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后

出版日期:2015-12-1
ISBN:9787509771757
作者:(日) 加藤徹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宫廷政治的变与化
帝国落日中的光芒
东西方世界大博弈
她,到底是无能的帝国掌舵者,还是强力的权谋者?
她,究竟推动了大清王朝的世界化,还是粉碎了中华帝国最初迎头赶上的机会?
慈禧,抑或西太后,她一生的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这部日本学者关于西太后的传记,够新鲜,够深度,够有趣,它会给你答案……
西太后在位期间与世界历史的转换期重合。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强大帝国中,除少数外都拥戴有鲜明个性的统治者。因此,一个时代常常只通过数人的“面孔”来表现。她,是清朝咸丰帝的妃子,生下了皇位继承人,咸丰帝死后执掌政权。西太后统治有四亿人口的大清帝国长达四十七年之久,这在世界历 史上是罕见的。她在位期间,是一个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激荡的时代。关于她统治中国的秘诀,本书想试着分析一下。
——加藤徹

书籍目录

目 录
前 言 /
1 清王朝时代 /
2 紫禁城内 /
3 战争与政变 /
4 垂帘听政的光与影 /
5 西太后和两位皇帝 /
6 最后十年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加藤徹,1963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语中国文学科卒业,东京大学博士。 1990年北京大学访学。,曾在广岛大学任教,2006年10月任教于明治大学法学部,教授。著有《京剧》《梅兰芳》《西太后》等多部著作,其中《京剧》获三得利学艺奖。
译者简介
董顺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历史学博士。


 西太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很遗憾,这位作者的视角并不客观。字里行间,透露着日本的政策怎样正确,中国的政治怎样无能,实在有失偏颇。作者自带各种莫名其妙的抱欧洲大腿优越感。中间穿插无数野史,把野史当做正史来叙述。虽然历史难分真假,读历史也是为了锻炼思辨能力,但这本书,完全不用思辨啊亲,读过就算了,不要认真了呵呵哒´_>`
  •     《西太后:大清帝国最后的光芒》的前言中写道:“一个时代常常只通过数人的面孔来表现。”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法避免要面对的一张历史面孔便是西太后,大多数中国人更习惯称呼她为慈禧太后,并且在谈及她和她所代表的那段历史时,总是嗤之以鼻,又痛心疾首。正如《西太后:大清帝国最后的光芒》中一书所说的:“西太后的时代造成了让鲜血倒流般精神上的外伤。”西太后以及她所处的时代,是让近现代中国人感到痛苦而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西太后她走上政治舞台之后的一举一动,她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深深影响着中国的近现代社会发展、文化生活,乃至价值判断。西太后其人,一直承受着主流历史批判的骂名,但在批判之余,公正客观地看待这个人物和那段历史,确有其必要。西太后之于这个气数将近的大清王朝,孰是孰非,复杂难定。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历史命运的走向,既有必然性,亦有偶然性。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砝码,都主要集中在了西太后一个人的身上。本书认为,西太后的人生理想不是成为武则天这样的政治人物,而是成为乾隆皇帝生母崇庆皇后这样安享晚年荣华富贵的女性。由此她所作出的决策,她把持最高权力的终极目的,是延续大清王朝的气数以满足自己享受帝王家极乐待遇,而不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的前途。这是她的自身局限性,也是走向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造成的。作者加藤彻从西太后的家世背景谈开,洞悉西太后人生经历的大事小情,以及这些是是非非给西太后带来的影响。本书对于野史保持了严肃认真的辩证态度,作者以论证的方式,让一个个道听途说数百年的野史段子不攻自破。作者强调自己写成此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讲述西太后其人其事,而是要借分析作为历史现象的“西太后“,试图向日本人介绍中国社会的历史特征。他还时常用中日两国的社情历史来作为对比,借用处在相同境遇的人物说明,这既能帮助日本读者理解彼时的中国历史,对于中国读者理解历史也有很大帮助。借由日本学者之眼,观察中国历史与社会,也给我们的求知视野打开了新的窗口。
  •     王绍贝 自由撰稿人,汕头 小时候最早知道西太后慈禧这个历史人物,是从讲述慈禧生平的“小人书”而来,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阴险、残忍,后来看到香港拍的清宫剧,慈禧是个与恭亲王有私情的,擅长宫斗的“坏女人”,在教科书和大部分关于清史的书中,她都被列为“人民的敌人”、坏人中的A级。后来我还看到一部以慈禧为题材的老电影《垂帘听政》(1983年出品,又名《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在场景制作、服饰考证等方面,是比较严肃的,接近历史的,但对于慈禧这个历史人物则是刻画成了一个大妖婆,刘晓庆扮演的这个慈禧简直集古代“坏女人”的形象于一生,妒忌、残忍、阴险,电影结尾,慈禧痛恨的丽嫔被她斩断手足成为“活的不倒翁”,看到这一幕真是“吓死宝宝了”!但根据加藤徹先生的考证,历史上真实的丽嫔为咸丰帝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而且在后宫安静度过了余生,在五十四岁时寿终正寝。电影的编剧为了妖魔化慈禧,不惜虚构出这样一幕,应该是把历史上吕后斩断戚夫人手足做成“人彘”的故事“栽赃”到慈禧身上了。 慈禧妖魔化的形象应该是到了2003年播出的《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才有了改变,对慈禧恶魔式的形象开始平反,展现了一些她日常生活中喜欢戏曲、美食的普通老太太的一面。盖棺难以论定,慈禧统治四亿人口的大清帝国长达四十七年之久,她一生掌权的时期正是中国现代化艰难转型的开始阶段,她经历了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动荡,慈禧主政下的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如果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西太后的统治看起来是失败的,但如果与莫卧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悲惨命运相比,慈禧太后统治下的清朝可以说是非常努力的。在那个炽热的帝国主义和世界弱肉强食的时代,印度被殖民地化,奥斯曼帝国被解体消失了,但清朝勉勉强强保住了大半的领土。事实也证明,在慈禧死后,再也没有人能撑起这个帝国的烂摊子,而民国建立以后的军阀割据状态更是让人有“一蟹不如一蟹”的感叹。 如何认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加藤徹撰写的《西太后——— 大清帝国最后的光芒》一书,旨在排除之前错误的民间传说和偏见,真实地刻画出她的一生。当国人沉迷于《甄嬛传》《芈月传》这类虚构的,与其说是宫斗剧,不如说是反映了三线城市女同事之间互掐的肥皂剧,我们来读这本书了解一下真实的慈禧和真实的宫廷生活,就能起到一种“解毒”历史的作用了。 加藤徹在书中澄清了许多关于慈禧的不合史实的民间传说。诸如“叶赫那拉的诅咒”,被努尔哈赤灭亡的叶赫部首领临终诅咒说:“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消灭满清。”因而努尔哈赤规定决不选叶赫那拉的女子为后妃,根据史实,好几个清朝皇帝的嫔妃有叶赫那拉氏,这个传说恐怕是清末对慈禧反感的人捏造的谣言。民间传说还有慈禧小时候因为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慈禧靠在葬礼上担任“哭丧女”来赚钱养活母亲和妹妹,后来选入宫做宫女,靠甜美的歌声赢得咸丰帝欢心,诸如此类灰姑娘的传说都有悖史实。加藤氏考证认为:慈禧出身于满族中坚官僚家庭,慈禧后来参加的选秀女是选拔后妃和宗室的“选秀女”,不是选拔宫女的“选秀女”,她是作为咸丰帝的后妃入宫的。西太后在咸丰帝去世后,联合东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处死了肃顺为首的三个顾命大臣,我们习惯上认为,从此以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大权就落到了慈禧太后一个人的手里,但加藤氏则认为此后的东太后并非无能,在处死安德海和陵墓的建造规格上,东太后都取得了胜利,而且东太后不是被慈禧害死的,而是病死的,这一切都与《甄嬛传》之类的宫斗毫无相似之处。 尽管加藤氏肯定了慈禧洋务运动和晚清新政的成绩,但也没有对慈禧残忍杀害珍妃、生活奢侈浪费的事实加以讳饰。他指出慈禧的野心只是“享受最高品质的生活”,所谓权势对她来说就是在奢华的家具和日用品包围中生活,享受美食及旅行,每次生日都作为国母得到庆祝。“在还没有奥林匹克和世界博览会的时代,皇帝和皇太后的大寿是向国内外展示国力的国家级庆典。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建国四十周年、五十周年这种逢十周年纪念时就举行一次国家的祝贺活动,向国内外展示经济发展的成果。相应的,清朝庆祝的不是建国纪念日,而是国家元首的生日。”加藤氏认为,慈禧的奢侈并非她一个人的私利私欲。往坏里说,是举国的“寄生虫结构”;往好里说,是“收入再分配”。“只要不让这一利益循环停止,王朝的命脉就能保住。”奢侈拉动消费,贪污有利于经济发展云云。 加藤氏通过西太后身上来考察中国,眼光也非常毒辣。当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一年零四个月前,打扮成百姓模样逃亡的西太后,意气风发地“凯旋”,回到北京。她到底战胜了谁呢?加藤氏认为:“抱有这个疑问的,只有不了解中国政治常态的不通人情世故的外国人。她不是因为胜利了才回来的,而是因为(能够)回来,所以胜利了。”加藤氏认为,西太后的统治是现代中国的小型试验场。慈禧纵容的义和团运动表现出的大众能量此后在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中再次表现出来,红灯照中的少女战士和样板戏《红灯记》中的少女李铁梅,以及文革中的女红卫兵有相似之处。存在于洋务运动根底的中体西用精神,在现今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再次出现。中国社会的精神土壤,与清末相比并没有变化。在西太后的最后十年所提出的问题,在今天中国社会依然可以发现其影子,也足见“走出帝制”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刊登于2016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A2叠05版,南方都市报见报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6-01/17/content_4654.htm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书内容算还可以,而不直翻译,还行的西太后中文传记也不少,内容大同小异。
  •     内容上,从史实的还原角度,这书几乎可以打一星。从深度上,也就一星。倒是翻译还不错。为嘛还给四星,那是因为此书的作者写作的态度,反应出的观点逻辑,让我们更加了解日本鬼子的心里是如何变态。看清其罪恶丑陋的嘴脸。
  •     一般……给日本人看看还行,其实没有翻译的价值。慈禧写得好,还是得看高阳。
  •     需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读,否则大概会觉得作者“不客观”“常识性错误”之类——作者提供的是日本视角和真诚的态度,又不是中学历史考前辅导书,那么较真干嘛哎?
  •     写得不是很好,和《天国之秋》就不能比。但是看看也没什么不好,从日本人的角度看看。
  •     看看别国的人笔下的清朝也可以算是另一个视角吧,虽然我觉得他好像写的不是很客观,但有些让人看了不舒服的话细想其实也是那样。
  •     一本散论。P8,或者说,在元代,甚至贝加尔湖附近都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向俄罗斯这样主张呢?向现在的中国人说这些是没用的。P86,这次这么突然,并且在越来越凉快的时节宣称去避暑山庄狩猎,实在滑稽。这样厚颜无耻的做法也是中国政治的常规。P113,政权的首脑利用大众狂热彻底地确立独裁这一所谓的中国政治手法,也是西太后发明的。P142,当代中国的历史教育中,近代史的人物被严格区分为好人和坏人。当然,对好人和坏人进行画线的是CCP。P164,不过,与成为XX主义相比,更多国民还是更愿意接受开发独裁。P165,“和魂洋才”与“中体西用”,乍一看似乎相同,但存在决定性的差别。"魂"是无形的,但“体”必须是看得见的。P173,根据开发独裁史观,近代化失败的原因通常只有两个:外国的侵略和国内反动分子的妨碍。
  •     视角奇葩 论点可笑
  •     内容有点像开玩笑啊大叔(大概我期待值高了)。虽然装帧挺趁手的~
  •     日本人的视角,有些地方读起来真的不舒服,比如说他们对日俄战争的自豪,对中国人来说这就是耻辱。作者认为二鸦的爆发主要原因在于英使团无视中国规定,强行海行,赞成僧格林沁的战争,与西方人的观点不同,本人更倾向作者的观点。最后对中国大陆现状的反思也值得思考。
  •     不属于严谨的历史著作,无文献出处,大量使用野史,浅显易读的普及性历史读本,其中的日本立场尤为醒目。
  •     很有独到的见解,很客观的讲解
  •     作者眼光是日本偏右的。
  •     不同的视角,很受启发
  •     挺不错。
  •     内容浅显,通读易懂。但是远没有惊喜之感。
  •     随手翻了几章,恐怕并没什么可看的内容。。
  •     看书名好像是准备吹老佛爷,看内容似乎又在搞春秋笔法。然而作者对老佛爷欲说还休,对当代问题却又畅所欲言,真是不知道说啥。
  •     三星半吧。加入大量的野史逸闻和推测可以让书变得更有趣,也会让书的可信性变差。有些内容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     几个短评都说浅显、错误,不知有没有看他的分析论断,如利益的循环、治官的策略,揭示的历史规律,都能找到现实的影子。而这是2005年之前写的书,不是刻意的迎合,而是幸而言中
  •     日本学者关于慈溪太后的专著,内容过于浅显,很多地方的表达也显得混乱和生硬,常识性的细节错误比比皆是。为了给这本普及性小书增加学术性,作者也引入了不少史料考证和一些专业名词,但前者的考证非常不严谨,粗糙、武断,后者的引用则非常简单,有套用之嫌。个人认为不值得引进。
  •     老佛爷在世时,为避免大清亡族亡国操碎了心,死后又为我天朝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她的治国理政方略,直到死后一百年的今天,仍然被传承和发扬光大,泽被后世,造福子孙。老佛爷不愧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伟大政治家。另外,其宫斗的种种传奇故事,对于我国当今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影响力,可以说是创作灵感之源泉,文化自信之根本。
  •     一般,西太后浪费是为了白银不外流。。。
  •     其实不错的,为毛分那么低
  •     这部书对于西太后的描写着实一般,首先并没有足够的史料而是采取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对西太后的一生进行了梳理;其次,既是女人也是老练的政治家这个脸谱中有太多作者臆断的女性角色;最后,对于西太后一生的功过是非并没有新颖的观点。西太后作为中国近代最为重要的一位女性,其终身扮演的觉得很值得玩味,说她红颜祸水,在世一天清王朝就依旧能够生存一天;说她腐朽愚昧,清王朝在她的时代开启了近代化的大潮;说她其实是一位平衡高水延续了清朝的生命,未能在清末将中国带向进步,清王朝最后还是崩溃失败...这部书作为了解一下慈溪太后的入门还行,也就是一本常识性的小册子。
  •     作为普及著作来说,还是蛮有意思的。
  •     修行8th,非常有内容,巧妙且好读的一本小书,间或妙语一闪令人猝不及防,我非常欣赏这本书,进而对日本汉学著作心生极大向往与期待。此书让我印象中之西太后全面化,此书定位其为一极为高明的政治家,对强人政治内涵洞若观火,一举一动皆有政治目的,虽不无过度引申之处,如挪用海军经费修圆明园为遏制李鸿章论,如西狩期间极尽豪华奢侈是为展现掌控力等处,逻辑虽可自洽,难以信服。但利用大众狂热强化个人权威论,天才政治家使实务能手几度起落,用其能而防其权利过大论,西太后陵寝被掘而罪魁祸首逍遥法外间接将溥仪推向日本论,都给我很大的启发,不由对尚未一读的宫崎市定等大咖产生极为强烈的好奇,好书一本
  •     第142页的历史观值得一读
  •     充满了逸闻的历史。。从此对日本人写的历史没有什么阅读的欲望了= =
  •     不敢恭维
  •     日方视角的慈禧简明传记,看标题“大清最后的光芒”还以为作者是她的粉儿,其实是“借古喻今”,顺便借着日俄战争“黄种人首次战胜白种人”小骄傲了一把,还得提了“钓鱼岛”两次,很多观点不能认同。此外,作者还试图浅析“反日”,结果也没说到点子上。
  •     各种外行人的错误,但是好玩。
  •     2016Nov
  •     写法看上去不正式,却有许多新颖确实的观点。作者长于思考推理,印证恰到好处,阅读仍然很畅快,不像国内那些脚注论据堆积、但毫无头绪的文章。那些文章至多算是文献综述,毫无新意,徒耗时间而已。错误有一处:149页二战时的日本首相应为近卫文麿,打错字了。还有169页的锦之御旗的脚注,最好可以解释其为天皇象征,而不仅仅引申义。
  •     翻译比较流畅,但应该有删减。书写略失严谨,适合我等初读清朝历史者,篇幅有限,故无法深入。不枯燥,尚可推荐。其实慈禧的垂帘听政也是“迫不得已”,最后几年也是为了自保。其自身境界、格局不高,思路受阻,“思想”不够,以今之观念要求一个尚不是知识分子的“宫女”(不是看不起女人,清朝事实情况如此),难免偏颇。
  •     這本書在我所讀過的日本漢學研究中應屬下品。且不說其對史料的運用存有硬傷(甚至有明眼人一見就知的錯誤),光是「歷史的線性記述」這一點就做得不好。一下子講西太后,一下子又講到咸豐與恭王在儲位上的爭鬥,一下子又講到辛酉政變。像是作者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沒有任何邏輯可言。另外作者將中國的官署和日本乃至西方做沒有依據的類比,更使得整本書的學術性大打折扣,而只能算作一本普及歷史的通識讀物。 當然,給他兩星在於欣賞他的一個觀點。作者在書中表述「西太后想做一個像崇慶太后(乾隆生母)一樣享福的太后,而非一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這一點的確可以從西太后當政時的種種作法得到印證。西太后的「女性執政法」會否與晚清國運有什麼密切聯繫,我想,應該在更合理和更先進的研究中加以體現。
  •     小的时候有本小人书《慈禧罪恶史》,画的非常精美,那时候我非常喜欢古装美女的小人书,所以也很喜欢这本书。我对于慈禧的认识几乎都是从这本小人书上获得的,读加藤彻的《西太后》才发现原来这本小人书上的故事有一半以上是假的,颠覆了我的三观啊!作者是以一位日本人的视角来写,会给中国读者一种全新的体验,虽然里面有些内容和观点作为中国人是很难以接受的,毕竟牵扯到自己的祖国没有人能够客观。我在读《人类群星闪耀时》也有这种感觉,比如茨威格赞扬巴尔沃亚成为世界上发现太平洋的第一人,咱们的老祖宗都发现太平洋几百万年了,都是站在西方社会的观点而言的。不同的立场展现不同的视角,很不错的一次阅读之旅。
  •     溥杰回忆年少时父亲面对清亡后清皇族的现状感慨的一句话:宁与外人,不与家奴。这想必是当时每个大清权贵在纠结的事,那些熟读中国史书的大清权贵们好歹都受过高级教育,清之将亡应该是心知肚明的,这也是漠视西太后老太太执政的原因,是一种不愿承担责任的得过且过的惰性反应。不能说西太后有多大的政治能力,只能说权贵群体的故意失明促使西太后的独揽。从这种角度说西太后的确是大清的最后之光,但那也是众人选择不发光的结果,也许都在考虑给外人还是家奴哪个更能保证自己的富贵吧。
  •     慈禧是中国近代史绕不开的重要人物,而对她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面孔,所以无妨将本书看成是日本专业学者眼中的老佛爷是个什么样,求的无非是兼听则明,或许是为了增加可读性,加藤徹先生甄别了不少多年来令民间津津乐道的野史逸闻,从正史的角度摒弃了民间传说的偏见,还原真实的西太后,因此无论是与民间构造的的刻板印象,还是与近百年来正统学界的既定观点都有一定的距离,倒是和近年来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便有不够严谨的观感,实则也有很大的好处,至少是一个有人性、可被理解的老佛爷,更像是一位耽于精致奢侈生活的贵族妇女,而非脸谱化的、贪恋权力的、恶毒、自私而且残忍的老妖婆,她有她的局限,她有她的私心,但同时她同样有超越其作为后宫妇人、甚至是一般政治家的胆魄和远见,至少在逻辑上,还是站得住脚的。
  •     写的是差,可为什么有人说不值得引进?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要看作者这类中国留学的,高级知华的人对历史的看法和观念啊【虽然和普通日本人真的没区别,书白读了】。中国人觉得错有什么用,他们深信不疑啊。这就是本书要引进的目的。
  •     一般吧,举着客观的大旗写着不客观的历史。史料多来自野史。可当饭后读物。
  •     我一直认为国外学者对于中国史的研究视角会相对独特,但看过这本书我比较失望,内容浅显,写作方式略显混乱,作者带着民族自豪感暗自夸奖了大和民族,并写了钓鱼岛两次,不知何意
  •     夹杂私货,但看头也就是这些私货了。粗枝大叶讲完孝钦的一生,中规中矩。
  •     还可以,有的观点很日本
  •     这个系列真的很一般。。
  •     东拉西扯,主线黯淡.基本靠对野史的批驳来撑起架子.不值细读.
  •     三星半,非常好读流畅,慈禧的一举一动再也不完全是批判的,反面的,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很特别的视角。
  •     一种看法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我看的主要是他运用史料的水平,只能说很一般。原档很少用。当做一乐就可以了。
  •     用”开发独裁“解释
  •     观点较为独特,可以一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