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作者简介

《读书》,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迁的见证者。     《读书》创刊号
《读书》创刊伊始,就发出了反映读书界共同心声的呐喊:“读书无禁区。”其继承了中国知识界的淑世情怀和传统,以思想启蒙作为自己的旗帜,致力于拨乱反正,恢复汉语写作的博雅风范,以其思想的开放,议论的清新,文风的隽永,赢得了读书界的青睐。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口,体现了读书界对于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   《读书》杂志自从一创刊,就定位为“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这样的定位,既有别于专业学术研究刊物,也有别于一般大众通俗刊物。她的读者对象是读书界中级以上的知识分子。所谓读书界,意指高度关注思想文化领域以及相应书籍出版的一个读者群。尽管三十年来当代中国经历了种种社会分化,但这样一个读者群体今天依然存在。《读书》过去常年举行的一项活动就叫做“读书服务日”,既体现了杂志的编辑宗旨,也体现了三联书店“竭诚为读者服务”的优良传统。《读书》杂志是一个为知识界服务的刊物,同时也是一个读书界共用的交流思想、知识和文化的平台。她尽力体现当代中国知识人的所思所感,展现他们的知性与感性生活,努力提供为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满足他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应当说,《读书》杂志的这一定位,使其在长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在当代刊物之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   《读书》杂志不是专门的学术刊物,因此,那些只有少数专业研究者才感兴趣的学术专门课题,不是编者关注的中心。《读书》杂志长期致力于从当代学术文化领域中抽绎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文化内容,将它们呈现给读者。《读书》杂志既非学术也非通俗的定位,决定了她所刊发的文章与学术论文的文体风格迥然有别,她倡导承继中西文化中优美、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传统,希望尽量少用艰深晦涩的专门术语和“行业黑话”写作,以便让隔行的读书人都能够读懂。   从创刊迄今,《读书》杂志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十周年。作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见证者,《读书》记录了这个时代各种思潮的起伏跌宕,兴衰际遇,也映现出思想文化界忧戚喜乐的感情律动;既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自由思想,人文关怀。《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


 读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9条)

  •     封二 仍然是与时俱进之意 无需再言开头几篇是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 刚看过电影 实在是个资产阶级的 充满了巧合的革命 但对于中国的意义确实非凡第一篇《总体性失败与革命起源》,回溯历史,探寻革命发生的可能性。事实上,如果清朝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也许革命可以不发生。但历史没有也许,清朝也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这期读书中有些文章讲英国的,可以互相参看。英国是立宪改革最为成功的国家,难怪朋友的女友执意要去。革命的原因,按照亨廷顿看来,是“向上攀登或期望过高的集团和僵硬不灵活的制度”,但西亚北非地区可能并不尽然,因为没有向上攀登的集团,而是街头革命。所谓集团是后出现的。但大众传媒的环境和当年又不同。本文的最终写到,辛亥革命其实是清政府自鸦片战争以来几十年或是错误或是被动的政策一步步造成的,是一种总体性失败。亨廷顿又说,革命“最可能发生在曾经经历过某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而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又已落后于社会经济变化的社会。”第二篇《新政与辛亥革命》,还是反思辛亥革命的原因,作者认为并非改革促成革命,而是反改革的政府决策导致了革命。这也是定论了,并非新意。第三篇《重思“数千年未有之巨变》,反思辛亥革命的意义,用”数千年未有之巨变“来剖析。第四篇《范用与罗莎的画》,回忆故人范用和罗莎,一代知识分子的风貌。第五篇《也谈安德烈与出版》,接续五六月份的读书杂志讲到的出版业的文章。思考了新兴的媒介对出版业的冲击,比如电子书。但美国的经验表明,也是可以成功的。还有学习的空间。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促进知识分子更加”精英化“而不是迎合大众?第六篇《杂志与思想:近现代日本知识人的一个侧面》讲了日本《思想》杂志。好像是《读书》的夫子自道。里面着重讲了东西方的知识人。西方的知识人,”一定要令人尴尬,处于对立,甚至造成某种不快“,引起人们关注与思考。事实上有些像”嘴欠“的人。东方的知识人,应当是”严守分际而不具煽动蛊惑作用“。看看中国的历史就知道,大学者往往冷静。89之人该当一惭。第七篇《丰裕的起源》,介绍威廉。伯恩斯的书《繁荣的背后:解读现代世界的经济大增长》,伯恩斯的书看来挺难得,最后谈到,发展的目的是自由。第八篇《一滴水折射的太阳光芒》,中国古代的审判制度,知识分子依靠良知而不完全是法律。大陆法系的属性大抵如此,但这些想法是过于理想化的。这样会造成的”恶“难以遏制。两篇短长书,实在是有些长,而并不短第九篇《作为收藏品的艺术品》,散文的笔触,讲了收藏这一行为的意义。收藏者和收藏品发生某种关系。并不单单是占有。电子游戏中的收藏,即是满足人对于占有、欣赏等复杂的感情。第十篇《在最后一节车厢里》,作者的读书记录,没什么意思第十一篇《小城拿骚的坏女孩》,并非抨击某个民族,而是大众的习惯性,非理性和恶。 德国通过此一事件得到了进步,但中国还差得远。文革何时能反思? 微博能否促进公众的善?阿登纳是有道理的,“仅靠那么几个干净的人是无法搞一个国家的”,当年邓大人恐怕也做此想。何时社会能进步到有罪之人在反省中仍能工作? 或者更现实些,这些人不能阻碍历史的真实记录?第十二篇《苦荬饣毕饣罗与泼生》,两个生僻字无法打出。苦荬,竟然就是经常吃的苦么菜,放到书中倒不认识了。文章十分考究,读来过瘾。第十三篇《不愁风雨近重阳》,讲中国古典文学学者廖仲安。第十四篇《十二敦盘谁狎主》,讲明诗的。作者评诗,有古人诗话词话的意思,完全不用现代理论,实在过瘾,勾人也去读诗。第十五篇《乌托邦臆想的隐蔽动因》,一位德国学者研究中国的知青运动,实在是好事,但也有意义。他分析的知青政策的动机实在难得,第一是意识形态动机(改造青年的思想及消除社会分工,荒谬);第二是政治动机(恢复社会秩序并强化最高领袖的魅力);第三是社会经济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以及限制城市人口增长和解决失业问题),实在大有见地。这种革命的话语,使人忘记了自我,投入集体,实在可怕。第十六篇《追溯。体悟。思辨》,介绍季红真的《萧红全传》,萧实在是深刻的,犹如中国的迪金森第十七篇《谢阁兰的意义》,中法文学交流。第十八篇《两百年前的英国文化热》,英国实在可以骄傲,但对“他者” 呢?第十九篇《作家和文学奖》,实在觉得文学的评论难以分级,主观的东西。第二十篇《被依赖的入侵者》,村上春树文本中的大众媒介,知识分子往往讨论大众的东西,我也如此。可怕。第二十一篇《都市忧郁》,六十年三地歌,讲到齐秦等人,变俗了。
  •     一个周末无事,随手翻起2009年1期的《读书》,一篇文章的题目吸引了我——《选择什么文学即选择什么前途》,我带着探究读下去。这篇文章讲得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连续三届当选为东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在他大学时代时凭借一部小说《太阳的季节》获得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奖,从此便声名鹤起、青云直上,更是其现在能在满嘴胡言乱语、遭到世界爱好和平人士唾骂的情况下连续当选的重要原因。当初,《太阳的季节》在日本文学界就引起了严重的分歧,一部分文学家对其赞赏有加,而另一部分却对其大为批判与鄙视。反对者认为这部小说本来就是一部充满着色情、暴力、残酷细节的反人性的法西斯遗腹子,既有别于执着于亚细亚主义的旧式日本人格,更不是追求自由与快乐的新生一代,让这部小说当选根本就是一个失误,这个失误发展到现在终于明明白白表现为错误,如果继续发展那很有可能就会演变为一场灾难。因此作者引用日本作家佐藤春夫——当初最强力的一个批判者——的话,不无感慨地说:一个民族如何选择文学,就会如何选择前途。作者讲的是忧国忧民的历史大道理,对此我当然深表赞同,但这并不是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时所想看到的东西。我第一眼想到的是文学选择对当今社会个人性格与命运的影响,对此,我可以说是有切肤之痛。正是因为当初我在思想长成期选择了《小王子》、《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青春为何让人泪流满面》、《一梦三四年》等文学作品,才养成了我现在这种阴阳怪气,宁愿始终痛苦也要永远清醒的矛盾性格,也正是我始终处于一种挣扎地不快乐不满足状态的根本原因。选择什么文学即选择什么前途,其实对此我早有认识,只是没有被这么明确的表达总结出来,当初当我意识到我的痛苦缘于阅读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从此不再读小说,特别是那种能鼓捣起我翻江倒海情愫的文字。当初要戒掉真是颇下了一番功夫,中间还反复了好几次,到现在终于不再读了。没有新的毒愫注入,似乎思想状况是正常和好过了许多,可残存在体内的旧毒何时才能消解干净呢......
  •     本期的批判性很强,而且多数文章同政治有关。后半本就稍微通俗些。封二的漫画《谁的传人》,甚是有批判意味。龙本是骑在人民头上的恶人,却成了中国人的祖先,中国人坐稳了奴隶,又去帮奴隶主张目。流传的都是英雄故事,却没有人民。但中国的暴民还难以成为历史的主人。呼唤公民。中国人毒害着自己,却又在骂着毒害自己的人。第一篇《中国教育:情感缺失》,讲教育的文章需要仔细看,因为教育就是构建社会。当前的中国教育中是缺乏情感的,对于不服从权威的人,等待他的往往是惩罚。这样下来,孩子们就失去了同情和信念,变成了现实的奴隶。“好学生”们往往是现实的,情感是受到压抑的。中国的孩子是可怜的,慢慢就变可恨了。社会限制着情感教育,反过来缺乏情感教育又阻碍社会发展。中国的情感往往是“私”,即对某人好,溺爱式的,却不是健康的。第二篇《吴歌与人文启蒙》,从江南小调看到江浙人的公民精神,是文化更是历史。宋代之后的中国人就受了理学的压抑,唐朝人是有”仙人“精神的,而明朝则是受压迫最强烈的地方。一直觉得明清思想是失败的,没有赶上启蒙运动(下篇文章还会谈这个),但明朝的市民文化值得重视,是有反抗精神的。明朝有李渔、李贽,有思想解放的萌芽,却被杀怕了。冯梦龙是值得研究的革命者。里面有段分析很精彩,三纲五常是有等级的,不对等的,而情是对等的。在我而言,情里又含了忠诚的意义,而忠诚也是不对等的。第三篇《中国的”另一个近代“》,还是沟口雄三的中国近代史论。先反驳了一些错误的流行论点。比如”古已有之“论,这个确实无理而自大。大分流也是,认为中国的落后是偶然因素使然。其实中国的礼教仍以一些隐形方式流传到现在,促进或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一直说五四运动是救亡压倒启蒙,事实上可能中国不具备民权这种启蒙的基础。沟口比较日本的”公私“关系和中国的”公私“关系,日本的私人领域是存在的,而在中国的”私“则好像有些贬义。于是启蒙运动在中国很难开展,因为本质上反感个人主义。中国有”民权“而无”人权“,是人民的而不是公民的,体现的更多的是社会大同,而不是个人层面的。当下的中国也重视集体主义,政治依靠的也是广大民意而不是政治精英的智慧。第四篇《民主-社会与民主-政治权力》,一个法国学者分期托克维尔的《民主在美国》,用了三个维度。一是地方权力,法国是从上而下,而美国则相反。中国也像法国一般,精英治国,集体领导。这里主要问题是,主权高于一切,然而主权何来?法国的民主(中国类似)是想象中的,还要防止国家受社会的侵害。而美国则沿袭了亚当斯密传统,力量首先在于社会,而不在于国家。二是人民信仰的来源,民主政体中,集体意见始终在塑造个人意见,然而集体意见也来源于个人意见(这个和中国也很像),托克维尔提出了一个补救方案,就是国家给少数人权利。三是物质利益,缺少了贵族的精神,如何确保公务人员不耽于物质利益?最终是社会民主和政治民主的分离,也是专业领域和生活领域的分离。美国式的司法独立,来确保听取社会呼声是一个好的模式,例如法国(中国)司法并不独立,政治就会压迫社会了。第五篇《洛克的秘密》,考证洛克写作《政府论两篇》的背景,真是个矛盾的人。第六篇《多元社会中的“群”“己”权利界限》,分析中国语境下的群己权利和西方“论自由”的区别,西方更加强调“己”,而中国强调“大我”。接着第三篇文章分析中国的五四运动及其后的启蒙受到压制,成为心灵国有化运动,树立了“国家”这样一个“他者”。刘再复在这里讲到自我与他者的几种关系:他人即地狱,这是萨特的观点,容易造成盲目自由主义;他人即天堂,即列维纳斯的为他人的人道主义哲学,在中国大行其道,即牺牲自己为他人,这也不符合和平时代的生活,易造成专制。第一种是自我膨胀的时代,英雄时代;第二种适用于自我丧失的时代,神权时代;第三种则是多元时代,群己关系是流动的。刘再复还引用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的第一种和第二种群己关系。第七篇《伦敦窃听风暴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这个新闻是去年的重大新闻,背后似乎有类似金融战争一样的媒体战争。然而媒体实质上是民主的保障,如果被所谓政治阶级利用,民主则受到威胁。第八篇《地中海文化圈视野下的希腊哲学》,地中海文化圈是个新想法,包含西方和近东的古代文化圈。核心则是希腊精神。第九篇《正统的新声》,讲切斯特顿的。这个人似乎很厉害,他的书值得一看。萧伯纳说过:”世人对切斯特顿的感激还不够。“这句话好像在别的地方也看过。他是个正统的人,批判唯物主义。他眼中的唯物主义事实上倪匡也一直在批判,即自大的唯物主义。然而真正的唯物主义是可以容纳未知的。第十篇《”日本马克思主义“:民国时期中国学界回望》,民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很多是从日本而来。品书录《政治宪法学的一种解读》,对于《清帝逊位诏书》 宪法学意义的研究;《布满沮丧的英雄时代》,当代的医学哲学;《书林秋草忆孙犁》,作者同孙犁的故事;《中国画艺术精神的诠释与守护》,讲刘继源教授的书《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本体诠释》,值得一读。第十一篇《黄泉路上蝶纷飞》,李零回忆傅懋勣先生。里面讲傅斯年先生对傅懋勣先生的周济,实在令人感动,对学生的师者之心。讲钱钟书先生回国,引用论语”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留下却需枉道了?第十二篇《西方女性主义与文学》,耶鲁开放课程里也讲到女性主义,哈罗德布鲁姆把他们同马克思主义和种族主义一起称为”愤怒学派“。第十三篇《走向政治的文学》,讲革命语境下的文学。第十四篇《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中国的诗歌。讲到”对人的内在洞察与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无休止抗议是判然有别的,诗歌永远也没有理由被意识形态化,或者是政治化。“想到我们的诗集。第十五篇《开始是单向的爱情,结束是双面的罪责》,《生死朗读》,很有深度的电影。第十六篇《偶像的力量,”六十年三地歌“之九》,当代的音乐已经不是音乐,而是文化生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