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咖啡店之歌》书评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3
ISBN:9787506331890
作者:朱少麟
页数:325页

自由是什么

刚刚终于把整本书看完了,想了很多,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么说吧,或许我也一样,害怕寂寞,渴望自由,却可能或者已经在失去追逐自由的能力,对自由的定义也逐渐模糊。什么才是自由?谁知道,每个人的答案都相同吧。小时候总在渴望长大,幻想着有朝一日长大了,就再也不用受老师,家长的管束,认为这就是自由。现在长大了,毕业了,开始接触社会,按理说应该自由了,没有了大人的管束,可是为什么一点自由的感觉也没有,感受到的反而是更多的束缚。自由存在吗?如果是,那它又在哪里?我想它是存在的,至于在哪里,或许要我们花上一辈子的时间才能找到答案,有或许永远找不到,就像这宇宙一样,人类不停地在探索,总想多了解一些,到最后发现,我们了解地不过是它地凤毛磷角而已。生命是什么?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梦想,还是苟延残喘,为了一口气,拼了命似的努力念书,努力工作,努力得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到最后了回想起来,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什么。这本书唯一让我觉得一点不足的地方就是,作者把结局处理得太过伤感了些。或许有的人说,这样才深刻,才真实。是吗?我不知道。应该是我不够坚强,总希望在故事的结尾处看到相对圆满的一些结局,明知道不真实,可是那有何妨呢,骗自已也好,安慰自己也好,就当做是在如今越来越现实的社会留给自己一丝喘息的机会。而不是留下一个伤感而又无奈的背影,让读完的人再细细咀嚼那抹悲凉。

20岁的伤心咖啡

伤心咖啡店。这个店名来得偶然,几位一起开店的朋友凑到一起更是偶然。然而他们都是那么的个性鲜明。是的,就像是素园说的,他们有一位共同的神,那便是海安,那位完美的无可挑剔的男人,内心却是没有爱的——就像吉儿说的“全世界最冰冷的地方在海安心里”——你说他没有爱吗?他却狂热地爱着他已经死去的双胞胎哥哥海宁。——可是,这是不是另一种纳西索斯式的自恋呢?小叶。热爱美术,颀长清秀的女孩子,然而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从嘉义来到台北后,她组建了一个不良少女团体,一直过着小太妹的日子。后来……后来遇到了藤条,把她招进公司,于是遇见了海安。怎么能相信?只因为海安喜欢男子(那是他心中最隐秘的一个伤口,他的哥哥海宁,这只不过是他的掩饰),只因为在同事们都夸他可爱时他的一句话“哦?要是个男孩就好了。”她便把自己打扮成男孩子,除了朋友和父母,任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即便是打扮成男生,而且是帅气俊秀的男生,海安也不会爱上她的。她懂得,但是依旧默默地为海安做着一切。在海安车祸的时候,只有她一直守在身旁无微不至地照顾。没有结果的爱,终于缥缈在风中…………主人公海蒂,她是如此平凡,在我看来又是如此传奇。由于家庭事业的不顺心,她偶然来到伤心咖啡店,从此她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最终竟然死在马达加斯加。为了那个海安追随的耶稣一样的男子。什么是自由?这是海安和吉儿一直在争论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心底的疑问。“自由并不存在,这两个字只是人类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自由像风,只存在于动态中。”“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我想,海蒂之所以放弃目前前途光明的工作,完全是由于心底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并不是受到所谓的海安的蛊惑。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考个好大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有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有房有车,有安逸的生活,为子女创造优越的环境。好,这便是当今的价值观,很可悲,我们已经被集体催眠了。问问自己,你的价值观究竟是什么?是否可以在某个路口转个弯?比如,有个好工作,拼命工作,是为了比别人先一步拿到足够的钱,然后急流勇退,辞掉工作,忘掉一切烦恼,去实开始践自己理想的生活!马达加斯加的土著与我们有区别吗?没有。我们舒适的标准是在落地窗的大房子里,品品下午茶,看看影碟,而人家的快乐是在荒原里望夕阳而息或者打到一条大鱼。也许这是巨大的差别,但是我们和他们,此时却获得了同样的快乐。也许这种想法是无法被接受的,因为除了个人的理想和自由以外,我们还肩负着社会的责任。是的,我们是群居动物,我们需要为这条链子里的其他人负责。我们要赡养父母,抚养孩子,建设祖国。于是我们便被这样机械化了,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为了自己的感觉而活!”这是一句多么响亮的口号,然而,何时才能投影到我的生活……

海安!

  看了这本书的书评,有人着重于评论存在主义。对此,我不想评论,网络本来就是个让人抒发个人意志的平台。此外,我认识不深,对于许多的观点,别人深入地去阐述了,也就不在赘述。  虽然个人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是从感性的观点,海安和吉儿是我在书中最喜爱的人物。喜爱海安,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美丽人物的幻想,应该说,海安是每个女子心中的完美。。。  而对吉儿的喜欢,不仅仅是她的美丽,事实上,比她美丽的,大有人在。是对她的旺盛生命力的欣赏。对书中吉儿所说的“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意志的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 ”  书中的女子,似乎吉儿能够在海安鬼魅的魅力中全身而退,这与她的清醒是分不开的。

怎么——马蒂

怎么会有这样的巧遇呢 让她遇见了他 遇见了他们 她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倘若换成我  我也会选择遇见 但我不会追随海安 我做不了马蒂 为了给他的生命注入颜色 而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换回来的 是他眼角的一滴泪面对如此危险的男人 我会像吉儿那样 对他敬而远之 不同于吉儿 我长不成和他并排的树,我没有那么丰厚的生命  所以 我只能像林达那样 心有所动 仅仅如此罢了可怜的 小叶 为了海安 而不惜改变自己我也曾经做过小叶 而试图读一些根本无法理解全然不感兴趣的书 去迎合一个男人的审美但我终究不是小叶 我放弃了那个男人 和他带给我的痛苦生活尽管这放弃 也是一种痛苦 书里写了很多我想说的也写了很多批评我的人说的话那么答案呢 没有答案 答案的本身也只是一种经历改变是一种经历 维持现状也是一种经历反抗是一种经历 顺从也是一种经历留在台北也好 去马达加斯加也好都是一种经历逃不过轮回唯有死亡 才是彻底的改变从未经历过的改变所以 马蒂必须死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素园说,要在这命运里 挖掘出属于我的乐趣和空间没有人是真正自由的即便完美如海安 有着一切神赐的天赋以及世人的宠爱他还是被束缚着 他有他拼尽全力想要却得不到的不知道文章最后写道小叶上了一辆跑车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个男人是海安吗还是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关于梦想与未来

毕业前看了<伤心咖啡店之歌>看完后,我只能说深深的觉得台湾与大陆的不同.台湾,有海安,有马蒂,有小叶,有藤条,有吉儿 ...而大陆,只有藤条.成功中的藤条和失败后的藤条老师站在讲台上教我们怎么做营销,她说营销是中国最赚钱的职业于是每个人便以此为目标有钱了 你成功了没有钱了 你失败了就像当初你们用成绩来衡量我们一样我们不是印钞机我们有脑袋有思想有自己想要干的事情为什么社会主义在讲怎么赚钱而资本主义在告诉我们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关于未来,是不是真的那么简单?

生命在于体会和经历

起初看到舍友从图书馆借来的这本连封面都不见了的书,不怎么感冒,后来偶然翻起,顿然被里面主人公马蒂的生活吸引住了,最近真的很怕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自己会和马蒂的状态很像,找了份不紧不慢的、可以供自己生活的工作,随便嫁个人,永远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没有激情,更没有目标。书上说:马蒂在山顶顿悟了,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追寻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体会和经历,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都有他们的课题,去经历和克服这些课题就是生命的全部使命。突然觉得这句话说得挺对,我们不是为了未来怎样去生活,而是为了经历和体验去生活,为了现在的生活本身。在书的最后,马蒂和伤心咖啡馆的其他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我想,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可能会像素园一样,安于当下的生活,做好当下,并从中体会到满足和幸福。但是,我希望的生活是像吉儿一样,可以永远跟随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良心走下去。但到底能不能呢?加油!

今天你自由了吗?

如果是中学时代接触这册书,或是更年长些、生于70,或如作者般66年生人,那么读完后或许会更为震动一些。或许还会如别的懵懂少年一般,颤抖地、带着那个年级所特有的敏感忧郁,眉头深锁(或是假装眉头深锁),开始为赋新词强说愁,思索类似于自由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类深奥而空洞的“愤青版十万个为什么”。其实谁都不在乎也找不出那个最终极的答案,我们只是需要那种标新立异的姿态,来显示我们立誓走一条和前人不同的路的决心。我们把因自己的狭隘而造成的偏激易怒,归罪于社会或制度的种种令人发指的弊端。当暴躁的青春期过去,现实总会把飘在空中的我们拽回地面,至于那拉不回来的极少数,就在我国人口中占的比重而言,绝对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为什么此书中的有几场辩论在今日看来,说是深刻不如说是做作,刻意的程度甚至让人觉得有点滑稽。虽然作者努力营造出种种情境,来让论辩不显得太突兀和架空,但生硬感依然难以消除。特别是海安和吉儿的关于个体自由和集体自由的争论,显得非常强迫性且钻牛角尖,他们两个的轮流掉书袋并不见得增添了几分说服力。把自由挂在嘴上当山歌唱的人,就好比用“今天你吃了吗?”的语调说“今天你自由了吗?”真是傻得可爱。去年12月的诚品好读里因为介绍作者的新书,而刊载了作者的系列介绍、访谈,以及读者的感言,其中有一位的点评可说代表了我的部分观点“…那中间的论辩让我觉得很无聊,也没有达到真正的深度,小说的后部分也很怪,有草草结束的感觉…”虽然还不至于无聊,因为只是寥寥几句,而正因为只有寥寥几句,所以什么都只能草草掠过,根本无法挖掘,有用专业名词唬人之嫌。而情节方面后1/3段缺乏必要的过渡连接,似乎作者那些新鲜的想法和念头一下子枯竭了,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车祸之类的老套路都用出来(或许在那个年代这还不是老套路)。对于各主人公行为上的突然转变,缺少铺垫和心理剖析,有也是草率而含糊,仿佛处于一种失控状态。然而这只是一个小瑕疵,此书的硬伤还是人物塑造与情节。 首先,主人公马蒂似是一个消极抵抗者,然后她在遇到伤心咖啡馆一行人后,发生了某些转变,之后更是大彻大悟,然而就如作者所说,“生命的意义不在追寻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去体会与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在马蒂意识到这点后还不远万里前往马达加斯加,给我的感觉就是她此行仿佛是为了给海安这条线的结局一个交待而不是出于主动。至于最后她的死,则让人困惑,作者大概是想加深人生无常的荒谬感,但更让人感觉她对自己抽象的回答(生命在于体会与经历无论在哪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给与投影,她不知让马蒂回归社会以后,从事怎样的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才是实践了她的人生领悟,所以干脆让她死---一个最简单的让读者震撼的方法,但是一旦滥用便适得其反,透出几分无法自圆其说的心虚。海安,则是一个塑造得过分完美以至与现实严重脱节的角色,作者力图在他身上凸现轻与重、肤浅与深刻的强烈反差,用他来体现“黑暗并不能造成阴影,光亮才能。”致使他的部分如台湾偶像剧般过于戏剧化与牵强,而对于他所有矛盾行为的解释,竟是因为追求一个冥冥中与幼年夭折的胞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流浪者不成所致。至于用来与海安作对比的吉尔,塑造的比较完满,虽然写她从舞者到记者这一“好潇洒,就这样放弃了原本的生活。”的转变还是跳得太快,但至少她的执著信念始终统一贯穿。然后说到这本书的定位。乍看书名大多数的人都当是消遣类言情作品,或是想起另一部经典作品---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58868),然而作者却是想往严肃的路线靠,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这或许就是让许多读者觉得此书非同一般的出彩之处。当你以一本爱来爱去仅供消遣的通俗言情小说的标准来期望它时,它显然给你更多的人生启示和意外惊喜;当你想寻求一点哲学思辨性却被严肃读物搞得云里雾里、头大之极的时候,这本书恰能用通俗的方式点到为止。此书有许多精彩的灵光乍现的亮眼之处,其中的一些颇费心思,颇有深意的语句也让人回味。虽然没有反复重读的冲动,虽然作为处女作还有粗糙之处,但俗话说瑕不掩瑜,这还是今年第一本让我通宵一口气读完的书,它确实能激发思考,如果你平日疲于奔命不太爱思考,它虽不足以激起千层浪,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的。比如最多人引用的那句“让自己在社会上定位。马蒂默想着,多少人因为这句话,同时就让自己在生活中定格?”还有这组对话“好潇洒,就这样放弃了原本的生活。”“是放弃,但不是损失。”有相当浓郁的生活哲理味。 个人以为特别适合20岁以下的年轻人阅读,会产生不少共鸣,仿佛将你心中那串储藏已久、但不可名状的疑问都一个个牵出来了。至于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成型的成年人,虽不能完全赞同,但读到暗合心意之处、回想起自己成长的蜕变过程,还是可以会心一笑。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插句题外话。作者的新作《地低三万尺》,风格体裁都与前两部有大不同,可见作者是一个勇于自我突破的人,并且充满潜力,令人十分期待新书简体版的问世。

值得读第二次的书

过于优美的的文字,看多了觉得矫情。但即便矫情,一本书讨论的主题决定了他的高度。这星期我在读《伤心咖啡店之歌》,我觉得每一个对生活困惑、向往自由的人都值得读一下这本书。《伤心》是一本讨论自由的书,里面有一段异国冒险让我想起了讨论人性的《少年派》。《少年派》选择了救赎,《伤心》选择了超脱。 诚然,这本书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并不是很好。读前半段的时候,我讨厌海安很讨厌玛丽苏的设定,我不习惯里面教条式居高临下大段大段关于自由的讨论。很多角色之所以要说话,只是为作者想表明的道理进行铺陈,而且这种铺陈过于刻意。这样很说教,也很装逼,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作者在写作上的不足。但读到后面太豁然开朗了。海蒂参与讨论那是她对自由的思考,旅游、登山的时候那是她对自由的领悟。这是一个“从了解到明白”的过程。在这个信息社会泛滥的社会,太多道理,我们听过、看过,但不懂得。我们对很多事会心存顾虑,也说不清是好还是坏。这本书我会继续看第二次,第三次的,我不期望自己的思想和作者完全同步,但我知道每一次读都是一次思考和洗礼。

伤心咖啡店

如果只能推荐一本书,我会选这一本,台湾的作家朱少麟的《伤心咖啡店之歌》。一个继三毛之后台湾新流浪文学的代表,什么都可以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关于自由的书。这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却写的相当老练。不想单从存在主义去讨论书的内容,因为这并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哲学小品文而已,而是一部关于自由、爱和人生的寓言。自由,怎样才算自由呢?为了自由,我们要放弃多少?自由了的我们会幸福吗?一直以为,自由是我们最在乎的,其实呢?我们真的敢让自己自由吗?自由,无关爱情却是关于爱的马蒂、吉儿、小叶;海安、耶稣。。。你是谁?我想是谁?我会是谁?我该是谁?第一次读是在四年多以前,伴着同时期读的三毛,后来的安妮,我的流浪梦由此慢慢成形。第一次读,我以为自己是马蒂,我要找那个叫做自由的出口,在束缚和放逐中间,我会选择后者。这样的情结带来了灰色的情绪,颓废中我决定不再看这本书。两年后,当我再次重读,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天空。要做吉儿。要脚踏实地,才能保证独立完整的人格;梦想永远都在,在自己心里;不用放逐,也可以让心流浪;找到虚无与现实的交界,沿着这个界限行走。然而有很多问题仍旧是问题,过几年我会再看一遍,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ps.第二遍重读后写的旧闻,如今的朱少麟早已走出自由的全套,看见了全新的自己。而自己呢?

骨瓷 蓝色 咖啡杯

Hi,那群追求自由的人们,Hi,那群羡慕自由的人们生命,爱,自由;生命爱自由,自由爱生命;没有绝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爱,只有绝对的生命,你,我,他,这一辈子,这一生,就这么多的时间,我们在追寻什么,自我放逐,自我增值,自我实现,还是打算用尽生命来成就自我迷失,惶惶不可终日。相比马蒂的放逐,海安的放纵,耶稣的迷茫,我更喜欢吉儿,喜欢小叶,喜欢吉儿为爱冲撞,即使衣不蔽体,体无完肤,喜欢吉儿,拼命工作,拼命努力,做了就要做尽。喜欢小叶,扎根于自己爱的幻觉和梦想,为梦而活,即使那么缥缈,喜欢小叶,无条件付出,无悔的执著。马蒂的经历很现实的告诉我们一个普通人,即使她有丰富的内心活动,她是思想的巨人,她追寻绝对自我的结果就是如此。也只能如此。人,活着,是一种经历,死了也是一种经历。

虽然很小资,还是值得推荐

周六起床,吃过一碗杂酱面后,眼皮紧接着沉重起来,俗称“饭后瘟”。好想继续睡,好想继续睡……算了,不和自己对抗,拿本睡前书回去接着睡吧。于是走到隔壁的书店租书。睡前书不好找,感官与精神的平衡点难找,太生涩的大脑紧张,太流行的如同嚼蜡,太文学的对不住大师,太陌生的承担风险,太熟悉的心不在焉,写得好的怕太兴奋让人睡不着,写得烂的怕失去寄托更睡不着。找到一本适合的睡前书比读全四大名著难。在我眼皮发沉失去耐心时,在书架下抽出这本《伤心咖啡店之歌》,一个青春浅薄忧伤的书名,序言看到吴淡如的推荐,封底看到作者的侧面像片,是台湾MM写的,大家都称她为“天生吃这行饭的”,那应该点不容置疑的本事。翻到第一页,看到开头的第一句话:“根据科学家的观察,北半球的台风是以逆时针的姿态,席卷附近所有的云块,形成一种漩涡状的风暴。所以,如果你有机会从四万尺的高空看下来,就很容易了解,为什么台风外圈的天域,是如此被搜括得干干净净,晴朗无云。”好利落的手笔,发沉的眼皮被蛰了一下,清醒过来。以期待的心情翻下去,持续着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张力,空气仿佛都不同寻常的紧张起来,是高手。就这本了,满意地带它回家。窗关上,窗帘合上,躺下,台灯光调到中档,枕头垫高,抽出一根烟但不点着,矿泉水立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一切富足,一切安静,不必仓皇,我们有的是时间——开始翻书,拒绝前言的诱惑,从第一章第一个字重新读起。这是一个极好的开头,平中见险,三重时间的倒述丝毫不零乱,主角的境遇靠近欲爆未发的临界点,就此带出本书的命题,如此清楚、熟悉而迷茫,贴近读者的自身体验,令人有这样的感触:是啊,就是这么回事,但从来没人说出来过。于是大家沉溺进来,随同文字寻找出路。这本书最初给我一种古老而新鲜感受:它在尝试“说困苦”。这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现代得大家达成这样的共识:人定胜天。我们的伤口如此的浅显易懂,一把剃须刀也可以让我们觉得世界美好,媒体大声宣告这是一个消费时代,我们可以娱乐,游戏,征服,颓废,疯狂,发酸,发嗲,但必须学会无视悲伤,因为全世界不能同你一起哭,你要与全世界一起笑。我们憋着劲学习处理情绪,四肢健全,头脑发达,如果不幸内伤,可以唱情歌,抽烟,旅行,喝酒,跳舞,假装一时软弱,明儿又是新的一天。你怎么可以象马蒂,所有的事情都被她搞砸了,却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混乱,软弱,半途而废。一事无成本来就可耻,为一事为成难过更无意义。通过马蒂三十年的经历,完整呈现的她困惑,难过——不可超离忘却,甚至不能坦白,那是一根丝纠葛成茧,外面看上去安静封闭,内在蜕变的痛苦,只能“捱”着。转机的出现却是可遇不可求。角色一个个登上台,当海安与马蒂碰上面后,我便把正剧留在醒后再看,合书睡着,没有梦,发沉的下午,从3 点变成4点,4点变成5点…醒后再看,速度放得快些了,吉儿的故事,小叶的故事,海安的故事,碰撞中发生核变,对立的观点,不同的出口,他人即是天堂,他人即是地狱。小小的和解,看上去很容易,为什么会等了漫漫几十年?最终回合,走来和解的是居然自己。“自由”这个词在圣诞之夜被严肃的谈起,类似几段对话,推进了意识上升,回旋——自律才可自由,爱才可能自由,自我就是自由……没有人会满足于答案,人只会满足于内心。奇怪的是从马蒂决定去马达加斯开始,我认为本书已经可以结束,后面像续集,交待埋伏在前章预言,将水倒入容器以便告诉别人水是什么样子的。被称做空灵,还不如被称为玄幻。与开头相反,险中见平。最后看前言,原来朱少麟MM写此书不过毕业几年,能这样也不错了,连托尔斯泰写到后期都有一股子虚浮,可以被原谅,并也可以继续期待的作家。

与无论错

这本书,是我半年前看的,也是我刚刚踏入社会读的第一本书,也许书中的一些观点触动了我,或者影响了我,一直很想写一点感想,尽管我的语言和文字表达都到了连我自己都不敢看第二遍的地步。可随着时间,我慢慢的感到了困惑,我们每天的生活是为了什么?亲情,友情,爱情,还是金钱?为什么我有最恩爱最爱我的父母,却还要想宠爱我的奶奶呢,为什么我有一个生死之交的朋友,却还会感到无人可以倾诉呢,为什么一个条件很好的女孩,却不能相互安慰。不知道为什么。海安说的,要诚实的面对自己,绝对的诚实,但现在我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越进入社会,我就越困惑,诚实是什么概念,是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欲望,还是诚实的做自己想成为的人?有时候很害怕想以后,一份体面挣钱多的工作,但前提是有时候你连花的时间都没有。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但前提是要门当户对。结婚生子,孝顺父母,又一个循环,成为挣钱的机器,延续后代的火炬手。我不是反对这些,我只是现在提不起情趣,也许我会很乐意的承担起这一切,但我知道,某个深夜我又会在电脑前写下同样的文字,或着某次大醉后恍惚中困惑。很想像父母一样,对于生活意义不去询问,只是经历,但发现脆弱的神经不时的就会痉挛。思想上的神经衰弱,恐怕只有自己明白。这本书,有人会说装逼,或着说没有任何的积极的意义。如果现实中没有海安,马蒂这样的人,至少有个人跳出来写本,说说也不错

台风天,和自己聊天

昨晚听说台风“妮妲”准备造访深圳,晚上回到住处时风雨已经渐渐起势。深圳的同事说,这里并不经常有台风,那么说来出差一次就赶上台风的我,还真有点小“幸运”。草草睡下,一夜无梦好眠,来深圳后第一次睡得这样踏实,自己也惊讶。大概是因为台风的缘故旁边的工地终于不用一大早就施工?大概是因为昨日终于鼓起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解开了一些心结?又或者只是因为路过一家喜欢的店买了两条连衣裙吧。早上起来拉开窗帘,想看看这台风到底长什么样,一看惊呆了……这哪里是下雨,窗外分明是挂着个小瀑布呀!高铁城铁全部停运,数百航班停飞,一场台风让这个城市都睡着了一般。◆◆◆老实说,听说台风要来的时候,我是有点小激动的……因为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故事的开始,就是从一场台风而起。这部小说的名字叫《伤心咖啡店之歌》,作者是台湾作家朱少麟。开头是这样写的:“根据科学家的观察,北半球的台风是以逆时针的姿态,席卷附近所有的云块,形成一种漩涡状的风暴。所以,如果你有机会从四万尺的高空看下来,就很容易了解,为什么台风外圈的天域,是如此被搜括得干干净净,晴朗无云。 “马蒂在失去视觉前的最后一瞥,就是看见了这样湛蓝澄净、宝石一样的长空。”我也想看到那样“湛蓝澄净、宝石一样的长空。这部小说是在读大学时从图书馆看到的,后来前前后后买了两版纸质版(大路和台湾的版本),还买了电子版——去年出差成都时有一天晚上非常想看,幸好带了kindle,幸好kindle上有卖。完整的阅读,大概有四次吧。故事中的女主角马蒂,在台风过境后无处可去的情况下走进了一家名叫“伤心咖啡店”的酒吧,在那里,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同类”,也明白了生存和自由的意义。◆◆◆这本书陪伴了我许多个夜晚。摘几段文字如下:“黑暗並不能造成阴影,光亮才能。”“当你说你不自由时,不是指你失去了做什么的自由,而是你想做的事得不到别人足够的认同,那带给你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压力,于是你觉得被压迫,被妨碍,被剥夺。马蒂,翅膀长在你的肩上,太在乎别人对于飞行姿势的批评,所以你飞不起来。”“珍惜一个人的方式,就是一丁点都不要拥有,只要从旁边陪陪他,作一种温柔的衬色。只有这样子,才不会失去他。”“因为人来的地方虚无,人要去的地方也虚无,所以中间的这段人生,是满溢人性冲突的、纷乱的过程。如果不是尽其可能地去体会人生中的一切,那么如何去融合、化解以得到神的虚无呢?”“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寻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去体会与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

不要被这个书名迷惑

美好的开头 悲伤的结局二十几岁后的梦醒时分你自由了么作者细腻的描写帮助我们身临其境的与每个角色交流沟通生命的意义何在自由与责任的辩题是不是就像阿信所说我们仅仅只是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自由本是虚无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仅仅是因为看了《地底三万尺》后种种迷惑不解,以为可以从朱少麟的第一本所谓的尚未成熟彻底的这里寻求答案。一开始我,以为懂了。马达加斯加的荒凉和台北的拥挤,我以为这仅仅只不过是普通的某些逃离和回归。后来再看到那些存在的矛盾体,如店里一动一静的两只猫,又或者是灯红酒绿的海安和朴素形骸的耶稣,还有自由像风而求得自由静止便不再是自由的论调,到马蒂舍弃一切奔赴马达加斯加的时候我仍然看到的仅仅是土豪海安挥金如土般的朋友的重要性。直到马蒂逝去的那一刻。从未想透的耶稣和海宁之间的关系,也从未想透耶稣为何要舍弃那个死亡的村子,从未想透海安因何要爱着耶稣,想不透耶稣这样活着的意义,难道仅仅是因为彩色的海安的世界需要黯淡的灰。其实,想不透,就不需要想透。幸好我的生活里没有出现过海安这样的人,朱少麟有除了海安外都有生活中的影子,海安这样的人本来就不应该存在在生活中。不幸的是,我曾经羡慕过这样的生活,崇尚金钱的挥霍。海安对耶稣的爱,我始终不懂,不是不懂同性之间的爱,即使他最后和他走了,成了压垮小叶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也好,没有过分描写的过程,看到结局的我便了无牵挂。我也曾以为我要成为吉儿那样的人,成为社会上社会上所谓的优秀的人才,成为周围艳羡目光的中心。然而,我更希望吉儿还是那个想跳舞的吉儿。吉儿和尚保罗的离去我也不解,仅仅只能理解成为她终于要去做点事情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还有小叶,不知道她最后上了谁的法拉利,即使有人说海安,我怀疑。因为如果是海安,小叶不会上吧。她值得更好的人。藤条只有在监狱之中才看得到自由。或许我只能成为素园那样的人,曾有颗像马蒂那样想逃脱拥挤的心,也有将对海安爱慕深埋心底,甚至想像吉儿那样努力成全梦想,也有如小叶般地依赖伤心咖啡店。但最终仅仅要的也只是看到丈夫和小狗玩耍时的安于现状。逃离台北又如何?梦想的花莲何尝成为不了另一处台北。谁的心里都有两个自己吧!爱人会不会是那个从来都没有遇到的自己?追到风又怎么样?能被追到的就不是风!最后还有一颗从未改变的心。

遥远的时光

最早在学校的图书馆看见了这本书..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很幸运可以发现它..到目前为止,是我最喜欢的书..虽然看的时候会有种莫名的忧伤.现在我在的城市的书店找不到这本书了.但那些遥远的时光,怎么样都不能忘记..

孤独没有界限,一如自由并无答案

很久没有这样彻夜未眠。一口气读完了《伤心咖啡店之歌》,已经接近凌晨六点。还没翻几页便觉得这是一部好作品。名字起得很通俗,作品却包含了一个巨大的哲学命题。开头有很多言情的设定,读完以后反倒觉得这不像是本普通的都市小说,倒有点像《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探讨了很多我们这代人正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困境,所以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城市的丛林中,当钢筋混凝土侵蚀了天空和土地,我们的自由便远离了土壤,渐渐漂泊无依。我们所有的痛苦皆来源于生存空间的狭窄,而没有归属感的人,总是很难拥有自己的家园。这篇小说很好地描述了这种想要逃离秩序却无法重建信仰的困境。海安的自由是超脱了人群的孤独,吉儿的自由是对人类的大爱,马蒂向往着马达加斯加的返璞归真,却一直在追求自由和遵循社会期待的两难境地中挣扎着。流浪的朝圣者“耶稣”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感情,拥有了一种以宇宙为视野的神性。或许是故事里的人物设定过于传奇,使这小说显得有点超现实主义,吉儿、海安和“耶稣”这些人物形象更像某种思想的化身,因为过于完美过于典型,所以显得符号化了一点。事业刚刚起步的马蒂辞职去梦想中的马达加斯加,却为保护耶稣而死去,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自由。似乎除了过于理想化的吉儿以外,并未给向往自由的人提供出一个实际的、可供参考的样本。只有戴着镣铐跳舞的藤条和素园,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朴素而坚韧地,在城市的丛林中,重复着日复一日的作息。但这并未减损这部小说的思辨性,因为自由这个命题实在太大,或许终其一生都难以找到答案。人生就和这个故事一样,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孤独没有界限,一如自由并无答案。无论在什么年代,人若想走自己的路,便要能忍受别人不能忍的孤独。因此天才向来容易早夭,顽强生活下来的多是平凡的人。对绝对自由的追逐必然陷入虚无主义的荒谬。而我们若非有海安的财富和资质,只能凭草芥之力去深入生活,在爱中与尘世和解,而并非执拗地追逐一个幻影,只见自己所乐见。女主人公经过一场生死苦旅,终于明白,作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能流下眼泪就是生命的伟大馈赠。孤独地活着并不难,难的是用一生的孤独,成就一个令人惊叹的符号,或者找到内心丰富的安静,无论结果如何,这个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值得纪念的历险。或许作者还是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让主人公获得了一种悲壮的解脱,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总有尽,宇宙永无垠。作为一个如此渺小的个体,或许我们走过的路,留下的泪水,便是存在的意义。

虚无

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是店长豪哥推荐给我的,记得那些日子,我们还在上早班的时候,一起讨论,什么谓真正的自由。伤心咖啡店之歌,其实就是在讲自由和虚无,现在看来倒是有佛家的意味,生命本身,和无生命比起来,一样的虚无,一样的没有意义~!

伤心咖啡店之歌网上观看地址

http://10000top.com/book/book_list.asp?btypeid=1827

一段伤心的旅程

我终于看到结局了,《伤心咖啡店之歌》的结局就是伤心么?还有什么?人生?莫名其妙的。看到最后就哭了,起初呢?是人生吧?给了一种选择自由,选择自我的理由。似乎告诉了一个方向,选择想要的生活的方向。所有人的结局,不明所以的结局。海安的内心,冷漠后的单纯马蒂的内心,颓废,自由,死亡 小叶的内心,笼中的爱情鸟,囚禁,死亡吉儿,素园,藤条,小梅,短暂的幸福

反思

看了震动很大,少有小说能这么赤裸裸地讨论自由的问题,马蒂所思考的,正是我感同身受的,常常觉得很不自由,为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被熙熙攘攘的社会大流硬推着朝前走而苦恼,想舍弃一些鸡肋般的劳什子,但又缺乏勇气。自由确实是捉摸不定、不可言状,这本书没有答案提供,但能提供一个感悟思索的机会,至少,我想到这本书时,如同香醇咖啡在手旁,顿觉清醒。现在觉得,也许心怀信仰和享受追寻信仰的过程,就是自由。

自由是什么?

自由是什么?里面,每个主人公经历了种种,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明白“自由”二字的真谛。有的人,注定不能一起走到最后;有些事,已经无法用对错来简单衡量;有些话,早已说不出口;有些寂寞,不是什么人都懂。马蒂,终于踏上了她向往多年的马达加斯加,却是这样的结局。曾经的“万人迷”海安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的电话也是含混不清。素园说,我们都被生活训练成了一颗螺丝钉。一颗精准、精确相似度极高的螺丝钉。与无奈相比,心中更多的是酸楚。被生存规则“收编”,将“本我”边缘化,这是自己期待的还是别人希望的?看过电影《死亡诗社》以后,上网,看到这么句解读:“拒绝改变,变得与大众一致并没有错,但拒绝与大众一致是条漫长的路。”如果有机会,就算朝闻夕死,我也愿意用尽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去拥抱、去呼吸、去狂欢。什么是自由?我想,马蒂比我懂得多。

就这样吧

一、篇名:《傷心咖啡店之歌》研析—-自由、生存價值及人生     二、撰稿:郝英琪。王玟惠。嚴鈺婷。郭鈺羚。王亭婷     三、基本資料     1.作品名稱:《傷心咖啡店之歌》     2.作者:朱少麟     3.出版項:民國八十五年/初版一刷/九歌 庫/台北市     4.頁數:三百九十五頁     四、原著摘要                  故事由主角馬蒂揭開序曲。馬蒂原本是一個對人生、自由充滿疑惑的     女子,由於他在人生的旅途上屢遭挫折,因此他對生命幾乎是徹底的     絕望了,直到某天,她偶然走進了「傷心咖啡店」-一個將改變它一     生的地方。傷心飛店裡的夥伴們,個個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他們常     聚在一起討論自由的意義,馬蒂從他們的身上學到很多事,也從這裡     了解到了自由的重要,於是她決定去自己夢想的地方-馬達加斯加島     去尋找自由的真諦。雖然在故事的尾聲中,馬蒂最後失去了她珍貴的     生命,而大家也都各自離去了,傷心咖啡店的一切成為回憶,但對於     他們來說,大家都體會到了自由的真諦,從近故自己的牢籠中逃脫出     來了。     五、正文     A人物分析      1.馬蒂:     一個渴望掙脫束縛,享受自由的女子,不願受制這規格化的社會,她     有著滿腔的熱情與勇氣,她想擺脫那可笑社會標籤的拘束,去尋找一     個屬於自我,屬於自由的國度。     世俗的眼光中,馬蒂似乎是位社會適應不良者,只會逃避現實,不願     面對真相,頹廢而不切實際,遊走在虛幻世界的極端。     馬蒂一度認為生命沒有存在的意義,因此生活那樣頹然,但她仍用心     去體會生命所帶來的一切。當他去馬達加斯加追尋夢想時他看到了人     性的衝突與矛盾,幾乎要再迷失在現實的漩渦中,最後,她終於看透     了生命的本質,生命亦變得澄清寧靜。     2.海安:     出生於豪門財閥之家,有著超凡拔俗的面貌和身材,豪放灑脫,他不     被禮數所拘束著,只注重自我,也不曾在意他人的眼光。     所有人都以海安為中心,每個都把海安當成生活的目標,在不知不覺     中愛上了海安,受到了海安思想上的影響,他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眾     人。     海安自由的解釋很原始,他覺得自由是野性的,那是一種純屬於人類     的慾望,不用經過文明的教導便知道去爭取的東西。     看來一味遊戲人間的海安,也許才是最最深情的人,不過,他愛的卻     是在襁褓即夭折的雙胞胎兄弟。     3.小葉:     一個來自南部鄉下的女孩,為了追求自己的興趣「畫畫」,而來到台     北就學。但是,她卻做了不同的選擇,她組過幫派,經常性的進出警     局,十八歲那年她又無理由的決定要找一份工作,因此識了傷心咖啡     店的成員,或許「自由」才是小葉真正想要的。     小葉她愛海安,她也瞭解海安,於是改扮男生一般,以朋友的方式     陪在海安身旁,默默的守著傷心咖啡店。「小葉是傷心咖啡店裡,養     馴了的另一隻孤單愛情鳥,甘心永遠踞守在籠中,早已放棄了飛翔。     那個籠子,是海安」。     4吉兒:     一個冷靜、聰慧的女性。     吉兒追求夢想的創傷,喚醒她夢想的另一面—現實、實踐;她曾罵馬     蒂:「生命在實踐,不在夢遊」。     吉兒對海安或許有愛,但她及時將自己從迷幻中拉出來,她早已看出     陷入海安情網的後果,將會是令人難以承受的痛苦。     5素園:     體貼溫柔,善解人意具有母性美的女子。     在現實物質與心中嚮往自由中掙扎,為了生活她不得不使自己社會化     ,但她心中所追求的仍是海安式的「自由」。     6藤條:     藤條,可說是一位標準的台北市民——為了掙錢養家而成了工作狂,     只想讓妻子小梅過著安逸的生活。不幸的是,他以自己人頭做擔保的     標會公司惡性倒閉,藤條被收押。     但是被關在牢裡的藤條,卻得到了解脫與自由,在那裡,他自在,不     必被工作所壓抑,不必汲汲營營於生活,也許這也是因禍得福。     B自由     自由的定義是什麼?自由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即使探討了這本書,卻     依然無法對自由定義出一個正確的答案,畢竟,每個人心中的自由都     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渴望自由的心。在怎樣的情況下人們會渴望     自由而去尋找自由?必定是感覺到自己被束縛住了。「當妳的智識,     妳的文化教養,讓妳意識到自由這個概念時,自由就永遠不存在了。     」(註一)每個人對自由的定義,會因為自己生活的環境以及心靈上     的成長而有所不同。在海安來說,在對自由有了意識之後,就是替自     由畫出了一個框框。如此,便永遠得不到自由,就是不自由。「自由     並不存在。這兩個字只是人類跟自己開的一個玩笑。」「自由像風,     只存在於動態之中。妳能夠捕捉風嗎?停止的風就不再是風了,那只     是一縷沉悶的空氣。自由也一樣,要不妳在追求自由中,要不妳就在     失去自由中,妳只能在這兩種動態裡懷想著可望不可及的自由,但是     妳得不到它。」(註二)這是海安的觀點。不自由就是別人,海安認     為要不是有別人,又何來拘束之中對自由渴望?而吉兒認為自由來自     愛,「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愛,還包括對一切理想的追求。當你心     中燃起那種火一樣的熱情,在自己的意志驅動下,全心全意,不顧一     且切阻礙去追求,別人非難你,不怕;環境阻撓你,不怕;因為你     已完全忠於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註三)以海安的觀點來看     自由或許不存在,吉兒卻主張以自身的信念行動來證明自由的確存在     。馬蒂一直充滿了不自由的痛苦,因為被道德規範所束縛,因為怕受     大眾指責,所以無法追求自己所要的。到底自我與規範之間如何取決     ?但若能了解自己的想法,而所做的一切都將有了自我意識的動力,     有了進而找到自我心靈的那道出口。     C物質生活對人格特質的影響     人往往得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中做出選擇,當然,能夠兼得兩者,     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是,能做到的人,恐怕是少數中的少數。在追求     物質生活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迷失了了自己,在社會的大染缸中。     回到娘家的馬蒂,為了生活,她聽從了父親的建議,到電腦公司去應     徵,做一個平平凡凡的上班族,有著穩定的工作,但她的內心仍是     嚮往著自由,她回到傷心咖啡店的世界,最後她拋棄了一切到馬達加     斯加,去尋找屬於她的自由。     素園和藤條看似傷心咖啡店中具”社會化”行為的人,不同的是素園     在不斷的掙扎,為了家庭,為了生活,她不得不追求追求物質生活,     但內心的她仍其實渴望著自由,只有在傷心咖啡店,素園才能感到     自由,所以她對馬蒂說”我在傷心咖啡店,存了一對翅膀”,她想擁     有美好的精神生活,迫於現實,那似乎只是一個”夢想”,她內心     在煎熬,還好最後她終於在兩者之間取得了平衡。     藤條他一心的追求財富,努力的想要出人頭地,看來眼中只有金錢的     他,出發點卻是為了讓妻女小梅和樂睇,希望她們能過著安逸快樂的     生活。錢或許不是萬能的,可是沒了錢的煩惱卻也是令人喪氣的,似乎     與成功一蹴可幾的藤條,落得入獄的悲慘下場,但在牢裡藤條看開了     一切,歲然身在牢裡,心靈卻感到了無比的自由。     D耶穌     耶穌為何看不到顏色?耶穌在本書中的精神地位為何?:耶穌在全書     中,似乎是一個出世的角色,更是海安迷戀的對象(我想自戀成分居     高),他就像是一個站在高山上冷眼俯視大地的隱者,對一切事物皆     了然於心,以致於他看不到顏色,顏色對他來講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他是一個無情的人嗎?也不盡然,只是把一切事物放在最適合的位置     上,而顯得過份理性,雖然,他看似透徹世事,但又似乎正不斷修行     中,他在尋找什麼?這樣的一個人,活在「人」的世界中,有何意義     ?不斷幫助人,又好像對人世很失望,我想,說不定,他是中古時代     某位偉大的哲學家轉世,繼續尋找難以透徹的「真理」。而本書最後     安排瑪蒂的死亡,與耶穌看到的第一個顏色,為瑪蒂身上鮮紅的血紅     色,是一個奇妙的轉折,瑪蒂在傷心咖啡店的一切及她的人生在一連     串的問號中,似乎就要有撥雲見日的一天,最後卻死於異鄉,也許讀     者的遺憾會比瑪蒂本人更多吧,另一方面來說,耶穌所受的衝擊讓     他突破了一個心中的界線,讓他進入了一個感性的人的世界,而看到     顏色,對耶穌來講,是一個新的開始,對瑪蒂來講卻是一切的終點,     以此為對比,延伸兩個從此不同的世界,對讀者而言,未嘗不是一個     新的轉捩點。     E主角情感的變化     1馬蒂     不正常的童年使她在十二歲之後,開始了冗長、不快樂的生活,因此     導致她對大學生活的嚮往,但那只是另一段悲傷罷了。在年輕薩賓娜     時代的馬蒂,愛上傑生,秉持著「重要的是你的看法,不要為別人的     價值觀而活」的理念,並為了這樣引來的失群和自卑深深受苦,成為     了不自由而痛苦的馬蒂,帶著更多的傷痕離開。婚姻失敗的馬蒂在徬     徨的生活無意中走入傷心咖啡店,遇到了一票頗不平凡的年輕人,因     而改變了她的一生。她才得到釋放,也得到了領悟。對馬蒂來說海安     扮演重要的精神支柱,但馬蒂很清楚自己不能愛上海安。為了自身的     解脫和對海安的愛,馬蒂她遠赴馬達加斯加苦心地想要找尋、探訪那     位讓海安沉淪的耶穌,這是一種對海安的愛的轉移吧!在真正的見到     耶穌之後,那一陣子跟隨耶穌的日子,馬蒂是越來越接近生命和自由     的真諦了。真正對生命意義和自由的領悟,是在攀至山巔的路程中。     一路上的經歷,使馬蒂慢慢地、一點一滴地對人生的意義有了明白     的概念,並在到達山頂後的靜坐中真正悟出自由的道理。最後馬蒂在     馬達加斯加悲劇的死於非命,可以說是一種方式的殉情。讓她帶著全     新的人生觀、讓她帶著滿懷的希望,離開人世,結束她既平凡又絢爛     的一生,走了……     2海安     備受青睞海安,是傷心咖啡屋的靈魂與心臟,卻又是失魂落魄的邊緣     人,正點出時下青年才俊之失。六個月大便因孿生哥哥夭折而「痛     失另一半」,他是故事中最深情的人,只不過他所迷戀的是在襁褓中     就已夭折了的雙胞胎兄弟。但在偶然的機會下,他遇到了流浪在馬達     加斯加的流浪者耶穌,也因耶穌長了一副與海安一模一樣的面貌,所     以海安就把他在這個社會裡所無法施與的愛全部都注入在耶穌的身上     ,最終,海安打破了耶穌的陶甕─如同海寧骨灰罐的陶甕,以碎片自     殘。他的自殘,其實是一種殉情,耶穌的拒絕,使他的心靈受到了很     大的衝擊,一向受到萬眾寵愛的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不知道如     何面對和自己如此相像的耶穌,只好以這種極端的方式,結束對海     寧,對耶穌,對自己的迷戀。     3耶穌     擁有與海安一模一樣面貌的耶穌,卻早已沒有了人間的情愛疾苦,所     以他對海安的愛無動於衷,對人間的生死也無所謂了。說他完全不為     海安動心嗎﹖也不盡然。耶穌的心,的確曾為海安的出現而搖擺動盪     了一陣。但終究,他追求理想的強烈慾望戰勝了人類最原始的情感。     後來,他選擇了逃避與拒絕來回應海安的愛。在耶穌目睹了馬蒂為自     己而死的一幕時,他三十多年來在深邃中的漫遊,終於有了暫時的終     點。或許意味著對情愛無動於衷的耶穌,有了一絲絲感情的波動。     4吉兒:     吉兒是一個自我意識很強、很主觀的女子,擁有超於常人的果斷力,     獨立、自主,對於自己的目標以及未來人生的藍圖,吉兒心理面十分     的清楚。二十二歲的時候,放棄了研究所的學業,獨自一人去紐約,     編織她的夢想,我想,在那兒她找到了自我,可以不顧一切,追求自     己所想要的,一切只靠自己,也只為自己,再也不需要為別人而活。     吉兒眷戀海安的,在海安身上,她看到了楊,同樣放蕩不羈,同樣     的目中無人,也沒有勇氣面對內心的聲音,所以在淺意識裡她把「     眷戀海安」這樣的念頭認為是愚蠢的,藉由挖苦、諷刺別人,來掩飾     自己脆弱的內心世界,不讓別人看透,武裝自己,自我防衛!     5小葉     可愛俊俏的小葉,總是穿著男孩的服裝。在故事中是最癡情的一個。     她愛海安,甚至不顧一切的只想追隨海安,不惜改扮男裝來迎合海安     。小葉以為她是為海安而活的,除了他沒有人能擄獲他的芳心,而     且一旦失去海安,她也會跟著香消玉殞。在親眼目睹海安與耶穌的失     蹤後,她的心碎了,她也終於醒了,支持他的動力既然沒了,小葉當     然也選擇了離開,離開這個傷心地,但也讓她回味無窮的地方--傷心     咖啡店。之後,她坐上了一輛保時捷,轉個彎,就不見了,找到了屬     於自己的目標及自由!

伤心咖啡店的自由之辩

《伤心咖啡店之歌》,某夜在咖啡馆喝咖啡的时候,好友的倾心推荐。我还记得当时我们两个陷在二楼靠窗的沙发里,从玻璃窗向下望去,狭窄的一片夜色,倒并无城市中心地带所特有的灯火辉煌,却也是沾染了霓虹的余辉,使夜显得不那么纯粹。浓郁的咖啡中,她说起了《伤心咖啡店之歌》,并引用了英国小说家安东尼•布尔吉斯(Antony Burgess)的小说区分法,说小说分为艺术小说和通俗小说两种,前者主要在写人,后者主要在写情节。而《伤心咖啡店之歌》则是一部着重于写人的艺术小说,文字中充满了哲学的思考。对于她的推荐我一向是看重的,于是次日便找到了这个小说的电子版(很遗憾现在已经买不到实体书),阅读计划却因为整日的忙碌而搁浅至今。幸而这一场假日的大雪,给了我充裕的时间,和急于摆脱乏味的心情。总体来说,作为小说,它的篇幅虽然远远算不上巨大,却并不是那么利于消化。通常,故事性强的小说更容易抓紧读者的阅读神经,从而激发阅读欲望与能量,催促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加快了阅读速度,以尽情享受故事所赋予的那种酣畅快感。而《伤心咖啡店之歌》,这的确不是一部为了写故事而创造的小说,其中人物并不是为了故事的完满而存在;相反,故事存在的价值,恰恰是使得它的人物更加丰满。甚至读到最后,连这些被作者用大量笔墨刻画出来的人物都可以忽略不计,重点,重点是什么呢?作者寄托在不同人物上的精神内核,他们的质疑和思考、挣扎和求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物之间的对话总是充斥着大段大段的争论与辩驳,为什么在做心理描写时不吝笔墨又极尽细致,为什么情节的发展时有突兀、故事的来龙去脉总是虚无缥缈……整部小说根本就是敏感、善思的作者对生命意义和生存方式的探求,甚至称其为作者与自我灵魂的窃窃私语亦非不可。绝对主角马蒂,从始至终,她一直活在一个巨大的问号里,她封闭自我,自成一体,自我灵魂与外在世界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张力。什么名利、地位、社会身份,对这些既定的价值观她不屑一顾却又深陷之中。她厌恶世俗,但无法不在乎世俗的眼光。那个关于马达加斯加的隐秘梦想,始终深埋在她心底并不时跳出来嘲笑她的懦弱和不诚实,这个她贪恋已久却迟迟不敢实现的梦,结果只能让她对现实世界更加拒斥,对自我的认知更加模糊,对生命更加困惑。她不置可否,她逃避,不仅逃避现实,还逃避自我,无休无止的逃避,没有方向,一片茫然。马蒂这个形象很有典型性,相信可以引起很多小文青们的情感共鸣,纵然现时代已于作者创作此小说的时代相距了10年有余,纵然海峡相隔、思想政治气候迥然而已。然而转念一想,现在的内地与当年的台湾又是何其的相像,同是经济腾飞、房价暴涨,同是物欲横流而精神堕落,传统道德的颠覆引发的价值观混乱造成了青年一代的集体迷茫。海安,一个近乎传奇的存在,他的首次出场,是作为别人口中谈论的一个名字——“店要有生意,第一要有好咖啡,第二要有好音乐,第三要有好风景,也就是海安。海安既然不在,人们为什么要来?”这些铺垫为人物的亮相赚足了神秘感,而这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这个人,海安,他的容貌完全超乎马蒂对一个东方男子的想象。”“上帝捏造这形体之时一定耗尽了他对人间的眷恋。”而这个人显然比他的容貌更加传奇,行踪飘忽,放浪形骸,家世阔绰,典型的极端自由主义分子。什么是自由主义?梁文道在《我读》里面的叙述可以视为不错的解释:“原始的自由主义在道德上主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多种不同理想的人生境界。可能你信仰一个宗教,根据这个宗教的指引上到你们宗教所说的天堂,这便是你最理想的人生境界。但对我而言,每天酒池肉林就是我人生的理想境界。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你没有权利把你的那一套理想的人生境界强加到我身上,我也不能强迫你跟我过酒池肉林的生活,因为没有任何人掌握真理,没有任何人有把握确定世界上哪一套理想的人生境界才是完美的,是绝对真实的。因此我们应该开放,让人人都有自由的思考能力,让各种各样理想的人生境界共存且彼此宽容,这样我们便能够彼此参考。或许我看一下你信的宗教教义,发现还挺有说服力,我可能会放弃我原来的想法,也可能是你放弃你原来的想法投向我这边。这种共存与包容就是自由主义的精髓……”(摘自《梁文道:我读》:《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什么——读王小波》)而海安的自由主义却稍显狭隘了,狭隘在于排他性,他蔑视与己不同的其他一切人生观;并将自己的这种自由主义发展到极端,宁弃世界不顾也要成全自我,最终走向了虚无。可是他的虚无又是那么的强大,以至于他身边的人们无不受到感染,使他俨然成了太阳神一般的人物。然而仔细想来,成全了海安之强大魅力的主要因素除了其颇具神秘色彩的虚无自由主义之外,还有他固有的自信和坚定。他从不在乎他的生活方式是否被世界认可,别人的意见对它毫无意义,因为他坚信只有自己的价值观是最正确的,其他的声音,都是噪音。暂且不去议论海安的价值观正确与否,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强大。这部小说里只有两个人是真正强大的,另一个就是吉尔。虽然和海安的观念截然不同,吉尔也是恪守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把它视为理所当然。只有吉尔和海安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只有他俩坦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他们自身,他俩都是自由的,因为他们摆脱了生为人的最难摆脱的藩篱,即自我的囚禁、压抑和矛盾。“自由”一词何其的浩瀚,又是何其的狭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也许在别人看来是种不自由,但只若自己甘愿,那便是自由的。如果你甘心被囚于笼中,就不要渴慕天空;如果选择飞翔,就莫抱怨血雨风霜。

我还在读。这本书哪句话第一次打动你?

我记得海安第一次想亲近马蒂的时候他说 你们都是半人“今天你得到我的吻,但你的心里想着明天,在应该感受的时候你却想着拥有,明天之后你不可能拥有我,所以你考虑着社会规范还有人际关系的种种束缚,于是你宁愿隐藏你的感受。你已经跟你自己剥离了,你只剩下社会化的一半属于你自己,天然情欲的另一半被你压抑。告诉我,做一个半人的滋味怎样?比较安全吗?比较崇高吗?”在应该感受的时候你却想着拥有这句话和我读书的时候某种心情甚为契合 本来懒散的在读的一本书 突然来了兴致 手头别的书都抛开 全心全意读它发现它有那么多让我感动的细节很多说出了我内心想要疯狂表达却找不到合适言语的悸动将自己觉得是古怪的想法常态化普通化这感觉和读村上春树的感觉很像每当想要写出一大段文字的时候 都感觉很无力我想是因为微博玩多了戕害了我 只是我想知道 非常想这本书哪句话第一次打动你?

生命的辩证法

作家出版社引进朱少麟的作品集是一个冒险,这本《伤心咖啡店之歌》我读了很久,每次都是在睡前读上几十页,作者本人被称做台湾版的村上春树,但在我看来朱志不在此,起码《伤》就体现了一种有节制的放纵的气质,读来并不轻松。和村上相仿的是作者书写的是当下流行的城市文学题材,但将本书简单地划入城市小说又显然是不明智的。它是社会问题小说、哲理小说、存在主义小说、知识分子小说、成长小说……它虽然称不上是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但它可算得是我们这个文体杂糅时代一具颇为可观的标本。作者被称为“天生的小说家”,被认为十分精确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与自我实现”的问题,再加上作者本人近乎神秘的生存方式(这点倒是与其文本的特质暗接一脉)——不曝光,不接受采访,连一睹其正面真容的照片都几不可寻,造成台湾的阅读风潮。本书是作者28岁时写就的第一本小说,甫一出手就是28万字的浩浩长篇,让人陡生兴味。全书引人瞩目的是作家不拘泥于时下流行的时尚文学的操作方式,选择了一条殊为艰难的羊肠小径,在这里有大段大段的辩证驳难,整合了包括存在主义哲学、信息论、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天文学等诸多知识门类,创造了一群极富光彩的人物形象。除了海安这样的偶像型人物,藤条这样的实利型人物,更有马蒂这样的进化型人物,另外,作者还苦心孤诣地设置了一个超越型人物——耶稣。主人公马蒂在一个台风天偶然进入一个名叫“伤心咖啡店”的地方,与其说她是被狼狈的人生驱赶至此,还不如说是被店招那海水一样的蓝所蛊惑,从此展开一场命定的追寻苦旅。在这里她遇见了玩世且孤独自恋的海安,一个典型的城市文明病患者,和书中其他一切的女性角色一样,马蒂也迅速不可救药地迷恋上这张完美的面容,更要命的是,这副面孔的主人还兼具财富和学识。所有在伤心咖啡店盘桓的朋友,其实都是同一类人,只是选择的人生道路不同,他们高谈阔论,他们把酒言酸,他们抛掷光阴,城市文明成为他们口中永恒的辩题,不过有的早已修炼成精,有的堪破红尘,有的以为天地万物为刍狗,于是甘心。人就是在和别人、他者的参照中逐渐认识自己,人就是在对自然、星空的的感悟中提纯自己,改善自身。咖啡店太小了,可以去宇宙旅行,台北太挤了,马达加斯加?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麦兜都知道马尔代夫椰林树影水清沙幼,这些东西对一个小朋友来说够抽象了吧,那么安坦德罗人呢?去非洲看神迹呢?我们不禁追问生命本身是可以讨论的吗?我们不就是因为占有太多理论,太多思想才会去衡量比较生活方式的高下优劣,生活态度的高尚肤浅吗?好在可以离开,离开就是乐园吗?马蒂的这趟朝圣之旅,得偿了所愿,这个满脸倦容的男子耶稣,马蒂以为跟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到头来却发现他较之海安更颓废。耶稣不过是海安的镜像,他们拥有同样的美貌,不过一个以神性伪装自我的灰心,一个却在放肆地表演人性,我愿意相信马蒂之死是为了挽回那个名叫耶稣的男子的人性,马蒂的鲜血换回了耶稣的视觉和眼泪,讽刺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马蒂刚刚准备投身滚滚红尘之际。在非洲思考生命的意义,这里也许真的更接近真谛。我们人类太容易沉溺于悲伤,那么如果不以人的角度去观望呢?“人和大地上的所有生物一样,活过,死了,存活下来的继续生活,就是这么一回事。不管是横死,暴死,悄悄地死,寂寞地死,整群地死,死于天灾,死于战争,结果都是一样,只有人是会为了死亡而悲伤。”“而大自然不用人的观点。它集合了万物的生灭、增减、垢净、枯荣,大自然不用人的观点,大自然没有人的悲伤。”“人的感情,到底是一种高贵的本质,还是作茧自缚的未进化象征?”…………马蒂是在明了这许多的惊心动魄之后触摸到死亡的,但爱自由的人认为那不过是另一种“无人能享用得到的,无边的自由”。终于尘归尘,土归土,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风流云散,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身而退,但好像大家又都或多或少地放了点心,不能摆脱城市对于人类引力的就好好待在原地吧,该死的台北的台风天,萧索一如既往,伤心如期而至。

不是故事

作为小说,我认为故事并没有太大的可读性,旨在写思想。人物代表了不同的思想,每个人都很极端,极端的思想。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的人中,我本人更喜欢吉儿,目标明确:先是为自己而活,后是为他人而活。海安不过是更极端思想的代表,现实生活中恐怕没有这种人,这种人能存在的环境太苛刻,要有太太坚实的经济基础,要有敏感的内心,要有不只是用英俊来形容的外表。环顾你我周围,哪有这样的人?更像你我的人就是素源和藤条,但你我又恐怕没有素源那样对生活太过激励的反感。我不知道小叶和马蒂谁更悲哀,或许是小叶,她只是为了他人而活,但她并不排斥自己的生活,这也许是幸事;马蒂很长一段时间活在矛盾之中,没有过理想生活的资本,而又向往,同时又不知什么是理想的生活,但后来似乎又顿悟了。说实话,这个小说是我最不愿意看的类型,故事本身肩负的太重的使命,传递思想,反思生活,让人觉得看着累,但不得不佩服作者思想的敏锐。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马蒂,这个世界像是一场大合唱,这个乐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要不你就加入合唱,乖乖的唱你所分配到的音律,要不你就大声唱出自己要的声音,可是那必须忍受别人责难的眼光,因为他们觉得你唱的不一样就是荒腔走板.至于我,我选择从合唱团中走开.心情要是不错,我听一听你们的合唱,风度不好的时候,我放声嘲笑,那嘲笑还盖过了歌声.”“你记住一句话,”吉儿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她,”黑暗并不能造成阴影,光亮才能.”“没有方向,也是一种方向,这世界上没有真正停滞不前的东西.”怎么说呢,这是记忆中的第一本书,第一本不是因为故事情节让我落泪的书.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了.读完了后却又不忍释手,因为很想再读一遍.喜欢马蒂,因为在书的中间部分,透过她的言辞,让我觉得自己很可怜,因为我们太过相似.都因为一些莫名的原因对待自己的理想有那么一些些的偏执.然而却又缺乏勇气,于是茫然的屈服于别人的价值体系,<活的像一句标语,押韵而服从>.每每读到一些与她的茫然有关的文字的时候,我都几欲落泪.喜欢吉儿这个角色的设置.她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把我们拉回现实.而海安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欣赏 让我们知道放浪形骸是需要资本的.海安所富有的,正是我们所不具备的资本.说不清这到底是我们的不幸还是我们的幸运.小叶这个女孩儿让人心疼.她年轻的身体里面有着年轻的血液.她才是最爱海安的那个人.我度过了那个年龄,所以现在我已无法解读她的心情.但是她实在是醒的好觉悟.她满腹的伤心,又何去何从了呢?马蒂最终选择了踏上旅途.也许早该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社会不良适应症>到底源于什么呢?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渴望什么.这样的人生可以被说成是无望吗?其实呢,马蒂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恐怕即便是她在山顶睁开眼的那一霎,她也仍然不敢承认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或许是看了不该看的书序,看到了”马蒂的死”四个字.所以,全书过半的时候,我的心里开始忐忑了起来.马蒂要死了,马蒂是不是快要死了?我一直在提心吊胆 一直在这么问自己.说实话 确实是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女孩死去.她的存在仿佛是对我自己的影射.当读到她对着一条岸上的狗悲伤的时候,我的心很痛.但当她因为一条落泪的大鱼而和耶稣赌气的时候,我开始感到强烈的厌倦.她虽然踏上了自己渴望已久的征途,但是她的觉悟并不以完成这场旅途.这种感受,是我在读到与无主之狗离别的时候所不曾有过的.最后,当到了山脚下的那个死村的时候,我对马蒂这个女孩已经充满了厌恶.人的慈悲到底是用来安慰自己的还是安慰别人的?为何只对和自己在生理上接近的东西遭遇不幸的时候才会潸然泪下?为何不对你吃下的大鱼大肉落泪?马蒂呀马蒂.我该怎么样说你呢.海安为了五条狗而使自己和朋友滚下山.而这个朋友,之前一直冥顽不灵的认为海安是个没有感情的人.海安只是冷冷的说<我的感情,你们不会了解.>.海安是个谜.是整本书的不解的谜.然而正是这种神秘感才给了这本书一个最好的结局.吉儿说得对,海安只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一个很璀璨的点缀.美好.但是不可触及.它的美好在于它的偶然性与不可复制性.这两点都使它更加美好.愿美好长存.漫漫人生路,还需加快脚步.体验过,才算活过.可以后悔,但不可以遗憾.正如书中所言:<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也正如吉儿所言:<问题不在这个世界有问题,而在不要花时间陷在问题中>.“没有酒的时候,到河边去捧饮自己的影子.没有嘴的时候,用伤口呼吸.”

想到萨特

不论是作品女主人公的名字马蒂还是海安所坚持的“他人就是地狱”一说,都让我想到萨特,这个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不惑之年》中同样因为追求自由又得不得所谓的自由而痛苦不堪的男主人公,他的名字叫马蒂厄,多么巧妙的巧合!《禁闭》所宣扬的他人就是地狱的思想。这2部萨特之作是否对朱少麟产生影响?我想,答案很明显。同样生活在大都市上海,虽然有别于台湾,但是隐约之中觉得自己和马蒂很像:太注重别人的看法。虽然我嘴上从不承认。所以与其说他人是地狱,不如说是自我禁闭。上学的时侯政治老师就说这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我认同,却又口口声声要得到自由。如果你问我,你要什么样的自由?我也会像马蒂一样无从作答。我把这看作是作茧自缚,庸人自扰。看这本书之前,有人说:如果你有目标就不需要阅读,如果你也茫然追寻自由,那就应该看一看。我很茫然,也很想要自由,所以我拼命寻找这本书。2005年出版而已,网络上书店里已经找不到全新的了,我只能去图书馆借来看。翻着有些肮脏的书,我就想呵多不自由,连看的书都得是被迫接受的已经翻阅无数次的书。看完我觉得,那也是一种过程。看与不看都是我的自由,我选择了看旧书,起码,我已经拥有了自由。这过程没有人逼迫我。看吧。其实自由无处不在。看完这本书,仿佛那些虚无的自由说也慢慢退去,我很欣赏吉儿,也许我这辈子也不可能像她那么优秀,但至少那是我的人生,心甘情愿地生活,找寻应该找寻的,接受应该接受的,拒绝应该拒绝的,无需太多束缚,只要听从自己的心。应该就是这样,谁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因为自由它根本不存在。活着,努力活着,就是给自己最大的自由。

小故事大世界

一日在图书馆偶然拿起了这本书,不认识作者,只是内容介绍有点吸引了我。真得觉得就像这句所说的:“如果你爱上这本书,我想你并不是因为爱上了它的内容或是某个角色,而是每每产生的对自己的定义及对生活看法的苟同。”对于人类对生命的思考,上帝是否有在发笑呢?呵呵.....

不是很喜欢

花了很短的时间,看完了这一本,作者的文笔很好,但是真的觉得所获不多,除了有一位女孩子和海安讨论自由的话,觉得很有意思---“人既然群居在一起,要在怎样的理性约束下共享自由?这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不明白为什么会是那样的结局---马蒂在马达加斯加岛被匪兵开枪打死;“耶稣”带着她的骨灰回到台湾找海安;海安破了自己的相,因为自己对“耶稣”的爱没有出路。。。。。。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那么细腻的刻画人物的外貌,似乎像在画漫画一样的感觉。但是却看不到人物的内心。不能说看这本书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好歹有一段比较有意思的辩论。仅此

自由之后。

轻易到手的东西总是不能够珍惜的。2004年,我自己的《江南·第二天堂》被安排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虽然书后有读者回函的设计,但是责任编辑张雅丽叫我去拿堆积的读者信函时,我还是忍不住自己的吃惊。雅丽姐觉得这是件好事情,真正说明有人在看我的文字,于是她拿出她正在编辑的《伤心咖啡店之歌》的宣传明信片叫我签名送给来信的读者,她也希望乘机宣传那本书。她当然顺手送了我一本。轻易得来的东西总是不能珍惜,我随意地翻了两页,就把书扔在书架上,一放三年。有人想要买我手上高木直子的《一个人的第一次》,顺嘴问我有没有朱少麟的这本《伤心咖啡店之歌》,我记得有的。她决定要买了去。我向来是土财主心态,别人要争的东西都以为好,犹豫地答应了,我一个下午的写字计划却泡汤,当然要看完这本故事。是正经的文学长篇。我一向是写言情小说的主儿,近期的痛苦更是手上的故事卡在了9万多字的地方,进退不得。所以看书都烦躁,这个中午我花了大概3小时先看的畅销罗曼史《家事女神》。我没觉得十分动人,只是叹息美国的言情小说作者地位比我们中国的可以见人。我看《伤心咖啡店之歌》,以为我自己要艰难瞌睡,结果一气呵成,吃晚饭的时候翻书的动作都没有停。评论家说朱少麟是天生的作家,我只是觉得原来她和我是一类人。朱少麟在写人,主题却是“自由”,那些社会和哲学的命题固然深奥,情绪确实共通的。作家写不了她不熟悉的东西,想象固然是桥梁,基地到底是自己的圈子和认识,那些鲜活在伤心咖啡店的人,我真不想承认,我都认识。当然包括我自己。这个社会给我们价值观的条框,“向上的”都知道成功的定义,再多元化的认知里都是钱财权势的解释,“自由”是有限基础的奢侈品。然而我实在不是个有知识的,黑格尔也好、尼采也罢,不过是闲话的谈资,我只能困惑我自己。我一向是没有勇气的那个。我很不愿意承认,然而我和马蒂异曲同工。有能力顺从这生活的有时间就会想得更多,知识和常识都是禁锢。想要远行的却也是逃避,死亡或者宗教都是窗口,只是我选择朋友,然而朋友到底都是人。想要的自由是这样的一日午后,拿着书在家里读,却都知道要这样悠闲的房子、书、甚至佐书的好茶都是钱,那需要不自由的挣扎,能够做自己想念的到底不存在。我还是不能够拉下脸要钱的那个,空尴尬。幸好悲切还不能够,因为到底年纪还不够大。自以为的不够大,赢得了时间去憧憬,还有些梦幻没破损的美好。这样的人总是否认不彻底,承认也半吊子,所以宁愿生活世俗,期望自由的甘甜,却不敢想自由之后的场景。我于是觉得这本书好书,但是不会再看,不敢多想,就这样转给别人,作罢。

无非就是煽情

利用春节比较闲散的时光见缝插针地草草读完这本书名字够俗气  内容部分够晦涩总体来讲 呈现的是一种蓝色情调但在我看来  是种变态的灰不理解这名作者其实对于港台作家 我一向尖锐非常觉得都是比较肤浅的(可能过于偏激)标榜是台湾的"村上春树"标榜是新一代的流浪小说大篇幅地用来阐述什么是"自由"大面积地不断自我辩解自由和不自由的扭曲论证在我看来  非常讥笑所有的文字 都是在呈现一种游离式的恍惚却定定地锁住一个从古至今任何高人都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果是当作消遣这本书 可能太过于屈就了如果当作是一种精神上的洗涤又太抬举它了如果当作是对某种信仰的偏执那应该是适合吧也不见得完全没有一点好处至少书中对于读书的三步骤解释我觉得还挺不错的我也抄了下来太久没有看书  太久没有很仔细地去读一本书这本书也不例外在我哗啦啦地翻阅中我唯一不明白是为什么收尾居然如此地仓促大面积地塑造一个游离人物"马蒂"但她最后的死亡 却不超过100字实在是令人费解小范围地讲述最符合人之常情的人物"素园"最后却让她以最大的亮相来证实她的"正常"作者  终究还是"委屈"于世俗中就当是开始新一轮阅读时光的前戏吧台湾新生派的作家始终没有令我觉得惊喜...

开头很漂亮,结局很伤心

关于朱少麟的《伤心咖啡馆之歌》,它跟爱情没有什么关系,它所讲的是生活,是自我追寻。如果你总想思考人生的意义,无时不刻想要逃想要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自由,那么你可能会需要这本书,如果你生活充实,人生脚步坚定而没有犹豫,那么这本书对于你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在咖啡馆里的那些人,海安拥有所有旁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于他却宁愿什么都不要,只需要失去的另一个自己;吉儿曾经放弃对梦想的追逐而相信依靠实实在在的努力来改变一些什么;藤安追求比很多还要更多的钱财,不是欲壑难填,只是觉得生活本该如此;素园被自己一直追着跑不知道怎么停下脚步,不知道从哪里找得到出口;小叶因为爱很努力,固执得可爱,固执得令人忍不住会低头审视自己的虚无;还有马蒂,亲爱的马蒂,心里藏着一个不能大声说出口的小愿望,走着一条大家都在走自己却一直看不到意义的路,心里想着自由却把翅膀锁起来,终于放弃一切飞了,以为找到生命意义的同时却付出了生命。如果你和我一样,时常被一些莫明的问题困扰,想要自由却又不敢享受完全的自由,忙碌但在静下来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一些指引,希望在那些心中茫然却能够保持思考寻找自我的人们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是真的看到了。你可以把它当做哲学书来读,可以把它当做奇幻小说来看,也许会觉得它胡言乱语不知所云,甚至只看了几页就再也不想看它了。书不是重点,重点的是你自己。

心灵的升华

读完以后,心情真的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灵放佛被洗礼过一样,真的,这是我以前看完一本书之后从未有过的感受,就好像我也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境界。如果要问我什么是心灵的升华,我想这就是吧。

出口

三十那天,我想要带几本书回家看。以前长假里也总有这样的计划,后来大半没能实现,但是准备还是要的。我从楼梯上一摞摞书中找了三本,李碧华的《青蛇》,朱少麟《伤心咖啡店之歌》,还有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初一晚上开始看《伤心咖啡店之歌》,很喜欢,有一点舍不得立刻看完,因此看一些之后就去做别的事情,直到初四晚上终于合上了最后一页。最后一段是这样,“在店外蓝色店招的辉映下,马蒂的杯子看起来象天一样蓝,不,还要更蓝一点,象海一样蓝,不,还要再蓝一点,象在宇宙的深处,幽邃宁静中,无边无际的深蓝。”这个时候,小说的主人公,马蒂,一个台北人潮中随处可见的女职员,已经死在同纬度的南半球,马达加斯加的一座山脚下。对于这个结局,我并没有想到。合上书,回头再想,她找到了要找的东西,死与活都不再重要。马蒂要找的东西很简单,生命的意义。现在可能不会有很多人找这么不切实际的东西了。有没有意义,人都是能活着的。马蒂的困境也是大多数人的困境,逼仄的现实和自由的心。她在学生时代爱着的男人告诉她,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看法,不要为别人的价值观而活。她忘不了这句话,一直想要这样生活,却失去工作,失去爱情,在一个台风刮过的午后,她陷入绝境,踯躅在满是残枝落叶的台北街头,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踏进那家有着深蓝色心字招牌的咖啡馆,开始她的命运之旅。我知道自己无可救药地喜欢这样的书,因为我也在找生命的意义,在困窘的现实生活和梦想的自由之间展开拉锯战,有时候突然就在办公室怔忪起来,心慢慢地沉下去,陷入绝望的深渊。但是我不会说。在现实中谁会说这样的事呢。马蒂领悟到的东西很简单,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体会与经历。真是一个平常的领悟,平常到让我有点隐隐的失望。这是一个谁都知道的答案哪,却是百转千洄才找到。其实,我也没指望能书里得到什么醍醐灌顶的答案,就象马蒂的领悟一样。好小说也是,在于阅读的过程而不是结局,在这个过程中,我跟书里的人一起思考,拿自己的经历验证,这些让我觉得充实。并不是活着就算体会与经历了,马蒂的领悟中多了一种自觉性,因此那些经历的生活才会变成滋养,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又是世间最难的事情。在我把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小更来了我的城市。在和她去吃饭的路上经过新华书店,顺便进去找找有没有朱少麟的其他小说,真是很运气,一楼查询台一个和善的女职员说,只有这个作者的一本书,《地底三万尺》。我买了两本,小更一本,我一本,意外的还找到了傅惟慈译的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董乐山翻译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都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晚上我们去人民广场的挪亚方舟酒吧喝酒。我有很久不去酒吧了。挪亚方舟对于我和小更有特别的意义,1998年,我们在这里遇见,一见如故。小更离开这座城市5年了,她说没想到舅舅还在,而且一下子就认出了她。舅舅是照看这家酒吧的一个中年男人,很多年以前我们还不认识的时候就在这里了。舅舅现在蓄了胡子,加上恰倒好处的谢顶增添的沧桑感,在吧台后面很有型的样子。小更要了朗姆酒加冰,我还是要小瓶的青岛。我们漫无边际地聊天,最近看的东西,书和电影,熟悉的人,喜欢的人,一些打算,和,梦想。我是可以很自然地和小更讨论梦想和生命的意义这些东西的,这样的朋友是天意,天的眷顾。我现在想的是,等还完房贷,攒一点钱,就把工作辞了,开一个小酒吧,我喜欢给客人调酒,店里只放自己喜欢的音乐,酒吧的名字叫阿尔迈尔,没有客人的下午,搬个躺椅出来晒太阳,看书,发呆,再不想生命的意义这些事。我对小更说,我要做一个酷酷的老男人,肯定比舅舅帅。其实我知道,只是想想而已。可是如果连念想也没有了,那我非死掉不可。对有些人来说,活着是艰难的。但是小更打定主意要去实现她的梦想了,就在今年,辞掉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去云南拍她喜欢的记录片,把一些可能很快消逝的东西用镜头保存下来,还要去追喜欢的人,非常非常喜欢的人,她说,可能追不到,可能追到了也没什么用,但是必须要去追。后来我们去麦莎跳舞。已近午夜,店里人满满的,我们和两个女孩拼桌,卷曲头发的女孩长的很可爱,直发的女孩胖乎乎的,脸上一副凝重的表情。空间里充满了节奏强劲的音乐,我们和那两个女孩就在桌子边上,和着音乐摇摆身体。麦莎在台上领舞的女孩青春可爱,其中一个腰特别细的,很象汉斯里跳舞的女孩,只是个子要矮一些。以前我常去汉斯,就是为了看那个细腰的女孩跳舞,后来,她失踪了,也不知是不是去了别的酒吧。那以后我就对汉斯失去了兴趣。我看着射灯明灭里跳舞的小更,突然想到,她说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小说里马蒂要去马达加斯加一样啊。“马蒂差一点就相信,人的一生多半就是这样,在上班沉闷的作息与下班看沉闷的电视剧之间,在努力赚钱与更努力地用钱滚钱之间,有如钟摆一样的摆荡。”马蒂说,我的生活经验,就是庸庸碌碌的小人物生存史,没什么局面,也没什么变化。我被那丁点薪水绑住了,饿不死又混不开,所以我的不满都在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我最大的不快乐在不自由,我的不自由来自上那些枯燥的班。吉儿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种不同的人生。海安说,要对自己坦诚,绝对坦诚。……“要说出国,是为了充电,还是读书?还是增广见闻?要不为了加强语文能力?”陈博士很柔和地问。“都不是,就是四处走走看看。”“给你放个假,走走看看也好。”“恐怕不好,我说不准多久回来。”“回来以后呢?”“还没有计划。”“那你准备去哪些地方?”“马达加斯加。”“呃?”“马达加斯加,在非洲东南方,是个岛。”“噢,是的,马达加斯加,到那里去做什么呢?”“走走看看。”……第二天晚上小更就走了,我没去送她。我在我的地下室看《伤心咖啡店之歌》的后半部分。马蒂在马达加斯加流浪,遇见了另一个独自修行的浪游者,她跟随他,静坐,行走,大海,沙漠,荒野,高山,直到领悟和死亡。伤心咖啡店关掉了,如繁星般相遇的人们又如繁星般散去,各自奔自己的梦想。马蒂留下的东西只有一个杯子。深蓝色的骨瓷杯。我在写这些字的时候是白天。我住的地下室有窗,很大的窗,太阳在云层后面,天依然很亮,白光透过带蓝色小花的窗纱撒进来。小区离机场不远,正好在飞机航道下面,隔十多分钟就会传来一阵喷气发动机的轰鸣。不知道是离开还是归来。

喜欢就是喜欢

内容间连接不自然,显得跳跃化,文章显得太重,不够轻盈,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其说在小说中表达思想,不如说在思想中插入小说,可以看出作者文笔还很不成熟但是我喜欢这本书,作者不是书匠,相比起老人家对语言的精雕细琢,我喜欢如此任性的文字

《伤心咖啡店之歌》之马蒂辞职

这几天好像过得太复杂了。睡不足,吃不香,面试了乱七八糟的人,也被古怪的人面试。昨晚睡觉前,忽然发现连第二天起床的勇气都花光了,忍不住爬起来找朱少麟的《伤心咖啡店之歌》。恰好看到马蒂和素园的对话。 “你未来有什么计划呢?”“不知道。”    “那你可曾打算买房子?”“不知道。”“总要再嫁人吧?”“不晓得。”“那你的人生到底有没有目标?怎么什么都不知道?”我也什么都不知道,我的理想,好像从指缝里溜走了。我不明白每天坐车来坐车去,天亮上班,天黑回家,究竟有什么意义?唯一确定的是,我想像马蒂一样,找到一个“窗口”,“让我的生命喘口气,透点光。”透过这个窗口,就会发觉,“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样事物是你所爱、所眷恋的,让你一想到就觉得生命中还有幸福与光亮。”为了所爱,所眷恋的,马蒂不久后辞职了,去了她的马达加斯加。

(转)关于伤心咖啡店的问与答

撰文/朱少麟说不上为什麼,就是在那一天,我得到了野蛮的勇气。 你说到的海安星座问题,我来分析给你听,书中的线索显示,马蒂是在六月进入电脑公司工作,七月初决定到伤心咖啡店兼差,在113页中,提到海安生日时,又加注「上个月才刚过生日,今天是阴历生日」,暗示海安的生日应该是在六月下旬,可能是双子座,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巨蟹座。 忘了从哪边听来的,也不确定是否真实,听说尤加利树是一种很奇妙的植物,如果你种下一颗尤加利树的种子,久久浇灌,下场通常是很失望,因为它就是拒绝发芽。那种子的习性是藏在地底下很多年,一颗不发芽的种子该怎麼存活是个秘密,许多年後,当它决定冒出土层时,就是怒放式的暴长了,迅速生长,不停增高,在短时间内它可以拔升好几丈。 总觉得,长篇小说多半是这样造出来的。 蓝海咖啡是杜撰的,但以调酒的概念来说,用蓝柑桂酒调鲜奶油,造成蓝色咖啡顶层是可行的。 你问谁来演海安好?倒让我想起一件事,在97年时,这话题曾经被热烈讨论过,当时有不少人共同认为金城武似乎合适,但问题出在他太年轻了,少了三十岁男人的味道呀,如今再回观这话题,不禁让人由衷地想说,光阴....真是奇妙地渐渐弭平许多缺憾啊.... Q11:海安的原形是谁呢?不少人知道,在伤心里面,吉儿小叶素园籐条都确有其人,我连名字都未更动,明子与刘姐也都是真实的人物,但海安完全是杜撰的,所以读者应该看得出来,每写到海安时,我就显得生涩许多,至於我杜撰他时,是否有隐约参考的「原型」,咳,因为这事不算秘密,至少我当年的同事全都知情,所以也就不太好隐瞒了,那大约是九三或九四年的事了吧,当时有部电影挺火红,叫悍卫战警,那男主角的海报,就一直贴在我的公司墙上,天天出入时,总免不了多看上一眼啊..... 绿白Y呀?是一种薄荷凉的淡烟,以前在台湾销售时,换过两次包装,最後的造型是白底的烟盒,其上有烫金Yves Saint Laurent的Logo字样,侧边压一环绿色条——无法形容的绿,像是在清澈溪水里看见的最绿的大理原矿石那种绿法,还满素净的设计。现在透过香港代理的烟盒就更朴素了,只剩纯白底,与小小的银色YSL字样压在盒面上。 追加:小叶最後上了谁的车?当我第一次听见读者猜测那是海安的车时,吃了一惊,随後又想,有何不可?嗯...我的原意其实很单纯,那就是一个陌生人,小叶之所以上了车,不过又是「没有由来地挥出神来之笔」,另一个暗示是,孤单的爱情鸟终於放弃了它的囚笼,选择飞翔。 只是没有人能预测飞翔的结果。 在原始构想中,小叶最终其实是病死的,但写到最後两万字时,小叶顽强地向我展现出她的抵抗能力,我是败方,她成功地存活了下来,将她写死,我办不到啊..... 从page 367页开始,如果马蒂没有替耶稣挡下那一枪,故事将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较前提的疑问是,在临危的最紧急状况下,马蒂可曾来得及分清,「代别人挨枪」这种事可能是无济於事的蠢行? 我不十分确定,马蒂有她自己的思维方式,只想说,马蒂曾经在山上得到了一个短暂的领悟,而一瞬清澈的念头,足不足以支持一个人明亮地渡过漫长混乱的一生? 答案有些勉强,是的,如果没有挨枪,马蒂接著就要回到台北,继续人生中另一段长长的旅途,以往在台北所遭受过的困惑也将一一重新经历,马蒂并不至於变得更高超,这在书中已经给过解答了,当耶稣问马蒂:「你和来时的你,还是同一个人吗?」 马蒂回答:「是的,还是同一个人。」 还是同一个马蒂,如果有些什麼不同,也许是她在伤心咖啡店之外,又从马达加斯加的山上取得了另一副翅膀,让她振飞得更轻盈些。 两副翅膀,那不就是蝴蝶吗?书里埋藏的这小小线索,一直还在等待见光的时候,请见page392页:) 我也喜欢小叶呀:),是的,小叶确有其人,我将她的性格传神地写入小说中了,她是个有点雌雄莫辨的女孩,很俊秀,皮肤很黑,与我做同事时,她是个小小美工,但她手上的那把美工刀让大家不敢小看她。 小叶是教我学会抽烟的人。

看完很伤感

看完很伤感,又有那么一代点点嫉妒。一个人的生命是否精彩、是否丰富,在于他的出生,在于他的运气,更在于他自己的选择。虽然现实很骨感,但也能把骨感活得很精彩。不管现实如何地残酷,我们依旧能成为自己或者别人生命中的天使。

最幸福莫过于死在追逐自由的路上

不喜欢死的死散的散这样的说法,因为写的足够好了,足够好到就算咖啡馆没有了大家也不会遗憾.很喜欢一伙人咖啡店聚会的那些桥段,朋友间的真诚相待让马蒂如淋甘雨,如果错过了这群朋友,甚至不会有人给她任何机会谈她的心中所想,更不用说引领她找回自己,走进伤心咖啡店那一步就是宿命的开始,也是她命运的分水岭.马达加斯加虚幻凄美得让人刻骨,在剥离时空后死寂般的荒漠马蒂开始了她寻找内心的旅程,一点点的挑战极限,一点点的面对绝望,一点点的抛弃所有直至最深的空灵,虚无和自由.这几天看不下其他的书,心里只有马蒂,马蒂的死很宿命,可能连作者也不知道,一个平凡但又真实的人在彻悟了一切后该怎么办(就连最后去马达加斯加之前,也是在得到海安一万块美金的礼物后才帮马蒂解决了后顾之忧),如果回归到现实,肯定还是在生存和自由之间磕磕绊绊,可能只有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实了.我们都不是海安,不能像他那样潇洒的拥有和放弃,吉儿说海安只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点缀.关于怎样生活下去在书里没有答案,但起码看到了不同的声音,面对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时至少不要麻木掉,不要实现不了就假装说那是不需要的,要忠于自己的内心,不用在意不重要的人的看法,不用为别人的价值观而活.最幸福莫过于死在追逐自由的路上.

书摘

A“琳达,为什么我觉得你在说的不是我认识的你?我一向羡慕你的人缘那么好。” “那是因为我够强悍,坚定地走我的方向,同学们没办法,只好折服了。你比较退缩,让大家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但是我们心中那寂寞,还是一样的。我后来在书上找到了一个名词,叫做社会适应不良症,你是显性的,我是隐性的。大家都只看得到我在班上开朗活泼,其实我打从心里孤立,我疯了一样在寻找,寻找一个不存在的,谁也不侵犯谁,谁也不管谁的世界。当然我找不到,所以我不顾一切地更加放荡,想要侵犯每个人的人生观给我做补偿。” B“……没有嘴的时候,用伤口呼吸。” C“我?……我觉得我的生命一团糟。说了你可能不相信,有人为了爱流浪一生,有人为了梦挣扎一世,我羡慕那样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幸福。我的问题在没有爱,没有梦,我找不到方向。我总是羡慕那些确实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我的生命那么茫然,我会做的只有逃避。”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你确实知道你不想做什么。” D马蒂也曾经想过带一些英文书籍在公车上阅读,一方面排遣塞车的沉闷,一方面加强英文功力。但最后她终于承认在公车上自修之不可能。不是因为车子时走时停的颠踬,不是因为车箱内劣质喇叭放送来的刺耳音乐,主要是因为车上那呆滞,那来自所有人互相感染、共同滋长的巨大的呆滞。 E“跳舞让你觉得很奇怪,万一跳到一半,突然惊觉:‘我这样像野兽一样没有意义地摇摆躯体,像白痴一样没有思考地放纵我的表情,是在做什么?’你怕突然被一种无聊,一种无地自容淹没,所以你不敢跳?” “我没有这样想过。”马蒂的脸更红了。其实,海安很精确地说中了她的想法,连马蒂也从没有这么写实地描述出她害怕跳舞的理由。 “告诉我,马蒂,”海安俯向前,更接近她的脸颊,“那么你也害怕做爱了?害怕在做爱的快感当中,也被这种突然来袭的清醒与无聊淹没?” “海安!”马蒂低声斥责。 海安的脸上带着调侃的笑意,他坐直了回去,喝一口酒,说:“你没错,其实跳舞的姿势很可笑,做爱的姿势也很可笑,但是这种可笑能够排遣作为一个人的可悲,两种滋味都一样糟。” F“什么叫做废人?你难道还不明白吗?马蒂。”海安又俯身逼向她,“这个世界被物欲侵略了,多样的传播文化发展,催生了有史以来最普遍的,价值观上的一元化,我们正在被沉闷与刻板淹没。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做一个不一样的人,即使是废人,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你告诉我,什么才叫做废人?”G“这么说你应该就明白了。”大师继续说,“现代人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所以伤害到自己。就像吃蛋,我告诉你蛋也有毒,但是蛋白和蛋黄互相是毒素的平衡剂。一只蛇会吃掉蛋白吐出蛋黄吗?不会,但是奢侈的现代人会。过度加工的食品,破坏了食物本身的毒素制衡,自以为很营养,其实大家都在慢性中毒中。吃要有一种原则,就是尽量师法大自然,大自然不会毒害自己。就像到了夏天大家都喜欢吃冰,这也是会造成某种形式的中毒。我问你,在这亚热带的夏天里,一只原始动物应该吃到一口冰吗?不应该,但是人制造出夏天的冰雪又把它吃下去,于是破坏了身体的平衡。各式各样奇异的病症就产生了。” H马蒂一直思索着马桐与她的谈话:回击成长对她的扭曲。怎么从来没有这样想过?马蒂曾经把自己所有的不快乐归咎于世界的沉闷压力,但她忘了回头看,成长的经验,到底扭曲了她多少视线?她始终觉得不自由,但束缚她的,到底是社会,还是她自己长了伤疤的性格? I你是个半人,像每个人一样。”海安双臂环抱在胸前,扬起嘴角笑了,但他的笑容在马蒂看来却是那么冷漠。“你们身上背满了文明礼教的负荷,变得不知道怎么活,不敢按照自己的感受去活。你想要我,跟其他人一样,但是你不敢承受这欲望。今天你得到我的吻,但你的心里想着明天,在应该感受的时候你却想着拥有,明天之后你不可能拥有我,所以你考虑着社会规范还有人际关系的种种束缚,于是你宁愿隐藏你的感受。你已经跟你自己剥离了,你只剩下社会化的一半属于你自己,天然情欲的另一半被你压抑。告诉我,做一个半人的滋味怎样?比较安全吗?比较崇高吗?” 马蒂低着头,用手拭去泪水。 “马蒂,这个世界像是一场大合唱,这个乐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要不你就加入合唱,乖乖地唱你所分配到的音律,要不你就大胆唱出自己要的声音,可是那必须忍受别人责难的眼光,因为他们觉得你唱得不一样就是荒腔走板。至于我,我选择从合唱团中走开。”海安转身走向楼梯,“心情要是不错,我听一听你们的合唱,风度不好时,我放声嘲笑,有的时候,那嘲笑还掩盖过了歌声。” J不是自己太颓废,是这个城市本身就够颓废。这是马蒂最近以来所找到的答案。 这些苦闷与这些答案,难道是被自己的台北式思维所困住了?马蒂因为尚保罗的一席话感动着。人生的路,本来就在一念之间,没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路,却推诿于其他人的生活观,是何等懦弱的情绪?看到尚保罗投身理想的热情,马蒂顿觉自己是一个多么擅于作茧自缚的平凡人。 天地之间本来就无限广阔,其他人的生活观是其他人的事,这个城市多么无辜,它从来也不曾困住人,是人的狭隘思维困住了这城市。 K从侧面看过去,这个排斥她多年的后母,是个臃肿多病的妇人。马蒂在心里原谅了她,并且在这种宽恕里,感受到自己从情绪中自主的能力。这滋味是甘美的,几乎抵得过以往的苦涩泪水。 L“这又不难为情。”素园说,“这么比方说好了,如果我觉得藤条可爱,我爱上了藤条,那我不会说,因为不但我已婚,说出对朋友的爱本来就叫人难为情。可是说到海安,那不一样,就好像说你宣布爱上太阳神阿波罗,人家不会嘲笑非难你。他们不会认真,又不会当你说谎。你懂不懂?” M“爱在这里就好了。”素园摘下一株酢浆草,把它放在自己心脏的位置,“我早就学会了,珍惜一个人的方式,就是一丁点也不要拥有,只要从旁边陪陪他,做一种温柔的衬色。只有这样子,才不会失去他。” N“可嘉的反省精神。”海安说,他开朗地笑了,原先他脸上那种空洞空茫全无踪影,“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些。马蒂,人很容易察觉自己失去了什么,失去的痛苦往往比拥有的感受具体多了。你因为从来不曾得到过的自由而痛苦。马蒂,你已经习惯了这种痛苦与随之而来的愤怒,甚至不能想象失去这种痛苦之后你将剩下什么感受。” “我不懂。”海安这些话如同谜语,马蒂困惑了。 “有的时候,人也要找一种意识形态来掌管自己。就像你,马蒂,你用生活方式中的不自由,和你对于自由的渴望,筑起了前后两道防线,以防自己越界,面对毫无目标的处境。要是你真的解放了,不用再去在乎别人的生活观,就真的天苍苍野茫茫,自由自在了吗?你形容得出来你要什么样的自由吗?” O“好。我告诉你,什么是确定的东西。可以确定的就是,当你的智识、你的文化教养让你意识到‘自己’这个概念时,自由就永远不存在了。可以确定的是,什么叫做不自由。” “什么是不自由呢?”小叶问。一问之下又胆怯了,她不太确定是否应该参与这讨论。 “不自由就是别人。”海安说。 “是喔,而别人就是地狱。你这个存在主义狂。”吉儿拉衣襟挡风,点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一口后,又把烟递给了海安。 “不是吗?要不是有别人,何来拘束之中对自由的渴望?要不是有别人,我连自由都不需要。” P“那又怎样?”吉儿叫道,“你什么人都不爱,你什么事都不爱,你以为这样很潇洒自由吗?不!那不叫自由,你那叫自生自灭!自——生——自——灭!” Q“如果在世界上的颓废,可以换来对自己的负责,那我宁愿对自己负责。” R如果不是因为回忆,人的心也许就不容易受伤。回忆是个磨砂的放大镜,美丽的,会更加美得无法捉摸;可怕的,却益发狰狞,而且狰狞得不可追究。S这是一个自私无情得专心致志的人。那种专心的程度,又叫人佩服得不知该如何置评。

《伤心咖啡店之歌》读后

去年YOYO去上海,临行前,将这本《伤心咖啡店之歌》送我,说是自己最钟爱的书。之前她也提过,我一直记成是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她叮嘱我读完后写一篇小文。我一口应承,以为不是难事。书拖拉了一个多月才读完。中间曾经读不下去,但是有朋友的嘱咐,好赖都要强撑着。直到一次坐火车回家,实在无聊,随手又翻出来,竟觉得故事越来越有趣,一口气读完,激动地给YOYO发了短信,感谢她的赠予。这书——我个人的感觉——很像一部电影《Lost In Translation》,但又不尽相似。电影里,主人公的落寞孤单是靠前面很长一段时间的温吞来作铺排。它考验观众,需要一定耐性才能看到结尾。书到马蒂入伙咖啡店后,几十页的内容,同样温吞无聊,字行间泛着酒吧间的暧昧,仿佛鼻尖总绕着一股祛不散的呕物气味。就是这几十页,让我读不下去。这几十页内容的焦点放在海安身上。作者安排如此一个角色,用意似乎在为“耶稣”的现身垫场。马蒂决意去马达加斯加,原本并非因为他,但寻找“耶稣”,追随“耶稣”,以至遇难都是因他而起。原本光芒四射的海安,一俟“耶稣”出场,鸡肋相马上显出。作者任其富有、英俊、才华横溢又风流不羁,占尽年轻人愿望中的一切好处,这样近乎夸张的角色处理,是为了在他与“耶稣”两个形象之间形成足够大的张力,忽而峰口忽而谷底的大起伏最能让人体会到生命无常天地不仁。小说中常用这种笔法,比如《红楼梦》,贾门由旺族至气数殆尽,到第一百二十回,宝玉“光着脚,赤着足,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这一番破落对比以前的光鲜,将书中暗伏的宿命安排点到极致。作者思路不错,但夸张有些过了头。海安这个人,怎么看都像假的。这里我生造一个词——“道具感”。就是说在“耶稣”出场之前,他在读者脑子里没法留下一个鲜活形象,整个人被一堆大而空的形容词分割替代。因为读者没见过如此近乎完美的人,没办法引起共鸣。作者只为海安勾勒了一副线条,因此其形象的可塑性极强。16岁的人和26岁的人看海安会有不同的评价:16岁的人充满幻想,完美在他们看来并非遥不可及,所以海安的形象会被灌注更多主观的东西;26岁的人已经稍有阅历,看问题更加客观现实,对于海安,他们会用旁观者的冷静眼光去审视。这样一个一厢情愿塑造出来的完美形象难以引起他们的迷恋,更何况海安身上那种甩不掉的傲慢,恐怕更会遭这类读者不屑。等到“耶稣”出场,连那一副线条也被冲得七零八落。可怜的海安,彻底沦为摆设。书是半年前看的,又是一目十行,许多内容都忘了。但故事梗概我想我一辈子都忘不掉,因为它太简单。整本书的线索,在我看来,似乎一条凸起的曲线。马蒂未曾遇到伤心咖啡店一干人前和她飞去马达加斯加后是两端,她在伤心咖啡馆的日子是高起的部分。前面说过,这段高起的部分我不喜欢。我感觉这几十页故事全部发生在昏暗的灯光下,空气里烟酒弥漫,人们半醉半醒,懒散无力。背景缺乏清爽,加上一圈人全围着个“完美”的海安转,我当然喜欢不起来。但这部书绝不缺少清爽。曲线两端,分别是两种色彩的清爽。书的开始,台风突袭,“一夕之间,台北变成翠绿之城。”:带着细芽的嫩枝、青涩无依的树叶铺满了马路,铺满了车辆,铺满了屋檐,横扫的劲风还将它们带进了黑暗的骑楼、地下道,带进了崎岖堆叠的违章建筑。柔软的树叶就地栖息,槭树叶、榕树叶、樟树叶、榄仁树叶、木棉树叶、黄槐树叶、大王椰子树叶、七里香树叶、相思树叶、菩提树叶……人们所能想到的所有绿色,全数从天而降,像个快乐又狂想的电影,漫空飞舞后,缤纷洒落在每个向天的平面。引这一段,实在因为太喜欢。我曾见过这样的场面。大学四年在海边度过,风大雨骤,每待放晴,走在街上,就看到饱雨的落叶败枝被冲刷得遍地都是。天空像是重铺了一层,高远庄严。四周寂静,偶尔有两声鸟鸣。这种时候,人的内心也像被好好洗过一次,“他看见的是满地枝叶铺就的柔软绿床上,栖息着的一朵风吹来的,浅浅粉红色的花蕊。”马蒂到马达加斯加后,眼中情景与自己所想全不同。她以为,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大号的台湾,但这里却没有台湾的“翠绿”,这里的主色调是“灰黄”:原来的青翠雨林印象,也一改成为褐黄无尽的短草原。漫天黄沙之中,只见孤独的棕榈树点缀在草原上。这片土地上住着从非洲来的梅里耶人,多半农牧为生,他们裹着深具非洲风情的麻织大布袍,一簇簇,隐没在黄草原和黄风沙之间。疏荒极了的景色,马蒂自觉像是一个买了电影票的观众,兴冲冲就座,才发现走错了放映厅,而这意料之外的电影,已经气势恢宏地开了场。这就是地图上,那个看起来放大又放松的台湾?大抵只要是超过一百平方里的岛屿,它的形状只在地图里才有意义。如今身处在马达加斯加最广阔的平原上,往左看,无边的荒凉;往右看,无边的荒凉;往前看,无边的荒凉;往后看,来时路早已迷失了,还是一望无际的荒凉。那个熟悉的岛屿轮廓已经模糊,目前为止,最宝贵的东西,是那风沙,还有灼身的烈日。直到马蒂最后离世,“灰黄”便是所有故事的背景。对于习惯甚至爱上“在路上”的生活状态的人来说,灰黄意味着积淀与未知。这里埋藏着什么,又能发现什么?书到这里变了味道,试图思考自然、生命、甚至更神秘更宽泛的东西。作者不是哲学家,她当然也不想成为哲学家,所以这一切思考并没有答案,又因为没有答案,神秘得以更神秘。“耶稣”的前世今生,倒被布成一个谜团。掉进这个谜团不会有好结果。好在多数人懒得动心思想太多。回头看这段故事,要再说几句,看这本书之前,我刚读完杰克•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凯鲁亚克还有一本更有名的书——《在路上》,他和艾伦•金斯堡以及威廉•S•巴勒斯是“垮掉的一代”(BG)代表人物。写流浪汉和在路上的故事,凯鲁亚克是高手。顾名思义,《达摩流浪者》一书又贯穿佛教与流浪两条线索,这与《伤心咖啡店》最后的故事就有了巧合。流浪的途上,两者都在借助宗教思考生命,只不过一个是佛教(达摩),一个是基督教(耶稣)。这就有了可比性。比较下来,我认为,《伤心咖啡店》更胜一筹。《达摩流浪者》给的答案太多,不是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吗?答案有时候一变成答案,反倒多此一举,不如不说。《达摩流浪者》思考的是禅宗,禅宗偏偏主张“不说”。所以说凯鲁亚克他们终究没有“顿悟”,领会到的都是“半吊子”禅宗。

爱到要变成你。

我可以是男是女,可以漂移不定,调整百分比。 只要你爱我一切都没问题。 ---《雌雄同体》 伤心咖啡店的招牌上,巨大的蓝心仍然闪痛你的和我的眼。 里面曾经有一个帅气的女孩子,每天都快快乐乐。她穿裙装其实一定很好看,她那么清秀的脸上就算不施粉黛也够出挑。 她叫小叶,柔弱灵巧的名。 画画很有天赋。 她爱着的那个人,咖啡店里的人全都知道。 那个完美的人,那个完美的其实不是人的人。海安。 他是妖孽,浑身散发出来魅惑的气息。至少,对小叶说来,是这样。 她不是吉儿,可以那么理智看待。她始终是一个孩子,一个 和你和我都一样大的孩子。没有脱离出青春期的茧。 如果她是吉儿,她会少受很多伤害。但她不是,这也是她最可爱的地方。她即便知道海安爱的只有他自己,也无悔。恰似为爱而生的种种生物,为了爱不吃不喝不睡,甚至讨他欢心为他变男变女在所不辞。 小叶。我在看到你钻进那辆离开伤心咖啡店的车的时候,好象看到自己在某天遇到他却只能任他走开的样子。 爱这样接近的女子。

混沌及混沌的一切

毫不夸张地说,《伤心咖啡店之歌》的确让我陷入了极深的思考,前所未有的思考。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被朱少麟锐不可当的才气所折服,觉得把她笔杆子下几个极具反叛精神的人物的价值观遍历一遭,倒也不虚此读。因为开始我觉得海安这个人太虚幻,太阳神般放射着美好光芒却又是一个绝对自由主义者,他所追寻的自由在这个现实社会只能屡屡碰壁。因此后来我不能自拔于她铺陈开的背景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九十年代台北背景里的人们,他们所碌碌追寻的,与现在的我们又有何异呢。马蒂在去马达加斯加之前写下的一句话:我所损失的不过是一个一般人的人生罢了。海安他们追寻自由的方式可能的确些许颓废,但他们对这个世界一元价值观的反叛,却是我们几乎快被磨灭的。我第一次对他们的反叛感到认同,是从马蒂承认公车上看书之不可能开始的。她说公车上看书之不可能,不是因为车子时走时停的颠踬,不是因为车内人群的嘈杂,而是因为车上那呆滞,那来自所有人互相感染,共同滋长的巨大呆滞。不是么,我们自认为目标明确地挤在公车上,但是我们真的是在追寻目标吗,还是如马蒂所说我们只是削尖了脑袋挤向这个混沌的世界的一个逼仄的出口,这个出口太过狭窄,要挤过它就不得不使自己的价值观与这个世界的现存标准同化,即竞争。我们都是在经历高考,上大学,抢工作,背房贷,我们整个过程都是在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社会地位爬升吗?这个一元价值观最大的缺陷就是人生已经变成一门课程,一门靠别人替你评分数的课程,我们无比在意别人的评分标准。我觉得我是这样的。或许我有梦想,但是我在逐梦的时候是否也已把这个结果纳入别人评判自己的标准之一。我们妄图摆脱别人的审视,却又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不断地奔忙,竞争,提升以赢得尊重,一种用来观摩的尊重,赢得被认同的作为一个还算有价值的人的卑微成就感。可是然后呢,然后我们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上到底拥有了什么。我们只是赢得了更多的忙碌。马蒂说,吃饱喝足了,就应该学会在夕阳中享乐。我们现在应该是已经把享乐曲解得过分了。我们的追求都是混沌的,我们的梦想真的诚实吗,还是它只是我们万千杂乱欲望的一个极其强烈的影射,因为真正诚实的梦想是可以一层层抽剥到只剩下自己灵魂的东西。所以,我们或许,只是一直戴着一个所谓梦想的镣铐舞蹈而已。我们不喜欢被束缚,却又不敢流浪,我们不喜欢逐流,却又找不到出口,因为我们的心灵被某种现存价值观束缚着,以致于滋生不出足够强的霹雳来劈开这片混沌。而这种现存价值观,如今没有人愿意打破。因为那些社会地位高的人,是这种现存价值观的既得利益者;而那些地位卑微的生存挣扎者又由于没有资本付出一旦失败的代价,所以也只能苟同。如此,我开始羡慕起海安来,虽然他的心却又那么冷漠,冷漠到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眷恋。但是,他流浪的方式是那样不凡。他说,人如果自己是自己的边境,那就毋须流浪。他已经把这片混沌看透,但是这样的结果只是悲惨到他执着于追寻风一般的自由而不可得。对于自由,似乎吉儿讲的更好。自由,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内心热情的追求。当人完全忠于自己意志时,那就是自由。所以马蒂最终也在海安的影响下,去追寻自己的马达加斯加了。她可以完全从自我约束中解脱,开始永恒的脱离自己的飞行,因为她不怕失去一个一般人的人生。可是,我不敢,大家都不敢。我就像是曾经的马蒂,不满这片混沌里的一些价值观,可是又不知道抛掉它们应该怎么活。而且,我甚至不知道我的马达加斯加在哪里,就算是我知道,我也不一定有勇气努力去到那里,最让我害怕的是,我根本不知道我没有勇气这样做是在害怕什么。

感觉不错

一直想买这本书,可是一直都买不到。也是朋友推荐给我的。我在新浪上面看过一部分连载,感觉写的不错。

关于人生

看的出别人忧愁的咖啡馆,一群心里都藏着自由的朋友。可是,关于自由,关于自我,到底怎么样才是合适,我想作者自己也没有答案。有爱才有自由?勇敢才有自由?有梦想才能自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才能自由?我看的很困惑。

无言的幸福

三年前写的书评,现在的我已经怠于写东西了。花了两个夜晚,终于读完了朱少麟的《伤心咖啡店之歌》。 喜欢在深夜时分,在台灯昏暗的光下夜读,这两个夜晚都下着雨,感觉挺诗情画意的。 雨夜时分,挑灯夜读之于我是种无言的幸福。 这本小说不能分辨喜悲,如果一定要分个类,那也只能算是电影中的剧情片。单纯一点说,算是个悲剧吧,因为有人死,有人消失了,迥然不同于一般定义的喜剧。   故事讲述了一群生活在繁华忙碌的台北的年轻人寻找自已的人生。人生之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主人公马蒂在与伤心咖啡店的朋友们的交往接触中,终于决定去向往以久的马达加斯加岛(一个与台湾相似的岛)。那里有一个与作者另一个大力着墨的人物——海安容貌相似的耶稣。她这次行走一方面固然是为了自身的解脱,更重要的却是为了无能完成对海安的爱。海安这个近乎完美的男子,出身豪门,有超凡脱俗的容貌与身材,傲人的才华,这样的他自然是众多女性追逐的对象。但看来一味游戏人间的他,其实是最最深情的一个人,他迷恋的是在襁褓中就已夭折的双胞胎史弟海宁,“反映的是Narcissus式的自恋倾向”。流浪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被人称作耶稣的流浪汉,相貌与海安酷似,海安将他在人间无能施与的爱,全部倾注在耶稣的身上,不幸的是耶稣却是对人间的情爱疾苦都无动于衷的超人。至此,就注定了必然存在悲剧。正如马蒂的死是一种方式的殉情,她对海安复杂的爱情,又如海安的自残也是另一种方式的殉情,他今生无法得到的爱。故事中的另几个人物,各自呈现风情。敢爱敢恨的吉儿,聪明务实,早看出陷入海安情网的危险,及时逃脱;叶子则完全陷入对海安的崇拜与爱慕中,结果独尝失恋的苦涩;素园是这几个人中最善解人意的,对海安的羡慕与爱慕只是正常人所有的;藤条为了快速致富,付出了坐牢的代价。   这是一部成长小说,作者着重要探讨的是现代生活中的自由,小说中的每个人通过与社会、生活的效量和磨合中,得到成熟与成长的机会。现在的我们是不太会去思索自由与人生价值这些苦涩深奥的涵义的,对每个人来说,自由的定义又是如何呢?   这本小说我只读了一遍,也是囫囵读完的。要读懂读透一本书很难,但只要看到一个闪亮的地方就可以,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从中读到了什么,读书之于我是种乐趣。非要有何意义,便是种负担了。   在几个主要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吉儿。她是现代生活中的时代女性。聪明务实,有才华有才情,敢爱敢恨。可以为了理想放弃一些东西,想要做的事大多可以获得成功。但在这些人里面,又只有素园是我可以做的,她善解人意,是生活中最多出现的一类女性形象,对于生活偶有不满,但克服一下就过去了。对于婚姻与爱情较前者更保守,更安于现状。心里也曾试着想努力改变平庸固定的现状,但又马上与之妥协。相对少些激情,但偶有放纵也尽情渲泄。最终回归平凡的生活,不能说不积极,只能说不洒脱。   现在的我,很普通很平凡。追求理想的心还没长出翅膀,或许本不是鸟类,我没有振翅的能力,也没有残翅的准备。对于我来说,没有翅膀的生活很安逸稳定。翅膀对于平凡的人而言,只是繁琐的附庸。   始终记得汪国真的一句话: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就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你就只能活得简单些。所以我选择做素园,这样更简单些,更长久些。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庸人自扰。

无论文字还是思想表达都不觉得怎么好

文字表现没什么吸引力,思想叙述像掉书袋,其实感觉被他写的过于虚无、矫情。整体感觉是呻吟出来的东西,逻辑上莫名其妙的幻想太多。不如看看灌篮高手。豆瓣评价很高,也有可能是自己思想上和作者差异较大。

很喜欢这本书

能带给人思考。里面有很多话都值得一读再读。其实对于它本身而言,情节和人物只是用来更好地阐述作者的思想。摘录了给我触动的几段话:我后来在书上找到了一个名词,叫做社会适应不良症,你是显性的,我是隐性的。大家都只看得到我在班上开朗活泼,其实我打从心里孤立,我疯了一样在寻找,寻找一个不存在的,谁也不侵犯谁,谁也不管谁的世界。当然我找不到,所以我不顾一切地更加放荡,想要侵犯每个人的人生观给我做补偿。马蒂是一颗星星,自力脱逸了轨道,想要追求一种亲近、依偎的感觉,却没有想到星星是不可能真正接近的,除非互相撞毁、化为粉尘。 马蒂是一颗星星。琳达也许说对了,马蒂和她都得了一种叫做社会适应不良症的病,这场病来得飘忽,久发不愈,把她从整个人群中疏离出来,成了一颗孤单的星星,在正常的外表下,是一颗漫无目标、漫无依靠的心。这么多年以来,从有知自主以来,就融入了台北的社会节奏的马蒂,她是一颗与旁人吸取同样养分的水果,在同样多云的天空下,又被浸泡进一个出口窄小的酱缸。马蒂差一点就相信,人的一生多半就是这样,在上班沉闷的作息与下班看沉闷的电视剧之间,在努力地赚钱与更努力地用钱滚钱之间,有如钟摆一样的摆荡。为了突破这种命定的苦闷,她曾经懒散地松开了自己的发条,却又被无所作为的更大苦闷所困扰。 不是自己太颓废,是这个城市本身就够颓废。这是马蒂最近以来所找到的答案。 这些苦闷与这些答案,难道是被自己的台北式思维所困住了?马蒂因为尚保罗的一席话感动着。人生的路,本来就在一念之间,没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路,却推诿于其他人的生活观,是何等懦弱的情绪?看到尚保罗投身理想的热情,马蒂顿觉自己是一个多么擅于作茧自缚的平凡人。天地之间本来就无限广阔,其他人的生活观是其他人的事,这个城市多么无辜,它从来也不曾困住人,是人的狭隘思维困住了这城市。

意义和自由到底是什么——读《伤心咖啡店之歌》

花了一下午时间来读这本小说,平时是不怎么喜欢看小说的,尤其是有点长的小说,但这次一口气看完了。可能是因为全书所写的东西正是我长久感到困惑的东西吧。什么是自由,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真的就是自由的么?那么什么又是有意义呢?这些问题似乎只有在闲下来的时候才会自嘲式的想起,空想了很久之后却又幽默的发现在自己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还有时间想这些真是疯狂。有时候很忙很忙的时候也会想到逃避,也会整夜的睡不着想自己这么拼命到底值不值得,也会想到意义的问题,想到自由的人生是不是才是最好的。就像是现在,会想,到底是在大城市落脚还是大学读完回家才会是幸福的人生。到底是继续过在两个城市思念彼此却为事业拼搏的日子叫有意义,还是回家结婚生孩子然后平淡的生活着,柴米油盐才是睿智的选择。有选择的人是痛苦的。一些人,一心想着出人头地,一心想着最奢华的生活;一些人,根本就没有出过城,一辈子就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也不会有遗憾。倒是现在的我们,有着选择,于是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困扰。小说里的吉儿是第一种,海宁是第二种,而马蒂和海安是另外一种。在我们的世界里,享有最丰富的知识,与最荒芜的精神生活。自己仿佛是一个矛盾的人,有时候奋不顾身的追逐理想,遍体鳞伤也不顾及。一旦停下来却又会发现自己苦苦追求的东西有时候是那么幼稚和不可企及。闲下来就会读书、读诗、读哲学,就会自相矛盾,就会苦恼,就会无所适从。很多人曾经都说过,我很适合聆听别人的心事并给出建议,听我说话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只有我自己知道,读书,就是为了让和自己过不去的那个自己变得能被自己说服。我羡慕另一些人,那些奋勇直前赶路没有时间胡思乱想的人们。他们很单纯,单纯的可以执着的做一件事情,为了一个理想,为了一个人,为了世人眼中的成功标准,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心灵没有矛盾在纠缠,享受着每天的战斗成果。不用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也许他们才是真正的智者,也许他们没有去苦苦思索,却已经幸运的得到了人生的真谛,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从中得到欢乐。小说中有这么一句话:“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今天你的生命就到了尽头,你会不会觉得你真正要过的生活还没有开始,然后会猛然吓一跳,问自己这些年来都在做什么?”突然感觉浑身冰冷。因为如果这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没有认真想过我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模样。但是如果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时间就流逝了,想明白了,却错过了最好的年华,再没有机会去过那样的生活,不是更大的遗憾么?人生就是一种经历,有的人走得快,就经历得多,有的人走得慢就经历得少,有的人走走会停下来欣赏风景思考人生,有的人一生都在飞奔,选择最宽阔的道路最快的向目标前进。这让我想到游戏练级,有的人喜欢主线任务,因为可以获得很高的经验,可以很快升级;有的人喜欢支线任务,因为可以见到更多的人,遭遇不同的剧情;有的人喜欢循环任务,因为熟悉并且可以确定熟练完成。没有对错,只是偏好不同而已。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游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骤然停止,在游戏突然结束的时候,没有人在意最后你的金钱是多少,你的装备是不是极品,也没有人在乎你曾经为了精炼一件装备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没有人记得,曾经还有这样一个玩家存在过。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只有自己在玩游戏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和伤悲才是游戏的意义所在。人生也许也是如此吧,唯有经历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连自由思考的时间都那么奢侈,又怎么能去追逐自由的人生?但是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什么才是自由的人生?

自由是啥呢

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自由的同时,也照顾世俗价值观,这种拿捏一直个难题。更多的人被习得的文化和价值观所绑架,而忘记本初的自己。但又焉能说文明是无用的?更可行的态度是,正如作者透过主人公所言,“爱才是自由”,无论好坏,用心经历着,那就是自由。所以呢,急功近利追求成功的人;颓废得似乎一无是处,只想逃逸的人,都无可指摘。他们其实都,害怕生命的虚无。其实生命也真的就是一场虚无,唯经历而已。是文化造就了认同感吧,小鸟小猪小草他们也需要认同感么?显然不呢。呵呵。另作者好棒,在20几岁就写出了这样的文字。透过小说,急急地思索人生的意义,对于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这样的状态,似乎可笑,更可敬。当时她也许是阅历尚浅的,但她认真地在思考,在修炼自己,坚持啃那些艰深的哲学书、佛道书,不能不佩服呢。

三十岁失婚失业失意少妇马蒂的后半生

序言里说,作者是一个天生的作家。对,我也这样认为,这不像作者初次写长篇小说,反倒像是一个老练的家伙大笔挥洒出来的。这也算是我看过的书里文学性很强的一本了,对着它,感觉不太轻松,也不太愉快。 这次重看伤心咖啡店之歌,忘掉的故事情节随着书本的一页页翻过而在脑子里的某个角落提取出来,这就是三十岁失婚失业失意少妇马蒂的后半生,现实中像她一样的人一定很多,也很容易被人遗忘吧。马蒂,年过三十。母亲早逝,父亲有另外一个家庭,关系生疏。大学读的是英文系,与同学关系同样疏离,曾有一个助教男友杰生。毕业后在一间公司打工,也结了婚,但最近失业,丈夫在外工作,分居已久,目前与思想传统、控制欲极强的公婆一起居住。大学最亲近的同学琳达结婚,三十多岁的失婚失业少妇马蒂第一次参加大学同学的婚礼,也是一个变相的同学聚会。当她得知对自己很有影响的杰生早已死去后,失魂落魄地走出了酒店,在大街上暴走、晕倒。之后,她走进了改变了她后半生的伤心咖啡店。这里有五个股东,海安、吉儿、叶子、素园、藤条。他们都包围在海安身边,追问什么是自由这个伟大命题,同时过着迥异的生活。核心海安,是一个不差钱有才有财还有貌的令所有女人痴狂的男人,他在世界各个角落流浪,他有多到数不清的女伴和男伴,他的每一句话都像哲学家般深不可测,但其实他的心灵却极度的空虚和缺乏安全感。他存在世界上的意义,是寻找曾在母亲的子宫里一起生活的刚出生就死掉的孪生哥哥,寻找另一半未知的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生活平淡、毫无追求的马蒂走进咖啡店后,彻底了断了与丈夫的关系,通过父亲的关系找到了一份工作,与咖啡店的各位成员达成了良好关系。然后,她加入了这个五人团体,工作上得到了上司的信任,即将晋升;家庭上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加深了了解;经济上也宽裕了,生活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算是开始好转,前途光明。但,这就是人生么?在社会早已规定好的轨道里走人生路,显然不是作者希望马蒂走的路。马蒂在咖啡店各人的潜移默化下,怀疑自己走的路。于是,她辞去了工作,不远千里来到了传说中地理环境和台湾很相似的马达加斯加,原始社会马达加斯加在地理环境上时现代大都会台湾的孪生儿,是象征着现代人在复杂的现代社会微妙的人际关系充满压力和竞争的生活里迷失后,重回单纯的世界里寻找自我吗?马蒂在马达加斯加,像走入了迷幻世界,一切都不太真实,那里有从未被人工修饰过的大自然,与一切现代化包括现代科技现代思维隔绝的土著人,海安的另一半,耶稣。马蒂似乎在那里找到了她想要的答案,最后死在了马达加斯加。马蒂的一生就此结束,她的后半生完全不同平凡。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不都是在同一条轨道里行使吗?生下来,上学,工作,结婚生子,退休,死去。我们都在同一条流水线里生活,然后有的人受了某些启发,心中出现了疑惑,为什么我要这样活着?然后他尝试跳出流水线。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自由的生活?自由到底是什么东西?书里由始至终在追问着这个问题。于是,我也被这个问题弄得纠结不已。唉,为什么有的人的思想就这么深邃呢?而我,仅仅是想可以快乐地在流水线里活着而已,贴在书桌上的那张纸条总是和马蒂开始的那张很有共鸣,不外乎是写上很实际的目标、计划、励志名句。和大部分人一样生活,不时为一些不顺利的事纠结一下。不知道跳出流水线之后,又该怎样生存,为理想,为自由?不是每个人都有实现理想的天赋,不是每个人都是幸运儿,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实现理想。不是每个人可以为看不见的理想而承受无边的寂寞,生活在看不到的未来和残酷的现实中,不是每个在流水线上的人都会觉得不自由。为什么啊为什么?马蒂在海安的启发下问了这么多个为什么,可是这么沉重的人生命题就交给哲学家吧。对于自由,不能要求太多,人生总难免有许多身不由己。

我急着想知道结局,但到了结局才觉得穷途比末路更美丽

没钱有没钱的痛苦富裕有富裕的苦痛仙风道骨并不拥有多少潇洒位高权重并不显得多么洒脱蝇营狗苟也不一定是既定式的落拓大家都是在经历人生,都来走一遭走得让自己感动何必处处为赢得他人的动容起先我急着想知道《伤心咖啡店之歌》的结局因为里面的人都青春苍老、活泼颓唐很让人为他们牵挂但到了结局才觉得穷途比末路更美丽重要的在于去经历生活这真的是一部较少技巧修饰,却直击心灵的好小说。我给它四颗星,因为剩下的那一颗应由读者来摘取。

自由之歌

八月的第一天里,喝着一杯特调咖啡看完了朱少麟的《伤心咖啡店之歌》。朱少麟的作品,目前为止应该就是3部。《地底三万尺》,《燕子》,《伤心咖啡店之歌》。这三部作品我是逆着出品时间来看的。文笔和情节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作品的时间先后,沉淀和积累的东西都有一个提升。最喜欢的依旧是《地底三万尺》,个人觉得是一本值得看百遍的书。《伤心咖啡店之歌》,也是喜欢的,或许也可以称为自由之歌,喜欢书里对自由的探讨,虽然不太爱它的结尾。在还小的时候,我也喜欢思考这个问题。我是自由的吗,假设我不自由,那怎么样才自由呢?我是不用上学就自由了吗,没人管束就自由了吗,如果一个人流浪去到没人认识的地方就自由了吗。也并不是。往往思考不出什么结果,最后总是就说,大概是根本就不会有绝对的自由。印象很深刻的是, 书里藤条入狱后给素园写的信上说:真的是很讽刺的一件事,我觉得我在监狱里,比在外面还要自由。人到底为什么会觉得不自由呢?真的都是因为来自于体制、道德、宗教、社会、地心引力的束缚吗,或许是人在心里给自己筑起一个牢笼。假设有牢笼在人心里扎根,那牢笼长什么样呢,什么材质,什么形状,什么规格,没人知道,或许是因人而异。宏图大志啊,也许会长成牢笼;浓情蜜意啊,或许又会是另一个牢笼;可就算是牢笼,也有人甘之若饴吧,谁知道呢。也许人们说能够追随本心就算是自由了,可大多数人迷惘,还有少数人没有心。梁文道说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大概自由也是一样吧。或许,当人类开始想出自由这个概念的时候,人类就不知道该如何自由了,像海安说“自由并不存在,这两个字只是人类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而对于书中自由的诸多探讨,还是最喜欢吉儿的观点:“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大概因为这是最正能量的说法。你总觉得这城市太过拥挤,水泥丛林像个牢笼,每个人都按部就班的活着,为了别人的价值观活着,上班下班都是步履匆匆,生命就为了赚钱为了地位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争到自己的地盘。但是,到底是因为这座城市禁锢了你,还是你为自己筑起了牢笼。马蒂在马达加斯加的高山之巅,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不在追寻答案,答案本身只是另外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去体会和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对,去体会和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世界之美,并不是一定到了世界之巅才能看见。不管在繁华都市里,还是在无名小镇里,台北人还是非洲人,都各自有各自的人生课题,都有各自的爱恨情愁各自的该走的道和各自的生命之美。或许生命真的不过是风中的微尘,来自虚无,也终于虚无。但人总该要留下些什么,就算是只言片语。就算并不被后世铭记,至少也是努力地去体会和经历,虽然一路曲折磕碰,但也算,看过了美景,吃过了美食,做过了一些美事,认识了一些美好的人。虽然难以做到不留一点遗憾,至少也有了些许收获在腹中,不算白走了。

Lost Taipei

有个朋友推介一本小说《伤心咖啡店之歌》。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all about自由与存在。如果想写一点感受,我宁愿写马蒂,因为她交代得最清楚――死了… 写FEEL之前,先加些MUSIC。伤心咖啡店放得最多的一首歌,算是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Pink Floyd的一首代表作。但给我的感觉除了开头的直升机声有点cult,整首歌听起来好像是童声合唱。伤心咖啡店是家小店,这让我想起法国电声乐队Rinocerose的一首歌cubicle。搞浩室音乐的人总是很吊诡,喜欢用synthesizer发出自己的声音。这首歌听起来很激进,就好像尚保罗代表的绿星球党。但法国人只是配角,主角是台北人。如果我是朱少麟,我会选王若琳的一首歌,Lost Taipei… 马蒂与台北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指出了发达的工业社会给人内心造成的压抑,使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而书中的台北,就是这样的一个缩影。台北的红绿灯太多,人都在不停地走,遇见绿灯就前行,遇见红灯就转弯;台北的天空星星太多了,天空就像吉儿口中的千眼巨兽,但每一颗星星都很困惑自己的属性;台北的尘埃太多,人的肩膀上都依附着很多社会标签,洋葱族、背屋族、草莓族、螺丝钉、蟑螂、新佃农… 而马蒂“差一点就相信”台北童话,她遵守提示单上的13条,验证陈博士的力矩公式――作用力、方向、与结果。但是,“一个灵魂,困在里面出不来了,在那里你自由吗?”… 马蒂与海安 马蒂的感情是失败的,她不知道杰生已经死了5年,只知道自己在丈夫在遥远的玻利维亚用力矩系数修水坝。“要感情做什么?我只要感觉就好”。但是马蒂对感觉总是很迟钝的,她总是不能对自己绝对的坦诚――她不像吉儿,对海安“极权的”“法西斯式的”唯心主义冷嘲热讽;她不像明子,一见钟情似的来找海安,并默默地在期许,就像山族里默默开放的克鲁娜花。她怕梦醒,怕黎明。和海安拥吻,没有自由地去感受,“在应该感受的时候却想着拥有”,想拥有更多拥吻存在的时刻… 马蒂与马达加斯加 马蒂离开了台北,不再做包德瑞实验瓶里的一只蟑螂,而选择做南纬二十二度半的一只狐猴。正如她所领悟的,生命的意义不在追求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去体会与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她的翅膀展开了,飞向马达加斯加,和一群没有没有根的民族(安坦德罗人)生活。但是,与其说马蒂想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不如说是来寻根――寻找耶稣。马蒂是耶稣的遗物,一件关于原罪与救赎、文明与野蛮、宗教与科学的遗物。最后,她为耶稣挡了散兵的一枪,死了。“马蒂在失去视觉前的最后一瞥”,不是“湛蓝澄净、宝石一样的长空”,而是“无声、无息、无色、无臭、无空气、无重力的”无边自由… “自由并不存在,这两个字只是人类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写到这里,我发现,我的自由也不存在了,它被束缚于我曾经的阅读意识中。TIMES UP!脱稿,专情地做回自己。原载于http://user.qzone.qq.com/413215973/blog/1207796148

没有酒的时候 到河边去捧饮自己的影子 没有嘴的时候 用伤口呼吸

“ 马蒂 这个世界像是一场大合唱 这个乐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要不你就加入合唱 乖乖的唱你所分配到的音律 要不你就大声唱出自己要的声音 可是那必须忍受别人责难的眼光,因为他们觉得你唱的不一样就是荒腔走板 至于我 我选择从合唱团中走开 心情要是不错 我听一听你们的合唱 风度不好的时候 我放声嘲笑 那嘲笑还盖过了歌声 ”“你记住一句话” 吉儿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她 ”黑暗并不能造成阴影 光亮才能 ”“没有方向 也是一种方向 这世界上没有真正停滞不前的东西 ”"问题不在这个世界有问题 而在不要花时间陷在问题中"

一场人生大选择

对生命和自由的探讨。......马蒂,死了。马蒂用生命把海安给她的一切还给了海安的另一部分。马蒂的死亡也许是必然的,因为她自己也说,并不知道抛弃了现有的价值观以后,该如何生存。把自己想要的生活发挥到极致以后,就死去了。她的追求是耶稣,这也是海安为什么喜欢马蒂的原因。马蒂死在一个十字路口,她可以选择改变,但也许她根本就不想改变,也许是因为神明觉得,她生命的意义已经完成了。吉儿继续轰轰烈烈着,吉儿,多好的名字,为着自己的理想轰轰烈烈的投身革命,轰轰烈烈的活着。她是吉。从名字上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吉儿这个角色是很有爱的。她是一个多么正面且积极的角色。和海安永无休止的争吵着。素园,和她的名字一样,朴素,但有一个相对圆满的人生。不出色,中庸,但得以长存。她的中庸包容着伤心咖啡馆里的每个人。她懂得如何与每个人的相处之道。小叶,飞出一个金丝笼,飞入另外一个。她是被驯养了的,所以她离不开笼子,所以她坐入了另外一辆保时捷。但她也许是最幸福最自由的。因为小叶有爱。有爱就有自由,吉儿说。藤条,一直被社会的藤条所鞭笞着,驮着沉重的包袱,红着眼睛往前冲,他并不过多去思考人生,或者自由。只是在一切都崩坏以后,感到肩膀上的轻松。海安,一俱华丽的躯壳。在所有的人物中,海安的最不完整的。海安代表着死亡,所以他异常的美丽,异常的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他的另外一个分身,耶稣则是和海安完全的相反,有的是,最匮乏的生存物质,和最富有的精神世界,耶稣是活的。海安追求着耶稣,并痛苦着。海安是被抽了心的独活双子。他是可怜的。......伤心咖啡馆是一个契机,在马蒂失恋,失业,失意的时候,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呈现在了她的眼前。马蒂选择接受海安的建议,亦如她的杰生。杰生死了,海安是死的。所以马蒂也死了。在遇到耶稣之后死的。她把自己牺牲了,把生命祭奠给了她的梦想,耶稣。...... 这本小说里,作者展示给我们的各种各样的人生观,都太值得思考了。海安,吉儿,素园,小叶,藤条,耶稣。换你作马蒂,你会选择谁呢?你的爱在哪里?你的自由是什么?-完-

伤心咖啡店之歌

内容介绍: 关于都市人群的生活、精神困境和精神追寻写的最熨贴、最细腻最富激情的华语纯文学小说。  全书以坐落 在喧嚣的夜市中的一家小咖啡店为主要的活动舞台,通过里面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去囊括了大都市的所有生态群落。借助于海安、马蒂、吉儿等人的心理和情感上 的变化,去关注活在大都市里的人,怎么能够在匆忙、纷繁的生活中,不让内心枯萎,除了物质的东西以外,还有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别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那就是自由。

忘了时间的钟

多少年来自己都是赶在时间前面的人。早上自己醒来等着闹钟响;频繁的看手机,只是要把时间控制在我的手里…早上醒来,温暖的阳光射进屋里,很舒适。把手机扔的远远的,想摆脱时间,却忘了IPOD也是可以记录时间的。此时恨死自己把所有计时工具都调的一分不差,如果能海安一样把时间全部调乱,这将是个多美的早上。不知道马蒂在非洲感受的无时间的概念是怎样的感觉,想去体验一天,哪怕一天。可惜,惯性已经让我停不下来,哪怕只是人生中不足道的一天。说到底,是不想被别人落下,被时间落下。马蒂给陈博士的信中写道:“让我去自由的闯荡吧,充其量是,我所损失的不过是一个一般人的人生罢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情怀,可以说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的情怀,这么高的机会成本,有几个现代人能付的起呢?

The eternal flight of myself from myself.

The eternal flight of myself from myself.书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字面上的意思,从我自身飞离自我的,永无止尽的飞行。马蒂就像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海安口中的半人。身上背满了文明礼教的负荷,当想要的东西不符合社会规范或者人际关系的种种束缚,宁愿隐藏自己的感受。我们都只剩下社会化的一半属于自己,而天然情欲的另一半却被自己压抑。于是马蒂踏上了马达加斯加。我佩服这样的勇气。“伤心咖啡店深蓝色的灯光存在于城市最晦暗的角落,一闪一闪,向每一个伤心苦闷的人招着手...”被价值观捆住但是社会适应不良的马蒂,伤心咖啡店里养驯了的孤单爱情鸟小叶,能言善辩的吉儿,甘于平淡生活的素园,还有时刻追求物化生活的藤条,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海安,而众人眼中近乎完美的海安,也只是陨落的双子星中的一半,所以注定孤独,就像海安说的,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他的心里。他苦苦追求Narcissus般的自恋的感情,海宁或者耶稣,都是自己的象征。耶稣属于另外一个世界,在非洲大陆上,他近乎苛刻地清修着,他看清世上的一切,有着最磅礴的情感,爱着一切,但因为看得真切,对待世间的一切,也有着最冷淡的心。关于自由,关于价值观,关于成长...还有更多的更多,在我第三遍捧起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憧憬着能够追寻到真正的自由,我没有放弃一切的勇气。只是,我希望时不时地,我能够对自己坦诚,海安口中那种绝对的坦诚,为自己获得一瞬间近乎于自由的感触。The eternal flight of myself from myself.我不奢望着永无止尽,偶尔有这样的飞行就好。只是,我还是在想,人的感情,到底是一种高贵的本质,还是作茧自缚未进化的象征呢?

边境

上周末某个上午看了部老片子——《肖申克的救赎》。想来,我一直对于老旧的电影较为着迷,对新电影所知实在不多,几乎都没有涉猎。看书也是如此,很少看时下畅销的书籍,都是在某个情绪点的支持下忽然想去看某个作家的某本作品,大概是因为只有有了念想才能默默地仔细读完这几本书,否则总是提不起兴致。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几乎都看了遍,甚至是好几遍,一度认识中国的电影只有港片才算的上是经典,大陆虽有几个较为出色的,但整体上是无法与港片抗衡。言归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我已经看过好几遍,包括原著小说,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对于自由的信念之光在本片中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更有摩根弗里曼这个老戏骨的参演。看得时候基本剧情都已经了然于胸,可是在看到安迪在肖申克的监狱的广播里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这一首曲子时,我突然眼睛一热,眼眶里忽然湿润,绝不夸张。肖申克的大多数囚徒都不知道这首曲子,都不明白这是在传达怎样的感情,但是安迪却很享受,因为他觉得听到这曲子让他明白:即使在这高墙之内,仍然是有些东西,在内心里,是关不住的。瑞德问道,那是什么。他告诉所有人,那是希望。有时候音乐在适当的时候出现总是可以忽然把郁结于心很久的情绪忽然表面化,仿佛是潮水忽然退去,水落石出。在此之前,其实我看完的是《监狱风云》,同样是监狱片。在监狱的新年里,那首邓丽君的《甜蜜蜜》响起来的时候,忽然这个世界仿佛是那么的美好,仿佛这不是监狱,这是一个充满温情与自由的世界,大家互相跳着舞,有吃有喝,有欢有乐,还有阿正那个橙子上插着的三支烟。无关国度,无论身处何地,自由永远是共同的憧憬,犹如天上那个月亮,夜晚里总是平等的出现,不厚此也不薄彼。想起了近来一直在读的一本书——《伤心咖啡店之歌》。朱少麟书中出现的最多的也最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大概就是自由,一如在《燕子》里主人公阿芳所想,写一本关于自由的书。我想,大概是朱少麟通过阿芳的嘴说出了自己写作意图。而换在《伤心咖啡店之歌》里马蒂说:我自己就是自己的边境,所以不再流浪。所谓自由总是相对于束缚,无任何束缚也就意味着绝对的自由。可是我想,任何人无完全的自由,但是却有选择自身所能无限接近于自由的生活,你可以为了养家糊口拼命奔跑,你可以为了社会理想和责任奔波,你可以崇拜金钱,你可以有恃无恐的享受物质所带来的优越,你也可以放弃这一切开始一场流浪。这是《伤心咖啡店之歌》里所涉及到的生活模式,选择流浪的马蒂终于放弃了升迁的机会去了马达加斯加,开始一场一场痛苦的流浪,但是她却并不认为这肉体所带来的痛苦是真正的痛苦,时间没有变快或是慢,节奏却是与台北完全不一样的慢,没有必须的日程,没有必须参加的会议,从个体关注到整体关注,最后到整个宇宙的关注。其实最终束缚自己的就是自己本身,坦荡荡的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爱恨,面对自己本身所热爱的,那么去哪流浪都是自由,也不能再称之为流浪,因为我想去。其实选择本身就已经不再是自由的范畴,因为任何选择就意味着放弃。这又让我想起了完美与缺憾,这也是朱少麟《燕子》的主题。书里提到一个非常晦涩而又充满隐喻色彩的故事,叫沙巴女王。一个完美的国度,一个完美的女王,一群完美的臣民,什么都是完美的。而完美的太久最后连什么是不完美都不知道,终于有人和皇帝新装中的小孩子一样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什么才是不完美?于是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洪水干旱都历经一遍,在不完美中体验与怀念什么是完美。犹如书里的阿芳在卓教授的舞蹈中要去领悟什么是天堂和地狱一般,要明白缺憾才能清楚的领悟到完美,大雨初霁才知晴方好,苦寒之后才是寒梅香。自由也如是,当一切都自由,这自由却并不是真的那么自由,任何人任何事都自由,那么什么是不自由?终究有一天这将是在这一片祥和的腻烦之后所需要提出的命题。而我们本身都不是自由之身,尤其是在出了校门这个圈子之后感觉越深,任何东西都可以让你畏首畏尾,如履薄冰。这大概是旅游之所以盛行的原因,因为离开总是带着不那么强烈的指向性,能在自己支配的时间里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去做喜欢做的事。即使我们不是完全自由,却仿佛是能在则片刻间见到神祗,而此时恰恰是思想无处安放的时刻,也恰恰是不需要刻意去思索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说道:神给我们的是希望,是泅渡到彼岸的希望。的确,任何具体的承诺兑现,无论是神或是佛,都没有给予。他们所能给的只是一道光,一道穿透乌云的光束下一尊佛像,佛光普照,然后他们都拈花微笑。自然不可能有什么从天而降的掌法。没有了解,没有理解,没有体验,没有亲近,没有离别,没有哭泣,没有重逢,没有参与,没有观察,没有思考,没有坦诚,没有真相,没有谎言,没有爱欲,没有挣扎,没有思念,没有邪恶,没有荒淫,没有自负,没有轻狂,没有冷漠,没有争吵,没有对立,没有伤亡,没有起伏,那里或许这只有虚无,一片荒芜的存在。大概只有死人才会有种这样的心电图。

只因你我贪恋人世间

年轻的人,当我们的身份渐渐从学生过度向社会,其间所带来的冲击,几乎是不自主使我们开始思考自由,宗教,人生这样的命题。几天前我在读《伤心咖啡店之歌》,熄灯之后临睡前居然在脑海里勾画起自己生命终结前的画面。这想象甚至细致到冰冷的病床,来回奔波的护士,以及亲人们无助而悲伤的目光。那生死隔离的绝望感、对人间的贪恋竟也随着我意淫的情境压在心头。而我深知此时此刻的情感终究有一天会真实来临,无从逃避。噫吁唏!我从国外回家之后,冬至日独自去看望奶奶。在楼下烧了纸钱之后回家和奶奶闲聊,七十出头的奶奶给我讲民国往事,讲老家和爸爸的童年,讲去世的爷爷,话到最后老人家点起烟长长地叹了口气,说“人生如梦啊,真是如梦啊。”光阴七十载悠悠,到头来消费在与儿孙的谈话里,也只不过昙花一现。我回想自己,回想过去的一年、三年甚至五年,也并没有太察觉到时间的维度。而当我进而回想自己的童年,回想自己这双十又一的光阴,哑然间我发觉自己竟然和奶奶一样,在时间或者人生的标尺前如梦一般;在长存的宇宙中渺小短暂。书里面作者抒发小人物在大都市中汲汲营营,忙于工作,忙于应付房贷而疏忽了生活本身,疏忽了自由。我曾经觉得这样的问题离我遥远,自己自然会成为生命的主人。可很多时候,能够选择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这个时代。而自由是什么?小说里海安说“自由并不存在。这两个字只是人类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我其实并不同意。众生并不需要追求广义的自由,那种大彻大悟的佛性的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自由是相对的,可以任意时候上下班或许就是很多人的自由。这是有约束的自由。而自由作为人的追求也必然会因为镶嵌在人性中的贪念而最终造就海安这种抛弃尘世,抛弃社会的小说性人物。他不认可自由,甚至连自由都不要。(其实他都不认为有自由,就不应该会有对自由的需求之说)而现实生活中,任何不以普世价值观为对照的自由都不会被视作自由的。而吉儿扮演的另一种声音说“自由只来自爱”,来自对理想的追求,来自忠于自己的意念。这其实是相对而言比较平和的观点。人类习惯把美好的东西归于爱,我不知道这是人性的特征还是我从小到大受到无论无论文学还是社会的影响造成的印象。爱是个包容万物的字眼,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书中大伙儿一起在海边的那一夜,那种既松弛又有张力的友情一直是我所向往的,而那段关于自由的辩论中,朱少麟又借海安之口质疑了我们的价值观:谁说文明一定在野蛮之上。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养成了怀疑论者的质疑精神,总觉得自己所得知的必须有保留的接受,因为这样的感受我在读《一九八四》的时候总觉得“所读即所思”。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教育告诉我们文明优于野蛮,告诉我们无神论进化论,告诉我们二加二等于四不等于五。而人最为一个个体,在意识到这种不可靠性之后他在认知的海洋里几乎是无处立足的。这便是矛盾之处了,我们一边质疑自己的价值观,一边用着价值观衡量万物,上帝又在笑了。说回到死亡,其实我不惧怕。我不怕自己神形俱灭,我只是舍不得与可爱的人、温暖的事物分离。人生本身就是苦旅,我有时候陪同父母外出饭局,听大人们讲人生沉浮;有时候看新闻看报纸,看见怒放的生命被突来的疾病灾难袭到,我总在心里感慨人生艰辛。偏偏我们这些一同受难的信徒们,在这个有我们创造的世界里发现了爱,发现了温暖慰藉而产生了留恋不愿离去。亲爱的,当我想到死亡那不是病痛而是与你分别。所以我说,要不是众生苦难的情结,又有谁留恋人世间呢。而我们往往都留恋,即使我们穷尽一生的闪光也照亮不了宇宙里最微小的一隅,只因为彼此取暖的一世而不愿割舍。这种情感不需要理性,也无法约束。正是它启发了我,面对着不自由,面对自我质疑走下去。

不同的人 心中有 不同的自由

(PS:因为五月天的阿信才开始读的~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呢~~~)我想 每一个读这本书的女生 总是会把自己想象成里面的马蒂——或许并不算失败 或许在外人的眼里是成功和潇洒的 可也只有自己才知道 有多孤单 有多迷茫 有多无助——你羡慕我 那要不要跟我交换 于是也就有了继续读下去的动力和兴趣 看着马蒂一步步认识那些如神赐一样的朋友 形形色色的朋友 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感受 说不上是妙不可言 但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看着马蒂一步步领会自由 接近自由 寻找自由 我相信在读这本书的你们也会像我一样的期待和欣慰 ……后来的马蒂 见到了耶稣 领悟了自由——马蒂的那段话我至今还不能很好的理解 可我知道 她已经明白了 也是不错的 后来的马蒂 被枪射中 为了解救耶稣 她死了 我知道 那是她领悟的原则和自由 我也知道 马蒂一定会那样做的 可我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情节 我甚至怀疑过是不是书写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不过这就是结局了后来的马蒂 只有一只蓝色的骨瓷杯留了下来 可是也无济于事 因为伤心咖啡店都不再有了 后来的我——一直想象自己是马蒂的我 慢慢学着接受了这样的结局 这样的生活 这样的自由——或许 马蒂真的不曾存在 她只是代表了内心的一种挣扎 对自由的渴望 后来 马蒂死了 也是我们一场渴望的结束 不一定是落空 只是不再有激情 也不应定是自由的流失 只是一种新的理解 这种挣扎 这种流失 这种理解 就叫做马蒂吧~

吾能与谁共读此书

很想很想告诉一个人此刻的感受,当合上书页的第一秒中。合不上的鲜活的人物,扑腾翅膀乞求冲破牢笼的马蒂,自由不羁天使恶魔于一身的海安,假装男生的绘画天才小叶,极有社会责任感的吉儿,疯狂赚钱要买白别墅的藤井,被生活压迫的上班族素园,工作狂陈博士,胆小又努力爱马蒂的爸爸,刻薄却温情的阿姨,两个截然不同的弟弟,爱狗却不能养的素园老公。寥寥几笔的刻画,或是精琢细斟描绘的人物,在一个个传奇的故事里仿佛被女娲充了一口仙气,那么有生气,那么逼真,一闭上眼,就能感受到他们夸张的表情和装束。海安英俊的面容,古铜的结实的皮肤,一个劲咆哮的重型机车。也许是因为这个名词与我的家乡相同,口中喃喃,总会涌出莫名的亲切感。这个完美到不存在的男人似乎不再神秘。他是自由的魔法师哈尔,总是随心所欲得到处游荡,梦的马拉斯加达,温暖的普拉岛。消磨时间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吧。还是不拘束的舞者?“什么叫舞蹈,不过是随着音乐随心扭动身体罢了。“还是资力雄厚的钻石王老五?或是尼采?他是爱男人还是女人?为什么可以暧昧的亲吻红发男孩的颈部,又自然得拦着他的腰?为什么在他只有月光的床上会有裸体的金发女郎?也许吉儿说的对,海安是三性恋,他爱男人,爱女人,更爱自己,爱自己所想爱的一切,管他什么男人女人的。海安就是自由的代名词。这种自由不仅是身体的,更是心灵的。张扬,骄傲,强大。无所谓高调,他只不过做了他想做的,无视外人已经是一种呼吸一般自然的习惯。我还记得那夜,海安把鼓囊的包扔进火里做燃料。昂贵的镜头,手机,电脑,一切生活所必需或不需要,就在那天的火里炸起一个又一个火花。我还记得那夜,海安坐在镜子前,第一次露出的悲伤的表情。他也是不自由的。那个早夭的哥哥,沙漠的耶稣是他心头每逢深夜蚀骨的梦魇。碎掉的闪闪的玻璃片,划过紧绷的皮肤,大颗大颗挂淌着血水,也许是不疼的吧。海安不怕冷,马蒂才发现一个人拥有冷到极致的内心,外界的温度还算什么呢。痛大抵也是如此的吧。我喜欢那样的青春,有海安,有马蒂,有吉儿,有小叶的青春。喧闹的摇滚伤心咖啡馆,漂亮纹路的杯子,一帮人的围火交流,痛快的说话,痛快的打闹,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心血澎湃的时光呢?即使这样的青春是疼痛的,是伤心的。走过那段时间的每个人,坠入俗世,也是带着骄傲的印刻。某一人,垂垂暮老的素园,在路口,撞见老公和无法领养的小狗嬉闹,她会不会润湿了眼睛,想起那些乖张的笑容。

女主角的辞职信

前半部比较精彩,后半部非常潦草的一本小说。不过,因为是台湾女作家朱少麟的处女作,就多点宽容吧。我个人觉得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女主角写的辞职信,它让我反思自己现在的生活。现摘抄如下:“这个工作很抱歉我不要了,这种充满挑战的城市人生我也不要了。我要在像机械一样地过完一生之前,脱轨去寻找另一个世界。就算孩子气又有什么损失呢?这是我的人生,而生命只有一回,不管选择哪一种都没有重来的机会,既然如此,我倒宁愿天马行空走一回……三十年来我依照着一般人的期望过活,我一直很矛盾,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只好继续像别人一样上班、下班、发呆、抱怨。我知道我的工作表现出色,那是因为优柔寡断,让我在不想要的人生里越陷越深。天哪,我到底在骗谁?我在骗我自己。我一直不敢认真地面对自己,我不勇敢,我不负责,我甚至不诚实。所以我必须辞职。我准备要出去走一走,之后,还没想过,一边走一边想吧,有什么损失呢?一只不肯把花粉携带在腿上的蜜蜂,可能是个悲剧,可是它所损失的是什么?是一只普通工蜂的一生劳作。我要说的是,让我去自由地闯荡吧,充其量是,我所损失的不过是一个一般人的人生罢了。”

Perhaps freedom

在追求什么呢。是享不尽的金钱么。是任意施展的权利。或者是一份内心的自由。昨天深夜,终于读完了伤心咖啡店之歌。后面的那些故事有些太过的仓促。为了追求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流浪了,有的人想要改变世界,而有的人却获得了可悲的自由。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有明确的性格特征。美若天仙而内心孤寂的海安,能言善辩很有想法的吉儿,聪明可爱又不失俊秀的叶子,善解人意给人温暖的素园。追逐金钱最后豁达的藤条,还有我们的主人公一直在追求自由和想要得生活的马蒂。这一群生活在台北这个喧闹的都市里的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伤心咖啡店。用自己的方式追逐所谓的自由。所谓的自己的生活。然而,那样的生活真正存在么。追逐金钱的通过努力可以得到。追逐权力的经历竞争也可以取得,然而自由呢?费尽了一辈子,也是得不到的。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与社会有着互相依赖的关系,想逃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无论到喧闹的台北,还是荒芜的马达加斯加。哪里的人们都在为生存而奔忙,而生存,早已与自由无关。自由也只是相对的概念,心灵上的,价值观上的束缚会让我们永远不自由。只要我们还是人类,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如果,我们不是人呢。那就没有所谓的快乐与悲伤。如果不是人,对于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不去做,没有人会谴责我们。但同样,我们会失去思考的权利。那样的自由,还是自由么。马蒂在马达加斯加的时候,遇到了一条执意要跟随他们的流浪狗。他逃脱了束缚,可是最终,他还是渴望跟人类在一起,渴望被驯服。对于他来说,驯服也是一种自由么。或许是吧,又或许是太过自由的人都会有太多的寂寞。于是他们疯狂的追求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譬如:更广阔的自由。记得读过一篇关于逃离的文章,其中说道:与其逃离,不如归来。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了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海安,刚刚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最自由的是海安。因为他最有资本自由,也最有自由的思想。而到最后才发现最不自由的也是海安。他会永远的追求,永远不自由。和吉儿一样,我也同情他。他的束缚还是太多了。他在不断的追寻着耶稣的脚步,他以为他在追求生活和想要的方式,还有他双子星的另一半,哥哥海宁。可事实上,为了这些。他早已失去了自由。遗憾的马达加斯加,作者描写的马达加斯加就好像一个梦境。马蒂真正的自由了么。我想是吧。在最后她自修到了很多。她可以放低自己的心。所以他的心变得容易满足,最终,她,自由了。整个世界给了她自由。永远的,自由。伤心咖啡店最终倒闭了。因为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伤心咖啡店的每个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我们呢。还要在黑暗中前进。因为,不够洒脱,不够坚强,又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怎么飞的起来呢。再见了,伤心咖啡店。这座城市,却回响着伤心咖啡店之歌。

书摘:生命,自由,责任以及其他

杰生告诉她:“萨宾娜,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看法,不要为别人的价值观而活。”--------------------可是到头来,怎么变成了样样抉择都是为了向别人交代的局面?别人说总要找件正经事做做,所以马蒂上班;别人说你也老大不小了,所以马蒂结婚;别人说心不在焉是不行的,所以马蒂辞职;别人说不可以游手好闲,所以马蒂又不敢让人知道她已辞职。--------------------------人不是风。在这个城市里,要活得像个人,就得要有工作,有钱,有住所。简单地说,要有一个身份,然后才成其为一个人,一个台北人。-------------------------人们常羡慕小鸟飞行的自由,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多半的小鸟终生都栖守在同一个巢,只能在很固定的领域中飞翔;而候鸟,因为天赋的习性,每年不由自主忙碌地往返于南北之间,飞行在同一条路线之上。--------------------------学校里的课业多么单纯,一个课堂五十分钟,一个学分二十个课堂,切割得清清楚楚,成绩来自老师指定的作业范围,作业又来自特定的教材,读完了,就拿分数。毕业之后呢?那就好像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上一堂长长的、没有人来评分的自修课。马蒂的好学生生涯大概就是从那时候衰败了下来。---------------------------做个上班族,不就是那么简单吗?不过是按照这个提示单上的事项生活,然后,让自己的生命内容量化、规则化、细节化、纪律化、社会化、机构化、机械化……然后,所有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了。 -------------------------生命状态的选择权------------------------“我?……我觉得我的生命一团糟。说了你可能不相信,有人为了爱流浪一生,有人为了梦挣扎一世,我羡慕那样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幸福。我的问题在没有爱,没有梦,我找不到方向。我总是羡慕那些确实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我的生命那么茫然,我会做的只有逃避。” “人们一般能认可的工作,是既有的归类下的产物,要有身份,有名衔,有收入,最好有清楚的作息周期,具体的产出或成绩,然后人家才认为你是一个有工作的人,才认可你的生活。我们都被社会机器——” “异化了?”马蒂接口。   “对,马蒂,异化了,变成先有工作,有身份,然后才有人。”   “这令我困惑,”马蒂说,“我自认为不是个懒人,可是在人前我非常颓废。有一阵子我拼命地读诗,可是不会有人认为那是工作,好像单单清楚的自觉对世界并不构成贡献。” “所以我才那么茫然。我觉得非常不自由,因为我对我的生命的支配权这么少。我刚刚找到一个新工作,那没有令我更快乐,可是我没有选择。我想是我的能力不够,连养活自己都够吃力了,却还想要得更多。有时候我颓废得想做一个一无所有,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的流浪汉,可是我知道那不可能,我连想静静地躲在家里,都得编出一个对别人说得过去的理由。”   “那是因你们都忘了你们与社会互为生存的关系。”吉儿捂住话筒,插嘴了,“人的自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当然都重要,但是不要忘了,我们都活在社会中,当然社会对我们有一定的规范压力。你要追寻自我,Fine,但是不要同时变成社会的废人,垃圾!” 吉儿挂断了手机,高声说:“你们的论调有严重的自我主义问题。要知道极端的自我主义是最颓废的。你们的生命被社会滋养,却不愿意对社会做任何回报,还妈的侈言你们灵魂中的清晰就是对社会最大的回报。要做什么样的人当然随你的便,但是在享有你们的极端自我时,不要忘记你们的自我得来自别人的自律。没有别人对社会的建设性,你们连颓废的分都没有!自由的前提是群体足够的自律,融入社会伦理的生命!”   “作为一个康德的信徒,你的论点很透彻。”海安说,“你的意思是没有社会存在在先,就没有灌输到我们身上的知识、文化、文明教养,造成我们足够的自觉,自觉到没有自由的痛苦。没错,如果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动物一样的自由,而是在理性上施展自我的自由,那么社会的存在在自由之前。可是我们在谈论的是兼具理性与兽性的自由。既然说到人与社会互为生存的关系,你就不能否认这种自我主义中颓废的积极性。没有自我主义,甚至没有寂静主义,那么这个社会就真的沉闷沉寂了,在这样的世界里,连只知道自律的人都要无聊得跳楼。” ---------------------关于上学和考试----------------------“记不记得你联考前的心情?”   “嗯,蛮紧张的,可是又紧张得没有时间着慌,只能说很乱吧。联考前一天,所有的读书计划都乱了谱,只能抓到什么读什么,像押宝一样听天由命的感觉。”   “我觉得到了今天我的郁闷达到了顶点。”马楠说,他很熟练地将香烟深深吸入肺部,缓了缓,再吐出烟雾。“姐,你觉不觉得这种人生没什么意义?人的一生短短数十年,最好的年轻时光,应该是很狂野很奔放的时候,我们却绑在书桌前,除了背书还是背书,不背的时候就写作业。我会考过去的,我知道,可是这些年轻岁月谁来赔我?问题是这个问题并不只发生在我身上,几乎每个人都一样,大家都一样惨,在最富感情最富梦想的年纪里,强忍着青春期本来就很严重的躁动不安,日复一日,捏着鼻子生吞活剥这些教材,物极必反,书上说的,大家都这么压抑,我很怀疑我们能组成多美好的社会。”   “可是你所读的教材,并不全都是只用在考试上啊。想一想,英文能力多重要?那可以帮助你出国游历。数学也很好啊,你将来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数学。历史,经过编年整理后的历史教材是很枯燥,可是那提供你一个基本的审世视野,将来你对世界上的每个事件都可以发展出你自己的看法和批评。甚至化学也没有白读啊,不明白酸碱中和的道理,你在生活上可能会少掉很多应变能力,不是吗?”   “听起来是大人的论调。”马楠说,“大人为了哄小孩子乖乖想出来的轻松的应付论调。可是事实上就不是这样。数学很重要,不懂数学连买菜都困难,可是如果我不想当数学家,那我一天到晚念念有词sin2α=2sinαcosα对我有什么意义?我喜欢历史,可是我情愿读历史小说,也不想去背郑和下南洋七次,六次在明成祖一次在明宣宗时代,当然我全背了。还有国文,你告诉我,刘义庆是哪一朝哪一代人,他出任过哪一州的官?说不出来吧?你可能连他写《世说新语》都不记得了,那你当初背那些东西不是只为考试吗?我知道你很会写诗,可是我问你建安七子是哪七个?十三经是哪十三经?六才子书是哪六本?背这些对你创作起过作用吗?这个世界很荒唐,大人说我们弄一套东西来做标准,再比较大家背它们的成绩来决定你的未来,然后大家说一二三开始背。六年,你什么都不是,只是背书机器,背的东西又和你那么遥远不相干,你想一想,这不是大家共谋一起开在自己身上的大玩笑吗?”   “不只是这样的,马楠。有些东西背起来很辛苦,考过后好像又抛开了,你会怀疑到底背它来何用。像建安七子,我现在顶多说得出孔融跟王粲两个,可是重点不是在背下他们全部,而是你在读到那个章节时所浸淫到的文化教养,这些或多或少都形成你与其他人之间的共同语言,认知上的共通资源。这些我觉得很重要啊。”   “又是大人的论调。既然是文化教养问题,那为什么不把教材弄得有感染力一点?到处都是提纲挈领的条列式重点,一点感情也没有,然后再叫你去背。这不是生吞活剥是什么?文化教养的目的我可以同意,可是这个过程太死板僵硬。为了联考,我们连心中那一点天真创造力都快磨光了,这样我们以后能有什么文化?”   “这么说,你反对联考制度了?”   “我不知道。”马楠摇摇头,“我真的不知道。联考是残酷却又方便的方法。大学窄门人人都挤破了头,既然供不应求,自然就有所挑选,有所淘汰。只是这个挑选的标准太表面化了。我有一个好朋友,大家都说他是才子,又能写又能唱,可是他不能背书,所以他注定在联考前面是个败将,是个不良品,是个退货。我连他明天会不会去应考都不知道,可是我知道大学之门不会为他开启。很矛盾,我觉得他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聪明的一个,在联考面前,却没有人在乎这点。   “但是如果没有了联考制度,我更不敢想像。我觉得这个社会很腐败,如果改用推荐制度,那会更糟。联考制度是以大家勉强自己背书的自制力来论英雄,如果换了一套甄选评荐标准,那结果只不过是叫大家转换一套争出头的本领来度过这六年,恐怕这下连本身的自制力都不够用了,还要看老爸老妈的财力,逢迎媚上的能力,或压抑自己性向的团体适应力。这不是更辛苦吗?” ----------------------------关于什么是自我的坐标系数-----------------------“好,那么我给你一分钟,告诉我你是谁。”   马蒂一愣,之后她流利地答道:“我叫马蒂,今年二十九岁。台北人,不,江苏人,台北出生。辅大外文系毕业,主修英语。已婚……现在分居。我在一家电脑公司上班,担任秘书,血型A型……现在住木栅……”她的速度缓了下来。   “这就是你?”   “是啊。”   “我所听到的,都是社会阶级或团体的标签,是从一般社会认同的角度下去描写的你,那是别人眼中的马蒂。试着不要用纵向的时间来丈量你的生命,还要横向去探测你生命中的深度,然后抛开社会符号,再告诉我你是什么人。”   “我,马蒂……今年二十九岁,没有一年过的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花了目前生命的三分之二在读教科书,我很孤独,那是因为我从小没有家,个性又内向,我很爱幻想,可是又好像太懒,我有满腔的柔情,可是不知道该去爱谁。我现在又上班了,可是上班好像让我更茫然,我害怕做一个作息刻板的上班族做到退休,我想找机会脱离这种生活。我要什么生活呢?我要的也不太多,就是自由吧?比如说,今天天气这么好,有阳光,我就想去指南山上走走,不用去向别人请假,得到准假后才去自由走走。对,不用向别人请假的生活。我很想做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不用向别人交代我,不用跟别人一窝蜂地去追求那种典型的人生,我渴望长出翅膀,自由自在飞翔。这样的说明,及格了吗?”   “很好。你没有理由不自由。”   “在这个世界上,谁自由了?”   “问题还是一样,你太在乎别人的认同了。当你说你不自由时,不是指你失去了做什么的自由,而是你想做的事得不到别人足够的认同,那带给你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压力,于是你觉得被压迫,被妨碍,被剥夺。马蒂,翅膀长在你的肩上,太在乎别人对于飞行姿势的批评,所以你飞不起来。”   “你所说的是不顾任何道德规范,全然放纵的自由?”马蒂问。   “有何不可?”   “难道那就自由了?难道挣脱了一切社会规范枷锁,就不会变成‘不受拘束的激情’的奴隶?”   “很好,你读了些书了。在这个世界上,有政治上的奴隶,有法律上的奴隶,也有价值观或道德上的奴隶,看你要做哪一种。没有真正完全的自由,除非你不存在于社会,可是没有社会就不会有现在的你。我所说的放纵的自由,主要是从你被灌注的价值观、人生观上的解放,这是你的生命,社会滋养你,现在够了,开始切断社会对你的脐带,专心尽情地做你自己。”   “像吉儿说的,太自我主义了吧?人人都这么想,社会就垮了。”   “又是价值观问题。你被你所学到的价值观困住了。要从价值观中自由,自由到连没有价值观了也不在乎。”   “那很需要勇气吧。至少需要……需要……”   “知识与智慧,还有钱。”   “我不像你那么幸运。老天爷对人并不公平。”   “本来就不公平。但又何足遗憾?要知道大自然厌恶的就是平等。公平来自比较的概念,一比较你就陷于尺度上的束缚。”   “那么你很自由了?”马蒂问。   “我是。”   “你什么也不在乎?”   “我只在乎我在乎的。” ------------------------关于社会和个人------------------------大家默默看着灯火辉煌的台北盆地,心思各自飘得非常遥远。   “你们看这片灯海像什么呢?”素园问。   “像一只千眼巨兽。”吉儿说,“这只兽浑身都眨着晶亮的眼睛,每只眼睛都有一个灵魂,每只眼睛都以为有自己的独立生命,独立作为。其实眼睛都错了,它们不知道,其实它们都是附生在巨兽身上的一个器官,它们以为自己可以完全自主,其实巨兽往东它们就全体往东,巨兽呻吟它们就全体受苦,巨兽思考它们就全体困惑。有时候其中一只眼睛觉醒了,开始反省到底这是它的生命,还是它生活在一个更巨大的生命中。但它只有更迷惑,因为它不能确定这样觉醒思维的是它自己,还是巨兽。我也是巨兽身上的一只眼睛,脱离巨兽,我就干燥死亡,连眼睛也不是……一只失群的蚂蚁可以称之为一只蚂蚁吗?不是了,它只是一点点神经元的组合,茫然懵懂,原来在蚁群中建筑巢穴储存食物的智力都不复存在了,它只能像在梦中一样走来走去,一直到死。这只巨兽,它生成了我们,我们又组成了它。你们称它为社会,或者是命运共同体,本质都一样,这只兽长得美我们就美,它长得恶我们就恶……Sad。” “Stupid。”海安说。他仰天躺着,双手枕在脑后,面对满天星斗。“蚁群中的蚂蚁,它的生命和失群的蚂蚁一样悲哀。因为它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生命体中的元素,没有思考的蚂蚁组成了有思考能力的蚁群,终其一生都只是一个巨大生命体中的零件。但是人不一样。我相信人的生命并不受限于这巨兽的生命,只要一个清晰的注视,你不只看穿它,还主宰它。思维就是一切主宰,思维的人就是一切。吉儿并没错,你只是用人的思维来看世界,结果世界就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用神的思维来看,整只巨兽,整个世界都不过是脑中的一瞬想象,这只巨兽啊,我要它既美又丑,让我尽其可能地经验它。” “我不管什么超人,我也不谈神,我相信命运。”素园说,“在我看这片灯海像是满天星斗,星星之间互相有重力牵引,互相影响着对方的生命。每粒星星之间的因缘又很长远,今天你看这牵引往东,可能是一千年前另一粒往西的星星留下的反作用力。有缘的星星,不断重聚,互相成就彼此的方向。这千万道牵引,要一直到每颗星星都找到它永恒的轨迹,连成一种平衡圆满的状况才会停止。   “我们就是有缘的星星,前世的缘分在今生兑现。我们都带着未完成的功课来人间修炼,修成一堂课就向圆满又迈进了一步。我们有缘相聚,就是因为在这辈子的功课中,有很多道题目都在彼此身上,我们必须相逢,遭遇问题,再用我们的生命去寻求解答。若是找不到答案,那么我们下辈子还要再相遇。”“我觉得这片灯海像是锅子里沸腾的泡泡。”马蒂说,“毕毕剥剥,有的往上冒,有的往下沉,但大家都在锅中推挤着,拼命伸展自己。它们以为上面有宽阔的空间。泡泡的命运都一样,可憎的一样,谁叫我们都在锅中?锅里面不管上层下层压力都相同,因为这是压力锅。我不要这种典型的人生,好像我们都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上的傀儡,演得神灵活现,忘了身在戏中,事实上我们的命运不在自己手上。工作、工作、赚钱、赚钱,剧本就是这样。这是一个枯燥的剧本,可是人人抢着当主角,谁也不愿意跑龙套,每个人都汲汲营营创造一种人人能够认可的身份与生活,却忘了自己到底希望怎么活。没有一个人自由,我渴望找到自由,可是万一蹿出锅子,结果是怎样呢?泡泡只有迸裂,变成了空气,变成一阵风。风也许就自由了,我不知道,一个泡泡怎么想象风的自由呢?” “这片灯海像是一群蟑螂,它们光滑的翅膀在夜空下反射着光芒。”海安开口了,“有名的包德瑞实验,你们听过吧?把一群蟑螂养在封闭的巨瓶中,给养充足,让它们自由繁殖。蟑螂越繁衍越多,就在瓶中给更多的水和食物,惟一不变的是瓶子的大小。蟑螂多得太拥挤了,一层层叠着生活,但是给养并不匮乏。结果呢,蟑螂全退化了,它们的翅膀薄弱,智力减退,丧失了原有的大半行为本能,但是它们并不死,还是繁殖,顽强地延续着全体的生命。最后包德瑞断定,因为缺乏空间,这些蟑螂全退化成了白痴。   “这个城市的罪恶在于太拥挤,挤得没有了空间,大家就更无所不用其极地争取空间,但同时已经遭遇到思维上的窄化与心灵上的退化。所谓地盘之争,所谓价值观上的共化,都是源于这拥挤。要是离不开这城市,要是学不会在形而上的跳脱,要是再拥挤下去,结果会是不可逆的腐败。看这群蟑螂!摇撼着它们的翅膀,群聚栖息,自鸣得意地继续繁衍,继续增加拥挤度,继续加速物种的灭亡。” --------------------------人生价值观--------------------------“我最近开始思考,做个弱势族群有什么不好?做条懒虫,低姿势爬来爬去,那才叫轻松。”马蒂说,她不用转头,也想象得到陈博士皱着眉的表情,“重点是,只要他真的不羡慕强势者的天地,谁有资格去批评他的快活?陈博士,我知道这番话对于我很不利。独立、富企图心是您在乎的员工品质,我来应征时您说的,我没有忘记。只是对我来说,坦诚也是重要的品质。我想表达的是,环境虽然不能变,价值观却是可以多样的。最可怕的是强势的一元化的价值观,就像台北的世界,好像脱离了这城市就脱离了社会的主流,好像不拼命赚钱就注定是天地间的弱者。不是这样的,还有什么事,比尽其量地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更重要呢?” ----------------------------价值观里的贴标签------------------------“你是同性恋吗?”   “什么叫同性恋?这个世界对同性恋与非同性恋的二分法太不实际。我想爱谁就爱谁,我想玩谁就玩谁,不管他是什么性别,不管他有没有性别。”   “那么你是双性恋碦。”   “又是肤浅的定义问题。马蒂,你活在社会标签的拘束之中,重点是你自己怎么想,爱不爱,不要去管别人用什么角度定义它,看待它。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规范,规范上要你做的都必须和别人一样,一样的价值观,一样的人生观。你不觉得这种生命乏味吗?”   “所以你追求跟大家不一样?反其道而行?这样就不乏味了吗?难道这样不会像吉儿说的,变成了社会的垃圾、废人?”   “什么叫做废人?你难道还不明白吗?马蒂。”海安又俯身逼向她,“这个世界被物欲侵略了,多样的传播文化发展,催生了有史以来最普遍的,价值观上的一元化,我们正在被沉闷与刻板淹没。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做一个不一样的人,即使是废人,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你告诉我,什么才叫做废人?”-----------------------关于阅读---------------------“也不一定要背起来,我觉得大部分的背诵都是愚蠢的。你认真听我说,严肃的书要这样读:第一次一口气读完,越快越好,让你大致知道作者想要整体表达的是什么,然后就是难的部分了。   “第二次阅读,你要用跟作者对等的态度去读书,作者说什么你不要就一古脑儿接受,要逐一去思考批判。批判你懂吧?就是不管他说什么话你都要想一想:是这样吗?难道没有漏洞吗?可能有另外一种思考方式吗?即使是国父说的话你也要这样去对待。批判过后你会有答案,如果你同意作者,那么不用背你也忘不了;如果你不同意作者,你要整理出自己的思考结论,这样书也不算白读。每读完一个章节,你就停一下,好好回顾这一章所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再用自己的语言,把你读到的东西简单摘要一次。要是找不出重点,有可能你读得不认真,要不就是作者打混,根本没写出个东西。就这样子,好好把书读第二遍。   “第三次阅读,最好跟第二次阅读之间空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要常常回想起这本书,常常把书上的东西跟你看到的世界去印证,这样子在读第三遍之前,这本书已经成为你的朋友。第三次打开书,你对话的对象是你自己。要一边读一边去体会,这些思想给了你什么概念,跟你其他的概念是不是能起演绎作用,如果让你就这个题目写这些东西,你会怎么写?第三遍应该是很愉快的,因为你不只读它,你还掌握它,征服了它。读完第三遍以后,你可以很骄傲地说,我读过了!我知道这本书提供了如何如何的概念,我对这些概念有如何如何的看法。这样子,书才算读完,这本书已经属于你,即使把书烧掉了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把菁华吸收到你的脑中。” ---------------------关于人生和宇宙-------------------“我只知道,其实,星星都比太阳还要大,我们看到的每一道星光,都是在宇宙中旅行了千万年以后,才射进我们的眼睛里,不是很奇妙吗?只要想到天上这些瞬间闪烁,是亿万颗星星亿万年之久的发光,我就……我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吗。”   “怎么说?”   “一想到,我们这辈子只活几十年,活在这么小又这么挤的地球上,我们活上十辈子也比不上一颗星星的一瞬闪光,那我们到底在拼什么?” ----------------------------彻底的,关于自由的争论和反思----------------- “我知道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马蒂垂首,满满抓起一把石砾,双手揉着石头粗砺的质感,“我的生活经验,就是庸庸碌碌的小人物生存史,没什么局面,也没什么变化。我被那丁点薪水绑住了,饿不死又混不开,所以我的不满都在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我最大的不快乐在不自由,我的不自由来自上那些枯燥的班。你们觉得我的生活太狭隘,连带我的抱怨都太狭隘,不是吗?”   “可嘉的反省精神。”海安说,他开朗地笑了,原先他脸上那种空洞空茫全无踪影,“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些。马蒂,人很容易察觉自己失去了什么,失去的痛苦往往比拥有的感受具体多了。你因为从来不曾得到过的自由而痛苦。马蒂,你已经习惯了这种痛苦与随之而来的愤怒,甚至不能想象失去这种痛苦之后你将剩下什么感受。”   “我不懂。”海安这些话如同谜语,马蒂困惑了。   “有的时候,人也要找一种意识形态来掌管自己。就像你,马蒂,你用生活方式中的不自由,和你对于自由的渴望,筑起了前后两道防线,以防自己越界,面对毫无目标的处境。要是你真的解放了,不用再去在乎别人的生活观,就真的天苍苍野茫茫,自由自在了吗?你形容得出来你要什么样的自由吗?”   “自由还需要形容吗?”   “不。你形容不出来,你想象不到。”   “那么你告诉我。”   “几年前,我在夏威夷度过了一整个夏天。”海安双手为枕在石砾上躺下来,“没有行李,没有计划,夜以继日地闯荡,在黎明前入睡,在黄昏时起床,喝一杯TAQUILA SUNRISE,正好加入海滩边陌生人的狂欢。人生就是夕阳里无尽的享乐,享乐不需要目标。后来我厌倦了无风带的沉闷,就辗转飞到芬兰。那时候,正好是北极圈的永夜,在没有停止的大雪中,我彻夜漫游,沿途一片片抛弃我所有的记忆,什么都不剩了,只剩下那风雪,那冰冷。那里的人告诉我,你要冻死在冰原里了,东方人。但是我死不了,还不够冷。”   “当然,最冷的地方,在你的心里。”吉儿低声说。并没有人听见她,大家都沉醉在海安的叙述当中。   “我独自一人在无边的冰雪旷野里,南方出现一抹玫瑰色的曙光,黎明要来了,所以我离开冰原。那时的我几乎遗忘了自己的一切,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像风一样的存在。但是马蒂,这些和自由无关。”   “这不是废话?我所听到的,只是得天独厚的、富家子式的浪荡。”吉儿说。   “没错,一点没错。”吉儿的嘲讽让海安开怀了,他说,“我得到的,是时空上的宽裕感,并不是自由。”   “那自由是什么?”小叶问。   “自由并不存在。这两个字只是人类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海安答道。   “我宁愿不这样想。”马蒂抱住双膝,闭上了双眼。   “自由像风,只存在于动态之中。”海安说,“你能够捕捉住风吗?停止的风就不再是风了,那只是一缕沉闷的空气。自由也一样,要不你在追求自由中,要不你就在失去自由中,你只能在这两种动态里怀想着可望不可即的自由,但是你得不到它。”   “鬼话连篇,扯了半天,还是什么都没说。海安你是政客吗?光讲这些模棱两可的屁话。”吉儿双手在胸前交叠,她满脸都是讥讽,“讲一些确定的东西吧。”   “好。我告诉你,什么是确定的东西。可以确定的就是,当你的智识、你的文化教养让你意识到‘自己’这个概念时,自由就永远不存在了。可以确定的是,什么叫做不自由。”   “什么是不自由呢?”小叶问。一问之下又胆怯了,她不太确定是否应该参与这讨论。   “不自由就是别人。”海安说。   “是喔,而别人就是地狱。你这个存在主义狂。”吉儿拉衣襟挡风,点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一口后,又把烟递给了海安。   “不是吗?要不是有别人,何来拘束之中对自由的渴望?要不是有别人,我连自由都不需要。”   “可不是?要不是有别人创造的文明,我们到现在还拿着石斧,蹲在山崖上瞪着太阳发呆;要不互相抓抓身上的跳蚤,根本就不会有自不自由的问题,那是太高贵的困扰。”吉儿说。她是真的嗤之以鼻了。   “再好不过。有谁能说文明的进步是可喜的?文明的人给了自己什么?给了世界什么?谁确定我们需要文明?”   “只要今天你能用精确的语言发表出这批评,你就没有资格说你不需要文明。”   “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告诉我们,文明的在野蛮的之上,道德,善;礼教,善;牺牲,善;秩序,善;人文人本人道,善;粗野,恶;颓废,恶;放荡,恶。我们共同制造出价值观作为我们的牢笼,乖乖守在里面出不去了。这情景和野蛮人蹲在山崖上发呆,差距有多远?”   “当然不一样了。人类在启蒙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聚集智慧的火花,那成果全人类共享,所以今天你衣食丰美,还能优游在知性和理性的思维中。难道这些没有意义吗?价值观是文明发展的罗盘,它约束你但它也培养你。你从中受惠、滋长,现在你唾弃它,Fine,文明的可贵就在容纳各式各样的主张,各式各样的思考。随你的高兴。至于我,我不会因为文明的束缚而陷于反文明的颓废中,我宁愿将颠覆的想法抛在脑后,担负起社会精英的责任,为社会未来的出路努力。什么是自由?人既然群居在一起,要在怎样的理性约束下共享自由?这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我谢谢你。”海安在石砾上舒展他的臂膀,海风吹起他额前的头发。他说:“就是你这种理性解放主义分子,以社会责任之名,将你们的意愿滥行在大众的意愿之上,带给大家最大的不自由。”   “至少我们关心群众的幸福。”   “多么耳熟!极权的法西斯分子不正也是这么说?”   “你颓废得太极端了。”吉儿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尖刻,马蒂不禁转头去看她,小叶也看她,素园也看她,原本低头悄悄私语的藤条和小梅也抬头望向她。吉儿说:“上天给了你接近完美的资质,结果全被你糟蹋了。你是一个混账的灵魂,心中只有自我,忘了你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忘了世界上还有多半的人活在艰难中,艰难得几乎没有力气去批评这个世界。”   “那又怎样?”   “只要你开始想想别人,只要那么一秒钟,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颓废是多么的自私愚蠢,你就会知道不应该再把自己浪掷在那种虚无中。开始想想这个世界吧。”   “那又怎样?”   “你就会感觉人类的命运比你一个人的苦闷重要多了。”   “人类是谁?”   “人类就是每一个人。”   “很好。那么你告诉我,还有什么价值的终极性,高过于每一个人的生存?”   “和平,正义,公理。”   “和平,正义,公理为的是什么?”海安以肘撑起上半身,他语带调侃。   “群体的生命。”   “群体由谁组成?”   “每一个人。”   “那就让每一个人去自主吧。不要用这些堂皇的价值观去干涉每一个人的生存。”海安说,他又仰天躺了回去。   “冥顽不灵。就只会玩弄言辞中的吊诡了么?我可不会被这种似是而非的逻辑唬住。海安你的书都白读了。自由不存在?你错了,自由是对你这种无可救药的唯我主义者不存在,你们要的是不受干涉的绝对的自由。你要知道,狮子的自由就是绵羊的死亡,只有适当的约束和自制,大家才能一起存活,而且很自由。你不懂,让我来告诉你,自由是什么。”   吉儿的音量越来越大,连原本被这艰涩的对谈耗光兴致的藤条和小梅,也噤声等着她的答案。吉儿一把拉下头上的羊毛巾,连带把马蒂的头发也扯乱了。她说:“自由来自爱,你能懂吗?没有爱的人!”   “自由来自爱?”小叶迟疑地复诵。   “对。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因此,只要有爱,你在哪里都自由,不管你是在监狱里,还是在台北,没有人可以剥夺这自由。”   “按照这逻辑,你凭什么去批评我追求‘无可救药的唯我主义’的自由呢?”   “错了,”吉儿高声说,狂烈的海风吹起她一头长发,她俯向仰天躺着的海安,她的发梢于是像鞭子一样地抽打海安的脸颊,“你根本不自由。你没有爱,你没有方向。”   “那又怎样?”   “那又怎样?”吉儿叫道,“你什么人都不爱,你什么事都不爱,你以为这样很潇洒自由吗?不!那不叫自由,你那叫自生自灭!自——生——自——灭!” “好得很哪,我要的就是自生自灭,自生自灭的人本来就不管别人作何感想。”海安说,“吉儿,你就是别人,造成不自由的别人。世界上充满了你这种理性的文明人,一方面坚称自己信仰自由,一方面又强迫别人接受你们的自由观。你们没办法宽容地去接纳异类。不要说宽容,你们连了解的想像力都没有。就算我选择自生自灭,那又怎样?你凭什么来匡正我,规范我?谁有资格帮别人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又告诉他这才叫做幸福?没有人!我要的不过是不受干涉的生存,只依自己的感觉而活,不去管别人的价值观,连这点你也无法宽容吗?理性的社会精英?” 马蒂在风中抱紧她的膝头,这风突然之间不再寒彻心扉,她的心头涌现一股热流。依照自己的感觉而活,不要去管别人的价值观。同样的一句话,不是杰生当年告诉她的吗?这句话并不费解,但是她用去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年,如今才开始尝出一丝况味。   “文明发展究竟是把人带往幸福,还是毁灭,这个连我也无法定论。”吉儿说。她的声音渐渐低沉,恢复了平静,“我只知道,只要还有人,不是那么唯我地只凭感觉,而是多关注一点社会责任,那么人类的命运就还有前途。文化的棒子已经传到我们手中,身为知识分子,这就是我们必须承受的责任。”   “伟大的人本主义。”海安说,“我以为,只有人才会觉得人本主义是宽阔的。”   “难道你不是人?”吉儿俯下头逼视海安。   海安终于显出了一丝的不耐烦,他挥挥手说,“我是。没有选择。”   “我懂了。”马蒂突然开口。她的音量很清楚,大家都转向她。马蒂说,“我懂你要说什么了。你是对的,海安。我充满了不自由的痛苦,只知道我要挣脱价值观的束缚,却没想过挣脱以后,要拿什么来承受没有价值观的生活。   “一直以来,我以为问题出在台北。这是一个太拥挤太紧张的城市,我们的生活,都在拼命挣出头的过程中卡死了。我苦闷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其实我知道该怎么办,可是却软弱得没有力气去改变。我想问题跟台北无关,而是在做一个人,没有选择的,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在我们的世界里,享有最丰富的智识,与最荒芜的精神生活。海安,你选择逃离它,吉儿你宁愿改善它,我想我也应该去找到自己的答案。” --------------------------------诚实的人生---------------------------- 陈博士,此刻公司里正传来圣诞音乐,美国曲子,很好听。我坐在这里,心因此飞到了天际。   一直没有告诉过您,我是在很糊涂的情况下接下了这工作。那时候我一贫如洗,居无定所,只希望找到一种固定的生存方式,来安稳我毫无目标的生活。我以为工作是一个好的开始,所以我来上班。本来,这个班我会一直上下去,跟其他所有辛勤过活的人一样,如果我不是渐渐领悟到,既然有一颗想要振翅高飞的心,就不要指望在太通俗的办法里找到答案。   您不要误解,我所谓的振翅高飞,不是做一番惊人的成就,我指的是出走,远走高飞。要怎么说呢?橘子在阳光里红熟,蜜蜂把花粉携带在腿上,世间的一切,都有了既定的安排和韵律,人的一生似乎也是这样,生下来,活下去,在社会里各展所长,各司所职,大部分的人对这都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有很小部分的人厌烦了这种韵律。您皱眉了,我知道您要说,我身心健全,我大学毕业,我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没有。人生是一场华美的旅行,我只是想要走走相反的方向,从典型的人生观里面出走。这个工作很抱歉我不要了,这种充满挑战的城市人生我也不要了。我要在像机械一样地过完一生之前,脱轨去寻找另一个世界。您要说我又在做梦了,您会说我都三十岁了还这么孩子气,但就算孩子气又有什么损失呢?这是我的人生,而生命只有一回,不管选择哪一种都没有重来的机会,既然如此,我倒宁愿天马行空走一回。   很想跟您道歉,很想跟所有我身边的人道歉。但是我越来越不明白为什么要道歉。三十年来我依照着一般人的期望过活,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会被别人当成异类。但是我到底应该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活?您会告诉我当然是为自己,但事实上,社会压力已经把我们驯化了,所谓为自己而活的最上策就是多多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我一直很矛盾,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只好继续像别人一样上班、下班、发呆、抱怨。我知道我的工作表现出色,那是因为优柔寡断,让我在不想要的人生里越陷越深。天哪,我到底在骗谁?我在骗我自己。陈博士,我一直不敢认真地面对自己,我不勇敢,我不负责,我甚至不诚实。   所以我必须向您辞职。陈博士,相信您不至于感到惊讶。像我这样的一个员工,对于公司只能算是个意外,让我们结束这意外吧。陈博士,我准备要出去走一走,之后,还没想过,一边走一边想吧,有什么损失呢?一只不肯把花粉携带在腿上的蜜蜂,可能是个悲剧,可是它所损失的是什么?是一只普通工蜂的一生劳作。我要说的是,让我去自由地闯荡吧,充其量是,陈博士,我所损失的不过是一个一般人的人生罢了。 ------------------------人生的不同形式-------------------------  在她的城市里,这样的闲耗叫做虚掷、荒度、浪费,因为在那里万事具足,独缺时间和空间。而这里的人几乎一无所有,连手表都没有,所以有用不完的时间。人是种子,被播种到这里,播种到那里,所谓风水、土质、气候都是运气。不变的是,这里的人和那里的人,各自想办法找到了存活的姿势。   孤独的马达加斯加岛,满载异于他方的生物,存活在时间的河流里。外面的世界是否不一样,或者外面到底有没有另一个世界,似乎都无关紧要。其实,那真的无关紧要,物种在这里自生自灭,枯荣消长,优胜劣败,物竞天择,惟一紧要的是它们齐声对着天籁发出的呼喊,生存,生存。   人的生命不也是一样?走过遥迢的长路,又从文明中淬炼了各种价值观来搭筑成休息站,这些价值观,不论是善恶、是非、贵贱,也不都是为了最终极的目的,生存?如果生存的目的就是生存,再延续物种的生命,再生存,那从头到尾生存这件事的意义又何在?人类和一个岛屿有什么不同?它的生灭就是它的生灭,在它自己之外,一片沉静,无关紧要。   难怪人是容易寂寞的动物。为了填补寂寞,人发展艺术,人探索感情,人用尽方法伸出手缔结友伴,聚集得越拥挤,就发出越大的呼喊,生存。终究这都是苍凉的努力,终究这改变不了事实,自始至终,人都活在一场自生自灭的旅程。----------------------生命的虚无----------------------大海拍击土地之处,该是雪白色的浪花吧?从这里看不见,但是马蒂记得海滩边的浪花。她是在那里遇见耶稣的。一百万年之后,马蒂、耶稣,以及她身边的所有生命都不复存在了,可能连他们的后代也绝迹了,可是天地长存,一百万年后的浪花还是要照样拍打着海岸。潮来,潮往,只有不用心灵计算时间的,才能脱离时间的摆弄。   而活着的生命啊,在长存的天地里是何等的短暂渺小,穷其一生地迸发光亮,以为自己达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事实上连痕迹也不曾留下。人是风中的微尘。马蒂想到她在台北多年的辛苦生活,那些地盘之争,那些自由之争,即使争到了,又算什么?人只不过是风中的微尘,来自虚无,终于虚无,还有什么好苦恼执著的呢?就算是什么也不苦恼执著,结果还是一样,生命本身,和无生命比起来,一样地虚无,一样地没有意义。不。马蒂并不在这里。吉儿和素园心里都明白,马蒂到了一个更辽阔的地方。

自由之瘾

没有一丝累赘的掺杂,几乎就只翻两页,我已经确定它就是我要看的那一本。虽然一开始看到书名不得不怀疑是有袭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嫌疑。还好,还好,是纠缠在当下社会群体奉行的价值观与个体自我价值的反省,最终个个主人公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之瘾和继续走下去的方向。我想我还会再看一遍的。

没有伤心,没有答案

“伤心咖啡店之歌”,名为伤心,然而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如此。马蒂的死、海安的失踪、小叶的离开……这些都没有在强调伤心的味道,而是一种矛盾。一种来自每个人自身的矛盾,让人读到一种赤裸的内心挣扎。它展现着不同的生活状态,却相同于她们都是在用心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由的意义是什么?她们给出了太多的理解,却仍没有答案。每个人的答案都将是不同的。她们都在奋力寻找,寻找自己内心深处想要的人生状态。“要为自己的感受而活”这是很理想化的句子,却也是人生中矛盾而美好的状态。生命的意义,觉得就是一个过程。一种经历、体验、感受的过程。我们也都在奋力寻找,都在用心感受……

生命旅途中的咖啡店

在上大学的时候看的书,现在回头再看有些理论过于激进了,但在当时,是影响我大脑的一本书,在海安的生活方式和马蒂的选择中,看到的一个词“自由”,正是自己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追求自由而不顾一切,可以放下手中的一切而去追寻虚无缥缈的感受。现在的自己不会这样了,但是每次看到这本书,还是觉得温暖,这是青春时期的写照吧。

这就是原本以为的生活继续着

每晚躺在床上我都能觉得自己的身体慢慢肿胀,最后收缩肢体变成灌装香肠后互相折叠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或者自己像是一辆可笑的小货车,每天都装的满满的,非常慢速的行驶。 那时候我的身体比脑袋更多地在考虑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大概就是混乱的伤心咖啡馆之歌要写的。 想到海安对耶稣的逼问,你对自己坦诚吗。那句对自己的坦诚,真是拿来问神才能得到肯定回答的问题,耶稣并没有完成向神的进化,也许海安是他为人的最后欲望,再透彻的忏悔和清晰,也不免有自欺欺人之举。 之前HEAVEN要我看这书,我总是忽略了人的推荐后悔不迭。 跟IVY聊天的时候我出乎自己意料地跟她谈起了我厌恶的即使谈论也不能解决的苦闷。因为这个举动我有些讨厌自己。 shadowC 11:51:36 我已经老了IVY Ivy 11:51:54 你这是间接讽刺我比你更老么 shadowC 11:54:33 有时候老不老这事不是因为年龄也不是因为心理年龄,是因为你没有能力走到更远了 Ivy 11:53:01 得了吧 你这是青春间隔性迷茫期 也许青春间隔性迷茫期是每个人一生中唯一一次认真而又不觉自己可笑地思考活着的意义。而在伤心咖啡馆之歌里,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疑问情绪都被无限放大,他们思考甚至谈到自由,人类,生存意义,价值观。 有些浅显,也有些太过自我。 具有极佳资质和天生财富的人才能做个骄傲的成功的极端自我主义者。 受过理想致命冲击的人变成了极具建设性的现实主义者。 而碌碌生活着的人们。。。。。人的虚无是真正的空无一物的虚无。 神的虚无是真正的虚无,是一切起伏终归平静的虚无。 书中大段关于价值观生存意义的叙述都由对话完成,这不禁让人想到孔子和其弟子的那些曰。 马蒂找到答案。可是意外死去,留恋是一句话,“她明白了,想要回去”,内心平静和安定下来也只有一句,“要离开了。” 因为明了,所以要回去。因为明了,也可以离开。 不过明白什么了。我是什么也没明白。 昨天和爸爸去花鸟市场,看到一老爷子在卖护膝一类的东西。爸爸跟我讲在他还小的时候,这个城市自行车也是稀罕物的时候,我们眼前这位老爷子就在奶奶家附近修自行车。就在这时候我发现他是个哑巴。即使坐着也显出高个子,为了解释他所卖物品的功效,他把黑色的保护条缠在膝盖上,又缠在胳膊上,最后嘴里又啊啊呜呜的缠在脖子上,紧紧的,我转身就走,随便抹下眼泪,真的再也不想见到他了。结果今天早上和妈去早市又见到他了。 我要问这老爷子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要是会说话,他会说什么? 原本以为没完没了的战争结束了 原本以为要失去的美丽海岛仍在我们手中

要怎样才能既保持清醒又不至颓废到自我厌恶?

读《伤心咖啡店之歌》书中一直在说的是价值,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价值是——要有钱。文章中提到人的领域意识,人们在拥挤的城市中,属于自己的领域越来越小,因此才会争斗频繁,拥有更多的金钱,才能拥有更多供自己支配的领域,而在空旷的山顶,因为有了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空间,人的争斗性就会减弱很多。 马蒂介绍自己的时候,先说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出生,在哪里毕业,在哪里上班,目前的婚姻状况……都是社会大众认同的标签表达。但是,海安说,让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于是,她成了一个从来没有体会过自我的人,将近30岁,却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家庭、没有固定的能够让她感觉到安心的住所。在伤心咖啡店里,她遇到了能一眼看透她的人,逐渐靠近那被社会规范压抑的自己。之后,她喜欢上了海安,跟随了耶稣,进行着最简单原始的生活,离自己内心更近了。这个时候的她,不再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那个什么样的人,而仅仅是她自己,在追随耶稣的途中找到了自己,只是最终还是陨落了。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对在都市中,寻找到自己没什么信心?又或者,如此极端的追寻自我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达到目的?

有没有认为它不太好的?

今天熬夜看完了《伤心咖啡馆之歌》,我看完觉得前半部分还不错,尤其是描述比较细腻,情节也还可以。虽然对话上每次都刻意去深刻,但总体上还算能接受。但是到马蒂辞去工作追随耶稣那里,后边感觉越写越飘,不着边际且语言某种程度上也丧失了灵性。作者想用这部小说来表达一种独特的、脱离的、或者所谓非主流的价值观,去诠释自由和探究生命的意义,但总觉得又太过单薄且牵强。要表达一种现代生活中的迷茫但转来转去脱不出自己的圈子,作者要写这样的作品,人生阅历还是相对太少。再有我觉得小说艺术性不够,她既然是要写小说,首先应该是一部好的小说作品,但中间穿插的太多理论化的东西冲淡了小说的艺术感,如果想要阐述某一道理或人生观,倒不如直写的好。两者结合当然最好,但写起来难度较大,我认为本小说并没有良好做到这一点。

别有一番风味

可以吸烟的咖啡店..酒吧..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却走着完全相反的道路一个不问世事,浪荡人间,追求自由一个在通往神的路上,独自,自由过度两个极端,没有过渡状态或者就是这个样子人生只有两个状态,追求自由,和失去自由有些像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和不能承受之轻易读了很多,也巧妙很多看过太过类似人生的讨论,已经没有了很大的震撼感只是一些触动.和认同,还有批判看来内心已经修炼的很不一般了生活中许多像太阳一样的人吧照亮了大家灰暗的生命可是,黑暗并不能造成阴影,光亮才可以这是一个悖论,很巧妙有些像布客咖啡...不管怎样,我觉得我喜欢那里..如果可以,我宁愿一直呆在那里只要没人赶,就赖皮一点的跟着他们混好啦

点燃整个宇宙

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但我觉得它已经在悄悄改变我的人生轨迹。以前的我,一直都想着别人需要我做什么,我做什么会更好,却从来没有想过,我自己想要做什么,什么能够让我倾注所有的热情不知疲倦。昨晚盖妈跟我说她不知道她经常熬一个通宵是为了什么。超人大叔告诉我他沉浸在编程里面无法自拔。我多么多么渴望跟盖妈一样画一夜一夜晚上从画室背着满满的画夹跟大家肆无忌惮的大唱着MAYDAY走在铺满月光的路上回寝室,多么多么渴望拿着自己画好的图纸去满大街找材料做成一小只礼物,尽管它有可能很丑很笨拙。你的内心就像海安,陈信宏也是海安,可我还像马蒂一样徘徊着,寻找我的奇迹之门。那天站在高处看绿荫球场,突然觉得,我们天天都生活在平平的陆地上,被锁定在一个圈子里,世界的轮廓到底是怎样的,我们都不知道。那飞行员呢,他看到这个世界有多大吗,宇航员呢,他看到的世界又有多大。什么时候,那枚迟到千年的种子会出现,点燃我的整个宇宙。等我把书看完,再来补上之后的想法吧。

有关自由

绝对难得的好书。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在所拥有的却完全不是自己要的生活?既然如此,上班下班,忙忙碌碌,到底为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成了生活的奴隶?我们的梦想去了哪里?我们的自由在哪里?作者籍由此书,讨论的正是这些问题不要被这看似庸俗的书名蒙蔽了,可以说,本书基本上与爱情无关即使有所描写,也是被符号化了的素材而已作者是来自台湾的被誉为“天生作家”、“台湾的村上春树”的女作家朱少麟本书在台湾发行10万册,好评不断,却是该作家的处女作,可谓一鸣惊人但此书的成功,却是厚积薄发的绝好例子作者写小说之前的三年多的时间里,从哲学到社会学,每天读四小时的书,作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才开始构思、动笔对我而言,自从15岁看到村上春树的《舞舞舞》以来这是第二本书,让我有特定年龄的迷茫被填充的感觉,虽然这两者并无共同之处本书人物不多,情节其实也非常简单许多出彩之处,都出现在几个主角的交谈中现摘录一些该书常见的介绍文章不曾摘录过的片断:“为了不要朝九晚五,这些年来我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这样的想法失之天真,什么叫做乡下?广阔的田野和恬静的生活?台湾已经没有所谓的乡下了。交通和传播已经让乡下和城市的生活渐渐同质化,还有价值观上的同质化,除了比较宽敞的居住空间之外,乡下人所追求的和城市人一样,却还少掉很多机会上的优先性。小陈这一走,只是把生计压力的问题延缓而已,总有一天,他或他的下一代还是要从头面对。成功之路大不易啊!要是不乘着势头,坐失了机会,结果只有让自己成了弱势族群。”“什么叫做废人?你难道还不明白吗?马蒂。”海安又俯身逼向她,“这个世界被物欲侵略了,多样的传播文化发展,催生了有史以来最普遍的,价值观上的一元化,我们正在被沉闷与刻板淹没。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做一个不一样的人,即使是废人,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你告诉我,什么才叫做废人?”“不够。又不是读爱情小说。小叶,你听我说,书分成两种,一种是消遣用或资讯用的,那种只要读到你想要的东西,比方说结局,就行了,读完了书也可以顺便丢掉;另一种书是用来锻炼你的智慧,提供给你概念,这样的书不能当小说来读,要把它们当做是一个跟你在对话中的老师,要一边读一边反问,一边思考自己是不是能理解,理解后是不是能接受。这种书至少要读三遍。”“一本书要读三遍?那就是像考试的时候读课本,一直读一直读,读到都背起来了?”“也不一定要背起来,我觉得大部分的背诵都是愚蠢的。你认真听我说,严肃的书要这样读:第一次一口气读完,越快越好,让你大致知道作者想要整体表达的是什么,然后就是难的部分了。“第二次阅读,你要用跟作者对等的态度去读书,作者说什么你不要就一古脑儿接受,要逐一去思考批判。批判你懂吧?就是不管他说什么话你都要想一想:是这样吗?难道没有漏洞吗?可能有另外一种思考方式吗?即使是国父说的话你也要这样去对待。批判过后你会有答案,如果你同意作者,那么不用背你也忘不了;如果你不同意作者,你要整理出自己的思考结论,这样书也不算白读。每读完一个章节,你就停一下,好好回顾这一章所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再用自己的语言,把你读到的东西简单摘要一次。要是找不出重点,有可能你读得不认真,要不就是作者打混,根本没写出个东西。就这样子,好好把书读第二遍。“第三次阅读,最好跟第二次阅读之间空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要常常回想起这本书,常常把书上的东西跟你看到的世界去印证,这样子在读第三遍之前,这本书已经成为你的朋友。第三次打开书,你对话的对象是你自己。要一边读一边去体会,这些思想给了你什么概念,跟你其他的概念是不是能起演绎作用,如果让你就这个题目写这些东西,你会怎么写?第三遍应该是很愉快的,因为你不只读它,你还掌握它,征服了它。读完第三遍以后,你可以很骄傲地说,我读过了!我知道这本书提供了如何如何的概念,我对这些概念有如何如何的看法。这样子,书才算读完,这本书已经属于你,即使把书烧掉了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把菁华吸收到你的脑中。”“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告诉我们,文明的在野蛮的之上,道德,善;礼教,善;牺牲,善;秩序,善;人文人本人道,善;粗野,恶;颓废,恶;放荡,恶。我们共同制造出价值观作为我们的牢笼,乖乖守在里面出不去了。这情景和野蛮人蹲在山崖上发呆,差距有多远?”

因为懂得

药是在生病的时候吃,身上没有伤口,不需要涂涂抹抹。如果能够以纯粹看待文学作品的心态去了解去阅读去评价,那么应该恭喜,你可以生活得顺利。我不想谈论人物,结构,文笔,优劣,只想说几句话。谢谢朱少麟,你的这种痛我很了解,你写的每句话我都懂。你不抱怨,不沉溺于痛苦,不在自恋里迂回,而是诘问和追索,我喜欢这种真诚和努力。你让马蒂死了,她的懂得没有投入到实践里去。可悲的是,是不是所有的感悟都必须经由实践,它会得到验证,会改变,会重新陷入迷茫,需要反思,修正,永远继续。马蒂是一个逃脱者,尽管是被动的。一切都没有完,结局延伸到现实里,她剩下的路,只好由我们来走。

长这么大读过的最好的书,希望每一个青年都会读到。

首先我一定要感谢一个人,他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让我爱上了这本书,同时爱上了阅读。这个人就是五月天主唱阿信,这个在我20岁年纪的时候给我影响最大的人。第一次读这本书,先是被与马蒂的相同感受深深吸引,发觉很多时候我与马蒂一样,那个一直寻找人生答案的,那个一直找不到答案的“我”。我正在一个真正的大都市读大学,刚接触到看似美丽却又错综复杂的世界,对人生既好奇又不解,思想中有着许多矛盾,心中常常纠结。正在我需要的时候,阿信把这本书带到我身边。书的里面是一个形形色色的真实大都市,各种人生观,各种价值观,各种各样的生活态度,充实了这个世界。而我又到底要什么样的人生呢?这就是这本书让我冥冥中不自觉去思考的东西。书中人人所追求的自由,它应该是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有关的。每个人对自由的定义都是不同的吧,很多时候我们都拼命的去追求自由却很难得到,于是心中纠结,或是埋怨自己或是推诿给整个社会,说这个社会怎么颓废,怎么孤独,殊不知,常常是我们自己固有的那些被同化了的价值观束缚着我们的心灵。其实这种滋味却也是人生必经的体验和修行。其实什么都不重要了“生活在于去体会与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读完了这本书,深深的感谢作者,给我们迷茫不定的心灵指名方向,让我们这一代青年脱离空虚无聊的深渊,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最感谢的是阿信,如果没有他,我就不能接触这本书,更不可能做这么多必要的人生思考,深深的感谢,不仅是你给我带来的音乐,还有你带来的一切。

完全的自由 - 现实 - 责任

伤心咖啡店之歌确实是佳作天成,天才之作,一气呵成。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有无病呻吟之嫌。但是,相信我,对于部分不愿意过“制式生活”的人来说,它直达内心深处:生存和自由,孤单和群体。而其中的思考,辩论和哲学,初见会有深深的共鸣,可是,在生活的磨砺之下,也就印象渐渐浅薄,最终远去。就是说,这本书在拿起时不愿意放下,主题刚好是我当下的困惑,但当告别这本书时,我还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困惑依然存在,并没有勇气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去追求完全彻底的个人自由,在社会,家庭亲友和长期苟延残喘的无形压力之下。所以,这本书在再读和三读之时,已经没有初见时的惊艳了。而地底3万尺(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经过了多年之后,作者的叙事手法,技巧和情节编排有明显提高。而立意和故事并无突破。何为恶魔?每个人心里面都有恶之花。辛先生的所谓恶行,对于真正的恶人,恶官来说,不值一晒。之所以描述,是因为本来品行良好的人做出来的恶行,会令人有怜惜,惊奇探究之意。而里面所谓的不伦之恋,兄妹恋,男男恋,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并不鲜见。就算是兄妹恋+男男恋,情色电影《戏梦巴黎》中也有更为大胆的展示。不过是,辛先生的不伦之恋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屈服于传统道德伦理的淫威而只能暧昧着。当然,叙事技巧的提高,遥遥呼应的情节和浅浅的猜谜,使人产生一读再读的愿望。而每读一遍,似乎都有新的发现。书中的哲学思考,一贯辛辣而留有余地,有回味悠长之意。2009.09.04

在无人之境完成阅读,一个人,开始思考

初读时的不以为然随着阅读的里程渐渐消退。这的确是一本都市小说,的确还有很多爱情,的确前半部分的对于城市生活的过于沉重的现实的描写和过于轻佻的对于梦想的假设开始让人轻视。但它为年轻的都市人编织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梦,那个梦到了下半段就开始慢慢展现,侵入读书人的神经,让你不得不下沉,浸淫。这便是放逐,或者有人会说"自由"。比文德斯那<德州。巴黎>里的放逐与救渎其实要开朗很多。新浪读书网上的网友们纷纷在后面留言,说看完后想死。言下推说它很悲观。而在我看来,这书里的故事,只是期盼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反而是皆大欢喜的,只不过不是好莱坞式的罢了。边听着张国荣边急急的想完成这一本书,小说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比他要幸运。最开始仅仅是想完成那个想与台北拉进距离的渴望。然后我看到了失望,与22岁人常有的对未来的无望那样大的失望。马蒂的前三十年帮我揭示了我那个三十岁的她的人生,或者她即将要面对的人生的惨淡。一个重复机械运动的上班族,竭尽一生的气力想要成为这不知是有效还是无效在运作的制度中的一个被承认分子。当然,我和她暂时都还不是那里的一部分,但都是几乎不得不成为那一部分的人。然后我看到了契机,当然,是我哧之以鼻的那种幸运--从天而降的智慧、勇气和朋友们。但不管怎么样,马蒂这不现实的在三十岁最颓废时遇见的转机带领这本小说来到了人生的另一番风景。即使在写那神秘浪漫的(有人或者不以为然,但我和她都同意,到一望无人的荒野遇见陌生无法交流的人景是怎样浪漫的事)马达加斯加冒险的时候,朱少麟还要仿若曹雪芹一般娓娓地讲述一群俊男美女是怎样做鸟兽散,为她之前夸张的城市描写搭了一张好下的台阶,但我想我在那下半段的故事里得以反射了很多自身的经历。虽不能说是洗尽铅华、大彻大悟这样说笑的话,至少是又回顾了以前某个时期曾经有过的想法和经历吧。我很庆幸在这样的寂寞时光读到了这样虽青涩却跳脱的小说,似乎是有点像又看了一次动画片马达加斯加,经历了一段不大可能被经历的经历。想要去沙漠看看的念头,又这么被激发起来了。连带着对脚下的这片有沙漠的土地,也开始喜爱了起来。

不只是伤心

1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当做小说看的,看到一半却突然想写读后感,台湾的拥挤正像包德瑞的蟑螂实验,因空间的有限,人们不得不退化自己以苟延残喘,一些原本不想这样苟延下去的人组建并集合在这里,开了这家店,主人公是海安,一个混血犹如雕塑般美好的男人,主人公这个词对他来说并不合适,他是一条绳子,将这些人联系起来,一个父母离异十二岁便孤苦伶仃,学校里那么优秀在社会上却因想按自己的感觉而活导致潦倒的马蒂,一个深爱海安而把自己深深锁在咖啡店里的小叶,一个理智的将自己抛出海安世界里的吉儿,一个功利的藤条,还有一个读到现在印象里淡淡素雅的素园。他们都是按自己感觉而活的人,海安活在对自己在6个月时便夭折的双胞胎哥哥海宁的眷恋中,实际上就是自恋中,因为从不缺少金钱和女人的追捧,因此从不以女人为在意,按照他所认为的自己的慈悲,让自己的美使那些凡见过他的女人疯狂,这就像面前有一大堆糖果等你挑选,但不管怎么挑,它都是糖果一样,海安世界的女人,仅是女人,他说没有比他心里更冷的地方,就是对万事万物的相同看法,当然唯独他自己独一无二。小叶发现了他性格的一方面,并不爱女人甚至鄙弃女人,于是女扮男装,非常像的女扮男装,一度使本书的另一主线马蒂认为她是男人,但可悲的是,她只发现海安不爱女人,并没有发现海安也不爱男人,于是小叶的结局必然是爱枯心死,就像咖啡店里那只落单的小鸟一样找不到伴侣,提到意象,我想起了那只小豹子,斑纹猫,有一个孪生的星期六,这两只猫恰好就像是海安和海宁,或者就是海安和另一个海安,海安温柔的想到小叶想要的摩托车的每一个细节,却又会在某时粗暴的伤害她,就像是温顺的小豹子和暴虐的星期六一样。而吉儿,则发现了海安只爱海安这一现实,于是她强迫自己走上另一个对立面,实际上,吉儿爱的是young,一个曾经和她在Newyork追梦的人,但对于海安的爱出自于女人爱美的天性,就像是每个女生都追星,或是为了一个帅哥尖叫一样,但吉儿的表现让我想起一个人,林徽因,她是喜欢徐志摩的,但是她又是理智的,她怎么能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浪漫呢?吉儿对于美的看法是超越一般女生而存在的,可能是young的精神分裂让她不再对于外在太过关心,但是海安不只有外在,其内心的深度也足使任意女士深陷其中,于是吉儿拼命工作或许就像我烦的时候拼命学习一样,转移注意而已,读到此书一半,我基本得出了这两个人的简单结局,一个为爱而心枯,一个放下现实,选择追忆,而马蒂,作为文章的另一主线,不好妄下结论,藤条和素园的存在,也令我十分捉摸不透,他俩的价值观,和上述三人基本完全不同,难道是对照作用吗?在真正看完后,我想我会有答案。 2今天上午,用了一个多小时时间,看完了这部书,面前的红茶已经凉了,上面泛起一层薄薄的膜,看着里面透明的一切,喉头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结局与预想有所偏差,小叶终于了悟了海安对海安的爱,但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离开人世,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离开了这一切,不知所踪。吉儿如我所想用一种记忆的姿态离开台湾。对于素园,藤条,我只能说是略懂,素园,藤条在伤心咖啡店里的形象似乎格格不入,但在我的感觉中,他俩的结局是最好的,藤条在监狱里找到了自己一直想用金钱换的自由,素园恢复了与丈夫和谐的心态,或许这正是作者的一种暗示,虽然没有那样高远的自由主义梦想,但正是这种市民心理以其唯一可能的方式让我们在现代社会得以生存,这让我想起曾看过的一段话:其实我们都是用脚趾来思索人生和大地,在生命的漫漫长途中凭借下意识走向前方,如果你一定要用大脑来思索道路,你必然陷入不知所措的孤寂,身形佝偻如同问号,承受无可奈何的重压。马蒂,吉儿,小叶,海安都是用头脑选择道路的人,因此为了追求自由反而陷入不自由,就像是海安说的,自由像是风,其存在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认为自己抓住了自由,其实那不过是你手里的一丝死去的空气,自由只有俩个过程,追求或是失去。为什么说吉儿的结局并不好呢,吉儿离开台湾后,她过得又将是一种追求理想主义的过程,而作者通过马蒂的死和海安的消失已经暗示了结局,吉儿的结局。海安作为主线,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结局,如果藤条没有入狱,那么多年之后,在生活形态上,他将成为另一个海安,无所缺后,对于自己本身进行追寻,就像海安家里摆这麽多镜子的作用就是如此。海安对马达加斯加岛上另一个自己“耶稣”的爱其实是对本身所没有东西的爱,海安有钱,有女人,有五六个时钟提醒自己不同的时间,耶稣没有钱,漫漫马达加斯加的戈壁也找不到女人,他甚至连一块钟也没有,但是他的一无所有正是海安所想要的全部,耶稣实际上就是一个神,他告诉马蒂你自己就是你自己,无论是台湾还是马达加斯加都有自己的生存问题,因此,不要去逃避,他也同样告诉海安,拥有全部和一无所有并无区别。耶稣实际上是海安思维异化的产物,他是一个灵魂,而结尾海安在电话里空灵的声音是不是意味着,他已经变成了耶稣,变成了灵魂,死了?马蒂是一个生命中的逃避者,她追索了30年的答案得后,却死去了,这是多少现代人的悲剧,苦苦追求的东西得到后,却只是一抔黄土。这是我读这本书的第一遍,还有一些问题并未得出答案,在将来的日子里,我将有新的感悟。

追逐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看了开头,我就知道,这应该会是我近一两年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名字很滥俗,故事很动人,内涵很深刻,场景的烘托,文字的驾驭,人物的塑造,对思想的剖析,不能不让人折服。主人公马蒂,30岁工作不稳定家庭不幸福朝九晚五普通台北officer女孩子一枚。偶遇一家咖啡店,结识众多好友,开启人生新篇章。让自己在社会上定位,结婚,生子,日复一日的上班,赚钱,马蒂想摆脱这种价值观,可惜理想有余,潇洒不足,没有什么作为,只能处处碰壁,被家里人嫌弃,变成别人眼里让人担忧的寄生虫。我们这一代的白领就好像是洋葱族,外表光鲜,人模人样,一经剥开,那真相辛辣的直让你掉眼泪。不知哪个小黑馆里做的20元一份的便当一吃就是大半月,背着chanel的包包在地铁里做难民状。斗胆买了房子,长达一二十年的拮据等着你。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所谓出路是一条太狭隘和荒凉的途径,你必须得承受那些庸俗和世故,去承受思想中难以逆向的窄化和小化。就像钟摆一样,在上班和下班之间,在努力赚钱和拼命花钱之间摇荡。马蒂以为,这是这个城市的错,它陷入一种一元价值观的颓废状态,只要逃离这枯燥的上班,她就能自由了。于是,马蒂辞掉工作,做了很多现在办公室里的小白领想做的又不敢做的事情。辞职去马达加斯加。去寻找她心中所谓的自由。漫天黄沙,褐黄无尽的短草原,灼身的烈日,原来这里的人,也知道台湾,厌烦了苍茫原始的阔野,因为自己错过色彩的,紧凑的,繁华的都市文明而遗憾,他们梦想着办公室生活,梦想着大城市。马蒂来自于一个她所厌烦的城市,在那里,因为拥挤,每个人都尽可能压迫别人去得到自己的空间,这种人生她觉得没意义,所以她来到马达加斯加,去寻找另一种答案。但是,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寻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体会与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问题和城市无关,和拥挤无关,真正的问题在于你自己,选择做一个人,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马蒂因为在咖啡店打两份工,所以能多赚点钱,才发现,自己和父亲和继母的关系因为经济基础的好转而变好了。人与人之间,不管有多少仇视对立,最后得胜的,只有时间,时间会慢慢收拾对方,一个接一个,最后终究归于尘土。当你无法改变他人时,就选择尊重和接受。小说从头至尾讨论的,就是自由。自由,不是空间上的,也不是时间上的。物质上的自由永远是有限的。你以为有钱就可以自由了呢?自由是一个宽广的名词,但是钱是一个有限的词。当有限的自由终究会碰上无限的自由呢?这还是自由吗?于是你会不开心,觉得不被满足。而当你太在乎别人的认同时,所谓的自由,不是指失去了做什么的自由,而是你想做的事情得不到别人足够的认同。那带给你精神上或者道德上的压力。于是你觉得被压迫,被妨碍,被剥夺。翅膀长在你的身上,太在乎别人对飞行姿势的批评,所以你飞不起来。人们不断用生活中的规则拴住自己,不是不自由,是不敢去想自由。被驯服,被投降,已经没有勇气去咬断铁链。是自己在抗拒自由。人生的路,本来就在一念之间,没有勇气去走出自己的路,却要推诿于他人的价值观。人们时常羡慕小鸟飞行的自由,可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多半的小鸟终生都栖息守在一个巢里,只能在很固定的领域中飞翔;而候鸟,因为天赋的习性,每年不由自主忙碌地往迁于南北之间,飞行在同一条线路之上。那你还能说,冉冉飞翔的小鸟自由吗?我赞同吉儿的,真正的自由来自于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一团火,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阻碍的去追求。那就是自由。生活终将虚无,意义在于体会和经历。马蒂最终选择离去,如同旅行的尘埃,飘荡在马达加斯加。海安消失在台北,吉儿和素园还有小叶,继续选择或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继续朝九晚五,或为追逐梦想远走高飞,无论如何,他们都得到了内心自由的途径。“从混沌之初的地球,电光石火里产生了生命的原始体;从水族衍生到陆地上的鸟兽虫鱼,到了人类的诞生,社会的组成,文明的累积。这亿万年的进化过程,连铸出一颗现代人的心,用文明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来解释现象,来抱怨世界的衰败,来不耐烦人生的压力。久违了这一刻躁动的心,人生才有意义。”我们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追寻多样的价值观。

万事都逃不过一个辩。。。

除非你已经找到自己的处事原则,否则永远都不要妄图能够通过某一部文艺作品来普度你的人生看这本书之前很希望借由书中的指引找到自己的方向,看过后突然发现更加不知所措了平凡的生活并不能让你轻易领悟到生之为何,那些所谓的“大隐隐于市”不过是那些在看过一切大风大浪之后的一份从容,一份笃定,一份淡然。然而,一直从未抽离过这个混沌闹市的平凡夫子又如何清楚的了解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我想,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于乱市之中自在自知的途径

希望

不知道 为什么用 怎样的标题,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读过书了,这样空空的感觉让人很难受,整天过着一样的生活,平淡更胜似无聊,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感,甚至找不到希望,虽然不至于想到"为什么活着","该寻找怎样的生活",,,,伤心咖啡店之歌,至少让人重新学着去审视这个社会,审视自己的生活,至少让我明白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去追寻;无法确定是否"自由",当然也不甚了解何谓"自由";这一刻,我能明白往前的方向与前行的希望,,,,,生活,不论如意与否,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息,甚至越来越快,越来越沉重;乐观的看待生活,,,,天气渐渐转凉,这份久违的感动却让人温暖

忘记他是他

今日书展。6级的穿堂风。想起武林外传里,掌柜让黄豆豆睡在院子里,告诉他,最妙的是,一抬头就能看到星星。热了,就睡院子里,穿堂风飕飕的。忽然笑了起来。我很想在风吹的我无法前行时干脆停在路边叫嚣,或是转着圈子唱歌,只是没有人会在我旁边围起一堵墙以谢绝路人观看。只是找不着可以抗衡的敌人。风吗。太强大而又没有要害了,当我把手伸过去时,它忽然消失。莫名地想起伤心咖啡店。朱少麟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很难想象它曾由于滞销而退货。那是05年的事。我开始回想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老大曾经有过关于开一家咖啡馆的理想而置身于咖啡操作中。下班了就窝进去迟迟不走,同事说走火入魔了。我答,学,一定认真学,然后让郑某来验收。乐乐妈问:就算考核过了又怎样?答曰,那就可以在类似吉祥店这种模式的新店开张时申请调去了啊,咖啡馆与书店各占一半,我在里头忙碌。其实完全没有小说里写的那么浪漫,什么加眼泪的爱尔兰,什么什么遇到什么,什么什么特忧郁的姑娘总坐在靠窗的位置,,加了陌生人眼泪的咖啡你喝么。它不过意大利豆,糖和0.3盎司威士忌罢了。会碰上一些友善的人,这倒是确实真的,他冲你笑,看着你的工号牌念你的名字,买单时又咬字清晰地重复一遍,然后说再见。还是会紧张,羽翼尚未丰满,来客一多了,就点单满天飞,洗手池里堆满了杯子,煮咖啡忘了看时间,忘了几号桌的客人点什么产品,甚至做好了的咖啡不知往哪桌端。书书骇笑。舀奶精的长勺洗也不洗就伸进装咖啡豆的瓶子里。做冰拿铁,应该加牛奶的时候我将冰咖啡倒进量杯里,老凤终于生气了:你这是第几次做了!再错我就赶你出去。赶紧擦了把汗重新做过,在做咖啡时没有人愿意被打扰,而老凤对我则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耐心,试着让我收杯子,让我递点单,让我单独操作,她在一旁看着。哥们就是这样吧。可我们都是没有理想的人,老凤为了能够不靠中文字母就看懂动漫而学日语,我为了能够永远居人篱下努力学咖啡。内心分明,不曾真正成长就发现世界与假想差别巨大,高楼散发妖艳的光,抬头看不见星星,那么亮的灯使你觉得世界和平,可是一切不过因为污染日益严重罢了。可是还是觉得自己比较喜欢客栈。我的年代不在此时。我想得到的,是我双手怎么也无法抓紧的东西。一点四十六分时看完。外面倾盆大雨。我说可能接下来是漫长雨季了。影子深点头。故事是这么开始的。与丈夫分居的马蒂在旧时同学婚礼上得知杰生的死讯,从婚礼上狼狈脱逃,晕倒在路上被年轻的警察救起,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跌跌撞撞进了一家名为伤心咖啡馆的小店。那是五个素昧平生的人一起为了能有个相聚地而开的咖啡馆,它像倾城吗。海安像太阳神。伤心咖啡馆是他们的理想国。我不知道阴暗面在哪里。也许是小叶对海安一直以来的爱情,又也许是他们围成一圈的凝聚力。失踪一年的海安来了。女客们为之疯狂,而小叶坐在吧台地板上哭。那时马蒂恍然大悟。我也恍然大悟。我总以为故事是以海安和马蒂为中心呢,好险朱少麟不似我肤浅若彼。但是不会有结局。你不觉得海安就像是太阳,照亮着大家灰暗的生命吗?你记住一句话,黑暗并不能造成阴影,光亮才能。她们说,海安的心里,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为海安庆生那晚,是大伙儿最后一次团圆吧。马蒂拣起了照片一角,海安目光空洞。后来车祸了,在海安的保护下吉儿无大碍,海安为此昏迷五十九天。像一个漫长的梦,终止在小叶的眼睛里。天亮了吗。然后他醒了。但故事也一点一点都要结束了。大家都很曲折,吉儿年轻时的爱,小时随着妈妈不停东奔西走的马蒂,落单的双子星海安。还有,,小叶。终于伤心咖啡馆节节亏损,很大原因是由于海安毫无音信。转让了出去。新店主依然为了心字把招牌留下。有时小说是好的毒品,可以励志,可以催眠。几张纸写满了许多种人生,笑时大家笑,哭时你哭。我的小魔女,小妖精,小巫婆,我要盖一栋两百坪的浴室让你洗澡,用十二个欧巴桑伺候你吃饭睡觉,再买它二十匹马,拉一辆小马车,载你去喝下午茶。这个煽情的时候是应该出一点差错的,将你从书里拉出来。于是我年老的音箱由于接触不良开始严重变音了。然后我会用很长时间蹲在桌角将它安抚好。马蒂已经在马达加斯加南部干旱的荒原边际了。在那儿,她遇到了海安的心结,他有个名字叫,耶酥。这也是个结局啊。她替他挨了一颗子弹,失去生命了。马蒂为海安心底的结而死。若不是临走前海安的一万美金,若不是海安酒后并没完全燃烧的相片一角,若不是海安与马蒂短暂的谈话,她又怎么会去马达加斯加,又怎么会顽固地跟着海安的心结呢。就像苏摩与偶人阿诺吧,苏摩在母腹中打败阿诺终于得以生存,而阿诺却靠着一股恨意存活了下来。那么海安呢,海安的结呢。他到底是不是能坦诚面对自己。为什么我总觉得马蒂死的很无辜呢。吉儿远走异国了,腾条在结尾时进了监狱,也许耶酥不愿对自己坦诚吧然后海安终于又回来,也许火红色保时捷里是海安吧,也许小叶以后都一直和他在一起。可谁知道呢。书里还有许多地方我不能参透,比如他们说的自由啊,为自己的感觉而活啊。我做不到,所以不愿去参透。一直回味海安与马蒂每次拥抱,马蒂爱他的,又谁不爱呢,像仰慕太阳神一样。那么自然。很美。我最恨的黎明。多么怀念这个她一辈子再也不会回去的地方。

错手打翻的梦

青春做伴,风光旖旎,到风流云散,乱红满地。伤心咖啡店的故事的确有点像大观园。所有的女人宠着一个男人。对于他颓废的默许,对于他放纵的许可,也许就是人们的自我放纵,人们自己的颓废吧?最后一次,留下的人在等待海安。人们习惯了他的失约,一边慨叹其他人的命运,一边还是付出耐心的等待。可是这一次,海安还会来么?马蒂就那样死了,以死饯行了她对自我的执着,可是这份执着,也是出于海安的启迪罢了,而海安自己却未超脱。在写作者的纵容之下,海安与跟海安一样相貌的耶稣,都是对人间疾苦不施予怜悯的超人,他们所追求的至境,只有自我的圆合自如,但是往往抹杀了他人的存在。那样的修行,就能通往大欢喜么?书的序言里说,艺术小说主要写人,通俗小说主要在写情节。而这本书还是属于前者。要是全书能始终地在写人就好了,可惜后来这书就被关于自由、价值观的抽象理念给主导了。主角马蒂为了追寻生命中自由的感受来到马达加斯加,可是这惬意的出发点却导致一次苦旅——中途为了追寻海安托付她找的人——一个叫做耶稣的苦行者而陷入修行式的迷狂之中,最后顿悟的时刻,生命又骤然停歇。我觉得马蒂是这些理念的牺牲者,换言,压根就是作者笔下的冤魂,因为不管是写了这本书的人还是这本书里的其他人,人们都并不完全按照自己领悟的哲学去做,都是不彻底的执行者;可是因为他们偏偏指责马蒂的懦弱,鼓动马蒂追寻自我,马蒂终于拿出巨大的热情和勇气去实践自己领悟的生命的要义,结果送了命。除非作者要她死,否则我想不到她缘合而死。她死的牵强了,可是我又不好怪……,怪不得作者。因为,从伤心咖啡馆的画卷展开之后,从海安登场的闪亮瞬间之后,我已经发现,作品的现实成分渐弱,幻想的唯美的东西出现了,之后就越来越象梦境。夜色中梦境一样魅惑的伤心咖啡馆;聚集人间之大成的、完美的肉身与智慧的结合海安,这些恐怕不象人间风景。夜间来到这里的马蒂,受这些梦一样人物的点播,走到马达加斯加,因而对她的死我无法获得真实的印象,没有对喜欢的主人公死去时的难过。好象她只是在梦境中死去了,好象第二天早上就会在宿醉中醒来。如果对马蒂的马达加斯加之旅做侧面、隐性的书写可能还要好些,因为那个奇观世界还是不真实,虽然有流浪狗、猴面包树与刺芦笋的细节支撑。尽管逻辑上左支右绌,可是我还是一口气看完,又舍不得看完。为什么?还是那种细节之美。借给我们带着梦之色彩的感官。从这出发,事物不仅美,而且新奇,前所未有。这还是祖师奶奶张爱玲的本事呢,想学是学不来的,但是有人不学笔下就有这份神迹。无他,对于事物敏锐而独特的感受使然。坐沙发是“放弃全身的重量”;旧皮箱是“承载命运流转的方舟”;打浅浅的粉底叫“浅上一些粉底”……这些日常性细节于是感受化了。而对于咖啡馆,纷繁迷醉的色泽、声响、气味、影像在复述中一遍遍真实。譬如猫的走过:“正以水蛇一样的姿态滑过她的腿际,临走还用尾巴缱绻似的勾引着她……”。梦是没有细节的,可是造梦的人偏要把细节填进去,且是我们熟悉的细节,梦就近了,我们置身在那个情境中,明知一切是虚幻的,可是逼真的美感一遍遍拖着我们不能离去。讨论也很有意思,说不上完全的形而上。放浪不羁的海安,要把马蒂从束缚中解开,发表对于跳舞与做爱的高论:“跳舞让你觉得很奇怪 ,万一跳到一半,突然惊觉:‘我这个像野兽一样没有意义地摇摆身体,像白痴一样没有思考地放纵我的表情,是在做什么?’你怕被一种无聊,一种无地自容淹没,所以你不敢跳?”“那么你也害怕做爱了?害怕在做爱的快感当中,也被这种突然来袭的清醒与无聊淹没?”不能说关乎自由的理解,对城市人处境的讨论不吸引我,其实我喜欢马蒂的最大理由就是在她的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困惑。问题是,这个问题虽然提的好,但是答的不算好。这也并非笔力和才情的问题。这是一个写作者的终极问题。解决不好,那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难,太古老,这份领悟太复杂,这个过程太漫长,也是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很美好,没有太多的人愿意舍弃眼前的美好而走过去。所以,没有现成的答案。伤心咖啡店的故事结束了,象一个错手打翻的梦,可是人的旅程远没有结束,我们自己身上的马蒂,仍然在现实与内心展转奔波。《刀锋》里那个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隐者,是怎样做的?大学时代至爱的小说。竟然忘了。该重看了。

关于自由。

五月天的阿信曾经在blog里推荐过这本书,好奇的在卓越买下了这本书。书中赠送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台湾的村上春树。高中的时候看过几本村上的书,可能他的书里性的味道浓郁了些,我不太追捧。所以,朱少麟的这本《伤心咖啡店之歌》也没有给予一个很好的期许。也就这样读了起来。那是一个压抑的台北。马蒂糟糕的人际关系,破裂的婚姻,辞职失业。她是个身份低下的人。偶遇伤心咖啡店,她的人生便出现了转机。伤心咖啡店作为马蒂的一个人生的驿站,结识了一帮奇异的旅客。他们各自风格炯异。自恋的海安,为了海安不惜扮成男孩的小叶,爱财的藤条,务实的吉儿,成为台北螺丝钉的素圆。这些戏剧化的人物不断的引导马蒂理解自由。所以她去了和一个被放大的台北“马达加斯加”。流浪。漂泊。死亡。自由。而伤心咖啡店那些风格炯异的人们也各自踏上了属于自己生命的轨迹。作为一本小说,它无疑是具备思想性的。时间在不断的推移,关于自由的辩论也不断的进行。自由。自由。自由。在小时候,该睡觉的时候看漫画,该吃饭的时候玩耍。这便是自由。在上学的时候,不按时回家,不被作业考试束缚,这便是自由。现代人的自由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不按照规则生活?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吗?那样的自由是在和生活作对。从一个小空间逃离到一个大空间,大概是一种自由。但大空间外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空间,这种不断逃离的过程难道就是对自由的追逐?那样的自由只是一种逃避罢了。马蒂最后死了。一颗子弹在她的胸口画出了一朵花。如同尘埃一般,落在拉马达加斯加的土地上。生命就是一种虚无。所有的一些都是一种虚无的意义。她的死也就不显得那么沉重了,是尘埃,缓缓地落定下来,如释重负。这里特别要提到素园这个人物。她是虽然不是主角,但可以说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人物。像是所有城市人一般,压着一切应该被压着的压力。毕竟能很少人会拥有马蒂或者海安那样的命运。素园无疑就是当代社会人的一个缩影。我们不能果断的背离我们的城市,虽然我们被它压的喘不过气来。但是我们还是得依靠它,利用它,占有它。从它沉重的身躯内酿出一点点小小的快乐和甜蜜。可能也是另一种自由。自由如同爱情。无论是怎样的,只要留下一点甜蜜,让自己心甘情愿,那便是一种美好。《伤心咖啡店之歌》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结局。

伤心以后,能做的还是积极

书中描写了出于各种生活状态的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挣扎,用自己所接受教育,所处环境所形成的价值观去跟其他不同类型的人论辩,互相探讨生活的或者是活着的意义,之间还夹杂着对自由定义的讨论。马蒂是最虚无缥缈的,到伤心咖啡店之前和去马达加斯加之前,都处于这种状态,活在自以为是的理想中。做一切看起来应该做的事,同时在质疑着一切。踏不下心来心甘情愿的做一份工作,接受的当时就想着逃离,对自己和他人都不负有绝对的责任。适时地叛逆有不堪忍受他人的孤立。她的一生有一种朝闻夕死的意味,想通了一切以后死去,即使不是主动去死,但也算情愿了。少女时期家庭温暖的残缺造成了性格中对人群的难以融入和某种程度对作用于个人的社会持有轻微的扭曲偏执。在台北没有房子,没有固定工作,但是根在这里,生在一个对爸爸客套,对阿姨相互厌烦的家,死在一个努力抛弃人性的人身边,从头到尾都是孤独的。也许只是为了完成自己年少时的梦想,也许后来又掺杂了对海安的爱和神秘的探寻,她在马达加斯加跟随耶稣摒弃时间,走过沙漠,上偷渡船,和依赖她的小狗告别,在船上和在死人村体会耶稣表现出的她认为的“冷漠”,到慢慢想通这是他的修炼,最后意外客死他乡。藤条和素园比较偏向中规中矩的生活,有个一起生活的另一半,有份像样赚钱的工作,都要求自己在社会中有个不算差的定位。对于海安那样的人,那样的人生一定都存在着羡慕和嫉妒,同时又清楚地知道那不是自己可以达到的样子,也就不必逼自己去适应他的理论。不同的是藤条了解所谓的规则,并坚持一定要做到顶端,捞取最大的利润,致于最后出现漏洞。而素园不热衷于冒险的投机活动,安安分分的过自己的日子,也希望可以在心灵上达到平静而选择去上课修炼心情。小叶是个希望和他们平等交流而极尽努力的孩子,对海安的爱很深,下了很大功夫向他的世界靠近,但是那里的所有人包括她自己本人在内,都很清楚的知道,她已经被海安禁锢在一个小空间内,失去了改变或者寻求自我发展的欲望,安于“被养”的状态。从到台北认识了这群人以后,海安变成了她的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如果不能从思想上摆脱,只要他一离开,她马上会分崩离坼。吉儿说她是伤心咖啡店里的另一只爱情鸟,一点儿错都没有。在海安车祸以后,她也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方向。海安对于周边的人来说是一个黑洞一般的存在,浩瀚而神秘,又同时具有吸引一切的力量。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个天之骄子,没有什么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没有什么想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没有什么能逃脱他掌控的真理,仿佛神一样的存在。但相对于别人的定位,他的自我认知中自己还是一个人,和耶稣不一样,海安是追求绝对的自由而不是已经拥有绝对的自由,在自己的私人领域中依然需要很多不同的时钟来提醒自己不要受困于既定的规范,他怕自己在向神前进的道路上乱了阵脚,所以他到马达加斯加,追随耶稣,他爱耶稣,同时知道这份爱永远都不会得到回答。耶稣可以抛弃一切情感,独自修行,可是他不一样。作为人,他可以得到很多并不需要的仰望,做为神,则失败得一塌糊涂。整篇文章中最喜欢的人物是吉儿。所有伤心咖啡店的伙伴中,不能说谁更积极,但是吉儿一定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她愿意奉献自己能奉献的一切来让同时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更好的生活,或者至少拥有一个更好一点儿的生存环境。她对自由及自己生存意义的认识是建立在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理性分析上的,相比于其他人来说,她愿意冲出自己的小世界去接触,去主动了解其他“正常人”的生命体验,愿意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和定位,把自己放在他们的平等位置。她同情海安的高于一切人,同时不附和其他人自认的低于一切人。她掌握的知识,念过的高深大部头并不是筹码,而是可以改善这个世界的工具。2013/5/29

找到自己不容易

乍一看书名,以为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看到后来,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这本书是跟爱情无关的书。里面纠缠的是关于自由的客观想法和主观意愿。女主人公马蒂的转变正是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的人喜欢出人头地,有的人天生就不适合复杂的生活。马蒂活的很累。她就好像没有找到正确水域的海鱼,怎么活都不自在。说白了,适合马蒂的生活是安逸的几乎算是静止的生活。这和她早年的经历有关。她遇到海安之后觉得自己爱上海安了。事实上她爱上的是自由。吉儿说,“人人都爱海安。”。那么海安是什么。海安是自由的象征。他拥有辛苦的人们想要的一切。钱财于他不过是多余的附属品。那么他的自由就绝对了么?也不是的。到最后,他放弃了自己原本富足的生活,跟着耶稣到马达加斯加去了。过着他真正追逐的生活。海安爱着耶稣,因为耶稣拥有的自由与海安相比高了一个层次。找到自己不容易。看到这本书所引发的不应该是对自己价值观的质疑,而是,坚定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在乎别人的看法,你的生活就会很累。这本书阐述的观点,跟亚历山大时期的Diogenes(戴奥真尼斯)的观点很像。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人要怎么活,都取决于自己。真心实意的满足于一个状态,即使是身无分文,睡大街也很快乐。

不安的资本

读完《伤心咖啡店之歌》的时候是极其想写类似于读后感或评论一类的东西的,这种罕见的冲动往往存在于那种“在书里看到了自己”的感觉,说得文艺些,是品尝到了那些不甘,那些渺茫的渴求之类,潜藏在乏味生活中的想挣脱的不安,甚至是预见了十年后自己的震撼。但马蒂有她诗歌伴随着的回忆,有干脆的行动力,就好象第一次进伤心咖啡店就彼此契合,“recognize”的特质,就好象《燕子》里的阿芳对世界对舞蹈对自己永恒的拒绝,而我说不安什么的似乎都不过是强说愁罢了,究竟还剩下什么可以在某个时刻猛然跳出来再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感到不安呢?我总觉得马蒂的结局最好也不过是死亡,即便她已经重新接受了世界。如果不是死亡,朱少麟笔下的马蒂会是怎样?和小叶一起守着咖啡店一辈子?回到原来公司上班升职春风得意?和前夫和好或是去寻找大学时期那段以死亡告终的爱情?虽然作者努力在挣脱与屈服间用力地保持平衡和中立,“是不鼓励任何一种的”,虽然马蒂在最后找到了那个心中的马达加斯加,但我依旧不知那是种怎样的自由,我依旧以为现实的生活对马蒂来说永远是挣扎的,不论怎样怎样地去说服自己。她毕竟不是吉儿,不拥有吉儿的那种决绝,出众的并且为世界需求及认可的行动力,又或者是才华;也不是海安,从开始便是游走的边缘的把自己重重丢在一边的;更加不是阿芳,好像形成胚胎的那一瞬间就渴求着世界,同时又恨着世界,所以第一次接受的才是新鲜的。这种两头不靠岸的便是你我大多数人的状态,可笑的是,马蒂知道自己要的是自由,大多数的我们不过是把这种原本对自由的渴望埋葬在可依靠的自以为是的那些人生价值上。人生价值是什么,三言两语便可诉诸,自由,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的,体制内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却是很难讲清楚的。我不懂马蒂的答案,我只喜欢答案即将被道出前突如其来的死亡,就像打伤了的CD,放过了最爱的那首,放到尾声却只有CD空转的声音。也许作者也没有答案,也许每个人都该有个答案。就算没有答案我也羡慕马蒂。我曾经问过柱子如果扯淡社每个人都是特别的话,我特别在哪里,柱子说我特别在于考了个好学校云云。所以我的不安,即使可以被称作不安,所创造的也不过是愈发跳脱不出的不安而已,无所谓一切,也就无所谓抛弃一切,也就更加不能远走,不能谈得上勇气,只能哀叹自己的平凡与渺小。渐渐地“体制内最大的自由”便成了个永远无解的答案,现在的我连追寻的能力也没有,勇气之类更加另当别论。不过我还有所剩无几的羞愧的不安,这是唯一的资本了。

为了谁而活

人在世上,当年轻亦比较独立时,人有时会时常考虑:到底做这些,为了谁?为了自己,或许宁愿不会去某些事,因为根本就是违心主义。但人生总会有这些无奈。没有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都是随心所欲。伤心咖啡店,亦是对现实的逃避吧,暂时的避难所。人们在这里与世隔绝,尽情挥霍。想起寒假在咖啡店打工,其实自己当时的心情与此书截然不同,因为那时心里是装有一个重要的人的,自认为那人也装有自己。所以,那时即使很累,但当收到她的短信,或听到她的声音时,感觉一天的辛苦都是那么值得。那时的工作,真不是为自己,因为我需要钱,需要让她来此地玩耍的钱。所以我就想了,不管是活着是为自己,还是别人,社会。当自己的心里装有有一个梦,一个人时,这个问题其实就不用考虑了。在追求理想或最爱的人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自由。不是吗?可笑的时,那时的付出,现在却一无所有。而且还在思考着自己那时是不是很傻。而且,这种傻劲,还在持续当中。因为你离开了我身边,却始终没有离开我的心。

我找到了自己

是的,我是马蒂,马蒂是我我跟她相互纠缠,影子相互交错我们应该思考那些事情,它也一直困扰着我虽然,没有正确答案,至少我知道,这些事情也困扰着很多人,我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苦恼着。看完,我在博客上写了很长很长的两篇感想。说实话,没有完全看懂,可能还需要再次读几遍。

寻找到自己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事。。。

一直就很欣赏那些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目标很明确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大脑曲回和我的有多大先天的不同一直很新奇也一直也只在偶遇 惊喜 路过 甚而遗忘而已(貌似遗忘。。。)看到马蒂想到NANA还有这一干人等也许偌大的世界这便是全部这部名若似不符实的咖啡店和处女座的人说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为他突然冒出的这个逻辑关联有点错愕就没想过和一个人的相识与接近会与成功个案的积淀有关过生命中每个相契之人的的相遇在我而言仿佛都只是气息相吻合的自然之事成功与我 与我们何干?所以现在的我给looper弟弟新换的IT新产品晕依然用我的老旧本本敲打下这些字不想和他再唠叨这么现实的高精尖话题了嗯嗯或许有些调侃的赌气成份哈  “海安执起杯子,看着透明色的酒汁:“淡而无味,可是芬芳,就当它是酒罢……没有酒的时候,到河边去捧饮自己的影子……”  马蒂并不想卖弄,可是她脱口而出接下去了:“……没有嘴的时候,用伤口呼吸。”

淡淡的香,却飘散死亡的气息

“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完全是讲到人心里的口吻。海安、马蒂、小叶、吉儿、素园、藤条......那么多那么多的都市人,拥有着为人羡慕的光新外表以及生活资本,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如此得寂寞,寂寞到寒冷,寂寞到脱皮。城市中想得太多的人的通病。我有些害怕。这会不会也是我的未来?不管怎么说,朱少麟小姐真是天生的作家。读完《伤心咖啡店之歌》已是凌晨了,我关上台灯,在黑暗中撞到转椅、电脑桌,磕磕绊绊之后躺到床上,却依然无法入眠。这么多的文字仅仅是为了一个词语——自由,这个我们都在追求的东西。我们渴望自由,却又惧怕成为它的奴隶抑或被它刺伤。就如同那个俗不可耐的比喻:风筝有线的牵绊才能高飞,脱离了线就只能坠落。自由就是身体里的一种菌,多了少了都会染病——很严重的病。在我看来,海安就是自由的化身——人人都爱他,可无论男女老幼,都得不到他。他是那么美,美得遥不可及。小叶对他的爱就是纯粹的爱,就如同没有人会说自己不爱自由一样;而素园、藤条,甚至包括吉儿,都是所谓的“社会人”、“文明人”,对于海安、对于自由,均持一种想爱又不敢爱的姿态。至于女主角马蒂,这是一个绝对的人,绝对怎么样呢?我也说不好,只是她的部分与我的部分有些契合而已。她肯放手迈向梦想以及梦想中的自由,这种潇洒是我不曾有过的,也是我异常羡慕的。The eternal flight of myself from myself.这是马蒂与海安都怀疑却又坚信的事情。昨天我有了疑问:我们会不会也是如他们一样的结局?当我看到马蒂的结局时,竟一瞬间噤声。当她终于顿悟真正的自由为何的时候,生命已到尽头。就算是不羁的海安,都会被自身所束缚,何况是我们呢?伤心咖啡店的招牌换了又换,那个美丽的、闪耀着不一般光芒的“心”字倒是一直没有被换掉,这代表了什么?我想,无论是自由还是困兽犹斗,都是我们的心在作怪,。自由,是我们的,也不是我们的;自由,在心上,也不在心上。那自由,就像马蒂美到极致的骨瓷杯中的咖啡,淡淡的香,却飘散死亡的气息。感谢少麟小姐,让我想了很多,很多。

All about 伤心

“北半球的台风是以逆时针的姿态,席卷附近所有的云块,形成一种漩涡状的风暴。所以,如果你有机会从四万尺的高空看下来,就很容易了解,为什么台风外圈的天域,是如此被搜刮得干干净净,晴朗无云。      

这只是我的伤心咖啡店。

今年我二十三岁。距离我最渴望自由的时候,已经过去五年。而距离我丧失理想,已经过去两年。今年我已经有了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思维模式,固定的生活轨迹。今年我不再彻夜k歌,不熬夜上网,不整天看美剧tvb或者康熙来了,不去夜店,也不消遣。我几乎要记不清十七岁时的自己了。十七岁的时候,我为了数学英文奋发图强,暗暗的喜欢着班里的男生,有体贴的知心的密友,在考试前夜忐忑不安却又坚持在晚自修时把时间浪费在日记里。十七岁的时候,我看书,看很多很多与课业无关的书,和好友探讨所有关于人生的话题,然后疯狂的憧憬和规划着未来。十七岁的时候,我坚信长大后会找到自由,坚信自己会变成希望变成的样子。然而未来并没有来。我应该庆幸在十七岁的时候没有读到这本书。书中已经提前描绘出我现在的样子。给我再多我也不会快乐。给我再多我也不会珍惜。因为我不是我了,不是理想中的我,不是我应该有的样子。我没有马蒂的勇气,我担负不起我的理想,我承担不起颠簸与改变。若是十七岁时看了,不知该有多灰心沮丧,然后提前泯灭天真幻想。但我也期待着十七岁时幸运的读到了这本书,然后陡生勇气抛却牵绊,专心致志的寻找自己。即使最后一定会头破血流凄惨收场。很多事情,不是想得通就真的通了,不去看真的海,不去望深的星,就真的永无法体会身临其境时的感受。电视里的,图片上的,cd机播放的,都只是幻境而已。知道跳动的火焰不能用手去触碰,那是经验,可是被烫到的时候闪电般缩回手却才是实实在在的。遗憾在于我无法每一件事都体会都经历。我只能选择或者被选择。留下一些,放弃一些。关键在于那些选择是否重要,是否是我真正需要的。有时候我无法判断,有时候我却是宁可放弃实际上重要的而选择看上去比较简单的。任何时候其实我都是这样。反正心底里早就说过,我不是马蒂,我不会为了自由抛却一切。看,连辞职我都做不到。迫于生计,画地为牢原来是这样的意思。我不是得不到自由,我是不敢去得到。我不是不敢追求,也不是懒于追求,其实心底里很想看着自己同那个期望的影子越走越远,很是期望看着自己每日痛苦挣扎,然后终于有一天投降放弃,变成失去心的海安。其实这本书写的并不是那么完美呢,呵,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事物。构思和人物设定上总有些不大不小的硬伤,情节稍显俗套,在主题的表达上也还是有些不尽完美。但是,我真的看得很感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伤心咖啡店。那里才是最安静平和的心灵港湾,也许不常去,但知道它就在那里,会闪着眼泪一样的光,就会很安心。那或许是每个人的影子呢。十七岁的太阳,变成二十三岁的影子。理想,是躲起来了,还是真的长成自己的一部分了呢。

再也没有一个人像我一样爱你

我把我剥离成两部分,一部分继续爱你,一部分用来恨你,只是这爱与恨再也无法作用于你。你可能过得更好,可能在我彻底走掉的时候回头找我,只是这结局再也无法作用与我。爱情走得何其诡异,如同来时悄无声息。我再也不要在这个城市呼吸,它遗留了太多你刮过的风。我再也不要在这个城市表演,它一点都不欣赏我。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在地图上和台湾很像的地方,不是一个地名。岛上台风过境,雨停以后,竟好似一场感冒,偶有幻觉,终会痊愈。

混乱又不混乱

整个看完。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说,就是我看到了开头,但是没猜中结尾。一个结尾都木有。大段大段的对话大段大段的火花(思想斗争神马的大段大段的类梦想语言。其实不知道该怎么来评论这本书,它的里面充斥了太多的思维,初看来很像辩论会,只是论点有很多罢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马蒂带着自己的感觉在这些凹凸物中跌跌撞撞的成长(姑且称之为成长吧)所以,最后马蒂回到了地下,那么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什么,有寓意么?没有么?不知道。不同的价值观把社会拼得光陆流离,这样才有趣吧,这样才多姿吧,这样才不会无聊吧,这样才是生活吧。

没想到

学生没钱买书,所以现阶段主要靠图书馆补充精神食粮。而在图书馆寻书基本找些看上去美观一些的,于是,它就跳了出来。开头以为是一般的爱情小说,也就想草草读了还掉。意料之外,在书中人物大致出席的一场聚会中的讨论中我看到了不同之处。作者的深度,令我不得不用上了图书馆的搜索器,捧着些许泛黄的书先补充一下专业知识(我可能真不该考到商科去)。追求自由,何为自由?寻找解脱,解脱为何?社会需要我们负责吗?因为精神,需要物质;物质之后,精神何在?回归本原,历史如何进退?这些都是我的疑问和直到现在还再思索的问题,我觉得不管外在环境怎样,人总要有一点悲观意识,内心总要保留一块“大流意识”。希望有志同者,共同探讨。

没有之一

这是影响我人生观最深的一本书,真的。没有之一。从小语文老师就一直在说,读书是有用的,不论你读的是什么,哪怕是一本所谓的“闲书”也总能教给你们一些什么。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初中。这话时她在语文课上说的。高中时看了这本书,和朋友借的,假期,完全是因为无聊。人的一生中,束缚我们的东西很多,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我们所受的影响,我们一直都在做着很多不得已的选择,过着不情愿的生活。人的一生,何苦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岢海安如是说。我喜欢这句话,并在十五岁开始就身体力行去实践。总有一些人,看上去似乎与大多数有些许不同,有时连我自己都会疑惑,这样的不同是好还是不好。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与我有相同的感受,她说她觉得很幸运能遇到我,才知道世界上有与她相似的人。是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孤单。但我们不会为了逃避孤单而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的价值观。坐在办公室写了一整天的文案工作是自己的选择生活也是

找到自己的活法最重要

对小说的情节没多大兴趣,但是很喜欢里面一些发人省醒的话语。最喜欢吉儿,头脑清醒,见解独到,从未迷失,找到真我。既然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找到自己的活法最重要。自由跟真我,一直都是人寻觅探索和追求的东西。

不那么伤心的咖啡店

花了一周才读完。克服了最初几欲放弃的冲动,因为不适应那些颓废和过于细节的描写。但慢慢地,看出了趣味。趣味在于对自由这个大命题的讨论追索和思考。读到结尾,突然有些怅然。那里面的人物,仿佛是可以和你作灵魂对话的现实中的朋友,却竟曲终人散了。关于情节的一些谜思。谜是未解的,思是以为自己了解的,也许未必。海安,这个完美的男子。追究其原型,我翻遍了豆瓣所有的书评,感谢, 有一篇贴了几段朱少麟的问答。海安是虚构,那时候她一直看到某电影的海报,还有那海报上的男主角。我于是去查了那电影,主演是基努李维斯。那就对了,东方与西方的合壁。外形吻合。海安是自恋的男神的化身,包括他随口吟出的:没有酒的时候,到河边去捧饮自己的影子。海安对于耶酥的追随,是对于自己的迷恋吗?也许最初是的,可最后,真的不是。没有一个自恋的人会去损毁自己的容貌。(我看到这段时候的难受,甚至超过了海安昏迷!)那是一道长长的从眼及嘴角的伤口,是和过去的决裂。是无情的海安最有情最热烈和最绝望的表达。所以,我觉得海安爱上的不止是自己的影子。他爱上的是一个和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男子。那些联系就象是命中注定。当然那个男子的容貌与他一样出众,而且有着他所没有的品质。那接下来讨论耶酥。他手中的小陶罐,与海宁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冥冥中的关系?仿佛是为了打破读者的好奇,那个小陶罐碎了,里面无一物。可是这个小陶罐,又是耶酥几乎不离身的唯一东西(有一次他把整个褡裢留给了马蒂,只带着这个小陶罐离开)。还有耶酥住所处墙上的两条交缠着的蛇,和海安臂上的刺青一模一样。还有他说得很好的中文。他从哪里来?他有着怎样的过往?作者没有给我们解答,我们只能把这些当作玄机。那么耶酥本身呢?他是不是海安的一人两面?同样的容貌,一个纵情感官声色,一个离群索居。但触到最底处,马蒂却看到了耶酥更深的颓废。也许,这只是作者在否定海安那样的极端自由入世享乐,和耶酥那样的极端离世索然独行。他的足迹丈量遍了马达加斯加的土地,又如何?他有真真切切地体会过吗?那个马蒂苦苦追索的人生意义,是体会经历。那么,耶酥允许着马蒂的追随,甚至希望她追随。是为了给她启示吧。他的确在某些方面在行往神性的路途上。可耶酥对海安的态度呢?他会不会有海安见到他时那样的震动?一定是有的,包括他最后坦白有一股力在往后拉着他。那股力就是海安。所以海安一定要问耶酥:“你对自己坦诚吗?”而那样沉默和惜字如金的耶酥,告诉马蒂他会亲自告诉海安。这于耶酥很不寻常,说明有些话于他不是一个口信可以打发,这个不可以一个口信打发的人是海安。至于他们是怎么离开的(破窗而出?!),作者又留了悬疑。海安和耶酥的纠缠,我觉得是超过男女或者男男之爱的。更象是在苍茫宇宙中两个孤单灵魂的追寻与追随。结尾时,海安的电话,那么远,有着时滞和嘈杂,那是在地球的另一边了。何况他还提到了,莫桑比克离马达加斯加很近。所以,海安就在那里,追随着耶酥,或者是与耶酥一起。马蒂。马蒂对海安的爱,是一定有的。但是这种爱是不是更接近素园的那种呢?在海安吻了她的时候,她都没有前行一步。不光是半人吧,还因为海安美好得太遥远。如素园所说,象大家都爱太阳神。这样的遥远不光让马蒂止步,也让海安无法爱上身边任何一个普通人。而马蒂对耶酥的呢?我都不太敢说,那是一种爱。因为爱不是如此的。她至少有两度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耶酥的手里,一次是在沙漠里;一次是在登山的时候。那种感情,更接近于依赖,完全无条件地信赖,甚至不需要任何对方语言地信赖。最后,她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了耶酥。幸好耶酥被人们叫做耶酥,让这一切仿佛有了一定的合理性。不然,马蒂的追寻和追随委实失之轻率。但,他毕竟不是真的耶酥。而马蒂在前半本书中实在也说不得轻率。那我只能说,马蒂对于耶酥的感情,是追随着他的神性的光芒,并在追随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修行和修为。这里面还是闪过儿女情长。在山上的那晚,两人相依偎地睡了。而马蒂,却感觉到了他的某些部分的冰冷。如果心中没有过儿女情长,只是理想和神性,马蒂不会这样想。但是,当马蒂在山上已经看出了耶酥的颓废之后,她还是救护了这个神一样的美男子。容貌华美是起因,耶酥的神性引出了她崇拜的过程,而在突然了解了他深刻的颓废之后,马蒂的心中有悲悯吗?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旅行之后,了解之后必然不是偶像的轰然倒塌,而是,救赎!然后,她真的以生命救赎。这救赎的结果,让耶酥三十年来第一次看到了色彩。而后来他为海安流的那滴泪,最初的震动也是来自马蒂的死吧。小叶。小叶是书中我极爱的一个角色,她才是伤心咖啡店的主人,一天到晚忙里忙外,不知疲倦。小叶与海安的关系,比书中明写的要深。海安去小叶的房间,读了她关于摩托车的纸条,记住了所有的细节。我能怀疑这是不止一次的阅读吗?小叶为昏迷的海安擦身,没有任何女儿家的避讳。小叶有海安家的钥匙,这样她才看到了面对耶酥时的海安。如果后来的马蒂都曾经被海安吻过,那么早就认识海安的小叶呢?何况那天海安来找马蒂,是小叶不在的一晚。如果小叶在,海家去哪个房间呢?所以小叶陷得那么深那么深。身心俱献。小叶的结局,是神来之笔。那个小巷里保时捷车上的男子,有人猜是海安。当然不是,海安彼时打来的电话还在万里之遥。年轻真好,大病之后,小叶重生。她彻底离开了伤心咖啡店,还有那圈能让她回想起海安的朋友,开始了新的生活。吉儿。吉儿是自持的。她一开始与海安的关系也非常之近。那一晚在贵族俱乐部,马蒂看到吉儿和海安走出来,两个靠得非常近非常近。这不是两人见面就争吵的状态。吉儿曾经非常迷恋海安,但是她逃脱了。她是一群人中最知道自己方向的人。至于文中讨论得最多的也是最精华的自由,不赘述了。这的确是此文立意之本,所有情节和角色都是有意或无意地如藤蔓般附着其上,所以很可以不用太认真。如此说,此文实在无意义。结语。海安和耶酥两个都不完美,最后更是一个毁掉了自己的容貌,一个在追求神性的道路上迟滞了,但是这何尝不好?小叶,终是没有得到海安的爱情,但是走过一个拐角,她遇见新的爱。吉儿的出国不在计划之中,甚至与她远离激情梦想的初衷相悖;藤条在狱中的自由更是与他原来的设想相去甚远;素园选择不去花莲上班,坚守的她却有了更好的心境来守护自己的秘密花园。马蒂呢,马蒂的生命在想明白一切之后戛然而止,朱少麟说,马达加斯加给马蒂又加了一双翅膀(原来在伤心咖啡店里有了一双),两双翅膀是蝴蝶呀。她指的蝴蝶是那只在素园和吉儿祭拜后一直尾随着的蝴蝶吧?然后蝴蝶在半山腰的时候离开了,飞向了自己的自由之路。所以,伤心咖啡店不是那么伤心。每个人没有达到自己的初衷,但却以另一种方式实现和体会着自己的人生。这样,也好。

总是记不住书名

刚刚想找这本书来写书评,结果搜索的是“孤单咖啡厅之旅”,自然毫无结果。找到准确的书名,发现自己错的简直不是一两分。忍不住嘲笑自己,大概现在觉得孤单,大于伤心吧。而且期待旅游的感觉,可能到现在还存在着。有时候,觉得自己在意一件事情,就会情不自禁的重复,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第一次看的很快,只想知道每个人的结局,唯一慢下来,就是吉儿在描述关于读书的方式。记忆很深刻,这几天看书,都在思考,这本书我是想知道结尾还是自问自答来让自己思路清晰。大部分拼搏的年轻人,是否都有一个心情是有一份稳定工作能够让自己丰衣足食,然后又另一份工作来补充自己空虚孤单的心灵,一份让自己快乐觉得每一天没有白过的工作。至少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觉的就是对马蒂很羡慕,(有空再写吧)


 伤心咖啡店之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