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艺术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12
ISBN:9787500604235
作者:肯尼斯·克拉克
页数:正文277插图176页

作者简介

《裸体艺术》一书极有可能会对现代品味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我无法想像哪个人在读完这本书后还会不学着用一种更大胆、更富激情和更挑剔的眼光来重新回望过往的艺术,以及用一种毫不尴尬的坦然心态来接受这种作为美学典范的无遮无拦的“活体的真实”。—— Lionel Trillling
☆肯尼斯·克拉克爵士以他特有的温文尔雅将他于数十年前在华盛顿举办的一些讲座延展成为一本书,这本书读起来不仅令人愉悦而且极富知识性和冲击力……作者对语言的出色把握和他广泛的好奇心以及视觉记忆的敏锐度相得益彰,而这本书正是作者这些特质的朴素而优美的表达。——《纽约时报》
☆《裸体艺术》笔法轻快。每一位读者都不必心存疑虑;当他阅读这本经典之作时,他不会有一刻感到厌烦:他只会感到兴奋、愉悦、受益、着迷、激赏、刺激和惊奇。——《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由裸体艺术的角度勾勒出的西方美术史,作为一位文艺复兴绘画的研究专家,本书的眼光极为独到地分析了古希腊与文艺复兴两个时期的雕塑与绘画艺术,为现代人进入这两个伟大时代的艺术境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角度。
肯尼斯·克拉克在他对艺术的解脱中把才智、文雅和博学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一点在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几乎无人能及。毫无疑问,作者的才华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迄今为止最为完美的展现……这是一本意义重大、引人入胜的书。书中的近300幅黑白插图显然经过了作者的精挑细选,它们和书的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确实很好地展示了它的内涵。
任何一个裸像,无论它如何抽象,从来没有不唤起观者的零星情欲,即便是最微弱的念头。如果不是这样,它反而是低劣的艺术,是虚伪的道德。
裸体本身与道德无关,它是艺术的一种语言,美的一种符号

内容概要

肯尼斯·克拉克爵士是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在他非凡的一生里,他曾担任过伦敦国立美术馆馆长,牛津大学美术史教授,英国独立电视管理机构主席,英国艺术理事会主席,他一著述甚丰。这本书可溯源于1953年的一个美术系列讲座,即在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举办的米伦,版权法列讲座。40多年之后,它以一种新的面貌进入了探讨和阐释人类最深刻的想望与关切的伟大作品的圣殿。


 裸体艺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从旧石器时代胖墩墩的裸女雕像,到古希腊优雅的维纳斯青铜像,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裸像,裸体一直来是艺术创作中不过气的题材,而它却在不同年代里遭受截然不同的待遇——从古希腊人对裸像的顶礼膜拜到现代人对它的讳莫如深。在某种程度上,裸像的命运不自觉地跟艺术的命运绑定在一起,并渗透到人文主义意识之中。因此,裸像及裸体的研究也频繁地出现在艺术史学者、美学学者的相关著作中,例如,弗朗索瓦·于连的《本质或裸体》、肯尼斯·克拉克的《裸体艺术》、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约翰·伯格关于裸体及裸像的论述固然精辟入理,但终究不如《裸体艺术》来得系统周全。肯尼斯·克拉克认为,“‘裸体’意为剥光了衣服,暗指某种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窘迫的状态。”[1]依照他的观点,裸体是一种无衣着状态,跟人的羞愧感、道德约束紧密相连。裸体本身在他看来并不能视为艺术形式,只能纯粹当作自我冒失。而严严实实的服饰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我却不敢苟同,“裸体”的概念在这里却 没有完全地界定清楚。很明显,“裸体”在这里被视为公开展示的,而自我呈现的裸体却完全被忽视了。约翰·伯格说,“裸体是自我回复之道。”[2]他把裸体当作人的原初状态、自我的呈现方式。对裸体的欣赏意味着对自身的肯定及人文关怀。人体从严严实实的衣服和沉重的道德约束中解放出来,这才是裸体最重要的意义。此时的裸体已经抽离掉欲望、色情的成分,仅仅成为自身内在精神的外在表征。裸像的部分目的也是帮助观看者感受、重温、想象人体“自我回复”所带来的精神洗礼。“裸体”并非简单的“剥光了衣服”,也超越了所谓的“窘迫的状态”。作者在文中分别阐述了裸像的界定及各种类别的裸像,属于横向的对比分析。但根据作者的论述内容,可以将裸像的演变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之后。遗憾的是,书中没有对这三个时期的裸像给出系统的总结,而我更倾向于在时间的纵向比较中找寻裸像的轨迹。作者大量提及古希腊人对裸体雕像的狂热,并给出解释,“裸像表达了希腊人对于人的完整性的意识”。[3]古希腊人大量地制作裸像,并清晰地勾勒出人体线条,严格按照实际比例表现人体的器官、肌肉,以严格的数学思维创造作品,充分体现古希腊人对裸像的重视、对人体的崇敬。因而,裸像在古希腊人中很轻松地避开色情、淫欲的主题。相反,裸像已经上升为自我表达的符号,他们通过裸体表达对人体的自信、对肉身的敬重,并将这种敬重之情延伸至精神领域。在古希腊雕像中,神的形象与人十分相似,基本上也以裸像的形式展现出来,“膜拜他们是由于他们赋予生命之美而不是由于掌握死亡的权力。”[4]神在古希腊文明中有着严格的分工,每种分工都分别代表古希腊人对于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神没有绝对权威性,却代表着完满的人格。古希腊人相信人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格,完满的人格外在表现必然是完满的人体。因而他们不断地追求人体的完美,将神的裸像做到极致,那么面对神的裸像时感受到的精神震撼力更大,通过这些裸像看到自己。通过对神的膜拜,古希腊人一方面表达对完满人格的敬重、向往,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完满人体的追求、热衷。而裸像将这种完满的人格充分展现出来,满足人们的膜拜需求,同时也表达他们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认识,这种认识因为缺少色欲与诱惑而显得虔诚、富有人文主义色彩。维纳斯的裸像受到大量古希腊人的追捧,而她在古希腊神话中却以东方异教的形象出现的,自然地成为人们非难的对象。“因为她美丽的身体或许会引诱人们去信奉异教。”[5]这句话充分体现古希腊人对于人体的信仰、对裸像的狂热。裸像成为他们表达宗教热情和爱的寄托,部分地寄托他们对自身、所生存世界的信仰。因此,裸像对古希腊人的影响更多的应是精神层面。这与部分文明的“生殖器崇拜”又相互区隔。前者的裸体或裸像是实现精神净化与超脱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而后者则纯粹地沉迷于对物的图腾,物甚至成为精神图腾的终极目标。古希腊艺术作品中数量繁多的裸像,将裸体艺术推到极致,并在希腊文明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无怪乎,肯尼斯·克拉克在书中常常流露出对古希腊裸体艺术的欣赏,对这种艺术的消失的沉痛缅怀。但他没有很好地从中走出来,没有意识到对于裸体的过度崇拜却在无意识中导致古希腊人自我意识的膨胀。他们能很好地表达对自身、意识、外在世界的认识,并赋予这些意识以人文关怀,却无法将这种将这种意识、关怀转化成古希腊文化的向心力。当古希腊遭受外来侵略而分崩离析之时,他们甚至无法捍卫他们所崇拜的裸体艺术而任侵略者摧毁。这或许是自我过度膨胀带来的恶果之一吧。当然,古希腊裸体艺术的成就仍然是伟大的。重新倡导古希腊的裸体艺术,自然而然地成为文艺复兴运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文艺复兴只是借助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在表达思想上已经与古希腊文明南辕北辙了。正如肯尼斯·克拉克评价米开朗基罗的裸像成就时提到的,“他将裸像由一个表达理想的途径变成了表达感情的途径,将它由生存世界变成了生成世界。”结合前面提到的古希腊人的裸像表达,便不难理解作者的意思。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的核心,而裸体艺术也旨在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解放。这时,个人情感便充分地渗透到艺术表现之中。从乔尔乔涅、拉斐尔、提香到鲁本斯各自所创作的《维纳斯》,作品中体系那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而古希腊人的人体信仰、宗教热情和爱的元素却开始消退了。维纳斯甚至对观看者不构成任何的威胁,她来自于东方异教,但是已经不能像古希腊时期一样利用人们对其完满人体的膜拜而使他们信奉异教。“她从宗教变成了娱乐”[6],退化为画家表达情感的途径而已。另一方面、由于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禁欲主义”的盛行,这样的题材也显得难能可贵。裸体成为跟传统约束想抗争的素材之一,因而,“那时,似乎任何一种思想,无论它多么高尚,都是可以用裸体来表现的。任何一种实用物品,无论多么微不足道,一旦被赋予了人性,就成为最好的了。”[7]作者很巧妙地使用了“似乎”,因为即便米卡朗基罗这样的苦行布赎者也大量使用裸体作为雕刻的素材,而依然有拉斐尔、普桑这样的清教徒中规中矩地按照雇主的意愿作画。但这句话足以充分说明裸像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充分的表现力。它成为人们情感、信念和意志自由表达的寄托。而它之前却是古希腊人表达宗教热情、爱和信仰的寄托,因而它“由一个表达理想的途径变成了表达感情的途径”。另外,文艺复兴时期的裸像开始集中于宗教题材或古希腊神话题材,很少来自于现实世界中。作品完成之后也为私人收藏家或画家所收藏,很少如古希腊裸体雕像一样公开展现。裸像之前能影响到古希腊人生活和精神的方方面面,而现在却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一种精神的陶冶与情感的寄托,开始“由生存世界变成了生成世界”。区别于古希腊人对人体的自信和炫耀,羞愧感在文艺复兴的裸像中有大量的体现。亚当和夏娃在文艺复兴艺术创作出现的转变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佐证:“夫妇二人或用无花果叶,或用手摆出羞答答的姿态。但是,此刻他们相互间的羞愧感,不及面对观看者的羞愧感”[8]约翰·伯格在此想论证文艺复兴时期裸像在创作时已经参照了假定观看者的感受,即此刻裸像中的裸体并非完全的自我,而是“自我回复”与“公开展现”相较量之后折中的产物。因此,文艺复兴的裸像中个人情感的表现丰富得多,但已却缺少激情及 自信。。裸体所引起的羞愧感说明此时的裸体并非如古希腊般完全是“对于人的完整性的意识”,而夹杂着诱惑、欲望的成分。它已经不能视为完满人体和完满人格的象征了。裸像本身已向娱乐化的方向迈进,而之前古希腊时期裸像的表征意义、符号价值却几乎淡然无存了。在前面所述的三个阶段中,古希腊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有较清晰的发展脉络和时间范围,而文艺复兴之后的时期却无明显的时间界定。文艺复兴对于人自我意识及人文主义的倡导使人开始获得“解放”,而文艺复兴之后这种解放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甚至延伸到宗教领域(宗教改革运动)。但是,完全的解放,在某种意义上,是信仰完全确实的表现。肯尼斯·克拉克感慨到,“到1881年,维纳斯似乎已经遭受了阿波罗的命运,她贬值了,虚伪了,支离破碎了”,“维纳斯作为一个光彩照人的整体已经不可能再统治人们的想象力了”。[9]作者的意思显然不是赞赏文艺复兴之后人们想象力的充沛,相反,他在可怜他们想象力的匮乏。从库尔贝的《女人和鹦鹉》、安格尔的《浴女》到雷诺阿的《浴女池》,女性裸体越来越娱乐化,甚至这种裸体成为装饰,而内在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了。而文艺复兴在裸像中体现的“羞愧感”,到现在则变成约翰·伯格所说的“羞愧成为了一种炫耀”[10]这种炫耀区别于古希腊竞技者对于自己人体自信而产生的炫耀,它所宣扬的不是裸像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目标或人性的表现力,而是裸像其中的内容——肉欲的沉迷或享受。因而,它也遭受了如作者所言的变化——“它从耻辱和羞愧的化身变成了撩拨青春的手段”。裸像已经摆脱原来的意义和作用,却没有超越欲望和诱惑。得益于人的“完全解放”,裸像可以朝着任意的方向自由发展,但人已经渐渐变得肤浅了,甚至已经完全不能理解古希腊人对裸像顶礼膜拜的激情。裸像已出翠等同于裸体符号化之后的公开展现。因此,维纳斯,这一古典的裸像题材,开始失去原有的“神性”,纯粹成为欲望、诱惑的化身,而且这种欲望不是维纳斯她个人完全自我回复而产生的欲望,而是观看者的欲望以及她不得不妥协于观看者欲望的欲望。这反映的恰恰是人们想象力的普遍匮乏,他们已经不认可或不理解维纳斯在古希腊所代表的一切。因而,维纳斯“已经不可能再统治人们的想象力了”。裸体艺术已经流于表面化、肤浅化。也许因此,作者才那么怀念古希腊的裸像成就。古希腊人度与裸像的完美,韦德是表现人与神的相似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仍旧 是裸像的一个作用。因为我们不再相信上帝是一个完美的人,在那闪光的自我形象面前,我们仍然感到接近了神力。通过我们的身体,我们似乎找到了宇宙的秩序。读罢全书,我开始理解约翰·伯格原本看似艰深难懂的论点,他说,“裸像绝非裸体。裸像也是衣着的一种方式”。但裸像也应是人体的自我信仰、宗教激情和爱的一种融合和表达方式。而裸体艺术从古希腊话开始逐渐地失去原有的人文主义高度,逐渐地娱乐化,而彻底娱乐化之后裸体艺术已经等同于欲望和诱惑了。这算艺术的悲哀吗?
  •     一个美术的爱好者,通过作者的思路引导和语言的描述分析那些经典的裸像作品,能够增加美学认识。而不是仅仅通过外表是否漂亮很狭窄的认识美学。书中内容教会我们观察的能力,将这些结果再转化为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人们已经认可的基本的意识。当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描写的从作品中表达的相同的感觉时,有种很自由的心情。作者的讲述中,有很多是对古今作品比较的角度进行的。所以能看出人类美学欣赏的轨迹和各个时代的画家的思想。表达出的画家的风格也是很明确的。让读者能有深刻的记忆。令人遗憾的是译者的文字表达不是很清楚。经常是很长的句子,而且和上下文没有连贯性。读起来困难。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wohenxihuan!15 冬
  •     对于大卫和维纳斯有着深刻的理解~
  •     这本书竟然一直没标注,可是我对相关艺术的破处之旅。
  •     我看的第一本艺术批评的书籍,无悔
  •     一本神奇的书,总共九章,现在只看了前面四章。信息量非常大,通过展现裸像在西方艺术中的图式传统和变迁过程,作者表明了这样的一个看法:艺术与当时具体的社会背景不可分离,它的生机需要注入思想和想象力,如果只有外在的形式和空洞的构图是无法产生出伟大艺术的。裸像之所以超出了单纯的艺术题材而成为一种艺术理念就在于人们将“神性”灌注到了这些图像之上。具体的方法上,作者采用了图式分析的方式,让读者看到不同主题裸像的发展传统。具体包括:代表神圣的阿波罗、女性裸像维纳斯、展现力量的裸像、(后来的就没有看了)。另,本书包含丰富的视觉资料和艺术史信息,对进一步了解艺术史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     新奇的文学视角来启发人们的感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