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常识

出版社:中央编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11718143
作者:姜继为
页数:279页

作者简介

1.本书来自生活,回归生存,一触到底地直面人的教育,教育中的人。
2.视角敏锐、语言犀利,审视了我国教育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和自己的独立思考,写成本书。本书来自生活,回归生存实质,把我国教育中一些关键性问题,分析了它们的由来、表现及危害,并基于个体幸福的原则,提供了一套建设性方案与改变愿景。书中每一个问题、每一段阐述、每一个句子,都紧扣莘莘学子以及老师和家长关注的话题,直面人的教育、教育中的人,国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方法。 3. 这是一本及时的、永久需要的图书。

书籍目录

知识何用
上学何为
读书的收益
学校和教育的能与不能
素质教育的两个解
学会学习
个性化——激扬生命的教育模式
教养,教育的半壁江山
学生的教育谁做主
“人”的教育从父母抓起
育人的条件
平庸者的出路和尊严
学习不必按部就班
逆境真的出人才吗
文人的层次
聪明和愚蠢的度量
治学如何成大器
重塑课程
本能,教育之源
开放多元的育人方式
重振学子的阳刚之气
伪一流,由招生问题说开去
端正我们的人才观
现代愚民主义的新形式
“知识至上”必须终止
你能拿诺贝尔奖吗
抛开试题,走向问题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学习形式主义
荣誉是把双刃剑
大学生何以为“大”
后中学时代的“中学学习”
大学生应完成的六个转型
外来的和尚与自家的伙计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一种解读
学在民间与院校开放
教育家,“上位”成校长真的难
校长的错位——兼论办学、教育、教学的关系
班主任的特殊性
边缘化的教师们
大学里的人身依附
嘴上的自由与脚下的自由
“名校”献疑
学校的等级制
教育中的不良竞争
善待留守儿童与打工子弟
艺术教育需回归
走出特色的泥潭
文化“大于”教育
教育国际化——切莫饮鸩止渴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另一种诠释
创新型学习的特质
学校发展的迷思
精细化管理请慎提
家长会能否变个开法
冷眼看评估
围墙随想
变革学生的组织方式
校庆休将巨款抛
良药还需对症——如何繁荣民办教育
教育系统是怪胎
论学校独立
赤贫的学校与学校的赤贫
真实的教育与教育的真实
智慧的教育与教育的智慧
道德的教育与教育的道德
活力的教育与教育的活力
大学,请给人一个可敬畏的高度
高校大发展中的迟滞环节
开口说话是历史性进步
大学要振奋学生的精神
贝克莱主教的智商——史学教科书的写法和读法
奇谈怪论与学理化原则

内容概要

姜继为: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持续思考教育问题,已经出版《高校治理结构研究》、《思维教育导论》等专著多部。


 教育的常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了朱永新教授的一条微博http://weibo.com/p/1035051256947091/weibo?from=page_103505_home&wvr=5.1&mod=weibomore#3661127034596796,里面提到的这本书恰好不久前看过,感慨之余写了一些感受,顺手贴上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热卖足足五年了,迄今仍是各大书店和网络书店的畅销书。提到这本书,很多家长认为,书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给予自己不少启示和指导,是近年来少有的家教好书。从表面看,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很多家长和教育者意识到“好妈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而在我看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热”,恰恰说明了一个严酷的事实:当今的中国,太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太缺乏最基本的教育常识!缺乏“教育常识”,可能很多家长和教育者看到我这样说,会不满、质疑,甚至会愤而抨击、指责。“小豆豆”、“好妈妈”、“狼爸”、卡尔维特、蒙台梭利等书籍的畅销,充分说明我们的家长和教育者在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从大环境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受“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大到一线城市,小到乡镇,那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辞辛苦、不惧繁杂,付出了可谓令人惊叹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在北京,近年有个很醒目的现象,在每个商业繁华区,都能看到某某教学辅导机构的招牌——这些招牌和各种知名品牌甚至全球五百强的招牌同位而居、同等醒目。这些招牌的“强势”亮相,凭借的就是家长学生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每年的留学季,留学中介和国外大学甚至办起博览会,参加者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在很多国家,针对中国学生的留学业务已经成为一大产业。如此种种,似乎都可以作为我所说的“缺乏教育常识”的反证。我如此“妄言”,是读了《教育的常识》,感慨万分,如此感言的。《教育的常识》,是一位从教近30年的教育工作者持续关注教育问题、深入思考教育现象和教育本质的一本“杂谈”,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作者列举一个个我们所熟悉的教育现象、教育问题,逆流而上、追踪溯源、深入剖析,揭示出一个个“全世界人都知道”的常识。作者的视野非常开放,时而宏大,剑指教育行政集权、教育垄断、教育中的不良竞争、学校等级化、校长角色错位、教师被边缘化、素质教育的偏颇、学校教学评估体系的本末倒置、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等等;时而精微,聚焦学生、教师、学者个体现象,讨论怎样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培养阳刚之气、怎样保护学生的人之本能、怎样进行开放多元的教育等等。全书涉及教育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或理论探讨,或现象阐发。有些文章的观点貌似危言耸听,细思量,句句在理,微言大义,如《学习不必按部就班》《“知识至上”必须终止》《赤贫的学校和学校的赤贫》《冷眼看评估》《教育国际化——切莫饮鸩止渴》等。这本书所言的教育常识,不是我们平常意义所说的教育知识一、二、三,而是隐藏在我们熟悉的种种教育现象和事实背后的、为我们很多人所不识、忽略甚至曲解的真相。如:为什么有些学生学习不好?作者说 “本性使然”,而非“学生不用功”、“方法不对”或者“压力不够”。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失败吗?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学习好只是一个人才能的一个方面,人的成功与幸福,不单单取决于这一能力的高低。学生为什么上学?作者说,上学不单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做游戏、成长、学习与人相处、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必须明确批判知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的观点。如此种种。这些常识,多么平常浅显,可是,我们多少人真正认识和具备了?就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一个多么不需要事例证明的常识,就如同为什么有的人就不能成为歌唱家一样明了,可是我们的家长、老师,甚至教育制度,常常对此视而不见,企图通过补课开小灶、思想教育、人才标准压力来改变这一点。如今,我们很多家长和教育者,积极地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希图改变大人和孩子共同面临的教育困境。可是,我们接受这种先进的理念、那种开放的思维,最终我们并没有脱离困境,而是把学习所得依然用在适应、顺应为我们普遍不满的现状——唯高分、重点中学、奖项、名牌大学、热门专业、高薪工作是图的畸形生态。很多人用尽全力追求幸福、成就宏愿,但是恰恰忽略了最基本的一点——何为人?《教育的常识》所阐述的种种常识,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归于对人的本质的认知、认可和尊重。何为人?抛开百科辞典的精确定义,只就粗浅的、泛泛的描述,就是:人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一类生物。无论是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是哲学、神学层面讲,都一致认同这一点。因此,人不能靠单一的标准来培养和评价,所谓“参差百态乃幸福本源”是也。基于此,作者强烈质疑:把6岁的孩子钉在椅子上,成天让他学习、写作业“合适吗?科学吗?人道吗?”“拼命驱赶学生学习,早早学习,多多学习,广泛学习”理性吗?成功吗?幸福吗? 作者倡导给学生自由,“允许他们自由选课、读书,自由摆放座椅、提问、插话”,对于学生的感觉、经验、理性思考和个人选择应予尊重,自行言行并自负责任。作者强调教育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本能——打架、贪吃、贪玩、爱打扮、好奇——这是人的重要属性和活动、动力之源;强调教育回归常人视角,“认可学生的平庸,尊重学生的缺点、不足,不鄙视,不强求,给予他们发挥特长的空间,愉快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学校“课程要服务学生,适应学生,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能要学生削足适履、适应课程,附丽于课程”。呼吁家长、学校改变大人意志凌驾与学生意志之上、“主导学生的一切教育事务的习惯做法”。甚至主张开放高校某些专业及公务员、白领岗位,为那些成绩不好、学历不高,但是具有其他特长和技能的学生提供发挥个人能力的机会和平台;等等。每个希望成为好妈妈或者好爸爸的家长,在“饱览”众多教育经典、践行各种先进教育理念时,真的也需要从《教育的常识》这类“土生土长”最接地气的著作中汲取必要的养分。因为,真正的教育,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有人的常识!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领导讲话式写法,我们要做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家长,太空泛了。我想看的是,我们要如何做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家长。
  •     做学生做老师做父母的是不是都该读读呀,常识改变命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