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6
ISBN:9787806990346
作者:张爱玲
页数:172页

书籍目录

金锁记
倾城之恋
茉莉香片
第一炉香
第二炉香
封锁散戏

内容概要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金锁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生活,需要印象派的画笔,在过于规矩生冷的线条上晕染一笔。无需更多,只那么一笔,便足以倾注今生,恒不褪色。于千万人中,惊鸿一瞥,只见得那样的浮光掠影。如此清透,这般纯粹。是没有沉杂的烟云,是没有凝重的呼吸,于是,种种不安罪责一一卸下,心生轻翼般游离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现实,并非真实。生活的真实永远存在于心灵跃动的那一瞬。电车沿着既定轨道行进,重复的动作使机器安全完整而没有缺失。芸芸众生沿着生命轨迹前行,隐忍着更多的欲望与幻想,却依然要匆忙赶路。欲望受到侵蚀,行动必然受阻。也许,上帝也发了恻隐之心,让机器和人同时停歇,给生活一个喘息的机会,给凡人一段思考的时间。电车,这个如此狭窄的空间,却因这一瞬的停歇,变得无限广阔。它吸纳了乞丐哀求的语调,稀释了上班族疲累的叹息,承载了太太先生们生活的辛劳,散发出了某种清甜的爱情的味道。那个“铃铃铃”的声音封锁了电车,隔绝了现世的侵扰,却放大了某种隐藏的真实。男人和女人真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女人永远对细微琐碎的事物纠缠不清,尤其是结了婚的女人。车上的中年妇女时刻关注的是丈夫的裤子是否被熏鱼弄脏,却不想此刻丈夫脑袋里的立体派或是印象派。宗桢的妻子只关注哪里的东西物美价廉,却不想象男人如何穿戴整齐的穿梭于穷街陋巷。因此,对于结了婚的男人,年轻未婚的女子永远是新鲜的诱惑,是疲累生活中一口清新空气。男人爱上女人,只因为那简单纯粹似梦呓般的平静。女人爱上男人,只因为那陌生同情却又存在的真实。男人问:你是自由的么?女人不答。其实二者心里都很明白,彼此都是不自由的。即使此刻自由,两人结合之后又会变为不自由。未如让此刻的自由延续下去,不断的在回忆中沉淀。最美的总是走的最快的。看似唾手可得的美好,总在犹疑的一刹,随风而逝,只留下淡淡清甜的味道。于是懊悔,于是苦痛,都已无济于事。因为没有彻底懂得,所以在对方眼里彼此都是完整,没有缺失的。因为没有彻底懂得,所以残存的那一点遐想是美好的,诱人的。两个没有缺失的人是足够安全的,这种安全存在于对方脑海中的映像。也许有一天,女人也会变成抱着孩子,督促丈夫出去打酱油的家庭主妇;也许有一天,男人也会变成一尘不染看报听交响乐的十足好人。庆幸的是,离开的时刻,亦如初见时的清透,纯粹。“叮铃铃”封锁开放了,原本被打破的世界又回复了原样。张爱玲说,女人的眼睛看到了,他们就活了,只活那么一刹那。在现世中,大多数人是死了的。因为我们走的匆忙,没有看到。太多的美好,由于视觉的缺失,而已然溜走。男人的世界也恢复了原貌,只是留下了对生活的思考。虽然思考是件痛苦的事。当生活被蒙上了冗杂的尘埃,当世界的色彩失了真,封锁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是这样纯粹而真实。
  •     看张爱玲的小说,很容易便能沉醉其中,在她所构建的那个泛着腐朽潮气的世界,徘徊迷走。几年前看她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只感觉有透心彻骨的寒意一点点渗进身体里,她笔下的世态冷暖在那时的我看来是难以接受的;现在再读她的作品,对于她所描摹出的那一张张冷漠虚伪的脸,却早已没有太多的触动,却是一颗颗深藏其下的痛苦扭曲的心,让我为之揪心。她们只是弱女子。那个时代的女人,没有娘家和夫家的资助,是活不下去的。那些漂亮的学历和头衔也不过是嫁妆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搽上粉,描黑眉,涂红嘴,凭借一个个如丝媚眼挤进豪门大宅里去。用青春换来金钱,再用金钱弥补年华,这是一条看起来轻松,走起来酸楚的路——曹七巧走过去了,梁太太还在走着,而葛薇龙也在亦步亦趋地踏上去……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女人的尸骨被埋在路边。我无法去评判她们什么。追逐荣华富贵没有错,用自己的青春来换也没有错,最后疯狂的弥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一切看起来总使人感到无可奈何的悲哀。女人当自强。但在一个男人说话才算数的世界里,女人如何自强?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生于一个好人家,嫁了一个好人家。但说到底,命运还是紧紧攥在男人手里。上帝把女人造得如此柔弱,却又那么贪婪。我们需要温软的床,精美的食物,安定的家……以及最重要的,男人的关怀和爱慕,这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多么可悲!自己的价值要从男人那里获取。现代的女人们看起来似乎是自强一些了,可以通过加倍于男人的努力打拼来所有物质上的满足——但若是少了来自旁人的爱慕的目光,却好像总缺了些什么。“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夏娃是亚当的肋骨,还是最脆弱的那根。
  •     人物刻画不逊于鲁迅先生 笔下处处精致 精致得过于高冷 颇像上海的“腔调” 环境描写好比一帧帧的分镜头 浓重的画面感读时 似有冷气慢慢环绕 浸透 直至内心对书中人物难以摆脱的命运 正是讽刺的着力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個壞女人確實會毀三代啊!
  •     千万滴雨珠闪着光,像一天的星。
  •     很久之前为了应付作文,背过关于金锁记的一些点评,终于读到原原本本的故事,远离了常规的评论,那种狭促扭曲的感情,由娇艳的花到干枯的柴,还是被震撼到了。
  •     面对黄金的枷锁, 曹七巧不做无力地抗争, 终将被蚕食最后一丝人性。
  •     爱情,爱情,真是要人命的东西。
  •     太毒
  •     每篇都很经典。《金锁记》尤其令人压抑,小说开头一句“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就把人的思绪带到久远的过去。“……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这样的描写,仿佛看见七巧的生命消磨和心灵的变迁历程。
  •     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     里面很多描写月亮的段子,月冷人心更冷。长安与长白,七巧的他们,落入一个死循环之中,我的钱,我的人,我的世界。无法掌控到绝对的操控的境地。整个故事从热闹到孤寂,话语越来越尖酸,刺耳。话语脸色逼死人。
  •     《金锁记》实在太压抑了,一个思想畸形却又审慎机智的疯子,她毁了自己,也要毁了身边人;她痛恨他人,未偿不痛恨自己?《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实在是一个让人爱得咬咬牙又恨得咬咬牙的男人,他的爱是理智的,不甘示弱的,偶有那么一次情感溃败的时候也被迅速地整理好,非等到心爱的姑娘的心向着他。《沉香屑》两则,实际上都不过是爱到卑微的悲哀。
  •     张的小说读了多了会让人很难过
  •     大陆 小说 1943
  •     哎,残酷
  •     张爱玲说七巧是她小说里唯一的女英雄。最不成体统的可能就是说真话吧。
  •     如果七巧嫁给朝禄,将是贫困但安稳的一生,但命运却把她送进季家大牢笼中。在自己、季家人和时代的推动下,七巧一步步带上了黄金枷锁,并用沉重的枷角劈杀着自己的儿女。印象最深的角色除了七巧,就是长安,这个可怜的女孩,因为有这样一个母亲,断了学业、沾染鸦片,最后为了守住人生中顶完美的一段爱情,不让它有个不堪的尾巴,亲手用美丽而苍凉的手势结束了它。不禁让人唏嘘啊。
  •     再读《金锁记》,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很少能接触到如此不让人同情,不使人认同的主角,整本书透露出一个深深的无力感,这里没有大团圆的浪漫爱情故事,只有欲望、金钱和各种枷锁。
  •     很难想象有如此扭曲的人性 更难想象我们很容易找到其存在的社会原因和环境原因 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吧
  •     七巧可悲又可恨
  •     爱情和时代,张爱玲真的是太有才啊,孤傲酸楚,一部小说看尽整个人生。
  •     张爱玲终究是张爱玲 怕是孤独之人读了以后便要抑郁而终了 没有人可以像她那样悲观得死心塌地
  •     只记得倾城之恋中流苏的颠沛流离 结尾甚妙!
  •     三十年前的月亮已经沉入天际线,三十年前的悲剧也消逝在时光的罅隙中。 旧时代的封建与懦弱,女性禁锢的思维,对金钱的嗅觉,也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其实悲剧从未停止。
  •     看完金锁记整个人都不好了,压抑的要命
  •     重读《金锁记》,再一次体会到了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人情的淡薄,物欲的诱惑造就了曹七巧疯疯癫癫的一生。强壮的坚实的男性肉体是曹七巧一辈子没有得到的,而她内心的情欲也一辈子没有得到满足。情欲的压抑让她的内心开始扭曲,也让她的痛苦延续到了儿女身上。
  •     正如她那句:从传奇中发现普通人,从普通人当中寻找传奇。
  •     哎!人性的悲剧会遗传
  •     毛骨悚然
  •     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     一开篇就来到了上海小节奏,看下去一直觉得就是在“大观园”遛弯,只是时空有些不同
  •     张的小说里主人公始终不大气,市井气太浓,兜兜转转中的算计
  •     把自己的枷锁加到了长安的身上,这三十年前的月亮和三十年后的月亮。
  •     太恐怖
  •     曹七巧真真是张爱玲塑造地最复杂的人物了
  •     泼妇英雄七巧撕毁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幸福。却没有力量伤害那个时代。因为她自己唯一爱的幻想被摔破,没有一丝声音,从那以后就开始疯狂起来。
  •     世事总是这样,你的一辈子跌进去了覆没了,最后不过成为一抹尘,闲人口中的谈资;世人总是这样,自己的一辈子跌进去了还不够,总要拉着别人一齐跌下,好迎来感同身受。
  •     听惯了张爱玲的名言,什么朱砂痣和白月光,华美袍子里的虱子,印象里她是嘟嘟囔囔的上海狐女子。但这本写得真好,汪洋恣肆的才情,清奇,鬼气森森的凄美,世事洞明。
  •     其实最好还是看纸质,电子版很容易只关注情节而忽视了有灵魂的文字。这书我不想看第二遍了,看完要叹气的那种,与《活着》还不是同一种悲剧。
  •      文字太优美 剧情太压抑
  •     男人对女人最隆重的夸奖是求婚。
  •     我小时候可向往那只镯子了
  •     倒不是觉得这篇小说写得不好 而且看着觉得生气 七巧说自己是带着黄金枷锁的女人 为了钱放弃了自己可能得到的爱情 用鸦片留住儿子 逼死儿媳 阻止女儿结婚 这已经不仅仅是扭曲而是病态了 反正归结到底 还是要怪这个社会 倒也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
  •     所以说真是天才女作家啊,金锁记好得令人惊叹——炉火纯青。恨七巧,怜七巧,句句想哭,这绝望的,畸形的美啊......
  •     张爱玲最好的一本小说集了吧
  •     压抑又惆怅
  •     不幸的婚姻,不对等的婚姻关系,成就了悲惨
  •     曹七巧比鬼还阴森可怕
  •     张爱玲这种阴冷的小心思还是不太适合我……
  •     結果還是看了舞臺劇之後才看完,5號。只是《金鎖記》這個故事。其他故事可能高中有讀過吧,不太記得了。好像從來沒有怎樣被張愛玲本身的故事打動。反而總是在看舞臺劇的時候受到觸動。女性在時代的局限,可悲,可歎,又可恨。而那些加於女性身上的枷鎖,過了這麼多年,還有一些還在吧。
  •     昨晚读完 字字刻薄 句句不饶人 开头我看到了红楼梦的影子 后来我看到了封建的中国 封建的余毒 至今仍在侵蚀着我们
  •     透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