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如来》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53803057
作者:鲍鹏山

《孔子如来》的笔记-0


鲍子的孔子情节
古之所谓“子”,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之人也。《孔子如来》的作者——鲍鹏山教授被他的朋友们戏称为“鲍子”,当然以鲍先生的学识道德,他是当的起这个“子”。
鲍子,文学博士、作家、教授。安徽六安人,就读于安徽师大中文系,毕业后支教青海,在青海师范大学任教17年,现为上海开放大学(原名为上海电视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思想史研究、文学史研究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担任央视《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大讲坛》、山东教育卫视《新杏坛》等栏目的主讲嘉宾,粉丝众多!他在《百家讲坛》上主讲的《新说水浒》人气爆棚,创下自2008年10月以来百家讲坛的最高收视率,易中天先生对他的评价㛑颇高:“鲍鹏山《新说水浒》有古龙之风,有三强——文学性强、节奏感强、思想性强,比《水浒》有思想,比学术论文有意思。”
鲍子著作等身,出版有《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鲍鹏山新说水浒》、《寂寞圣哲》、《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致命倾诉》等著作三十多部。他是全国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永恒的乡愁》)。20世纪90年代,在贾平凹《美文》上开“再读圣贤”专栏,持续三个年头,声誉鹊起。鲍子的学术散文,可以说是继季羡林、余秋雨之后新一代学人散文的翘楚,有人认为他的散文较之余秋雨更为出色,因为鲍子更为纯粹,而秋雨则世故了许多。
贾平凹在给鲍子的《寂寞圣哲》的序言谈他的人:“人是黑黑的,言语不多,很憨诚的那一类;……但我记住了一个细节:他的孩子没有上桌吃饭,因为新买了一盘积木,一个人坐在屋角一声不吭玩了三个小时动也不动。知其子便知其父,我倒敬畏了他是一个有心劲而能认真又沉得住气的人”。谈他的文:“本书的尖刻得之于宽博,幽默得之于智慧,恣肆得之于安详,尤其内力的张合俯仰,语言的顽劲皮性,是我接读书稿中最好的一位,这本书使圣贤庸行,大人小心,使我们不知不觉而知觉。”过了这么多年,大作家笔下的形象几乎没变,但作品却愈发得见功力了。
易中天先生说鲍子有古龙之风,贾平凹先生谈鲍子之文显然有老庄的辩证发微之处,但鲍子写了那么多的圣贤,他的偶像却是孔子,这不奇怪,比起他的“不羁,见血性,多幽默,更温婉多情”,他得之于父亲的“仁厚”和“责任感”更是核心。他研习《论语》多年,曾出版了《论语导读》、《孔子传》、《说孔子》、《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等多部有关孔子的著述。辑入《孔子如来》的七十多篇文章,是鲍子在《光明日报》三年多专栏写作的结晶。
鲍子是有孔子情节的,他在为读书会解读的视频中“毫不遮掩”地为他的偶像“拉票”:“一本《论语》读完了你至少要喜欢上孔子吧”;“圣人有巨大的人格上的魅力,他让我们爱上他”。在北大回答一个学生的“如何理解孔子和中国的关系”的问题时,鲍子更是抛出了两句高言:“孔子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核心”;“如果中国有未来,这个未来一定有孔子”,听明白了吗?鲍子说了,孔子是我们中国历史、文化的过去和未来的“核”,这个核无可替代。
还有一个细节,鲍子抱着极大的希望观看了2010年发哥主演的《孔子》后大为失望,在媒体的采访下发了一通批评,引来了名导胡玫和编剧何燕江的肝火大动,这番嘴仗打下来,倒是愈发的让人喜欢鲍子了,特别鲍子是对编剧加的那句于丹体的“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严重的耿耿于怀,也许按照当下流行的鸡汤语式来看,毫无问题。但这哪里是孔圣人的情怀,连一个看大门的都知道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所以鲍子愤怒了,别的小错小误扯扯也就罢了,关于思想、气节之误,焉能如此?
也许太多人的眼里,孔子只是个老学究,教人一味“三纲五常”的愚忠,所以中国人久而久之就有了“儒家教人当奴才”的一概印象,加之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七十年代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得孔子本人却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厄运。要知道自有孔子以来,他基本就是中国25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信仰核心,即便在秦皇时期,也没有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敌人来对待。这场厄运实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遭受的一个厄运。
所以,鲍子带着我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孔子是不是我们在这两场运动中所讲的中华民族落后的总根源?第二,如果我们中华民族要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是不是必须要抛弃孔子?
世界误解了孔子,所以鲍子有话要说!
如何读懂孔子
1、《论语》在讲什么
《论语》之于中国,相对于《圣经》在西方的地位也毫不逊色。但500多篇16000多字的语录体的“超文本”格式给了后人无限解读、发挥的空间。不夸张的说,每一个《论语》的读者都有一本自己的《论语》,但是不是孔子他老人家的本来意思,就不得而知了,孔子需要正本清源,《论语》也需要正本清源!
鲍子曾经在百家讲坛讲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还写了《孔子传》,但更多的是在讲孔子的生平,对于孔子思想里面很多的一些细节的问题,没有做充分的展开,而《孔子如来》则是一本谈孔子思想的书。在这本书里,鲍子力图对孔子的诸多言论进行一个比较正确的、合乎孔子本来意思的解释,用复旦大学傅杰教授的话说,鲍子解读孔子的不同寻常之处主要有两点:即力求“知识正确”———对史实尽可能作客观的叙述,力求“价值观正确”———对是非尽可能作明确的判断。
关于对孔子的记载,重要的有司马迁《史记》里面的两篇:《孔子世家》与《仲尼弟子列传》;王肃的《孔子家语》;《左传》跟孔子相关的内容;《礼记》里面跟孔子相关的内容。
但请读者注意,切勿引用任何《庄子》里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记载评论,庄子是讲故事、写文章的高手,他的故事是用来类比道理的,从来不对真实性负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论语》,还有论语几个重要的注解版本,朱熹的《四书集注》,现代钱穆的《论语新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必不可少的。
《论语》与其他书是截然不同的,在《孔子世家》、《孔子家语》中有人问了孔子很多知识性的问题,孔子做了回答,但在论语中却没有任何知识性的问答。
著名的“樊迟问稼”却狠狠地吃了老师的闭门羹,“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在樊迟走后,还送了他三个字“小人哉”,后人以此来批判孔子看不起基层劳动人民,其实孔子出身贫寒,自幼丧父,未及成年时母亲也早亡,岂能不知基层劳动者的甘苦。
但孔子志不在此,他希望他的学生不要关注于这些屑小问题,而是如“礼、义、信”这样的关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大问题。所以,可见孔子更关心的是社会价值问题,而500多则论语讨论的都是价值问题。
当然价值之类的社会学命题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并非天然客观正确,也并非存在着一定的标准答案。那么孔子当时提倡的价值观放到今天还能适用吗?我们且看两个例子。
以直报怨:当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可以吗,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可、否!而是巧妙地问了一句“何以报德?”这个反问非常巧妙,假如我们提倡以德报怨,那么也只能推理出以德报德,那么可见无论别人对你如何,你只会一味对别人好,如果推及到组织、国家,就是好赖不分、公正不行。那么“以怨报怨”如何呢,显然这是一种“黑吃黑”的黑社会行径。
而孔子提倡的以正直、公平的“直”来报答“怨”,则跟我们当下的企业、政府治理理念一致。可见,《论语》上这么简单的一个22个字“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背后则蕴含了深厚的社会治理理念。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这则故事里有一位楚国的名人——叶公翩翩登场,叶公虽然言行不一而为历史留名,但他在治理楚国负函(今河南信阳)时却颇得令名。孔子访问楚国路经负函,叶公殷勤接待,席间,为了显示自己治理成就,夸口道:“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则很不以为然:“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意思就是叶公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这句话初看起来很有问题,夫子的境界并不高啊,怎么做了偷窃这等下等的事,儿子揭发老子反而不是正直了?不是还有个大义灭亲吗?
鲍子认为倘若这句话没有很好的展开,读到这里还真有些糊涂,包括一些学者认为正是这样的思想导致了腐败产生,但事实上倘若我们这样想想,如果社会鼓励父子、夫妻、兄弟互相揭发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人们还有什么可以值得相信的呢?亲亲互隐的法律制度在汉朝以来以及许多国家都推行了,这些国家也并没有如为推行亲亲互隐制度的国家腐败更显著。
武汉大学的郭齐勇先生为此还专门编了一本论文集,把两种不同的观点的论文都编在一起,称为《儒家伦理争鸣集》,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的讨论推动了我们的《宪法》在2011年修订的时候,专门就证人举证时,排除了直系亲属。
那么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鲍子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框架,就是两者都有益处时(举证则有助于社会惩罚坏人;互隐则有助于维护人伦亲情),如何考虑取舍,显然从社会发展秩序来看,血缘伦理的优先序要更高,价值也更高,而且这种亲情伦理一旦破坏,则很难弥补,而法律举证则显然有其他渠道可以补上。
类似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让我们不得不钦服孔夫子的思虑之深!当然,《孔子如来》这70多则的美文、哲文会带你深入去思考这样的伦理哲学问题。
2、孔子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生前落魄,但死后却殊荣加身,历朝历代的褒扬加封也就不一一道来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最后一个封号是:“大成至圣先师”。但孔圣人不是我们在影视剧俗常看到的那个板起脸孔说教的人,他是一个诗意和幽默感十足的人,他也是值得我们喜欢和爱上的人。
(1)孔子的情趣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见,孔子虽然说的是了无趣味的政治,但他把政治看成是满天星辰,而“德”就是那个居于核心的北斗七星。
孔子在感叹自己的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则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大道不行,我就泛舟大海游玩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哪些逝去的昼夜,毫不顾及我们痛惜的心情;
……
可见,孔子根本不是那个一味板起脸孔说教的人,但被奉为亚圣的孟子却是激情四溢、豪情万丈的大丈夫,但他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与其相比,孔子则多了许多诗意,但气质一样是至大至刚。他的智慧、他的人格魅力让我们爱上他,而不仅仅只崇敬。
(2)孔子的因材施教
如果在16000多字里要阐释自己的伦理哲学主张,显然最好的方法是提出普适性的命题来,但我们的教育鼻祖还抽空普及了一下“因材施教”,孔门虽然弟子众多,但孔子对他的弟子们的气质、个性都了如指掌,所以什么样的弟子、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教他,孔子心里有数。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孔子如来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