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言起行录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1711414X
作者:张立波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把严谨的学术、深刻的思想和灵动的表达熔为一炉,内容包括:对20世纪前半期诸多文人作品的体会;对语言、思想和社会的一般性思考;教学、科研和培养学生的心得;日常说的感悟。经由这些内容,一个当代的哲学教授和思想者的形象脱颖而出:从细节中触碰历史,于细微处显现气韵。以人文的姿态驻足或行走,回望或前瞻,沉思或行动,都表现出信心、希望、执着和努力。

书籍目录

自序
2007卷
8
第一辑
8
曼殊的孤旅
8
鲁迅的骂人
9
长虹的情事
11
西滢的闲话
12
语堂的檄文
15
仿吾的转型
17
木天的转向
19
衣萍的古庙
21
废名的讲义
23
地山的空灵
24
洵美的绚烂
26
景深的书话
28
丏尊的散文
29
朱湘的家书
32
生豪的情书
35
荫麟的高度
37
唐弢的修养
39
蛰存的散文
40
自清的标尺
43
梦家的变化
45
周文的卑微
47
第二辑
50
纯粹
50
缩略语
51
形容词
52
文章三度(1)
53
文章三度(2)
54
读物四种
55
文论的读法
56
“懂”的层次
57
哲学VS.女人
58
作家PK评论家
59
很成问题的哲学
60
那些伟大的哲学著述
62
以西游记为背景
62
民国时期的课文
63
中国/西方
65
民族/世界
66
形式/内容
67
或许/或许
70
左/右
71
捉襟见肘的革命
72
“恶搞”的道路
73
第三辑
76
me→You:第二人称叙述
76
626路
76
下午四点到六点
78
愤愤不平
80
蓝色梦想
81
文字的情绪
82
写作的意义
83
讨论的旨趣
84
恰当的职业
86
体育的疏离
88
记忆,以闻中为例
90
教师节,忆起中学老师的面貌
93
To Share With Somebody
95
活在自己的文字里
96
照顾自己
98
第四辑
100
开题报告
100
从夷到洋
101
自以为是
102
恼人的整理
103
洗的人生
105
静的哲学
106
历史的期待
108
《读书》的换帅
110
李白古惑一把又何妨
111
在中学语文课本“变脸”的背后
112
义举的风险
115
多余的管理办法
116
末日的惶恐
118
最后一天
120
2008卷
124
第一辑
124
春暖好读书
124
新文学的气度
125
达夫的孤独
127
和达夫的距离
128
郭沫若的《女神》
130
庐隐的幽怨
132
修辞学
133
杂文
137
写真实
142
普遍性与特殊性
143
主观战斗精神
145
立场与世界观
146
学习与改造
148
歌颂毛泽东
151
时间开始了
154
三十万言书
155
艾教员
158
柯仲平
160
赵树理
161
第二辑
164
制造新词
164
词的大小
164
你我他(她)
167
懒得还原
168
阳光里的聊天
171
词的介入
172
言谈即历史
173
无言的信赖
174
闲谈《色戒》
176
且说《苹果》
177
没有结论的结论
179
故事与人生
181
结构自在
182
淡如的《人间词话》
183
不经意间的光辉
185
第三辑
187
天天读书
187
阅读经典
189
读书,这本或者那本
191
封面
192
朱弦三叹
194
抵制阅读
195
翻来覆去的阅读
196
语文的重要
197
写作的现代性
198
字词句
200
驱逐著者
201
标题的滞后与前瞻
202
时代像列车一样
203
四十而不惑
204
洋节vs传统节日
205
世界语
207
英语单词
209
邓晓芒的翻译观
211
第四辑
213
给一个新生的建议
213
额外的总结
215
哲学与深刻
217
理由在别处
220
“懂”的真谛
222
导师与学统
224
词与概念
226
倒叙与生活
228
注释与人生
230
科学与文学
231
异彩纷呈
233
珍惜人生
235
相信光明
237
回答问题
239
2009卷
241
第一辑
241
天气真好
241
Awaken
243
Grasp
245
“升班”与社会主义
246
“旗帜鲜明”的源出
248
《共产党宣言》第一句的中译
249
《共产党宣言》结束语的中译
250
学习报告
252
小学老师
254
解构炎热
256
帮女儿作诗
259
女儿的想法
260
童年的消逝
262
第二辑
265
发现、发明与发展
265
哲学家、哲学专家和哲学工作者
266
回答问题:什么是历史
268
回答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他
270
解释比喻:马克思对哲学的态度
273
“专业文献”课程
275
师生合作
277
论文指导
279
论文评议
281
翻译问题
283
引用问题
284
结尾问题
286
婚姻问题
287
第三辑
290
一本简单的书
290
用最笨的办法读书
295
《动物农庄》
297
《随园诗话》
299
《鲁拜集》
301
《衡哲散文集》
303
读后感
304
Go to the bed
305
歌曲的性别政治
308
纪念海子
310
纪念陈琳
312
徐志摩的年谱
314
一篇硕士论文的读后感
318
第四辑
321
闻喜方言
321
遥远的地方
323
贾君鹏的故事
324
作为及其资格
326
笔名及其论证
327
真相及其不明
330
承认与尊严
332
老师的地位
334
精神病人
336
量与质
337
“被”字句
339
“那么”和“那”
341
谢谢,没关系
342
去家乡之路(代后记)
344

内容概要

张立波,1968年生。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家》副主编。出版专著《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译著《历史的旨趣——在后现代性的地平线上》,主编《60年代生人:选择抑或为哲学选择》,合编《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参编《世界华人诗歌鉴赏大辞典》等。


 坐言起行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哲学介入日常生活,并非要在日常生活的处处都摆出一副深谙一切理论的学究模样。言必谈存在论、现象学、辩证法的方式,于哲学和生活必然都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哲学对生活的真正介入,当是主体本身经过哲学思维的长期沉淀,能够在庸常复杂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思想之独立,能够在繁琐的个体生活中关照历史。简言之,哲学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而非独立于生活之外的理论工具。事实上,哲学与生活的关联由来已久,在哲学产生之初,便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不过,在现代性的框架之中,哲学逐渐从一种纯粹私人性的知识追问,演变为一种公共政治生活的理论武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哲学对生活的介入,不过是重新拾起了哲学被遗忘的旨趣。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如何与日常生活实现沟通,随笔大概是最好的桥梁。纯粹理论的建构不论如何精妙,未免有高高在上的疏离感,随笔更多体现为一种直接介入当下现实与日常生活的写作方式。《坐言起行录》中,作者描绘了大量日常生活的琐碎场景,以一种在场见证的方式为历史存照。同时这种对生活的思考却并未消解理论本身,而是使得思想以另一种更具情怀的面貌在场。在作者笔下,哲学本身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切自由的活动。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日常生活的琐碎,俗世的束缚使得每个人都不可能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文字大概就是一种自由的操练。我们大部分人终究是平庸的个体,磅礴的理想也多在规矩和压力下趋于平淡。在阅读《坐言起行录》的过程中,我时时能感受到个人与历史、思想与生活、理论与情怀,哲学与人生的交织缠绕。歌德说:“我们在一片安谧中长大成人,忽然被投入这大千世界,无数波涛从四周向我们袭来,我们对一切都感兴趣,有些我们喜欢,有些我们厌烦,而且时时刻刻起伏着微微的不安,我们感受着,而我们感受到的,又被各种尘世的扰攘冲散。”《坐言起行录》正是对这些喜欢、厌烦、感受乃至扰攘的再现,没有人不生活在时间的威慑之下,用文字记下曾经的忧愁喜乐、荒诞滑稽,哪怕是脸上一掠而过的会心微笑,也不失为填满时间,对抗恐惧的好方式。哲学与生活最远又最近,《坐言起行录》或许就是哲学邂逅生活,使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尝试。
  •     一、文人风骨07卷第一辑的标题是一系列偏正短语,清一色的文人的名加上他的风格或轶事。每一篇随笔都像是作者在转述自己和文人之间的故事,他们如何相识,如何却话巴山夜雨时,如何惺惺相惜,分离时留下了什么印象,何时会再相逢……于情,是一种人文环境中身份的认同,对于文学的情怀,对于人生的感悟,都交织在文字中;于学,谈及了文人墨客在自己纯净的世界中如何醉心于自己钟爱的知识,如何为之献出大量的精力;于理,联系着世俗的社会,文人的社会价值、如何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又是非常需要探讨的。情、学、理各举一例。首先是全书首篇的苏曼殊。曼殊的名字就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他的一生更是赤诚无欺的一生。他的智慧引领着他的道路,几次出入佛门是对情缘的反思,参加数个革命组织是一腔热血的贲张,而凭着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和不懈的努力,在文坛译坛成就颇丰。曼殊的一生充满了由情缘起并不断生发的片段,沉思之情,救国之情,浪漫之情,聚成了一个饱满的文人形象,不免令作者叹为“很久以前就认识了这个人”。我们心中都有情的缘起和阐发,然而情来时迅疾去亦一瞬,唯有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才能借情之势成事,可用以读书、钻研,亦可用于革命、救国,是所谓赤子之心的发现和阐扬。选取作者曼殊作为全书首篇,想来可否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自我认同,文人当有如此的澄澈灵魂才有澄澈不竭的文思和应有的眼光和气度。木天的转向一文分析了象征派诗人穆木天的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从象征主义到写实主义的转变,可以归为政治思想的改变,或时代情势的变化,或兼而有之。木天强调的象征主义诗学的“交响”的特点,既是在自然物之美呈现于诗人的意义上生发出的创作灵感,亦能理解为后期转向而达成的大众、阶级的社会生活于诗人眼中的样态的呈现。最为重要的一点信念,就是隶属于文学的诗,也一定是为人而服务,是社会的反映。最后谈及大先生。鲁迅是民国时期不得不提及的里程碑。在文字为革命服务的年代,鲁迅的形象一直是一个论战者,“骂人”也“被骂”。作者从房向东先生的著作中析出,鲁迅的骂人是“实骂”中包含了“虚骂”的,在抨击被骂的对象时实际上超越了具体的对象而虚指了“实骂”对象们所代表的所象征的人物。实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感。此时却产生出两个未免幼稚的问题,虚骂一定要以实骂来做以掩护吗?抨击时弊一定要用论战的形式吗?提出了问题又实感无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应是肯定的答案吧,但是这种肯定的意义只在于历史的不可假设性吧。对于文人来说,如何发现思考社会问题,又用何种方式表达(有伤或无伤),如何反应利益需求,也许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情、学、理三者的圆融一体,造就了文人学者丰满完整的形象。人文学科的从业者亦是如此吧,成为一个丰富的人。二、平心论道功利意义上讲,书中于专业学习、学业日常最有教益的内容,莫过于对哲学或说马哲的反思和讨论,对文论及阅读的指导,以及对学习哲学的学生的建议了。关于哲学的讨论,一方面是作者从学生的提问出发,针对一些特定问题,如哲学与深刻等,进行的针对性回答;另一方面是作者在一些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哲学性很强的反思,如一篇文章提到额外的课后总结,联想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中的关于序的观点,虽然总结和序的位置截然不同,但是其终究的作用是把活的东西讲死了,把整体把握的课程或书本内容变成了死的标本,失去了应有的思考力和生命力。关于马哲的讨论中,作者用专业知识解释了学生的疑惑,读来增长了很多硬知识,发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于文论及阅读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由词到句到篇章到全书中心,是一个基本的阅读的思路。后现代主义认为中心主义压制了边缘,所谓的中心就是历史的、政治的构造、造成了自我遮蔽,遮蔽了中心思想中隐藏的权力与利益。虽然中心不是全部,但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概括主旨的能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联想到康德道义论的普遍法则,大众中通行的价值至少是主流观点中最值得关注的价值。在文论的阅读中,作者提到“了解思想,把握句法,感受文气”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大有裨益。文中不止一次讨论“哲学是什么”“学哲学有什么用”抑或是“学马哲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于我来讲,对于这类问题是非常害怕的,这类问题既是别人在听说了你的专业之后一定会问的,又是我仿佛永远都组织不好自己的语言去回答的。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样的问题是不需要一个标准答案在的。就像在下水之前再怎么讲授游泳也没有体会一样,也许学下来哲学才会对哲学有一点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或许把哲学学成哲学史,或把哲学学成思维方式,想想都未尝不可。作者在与本科学生的交流中,强调的是一个新世界的广度,就是跳出高中以来的书本知识的禁锢,去接触经典,促进通识教育,不失为最合适的学习方式之一。对于短首提到的这些问题,也许会有更新的答案。三、生活志趣生活看似平常,却是点滴哲思的发源地,细微之中见功力。书中作者不少篇幅就是从生活出发,一点着眼而走入深思,酿出富有智慧的文字。作者时而是回忆者,时而是经历者,时而是局外人。作为一个回忆者,作者满怀情感的回忆了小时候与爷爷的相处,上学时习得的知识,授课的教师,多年的同窗,充满了回忆的中学等等,读来感同身受。对于母校、同窗、亲人的感情,“虽世殊事异,其致一也”,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体会吧,然而把点滴感动珍藏并表达出来,首先应是有心,还需要有足够的功力来叙述,把向内的隐晦的不易言说的情绪表达出来的时候,情绪本身就得到了深化。作为一个亲历者,作者对于写作当时的生活细节有丰富的描述。作为一个父亲作者经常把女儿放在心上写在笔端,和女儿的相处,对女儿的教育充满了为人父的慈爱,也有对于教育的思考。为人师和为人父之间的身份的转变会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师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是那么真实可爱,然而学者的日常又是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智慧,心中想到是第一次拥抱智慧,写作出来就是第二次拥抱智慧了。作为一个旁观者,作者对于时下热评的电影作品、流行语等现象进行了评价,如《色戒》、《苹果》,以及贾君鹏的讨论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极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对时下的评论展开了自己的论述,以理服人。
  •     如序言所说“坐着言谈,起立行走,这些都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状态。”我觉得《坐言起行录》所展开的就是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及其体悟之道。道即格局。一直以来,我们对哲学的印象,大多是严肃的、古板的、难以理解的。如果一板一眼地阅读哲学类书籍,我们的确很难理解,更何况《坐言起行录》的书写主要以时间次序和内容的相关性编辑而成,其中还不乏“缩略语”“Awaken”等抽象词汇,一下子理解起来还真有点“无厘头”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然而,当静下心来看,我发现了该书的一条隐蔽的线索,即20世纪文人的命运与时代格局。在这样一个大格局、广视野下,作者对文学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都以哲学思辨的方法贯穿20世纪与21世纪之中,全书通俗易懂、平实生动、充满真性情。这不仅能让我们以正确的方式思考现实世界,还能带着我们的思绪往积极、乐观的方向飞翔,我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尝试。文人的孤旅那么,这种格局怎么在书中体现的呢?我想把全书看成一场交谈,然而并不是严肃的交谈,因为它充满了生活的欢愉。这种欢愉来自崇高,之所以崇高,在于它脉动着由生命的炽热与现代文明的冰冷交汇所成的脉搏,打开,收回,再打开···像一声声呼喊、喘息,充满了思维的想象力。我们知道《坐言起行录》共三卷,每一卷都有四辑,总计十二辑。如果把这十二辑当成阶梯,我们很快就走完了,但如果把这十二辑整合成相互作用的三辑而不是单纯地排列顺延,那这一段记录将会更为有趣。当把每一卷的第一辑抽出来,看做一部近现代中国文人的纪录影片,主角有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近百人,内容丰富,表达生动有趣。我不敢说自己对所有角色有深入的了解,但当把每一卷的第一辑抽来之后,作者给了我一个理解这些人物的技巧。对每一卷的第一辑,我比较喜欢用文人的孤旅来描述。书中所涉及的人物各有侧重,我认为该书对人物的思考有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也是理解人物的技巧:一是对比,一是聚散。先说对比。书中对所涉及的人物都有各自侧重,在每个人名之后加上主语,即“某某的什么”,如“长虹的情事”、“达夫的孤独”等等。但是我更看重的是,在不同侧重的基础上作者所使用的思辨形式。几乎每一个人物的叙述,作者都在思辨,不断生成有趣的书写,这一技巧的最大好处就是传神、精到、风趣。例如鲁迅的“骂人”与“被骂”,骂又有“实骂”和“虚骂”,这样的区分之后,从而对骂这一议题的价值定位就显得清晰了。又如衣萍的“绅士鬼”与“流氓鬼”,作者通过周作人的话,揭示了衣萍的内心,时而文雅时而粗糙,最后还道出自己对衣萍的辩护,即粗糙中流露细腻和忧伤。再如丐尊的“主观无奈”与“客观无奈”、达夫的“流氓和隐士”、“儿童的概念和成人的概念”等等,不一一列举,这都体现了作者思辨的写作特性。再说聚散。我所理解的聚散,在书中就是从一个人物的身上聚焦,通过某一触媒,引发其它人物的关联思考,其它人物像是被“拉下水”一样。这不仅体现论证的科学性,还体现了作者对问题不断挖掘的精神及旁征博引的能力。正是在不断的聚散中,我们对人物的理解不断充满,作者所发出的心声不断拉近读者、人物、作者的距离。全书聚散的特点体现在对人物的每一论述中,在每一论述中,作者总能巧妙地勾勒人物的关系图。如在曼殊的孤旅中,有苏曼殊、冯自由、梁启超、严复、林纾、陈独秀、章太炎、刘半农,又如在谈柯仲平时谈到语文老师、徐克、鲁迅、王琳,如此等等。因为这样,尽管每一篇的篇幅不长,但对各种人物的勾勒却精妙独到,丰富有趣,总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意外的惊喜。我想作者之所以能如此娴熟地运用对比与聚散的技巧,离不开作者对20世纪诸多文人作品独到体会。哲学怪兽出现了似乎每一卷的第二辑都没有第一辑具体,因为它存在不少抽象的概念,与第一辑主题的跳跃实在太大。前面还谈到艾教员、赵树理,后面一转就转到词等抽象,几乎每一卷的第二辑就像哲学的怪兽,一下子就把前面的感性具体摧毁的烟消云散,我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冷酷与无情”。可细细想来,作者的做法又是有理有据的。作者的言说和写作行为及其“言即是行”的行为,使我不得不联想到作者书写的动机。我认为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论述的背后动机,我想每一卷的第二辑都是很好理解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细点作者所思考的纯粹、缩略语、词、发明等等,他们怎么能和文章、哲学、中西方等概念融合一起呢,我想到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研究。如果没有理解这一思想动机,我想对理解第二辑而言是云里雾里的。例如纯粹,它就像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在现实中我们始终会对纯粹有所妥协。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的解放,这是纯粹的追求,但因为日常生活总会有那么不纯粹的因素,正是一些不纯粹的因素才使得纯粹有意义,才要注重日常生活的点滴。又如词,作者谈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尤其是1938年至1942年间的民族形式的思考。在这一研究主题下,蕴含的逻辑便是哲学何为、民族形式与民族内容、中西方、民族性和世界性、国内革命的左右态度,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关键词。作者结合时代的变化去思考这些主题,从而使我们看到了具体的抽象。其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通俗化、大众化,这一点在“恶搞”、“婚姻的问题”等都有所体现。此外,每一集的第二卷还晦涩地传达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心路历程。如在第一卷的第二辑中,作者说“在既有的通俗化领域里,能指很难有新的突破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恶搞’,”又如在第二卷的第二辑中又谈到“在本以为不会有路的地方,突然延伸出一条路来,你怎能不骤然惊喜呢”,又如第三卷的第二辑中说“相信我们自己,就是相信历史”等等,这些感性的体悟,实质是感性作者的性情的表达。但恰恰深刻地蕴藏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性反思,其中也有后现代主义的色彩,但总体却是难得的乐观。作者骑着毛驴来了我把每一卷的第三辑、第四辑放在一起阅读,因为第三辑和第四辑都对作者本身的出场有一定效应,而且第三辑和第四辑既有第一辑的感性与炙热,也有第二辑的理性与冷静,像一种思辨意义上的综合。当笛卡尔坐在火炉旁思考“我思故我在”的时候,他本身在分裂,一个主体的我与之对话、纠缠。书中的许多论述也是在表达一种纠结和妥协,世界对于作者而言,就像一场梦,一个我在梦里,一个我在梦外。作者在第三辑的开头就是如此,恰似“you and me ”的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一样,不断追赶,最后我来到了自己的跟前。作者把文中的自己成为幽灵,文中的幽灵也过着日常的生活,如等车、闹情绪、梦想、念想、父亲、哲学教授、导师、朋友等等丰富多彩的状态和角色,有血有肉,在感受了自己的同时也抚慰了自己。作者怀着热情与激情把工作与日常融为一炉,尤为可贵的是他始终没有就个人而论生活,而是就一个有符号标识的人,即哲学教授、中国人,站在一个有抱负、有民族情怀的高度对视自己。这是说科学研究是生活,在生活中,用眼去看,用心去读,用感觉去表达。时代就如列车一样。如今“浅阅读”降临,人类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作者的这种风格正是时代化的要求。在第二卷第三辑《时代像列车一样》中,作者写了对如今写书和读书的看法,结尾处“和铁轨平行的公路上,是一辆辆呼啸而过的汽车,和公路大致平行的,还有一条羊肠小道,我骑着毛驴,兴高采烈,那列车让我向往,汽车让我羡慕……可是,我还是习惯了毛驴,只能这样了。”读到这段话所能引起的共鸣,对于我而言,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我觉得如果一段话打动了自己,它就会与自己同在,徘徊在自己灵魂的深处。读罢此书,不仅是一次求知长途的到站,也是一次与作者秘密会议的闭幕。一个长达3年的交谈,我为作者的真诚、情怀所感动。海德格尔说,语言自己在讲话,而不是讲话人在讲话。一个像文学家的哲学家和一个像哲学家的文学家,他对语言赋予了许多责任。他探索人们应当怎么去做、去生活,而不是根据某种抽象的法则证明什么,共享话语、共享生活感悟,这就是一种信任、人文关照、坚定。交谈结束了,另一个交谈又开始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