经接触过,但应了开头那句话,好象也有读早了的嫌疑,很多内容当时注定不能理解。
      比如埃里克森谈到的中年危机,他认为有一个叫作中年自我存在危机的东西需要经历,该阶段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自我关注与繁殖需要的矛盾。事情还会更复杂一些,与青春期的骚动和青年阶段的求偶问题不同,中年危机更接近人生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最后的机会,除了繁殖,还关乎创造力的发挥,用日常用语说,就是事业是否有成,解决不好,进入老年之后的悔恨是很恼火的。宗教可以在这一阶段突入生活。
      不过,对埃氏的批评也很有意思,即认为他的那套玩意是建立在中产阶级价值观之上的,尤其是对于从艺术青年成长起来的中年们,呵呵,谁说一定要成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成员呢,把自己活明白不亦难乎?然而,很多例子表明,却是有了下一代之后,当事人才又活明白了一个层次。
      说道底,人在充满诱惑与冒险的生活中老去,多少值得同情。我倾向于认为必须掌握的本领是“新的不来,旧的勿去”,即如无强大的新靠山,不要轻易后悔,必须死硬。
      对于人格的形成、交往模式的确立,童年环境的影响大到让我觉得过分。而童年的最大问题是儿童对于环境没有选择权,自我的主体性完全无从伸展,甚至无从确立,但生活已经在影响你了。所有你自诩的优点、特质,可能都来自一个不如意的环境,然而在这里,上帝也有恩赐。只要能善用之,个性、甚至某种程度的病态,都不是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特长。
      以一种习惯发展你的特性,就是每个人最独特的生产力;大江健三郎在随笔中提到,包括他的智障儿子光也努力做到了这一点。人作为一种学会劳动、需要劳动的动物,劳动的习惯对确立社会意义上的个体价值非常重要。
      而我甘愿躺在性格的角落,我几乎勘察了整间屋子,却仍然选择躺在角落里。纵容自己舒服地懒在弱点中,放弃对习惯的培养。从我被困在圈里,到我要困在圈里。很有点逛了一圈御膳坊,却蹲在墙角啃烤红薯的架势。即便明白了所有的来由,最后还是建议自己以对马斯洛的阅读结尾,无他,人需要鼓励。往日不可追。
      心理学不教给我们改变现实的法门,而是让我们学习接受。这个学科的最大秘密就是在改变心态之后,允诺我们发现现实真的可以被改变、甚至已经被改变。
      我虚弱地吃着烤红薯,不敢想象一个双目失明的未来。那时,你在哪?
  •     我也很喜欢,我还没有看到过真书呢.
  •     外国人写书虽然啰嗦但是不会看着无聊并且引人入胜,翻译真烂
  •     谢谢分享^_^
  •     看前面弗洛伊德,荣格那几个部分还比较有趣可读,后面就趋于平淡一些,不失为一本心理学入门的好书。
  •        在这本书的前言部分,译者说考虑到中国高校大多把此书作为教材,因此在翻译中,删除了大量“可能”、“也许”等表达不够精确的词。
       但我觉得这样做反而失去了些科学性、严谨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怀疑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发展。
  •     借我吧,我想看
  •     没读完,教科书味道太重,实在抵触的不行
  •        写得很通俗易懂的一本书。有大量的事例以及实验,还有详尽的说明,很适合我这样的人去对号入座。。。
       看过之后,对自己,对身边的事情的了解清晰了挺多。
       虽说还停留在理论(且不成熟)阶段,不过,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总归是个好的开始吧。
  •       虽然这本书是相当地有内容..虽然.....但是他是俺的必修课T.T
      不错了``至少作为教材俺都觉得所以不错可见一斑..
  •     我也听过陈老师的课,很棒,书很容易懂不枯燥,值得反复研究
  •     很好,力荐!
  •     这本书相当不错
  •     就像一一和贱人霖说的,可能我读书太过目的性,陶冶情操的书不适合我。在我看来,这本书太过泛泛,每种心理学分支浅谈一点,看过之后不仅没有找到我要的东西,甚至让我更加混乱。总之,大、空、泛。
  •     详细介绍了人格心理学几大流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精神分析流派作为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将人格类型的形成归结于幼儿时期,特质流派却注重于对于行为的分析,生物学流派认为人格类型却是遗传导致,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以人为本...等等,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读了这本导读教材,是第一次不是为了催眠而去读教材类的书籍。蛮有意思的,读完之后我也没感觉自己现在决定站在那个流派,百家争鸣的感觉。
  •     特别有印象的是书中对“人的自我实现”和“独处”的描述。
  •     这本算是我当时读过的比较差的教材了。。外加我读的还是英文版的。。。
  •     在很多人格的描述上较详细,但是不是很深入
  •       “自我表露”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主动把自己的信息告诉其他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 1971)认为,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一个人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他人的自我表露。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关键,用朱拉德的话说就是使自己更透明。
      
      Blog的兴起使自我表露呈现出全新的形式。Blog不同于日记,后者只是写给自己看,没有交互性,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反馈,是自我表露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且,Blog中的人际交流超越了传统人本主义中的一对一概念,形成一对多的沟通网络,效果更好。
      
      自我表露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表露信息的私密性,一般来说,表露信息越秘密,表露效果越好。
      
      为什么自我表露会促进心理健康?朱拉德认为,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直到我们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开的和透明的时候,我们才能公开地、透明地看待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自我的所有方面,我们就无法进步和变得自我实现。
      
      喜欢写Blog的Blogger都具备比较高的自我表露倾向,因此根据朱拉德的观点,他们也都是心理健康的人,但如果把徐博客、勃客郑渊洁和keso作个比较,貌似前两位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一些,呵呵,开个玩笑罢了。
      
      阅读《人格心理学(第六版)》有感,随手记录与此。
      
  •     谢谢^^
  •       完全对人格心理学迷茫的,和对脑科学和神经学以及精神病理学崇仰但不曾深究心理学科学的入门级的人,从这本书下手,可理清并端正对心理学的认识。
      注意,我说的不单单是人格心理学,试想下,如果没有人格心理学的六大学派为框架,没有一条划时代意义的主线来支持,心理学就不会是人类的科学。
      很荣幸,参与了译者会昌教授的课程,但别担心这不是一本生涩的教材,作者把六大学派分门别类概于纸上,由浅入深。
      书后还有中英文标注的专业词语解析,供学者探讨。
      
  •     关于各个流派的介绍!
  •     是北师的教授译的~但是国内的人格心理学还是北大最好呀·····好想学啊····抓狂
  •     希望是小师太上人格~
  •       与《认知心理学》一样,都是很好的导读书,给我一些启发,这是很宝贵的。
      翻译的确是比较难,不过鸡蛋里挑骨头的话,还是有蛮多骨头能挑的,前后人名翻译不统一都有。
      总体来说,值得一读。
      
  •     喜欢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     请问陈会昌老师什么时候有课,我想听,先谢谢啊
  •     看了快一学期,才看了一半。虽然当时是在图书馆一眼相中的。。。
  •     当年很正经的从头看到底了。
  •     非常赞
  •     1
  •     偏好独处的人喜欢独处时间但同时也喜欢跟别人在一起的时间。
  •       严格来说,我没有完全读完这本书。这本书讲了人格心理学不同的流派,从理论到应用,到研究。除了精神分析流派之外,其他每个流派一般都会安排两章内容。关于认知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的相关研究的章节我都没读。
      
      这算是我接触心理学来读的第一本书。这和我之前对心理学的认识有很大不同。我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是出乎意料的。我自感认识不够,但总想总结个什么,所以,也只好说自己是纯碎写写感想。
      
      心理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它存在研究方法。从这本书里反映给我的信息来看,每一种理论都存在对应的大量实验。就像我们认识的科学一样,存在假设-验证这个研究过程。这是我对心理学的印象之一。
      
      人格心理学的每个流派,其实都还算很好理解。每个流派确实存在显著的区别,当然也有部分地方相似相同。
      
      我想,通读全书,虽然掌握不同流派研究人格的方法、理念固然重要,但让自己获得一种研究人格的方法才是更重要的。
  •     或许是因为翻译的原因,比较枯燥而且很多名词意指不明
  •       细细的通读下来,觉得还是收获很多。很多平时难以理解的事情找到了缘由,“心”怎么想,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了解自己的心,或许可以更快乐、更平静的生活。
      这本书按照心理学发展历史,涵盖了从弗洛伊德开始的各流派人格心理学的观点,便于读者综合性的了解人格心理的发展和解析。
      因为结合了很多实例和故事,许多深奥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的铺展开来,还是很便于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了解这个学科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了解人的“心”是怎么想的。
  •     不喜欢这本书的翻译
  •     这样的书我偶尔也看看,像另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发觉一般只有对自己很不满的人才会去看,不知你可是,反正我貌似是
  •     这种书都不便宜....
    想自学心理学,是一种花钱的学科.
  •       个人觉得,对于心理学的amateur们,这本书还是很可读的。初了解心理学,觉得有些混乱,各种流派各种研究方式,没有统一感,而这本专业介绍心理学的书,很好地梳理了心理学发展的脉路,作者Jerry逻辑性很好,客观,重点突出。
      我觉得它的好处就是:通体了解了心理学的几大门派,看自己更认同哪些,再去看~
      
  •     我虚弱地吃着烤红薯
    这句话真有意思
  •     各派系的大致思想介绍
  •     本以为很枯燥,但翻看第一章就被吸引了,从生活中的日常事例说起,引入概念,是一本心理入门好书。
  •     人需要鼓励。往日不可追。
    ----------------
    同感。
    六个标记
  •       读了一个学期,一直以为作者是女的,直到昨天看到“my wife”。
      
      哦,想起来了,生理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作者好像才是女的。
      
      这学期三门专业课都是用外国的教材。
      
      其实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如果不用考试的话。
  •       关于几位超女性别角色问题的网上讨论已经有很多,其实研究者们早在几十年前就做了相关研究,得到了有趣的结论。
      
      如果有几种不同性别类型的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和什么样的人恋爱?
      
      也许你心中有一个答案,也许你认为大家和你想的都一样。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也许我们都想错了。
      
      例如,一项研究中,大学生们认为双性化的人比男性化、女性化及未分化的人更受欢迎、更有趣、适应得更好、能力更强、更聪明,而且更成功(Major, Carnevale, & Deaux, 1981)。研究者让大学生估计假设这几种类型的人做恋人时,他们的期望值分别有多高。结果男生、女生都偏爱双性化的人(Green & Kenrick, 1994)。可见,双性化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
      
      有类似的大量研究做支持,李宇春、周笔畅为什么那么受欢迎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回答了吧。
      
      阅读《人格心理学(第六版)》的一点小感受--可惜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是个性、社会性,暂时没有余暇做这方面的研究,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     有意思~你们俩哪个学校的啊?酸老师淡定一点吧~
  •     还有:
    与其问为什么女性在追求成就时变现不如男性,不如问为什么男性和女性在追求成就时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内向者含蓄而非不友好,自主而非追随他人,稳健而不是迟缓。
    总之这本书里面好多经典的东西。。
  •     学习理论时亲自体验差别的妙处难与君说,而且类似人格这样的物事本就充满精妙的内在世界,不可撤销的“感官”世界。矛盾。
  •       小事随性,大事斟酌。我想这才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但我们斟酌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比较正确地预测我们这个决定所带来的后果。
      
      所以我们需要理论,或者一些方法论,就好比大部分人在做事的时候需要一个理由。又或者这么说,与其你告诉我要怎么做,不如先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说服一个人,劝慰一个人,也只是遵循这般浅显的道理。
      
      但理论其实是不能被证真或证伪的。就像我们所知道的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理论只能通过研究来得到或多或少的支持。通过研究,检验的理论预测越多,我们就越相信该理论对事物本质坐车的描述是正确的。其实相信理论,在本质上,跟怀着别的信仰,差不多。
      
      关于一个理论的各种流派,就跟盲人摸象一般。每个盲人所了解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由于真正的大象比他们摸到的东西更多,所以每个盲人说得都对,但是都不完整。我们对各种流派都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因为我们知道不是每一种理论都是正确的。但每个流派与理论,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问题上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我觉得这本教材真的要比什么厚黑学,提高人际EQ的书都要好。以前从来没有好好思考过,为什么一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教材,或这本教材是不是一本好看的书。但这本书竟是那样睿智有趣,且理论强大,逻辑清晰。它客观宽容地对待每一个流派,使你了解到每一个流派的精华之处,以便在实操中更好地运用。在了解这些人格流派理论之后,开始告诉你该怎样用理论来解决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测量人格。
      
      
      人格是一个很诱惑的话题。它之所以吸引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可以根据人格去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更好地掌握事情的走向。但为什么一个人会形成人格呢?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一些专栏作家靠经验,智慧,或者对人性敏锐的洞察力,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表现出的只是我们理解人格的一种途径。而人格理论家研究别人的著作,作出自己的观察,然后解释在他们看来人类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件多有趣且激动人性的事情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来检验理论做出的预测。
      
      与人格理论挂钩的是心理治疗。许多著名的人格理论家当中有许多人同时也是治疗的专家。他们给病人治病的实践使他们关于人格的思想得到发展和完善。而心理治疗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每种方式都反映了心理治疗专家对人格本质的看法。比如说,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专家更关心导致问题行为的无意识的东西。人本主义的治疗者更多是以一种间接方式为患者去提供一种恰当的气氛,让他们深入自己的情感世界。认知治疗者则试图让他们的患者改变加工信息的方式,行为主义者则创设环境,使人们期望的行为多出现,不期望的行为少出现。
      
      心理学真是一门极其精细的学科。有趣的外表下是各种理论和设想孜孜不倦的论证。理论之后需要研究,而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假设。研究者提出理论,作出假设,并收集数据来支持或否定假设。像拼图一样,每一项研究都对我们理解人格作出了贡献。而研究又是永无终止的……
      
  •       一本很有意思的教科书。是我当年考心理咨询师时的推荐教材,因为文字不生硬不教条,啃着啃着就啃完了。
      这本书的结构很好,有助于初学者架构人格心理学的知识体系。不同流派,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基本都囊括。最实际意义,通读它能帮你顺利通过考试。我那届面试就有提问“请说出至少3个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很多人卡壳的。。。。
      还是那句话,基本功不可少的
  •     心理学不教给我们改变现实的法门,而是让我们学习接受。
    ——赞同,点头,叹。
  •     罗素的《幸福之路》是本极好的书啊!
  •     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   1)、安全型的成人,他们很容易与人相处及信赖对方(既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2)、回避型的成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他们也因分离不可避免而害怕付出情感(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不怕被抛弃,但害怕亲密);   3)、焦虑—矛盾型的成人,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于吓跑了同伴(相信他人,而不相信自己,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怕亲密,但害怕被抛弃);   4)、恐惧型的成人,这些人认为自己不值得爱……回避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的痛苦(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     值得多读的好书
  •     非常通俗和流畅的一本书,我几乎一口气读完没有停下来。后期重读再对照其他教材整理了知识点。
  •       还没有看过,不过我现在正在学习人格心理学,书是教授选的,不太有趣,放假的时候找这本来看看。我现在正在准备考试,自我感觉人格心理学是我目前为止学的最难的一门专业课,教科书上全是理论,需要记忆的太多,考试也是很有负担,看不进去书拉。。痛苦中。。。
  •       人格——情景争论
      什么是偏见?
      怎么利用偏见?
      怎么改变偏见?
      1)什么导致人们遵从群体动力?什么导致要这样做?
      2)群体动力的本质上什么?
      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因素
      1.一致性
      2.表态
      3.责任
      4.个体与文化
      5.施加压力的群体
      首因效应与印象线,信息的先后次序
      a.史蒂夫是一个聪明勤奋、冲动、挑剔、固执、好嫉妒的人
      b.史蒂夫是一个好嫉妒、固执、挑剔、冲动、勤奋、聪明的人
      
      稀释效应指的是中性的或无关的信息弱化判断或印象的趋势
      
      
      社会解释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2.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3.自我偏差 1.自我中心思维2.自利偏差
      
      自我辩护
      为努力进行辩护???
      为残忍进行辩护???
      
      偏见的五个基本原因
      1.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竞争与冲突
      2.替代性攻击
      3.自我形象的维持或地位
      4.性格性偏见
      5.对现存社会规划的遵从
      
      
      影响抵制
      1.坚持立场
      2.用以支撑的知识
      3.进行预防措施
      4.自我生成的防御
  •     欢迎关注万千心理官方微信:wanqianxinli1998
  •     我从图书馆偷了这本书。。
  •     thanks for sharing
  •     国外的教材比较好读。
  •     多理论。少应用
  •     人本主义
  •     读了这本书,让我产生进一步读其他心理学著作的欲望。不像有的心理学入门书,能直接把读者给吓跑了....
  •     有空了想找英文版的读一下
  •     范逢春老师推荐书籍
  •     心理学不教给我们改变现实的法门,而是让我们学习接受。这个学科的最大秘密就是在改变心态之后,允诺我们发现现实真的可以被改变、甚至已经被改变。
    .....这话说得。。。人活着不就是凭一个心态么,改变世界的事慢慢来
  •       本书通俗易懂,详细的介绍了人格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及代表人物,引人入胜。作者陈会昌是我尊敬的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学术造诣深。值得细细品味。
  •     至少能让人看懂
  •     讲解比较清晰 很有层次 把精神分析特质流派生物学认知人本主义行为和社会学习这几个很重要的六块都很有逻辑涉及到了 赞。
  •     有点难。。。还没有图片。。。5555555
  •       很差的书加很差的翻译,这就是我看过后的评价。如果不是要作为上课的教材,我实在没有勇气继续接受这本糟烂的书的折磨,对新精神分析的介绍基本就是个门外汉的水平,翻译书的人竟然不知道客体关系,只知道个对象关系,很雷人。。。。
  •       对心理学现在较感兴趣,整在努力的补充
      
      我查到的一个解释跟大家共享下:
      
      人格心理学也称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心理学基本分支学科。
      
      人格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心理学中最吸引人的范畴之一。西方心理学中,自心理分析学派诞生以来,几乎没有哪一个心理流派乃至心理学家的研究不涉及人格,并且衍生了众多的人格理论,对人格从各个角度各种途径进行了研究。
      摘自:http://www.psychinese.com/Study/Html/2009/03/358.html
      
      难道这本书我也看必须得看?,, 呵呵 努力下 ,谁有电子版的啊……
  •     好!就一个字。
  •     我喜欢心理学可能是因为在普通价值观中我的性格,或者说人格是不够好的,是缺点。而看完心理学的书把这种缺点转变为特点,慢慢地接受自己,找到自己行为和思考的模式,学会与自己相处。既然我是一个抑郁的人那么就按对待抑郁的人来要求自己,也算是得过且过了,心里不那么不平衡,不会总觉得“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别人一样阳光开心呢?”无法治愈,那么就尽量与抑郁和谐相处,慢慢提高对自己的包容度和满意度。
  •     好像侃侃而谈,我一遍下来却不知道楼主想表达什么中心。
  •     没有完全看完 。看了一大半。理论性的东西太多。有点饶。
  •     不是此版本,对影视作品最喜欢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理解
  •     看lz多次提到这本书,读读去。
  •     这本书我看过,当然我只是一个业余的爱好者
    所以不用担心考试,在这样的心境下面,看这本书很有意思
  •     这个也是行为主义和认知方法的争执和共存情况。
    行为主义从行为效果上看是比较有效;认知理论在主观效果上明显,以认知为导向而非行为。认知理论让你明白运动的本质,行为主义教你怎样去运动。
  •     佩服老外写书这么浅显易懂,用了很多例子,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极大兴趣,还没看完,却一直回味初看时的体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