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美的历程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3
ISBN:9787805638195
作者:李泽厚
页数:350页

美的历程(一)

美的感受   源于艺术的表现   而艺术   源于生活的基奠   在人类的历史上   每一个时期   都有书写各种生活的表达形式   这种形式   恰恰与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状态相吻合   是文化发源与发展   最直观、最深刻的表现      从旧石器时代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   简单修饰的饰物   到新时期时代磁山、新郑、密县   尚无纹样的工具   再到仰韶   用线条表现生活的特征   人类逐渐的   由对事物粗浅的描述   到运用想象加以修饰   记录着   人类文化发展的演变过程      图腾   便是人类精神寄托的开始   由人类最初写实看到的记忆深刻的事物   到运用想象和与其他事物结合的产物   无论是似蛇的龙   还是似鸟的凤   都是许多类似动物形象的结合   既有相似   又不相同   既能找到影子   又不完全不同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雏形      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   这种演变也逐渐变的复杂起来   不再运用事物本来的样子描述   而是转化成抽象的几何图案   直线、曲线、圆、螺旋……   一系列的变化   也可以用当时稳定的氏族关系来确定   然而种族之间的战争   各类社会的争斗   在艺术的形态上   已经发生着变化   从前的生意盎然、流畅自如   就将被权利的威严所替代   艺术的表现上也在发生着变化

美是殊途同归

现在看来,美和知识、文学以及人类的思考经验,都是殊途同归的。了解越多,就越发现踩在前人博大精深的脚印里面,竟然没有一条完全由自己踏出的道路,我不能佩服这些一生做学问的、献身于艺术的前人。

很好的书,顺便再推荐一本

适合做为大学生美学方面基础课教材书的一本好书。另外,推荐一本《西方美学名著提要》,这个也不错。

从内容到语言的享受

一本书的好坏,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不吸引人。《美的历程》恰恰是从内容到语言的精美,让人读来甚为享受,爱不释手。
“美”是好看、漂亮的意思,自古及今都是如此。但是,“美”又不同于一般的“漂亮”之意。“美”字出现的时候,往往用来形容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时候。《美的历程》就是这样一部能让读者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书。
《美的历程》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从远古时代到明清近代的各种美的展示。远古图腾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的狞厉的美,先秦理论精神的儒道互补,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佛陀世容的壁画、雕塑,盛唐下的青春、音乐性的美,中唐的韵外之致,以及宋元的山水意境和明清的文艺思潮,都被作者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一一道来,阅读这部书,也就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的美的享受。
这部书的“美”,首先最主要地体现于作者对“对比”这种表现方法的纯熟运用上。
文章中诸如“如果说,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那么,这里(中唐以后)呈现的则是人的心境和意绪”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当我们仔细揣摩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便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美的把握和运用,一句话概括了从战国到中唐之间的中国美的灵魂,而且这句话本身也是如此地具有美感。句子的排列虽然不是那么的工整一致,却在各个时代的对比中,将每个特色都描述得淋漓尽致。并且,句子中所用的诸如“表现”“突出”“呈现”这类的词语,也恰到好处地配合着作者要描述的内涵。
相同的句子,文中还有“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而向词过渡”,此观点的正确性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印证,例如,词大多描述生活情态,恰好符合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晚唐“对日常生活得兴致”,并且也符合历史上盛、中、晚唐的人们的思想情况。对文字的运用如此娴熟而又准确,相信李泽厚先生已经对中国的美的灵魂掌握得相当精准。本书的封底中提到:“他(李泽厚)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李泽厚先生以极其细腻的感觉体验着、感受着中国的美,并且将其用美丽的文字表达出来,对读者,不仅教授对美的欣赏,更是一种美的熏陶。
我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如果作者的感情饱满,内容丰富,那么排比句式的使用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不同的是,句式与内容的切合程度成了衡量文章优劣的标准。《美的历程》恰好在这方面做的出类拔萃,让人看过之后回味悠长。例如,书中写道魏晋时期神态表情冷漠的佛像雕塑时,说道:“似乎肉体越摧残,心灵越丰满;身体越瘦削,精神越高妙;现实越悲惨,神像越美丽;人世越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越睿智、高超……”从这短短的四句话,就可感受到作者那激荡的情感:一方面饱含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一方面满蕴对佛像建设的讽刺。在这里,语言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为文章精神的表达,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美的历程》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美学著作,但是我们在欣赏其内容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在语言上所达到的登峰造极的高度,当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或狞厉,或温情,或奔放,或浪漫的文化以这样一种娓娓道来的形式从作者笔下汩汩流出的时候,我们甚至能听到那其中的环佩铿锵与泉水叮咚……
阅读这样的著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从内容到语言的美的享受。

两书联评:从《美的历程》到《汉字的魔方》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21588.entry两书联评:从《美的历程》到《汉字的魔方》之所以把这两本书放到一起说,不只是因为这两本书是我连着读的,还由于,这两本书都谈到了一回事,就是围绕一件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摆的,以及,欣赏和评价作品,需要什么样的前提和准备。而且,这两本书里的有些观点,其实又恰好可以相反相成,很是好玩读完了之后,又把手边所能找得到的诗话词话讲写作的书都翻出来选读了一下,包括刘勰的,严羽的,袁枚的,还有王国维的与老派谈起其中的某个细节:李泽厚先生在书里有个说法,大略是讲,李白的诗好,但终究是个别天才的神来之笔,让人看的热血沸腾,继而发觉自己登天乏术,只好恨的牙根直发痒,要到杜甫时代,才使得写诗,写好诗,成为了有章法可循的事情,所以李白的欣赏价值高于杜甫,而杜甫的取法意义超过李白。所以世间对此二人的评价,一为仙,一是圣,倒也合得各自的特点。修仙不是谁都够资格的,那得看有没有仙根,是不是这个材料,而圣人则相对简单了,人人皆可为尧舜(其实儒家学说在这里有很大的分歧,关于此事,前人之述备矣,我就不画蛇添足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查)呵呵,老派说,熊掌当然好过鱼纵然是龙肝凤髓又如何?它肯教我擒龙绝技吗?入宝山而只看旁人满载而归,空眼气别人的喜悦,也未必就一定好过自己在野地里挖到几只土豆萝卜不过有一点我是同意的:谈论作品,就要涉及到时代,但是不可过分去套时代,理解作者,就要通过作品,但是又不能完全只看作品。其实这两点我在老帖里都曾经提过,但是这次还要再补充一点:讨论李白的时候不要考虑时代,谈论某一时代潮流的时候也不要去想李白,李白是不属于任何时代的,因为李白属于所有的时代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拿来品评这两本书,倒也有几分可取。《美的历程》写的纵横捭阖,怎么赞美都不过分,然而却是丝毫不露通往莲花深处的金光大道之痕迹,仿佛鹰飞唳天,鹤鸣九皋,我等只合得在地面上抬望眼仰天长啸,却绝无与洋同兴的份;《汉字的魔方》倒是一步一步的安稳的走在地面上,纵然它健步如飞,而我等步履蹒跚,却也心下有数,早晚,能够走到,只要有足够多的寿命,大方向不错,这就是ENIAC和eMac的区别而已,只有效率区别,没有能力差异

艺术品的时代特征

不同朝代的不同艺术的特征。艺术作品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价值观,世界观,伦理等。看完李先生的作品,让我有信心看明白一件艺术品的时代指向和所代表的时代特征,以及背后的原因。涨知识和提升欣赏艺术品能力的佳作。 我们都说时代的烙印,烙在哪了?烙在了传世的艺术品里。下次带这李先生的书再去台北故宫,这样看起台北故宫的藏品可能会比较有章法一些。

人手一册

李泽厚的影响真的是很大的。虽然我是进入中文专业之后才从【中国文化概论】这么课中得知的。不过我们【古代文学精读】的周圣伟老师,在一次讲《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的时候也提到了李泽厚先生的理论。80年代的人几乎人手一册,而现在中文专业的同学也是人人必备啦。《美的历程》独立成章又各有联系。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要有相关方面的积淀咯~

渐行渐远-我们和美的距离-

大师另一本经典之作。看完不是明白了,而是更加觉到自己的孤陋和寡闻。大师的作品堪比贡布里西的《艺术的故事》,讲的是中国人的美的历程和背后的思想,我们这些当代的中国人离这样的美已经很远了。

如饮美酒,酣畅淋漓

什么叫美?在李先生以时间为线索徐徐道来之下,“美”这个抽象的不能再抽象的概念变得有根有据,变得生动活泼,不再是如空中楼阁一般不可触碰。特别在对中国上古时期,美的发现阶段的精美介绍更是让我看得如痴如醉,加上李先生优美的文字,看起来就如饮美酒,酣畅淋漓。书中的概念不难,看起来一点都不费力,推荐理科的更要看看。

美的一个旅程

读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一书,是一件很巧合的事情。本是想去图书馆找一本关于动物伦理的书,但就在找的过程中,发现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黑色皮面的《美的历程》一书。只读了第一章的龙飞凤舞一章,便深深的沉溺了下去。作为一个大一的学生,我想我是很没有资格去评价《美的历程》一书是如何的具有不可比拟的美学和哲学价值,我只能简单来描述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以及关于一些问题的我的理解。殷商青铜器的美一直给我的感觉是凌厉的,神秘的,凶残的。但是李泽厚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殷商青铜器的美是质朴的,甚至是具有孩童的那种纯真的。那种真实表达线条的情感,那种不加强制感情注释线条表达,那神奇对称的饕餮纹饰,都让首次也是真实我感觉到了那种文化童真年代的童真风格。用一词“狞厉”,可以把精华表达出来。那种大开大合激发生产力的年代,那种部落之间战争,祭祀占卜的年代,那种“灼灼其火”的时代精神,上古神器。那种“有虔秉銊,如火烈烈”的青铜精神。“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这句话需要我们来用心去感悟。随着工商士族的兴起,青铜文明也渐没落。然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那种全面的思想大爆发的时代。先秦时期。整个中国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这里奠就。我在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积淀,达到了像春秋战国这样的时代,那种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交织发展的年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外在,以道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内在。出世,入世。完全可以在一个士大夫身上完美体现,这就是中华文化所神奇的一面。那种看似不可容得矛与盾,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士人里所当然应有的一种气质。道家文化的那种逍遥游的随行状态,儒家那种强调道德责任的向上追寻,在这里,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典型的中华几千年来的一种值得作为楷模的一种气质。那种“灼灼其华,风采盎然”的精神。“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份,乃凝于神。”这十六个字的,就言尽了。在这里其实我不由想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掀起的白话文运动必然是要经历无数传统文人的反对的,毕竟,那些四字方块简单繁复的精致美感,不是苍白的需要大量形容词的白话文所能比拟的。而经常感叹于传统文学那言简意赅的美的同时,也时常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真真的是太差了。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所以,当时代在发展时,文化必然在发展。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提出的“实践理性”思想,实践理性,是指的是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但同时,在这种实践理性的精神下,“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旅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也同然贯彻着那些精神风骨。“江湖风雨”与“朝堂魏阙”的那种爱恨交织,使得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无比丰满了起来。当我看到庄子那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那种凌于普通人之上的美学思想,顿觉得恍恍惚惚天地间万物有开阔了些许。李泽厚先生不愧为大家,那种对中国传统美学的透彻与灵性的理解,那些优美的,充满中国古典文化气息和精神风骨的形容,时时令我感到惊叹和由自心底的佩服。楚汉浪漫主义是不同于前几章的风采。浪漫主义,仅凭那几个字,我们就能感受那种长衣飘扬,抟传风神的卓傲气质。我觉得这段李泽厚先生的用楚辞种语言形容楚汉精神真是太美了,所以再次抄写上来,以供欣赏:香草美人,百亩芝兰,枝荷芙蓉,方泽衣裳,望舒飞庸,巫咸夕降,流沙毒水,八龙婉婉。浪漫主义气息扑面而来,那种人神杂处,寥廓荒忽,怪诞奇异,猛兽众多的世界。我感到的李泽厚先生笔下的那种楚汉风神的单纯的,洗练的美。而其实在我印象中,与西方的骑士文化相对应的就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所代表的那种世家子弟的精神。在那种各自为政,世代相沿,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阶级占据舞台主要位置的时代,于越是强调等级和门阀的时代,越能产生不羁风流的诗人们。其实这一时代,确实是艺术与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的时代,但是当我们后代对所不能忘记的那种魏晋风骨,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的感叹时,那些血雨腥风,只不过为风骨又添了一份传奇而已。当我们闭上眼时,我们会发现我们脑中的那种魏晋风骨。其才情,性貌,品格,风神,都有让我想起这样几句话:“情驰神纵,超逸优游”,“力屈万夫,韵高千古”,“淋漓挥洒,百态横生”。阮籍和陶潜,那种内心的痛苦与神采,那种执着于人生的精神。魏晋风尚,就在此了。有时候,我有在想,中华文化如此博大精深,那么多的精彩过往,种种云烟,如何才能那么有理有据,有风有神,可以细细道来。这大概是《美的历程》给我的震撼。那些泛白了的过往的关于美的岁月,都在这本书中,重新被覆上最闪亮的色彩。以我自己之心,谢谢这本书。

美是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

大学一门专业选修课的教材。记得当时老师讲得很认真,字里行间都透出她对美的欣赏,她在讲远古的壁画、青铜器上的图纹时,眼睛带着激情,像有一肚子关于美的故事要跟我们分享,这样闪亮的眼睛,使原本不算漂亮的她变得闪闪发光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美给人带来的那种亮光。尽管老师讲得很好,毕竟这是一门选修课,那时的我也仅仅是在不犯困的课堂上学着欣赏一会,下课就把这一切抛回远古。再把书翻开来看,有些地方依然会有触动,那些简单图腾背后的社会和心理,究竟是如何的。很好奇。但很多的部分,是我无法理解与欣赏的。这个困惑,放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我看到龙应台给她儿子安德烈写的信中,关于美的描述于她的描述,让我仿佛被击中了一样。她的大意是说,她从小生活在乡村里,十八岁之前不知道有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治自由等这些现代文明中美好的东西。但是,这些都不难不可。但是,生活的艺术,是补不来的。美术、音乐,于她而言,仍属于知识的范围,不属于内在的修养。生活的美,在她身上是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水的心爱的植物。这就是我找到的美的知识的答案。记得带上这把钥匙。

华夏艺术盛宴

将整个炎黄历史中的艺术部分穿在时间轴上来论述美的发展,真可谓是一副鸿篇巨制。从远古时代到现在刚刚过去的封建文明,时间的跨越已远非我们平日感受24小日那般清晰而简单。对个人来讲,我并不是特别了解传统艺术的,经常听到宣传广播说什么华夏艺术博大精深,能想到有兵马俑、北京长城、然而为我们真正所知的却又有多少。生活在改革开放后这个年代的人们的眼光更多的投向了海外,自己的传统艺术似乎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上面的灰尘覆盖得越来越厚。我们的传统文化慢慢的在人们的脑海里淡去。这本书很好的阐述了整个华夏艺术的发展历程,将文学、绘画、雕刻、书法等等结合在一起,并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作出深入的研究,感觉李泽厚确实研究得极为透彻,其知识之广博令人叹止。总说老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更为客观深入,但是能够结合中国几乎所有的经典传统艺术(绘画、书法、诗词等等)来谈美的发展,他们是办不到的。以前总感觉中国古典的艺术晦涩难懂,一旦涉及到更多的古文资料,就感觉这些研究像是考古工作者的劳动,非常的乏味。但是在这本书里,作者却能够很有逻辑的将中国古代的艺术发展连接起来,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像是站在历史的上空来体味美的发展历程。整本书从历史朝代分段来叙述每个时代的辉煌艺术成就,可以说非常的准确的抓住了每种艺术的核心,他们的手法、思想、审美趣味、时代背景等等。虽然看似独立成章,但是作者同时在叙述每一段历史的同时会结合前期以及将来的走向来叙述,这使得内容变得内容丰富而脉络清晰。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华夏传统艺术觉得晦涩难懂、封建陈腐的看法,我们平日所知的片段在这里组合在整个艺术历程中。在这里美是不论时间的,重要的是美的内涵。

艺术的历程

“美”这个词太抽象了,因其本身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存在,它只能依附于某种物质,比如人、自然,当然还有人类创造出来的种种艺术品(建筑、绘画、雕塑、诗歌、瓷器、园林等等),本书也就是围绕这些各擅其美的艺术形式以时代为线索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欣赏。我没有从开篇的远古时代之龙凤艺术看起,而是从中间向前后延伸开去。因为每一章都可以自成一体,所以这样看也并不觉得混乱。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两部分。一是写初唐诗歌和苏轼,书中对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赏析很能引发共鸣,少年意气风发,虽然心头偶尔划过的无常感给人生蒙上了一层浅灰,却是同整个国家一样处在欣欣向荣的上升的时期,让人觉得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而苏轼作为词人在文学上的地位我是了解的,但是没想到他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那些绝妙的文字,更重要的是从屈原、陶渊明以来文人的自我精神救赎到他那里终于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对人生无常的彻底勘破。二是佛陀世容,结合当时的历史去看那些千百年前巍峨的佛像和石窟,一下子便让这些静穆威严的雕塑有了丰富厚重的内涵。佛像愈高大,人在现实中的地位就越渺小;佛像愈和蔼,人的苦难就越深重。一旦有了这种对立的视角,你会发现艺术和美有时纯粹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信仰。此外其它如讲魏晋、宋元山水画等等章节,无一例外地都能从思想上给人以启发,从语言上给人以享受。

突然找到高中时的读后感=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确,祖国的大好河山着实美不胜收,然而最美的地方却是在其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翻开这本《美的历程》,我仿佛被引领着回到过去,一一品味那震古烁今的中华之美。来到原始的社会,天上突然现出龙飞凤舞的姿态,想伸手去触摸这中国传统的神兽,却一下子消失不见了。龙回到了地面变成一条盘着身子的蛇,而凤则变成一只小鸟在空中飞翔。这是我的错觉吗?不。龙与凤只是原始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巫术活动的延续,它们的前身就是如此平凡。我若有所思地继续我的行程,周围渐渐有了奇形怪状的图案、点缀各种各样的事物,原始人看到这样的瓶瓶罐罐显得异常兴奋,在他们眼中这些花纹是那么的美妙。突然这些花纹开始变化,难道是我眼睛花了吗?我揉了揉双眼,有些渐渐变成了一条鱼的形状,有些变成了一只鸟的形状,如果单是比较它们与之前的花纹,是找不出什么相似之处的。我不禁赞叹原始人丰富的想象力。眼前出现一幅狰狞的图片,我一眼便认出:饕餮,恐怖的吃人魔兽。在它面前人们无不畏惧三分,在它背后,统治者们狂妄地笑着。这原来是满足他们统治欲望的工具。我怒火中烧,举起石头想砸毁那青铜器。一股力量制止了我。冷静之后再看这些狰狞面目,仿佛感到一种稚气与朴实。我明白了,原来这是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是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也是一种美。摆脱了原始社会来到先秦,百家争鸣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我把视线转向那两位影响中国至今的圣贤:孔子与庄子。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一个兼济天下,一个独善其身;这两个似矛盾的论调却分别从内容与审美角度为今后的文艺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一代又一代人受用不尽。秦朝在项羽一把火中走向了灭亡,项羽也在四面楚歌之后拔刀自刎,刘邦登上了那段历史最高舞台,在这一件件接二连三发生的同时,雕塑这门艺术也渐渐发展了起来。“这刻得完全不成比例,真难看。”我指着说唱佣抱怨道。“你再仔细看看。”一个声音提醒我。于是我把头凑近了些,主人公笨拙得有些可爱,挥动的手脚分明让人察觉得到他下一个要做的动作。我不再讨厌它了 ,这种古朴的动态美的的确让人赞叹不已,当时的人们虽然没有高超的雕塑技巧,却能够将形象表现得充满力量与动感,显得栩栩如生。动荡不安的魏晋来到眼前,恰恰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了一批魏晋风度的代表。眼前出现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的场景,出现了阮籍慷慨但无能为力的慨叹。仿佛在哪里看到过他们,我截力在记忆中搜索,柳宗元、苏轼这些文人形象逐渐浮现在脑海中,和这些魏晋文人混在一起难以分明。我好象明白了些什么,但时间不早,只得继续赶路。突然间,一处处佛侍接二连三的拔地而起,其数目着实可观。眼见无数的人在佛像前朝拜,我不禁大喊:“你们疯了吗?社会如此动荡,你们却在这里荒废时间,快醒醒吧。”我的声音在侍庙中回荡,却没有一个人理我。他们仍然听着一个个残酷的故事求得精神上的安慰,被统治者管辖却毫无怨言。我放弃了。不久,“多少楼台烟雨中”,只有敦煌壁画依旧记录着这些痛苦的修行故事,供人瞻仰。“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我迫不及待来到盛唐体会这盛唐之音。潇洒飘逸的诗仙李白带着他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天而降,令我瞠目结舌;而面部轮廓坚挺的杜甫更是让我油然而生敬佩之心。不止是盛唐,整个唐代诗歌盛行,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唐到宋,伴随着诗歌的是文的兴起与繁荣。还记得课本中苏轼那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却不知其中融入了作者有抱负却又退避社会的复杂思想供我们玩味。宋元山水画从无我向有我的转变;明末清初的小说、说唱、昆曲、京剧,发展到后期如《红楼梦》《聊斋志异》的伤感文学留下的又是无数美的盛宴。我草草结束了这次美的历程,粗略体味了中华千年文化之美,然而,正如本书结语所说:“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确实是无处不在,我愿将这美的历程永远进行下去!

美的深层..在这里被发现

艺术中的美不同于生活中的美,用心发现却不一定会被发现.不同的美源于各个时期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等等多种原因.故艺术中的美是要于细微之处洞悉其规律. 李泽厚先生厚实飞扬的文字.一次次敲击我的心灵,不只一次的产生久违的共鸣.在这本书中,每个人,都会发掘出内心中的一泓清泉.

小书 大书

李泽厚先生的书,还就是这本书真正多次读过。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花了一块钱买了一本《美的历程》,估计是文物出版社版本的。可惜后来,不见踪影了。现在只有电子版的,好久也没有读过了。就自己原来的印象,随便说说吧。书字数不多,但字字珠玑,文字很美,论述的东西也很系统,从夏商周一直到明清,从文物、历史记录着手,宏观论述了古代中国的美学思想,其实我觉得更像记录了历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形象。读了此书后,可以说对中国的历史风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说,这本书是人文素质的经典教材。

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翻开这本书的初始,我是有一种畏惧,我怕李泽厚先生所写得这本书我没有办法看的明白。读下去才发现不苦涩,且回味无穷。远古时期粗犷豪放的纹饰已逐渐演化成优美细腻的绘画、书法,狰狞神秘的青铜雕塑也逐渐演变成优雅亲近的雕像,明清的世俗文学最终取代传统的经书成为主流……为什么这些形式风格会不断变?为什么我们对千年前的线条纹理仍然心动不已?作者犹如一位饱含情感的亲临者,以优美的语言为笔,以历史的遗证为据,向我们娓娓道来巍巍中华的悠久美学发展历程。内容总结:《美的历程》全书分为十个章节,从远古到明清;从纹饰到绘画,从陶器到雕塑,从原始歌舞到诗歌、文学;从社会变迁到艺术变幻,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华夏美学的发展。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第一章讲述了远古图腾时代那些糅合着后世歌、舞、剧、画、神话的原始巫术礼仪活动和陶器有意味的文饰、造型形式,第二章讲述充满狞厉美的青铜时代,以及艺术由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了的青铜时代,与此同时,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第三章从儒道互补、诗的赋比兴原则和建筑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先秦理性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基本线索。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那种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基本美学风貌。第五章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魏晋时期,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旧的传统和价值体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巨变,对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和追求。第六章分三小节论述了“佛陀世容”,佛教艺术从南北朝的“悲惨世界”到隋唐大统一时期的“虚幻颂歌”,再到趋近消亡的走向世俗。第七章的“盛唐之音”由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组成。第八章是“韵外之致”,论述了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则经历了从“无我之境”到“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再到“有我之境”的美的历程。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和绘画与工艺四个方面的问题。这本书虽然没有太多深入探讨各个时期的美学特点,却提纲挈领地点出华夏美学的大体发展过程,并揭示了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让我们这些现代人获得了一个“笼统却不模糊的印象”。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的,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整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时代的艺术精神。比如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我的心得:通读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几个体会:1,审美意识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发展的,并通过对审美对象变现出来。如果我们把所有审美对象当做线条,那么这个线条就是流动的,不断变幻。在每一个章节中,作者都在开篇介绍当时的社会状态,企图把整个美学的发展置于社会状态之下,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解释该时代美的特征和发展因素。例如第五章《魏晋风骨》,作者先交代了当时社会转折变化——“门阀士族阶级占住了舞台的中心,中国前期封建社会正式揭幕。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一种新的观念体系。” (本书P145)社会形态的变迁,经血的崩溃,哲学得以解放,“人”的意识脱离经学束缚得以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极力追求人生,追求生活,企图在变幻动荡的有限生命中获得生命的意义。这种思想和心境影响下,士人的文章主要为直抒胸臆的感慨之作,这种人生感叹中又蕴含着一种积极豪迈的情感,文学形式和内容因为社会的变迁发生了改变,并成为一个时代的风骨。这种风骨到现在仍感染着我们,像《古诗十九首》,像竹林七贤,像陶渊明……从他们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悲凉却不悲观,哀而不伤,清雅脱俗的气息,与遥远的贤者一脉同承。艺术对象的宗教意味的变化则更加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远古图腾是古人对想象中神明的想象、再现。到了青铜时代,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出现了一批所谓精神领袖,虚构出宗教神话的物态。先秦各思想流派的产生和对礼法的追求,之前天马行空的想象收到理性的渗透和制约,开始讲将审美对象客观化,神已不再是恐惧神秘的存在,而是神话、历史和现实的三体混合,审美的表现对象开始参杂有历史和世间事物,宗教意味开始弱化。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加剧,人的力量被和意义被肯定,出现了更多独立于宗教之外的文学、绘画,艺术变现内容也不仅限于表现神,反而更注重人本身的影响力。比如山水画中草树,花鸟开始成为独立主体,比如书法的日渐成熟,比如佛雕神态、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到了明清,世俗文学,风俗画等彻底取代了宗教意味的艺术品,完全占领了世俗舞台,宗教被束之高阁。2,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美,书中的观点认为自然沉淀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美。我们不能把一种独特拿两个时代比较,我们也同样不能拿一个时代的独特同另一个时代的美比较。他们的美是因他们所融合的历史沉淀而闪光。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实际上,它并不神秘,它正是这种积淀、溶化在形式、感受中的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感情。比如青铜器的美崇高狞厉,它是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因为真实,不加掩饰。再加上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使其美变得独一无二。而这种崇高狞厉在现如今的事物上表现出来却是增添他们的苍白和空虚。而青铜器过了原始之后,再发展下去,变到了终结之处,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技巧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它的终结之处。我们可以看到美不在于它有多精细多华丽,而是它所表现的精神所在。书中说到,“如果剥去后世层层人间化了的面纱,在真正远古人们的观念中,它们却是巨大的龙蛇。”我们要继续思考为什么是龙蛇,龙蛇作为一种图腾的重要性是什么。图腾是不断演变的,与人类的发展亦步亦趋。书中还说道陶器纹饰的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科学问题,尚需深入探索,那我们是否可以就这么继续探索下去。探索其变化规律以及发展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其实本书讨论了那多种美。这里有一个主旋律,我们不是在有个高低之比,我们仔细分辨它们,揭出他们各自的美学本质,说清历来纠缠不清混淆为别的问题,无论对欣赏、品赏、品评和理解这些艺术,都应该说是有意义的。  正如书中最后所说:“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美的历程

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美学史的发展。《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在新时期的重要著作,它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该书夹叙夹议,见解精到,文字简洁,明白晓畅,曾影响了一代青年,引导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步入美的殿堂。《美的历程》能在短时间内让人大致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得到美的熏陶,确实是一部很好的读物。

不是艺术史的艺术史

看了很久这本书,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后来在图书馆找到了 就拜读了一下。本来以为是本说中国古代艺术史,艺术特征的书,后来读了以后发现艺术史和美学还真是有很大区别这本书其实是在讲美,中国人的审美观的演变包括雕塑,美术,文学,思想,哲学。太博大了,推荐和中国美术史大纲一起看。值得研究的书,静下心来

史记 尚书 与美的历程

一部史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绝对不只是内容详实,在文学上一定也有很大的建树,所以在这里我将就史学经典与美学结合谈一下我的观点。正如鲁迅给史记的评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可以看出史学作品在文学上的成就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点。这一点无论是在《尚书》、《左传》还是最近一直在阅读的《史记》中都可以看到。那么我现在就史学经典具体的谈谈其中的美。这两学期我们阅读的史学经典涉及了商周、先秦以及汉代。首先要讲的是商周时期的 《尚书》。在这一时期虽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然而已出现了诗歌、散文和小说的萌芽,与后世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演进与发展,都有这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劳动创造了远古的文化,也创造了文学。流传至今的少数远古歌谣和神话,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珍贵遗产。神话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是民族性的原型。特别是文字的发明创造,甲骨卜辞的发现、铜器铭文的产生,不仅使我们认识了那个时代,也知晓了萌芽状态的散文。显示散文的发展及形成标志的《尚书》以及《周易》中的卦爻辞,已具有文学特色这些文学作品,对后世中国文学理论及创作技巧、语言风格、体裁形式等诸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诗经》中反映西周初年的史诗及雅、颂中的一些作品,不仅表现了那一时代的风云变幻,而且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及比兴手法也给后世文学以极大的影响。 现存最早的《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汇编,古代“尚”与“上”同,尚书即上古之书,上起尧舜,下止周穆公,它是夏、商、周三代政治文献的总集,大部分属于西周人的手笔。《尚书》中的文章都是以帝王为中心而进行记述的,主要记载夏、商、周历代统治者的谈话记录、讲演词、命令和宣言。因为是记言的文告,文字古雅,辞句质朴,不加文饰。其中不乏较有文采的记述,如《盘庚》三篇,关于对臣民威之以天命刑罚,喻之以利害道理的句子,很有说服力。语言表达上使用训示的口吻,并能够广泛的使用比喻,代表了早期散文的成就。 那么为什么那些质朴的战争开始前的训话,那些重大事件之后君王的发言是美的呢?如果放到今天来很少有人会觉得领导的长篇大论泛泛之谈是具有美的感受的,那么那个时候的训话与现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这一点的的在时代的背景下去考虑,纵观人类历史,暴力是文明社会的助推器,炫耀武力与暴力是氏族、部落大合并的早期宗法制这一整个历史时期的光辉与骄傲。因之,吃人的饕鬄成了这一时代的最突出的标志。那个时候的美学,将宗教观念、情感想象凝聚在怪异狞厉的形象中,这些在今天看来是如此之野蛮的神话传说,残暴的战争故事与艺术作品,尽管非常粗野,甚至狞厉可畏,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因为那些看起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艺术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是在和这种无可阻挡的历史力量相结合之后,才能成为美。我觉得这是人开始对自己力量的觉醒,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世界,但是在这个时代,人是没有什么力量与地位的,所以君王们选择借助外力那些粗野的富有力量感的形象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鼓舞士气,去战胜庸君,去战胜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那些响遏行云的宣言与其说是告诉民众将士,毋宁说是对天,那个曾经难以战胜的上天发出的宣言,是一声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带着恐惧兴奋与战栗朝着未知的历史的冲锋。若颠木之有由薛,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尚书》盘庚上) 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尚书》盘庚中)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尚书》 盘庚下)若昔朕其逝,朕言艰日思。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宁王大命?若兄考,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尚书》 大诰)从这些文本中都可以看出那种十分希望改变现状,去追求一种更好地生活,但又因为当时的生产力等的现在,辄希望通过上天的力量来将他们带到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追求的生活。那种对生活的渴求是能够感染所有人的一种美。但是这些都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已经淡薄,残酷凶狠已经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那些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与命运的艺术,才让人真切的理解欣赏与喜爱。这些特征,反映在器物上就是那些古拙的青铜器,那些龇牙咧嘴的饕鬄纹,而反映在《尚书》中则是那些君主们在战争前发出的简短质朴有力,掷地有声而又带着宗教气息的训话。他不比盛唐之音的华丽,他也没有魏晋的飘渺。但是一字一句却是能够那么真实表达人追求力量的情感,那么的浪漫!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民敢行称乱!有 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曷众力,率割夏邑。有 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易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尚书》汤誓)在场的各位,都听我说,没有那个人,人民怎么敢作乱。现在夏朝有罪,我们要奉上天的命令来讨伐他 ......夏氏犯了罪,我畏惧上帝不敢不去征伐......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看出上面这个文本与饕鬄纹之间的联系与相似之处。那种希望借助上天的力量去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是不是就是一种可以直达人心的美的力量!至于汉代之时,这时候在美学上最大的特征就是浪漫主义。虽然之前也提过理性精神这时候在北方已经迅速发展了,但是南国浪漫主义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很多保留与残存,依旧能够强有力的保持和发展灿烂绚丽的远古传统,这些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一种充满奇异想象与炽烈感情的浪漫主义。作为屈原代表作的《离骚》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离骚》用词激荡淋漓,异于风雅,情感的抒发爽快淋漓,形象想象丰富奇异,没有收到道德规范与理智的约束,那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种浪漫精神也在《史记》中有充分的体现。体史而义诗是其一个重要的特点。《史记》中篇末的太史公自序便是这种精神最好的注脚。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 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摘自《史记》项羽本纪)然项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那对项羽功绩简短有力的描述与称赞,同时思想有绝对不会拘谨,对项羽有着独特的见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有褒有贬,对项羽的功过有着深刻的认识与全新有价值的理解。既摆脱了先秦那些不理性的内容,又体现了一种极大的浪漫主义情怀,而这就是《史记》最美的地方。会稽之耻,句践欲当。种诱以利,蠡悉其良。折节下士,致胆思尝。卒复仇寇,遂殄大邦。后不量力,灭于无强。(摘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史记》游侠列传)几乎每一篇太史公自序中都有那么畅快淋漓的评论与辩证的政治、哲学的思考,太史公不是一个不理性的人,从小能够凭借家父是史官的优势阅读大量的经史典籍绝对对历史有远超前人的理解,但是太史公骨子里的浪漫与时代的背景,却让《史记》在文学上也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不啻是汉代文学史学的美的代表。西汉到东汉,经历了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巨大的意识形态的变革,形成楚地的神话想象与北国的历史故事,儒家与道家传播的荒忽之谈交织在一起状态,出现在人们的意识观念与艺术世界中。《史记》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这些。其一方面通过宣扬儒家教义与历史故事——表彰孝子、义子、圣君、贤相表现,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世俗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多种描绘表现出来《史记》中对诸如“荆轲刺秦王”、“管仲射桓公”、“蔺相如完璧归赵”、“鸿门宴”等等各种历史人物于事件都有出彩的描述。从孔夫子到老莱子,从义士到烈女,从远古历史到汉代人物,真是可以说品类齐全。其中激情性、戏剧性的行为、人物与场景,更是兴趣与意念所在。虽然说道德说教与儒家信条已经深深的影响与改变那个时代,但是依旧无法掩盖那股有着深厚传统的浪漫激情。在这方面汉代无数的画像石与画像砖也可以提供例证。同时汉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情景、人物、对象甚至很多很一般的东西的,也有大量严肃的描写,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待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与肯定。形成神话——历史——现实三者合一的真正五彩浪漫的艺术世界。人这个时候不是在自身的精神世界中的,而是完全融化在外在生活与环境世界中,在这种玲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中,汉代的文艺尽管粗重笨拙,却心胸开阔,气派雄沉。不是说之后那些温婉细腻的艺术作品就不美了,就像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两个惹人喜爱的人物来做比方,一个是机智聪慧的黄蓉,一个是沉稳刚劲的郭靖,聪慧的黄蓉有其精巧细致之美,而沉稳的郭靖也有其刚猛的力量之美。另外一个注意点就是汉代的艺术作品,是通过动作、行动、情节而不是凭借细微的精神面貌、音容笑貌来体现,这就构成了汉代艺术古拙的面貌。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史记》刺客列传)你看着段文字中的动作用词,把、持、揕、拔、操、逐、环、愕、击、搏、走、负、击。那极短时间内对动作精准详细的描绘,能够让我领会那一刻秦王与荆轲之间奔跑追逐击剑,那种十分厚重的力量感与律动,是汉代才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汉以降,无以再得其神韵。这种神韵若是想有更直观的感受的的话,我们可以借助别的艺术形式,因为艺术往往都是相通的,音律的高低急缓、书法的浓淡疏密、绘画的色彩结构、戏剧的低回婉转,所以往往一个时期文学上的作品的美的特点也可以从其他艺术作品中去理解。汉代艺术虽然处于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笨拙,但是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越显的其优越于高明,这种美是模仿不来的。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种整体性的力量与气势,是后代难以企及的。这就像欧洲著名的画家毕加索在探索了好久将自己炉火纯青的画技与小孩的稚气的视角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画风的美,也是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通过这一学期的古汉语的学习,让我对古代的政治历史与文化都详细的了解,同时也有了对史学经典中的美的感受。其实对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要广泛的借鉴,比如阅读《史记》你可以从政治学的角度去看他,这可以看到《史记》中那些名人志士卓尔不凡的政治智慧;如果你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看,这可以分析《史记》中记载的翔实的史料来看待历史的兴衰替代;如果你用文学的观点来看待《史记》的话那么那些字啊历史上闪闪发光的人物一定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触。阅读文本如此,阅读人生亦是,如果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与见解,在这个过程之中也会有自己的成长,与对原先耳熟能详的东西有了新的认识!那么这个时候出现在你面前的将会是一整个全新的世界!

《美的历程》与《图说中国绘画史》的对比

大学时读李泽厚《美的历程》,读罢感觉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艺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深不可测。每每合上书,闭上眼,整个人就笼罩在一种宏阔飘渺沟壑纵深的境界和情绪里。虽然如此,大约22岁的我在看完书后,定定神掸掸衣,佯装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带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傲气,在豆瓣上给此书的简短评论是:把中国文化概况的简单有条理。《图说中国绘画史》(后称《绘画史》)我放在床头,晚上加周末,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昨天读完。合上书,闭上眼,回想每次翻开这本书的愉悦感:读的时候,一会儿正文、注释、图片,一会儿正文、附录,前文,来回对照查看,乐此不疲。尤其是,我看完这本书,对原本一些模模糊糊有零散印象的画家,记住了他们很多作品,对画家也有了具体的认识。我没了解过李泽厚,没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并不清楚《美的历程》成书的背景和目的,甚至当时的阅读感受也没那么真切了;而且一般看来,可能《美的历程》和《绘画史》根本没有什么可比的点。但是作为我读过的几本中国古代美术美学的书中,值得推荐的两本,他们至少主题相似,文字都较易懂,我想狭隘地结合自己的认识和阅读体验来给他们做个对比,说说我为什么极其喜欢这本《绘画史》,和她带给我的感动。一、看作品还是说作品从涉及的时间范围上来说,《美的历程》论述的时间更久远,从远古图腾说起;《绘画史》论述的时间自汉代有绘画作品开始。从涵盖的艺术种类来说,《美的历程》讲述各类艺术形式,青铜器,书画,诗文,歌舞,工艺,建筑;《绘画史》只讲绘画艺术:作品,作家。《美的历程》字数16万字,257幅图,《绘画史》9万字,99幅图。第一版《美的历程》在李泽厚51岁时出版——是一部积淀之作,第一版《绘画史》在高居翰34岁时出版——似乎对中国文化还尚在摸索之中。两部作品都再版过多次。简单比较来看,无论从书的内容本身,还是从作者的资历看,《美的历程》完胜《绘画史》,她带来的影响毋庸置疑,网上一搜,也能印证:《美的历程》是大学的必读书目,不少人也写了洋洋洒洒的读后感,甚至有人在网上求1千至8千字的读后感。百度百科《美的历程》条目中写道:它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 而《绘画史》的可贵在于:就画论画,也是译者在序中表达的本书特点。我读完也认为是这点这本书让我折服,非常难得。尽量剥离历史、政治、哲学、人文,去关注作者和作品,凝视作品的细节。我每看高居翰分析一个画家或一幅画,分析他们的绘画主题,绘画笔法,构图,对照图片都能看到所说的画与画不同,风格与风格的不同,读毕都能记住大概,认可高的观点。这样能记下的作者和作品都是活的,甚至对流派演变都有了一二掌握。而读《美的历程》,当然也要讲艺术品,但赋予或引申了太多的意义,更多从历史、政治、哲学、人文角度去解释艺术品;艺术品更多是为了阐述一种美学哲学的观点而被笼统讲述,看的时候觉得是那么回事,读完之后什么也不记得了。《美的历程》中第九章讲宋元山水画,章名为:宋元山水意境,以下这段话摘自其中的第一节:缘起: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这个阶级不像门阀地主与下层人民(即画面以所谓“渔樵”为代表的农民)那样等级森严、隔绝严厉,宋元山水画所展现出来的题材、主题、思想情感比六朝以至唐代的人物画(如阎立本的帝王图,张萱、周昉仕女图等等),具有远为深厚的人民性和普遍性。但世俗地主阶级作为占有者与自然毕竟处在一种闲散、休息、消极静观的关系之中,他们最多只能是农村生活的享受者和欣赏者。这种社会阶级的特征也相当清晰地折射在中国山水画上: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即使点缀着负薪的樵夫、泛舟的渔父,也决不是什么劳动的歌颂,而仍然是一幅掩盖了人间各种痛苦和不幸、懒洋洋、慢悠悠的封建农村的理想图画。 上述观点中提到的艺术作品,可对应到《绘画史》中收录一幅吴镇画的鱼父图,见下。<图片1>《绘画史》的文字是这样的:这幅画一组渔父图中的一幅。这里的渔父是业余渔人,是士大夫在享受闲暇时光。他们在舟中沉睡、赞赏风景、吟咏,却很少打鱼。其中一人坐在画卷的中央部分,眼观前面三座坡面略陷的山峰,陶醉在怀想里。对同一主题,《美的历程》和《绘画史》的侧重一目了然。《美的历程》给予了艺术品过多的解读,并不免带上了评论者个人和时代的印记——其中阶级的观点和术语,现在看这种解读早已过时,并且混在作品的解读中读来相当扎眼。《绘画史》的仅限于引领人关注作品本身。二、排版印刷及附录《绘画史》的印刷质量、文字排版、图片排版、注释、4个附录极其精良,使得绘画史这本书,本身就像一个艺术品,电子阅读时代,这本书能让人体会到纸质书的温厚和精心。可能是我要求低吧,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眼睛跟着文字中提到的图50,去阅读品味旁边的图50,一次没有失误过。是什么意思呢?在一个粗制滥造的时代,书中正文所指的图50,常常不是在文字旁边;正文中的图50也经常不是图50而是图51。一部绘画史,必然有风格的流转传承,经常一个画家或作品在讲述后面朝代的画家或流派时被再次提及。这时书最后的附录:年表、画家小传;图序;索引都能帮你快速回忆或找到,阅读体验很流畅,同时反复的对照查询也让我记住了很多画家和作品,对画家和作品的记忆是立体丰富的。再说说书中辑录的绘画作品。因书的开本较大,印刷质量好,绘画作品展现的细节很更清晰。而且不少画作并非藏在中国,能在书中辑录更是难得。另外,这些画,不光给出了名字,作者,还给出了作者生卒年,成画年代,画作的保存形式——如册页或卷,所用材料——绢本设色,藏品所在地。详细信息的给出,好处是让接触不到作品的我,对画作的真实感和存在感有更进一层的认识,像真的置身博物馆中一边看这些画,一边听作者讲述。《绘画史》的排版印刷等能做到如此精良,我想也有源于对美的单纯的追求,对画作作品本身是什么的执着凝视。我离开大学多年,大学里在没人带领的情况下看了太多理论书,哲学书,选书读书时一味追求深涩。其实应该多读此类书,知道想了解的领域是什么,有什么,不急着去看别人怎么评价怎么解释,先不去追究因什么,为什么。到时自然对或专家或普通人的认识有自己的衡量,也能自然而然生成自己的认识,不盲目受人左右,相比较《美的历程》,《图说中国绘画史》更值得好好一读。http://www.douban.com/note/424535009/

美的历程

最近接连读了几本通概国学的书,比如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林语堂的《吾国吾民》,以及这一本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目的是为了对自己国家的过往至少有种大纲式的了解。前一段时间突然觉得可怜,作为一个中国人,竟然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没有什么概念,为数不多的知识竟然是来自于穿越型的小说比如《寻秦记》,或者消遣型的读物比如《明朝那些事》。前几天看瞳孔中央的博客,其中有一篇“书虫咖啡拾趣”的文章让我喷饭之余又颇有些感慨,其中最后一段我转载如下:5,一个卡波特大号版拿着电脑默默地学习中文...忽然把电脑屏幕转向旁边的女孩,指着一段中文说,请问这啥意思."重义轻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姑娘不是很爱理他:"Earn legally"那这一段呢:"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抗礼"姑娘觉得好烦:"He's rich"还有啊还有啊:"子贡以著积显于诸侯,陶朱公以货殖尊于当世。富者交焉,贫者赡焉。故上自人君,下及布衣之士,莫不戴其德,称其仁.."姑娘瞪着大号卡波特,他很腼腆地说:"你看,每一个字我都认识,可就是不知道啥意思.""我也是这样!""可是,这是很著名的<论语>啊!"他为竟然有中国人看不懂论语急得脸都红了...我现在读不懂文言,看不懂经典,从没读过论语,背不过中国历个大朝代的顺序,在过去的25年里,竟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羞愧感,这点如今确实让我有些羞愧,所以想赶紧补补课。前几天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序言读毕令我醍醐灌顶(其实我也就读到序言……):“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作为一个自称有些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的过往,自己的国土没有大略的知识,不得不承认是一种遗憾。有的时候感觉自己生活在这里,就是在这里,过去的一切与我无关,周围的一切与我无关,宇宙的一切与我无关,我从不去考虑。银河如何形成我不care,太阳风暴随时都有可能席卷地球生命我不care,黄石公园是足以毁灭地球80%生命的现存活火山我不care(历史统计黄石公园每60晚年爆发一次,上一次爆发是63万年前……),牛顿偷偷发明微积分然后几十年不告诉别人自己偷偷用(也许是因为黑死病………………)我不care,孔子的知天命我不care,庄子的万法自然我不care,朱熹的格物致知我不care……那我究竟care些什么呢?自己两点一线的生活?心里纠结百千的懊悔和失落?混吃等死?《美的历程》我无法很客观地评价,因为我是个小学生一般的学习者,李泽厚也喜欢从大的历史框架北京下谈中国美学史,他的基本思想就是,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了美学的环境和发展历程,比如先秦时期战火虽延但思维开放,大一统后思维紧缩但深度加强,魏晋时期虽然乱世但文化发展显著,颠沛流离的社会引入佛教,随着社会的安定,原本惨烈的故事转向讴歌社会生活,盛唐中唐和晚唐的诗风也因为社会发展而大为不同,等等等等,令我大开眼界。最后用一段仍然是我在瞳孔中央的博客里看到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这篇不知所云的文章。“有个叫费希特的德国民族主义者哲学家,他说,这人呐,如果脑子里没有什么东西“叮”地一声打开了窍,是永远认识不到“自我”。在此之前的人是附庸和次品,只附着于生活,曾从他们身边流过,或正从他们身边流过的清泉不属于他们,他们只是远方巨石的回音,一种已经哑默的声音的回音。可认识到“自我”的人,是些对生活依然怀有创造性冲动的人,他们的“自我”不是没事儿突然就冒出来的,而是突然发现注视的景色被什么东西遮挡,倾听的声音被某种噪音干扰,在“自我” 和“非我”之间出现了一个阻隔。”希望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我”,不再是现在这个只能感觉生活从身边流过的附庸和次品。

美的历程

李泽厚先生关于美学和文艺学的著作,先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熟稔和独到的分析,美的历程是一部中国美学文化的梳理和回顾,就像先生说的,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作为美学著作却拥有非凡的文字的美,李泽厚果然是大家。从龙飞凤舞到青铜饕餮,先秦楚汉魏晋南北朝,盛唐宋元明清,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演变,有始终不变的内涵传承不息,而随着社会的变革新的阶级,生活方式以及个人的个性化的独创的汇聚让这条文化渊源成为汪洋肆意的文化海洋。这是一个民族最引以为豪的。感谢先生为我们梳理了整个脉略,美的历程,也是国人美的意识和人的意识觉醒的颂歌。

什么是美?

书还没有读完。读完“魏晋风度”。这是一本久仰的书,据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早就想读。看《美的历程》的同时还在看丹纳的《艺术哲学》,觉得把两本书放在一起读挺有意思。正在撰写关于唯美的论文,美这个字有时候真让我很是纠结,那些以丑为美等的话语让我脑袋里面很是混乱。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是从原始人写起的,相较于文字,我得说我更喜欢看书里面的插图。有时候会跟着它的图片和文字去想像一个个逝去的年代。图腾背后的故事与意义。每一个被挖掘的青铜器中蕴藏的巧思和寓意。那个让人生恐惧之心的青铜面具的作用。事实上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些什么,好像脑袋依然没有开窍,很多文字逼着自己读,不过只是读过了就忘而已。美到底是什么?从青铜器到诗词歌赋,从图腾到亭台楼阁,历史上积绽了那么多的美的东西。但是否每个人都会认为他们美呢?美到底应该是一种具有震憾力的东西吧。能够让你的精神与之契合,能够让你觉得悦目之余而又赏心,能够留有余味供人咀嚼。想来做一个文物挖掘者、一个考古研究家或者做一个历史的探寻者应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东西不是它本身美不美的问题,更多的是附在它上面的历史的深邃感,历史的神秘感以及那些逝去的岁月的魅力而已。有机会真想去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等地瞧一瞧,抚摸一下那些岁月刻下的痕迹。最美的其实依旧是人心,以及人心带来的人生故事,可惜真相往往隐藏在了岁月河流中,我们只能从那些似是而非的史籍中,从那些留下的建筑、器具、词曲中窥见一丝半缕而已。

心灵的洗礼

对于如此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美的历程,从未如此的了解透析过,如一丝清泉流淌过我的心头,自己在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上从未如此悲哀过,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为什么自己以前对文学那么不感兴趣?到现在给自己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长大了,事多了,痛苦便来了,李先生给了我一丝美好的希望,给我心灵的促动。唤起了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热情,感叹李先生的博学与多才,美是理性与感性的,形式与内容的,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小菜鸟的评述---美的历程

从来不知道种种神秘图腾的背后有这么多故事。从来没想过自己在西安博物馆里看到的一片小小的秦砖汉瓦上也可以有如此多的情节。这是一本教我读懂文化心理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社会主流思想的艺术再现

美的历程,是一部中国文化史,是一部中国美学史,是一部中国哲学史,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任何时期关于美的呈现,都是在当时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条件制约下,社会主流思想抑或被压抑情感的艺术再现。它们通常是由人民大众和社会精英创作而成,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人民起着较为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心智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分工也日趋精细化,艺术逐渐成为某些职业相关的活动,也就逐渐与日常生活分化开来。而在任何时期,社会精英相对掌握着整个社会结构的话语权,他们的思想,对美的认知也就比较具有代表性。美的历程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通过人对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社会文化生活及整个时期社会状态的反映,映射出不断发展与变化的美。

经典就是经典

其实很早就有人推荐过这本书给我,但是一直没放在心上,看中国美术馆敦煌展的时候,由于没有事先了解内容,观展的人又多,所以一天下来一头雾水,也没什么收获,郁闷得很,后来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再次看到了这本书,翻看了几页后就再也没有放下……有些东西只有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无穷的力量,力推!!

民族心灵的历程——读李泽厚《美的历程》札记

艺术和美是精神与心灵的外化、表现和寄托。“美的历程”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历程,民族的艺术史也就是民族心灵的历史,随着民族精神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本书中,谈艺术的发展之前,作者必先谈社会、思想的变化和演进,以期理解艺术和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相互作用。一、艺术之起源原始人群就开始用某种艺术形式来表达社会的含义。装饰品和某种色彩的使用“不只是感官愉快,而是其中参与了、存储了特定的观念意义。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势(装饰品、色彩)中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对某种色彩感觉愉快)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理解。”美,因此就不只是简单的形式,而是带有社会意义的“有意味的形式”。图腾是重要的写实形式,寄托一个部落的观念和希望。原始写实的图案逐渐发展为抽象的线条和纹饰。这种抽象的几何图案和线条实际包含着大量的远古时期人类复杂的情感、观念和想象,在不断的综合、抽象的过程中,虽已不再能用理智、逻辑、概念诠释清楚,但仍保留在美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当中。“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进而形式逐渐摆脱模拟、写实,使自己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前进的道路,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便日益起着重要作用。美的形式和人之间不断互动,形式由人来丰富和发展,同时形式也影响着人的感受和观念。二、从青铜器的发展变化看艺术随时代而变之特点商代“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就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禛祥意义。”这些纹样“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是原始部落图腾文化发展到高级形式的表现。进入春秋以后,“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保留有大量原始社会体制结构的早期宗法制走向衰亡.....社会的解体和观念的解放是连在一起的.....殷周以来的远古巫术宗教传统在迅速褪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多缩小而降低于附庸的地位。”时代在变,艺术的功能和审美情趣也为之一变,宗教束缚的解除,使现实生活和人间趣味更自由地进入了作为传统礼器的青铜领域。青铜器的纹饰也以接近生活的写实面貌和比较自由生动、不受约束的新形式出现。三、理性主义为华夏艺术奠基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把传统礼制乃至远古传说、宗教活动全部给予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是情感怖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书法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和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道路,而且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儒、道毕竟是对立的。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前者是功利、实用主义的框架与束缚,后者正是要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入世和出世,兼济和独善,人事论理与自然浪漫,两种对立的观念变幻融合,终于渗透到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调。另一方面,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又共同将中国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人的、理性的范围内,和超越现实的、神灵的、神秘主义的心灵感受分道扬镳。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贯彻了神人同在的倾向。反映到建筑风格上,中国人的建筑不是孤立的,摆脱世间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以入世的,和世间生活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为代表。木质的、平铺式的建筑,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设计,不追求神秘的,高耸入云指向上苍的观念。而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的和谐与浪漫主义,在“庭院深深深几许”,迂回曲折,兴味盎然中寻求一个心灵退隐之所,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四、华夏艺术中想象力的源泉当中国北方在儒家的影响下,脱离原始的宗教,日益理性和世俗化的时候,原始的氏族图腾-神话的文化在南方的楚文化中得到了更多的保留。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具有和北方文化迥异的奇异想象和炽烈情感。楚文化在汉代的艺术中得到了继承。汉政权由于主要来自于楚地,虽然在政治上选择了儒家纲常礼教,但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更多的继承了楚文化的特点,也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炽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想象与世俗功能、行动征服结合,形成了汉代灵动而古拙,表达世俗生活而又充满想象的艺术风格。当理性思维在政治上占主导时,神人的交流就只能在艺术的世界中。而此时的神已经不是完整的宗教上的图腾,更多的思想解放和浪漫遐想一种寄托。五、艺术随时代不断演进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怀疑论哲学的影响下,艺术表现出对人生的执着,强烈的欲求和留恋。当经术法统、道德节操全部被至于怀疑和否定之下,只有人生的短暂和多难是最真切的感受。统一的价值标准不复存在之后,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这一千古主题的咏叹就发自肺腑而动人心魄。内的追求和外的否定连在一起促成了人的“觉醒”,个人人格、思辨和精神状态的表达成为时代艺术的主题。为个人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完全不同于两汉“厚人伦、美教化”的主题。在宗教艺术中,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宗教内容服务,是宗教精神的载体。在魏晋时期的佛教艺术中,造像人物的神态充满了神秘的,超然自得,无法琢磨的气质。中国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有一个接受、消化、摆脱的过程。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佛教中反理性的宗教神秘迷狂的部分。佛从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转变为管辖世事、可向之祈求的权威的主宰。之后,在理论上出现了要求信仰和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因此,佛教艺术也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佛教艺术中表现神秘主义的因素逐渐淡化,而渐成描绘世俗生活,更加逼真、具体和写实。这也渐不是宗教的艺术了。唐代艺术继承了两汉和魏晋的传统,并发展成更高一层,灿烂夺目。既不同于两汉艺术对外在事务、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同于魏晋时期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生活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浸透在盛唐的文艺中。李白代表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天才极致,随心创造,无任何约束。到中唐,以杜甫为代表,盛唐艺术那种雄豪壮伟气势和情绪被纳入规范,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也因此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和亲近。到晚唐则进一步发展到“峭洁清远,遗世独立”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也深刻的影响了后世。在晚唐发展起来的词,是这种细腻的艺术风格传承的主要载体。和诗境的笼统、浑厚、宽大不同,词境具体,细致,新巧和富于情感。词的这种意境在宋代的山水画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元明清的艺术则更加细腻、世俗和生活化。和时代发展相一致,日见平和,不复有民族兴起之初艺术所具有的雄浑古拙、炽烈奇诡之气。还是开篇时所讲,《美的历程》描绘的是民族心灵精神的历程。理解了民族精神的演变和内涵,才能真正体会到前人艺术中跳动的生命。2004年12月23日

内心最深处的一本书

当初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推荐我们读的这本书。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很多。以前读书要么为了考试,要么纯粹为了消遣。现在知道了读书还能思考,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开窍的比较晚一些,大家不要笑我。那时候还小,其实没读懂什么,现在有能力去理解其中内涵的时候,又发现自己已经静不下心来好好再读一遍了。

阅读此书就是一次美的历程

这本书写于一九七九年。在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考验后,这本书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感觉到李泽厚写此书时是纯粹的是独立的是自由的,他并没有使用当时流行的观点和语言,并没有为美附加上什么。正因为此,才保持了学者的本色和学术的纯洁,才使这本书成为一部经典之作。他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开始,一直讲到充满感伤主义的清代,通过纵向的阐述,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民族除了有你死我活的斗争史,尔虞我诈的政治史之外,还有一个美轮美奂的,让人流连忘返的美的历史。美是感性的,也是深刻的。李泽厚在讲述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兼顾这两点,即不肤浅也不枯燥。这无疑得力于他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精彩的语言表述。在《盛唐之音》有一段是评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是这么说的,“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这样诗性的语言在书中是很多的,所以阅读本身也就变成了一次美的历程。如果我的认知水准没有提高的话,我会一直甘心臣服于它的脚下,仰望它并接受它的馈赠;如果有一天我能站起来和它平视的话,我还是会尊敬它喜欢它,并怀念它曾经带给我的美好感受。可以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不仅在过去现在,还在未来。

读懂中国的美

一直对该如何欣赏我国古代的艺术品感到迷惑不解,看到受广泛赞扬地这本著作后,赶快收下。期间由于各种原因让我看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到今天才终于看完这本浩浩荡荡的著作。无奈自己才疏学浅,书中作者提到的许多名著、典故我都领悟不了。不过,读完全书感觉最大的收获是作者按照历史进程的编排,让我无意之中厘清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要知道,这个是我的心头之痛。从来没有弄清过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就算当年高考时的死记硬背也没有攻克下那个难关。现在, 在领略我国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手法的路程中,我不仅知道了为什么古人会有那种表达方法,还慢慢对各个朝代有了感觉。除此以外,我也很同意作者的观点,文化生活和政治、经济、宗教是息息相关的,但不是一定就成正比的。我觉得李泽厚先生比较推崇黑格尔的美学观,他在书中提到过几次,确实也比较适合我国当时的情况。不过,整体上从我国古代文艺发展的道路来看,没有定论。经济繁荣时期,文化可能繁荣,如唐朝,也可能凋零:经济衰落时期,不乏出现文化盛世,如宋朝。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理论能够解释。艺术虽然是来自于生活,但是它毕竟高于生活。人们会用它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也会用它来抒发对未来的向往。有哲人说过:”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本我读得半懂不懂的书,给了我初步地对中国文化艺术审美的基础。等过几年,我的水平提高后,我还需要再重温的。

了解美的历史

一本好书,远胜过一堆课本,记得中学的时候,学习历史,课本总是机械的告诉你这个什么什么是什么朝代的东西,它代表了我们名族的伟大成就,要么就是被打上封建产物的烙印,不得不承认,文艺还是以人为本,可敬的李先生为我们生动的讲述中国的美学史,那神秘的青铜器,诗歌,雕塑,绘画,强烈震撼着心灵,为我们民族的瑰宝自豪,更为那些真实的“人”自豪!!!

轻与重:一唱三叹再流连

今天,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李泽厚”三个字时,莫名感动,心里泛起一阵酸。我读过的他的书,就只有《美的历程》这一本。书很旧,1981年的第一版,文物出版社,定价一块九,却爱不释手。高中后两年,每每遇到失意空虚,首先要翻开的便是它。后来,赶上易中天先生的推荐,这书在我们这代人中间,恐怕也跟着火起来了。李先生带着我,追随古人的脚步,在文化的长河中观看。一唱三叹再流连。“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这几句中所透出的轻盈曼妙之美,到今天,仍然深深地震撼着我。这些,倘不是李先生,我恐怕是觉尝不出的。做学问的人,可以严肃厚重,如背伏大山,也可以浅显简洁,似身披霞羽。曾经有人说李先生,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意是,既有高洁严谨的风范,也有世俗的辫子,这两者丝毫不做作,他摆弄起来,倒让人看了自然可爱。雅俗共赏,细细品味这句话。初看,浅薄,疑有为滥俗开脱之嫌。再看,便自知这是种境界:艺术对待观者的宽容,远比我们对于艺术的苛刻,来得真切和诚恳。如果先生作古之前,能够得以见上一面,便是我今生的福分了。

看完后没感觉

寒假前看了大半部分,这学期来结束。美这种东西很难写,就像艺术一样,如果纯讲技艺方面的话,会很让人厌倦,而意境这样的东西又很难写。书前半部分的描写关乎历史,到还言之有物,而一讲到后面的中国画,用本来就意境深邃的各种诗歌来描写中国画,更是不知所以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整体感觉前部分写的好,后面草草就结尾了,有虎头蛇尾之感。

好是好,就是语言太雕琢了点儿

书一出就一时洛阳纸贵,看来当时的读书人是多么地渴望李泽厚的美学著作。这本书似乎最出名的就是它的名气,当时压倒了很多同时代的美学书籍,算是珠玉在先,可惜了后于它的那些并不差的书。李泽厚作为哲学家,思辨性和周密性自不待言,配之以多幅图片,再加上很有意蕴的大小标题,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有书面记载的美和美的形式及内容,他做了详尽的考察,当然有些美是以口头形式流传的,这一部分似乎就在他的书中成了遗珠了。书不差,但是语言太雕琢。

美的历程2

前几天做地铁的时候脑海中闪过这本书,美的历程,才知道,原来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拿出来读一读了。这是当年一位学长推荐的,我一直都很喜欢很推荐的一本书。李先生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几千年来艺术、文学的脉络,很清晰,很美妙。

有点贵

看了许久,终于看完这本浩浩荡荡的著作。无奈自己才疏学浅,书中作者提到的许多名著我都领悟不了。不过,唯一好的一点是作者按照历史进程的编排,让我无意之中厘清了中国的发展脉络。要知道,这个是我的心头之痛。从来没有弄清过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就算当年高考时的死记硬背也没有攻克下那个难关。现在, 在领略我国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手法的路程中,我不仅知道了为什么古人会有那种表达方法,还慢慢对各个朝代有了感觉。从文艺发展的道路来看,没有定论。经济繁荣时期,文化可能繁荣,如唐朝,也可能凋零,如秦朝:经济衰落时期,不乏出现文化盛世,如宋朝。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理论能够解释。艺术虽然是来自于生活,但是它毕竟高于生活。人们会用它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也会用它来抒发对未来的向往。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本我读得半懂不懂的书,给了我初步地中国审美基础。等过几年,我的水平提高后,我还需要再重温的。

美的历程

最近在看美学三书,当然是还没有看完的。美的历程也得很不错,一气呵成,语言优美,叙事也很清楚。当然,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可惜的是美学三书虽然实惠,但却没有彩图,有些小遗憾。那么60多的美的历程我认为是最好的,胜过铜版纸拿在手上的那种感觉。

美的巡礼

最近看的《中国人史纲》和以前看的《马未都说瓷器》以及这本《美的历程》可以结合在一起看。还要联系着看,想想因果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感慨于作者的用词,关于各个朝代美的概述,如圆深、飘扬、古拙、拙重、驯媚…这些用词都非常准确的说出了我心目中的唐、晋和秦汉。匆匆看完此书,只有一个大概印象,只是对中国几千年美的巡礼。特别喜欢秦汉那一部分,征服、古拙,这种美或许太男子气概,但却至真至美。说美则必不可少的讲道各类人物。作者在书中展示的陶潜、苏轼,也给我不同以往的感受,以前知道了解的他们,多半是语文课上的他们,却极少在时代背景和美学之下去看他们。

都应该读这样的书

今天继续看了《美的历程》,不过现在休息一会啦!看了第一章和第二章,“龙飞凤舞”和“青铜饕餮”。加上之前看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及看此书后半部分的感受,我觉得从这些文字中得到的远比中学语文课本中死记硬背的所谓文学风格表现手法什么的要更加有逻辑,更加有理由,更加使人信服从而记忆更深理解更透彻。故,若我以后有幸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会要求我的学生们去阅读这些如今所谓文学、美学分析中主流和名词之由来的文学评论专著。读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才知道原来我们语文上学的那些风格的划分、时代的划分等等都由鲁迅而来(其实我很想用滥觞这个词,但没用过,不知合不合适);读了《美的历程》才真的明白唐诗宋词宋元山水画明清小说等等之间的传承联系以及之所以出现各种流派各种艺术发展时期不同特点,是与其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以前不是不知道这么一种关系,无论是政治上讲经济建设决定上层建筑,还是做历史题答有关文化发展时总要联系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但是却只是因为老师这么讲,于是我们才这么机械地背过。如今李同志真正是从政治这一源头讲起,当然很少专门讲,但却在叙述个人(如王羲之、李白等)美学生涯中,却自始至终透露着当时社会的气息,这很好,让我对于各个历史人物的理解不再单薄的只是教科书中的他的一个方面,如李白的放浪不羁天才文思,杜甫的沉郁顿挫——其实这两位我们由于学的关于他们的诗更多一些,故了解的还算不少,但至于其他大家,我们就只知道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苏轼写了很多诗文词,很旷达一人……如是而已,非但无法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就连文者本身的情况我们都不甚了解,更甭提将文者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结合,进而去讨论各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之间的联系了。于是我们脑海里的都是残片,这些残片不是如仅存的商周甲骨那般本来是完整的而后残缺,而是一开始就是残破不堪的。对于初涉文史的中学生来说,去探求每个老师强调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实在太难,于是只能死记硬背……呜呼,这样一来原本生动有趣的历史文艺即变成学生们深恶痛绝的谈及色变之物了!当然我并非批判死记硬背,反而我是提倡的。在理解力无法达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为了记住知识,死记硬背是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我也许是个善于死记的人,我尤其以为很多哲学原理需要先背下来,然后在生活中逐渐体会加深理解,最后将这个包含着自己生活经历和脑海加工了的哲学原理彻底吃透,终于成为自己处世哲学的一部分。此外,美妙的诗文词曲也需死记,从这最原始的清新意象和造字炼句中领会诗人的情趣意愿,得到美的体验。只有背下来,成为自己能够随时随地援咏而出的下意识感叹,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恰当的场合对想赞之物尽兴赞美,进而获得自身的通畅享受;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愿意的情况下有充分的材料以供大脑思考,提炼更加自我更加生动的情怀和面貌。

美的巡礼

本书对中国文艺的各个部类按时间顺序进行了一次完整而清晰的梳理,上溯史前,下迄明清,一幅长达5000年的优美画卷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任何文艺都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对文艺的考察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本书正是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艺术的源流,发展的动机和最终的归宿。这样高屋建瓴的分析无疑可以使读者对中国的美学史和文艺史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对后续的研读有极大的帮助。另外李泽厚先生的文笔也为本书增色不少,飞扬灵动而又不失厚重的文字使得这本《美的历程》真正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必须要给一个大大的赞!

美的历程

一本关于美学的时光旅程。从远古到民国,以时间轴为分割线,逐一解读。李泽厚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对各朝各代各色人物其作品如数家珍,行文论述中引入、解读、对比、评论,才学让人佩服之极。沉得下多少心,读过多少书,整理过多少文献,才能写出一本《美的历程》。书中最后说: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也许,这也是我们翻开厚重的书,顺着时间之流泛舟浏览中华美的历程的原因。民国以后,不应只是一片空白……

意外的艺术盛旅

从标题说起好了,我称读这本书的体验是“意外的艺术盛旅”,首先所谓意外,是因为我对于自己艺术欣赏水准几乎不抱奢望,并且也是兴趣缺缺,也就埃舍尔这种有点空间几何异趣的作品能稍稍欣赏,然而出乎意料我不仅看懂了,并且兴味盎然,几乎迫不及待一直想读下去,这实在是难得,所以由于这份突然而至渐入佳境的体验,我认为实在是最惊喜的意外。再说起艺术,以前,艺术对我来说是指雕塑、绘画和音乐舞蹈,读了这本书之后,突然发现,所谓艺术即为美的事物,所谓美,从远古的青铜到后来的诗词赋曲书法绘画、昆曲小说,皆可为艺术,所以我很荣幸自己能够以了解艺术的姿态,领略中国历史上的万种风情。所谓盛旅,自然是指,收获太过丰富,一下子了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每一段文明都不因其历史的久远而让我生疏,反而因为作者的描述,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每一次进程都让我自豪又喜悦,也为中华文明的丰富性为种种艺术不可思议的美而慨叹不已。所以称之为以外的艺术盛旅倒是不为过。因为这次阅读,我对魏晋时期的文学重新燃起兴趣,准备重新找回学生的状态,背诵些精彩的篇章,初中曾经沉迷过一段时间的明清小说,现在也重又产生了兴趣,我想这就是对一本好书最好的嘉奖吧,不仅在读的过程收获多多,而且激发了更大的兴趣,产生了更多的阅读,这真是美妙的状态。本书书写的时候有一条很明显的线是按照历史的进程进行书写的,那么艺术的发展与历史的进程有其必然的关系吗?有的时候看似乎没有,艺术的各部分技艺并非是随着时间愈加成熟的,比如论雕刻的技艺唐朝为盛,词曲的清丽婉约无出宋元之右,有的年代繁荣昌盛但是艺术创作却极其匮乏,有的年代战乱频发民不聊生,艺术却焕发光彩,那么,以历史进程书写美的进程是否必要,历史是否真的对美产生影响呢,社会对于艺术的发展是否真的有影响呢?我认为艺术是人类意识形态的最终产物,人类的发展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伴随着理念意识的发展,有的进程是不以人类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作者在描述每个年代的灿烂文明时都会对时代背景,社会结构,知识分子处境进行全方位描述,这种描述才能更有利于我们读者对于其年代作品更好地代入和欣赏。行文至此,其实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艺术不仅仅是天赋,而欣赏艺术,也是需要去学习的,这是我最喜欢的静一说的话,我愿由此,学习对艺术的欣赏。

美,是厚重的民族精魂

“美”在汉语中是会意字,指味、色、声、态的好,指品德和才学的优秀,好事善事,称赞赞美,喜欢称心,同时也指美学的基本概念和中心意义。以前对美的理解很简单,美景、美人、美好的事物都是美。读《美的历程》更是增加了一番对美的体验,只是这次体验更加深刻和厚重了。相比于那些肤浅的美,在这本书中,作者李泽厚是在美学的思想基础之上用具体而深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厚重的民族之美。相信很多人对我国的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如此类现象比较好奇,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更是拿出时间来进行深刻的探索和钻研,相比于较沉重的政治和经济这些方面来说,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相对轻松愉悦的,每个人都是抱着欣赏和赞美的态度去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这其中的“美”是李泽厚先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使其中的美被赋予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我们都知道,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文化有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运用到中国古代,它的文化积淀和内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面貌。而“历程”二字表示,这“美”的发展和传承是一个漫长而悠远的过程。从表面意义上来看,也许它只是一部艺术史著作,但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感觉《美的历程》是将艺术的美和享受揉入历史的演进之中,将历史性与艺术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讲述的是一种复杂的感情,有享受,有骄傲,当然还有理性的思考。回顾这一段对美的赞颂的对历史的思考,有远古图腾的神秘和原始歌舞中对氏族采集、渔猎、驯养农耕、战争生活和男女爱悦的再现以及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有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有先秦时期伟大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理性之美;有《诗经》中的赋比兴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有屈原离骚的传统且洋洋洒洒的浪漫主义;有魏晋时期“人的觉醒”;有李白杜甫的浪漫大方和沉郁顿挫;有东坡居士崇尚自然,拒绝束缚的思想;有宋元时期山水风光的“无我之境”;还有明清小说艺术气息和现实状况的紧密结合。主线很明晰,历史很清楚,就这样完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过程。让人有一种顺畅和享受之感。读完此书后在本书的封底看到这样一句话:“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李泽厚先生以极其细腻的感觉体验着、感受着中国的美,并且将其用美丽的文字表达出来,对读者,不仅教授对美的欣赏,更是一种美的熏陶。”的的确确,这种熏陶我感受到了。前面已经说过,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艺术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物化,它当然也是一种反映。我们说艺术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和精神的寄托。在《美的历程》这本书中将艺术在这方面的作用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面的艺术有作者本身对民族的赞美和自豪之感的表达,也有作者希望古代艺术得以保留、借鉴和传承的精神寄托,除此之外,也有民族人民本身对于自己所拥有的艺术杰作的惊叹和赞美之情和对民族的无限热爱的精神寄托。也因为这样,整本书里作者为我们展示的中国古代艺术生动形象,赋予这样凝重的感情,亘古之远确如跳动的生命般鲜活。这是民族艺术高歌的结果吧。再来结合作者李泽厚先生说一说。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成名于五十年代,他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被大家所推崇,他对美学的研究在社会上和学术界是具有权威性的。这样一位大家写出的最值得大家去品赏的书《美的历程》好像也带着作者的灵气一般。李泽厚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值中国十年文革后压抑令人窒息的严肃和不自由的气氛中,文坛似乎如同萧瑟冰冷的寒冬一般惨白没有生气。而李先生的这部作品如寒冬过后的艳阳和春日,给当时的文坛和社会带来了一丝气息和温暖,就像这部作品的内容一样,语言、形式都那么让人着迷,让人舒服,李先生是有着怎样的勇敢,怎样的智慧!如果说中国古代艺术是美的,我觉得美不过李先生的心灵、人性和熠熠生辉的学术研究,这是一座丰碑,也是一位美学大师留给大家的一段美的历程。最后,我还是要慨叹,慨叹炎黄子孙、民族历史留下的这一份宝贵的财富,这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厚重的民族精魂,这便是美。而将这美的艺术以历史时间轴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的《美的历程》也是美学界的一部杰出著作,一部鸿篇巨制!不再觉得美只是一些简单的美好的事物拼凑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感觉,我想美应该是沉甸甸的,因为它太宽泛,承载了太多的事物。在《美的历程》里,它承载了我国古代艺术的一座又一座高峰,承载了民族历史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承载了李先生一生的心血和学术研究,它怎能不是沉甸甸的呢?这部《美的历程》定会引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走入中国古代艺术领域,了解我们民族的丰厚硕果,体会到美的真谛,诠释美的内涵。美,是厚重的,是厚重的民族精魂!

建议改名为《中华文学及美术史略》

一半是中国文学史,一半是中国美术史,加起来就等于中华文化之美的历程?中华文化史可能不好写,但可以说他写得不好。图比字多没问题,但字里面又有一半是引文,一小半是述史,还夹杂着一部分口语如“你看。。。你看。。。”。剩下廖廖无几还有些牵强的美学理论,几可浓缩为一句话“美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成的有意味的形式”。再加上按断代叙述,更加剧了阅读的断裂感。什么都想说,结果什么都说得很浅。入门书说得浅没问题,但并不有趣,反而可能令人在门前止步。并且他居然不知道梁思成关于中国少石建筑的论述。如果这是我的入门书,一定不能让我对中华文化独特的美产生进一步的兴趣。

寻美

美,是好看,是漂亮,自古及今都是如此。在甲骨文中,“美”的字形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鲁迅先生也曾经把“美”解释成“戴帽子的太太”,也是此意。但是,“美”又不同于一般的“漂亮”之意。“美”字出现的时候,往往用来形容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时候。然而考研时期我却苦背着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真与善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有意味的形式”、“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等这些概念化的文字让我头晕目眩,不知所云,一点美的感受也没体验到过,直到阅读过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之后一切似乎变得开朗起来了。《美的历程》是一本不厚也不薄的本子,少有的专业著作中的插图也吸引着我们,文字精美简练,李泽厚先生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先生,耐心的为我们展现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美的历程。《美的历程》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从远古时代到明清近代的各种美的展示。远古图腾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的狞厉的美,先秦理论精神的儒道互补,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佛陀世容的壁画、雕塑,盛唐下的青春、音乐性的美,中唐的韵外之致,以及宋元的山水意境和明清的文艺思潮,都被作者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一一道来,阅读这部书,也就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的美的享受。 读此书让我受益匪浅,然而印象最深的是李泽厚先生对于诗境、词境、曲境的不同划分以及相互之间的对比上。李先生认为诗境深厚宽大,词境精工细巧,二者均重含而不露,神于言外,使人一唱三叹,玩味无穷。曲境则不然,它以酣畅明达,直率痛快为能事,诗多“无我之境”,词多“有我之境”,曲则大都是非常突出的“有我之境”。比如“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是诗,“今宵剩把银红照,又恐相逢在梦中”是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诗,“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是词,“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是曲。“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是诗,“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是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曲。尽管构思、形象、主题十分接近或相似,但艺术意境却仍然不同,它们是各不相同的“有意味的形式”。诗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因此渊明的诗写的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也是“无我之境”的典范。杜甫的诗伟大,伟大之处在于他民胞物与,忧国忧民,这是自我消灭后的伟大,因此也是好诗。李白的诗飘逸,然而他的诗作当中却道出了千万失意文人的心声,我认为他的作品在某种意义来讲是诗,也是词。《美的历程》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美学著作,这部著作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或狞厉,或温情,或奔放,或浪漫的文化,李泽厚先生以一种娓娓道来的形式从笔下汩汩流出,我们甚至能听到那其中的环佩铿锵与泉水叮咚…… 美,就在我们身边。

一家之言

当初也是高中老师推荐的,读了之后发现并没有太大兴趣。后来,特别是有些特别需要一个人修养的情况下,我重新想起了这本书。才发现看完这本书对提高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很有帮助的。

有时读书可以不求甚解,读得懂的地方细细琢磨,读不懂的地方读通顺就好了

写到了远古部落图腾的龙飞凤舞,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的儒道互补,楚、汉赋,魏晋风度,唐宋的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画以及诗、词、曲,明清小说、戏曲,考察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的艺术发展,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

极好的美学入门书

中国的美学与体育有一点类似之处,就是我们是强国而不是大国。我们可以夺世界第一的奥运冠军,但我们的运动人口太少,参加运动的普通老百姓更小,奥运其实离我们每个人很远。 而在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中,与此也强烈相似,真正研究、懂得中国传统文化只是那么少的一部分专业人士,而大部分国民对真正的传统文化根本就一无所知。这本书的最大用处就是可以起到普及大众的作用,让我们变得又大又强,而且它是那么通俗、易懂还很有趣。

一本以后现在的水平还评价不了的书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还有作者,原以为李泽厚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的兄弟呢!呵呵!开始读发现它不是我想你中的那种美,它是一种更深奥、博大、概括的美。我不知道怎么去评价,因为这是整整五千年的美的历史的概括,这需要对整个历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唯一能说的是我能感受到书的优秀!

意犹未尽

这不是美术史,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作者惊人地博学,丰富的材料,尖锐的视角带我们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做了一番巡视。古人的风骨与气息在笔尖流淌出,不仅是他们的姿态让我们注目,作者诗意的笔触也给我们美的感受。岁月悠悠,美在不断发展,时代变迁,给我们别样感觉。

无题

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因然没有美,只有形式也不成其为美。对我来说算是中国美学启蒙读物,远古图腾,巫术礼仪,青铜器,魏晋风度,唐诗宋词,山水画…包含着自我的觉醒,人生的莫测,宗教的神秘,艺术本身的瑰丽,总之大道无名,大美不言,从此西方艺术是路人。

中国文化中的美

以前对文艺没兴趣的人,现在对文艺,书法都有兴趣了。这是我所读到的国人所写的仅有的好书之一。一切以为只有老外能写好书。国内烂书大堆。现在,终于遇到了高人。中国文化,中国人写,很棒。很有味道。不足之处,中国的文化很丰富,因为太丰厚,所以作者只能点到为止。哎。

感触中国美学文明的心灵历史

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中曾指出:“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艺术又受文化大系统的制约。首先,每一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一定是深嵌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框架中;其次,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美的历程》一书通过对中国数千年的文学艺术鸟瞰式的宏观美学把握,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各个时期不同文化系统对美学的影响。《美学历程》从浪漫巫风的远古嬗变一直介绍到市民趣味的明清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艺术精神集中点——秦朝的建筑、汉代的工艺与赋、六朝的雕塑和骈体、唐代的诗歌与书法、宋元的绘画和词曲以及明清的小说与戏曲。在中国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这种艺术精神集中点的转变描绘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总体历程。远古嬗变:宗法与艺术的结合《美的历程》前两章“龙飞凤舞”“青铜饕餮”介绍了先秦理性精神占主导之前宗法影响下中国美学的发展和变迁。通过劳动,猿进化到人,在物质生产得到满足后人类的意识形态开始发展起来,充满“神人同一”想象的原始社会巫术仪式诞生了(对龙凤图腾的崇拜),后来又逐渐人间化、理性化,形成了以父家长制为社会基础的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对大禹、后羿等人的崇拜),不管哪种形式,它们都浓缩、积淀着原始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原始图腾符号逐渐抽象化为“有意味的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种原来是“有意味的形式”却有可能因其重复的仿制而逐渐失去其内在意蕴,仅仅成为装饰性的图案。因此,充分挖掘传统图形符号积淀在形式中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情感,在当今的设计中是十分有必要的。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进一步分离,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原始图腾让位于政治\历史,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原始的全民性的巫术仪式变为部分统治者所垄断的社会统治的等级法规,专职巫师也变为统治阶级的宗教政治宰辅。人们开始对自己氏族、祖先和当代的这种种野蛮吞并战争进行歌颂和夸扬,为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和需要而想象编造出来的充满狞厉之美的青铜纹饰呼之即出。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纹饰在宗法时期,并非审美观赏的对象,而是诚惶诚恐顶礼膜拜的宗教礼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整个社会生活日益从宗法制下解放出来,这些青铜纹饰随着宗法意识也一起被埋葬,不再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但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已经淡薄的现今,人们感叹、理解和欣赏狞厉神秘的图腾符号,因为这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精神的美的体现。事实上,世界各民族都有图腾崇拜的历史。日本神话以鳄鱼的传说最多;英国以狮子、狼、玫瑰、苹果树等动植物多;希腊神话以动物表现神形居多。图腾崇拜是积淀了丰富内容的符号形象,当代设计中我们要深挖符号结构的不同意义表达,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有说服力的再认识和再运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视觉的表现上。如陈楠为《装饰》杂志设计的封面,就很好的将鸟图腾的纹饰现代化。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有必要通过将图形符号进行解构与重构,形成当代设计创新和语义的表达。先秦气魄:法天象地的恢弘建筑《美的历程》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介绍了儒道互补以及赋比兴原则对先秦艺术审美观念的影响,以及具有中国民族实践理性精神特点的建筑艺术风格的奠定。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是不容质疑的。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传统观念,把礼乐传统和服从于神变为服务和服从于人,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主张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以及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艺术家则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情绪的净化作用。中西方艺术和审美意识开始产生差异:前者将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消溶在现实生活和伦理社会中,强调“人际关怀”的共同情感;后者将三者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和神秘境界,强调上帝或神的庇护。正因为重视的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所有这些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在先秦的建筑艺术中,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审美上的某些特色,以至于先秦建筑的体制、风貌为“百代皆沿”,成为中国建筑的正统规范。与西方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供神庙堂不同,中国的宫殿宗庙是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入世的供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先秦建筑旨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将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也就是说:它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展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接近的日常生活内部结构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中国式建筑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严格对称的结构布局(多样变化中求统一)、制约配合而取胜,以展现中国法天象地、井井有条的理性精神。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亭台楼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逸和对环境的和谐,显出线的艺术特征。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现今,如何借鉴传统来进行当下的设计,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西客站,在一座完全现代的建筑上简单生硬地扣上几个明清的“大屋顶”,以表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方案是相当失败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只有配上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才能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所以现代设计师们在设计之前应该充分挖掘符号元素的内在意蕴,了解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美学特征,有效的运用设计语言,创作合理的设计作品。浪漫楚汉:铺张陈述的工艺与赋《美的历程》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介绍了在屈骚传统影响下汉代审美意识由理性转向浪漫。人们通过对琳琅满目世界的描绘,表达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从而形成了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这一风貌使得工艺和汉赋成为当时特有的艺术作品。当理性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逐渐摆脱巫术宗教的束缚,突破礼仪旧制的时候,南中国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汉承秦制”,但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文学领域,汉却依然保留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毕竟刘邦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因此,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后,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与远古图腾和青铜纹饰的浪漫想象不同,汉代艺术中的神仙观念融入了儒家和经学的功利主义,带有更浓厚的主观色彩。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和想象、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的形象画面,极有气魄的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它既不威吓颓废,也不具有请神灵支配人间的人神同一,而是积极乐观,要人们到天上去分享神的快乐,是对现实世间的津津玩味与充分肯定。它与六朝时期的佛教迷狂也不同,这里没有苦难的呻吟,而是愉快的渴望,是对生前死后都有永恒幸福的祈求。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多更大的东西。汉赋从楚辞脱胎而来,刻意描写、呆板堆砌、极力夸张着汉代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的现实世界。平凡中见伟大,汉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甚至许多很一般的东西也都如此大量的、严肃认真的塑造刻画,反射出的乃是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是人对客观世界征服的歌颂。人这时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溶化在外在生活和环境世界中。汉赋应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正确估计它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汉代的各种工艺品(包括漆器、铜镜、织锦等等)可以说是极端精美且空前绝后。一方面是处于顶峰状态中的工匠不计时间、工力的集体手工业的成果所致,另一方面与汉代追求力量、运动和速度的意境美也有一定的关系,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如前所述,汉代艺术的主题和特征本色就是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人物不是以其精神、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以其事迹、行动的外在关系来表现存在价值。内容决定形式,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就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虽然我们现在不再追求汉代艺术这种以“满”来追求无限的创作手法,但是汉代艺术所包含的容纳万有、充满想象、铺成排列的象征体系仍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这种宫廷皇室的艺术,以铺张陈述人的外在活动和对环境的征服为特征,需要我们慢慢地品味和仔细地玩赏。六朝风韵:人的觉醒与雕塑艺术的三次转型《美的历程》第五章与第六章“魏晋风度”“佛陀世容”分别介绍了人的意识觉醒之后,魏晋风度的形成,以及在此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文的自觉;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和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国雕塑艺术内容和形式的三次转型。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时期,秦汉繁盛的商品经济相对萎缩,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和推广;经学的崩溃,玄学的诞生;分裂割据、各自为政,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占住了历史舞台的中心;没有皇权钦定的标准下,当时文化思想领域比较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气相当盛行。正是在这些基础上,意识领域内产生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以人的内心、性格和思辨为美学基本特征——人的觉醒。不难看出,当时的艺术作品外表尽管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这也体现了魏晋风度内在深刻的一面——外的否定与内的追求相统一。陶潜和阮籍在魏晋时代分别创造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由于两人等级地位的差异而造成),一超然世外、平淡冲和;一忧愤无端、慷慨任气,而这两种境界恰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人的自觉带来了文的自觉,谢赫总结的“六法”第一次把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在理论上明确建立起来,“气韵生动”的理念逐步溶入到中国美学的各个领域,诗文不再是功力附庸的工具,而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此外,与汉代总括宇宙、穷尽事物来表现无限的方式不同,“以形写神”“言不尽意”,用有限来表现无限成为当时的重要的美学原则。现代设计大师中,在将传统水墨艺术现代化、艺术对象生命化的应用方面,应该无人能出靳埭强先生之右。如他的“自在”环保花纹纸海报设计系列,中国传统宣纸的毛边和肌理,以自然的变化构成自由的韵味,表现中国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精神。“行也自在”,草书的“行”字与僧鞋、云、山共同营造了一种大自然中悠然自得的心境;“吃也自在”,通过对“吃”字中的笔画进行变形,好似小虫在啃树叶,表现万物自在的生态;“坐也自在”,稳重的“坐”字,并以天然的石头与小蛙搭配,引发出对自在的生活的思考;“玩也自在”,流水形状的“玩”字,点缀些嬉戏的小蝌蚪,主题的意境跃然纸上。物质的气被精神化,是中国“气论”的本质特征,这与中国人“重神轻形”,把神或道视为宇宙、世界和人的生命本体的思想是一致的。气为生命之力,韵为生命之风姿,在现代设计中能把握好这一点,也许作品就能真正做到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了。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在长期分裂和连绵战祸的魏晋时代,宗教再一次被统治阶级(门阀士族)所利用,一方面巩固其统治,另一方面麻痹被统治者:使其在信仰中解除苦难,祈求来生幸福。雕塑艺术继秦代兵马俑后,第二次达到巅峰。当时宗教艺术的审美理想和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是一种反理性的宗教迷狂。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被统治者在痛苦中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它们的喜爱,展现了一个高于人间的悲惨世界。因为信仰的需要,雕塑一般身躯高大,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是魏晋时期理想美的集中表现。政治逐渐安定,雕塑进一步中国化而发展进入到了盛世空前的第二个阶段——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渗入佛堂,宗教服从于政治(与西方不同),雕塑的人物形象、题材和主题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人物形象来说,方面大耳、健康丰满的形态出现了,佛像变得更具人情味和亲切感,它们关怀现世,更愿意接近世间帮助人们。从题材方面看,唐代多以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画面高于人间但又不离人间,是以皇室宫廷和上层贵族为蓝本的理想画图。唐后期、五代至宋代,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社会上层广泛追求享乐、奢华,宗教艺术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雕塑也发展到它的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禅宗压倒佛教,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兴趣加浓,使壁画中人物退为次要,而着力描绘热闹繁复的场景。虽然反理性的宗教迷狂被具有观赏性的现实生活所取代,但同时也感觉失去了一切宗教的精神,画面显得毫无生气,简直像影子或剪纸般地贴在墙上,图形化概念极为明显。从天上人间的强烈对比到它们之间的接近和谐,到完全和为一体;由接受和发展宗教艺术到它的逐渐消亡,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复杂的过程,但艺术思潮和美的理想在这种发展变化却完全是合乎规律的。联想到余秋雨的《莫高窟》,我扼腕叹息久久不能自拔。文中道士只因莫高窟中佛像面目可惧,不符合他的审美观,就将它们廉价转让。他哪知道,这些恐怖阴冷、面目狞厉的佛像背后蕴藏了怎样一段苦难悲壮的历史?那是对当时压迫剥削的无声抗议,是当时吸引、煽动和麻痹人们去皈依天国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当时那个民不聊生社会的美的理想的集中体现。可见,对传统艺术发展史的无知是不行的,把历代数百年之久的中国佛教艺术当作一个混沌的整体对待也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唐代之音:两种盛唐美学下的诗歌与书法《美的历程》第七章和第八章“盛唐之音”“韵外之致”介绍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不同时期的各自艺术特色,以及儒道禅哲学体系对艺术审美意识、美学主题、人的心情意绪所造成的影响。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士人阶层取代关中门阀,由考试而做官,突破了门阀地主的垄断,为广大的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初唐时期,对外是开疆扩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统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洋溢在文艺中,充满了对人间现实的肯定、憧憬和执着。唐代典型的艺术代表就是诗歌,它随时代的变迁,由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为初唐最高典型的少年的清新歌唱。其实,这些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悲伤,是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和对广大世界无限性的感伤和留恋。所以,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少年感伤期之后,就是奋发勉励的具体行动期了——盛唐。在欣欣向荣,处于上升阶段的社会氛围中,知识分子们满怀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对事功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但又纵情欢乐,恣意反抗。所有的这一切,怕只能出现在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盛唐时代了吧。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经济仍然处在繁荣昌盛的阶段,并未走下坡。可惜中唐社会的上层风尚却因此日趋奢华,贪图安逸和享乐,书生进士也日益沉浸在繁华都市的声色犬马、舞文弄墨中。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世俗地主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多元化的全面开拓和成熟,致使文坛艺苑百花齐放、名师辈出。但就美学风格看,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开始染上了一层薄薄的伤感和忧郁,充满退缩和萧瑟。步入晚唐后,国力进一步衰退,诗歌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逐渐向词过渡。诗与书法在唐代达到顶峰,但在“乐舞精神”和“恢弘法度”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的影响下,形成了两种唐代美学:有着音乐美的李诗和草体与有着规范美的杜诗和颜字。如果说前者是盛唐美学的突出代表,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与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于形式,无可效仿的天才抒发;那么后者可以称得上是中晚唐的典型范例,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艺术特征是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与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效仿的格式和范本。这两种美虽然分别代表了“自然美”和“人工美”,但这两派人的艺术作品都具有那个时代元气淋漓的力量和气势。中唐以后,皇帝英明不再,仕途顺利不再,天下也太平不再,一个深刻的矛盾开始酝酿。知识分子一方面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希望“兼济天下”,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的不清明,他们又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希望能“独善其身”,从人世逃遁退避。这种对人生态度的追求、人的心情意绪成了当时艺术和美学的主题。苏轼正好是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他将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追求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甚至将禅道境界引入作品之中。与六朝时期门阀贵族的退隐不同,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传达出来的那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并把这一切提升到某种透彻了悟的高度。后人对他的艺术理念褒贬不一,但无可否认,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元以后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唐代线的艺术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具体到在当代设计中,体现的就是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北京申奥标志为例,设计师紧扣运动的动感要求,采用了一个形似运动的太极拳师,使标志充满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趣味。动为气之核,情为韵之本,充满乐舞精神的设计更能使人们在情感和气韵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美的境界。宋元心态:山水绘画的三意境与诗词曲三境界《美的历程》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介绍了宋元时期山水画的独立与三次发展的背景、原因和意义,突出强调了人的审美意识改变对艺术作品风格的影响;通过对诗、词、曲三者内容和形式的对比,分析了三者各自的境界和美学价值。山水画由来久远,早在六朝就有门阀贵族们寄情山水,但在那个提倡“人的觉醒”的时代,少数门阀士族们只是在政治上退避,山水仅仅是作为背景而进行创作的,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唐前后,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日益获得了自己的现实性格,山水画才真正独立。山水画高峰时期的来临是在北宋后,多数地主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发生变异,他们由农而仕,村居成为他们荣华富贵的心理需要的替换和补充,他们选择的是社会性的退隐,开始陶醉于山水风景之中。山水画的意境美在宋朝之后经历了三重发展。第一次是在北宋时期,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无我之境”的自然之美。“气韵生动”这一审美标准推广和转移到山水画领域,一方面强调“气韵”,以之作为首要的美学准则;另一方面又要求对自然景象真实描绘与抽象概括统一。这种基本塞满画面、客观的全景整体性的描绘自然,给予人们宽泛、丰满而不确定的审美感受,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主要是通过纯客观的描写对象,最终传达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第二个阶段是在南宋时期,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忠实细节和诗意追求”的两种意境之美。这种迁移变异的过程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追求细节真实和对诗意的提倡。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讲究的是“虚实相生”和“言外之意”。与诗文发展趋势相同,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日益成为整个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和特色。可是,它仍然保留了比较客观的态度,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尽管比北宋山水远为自觉和突出,但基本仍从属于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的前提之下。第三个阶段是在元代,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有我之境”的主观之美。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元代的在野士大夫知识分子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文人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异常突出,极力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其次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也就是笔墨本身。水墨画从此压倒青绿山水,居于画坛统治地位,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创作者的主观心愿罢了;线的艺术也被推向了最高阶段,它是自然界所不具有的,人的意识的表达。再次,“文人画”将诗书画汇通。诗占据很大的画面,有意识地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篆刻的章,构成了中国画的基本组成要素。元曲与唐诗、宋词同地位,而三者也恰好约略相当于山水画的这三种境界。诗言志,多“无我之境”;词抒情,追求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多“有我之境”;曲畅达,大都是非常突出的“有我之境”。设计师要做到从“无我之境”过渡到“有我之境”,在艺术作品中抽象出自己个性化的表达语言是非常重要的。田中一光对于表现具有日本风格的几何图形进行了最大可能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其为《print》所作的封面设计中,他只用圆和半圆描绘了日本歌舞伎的形象,没有丝毫多余的成分,美妙和谐又富有节奏。几何图形不仅是抽象的形体,而且蕴含了精神,是一种明显的日本风格特征,在设计的语言尺度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去达到对于一种完整的精神性世界的显现。“有我之境”的表现手法,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道,更能赋予作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明清趣味:市民文艺中诞生的小说与戏曲《美的历程》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介绍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后,市民文艺的产生以及这种世俗文学的审美理想对传统诗词歌赋的影响——小说和戏曲的诞生。哲学是时代的灵魂。明清时期,作为儒学异端出现的具有近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和作为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的哲理思辨性质的进步学派,虽然差异明显,但客观上却不谋而合地毁坏、批判了封建统治传统,新的文艺门类小说、戏曲占据了艺术的中心,完成了艺术重心的转移和审美趣味的变迁。市民文艺首先归结于对市民生活的肯定,趋向于俗,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明代中后期,社会酝酿着重大的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表现为反抗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核心是“有我”,以心灵觉醒为基础,真实地提倡自己的“本心”,摒弃一切外在教条、道德做作,它的感慨和抒写明显带有更为近代的日常气息,与世俗生活和日常感情是更为接近了。这是小说发展的第一阶段。清初,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为古典主义,作为明代新文艺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不但没再发展,而且还突然萎缩,浪漫主义演变为伤感文学。这是小说发展的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乾隆时代繁荣解放的时代相去已远,眼前是闹哄哄而又死沉沉的封建统治的回光返照,人们对现实状况痛定思痛,作了较为广泛的揭露和讽刺,从而由感伤主义走向了批判现实主义。明清小说世界林林总总,归纳起来可以看到三个显著地特点:普遍地展现了旧的制度的内在不合理性;热情地歌颂肯定着对不合理制度的反叛的合理性;从古典文化的根本原则出发,对裂变因素和反叛事实在制度内进行整合。《聊斋》三部曲,观众对其评价是江河日下,我认为这与剧本的好坏和影片的拍摄手法无关,是导演对作品内涵的深刻诠释以及观众对作品内在意蕴的理解不够。《聊斋》在其曲折离奇的浪漫中渗入某些伤感意绪。作品所悲哀的,主观上也许只是科场失意,含冤去世,客观上这种伤感却充满了那个时代的回音。正因为人世空幻,于是寄情于鬼狐,“现实只堪厌倦,遐想便多奇葩”。这种深刻的非自觉的伤感意识,构成了聊斋浪漫故事的美丽。这不是用“愤世嫉俗”之类所能简单解释的。现代人之所以不能理解,是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不能感同身受那段感伤的历史,因此一定要具体的历史的对一件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国学经典正在一遍又一遍的被翻拍,一次又一次的被播放,可是有多少导演真正通过电视剧向观众诠释了文学作品所暗示的政治变故,有多少导演是在全面仔细地分析作者的生活背景之后对作品进行的深刻的叙述,又有多少观众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深刻内涵呢?怕只怕人们在过渡追求唯美刺激的视听语言中,抛弃了文学作品的精髓。

借来一读

知道李泽厚是很早了。记得一本书里面讲一则80年代的北大逸闻,李泽厚在北大演讲完之后,有两个同学一直追出了几公里,去问问题。留在脑海里的,是北大学风之佳,李泽厚名声之盛。现在才有机会读了他的《美的历程》,借的隔壁永昕的,读完了。另一本《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因为是自己从网上下载的,都几个月了,一直停留在第12页。第一个感觉当然是文笔很好,尤其考虑到它是在文革浩劫后不久的1979年动笔、1981年首次出版的。或者用另一句话说,《美的历程》是形容词的《美的历程》。“狞厉可畏乃至稚气妩媚(的早期青铜器)”,“(周代金文)圆浑沉雄”区别于“(殷代金文的)尖利直拙”,“(词境)尖新”“(诗境)厚重”而“(曲境)畅达”,“(屈原)忧愤”、“(李杜)豪诚”、“(白居易)明朗”、“(柳宗元)孤峭”,“典雅骀荡(的浪漫之花)”……没有了准确华丽的形容词,这本书的魅力要少了三分之一。从审美的角度,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以来的艺术史和文学史;联系社会背景,剖析时代氛围对文艺的影响,甚至总结出某一个时代共同的文艺特征,而不是各自在各自领域埋头考据论证、自说自话,确实是有打通全局、豁然开朗之感。不过,窃以为,作者分析时代精神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如果不是多少有些主题先行、失之于牵强武断,那也是考虑到篇幅体例、以至于失之于简单抽象了。作者引证广博、评析精到,这本书作为中国文艺欣赏指南,也是完全胜任。当然,如果是对照专门的美术史或者文学史来读,那可能就更好。

大师教授的中国美学课程

这本书买了3年了,最近才拿出来翻看,竟然欲罢不能。最近很少遇到这么吸引人的书了。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可以当作是中国美学历史的通俗教材,李泽厚老师用大气磅礴的结构,和灵巧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经历了一次中国美学之旅。更加重要的是,这本书直接反映的是每个时代的社会气质和人们的内心的感受,将美学的产物直接建立在人们内心映射的基础上。从青铜时代的狰狞之美,到先秦的思辨之美;从魏晋的佛陀的超脱清丽,到盛唐的大气激昂;虽然每每只是点到为止,但是韵味长存。

《美的历程》每章每节都有新东西

《美的历程》每章每节都有新东西 2012-7-7 10:50:00 来源:易文网 作者:李泽厚 刘绪源http://www.ewen.cc/cache/books/229/bkview-228626-689733.htm李:按出版顺序,之后就是《美学论集》,那是1980年出的,把五十年代有关美学的文章都收进去了。   刘:2005年您来上海时,有人问您哪几本书是您最重要的著作,我开玩笑地说,我来代您回答。我说的是《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和《历史本体论》,虽然这三本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以为,它们开创了您的三个学术的领域,即思想史、美学和哲学本体论。   李:编《美学论集》时,我正在编辑大《美学》杂志。是上海文艺出版社郝铭鉴来组稿的。他大概也退休了吧?那时还是很年轻的。   接着就是《美的历程》了,1981年出来的。它居然能一直卖到现在,整三十年,这也是我意料之外的。   刘:《美的历程》可能是你影响最大的书。   李:那一本影响确实大。包括在台湾,出了三种盗版。我的书台湾都有盗版,因为当年禁止出版大陆书籍,作者名字也改成“李厚”,“解放”改成“沦陷”,“阶级斗争”改成“阶级争斗”,如此等等。   《美的历程》出来也挨骂,各种骂法都有。有人说水平极差,有人说根本不应该出版这种书,有人说有几百处错,我问他,他说包括标点符号、手民错漏等等,可也没有几百处呀。但就是惹恼了不少人。我干脆不改(当然少数两三处错漏和“奴隶制”、“封建”等字样改掉了),就这样,随你去说吧,不料一晃竟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冯友兰、胡绳、刘纲纪、包遵信,还有你们上海的章培恒都说了好话,大多数学者保持沉默。   刘:不过你这个说法一出来就比较清楚了:你这是“审美趣味史”。这就没有什么好骂了嘛。他们有的是搞艺术史的,艺术史有自己的一套规范的搞法,就感到你这个不规范,踩了他们的线了。   李:我早就讲过这不是艺术史。因为艺术史要讲形式,不讲艺术形式的具体演变,那不是艺术史。你讲山水画,就要讲画法、风格、线条、笔墨等等是怎么演变的。我这是趣味史,所以我从历史、社会、思潮等讲起。   也的确没有人这样把文学、美术、考古,统统放到一锅煮。有文学史、艺术史等各个门类的史,以及美学史,就没有《美的历程》这样的审美趣味史。   刘:现在可以回顾一下,这样的构思是怎么形成的呢?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   李:因为我熟悉的还是历史。中国历代的皇帝除元代外,当年我都能背下来。对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和好些人物很清楚,对社会文化情况也较有了解,加上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我就这么写下来了。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现在已经变成常识了,但那时并不是常识啊。如“龙飞凤舞”,本是现成词语,用来讲远古,却是我想出来的。每章每节都是我想出来的。写起来很快,但积累好久了。 ***********************************************最近读完章培恒所写的《读<美的历程>》一文,对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有不少帮助。文中提出李泽厚在这本书中的不少独立见解:1. 关于封建社会的划分,李的“魏晋封建说”和郭沫若主张把春秋战国之交作为封建开始的主流分法是不一致的。2. 关于汉赋。在最近三十年的文学史著中,汉赋的价值也许比魏晋文学还低,被加上了“形式主义”之类的恶谥。李却说:汉代文艺“极有气魄地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意或无意地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作为人的有机或非有机的躯体而表现着的。”“在一个琳琅满目五色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汉赋也应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正确估计它作为一代文学主宗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我看来,李的分析,远比那种把汉赋归结为“形式主义”的观点深刻。因为,汉代大赋确实存在着深厚、沉雄的美(现代的许多作者之所以不能感受到这一点,主要是由于文字上的障碍)。这是“形式主义”说根本解释不了的。3. 关于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对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诗歌应“为君为民为务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一般文学史著作是大力赞美的,李却批评说:“文艺既然被规定为伦理政治的直接的实用工具,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成规律被抛弃一边,这对文艺的发展当然没有好处,迟早必然要走向它的反面。”这说得何等中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乐府运动的局限所在。等等。章培恒一文见于《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一书中。本人认为若结合蒋勋的中国美术史24讲一起读此书,实乃幸事。

很享受

一直看的都是考试用书,专业用书。突然看完这一本,真的是神来之笔,天作之合。很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美中不足,只是pdf版的,许多图片还要去网上现找,才能略晓一二。美的历程,很有哲学意味的审美,见解很独道也了解了自己一些的想法,原来一切都是遗传来的...怪不得~也了解了一些伟大的家们,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所谓的圣贤...很享受~

论猿猴变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这本书,我翻了很多遍,来来回回,爱不释手,我不得不说书中的插图实在是太精美了!一口气把中国古代第一流的国宝级艺术品浏览下来,这简直比去首博看五千年国宝精品展还要过瘾啊!这确实是本一流的图画书!建议李泽厚把文字去掉,用铜版纸精心印刷成一本画册,这样我会考虑在清仓打半价的时候去买上一本。但是除了那些精美的图片我确实不知道该谈些什么,文字读起来味如嚼蜡,不过辩证的来看这反倒促进了我的睡眠,一页之内必见功效,为此我曾考虑过用其代替原来的英语六级成为新的枕边书,可再次辩证的发现等待我的漫漫长夜将是一个如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噩梦之后,还是决定将此书速速还回图书馆。不过话说回来,文采的好坏与天份有关,我们怎么可能过分苛刻的要求这位先天不足伪大师呢,再怎么人家还起了一个让人如此荡气回肠的名字——“美的历程”呢。哦~~美的历程~~多么美的名字啊!这多少让我想起了那句俗话“女大十八变”。偷窥一个小黄毛丫头如何蜕变成一个花枝招展的少女,这多少激起了我心中那一小部分阴暗面。伪大师再怎么也是大师,连做学问也会抓住人性弱点来增加卖点,太牛了!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借来这本书,趁一天寝室没人的时候,偷偷拉上窗帘,关掉大灯,轻轻的把台灯调成那种暧昧的暖橙色,然后兴奋的打开这本“美的历程”开始看。可读着读着,发现这位李先生并不像我那么龌龊,想必还是个共产党员,觉悟就是不一样,见解更富于科学精神,竟然把“美”当作“猿猴”来写——“论猿猴变人的历程”(或“论猿猴变美的历程”),论点明确、证据确凿、结论也同样斩钉截铁、铿锵有力、丝毫不拖泥带水!“人就是猿猴变的!猿猴变人非常美!!!”我被大师的风范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有在心底弱弱的问一句,“猿猴哪儿美了”?这个疑问渐渐变成了我的底线,我不能认同我的老祖宗被写成像猿猴似的那么优美,我更希望她是大姑娘。为了坚守我的底线,我放弃读完这本已经被赞誉添的满坑满谷的“好书”,与其变成猴我宁愿不做他的“好学生”。凑巧便秘之余翻开一本叫《艺术中国》的书,文字平和,内容均衡,不再感叹“变猿猴”或是“变姑娘”,而是跳出来以史说史,严谨而从容。顺觉五体通畅。而我所看到的中国艺术史纲,并没有李伪大师那样伪善的诗情画意(这让我一直怀疑他本是想写散文),所以打死我也写不出他那样自high过度的文章。鲁迅曾说,打开中国的书,通篇都只写着“吃人”二字,而我甚至连“人”字都看不到,只能看到“权”字,权力魔杖在谁手里谁才有话语权,文化艺术被这些人把得严严实实。所谓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史,其实只是权力者和权力阶级的艺术史,这样的史观作为草民没有丝毫的认同感。民间基本没有什么东西被认为值得写进美术史。甚至连所谓具有独立见解和良知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大夫,也假装抱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空抱负,而丝毫无暇去看悲苦的老百姓一眼。这些人只不过是些自恋的意淫狂,得志之时便出仕做官,不得之便出世作仙,一切都是为了能自圆其说。长在眉毛下面的两个东西患有严重的选择性失明,不是大山大水,就是梅兰竹菊。而面对中国四万万老百姓的颠沛流离,生灵涂炭,立即双眼紧闭,说“我只能看到我喜欢看到的东西。”这论调可能会使一些人撇嘴瞪眼,并用气囊带动肌肉发出一声中气十足的嘲笑,并且嘴角决不上扬。因为这正是一种叫“狗”的动物的标志性动作。忠诚是狗的本性,这种本性达到及至的叫癞皮狗,而主人却无所谓他是什么样的狗,他可以一边吃着狗肉一边玩着他的宠物狗,还一边味看家狗来啃他吃剩下的狗骨头!中国艺术中缺少有对人的关怀,就是因为那些狗只关心自己和自己的主子,什么叫狗改不了吃屎,这个“屎”就是中国美术史的屎!这样的结果不知道应不应该感到悲哀。而西方呢?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大同小异,都有过荒唐的历史,但是有些民族会自己走向开化,从自我反思中诞生理性启蒙和人文关怀。早在希腊时代,一些先知的思想家就已经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之后虽经历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但从文艺复兴开始人们科学理性开始启蒙,人权思想也随之深入人心,此时从艺术家的作品已经可以看到人性的反思和批判。而在自由理性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进入高峰,现代形式的民族国家在西方逐渐形成的时候,同时期明朝的中国人依然把精力和生命浪费在儒家种种无聊的礼仪和形式之上。全国一片八股文的吟诵之声,儒家在此时已走入死角(朱熹理学),儒学旨在把所有人变成一只循规蹈矩、忠诚听话的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严重束缚。虽然如此,在明朝还是在民间出现了文化艺术的高潮,而这决不是明朝的政治体制的优越造成的。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居然还会有人会为明朝大唱赞歌,还假设没有满族人的入侵,让明王朝继续发展下去,在中国会自己诞生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并与欧洲一起雄起于世界。我真想替他再“汪汪”的叫两声。首先,假设这个毫无意义。其次,如果顺着这个观点来说,我认为满族人的趁虚而入恰恰可能是中国的幸运。明末中国的疆域已经萎缩到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内宦官专政,恶名昭著的锦衣卫、东场、西场,让中国成为一个人人自危的特务国家,而内政改革根本无望,这样下去等到西方列强注意到这块肥肉之后,中国将一定会被瓜分,中华民族将成为丧失国土的犹太民族,而又没有犹太人那种强烈宗教感情作为向心力,中国将永不的复国的希望。而比起明朝朱姓的皇帝,姓爱新觉罗的却明显更会治理国家,在大黑暗时期,居然奇迹般的为中国带来了新的黄金时代。仅勤政一点姓朱的就无话可说,爱新觉罗氏历任皇帝几乎没有一个不日日早朝亲政,而朱姓的皇帝却一个比一个荒淫无度,其中的魁首朱翊钧竟二十六年龟缩在后宫,没有上过一次朝。明朝如此的断头政治下如何能诞生出所谓资本主义呢?而资本主义又能和民主政治搭上什么关系呢?如今资本主义的中国无法自己诞生出民主,就跟明朝无法自己诞生出资本主义是一样的。话题又扯远了,回说我们的艺术史,我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难免会出现局限性,因此文化更需要包容性。文化繁荣不是一家独大,而需要多元并存才会繁荣。中国政治格局自春秋战国以后习惯于中央集权,文化也习惯于大汉族主义的一元文化,对此我们是否应该庆幸我们古老的文明尚且能在全球化的今天苟延残喘,而没有像很多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样灭亡,但这种局面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文明有多么强的生命力,也许正是历史中幸运的成分让我们留到了今天,汉文明发展到明末已经看到了强弩之末的影子,坚守那样固步自封的传统不会为其带来新的发展,反而再受到外部刺激后就会从内部自我崩溃,就像五四到现在中国人自己对自己文化的否定一样,这样的结果只会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加矛盾和迷失。也许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多元的包容外来文化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一方面日本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老师。所以坚持与改变可能是艺术家一生要做的功课,而这并非是本书告诉我的。

浅见

李泽厚先生有很深厚的文化根基,《美的历程》一书写的不肤浅且浅入深出。不管是专业的文化学者还是对于美学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都可以从中受益。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从书中看来,李泽厚先生对于佛教哲学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所以讲到佛教艺术一块的时候难免有点言失偏颇。但是总的来讲《美的历程》瑕不掩瑜,有作者的真知灼见,不失为一本好书。

美不是历史的附属,品“有意味的形式”

关于这本书,你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读。既可以当做普及美学的启蒙读物,随着李泽厚富有哲学意味的笔调来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品进行一次巡礼。也可以,把它当做“旅行”的指南,穿梭在博物馆,遗址等地方的时候,拿出来细细比对一番。就好像我认为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应该作为中学生历史教材的一种异样。写美学的世界,这一本《美的历程》同样有这样的价值。只可惜,这只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了吧。当然,第一次读这本书,只能是走马观花的欣赏一番,书中许多深奥的理论和美学观点也需要在以后更认真的领会。但这书对我的震撼也是不言而喻的。原来自己看过的中国古代艺术品都是一种冲着名气,人云亦云的看法,或者知识想到这个艺术品所在历史中的故事,艺术只是历史故事的一种附加品罢了。站在它们面前,你很难说出“何以为美”的道理,因此,也就错过了许许多多。而这本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普及这些知识,而是给你打开了一种用“美学”的角度看世界的方式。所以相见恨晚。李泽厚先生的两种观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一是他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论断,我们国家的美从单纯的临摹,如象形文字,知道以线条为主要基调的书法艺术。虽然简化,但是美的光芒却越加精彩。第二,有点马克思的观念指导的意味,也就是在一个大环境下,各种美的形式都体现着同一个主题。虽然他们表达方式不同,但从中找到共同之处也是颇有意味。就像汉广阔的气势之说,既表现在汉赋中那种铺排,在雕刻上汉画像石上各种层次的交汇也同源于此。只可惜,今年在陕北看到东汉画像石的时候,自己什么也没有看出来。看来,真的是相见恨晚呀。这是一本反复要看的书,告诉你,美就是美,不是历史的附属品。

美的历程之中,你我同在

第一次听到李泽厚这个名字是从易中天教授的一个电视采访之中,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大家的名字,是黄仁宇。黄仁宇先生是讲历史的,历史本来就充满了戏剧性与未知数,表述起来可能引人入胜的几率更大。但是说起美学,这样一门充满哲学性与社会性的学问,相比于历史,能把它讲解的通俗易懂,又不失学理风范的确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但是,李泽厚先生的这本《美的历程》却真的能叫人读过之后意犹未尽,拍案叫绝。泱泱中华,驰骋万年,对于非历史专业的普通人,对于中华文化的常识大多都是从书本上那些泛黄或者模糊不清的文物图片之中领悟的。然而,在学校开设的语文课,美术课,音乐课等等,从来就没有过引领着学生提纲挈领地对中国的美学文化进行一次巡礼,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就更不可能了。因此,尽管这本书出版已近而立之年,但是它仍旧散发着浓厚的启蒙气息,指引着翻开此书的读者找到打开中国传统文化之门的钥匙。当然,一本经久不衰的名著,于其自身的学理价值与意义之外,一定会有一些能够突破樊笼,使人得到意外收获之处。李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中华文化的“实践理性主义” 。在读此书之前,我从来未曾意识到一种民族特性居然会对本民族的审美情趣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尽管是从它对政治、经济及思想层面传到到制作工艺和手法上的。不同的民族性造成了不同审美情趣,从而反影响社会心理与思潮的发展,正如力一样,相互的作用之中孕育着新的文化,新的形态,新的美学。美的历程,不在乎结果,更在乎于过程。也许这本书不会带来什么物质上的流入,但是却能更好地引导我们了解自身,毕竟你我都是美的历程中的一分子。

心里之旅

《美的历程》本科的时候借图书馆的书,看了一下,看的比较潦草。。所以从当当上买了本,现在在好好研读。确实是本好书,至少能从作者提出问题的角度,重新审视华夏文明的美。李先生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而是提出了别人的意见,以自己的角度出发,这个偶觉得很好,至少在看书的过程中,能听百家。对中国文明及文化的理解,也更深了一步。至少以后再看到那些鼎啊、瓷器啊啥的,不会觉得无聊与无力。加深了自己的修养!

多好的书呀。

你见过夏商周出土的文物图片吧?那些抽象花纹的陶罐们。你一定也见过明清山水画和家具吧?你肯定也见过唐三彩、宋代或清代的瓷器珐琅器什么的吧?美不美?你是否跟我一样觉得它们的美大相径庭毫无关系?可是想不到它们的美丽其实紧密相关一脉相承。世界闻名的哲学家李泽厚说,中华民族的审美从文物、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以时间为轴来说,远古是神秘的美,青铜是狞厉的美,先秦为理性的美,楚汉是浪漫的美,魏晋风度美;雕塑从南北朝到唐宋有虚幻、思辨、世俗三种意境,诗词曲从唐宋到元大气浑厚、细腻精致、浪漫三种意境,山水画在宋元的有“无我”“精致与意韵并存”和“有我”三种意境,明清文艺更有浪漫世俗、伤感、批判现实主义三个阶段——中华民族的美的历程原来这样如血脉流淌!李泽厚对不同美的感受描述很有区别,例如他说青铜器的美是狞厉的,想想那些张牙舞爪的青铜面具果真如此;先秦的美是理性的,是啊,从神鬼说到了百家争鸣的儒道法,真是从蒙昧到理性;汉代的美是浪漫的,那些美丽的漆器、夸张的陶佣,想象与现实并存的砖画也果真如此。而同样针对一种美,他的解释又相当易于理解,这与其他评论家大不相同。例如评价初唐巅峰诗作《春江花月夜》,闻一多说:“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阔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其实除了“更寥阔更宁静”六字外,我不是很能理解他的观点。但李泽厚说,“这诗是有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觉醒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怅惘和留恋……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感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是不是更晓畅明白!这些内容都收录在李泽厚的一本书中,叫做《美的历程》。本书从头到尾都是逻辑,都是理论,但是因为语言通俗举例及时而很接地气。同时作者有自己的好恶,读完全卷你能鲜明感受。每一个历史时期,李泽厚都将其美与其特定历史背景结合,交代美的演变的缘由,演变的方向,经济、外交、政治都与美的形成息息相关。李泽厚高屋建瓴而又收放自如,不愧是大师。本书单是三联书店2009年7月首次印刷后历经20次重印,不是没有理由哒!

再读美的历程所感

李师的美学评论,特别是关于美术史(包括书画史,雕塑史一类)的评论,多从整个意识形态以及文学、哲学的角度进行的思考,而对于图像本身的风格分析以及图像学方面,却很少涉及。而且往往用文哲的美学观念去对艺术史进行总括,事实上他对北魏艺术以及宋元山水画艺术的评价,乃用少数的案例去概括全部,就显得有些促狭。不过整本书气势逼人,倒是本怡情的好书。

我有电子版

上传到博客里了http://booktown.blogbus.com/logs/39422564.html喜欢的朋友自己下载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高中历史书的第一课就从中国古代文明开始讲起,长篇累牍地讲述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变迁。得出的结论异常简单:器物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器质地坚硬、易采集,溢美之词基本全献给了铁器,青铜器被戴上一顶叫“历史局限性”的大帽,中看不中用,简单配两张图上去,至于青铜器上画了什么就别指望老师给你讲了。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把青铜器独立成章,承接“远古时代”启“先秦精神”,并将其作为一种审美趣味进行解读,把青铜艺术狞厉之美的本质归因于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体现了“客观历史前进的超人力量”。同时引用郭沫若的观点,将青铜艺术分为四个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社会背景下审美趣味的流变。读完“饕餮青铜”这一章节,我忽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去品味和把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远不能代表历史的全貌,艺术的发展脉络同样也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由于后者体现了更多人民的审美意志而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中国人读历史喜欢钻研帝王之术、能臣之道,总希望从书堆中找些能为现世所用的经验教训,而“美”的历史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作者在引言中说道:时代精神的火花凝练,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是人一唱三叹,留连不已。如果说历史上波涛汹涌的政治斗争体现的是中国人的计谋和对人性的拿捏,那么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则是对中国人心灵美的诠释。可惜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很好的审视过这些,更别说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了。文化大革命、林林总总的旧城改造运动,无一不是对艺术的蓄意摧毁。如果前者可以解释为革命年代的狂热和无知,那么后者就是赤裸裸的以发展的名义搞破坏。姑且不谈艺术本身的美感,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数千年来的审美积淀,正如结语所说:美的历程是通向未来的。而由于我们的无知和鲁莽,对艺术的敬畏和欣赏又夫复何言?延续千年的璀璨艺术文明是否真的会在我们的手中戛然而止?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式的教育只会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价值判断,至于“为什么”则从来没有“为什么”。美术老师说《韩熙载夜宴图》画得好,为什么好?因为老师说好。审美教育的缺失使我们只得审丑,我们早已不具备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高考语文考古诗词鉴赏竟都能有公式的套用:某某字用得好,化静为动,描写了一副什么景致,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情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但话又说回来,欣赏美的眼睛是单纯的教育无法赋予的,同时还有赖于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素养的养成,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不敢说《美的历程》我究竟吸收了几何,但至少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心甘情愿地匍匐在地,静下心来接受古典艺术的熏陶,沉醉于一个细腻精巧的世界,一种如手淫般的快感被躁动的细胞迅速释放:中国文化,你丫的怎么那么撩人?忘了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艺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大意如此,原句记不清了。希望更多的人能看看这本书,补上一堂迟来的艺术课,体验一下你一直以为无聊的中国文化——其实真正无聊的是大家受的教育,人家可是很无辜的喏……这年头,看妞都要懂审美,一双能欣赏的眼睛必会看到更多妙不可言的精彩。

几句感受而已

对于理科生,读这本书是种挑战,至少对我是这样.对于文学和中国文化我还是挺有兴趣看的,如果作为了解,这本书很有条理且内容广阔.深读,就有点难度了.不好意思没有作一些关于内容的评论,只是想先记录一下.

走过美的历程,也是走过了中华的历史

这本书的确是一本经典好书,即使成书是在三十多年前也毫不过时,这才是好书的标准之一,看之前有点未看先退的感觉,因为上了美学课感觉不太容易理解,或许因为我是俗人一个。不过越看越能够感觉到中国文化形形色色的美,直到看完书,才理解美学课教导的崇高和优美的内涵,现在确实很佩服李泽厚,他的文字能让一个对美学迟钝的人也随着他的讲述感受到大美!《美的历程》帮我解答了心中的疑惑,以前比较不理解为什么西方各种宗教各种信仰,这情况在中国似乎找不到,中国确实有佛教道教之类的,但信仰的人只是少部分,原来,我们也是有信仰的,只是时间提早了好多,随后就慢慢演变了。常看到考古发现的那些原始的器具,上面有各种花纹,以为只是装饰品,其实里面都包含着种种信仰,比如鱼纹、鸟纹、饕餮纹、青蛙纹,这些动物本是氏族的图腾,将之画上去是十分虔诚的,时间演替,最后成为或波浪或曲折的条纹装饰。透过那些图画,跟着李泽厚的思路,是真的能够感受的远古时期人们对于信仰的虔诚的,有一种信仰的力量无形中从图画上透露出来,也许,时代变迁尤其是战乱迭起,导致信仰越来越微弱,直到最后变为洪荒传说。我不信那些神奇的东西,但为远古人民的精神寄托而感慨,也感慨时间的魔力足以湮灭很多东西。这种变化历程不只远古的花纹体现出来,还包括雕塑、书画和文字风格。先不去总结它们的变化有几个阶段,我想先说说感受到的。常从电视中看到那些瑰丽的器物,做工精致而美丽,体现在雕塑上就是细腻秀美,体现在书画上精心勾勒,体现在文字上是铺陈旖旎,能看出其中的用心,能让不懂欣赏美的也道一声赞。但是,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体现真心体现感情的东西。比如图纹,有段时期是面容可厉的,但是的确能发现它的崇高美,此后的图纹越来越秀气可爱,但再也找不到图腾带有历史厚重感的威慑力。比如雕塑,唐三彩和明清瓷器都很精美,但是汉代那种动作夸张、人体比例不协调也不写实的雕塑却有一种大气朴实的感觉,在技术上比不上后世,但是气势浑厚,显然有一种美的感觉。及至文字,唐诗宋词都很经典,仍喜欢李白那种自由写作的感觉。虽然唐时的杜甫、韩愈、颜真卿分别给诗、文和字定下了标准,使得美好的东西有规律规则可学可摹,让更多人深层次接触到美,他们的贡献卓著。但是我还是觉得,那种不可复制的美更为难得,不拘束在平仄中,不受格律限制,不需注意主题是否符合政治导向,只兴之所至,就能吟出一首千古绝唱,叫千年后的人也能感受到当时的心情,这种人,这种诗,多好。得再次赞叹一下李泽厚了,他确实对美学很有研究,通过奇妙的中国汉字,将美传递出来,我所学到的是很少一部分,必须要细细品读才能品出美的感受。什么东西都脱不开现实的羁绊,历史洪流展现了奇妙的文化变迁,美的历程在变,审美的标准在变,这些都不是全无规律可循的。时代动荡时经历波折颇多,感悟国仇家恨的机会也多,有素材有体悟,可能抒发感情上更深沉更大气,天下太平的时候,没有战乱和动乱,更着手于细节,感悟自然山水,可能感情上更细腻感伤。直到政治过于压迫,一干文化人没办法做到直抒胸臆,那么只能委婉含蓄的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在词曲中,表达在戏文里了,甚至完全不管现实世界,所有内容在虚拟的小说中体现,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当时的情况。 必须要说,要体味中国的美的历程,要重视国学,有古文功底,许多内容都源于文献记录,诗词曲文都能散发出其魅力,但也需要能理解其意才能感知到美,比如一些句子就把另一些更大气,主题更宏大,如果不懂国学,也许就品不出。在美的历程上,不只要看到美,也要看到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变迁、继承与革新,走过美的历程,也是走过了中华的历史。

The path for people to experience beauty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少得可怜的美学知识,然而接触了这本书后发现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美学,还了解了历史,社会发展,甚至还有作者引用的名家的评价都令我受益匪浅。作者在介绍每一种艺术的兴起与变化,首先会从物质生产,经济发展,社会局势分析,这与高中历史老师所讲的不谋而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也无例外:经济繁荣社会安稳时期,建筑工业就会昌盛发达一些,而社会动荡经济倒退时,哲学思辨,艺术能发展(因为人们需要在黑暗的现实寻找解脱)。因此作者的条理,辨析令我深深折服,也让我更加渴望的看下去。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勾画着中国传统文化画艺术,从远古的图腾到唐诗宋词到戏曲,让我领略了华夏美的真谛,深深折服于古代人的智慧。虽然本文跨度长,篇幅有限,有些地方不能一一详述,但简单的地方深刻,详细的地方有价值。此书在许多地方都给了和我原来所知的不同角度来分析,例如两汉对生命的热爱,他古拙与气势相杂糅的可爱是以前我未曾了解的,还有关于中唐的五彩,各种各样的发展。此外,还纠正了我以前的偏颇,魏晋时期在印象中一直是暗无天日的,所以料想那时的文化也是充满了愤世嫉俗与绝望恐惧,但作者却给出了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两个小标题,我才了解到魏晋时期真正意味着人的觉醒--人对内心的诘问。在这一大张画卷中,我仿佛看到了伟大祖先们对美的积极追求,在社会背景这个大熔炉中,人们在适应它,承受它,却从没停止过对美的探索,从外物到自身,又由自身到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展着,进化着,永不停息的美的历程。

独特,犀利,经典

很惊奇于作者用纯黑作封面,最初是在天涯上看到有人力荐,买了一本,竟然越看越爱不释手,叹服于作者那独特的见解以及他的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几乎每一句都能让我再看一遍,从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的“狞历之美”,进而先秦楚汉唐宋元明清,难能可贵的是竟然能穿线穿的如此妙,如题所言《美的历程》,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一一呈现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再配以图片,这个历程真的让我一步三叹,流连忘返,读完后,回味无穷。

什么是美

学术味比较重的一本著作,作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在一本16开不厚的书中,从远古时期的图腾讲起,一直讲到明清文学。一共十个章节,基本是按照年代发展顺序来写的,内容很多,远古的龙凤图腾、夏商的青铜饕餮、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离骚、魏晋的人文风度、唐宋的诗词歌赋、明清的文学工艺…… 作者在里面讲绘画、讲书法、讲歌舞、讲雕塑、讲诗词、讲建筑、讲宗教……讲一切美的东西。在建筑艺术一讲中,作者提到其他民族的主要建筑多为供养神灵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清真寺、哥特式大教堂,这是一种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与之对比的中国建筑,除此之外还有宫殿建筑,这是一种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这种说法还是有失偏颇的,事件上最伟大的建筑莫过于宗教建筑和帝王的宫陵,而宗教其实是当时的统治者鱼肉百姓的一种工具,因此事实上并不是神赋予了帝王权利,而是帝王给了神灵存在的权利,而宗教建筑也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明十三陵、故宫等等都是为帝王服务的。中国的宫殿建筑源于庙堂等宗教建筑,例如钟鼓楼、殿顶结构等等。我觉得中西方的建筑区别不在于出世入世,而是建筑样式与材料,如作者提到的堆积美和节奏美,而本质其实也就是石建筑与木建筑的区别,当然也许我和作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作者又提到了自己对中国建筑的认识,中国建筑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他不是一个礼拜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这其实就是上面说的,作者笼统的把外国建筑理解为一个礼拜去洗涤一次心灵的教堂和清真寺,这其实就涉及到宗教的宗义不同,导致宗教建筑的功用不同,中国除了生活起居用的传统建筑,也有数量巨大的宗教庙堂建筑。还有作者提到的南中国和北中国,我觉得这个概念也不是很妥当。当然这都是个人理解的不同而已,对于小说,不同的读者还能有不同的哈姆雷特呢,更何况是对美的理解,如蒙克的《呐喊》在我看来就是扭曲的畸形人,难看至极!什么是美,就是使人身心得到愉悦的东西如此而已,这又要说到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郭德纲遭主流媒体(BAV和他大哥CCAV),曲艺协会Party书记姜昆说要反三俗,什么是俗,靠近老百姓生活的那就是俗的东西,而就是这俗的东西能让老百姓身心得到放松与获得愉悦。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姜昆书记一样把相声说的那么高雅,连名字都取得那么高雅:美女日比,在春晚舞台上大肆歌颂伟大的组织,今年应该让他来领舞亚克西。郭德纲也没干什么好事,嘴巴不积点德,但是我们不能落井下石,更没有权利剥夺他的出版权。但是在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面前,大多数人会站在鸡蛋那边。说远了,说这个的目的是想说不同的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如此而已。

再读一次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对美有作者自己的诠释,评古论今当时读的时候很有种敷衍的感觉,勉强看完,现在有再读一次的冲动

美的感受

曾经有一段时间心情低沉,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独坐床边翻看这本《美的历程》,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好的感觉,那种平静的感觉,竟然能够抚慰心情。尤其是这个版本的书,纸质优良,翻起来特别有感觉。

美的巡礼

还没看完,已经爱不释手,融会贯通了中国美的成长历程,常给人醍醐灌顶之感,边看边不停赞叹,受益匪浅。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知识,清晰的条理和精辟的评述,让我对曾经看过的展览、读过的诗词等等,有了更总体的把握和提炼,是一次升华,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中国的美学情趣,产生了很强烈的共鸣。

中国的美学画卷——国学必读

《美的历程》是唯物实践美学家李泽厚的代表作之一,与《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共同构成了了解美学,尤其是中国美学的三部曲。这三本书的研读顺序最好是《美的历程》(按照纵向的历史顺序,直观地介绍了中国美学发展史)——>《华夏美学》(按照横向的逻辑顺序,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美学传统流派)——>《美学四讲》(最后深入探究美学),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介绍到分析的学习过程。 有意学习中国美学的话,除了李泽厚的书,还要推荐叶郎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个人读了之后,认为讲得更为凝练而透彻。 有意学习西方美学的话,强烈推荐黑格尔的《美学》,刚读了第一卷,就感受到了大师的博大精深。 以往的教育家提过“以美育代宗教”,个人虽不能苟同,但美育确乎能让“人诗意地栖居”,也就是怀着审美态度生活。

读书笔记

一、龙飞凤舞新石器时代的艺术,与其说审美,不如更多的说是图腾。早期传达的更多是活泼、生动、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晚期则转向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原因是母系社会逐渐转向父系社会。进入早期的宗法制,大规模的杀戮开始。艺术更多表现权威的统治力量。陶器的红黑相间的锯齿纹是基本纹饰。神秘怪异。并成为青铜器的前身。二、青铜饕餮青铜器,他们呈现给你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他们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等等,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的反映了“有虔秉钺 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时代。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饕餮形象,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方面又是保护的神邸。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沉淀了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同时早期宗法制和原始社会毕竟不可分割,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青铜器的四个阶段:滥觞期:简陋、乏美可赏。勃古期:成熟期,青铜艺术的美的标本。开放期:走向解体。新式期:新的趣味、观念、标准和理想在勃兴,但是技巧有余,厚重不足。书法:毛公鼎、散氏盘达到了金文艺术的极致。它们或圆或方,或结体严正,章法严劲儿刚健,一派崇高肃毅稚气;或结体浑圆,似疏而密,外柔内刚,一派开阔宽厚之容。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就如同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乐音一般。成为真正“有意味的形式”书法由于接近于绘画雕刻,而为可等同于音乐和舞蹈。并且不是书法从绘画而是绘画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的表现艺术的魂灵。三、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儒家对后世文艺的影响主要在主题内容方面,道家则更多的在创作规律方面,也就是审美方面有了很大的影响。建筑艺术:国外建筑和中国建筑的比较。国外建筑:主要是供养神的地方,高耸入云、指向神秘上苍。 中国建筑:是为活着的君主服务的。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 国外建筑:阴冷的石头。 中国建筑:温暖的木质。 国外建筑:获得紧张的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和激情。 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里,感到渺小恐惧而寻求上帝的保护。中国建筑: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使人慢慢游历一个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四、楚汉浪漫主义楚汉时期更多描绘的是人鬼神共存的世界。天上、人间、地下连成一气。人间生活的兴趣并没有因为向往神仙世界而零落凋谢。相反,是更为生意盎然,生机蓬勃,使天上也充满了人间的乐趣,使这个神的世界也那么稚气天真。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朴,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笨拙的不合现实的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企及的。五、魏晋风度人的主题:魏晋时期,人们津津有味的谈论的并不是功臣名将的赫赫战功,相反,更多的倒是手执拂尘、口吐玄言,扪虱而谈,辨才无碍。重点展示的是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脱俗的言行,漂亮的风貌。所谓漂亮,就是以美如自然景物的外观,体现出人的内在智慧和品格。两汉五彩缤纷的世界(动的行为)让位于魏晋的五彩缤纷的人格(静的玄想)。“言不尽意”“以形写神”“气韵生动”作为美学理论和艺术原则在这一时期被提出。阮籍和陶潜:如此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却产生在充满动荡、混乱、灾难、血污的社会和时代。表面看来潇洒风流,骨子里却潜藏深埋着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忧。陶潜和阮籍在魏晋时代分别创造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一超然事外,平淡冲和;一忧愤无端,慷慨任气。它们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六、佛陀世容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一方面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如醉如痴的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和逃避。北魏、隋、唐、五代、宋,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分3个时期来谈:魏: 黑格尔谈论宗教艺术时说过,这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它们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舍弃,便愈发感受到把这种考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等故事因咯爱宣扬忍受痛苦,自我牺牲,悲苦冤屈也不要忿怒反抗。以换取屡世苦修成佛。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悲苦,生命宛如朝露,身家毫无保障,命运不可捉摸,生活无可眷恋,人生充满着悲伤,惨痛,恐怖,牺牲,事物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公平和合理,也毫不遵循什么正常的因果和规律。于是人们把因果寄托于轮回,把合理委之于来生和天国。北魏的佛像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神采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形成了中国雕刻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人们把希望,美好和希望都寄托它身上。它是包含各种潜在的精神可能性的神,内容宽泛而不定。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冷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它的平静、高超和飘逸。似乎肉体越摧残,心灵愈丰富;身体愈消瘦,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愈睿智、高超。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是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着对沉重现实苦难的不可奈何的强烈情绪。隋唐:由于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佛像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隋塑的方面大耳、短颈粗体、朴达拙重到唐代的健康丰满的形态。菩萨不再向前倾,而是安安稳稳的坐着或者站着。菩萨也有了分工。形象具体化,世俗化。天上和人间不是以彼此对立而是以相互接近为特征。奏出了一曲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幻景颂歌。盛唐后:神像越来越小,人的形象却越来越大,壁画开始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禅宗开始盛行,开始陶醉在思辨和信仰相结合的独特意味中。宗教雕塑,魏以理想胜,宋以现实胜,唐以两者结合胜。七、盛唐之音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饮酒赋诗,纵情欢乐。庄子的飘逸和屈原的瑰丽,在李白的天才作品中确已合而为一,达到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草圣”张旭,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具有弹性活力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绎智遗形、连绵不断,忽轻忽重的结体、布局,那倏忽之间的变化无常,急风骤雨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盛唐的草书不正是这纸上的强烈舞蹈吗?杜诗颜字韩文: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和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效仿的格式和范本。八、韵外之致中唐文艺不象盛唐之音那样的雄豪刚健,光芒耀眼,却更加的五颜六色,多彩多姿。真正展开了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了诗书画各艺术的高度成就。在美学理论上突出来的就是对艺术风格,韵味的追求。文艺中的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更重视作品中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的美。如同宋瓷,细洁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苏东坡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他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人世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得哲理高度。对后期的传统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九、宋元山水意境如果说雕刻艺术的高峰在六朝和唐,那么绘画艺术的高峰则在宋元。这里讲的绘画主要是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人与自然那种愉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宋元山水画经历了三个阶段:无我之境:代表人物,董源和范宽。一写江南平远真景以浓厚的抒情性的优美胜(董)。一写关峡峻岭,以具有某种戏剧性的壮美胜(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在艺术家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的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情感和思想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优雅而精细的趣味在南宋达到最高水平。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下、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被称为“残山剩水”的马远、夏珪便是典型代表。马远的山水小幅中,空间感非常突出,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令人看来辽阔无垠而心旷神怡。北宋浑厚的、整体的、全景的山水,变而为南宋精巧的、诗意的、特写的山水。前者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后者以秀丽、工致、优美胜。两美并峙,各领千秋。有我之境:倪云林比黄公望和王蒙更加能代表这个时期;形似和写实迅速的被放在很次要的位置,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在元代,画上题词作诗,以诗文来配合画面成为主流。一方面使书、画两者同样俄线条美来彼此呼应。更重要的一面,通过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倪元林的作品,几棵小树、一个茅亭、远抹平坡、半枝风竹,这里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在这极其普遍而常见的简单景色中,通过精炼的笔墨,却传达出闲适无奈、淡淡哀愁和一种地老天荒式的寂寞和沉默。诗、词、曲:诗境深厚宽大、词境精工细巧、曲境酣畅明达、直率痛快。诗境厚重、词境尖新、曲境畅达。各有其美,不可替代。十、明清文艺思潮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反映是世俗人情。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情爱成为流行而突出的题材或主题。明代版画的辉煌,戏曲小说的插画所放射出来的光彩是史无前例的。绘画在明末清初,以朱耷、石涛为代表,转入另一个阶段。风格上继续发展着徐渭,简练的构图,突兀的造型,奇特的画面,刚健的笔法。构成了他们作品的独特风貌,强烈的感染着人们。这是直接抒发强烈悲痛愤恨的绘画。

作者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美

听说在八十年代,这本书的风靡达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大陆大学生人手一本,买不到的就抄一本。看完该书,回想起阅读前朋友跟我说的这个传言,觉得的确有可信之处。这部图文并茂的书字数并不多,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一样,阅读本书只是对中国封建王朝中美的历程的一次鸟瞰。全书涵盖了各个朝代以来青铜、文字、书法绘画等等艺术品的描述。作者用他优美流畅的言辞为我们剖析了夏商周时美的独立,又用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勾勒了龙图腾的巫术文化猜想,更不乏对各个年代艺术的比较、中西美学思想的辩证玩味。这是一本美学科普书,相信没有任何美学基础的人都可以读得津津有味,沉醉其中。它没有朱光潜老爷子在美学理论中的“马克思理论口音”,显得通俗但又不浅薄,学术但没有装13。书中的李泽厚只是一位在宏大中华美学中的普通欣赏者,不像那个年代的学者一般崇洋媚外。李先生的解读并非将西方的思路硬套其中,而是从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娓娓道来,点出的是中西美学的差别而不是差距,给出的是人类两种灿烂美学的特征而不是优劣。观点忠实而客观。

one world, one dream

在美的表达的过程中,应该说是人类共同的需要,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个民族,在不同时期都拥有共同的特质:对神的描述,对英雄的崇拜,以及对不能解释的事物的想象,毫无疑问的显示出共性,只是文化的不同,采用了各自表达的方式。在此之前,看了李泽厚先生的另外一本书《论语今解》,李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透彻的理解,表现的十分深刻,也不失当代的调侃。如果可以将美的历程,走在世界的轨迹中,不言而喻,one world, one dream

美的膜拜

一本贯穿了中国历史的专属国人的“科普读物”。它如同圣经般传播着中华文明那令人叹为观止的美。读完感觉自己浅薄,再读更甚~~

记点知识点而已

有些东西说的还是可以的,当成知识点记忆吧1建筑:建筑一开始便是群体性的大规模空间,不是作为单个呈现——》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建筑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接近自然的园林格局开始出现。空间在平面性中呈现出复杂出来。2文艺粗括:汉代文艺重事功,行动,魏晋雕塑重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唐宋山水重心境,意绪,明清重世俗人情。文学上:两汉时文学是宫廷万物,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只不过是皇帝弄臣。处于“倡优犬马之间”。曹丕将文学地位拉上去一点。陆机《文赋》探讨创作心理。建安开始,诗讲究格律化。曹植成就大,是因为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初唐无章法随情,中唐重章法也重情。宋更婉转。词境不如诗境。明清时候,正统古文末端,散文文学出现。童心派,公安派都重实重情。艺术上:佛教影响了人像雕塑:魏晋特别是北魏 ,清瘦,秀骨清像隋朝:方面大耳,朴达拙重。唐:丰满健康,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中唐:现实生活,人物成为次要,以场景为主。宋代:呆板回文,清凉贫乏无力呆滞,神的形象完全人间化,世俗化。中唐后,审美对象从人物转到花鸟转到社会景色北宋浑厚的山水到了南宋转化为小局面一角景物明代以来,市民艺术转成视觉艺术,木刻版画

20世纪最应该读的书之一

被喻人20世纪中国最应该读的书之一,可惜我是看了易中天的博客才知道李泽厚这个人,原来80年代的大学生手上基本上人手一本他的这本《美学历程》,看李泽厚写的书,看当时的诗人写的朦胧诗,是那个年代大学生最爱做的事。就好像我们这个年代大学生最喜欢看美国电影,听周杰伦的歌一样。影响一个年代的书,可想而知他的份量这么厚重的一本书,我是没有资格评价他的,想看的人,心中自有评价修改:不知道还要给出评价,给4分:)

李泽厚的书,我也就只能看得下这本

前几天在南方人物上做了一个关于李泽厚的专题,让我又想起了这本书。考研时买下的,很喜欢很喜欢,肯定不止看过一遍的书。不过说实在的,李泽厚其它的美学书都太深奥了,以我的水平,也就能读得下这个了。

领略中国文化的美

领略中国文化的美评《美的历程》我们中国人经常自豪地说我们的5000年的文明历史,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5000年历史中的精华部分,或者从中体味中国文明的璀璨之处,《美的历程》沿着历史年代的主线,从艺术、文学等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概述和美学把握。从原始艺术的“龙飞凤舞”,到殷商周时期的 “青铜饕餮”,先秦时期“儒道互补”的原始理性精神,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魏晋时期的“人的觉醒、文的自觉”,六朝、唐宋的雕塑佛像艺术的发展,直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各种艺术上的探究,结合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推进描述艺术和文学上的进程,可谓有骨有血有肉。文章的主要看点如下:一、透过历史了解文化之美我们大多数人都读过历史,了解历史发展的一些故事,但是很少人会真正系统领略到历史中艺术、文学之美,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挖掘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我们的文化。不论是早期的原始艺术、青铜器,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通过领略文化之美,更深层次认识我们文化中的精髓。作者深入浅出地列举了各朝各代的优秀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描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审美的视角。二、透过社会现实了解美的生活根源艺术源于生活,通过艺术去欣赏生活,当然是一个很好的角度。这也应该是阅读本书的最大意义。不论从初期的艺术依附于生活,还是到后期的艺术自我独立并未生活做注脚,我们都可以透过艺术之美了解到社会的生活。比如说青铜的狰狞、雕塑的凌厉都是封建统治者为树立权威、标榜力量的象征;比如说隋唐之前的雕塑大多瘦削,而隋唐时期因为社会稳定雕塑大多富态;再比如说从魏晋时期开始人的觉醒后,艺术之美不断从统治者的标榜到士大夫的自我激励再到平民百姓的自我表达,艺术走下神坛,走进生活,成为了全国人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美的历程中发现生活的变迁,也对美的进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三、透过美的描述重新认识人性作者说,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的兽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美作为感性和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未达成果。那么,通过这一个对美的描述,对美的认识,我们是不是也重新认识了人性这一难以判定的概念和事实?!认识美的现象,分析它的本质,说到底也是认清人的本性。四、其他在本书中,我们也发现了美也有内在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阐释着社会、生活、文化的各种变迁。通过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有助于我们对现有美的发展、未来美的征程有个大概的判断。如果说本书还有一点点缺憾的话,那就是文字和图片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一些图片的摆放没有和整体文章思路一起发展,显得有点罗列的感觉,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无法更深刻体会个中意味。五、总结作者在述说中国之美,我在书中看他。

《美的历程》个人短评

此书当年在我们中文系不说人手一本,起码一个宿舍一本还是有的,不过大多时候都和当年拉风买的《释梦》一样,被京哥拿去垫枕头了,要说有多少人认真看过,大概一个宿舍也凑不出一个,惊鸿一瞥,潦草扫过而已。本书其实读来很舒服,原因无他,就在于它是以十分感性的态度来叙述十分感性的美的历程。个人感受的行文内容与风格如下:前四章或许由于年代与资料限制,略显拘谨;五、六章渐入佳境;七、八章荡气回肠;九章幽邃;十章世俗。当然不同的人对于美确实有不同的看法,本书之所以感性特征明显,是因为它更多强调感觉而不是强调定义——这有别于人民出版社的《中国美学史》。本书任何一章单论都可以从某个侧面来解释一些小问题,无论是佛陀市容还是陶诗苏化。从这个角度讲,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还是碎片化的阅读都可以。李泽厚先生的语言应该是超越了七九年的,即便现在读起来也不会有陈旧过时之感,唯有从某些意识形态和物质意识的分析上可见端倪。总之,美的历程你可以走入,美的结论需要你自己做出。这涉及到美学最基本的问题:美是什么?——千万别以为是“学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用品味美的心情跟你说早安

美,是一种意识的流转,历经原始社会的劳动所表现出的粗犷简单--与音乐融合--歌舞再现生活的形式--精神与幻想超越物质追求的诗词歌赋浪漫情怀……在对物质需求的初始阶段,对美的追求尚驻留在无心插柳的偶然佳作,而随着对精神世界的向往程度加深,则逐渐开始理性而不失浪漫,多情却不显张扬的规律探寻,这便是寻“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