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的流动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ISBN:9787208032439
作者:阎云翔
页数:27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一本民族志。为此,作者先后在1989年和1991年两次回到他以前曾经生活过7年的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光是礼物之流本身便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于是将他的研究目标限定在农村礼物馈赠文化方面最后成书。

书籍目录

导论: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
人类学话语中的礼物
中国社会中的礼物馈赠与人际关系
本项研究的框架
下岬村:田野工作地点的概述
下岬村的源起
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
身分群体及其近来的变化
亲属结构
礼物世界:初步的分类
分类范畴和礼单
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
非仪式性情境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
下岬村的工具性送礼
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
村民们的随礼开支
义务性礼物馈赠与关系的培养
礼物馈赠与行动中的关系网络
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
本上的关系概念与地方的小世界
关系网络的型构
实践性亲属关系与私人网络:深层的含义
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
馈赠规则和互惠的变化
人情和礼物交换的道德性
人情的情感方面和礼物交换的意义
关于人情的一个尝试性概括
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
礼物交换的不均衡
社会等级中的单向馈赠
非均衡互惠和社会等级的再生产
收礼荣誉与送礼竞争
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
彩礼和嫁妆:人类学概念和地方性术语
新郎家的婚姻投入:旧形式和新形式
新娘家的婚姻投人:从间接嫁妆到直接嫁妆
新娘和新郎:婚姻交换中新的能动者
婚姻交换的性质:偿付、资助和家产继承
结论:社会主义、关系、人情与礼物
礼物和中国的礼物
重审关系和人情:基本形式和扩展形式
礼物经济和社会主义:复兴还是转型?
附录:中国的孝敬与印度的檀施――非对称性礼物馈赠文化的人类学分析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先生系著名学者张光直的学生,早年著作有《礼物的流动》,最近,他的英文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获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学术著作奖-列文森奖。这是为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而设立的,每年只颁发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礼物的流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乡土社会里的礼物流动——读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而独特的社会文化角度考虑,将关系、道德与其他一些本土概念(如人情、面子等)作为从总体上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概念工具,利用这些概念工具,结合文化差异性和社会实践的观点,对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礼物交换体系以及中国社会中一些异于其他社会的礼物交换现象进行简单评介,并通过彩礼和嫁妆的例证说明社会交换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是随社会实践而变化的。最后,笔者以为下岬村的个案具有典型意义,由此可以获得一种对中国文化中社会交换的总体理解,且其中的一些结论对当下以及一段时间内的中国社会仍具有解释力。关键词:礼物,互惠,关系,道德,人情,面子,彩礼和嫁妆一、引论自上世纪二十年代马歇尔·莫斯(Marcel Mauss)发表其名著《礼物》以来,有关礼物交换的问题开始逐渐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范围,并一度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在《礼物》一书中,莫斯提出了著名的“礼物之灵”一说,用以解释人们何以要履行回礼义务;莫斯还进一步阐发了礼物与商品之间的对立,提出现代社会人们过于理性和功利,并倡议回归古式的基本道德。为了反对莫斯“礼物之灵”的说法,布罗尼斯洛·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随后即提出互惠原则用以解释礼物交换体系,他从一种经济理性的视角出发,采用互惠模式来解说人们之间对等的礼物交换行为和回礼动机,互惠原则似乎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实现和验证,并逐渐成为一种支配人类学家研究礼物交换的重要理论。进入六、七十年代,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和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进一步阐发了马林诺夫斯基的互惠原则理论,列维—斯特劳斯将礼物研究的对象从物引向了人,他从对妇女交换的研究中发展出了交换方式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交换是婚姻制度所有形态的根本和共同的基础,婚姻交换是构成社会结构的稳定基础,并进而将交换区分为了限制性交换和普遍性交换两种形式。随后的萨林斯将礼物交换与经济理性之间联系了起来,强化了互惠原则的可计算性,并区分了互惠交换的三种基本类型:慷慨互惠,等价互惠和消极互惠(2009,224)。之后,还有很多的人类学家对礼物交换规则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如安妮特·韦娜(Annette Weiner)对礼物不可让渡性的研究、V.P.瓦图克(Ved Prakash Vatuk)和希尔娃·瓦图克(Sylvia Vatuk)对印度社会中礼物的研究等。但是,诸多的研究中鲜有对中国社会中的礼物交换体系的研究,阎云翔在这方面算是一个先行者。因为文化母体的不同,中国社会中的礼物交换表现出了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也必将会有一些异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带着这些问题与想法,阎云翔开展了一次有关中国社会——主要是农村社会——中礼物交换体系的长期调查与研究。《礼物的流动》一书是阎云翔对中国一个北方农村社会进行长期田野调查研究的成果,阎云翔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分析得出了一些与西方广大学者对礼物研究所不同的结论,从而揭示出了中国社会礼物交换的诸种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并非仅是既存社会结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它更是历经几千年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对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长久影响下的产物。因为文化的特殊性,中国社会的礼物交换就具有了与其他社会所不同的结构模式;所以在中国,礼物有时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单向流动,收礼者的地位高于送礼者;也因之在一些情况下送礼者不期望获得回礼,收礼者也不直接回赠礼物就变得合情合理。本文尝试将关系、道德与其他一些本土概念(诸如人情、面子等)作为从总体上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概念工具(2000,18),利用这些概念工具,从文化差异性的角度,对《礼物的流动》一书中所得出的一些异于其他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进行一番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关系网的型构礼物的馈赠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礼物交换也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社会交换方式之一。在阎云翔的这本民族志报告中,大量的礼物馈赠行为在下岬村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社会中被表现出来。作者在书中坦言,其在下岬村所做的这份民族志调查虽不能代表中国社会的整体,但其所遇到的大多数情况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也是同样有迹可寻的(2000,203),也正因为如此笔者以为对此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也就显得愈发有意义。受交换理论的启发,作者将礼物馈赠视作一种创造、维持并强化各种社会关系的文化机制(2000,95)。在下岬村的案例中,无论是表达性的随礼行为,亦或是工具性的送礼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培育一个有利于自己或自己的家庭更好生存的关系网络。这份关系网络虽则看似普通平常,但它对于下岬村民却有着丰富意涵,它在特殊时期可以为村民们提供诸如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或帮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从自己施行的礼物馈赠行为中收获到“回报”,这似乎也证明了社会交换理论中互惠原则的普遍性。不可否认互惠原则在中国社会的礼物交换体系中一样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但是,互惠原则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社会中的礼物交换行为,即中国社会中的礼物交换行为常表现出功利和情感、规范和道德、关系和人情二者兼具的情况,所以,为马林诺夫斯基和萨林斯等人所概括并被广泛认可的互惠原则在中国社会中出现了变化和缺失的尴尬局面(2000,206)。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 梁漱溟说:“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平素多往返,遇事想扶持,则有乡邻朋友。随一个人年龄和生活之开展,而渐有其四面八方若近若远数不尽的关系。”参见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79。]*,不管是在城市,亦或是在农村,关系犹如一张蜘蛛所织之网对个体和群体都起到了支持、保护等多种功用,故在阎云翔的书中,大篇幅的用关系一词来阐释中国社会中的礼物交换行为也就显得可以理解。在下岬村,人们通过礼物来创造关系,也通过礼物来维持和展示关系,这是一个关系网密切而又复杂的社区,礼物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在这一社区里,你如果没有足够而合理的礼物馈赠行为,你就会被人奚落,也就无法营造一张健全而又牢固的关系网,从而也就不能在关键时候起到支持和保护自己的作用,书中作者提到了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此点说明,如在农忙时节、饥荒时期或是婚丧仪式期间等。在莫斯所研究的古式社会中,人们的馈赠行为是为了获得地位、声望和荣誉,同时人们的这种慷慨行为也将会获得诸神和神灵们的赞赏(2002,28),而且还因为礼物具有不可让渡性,所以人们可以通过赠与他人礼物来获得对他人的某种控制。但是,莫斯的这种宗教性解说显然不完全适合中国社会中的礼物馈赠行为。中国社会中又不必然会出现像马林诺夫斯基所描绘的特罗布里安德群岛的土著居民直接平等交换自己所需物品的情况(2007,23),因为在中国,人们可以通过关系来获得自己所需或稀缺的资源,这也就是中国社会常出现的“走后门”、“拉关系”现象,梁漱溟曾说:“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此外,中国社会自古以来讲究“上下、尊卑、长幼”,在这样一个人伦地位有序的社会关系结构中,施与赠礼并不必然就意味着可以收到回礼,如下级给上级送礼,晚辈给长辈送礼;而在西方则不然,费孝通说西洋社会是一个“团体格局”的社会,宗教观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力量,宗教观念教人以平等(2006,27),所以西洋社会会平等互惠地交换礼物,而在中国社会则不必然。中国社会的这种等级制的送礼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人们亦会根据关系的不同来决定礼物馈赠的方式、数量和性质,关系和礼物的馈赠行为在实践中都具有变通性、策略性。所以,要想理解中国社会中的关系和礼物交换体系,就必须要将其放置到日常实践的文化脉络中(2005,221—227)。关系网络的型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可以通过下岬村民的礼物交换体系得以很好说明。阎云翔把下岬村民的关系网络区分为“核心区域”(personnal core)、“可靠区域”(reliable zone)和“有效区域”(effective zone)(2000,96),这三个区域根据私人关系的可靠性程度逐级向外推广,他们彼此之间的界限可以通过礼物交换的不同得以体现,也可以通过礼物交换得以维持。不同区域内有不同的礼物馈赠行为,如祖先祭祀的礼物馈赠行为就基本只发生于核心区域内;同时不同区域内的礼物馈赠行为可能会出现重叠,但礼物馈赠的方式、数量、性质却会视其距离核心区域的远近而不同。村民们会根据自己对三个区域的理解来确定日常生活中的礼物馈赠行为,当然村民亦可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扩展不同区域内关系网络的规模。另外,礼物馈赠若处于“有效区域”以内则基本属于表达性礼物馈赠,超出“有效区域”则是工具性礼物馈赠(2000,99)。当然,不同区域的关系网络还可以根据亲属关系与非亲属关系进行划分,亲属性的关系网络基本上是继承来的,而非亲属性的关系网络则多是自己后天创造出来的。但这些关系网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需要通过社会交换关系来得以维持和加强。以往的人类学研究较多关注亲属性的关系网络,而对亲属关系之外的网络则关注较少,下岬村的研究表明,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是通过亲属性关系网络和非亲属性关系网络共同组织起来的,并且由非亲属关系形成的一种私人网络在个体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阎云翔借用布迪厄的“实践的亲属关系”(practical kinship)的概念对那些靠自己后天创造出来的私人关系网络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私人关系网络在改革后的中国具有特殊重要性,并且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其中尤以朋友和同事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新型关系类型(2000,115/118)。笔者也认为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增加和农业职业的非固定化,非亲属性的私人关系网络将会在乡村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道德的力量中国虽没有普遍的宗教信仰,但却有普遍的“道德信仰”。梁漱溟说:“中国自有孔子以来,便受其影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1994,106)道德是中国社会中一股重要力量,尤其表现在礼物馈赠方面。所以,道德一词也就成了阎云翔分析中国社会礼物交换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社会历来推崇孝、悌、忠、信的传统美德,费孝通说“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达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2006,28/30)这样的传统道德观念为中国社会中礼物的单向流动提供了合法的道德基础,使送礼者在等级背景中的不利位置被中国文化中的传统道德观念平衡过来。这也解释了中国社会之区别于西方社会的礼物交换,即送礼并不必然给赠礼方带来优势和权力,反而使收礼者处于优势地位,并使收礼者从债务人的位置上解脱了出来(2000,162)。晚辈给长辈送礼体现的是长辈的尊者地位,下级给上级送礼体现的是上级的领导地位,长辈和上级作为处于优势地位上的礼物受赠者既不用直接回礼,也不用为自己没有回礼的行为感到负担,因为时下的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告诉他们可以如此。此外,《礼记》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1996,7),这又为中国社会中普通人之间保持频繁而互惠性的礼物交换提供了道德和文化上的支撑。所以,在以构筑关系网络为目的的礼物交换行为中,道德观念是一份重要的推动力量,从而也进一步维持和巩固了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网络。道德的力量在下岬村的礼物交换行为中是无形而巨大的。社会上的礼物馈赠行为有时可以完全是理性计算下的结果,有时又完全是道德和情感的产物。在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社会里,生存的现实告诉人们其行为是道德与理性双重支配下的产物,送礼受礼的行为可以是一种理性的计算,但更是一种道德原则下的合理选择。下岬村的实际告诉我们:“在乡土社会里,礼物交换构成了一个道义经济的体系,在那里,道德原则常常超过了经济考虑。在行为层面上,送礼受礼的道德义务支配了个人的选择及其对礼物交换特定情境的态度。”(2000,84)所以,下岬村民之间的很多礼物馈赠行为都是义务性的,但正是这种道德压力下产生的义务性的送礼受礼行为又为村民们提供了一种培养、维持和扩展其关系网的基本方式。最后,笔者以为阎云翔在书中一再强调道德观念在乡土社会的礼物交换体系中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与莫斯有关道德的结论是相契合的(2002,186)。四、几个本土概念费孝通说:“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2006,42)”,在这样一个安土重迁和儒家伦理盛行的社会,人情又是一个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交往和礼物交换行为的重要概念。《礼记》中说:“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非学而能”,所以,人情是包含情感成分的(2000,135)。阎云翔之所以借助人情这个概念来分析下岬村民的礼物馈赠行为,一则是因为人情是中国社会文化中特有的本土概念,二则是人们的礼物馈赠行为不单是为了创造、维持某种利于自己的关系网,它也是出于情感联系的需要。正如作者在下岬村的调查显示,朋友间的礼物流动往往要比亲戚间的礼物贵重和长久,这就是一种情感联系的需要。礼物所创造出来的送礼者与受礼者之间的精神情感联系在下岬村民看来就是人情,下岬村民总是关注双方之间人情的程度,并坚持认为送礼是取决于以往的人情和关系。他们认为人情债最终是要偿还的,而且理想的做法是由他本人来偿还,因为人情关系是不可让渡的。礼物在这里传达的是一种人之间的精神情感联系(人情),这种精神情感联系将馈赠双方联系在一起,迫使礼物受赠者履行回礼义务(2000,209)。如果在莫斯所研究的社会里,是一种叫做“礼物之灵(hau)”的力量在促使人们不断履行回礼义务,那么在中国社会中,推动人们持续发生回礼行为的则是一种道德和人情的力量。同时,人情又是一个伦理体系,它不仅是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它也包含有一定的道德义务和理性计算(2000,142)。书中所举一个受访者和他姑姑之间关系的例子就说明了人们彼此之间的礼物交换行为有时候并非是一种情感联系,而仅是道德义务下的产物,因为如果那个受访者不向他的姑姑随礼,他就会在村民中失去面子,并处于一种道德上的劣势。面子在这里又是另外一个分析问题的重要的本土概念,面子作为人情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之一,它可以分为社会性的面子和道德性的脸面两种,社会性的面子是一种外部的评价和规范,而道德性的脸面则是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2000,135)。不管是社会性的面子,亦或是道德性的脸面,都是礼物交换行为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礼物交换行为长久存在的动力之一,因为在中国社会中,谁也不想失去面子,失去面子就意味着失去关系和失去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没有履行礼尚往来的义务、拒绝与他的关系网中的人分享资源及无视他人的脸面,就会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和不懂人情,继而会丧失社会性的面子和道德性的脸面(2000,218)。此外,沾光作为人情伦理文化中的另一个基本概念,它也赋予了人们日常社会交换活动以意义(2000,129)。彩礼和嫁妆的例证彩礼和嫁妆是人类学礼物研究中常见的话题,是一种基于家庭间的礼物流动形式,并且它们往往是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动的,所以,彩礼和嫁妆是人类学研究礼物馈赠行为及变迁和婚姻交换理论的很好例证。阎云翔通过对下岬村四十多年来的彩礼和嫁妆内容的历时性(diachronic)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关社会变迁和礼物交换模式之间关系的结论。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封建落后残余的需要,在建国初期的几十年里,彩礼和嫁妆一直被认为是“封建残余风俗”而被大加限制,但是这种强制性的国家政策干预并未在农村地区起到明显效果,农村地区的彩礼和嫁妆习俗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不断增加,只不过其形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从现金转到了实物;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经济改革的实行,高额的彩礼和铺张的嫁妆又重新兴起。“彩礼”一般是指新郎家向新娘家转移的财富,而“嫁妆”则通常被视为新娘的财产,是从娘家随身带到自己婚姻中来的(2000,172)。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下岬村的彩礼经历了从“礼钱——现金礼、实物礼——干折[* 这里的干折包括“折合彩礼”和“折合资助”,“折合彩礼”包括礼钱、买东西钱和装烟钱,“折合资助”包括家具、床上用品和大件,它们通过干折的形式折合成一个现金总数,现金由新郎家送给新娘本人。参见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0。]*”的变化,彩礼形式的变化代表的不仅是婚姻礼物形式的变化,也是婚姻交换中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嫁妆也经历了从间接嫁妆到直接嫁妆的变化。由此可见,彩礼和嫁妆在实践中都是可以变通的,村民们亦会根据实际在其彩礼和嫁妆实践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彩礼和嫁妆形式的变化,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家庭结构关系、婚姻交换关系以及新郎、新娘角色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婚姻礼物朝向一种财产继承方式的转变。下岬村婚姻礼物的增长并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潮,它代表的是婚姻交换制度持续变动的新近阶段,并且婚姻礼物的意义和功能也已与过去大相径庭,婚姻交换已不再是两个家庭间礼物交换的简单循环,而成了一种分配财产的手段(2000,199)。最后,笔者以为彩礼嫁妆习俗的盛行和变迁与社会主义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观念转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婚姻交换实践会为一个家庭关系网的重新型构带来机会,中国社会中的婚姻交换实际与威廉·古德(William Goode)、杰克·古迪(Jack Goody)等人所描述的婚姻交换理论之间的差异乃是中国社会文化及实践的结果。总结阎云翔对下岬村礼物交换体系的研究质疑了现有人类学的某些理论,证明了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互惠原则和礼物研究中的双向流动、不可让渡性等理论并非具有普适性。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关系网络的培养和人情伦理的遵奉是兼具利益和非利益、表达性和工具性、情感与道德两方面特点的;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礼物馈赠行为、关系培养现象和人情面子功夫等,都必须要放置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历程这一大背景中才能得到更好理解(2000,203)。最后,对彩礼和嫁妆的例证研究,不仅揭示了地方社会与国家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也反映了婚姻交换制度的持续变动以及礼物在婚姻中角色的转变,并进而对以往的婚姻交换理论提出了挑战。阎云翔对下岬村的个案研究,有利于我们从实践和文化等角度重新审视人类学有关社会交换理论的诸多研究,并获得一种对中国文化中社会交换的总体理解。参考文献:马林诺夫斯基著,原江译,《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修订译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莫斯著,汲喆译,陈瑞桦校,《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美)萨林斯著,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石器时代经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潘泽泉,“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3):221—227。原文载于《天风》第二期。
  •     1.70年代,针对流产和妇女绝育的礼物馈赠已经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现象。2 不合法的情人间的礼物被称为“意思”3 单向送礼模式 村民给干部,低层干部给上级,村民给城里的亲戚。4 1989年,一个年轻人鼓励他想娶的那个估量向他自己家里所要一大笔财力。据一些受访者说,那个年轻人告诉那位姑娘:"尽量强硬写,要4000块钱干折,不还价。否则你不会从我妈口袋里搞到钱"。同时,他又坚称非那个姑娘不娶。可以预料,那个姑娘的得到了她想到的的一切。婚礼后几个月,着对夫妇离开了新郎父母家,建立自己的家。(父权的衰落)5 在农村改革早期,中国领导人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四属户会不会变穷。为了论证改革的合法性,改革积极分子们千方百计表面,四属户和其他村民一样确实从改革中受益了。
  •     在我看来,阎云翔自己的故事好像是一个交集:一边是美国式的个人成功故事,另一边是背着历史包袱的当代中国的缩影。一大一小,一个个人与一个“整体”,多多少少能显示出这两个国家的不同。他在下岬村待了七年,之前突然成了罪人的后代,然后就是饥饿和流浪,其时其人,与那些小说、电影里面大时代波澜中的小浮萍也差不了多少。像书中(P68)讲到的,就连他的落户也不过是个“礼物交换”的结果。写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地方,把人类学的视角从“高贵的野蛮人”拉回自己的父老乡亲,像费老《江村经济》或林先生《金翼》那样的实践,事儿妈者如利奇老师,颇不以为然。其实也就是太饶舌的问题,说的也未必全然没有道理。对环境的熟悉很可能影响到田野工作的质量,主位、客位观点的切近从利好到危险也就是那么一步之遥。本书作者的经历可能有助于他把自己抽离于田野,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分层明显而之间流动较弱的背景下。另外,翻译腔带来的间离感,能进一步把这个问题化为无形。本书的议题,是据说世上所有社会都逃不开的礼物交换,从莫斯老先生开始成了人类学的经典议题。莫老的书还没翻完,先看了阎云翔教授的这本,从中国经验/自身经验出发对礼物流动进行的又一次考察。其中第八章整章对“婚姻交换实践”进行了纵贯时间的分析,看得我最近参加“老男孩”的婚礼都觉得胆战心惊。下岬村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形成与清朝的八旗制度有关,但是满汉双线文化发展至1950年代已经显示不出太多特别。在《礼物的流动》所涵盖的时段中,中空格共的社会改造运动进一步加深了中国村庄的同质化程度。书中对“新中国”和“新时期”礼物流动(以及隐藏于礼物下的社会网络维持功能)所做的分析,既有继承人类学家们对礼物的传统观点(譬如贝夫工具性与表达性的区分),又有建筑于本土经验的推演(基于当地人观念的进一步区分,以及对礼单所显示的礼物类型不厌其烦地进行功能主义的罗列、分类和分析),在比较中敏锐地指出下岬村村民(某种程度上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人)与经典人类学作品中那些人群的不同。这可以联系到中国人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宇宙观(P121),如古已有之的“礼尚往来”说法。这部民族志作品能反映到的人类学的本土化尝试,在老一代的学界先驱和富有智慧的大脑被消灭殆尽以后,不过是个历史的陈迹。当下虽然偶尔见到此类尝试,也不过浅尝辄止,缺乏曾经有过的建设性。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阎云翔教授纪录的“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置放放在动态的中国社会背景当中。把这个文本与费老的《乡土中国》比对起来,颇教人有不胜今昔之感。个人以为,人类学家所进行的针对微观社区的田野调查,除掉人文关怀,了解到真实个体的喜怒哀乐之外,具有直观的检讨历史的作用。这部作品中不乏如下的语汇:“人类学家们已经考察过世界许多国家的彩礼和嫁妆制度,但几乎从没发现这样一个社会,在那里,国家反复地然而是不成功地限制婚姻交换实践。1949年后,新中国希望能够重塑仍为中国社会根基的家庭以便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以及与它相伴的一种全新的人生观。”(P170)这种不成功实践的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在1949年前后展开的违背社会运行规律的激进社会改造,推翻旧有的“剥削阶级”之后,迎来的并不是预期中的平等社会,却是一种基于党政干部的新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社会转型使得礼物流动的机理随之发生变迁。在礼物交换不均衡的情况下,经典的互惠制度被神奇的取消掉。(P145,P158)而且,“社会空格主义的平等主义反讽性的刺激了普通村民去参与礼物交换角逐的愿望,并使交换竞争的重要性更加突出。”(P227)还没看作者另一本基于下岬村的作品《私人关系的变革》,里面讲的话题更加私密。对个体的关注人类学是其魅力所在,阎云翔的书里妙趣横生的描写也不少,毕竟都是些熟悉的大叔大婶的故事。就冲着对普通人的不离不弃,相对更多被追捧的“显学”,人类学其实在中国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http://www.mtime.com/my/underground1984/blog/1730146/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送礼、收礼、回礼的过程中,中国文脉与关系网络得以延续。
  •     堪称经典了。思想上的冲击力不够,受既有理论框架束缚太大的缘故吧——对以往的礼物交换理论提出了挑战和推进,但毕竟还是沿着原来的路子走,所以开创性就不够。文献梳理简明扼要,问题清晰,对中国经验的提炼应用和分析都挺到位。
  •     K892.26/2 南校流通
  •     3星半
  •     非均衡馈赠的有效性以来接受礼物的人判断礼物价值的分析框架,这也应该是重点分析的内容,可惜没看到有力的叙述。不喜欢其中太过生硬的分析礼单的伪定量。
  •     写得很好 分析的详细 带了很多具体例子所以好理解 能增进对人情和礼的理解 非常高兴现在在城市里这套制度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     礼物经济与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网络。
  •     大学时代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
  •     大二读这本书便迷上了礼物交换
  •     不同社会的隐形规则
  •     彩礼问题一节参考。
  •     写得好的人类学作品真是让人惊艳!村庄里的故事不仅仅是该村庄的故事,更是折射出更大范围内的人群对礼物和人情往来的基本心态。人类学家做田野的功夫太值得学习,细致又不乏结构。另,很想看看原版的英文博论!
  •     还是一样,结合《私人生活的变革》一起看,田野调查结果就跟读小说一样有意思,而且又有丰富的理论解释
  •     这本书挤出了皮袍下一个无礼冷酷的小小的我....
  •     理得很清楚又很扎实。虽然其他礼物的相关研究还没有读,但他确实理出了我脑内模糊的中国的礼物交换。其实这是我心底最想做的一块吧。
  •     人类学挺有意思的,像观察蚂蚁一样观察人类,把习以为常的行为作为案例考察。这本书讲的就是随礼、送礼、人情、关系,其中的规则和理论。作者带有一点外国腔的文笔倒也挺可爱,并且通常会用“(1949之后的40年)社会主义实践”来指代大跃进和文革。
  •     人类学的交换论。
  •     礼物的流动——工具化——关系网络的建立和维护
  •     好的研究都是相似的
  •     由浅入深的民族志
  •     妙!
  •     因为关注印度的檀施找到这本书,又认识一位大家。
  •     和《变革》一书一样,本书可读性也很强。而且,作为博士论文的本书更加集中,基本观感和《变革》一致,有意思,但「差口气」。不过,关于「礼物」种种的提问思路和角度,确实可以帮助我更清楚地理解我家尤其是我妈多年来的思虑和行为:)其实,阎所标举的人类学探讨个体情感的手段,对于文学研究自然是有帮助的,因为文学本就关乎情感,只是如何才能不隔地运用,还要思量……
  •     应该是先认识了刘瑜的《民主的细节》 后来大学选择了人类学专业之后才知道这本书 ,没想到译者和作者都是我喜欢的人 太巧 就和发现哲学老师张祥龙是北岛朋友一样巧
  •     这本书有魔咒 读了5天 收了6个请柬!!!!!!!!!
  •     送礼,在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而这背后却有复杂的社会学知识。读完这本书,我们也许对今天的许多社会现象,比如对何为“有经济头脑”、“靠关系”、“有背景”、“腐败”,有新的理解。
  •     看了就懂了中国的送礼文化
  •     20160214:社会交换//20160329:主题和内容很下饭超有趣,但缘于学术专著文体,和结构不太明晰的章节安排,可读性不好。需要从连篇累牍、对非专业读者价值不大的田野调查中,打捞零星的有趣段落。前五章太水,故事太多,第六章开始光芒密度渐增,理论多了……暂搁下,不值得深读了,以后有空继续6-9章。
  •     把莫斯等人的礼物模式放在乡土中国,间接反应了乡村人情世故的变化。
  •     20151219-20151221想要探讨献血作为一种生命礼物的性质和了解互惠性,书中某些部分可以作为参考,但是阎云翔确实没有写到有关这类礼物的定义。为一门公选课读那么多书也是醉了,不过这才是大学。
  •     文笔流畅而有吸引力。建议现在的年轻人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成年后与友邻相处的经验介绍。当然,由于其田野地点是东北,所以也南北方之间的差异需要留意。
  •     在整体性和文化相对论的前提下,以下岬村为例,对以往人类学家立足于氏族社会或工业社会的关于礼物的分析提出质疑并进行论证,田野材料个理论说明兼具,共时分析与历时分析相结合,为我们研究中国社会的礼物与互惠打开了一扇窗。
  •     因为写论文看的然后深深吸引的著作
  •     需要回读的一本书
  •     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读读挺好的
  •     应该算是接触的第一本关于人类学的书,写得十分有趣。以他者的视角来看农村里常见的礼物流动网络,以此揭示存在于中国的特殊的一种人情关系。
  •     非常相关,非常有趣,读的时候感觉非常亲切
  •     民族志就是扎实......
  •     一本很好的关于社会交换的民族志研究,一直觉得自己挺不谙世事的,读过之后不仅收获了研究方面的知识,而且对于礼物交换背后所蕴藏的含义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     读书会
  •     五分钟翻完了。。确实不如私人生活的变革,这书为啥在我架子上放了两年。。
  •     这本也还可以。
  •     宗亲、姻亲、互惠关系、非对称流动、关系、人情
  •     哈哈,这个我就不说啥了
  •     这翻译腔……
  •     太细腻的文化人类学…………
  •     想到爷爷讲过的很多老家故事
  •     毕竟是博士论文,博士味很重:引经据典,条条框框。但总体来说这本书让我出乎意料学到很多,同时感受到很多。我读得很慢,并且慢慢的品出了一种温情,那是一种小时候很熟悉的乡村气息。阎云翔的乡愁啊!九十年代的初期,村民们还互相串着门,彼此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同时脸面和人情还构成具有约束力的责任,礼物中还充满着道德感与仪式性。工具性的礼物主要存在于村里人和村外人的交道中,一个村的人彼此间考虑的是长久的人情关系,淳朴且有效。作者在不时观察着村民,同时村民们也充满好奇地观察着这位曾经寄居于此现在又回国调研的大人物,他们彼此之间开着亲密的玩笑,并且尝试理解对方。村民们评价阎云翔:“因为你念书念得太多了,有时就忘了人之常情。”(129页)阎云翔的田野是我见到过的最和谐融洽的了。阎回忆说自己当年也是一个流动的礼物。
  •     很好读,很容易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