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书评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7305063749
作者:[英] 伊恩·麦克尤恩
页数:199页

麦克尤恩的哥特式幻想

【如果青春是一条黑色的河,我依然愿能溯流而上,道阻且长。】这一年来,我养成一种莫名的习惯,将我最期待最确信的书都留给先生来买单。我知道你想要给我最好的,所以,就由我来确保,你给的我的,一定是最好的。很多年后,当我们的书码上高高的墙,我会把所有你送的书都放在一起,然后贴上标签:五☆的图书,和五☆的爱。 我并不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大部分时候我所受到的赞誉都来自我的努力。就像我平时写的文字,它们并不源于一种妙不可言的天分,而是所赖于我可观的阅读量,不错的悟性,和可靠的国文功底。所以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因为父母亲的基因没有安排我成为麦克尤恩。天才惹人妒。麦克尤恩二十七岁的时候就凭借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惊才遽现,一时文坛哗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天才得以一路延续,从《水泥花园》到《梦想家彼得》到《赎罪》,他成为当代少数能够始终制衡数量和质量的作家。有人说麦克尤恩邪恶,我举手,因为我在读他的任何一部作品时都会伴随战栗,但有人讨厌这种邪恶,我便难以理解。这就像一个永远只穿粉红色的淑女,说话轻声细语,吃饭细嚼慢咽,笑的时候一定记得用手遮面,只怕睡觉都要画着精致的妆容。一个人如果畏惧自己体内的人性并以此为耻的话,真的是一件很悲凉的事情,周国平说,人之所以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放屁、打鼾、抠鼻屎,正是因为这些动作准确地暴露了人的动物性。而与此同样悲凉的是,我们的阅读观里缺乏开放的审美。人类的自私、贪婪、伦常的凋敝、制度的倾斜、两性的搔痒……这些都不会在我们的自欺中凭空消失。如果我们试图阻止这些进入,只会徒增自身的脆弱。就像如果我们不能克服2012的恐惧,剩下的这两年还怎么活?所以应该感谢麦克尤恩在呈现这些幽暗的带有实验性的母题时,给予我们的惊悚感。他超凡的想象力使得他在驾驭每一次幻想时,都游刃有余。这是哥特式的幻想,情调阴暗,线条分明,直指苍穹。麦克尤恩赋予这些作品一种诡谲的力量,他在以一种捉黠的姿态讲述人们的秘闻,而这恰恰正中要害:谁都知道人有多么喜欢打听邻居们的那点事儿。麦克尤恩将青春的躁动和敏感打磨得这样光滑,这光滑的手感甚至让人泛起一层油腻的反胃。但是,文学的伟大性即在于,它的准确无误让你有一种被窥探的挫败感,因为你不得不承认,一切,如你所想。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是在黑色的冷风过后,回到现实,我无比后怕地发现,有一丝春风拂过,那温暖,才是真正属于我。感谢伊恩·麦克尤恩。

简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书有着一个非常萌的书名,配合上一个非常小清新的封面,第一时间就让我联想到一些校园青春偶像文学神马的,矮油好羞涩。我同事在推介时给我打了预防针,说这本书其实很阴暗很重口味,于是我就更矮油,更tm羞涩了,掩面跑开。在这本书里,青春其实还是青春,只不过都是些或蒙昧或傲慢或无助或猥琐的青春,青春得有点糟烂就是了。这是本由八个短篇构成的小说集,很容易就让我想到了塞林格爷爷的《九故事》——后者在数量上比前者还多一篇,不过《九故事》中故事与故事间、人物与人物间过于晦涩的暗线关联,配合上平淡乏味的故事和大爷对琐碎细节描述的痴迷,很快就把我有限的智商烧到了100以下。相比之下,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真还算是比较好懂的了。下面来简单讲讲我读完这几个故事的感受,有大量剧透,不喜者请自行跳楼。——————我是分隔线——————《立体几何》或许是受中学数学老师的影响,我其实一直把数学视作一种神秘的存在去崇拜去敬仰的,虽然我数学成绩一直很一般,但你知道我那不过是有心无力罢了。这篇《立体几何》就用一种超现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数学作为一门哲学和艺术的精致与残酷。男主人公的曾祖父当年拍卖得来的那根泡在福尔马林里的X具应该是某种隐喻,象征主人公两口子并不河蟹的X生活,因为主人公和他曾祖父一样,是个宅男,整天潜心于研修而冷淡了LP。曾祖父好歹还有个(纯心理暧昧的)基友,我们的男主角却只有个烦人的整天沉浸在自己噩梦中的LP。于是当有一天他LP把这个泡着X具的瓶子当着他面砸碎时,这就成了一条导火索,撕掉了两人间羸弱关系的最后一层含情脉脉的面纱,于是男主角对他LP实行了充满魔幻色彩和哲学美感的精致而残忍的谋杀。《家庭制造》到底是制造家庭还是家庭制造,这是个问题。但当制造家庭这事由家庭成员制造时,它就基本上算是场乱伦。哪个男生在青春期没有点荷尔蒙分泌过剩?[美国派]系列早已经把男孩青春期哭爹喊娘要破X这事翻来覆去地说到我耳朵都起了茧子。不过这一篇里男主人公的破X之旅却怎么看怎么滑稽荒诞,透露出一种无力感。他和他妹妹的第一次既没有偷吃禁果的那种兴奋刺激,也没有完成成人礼的那种成就感自豪感,甚至没有本能上的那种快感——反而由于他妹妹反过来在这场荒诞游戏中成为主导而导致他潜意识中认定的男女社会关系和角色分工发生了对调,于是男主人公生理上的X起之后却是一场彻底的心理层面上的X萎,听起来的确让人感觉挺沮丧的。《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眼中的三个女性,两个女人一个女孩。代表这两个女人的关键词是母性,母性的关怀与爱。母性关怀本来是件挺好的事,但因为两人都想要向这个小女孩展现母性,于是就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关系,明争暗斗,羡慕嫉妒恨。故事的结尾很突然很意外,让我想到了[非常突然]的尾声。不同的是,后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一种命运无常的不确定性,而这个故事的结局则传达出一种必然的宿命感——暗涌到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被暗涌吞没,或许在男孩眼中,死亡是解决这几个烦人的女人的最好方法。而两者相同的地方则在于都传达出一种消极阴暗的情绪。书的后序中有人提到故事结尾暗示出的弑母情结,我倒真没想到这层,可能是因为我心理太阳光了。《舞台上的柯克尔》光听名字,就知道这篇够直白露骨了。本篇是全书中篇幅最短的一篇,用太多的文字去评述它好像多少也有点矫情。总之它的荒诞现实主义格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索多玛120天]。要一群人在舞台上表演X交却又不能X潮和X起,这原本就是一种最大的矛盾和荒诞讽刺,它同时也混淆了本能与艺术间的界限。于是在故事的结尾,艺术毫无悬念地向人的动物本能屈服——如果这艺术真能算是艺术的话。《蝴蝶》一个典型的怪蜀黍和小萝莉的故事。和《洛丽塔》相比,不同的是男主人公不够绅士有魅力,甚至年龄上都够不上蜀黍级别;而小女孩也没有洛丽塔的叛逆和魅惑,纯粹只是男主角YY的捧哏。故事是第一人称主视角阐述,在叙述上用了蒙太奇式的闪回,但闪回得太长于是又从插叙变成了倒叙。总之它表达出青春期某种阴暗的心理,是自我向本我屈服的一段心路历程。《与橱中人的对话》衣橱在这个故事中无疑是一种表征,就像故事中有一段反复提到的锅炉一样。它是一层帮助男主人公逃避现实的保护壳——不一定舒服但其实很有安全感。这层保护壳最早是母亲在青少年时期对他近乎病态的溺爱(这段情节很荒诞很夸张很有戏剧成分),从第一视角的追忆口吻中,看得出他其实很憎恨这段经历与感觉。有一天主人公突然失去了这层庇护,于是他突然就获得了他想要的自由。但后来他发现他想要的自由其实不过是他人即地狱。于是他从几次被困锅炉的受虐体验中反而获得了某种心理上的依赖,这也是后来他沉溺于在衣橱中完成各种隐秘私事的潜意识驱动。而一旦他从这层保护壳中出来(衣橱也好锅炉也好),他所能做的就是破坏和对这个世界施行报复。《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本书的同名作品。也是比较晦涩难懂的一篇。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生活居住的环境一直非常肮脏窒闷潮湿混乱,这或许是两人对爱情的一种茫然到有些心烦的感觉的象征,爱情在心生龃龉间陷于随时都可能走到终点的危机。而最后的仪式大概就是指他们捕杀老鼠的那段过程。死去的母老鼠正在分娩,小老鼠还没来得及出来就胎死腹中。我的理解是杀死分娩中的母鼠,代表两人心中割断了爱情与繁衍之间的牵系,于是最初被压抑的爱情被解放到了一种更轻松更纯粹的状态,少了许多疑心和顾虑。而正是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拯救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于是这场捕鼠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成人仪式。《化装》象征意味很明显的一个故事。每次化装后都是一个新的身份,但每个面具后面其实还是同一个人。故事里男主人公的姨妈在现实中是个失败的戏剧演员,而在舞台上的失败促使她通过不断地给自己和男主人公易装来把整个人生伪装成一个更大的舞台。故事里姨妈表现出某种强烈的占有欲和主导意识,直到男主人公有朝一日从恐惧和顺从中发现了另一个自己(他易装成女生照镜子时,或许象征着精神层面上和他暗恋的那个同桌女生的媾和,当然这纯粹是我的YY罢了),于是他开始对姨妈对他的控制表现出抵触和违抗。而故事结尾处的那场假面舞会则是他姨妈对他实行的一次最大的报复,给他上了一堂深刻的哲理课: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假面舞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是谁以及真正想要什么。

从翻译上看此书

一直都不喜欢翻译过后的外国文学,因为自认不是个善于记名字的人,总是通篇看下来之后,还是搞不清楚。目前刚刚看完《立体几何》这一篇,正在进行《家庭制造》的阅读。驱使我写下来这段话的是书中一段关于粗俗性的描写。觉得这个版本的翻译很棒“我们听他们说到清洁工操了什么,怎么操法;合作社的送奶工塞进去了什么;送煤人干了什么;地毯工放倒了什么;建筑工竖起了什么;测量员检测了什么;面包师配送了什么;煤气工喷出了什么;管子工探进去了什么;电工又接上了什么;医生注射了什么;律师引诱了什么;家具工套合了什么”虽然这些话语乱七八糟,不可否认在中文中找到一一对应的翻译并且仍能做到使用双关语含沙射影,再怎样说,我也相信这本翻译本不会糟糕到哪里去。

好贵的说!

同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同是伊恩·麦克尤恩的书《梦想家彼得》页数: 241 定价: 20.00《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页数: 198 定价: 22.00页数少了,价格却上去了,摆明了往小众的路子走啊,容我歹毒的猜想下:如果本书不收前面余华的代序,后面毛尖、张悦然、BTR的书评书的定价能降点吗????

英国人写的书

我其实有点怕英国人的东西,冷血没有界限。再温暖地描述里,也会覆手把船翻个个儿,一下子就无声了。欧洲大陆上那么厌弃生活的再没有别的国家了。眼前永远觉得那么没有意义,个人的,历史的,文化的都没有。也因为这个推荐,人人大概都有那么一个时刻,厌弃一切和自己。每当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赶快去看看这本书,你会觉得:我还好。

爱在旅行

我孤独的行走,时光,漂泊推我去遥远的地方爱和生命一样无常,时时面临绝望与忧伤但我迷恋那一路的风光,清清的河流倒影修长你在彼岸,是斜阳染红的山冈,你的美,淳朴善良遥望你,云朵漂浮的方向,风是翅膀,给我拂面的清凉我的心将为你永世歌唱,让歌声传遍山冈自然的春,红红的夏,还有秋与冬的无华我要用爱洗尽世间的繁华,像你我儿时裸露的天下我要捧着人间最后一抹羞涩,朝圣爱永恒的目光

从受孕到死掉,中间就是不停的成长

读到《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那篇,我终于理解了书名。 在成长的过程中,最为敏感懵懂的应该是青春期,也是难以让人忘怀的。如果谁在年轻的时候没做过些自认为轰轰烈烈的事情,多少会遗憾。但是书中的故事不能用“轰轰烈烈”来形容,那个是绝对的极端。前言和后记已经大量的表达了麦克尤恩的写作背景,我此处只是想说说我的看法。这本书从男性的角度写了8个故事,其中有已婚中年男士、正太、大叔等(因为还有几个我不知道怎么称呼好)。故事介乎于现实与幻想之中,大部分看起来合情合理,所以让人害怕。尽管起初是相爱的两个人,最后都有可能形同陌路,唯一不变的是最后都归黄土。人性是如此复杂的一样东西,然后,那个被迫长大的人,只想呆在柜子里,幻想自己从未长大;丈夫谋杀了自己的妻子;正太诱奸自己妹妹等。ps:那段对老鼠的描述我觉得是全文中最惊悚的,此处是因为个人对老鼠这种生物的害怕。

爱情过了青春期

印象最深的也是全书最精彩的,当然是个人以为的,就是第一个故事《立体几何》感觉诡异、森冷还有对于不喜欢的人和事的冷漠和毫无感觉的排斥,而对于喜欢的又有狂烈的热情和执着。作者的笔端好似不带任何感情的冰冷又让你不知觉的如下意识般的随着文章去触及人性最深层的东西。全书先给人的感觉是黑暗的,不知所措的一种人性的变体,再慢慢的一如作者冷加温的风格细腻温婉的刺入你的神经和情感。直到现在我都想知道和尝试那种折叠法!嘿嘿!

像极了好笑的爱

我承认,我只是被书名给吸引的。读着才发现这本书像极了米兰.昆德拉的《好笑的爱》,够赤裸,够颠覆,其实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承受不了这样的震颤,就像我昨天无意中在电视中看的那部较为恐怖的电影《无处可逃》。

最后都归黄土

这本书从男性的角度写了8个故事,其中有已婚中年男士、正太、大叔等(因为还有几个我不知道怎么称呼好)。故事介乎于现实与幻想之中,大部分看起来合情合理,所以让人害怕。尽管起初是相爱的两个人,最后都有可能形同陌路,唯一不变的是最后都归黄土。在一本叫做黔上听香的小说里,写了贵州黔东南苗寨,人死了,是埋在树下,环保。

愈阴暗,愈可笑。

同一本书读出的意味完全取决于读书人的内心。内心越是阴暗的人读完这本书甚至会产生变态的快意。内心越是敞亮的人读完这本书可能会觉得可笑且不可理喻。我读完后尚觉有些快感,也有些不可理喻,快意多些。静下心来,原本不能理解的东西,似乎又变得顺理成章了。有机会要读读原著,译本或多或少都会参杂些译者的思想。

没有甜腻外壳,只有黑色的欲念

在书店遇到这本书买回家,是一种奇遇。本不会对如此清新的封面和标题通常拥有的纯爱式小说感兴趣,却不知为何买下了这本书。也许是因为书封上唯一的端倪“冷谑外壳 内暖深藏 文坛黑色魔法师绝艳才情写尽青春张皇”。读完这本书后,庆幸没有因为书的封面和书名而错过它,一颗抱着彩色糖衣的毒药,糖衣褪尽时还未尝到苦涩,毒性便凶猛吞噬。伊恩·麦克尤恩这个英国佬,在他的27岁,写下了关于八个男孩、男人的欲念。用若无其事的语气,描述着主人公平淡无奇的生活,其中暗藏毒针般的残酷。边缘人物内心滋长的黑色蔓藤化为性欲,在生活的角落蔓延开。精巧艺术甚至奇幻优雅的方式,平静无情地谋杀妻子;在童真无邪与无知下因欲念强奸妹妹;缺失亲情的男孩从租客胖女孩处终于得到一种近乎母爱的治愈,却又在夏日结束的最后一天亲眼目睹胖女孩的死亡;舞台上彩排中舞者情不自禁的交合;恋童癖毫无罪恶感的语气讲述一场谋杀;母亲畸爱下心智无法成长的男人用孩子的心态面对成人身体带来的欲望;……正如生活中的灰色欲望和罪恶,都隐藏在平和的表象之下。乱伦、恋童癖、谋杀犯……其实在犯下罪恶之前,也与普通人看上去毫无差别。伊恩·麦克尤恩的故事,主人公们冷静的自述,让人进入他们的视角,看到他们心底的欲念、残酷和疯狂。

我的二十一岁读物?

要是力荐这本书,未免有点像力荐《刺猬的优雅》一样装逼。要是说这本书还行,那也太不把卡司强大的推荐作者们放在眼里了。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哗,怎么那么多人写字推荐它。推荐的原因是这书可以找一个由头来体会一下“一个自卑的卡夫卡,一个希区柯克状态的弗洛伊德,以及一个温柔甜蜜颓丧又变态的托马斯曼。”呃,这是毛尖说的。“他的二十岁读物”(作者的)可是我的二十岁读物又是什么?或者还没想过二十岁读物就快二十一了。我总是在通过别人的描述来了解这个世界,就像是某个故事里面一个病房里的两个病人。一个病人不能动弹,总是需要那个靠窗的人帮他描述窗外的风景。读书也是。不理解太多。理解的都很肤浅。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如果有好。那一定是这样的形式,像连岳说的,他愿意拿《南方公园》来交朋友。在不好里发现美。特别的是,它好就好在它表现出的自由不是压抑束缚之下产生的自由,而是与生俱来的自由。就像它如果给出什么定义,不是通过否定一个事物才达到的。它没有通过反对和破坏来表现自己的美,而是自己建立了一个很有新鲜感的美。基本上就是这样。故事里面那么多隐喻,我想我果然还是要去找找它们的源头啊。想想就是漫长的事。

详细分析《立体几何》——一个既定犯罪事实的罪犯所作的一场美化犯罪行为的辩白

译本刚出来就读过,最近刚好在想一些关于小说的东西。试着分析一下。实体书不在手边,这次看的是这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923931/?type=like看见有人说《立体几何》是抄袭,好奇就找了《零侧曲面》来看,链接是这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4015520/究竟什么算抄袭,我没研究过,但《立体几何》显然不是抄袭,顶多是借鉴,只不过是借鉴了一个稀有又特别的想法;然后再创造,再创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小说中最勾人,最出人意料的部分是借鉴的前人思路,减分是有的。如果他是写出零侧曲面第一人,这篇小说超牛逼;不是第一人,这篇小说还是挺牛逼的。而且《立体几何》其实是披着科幻外衣的伦理小说,文学性和技巧性都更强,探讨的东西也更深刻。零侧曲面的内容是和曾祖父日记绑在一起的一条行文线索,为曾祖父和小说里“我”的研究赋予了荒唐的意义,其实最终也在为伦理关系的探讨而服务。同样很多人写乱伦,写恋童癖,写自闭症,写异装癖,很少人像他写得那么好——这些题材他都不是写的第一人,你能说他抄袭吗?抄袭对作家是很严重的指控,不能随便用。我没学过文学理论、小说技巧,所以如果提到了看起来像专业名词东西就是编的。所以我写的分析应该非常好读,嗯,我个人是这样觉得的。(下文中的“我”都指小说主人公,就不加引号说明了。)小说虽然不长,但其实还挺复杂。大概有这样三条线索:1.我和梅茜的相处;2.我对曾祖父日记的解读;3.曾祖父日记里所讲述的他和M的相处。这三条线索交叉叙述,切换自然,运行流畅,所以读者完全不会感觉到不适。3是包含在2里面的,而1和2正是我现实生活矛盾的中心,故事是从2开始讲起,1的插入方式主要是在我研究日记的过程中妻子梅茜对被我认可的生活节奏的一种扰乱。因为她的扰乱打破了我的生活平衡感,这是夫妻矛盾的根源。对《立体几何》很重要的一个认知就是:这是一个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所以读者的视角就是我的视角,读者只能从我想告诉他们东西里面来提取信息和作出判断。然而,我并不是一个通常情况下可以用“正常人格”来定义的人,所以,从我的角度讲述的一切,读者最好都要在心里打一个问号。同时,我研究的曾祖父的日记,又是曾祖父用第一人称写出来的,那么,曾祖父对自己的描写,对M的描写,对他所做的研究的描写,又要让我们在心里打一个问号。这里就有一个区分点:我眼中的曾祖父和真实的曾祖父;我眼中的梅茜和真实的梅茜;我眼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还有曾祖父眼中的他自己和真实的他自己;曾祖父眼中的M和真实的M——作为读者,被告知的所有东西都可能是假的,我们只能透过假象去发现真相。小说的一开始,我就已经是一个谋杀者了。在第一段的最后我说:如果可能的话,在那结束之际我将试着与妻子梅茜离婚,不过现在已无此必要。 所以这篇小说实质上是一个既定犯罪事实的罪犯所作的一场美化犯罪行为的辩白——但我无法否定梅茜被我所杀的结果。我对自己罪行的澄清主要在于把生活中激发矛盾的箭头指向梅茜,我引导读者从这个方面看待一切,但事实上这种隐瞒并不能持久,从最初的描述到罪行成立的描述,存在一个真相暴露的阶段,这也是作者引导读者洞察事实的过程。洞察是从无处不在的对比中逐渐清晰的。小说最开始透露,在我看来,“我的曾祖父是个心血来潮的空想家,而M则是一位懂得适时竞价的实干派”——“异趣珍宝”拍卖会上,除了拍卖船长阳具,还拍卖某女士的某隐私部位,曾祖父想买一套,M说只买一个就够了,所以曾祖父买了前者——这就是我得出结论的有力证据之一。而此推断也与我对曾祖父的崇拜形成呼应,我一辈子都致力于研究他花45年留下来的45本日记,“我深信我的曾祖父是一位杰出的日记作家,一旦我编完他的日记并得以发表,我敢肯定他将重新获得应有的认识”,但我对此深信不疑的源泉只来自于“我的曾祖父靠他父亲发明的一种简便女性胸衣钩扣的专利收入生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爱好神聊,数字和理论;也喜爱烟草,上等的波尔图葡萄酒,煨兔肉,以及偶而为之的鸦片。他喜欢以数学家自居,尽管他既未有过教职,也未曾发表过专著。他从不旅行,到死也没有上过《时代》杂志”——这无论如何很难叫人信服。从最开始,我所研究的所热爱的就是以这种荒唐的方式呈现。但是后文中,我在面对虚幻程度甚至略微逊色的梅茜的态度却大不相同,比对待曾祖父的态度要苛刻很多。梅茜一出场就是一个讨人厌的模样,第一次被描述是早晨的状态,她在睡梦中的大喊大叫惊扰了我,不是我想弄醒她,而是“我不得不弄醒她”,梅茜醒了以后有一个试图分享梦境的举动,但遭到了打断;第二次被描述是中午的状态,这时候我仍旧很忙,有很多正经事急着做,梅茜会给我端茶,但她同样希望和我分享梦境,但第二次尝试沟通依然被打断了。第三次被描述就是那场令我们关系极速恶化的肢体冲突,这令我对她“毫无怜悯”,看起来仿佛是她激怒了我,而事实上也确实是她先动手的。但她动手的原因在于我占用着盥洗室模仿祖父的态度记日记——我根本不用厕所——我的日记内容是和梅茜关于塔罗牌的对话——但我同时又充满嘲讽地质问过梅茜对塔罗牌的研究,也就是说,我根本就不相信我记录下来的这些东西,但我又必须记录,这就像一种仪式,甚至不惜为此和妻子拳脚相向。肢体冲突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梅茜对我的攻击是,“她猛地用鞋跟砸向我的头,我稍一偏身但躲闪不及,鞋跟挂到我的耳朵,划了好大一条口子”,而我对她的回击是,“她刚一出来就被我不偏不倚击中头顶,没有任何机会侧身”——我完全不留情面,而且为自己报复成功而沾沾自喜——情绪几乎已经无法隐藏。我对梅茜的态度只有敷衍、憎恶、欺骗。当她从噩梦中醒来向我首次寻求安慰的时候我回避了,再次寻求安慰我依旧回避了,我甚至会注意到盥洗室里偶尔出现的一两只蜘蛛,我记得曾祖父曾经在日记里提到过蜘蛛,而且只提到了一次。梅茜寻求安慰的行为被我描述成“她的问题一部分源自嫉妒。她十分嫉妒我曾祖父那四十五卷日记,以及我编撰它们的决心和热情。她却太闲”,我指责她,“你成事不足。过去是个乖孩子,老天没赐给你一个不幸的童年。你那滥情的佛经、过气的玄学、焚香疗法、零碎星相学,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你什么都没搞明白。你只是陷进去了,陷在一个纷繁直觉的泥潭里。除了觉到自己的寡欢,你根本不具备去直觉其它事物的敏感和激情。为什么你要把别人装神弄鬼的一套塞进自己的脑子里,搞得恶梦连绵”。在每一次梅茜发起一场交流的时候,我用轻浮的言语挑衅、攻击、恶意揣度她,非搞得整件事情进行不下去,最奇怪的是,我对梅茜使用的那些形容词,竟然很准确地映照出自己的模样。我批评她陷进去了,其实我不知道是自己陷进去了,或者我知道却不肯承认。读者开始能看出来,真相逐渐暴露,梅茜一直扮演的是渴望寻求家庭温暖的角色,特别是一个生理状况正常的女性对性生活的需求。而作为丈夫的我,在自我叙述中虽然刻意回避,但种种情形暗示了我的性功能障碍,并且这种障碍遗传自曾祖父——他一生性交不超过10次,几乎都在结婚第一年产生——我的情况也差不多。我把性功能障碍所要承受的压力转接到了研究日记上面,我从分析曾祖父的文本中得到了快感,我特别注意那些关于性的部分。比如,我珍视他买的船长的阳具,幻想那个功能正常的阳具所经历过的一切;我特别留意他在日记中对性行为的描述和研究。而有一件事最终坚定我毁掉梅茜的决心,即她在我数次拒绝她做爱的请求之后,愤怒地砸碎了被我珍藏起来的船长的阳具,我认为她“摧毁了一件极有价值的物品”,心中的怨恨再也无法抑制。再加上我发现了曾祖父日记的秘密,关于无面之面的秘密——我发现M是死于曾祖父的实验游戏,这个秘密触动了我内心的机关,我希望梅茜也可以死于这个秘密,这样我就不再被困往婚姻的牢笼。我对她最后的讨好是源自于邪恶的目的,在最后,我才无法继续粉饰自己恶劣的本性,这时候读者会发现,前面的每一处细节看似合理却又充满矛盾,这是一个由矛盾联结的荒诞故事,所有的叙述都只是罪犯的伪装和试图替自己开脱的借口。而小说中的曾祖父和他的45本日记,根本没有值得研究的价值;但是我和曾祖父之间呈现出可悲的传承模式:他性无能,我也是;他终生困囿于自我体验的伪科学,我也是;他把性失落转嫁到性研究和畸形的性爱好;我也是;他用耗尽终生的无面之面的成果毁灭了好朋友M,我用同样的方法毁掉了自己的妻子。至于M确实是曾祖父好朋友而非同性伴侣这一点,因为它们讨论后入式的时候提及的是女性的阴蒂,而且同时讨论手淫的罪恶。我想M应该也是一个性功能障碍者。麦克尤恩擅长探究家庭伦理关系,但似乎从来不判定罪恶的一方结局。就像《立体几何》里面,我让妻子从世界上消失,全部内容就此结束。没有惩罚,甚至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那么波澜不惊,无起无伏,似乎在暗示着我们:生活正是如此,表面上一派平静,私底下却腐朽不堪。而且掌握话语权的人,永远不可能告诉你真相。况且无表面的平面,多么使人震撼的一个研究成果,却没有起到任何促进作用,只是被利用于销毁两个生命。他向我们描述了残忍生活考验下的无解之解。--------------大概就是这样,想的时候还有一些东西,但是真正成文又发现不好添加进去。27岁的麦克尤恩,写成这样真让人羡慕啊!

rrrrrgagwgsgwd

cbdbhbvk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夏日的午后

有些书,看的时候让你想起大学时的那些漫长的夏日午后,窗外有发白的阳光,烦躁的蝉鸣,篮球在炽热的场地上沉闷的弹跳声。但是房间里是暗的,外面的一切好像发生在另外一个空间。就像这本书,冷静的语调,隔开你和故事深处蕴藏的那些炽热的情感和冲突。你跟着他的文字慢慢地走进去,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当情节流淌而至时却毫无准备,措手不及,就像我们真实的生活那样,当一切都发生了,结束了,还没有想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站在十字路口的麦克尤恩

这本书是伊恩的处女作,其中的八个故事各不相同,风格迥异,读者所能做的就是在其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风格的作品进行反复阅读,我相信反复阅读能给我们想要的东西。但事实上我想作为处女作,伊恩也是站在十字路口上的。他将各种感觉的作品摆在一起,在其中选取以后可能要走的道路。只是他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没有干预的权利,以后的文字感觉是否会合每个人的胃口也就是一件随机的事情了。对于作品不作更多评价。前面已经有很多人作过评论了,加上我本来就不善于长篇大论,所以,见谅。

不知河水流向何处

“伦敦是一个我不想让河水知道的很要紧的秘密。它流过我们家时并不知道伦敦。”——麦克尤恩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机缘巧合,先读来麦克尤恩的《赎罪》,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种英式“黑暗系”风格,于是麦克尤恩出现在了“备读”书单之上。他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当然不能不读。当初爱上《赎罪》是因为电影的缘故,不是因为凯拉奈特利,也不曾注意到剧中男主角与《成为简·奥斯丁》中的那位是同一人,而仅仅是由于西尔莎·罗南的惊鸿一瞥,如果记得不错的话,预告片中她说:“我看到了。”浅色短发的纤细女孩看上去弱不禁风,却表现出异常坚定和冷静。(扯远了,这个话题日后再详细谈,此文这不是重点。)很容易就被《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的书名以及封面设计骗了,貌似“小清新”、“文艺腔”,实则非也。把外面那张扰乱视线和思路的护封截去,才露出这本书的真面目——白底,仅有两行黑字,用打字机铅字效果的印刷体印上了“First Love, Last Rites"&“Ian McEwan”即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名,别无他无。这本书并非如《赎罪》,英国传统文学意味浓厚,个人认为,这是麦克尤恩的一点点“叛逆”的体现,即“反传统”。以爱情之名,写人之欲望,写跨入成人世界的诱惑与犹豫。书中内容与封面反差十分之大,这点是我没有料想到的,这种强烈的反差,完全击碎了原本对所期待的“爱情”的主题,或许,这也是对成人世界的一种消极的否定与厌恶。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此书包含了太多少儿不宜的东西(十八禁吧),现在我的承受力已经足够抵抗这种“生活的升华”,没有在过早的时期接触到这本书。不过,这本书最大的一个“优点”便是,它伪装的极其之好,甚至可以明目张胆地放在书架上,保守的父母大概也不会在意这么一本“小清新”的、属于“文艺青年”的小书,如果他们没有看到作者的话。这些短片小说有许多值得说道之处,让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一句:“伦敦是一个我不想让河水知道的很要紧的秘密。它流过我们家时并不知道伦敦。”又是关于河水的隐喻。且不论其背后的意义,仅从字面上来看,就令人心生怜惜,随即一种自怜的情绪涌上心头来,这所指的就是人的生命历程。在这里貌似有一种悲观的“宿命论”,但似乎也可视作是一种抽离的审视。如果此处还是年少的无知时期,那么伦敦就是必经的成人之地,拒绝透露伦敦,是对长大成人的一种拒绝。在英国作家中,似乎不乏表现此类“拒绝”的例子,如《彼得潘》中的梦幻岛住着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潘;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中,那些长大了的孩子就永远无法回到纳尼亚。英国的文学中一直存在着这种残酷,甚至在儿童文学中也是如此,令人揪心,但也令人着迷。水在文学中似乎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记得唐诺《阅读的故事》中大段大段地写纳博科夫的作品,多次提到一条河(如果记得没错的话,有待核实),不知是生命如河水般起伏不定,还是河水如生命般艰辛悲壮。圣经的故事中说,天地之处本是一片混沌,只有水和黑暗,《圣经》上说:“渊面黑暗。”水在最初的最初就同黑暗一同存在了。水消灭了那些“不洁”“邪恶”之人,一次大洪水,诺亚接受指示拯救了一些洁净的生灵,一次是在摩西的带领下以色列忠诚的信徒逃出来埃及的奴役,红海的海水将埃及的追兵淹没。水,似乎蕴含着强大的力量,超越生死,“审判”生死,令人畏惧。这大概就是命运本身,悲伤而残酷。有的人想预知未来,有的人想了解过去,似乎人的记忆是个断层,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往哪里去。记得《盗梦空间》里柯布好像是这样说的:“想得起来你是怎么到这里的么?如何区分梦境与现实?梦境往往找不到开始。”谁能说现在不是在梦境里呢?不知河水的源头,却隐约知晓河水的最终归宿,葬于大海。于2011年4月28日

了不起的处女作

这部小说集出版的时候,麦克尤恩才27岁,天才作家的称呼由此而来。我试想过一百次,在我同样27岁的时候,我能写出什么样的小说来,结果是我或许有他那样“怪异”的思想,却拿不出付之于文字的才情。才情是什么呢?我认为麦克尤恩的才情是对细节异于常人的把握能力。他在写作上面,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他善于将无形的思想活动冷处理再置于压力下使其变形变质,以正常人眼光看去,会焕发出鬼魅诱人的色彩。这本书其中一些短篇我读了不下十遍,其它的少说也读了两三遍,反复的观磨此书并不能说明需要细嚼慢咽才能品出其行文构思的妙处来,而是作者这取材之边缘情节之骇俗思想之冷酷,犹如上瘾毒药般的诱惑着我的心智。起初翻起此书,总有种阴暗心理得到满足的快感,如窥私癖者道不明的精神上变态的愉悦,再看几遍,不知不觉心生落寞,竟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慨。最后说下译者,真心做到了信达雅的极致,乃我中文读者之幸事。

爱潘帕,爱麦克尤恩

8个故事,非常重口味。潘帕的翻译却极其非常小清新。神奇之处在于,重口味和小清新结合得浑然一体,毫无做作生硬感。麦克尤恩张扬的想象力被统一在潘帕自成一体的翻译中。虽然不是所有的都懂,甚至连主旨其实都只有一个模糊的图像,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哪一篇,都让人印象深刻,像那么奇特又自然的情节设置实在很难让人忘记。

清新的面子邪恶的里子

封面的清新蓝色激起我的兴趣,设计都很简洁,也让我爱不释手,但是但是那个可怕的但是就是,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让我坐过山车般心跳加速,呼吸停滞,这是小说能吸引你的最高境界,但是我就是不想说他有那么好,就是因为那些所谓的恋情、破常规的事件都是我不能接受的,只能品之,没有力气和心情去评述,不然脏话连篇!有时候的感觉是故事版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橱中人的存在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由八个短篇构成,看名字以为会是一部轻松的短篇小说集,实际上题材却很重口,杀妻,乱伦,死姐,群p,溺童,返童,兽交,异装深度远远超越了我的想象,每一个短篇都能折射出不同的东西。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与橱中人的对话》,一个被母亲当作婴儿养了17年的男孩,在母亲离去后完全不能适应真实世界的生活,将自己封闭,渴望回到婴儿时代。每个人都会有逃避现实的愿望,麦克维恩只不过把这种愿望放大,让人们更直观的看到这个现象。作为婴儿,事事都有人为你安排,随着人慢慢长大,这种安排由于客观的需求和主观的意愿被逐渐减少,直到我们完全独立。有些时候,人们被迫成长的速度太快,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压力的突然增大,人们开始渴望逃离现实,回到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从古至今,避世一直是很多文人墨客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都是人们对于逃离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人终究是社会动物,没有人可以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集合在一个人身上。有人说麦克尤恩通过橱中人体现的是他对于成人权力的厌恶,但是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无奈和警醒。BTW,Twenty one pilot有一首歌叫stressed out,和橱中人不谋而合,其中有一句是“Wish we could turn back time, to the good old days, when mama sing us to sleep, but I was stressed out”

用女人的角度不理解的国度

《爱玛》说:“这世界上这一半人的乐趣,那一半人永远也不懂。”如今,也就是不懂“那一半人”的乐趣,书中是以各种男性的角度来说的青春,或者说成年人眼中的世界,但做为一个女生,我无法理解那些幽默,那些描述。一本被评价的不错的书,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幻想世界的另一种现实表现。

爱情和逝去

篇一 立体几何:丈夫沉迷于祖父的日记思索中,和妻子的感情已经完全没有什么留下来。两人没有什么交流,也无甚相同的爱好,对对方的事情都是一种轻视懒于了解的态度。最后丈夫用某种神秘的折叠方法,让妻子消失了。很怪异的剧情,“维度是知觉的函数”,但似乎很理解作者想表达的那种最亲密的人却并没有一点沟通和感情,婚姻的疲惫感,似乎只剩下漠视,恨不得对方消失的那种情形。如果双方都努力一点,就好了。但大家似乎都很任性,只希望对方能对自己好一点,希望能被理解自己所想的所向着的方向,却不去努力理解对方。篇二 夏天里的最后一天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很喜欢这篇,而且很适合春天看,从头至尾淡淡的哀伤。男孩对成人感情冷淡世界和对自己成长的排斥。Jenny和Alice是他自己世界里的人,然而在夏天里的最后一天,他也把她们失去了。Jenny第一次去看河的时候,男孩说自己并不希望让河流知道它是流向伦敦的。最后,男孩终于放开他心爱的船,让它自己漂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也被迫要长大了。他们的世界很单纯,只要能被聆听和理解,能被关注,有很多生活中的小心思,可以一起去看船,在河上漂一会,听听小鸟的声音,就很满足了。男孩对同屋的其他人,似乎都有一些不满意,他们待Jenny的方式,他们待Alice母女的方式,都让他觉得不正确。

没读懂,又隐隐作痛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觉得读的书都是悲情的,还是自己心情的原因?把每本书都读的很伤感。《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说实话,看了一遍,我没觉得读懂,每个故事引人入胜,一口气读完,又不想马上进入下一个故事,这就是魅力吧!回味,不能自拔......读完8个故事,会发现在超现实主义色彩笼罩下的真实,也都体现着社会意义,欲望,现实,幻境......我们经历着生活,却有一些东西很难去改变......

挺吓人的

早就看过一遍,觉得和正常人的生活不同,挺吓人的一些事。但我相信有些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一般人都不会去经历。友人借去许久后这本书现在又还回我手中,再见时已不太记得里面的内容,只知道有点吓人,今天拿来一翻,还是吓人,哈哈~~~

我想,那是麦克尤恩效应。

一翻开书页,和想象的中的内容完全没有联系有一瞬间想丢开,再也不去开启。一页一页翻过去,神奇的感觉心里封闭的那一页就这样翻开。一点都没有其他的污浊。其实 另一片纯净的书页就此掀开。

每个人都有的——奸邪的脸

小孩子的黑暗念头,用这种感觉来形容这本再恰当不过。每个小短篇都像一颗发出贼贼黑光的种子,阅读时,会如藤蔓般蔓延,用黑暗的枝条缠绕你的心脏,窒息、诧异、惊叹......最后,汇成一条黑色的河流,流进心里最隐蔽的深井,用激溅的水花唤醒沉睡的邪恶。作者坐在臭烘烘的运河边,露出一张奸邪的脸。而这张脸,是每个人都有的。

那些我不懂的冲动

我承认最初是被书名跟封面给欺骗了,以为这本书会写爱情什么的。当读完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是不是读错了。故事一个接一个读下去,我愈发不懂男生青春期是怎么回事了。作为85后的独生女,青春期在我记忆里似乎就剩下几个关键词了。考试,作业,补课,叛逆,发育,体育课可以不用跑步。还有那些伴随一生的少女心绪,可能会因为某个人跟你说了句话而高兴一整天,也会因为跟女伴分享了心事而变得非常要好。如此想来,十四岁的确是我整个青春期里最快乐的时光。几乎跟班级里一多半女生都是好朋友,过生日的时候有一群小伙伴来家里吃饭过夜。可是女生的友情又是很奇怪的东西,互相写信说要当彼此的伴娘,也许隔年连对方的生日都不记得了。中国的性教育基本上等于0,你问家长你是怎么来的,他们绝对会搪塞你说捡来的。跟大多数女生一样,我的青春期也是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没人重视青黄不接的你。学校的生理卫生课是一位四十几岁的女老师讲的,对着似懂非懂的我们飞快地念着书本,脸颊羞得绯红。那年我初二,单纯的像张白纸。最近听蒋勋讲红楼,他反复强调,红楼梦是一部青春小说。宝玉的那些看似多情的举动,其实都是一个十三、四岁小孩子的懵懂,清纯。在他那里既有他不懂的欲望,又有稚嫩的孩子气。但是这一切都与情色无关。男生在青春期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有可能会做出超跃年龄的事。不是说他们的本质有多坏,可能真的是自己无法控制吧。包括读这本书的时候,隐约觉得每个故事里的小男孩都是那么寂寞。看多了小女孩被猥亵的新闻,我想过以后一定要小孩的话,最好要个小男孩。但是忽然我又害怕起来,那些我不懂的冲动,到底要如何正确引导呢?

I love this creepy book.

I love this creepy book.........................................................................................................................................................................................................................................................................................................................................................

那些孤独的少年事

大概在半年前,我就开始读这本书。读了开头的两篇故事以后,又一直搁置着,直到今天才把它读完。不可否认我是带着偏见来读这本书的。在读之前我看了水木丁的书评,论断这是一种脏兮兮的孤独。我试读了第一篇,认为的确如此。这是一种很难立足的阴暗心理。读到第二篇,感觉非常读不明白。于是就此搁置。再次拿起来看,是因为发现该作者也是《赎罪》的作者。我不知道时不时每个少年的人生都有过这些阴暗的心理活动,但我相信或许大部分都是有的。——起码我身边的男孩们对这本书都是大赞特赞的。我只能说这本书的确非常恰到地探入了人性的深处,对心理的描写也十分到位,但我希望那只是广袤的空间里的一个小旮旯。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2007年由其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赎罪》大热,人们在牢记凯拉奈特莉被钉在书架上做爱,两人四肢像蜘蛛般延展镜头的同时,也深深记住了“伊恩 麦克尤恩”这个在英格兰早已红得发紫的名字,《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梦想家彼得》、《在切瑟尔海滩上》……一部部作品溯源变成中文引入,而3月末刚刚发行的《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中文版虽是新书……

水中灯

短评写得精炼:三星半。大概就是我对麦克尤恩小说的态度,惊奇,但不是那么对胃口。看完整本,我最念念不忘的还是打头的《立体几何》。穿插叙事,不动声色地布局,缓缓推进到矛盾深处。也或许是因为我是数学白痴,所以总想怂恿人帮我论证一下这怪力乱神的定理。对生命的关注和冷眼是麦克尤恩的一对矛盾。在八个故事里颠来倒去,要么若无其事地作恶,要么表情僵硬地施予。能感受到光和寒冷,但是抓不到。讲故事的人算是邪恶的罪犯,读者难免陷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我很愤怒,但我很温柔

十多年前我还在读英文系时,麦克尤恩出现在滞后的中文版英国文学史上的身份是80后新秀,跟在一大帮占据大篇幅的风流人物之后,和马丁•艾米斯这样的名门之后一起露了个小脸。但天才注定是一登场便要逞风雷之势的。1976年的惊世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为他赢得了平生第一个文学奖毛姆奖,并获得了这样的好评:珍罕之书,为英国小说开辟了新方向。此后,他每一本新书的问世都成为英语文坛的一个事件。三十多年里,十二本书塔成的台阶让他摘取了诺奖之外几乎所有能够颁给英国作家的文学大奖,而无人匹敌的销量又让他成为最受同行嫉妒的作家,毫无疑问,种种迹象表明,当年的小跟班已经成了今日的文坛男一号。男一号的形象干练而睿智,穿得很英国绅士,常年带副有框眼睛,狭长的眯眯眼从眼镜背后射出冷而深邃的光,让人想到一种智慧型的动物——狐狸。但有的媒体认为他长了一张老哈利坡特的脸。这于人于文倒也挺贴切,因为自从当年以愤怒大男孩的形象登场后,已然年过花甲的他下笔时还是喜欢循着当年的老路线,写点青春年少荒唐事,吓唬吓唬胆小的,感动感动沧桑的。显然时光对他的作用不怎么明显,现在的他骨子里仍是一个愤怒老男孩。写累了想中间休息的时候,仿着Evelyn Waugh弄了个温和点的讽刺小品《阿姆斯特丹》,不料却被布克奖那帮傻评委拿去评了大奖。提名提了那么多年,该给的时候不给,老男孩对他们可真是不屑啊。老男孩的这种才子气是我最喜欢的,说句不怕招骂的话,其实我也有点不信布克奖的,评出来的很多书都没法看嘛。言归正传,老男孩自出道以来,得了不少外号,什么“伊恩•蛮恐怖”了,“文坛黑色魔法师”了。我猜想前一个太片面,肯定是他老人家不喜欢的,后面这个嘛,还行,可比性很强。他的行文总是那么抓人,构思总是那么出人意料,不是魔法师谁能做到时时让大家大吃一惊,又伸着脖子等下面的戏法啊?有些人说他“恐怖”,可恐怖这个词不好听,用来形容这么受欢迎的作家也比较矛盾。换成“黑色”就又神秘又贴切了。所谓黑色,主要是指魔法师先生喜欢跑到意识和潜意识的交界处那黑咕隆咚的地带挖掘一些幽暗而易燃的物质来作为表演素材。为了增加震撼效果嘛。这些物质性状飘忽而古怪,要让黑色物质显形发光,技术差的人是没法处理的,可是到了麦克手里,啧啧,他的技术真是超一流的,怪不得大家都用“外科手术般精准”来形容他眼法之准确,身手之敏捷。只见他轻描淡写的,三下两下,就把大家带入了一台精彩大戏,几个轻轻的转身,变出来的东西就让大家惊诧地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厉害吧,当年的初演,8个短篇,就征服了灰色幕布般整个正儿八经的英国文坛。所以嘛,对一个初出道没背景没资历的穷小子来说,毛姆奖也不是白给的。说他恐怖,除了片面外,有时也会误导读者。其实,麦克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是很温和甚至是胆怯和害羞的。愤怒只是他用孤独和胆怯的油,借才情之芯烧出来的火焰的投影。有些张牙舞爪的影子固然可怖,可你始终知道这些只是影子,它们是一个畸零者为了让内心情绪找到一个投射点而设想出来的无限可能性。这个人的想象力太强大了,火焰的投影也太逼真,以至映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最初的震撼过后,我们和作者一样,内心变得敏感柔弱:焰影的可怕,并不有损于焰心的美和温度。说了这么多其实多余,当然老男孩用不着我来为他做“我很愤怒,但我很温柔”的辩护。一直以来他都春风得意。2005年,首届国际布克奖他和四位诺奖得主一起被提名,这说明了什么呢?老人家最近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长篇小说《赎罪》被拍成电影,拿了金球奥斯卡。看着青春美丽的男女主角和伶俐的小演员演绎他一手抟捏的人物和命运,还带动他的书成为近期英伦第一畅销书,不知道他忙着接受采访和做活动的时候一颗老心有多惬意啊。有一句麦克的话我要在这里重复一下,“人的很多的能力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写作就是其中一样。”的确,早期的“愤怒”意味更强的作品是他更得意的作品,而浓缩精华的短篇小说就更是适合他天才喷发的形式。所以,在我看来,相比“愤怒”被稀释在冗长篇幅中的《赎罪》,《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无疑是作者创作动能最集中最有力的一次井喷。奇珍荟萃,不容错过。

并不是如标题一般悲春悯秋的言情小说

生活是现实的,而这本书是天马行空的。喜欢一切以现实为基础,又带着幻想式的结局的故事。看这类故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能从现实中剥离出来,轻松而且愉快。不过这个版本并不是值得花钱买来看并且收藏的那种,推荐下载电子书阅读。

爱的变态

不知道如何评价这本书,是应该站在道德的正义层面上批判,还是去欣赏这种冲击思想的安静的变态。无疑,这本书的八个章节都有不同程度心理的扭曲和变态,以及对性的渴望,但也无疑,这本书充满了爱,不一样的爱,畸形的,渴望却不得的。个人比较喜欢《家庭制造》与《橱中人的对话》。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看了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在几年前的中国不是很风靡,西方与东方的思维观念不同,以及有关性。但总的来说,它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我觉得。而且,封面也不错,很纯的感觉,柚子的感觉。那种很淡,又被我妈称为有些暗的蓝色,给人的感觉也很舒服,想在睡觉吧!

不可思议的,未曾涉足的

我还不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完全读懂麦克尤恩,如果不是参考了后面的书评和余华的序,我大概只能带着猎奇的心看完这八个短篇。我自己最喜欢的三个故事:1. 化装2. 蝴蝶3.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化装》的小男孩亨利令人心中涌起怜爱和忧虑,他在监护人的影响和命令下过着精神分裂般的生活。白天在学校他是如此正常普通的男孩,他对生活的感官还异常脆弱,在未完全建立之前就险些崩溃在监护人的手中。如果没有同学琳达的出现,他甚至就快要不能分辨哪些是他想要的,哪些是成人世界强加于他的。但也许就是琳达的出现,让他带着强烈的渴望向深渊又迈进一步。《蝴蝶》的故事讲到三分之一处,我已经猜到了后来的结局,因为主人公完全与“口供”不符的对真实事件的讲述。但他又是一个极端孤独、可怜的牺牲品,是他的父母和社会缔造出来的牺牲品。不得不承认,作者这种代入感极强的手法让我在某些时候迷失了道德感,我甚至非常讨厌那个死去的女孩,她不知道她的出现是如何残忍的打破了主人公病态的平静与和谐,她也终于为此付出代价。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在结尾,主人公遇到一群街头踢球的少年,他幻想了自己本来应该如何被少年们接纳,如何受到大家欢迎和喜爱,如何融入在普通人眼中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本来应该”,是的,他意识到了,那本来都应该是他拥有的欢乐时光,他冷静,但并不麻木。这让整个故事染上了令人心碎的惋惜和忧伤。《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从书评看来是作者童年的映射。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男孩给珍妮看他妈妈生前照片时的描写:“……忽然间我觉得妈妈只是一个照片中的女人,而它可以是任何女人,第一次我感觉她远离了我……”他终于可以从丧母之痛中走出来,多么让人动容的描写……故事最初男孩很沉默、很独立,甚至对外表平凡的女孩子有点抗拒,他更喜欢跟一群没心没肺的人呆在一起。大概因为那样可以掩盖他内心深处对母亲和母性温暖的向往。我不会反反复复再去读这本书了,因为它神奇的情节、生动的笔触和带来的震慑力都已经留在了心里。我也不敢再折磨自己的神经了,毕竟作者的青春期体验和我相去甚远,代入式的体验并不总是美好的。就让它不可思议,未曾涉足吧。

最初一起时确有爱情,最后分开时没有仪式~

因为在一起,他来了豆瓣,添加了这本书为第一本想读;因为分开了,我读了这本他一定不会再去记得的书。与他,最初一起时确有爱情,不尽然;最后分开时没有仪式,很自然。读麦克尤恩的故事,感受这样一群人。活着无意义,日子无目的,萧索和疏离,总用冷淡的眼神看透生命中偶遇的一切,用鄙夷掩饰不适。内心潜藏着某种火热却羞于承认,于是压抑,直到泯灭,一股子活的激情,到死也不愿意点燃。听天由命,阻挡外界任何的侵入,拒绝融入,拒绝交流,一直机械下去。如我。读过后,两个词一直在反复,“男孩”和“成长”。于是开始对作者这个人的兴趣甚于他的作品,是否可以理解为,在一个以保守著称的国度里,作者在其成长过程里,在还是一个小男孩时起,他的心思如此缜密且敏感,使其有如此多的非比寻常的经历换来的感受,继而使成人后的他内心隐藏诸多的离经叛道和非常态,而出于成长过程里必然遵从的礼教规矩,所以长时间对本性压抑,使其透过文笔表达出的又是极其绅士且理智的。一面忧柔脆弱感伤,一面诡异干练阴暗,就像想到伦敦,就会想到雾霭和潮湿一样,这是属于英伦男人的独有魅力,也造就了不一样的文学气质。我爱过的那个他,一定有问题;我读的这个他,绝对有问题。END

黑暗的内容VS小清新的封皮

这本书读的有些晚了,如果早些时间还有些青涩男生的想法的话,会觉得对自己的成长有些借鉴。不过也还好是读晚了,要不然就当做一本阴暗的情色短篇读了···现在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很难想入的那么超现实主义,只是觉得有些荒诞不羁,不过书最后的几篇书评都还是不错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其实事事都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更何况是愣头青的男人们呢?游走于边缘的社会人的第一视角给予了神经很大的冲击,特别是《蝴蝶》这一篇,感觉就像是自己邪恶的将自己黑暗阴郁的快感建立在那个纯善的小女孩身上,也许人需要自己最邪恶的一面,以便实现自己最善良的一面。还是这个书评比较给力,我是先看了这个书评然后在看的各个短篇,杜边生的书评如是说,  第一个故事是杀妻。第二个故事是操妹。   第三个故事是死姐。第四个故事是群P。   第五个故事是溺童。第六个故事是返童。   第七个故事是兽交。第八个故事是异装。 除去第七个故事的说法不是很准确以外,虽然看着很粗俗,但不得不说对情节的概括还是很精辟的。不过这类短篇重点不在情节了,而在于读者对这些短篇的理解···心灵极度扭曲的描述,别样的神经刺激,突破底线的反省····由小清新的封皮翻开这本书,合上书后,走出黑暗的文字,思绪沉淀,恢复小清新,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世界,不也是这么大的反差么?

边缘态从来不是小众

最出彩是第一篇立体几何 何止惊艳! 8个故事看似无关却从不同角度表现狂走暴虐的青春 莫名的躁动不安引发几近崩溃的苦闷从而天马行空的妄念 对天赋的自觉 对受难的承担 对创造的迷恋 对孤独的体认 并不是边缘状态 我相信人人都能够或多或少感同身受某种晦涩的隐念 从古至今世界上就不乏阴郁到揭发人性最初的人 从萨德到乔伊斯从帕拉尼克到北野武 看这本书你会把各种场景结合而来 孤独不是永远死亡也不是终结

美丽的蝴蝶

找不到更易懂的类似与美丽词义相同的形容词,总觉得美丽已经囊括所有,很直观的就能在脑子里勾出大致的蝴蝶轮廓,尤其是盛夏时节偶尔能看到花丛中舞动的彩色身姿,我想这便是蝴蝶给我留下的浅藏辄止的印象。翻过页码重复看了三遍103页,骤然间感到一种触摸不到的真实,想起早在高中时期她给我们讲过的有关她朋友亲身经历过的肮脏事,就令我在回家路上浮想联翩,“摸摸它,摸摸它,快点。。”,我居然可以清晰的想象出事情发生时他饥渴和急促的神情,还可以揣摩出他那时的心境,并闪灵般的把自己置身在故事情节里,好似我就站在离他们不远处,冷漠好奇的看着,看着一个成年男子的虐童癖好,以及某种液体溢出后的快感,真是刺激而紧张,可怜的小姑娘。。。可怜的小姑娘,如果没有死可能一辈子都活在男人手淫的阴影里,就算待圣洁之花绽放,也早已索然无味了吧。。。

一篇反首页某书评的书评

给一本书写书评应该是严肃的,同时也要是公平,并且也要是谦虚的,除了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有着强有力的说服之外,我想所有读者都是对于作者意识的想象以及梳理,甚至是加之自己的臆断,感受,甚至是理解,而写下的文字。书评的好坏,因人而异,因读者的修养,内涵,理解,笔力,有着关系,当然书评也分不出好坏,但在面对许多书评的时候我还是生出了很多的疑问,大多书评里的判断太多,面对一本小说生出无数对于道德的理解,判断,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当我看到这本书一篇书评的时候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愤怒,这里面怎么可能是说了这些事情呢?并且作为一本书的书评为什么会涉及到这本书如何能在国内上架这一系列的论断呢?这些所谓的书评水分过深,是对于文学的亵渎,并且是作者的完全不负责任或者对一本书没有完全熟知的情况下而写下的文字,不但不够深刻,而处处是错误的臆断。以及轻浮。而这篇书评即是在我读到了一篇如此的书评的时候决定写下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英国作家,麦克尤恩。这是作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本书一共八个短篇组成《立体几何》,《家庭制造》,《夏日里的一天》,《舞台上的柯克尔》,《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化装》。我是躺在酒店大厅读完这本书的,天气炎热,蝉鸣聒噪,我在七八个昏沉的午后,读完了这八个故事。这是我第一次阅读麦克尤恩,而在此之前,川端康成一直伴随于我,因此,当我读到麦克尤恩的时候,一种激动油然而生,相比川端康成唯美的忧伤,于美丽纯净的追求,麦克尤恩,显得粗暴许多。余华说,每一个读过麦克尤恩的人,都有麦克尤恩后遗症,我想这话是所有作家中说的最为准确的,你读过去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心上不知道何时被划上了一道浅浅的伤口,如果说《立体几何》还没有让你感到这种痛感的话,那么《家庭制造》,《舞台上的柯克尔》,《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就在不断的在你心上留下划痕了,并且使你感到浑身的汗毛倒立,浑身战栗,没错,这就是震撼的主观表现,就如同我当年读到了余华的短篇《命中注定》的时候,他在描写女人看到自己丈夫死状的时候的描写“在那里她看到了陈雷被鎯头砸过后惨不忍睹的模样,使她的尿一下子冲破裤裆直接到了地毯上,随后昏倒在地,连一声喊叫都来不及发出。”当然麦克尤恩并不在叙述上使你感到这种震撼,而是在你阅读他的时候,你开始怀疑他叙述的准确性,而感到一种焦虑,继而一种直觉引领你通往你的怀疑中,看到你所怀疑的确实是真实的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比如《家庭制造》,小说的一开始就使我们感到,他在面对自己妹妹裸体的时候所表现的那种样子犹如一个外人一般,使人无法理解,为何我做出这样的一种举动呢?我的妹妹哭泣不止,为何我如此高兴呢,当然有一件事使得我高兴,高兴的完全忘记了妹妹的伤心,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大的魔力呢?这时候我的心中就开始隐隐不安了,而跟随着作者的叙述,我越来越感到我的直觉变得准确无误,直到,他和妹妹完成了性交之后,我感到一股巨大的窒息,使得我喘不过气来,作者在结尾写道“我不自觉地起床穿上衣服,在人类性史上,这也许是最为凄凉的一次性交了,包括了谎言、欺骗、屈辱、乱伦,我的游戏伙伴中途睡着了,还有我那渺小似蚊蝇的高潮,以及还在卧室里弥漫的啜泣声。但我对此感到满意,我自己和康莉都乐意让事情歇一会儿,让事件平息下去。我领着康莉去浴室,给浴缸放水——我的父母马上会回来,并且康莉理应已在床上睡着了。我终于进入了成人世界,我对此十分满意,但在今后的好一阵,我再也不想看任何一个女性裸体,或者任何裸体的东西。明天,我将告诉雷蒙德别去和露露约会了,除非他愿意一个人去。并且我知道事实上他并不想去赴约。这个故事中雷蒙德作为他的指引者,作为他的领路人,一直想以一个了不起的形象出现在他的面前,但雷蒙德却并不适合这个世界,而我却表现的比雷蒙德更加的适合,每次一我都表现的比雷蒙德更加适应,甚至比他更加强大,而不论是雷蒙德,还是作为我,我们在摸索的,我们对性表现出来的兴趣,极大的兴趣,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我们认为那是成年人的一个标志,我们期盼在完成这样的一种仪式的时候成年,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我们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于乱伦这件事情从来不是这篇小说中使人感到震撼的地方,我感到人性邪恶的面貌在幼年的时候十分突出,贪婪,专制,强横,无赖,懦弱,脆弱,都在幼年的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无非是孩童用一个幼小的身体使得他的恶毒并不显得那么可怕,当我们剥夺了他孩子的身躯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它。为何这篇小说要取名为《家庭制造》,我想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小说的标题表明了小说的主旨,家庭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创造生命,并且对于生命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不同家庭所制造出来的产物,而每个家庭都在源源不断的制造像我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究竟是好是坏呢?并且为何是家庭制造呢,家庭是一个作坊?家庭在世界当中有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而我在家庭当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小说的结尾说,“明天,我将告诉雷蒙德别去和露露约会了,除非他愿意一个人去。并且我知道事实上他并不想去赴约。”意思很明确,我已经对此毫无兴趣了,并且他之所以要带我去,并不是因为他想要去,而是因为他想要在我的面前展示他的强大,但是我已经不需要了,我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什么感受了。雷蒙德这个人物的存在,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扮演的一个曾经率先知道性交的人的角色,如同我幼年时期引领我看A片的一个同伴一般。当然不仅如此,他还作为一个发现通往成年人世界的大门的人物出现。当然这部小说中,似乎每一篇都非常值得讲述,非常有意思,我并不打算在这里一一的将它们都说个便,因此我只打算再说其中的一篇,《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尽管书所述,爱情,仪式,但其实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没有爱情的爱情,和没有仪式的仪式。一对新婚夫妇对于性爱的追求,就如同那只隐藏在黑暗里的老鼠一样,不断的使他们感到存在,而当那只老鼠终于找到并且打死的时候,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妻子的怀孕,预示着生活回归到了原始,这种原始并不是表现生活的平静,而是作为一个人,在精神上的疲乏,因此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回归的故事。这些所有的隐喻晦涩难懂,需要你一一发觉,因此麦克尤恩并不容易被读懂。因此,当你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你需要先看看麦克尤恩,另外我要对那个写“一本邪恶的奇书,黑暗的主题更能净化人心”的书评作者说,希望你可以深刻一些,无聊的探讨和自己本身太多的意淫,以及标题的苍白无力,以及对于出版的各种揣测都不是一个书评该有的东西。一个书评作者也需同小说作者一般,深刻的理解,甚至进入到作者的世界和作者一同经历笔下的人物的人生,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说实话我也很讨厌你对于满口的道德,满口的情商,当这些词语出现在这样的一本书的书评里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并且使得这本书变得肮脏不堪。以及你用自己的经历往上生搬硬套都使我感到你根本没有仔细读过这本书,没有思考过。而一个好的作者,一个好的读者,都不该是对人性做出判断的,而是应该竭力了解人性,然后将人性放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去思考。最后,我想再对这本书做一个短评:这并非一本黑暗奇幻的小说,这无非是人性的另一种发掘,通过作者的眼睛带你进入另外的一个世界里,这个世界你从未想过,但在你潜意识无意都存在,而当你读到它的时候,你感到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你意识的突然觉醒。

不喜欢

技巧是有的,特点是有的,精确细节是有的,但受不了国内一帮作家书评家在那里瞎吹捧,人家这是处女作,很明显的处女作,感觉作者本人其实也还有不确定性。个人不喜欢的另一个原因是口味太重。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童梦无淫--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蝴蝶:“机会渺茫,就像蝴蝶。你一伸手,它就飞走了。”一开始也许假想过简死的很多可能性,当“我”在玩具店给简买了一块塑胶铸成的粉红色的赤身洋娃娃,就有一种预想:简的死与“我”的直接关联性。抹去简嘴角的冰激凌在自己的口里舔舔,这样的行为基本确定了死亡与我的直接关系。从“我”的一直自述,娓娓道来的那种忧伤感,自闭性与社会的不接纳性,还以第一人称,这样很容易博取到很多读者的同情,让结局的到来不至于那么荒诞或不可原谅。“我”离开查理后一直感觉到查理目光的注视,是否代表社会眼光与现实。读者我看到那一幕时甚至有“查理用扳手从后面直接敲了我的头”那念头,甚至画面都要实现了,而“我”在转向抬头时,查理还是叉着腰呆呆的站着,心里充满了气愤,也有一种无奈感。虽然那时候还不确定“我”就是凶手。那群玩球的小孩用石头砸过来时,“我”用脚干净利落的踩到了,这漂亮的动作纯属巧合的话是否意味结局也能巧妙的瞒天过海?那之后对于“我”心里的描写:关于幻想小孩们的反应。是否意味着这场杀人背后的逃脱。这是一个被蒙蔽的社会,而我们各自心里都是明镜,那群虐猫的小孩是那样赤裸裸的现实:我可以很肮脏,但社会比我更残忍。作者对于死亡过程的描写让人看得有些仓促,或是一种爆发,来不及想象。读到结局方才如梦初醒,却又掉进了另一个梦里,醒来时大家都知道:梦有多远现实就有多近,现实有多远梦就有多近。因为预测的巧合是巧合还是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明白我将不会参加任何一场足球赛。”是我没融入这个社会还是这个社会一直就不接纳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判断与坚持。“我把那颗躺在路中央的石子放进口袋去赴我的约会。”接下来就有无穷的幻想和结局,就看读者怎么和这个社会打交道......当然,上面的一切都是我对作者所表达的臆想,或是对文字与社会的直接意淫。可以把我当“我”,也可以把我看作那群小孩。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或是我认为的用我的观点来怀疑一切,只是怀疑。 当我们在寻找自由的时候,就是在吖追求一种不自由。当我们厌恶之前不需要的东西时,我们已经慢慢习惯拥有她,依赖她,离不开她,比如保护,比如不自由。很多时候不知是社会告诉你,还是自己告诉自己,什么才是自己所需要的。我们只是从襁褓进入社会,再想回到襁褓中的一个幼体。也许幽闭空间才最自由,当然只是也许。不管怎样,我们总是想要得到温暖。我希望重回一岁。但那不会发生。我知道,不会的。 --《与橱中人的对话》有感.....在看书的时候总有很多假想性,或如电影镜头里的场景感,或多或少总能预测伊恩·麦克尤恩笔下的结局。因为我也曾由朦胧所引发的强烈好奇心而做过青春期的梦,那些或许荒诞,有悖伦理或直接涉及死亡的黑梦。黑梦里也有如蝴蝶那些,幻想出来的美丽。只是让自己游离其中。如毛尖所说,青春是一种体裁:“在这个体裁里,诱奸显出了天真,乱伦包藏了欢乐,杀人展示了才华,性爱混杂了幽默。”我更希望嫁接到童年,所以才以童梦无淫为题,来意淫这个成长过程中种种可笑可敬的代价。成长很迫切,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过程是否让我们明白生命?了解生活?长大是否真的就发生在那一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书的装帧封面非常小清新,可却是托页,只是一个封皮。清新的封面下隐藏了多少童年匪夷所思的梦。生活不是玩笑般的奇想,却是从奇想中开始玩笑般的生活。把此书推荐给所有做过黑梦的人。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买这本书纯属偶然,到手后发现自己遭遇了大师。作者是英国的伊恩 麦克尤恩 (Ian Mcewan),他是奥斯卡热门电影“赎罪”的小说作者。翻译是潘帕,生化博士弃研从实业,之前翻译了好评如潮的“芒果街上的小屋”。看到这这两位的名字印在封皮,心中大喜。书是作者27岁时创作的处女作,一经出炉便捧得毛姆奖。全书8个短篇,全部从年轻男子/男孩的角度阐述青春,躁动,性,叛逆还有恐惧。作者用写意的手法描述青春,参杂了许多夸张的想象:乱伦,轼母,奸杀,这些生活里常人无法做到甚至不敢承认有所想的行为,放在青春期时间的长河里,怎样波涛汹涌都不为过不会令人称奇。我边翻看着书边回想自己青春的不羁:那些条无辜被剪破的牛仔裤 (夜里挑灯抽丝),暗骂的脏话,对权威的鄙视(老师,领导),对性的好奇以及对成人世界的渴望。感慨的同时生出许多遗憾,譬如没来得及砸谁家玻璃,找几个女生在角落里学会抽烟,早点用卫生棉条,系统地学习性知识,将自己装扮成Gothic风格。不知不觉怀抱这些遗憾蜕变成熟女一只,无奈的很。重点推荐第一篇“立体几何”:对于怪诞的东西我生来有好感。这篇文字实在好玩儿,属于必读。针对“家庭制造”里的乱伦情节与人进行了讨论,作为独生子女的80后与哥/姐/弟/妹乱伦大多无从谈起。因此将问题抛给70后有兄弟姐妹的一代,是不是都有懵懂的乱伦事件?我们的臆测是有的,特别是哥/姐/弟/妹长得都还挺好看。“蝴蝶”是凶杀版Lolita,其中文字让我联想起自己唯一一天Door to door sales去过的那些各式工厂,那些个彪悍的蓝领,他们脖子上的汗珠儿,戴着焊镜后面怀疑的眼神和没有恶意的阳光下车库前就要干涸的水渍。大脑海马体逐渐释放出存储多年的图像记忆,一个个幻灯片放过,refresh了下被遗忘的青春片断。看完书对作者的其他作品充满的向往,准备买几本来读读看。

青春你好 青春再见

昨天恰巧看完电影 从母校师大附中穿过回家 毕业五年多 期间偶尔路过学校只是匆匆瞥一眼 脑海里浮现自带滤镜的泛黄记忆和胸腔一股暖流温热心房 而此时此刻走在校园那条熟悉又陌生的林荫道上 感叹不复返的时光和虽然苦逼但是每天和同伴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一起聊本班有趣的老师又讲了哪些金句 抱怨糟糕的成绩和责备无能为力的自己 普通到和阳光照耀下空气里的万千浮尘 一样的中学生 我的青春没有恋爱 没有对踏入成人世界的渴望或对周遭社会的迷茫 没有性幻想 没有过激的冲动 有的 只是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 所以后来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和 这本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时 我都像傻子一样 只觉光怪陆离 荒诞有趣 与橱中人的对话 让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里摩根弗里曼扮演的角色和纽约故事里伍迪艾伦的扮演的角色 斯蒂格尔摩症候群和俄狄浦斯情结结合后衍生出关于自由的讨论 至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自由 多么动听的字眼 可对于还在青春的少年索要独立的价码 最终讽刺至极的是 少年最最怀念的居然是在监狱度过的那段时光 而对于家庭制造 我特别同意热评第一的那位作家 他说: ”而我个人更愿意这样去解读这篇小说:对于那些陈腐的道德或意义的颠覆,能衍生出全新的、更人性化的道德和意义。“ 从长期的历史来看 道德似乎从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 氏族社会盛行群婚 而今天我们崇尚并强制执行一夫一妻制 可如果当下基于自由意愿 换妻游戏又有何不可呢 性与爱为何总是被捆绑在一起 很大程度上是道德使然 或者说是多数人的道德在作祟 这何尝不是一种暴政!

爱情是不用仪式来束缚的

这本书本来就只有8个故事,但其实真要一口气看下来,很困难。它不晦涩,不复杂,只是,很阴暗。在读他之前,小赖就跟我说,其实不想给你看这本书,因为它不适合你。也许是的吧,毕竟一直不怎么看这一类的作品,内心上有点排斥。可是在这之前,刚刚读过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我想我的接受度,现在已经很高了,更无所谓什么适合不适合。八个故事,开篇就是杀妻,随后而来的,是兄妹乱伦,弑母,娈童等等一系列颇为震撼和禁忌的话题。可是这些所有的故事,无不以男性的视角展开,其实就是为了言说一场青春的蜕变吧。爱情,性,亲情,还有各种人性交织在一起,作者用他巧妙的构思,惊人的笔触,还有真实的叙述向我们阐述了人生的阴暗面。我就坐在那里,捧着书,看着它们的发生,不想停顿,内心喘息,一气呵成,颇受震撼。于是本书选用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来作为书名,其实我觉得恰到好处。最初始于爱情,可是不一定终结于仪式,而是代表另一个开始吧。现在恰逢国家新《婚姻法》出台。里面的条条框框好像是要净化爱情,却引来更多的哗然和意淫。可是,只要相爱,所有条件枷锁又算得了什么?你说你是疯子,是野兽,是亡命之徒,那又有什么关系,我爱你,于是也就变成了和你一样的疯子。始于爱情,多了个仪式,我们仍是对方的一切,毕竟,真正的爱情不需要用仪式来束缚。我已经远离了读童话和言情的年龄,现实如何,我其实早已认清。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要受尽世间困苦挫折的洗礼。生命不止于此,寄托也不是唯一。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让自己的内心丰满起来,到足以应对各种混乱,足矣。

不好说

去年10月一个人坐在北京到上海的动车上,无人做伴无人聊天,一口气读完了此书,虽然有些地方不是很理解,虽然觉得故事内容很乱,虽然觉得故事主题有些颓废和黑暗,但还是吸引我读完了。结论是可以归为好书之列,其中故事中可以找到我们在现实中的一些景象和心态。

备份

是本短篇小说集,作者现在已经火得不像话了。这本里所有故事都是不同年龄的男性视角,那种卑劣和空虚的感觉真是让我不爽,好像被什么油腻的东西沾上了一样,不管是杀妻还是诱[和谐]奸妹妹,窥伺“少女之肉”还是猥亵萝莉,都看得烦死姐了。男作家怎么就能在这些恶心的东西找出情怀来自怜?除了同名短篇,每个都这样子,当时还当成选修课期中作业做成PPT,现在简直不是一般二般地反胃。本来是想转手的,后来在学校的图书交换活动里换掉了,善哉。现在在书店看到麦克尤恩的名字还会讨厌。

去你大爷的

我勒个去,我品味太差了估计,这书写的啥?究竟表达啥?我一点看不懂啊,什么青春期男孩的懵懂的性,懵懂你妹啊?这搞搞那搞搞,搞鸡巴啥呢?诺奖已然在望卧槽,我勒个去,真无语了。以后现代外国作品我是不看了,啥都不懂,你们究竟在写啥?看着书书评好评如潮啊,尼玛我书评都看不懂啊。搞啥呢?最早是看到咪蒙写的书评,觉得蛮牛逼吧应该,耐着性子把八个短篇看完,你在说啥呢?谁能告诉我他究竟写啥呢?我他吗还不如上网看黄贴呢。。。算了,我还是低调着看武侠小说去了。。。去你大爷的!

它是一串宝石,但应该关上打向它的强光灯

早期的伊恩,这些短篇,与他后来的小说一样的细腻、忧郁,而又敏感,对心理的描写也像手术刀般精确犀利。这本集子是他的处女作,让他拿到了毛姆奖。看见有评论称这部小说集为伊恩的巅峰之作,说后来的他,再也未超越这个高度。我是不以为然的。八个短篇,以边缘人的视角串联起来。无论是对婚姻感到索然寡味的怀旧男(《立体几何》);还是在青春期荷尔蒙喷薄的叛逆小子(《家庭制造》);抑或是长相诡异而受排斥的恋童癖(《蝴蝶》)•••他们都在这个世界上孤独的生活——虽然有家人、朋友,但伊恩展现的永远是他们的格格不入,与周遭的孤绝——心灵上的疏离,不被理解,不能妥协。从这一点上来讲,八个短篇中的主人公,不啻于为“大地上的异乡者”。伊恩把他心中最阴暗的、扭曲的,不能为人所见的自己给剖析出来,冷酷地置于培养皿中,放在显微镜下,不带感情地拨弄、研究。这就是“恐怖伊恩”,无论他是二十七岁,还是五十七岁,都没有改变的地方。但是这本集子阅读起来还是让人不太轻松,一方面是文章的基调普遍压抑(除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有一个稍显温暖的结尾,其他故事莫不是以郁郁不解贯穿始终),另一方面是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譬如《舞台上的柯克尔》这篇。它很短,两千余字。brt在后记中的评论里写道:“小说作为一种虚构的艺术,恰恰是抵达真实的途径;一如在这个短片的喜剧排练里,在舞台上性*的那对男女展现的并不是艺术的真实;反倒是那些通过动作的模拟——舞台意义上的虚构——的演员,们,才更好地诠释了艺术的真实。”他的分析,无疑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解读。但是,由此我们也窥视到了,伊恩的小说——哪怕是他在仅仅二十七岁的年纪写就的——内涵之丰富与多向度。隐喻,成为伊恩的一个标签,在它后来的作品中,却有所变化。《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小说集中,伊恩的文字敏感、精致,又脆弱,像是精美的瓷器。《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这篇小说,我是用朗读而不是默看的方式来阅读它。因为小说本身就有一种韵律感,那些颗颗清脆的动词、形容词,仿佛音符,赋予了文本以旋律。伊恩后期的文字,一如既往的细腻,但少了早期的华丽与过多的修饰。我欣赏这种改变。我一直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容尤甚于形式。尽管从20世纪开始人们寻找各种花里胡哨的方式,赋予它们各种符号来解构文本,弄出一大堆谁也读不懂,也不愿去阅读的东西(至少我从未想过去翻阅乔伊斯的任何一本书),但是,由文学带来的美好体验,以及过后的自我入境的思考,是我认为的文学之意趣所在。在这层面上,作者写了些什么,比他怎么去写,更加值得品味。换言之,只有作者的思想先到了那儿,他的笔才会跟随到哪儿。一块蛋糕再好吃,顶顶要紧的是用什么面粉、打多少鸡蛋,添多少水;烘焙时间如何,温度几许;至于奶油、水果、肉桂粉,那些只能是锦上添花。无论附属之物多好看、好吃,都不能代替蛋糕的本身。无论是《时间中的孩子》、《星期六》,还是《赎罪》、《在切瑟尔海滩上》,这一部部作品,并不比《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要来的肤浅,只有更为成熟与智慧的伊恩,让人体验到岁月在他的灰白色的脑细胞上刻下的印痕。当然,这八个短篇我都很喜欢。它们就像是八颗光彩夺目的宝石,却夺不去,也无法掩映伊恩后期作品的光芒。因为他们是在强光下,每一个切面都闪耀着夺人眼球的光泽——这点伊恩从前能,现在也能,一直做到。

皮肉之下的世界

一本偶然发现的书,碰巧它也是最近才得以引进到国内,据说出版过程一波三折。这是一本看似绵软实则尖锐的书。麦克尤恩从最初——最真实的内心开始,向你展现了皮肉之下的世界,那是一个阴冷、怪诞、脆弱、敏感、恐惧、渴望的世界。在真实和虚幻交错的成长历程里,麦克尤恩的笔尖像海岸的潮水,一层一层从幽蓝的海底轻轻地推上来,最终撞击你的内心,使之颤栗。八个短篇,讲述了八种困惑。故事是没有结局的故事,八个结尾像亲手放入海里的鱼,径直游向远方,却留下了长长的影子晃动在你的心里,就好像是没有答案和解救的方法,但又似乎揭开了一点边角。而所有这些都需要读者自己去作长时间的思考。文章有大量的对性器官、性启蒙、性渴望的描写。实际上在过去很长段时间我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很多小说喜欢刻画性,特别赤裸地提到那样的器物,而现在我想这其实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探寻。跟电影、绘画艺术是一样的,极至优雅的美我们需要去描绘和品味,而对人性的实验探索,又是从另一个层面产生震颤,这样的效果可能较之前者意义更为深远。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原始的存在。性作为人类身上最潜在的感触,其实是被很多微妙的事物所唤醒的。这些事物,可能是眼神,可能是恙怒的嘴角,又或者是一阵风吹过……但就是这些细碎的事物,指引我们去研究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进而去关怀人内心的孤独、脆弱、善变、枯燥,去探索作为一个性的意义,人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当然,刻意使之摊上台面的做作之文,也只能是皮毛表面的抽动。而多数争夺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一直以来的信念——对人类价值的终极关怀,对人类缺陷的深深忧虑,对人类生活的苦苦探究,也许正是麦克尤恩所探寻的。后记:这本书却是麦克尤恩28、9岁时的成名作,如今才姗姗而来。他的《赎罪》却是在国内早就换过好几版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我走进麦克尤恩的第一步,虽然实在算是有些落后,但也不会就此阻碍我进一步关注他吧。。。

看完真的很郁闷

我承认:我之前没听说过这么"牛"的人. 原来这么有才华?我承认:我是被纯情的封面骗了的我承认:我真没那高审美,真没从被把玩的谋杀中看出青春的孤独. 真是没到境界吧??种种评论和热议,起码成功激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会买来一看的.我居然看完了...

无解的青春

老实说,初读这本书的体验是非常不爽的,压抑沉闷的笔调,无解是思绪。看了书上的评论后有点改变,比较中意《蝴蝶》和《立体几何》两篇。欣赏《蝴蝶》冷峻到令人心碎的情绪,感伤《立体几何》戏谑中的无奈。总体感觉还可以。

这书不错

感觉很愉快!这本短篇小说集目前我只读了第一篇《立体几何》。下面我就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说由三段剧情嵌套而成。主情节是男主在妻子的干扰下试图揭开M的消失之谜。次情节男主曾祖与M的交情则是作为主线的背景和起因而存在的。

原来这就是爱情的本质

年幼时,不会懂。以为爱情是两个小孩儿高兴的在一起。长大些,有身经百战的朋友指点迷津,说爱情是这样。两个互相欣赏的人走到一起,互相扶持着过日子,其间伴随些许争吵。父母也会说。再热烈终将也会化作平淡,平淡到一生耗尽。现在,自己体验了,才知道,爱情不像肥皂剧里那般美好。会有争吵,会有绝望,会有透不过气的时候,也会有一个人体会不到的快乐感觉。伊恩的书告诉人们,爱情不都是美好的,难的不是相爱了,而是如何维持这份难来又难去的感情。

215705213

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

云淡风轻地描写变态,才是重口味的最高境界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看书名你以为是《读者》体的小清新?再翻开目录,8个短篇小说,《蝴蝶》、《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化妆》……题目们都好温馨、好浪漫、好抒情呀。8个故事都是重口味、脏乱差。豆瓣上已经有人贴心地梳理了。第一个故事是杀妻。第二个故事是操妹。  第三个故事是死姐。第四个故事是群P。  第五个故事是溺童。第六个故事是返童。第七个故事是兽交。第八个故事是异装。哪个作家,这么阴险,这么邪恶,这么牛逼?伊恩•麦克尤恩,英国最当红的“国民作家”。据说,单凭这个名字,就可以保证200万册以上的销量,印他的书,基本等于印钞。 2005年,他的小说《星期六》出版,伦敦地铁里几乎人手一册,宛如地铁车票。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上报纸头条,他从切瑟尔海滩上拿了块鹅卵石,都被炒成了大新闻——一个大作家,怎能侵吞公共财产?2008年,他60大寿,生日派对选在伦敦动物园,请柬和海报都够恶搞,写着,老男人在动物园,还画了只竖中指的大猩猩——哪怕伊恩•麦克尤恩已经变得主流又精英了,还是时不时拿自己开涮。也许你没看过他的书,但《赎罪》你总知道吧?2007年那部大热电影,凯拉•奈特莉这柴火妞,因为被钉在书架上做爱,瞬间性感指数爆棚。这部电影就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伊恩•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余华在这本书的序里愤愤不平,因为中国文学界和读者们以奇怪的沉默迎接这位文学巨人。麦克尤恩为什么在中国不红?很简单啊,一来他还没死,二来他还没拿到诺贝尔奖(尽管大家都说他唾手可得),三来宣传上根本没找准爆点。他的那些小说,单看名字都淡出个鸟来。《水泥花园》写什么的你知道吗?4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姐姐和弟弟乱伦,扮演妈妈和爸爸,小弟弟在姐姐身上寻找母爱,充斥着异装癖、恋童癖、乱伦等戏码。至于近期中国读者纷纷吹捧的号称成功吓晕了73人、号称重口味神作的《肠子》,夸它多么阴暗多么变态多么极端,但我认为,比起《肠子》这种显性的、张扬的重口味,《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种,用云淡风轻去描写变态,才是重口味的最高境界。书中8个短篇,写了8个猥琐男,8种款式的变态,各有萌点。《立体几何》写的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宅男,天天在纸上整理性爱姿势,把泡着船长阳具的福尔马林瓶子当家里的首席装饰,但人家真的是性冷淡。妻子不懂事,非要对他动手动脚,搞性骚扰。他顾念夫妻之情,没有报警,邀请她来做爱,用从祖父日记里学到的立体几何知识,把她折叠没了。“怎么回事?深蓝色床单上只剩下她追问的回声”——这结尾诗意吧?《家庭制造》中,14岁的少年对性万分好奇,想付费去参观妓女,又怕朋友笑他无知,他灵机一动,假装和妹妹过家家,诱奸了她,开始还插错了地方,搞得妹妹笑场。最后他终于体验到“蚊叮式的高潮”。妹妹在大哭,他却充满自豪,终于进入成人世界,跻身于“人类社会的高级人群”中了。这场乱伦和诱奸,写得烂漫又天真。《蝴蝶》的主角是个没有下巴的丑男孩,因为长相可疑而饱受歧视,9岁的小女孩简友善地跟他搭讪,他很感动,想要她成为自己的朋友,哄她一起去看蝴蝶。咦,看蝴蝶为什么要脱裤子呢?“所有那些我独自消磨的时间,所有那些我一个人走过的路,所有那些我曾经有过的想法,全都喷泄在我的手上”。小女孩吓晕了,“我轻轻把她抱起,悄悄地慢慢地把她放入运河中……”。一个变态少年的犯罪行为,却被写得轻盈、质朴、动人。《与橱中人的对话》是另一种方向的变态。一个男孩的妈妈为了一直控制他,把他长期关在家里当婴儿养大,他17岁了还需要人喂饭、帮他穿衣服,但他妈妈认识了一个男人,想再婚,觉得他丢脸,逼他马上成人。他无法融入现实世界,躲在橱柜里,想念温暖而硕大的子宫。最后他很感伤地说,“我希望重回一岁。但那不会发生。我知道,不会的”。《伪装》写一名孤儿,被他的阿姨——一位年老色衰的女演员收养,养母的兴趣爱好就是每天给他穿女人的各种衣服,二人一起玩各种角色扮演游戏。《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最抢眼的不是一对畏畏缩缩的小情侣,也不是他们居住的那种阴暗潮湿恶臭的房子,而是女孩的躁郁症表弟和怀了孕被他们杀死的老鼠。自认为尺度很大的我,第一次读这本书,都有点震惊、有点不适同时又有点过瘾——其感受约等于SM,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它有多牛逼。随后我去读了张翎的《余震》(《唐山大地震》的小说原型),我不得不感叹,麦克尤恩确实是他妈的天才!《余震》的故事其实很巧妙,但在叙述和质感上,高下立现。《余震》设计感太强,描写很干燥,活像一坨仙人掌;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湿润、多汁。作者用一些鸡零狗碎的细节、闲七杂八的日常生活,却组成了一种怪力乱神式的魔幻氛围。就像有人评论说,神奇的是,“自然而然的,故事就走向了它们”。有人说麦克尤恩是黑色魔法师,有人说他跟博尔赫斯一样是画梦天才。麦克尤恩的特异功能在于,写这么惊悚的故事,他避重就轻,又超然物外。变态们阴狠又脆弱、残暴又天真、凶险又无辜。全是第一人称,每一句话都具有镜头感,又极富想象力,很容易就让你入戏了,你被牵进这个故事,被那种干净、优雅、温和的氛围催眠,进而那些令人发指的变态行为,读起来都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跟随你多年的价值观就这么被调戏了,好好的道德观就这么骨折了——这就是牛逼小说家的魔力。蔡康永就说过,邪恶,并不是一件无聊的事。如果保持很高的兴趣去描绘邪恶,邪恶很可能会变得太有趣、太吸引人、太灿烂、甚至太有深度。所有故事都充满了cult片气质,混乱、反道德、神经质。书里主人公大多成长于畸形的家庭,母爱缺失,或者母爱扭曲。他们自卑、敏感、被孤立,性欲无处发泄。麦克尤恩自己就成长于一个奇怪的家庭,父母抛弃了他的亲哥哥,全家一直在各国流亡,爸爸是酒鬼,动辄揍人,妈妈永远忧心忡忡,麦克尤恩说他的写作天分就来自于妈妈,因为她是伟大的担忧家,而这是需要天分的。他说那时“一直梦想着某一天我的父母没有任何痛苦地融化掉,不是说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我不是希望他们死,我只是希望打扫干净场地,你知道,那样我才可以单独面对这个世界。”他曾经过了一段“吃致幻蘑菇,服可卡因,在电击一样冷的水里裸泳”的《猜火车》式的生活,后来,随着小说一部部出版,拿了毛姆奖、布克奖等十几个大奖,从“恐怖伊恩”变成了全民作家,重点是,他第二次婚姻美满,阴阳协调、亲情饱和——他的创作就变得温馨和正常起来,宛如奥斯丁附体了。这本书的翻译者潘帕文笔其实超级好,但他说,麦克尤恩让他打消了写作的念头。麦克尤恩让人烦的就是这点,我越是重读,越是火大——为什么在有些人的手下,文字就他妈的这么贱,这么听话,这么任君差遣?

那条被腌制的鸡巴呦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一上市,口水仗就打了起来,或许是小清新的封面和书名的文艺做派,又或许是麦克尤恩那张中产阶级温润的脸,让大多数人误解,以为这8个短篇会以温情脉脉面目来说给你听那些煽情爱情小模样。有这样误会的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嘿,那个可是麦克尤恩。他可是文学界的黑魔法师。很多人都不喜欢他。说起来都振振有辞。对于别人不喜欢的人,我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觉得他应该是个聪明人,能激发别人不爽的,都来自于这些“对于聪明人的反感”。假设开篇的第一个故事《立体几何》就把你吓到了,那么还是喝杯咖啡缓缓,不急着把剩下的7个看完。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持对任何事情都不再惊异,这样才能保持住我们的体面,然后在人群中露出不漏胆怯的微笑。在《立体几何》中,麦克尤恩明明是在说步入无聊期的两性关系,却没有按照普通的路数将“失落感”铺陈的满满当当,当然,失落是他最想表达的情感之一,不满,乖张,厌倦,无聊,冷漠都牵扯其中,但如果直接将血淋淋的毒瘤用手术刀一片片切给你看,或许你会觉得阴冷,但是只让你触摸刀锋,手指在刀片上轻轻滑过,没有汩汩的血,想象的空间被他无限制的扩大,戏剧化的黑色幽默,没有结论的结局,藏匿着深刻关系的线索,让人在读完之后汗毛直立,但又欲罢不能。那些让人烦躁的生活啊。总有些地下室的潮湿气味,欲望被阉割,变成了精密玻璃樽中一条被腌制的鸡巴。让厌倦的部分消失,你用什么办法?保持纯真?别开玩笑了,欲望的本身都已经不存在了,垂死挣扎的人还急着为欲望寻找出口,爱上另外一件费脑子的事情?这倒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的捷径,如果好好活着本身就是一道难以逾越鸿沟,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这么欲罢不能的追随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直往前。困境是一个谜面,在困境消逝之前,我们选择正视阴暗,把它当作我们司空见怪的一个部分。就承认吧,生活不管到那个程度都会演化为失落,无论你怎么做,失落永恒。不要再花心思掩盖。阴暗就像那只白鸟,白鸟飞过来的时候,你尾随就够了,不要把它带到地面。假使厌倦了生活,选择让不愉快的部分消失?或者从维度上彻底的忽略,这个近乎于偏执的念头,催生你如何渡过自己的困境,当然“恐怖麦克”是不会给你正确答案。他一直清醒的残忍着,他说的很明白,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你需要再敏感些。那些说麦克尤恩脏兮兮的人,那些道德洁癖者们,难道你们还看不透麦克尤恩的认真么,他那么想要证明你不愿意去正视的阴暗,虽然真相永远覆盖着薄雾,但刮风的时候,还是清晰可见的吧。他那么天真的把这些故事奉献给你了,你就不要再做树上的猴子,天天想着香蕉,交配,繁殖,生存,躲避天敌。如果你是真的看不懂,我也替你高兴。如有来生,我想和你一样,愿鲁且愚。

生长痛

伪装成小清新的重口味我见太多,但这本书显然不是。全书共八个短篇,《城画》说有人将其归纳为:杀妻、操妹、死姐、群P、溺童、返童、兽交、异装。我深受蛊惑,迅速买来,挑灯苦读,发现上当了。根本不对。作者指东打西,言此及彼,让无数读者因为误会而欢喜,因为懂得而恐惧。而他全不在意。他又不是来讲故事的。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隐喻。每个人在青春年少时有一段时间会以光速成长。个头长高就能看得更远,手脚长长就想拥有更多。生理成长迅速而活动范围狭小,来自各方的物理挤压内化为心理拉扯,身心的尚未协调让脚步不自由,内心忐忑,行动蹒跚,各种不顺利接踵而来。于是挣扎——疼痛在所难免。疼痛是无法视触叩听的,却真实而剧烈的存在,并且可以用来证明存在。在一遍一遍的自我伤害中自我确认,又一遍一遍去伤害别人,并用对方的还击、悲伤、同情作为交流的反馈。所以疼痛或清冽或灼热都令人欢欣。所以,作者不惜用文字做刀刃,划开一层层表象,记录这个成长的必经途径。如果没有勇气,不愿眼睁睁清醒的痛,只有陷入其中用各种感官刺激来掩盖,来修饰,来夸耀,来自欺欺人。我们通常简单地称之为:逃避。少年精通无数种逃避技能。或者拒绝开始(《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或者阻止结束(《与橱中人的对话》),寻替代品(《家庭制造》《舞台上的柯克尔》),找突破口(《蝴蝶》《化妆》)用各种干净利落的手段除去障碍(《立体几何》),假装不用改变无需付出,就能获得自由。但我们知道他们。他们所有人。表面波澜不惊,内里暗潮汹涌。日常小事收入眼底眉间,酿成暧昧的温暖,细微末节全化为挑逗,压迫胸口,涌动血流,引发喘促,将纷杂的欲望,迷惑,胆怯,浓缩成稠白的粘液,然后迫不及待的用想像引爆。换来一瞬间的自我满足,和轻微的后悔与惶惑。于是我们看到的故事中充斥着荒诞与不合理。文字疏离而内容激烈,情绪慌乱而行动周详,既孤独又喧嚣,既委屈又自大,深不见底的黑暗中浸满无边失落,却隐约透出些许光明,混杂着甜蜜与希望,似乎能带来一线转机。因为所有的挣扎与寻找,都用来通往明天。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第二个故事下甚至有一个注释,用假设法来为兄妹俩开脱。事实上在这里讨论伦理是没有必要的。成长无关是非对错,没有任何道理好讲。成长结束后,生长痛蜕变为一种记忆。不合逻辑的伤口,全是纪念品。这本书写于作者的青年时期,文字间漂浮着七十年代特有的迷茫与冲动。那是一个宣泄或求告可以借助于酒精大麻舞会甚至是死亡的年代,而作者正处于彷徨迷茫又有主见的年龄。两者的契合,搭建起一个让现今的读者受到心灵惊吓又获得感官欣快的世界。而文中的那些男孩自然会顺利成长,在一切结束后嘴角挂起成熟自信的微笑,把所有不可理喻都看看做理所当然。

从立体几何开始(其实不算是评,只是某种剧透或聒噪而已。。。。。。。)

(聒噪篇第一节)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693542.html这个是英文原版的。。。。。。。。。。。。。。给各位英文爱好者共享。。。。。。不打算一口气写完,因为现在还没有一口气读完。。。。。,短篇小说集从不一口气读完,因为我讨厌反复读一篇文章。。。。先从立体几何开始,万能的豆瓣竟然在去年就有人手打了潘帕的翻译!莫非是潘帕亲自手打的?或者是勤奋的编辑?挖坟链接如下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372968/开篇的一般来说都是最牛的吧,至少已经读了的三篇里这篇最牛(只是我自己的观点)。讨论时间空间的主题总是非常容易就写出很牛的小说,初中的时候在我们学校博大精深的图书馆里啃了七八本哲人石丛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加来道雄的《超越时空》,里面一篇写一个人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朋友人生引导者的无限死循环式结构小说多年以后记忆犹新,高维度是某种不可思议的生物的生存空间,记忆中那多的《过年》《纸婴》也跟这个主题有关。我原先上高中的时候做化学有机题时以为手性分子的问题很可能跟四维空间有关,把一个右旋分子在不破坏器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变成左旋的,或者我们现在可以这样打个比方,把本来心脏长在左边的你变成内脏器官左右全部颠倒心脏长在右边的人。。。。。。,这就是四维生物(上帝)可能的本事?貌似现在的不对称催化合成(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好像只能提高转化率,节约原料,不能转化已合成的?当然提到文学界最喜欢折腾混乱的时间空间的人莫过于博尔赫斯,绕来绕去七拐八弯的弄得晦涩不已,也可能跟我智商不够有关。。。。。。(我自认为的评文第一节——立体几何)(如果新关注的高人邓若虚同学来看这篇文的话我为俺使用了破折号道歉另希望你不反感长串句号。。。。)一对装在福尔马林瓶里的男女生殖器,1875年时还是老J.P摩根和卡内基都还在努力赚钱的维多利亚时代,现代化在地球上刚刚开始,我相信还有这种古里古怪的东西被拍卖,男猪脚的祖父想要在拍卖会上拍到这一对古怪的古董,结果只拍到了阳具。所有收藏爱好者对套装的东西都有无可救药的迷恋,(虽然这一对器官原本的主人Captain Nicholls和Lady Barrymore在小说里看上去生前没有任何关系)《鬼吹灯》里说“明器”如果成双成对的话可以多卖出N倍的价钱。。。。。。。(所以我讨厌恋物癖患者,永远贪多不知足)。可是竟然被M劝阻了!“这极佳地诠释了他们的友谊。”行文至此无以复加!各位一生中有这样的朋友的有几个?最好的朋友是能够帮我们压制住非分之想回归现实的那些家伙。。。。。。。。“祖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神奇人士,经济来源是内衣搭扣的专利,可是却是业余数学家,平凡的度过一生,无人知晓(你看我真的很喜欢那部电影和那个正点正太,P.S我是直男),他的一生是被低估的一生,甚至是最亲密的朋友M也低估了他(可能因为这个所以后来祖父选择他作为小白鼠而不是自己来?),45卷日记的毅力与执着为的是留下存在的证据,所有坚持写日记的人都有这种情结吧,麦克韦恩自己是不是也记日记呢?搞研究的学者整理他人手稿是一场赌博,也是一种自暴自弃,说它是赌博在于跟上帝打赌相信这问题已经有人解决,可是万一这问题真的没人解决,那你就输了。。。。,说这种行为是自暴自弃,在于只去整理他人的笔记实际上就已经承认自己不能解决。可是男主整理祖父的笔记似乎开始时并不是为了这些目的。中年夫妻的床戏毫无新意可言,却会让已经经历的人感同身受,未曾经历的如我这样的人士恐惧不已,男人并不都是没心没肺不敏感的,最初热爱妇女的肯定不在少数,可是,到底是基因还是什么别的东西让男主这家伙奔向了“河的第三条岸”,我也不知道,希望将来如果我结婚的话夫妻生活千万不要这么惨。。。。。。。不能沟通的苦闷夫妻生活,作为一个已婚男人的男主对性的兴趣由实践转向研究祖父日记里的写的体位不小于素数17,半死的婚姻。。。。。。然后是一个伏笔,“but now there is no need at all”,好吧,至此我承认,尽管我如此讨厌重读一篇文章但我的智商的低下导致我还是读了第三遍才弄懂到底是怎么回事。Maisie并不能算是一个蛮横霸道的悍妇,她其实挺温柔的,问题在于男主作为一个丈夫确实太BT,我们可以看到,她学习过星相学玄学以及这些古古怪怪的东西,可是仍然不能跟丈夫找到共同话题,几次吵架每次都是她先投降表示善意,可是男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那个世界里,那段争吵看得我头昏脑胀,我们都要尽力学会怎么沟通,刻薄是没有很大害处的,但是间歇时间太短的刻薄可能让人受无法治愈的重伤。。。。。。书虫与玄学爱好者互相奚落讽刺争吵之后的故事是有关与数学的,所谓无表面的平面可能是质点,可是我从上初中开始接触到这个概念就一直没有弄清它到底存不存在呢?而“无表面的平面”发现者Hunter的那段故事则让人想起了罗巴切夫斯基发现非欧几何的故事,攻击非难源源不断,可是罗巴切夫斯基没办法像Hunter一般用这样一个类似于殉道的方式直接而明显的展示自己的学说的正确性。“日记里别无旁骛,纸面划满了涂鸦、符号和图解。看起来亨特必需发展一套新的符号,实质上是一种新的语言,才能表达他的观点。”Galois的群论的悲哀也在于此,他创造了可以表达新数学的语言,可是能懂的人无心,剩下的都是蠢货,幸好他死了以后还有个刘维尔,所以博客名为皮塞罗可爱多的中国老罗说:“先知先觉的人走在时代的前面,有时候不得不放慢脚步等着那些笨蛋跟上来,这种凄凉、孤独、寂寞的境界,你没体会过,那是你运气……”然后是实验,这个实验已经被做过一次,很明显,M消失了,祖父还在,活到了69岁,祖父没有提M是怎么死的,这应该算一次过失杀人还是谋杀?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固执的认为当一个人或一个动物离开了我们,他们只是消失,而不是死亡。但是当很长一段时间离开我们以后,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就跟死了没差别了。如果不是男主翻曾祖父的日记,也许永远没有人发现。男猪脚成功的拿纸又完成了一次这个实验,“Dimensionality is a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维度是知觉的函数。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一样是一句废话,可是似乎又蕴含了无数奥秘。可是他没有与妻子分享这个秘密,“It was only a prick in pickle”,他说出这句话时,我还呆呆傻傻的看着他似乎会跟妻子和好,然后后面的桥段似乎是他们即将开始一段挺有情趣的性爱然后开始幸福生活去河边游览,至少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满心这样认为,我是个不可救药的大团圆爱好者。。。。。。。。。。。。可是瞬间就冰冷了,“深蓝色的床单上只剩下她追问的回声。”我仿佛听见了因为爱恋美少年水仙花而不得其所爱的Echo女神的余音不绝。。。。。。。。。。。。。。。。。。。

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有些吊诡,有些暗伤,但不得不说是一本好书,往往让人怅然思索却又莫可名状。另外,本书也许与爱情无关。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封面挺纯洁,内容够邪恶! —————————————————————————— ! !

无语

读完后。。。我知道为什么麦克有恩在中国没有他在国外那么大热了。。。书的文笔没的说,尤其是对人心理的描写,细致入微,犹若潺潺小溪,让人身临其境,回味无穷。就是内容还不足以让保守的中国大众所接受。

难得有本书不是你看它,而是它反噬你

看完这本书,我只想出这么一句:“难得有本书不是你看它,而是它反噬你!”当然这本书确实重口味,连看过那么多年日本推理侦探小说的我都有点段数不够。以前看一本书,几万字,一晚上都能看完。而这本薄薄的书,我花了几个晚上看完,还是有点云里雾里,感觉脑细胞死了很多,还是不甚明了!我想这本书,不看上个七八遍,很多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是看不出来的。你可以说它重口味,你也可以说你接受不了,所以看书评,喜欢的五颗星,不喜欢的一星都有。我觉得这本书的高超在于,它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写出了人性的阴暗面,而难得可贵的,作者不是很刻意地拼命表达:我要写重口味哦,你们要准备好哦!于云淡风轻的字眼中,杀人于无形! 我总觉得不是我在看这本书,而是这本书把我反噬了。。。。哎呦,最近看太多重口味的书了,女孩子的兴趣不要那么。。。改天看几本小言洗洗脑!江川乱步的碎尸案还在我眼前漂浮,厄。。。。。。。。

糊里糊涂

初看书皮,是一种纯净的颜色,再加上一个模糊了面目的小人儿。很可爱。看过一遍发觉,爱情、仪式神马的都是浮云。貌似并不是书中的主题。可是,看看书评,看看序,再回味其中的小篇幅,便才不得不承认,此书是相当之深奥。最起码,我现在还领悟不了。有人说会把这本书放入书架,用一生时间来读。我同意,而同时,我也想知道,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了解麦克尤恩要表达含义,想描绘个怎样的世界。也许,并非所有读过此书的人都像我一般感到糊里糊涂,而这种糊涂我并不认为是不好,所以我仍会在评价栏选择“力荐”O(∩_∩)O~

转余华对此书的评论

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  我第一次听到伊恩·麦克尤恩的名字是在十多年前,好像在德国,也可能在法国或者意大利,人们在谈论这位生机勃勃的英国作家时,表情和语气里洋溢着尊敬,仿佛是在谈论某位步履蹒跚的经典作家。那时候我三十多岁,麦克尤恩也就是四十多岁,还不到五十。我心想这家伙是谁呀?这个年纪就享受起了祖父级的荣耀。  然后开始在中国的媒体上零星地看到有关他的报道:“伊恩·麦克尤恩出版了新书”、“伊恩·麦克尤恩见到了他失散多年的兄弟”、“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改编成了电影”……这几年中国的出版界兴致盎然地推出了伊恩·麦克尤恩的著名小说,《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可是中国的文学界和读者们以奇怪的沉默迎接了这位文学巨人。我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许麦克尤恩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让中国读者了解他。现在麦克尤恩的第一部书《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正式出版,我想他的小说在中国的命运可以趁机轮回了。从头开始,再来一次。  这是一部由八个短篇小说组成的书,在麦克尤恩27岁的时候首次出版。根据介绍,这部书在英国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可以想象当初英国的读者是如何惊愕,时隔三十多年之后,我,一个遥远的中国读者,在阅读了这些故事之后仍然惊愕。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我曾经用一种医学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作家是否杰出?那就是在阅读了这个作家的作品之后,是否留下了阅读后遗症?回想起十多年前第一次听到麦克尤恩名字时的情景,我明白了当初坐在我身边的这些人都是“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患者。我感到这八个独立的故事之间存在着一份关于叙述的内部协议,于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一书更像是一首完整的组曲,一首拥有八个乐章的组曲。就像麦克尤恩自己所说的:“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他们都是和我有相似之处。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然后麦克尤恩在《立体几何》凝聚了神奇和智慧,当然也凝聚了生活的烦躁,而且烦躁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让《家庭制造》粗俗不堪,让这个乱伦的故事拥有了触目惊心的天真;《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可能是这本书中最为温暖的故事,可是故事结束以后,忧伤的情绪从此细水长流;《舞台上的柯克尔》的叙述夸张风趣,指桑骂槐。麦克尤恩让一群赤裸的男女在舞台上表演性交,还有一个人物是导演,导演要求小伙子们在表演前先自己手淫,导演说:“如果给我见到勃起,就滚蛋,这可是一场体面的演出。”;《蝴蝶》里男孩的犯罪心理和情感过程冷静的令人心碎;《与橱中人对话》看似荒诞,其实讲述的是我们人人皆有的悲哀,如同故事结尾时所表达的一样,我们人人都会在心里突然升起回到一岁的愿望;《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没有爱情的爱情,没有仪式的仪式,还有随波逐流的时光。麦克尤恩给这些无所事事的时光涂上夕阳的余辉,有些温暖,也有些失落;《伪装》是在品尝畸形成长的人生,可是正常人生的感受在这里俯拾即是。这就是伊恩·麦克尤恩,他的叙述似乎永远行走在边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温暖、荒诞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边界上,然后他的叙述两者皆有。就像国王拥有幅员辽阔的疆土一样,麦克尤恩的边界叙述让他拥有了广袤的生活感受,他在写下希望的时候也写下了失望,写下恐怖的时候也写下了安慰,写下寒冷的时候也写下了温暖,写下荒诞的时候也写下了逼真,写下暴力的时候也写下了柔弱,写下理智冷静的时候也写下了情感冲动。麦克尤恩在写作这些故事的时候,正在经历他的年轻时光。22岁从苏塞克斯大学毕业后,去了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写作研究生班,开始学写短篇小说。第一个短篇小说发表后,立刻用稿费去阿富汗游玩。多年之后麦克尤恩接受采访,回顾了写作这些短篇小说时所处的境况:“我二十出头,正在寻找自己的声音。”当时他反感英国文学传统里社会档案式的写作,他想表达一种个人生存的翻版,他说“早期的那些小故事都是倒影我自己生存的一种梦境。虽然只有很少的自传性内容,但它们的构造就像梦境一样反映了我的生存。”麦克尤恩21岁开始读卡夫卡、弗洛伊德和托马斯·曼,并且感到“他们似乎打开了某种自由空间。”然后“我试写各种短篇小说,就像试穿不同的衣服。短篇小说形式成了我的写作百衲衣,这对一个起步阶段的作者来说很有用。”麦克尤恩毫不掩饰其他作家对自己的影响,他说“你可以花五到六个星期模仿一下菲利普·罗斯,如果结果并不是很糟糕,那么你就知道接下来还可以扮扮纳博科夫。”而且还努力为自己当时写下的每一个短篇小说寻找源头,“比方说,《家庭制造》,是我在读过《北回归线》之后写得一个轻松滑稽的故事。我感谢亨利·米勒,并同时用一种滑稽的做爱故事取笑了他一把。这个故事也借用了一点罗斯的《波特诺的怨诉》。《伪装》刚效法了一点安格斯·威尔逊的《山莓果酱》。我不记得每篇故事的渊源,但我肯定巡视了别人的领地,夹带回来一点什么,籍此开始创作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我在很多年前的一篇文章里,专门讨论了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我用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作家的写作影响另一个作家的写作,如同阳光影响了植物的生长,重要的是植物在接受阳光照耀而生长的时候,并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生长,而始终是以植物自己的方式在生长。我意思是说,文学中的影响只会让一个作家越来越像他自己,而不会像其他任何人。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32270100inci.html) - 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_余华_新浪博客麦克尤恩的写作经历同样证明了这个道理。《立体几何》里关于神奇的叙述与生动的生活场景合二为一,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纳博科夫的某些段落;《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会让我们联想到托马斯·曼的叙述风格,从容不迫,并且深入人心;《与橱中人对话》和《伪装》或许与卡夫卡的那些奇怪的人生故事异曲同工;《舞台上的柯克尔》似乎是与荒诞派话剧杂交而成的;《蝴蝶》里的少年犯罪心理曾经是戈尔丁的拿手好戏,可是到了麦克尤恩笔下也是毫不示弱。我想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从自己的阅读经历出发,为麦克尤恩的这些故事找到另外的文学源头,找到麦克尤恩未曾阅读甚至是未曾听闻的文学源头。而且同样可以轻而易举地为卡夫卡、托马斯·曼、菲利普·罗斯、亨利·米勒、安格斯·威尔逊、纳博科夫、戈尔丁他们找到文学源头。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这就是文学。我喜欢引用这样两个例子,两个都是笑话。第一个是法国人嘲笑比利时人的笑话:有一个卡车司机满载着货物行驶在比利时的土地上,由于货物堆得太高,无法通过一个城门,就在司机发愁的时候,当地的比利时人自作聪明地向司机建议,将卡车的四个轮子取下来,降低高度后就可以经过城门。第二个来自中国古代的笑话:有一个人拿着一根很长的竹竿要过城门,他将竹竿竖起来过不去,横过来也过不去,这人不知所措之时,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走过来,称自己虽然不是圣人,也是见多识广,他建议将竹竿从中间锯断,就可以通过城门了。这两个笑话究竟是谁影响了谁?这样的考证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结果的。我举出这样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各民族的精神历史和现实生活存在着太多的相似性,而文学所要表达的就是这样的相似性。如同殊途同归,伟大的作家都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道路,然后汇集到了爱与恨、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等等这些人类共同的主题之上。所以文学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人们彼此陌生,而是为了让人们相互熟悉。我曾经说过,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作品里,读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像在属于别人的镜子里也能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样。我相信麦克尤恩在阅读了纳博科夫、亨利·米勒和菲利普·罗斯等人的作品之后,肯定是在别人的镜子里看清楚了自己的形象,然后写下了地道的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这家伙二十多岁就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读一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书,就可以看到一个天才是如何诞生的。麦克尤恩在这些初出茅庐的故事里,轻而易举地显示出了独特的才能,他的叙述有时候极其锋利,有时候又是极其温和;有时候极其优雅,有时候又是极其粗俗;有时候极其强壮,有时候又是极其柔弱……这家伙在叙述的时候,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恰到好处。与此同时,麦克尤恩又通过自己独特的文学,展示出了普遍的文学,或者说是让古已有之的情感和源远流长的思想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继续。什么是文学天才?那就是让读者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从独特出发,抵达普遍。麦克尤恩就是这样,阅读他作品的时候,可以让读者去感受很多不同作者的作品,然后落叶归根,最终让读者不断的地发现自己。我曾经说过,文学就像是道路一样,两端都是方向。人们的阅读之旅在经过伊恩·麦克尤恩之后,来到了纳博科夫、亨利·米勒和菲利普·罗斯等人的车站;反过来,经过了纳博科夫、亨利·米勒和菲利普·罗斯等人,同样也能抵达伊恩·麦克尤恩的车站。这就是为什么伊恩·麦克尤恩的叙述会让我们的阅读百感交集。我的意思是说,当读者们开始为麦克尤恩的作品寻找文学源头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现实处境寻找一幅又一幅的自画像。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唤醒自己过去阅读里所有相似的感受,然后又让自己与此相似的人生感受粉墨登场,如此周而复始的联想和联想之后的激动,就会让儿歌般的单纯阅读变成了交响乐般的丰富阅读。什么是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这就是。                   2008年4月5日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32270100inci.html) - 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_余华_新浪博客

四维先知

作为一个三维生物,朋友一直挣扎着想象四维空间的存在,并试图捉住哪怕四维空间中一个点的定义方式。在无数个电话里和餐桌边,我都能细致触摸到他质感浓密的困惑,充满着一个维度简单生物的愤怒的无能为力。“如果时间是第四维,要怎么表现无数个并起呢?”我通常的解决方式是简单粗暴地打击他科学探究的小欲望。但事实上,也许我有那么一点明白宇宙间并行不悖的万万个平行世界:第四维是一定存在的,否则无从解释我们心内涌动的、几乎矗立着一道气墙的、生动逼人却无从定义和触摸的世界。(当一个人思维的触角缩回自己的世界里,心的边缘简直纤毫毕现。)有人拿麦克尤恩和卡佛相提并论,不无道理。他们都彻骨洞察被主流社会弃如敝屣的心灵,亦深谙,毫无交集的世界一旦撞击发现彼此的存在,那是一个类似于三维生物终于发现了第四个点的震撼。从这一点来说,他们都是先知。而我们何须彼此嘲笑。我们扮演的一切角色,早就被平行宇宙远远抛在脑后了呵。

看书的习惯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没有很深地体会。确实触及了人性的深层层面,但是和我没有触点。也许我该自责,没有用干净的心静静地去读,现实中的浮萍终究让我这个平凡的人无法静下心来。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原来不是重口味,是我错意了)

两天一本书是我的速度,这本书同样。从最初翻开的惊诧、排斥,到慢慢看懂慢慢融入是一个过程。这本书具有丰富的男子气息,全男性化的视角与陈述方式让它看起来都与我以往所看的书大不相同。同时也不比国内的一些描述青春期的探索式小说,因为中国人的含蓄与儒雅是无论哪个时代都无法摆脱的痼疾,而信誓旦旦的这位西方人就不这么遮着掩着,几乎每一篇小说的开头都是对性的开放式描写,他似乎是一个口述者,用最常人最难以接受 (因为与我们的经历太为相异致使面子薄的我们无意再在上面纠缠)的直白去描写,那些深入内心的刻画都仿佛是我们的曾经。有些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是内有所指,手淫、乱伦、性犯罪、猥亵女童、人格分裂,这些看似与社会正常面格格不入,其实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只是有些人做了,有些人只是想着。因为是男人的视角,所以描写上没有了女性的拖泥带水,妙趣横生的句子字字一语中的,读来不禁让人忍俊不禁又拍手称快。有了粗线条的描写在细节的把握上也可谓是炉火纯青,很难想像这是作者27岁时的处女作,不禁让我想起同样在27岁写出《论犯罪与刑罚》这部天才作品的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那些细节就像空气中的尘埃,阳光下一览无余;就像最温柔的抚摸,让你激起一身鸡皮疙瘩,因为他的描写是如此直达内心。让你想要遮住那些曾经留存于内心的些许躁动。于是你不安地继续阅读,看到那个为了和朋友打赌而不断尝试着成人世界里的一样样货色:毒品、枪支、酒吧、性,这些中国人难以启齿的内容在作者看来就像是在述说心平静气的家庭琐事。他在一件件地摆出脑海中留存的关于青春期、关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尴尬事,还有关于爱情,这种奇妙的事情的初探。整本书看似杂乱,实际上都是为其中的那篇《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做铺垫,不论是年少时的自我探寻自我尝试,还是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发现自我升华,都是为了向那个最为神圣的东西,那个被称作爱情的东西朝拜。在探寻的过程中我们经历挫折、经历悲痛,终究渐渐明白的成长的真谛,以及爱。“最后的仪式”原本是天主教里的一种涂油礼,用在这本小说里也许是想要说明:当我们真正懂得爱情时,就是成长中最后一个仪式。”然而我不敢苟同,除了爱,还有死亡这个话题,死亡才是生命的终了,体验人生,就是要体验从生到死、从青春萌动到垂垂老矣,这样才算圆满。最初的爱情,我们都不懂得;最后的仪式,我们身披圣光,走向永恒。

少年式的性爱

童贞,性爱,孤独,失落,身份《家庭制造》中,我与妹妹之间的性爱是如此笨拙,以至于他让令人反思童贞的意义。。。。It was only a prick in pickle..八个不同的小故事,八种不同的对于性爱的观点给我们了最后的青春期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看过芒果街的小木屋,还不错。相比而言,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书的八个故事,都让人想失去意识啊,有点沉沉的,透不过气。我真没想到是同一个作者,也无法将故事与标题联系在一起。不过,实话实说,作者的功底不是一般的。

最初是因为喜欢封面

买下这本书,坦白的说,最初是因为喜欢这本书相当别致的封面,以及它的好听的书名,还有,洁白洁白的纸张。(抱歉,我是个严重的外观控,嘿嘿。)阅读的时候,则是被故事奇崛的想象力深深打动了。有些幽暗的世界里,偏偏有某种忧伤和纯洁,嗯,很奇怪的阅读感受。

书名翻译的太唯美

成人之后,灵魂必不如年少时完整,总有或多或少的缺憾。这本书不过是成人描述的一个个故事,剥去了美好的外衣,将现实的表面赤裸裸地呈现在人的面前。想获得爱情美好体验的人,可以收手了;想获得人生启迪的人,也可以收手了。商业的推动,并不是很可靠啊

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是隐秘的溪流

由一个小小的动物长成自己都不再认识的社会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青春期是一个分野,那里有最大的困惑,关于身体里的欲望纠结,和难以理解的无聊的可憎的成人社会关系,慢慢渗透自己,潺潺流淌,带着隐秘的痛苦,自渎的快乐,幽暗的光芒,麦克尤恩,把这样的童年表达出来。。。

八篇抖索着阴暗的文章,让人暗暗的沉迷

曾经以为短篇就是利刃,只会产生见血封喉的残酷。原来我是这么幼稚,换种说法是孤陋寡闻吧,雷蒙德卡佛就让我产生怀疑,短篇应该是这样的吗?现在麦克尤恩将我的问号拉直变成一个感叹号。我的文字偶像苏童说过,他喜欢短篇小说。我也喜欢短篇,有自我的意见当然不可避免会有跟随,苏童的短篇曾让我以为这就是最好的小说。现在,我觉得雷蒙德卡佛和伊万麦克尤恩可能会更好,我为此感到汗颜。麦克尤恩是激烈的。与雷蒙德卡佛内敛完全不同,麦克尤恩在张扬着他的孤独与边缘,大义凛然的走在边缘。可能这就叫乖戾。对于控制文字的能力与写作的技巧,我没有办法分出高下,可是,对于旗帜,我可能更喜欢雷蒙德卡佛的深沉。八篇抖索着阴暗的文章,让人暗暗的沉迷。

四星

作者技艺精湛,译者也很对的起人,但所谓天才和新方向云云,仍然把麦克尤恩捧得太高了。克鲁雅克和巴勒斯之后,写这种小说和读到这种小说都不再是那么奇迹的事。不过他在中国的高调出镜仍然让中国读者有一个认识到当代小说是什么样的机会。

最后的感受。

8个故事。我总是觉得太消极了。极端,窒息。不喜欢这种因为看了之后半夜醒过来口渴的压迫感。以及阴郁消沉的悲观。我甚至没有读完,就把它放在书柜的最角落里。作者是多悲观,受了生活多大的委屈,才会这么悲观?

这么文艺的名字,没想到是个重口味小说啊

我觉得和肠子差不多。。。虽然里面书评所谓折射少年之困惑,但是还是挺重口的,青春期的困惑需要这么重的口味么。。。文字倒是挺不错的。觉得是还不错的故事,但是不太值这么高的分数。至于腰封说什么诺奖即忘,未免有点夸张, 可能还要再看看晚期的小说吧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评论写的很好,摘录如下:麦克尤恩 处女作 ,全书由八篇短篇组成,分别从八个位于童年、青春期和青年等不同阶段的男性视角出发,以意识和潜意识交接地带的经验为揭示对象,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无限接近真实,接近每个人内心。以其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奇妙无双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中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常态之间的界线恍如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过目不忘。

利刃藏在谦卑的鞠躬背后

刊于《文汇报》2011-07-09 文/陈嫣婧在认真读完了麦克尤恩的许多作品之后,我开始试图为他寻找一个坐标轴,一个适用于他的,同时也可以规制出整个当代西方文学现状的坐标轴。如果说,当代作家是对传统作家的集体反叛,后现代美学是对传统美学的彻底解构,那么麦克尤恩就属于那种既可被归类,又可保留自己个性的讨巧作家,这种“讨巧”,往往因为很难把握尺度,而让许多作家感到头痛。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出现在卖克尤恩身上的纯文学作品的悖反现象,在销售上能卖出好价钱,又丝毫不会失掉作品本身的文学品格。看《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似乎就是在研究老麦的风格“养成术”。在他40多年创作生涯中所涉及到的文学母题,大部分都能在这部处女作中找到起源:《蝴蝶》是《无辜者》的前奏曲;《立体几何》和《家庭制造》与《只爱陌生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看老麦,会让那些很想成为作家却又没有相应的天才及能力的人禁不住有这样的感慨:“有些作家,特别是小说家,他就是天生的。他就能够做到把自己的思想、风格,甚至仅仅是技术上的东西,从容不迫地安放在历史的坐标轴上;或者说他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那个坐标轴上。”的确,最精妙高深的创作就是能清晰明白地刻画自己。在《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麦克尤恩最擅长的就是不动声色的出乎意料,他拥有一种本领,就像摔跤选手在一瞬间把对手翻倒一样,反诘那些被生存经验概念化的东西。他四平八稳地叙事,慢慢悠悠地摸到事情的核心,然后突然把那些核心的东西掀翻在地。不知不觉中,读者已经被他带到一个“去社会化的”(麦克尤恩语),关乎人性却又无法解决人性问题的灰色地带,一个只属于质问、质疑又充满内在冲突的地带。这种叙事的风格被我称为“寻常的残酷”,它带给人一种紧张感,让人感觉到生活本身仿佛摇摇欲坠;但同时又很神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一脚踏空掉进他设下的叙事陷阱。我常常用“英国绅士”的概念来对比麦克尤恩的小说风格,直至连自己也开始怀疑所谓绅士是否都如老麦一般在谦卑的鞠躬背后都藏着一把看不见的利刃。这把利刃通常是麦克尤恩充满警觉和怀疑的目光,比如他怀疑童贞在人类意识上占据的先验地位。在《家庭制造》中他指出,人并不是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童贞,既然不知道,那么也就不存在失贞,既然不存在,那么也就不必要为性的色情化负起责任,甚至不必承认。在小说中,“我”和妹妹康妮一个对童贞产生极端的自觉意识,另一个却对此茫然无知,“我”试图通过引诱懵懂无知的妹妹来体验初次的情欲。而结局是,童贞对“我”而言只意味着“蚊叮般的快感”及由此产生的关于成长的失落,“我”甚至没能从中获得应有的背德的耻辱。于是,所谓的“童贞”,,对“我”而言还有什么意义?连同这意义所附带的价值认同和背离都与“我”无关了,唯一能让“我”感受到的,只是一种挫败感,关于“成人仪式”的失败感。麦克尤恩的作品始终与那些禁忌的话题有关的,但又不纯粹是。在它的身后,总是站立着婚姻、青春、成长、失落等更具体,也更高大的意象。于是,纯粹的身体行为变得十分的脆弱、暧昧、变得非常不容易把握,也非常不容易让人感觉到它的在场。我在想,如果读者是男性,是否会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体会到那种身体的挫败感?好比在与人欢爱之时还不得不同时考虑到房子孩子和明天的早餐。当1975年20多岁的老麦开始创作这部小说集的时候,他是否也感受了自己或许也将面对人生的一次次始于本能的挫败?当最初的“爱情”转变为最后的“仪式”,就如最初的“情欲”转变为最后的“生殖繁衍”,这是一个最正常也最残酷的成长模式。对于情欲的触摸,让麦克尤恩得以看到较之于光明磊落的人生更为隐晦暧昧的人类生存形态,一种流动的、逐渐萎靡衰弱的形态。其实人的逐渐死亡的过程,不仅仅是指生理机制本身的衰败,更是指人对于生理机制的不断失望和放逐。社会化的人的极致意味着个人化的人的死亡,同时也是身体的死亡,这就是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请 最后的仪式

孤独感,每一个故事,都铺满了孤独感。     二十七岁,多么青春期啊。这个年纪,正是浓郁表达的最好时机,对自己的以后有多种方向的设计,阅读麦克尤恩的这部小说集,我们的确看到了不同的方向   孤独感,是麦克尤恩在三十岁之前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难题。他用不同的角度来刻摹这些内心感受。他笔下的孩子差不多都是被他从生活中挑选出来的另类,这些孩子有着神性的智慧和狡黠。他们或者成为蝴蝶,飞走了,或者成为河流里的鱼,游远了。   这真让人悲伤。

很棒的小说。

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他们都是和我有相似之处。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

不安

八个短篇,第一遍看只感觉像是浴室里白墙砖上黏着八只小蝇,焦灼感来自恐怖的青春期,甚至还有厌恶感,因为我只是个孩子。第二遍看开始体会小说的框架布局和他想要说明的东西——或许他也不是想要说清楚什么,只是要让你感觉到一种无可奈何,一种焦虑。每个人都要离开那无助的童年,然后,跨过漫长而无望的青春期,跻身并屈服于成人世界,成为“人类社会的高级族群”。现实生活中,无法施行《立体几何》里的完美逃遁,无法像《夏日里最后一天》一样隐喻地弑母,更多的,只是像《化装》《家庭制造》里的小男孩一样,无知而无助地被成人世界从精神上阉割,从肉体上摆布。从小被强行灌输的一切,到后来已变得习以为常,甚至都感受不到“习惯”,而是不自觉地将其作为一种本能,不自觉地成为欲望的奴隶,而后,又训练着新一批的奴隶。《与橱中人对话》让我想起了五六年前我的一个念头。那时候我是个小学生,放学回家要独自一人走过老市区一段漫长的路。街边到处都是婴儿车,被父母推着或被爷爷奶奶看着。婴儿车的数量也许被我的回忆加工过。但是我看着婴儿车,莫名地涌起一股羡慕,拼命回忆着自己小时候躺在里面的样子。可是你知道的,根本回忆不起来,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记忆这种骗人的东西。所以我很悲哀,那应该是一件多么舒服的事,但我却没有知觉。如果我现在可以躺在那里面,那我就可以一边吃着饼干,一边躺着看车篷间掠过的各式路人的脸,然后陷入无止境的漫长的联想——这将是最轻松的观人方式。

一部成人奇幻小说

本书有8篇短篇小说组成,一口气读完了。期间犹如置身黑暗之中,让人压抑的透不过气来。和以前读过的小说完全不一样,在小说平淡的叙述下折射出一幕幕充满奇幻、怪异、荒诞、变态的戏剧。8篇小说仿佛都如精神病人的自述,却映射了每个人内心或有或无的阴暗角落。在这个题材里,诱奸显出了天真,乱伦包藏了欢乐,杀人显示了才华、、、、把一张张画卷撕碎,又散乱的贴在墙上。

青春记忆

好些日子前读的,很喜欢麦克的思维。给一位一本正经的大律师推荐过,后来知道她阅读的习惯,就后悔了。但是,我告诉她不要被文字表面迷惑,青春不是这样的颜色,麦克只是在作品里艺术化的说了几个故事。

以多重的视角去探触虚构与现实

朋友送给我的书,他说是近期读到最好的短篇小说。看完后,觉得还行。有点暗黑小说的意思。内里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蝴蝶》,《立体几何》和《家庭制造》。这本书的文字隐藏的很深,要反复多读几次,才能体会要表达的东西。故事中冷静到近乎可怕的恋童杀手,厌恶妻子从而使对方消失的丈夫,被放大的畸形的童年以及那无知的小小的乱伦。文章中折射的不仅仅是社会的灰暗,更是以多重的视角去探触虚构与现实。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全书由八个短篇组成,分别从八个位于童年、青春期和青年等不同阶段的男性视角出发,以意识和潜意识交接地带的经验为揭示对象,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接近每个人的内心。 麦克尤恩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 以如此短薄篇幅,麦克...

超出我的想象~

最近才开始慢慢养成看书的习惯,一上来就看这本书,给我太大的冲击力了,听着名字小清新吧,故事真的一个比一个重口。所以给我留下很大的想法,最后一个也没看完,实在不想继续看下去了。怎么说呢,小说就是大胆,感谢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让社会抨击的事情,性爱,暴力,阴暗的心理,在作者笔下却觉得挺自然的,看得我都要融入主人公中,开始幻想。其实,想这些所谓的不道德的想法或行为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我们脑海中的,莫说:才没有,真正的事实是,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这些小想法。(罪过罪过)看过几本小清新,再看这本会把你从幻想中拉回现实,接下来都不想读这种类型的书了,之前看《挪威的森林》,也是性爱什么的,看太多已经麻醉,反而略反感了,需要看几本小清新来缓解缓解喽~

成长的秘密:母亲、性和仪式

麦克尤恩在中国已经很红了,作品出了很多,众评论也都很高调。在这种时候回过头来读他的成名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另一种味道。这部他27岁时出版的小说集,虽然写作技巧还远没有后来熟练和老道,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能见出作家的本真——他关注什么,他写什么,他怎么看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后来写的小说的基本主题,几乎都可以在这本集子中看到。麦克尤恩许多作品都是以儿童或青少年视角来写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也是如此,有论者认为这本书(甚至是麦克尤恩的主要作品)主题是青春期的爱、性、死亡、迷惘,但在我看来,并非仅仅如此,其更潜在也更具宏观性的主题应该是成长,他着笔最重的地方均是儿童/成人之间所隔着的那层薄薄的界限。麦克尤恩用一连串奇异的故事追问:这条界限意味着什么?跨越这条界限需要经历怎样的仪式?跨越之后又怎样?缺失的母亲《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的大部分小说,都可找出这样一个线索:儿童渴望通过一定的仪式脱变为成人,而与这一仪式最为相关的两个因素是——母亲、性。在一般情况下,人从儿童到成人的生长过程,正是一个从被母亲哺育到离开母亲的社会化过程,但在麦克尤恩的故事里,母亲的角色在儿童的成长中有着不同程度的缺失。明显的如《夏日里的最后一天》,男孩母亲早逝,他哥哥那儿,在这里他认识了珍妮。男孩的成长中怀着一种恐惧:即没有了母亲,我是否将永远无法长大?珍妮的到来,代替了男孩成长过程中缺失的母亲角色。通过和珍妮一起看母亲的照片时,男孩在心理上实现了角色的替换。“珍妮看了很久,说了些她看上去是个非常好的女人之类的话,忽然间我觉得妈妈只是一个照片中的女人,而它可以是任何女人,第一次我感觉她远离了我,不是在我心里朝外看,而是在我身外,被我、被珍妮或者任何拿着这张相片的人注视着。”母亲的形象(或完整的家庭)第一次被“客观”地注视,这时候,原来因母亲缺失所带来的恐惧就不再困扰他,因为现实中的珍妮已然行驶了母亲的职责,你也可以说是符号学意义上的。但对真正长大而言,在经历过母亲的存在之后,必须还要经历母亲的离开。在故事结尾时,船翻掉了,珍妮和艾丽斯(艾丽斯扮演了和男孩争夺珍妮的角色)都溺水而亡。这时,男孩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仪式。《与厨中人的对话》则是另一种母亲的缺失:一个男孩有母亲,但这个母亲却没有给他正常的母性关怀,他被母亲“圈养”在家里,致使他无法实现成长和成人,宁愿躲在厨子中。在这篇小说里,现实的母亲是存在的,但精神上和符号上的母亲却依然是空缺,甚至还因为现实母亲的存在而加重了这种空缺。社会上要求他做一个成年人,但他从来没有学会过,他只能靠伪装,但他无法真正成为长大,因为他不能经历拥有和失去母亲这两个仪式过程。所以在内心深处,他更渴望回到安全的童年时代。只有在幼年(长到三尺高之前)时,他和母亲的关系才是正常的,为了找回这种感觉,他靠偷婴儿毯来维系自己和婴儿之间的某种联系。甚至在有了性冲动的时候,他都是靠回溯幼年来达到高潮。“我往以前想。一路回溯到自己只有三尺高时。这样会来得快些。”《化妆》更是充满了角色的混乱和缺失,这里的小男孩亨利不但没有母亲,甚至还被占据母亲位置的那个人要求去扮演小女孩;而唯一能让他看到正常人际关系的琳达,最后却也陷落到混乱的化妆舞会中去。“他又想起来,穿上别人的衣服,装成他们,你就得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承担过错,或者你作为他们所做的……?”母亲角色的缺失,阻止着主人公的长大,他在化妆舞会中试图扮演成人,但也只能是扮演,无法实现真正长大。成长仪式中的“性”成长主题下所蕴涵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上面所述的母亲角色的缺失,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障碍,而成长的渴望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阻挡。在麦克尤恩的故事中,一些主人公抛开了母亲这一因素,试图通过经历其他仪式来实现这一蜕变。这一仪式的关键因素是性,或性体验。比如在惊世骇俗的《家庭制造》。这是一个疑似乱伦事件,小男孩为了进入成人世界而渴望经历性体验。这种体验首先是针对自身的,那个貌似傻傻的雷蒙德,总是先一步地引导者主人公去经历成长中的几个仪式过程,这个雷蒙德,其实就是主人公本人一种成长渴望的幻影,“在雷蒙德的引领下,我已经熟知了一些列我恰当地归之为成人世界的享乐。”在自慰之后,有一句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想知道我能否把一生所有的时间都献给这美妙的感觉——现在回头想想从很多方面看,我已经这么做了。”但这只是仪式的一部分,在男孩看来,他要想真正步入成人世界,还必须经历正式的性仪式。在没有其他可能的时候,他诱导了自己的妹妹,有过了蚊叮似的高潮之后,主人公感慨:“我终于进入了成人世界!”对他而言,成人世界才是世界的主要部分,而这部分无限吸引着他,因为儿童世界不但被成人化了,而且儿童的欲望也被成人化了。在《蝴蝶》中,男主人公试图通过性体验的获得实现自己的成长和摆脱家庭的缺失。小女孩吊在他的胳膊上,他胃里一个寒战,脚下不稳,因为“从孩提时算起,都从来没有人如此主动地触摸我这么长时间”。因为我没有母亲,没有最应该相互身体接触的人,他试图通过一种猥亵性的手淫实现自己的成长。“所有那些我独自消磨的时间,所有那些我一个人走过的路,所有那些我曾经有过的想法,全都喷泄在我手上。”然后他悄悄杀死了小女孩,因为对男孩来说,他的成人仪式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正如题目“蝴蝶”所隐喻的:蛹通过痛苦的蜕变才能成为蝴蝶,这正如一个孩子要变成一个成人,必须经过痛苦的仪式。长大之后麦克尤恩的写作触角并未止步于对成长仪式的探究,这就要说到小说集中相对而言主人公已经成人的《立体几何》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长大并不像童年所期望的那般美好,在经历了神秘的仪式之后,漫长的成人生活会把一切变得庸俗而无可忍受。《立体几何》中主人公和他的妻子并非关键,关键是主人公曾祖父的日记。主人公整日研究这份奇怪日记,其实是想从中找寻一条解决现世困境的途径。立体几何不过是一个空间,如同电脑屏幕上的一个垃圾回收站,我们把不需要的文件一件件拖进去,然后清空。那么,清空之后它们就不存在了?事实是,它们不但过去存在过,有着痕迹,未来还将依然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事实上,他不可能找到一条让烦恼“消失”的路,因为他是在向过去寻找答案。而过去就如同泡在瓶子里的“生殖器”一样,不但是无能的,还是腐朽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整部小说集中唯一能感受到希望和温暖的一篇,或许这是作家也把该题目作为小说集题目的原因。与其他几篇不同,这篇小说的维度是面向未来的,即在经历了青春、成长和爱情的历练之后,人们如何继续找到并拥有生活的意义。这是对《立体几何》这类面向过去维度的绝望的一种反拨。这篇小说是在问一个问题:没有仪式的爱情,是否不能算作爱情?答案为否。即便在现实生活里,爱情事件依然被各种各样的仪式或代表仪式的象征物填充着:玫瑰花、礼物、烛光晚餐、戒指、结婚证书,甚至是——孩子。很多人只能通过不断观瞻和回忆这些仪式和仪式象征物,才能确信自己和对方的爱情确实存在。这么说,爱情必须附着在仪式上。这这篇小说里,我和西瑟尔的爱情也是如此,最初萌发时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场景:把轻薄的床垫抬到橡木桌子上,面对着窗外的景色,然后做爱。这一包含了爱情、性和成长因素的仪式在整个夏日不断重复,最终消耗掉了最初的力量。想要留住爱情,就必须让仪式重新充满诱惑力,充满意义。而这,正是我和西瑟尔努力要做的。是那只不断在墻那边弄出声响的老鼠一直在提醒他们,但他们并无警醒,直到怀孕的母鼠死去时,他们才又一次把床抬到桌子上,像夏日伊始那样面对面躺下。“西瑟尔说,下午我们先清理房间,然后去远行,沿着河渠去远行。我把掌心按在她温暖的肚子上说,好。”主人公最后这个动作,无疑暗示着使他和西瑟尔重新找回爱情动力的正是孩子,是未来的期盼和生活的勇气。伦敦的秘密在这部小说集中,还有一个我很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伦敦意味着什么?作者在不同的地方提到伦敦,比如《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伦敦是一个我不想让河水知道的很要紧的秘密。它流过我们家时并不知道伦敦。” 这里,伦敦很可能是成长的秘密,是成人世界的一个空间表征。再比如《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所写:“我的朋友们远在伦敦,他们曾寄来痛苦而深沉的信,他们还会干什么?他们是谁?他们这是干吗?”伦敦也很可能是现代社会的一个表征。麦克尤恩的书写,充斥着黑色、怪诞、恐惧和阴冷的色彩,像极了伦敦那永远雾气弥漫的天气?是否像极了现代社会中人面的生存状态?这么看来,伦敦就是那个儿童渴望进入的成人世界,伦敦就是成长仪式背后的秘密。《蝴蝶》的结尾让人蓦然惊醒:“傻姑娘,”“没有蝴蝶。”在经历的变形的仪式之后,男孩并没有如期望般成为成人,或者说他没有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成年人。这是否意味着,整个现代人都处在一个身体早熟而心智迟缓的发育畸形中?我们失去了传统(失去了母亲),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安静(爱情),我们本以为经历过现代文明的洗礼,就会因此走上人类的壮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或许,我们还应该像《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的我和西瑟尔一样,怀着微薄的希望继续生活,但前提是,他们的孩子将来不会缺失母亲,不必经历非常态的成长仪式,而是自然而然地长成一个健全的人。

脏和阴暗都有各自的力量

刚买回来,趁着上课看了前两个故事。今年20岁,只在文学作品里接触过有关性的东西。《家庭制造》那篇,着实让我挺受惊吓。脏。却淡定。他那个可爱的笨拙的好朋友。是不是我们成长路上都有过这样的一个角色。或许年少的时候,都努力的想让自己变得沉郁点,灰暗点,似乎笼罩着一层混沌的烟就能让慌乱的青春变得安全点,拼命给自己找理由能躲进角落里。就连平日里的乖乖女,也或许想在哪个角落里试着抽根烟。越是无知的领域,越是好奇。谁都不能否认自己的心底有块微脏的区域。存了些难以启齿的欲望。难以启齿,却也因此满足。

先写点日后补充

最喜欢《化装》如果只读了其他七篇,而没有读《化装》的话,那么相当于只读了这部书的一小半。《化装》甚至是一次对前面数篇的检阅。“这是谁的过错?”这个问句成了这场撕裂般痛苦的仪式的一条出路,也是唯一出路。化装在叙事的结构上更有一种魔幻色彩,不着痕迹的。对《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这个标题的理解:这个题目很好地概括了那则故事。在八部短篇中,这一篇的结局是最“光明”的——放生鳗鱼、小男孩的新生活、生活的和解。放在整部书的层面上观看这个题目,又是另一番滋味。最初的爱情,让我想到童真、想到根、想到家、想到自由、当然也想到爱。最后的仪式,让我想到成长、死亡、逃避、摧毁、迷失。27岁的麦克尤恩有一股愤青的劲头,他似乎用自己所汲取的非传统的文学能量在进行一次破坏行动。我从《化装》的结尾读出来的“出路”,是不是我的一厢情愿呢?因为亨利似的天真稚气在其他几篇里也有过,以这种视角看生活,也不是这一篇独有的。难道是因为它的故事相比其他几篇更温和?应该是几个人物身份的互换和重叠使我“领悟”到了存在“宽容”的可能性。甚至把亨利的幻觉看做一种对成长的消极和解。问题是,小说本身似乎从未想过要找到出路,看来我一厢情愿的可能性很大。好,抛开这些先不说。麦克尤恩的技艺我是非常敬佩的。尤其《化装》,爱不释手的感觉。而且《化装》最适合改编成电影。

荒诞并真实

感觉很奇妙,忍不住一直想它要表达的主题,想象空间太大了~!~ 作者虽说此书有很多前辈们的影子,但我都没接触过此类作品,所以说Ian McEwan是我的导航者。很喜欢第一个故事《立体几何》,天马行空的想象,乃是摆脱现实困境的出口。其他的都很喜欢,短小却深刻,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思绪!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十多年前我还在读英文系时,麦克尤恩出现在滞后的中文版英国文学史上的身份是80后新秀,跟在一大帮占据大篇幅的风流人物之后,和马丁•艾米斯这样的名门之后一起露了个小脸。但天才注定是一登场便要逞风雷之势的。1976年的惊世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为他赢得了平生第一个文学奖毛姆奖,并获得了这样的好评:珍罕之书,为英国小说开辟了新方向。此后,他每一本新书的问世都成为英语文坛的一个事件。三十多年里,十二本书塔成的台阶让他摘取了诺奖之外几乎所有能够颁给英国作家的文学大奖,而无人匹敌的销量又让他成为最受同行嫉妒的作家,毫无疑问,种种迹象表明,当年的小跟班已经成了今日的文坛男一号。      男一号的形象干练而睿智,穿得很英国绅士,常年带副有框眼睛,狭长的眯眯眼从眼镜背后射出冷而深邃的光,让人想到一种智慧型的动物——狐狸。但有的媒体认为他长了一张老哈利坡特的脸。这于人于文倒也挺贴切,因为自从当年以愤怒大男孩的形象登场后,已然年过花甲的他下笔时还是喜欢循着当年的老路线,写点青春年少荒唐事,吓唬吓唬胆小的,感动感动沧桑的。显然时光对他的作用不怎么明显,现在的他骨子里仍是一个愤怒老男孩。写累了想中间休息的时候,仿着Evelyn Waugh弄了个温和点的讽刺小品《阿姆斯特丹》,不料却被布克奖那帮傻评委拿去评了大奖。提名提了那么多年,该给的时候不给,老男孩对他们可真是不屑啊。   

锋利的刀片

(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那种不假思索的力道只能是出自一个妹妹擂向哥哥的拳头。忽然间我觉得妈妈只是一个照片中的女人,而她可以是任何女人,第一次我感觉她远离了我,不是在我心里向外看,而是在我身外,被我、珍妮或者任何拿着这张相片的人注视着。让我觉得我们只是一群穿着衣服,行为奇特的动物,就像茶会上的猴子。只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太过彼此习惯了而已。屋子里沉默了一阵,忽然艾丽斯在楼上哭,喊着要珍妮。珍妮和凯特都立刻抬头,互相对视了片刻。然后凯特起身离开了房间。我们装作继续看书,但实际上都在听凯特上楼的脚步。我们听到她走进艾丽斯的房间,恰好就在这间楼上。艾丽斯越哭越响,非要珍妮上去不可。凯特走下楼,这次很快。她进屋的时候珍妮抬起头,她们又对视了一下。而艾丽斯则一直不停地喊着珍妮。珍妮起身,在门边和凯特侧身而过,她们都没有说话。其余的人,皮特、山姆、何塞和我,都继续在心不在焉地阅读,听珍妮上楼的脚步。号哭停了下来,她在上面待了很久。她下来时凯特已拿了本杂志坐回了椅子里。珍妮坐下来,没有人抬头,没有人说话。以过去我们在河上相处的经验,现在她突然指挥起我来,感觉有些怪。不过没事,真的,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按她说的做。伦敦是一个我不想让河水知道的很要紧的秘密。它流过我们家时还不知道伦敦。黄斑已沉入水中,我推开小船,任它一路漂去伦敦,而我在黑色的水中慢慢朝码头游去。“我也要去。”我没说话,于是我们一起朝商场方向走去。她也一声不吭,落在我后面一点点,好像是随时等我通知她向后转。她手里玩一种这一带孩子都会的游戏。几根弦两头各拴着一个硬球,用手操动,硬球相互弹击,就能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有点像足球拉拉队手里的小摇旗。我觉得她这么做是在有意取悦我。这样赶她走就变得更加困难。加上我已经好几天没和任何人说过话了。其实这已经没有必要,因为没有哪里她敢一个人跑去的:沿原路回去要经过废品站,向前则正要走进另一个隧道。我不知道走完这段路将会如何,她会想要跑回家,而我只知道自己不能放她走。我发疯般地这么想。在第二个隧道的入口处简站住。为什么我长大后没逃跑?你也许会想没什么拦得住我。但是听着,我从没起过那念头。我不知道生活还有其他样子,我不知道自己与众不同。是的,在我发现别人如何看我之前,我没有不快乐过。这不是受挫后的那种痛并快乐,而是一种安全感带来的深层愉悦。她没什么要说,她从不作抽象表述,也不评价环境,而是活在其中。这时西瑟尔找了份工作,这使我看清我们和别人没什么两样。我们都不愿谈及失踪的捕笼,自欺欺人地装出一副下次退潮就能找到它们的样子。可是我们心里明白它们已经不见了,被汹涌的潮水卷到上游或是下游,我也知道自己这辈子不会再做鳗鱼笼了。我的搭档在和我握手告别的时候告诉我杀鳗鱼最稳妥的办法是先用盐把它埋起来。我祝他假日愉快,然后我们分了手,依然心照不宣地假装我们中的一个会在下次退潮时撑船出去搜寻鳗鱼笼。于是混淆日子的敏娜说服了葬礼茶会上的敏娜,她这么告诉朋友,她放弃舞台来照料姐姐十岁的孩子,他需要一个现实中的母亲,敏娜说道,现实的母亲。可敏娜是一个超现实的母亲。[我通常坐在图书馆前的台阶上,而不是走进去看书。外面学到的更多。现在我就这样坐着,星期天的傍晚,听我的心跳慢下来回到平常节奏。一遍又一遍我重新推演所发生的事和我应有的作为。]

太TM牛逼了!

    第一个故事是杀妻。第二个故事是操妹。   第三个故事是死姐。第四个故事是群P。   第五个故事是溺童。第六个故事是返童。   第七个故事是兽交。第八个故事是异装。

气场很合

和作者气场相投,所以很快被这个怪才吸引了。作者写的一个个小故事,就像我平时絮絮叨叨地说着的我的梦境。虽然看上去有点阴暗,但却直达我们的内心,那些似乎不太正常的人,其实再真实不过,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所谓不正常的一面。比较喜欢《立体几何》,可惜lan McEwan的书在国内不多,真的希望以后可以多翻译一些过来。

混乱的青春

在我读过的小说里,没有哪部比这个小说的题材更加混乱的。杀妻,乱伦,死姐,群p,溺童,返童,兽交,异装--可以用这8个词语来总结8个独立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极力想摆脱幼稚,但是面对成年人的性,死亡时,却有是那么的惊慌失措。所有的故事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对于每个青少年来说,对异性的选择,有的是因为一时的性欲冲动,而更多是因内心隐藏的的欣赏,时间愈久,这份冲动就愈明显吧。上帝是公平的,在关闭你的一扇窗的时候,必然会补偿你的另外一面。珍妮虽然肥胖,但是她内心善良,勇于接受现实,乐观看待生活,用歌声传递她的世界,故事最后很忧伤,沉船将珍妮带走了。也带走这孩童对学校生活的一种抗拒。在第七个故事: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讲述一对情侣在阁楼,如果没有哪个精力充沛的弟弟和疯狂的老鼠打扰,不停的做爱,这是野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当这初恋暴露在空气的时候,就象一个剥去皮的苹果,迅速的氧化而变质。当这份感情终于被老鼠惹怒的时候,情侣合伙将它消灭掉,在老鼠葬礼上,同时也是在埋葬那份幼嫩的情感。虽然这对情侣抵抗着成人世界,但是他们终究还是长大了,青春终将逝去。每个男的都会经历自己的青春期,都会有那种性冲动和幻想,说出来并不可耻,只是需要我们勇于去面对。人都需要去了解自己的黑暗面,以便实现自己最善良面。在我中学时候,总会听到一些人吹嘘,和谁在一起开房过,确实很让人羡慕。还好我可以看到爱情动作片,同学的姑姑周末回家,我们就一起跑到他姑姑家看,隔壁是班主任的房间。在中国,这样的黑暗主题的东西,很难被接受,我一直觉得,这些作品可以柔化我们的内心,只有认识了黑暗,我们才能够远离它。而不是鸵鸟的政策。最后引用他人一段话来结束这个书评吧: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最残忍、最无人性的事往往都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做出来的;而那些其言行经常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人却通常反而是这个世界上最宽容的人,另外这些人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之定义。

阴暗更让人清醒

  读这本书的时候时不时会想起《荒蛮故事》,讲了六个丧心病狂的冲动引发悲剧故事的电影。都说冲动是魔鬼,其实魔鬼不是冲动产生的,这魔鬼早在心里的阴暗角落里扎下根,慢慢生长起来了,长到一定程度,一冲动便从心里被释放了出来。  讨厌性,那两个性故事就不谈了。  一本阴暗的小说集,里面的故事谈不上让人开心。研究祖父的日记是令人高兴的,可妻子的干扰实在扫兴;珍妮多好的一个姑娘,却由于外表被歧视被孤立了;孤独到没有地位没有尊严的人溺死了一个肯理睬他的小女孩;当了17婴儿又被抛弃的性格扭曲的人;为钱所困诸事不顺的情侣;在演戏狂姨妈压抑下成长的男孩。你能想到的负能量都在这里,无天灾,纯人祸。  这并不是一本黑暗的书,相反的,悲剧更具理性,阴暗让人清醒。谁没有过阴郁绝望失魂落魄想要毁灭一切的时候呢?恨之深,气到极点的时候,黑暗吞噬了想要发泄的心。麦克尤恩像一个导演,给你展现了阴暗的内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别说这些故事触目惊心,你也肯定有过想要干点什么坏事,甚至邪恶至极的事的时候。麦克尤恩把魔鬼从阴暗的角落里拖出来,告诉你内心阴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简直是花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散发出一种绝处逢生的气息。一对贫穷的情侣,诸事不顺,打死一只怀孕的母老鼠后,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悟到了什么呢?  大概是被生的欲望感染了吧。  生命无常,要活在当下。当下的美好是很多很多的,不要再在阴暗里叹息了。走出来,勇敢地走出来。  不要错过当下的美好。

伤物语

整理书架时 又瞥见这本书 之前在豆瓣大范围的宣传这本书时 看见淡蓝的封面 似乎在起舞的小人儿 隐隐以为这书在讲温暖的故事真正到手时 从第一个故事开始 就觉得冷 暖春四月里 觉得冷连最喜欢的那个夏天的故事 也以小男孩把船打翻 人儿溺死消失结束故事里的人行使犯罪的时候的从容不迫多逼人 希望与失望并存着 恐怖的笔调下隐藏着安慰 暴力与柔情矛盾的共生整个就是岩井俊二式的残酷物语

黑暗的诱惑力

人人都说这书好阴暗,我却不认为,大概是我尺度太大的缘故?……写恶的专家当数洛特类阿蒙,波德莱尔,让•热奈,和萨德侯爵,迪兰•托马斯也归入此列——这几位都是我的至爱。数年前我万分惊喜地悟出文学中缭绕的缕缕恶灵,试图把握恶之传统在文字中的命脉,却沮丧地发现此处早已是被点亮和祭奉的殿堂——法国后现代批评家巴塔耶早已写就《文学与恶》,从艾米丽•勃朗特,波德莱尔,米什莱,到普鲁斯特,做了细致的爬梳。当然我认为恶的源头还要早,可以早到普罗提洛的《九章集》和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无论如何,当你读过《马尔多罗》之歌:“啊,多么美妙,从床上粗暴地拉起一个嘴上无毛的孩子,假装温柔,抚摩他的前额,把他的秀发往后拢。然后,趁他毫无准备,把长长的指甲突然插入他柔嫩的胸脯……”你就不会认为村上春树是恶的艺术家,而《最初的爱情》也实是云淡风轻的。感觉潘帕译笔很好,巧妙,像潺潺的阳光。第一个故事《立体几何》,让人想起爱伦•坡和博尔赫斯,但力度不够。坡曾经用精确的数学原理描绘了一个在漩涡中靠着完美的离心力免被拽入涡心而逃生的人,十足惊心动魄。《家庭制造》写得好青涩,一个男孩的性认知和性冒险。道学家说“他强奸了那个女童,他的妹妹”——但正是那女童在引导他进入那隐秘的知识。《蝴蝶》中的自闭症患者猥亵女童后把她坠入运河杀害,这样轻巧美妙的生物和这样龌龊的事实,强烈对照又强烈地互斥。而那可怜的《橱中人》,那些向着世界关闭心灵的人,那些深负罪恶作茧自缚的人,我深深地怜悯他们。他们渴望走入黑夜,被浓厚,无嗅而柔软的黑暗包裹。他们渴望走入人群中完全隐埋起来。渴望独自呆着因为怕受伤害。我们在阳光下的眼睛因长久睁视而疲惫,所以黑暗引诱着我们。它丝绒般细致,神秘,却又真实,充满了好多不应当和捉不住。有时我们会害怕,会立即退入白昼以免失足。有时我们恬睡在故事的黑夜里,我们知道这黑暗源自我们的内心。

细细品味还不错啦~

读完伊恩 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初的仪式"八个故事震撼了我八次,口味一个比一个重,一开始自己也是蹦着英格兰这个红的发紫的作者名去的,这次到好,深深地记下这个名字了~哈哈哈哈,一本拥有小清新译名的邪恶奇书~

标准文艺青年,淡淡的哀愁...云云

买了挺久一直没看。前几天单位停电,借着微弱的灯光,在寒冷的冬日黄昏看完了这本书。不折不扣的小资青年最爱,散发着淡淡的哀愁,和塞林格一个路子。不过文笔不错,给青春期的男孩子看看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一个曾经资深文青,现在已经喜欢飞利浦罗斯那种风格的。

有点恶趣味和欲望的小说

喜欢很有想象力的文字,只有第一篇比较符合我的口味,少男的幻想们这些还是留给曾经的少男们来评价是不是好看。

再读

我习惯在书上记下买书的日期,以至于今天下午看到扉页上“2010,6,6”时吃了一惊。整整一年后再读此书,说意义非凡,言过其实;但却也是“无巧不‘读’书”。8个短篇,上次是囫囵吞枣,这次也只看了前5篇。读过《蝴蝶》,心里堵得不舒服,掩面顿了一会儿,觉得麦克尤恩的确是天才。以如此冷静、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叙述这些残忍的故事,用他那满不在乎的口吻将我们带入人的黑暗面,却还要使人在读过后独自面对自己的孤独,恐惧,烦闷与好奇。他讲了人性,或多或少借助着自己的经验,以一种难得的精神审视着人的内心,没有欺骗,没有自我麻痹,坦诚以致赤裸裸,残酷地难以接受。读过《蝴蝶》之后,内心更多的不是愤怒和鄙夷,只是悲伤。记得更多的不是“我”如何欺骗、猥亵与杀害那女孩,而是“我”独自坐在图书馆面前,幻想着“许多个傍晚我将和他们一起在街上玩,知道每个人的名字,他们也知道我。白天我可能在城里邂逅他们,他们会从对街叫我,走过来攀谈。比赛结束时有人走过来握住我的胳膊。”可是现实却是“我走过他们刚才踢球的地方,如今空无一人,我用脚踩住的那块石头还躺在路中央。”巨大的孤独伴随着巨大的悲哀,无人申诉,如同独自躲在黑暗中的老鼠,怀揣着不安和恐惧,同时也希望着光明和理解。每个人都有机会体会孤独,“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绝不!孤独的人更需要其他人的接近和理解,他们不是一类人,他们是人类。人与人活于此世,是应该相互形成交集,相互扶持,相互补足的,否则整个社会的形成又有什么意义。有些人嘲笑,有些人冷眼旁观,有些人斥责,用道德的观点抨击看起来不合群的人。当人看出人与人的不同,开始人以群分时,便是整个人类悲哀的开始。麦克尤恩写出了人的共性,只是有些人将此放大表现了出来,令其他人觉得恶心与不堪。其实人和人有什么区别呢,所谓正人君子将那些恶心与不堪隐藏在了自己都看不见的地方罢了。如果自己都无法审视自我的缺陷,那就更别谈将自己放在一个所谓高于他人的位置,对那些活在阴暗中的人指指点点了。

很久之前的一个梦

麦克尤恩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以如此短薄篇幅,麦克尤恩却惊才遽现,征服了文坛。所录每一篇都可谓杰作,令人过目难忘。此书是阅读和了解这位天才作家的最佳切入点。

8个关于少年青春成长的小短篇

8个小故事,没有过多的累赘,讲的都是关于少年在青春成长期当中的思绪.故事很简单,开始只是兴趣盎然的去读完了所有,当回头沉思里面的内容的时候,再阅读张悦然等作家的评论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有些依旧未参透.不过,那写精细 的故事以及言语确实描绘出那少年对爱恋,对朦胧的冲动,的那种细腻的情绪.这些故事值得多次阅读.必然有很好的收获.

他的轨迹

至今为止最喜欢的短篇集。看得出伊恩·麦克尤恩的轨迹。作品多样,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虽然这8篇故事风格迥异,但是都是深入的触人心底。他是行走在边缘的大师。细腻的描写让每个人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麦克尤恩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

有点重重

哎呀。。这是以男性的角度去看爱情的,有篇男生为转男人而对自己妹妹下手的重口味我就看得滋滋有味……(太坏了)其他的我看得蛋疼(没蛋,但琢磨得我脑疼)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我心境问题,暂时未能尝到像题目那样诗意的文字,重口味式冷淡地描述爱情与性心底活动。

要不要掐死雷蒙德

家庭制造提到乱 伦,你眼睛亮了吧。对于简单粗暴圣斗士来说,跳过这个故事吧,对你来说,这故事就三个字:操你妹。我想说的是,在某个阶段,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合理的。5岁之前,你可以在阳光下无所顾忌的玩弄你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不要问我),往往身边还有一帮没见过市面的妇女,在旁边惟恐天下不乱的现场直播。那么18岁呢,你只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玩弄自己无底线的猥琐(不解释),流传的其中一个版本是一个大学寝室的同学站成齐刷刷的一排比谁射的远,我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尺度默默的被刷新了一次。脑子里出现了很多河马,很多很多的河马。25岁呢,大家开始互相打趣左右手互博的游戏。你,懂的。中间的阶段,因为大家都过的很隐秘,所以我也无从知晓,我已经被调整到大观园门口的石狮模式。2004年我曾经住过一个筒子楼,对面一个差不多80左右老伯,每天那么固执在阳台上洗澡,伴着清晨的第一丝曙光,打肥皂,搓揉出泡沫,然后又打肥皂,伴随着起床的第一声号角。这是属于治愈系还是重口味?我莫名其妙的下了一个判断,某些人老到一定的程度也许就会变成家具,在阳台上洗家具,应该不过分吧。除掉道德审判之外,我很关心诱奸的纯粹性。从童贞过渡的成人礼,究竟在一个男人的生长过程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就这么说吧,如果你说这个女人是个处女,大部分人虽然忸怩,但还是隐隐透着欣喜,是么,处女唉,还不够你臭屁的。如果男人呢?我试过一次,我调侃他,听说你是个处男。结果人家咆哮了,尼玛,你才处男,你全家处男。在性的成长过程中,男女之间座标,还真的不是一个维度。在你的蒙昧之初,遇见过那个雷蒙德么,是他一直在教唆你,引起你那些不安分的躁动,让你惭愧的,羞耻的,但是又不能忍受的探索。直到多年以后,在你熟练的像一个做爱机器之后,还会不知觉的把最初的这段暗暗的打上欲说还休的马赛克。反正,都怪那个雷蒙德。1998年的体育课上,一群女生在阳光下踢着毽子,有个常常会把头发染成蓝色的女生,曾经像卖白粉一样的问我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手淫么?是什么?“就是帮别人打飞机!”哦!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一定毫不犹豫的掐死她,因为体育课下课时候,我连问了好几个男生,什么是手淫啊?甚至还问了,什么是打飞机。你们当时脑子里可能有几百只撒欢河马吧,那么我总算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你们中的大部分对我总有一种我无法理解的惊恐感。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于性有了那么多模棱两可的态度,有时候像被爆了菊一样的嗷嗷乱叫,有时候却一直蒙在鼓里,期盼有一天在内心慢慢和自己达成和解。可耻和不可耻之间是交战还是判断?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个婊子等着你的,雷蒙德会告诉你“一先令,露露•史密斯就给看”

怀旧不是好习惯

别太放不下过去,别太忘不了回忆。有怀旧的功夫,多想想未来吧,还不如想想明天,既然再怀念,过去又不会回来。又何必自欺欺人的,以为过去的不会改变。我突然间发现了一个很好笑的现象,时光再怎么改变,最初的风景,却一直记得。以前认定是好的,就算如今有多坏,也会忽略一切不好,认定他就是最初的风景。最初的爱情,最后也变成了仪式。

我不知道好在哪

我一开始以为是什么很清新的一本爱情小说。我也不怎么喜欢看小说。总的来说这本就是在讲年轻人的性…说什么懵懂,让人恶心。我反正不喜欢这样的书。我真的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看来我很难喜欢小说。我的评论怎么每次那么短!

人们说起爱情都自作主张(二)

(二)像电影《维多利亚一号》(Dream Home)一样,名字与内容相差太远导致读起来的落差感强烈到不适应。《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说的不是我们脑海中的爱情。就算是,也是徘徊在边缘上的,或者已经掉进深渊里的,畸形变异的非常规形态。又不得不说,却也是在一个人的生命里,爱情在广义上最初的,无修饰的,和欲望、痛苦、渴望、成长挂钩时的原生态模样。麦克尤恩的语言的细腻深刻而思考丰富,足以让每一个故事都很好看。不小心就进入了他手下的怪物王国,顺着看门巨人的乌青血管抵达内心,在一切荒诞漩涡里自觉沉溺。黑暗在他的笔下,有了各种柔和和美丽的侧面,谋杀、乱*伦、诱*奸、自闭、异装癖等等行为,都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理解里,显现出独特的温情和悲哀。《立体几何》里有一对深陷在倦怠无望期中相互憎恶的夫妇。生活中不合时宜地充斥着扭曲而玄怪的意象——祖父的四十五卷日记、海盗船长的阳*具、塔罗牌星象学、关于婴儿和沙漠的噩梦。全部指向他们一步步走向的末路与绝境。于是“无表面的平面”理论正好浮现,丈夫像祖父多年前一样用一种兴奋而冷静地方式用妻子进行了一场残忍的“科学实验“,谋杀了她。我有点变态地嗜好其中关于数学的大篇幅描写,大段严肃的思考和歇斯底里的对话,还有那段关于尼克尔斯船长阳*具的追忆——“它触摸过的一切,所有分子,在海上寂寞相似的长夜里尼克尔斯船长摸索的双手,那些年轻的姑娘以及色衰的娼妓们湿滑的阴*道,她们的分子一定保存至今,还有那从切普赛街飘到莱切斯特郡的一粒细小尘埃。”这个耸立在玻璃樽的器官,保存着一个男人对生活的理想与幻觉,最终却不堪一击,在接触空气的一刹那萎靡消遁,成为一截充满福尔马林气息的烂肉。《家庭制造》里的少年用成人的口吻叙事,急切摸索和模仿成人世界里肮脏的一部分以获得别样快感。吸烟、喝酒、盗窃、吸毒、自慰,“在雷蒙德的引领下,我已经熟知了一系列我恰当地归之为成人世界的享乐。”但是这一切并不能让他感到满足,“我从未意识到这有什么用,我的想象生活尚未因渴望和隐秘的幻想而丰富。”它们并未实际上满足哪怕一点少年心中这些禁区内事物所代表的神圣感,他终于参透人类社会本身就始终龌龊而疲惫不堪。然而少年还是只想追逐临身其中的光荣自豪感。最后,对于性尝试的渴望,少年引诱自己的小妹妹乱*伦,企图体验想象中最终极的快乐,以及彻底跨过那套迈向成人的门槛。然而一切尝试都笨拙而生硬,“对交合的人类来说,这也许是已知 的最凄凉的交合过程之一,它包含了谎言,欺骗,羞辱,乱*伦,对象的睡去,我那蚊叮似的高潮,还有眼下弥漫卧室的抽泣声。”这段描写让我想起意大利电影《春的森林》,一样是少男少女过早冲入他们崇尚的成人世界,游戏中经历了恋爱,性*交,背叛、嫉妒和仇杀。这些青春期少年演绎的情爱,不协调中透露出骇人的真实感和丑恶感。《蝴蝶》中描述的情欲最为不堪,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麦克尤恩大胆地采用了第一人称描写了一个中年男人奸*杀幼女的全部心理过程,细腻真实到甚至有些动人。如同看《洛丽塔》时的矛盾心理一般,我感同身受着文中男人对女孩诱人的蓬勃美丽那不可抵御的冲动,一同在道德栅栏上来回撕裂他是一个孤独的男人,极度匮乏与人接触的温存。邻居的九岁小女孩主动贴近了他,为了让他给自己买下一些小礼物。他被她身上柔软、甜蜜的气息瞬间吸引。控制不住用蝴蝶的谎言将小女孩骗到了黑暗肮脏的运河边,在火车轰鸣的隧道里奸*杀了她,然后弃尸河中。文中花了很多笔墨仔细描写了他把小女孩骗到运河边隧道里的路程,其中有小女孩的源源不断害怕,他喷薄而出的欲望与谎言,以及连绵不绝的哄骗和最后冷漠的暴力。一条腥臭的运河,充满垃圾与不良少年,没有女孩想要看的蝴蝶和船舶,只有幽深的隧道和阴冷的水滴。运河和蝴蝶的对比,男人和女孩的对比,是龌龊、沉重、冰冷的黑暗现实对纯洁、梦幻、生涩的美好原初的一种摧毁与侵占。最后他一遍一遍推演惨剧酿成的经过,他发现如果遇到小女孩之前,自己不拒绝加入到那群快乐的踢球少年中,现在便不是独自等待警察的审问,而是在比赛结束后一同去喝啤酒了。然而“机会渺茫,就像蝴蝶。你一伸手,它们就飞走了。” 《与橱中人的对话》以自述的口吻描述了一个精神病症者的一生。橱中人清醒、怪异并且自足,形象丰满而鲜活。因此不得不感叹麦克尤恩对心理以及语言天才般的把握力。他自私而孤僻的母亲强迫性制止了他的成长,以至于他成为了一个成人世界里的巨婴。有点像《铁皮鼓》里抵触成人世界黑暗规则而不愿长大的奥斯卡。他认为自己始终是一个婴孩,而所有成年人应该有的行动,应该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是自己被迫刻意的伪装。这样一个已成年的小婴孩,终究被母亲和继父逐出家门,在社会里受到各种嫌恶和欺凌。最非人的待遇是连续两天被一个厨师关在炙热的火炉里几个小时。然而伤好之后,他却近乎变态地期望再次被关进炉子里,“我想要受挫,我想要呆在一个出不去的地方。这种想法藏在我心底。”因此,他喜爱上了之后的囚禁生活,出狱后自己将自己每天锁在了衣橱里。他把每一个密闭的空间想象成母亲的子宫,不愿意独身面对这个世界的规则和伤害。“我不想要自由,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嫉妒那些我在街上看到的被妈妈裹着抱着的婴儿。我想成为其中一员。为什么那不是我?为什么我得四处奔波,上班,做饭,做凡此种种不得不做的事情才能活下去?”这是一段对生活的控诉,是一种不满与反抗的个体象征。麦克尤恩笔下有着以及早进入社会为荣的早熟少年,也有着时刻渴望回归母体回避生活的成年婴儿。这都是我们,我们分裂开的两个极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里面唯一与爱情沾边的故事。一对热恋的情侣,经历了生活的困窘与感情的倦怠,通过一次对怀孕母鼠的屠杀,突然像是完成了一项仪式,获得了一种救赎或者启发,回归了爱情和希望。我钟爱里面关于两个人性*爱的描写,明亮、宏大、深刻而美好,丝毫没有描写到肉欲,只有对生命的思索与探测。他们因为相爱而结合。开头就写到,“从夏日伊始,我们把轻薄的床垫抬到厚重的橡木桌子上,在宽敞的窗户前做*爱,直至此举终显无谓。”对过程的描述极尽美感:“而我一旦进入她的身体,就情难自禁,我进入了自己的幻想,我那迅速膨胀的知觉和我们能在西瑟尔肚子里孕育生命这一常识无法分割。我并非想要成为父亲,我想到的不是这个,而是卵、精子、染色体、羽毛、鱼鳃、爪子,那生命云雨之际的种种化学反应,在离我体尖仅几英寸远的暗红色粘液上不可遏止地发生着。我的幻觉在于当直面生命的力量和久远时,我是那么无以自持。”这是爱情最初,性爱在至高的位置上,与生命和一切息息相关时的伟大模样。直到假以时日,生活中的负重、失败和疲劳渐渐压迫在他们身上,他们在狼藉中逐渐低沉。他们意识到这不可控制的转变,“我站上矮墙想看到西瑟尔,忽然间这变得很重要。我感觉要是我不能从这股红色尼龙洪流中把她分辨出来,她就消失了,我们就将一起消失,我们的时间就将一文不值。”他们逐渐将丧失爱情与活力,丧失掉那最初的激烈和美好,再不能从芸芸众生中辨别出彼此,隐退在庸俗生命的洪流中。杀死那只陪伴和打扰了他们整个夏天的怀孕母鼠,对他们的内心产生了超乎寻常的震撼效果。也许这只目睹着一切发生,偷偷孕育着新生命,像西瑟尔一样怀着孕的生物,便是他们整段青春和爱情由热情逐渐衰退的见证者和象征。它的被杀死,隐喻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们跨过彷徨,终于一同迈脚走进未来。最后他们和好如初,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我们把床垫抬到桌子上,在敞开的窗前躺下,面对面,像夏日伊始时那样。我们有一丝清风吹进,带来淡远如烟的秋天气息,我感到恬静,无比清澈。”人们说起爱情都自作主张。两本爱情摆在封面上的书,都自顾自说着不算爱情的爱情,谈着超出爱情的万物。我们理解别人的故事时也难免自说自话,我愿意把它们都称之为爱情,我想要经历的爱情,然后略带荒凉地紧紧的,紧紧的将它们悉数抱进怀中。

读完第一遍

已经读完这本书的第一遍,深感觉得有些细微模糊的东西自己没有领悟到,看来还得看第二遍或者第三遍。只是感觉这本书粗看觉得是写给处于朦胧期的青少年看的,但是看完后又觉得不适合青少年看,这本书的读者群体应该是20岁以上的人看的吧

好吧。。。

作者叙事的构造跟笔调确实都还挺有意思的,尤其喜欢他的淡漠从容,看来起码翻译很强大。唉,遇到好翻译真是不多见。。。但可能男女有别,或者我成长中善的部分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又或者人就是不相似的,我对人性跟成长的感知跟他还真是不一样,额。。。也可能是短篇的原因,篇幅有限血肉构造得不够充分,所以在我眼中就是文章似乎没有有力的铺垫来支持最后的疯狂行径,我觉得似乎很多时候没有那么设定的必要,看了真让人不是很舒服。嗯,实在是对这种阴郁而又透着狂躁的挣扎没什么共鸣。虽然没啥对比性,怎么说呢,看情人的时候也觉得暗了点,觉得不大舒服,但可能是女性视角,能有共通处,书看了很久都没办法把自己从那种我不熟知的感触里脱离出来,窃以为那才算魅力。我是很喜欢他的叙事风格,但是确实会看得不舒服,总觉得他这种叙述天才写这种题材有点浪费。好吧,各有各的阅读偏好,这本书,额。。。。真让人纠结

陰暗

这里的故事很阴暗~靠!不知道是不是西方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总是不太好理解,一篇很短的故事,我要反复仔细读才想到一点点意思⋯⋯读了三篇,当看到第四篇《蝴蝶》第一句就有尸体两字,我就没看下去,找个阳光灿烂,又闲暇的时间慢慢.睡前,还是不看了.

夏日里的每一天

《 立体几何》如果拍成电影颇有Cult片的风味,哥特式的黑白影像,小说中提及的泡在福尔马林中的阳具,泛黄的日记本中曾祖父日常生活的闪回,男女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关系把故事渲染地更加诡异。“维度是知觉的函数“,这句话我还是读不明白,通过折叠实实在在的物体凭空消失,只剩我头脑里回想的问题”怎么回事?”《家庭制造》现在看来题材算不上新颖,在十大禁片或者金基德的电影里已是司空见惯,青春的躁动谁没有过,只是用错了对象而已。《蝴蝶》如果展开来写会不会像《可爱的骨头》那样呢?这样一比较的话,后者更为合我的胃口。《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是几篇里面我最喜欢的,虽然这是本英国小说,但是我脑海里的画面却幻想的是美国南方的景色。就像《阿甘正传》里的那栋白色的木屋,屋旁绿草茵茵,树木枝繁叶茂,房客们来来往往。又像《恋恋笔记本》里面诺亚和艾莉泛舟的小湖,静谧而美好。那一个夏天是那么的完美,不像被寒冬束缚的冬季,可以施展开了来玩乐。在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让自己快乐的方式,他们分享着美好,日子也如离弦的箭过得飞快。我也忍不住回想起童年的暑假来,雷雨时可以喝外婆熬的绿豆汤和酸枣水,甜甜的酸酸的凉到心里去。偷偷和小伙伴骑着车到离家有些远的学校去,在柳树下肆意穿梭。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放假后只会躲在家里上网,好像自己的头脑延伸到了世界各处,但是身体却局限在了一处。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不再是由快乐结尾,但前面有太多美好的铺陈,对于结尾的冲击效果却大大减小。人生中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又几多呢?《与橱中人的对话》照理来说不应该是我喜欢的类型,谁知越看到后面却越来越能够找到共鸣。“那是我离开家以来过得最开心的三个月。我把自己的牢房收拾得整整齐齐,我过着一种封闭的按部就班的生活。除了聋子我并没有和很多人说话。我不想,我希望过一种没有多少复杂纠葛的生活。你也许会以为我讲过的关在烤炉里的事跟关在一个牢房里是一回事。其实不是,那不是一种痛苦的快感。那是一种安全而且更为深刻的愉悦感。其实,我现在有时希望少一些自由。我很珍惜我们必须待在房间的时候。如果让我们整天在一起,我不会抱怨,不过我必须得见着聋子。我从来不用计划什么。每一天都像前一天一样。我不用为吃的和房租发愁。时间对我来说静止不动,就像漂流在一个湖上。”“我也不想自由自在。这就是我嫉妒在街上被妈妈裹起来带着的小孩的原因。我想成为一个婴儿。为什么我就不能是呢?为什么我就非得要四处行走,去上班,去做饭,去做所有那些数不清的为了每天生计不得不做的事儿呢?”“我多想又回到过去的岁月。但那是不可能的。我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

最初的小清新,最后都恶心

正如有豆瓣有人书评说的那样,其实这个封面和译名 这俩都搞得无比小清新。初看还以为是几米出的新版漫画集。我承认我也被迷惑了~有种买了假货想退货的感觉。(虽然书不是我买的)我不适合看小说,尤其是这种类型的。我也没把这本书认真看完。也就随便翻了翻。实在读不下去了。也就读了附在后面余华,和张锐然的书评。也许我的阅读层次不深,所以看了那些评价后,让我觉得自己忒没文化 我很难过。在大致看后,我第一反应是,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看这小说,还真不如让我看网络黄色,暴力,言情,或者武侠,奇幻,盗墓冒险之类。我承认书里写了很多潜意识的东西,荒诞,恐惧,青春期萌动,性心理,还有乱伦什么的等等。可是我的确想不出这本书好在哪?也没觉得有什么所宣称的那样的英伦风格。看着封底一大堆名人的读后评价,我是不是也该装逼下,狠狠的也赞扬几句,我想不出什么理由,相反我忍不住想骂几句,哪个出版社编辑这样编书的。太恶心了,为了卖个好价不择手段啊。1975年的旧书,2010年弄个华丽丽的小清新封面还做新书出版。宣称布克诸奖没啥稀奇,诺奖只是时间问题。你就吹吧。更让我惊讶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改编小说电影《赎罪》的作者,这让我有点不可思议,其实我对《赎罪》那部电影还蛮有好感的,所以写这小说者肯定不赖。但是想想这本书是他的处女作,我也就不再好说什么了。就像某作家一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就会有国内一大批出版社去跟风翻译印刷他所有以前不为人所知的作品,然后冠以各式各样的名称,仿佛成名了的作家,草稿纸都具有文学价值的。我看的小说不多,不敢多评,但是随便拿几本描写青春期的如《挪威的森林》,《麦田守望者》都比这好十倍,甚至百倍。至少我是能读下去的。话说回来,可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或许真如评价者所说该书为英国小说开辟了新方向,但是我要说的是,出版社把这本书全给毁了。很失望。--------------------------------------PS:我刚又看了下豆瓣书评,发现头像是貌似小清新的MM的对此本书评价都很高~我擦了个去~~

八个故事,个个精彩,不忍心这么快将它看完,好像唯一一次读书有这种感觉。

这几天,在看《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八个故事,个个精彩,不忍心这么快将它看完,好像唯一一次读书有这种感觉。故事,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直逼每个人的内心。 后记:我不是在做广告!这是一本薄薄的书,只有198页,而且由8篇短篇组成。(其实这不符合我选书的标准,我的标准是至少300页以上。)作者(英)麦克尤恩著,潘帕译。 对了,书前有余华写的代译序,后又有毛尖、张悦然和btr的读书心得。个人不喜看别人的所谓心得,只大概翻阅了一下余华的,了解一下麦克尤恩。这样子下来书更加显得薄了。 第一晚看了第一二个短篇《立体几何》和《家庭制造》。 《立体几何》中作者把婚姻的疲态和厌态写到极致,功力十分深厚。了解到在这本书初次出版时作者仅仅27岁,尚可算青年。又替他悲哀——居然这么小就过了“青春期”,对婚姻有了这么深刻的体会。有这么一段:夫妻两个在盥洗室门口大打出手。妻子说:“这下好了,现在我们都流血了。”真真令人笑不可抑,同时赞同:对!婚姻里有时就是这个感觉。关于那个神秘的几何试验,作者用了特别模糊的字眼,如:“特殊的比例”和“特定的比例”,如果不是这样,我还真想亲自试验一下。小说在最后达到高潮,这一句:“‘怎么回事?’深蓝色的床单上只剩下她追问的回声。”,我自己留下的只能是一句叹息。 《家庭制造》里男主人公比《立》中的感觉上要小很多,只有十四岁。里面那个充当他启蒙者的雷蒙德简直笑死人。这两个真是青春期的一对活宝。在这里,麦克尤恩同样展示了他超凡的对人性的把握能力。很不错的短篇。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虽然每个人心中对妮的印象都会不同,但一定都是活生生的。 《舞台上的柯克尔》,嗯,这个很生猛。生猛也是这本里麦克尤恩的一大写作特征。 《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写的都是另类人。《与》中有一句:“我不用计划。每天都和前天一样。我无须担忧三餐和房租。时间为我停滞,像浮于湖面。”嗯,有时这也是我极大的愿望。真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大大的衣橱,能够让自己躲进去。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按说作为本书的题眼,这一篇应该是最好的。但是个人觉得还是《立体几何》和《家庭制造》更好些。文中的老鼠也许就是那个在生活中能够消磨一切的东西,它能够令一切变得暗淡而令人颓唐。然而,这东西中却孕育着生命,更为人生带来希望。 在余华的序言里麦克尤恩提到:“我不记得每篇故事的渊源,但我肯定巡视了别人的领地(作品),夹带回来一点什么,藉此开创属于自己的东西。”个人觉得《化装》中“别人”的色彩最浓的一篇。 还是一本不错的书,值得看看。 顺便提醒下大家,当当价:¥16.10,下面是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802392&ref=search-0-A

我们明知故犯,并且无能为力

现实,从来都很无聊。并无任何一处可供躲藏的地方。每日呼吸、行走、声嘶力竭。与所有不自觉的凶狠、残忍、嗜血的欲望,拙劣的面具磕得眼眶生痛。与所有不自知的纤细毫厘的内心沟壑,横穿太平洋的台风都无法跨越。我们始终没有任何坦然面面相见的机会。而我只是不忍心。世界,始终是世界的样子。

书本总是在传授给我们生活

《与橱中人的对话》,默默望着这种生命形态,你的出生,早期成长,自己无法改变,有一部分人会死死地被压倒在初始之地,状况只会越来越糟,对于这部分连机会的号码都不曾领到的人,我们这些拿到号码的人,只能无力站在一旁,时不时叹口气,心里面紧一紧。《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主人公在“直面生命的力量与久远时,是那么的无以自持“,母鼠死去后,”从里面淌出一个半透明的紫色袋子,里面蜷缩着五个暗淡的身形,双膝顶着下颌。当那袋子碰到地面的时候,我看见里面动弹了一下,是一条未出世的老鼠的腿在抽搐,仿佛在盼望,可老鼠妈妈已经无望的死去,任何盼望都已成云烟。“,这段我最喜欢,无论过往是何肮脏杂乱,我们还需要沿河而行

寓言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心里特别激动。想着这样的书是如何在内地出版的。想必那些编辑可费了心思。小清新的名字和文艺的封面。也不知骗过了多少人的眼睛。但书里的故事却并不“小清新”。八个短篇包罗万象,有时它们显得十分的骇人,但却又十分的合理。我想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话:运用隐喻和符号永远是件危险的事。这些故事像是寓言,故事下面还有故事,是爱和荒唐。书中最让我魂牵梦萦的是《蝴蝶》。长相丑陋的少年遭受偏见,无法正常与他人交往。他没有朋友,非常孤独。他长时间不与人交流,保持缄默。他对尸体与死亡显得无动于衷。对别人的认可表示抵触。其它的同龄孩子让他困扰让他无所适从。人们纷纷把自己身上的阴暗面的阴影投射到少年身上(事发后人们都无从根据的怀疑他),但他并不能把自己完全的与其它人或事彻底的隔离开来。他还有无处排解的性欲。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毫无防备的可爱少女。他义无反顾的将自己身上的阴暗面的阴影投射到少女身上,他欺骗她,最后还将她杀死。这样的犯罪发生在这个少年身上也是相得益彰的。这故事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在幼女时代的某个夏日的黄昏。一个邻家大男孩在傍晚我即将归家的时候拦住我的去路,他指着旁边破败的无人居住的空房屋说里面有好东西要给我看。我虽好奇,但他还未容我考虑便一把抓住我。他力气太大抓着我的胳膊令我喘不过气。他勃起的下体令我惊慌失措。我太害怕,大吵大闹,那个大男孩最终放开我。也不知后来,有没有另一个少女经不住甜言蜜语的诱惑而落入深渊,进入了那黑洞般的黑屋子。我们产生邪恶的念头,然后想方设法的释放它,一切的念头,好的坏的,从少年的下体喷涌而出。接着一切都结束了,少女沉入运河底部。然后新的一天又开始,少年出现在台阶上。八个故事仿佛寓言,逐步检阅。以有的事后必再行。无限循环,生生不息,悲喜交替,没有终点。

一本邪恶的奇书:黑暗的主题更能净化人心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些书是我打算用我一生时间一读再读的,目前这样的书大概有三、五十本。当我读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我决定将这本书也归为此列。当然,我必须说明的是,我想要一读再读的主要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这两篇:《家庭制造》和《蝴蝶》。在我看来,这是一本邪恶的奇书,书中百无禁忌的叙述非常细腻且精妙。而且阅读这本的时候,我总会有这样一种想法:这本书就像是一张我最喜欢的那种摇滚专辑,因为它足够叛逆、诡异且黑暗……在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第一篇令我着迷的短篇是《家庭制造》,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兄妹乱伦的故事。说到乱伦,我想起了我个人最喜欢的两部电影,一部是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唐人街》,另一部则是李志毅执导的《不夜城》。《唐人街》我看了三遍,而《不夜城》我看了至少十遍以上,这两部电影的故事内核都与乱伦有关。总的来说,我发现大多数艺术工作者在探讨乱伦这一主题的时候,其姿态都是非常凝重的。而在《家庭制造》中,伊恩•麦克尤恩关于乱伦的叙述,却有着一种游戏感,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种很新奇同时也是很大胆的叙述方式。而这也让我想起了学者汪安民总结的罗兰•巴特对于阅读的一个观点,即文本中隐藏的不是“意义”,而是“快感”,阅读不是一种“精神交流”,而是身体和身体之间的色情游戏;当“阅读解除了知识的暴政后,狂喜就接踵而至”。我喜欢罗兰•巴特的这个观点,在我看来,这才是阅读的真相。另外我发现我打算用一生时间一读再读的那些书,都是那种能让我在阅读的时候获得强烈快感的书。比较反讽的是,我想这本收入像《家庭制造》这样惊世骇俗的短篇小说的书之所以能在中国顺利出版,可能是因为《家庭制造》最后一页的那个注脚——在那个注脚里有这样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结尾处的疑似乱伦事件实为作者一种玩笑般的奇想”,而另一个观点却是这篇小说“有着异常迫切的道德企图,具有揭示社会痼疾,探讨人类生存困境的严肃意义”。而我个人更愿意这样去解读这篇小说:对于那些陈腐的道德或意义的颠覆,能衍生出全新的、更人性化的道德和意义。再说一说这本书里我最偏爱的另一篇短篇小说《蝴蝶》,这本小说探讨了严重自闭者的内心世界、恋童癖以及谋杀者的犯罪心理。当然,准确地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恋童者,他之所以选择了将女童作为自己的伤害对象,只是因为正处于青春期的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社会边缘人,他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正常交往,所以他也就无法用正常的方式去勾引一个14岁以上的女孩儿,然后在她身上排解他的性欲。我必须坦白,我非常理解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的这种心理,因为在我处于青春期的时候,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我无法通过一个异性的身体来排解我身体内异常强烈的性欲。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有机会跟女孩儿上床的基本上都是那种情商非常高、胆子特别大的男孩儿,这些男孩儿从来都不缺乏打架和泡妞的勇气。这些男孩儿之所以敢打架,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得有多强壮(事实上我发现在我读的中学里,最能混的混子从来都不是膀大腰圆的那种人,而通常都是看上去很瘦、但特会运用其情商领导马仔的那种人),而只是因为他们胆子大、情商高,使得他们身边有很多马仔,进而在打架时总是能以人数取胜。说到这儿我想起老罗曾说小孩子打架就是拼发育,我觉得事实还真不是这样,反正我记得我小时候,那时打架拼得其实是胆子和情商。我上中学的时候,朋友倒是有不少,但基本上都不是那种很喜欢打架的男孩儿——这只是比较好听的一个说法,准确地说,应该是不敢打架。也就是说,我那时胆子很小,我不敢打架。我那时倒是敢去追我喜欢的女生,但基本上都失败了,现在分析我那时失败的原因,我想主要就是因为我长得既不帅也不高,而且还不敢打架,虽然那时我敢去追我喜欢的女孩儿,但我追女生的技巧非常单一,而且缺乏与对方深入交往的勇气,例如有时我已经把我喜欢的女孩儿约到电影院一起看电影了,可是我竟然都不敢去牵她的手,以至于直到现在,我依旧很鄙视处于青春期的我自己,因为那时的我实在太胆小了。虽然我那时经常也会构思跟强奸有关的性幻想,但还好我那时可以看到一些毛片儿,看完毛片儿后我就可以跟我那对儿这一生都会对我不离不弃的性伴侣玩“两只蝴蝶”——正如你所知的那样,我的这对儿性伴侣一个姓左,另一个姓右。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没有成为一个强奸犯。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位日本作家的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把那些会袭击路过女性的男人当作是雷电,那避雷针应该就是AV了吧。好像有点扯远了,说回到《蝴蝶》,我喜欢这篇小说同样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阅读的快感,那是一种阴郁的、黑暗的快感,这快感根源于我身体里最邪恶的那一面。但我知道,我必须努力去了解我自己的那一面,因为正如福柯所说的那样:“人需要自己最邪恶的一面,以便实现自己最善良的一面。”除了《家庭制造》和《蝴蝶》,这部短篇小说中的其他六篇也各有特色,但限于篇幅,我在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了。最后再说几句看似可能有些不相干的题外话。我一直都有这样一种想法,即主题黑暗的艺术作品能净化人的内心,而色情艺术作品则能柔化人的内心,但是在今日中国的主流语境之中,这两类作品几乎从来都是被敌视的。我在想,这可能是因为某些人很害怕我们成为那种人格健全的人——因为人格健全的人如果变得越来越多,那他们的某些把戏就玩不转了。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人对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进行道德批判。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就是,进行道德批判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无数中国人最擅长做的就是这件事,但世界上最能内斗的恰恰也是中国人,道德体系最混乱的也是中国人。碰到问题多想想,想一想那些所谓的“好人”是不是伪善的,想一想那些所谓的“坏人”之所以变“坏”是因为哪些社会原因导致的,这么想着想着,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宽容了。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最残忍、最无人性的事往往都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做出来的;而那些其言行经常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人却通常反而是这个世界上最宽容的人,另外这些人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之定义。而伊恩•麦克尤恩的这本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某种意义上,正是一本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之定义的书。

想象力丰富

不能说有多么喜欢这本书,因为本来短篇的故事就不可能有那么多曲折回旋的情节来吸引读者,但是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想象力,第一个故事就用了很多看上去很科学的过程来证明没有表面的平面等等,把魔术师常玩的大变活人提升到科学探索的新领域,还是很有趣的,而且我在阅读的整个过程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一个短篇都让我从始至终来思考这个故事的意义何在,可是每每都是等到看完最后一页才恍然大悟作者的意图,我喜欢这样。

关于青春这件事

初次在单向街书店听余华,张悦然和陆建德谈论此书。人之常情的,大概是人之常情吧,听说书里尽是关于性,乱伦,青春的故事就很有劲头读上一读。关于青春这件事,我时常难以确定它是否已经离开。和朋友谈及青春,都各自在记忆里寻找那种胆怯的激动,无畏的爱情,还有那些让自己感觉“我已成熟”的性事。寻到后才意识到,原来这些都已是只可回首搜寻之事。现在想想,过去未免傻里傻气,可变得奸猾也未必是自己的目标,如此矛盾。作为年轻人的一代,我们混迹于各种场合中,似乎还是活力十足的一群。但青春之所备要件,似乎都一一缺乏。具体是什么,谁又说的清?逐渐发现自己越发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之中。何以?发现冲动不再,激情却还像残妆一样扒在脸上没有退尽;想拒绝生活带来的庸碌贫乏,却一面又追求一个所谓安逸的生活;看不清前路时觉得迷惘无望,看清时又怕自己一生已然如此。每每谈及青春这件事,最后只能无言收场,毕竟最终将变得无踪可寻。凡人如吾辈,最后也只能一步步变成像痰一般粘滑的不液不固的尴尬玩意儿。

爽这种事情好私密但是一想到很多人都在看我们各自私密的爽着就觉得好奇异更爽了。

喜欢轻松的笔调,喜欢轻描淡写的节奏,诉说着的故事就像在身边。内心平静,理所当然。啊,原来变态这么纯真。其实我单纯是吐槽余华的长序,在序言里把故事解剖了这种事情我各种讨厌各种反感各种觉得无聊。谁要看你的介绍?写的太官方了,跟这本书完全不搭。这是本书唯一的败笔。

青春期的最后一抹忧郁

一口气看完麦克尤恩的这八个短篇小说,惊世骇俗也不足以形容它们。我浅薄的思想,幼稚的笔尖,怎么形容看完他的小说之后的感觉呢?余华说看完他的小说的人都会留下“麦克尤恩后遗症”,我想我也是这样的症状吧。从《立体几何》开始,充斥的是一种魔幻的味道。《家庭制造》则是一个青春期荒诞的乱伦故事。《蝴蝶》里的少年可以如此冷静地完成一次谋杀,以至于读者在第一人称的描述下清晰地感觉到少年无力和脆弱的情感。《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与《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则是较为温暖的,但是前者的结局让人无尽伤感,绵绵不绝。《与橱中人对话》和《化妆》是8个短篇里我最为喜欢的,探讨的是成人世界的身份问题,变态的心理与畸形的社会关系作弄了主人公的世界。《舞台上的柯克尔》则最短也最具舞台喜剧效果。

表象

刚看到书的封面,我被表象欺骗了 以为是本轻松的爱情小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是这样,因为我只看到名字和封面 可是,当我真正翻开书,从第一个故事开始,却发现完全不是我所想的 我觉得这真的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出乎意料精彩的小说 有些书评虽然轰烈,可是读来失望,不过First l,l r比书评精彩P.S 表象 不可靠.

躁动的人生

1975年出版的书,现在看看又是另一种感觉,但总有那么一点隐隐约约与现代相似。麦克尤恩的书是第一次看,这八个短篇小说写得很不错。这本小说集就像是一本心理小说,带着意识和潜意识的交织,人的欲望和意识控制的冲突,道德和本我的追求之间的矛盾,作者将其刻画入微。所有的故事都是以男性的角度来写,带着人们走进人的内心深处,发掘一个人最真实的自己。 1.《立体几何》:这个故事带着点虚幻,这对男女之间暗涌流动,是争执,是矛盾,也是压抑。他们两人之间都是互相折磨至心理变态。“我”喜欢研究曾祖父的日记和藏品,而梅茜喜欢关在屋子里玩塔罗牌。两个别扭的人在一起,结果肯定是更别扭。“我”从曾祖父的日记里发现了一个关于立体几何的会议,他精神里渐渐相信了那个原理能使人消失,在一天,在性欲弥漫的气氛中,梅茜就在他的意识中以那种奇怪的方式消失了。故事也结束了,更像是男主角的本我爆发后的沉寂。给人一种很压抑但又很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2.《家庭制造》:故事从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角度来写,在这个年华的他学会了性和大麻,只是缺乏实践机会。他的蠢蠢欲动终于在一天有了爆发的机会,对象就是他的妹妹康妮。在他的诱骗和妹妹的好奇之下,他高潮了,一种成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书中并未说明是否两人有了乱伦的关系,但从这个故事看到了作者的写作巧妙,把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躁动以一种另类但不离常态的方式展现出来,以小见大,将社会现状和人们的困惑释放和呐喊。 3.《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这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最“正常”的一则小说了,“我”在夏日里遇到了楼上的住客珍妮,以及整个假日里发生的事,珍妮的死亡,让这个少年日日噩梦,就像溺入水中。小说里巧妙地借用了很多意象,水是其中之一,富含深意,是一个少年的自我沉溺和追寻,在迷茫的青春里迷失方向,无助。 4.《舞台上的柯克尔》:这是一个裸体的性舞蹈的排练现场,无关性,只与美有关。就在导演和演员卖力排练下,大家发现最末的一对在发生关系。大家试着分开他们,却难以将其分离。小说以导演的角度展现了一种对性本能的无奈,但更多的是暴露了现代人对性的解放,本身柯克尔cocker就有讽刺男性下体的意味,作者以其为题,巧妙地讽刺了人虚伪的一面。其实人最真实的本我就像弗洛伊德提出的性本能理论,性是最根本的欲望。而故事短小又精炼地阐释了这一点,人们都是赤裸裸地站在这个舞台上的,什么都逃不开大家的眼,最原始最根本的东西也是一样。 5.《蝴蝶》:一个男性以看蝴蝶的借口对邻家好奇小女孩的实施侵犯并谋杀的故事。作者把该男子的内心变化一点点展现出来,仿若很正常。一种扭曲变形的人格真的很可怕,他在小女孩的纯真与淘气中满足了内心缺失的欲望,抓住了那只心中不停飞的蝴蝶,但也会丢失蝴蝶,最后他再将惊恐的小女孩放入运河中,残忍至极。这又是一种人性的刻画,只有道德和理智才有可能控制内心的欲念,当人冲破这一层社会道德,最终得到的是身体的满足,心灵的缺失。 6.《与橱中人的对话》:“我”从出生到18岁都在母亲变态的心理下长大,到了成年才会说话,因为丧偶的母亲把“我”看作一种“宝”,不愿我长大。直到遇到了另一个人,可以说“我”就是一个“橱中人”,当离开母亲和那个男人,“我”开始另一种生活,被人欺负到还以颜色,“我”瞬间长大,但也找不到原来的生活。这个故事,我的理解是一种压抑的生活得以释放,从黑暗中找到希望,但又是飘渺的,人总是得到后,又寄希新的目标,原本的真实却没有了,只能在心灵空虚中一点一点老去,远离青春。 7.《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个故事的气氛给人感觉是很慵懒的,带着幻想,就像是漂浮在空中,抓不住可依靠之物。一对男女乱七八糟的生活,可是两人又沉浸在其中,以行动抗拒这长大的到来,周遭的人也是混混沌沌。总之整个小说写得很平常,却又让人脑中随之混乱。不知道题目的真正用意,或许是讲刚开始的爱情令人迷失了方向,但生活继续下去,又归于平静,如仪式般的肃穆。 8.《化装》:心理压抑的小说。亨利因母亲去世而和姨妈敏娜生活。未嫁人的姨妈有着一种扭曲的人格,演员出身的她总是喜欢让亨利穿上舞台的服装,和自己配合生活。处处干涉着亨利的生活,当亨利遇到琳达,性别意识和母爱的缺失让他在青春期里无助和反叛。虽然不喜欢穿女装,他却因姨妈的狰狞而不得不穿上。而琳达和姨妈就像是他脑海中的两个小人,不停给他启发,不停地争执,从这两个人的身上亨利表现出了焦虑不安。这样鲜明的对比和刻画,把青春期里少年的困惑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本文笔很好的小说,直白,客观,鲜明而带着冲击性的小说在给人激烈的视觉和空间想象的同时,又有一种冷静的感觉告诉人们一种青春和人生的躁动不安。第一次读麦克尤恩的书就有很大的心理收获,很过瘾^_^

不明白,仪式?

对于这本书没有丝毫的概念,也没有看过任何关于它的简介,姑且先保守的评价为“还行”吧。对的,注意到它,是它的封面,《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都要把爱人捧着?高高举起的?实在不明白。简洁的线条勾勒的一幅图画很难不让我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书配这样的图画。希望读过它的朋友可以提前把你们的感想提前跟我分享一下!

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天里读完,读得想哭,依稀回到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时候。其实这么把年纪,去回味青春的酸涩,是否太奇怪了。还是一本完全从男性,年轻男性视角去叙事的小说。突然想到男朋友,一个貌似成熟,性格却完全孩子气的家伙。那有些阴鸷的面容突然浮现出的不好意思的笑容。其实,我们谁又能了解谁呢,我们自己的心在哪,自己又了解不了解,这么说来,我们凭什么要求别人了解自己呢。

战战兢兢地读着

许多知名作家给予这本书很高的评价,说文字细腻、行文流畅、构思巧妙等等,尤其是文字细腻和行文流畅在我看来必须是读原版才能体现出来的。我要说的是,我讨厌这本书,因为看了以后让我不舒服。这本书里的短篇够黑暗、够诡异,那些变态的人,真是令人生厌,尤其是《蝴蝶》中的那个男人,对小女孩做的事情,真是太可恶了!差点令我无法入睡。更要命的是,这位作者几乎毁灭了我对英格兰、对伦敦的美好幻想。他笔下的英格兰就是阴沉的,到处充斥了很多有怪癖的人,变态的人。目前书大概还有40%没有看,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看下去。或许为了避免影响我的睡眠,我该选择在阳光灿烂的午后,选择在人来人往的公园里看这本书。

笑声停了

我把半个脸埋到草丛里,那草地我一个小时前刚割过,可以嗅到下面荫凉的泥土气味。河沿吹来微风,半下午的太阳叮着后背,那笑声轻拍过来,仿佛一个物件,落在心里竟成别样滋味。笑声停了,只听见微风翻动我的漫画书,艾丽斯在楼上什么地方哭泣,一种夏天的滞重感在园子里弥漫。

旅途上的爱情仪式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坐着绿色的铁皮硬座,拥挤的车厢,还有让人发晕的臭。一个人抬着这本书读,好像与世界格格不入。书中的故事也不完美,少年的无尽性幻想,乱伦,自闭,谋杀。青春期所有的躁动。或许在男孩的心里更能产生共鸣吧。以我看来,那样的心理与行为是可望不可及。我们的世界总是中规中矩,哪怕片刻的罪恶想法都会被抹杀。16个小时,我看完了这本书。不是每一本书都适合阅读。

英伦范儿的《伤逝》

刚读了一篇,我就决定写点什么。我读了这本书的主打小说《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决定写点什么。好多年了,我想找一部和鲁迅的《伤逝》一样牛逼的小说,可是一直没有找到。读到四分之三的时候我以为我找到了,可是继续读下去,我发现它又偏离了。有点绝望,看来这世界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既是尖酸刻薄的疯子,又能写出温柔绝望的爱情小说。尽管《最》已经很接近了,它也是在描述青年向成年过渡时面临世界面临爱情时的失落。但是很明显,麦克尤恩不是鲁迅,没有鲁迅那么冷酷(尽管麦也以冷酷著称,但是分跟谁比,跟余华比可能算冷酷)。《伤逝》的魅力是不可比拟的,不单因为他是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还因为《伤逝》诞生的年代,那个年代所有牛逼作家都在正面描写冲破封建藩篱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在小说里毫无疑问要有一个光明的尾巴,将作家自己的荷尔蒙抒发成对自由恋爱的高尚追求。唯独鲁迅这孙子站在人性的劣根上冷笑。让自己的女主角变成肥胖琐碎的主妇,让自己的男主角变成自私无能的废物。让现实的火焰将他们标榜的“爱情”烧成死灰,同时将理想的狗埋掉。《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男主角终于通过现实的鳗鱼笼认识了世界,这算一种成熟么?女主角下班后都懒得脱下沾满腥味的尼龙雨衣。她说:我一片空白,我下了班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女主角神经质的弟弟,害怕看见姐姐和男友的裸体。他不断的骚扰他们,用偷窥来的动作嘲笑他们。他是害怕性?还是害怕失去母性(姐姐)?直到那只肥大如狗的母老鼠,“它现在知道我们在屋子里就像我们知道它躲在抽屉柜后面一样。”他们恐惧着,但他们必须合力将它打死,哪怕将有一群鼠崽儿胎死腹中。麦克尤恩的温情终于在结尾处破绽般露出,“我们把床垫抬到桌子上,在敞开的窗前躺下,面对面,像夏日伊始那样。我们有一丝轻风吹进,带来淡远如烟的秋天气息,我感到恬静,无比清澈。”麦克尤恩不是鲁迅,甚至不是卡佛,至少在这篇小说里不是,他不会将那种困扰自己的情绪刺向无辜的读者。————————————————余华在序里奇怪,为什么中国读者可以对这么牛逼的小说视而不见。我来做个蠡测:第一,这个作家还没有死,虽然他占了“外国作家”的便宜,(中国贱读者们永远觉得外国人写的比中国人好。)但是他没有死,中国人永远是盖棺定论,活着的都是二流的;第二,伊恩·麦克尤恩这个名字翻译的太复杂拗口,但凡复杂拗口的名字,中国人就懒得记。有多少人知道胡里奥·科塔萨尔?格雷厄姆·格林?斯坦尼斯拉夫.莱姆?……长没关系,要朗朗上口,比如帕斯捷尔纳克,菲茨杰拉德。第三,《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只爱陌生人》《在海瑟尔海滩上》《星期六》这些名字多少有点《读者》《心灵鸡汤》,至少不吸引文青们。你得这么取名字《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阿根廷蚂蚁》《树上的男爵》《交叉小径的花园》……我自己有两次错过麦克尤恩,第一次是拿到一张影碟叫《水泥花园》,讲的是一家人搬到英国郊区,父亲修房时猝死,母亲也随后病死了。然后兄妹四人把母亲埋在水泥里,然后开始在黑色公寓里乱伦的故事。我靠,影碟介绍写成这样,你让我怎么看?我归类时直接把它放到《滑板公园》(又译《天地无伦》)的旁边;后来就是有人送我黑色封皮的《只爱陌生人》,封皮上一个失焦的裸体摄影,这种设计让我无语。回来就扔进书堆再没碰过。幸好,幸好,再犹豫很多次之后,我还是买了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伊恩·麦克尤恩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就出版的小说集。从那以后,布克奖,惠特布莱德奖,毛姆奖,全美书评人大奖……用我们新闻媒体常用的话:拿奖拿到手软。据说诺贝尔也快了。

发光的大便

我是一个不懂文学的人, 看的书也不多, 无意中看了水木丁的评论有感, 也想闲话几句.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 激起了点王朔作品的感觉, 甚至叙述的过程和起伏都有几分相似, 可能所处的社会不同吧, 他有资本更阴暗更恶心. 但他不如王朔朴实. 有点装. 我想了又想, 此书也许是以内容取胜的吧, 可惜我不太喜欢这种内容性为主的作品, 可能它离文字太远. 话说回来, 此作者倒是有一点让人敬佩, 倘若他确有此经历, 且有勇气和能力把它表达整理, 那他本身就是游走于天才与疯子之间的奇人. 倘若非此, 未免就有点做作了. 可以拿艺术来做比方, 有政治题材的, 反对这反对那; 有阴暗题材的, 搞个私处, 大便一类. 也有简简单单的表达美的, 没有企图的, 纯粹的. 可能还有很多类型, 但什么才是离艺术本身最近的呢? 作者也不只一次的在书中提到艺术, 试问, 一泡用金子做的大便形儿艺术品摆在你的眼前, 能不吸引你,不让你反思点什么吗? 肯定会的. 但这也许并不能代表什么.

它提供的是阅读快感,不需要的是道德批判

从朋友处很偶然地得到了这本书,非常喜欢。绝不敢说读懂了它,也不知何时会再有兴趣去重读这8个故事,我甚至不敢像我读的其他小说那样为周围想读书的朋友推荐它,然而,我还是得说,不管是出于它带给我的阅读快感和某种程度上的共鸣,还是我所“臆想”的它背后所指代的“深层含义”。它,是本值得一读的书。== 性 ==性的话题是这本书为人厌恶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这么认为。而从懵懂的青春期开始,性的描述就是我最喜好的情节,没有之一。从最初把《挪威的森林》当作色情小说来读(希望某位朋友得之这个消息时不要沮丧和失望,看在我这份坦诚的份上……),到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再到后来的很多奇奇怪怪的小说,纵然依旧逃不过因情节所产生的生理波动,却已然可以剥离了性冲动的刺激去体会小说所想展现的东西。温湿、进入、硬也不再是目光游弋所在的关键词,它们曾经带来的快感已经被某国的音像制品冲得索然无味。小说中的性描写无法带来av中的感官刺激,av中的裸女呻吟也无法带来小说中思想上的阅读快感。性欲不是一切欲望的源泉,却是这世界最为平等的欲望。所谓的生而平等,正常的人在成熟之后就开始有了对于性的欲望,而一个正常的社会也以婚姻的方式约束并满足人们对于它的欲望。对金钱的占有欲、对权力的控制欲,这些欲望都附属在了人的社会属性之上,唯有性欲,写进了人的基因之中。一如《家庭制造》所描述那样,每个男孩在青春期都有着对于性的好奇和向往,它强烈到诱使很多人去做很多丧失理智的事情。它的强烈,它的执着,它的容易受挫,他的迅速退去都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其实,不仅仅是性欲,所有的欲望都是简单而纯洁的,复杂和邪恶的,是实现欲望的过程与手段罢了。朋友说——乱伦这种方式,厌恶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那是自己的妹妹啊!然而,生活中,多少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血流成河民不聊生,从暴政到奶粉,从战争到贪污。欲望未必是罪魁祸首,对于欲望的执念与不择手段,造就了那么多人间惨剧。== 题目 ==这不过是本英国作家写的短片小说集罢了,读懂它也许很难却又未必很难。书是提供阅读快感的工具,也是提供思维交流的方式,当然,这仅仅是我对于书的作用的肤浅看法。这本书用细腻的描写和看似离奇的情节提供给我了曼妙的阅读快感,让我产生了很多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我喜欢它。8个短篇,以不同的视角撰写了不同的罪恶,有谋杀有恋童有施暴者有受害人……然而对于罪恶的道德批判却绝对不是这本小说的主题。在《家庭制造》最后的标注“有着异常迫切的道德企图,具有揭示社会痼疾,探讨人类生存困境的严肃意义”,让我觉得不着头脑而且可笑。我是一个不着调的人,对着这样的故事进行这样的评价,要么是瞿丗镜太“假”,要么是我太肤浅。好在,因为这样的评论,这样的小说才能被引入,我才能有幸一读。== 其他 ==豆瓣的评论很多,书后也有张悦然等人的评论,写得想得都比我深刻,读过这本书而且感觉有趣的人可以去读读。总之,我觉得,扔掉道德批判的心,从“道德圣坛”上走回这个物欲横流的人间,才可能够有心境去喜欢这本书。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 。

我是随便翻一页 翻到哪个就看哪个故事的, 当我看完夏日里的最后的一天的时候 觉得非常的难懂 我没有明白那个结局的寓意是什么 这样写到底是要表达什么 或者说 珍妮的突然死 是臆想还是最后的事实 。 求人解答 。

些些变态,却道出就是这样的社会现象

在众多书评中,寻找关于这本是的详细解说,就像“夏日里的最后一天”的注释那样,告诉我们,哥哥和妹妹的那个乱伦的故事,只是哥哥的想象而已,那么美好。希望能在豆瓣里找到类似这样的,给每个变态的故事一个让人欣慰的理由。“蝴蝶”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在大学里听过的几个她们遇到的变态故事。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能用健康的方式,解决本是健康的生理问题呢?用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的名字“COCKER”,那么恰当的形容了这种心理变态的人。他们整个人是用阳具做成的,他们的思想只和他们自己有关,充斥着和COCK有关的那么些糜烂的东西!

看似很美

买这本书,是因为电视节目里某个80后的推荐。决定买它,是因为从名字来看,也许这本书会有些沧桑与悲壮的东西,可看下来,只能说看似很美。8个短篇故事,主要从人心里阴暗面进行剖析各个年龄段的爱情,有些篇章甚至让人有点难受,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我始终相信,人的心理都有阴暗面,关键是怎样安置。当某人把这些阴暗面一层层剥离,就像你不愿透视的自己,有点难以平息。所以,我不喜欢这本书。现在的我喜欢阳光的东西,喜欢世间一切美好。

不算读过(所以打分不算)

因为封面和书名的吸引。以及余华迂回曲折的强烈推荐的,在书店花了好长时间来读。与其说是想从中得到点什么,不如说是附庸风雅试图让自己读懂这位“大师”惊世之作。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被成为最干净最纯粹的作品以及作者驾熟就轻的天才文笔是我无法理解的。记得“蝴蝶”那种荒诞与阴暗,文中的男主人公也许需要犯罪心理学来解读。西方与东方的文学除了传统文化的差异外,视角和思维及表达方式真的天壤之别。这是写男人的一本书。有书友说初读的确难以接受,但反刍其韵味便惊觉其真实。心中又蠢蠢欲动了,因为那些溢美之词。似乎错过了太不应该了。等以后去读。

我们根本算不上是悲剧人物,充其量是个小丑

《家庭制造》我们根本算不上是悲剧人物,充其量是个小丑,在道德的条条框框里跳舞。可这束缚从何处生,有谁来定,有何企图?我们日复一日地机械性劳动,领取低到可怜的薪水来勉力生存,这时质朴的观念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它让我们把低眉折腰当成美德,进而肯定自我的懦弱、自我的碌碌无为,其实它只是想榨干我们的生命还要我们感恩戴德。

男.性.青青.秘密的读本

这是一本令人惊讶的书。作者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把读文字的深深的带入他的那种环境里,恐怕就是小说中多次以“我”第一人称来展开描写的缘故吧。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女人,估计你不会喜欢读,读着读着你会害怕会恐惧会非常期盼美好结局,结果让你失望了八次。这是一本属于男.性.青青.秘密的读本。将来生儿子或许有用。

弱者的恶

《立体几何》和《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以前看过,这次看比之前有了更多的理解。因为以前看都觉得没看懂,这次干脆放弃了,就随便看看,打发一下旅途的无聊,没打算要看懂,结果这次反而更能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虽然我早已远离了青春期的孤独、灰暗、纠结、痛苦、恐惧……但起码我知道这种情绪不是为赋新词。除了欣赏作者的写作能力,我也不认同水木丁(我还蛮喜欢她写的东西)所说,作者写得脏,作者在炫耀变态和残酷。青少年,部分成长为社会人,另外部分还只是小兽。如《蝇王》所展现的,小孩子最残忍。当他很弱小而周围的一切很冷酷的时候,当他除了情绪和欲望一无所有(没有理性、信念、希望、牵绊)的时候,他如魔鬼般行事,但并非因为他一心要成为魔鬼。无知即恶,但这恶和出于炫耀,出于傲慢,高高在上的恶不同,这是弱者的恶和动物的恶。(《辛德勒名单》里的纳粹军官、《电锯惊魂》里的杀人狂、《杀手里昂》里的变态警察这种才是傲慢的、社会的、人性的恶。)我觉得能看懂的是《蝴蝶》、《舞台上的柯克尔》、《家庭制造》和《与橱中人的对话》。在这本里最喜欢《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和《蝴蝶》,《最初的爱情》也还行。

死去活来

本书由8个故事组成。让我读得心力憔悴,死去活来。每一个故事都围绕那些生活在边缘的人物。从男孩到男人的视角去描写这个世界。开篇是余华歇斯底里的序,用尽各种赞美表达对作者文字的推崇。每一个喜欢冒险的童鞋都要读读这本书。读前请做好心理准备。

象征

首先是最先出场的弟弟阿德里安 阿德里安象征的是月经期。 西瑟尔的父亲象征着阳具。(鳗鱼) 鳗鱼笼象征的是避孕套。 老鼠象征着西瑟尔怀孕后肚子里的胎儿。 工厂下班后的红白,粉红色人流:经血。

这是一本邪恶的奇书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我决定将这本书也归为此列。当然,我必须说明的是,我想要一读再读的主要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这两篇:《家庭制造》和《蝴蝶》。在我看来,这是一本邪恶的奇书,书中百无禁忌的叙述非常细腻且精妙。然后,他们提及《裘利斯•凯撒》、《奥赛罗》、《麦克白》。我没有读过《麦克白》,我知道这个故事,所以我一带而过,说‘从另一方面来讲,在《科利奥兰纳斯》里……’导师中的一位说,‘麦克尤恩先生,我们可不可以回到《麦克白》?鄙夷的鼻哼了一声,就凭借失恋排行榜这种墨迹小说? 买了回去看了两篇后发现太TM牛逼了!比我以为的那个作家牛逼多了。不排除是因为当下快餐阅读文化导致所有书籍疯狂扭曲的编辑营销自己,所有的书籍都在腰封或者是封底甚至是封面都用上赤裸的语言来表达这本书多么具有可读性。我不否认一本书确实可以在精神领域创造这样的价值,但即便我选择忽略这样的评价标签,它们还是不断充斥着我整个读书过程。

别被封面迷惑

其实还包括译名这俩都搞得无比小清新。当然了,封面可以改,但这译名真不知道咋改才能不清新。起初我是买错了,以为是另外一作家的就是写自杀俱乐部和失恋排行榜那哥们。这本小说腰封如是说:布克诸奖没啥稀奇,诺奖只是时间问题。鄙夷的鼻哼了一声,就凭借失恋排行榜这种墨迹小说?买了回去看了两篇后发现太TM牛逼了!比我以为的那个作家牛逼多了。第一个故事是杀妻。第二个故事是操妹。 第三个故事是死姐。第四个故事是群P。 第五个故事是溺童。第六个故事是返童。 第七个故事是兽交。第八个故事是异装。 在这个时代,把这些故事总结的肤浅一些会更受欢迎。实际上能感受到的温暖比猎奇多。

当我们都很艰难时

老外行文习惯与中国人很不同,小说中几乎找不出中国人惯见的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谈不上“启承转合”,但左看右看,经过一番假设、排除、遴选、猜测...后,还是能从中理出一些脉络来。《家庭制造》中,因为对女人私处的猎奇心理,我开始觉得妹妹不那么难看。为了“放肆的面对令人生畏的露露”的虚荣心理,我打起了易骗的妹妹的主意。因为那一记耻笑,我意识到身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后来因为好奇而继续的行为,已经背离了初衷,人为什么那么容易背离初衷,背离了初衷当然草草了事。《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从老鼠的出现,到最后老鼠的消灭,引出的是我和妻子的生活,从最初的惬意变到凌乱和不适,最后以步入“生一个孩子”这样的仪式而结局。中间穿插了在时间的面前,鳗鱼计划放弃了、妻子的工作不能长久以及甚至连阿德列安也不再粘人,仿佛在说没有仪式就不成为爱情,搞再多的其他的插曲都不能予以拯救。...

毫无征兆的“变态”

“许多日子他兼职想要哭,真的哭泣。不过他没有,他点燃了一支烟。”作者常以倒叙、插叙穿插,有时开头会略显突兀,但细细品读下来却又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作者用词也相当生动(也许这更多要归功于译者),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发挥自己无尽的想象。前面看似“冗长无味”的故事却总能被作者在最后几段甚至几句简单的话语点睛。文章的结尾部分让我联想到了悬疑电影的最后黄金十分钟——把前文冗杂的线索、纷繁的人物一点点串联成一幅幅有些有肉的画面。给人以意想不到而又回味无穷的结果或是让人心头一暖。细读最后几段,会有惊喜的。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看封皮很清新;看书名很诱人;看介绍很(尤其是余华的推荐)好奇;看译者很踏实;看了第一篇《立体几何》我被吓住啦!

可笑的是我们丢弃了纯真的青春

朋友说这本书的封面很小资。的确,我也是被这坑人的封面设计给骗了。书的附录收录了几个中国作家的书评,读完有点久了,不太记得具体,只记得大为称赞说“读麦克有恩的小说,像抚摸刀尖的锋利”。我到时没读出什么抚摸刀尖的感觉,倒是认同张悦然所说的:“我把每篇小说都读了好几遍,总怕抓抓住作者想要确切的表达什么”我也抓不住。一百个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一百种所得,作者真正想要表达什么或许只有作者一人所知。对我来说,作者的文笔是一种深深的嘲笑,既嘲笑少年的无知,又讽刺着成年人世间的媚俗和肮脏。读这本书,真心不是个流畅的过程。或许是我读惯了春上村树的细腻和米兰昆德拉无微不至的深入剖析。我真的无法喜欢上麦克尤恩这种过于隐晦的表达。这是本少年也读不懂,成人也读不懂的小说。可笑的是,正因如此,我们对于将要抛弃的纯真的、或是已经抛弃了纯真的自己一无所知。

美好的故事们

爱,情,青春,年老,情谊,情欲。 性,爱,奇妙,生活,一切,人性。 看,生,痛苦,信仰,喜悦,梦想。 平凡,离奇,玄妙,神奇???????????????????????????????????????????????????????.这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人生, 我很喜欢他,伊恩-麦克犹恩

如果感觉对了

我喜欢麦克尤恩卖弄文字的方式,也可以说他卖弄他自己感觉的方式。冷静、干净,有点小狡猾,却是用心的狡猾,看似常常言不由衷。一般作家都特喜欢用语言尽量精准的去表达他的思想,而麦克尤恩不是。他描写的不是他的思想,而是他的感觉,他对于生活的感觉。那些他和我们所有人都必然要面对的不断变化的和无法改变的生活。思想和感觉不是一回子事。思想是掷地有声的固体。代表着一个作家当时笃信的真理。也许其后他会改变,但当时他们要表达的欲望有如小孩子冒着牙齿全坏掉的危险在夜里偷偷吃糖一样的执着。感觉是液体,像流动的河水,每一秒都在变。但属于当时当刻的感觉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停在时空里的一个点,独一无二。其后,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文字来描述它都不过分,只要感觉对了。思想是结果,是推论的答案。它的后面没有太多自由的空间了。而感觉让人在危险的情景里仍然很安全,麦克尤恩就是这样做的。他用清冷的文字向我们诉说他的感觉,因为感觉是主观的,所以无谓对与错,哪怕事情已经讲完,他还是在讲他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带来思想上如何的变化,他没做语言的交代。所以读完他的文章,读者常常会觉得他总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意思。因为我们读惯了一定要有个中心思想的文章,所以当有作家尽全力展现他的文字技巧让你体会用文字表达某种心理感觉的魔力时,一开始你会有些不适应。因为这种表达方式太亲密,太不客观。信仰同样思想的人适合做同事,而对于生活有同样感觉的人却是朋友和爱人。作家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孤独的,所以麦克尤恩并不想让我们去成为他的同事。而朋友和爱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麦克尤恩的作品注定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如果你没读懂,只是不适合做他的朋友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懂了,相逢何必曾相识呢……

很深刻的青年式想法

这本书,写的是青春时的种种。但更多的是在心理成熟初期的那种对爱情,对性的那种萌动。想去接触,但有迫于世俗,只能假装

青春的埋葬

常在一本书读到最后的时候,才发现已不知不觉被渗透了。这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原来和想象中不一样,是自然而诡异的,有着奇幻和惊悚的元素。八个短篇,在相通的母题下展示出迥异的面孔。每个故事的叙述,都透露着仅属于它的独特气息。每个主人公的出场,都像是一个陌生而又亲切的朋友,走近你,自然而然地,向你说起他的故事。27岁的麦克尤恩对文字的驾驭是成功的。他用一种淡然的语气,细腻而冷静地描写了一组青春期边缘的戏剧:《立体几何》是一场有计谋的荒诞;《家庭制造》是乱伦试验背后的残酷和天真;《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大河终于完成少年内心弑母的愿望,将他被抛弃的童年埋葬;《舞台上的柯克尔》仿佛在提醒我们,虚构的艺术正是通向真实的途径;《蝴蝶》有意让道德判断缺席,从人性的角度探入一件猥琐的谋杀,它竟有了那么一丝美感;《与橱中人的谈话》则将一个被限制的成长所带来的伤害,用自白的方式无奈地呈现在成人的世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青春的生命面对成熟的躁动不安,在淡漠的现实下,美好而脆弱的纯粹爱情,但愿不要消逝;《化装》又突然切换到第三人称,让人们被迫跳出这场戏成为观众,用旁观的视角解读一个男孩的懵懂和对肮脏现实的抗拒。回过头来再看这八个故事,是用文字的方式将青春期最深的悸动像标本一般钉在墙上。当我们读这些,我们都已经老了,虽然那青春时的苦恼,从未离我们远去。

这本书让我发现自己下等的境界

我们普通人看书,从来不是为了学术研究,只是为了消遣。尤其是小说,我们更图个过瘾,图个享受。所以,最通俗的评判一本小说好坏的标准在我看来,就是让你看得睡不着或让你看的睡着了为两端的一条直线。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确曾经睡着了。而且,找那么多不相干的人推荐干吗?难道不怕建立起过高的期望值把本来还不错的作品想象成崇山峻岭,因抬头仰望的角度太高而最终反而看低了它?如果完全没有这层预想,要么就是对这本书太有信心了,而这显然与本书远滞后于麦克尤恩其他作品引进时间的现实直接冲突,再要么,就纯粹是利欲熏心的商人手段。甚至,我更喜欢看书末的那些“解密”,我承认自己太过鲁钝,完全没有看懂那些个背后的隐喻和象征,并被这种自卑感一直笼罩着看完最后一个字,所以我像小学做习题时一样,对最后几页的答案充满热望。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非要拿着变态狂往自己回忆的轮廓里套?如果真有这样的过程,不应该是自发的,随着阅读自然从心里流淌出来的默契么?如果真是自然的,直觉的,为什么那些个赞颂者要花那么多篇幅一而再再而三的逐一解读呢?已经翻译为中文了,还需要再增加旁白的小说,怎么都难以洗刷失败的嫌疑。而且,我很怀疑那些个二次翻译者,不定看了多少的书评和作者自白后,才敢这么堂而皇之地公布答案,否则说完了作者站出来大喝:“你们这些中国骗子都是在胡扯,我根本就没那么想,我写的就是变态而已。”如何收场?因此,不要玩高深,不要玩文艺,那是反人道的。小说里的好,我们已经笑纳。疑似有才华的伊恩,的确写了这部不怎么优秀的作品。这不怪他,短篇小说自古就是难写的,而且随着人们对可能性的挖掘,会越来越难以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文字好么?我也只看到还不那么糟糕。同样的一本书,我得到的结论貌似在与整个世界对抗。而我,并没有一丝斗士的骄傲,有的只是沮丧。因为,出于难以遏制的从众心理,事实上我已经承认,自己的境界实在太低。无论是理解力,感悟美好的能力,还是文学修养,都低到了羞于见人的地步。但是,哪怕只有我一个下等人,请你们别再忽悠我,行吗?

不是不好 而是带有太多西方文化

这本书如果是读英文原本或者是了解多点西方文化背景的人, 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乐趣。比如像有一篇在台上做爱的小青年,英文名叫cocker,中文硬生生的叫成颗颗儿,让人匪夷所思 ,看到英文就知道意思了。还不如直接翻成鸡巴客呢

最初的爱情之后,最后的仪式之前

这是一本青春期的书,最初的爱情刚刚、尚未或从未开始,最后的仪式还很遥远,八个短篇写的就是这个期间成长和情欲,几乎都是被压抑的情欲。麦克尤恩写得如此简略而隐晦,点到即止,基本没有能够引起人欲望的字句,可每一篇都让我触动,每一个字都变成鸡皮疙瘩爬满我的皮肤,继而进驻心脏。《立体几何》玄妙幽深,读到一半就猜到了结尾,却难以厘清,只是隐隐能感觉到一些什么。《家庭制造》写得如此诚恳而仔细,把一个简单、残酷而悲哀的故事写得如此干净、悠长和不动声色,把一个充满情欲的挑逗的粉红色故事写成冰雪般的天真的纯白色。它出色,是因为麦克尤恩用一个青春期的故事写出了所有青春期的萌动与幻灭。《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让我宁静、感动、温暖又伤感,这些感觉在我心里交替出现、隐没、激荡、反复与重叠,并行不悖,我抵挡不了遐思的泛涌。我几乎是一字一句读过来的,文字有一种音韵美,像刀子,温柔而深切地刻进了我心的纹路里。《舞台上的柯克尔》读得不明不白,直觉是在表达被压制的人性。《蝴蝶》写的是一个卑怯、敏感、孤僻、怀疑的男子,他经常在破败的工厂之间沿着肮脏的运河独自散步。一天他正是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诱骗和猥亵了一个小女孩,满足他压抑已久的性欲,然后怀着空虚和羞耻将她杀害。麦克尤恩将死亡叙述得平静而从容,仿佛肮脏破败的景致足以掩盖罪孽,甚至还在结尾温和地讲解男子仍毫无羞愧地渴望融入世界,他让他捡起那块石头,好像他真的可以被世界接纳。轻描淡写他的残忍与冷漠,或许那正是作者的残忍与冷漠。《与橱中人的对话》是第二次看。一个怪异而脆弱的男孩,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成长。他希望被关起来,“希望过一种不复杂的生活”,希望永远做一个母亲怀里的婴儿。我想他不是恋母,而是对陌生疏离的世界和人群有着深深的厌恶和抵触。《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没有荒诞,没有惊骇,没有波诡云谲,没有不可思议,是集子里边最平常也最温暖的一篇。最初的爱情之后,生活陷入庸常黯淡。老鼠的死亡,烦扰他们让他们不安的事物的消弭,成为最后的仪式。最后的仪式之后,他们突然间成熟,希望的光芒开始并不突兀地明亮起来。越到后面,麦克尤恩写得越发温柔耐心。《化装》中那个十岁的男孩,想要挣脱他强势的有强烈表演欲和支配欲的姨妈的怀抱,去经历他年轻、朦胧、美好又无望的爱情。然而他还只是个孩子,不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他需要长大,可他又对成人世界感到错愕、犹疑、抗拒和不信任。看完之后,我更加意识到,重要的除了写什么,还有怎么写。两者应当同样重要。至少在麦克尤恩笔下是这样。纵观全书,都是关于惊悚、悬疑、暴力、死亡、阴暗、残忍、诡异、变态的故事,我惊讶于作者何以将它们展开得这般冷静而淡然,温和又超然,把残酷写得美好,把变态写得天真,把惊悚写得娓娓动听,把死亡写得温情脉脉。这些故事我是如此熟悉,仿佛每一个自己都经历过或者见识过。他人的人生仿佛是自己的人生,所有的人生仿佛是同一个人生,这些故事在最初的爱情之后,最后的仪式之前,在不同的人们身上反复发生着,即便不是同样的残酷和极端。看到所有人都是这样成长,经历如出一辙的困惑与痛苦,心里有一种邪恶的欣喜。我可以由他人检省自己,也可以有自身推度他人,当然,只在阅读之中。麦克尤恩笔下有我喜欢并迫切地阅读小说的全部理由。

很好看的8个小短篇

这本书不错,8个小故事,各式各样的,比想象的好看。作者很喜欢嘎巴的一下转折。这本书不去分析它的文笔,不去分析它的思想,就是要简单的读,就是要带着体验感的爽爽的读。………………………………………………………………………………

没有能力驾驭……

这么魔幻、怪异的风格,也算让我的神经一度紧绷,那些令人难以启齿的东西,居然写地这么无忧无虑……后来,就一度崩溃,本来想文艺一把,一直到看完,我都觉得心里不舒服,难以驾驭。有一段话反复念了几遍,摘抄下来,纪念这次不太舒服的阅厉。“一个夏日将尽的傍晚,河水在脚下流过,小船载着被肢解的童年记忆,漫无目的地驶向远方。天空中的余晖支离破碎,宛如被刺破的童贞。在这个隆重的仪式上,没有人哭,没有人笑,到处是一片静悄悄。仁慈的时间停下脚步,多给我们几分钟来默哀,随后,它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

污秽与纯净的一步之遥

这个假期我重新读了这本书。而在去年,每读一篇,都感到难以言喻的压抑与沉闷,像是被困在冬天灰白无力的天空,等待不会降临的、穿透绝望的光线。这个假期,我重新读了这本书,也终于明了它是再简单不过,一本从男孩子的角度讲述青春期的书。那几年还不懂男孩子的青春,不管读《挪威的森林》或是看《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每每出现手淫,都感到龌龊难当;不懂男孩子的青春,所以当后座男生们讲一些当年听起来污秽难堪的词句时,就会愤愤地把椅子移到前方去,在身后留出一大片空间,拼命想把注意力集中到习题集上,却仍有零星词句刺一般向耳膜蔓延;不懂男孩的青春,所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一边编造那些与自己有关的绯闻一边用血液写下幼稚的情书,一边在面前嘲笑你只会读书,一边在背后把你的名字用校徽上的别针刻在自己的手臂。直到慢慢的,你读了又是几本书,走了又是几条路,看了几部所谓的青春电影,男孩子们青春的面貌才慢慢剥开,虽然依旧是令人费解的、斑驳模糊的几个侧面。他们的青春大多都离不开血腥的暴力、朦胧的性幻想、对于生理反应的无从控制、偶尔恼人却让人依赖的母亲、几个小混混、读不懂的女孩子。这些碎片是拼不完的,但大多数经历着青春期的男孩子,恐怕都背负着它们过活。但那几年的我不懂,凡此种种,涉及到暴力与性,或是浓度更低的:打架与脏话、爱意与好感,都让我感到无所适从的恐慌。然而这些碎片,对于男孩子们来说,是否同样如同细薄的利刃,割着他们的身体与神经?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成年后一心想让妻子消失的男人,这大概是最初的爱情消失后,许多成年男人心中渴望的最后一道用以祭奠青春的仪式。还有更多少年,他们有的在第一次性经验后感到迷惘;有的喜欢密闭的空间,只愿回到母亲的子宫安全度日;有的一边被肌肤白皙,容颜美丽的少女吸引,一边却不得不接受心理病态、年老色衰的姨妈的控制;有的迷恋着纯真少女,却狠心把她沉入河底。最初的爱情往往不是美好,而是还没开始就已经终结的苍美。记得那几年在别人编造有关你的谣言时,一个男孩子不由分说给了传播八卦者一拳;也有人把你的名字用粉笔写在回家那条路两侧的旧砖墙上,旁边描着小小的爱心;有人喜欢拆掉你绑发辫的橡皮筋;有人会在身后默默跟踪,不知道自己早已被发现。那几年没有人知道这会招致厌恶,只是青春期的压抑无处安置,一定要用一些曲折婉转、词不达意的方式展现。每一个行为都似仪式,渴望被什么人看重,但在这些人眼中却终究像一个玩笑,一场没有来得及彩排就带着明显硬伤匆忙上映的表演。几年过去,最初的爱情埋没在日渐简陋的仪式中,男孩子们有了第一个女友,她不像白雪公主,不像灰姑娘。再过十几年,他们结婚,抚养孩子,偶尔也有让妻子永远消失的念头,啤酒肚凸显,挡不住的衰老。我们也不再是他们心中完美的姑娘,爱情即便在想象里,仍是一块空缺。但到了那时,彼此终究就都明白了:那几年的貌似污秽,其实是最无可取代的纯净。但留在手中的,只能是一堆碎片。

没有人提到的

看到好多点评,基本全是在写杀童和乱伦的,有的写了化妆。难道没有人写关于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个短篇的评论吗?我是不甚解来求解的,十分失望。不知道是大家看不上这个短篇觉得还不那么重口还是自己看不懂所以跳过?

成长的代价

当初的幼稚哪去了,被生活磨平了。当初的爱情呢?已成往事了。我们都已不是当初的我们了,想感谢那些给予我们伤痛的人,是你们教会我成长,孩提世界的冲动,我已学会好好隐藏。把它好好地埋藏在心底,带上成人世界的面具,陪你们一起演戏。或许有时,我还会小孩子气,可是已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最初的爱情,很纯洁,把它好好收藏在心底。最后的仪式,很悲痛,但只有这份悲痛才会让我们长大。

处男时代的操蛋青春——我读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这是伊恩的处女作,不过我想,把这叫做处男作更合适一些,因为里面基本都是精壮青少年充满着男性阳气的句子。这样的尺度能在中国出版,其实也不容易。可以说,我看这本书,多半是因为译者潘帕。自从那本我心头挚爱的《芒果街上的小屋》,我就对这译者感到了兴趣。不过,比起芒果街散发出的那种清甜气息,这书里的故事更令我难以琢磨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芒果街能让我回溯到我的少女时代的那种心境,当时那种无奈感,还有现在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逝去感能让我抓住自己的影子,也许只是一分一毫,但是却能在心中有一种酸涩甜蜜的共鸣。而看伊恩的小说,我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想象这些青春期小处男心中的世界,他们那种疏离感,以及冯唐式“下半身硬了又软”那种脏兮兮的孤独感。也许有人会说,干嘛我要喜欢这几个故事啊,我又不是变态。仔细看看,这八个故事的确很变态。杀妻,乱伦,兽交……所有跨过道德门槛的荒唐事都被伊恩写的抽丝剥茧,体无完肤。但是,这些个故事,却自有一番魔力,让人欲罢不能的看。我就是这帮变态的其中之一。有个故事《家庭制造》,听起来是个多温馨的家庭剧目啊。不错,是讲个十四岁男孩的故事,不过他的故事不是什么奥利佛《远大前程》式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童真,交媾,乱伦,自渎的故事。“我”十四岁的时候,在另一个男孩的教导下,抽烟,喝威士忌,手淫,鉴赏各种暴力和淫秽。“我”幻想着少女的肉体,憎恨起自己的童贞,希望自己早点跑到成人世界——一个自己渴望却又憎恨的琐碎的世界。这个混沌而孤独的少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破处春梦——哄骗自己的小妹妹上了床。这样一场包含了谎言,欺骗,羞辱,乱伦的交媾,给了我得意的资本——靠,我能提前得意洋洋的说“我操过了”,无可逆转的加入到所谓的“人类社会的高级人群”-那帮大人当中去,多讽刺的事情!《家庭制造》是我觉着最想再读一遍的小说。说实话,这些故事的风格我不喜欢,这些故事我也不钟爱,但麦克尤恩叙事的魅力在于即使你觉着它令人作呕,你也愿意把那呕吐物心甘情愿的咽下去。在《蝴蝶》里,那个男孩杀手冷静的让人心寒心酸;《立体几何》中,妻子临死前的酮体象纸花般绚烂绝美,配上当时肃穆苍凉的环境和前文无奈压抑的气氛,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冷气。还有许多,得亲自看才能体会……其他故事中的男孩也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乖孩子,他们的话语词是青春,早泄,手淫,看似不入流,但却是一个又一个伤感的故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麦克尤恩造出的剧本如此,我猜想他的少年时一定也经历过“不疯魔,不成活”的荒诞。也许只有麦克尤恩将这些带着阳具的故事描写的那么云淡风轻,让那些处男时代的青春记忆,最后,终究随着年龄的增长被瓦解的支离破碎,定格成一种回忆。然后,老男人就变成了主流作家,造福电影界,《赎罪》同名电影让凯拉奈特莉大火了一把。但他依旧牛逼烘烘不改当年,在动物园画起竖起中指的大猩猩。总之,我佩服他,能把重口味写的那么不咸不淡,向这部处男作致敬!

谁能站在无表面的平面上?

1,余华推荐的,就买来看。找了一个下午,一气读完。8个故事都还不错。说他学习综合了谁谁谁的东西,亨利米勒啊,什么的,似乎文中并没有找到。语境是他的特质,还在于探讨的东西。那些东西值得探讨,因为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或曾经想要。文章的价值就在于它探讨的价值。当然,他有丰富的语言和感受力。他对一条河的描述让人记忆犹新,他说伦敦是那条河的秘密。2,立体几何是故事交错的文本,会给写作者以启发。无表面的平面似乎是数学上的一个痴妄,却很迷人,像虫洞。家庭制造是关于小男生,让人想起西西里岛的男孩,童贞总是一个作家爱写的东西,概因这个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那蚊叮般的高潮让文章有了别样的幽默。蝴蝶,看了上面的书评,觉得有一句很适合他:脏兮兮的孤独。3,看完这书,觉得有必要读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其他书。

要怎样,才能不成人?

纯粹私人感悟,私人意象。。。。八个故事一口气读完,中间还睡了一小觉,在一个异常炎热的午后。故事写的很轻松,从中文的角度来说,翻译得行云流水。但是看到《夏天的最后一天》之后,整个人就有些沉重了。突然觉得应该写点什么。看完之后,不由得想起了另一本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我读得很早,高中,完全不懂得里面说了什么。只是今年突然很密集地想起它,想起那个“一大堆孩子在悬崖边麦田里玩耍”的片段。对比着近来的际遇,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在述说长大,述说着成人的世界。我曾渴望做一个不谙世事的小人,希望得到一个年长女性永恒的庇护。不愿意去面对她们所谓的成人的世界。觉得那些是复杂的,隐晦的,甚至是肮脏丑陋的。但在读这本书之前,我都说不清楚,我所逃避的言语中的成人世界和现实中的某些圈子,到底有什么关联——直到读完了这本书——圈子,其实就是一个成人世界,里面充满了暧昧的潜规则。顺带地,我也清楚了,为什么我总是想要保护后来遇到的小朋友们。不是希望她们长大成人,而是希望她们长大不成人。我无法准确自己是什么时候被谁捎带着卷进了成人世界,只是那段时间令充满了恶心的让人憎恨的经历。直到我终于习得了那一切,学会了她们的伎俩,伪装自己时,却无可奈何地成为了一个成人——一个轻易地掌控欲望,又无奈地被欲望征服的成人,弱智得分不清楚爱欲其实是两个字而不仅仅是一颗词的成人。我听到有人说到自己的经历,那简单却让人心痛的经历——每一个人我都以为可以长久的,谁知道那么短暂;至少上床的时候我以为他们不只是想上床而已。也听到谁谁谁说另外的人是渣滓,以年长一倍的年龄任意地践踏着小孩子的爱情和憧憬。我曾如此坚信爱情,坚信爱情中的纯粹点滴,最后,总是最初那些以爱之名的人坚定地否决了我曾以为的那些爱情的存在,又是打着爱情的旗号亵渎了纯粹的欲望。我要你,因为我爱你;我要你,但你只是我人生中众多可摆弄的玩偶中的一枚;即使如此,你不许离开我,因为我知道无论如何你是依赖我——这就是爱。混淆爱欲,这是走进孤独的成人世界中必然的,无法回头的经历。我说过我想要去守护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初的看法以及幻想,要努力将那些快要掉到悬崖下的小孩子们一把抓住,扔回去。如今,我终于知道,悬崖到底在哪里,我应该站在哪里了。

First Love, Last Rites

要是我之前没有看过别人的评论,我估计菜鸟级的我,肯定不知道那些低俗的文字背后隐藏着死亡、背叛、乱伦。。。《家庭制造》在我看来,只是小孩纸玩家家,只不过第一人称的我,这个哥哥,却是抱着好奇心,带着目的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带给我们的是希望。。想看英文版。。表示小清新的我,还是第一次看这种有点尺度的书。。感触不是很多。。

嘎然而止的飛躍想像

看此書是因偶像馮唐的推薦,說是本年最能看下去的書。八個短篇很快翻完,並非如書評講的如此美妙,也是為何每次我看書都盡量不看書評的原因,免得對一本未開啟的書有先入印象。作者在每個短篇裡營造了離奇的結構和情節,作家的功力之一就在於那無限制的想像力吧,反正文字的功力大家都差不多。每個男人的心中都有個小男孩,而Ian的小男孩靦腆/狂野/而沒長大了點。不知道嘎然而止是否為作家的慣用手法,因和Raymond Carver的小說一起看完,由此有了這個感嘆。

解读一个少年的生活史

若小说使用第一人称,就容易让人把作者和主人公混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短篇小说集共有八篇,其中六篇的主人公是“我”,难免让人盯着最后一页伊恩•麦克尤恩的肖像,试图找出一个自闭症、恋童癖、杀人犯的影子。麦克尤恩写这些小说的时候年方二十二,正是反思成长历程的时刻。而这本小说恰恰描绘了一个少年的生活史。是麦克尤恩的自传?当然不见得。起码梦想家彼得不会同意。那就让我们姑且来寻找小说中的少年,将他在这本小说集中的分身罗列如下:1、《立体几何》,“我”,年龄不详,但正处于“结婚的第六年”。2、《家庭制造》,“我”,14岁。3、《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我”,12岁。4、《舞台上的柯克尔》,“柯克尔”,年龄不详。5、《蝴蝶》,“我”,年龄不详,但属于 “应该在街头上踢球的少年”那一群。6、《与橱中人的对话》,“我”,年龄不详,但大于“21岁”。7、《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十七八岁”。8、《化装》,“亨利”,年龄不详,但应该在10-12岁。这个少年有很多母亲,但是没有父亲,即使有的话,也像西奥(《化装》)一样,“脸朝下睡着”,面目模糊不清。而他的母亲,则对他投予了过多的关注(《与橱中人的对话》)。她对待他的典型方式,就是将他置于生活舞台上,置于中心,但在她的边缘(《化装》)。他一边爱她,依恋她,一边恨她,想要逃开。他爱她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自己,但恨她不能永远保证这一切;他恨她把自己从正常社会化的道路上隔离开来,却又巴不得永远蜷缩在她的膝头。他有一个最理想化的母亲珍妮(《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最终,他杀死了她。这个少年有一些恋人,都是小女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们也就是他自己。她们是美丽而甜蜜的,通过她们,他正式成为一个大人(《家庭制造》),但他决不能承担大人们的责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他总是在疏离,在逃避,在躲藏,在挣扎,在无所事事中摆出一个绝望的姿态(《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他爱她们就像爱自己,厌恶她们就像厌恶自己,侮辱她们就像侮辱自己。最终,他必将消灭她(《立体几何》)。或许,从一开始就杀害了她(《蝴蝶》)。这是一个可悲的少年的生活史。更可悲的是,不知会有多少人从中看到自己。也就是说,那个自闭症、恋童癖、杀人犯,不仅是伊恩•麦克尤恩,也可能是你。至于作者,他就像那个舞台上的Cocker,不顾体面、不顾廉耻地假戏真做,却比那些装逼者更富有感染力。

被这本书给震到了。

第一感觉就是被这个书名给忽悠了。起先以为这是一个小清新的故事,但内容完全不对,完全震撼。现在仔细想想这个书名: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结合文章来看,也似乎也那么些味道。不知道怎么说,自己明白些吧。这本书适合反复读才能逐渐明白。

与橱中人的对话

与其说我喜欢这本书,不如说我喜欢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与橱中人的对话。其实人都是孤独的,需要被保护,只是当拥抱的温度渐渐淡去后,剩下的只有那沉默的橱柜。

我能想到的词语来描述

如果推荐,那么也是一部分人群。小邪恶、异常、性、变态——这是我看完书能想到的词语。由于自己看的小说种类有限,也不多,所以对这类小说算是头一次接触,有新鲜、有惊讶、有一点点压抑,故事绝不属于正常类型,读之前最好做好准备,当然了,也没有那么夸张的邪恶。我猜,也许有人偏爱这样的题材,有人排斥这样的类型吧。对我而言,我更看重结构而非文字,欠缺文字的敏感性。这本书整体的方式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最初的爱情

青涩 单纯最初的爱情是不是都来于感觉呢写岁的日子是很煎熬。。。我喜欢读这样的书感觉这才是我自己。 像一首歌。歌词。里有一些影子是自己的一些东西 我渴望自己有一天真的能做到静 静琴风梦里做着真实的自己或许我已经过了 最初的爱情了像最初真实的自己 没了

看的就是出其不意

一开始是被书皮上“xx xx xx联袂推荐”的噱头吸引买了下来翻开书后一口气把八个故事读完了和卡佛的感觉有些相似 不过看卡佛远没有看麦克尤恩痛快尤其是第二个故事《家庭制造》 总能在不经意的地方令我捧腹大笑麦克尤恩的幽默感实在是太有了 后面的故事有温暖如《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有阴郁如《蝴蝶》有赤裸如《舞台上的柯克尔》·· 风格不一 跨度挺大 可以看出作者正试图从各种范儿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风格且不论其中的阴郁变态能否被读者接受 麦克尤恩将各种风格运用自如的文字驾驭功底已经足够令人佩服而且他还有一种 用平常无奇的口吻带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的本事深入想想 这些看似荒诞、变态的事情放在现实中又那么自然 只是没有人像他一样 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特别的视角 去正视现实中的肮脏和丑陋

你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無限明媚的伊恩·麥克尤恩

愛上了伊恩·麥克尤恩從最初,在網上看到這本書,原本以為是一本充滿甜蜜的書,看了一個故事,開始折服于他的黑暗小說,網上只能讀到兩三個故事之後卓越買了這本書,在等書的間隙,其他書完全讀不下去,一心等著伊恩·麥克尤恩,這個吞噬心靈的傢伙之後拿到書,沒事的時候總愛看上一會書中的晦暗,書中的不堪入目,書中的另類新奇,卻從未脫離過作者的無限想像是這樣一個伊恩·麥克尤恩,喜憂參半,反對的跟贊同的歸于兩條不同的航道上,或貶低,或驚奇,驚奇于為何自己之前從未知道過這個天才呢、我不知道伊恩·麥克尤恩是什麽時候進入中國這個市場,這個社會的,我只知道,此時此刻,他,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多人批判他的陰暗,我卻無限折服于那驚異的想像力我想,伊恩·麥克尤恩的生活大體也可以用孤芳自賞來形容吧,多少會被理解為有些不入世用一個詞來形容吧,光怪陸離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城市,又怎能不需要一本光怪陸離的的書來陪襯的但是,你應該知道,光怪陸離是褒義詞

最初的锋芒毕露

首先我要说,本人真的不会写书评,不是有一点不会,是完全不会!可惜,我却又从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迷,虽然最终大学主修的不是文学,也就造成了当要掉书袋子说几个响当当的大作家的大作时,是显得多么的捉襟见肘。加上我看书挑书比较没有计划性,有时候甚至是肤浅到看看书皮是否上眼,看看内容简介是否有兴趣就买下了,从来没有想过要研究一个作家的写作技巧和发展轨迹什么的。因此,要我写书评,不如要我写影评(虽然我写影评的水平比较半吊子一些,至少还善可能写一些)。于是,当我先是被伊恩·麦克尤恩的大作《赎罪》改编的电影吸引后,才关注到这个在英国已经红了快三十年的大作家时,真是无比惭愧啊!还好意思自称自己是书迷呢!半个都不算,顶多算个臭屁的爱装样子没事儿看书消遣的小青年罢了(我又开始自嘲了,年过二十遂发现自嘲或调侃自己的一些品性,其实是最消遣的事儿)。自然, 要我就伊恩这本大名鼎鼎的处女成片作发表什么高见,或写一些非常深奥的人物小传分析,简直是要了我的命,可是我这人又天生话多,看了让我兴奋的书,又很想说话,可惜,没有人愿意听我唠叨,姑且只能这样自己写下来,全当兴奋的出口。为什么兴奋,很简单,这是一本好书,庆幸没有错过!不过那兴奋之中又夹杂着很多惭愧,惭愧看到27岁的伊恩就有如此卓越的文学才华写下那八篇在三十年前让世人惊愕,如今依旧让我惊愕的奇文啊!而快赶上27岁的自己呢,写作的能力或者说我自认为我有过的写作的天赋,正在随着岁月的流失和年龄的增长逐渐地丧失!无奈我用了过多的感叹号,去表达我现在的心情。这本处女作,再次证明了一句话——人的写作才能,是绝对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曾经以为,要写得一手好文,编得几段好故事,需要有颇多的人生阅历,看了伊恩27岁的这本成名作,这些观点就这样被全盘否定了。全然不是这样的,刚刚进入大学进修写作班的伊恩,他正处在青春期与成年期的夹缝里,尽管他的文字里可以寻到诸多文学大师的风格身影,但是他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力求寻到自己写作的声音和方向。读过这本集子的八个短篇后,回望青春期的自己,我赫然发现,那时候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对于风格样式的追求,远远甚于现在啊,那处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尴尬缝隙时期的自己,敏感、躁动的心理状态赋予了我更多的想象力。成年之后的生活世故,平淡无奇的生活,则让很多人几乎也完全丧失了幻想的能力。这成年后的生活,几乎把每一个人打磨的一模一样,就像硬币生产流水下制造出来的硬币一样,那么精确完美,却毫无个性而言,我倒是愿意作那一枚做坏来的硬币。因为,幻想正是写作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环,幻想与真实的完美构建,这正是伊恩这本处女集最美好的地方。这本集子彰显着伊恩初出茅庐时对自己写作才华肆意妄为的自信,而后的几本大作,我们不再见他的锋芒毕露,而是转为了一种更为坚实的写作技巧。如果说,要我选择是现在的伊恩,还是过去的伊恩,那我会选择过去的,我爱那个最初的锋芒毕露先锋的伊恩,或许不会是现在这个主流大作家的伊恩。比起纯粹的写作技巧,我更钟情于的是他早年的那卓尔不群的想象力。他聪明地选用自己男性的视角,去书写那些短篇故事,有处在婚姻中的中年男人,有处在青春期的男孩,他们大多非常的边缘化,处在常态生活情况下的非常态下。他们共同的标志是孤独。孤独,文学作品中人物永恒的书写心理状态,在伊恩的笔下,则不再是无病呻吟的忸怩作态,而是异常的锋利和尖锐,力图去剖开那些男孩们青春期躁动不安心理状态下的不同的孤独感,来源于对性的渴望和好奇,来源于对身份的焦虑和不确定,来源于母爱的缺失,来源于对成长的惧怕,就连那唯一一个成年的已婚男人,伊恩用非常超现实主义的方式去表现一个已婚男人的孤独感,对婚姻的厌烦,对妻子的厌倦,于是,他选择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抹杀一切的烦恼,独自活在自我打造的堡垒里。这些男性们,都有着这样的共性,他们就像用了太多的迷幻剂一样,生活在幻想与真实的夹缝间。八个短篇,伊恩用那么多的具象化却又非常隐约的人物事件和情节去隐喻这些人物的心理。以至于,你第一遍读这些故事,你或许永远也无法在第一刻就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不是过于深奥,而是你需要慢慢地去消化,然后慢慢地再进入自己的体内去对应自己,从而才能产生感同深受的效果,才能理解伊恩的这些故事所要传达的主题。这些主题,的确像是破碎的拼图一般,每一块都可以接合在一起,但是却全然不能拼凑出正确的画面。或许,就根本没有一个标准的画面,每一个人在读过这八个故事后,想必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就是好的文字能够带给我们的奇妙力量,为的是让你能够真的长时间的去回味和思考。我不会写书评,写作的能力也在逐渐丧失,但是,就算是扭捏作态,我还是依旧喜欢读书看书,并且希望能够与同好中人分享,就是万分荣幸了。

现实深处的世界

最初吸引我的,让我有兴趣阅读的,是这本书的书名,我不得不赞叹,中国的译者水平越来越高,把麦克尤恩的这部作品,命名的这么雅致。下面谈一下文本吧,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各方面都不成熟的读者,尤恩的作品让我看到一些我本来应该知晓但却不知的东西。作者以黑色幽默的笔调,阐释着现实中人们真实但却隐蔽的心理。其中的笔法夹杂着各个著名作家的创作模式,这不得不令人赞叹当时20出头的尤恩所具有的创作天赋。《立体几何》讲述的是一个习惯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由,不希望别人干涉,结婚后,即使性也不能让他感兴趣,在最后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立体几何)中所隐藏的秘密让妻子消失,即杀妻。第二篇《家庭制造》是写一个孩童对性的懵懂,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妹妹诱奸,以此称谓这是自己的成长仪式……第三篇《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是讲述“弑母,恋母”的主题。……突然觉得自己写不下去了……因为里面还有像欧美法律中常说的“恋童癖”如《蝴蝶》,《化妆》是写孩子被迫跻进成人世界,但最终还是回到了本真。说实话,第一遍把这些作品读完领会,对于我来说,还真有些吃力,因为作者运用的手法很多,所展现的视角也不一样,但是作者真实的写出了人们心理的阴暗面,它真实的存在着。我个人觉得读完这部作品真的能让人成长,尤恩是以男性的视角来写的,他让你知道了,在男性成长的不同阶段,他们脑袋里所想的是什么。当然读的时候会让你感觉到压抑……因为毕竟尤恩所说的这些主题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不是很常见。小说的虚构和艺术的真实达到了统一,也许你读完之后,会发现,原来长大就在那一瞬。

青春就是暴走的性欲和疯狂的想象

应丁同学的强烈推荐。今天中午花了两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短篇小说集看完之后,迫不及待地往宿舍赶。不知道是北京这倒春寒还是这本小说带来的刺激,让我现在还在发抖的状态。青春就是暴走的性欲,青春就是疯狂的想象,青春就是活在一个世界,门口挂着请勿打扰的猖狂。青春就是想过得乱七八糟却一定要华丽收场。虽然小说故事非常荒诞和疯狂,但是里面的情绪是那么贴合我们的青春。总是无端地躁动,总是希望身边一些熟悉繁琐的事情,无端消失或者是残忍地杀戮掉。只要这个世界能安静,只要这个世界离那些现实繁琐远一点就好。烁最爱的那篇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面有着本来纯洁的初恋,也许恋爱的事实就是这样,爱久了就会变得杂草丛生。而当男人看到自己的女人和着所有的劳动妇女走入肮脏的工厂,混入世俗的河流的时候,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女人消失了,找不到了。那就是现实吧,就是成人的世界。就是我们不可避免的未来吧。。这个故事只所以讨喜,是因为,最后两个人选择离开。面对前途未卜的生活,而不是妥协。。。那被疯狂虐杀的怀孕老鼠,显现了人的动物性质。也许在我们的灵魂中,就是不该安于平静的吧我的最爱,其实是第一篇,立体几何。喜欢这篇的原因是,我有过很多类似的感想。男人会对着已经厌恶到极点的女人,情深意切地说话。会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狂地想象,会就一个很荒诞的研究着迷,甚至会自己尝试那些疯狂。。也会在自己的想象中把自己的厌恶彻底杀死。。。因为我也一样,常常走神,常常幻想,常常伪装,常常在脑海中,把自己的厌恶的人或者事用最残忍的方法杀死。。。听上去很变态。。但是,我能做到,天天微笑,能做到。。好久没一口气看完一本短篇小说了。好多思想都没有好好体会。。。心里却止不住地哀伤。。可能,我马上要和《家庭制造》里的雷蒙德一样,“也许我有点老了,做不来这些”这才是青春最大的悲哀吧!

看不懂文章想表达什么

我是学理工科的,平时读书比较少,在豆瓣上看到这本书不错,也就买来看看,也许真的是在文学上没有天赋,或者是在这方面的培养比较薄弱,基本看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所以,如果和我一样文学素养差的人,还是不要看这本书了。

爱情 始终会来

麦克尤恩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以如此短薄篇幅,麦克尤恩却惊才遽现,征服了文坛。所录每一篇都可谓杰作,令人过目难忘。此书是阅读和了解这位天才作家的最佳切入点。

二流作家追求文学

由一帮追求文学的中国二流作家郑重推荐。王朔为什么瞧不上余华?王朔说:我们北京队出三个,曹雪芹,老舍,我,他们浙江队出三个:鲁迅,金庸,余华,三比零。哈哈,王朔太好玩了,他没拿自己比鲁迅,他只是请鲁迅去比曹雪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王朔尊重张承志,不以地域限。这说明在一定的认知范围内,王朔还是个明白人。余华是聪明人,一辈子也找不着“自己的声音”。聪明人跟明白人是有质地区别的。评论完毕,与麦克尤恩无关。

立体几何:维度是知觉的函数

他的作品精确,细腻,风趣,妖异,扰人。——转引自封底所印《时代周刊》对本书评语这本书给了我重重惊喜,可说是柳暗花明一村又一村。一开始看书名和封面,以为是一本小清新,可是看了第一篇的第一段便知道上当了。我不是文学专业,对英国文学史及现状所知甚少,对麦克尤恩的生平了解也仅限于百度,所以无背景介绍,直接就《立体几何》就文论文,只是想帮自己梳理这篇精确又诡异的小说,重温看书时候的情绪吧。《立体几何》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书的开宗第一篇,也是看完整本书之后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的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篇关于曾祖父与M先生的海上探险故事,毕竟曾祖父可是饶有兴致地收藏了一位船长的阳具,这要对海上冒险有多想往和痴迷才能做出这等疯狂之事啊;紧接着暂离曾祖父的日记,回到“我”的现实生活,我有以为这是一个不幸的婚姻琐事,“我”和梅茜这对失去了共同话题却共同生活至第六年的夫妻,二人都有偏执的爱好,或钻研自己曾祖父的故纸堆,或偏执迷信塔罗算命,而二人的生活矛盾重重,摩擦频发,夫妻生活其他的不和还能掩在冰山角下,但在性方面的不和谐是无法纹饰的;在婚姻的弦愈崩愈紧的同时,“我”发现,那个生活在自己的小宇宙、与外界真实世界唯一的桥梁只是M先生的曾祖父,他的日记中发生了令人疑惑的戏剧性变化——M陡然不再出现了。书前的我放弃了对故事主题的猜测,仿佛被文中的“我”附身一般,一心也只想找出M消失的原因。日记中M的谈话讲述了亨特的发现:无表面的平面,其证明方式是用一连串手上动作使一张纸(一个平面)消失了!接着的事情更匪夷所思,他用一连串瑜伽也难以企及的肢体动作让自己消失了。一股荒谬之感占据了我的头脑,我简直快要笑出声来。然后我进行了自省:第一,我有什么确切的理由可以迷信现有的科学?它们中的许多都可能会在不同时间后的将来被新的科学推翻。我怎么就能确信一个纸平面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一个三维世界“消失”?第二,我在看的是小说,而不是我近期看惯了的法学类书籍,任何奇异的虚构都是可以的。看书的思维不该被凯尔森、庞德等人定势住啊。接着我们从曾祖父的日记里推论出,M是被曾祖父用亨特式的方法弄消失了。“我”重现了让纸平面消失的实验,它似乎成功了。可“我”不能确信,因为“维度是知觉的函数”,它真的消失了吗?或者它仍然存在,只是我无法触摸,无法眼见,无法用知觉感知?当妻子梅茜又出现,示好求欢,而“我”一反常态地回应时,我嗅到了阴谋的刺鼻气味。阴谋为何,我认为是不言而喻的。在一片祥和甚至可说旖旎的“前戏”中,“我”借体位的话头(缜密的作者,我此刻才知前文讲曾祖父与M对于体位数目的探讨也是伏线),对妻子的肢体进行了扭曲。当妻子大喊“疼”时,读者我也大呼一声“我没猜中开头,至少猜中了结尾!”我自信满满地得出了结论:这个自闭的、妄想的、偏执的疯子,肯定误信了故纸堆里的立体几何,幻觉了自己所做的纸的试验,因而折断了自己妻子的脊椎或脖子!原来这是个埋伏重重的凶杀故事。我以为我会听到骨头脆响,伴着满床如泉涌般涌出的猩红。然而这次麦克尤恩又让我错了。没有脆响,没有鲜血,在微弱的余音——梅茜越来越遥远细微的悲号——绕耳之中,她在深蓝色的床单上——消失了。呃,友人说,这就是凶杀案,他仍是杀了自己的妻子。我却并不这么认为。就像作者前文强调过了的,曾祖父和“我”的和声:“维度是知觉的函数”。你知道,我们所能探知的这个时空是个四维的存在:空间三维,时间一维。然而这些维,都必须能被我们感知我们才称其为存在。若不能被感知,我们又怎么会架空出其存在?!那么,有可能转换某物在我们知觉中的存在,是否就改变了它对于我们而言的存在?!听上去很像被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唯心主义的调调。存在是绝对的,存在又是相对的。存在是客观的,存在也是主观的。当然,凶杀抑或消失,这并不是本文的中心内容,只是我对此颇有感触而已。本文探讨了人性、人的性、生活、婚姻,等等。很多地方想来,在奇异的撞色感中又有种宿命的感觉:M和曾祖父虽是好友,却一个是实干派,一个是空想家;梅茜和“我”虽是夫妻,却一个是浪漫者,一个是自闭儿。M和梅茜之名都以M开头,性格迥然相异,结局却殊途同归。泡在防腐液体中的船长的载满故事的阳具,曾祖父和“我”的冷淡单调,也许曾祖父和“我”都对着那收藏品发呆,幻想过这根阳具到过的地方、历过的极乐,而对自己的苍白生活厌倦至绝望。一个人的性格和经历,竟似通过几本日记传承了下来,我想到了哈波与密室中所写的那本伏地魔魂器。只是,M和梅茜消失之后,他们又怎样了呢?曾祖父和“我”又怎样了呢?一切戛然而止的留白都写满了遐想。也来首尾呼应一下:整本书看完之后,觉得时代周刊对麦克尤恩的作品的评价“精确,细腻,风趣,妖异,扰人”,大致都与我合意。只是我并不觉得真正“扰人”(猜想原文是disturbing吧),尤其是看了骆以军的《西夏旅馆》之后。后者才是真正的妖异又扰人。P.S. 看后面一些人的推文,(直接忽略掉张悦然的小清新,不是冒犯她,只是她那些文字和麦克尤恩真不般配),貌似原文在取名、遣词造句上都颇具匠心,虽然潘帕的翻译很得其精髓,但毕竟两种语言是无法飞跃的。看来有机会要找原文看。

不曾意识到的意识

以前有个电视栏目,是窥探名人家的书房。我非常想找来看看,这会是件有趣的事,仿佛探险一般。我记得有个故事,讲一个考入大学的学生不幸选择了一个沉闷无趣的学科,更不幸的是讲课的教授也是个沉闷无趣的人。他闲时在一间二手书店打工,常常要帮老板去别人家回收旧书。在一个暑假里他接到任务,要去郊区的一个人家里运批旧书回来。他去到才知道原来正是教他的那个教授去世了。在他搬书的过程,他发现有他最爱的侦探小说,也有许多园艺方面的书藉,另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古怪杂学。他从没想过那个沉闷的教授的藏书居然如此多样化,甚至也有和他有相同的趣味,他从藏书里仿佛看到他从不曾看到的教授的另一面。他知道这些书搬回二手书店后将分门别类地放到不同柜子里去,然后又被不同的人购走,最终无迹可遁。于是他和书店老板请求,要求买下教授的全部书籍,老板同意了并体谅地让他分期付清书款。教授的藏书终于完整地保存在这学生家里,而这学生终于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位教授。《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同事买的,因为她同时到手的还有另外几本小说,而恰巧加完班后的我又很想找本短篇小说来放松下脑筋,而它的封面也设计得也颇为吸引,于是我就问同事借了回去看。《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伊恩·麦克尤恩写的第一本小说集,薄薄的一本里含有八个故事。书封上热切的广告词并没有增加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但却在我完第一个故事《立体几何》后就吓住了。加完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想着睡前翻翻简短的小说可以帮助睡眠,却没想到是个惊悚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一对爱淡情驰的夫妻。丈夫终日沉迷于祖父日记的研究,并决定在达到一定成果后将会与妻子离婚。故事以丈夫的视角来写的,他一直用一种淡定的语气描述一切情况的发生,特别是实施计划前回光返照的一段描述,他的妻子满怀希望地期待重新开始新的关系时,她大约不会想到她已经被自己的丈夫想好要怎么冷静地、科学地、严谨地处理掉了。所谓温馨中的黑暗、平静中的惊骇也许就是指这个吧。短短几页纸波澜不惊,读完却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那是一种视生命为儿戏的冷漠。这本书里每一个故事我都在读完后要停顿下来许久才能继续。《夏日里最后一天》也许会显得温暖些,但同样会有脊背寒凉感。在读到中间一段发展演变平和无事时我突然眼框湿润心底里泛起阵阵寒意,我只能说我已经预见悲剧的发生,却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作者就象第一篇一样,带点无辜、带点意外、带点不着痕迹的冷酷,把它视之为过去式的物件悄然封藏、抺去。余华的这句评语我觉得也许是最恰当不过的: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里留下永久的划痕。“伦敦就在那个方向。”伦敦是一个我不想让河水知道的要紧的秘密。它流过我们家时并不知道伦敦。…………黄斑已沉入水中,我推开小船,任它一路漂去伦敦。-----------《夏日里最后一天》这是一系列成长的故事,和年龄无关。其实每个故事里都带有我们不曾意识到的意识,只是当它被无限放大时我们却认不出来,并打着寒颤鄙夷。

自以为是的青年

这个题目是说自己的,这样显得有自知之明,但并没有半点自谦的成分,实事求是而已。订立规矩是为了使一些不合常理的事物变得正常,让人容易接受,通常规矩需要一些具体的要求来定义。有些规矩众所周知,而有些规矩却并不完全的存在,或者说只有一小部分人承认并心无旁骛地遵守,就像与生俱来的天性一般,比如宗教信仰中的仪式和一些传承下来的习俗。对个人言行的善恶的判断标准在我看来也算是一种规矩。很多人尽心竭力地描述善与恶的种种表现以及两者黑白分明的界限,我是遵守这样的规矩长大的,所以自诩对善恶美丑有相当敏锐的洞察力,和正襟危坐的法官有相似的自信。对一件事物的最终审判只有两种,无罪或有罪、美或丑、善或恶。遵守规矩在判断中的益处是,通常不需要犹豫太久,只要按照经验里那些坚固的标准一一比对就可以得出自己不得不信服的结论,毕竟这是自己思考的结果,遵守规矩不过是避免了不必要的迷茫和不知所措。这些貌似跟这本书扯不上关系,但这是规规矩矩地对这本书做出一个评价的前提。在我写这篇评论之前,已经看了不少关于这本书的评论,这些评论几乎众口同声地得出来这样一个结论——这本书与青春有关,作者是个天才般的人物。我其实可以放弃前面提到的规矩站在大众的阵营里,这样既可以避免个人的主观盲目性又可以得到众多支持的回应,进而对自己的判断力更加得意,但是我不想。一本书的读者里并不缺乏那种横冲直撞目中无人的角色,这类读着永远把主观感受作为评价的第一要素,这种观点诚然值得理解,不是有人说过“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主观感受因人而异是无可厚非的,但随性所欲的评判是不是就是忠于自我感受的表现呢?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不过我认为随心所欲也是一种需要遵守规矩才能得到的结果。或许有人现在同意我的标题了,随心所欲怎么也不能算规矩吧,就像不能因为一只猫会学狗叫就称之为狗一样。我并不喜欢就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也缺乏交流的热情,所以我一开始就极其坦诚地承认了我是个自以为是的青年,有的人也许是有的人,而我只能是我,我必须也只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我自己的规矩。随心所欲并不是一种自由,因为它是有标准的,和药瓶说明书一样,一个人需要遵循遗嘱才能康复,需要摆脱那些被定义为束缚的框架才能随心所欲。现在回到对这本书的评价,我的评价是:中规中矩。它既有传统英国小说的底色,也有作者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但再也没有其他可批判和夸赞的地方,平淡无奇,就像看过秦陵兵马俑的人,除了感叹历史的气势磅礴和得到作为游客的满足感再无多余的谈资。这是一本可读也值得的读的书,可惜得到这样评价的书不在少数,我不想就书的内容再说更多,只要读过一些就会明白。读书也是有规矩的,书不是用来歌颂而是用来消遣的,能读就读,想读就读,无聊的时候试着读读,读不懂就不读,大可不必对每本都反复咀嚼,也不必要读过一本好书就赞不绝口。所有的规矩都是由某个人订立,然后不断有人前赴后继地推陈出新,更多的人才有规矩可循,不至于迷途难返,书评也有这样一种规矩,一本书的好坏并非很单纯地就可以立即得出结论,不同的读者有自己读书的规矩,不管偏颇与否,这是一个人存在的基础也是对一本书评判的前提。

所有的短篇都是精华

超赞的书!每一篇都是意犹未尽。并让我专注于短篇之写作。它更甚于长篇,因为它需要浓缩出一个人生来。

说实话我被雷到了

买这书纯粹是冲着书名和封面去的。fist love,last rite,两个形容词,两个名词,很简单,但像读Lolita那样一个音一个音地念出来,却有种说不出的压抑的味道在里面。加上之前看过赎罪的电影,感觉也不错,于是有了读它的欲望。刚开始看到这书的时候还未出版,我还小小地期待了一下,出版后马上就买了。拿到书之前,从书名去揣测书中的内容,直觉或许和婚姻有关。因为我能想到的能和爱情相关的仪式,也只有婚礼了...... 有言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自然婚礼便是爱情的终结。first love,由爱开始,last rite,由婚礼这个仪式终结,多符合逻辑啊,我都觉得这书必须要这么写了。但几篇读下来,我被雷到了,而且雷的很彻底,不是外焦里嫩,是内外全焦。书中的内容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文章的确都很压抑,但是一点都不清淡,沾沾自喜的重口味倒是很多。有恋童,有乱伦,有自闭,充满了欲望,但是没有爱情。或许是我愚钝,看完了也不明白伊恩想表达什么。让我觉得莫名其妙的还有余华冗长而混乱的序,本来就很薄的一本小册子,一篇序言就占了好多页。余华发挥了他一向擅长的说车轱辘话的特长,通篇都似乎是在强调,我文学修养很高的,怎么可能看不懂,我很懂的,只是这里面的感情太过于微妙,我也表达不出来,不好意思只能你自己去体会了。就像姜导说的,如果你看不懂,那就回去多看几遍,再看不懂,那就回家问你爸妈吧。本来打算打两颗星,但抛开内容,麦克尤恩的文笔还不错,行文流畅,“想象”丰富,有大家风范。译者的翻译也很好,还有一些贴心的小注释。印刷与封面设计也不错,挽回一些印象分,买书钱花的不是太冤枉,所以最后叹口气,给三颗星。这回是留下阴影了,不知以后还该不该再看伊恩的书

我们迷乱的青春

第一次,读罢一本书后,脑中呈现的不是一汪均匀的某种颜色的海流,而是喷薄的花开,热烈又冰凉,是青春的感觉。年少,谁没有一些个邪恶的意念,裸体的女人,肆无忌惮的交媾,同性的爱。只是因为拓上了青春的痕迹,这些迷乱的,禁忌的,肆意的幻想没有了肉体的腥臭,却充满了热烈的荷尔蒙散发的疯狂的香气。梦里的那些种种,套上戏剧的情节,再兑入平日最喜欢喝的烈酒,放进曾经看过的迷恋的作品的容器,调制出这样一本集子。刚开始,我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只是感到惊诧,感到一阵疯狂的,悲哀的,迷幻的元素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却被其深深地吸引。后来,我知道了,那些是青春的梦幻,激素分泌旺盛的体质所特有的梦。只不过我的梦在心里,伊恩的在这里。慢慢地,抽丝剥茧,褪掉那些热烈的,戏剧的,形成对青春的纠结的认同。

解剖写作学

本书八个篇章好似随时能扼住你的喉咙,虽是文字堆砌却有着加快呼吸节奏的功效,我已很久没读到能让全身不适的文字了。一个接着一个皮开肉绽,血管动态表露的故事。《立体几何》里一个又一个消失的人物铺垫出最终利用几何学说让妻子消灭的丈夫,一段残忍却有透露真实的婚姻生活。《家庭制造》里的乱伦发展,为了一探女体神秘而对妹妹下手的哥哥,幼小天真里有着成人的恶毒情欲。《夏日里的最后一天》随船而消亡的女子以及女孩,随后的故事没人能延续。《舞台上的柯克尔》里一个无法控制住身体而在舞台上进行肉欲“实战”的演员。《蝴蝶》中对儿童的猥亵案件,以及无法独立生活的《与橱中人的对话》,《化装》里两代人的怪诞情感。以本书为名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的凌乱片段,那只躲在墙壁后的老鼠,最终破裂的老鼠身体里的深紫色子宫,都那么成功地让人恶心到。残酷的八章,伊恩的眼光特别的残酷,剖开所有鲜活光亮的表面,把血淋淋的内在五官呈现人前。如果用方式来描写他的写作,那是解剖的写作学。

像梦

本来也就是梦一你和甲入了一家店 人口噪杂 门口的服务员客气的摘帽鞠躬 你扶着镂空木雕旋转梯上门 沿着地毯走廊尽头是一扇门 你们相拥而入 室内房间像是闪灵里的树林迷宫 你说出去走走 然后就没了回头路 二阳光不赖 柳絮满天就应该是春 你眯着眼镜在长椅上晒太阳 像那个在公园儿里野餐的下午 推着婴儿车的夫妇和年迈的老人 等不到要等的人 乙自己录得法语留言 一遍一遍 一遍又一遍你好像都拥有 却都失去了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感觉:主题更能净化人心!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邪恶的奇书,书中百无禁忌的叙述非常细腻且精妙。而且阅读这本的时候,我总会有这样一种想法:这本书就像是一张我最喜欢的那种摇滚专辑,因为它足够叛逆、诡异且黑暗…… 而我个人更愿意这样去解读这篇小说:对于那些陈腐的道德或意义的颠覆,能衍生出全新的、更人性化的道德和意义。 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人对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进行道德批判。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就是,进行道德批判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无数中国人最擅长做的就是这件事,但世界上最能内斗的恰恰也是中国人,道德体系最混乱的也是中国人。碰到问题多想想,想一想那些所谓的“好人”是不是伪善的,想一想那些所谓的“坏人”之所以变“坏”是因为哪些社会原因导致的,这么想着想着,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宽容了。    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最残忍、最无人性的事往往都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做出来的;而那些其言行经常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人却通常反而是这个世界上最宽容的人,另外这些人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之定义。    而伊恩•麦克尤恩的这本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某种意义上,正是一本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之定义的书。

不是我的菜

看了前两个故事,就不想看下去了,把人们偶尔潜意识里面的“邪恶”东西直白的作为某些故事的某些情节........ 也许我的层次还不够高...暂时还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一段

有的时候真的怀疑麦克是不是一个很冷血的人,这本书从头读到尾都充斥着一种冷漠的绝望。我一直期待着有一点点温暖的光亮,但是它就这样让你到达了冰点。很喜欢那篇恋童的短篇,变态的老女人,可怜可悲的同时我也看到的是,我们都曾经活在自己的想象里,无力面对冰冷的现实。编织的梦,也总有一天会因为另一主角的退出而破灭。

麦克尤恩:画梦天才和黑色魔法师

英国大作家麦克尤恩的成名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出来了。漂亮的蓝绿色小书摆在眼前。忘了是哪一年,在长安的酒店里,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传说中的《立体几何》。此前,做了几年编辑的我已经不看小说了,职业化的厌倦吧。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我在外地无事可做,只有看了。原版的英文有点难,速度很慢,但最终读完时,这种语言的间离又增加了惊艳感:这才叫小说啊,太有意思了!我不是一个贪婪的读者,即便尝试过觉得好看的书,也喜欢留着慢慢享用。剩下的七个故事,几个月才啃完。有时候读懂一本书的过程,远比我们想象得要长,合上书页并不代表阅读过程的终结。后面还有一个漫长的回味反刍揣摩联想的阶段。读完这本书,最初的感觉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带来的震撼:绝妙的构思,狂野的想象力,吓人一跳的情节,控制完美的叙述,等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你会发现,潜藏在这些神奇炫目的幻象后面的本来的东西,那是作品真正要表现的,是力量所在。《立体几何》的故事被很多人形容为“神奇,绝妙,过目难忘”。我和梅西貌似是一对经历“N年之痒”的夫妻。琐事堆积,冲突升级,我的欲望被阉割,被闲置,一条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的鸡巴成了恰当的象征。梅西不堪冷落,砸碎了那个象征物,我心怀怨愤,使出从曾祖父日记中学到的“无表面平面”神秘几何折叠法,假意哄她做爱,把她折叠起来,从此消失了。每个人在烦躁时,都会有冒出这种念头:某人要能马上消失就好了!麦克尤恩略施小计,通过情节机关,把这种情绪轻轻一推,让它滑进了现实。话音未落,梦已成真,每个读者在这里都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奇迹,不那么令人愉快,却足够令人惊奇,一瞬间那种烦躁情绪似乎具有了某种形状。如果我们每个不可能的小小愿望,每种不着边际莫名的忧惧,都变成了现实,会怎么样?麦克尤恩的每个故事,都在重复这种针对心理幽暗地带的神奇魔法,或者说一种未来高科技实验:在某个物体的某次运动中,让重力或者摩擦阻力突然消失为零会怎样?在这种实验里,我们能看到只在一种单纯作用力下不受干扰的运动轨迹,纯粹的潜意识欲望的轨迹。《家庭制造》里,十四岁的少年我,非常渴望了解异性,掌握进入成人世界的诀窍。他可以用钱去观瞻一个妓女,但却害怕在同龄人面前显露无知。于是,他陪妹妹玩起了过家家,并把她哄上了床……现实生活中,这几乎是不可操作的,但麦克尤恩狂野的想象力为我们抹去了这其中的现实阻力,哥哥成功地在妹妹那里获取了进入成人世界的初体验。摩擦力的突然消失,成就了一个让我们震惊的故事,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个青春期男孩对于朦胧性事的好奇心可以强烈到什么程度。《蝴蝶》里的男青年独自生活,渴望融入人群,但因天生异相而被排斥,一次,为泄一时之欲,在河边害死了一个邻居小女孩。这个故事被普遍认为是关于恋童癖和谋杀的故事,但其实共生于每个男人心中的孤独感和欲望才是故事的双焦,其余的都被模糊化了:欲望的对象是一个几乎不能称之为异性的幼小女孩,宣泄的动作也只是让女孩的手轻拂过他的体尖,而谋杀,也太过轻易,他只是轻轻地将奔跑途中跌晕的女孩滑进河水中。与这些弱化相对应的是,故事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他孤独生活的细节,而河边之旅的压抑景象和呼啸而过的列车,烘托出孤独与欲望的混合物的烈度。虽然说起来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可怕事件,但我们的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却是,流水般的叙述节奏带出他心中不绝如缕的惘然忧伤,如蝴蝶般飘渺,不可捉摸。《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是初读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小说的结尾,翻船事故后,暮色四合,小男孩在黑黢黢的水里一个人孤独地游回岸边,任小船向远处漂去。那种突如其来的失落和巨大的惶恐,仿佛一个梦境,虽然你知道那不是梦,也不是现实,但那种感觉却被表现传递得那么完整和清晰。后来发现很多人都有同感。一个朋友提起这本书,就说,那个有游泳的故事的……麦克尤恩在后来的访谈中表示,这个故事写的其实是他十一岁时离开母亲独自回英国念书时的心情。麦克尤恩说到自己这本处女作时,说“它们像梦境一样倒影了我的生存”。 通过对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移位置换,麦克尤恩的故事像梦境一样拓印了现实,这一点上,他是和博尔赫斯一样的画梦天才。同时,目光专注于“人性中陌生而古怪的地下层”的他,喜欢打磨幽暗题材,笔触轻盈而精准,对于文坛黑色魔法师的称号也当之无愧。而令他一举成名的八个短篇,承载了八个黑色魔法奇迹和八个冷峻而离奇的梦境,无疑将成为每个文学读者的阅读艳遇。(媒体要求几小时内完成的,高压作业,只分析了三个故事,有时间认真写,把其余的也分析了)

看似边缘的非边缘故事

这几天一直在构思要怎么写下看完这本书的感受,临睡前,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八个故事看得我很是纠结,总觉得自己看的不是什么故事,而是有些“变态”的人生阶段。第一个杀妻的故事。生活很无聊,成人的生活更无聊。而怎么把无聊的生活过得有意思,是我们很多人都追求的目标。要过得有意思,第一步就是不能逃避。任何问题,一旦逃避,接踵而至的只能是更大的隐患,绝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二个乱伦的故事。已经无力评论了。其实,这故事背后说的就是一个男孩变成男人的心路历程。第三个故事,其实说的是“我”对新学期的恐惧以及对旧时光的告别。未来很迷茫,在不敢迈出去第一步的时候,出现极端行为也属正常反应。第四个是关于假戏真做的故事。假作真时真亦假嘛。第五个故事给我感受太深刻。关于美好与丑陋,关于善良与邪恶,关于变态与正常。小姑娘无疑是漂亮的、青春的、积极的、美好的、善良的,因为天真善良,所以轻易相信“我”的谎言,跟着“我”穿过隧道,走到运河边,最后再也走不出运河。读完总会想到看过的破案剧。然后发现问题:为什么“我”会游离于其他人?所有社会边缘人士都可能是定时炸弹。(这是看各种影视剧、小说得出来的结论。)第六个故事,再一次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第七个故事,其实说的应该是年轻人对爱情的认识。十几岁的爱情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因为喜欢、因为爱才去找那个人,可能是为了某些悸动,也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什么。如果抛去故事里的狂躁弟弟和大老鼠,这个故事就没啥可看的了。大老鼠是这个故事里的出彩点,狂躁弟弟也是。因为光有爱情不够,所以故事里要掺杂一些琐事,比如女主的家庭情况,男主去捞鳗鱼的一系列,还有他们听到的悉悉索索的声音。最后,老鼠有了孩子,他们在打死老鼠之后举行的简单葬礼后放生鳗鱼,最后一句可不可以理解为女主也有了孩子呢?正是有了孩子,所以才会有葬礼,才会放生,才会醒悟。正是有了孩子,有了希望,所以才想要开始打扫房间,重新干干净净地生活。告别过去,迎接更好的未来。爱情,应该是让一个人变得更好,让两个人变得和谐与美好。第八个故事,不健康的姨母对待侄子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心理阴影啊,异装癖啊!抛开这一层,其实就是成人对孩子的掌控,孩子没有话语权,连反抗都不能。你看,亨利说他不要换女装时,敏娜开始用同情的泪水“迷惑”。这多么像家长的那句“我这都是为你好!”写的不好。是因为我困了,我要睡觉。——————————————————3.9日补充——————————————————你看,这几个故事里面都有大部分人的痕迹。每个人都有无聊的时候,怎么去打发无聊,一部分选择极端行为(比如挑衅、滋事,甚至犯罪),一部分人选择让自己忙碌(或工作或游戏或旅行或其他),一部分选择无聊,然后后两部分人的选择相对来说危害小一些(对外),而第一部分的极端行为则很容易造成动乱、事故等。且不说每个人要做多么伟大的人,至少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是少干。每个人都有对未来迷茫的时候,很多人迷茫的时候会烦躁、郁闷、看谁都不顺眼、觉得世界都对不起自己,如果这个时候不给自己找点事儿做,继续下一个阶段会演变成心理疾病,进而变成一个病态的人。与迷茫一同到来的会有恐惧,迎难而上很难,但努力做到不随波逐流也是在“最近发展区”之内的。很多时候,人们会告诉你,没有进步便是退步,但在迷茫上,不往前走是允许的,因为很多时候方向要比行动更具有意义。家庭教养方式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你看那个“橱柜中的人”,当家长处处管制的时候,错过放手的最佳时期之后,孩子畸形发展。(艾玛,真是被职业限制思维,看完故事想到的就是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T-T)所以,不要觉得这本书很另类,作者只不过是用重口味的故事将每个人心理的某一部分阴影最大化,故事里看似边缘的人物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其特征,只是显现的程度略有不同而已。一家之言,如有雷同,绝不可能(os:也可能是心有灵犀嘛~)。

最初的重口味 最后的重口味

这本书没看完之前不能随意横行在某一个书桌上,看完了也必须放在书架最隐蔽的位置。因为很多家母的思想还未跟上时代的开放性。没准翻到49页,那种赤裸裸的描写:“我知道要插到哪里。”说着她躺回到床上,两腿叉开……她还以为你是在看黄书!1.这本书一共有199页,八篇短篇小说构成,但是你会惊奇的发现不是伊恩的作家也占了很多页。有代序的余华,到收尾还有毛尖,再到张悦然,最后才是真正收尾者”btr“。出版社大概是怕书太薄了,才拉来一帮人搪塞?2.语言的力量巨大,能够颠倒是非,无中生有。50页备注:”具有揭示社会痼疾。探讨人生生存困境的严肃意义。“仿佛又看到了以前语文课本那些正面力量。这太能够扯了。没准人家作者就写自己爱写的,管什么严肃意义。还是他看到有个人这么赞美他的小说,心里这么得意地想: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那成,就照他的意思去办。但我具体也没有对本书作者加以研究。我只是想说,很多评论家都是能想出连自己作者都想不到的意淫产物。3.译者功不可没。阅读时就好像是一个活跃的人在给你讲故事。不同于有些名著翻译的死板。

我在炎热的河流里想念一条鱼

写小说,故事必须成竹在胸,有谋划,有布局,方能下笔如有神。常梦见回到高中,场景一般是在复习或者考试。一个女孩,坐在旁边,依靠着我。我能感受到她的柔软的乳房,隔着层单薄的白色衬衣贴着我的胳膊。老师面容模糊,像高三的语文老师,所有同学都很陌生,他们很正常地忙着自己的事。在梦里,我的内心饱受情欲的煎熬,灵台又彷佛一点清明,看透了未来是无望的,所以又感到无比绝望!那个女孩很漂亮,但我无法很准确地描绘她的长相,只是感到莫名欢喜,和她坐在一起感到快乐。梦醒来之后,坐在床上,我感到悲哀而痛苦。我已经无法回到过去,找一个合适的女孩,谈一场无怨无悔的恋爱。所以我会钟爱那些校园爱情故事,钟爱简单、平淡、细腻的故事。所以做了这些算不上甜美,也谈不上噩梦的梦。

几何图形

嗯~~~怎么说好,从拿到这本书开始到今天已经很久了,期间看了东野的几本书,无所事事的混了几天生活。看到那么多人推荐才又勉强拿起来强迫自己读下去。这应该已经偏离了读书的本意。上一次大概是读到他父亲买了那个什么船长的身体的某个部分做收藏。这一次终于在作者略带神经质的臆想和推测中读完了第一篇。大概叫几何图形吧。很抱歉记不清了。在书中叙述那个教授掩饰肢体图形的过程时,我迷迷糊糊的,大晚上,真困。我以为我脑子有问题了,眼睛花了。看得不认真不仔细,又回头重读,结果……真消失了?起初我看到作者的手臂在动,难道试图逃离这无聊的人生,原离聒噪的妻子,远离让人厌烦的一切。后来我以为作者真的醍醐灌顶了,开始对妻子微笑了,开始温柔了。。。啊,我想我是太困了,是神志不清才会以为一个男人会做出什么回心转意,自我检讨的事情呢。一切不过是因为瞬间想到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结局,一瞬间而已,对自己的爱强大到这样的地步。那绝不仅仅的好奇一个实验。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无辜。一切都没有发生,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麦克尤恩的最初的仪式

贝布拖/文作为伊恩·麦克尤恩的第一部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收入了他的八篇短篇小说。如果这是第一本你读到他写的书,你挺走运。因为看过这部集子,方才能明白日后他创作的大长篇小长篇。麦克尤恩像一条不断洄游的鳟鱼,多少年来,他都在重复着自己最初的某些主题。很多评论家认为麦克尤恩在这部集子里涉及的主题有限,这当然不完全正确。总体来说,这部集子的主题都与青少年、孩子以及年轻人有关。在《家庭制造》这个故事里,年轻的孩子处处希望胜过雷蒙德,他竟然希望通过与妹妹玩“爸爸妈妈过家家”来完成自己的成人礼。《夏日里的最后一天》的讲述者是一个12岁的男孩,他目睹了亲人的死,体会到死亡和失去。《与橱中人的对话》说的是一个被固执的不正常母亲关到17岁的孩子的心理创伤故事。《化装》的主题与前者类似,男孩儿被他的阿姨强制拖入自己的幻想世界。阿姨逼迫男孩和她一起玩换装游戏的场面描写惊心动魄。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的叙述者处在成人期的边缘。他和他那位安静而谨慎的女朋友的关系停滞不前,直到他们弄死了一只怀孕的母老鼠,彼此间仿佛重燃火花。《蝴蝶》也和一个孩子有关,但是故事的中心是那个郁郁寡欢,虐杀了孩子的成年男人。《舞台上的柯克尔》以成年人为主角,写的是一对男女在一次性爱的排练中,当真在舞台上亲热起来。《立体几何》最后以丈夫在情感和肉体上毁掉了妻子做结。在接受采访时,麦克尤恩就说过自己对青春期的迷恋,之所以,是因为他认为青少年与童年关联很紧密,而且青少年会持续地被最初的一些事情而激怒。这一点也暗示了麦克尤恩短篇小说的中心议题——作者试图在讲述最初的故事。如果这个“最初”在《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含混不清,那么它存在于《家庭制造》中叙事者第一次的性经验过程中;存在于《蝴蝶》的叙事者第一次的性经验中;也存在于《伪装》的童年友谊里。《夏日里的最后一天》的主题是主人公更为深层次的原初概念,它关乎人类的悲伤与失落。在这部薄薄的小册子里,只有《立体几何》、《舞台上的柯克尔》、和《与橱中人的对话》这三个故事与青春期无关。在有些评论家看来,麦克尤恩笔下男性主人公最初总是有对女性有虐待的行为,而这一点在他日后的小说《只爱陌生人》、《黑狗》、《无辜者》和《赎罪》可以找到更多的印证。何止这个主题,关于青春、成长、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又何尝不是在他日后的作品中找到诸多印证呢?纵观麦克尤恩的创作,他用一次次的回溯行为延伸了自己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里的不同小故事。那些有关青春和成长之痛以及模糊不清的冲动意识在一次次加长版的书写中被丰富、被完善,某种潜藏的意识也臻于成熟,就像是一个最初只有骨架的人,渐渐有了血肉和灵魂。而那些年少时犯下过错的愧疚也在自我的一次次写作中获得原谅。前不久,麦克尤恩的最新小说《阳光》出版,这是一个讲述全球变暖的故事,是麦克尤恩首次涉及公共领域的主题。这一次,我们应该把这部小说看做是麦克尤恩写作仪式上的小小放肆?还是从话题的公共性而言,这也算是一次人类庄重的仪式?2010年5月1日《新京报·书评增刊》

一语成畿……这只是处男的幻想!

老实说,如果不看推介。手里这本《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可能并不突凸,也许会被吸引,也许会被折服,但不太可能会像余华那般努力的拧巴:“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刀刃,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恰是,我一向“厌烦”的毛尖小姐一语中的,道出了这本书的真谛:“温柔也好,恐怖也好,可以和所有人的处男时代对话。”嗨!处男时代,要是不刻意重复这个词,真可能忽略了它的神奇跟鬼魅。你想,哪一个成长中的男孩,不是一边打量着楚楚动人的女孩,一边又幻想着衣服包裹下的幼嫩身躯,还有“幽暗中,散发出的奶香和小兽的味道?”当然了,双眼盯着黑板,看着密密麻麻的数学符号和英文单词,他们也难免走神、冥想:数字构建的方程有没有可能重述我们的世界呢?哦!还记得昨夜藏在被窝里翻阅的春宫图,有没有可能用数学证实“xingjiao姿势不可能大于素数17呢?”课堂里正襟危坐的小孩,正常的生活可能“老在书堆里爬来爬去,就像苍蝇一样叮在一坨屎上。”可是,到了深夜,尤其是没有大人的时候,他们可不可能,也让“弟弟”出来透透气?让他也学着触摸其他,至少“所有分子,在漫长的黑夜里都熟悉自己摸索的双手。”胆子再大一些的坏孩子,可能已不满足自学的模式,如果看见心爱的姑娘,或者欲求冲动的女孩,他们满脑子可能更有兴趣去揣测,去专研:“那不可言传之物,那秘密中的秘密核心,那肉欲的圣杯,漂亮的私处。”只可惜,想是想,做事做。恰逢其时,可能忙前忙后还是不得其法。最后还是靠着女孩一句提醒:“我知道要插到哪里。”男孩,才可能最终:“自豪地以男人的姿势躺在那里;自豪地提前说‘我cao过了’;以及,自豪地感觉自己业已无可逆转地加入了人类社会的高级人群中。”觉得这一切令人窒息、恶心、难耐吗?好吧,那就禁锢性欲,禁止未成年少年接触女性!如果,男孩的成长无可避免地会有一位女人出现,那么就把这世上最胖、最丑、最不可诱发性欲的女人派送给他!从此之后,看他还有什么遐想,还有什么梦幻。只是,如果这位男孩闲极无聊时,翻了翻弗洛伊德的著作,说不定就这位老了、死了的男人也能诱发起隐藏在心里的xingyu,于是乎,他幻想着:“现在看到岸上有个地方,很久以前认识的。那里有一小片沙滩和一方草岸,草岸边有一个码头。黄斑已沉入水中,我推开小船,任它一路漂去……”好吧,我当然不会忘掉我们的世界还有一群强硬官爷,拿着皮鞭命令着普罗:你不许这样!你只能这样!如果期盼他们加入禁欲的人群,比方说厉声地对着裸露的人们讲:“如果给我见到boqi,就滚蛋!”人们,就会害怕?就会狰狞地克制自己的欲求吗?我真喜欢在舞台上不听使唤,然后真操上了的柯克尔:事后“背手而立,黏湿的JB怒挺着,然后微微抽搐着自动缩回去了”;临走,也不忘说句“我们一定会的,克里菲先生,谢谢你”诚心感觉克里菲给了他这回艳遇。不!应该说是“干”遇!嗨!关于处男时代的幻想、冲动还有许多,像是这本书里还叙述的引诱、强迫;依赖、天真;甚至“把掌心按在女人的温暖的肚子上”感受可能的生命延续。《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诸位评论家都说有卡夫卡、弗洛伊德、托马斯曼云云的影子,这说的对,又好像不对。至少没有直面书名的意义以及作品本身的内容。我浅薄地以为,这部处男时代的短篇合集可以看作是处男们未进“操”行,开始时对爱情的遐想,才有“最初的爱情”这极富浪漫的前半句,而后半段略显伤感甚至悲观的“最后的仪式”呢?可能经历了,才晓得它们并没有想象的那般神奇。至多,宣告自己:已经操过了!为什么,于此?接着慢慢思考吧!此处,不赘言。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与成名作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与成名作。全书由八个短篇组成,分别从八个位于童年、青春期和青年等不同阶段的男性视角出发,以意识和潜意识交............................

家庭制造:伊恩•麦克尤恩

“三位导师坐了下来,开始和我聊‘悲剧’。他们问我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看法,这个我能应付。然后,他们提及《裘利斯•凯撒》、《奥赛罗》、《麦克白》。我没有读过《麦克白》,我知道这个故事,所以我一带而过,说‘从另一方面来讲,在《科利奥兰纳斯》里……’导师中的一位说,‘麦克尤恩先生,我们可不可以回到《麦克白》?’嗯,我开始如坐针毡。另一位问我:‘麦克尤恩先生,你读过《麦克白》吗?’我答:没有。我被这个彻底弄懵了,拒绝回答下面的问题,感受到莫大的耻辱。”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没有读过《麦克白》的麦克尤恩,就是那个伊恩•麦克尤恩,英文写作Ian McEwan,当代英国最为炙手可热的作家。只要这个名字印在封面上,至少可以保障200万的销量,长篇小说《星期六》(Saturday,2005)面世的时候,伦敦地铁里几乎人手一册,记者笑称,就像地铁车票一样通行。迄今为止,他业已拿下“布克奖”等十余个文学奖项,他的忠实读者们认为,诺贝尔奖对于他亦是伸手可及。有记者抓拍到英国保守党党魁在读《切尔西海滩上》(On Chesil Beach,2007),《赎罪》(Atonement,2001)名列《时代》周刊的“百部伟大经典”。在学术界,至少有5篇博士论文和十数部研究专著出版,2008年他获得了伦敦大学学院(UCL)的荣誉博士学位,最有趣的是,1999年他还赢得了“莎士比亚奖”,可是,千真万确,在青年时代他没有读过《麦克白》。那时他17岁,穷,羞涩,囊中也羞涩,在英国社会势利的分层制度中身处底层。他读了不少阿加莎•克里斯蒂、格雷厄姆•格林、艾瑞斯•默多克。因为有志于文学,寄希望于得到剑桥大学的奖学金,他参加了这场面试,未料在《麦克白》上跌了跟头,羞愤莫名。塞翁失马,虽未能跻身“红砖大学”(red-brick universities),也顺势避免了抱残守缺的精英文化的傲慢。在伦敦闲了一年之后(偶尔当当临时的垃圾清运工),1967年麦克尤恩进入苏塞克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ussex,),主修英语和法语。这所新兴大学是英国六七十年代面向平民子弟的“平板玻璃大学”(plate-glass universities)的代表。“玻璃”虽然没有“红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是大刀阔斧锐意图新。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麦克尤恩发展了两项爱好:读弗洛伊德,写小说,在1970年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后,恰逢东英吉利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课程改革,著名批评家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开设了首期“创造性写作课程”(creative writing course),学生无需提交毕业论文,只要交上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合格者即可戴上硕士帽。这简直是量身度造的绝佳机会,麦克尤恩即刻报名,并于1971年获得文学创作硕士学位。虽然相对于他成名后的多个荣誉学位来说,这卷小纸片不算什么,但是在随后的几年里,它代表着可以在高校教外国人学英语的纸饭碗。这些用来缝制硕士学位帽的早期作品,麦克尤恩坦言,是“焦虑症”的产物。21岁,他写得不少,读得更多,卡夫卡、托马斯•曼、战后美国小说。像每一个心高气傲的文学青年一样,“寻找自己的声音和题材”,乃是刻不容缓之事。“我写各种短篇,就像试穿不同的衣服一样……我不记得每篇故事的渊源,但我肯定巡视了别人的领地,夹带回来一点什么,籍此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东西”。从宽容处理解,按照朱丽叶•克里斯蒂娃的“文本互文性”理论,“每个文本的外观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所以“文本百衲衣”本是文学常态,不必过虑。而在麦克尤恩这里,“影响的焦虑”是压力也是动力,认真勤奋的他把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情节,用脑筋石磨、用脑汁水洗。如此打磨出来的作品,依稀有大师经典的吉光片羽,但是从取材、构思、视角和遣词造句方面,已经凸显了个人风格,这个风格,按照多年后约翰•厄普代克的归纳,“短小、精巧、阴郁”。麦克尤恩24岁那年,颇具影响的杂志《美国评论》刊登了其中的一篇,这是一个名叫《伪装》(Disguises)的短篇小说,写一名年老色衰的女演员收养了自己的外甥孤儿,给他穿女性化的服装,二人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当期杂志的招贴异常醒目,耀眼的粉红色,招贴上,“伊恩•麦克尤恩”赫然与“苏姗•桑塔格”、“菲利普•罗思”并列,对于一个新秀来说,非同寻常。1975年,他的“硕士毕业论文”终于在英美两地同时出版了,这就是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First Love, Last Rites)。封面以黑白二色版画为主体,上有裸女、鲜花和一只大老鼠,与麦氏风格颇为贴合。书很薄,只有8个短篇,175页,但是它所激起的反响却是空前的,《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新政治家》、《大西洋月刊》、《旁观者》、《泰晤士报》等重要媒体皆有评论,并在1976年勇夺“毛姆奖”(Somerset Maugham Award)。对于这部处女作,欣赏者赞许麦克尤恩那让人眼花缭乱的叙事能力,把他视为贝克特和卡夫卡的文学继承人。好事者关心的是“人性阴暗面”、“道德禁忌区”和“题材敏感带”。青少年读者们入迷于那血腥加荷尔蒙的气息,感受到反社会运动的时代脉动。当然,也有反对者出现,认为麦克尤恩是故意“以文惊世”。现在,麦克尤恩的官网上有79篇访谈,在应对研究者和记者之际,他发展出多种多样的说辞。当被问到为什么题材那么阴暗时,有一次他说:“看看今天的报纸头版,我们麻烦多多,而文学是天生要反映这麻烦的。任何对人的状况的研究都将把你带到某个阴暗的地方。”又有一次,也许是说漏了嘴,他直言不讳:“那是一个男青年坚持要引起关注”。男青年麦克尤恩,像现在一样瘦长。脸是如此,身材是如此,眼睛也是如此。整个看起来,有点像阿富汗牧羊犬,瘦削,羞涩,机敏。小杰克•斯莱(Jack Slay, Jr.),第一个以麦克尤恩为研究对象编制出博士论文的研究者说:“他实在是个相貌平平的家伙,真的,尤其对于一个写出那样作品的人来说。”如果你现在要找正版的清晰的麦克尤恩的照片,可以上他的官方网站,随意下载。也就是那张出现在无数版本上的标准照,黑白的,眉头微蹙、嘴角微扬、斑白头发已显稀疏,唯有双目在眼镜片后闪着睿智的光。的确,与他的小说相比,他的样子太过端庄儒雅。聊可告慰文学青年们的是,刚出道时的麦克尤恩不是英伦绅士范儿,而是留着披肩发做嬉皮士的打扮。朋友爆料说他有不少阿富汗式样的行头,还有吉普赛风格的珠串。据说他拿到处女作的稿费之后,马上与两个朋友一起,买了一辆二手大巴,一路开到阿富汗。在1976年的一页日记里,他如此记述沸腾的生活:“我们吃致幻蘑菇,服可卡因,在电击一样冷的水里裸泳,洗桑拿,玩排球,喝红酒,并且谈论吉米•卡特和埃兹拉•庞德。”同一时期,他还陷入了恋爱,对方叫佩妮•艾伦(Penny Allen),是两个女孩儿的母亲、女权主义者、占星术士、新世纪教教徒,她甚至教过一门课,叫“冥想、治疗、占星术和创造力”。简而言之,那时的麦克尤恩,从头到脚是反主流社会运动中的一员,非常波西米亚。 正因为如此,麦克尤恩对中产阶级和小布尔乔亚不感兴趣,他将注意力放到底层,社会的底层和人性的底层。他说:“我不想去描写什么人如何积聚和丢失财富,我感兴趣的是人性中陌生而古怪的地下层。”约翰•伦纳德(John Leonard)说:麦克尤恩的“脑袋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值得一访,但要我长住我可不干。那里漆黑一片,弥漫着乙醚的气味。弗洛伊德吊在房梁的钩子上,床脚箱里装满骷髅,蝎子满地横行,蝙蝠四处乱撞。所有的性交均以失败告终……”麦克尤恩的好友、同为作家的詹姆斯•芬顿(James Fenton)也回忆说,“如果你年轻,读一本书,爱上书中女孩,但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快乐,估计你所读的是麦克尤恩。”所言不差,看麦克尤恩的第一眼,看到的永远是性,而且是“变态的性”、“不能实现的性”、“没有得到满足的性”,乌漆麻黑到令人绝望。《立体几何》(Solid Geometry)这样开始:“1875年在梅尔顿•莫布雷举办的‘异趣珍宝’拍卖会上,我的曾祖父在他的朋友M陪同下,拍得了尼科尔斯船长的阳具,这位船长1873年死于马贩巷监狱。它被盛在一樽十二英寸高的玻璃瓶里,按我曾祖父于当晚日记中所记述,‘保存精美’”。——真是不露声色而又超震的开场。《立体几何》是一个结构奇巧的故事,有一股博尔赫斯的气味。小说中的“我”是个书呆子,有些自闭症状,喜欢爬梳资料,正在整理曾祖父的45卷性爱与数学日记。妻子梅茜受到“我”冷落,一直希望获得“我”的注意和关爱。讽刺的是,“我”天天在纸上整理“做爱的姿势”,还把泡有船长阳具的福尔马林瓶当作重要室内摆设,但是对性事已经毫无欲念,还把妻子的求爱视为骚扰。最后,“我”用从曾祖父日记中学到的立体几何拓扑“魔术”,在床上将妻子折叠“变”没了。“‘怎么回事?’深蓝色床单上只剩下她追问的回声”。《家庭制造》(Homemade)曾引起广泛争议。“我”是一个14岁的性早熟的男孩,迫切希望进入成人世界。从坏朋友、街边小贩和咖啡馆那里,“我”已经偷学到了大量似是而非的性知识, 可是尚未“一窥那不可言传之物”。一天晚上,“我”按捺不住欲望,以玩“过家家”游戏为名,诱奸了10岁的妹妹康妮。“对交合中的人类来说,这也许是已知的最凄凉的交合过程之一,它包含了谎言、欺骗、羞辱、乱伦……”,而一旦达到了“那蚊叮式的高潮”,“我”对裸露的任何玩意儿都失去了兴趣,同时自豪于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夏日里的最后一天》(Last Day of Summer)讲了一个既温柔又残酷的故事。“我”是个12岁的男孩,两年前父母在车祸中双双去世,哥哥皮特将家改造成了集体公寓,住进来的嬉皮士们乱交、吸大麻、听音乐,没有人关心“我”,直到新房客珍妮到来。珍妮因为肥胖而受到大家歧视,但是她极富于爱心和母性,不仅照料“我”的生活,也照料女嬉皮士的女婴艾丽斯。在整个夏天里,“我”、珍妮和艾丽斯经常划着小船,在河上远离俗世的喧嚣。夏日的最后一天,船翻了,珍妮和艾丽斯都淹死了,“我”思绪纷乱,“在黑色的水中慢慢朝码头游去。”《舞台上的柯克尔》(Cocker at the Theatre)刷着黑色幽默的喜剧油彩。导演要拍一幕交媾戏,为了保证演出的“体面”,他要求男演员们事前手淫。彩排中,全裸的男女演员摆好姿势、随着导演写的二四拍进行曲《交媾好时光》而前后摇动,结果有一名叫柯克尔(cocker,cock英语为阴茎之意)的男演员假戏真做起来,令人啼笑皆非。《蝴蝶》(Butterflies)与约翰•福尔斯的《收藏家》有异曲同工之处。小说中的“我”是个没有下巴的人,因为“长相可疑”而饱受歧视,没有父母,没有工作,没有朋友,孤独地住在伦敦的一个贫民区。一天下午,路遇的9岁的小女孩简友好地与“我”搭讪,那种天真的关切吸引了“我”,“我想要她成为我的朋友”。“我”借口带简去看蝴蝶,向她暴露自己,获得满足——“所有那些我独自消磨的时间,所有那些我一个人走过的路,所有那些我曾经有过的想法,全都喷泄在我的手上”。小女孩吓坏了,在逃跑过程中跌倒晕了过去,“我”“轻轻把她抱起,尽可能轻以免弄醒她,悄悄地慢慢地把她放入运河”。“我”淹死了她。《与橱中人的对话》(Conversation with a Cupboard Man)也是写一个畸零者的悲剧。“我”的父亲早逝,母亲精神有问题,希望把“我”“推回到子宫里去”,所以“我”长到17岁依然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婴儿”。后来母亲有了情人,“我”被他们遗弃,不得不学习长大,在底层社会艰辛闯荡。小说结尾,“我”将自己关在橱子里,蜷在一块偷来的婴儿毯中,梦想重回1岁时的幸福时光。命名了整部小说集的《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First Love, Last Rites)是最出色的一篇。开篇气度不凡:“从夏日伊始到灼热已成麻木,我们把轻薄的床垫抬到厚重的橡木桌子上,在宽敞的窗户前做爱。总有微风吹进房间带来四层楼下码头的气息。我不由自主地陷入幻想,造物的幻想,事后当我们躺在巨大的桌面上,在那悠长的沉默里我微微听到它在又跑又抓。这是我头一回觉察,这声响让我不安,我想和西瑟尔说说才能放心。她没什么要说,她从不做抽象表述,也不评价环境,而是活在其中。我们望见海鸥在头顶上那方天空盘旋,或许它们一直都在搞出看着我们,这才是我们的话题,对眼下稍作自娱的遐想。西瑟尔总是任由事情主宰自己,搅咖啡、做爱、听录音带、眺望窗外。她从不说诸如我很高兴,或是有点糊涂;我想做爱,或是不想;亦或我厌倦了家里的争吵。没有言语可以把她分为两面,于是我只好独自忍受做爱时自己满脑子类似罪恶感的杂念,又在事后独自倾听它在寂静中唏唏嗦嗦。直到有天下午,西瑟尔小睡醒来,从床垫上抬起头说,‘墙后面是什么声音在挠?’”“我”和西瑟尔是一对贫穷的小情侣,不过十七八岁。“我”身世不明、孑然一身。西瑟尔来自于一个破裂的家庭,父母离异。这一个夏天,她与“我”同居。西瑟尔10岁的弟弟阿德里安常来玩耍,他像依恋母亲一样依恋自己的姐姐。“我”投下所有的钱,与西瑟尔不成器的父亲合作,企图靠捕鳗鱼来挣上一笔。可是随着绵绵夏日的流逝,房间变臭,做爱减少,垃圾聚集。困顿生活所迫,西瑟尔去附近工厂打工,这使他们看清他们和别人没什么两样。“我”计划中的那首关于生命的诗歌,连个首句都没写出。鳗鱼计划彻底失败。阿德里安即将随父亲离去。一团乱麻中,墙后面的声音终于现形,原来那是一只小狗般大小的老鼠。惊恐与厌恶之下,“我”、西瑟尔和阿德里安合伙打死了老鼠,此时才发现老鼠怀着身孕,5只小老鼠“仿佛在盼望,可老鼠妈妈已经无望地死去,任何盼望都成云烟。”可能怀孕了的西瑟尔为死鼠举行了“悼亡仪式”,“她跪在那儿,长长的红裙子铺满四周”。最后,他们放生了落网的鳗鱼,轻风带来淡如远烟的秋天气息……8篇小说的题材涉及乱伦、谋杀、残暴、自闭、暴露癖、异装癖、恋童癖,十足一部变态大全。但是,麦克尤恩的过人之处在于,如此一个黑暗、恐怖、暴力和荒诞的世界,经由叙事角度所隐含的叙事伦理的作用,竟也有微弱的光芒、难得的安慰、深处的温柔、特别是混沌未开的那种纯真。8篇小说中的6篇,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叙述主体要么是青少年、要么是心智不成熟的边缘人和畸零人,麦克尤恩为每个叙述者设计了符合其身份和年纪的语气,6个“我”声口不同,性格心理也判然有别。重要的是,这种第一人称视角内嵌着一双“天真之眼”,多么变态的事情,读起来竟然都顺理成章、自然而然,这才是暗暗挑战读者的道德底线的地方,也是麦克尤恩作为“黑色魔法师”的本领所在。畸零者在世界面前的孤独、青少年面对社会的无知,这些“他者”的故事使读者们寝食难安,恍然间坚固的伦理陆地已经失陷。人们叫他“恐怖伊恩”(Ian Macabre),这个“恐怖”不是妖夜幽魂的心理恐怖,不是尖声惊叫的感官恐怖,是揭开石头、发现下面有虫子、并发现虫子活泼泼地蠕动着、那种形而下无法转换为形而上的、生命的恐怖。麦克尤恩说:“人的很多的能力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写作就是其中一项。”34年以来,他著作等身,并且按照评论家的说法,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向”,从青少年与边缘人的黑暗生活转向了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但是,就像是一首回旋曲,无论绕得多远,总要回到最初的主题,在麦克尤恩的作品里,读者总能辨识出属于处女作的那几个清晰的琶音。经常是夏天。炎热、葱茏、有气味、欲望疯长的夏天。“我”和西瑟尔在夏天的窗前做爱(《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我”和珍妮与小艾丽斯在夏日拥有一个隐秘乐园(《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我”淹死简的那一天,天气炎热,运河水散发出动物气味(《蝴蝶》)。在以后的小说里,斯蒂芬对于11岁那年夏天的回忆形成了畅销书(《时间中的孩子》)。爱德华和弗洛伦斯的蜜月发生在七月的海滨(《在切瑟尔海滩上》)。布里奥妮将塞西莉娅和罗比的恋情断送在一个美好的仲夏夜(《赎罪》)。最浓墨重彩的是第一部长篇《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78),乱伦冲动、退化冲动、逾越冲动,铺展在一个难以忍受的夏天,炎热的天气使母亲的尸体散发出黏稠的臭气,炎热使孩子们赤身裸体,把水泥环绕的荒凉废舍变成了一座热气腾腾的伊甸。所谓“危险的夏天”,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里,在茨威格的《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里,在海明威的《伊甸园》里,在加缪的《旁观者》里,在戈尔丁的《蝇王》里,在杜拉的《情人》里,这个母题无尽回旋。作家们何以对夏天如此钟情?因为在夏天,疯狂与生命在一起,纯真与原罪在一起,繁衍与腐朽在一起,这是恶之花的一季。经常是不谙世故。《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里那些与成人世界隔着距离的青少年、被社会排斥在外从而心理上不成熟的畸零人,形成一群法外之徒、化外人物。麦克尤恩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床第之间》(In Between the Sheets,1978),主人公依然是一群性意识觉醒而社会意识模糊的青少年。再往后,《水泥花园》里的杰克14岁,《赎罪》里的布里奥妮13岁,《在切瑟尔海滩》上的爱德华虽然22岁了尚是处子之身……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无辜者与无知者。华兹华斯曾说,“孩童是成人之父”,“天真对抗世故”原是英国文学的传统主题,可是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弗洛伊德的儿童性欲说(Infant Sexuality)之后,儿童少年不再一味善良和清白,戈尔丁的《蝇王》标示出孩童本性中野蛮的一面,麦克尤恩也在暗示读者,他们可以很纯洁,也可以很残酷,无辜者可能有罪,天真者可能邪恶。但是从情感出发,麦克尤恩始终对生理或心理上的“小孩子”持有悲悯之心。当然,还经常有性,性本能,性觉醒,性变态,性的悲剧远多于性的喜剧。卫道士们的回避之事、典雅作家的遮掩之事、通俗作家的煽情之事、普罗大众的好奇之事,在麦克尤恩异常沉着的笔下,简单、镇定、直接而精确,它们就在那里,它们就是那样,就像医生做解剖一样,可能引起旁观者的震惊,但不会勾起读者的欲望。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认真通读他的作品,第一眼看到的可能是性,第二眼看到的则是作为背景的家庭,麦克尤恩不仅写生理上的性变态,也写出了这种状况产生的家庭根源。比如《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和《伪装》中的主人公皆是父母双亡。《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和《与橱中人的对话》中的主人公皆来自破裂的家庭。《水泥花园》中,4个无父无母的孩子自我封闭,姐姐朱莉和弟弟杰克乱伦,充当“爸爸”和“妈妈”,以抵挡外人对他们这个小家庭的入侵,6岁的小弟弟在姐姐那里寻找母爱,不仅发展了异装癖,还发展了婴儿癖。第二部长篇《陌生人的安慰》(The Comfort of Strangers,1981),罗伯特与卡洛琳是一对施虐狂与受虐狂,罗伯特折断了卡洛琳的肋骨和手指、擂掉了她的门牙、打得她青一块紫一块,而她从中感受到近乎晕厥的快乐,不仅如此,二人还折磨另一对情侣,并把其中的男性虐杀。小说除了传达“那种性的幻想,男人们古老的狩猎的欲望、女人们希望被伤害的欲望”,还大加笔墨描写了罗伯特从小生长的男权家庭如何培养了他的病态性格。又比如《在切瑟尔海滩上》,两个年纪轻、有教养、都是处子之身的小夫妻为什么不能度过一个甜蜜的新婚之夜?新娘弗洛伦斯何以性冷淡?小说有一个关键段落,在少女时代,她曾经与父亲驾船出海,而这一次经历给她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似乎是在暗示着父亲对她的性侵犯。更为全面地说,在麦克尤恩这里,家庭带来的阴霾与对温暖家庭的向往是一体的两面。在《时间的孩子》里,父母对于失去的孩子牵念不已,直到另一个新生儿的出生,重建了家庭。在《黑狗》(Black Dog, 1992)中,杰瑞米8岁便成了孤儿,当他成了出版商之后,不断回忆着自己的父母,想从记忆的碎片中拼接出已经失去的美好。在《星期六》(Saturday,2005)中,麦克尤恩更是写出了在外人入侵家庭的时刻全家人如何同舟共济——评论家好评如潮,说这个对家庭温情脉脉的麦克尤恩不再是那个“恐怖伊恩”了。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说过,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写篇250个单词的散文却不泄露与己相关的任何东西。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像柄双面透镜,当作家瞄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就瞄准了作家。麦克尤恩素以心理分析见长,他在《星期六》中塑造了一个神乎其技的脑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而一直以来,评论家们很想打开麦克尤恩的颅腔一窥究竟:是怎样的个人经历使得麦克尤恩的作品如此暗黑?2007年,英伦小报上的一篇文章引起公众哗然:麦克尤恩还有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兄长!随着他的家世秘密披露出来,评论家们对他的作品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伊恩•麦克尤恩1948年6月21日出生于伦敦西南的小城爱德肖特(Aldershot)。父亲戴维•麦克尤恩(David McEwan)出身于苏格兰劳工家庭,十分聪慧,可是在贫困的压力下,不得不在14岁离开学校自食其力。老麦克尤恩吃苦耐劳,毕生保留着淳朴的“格拉斯哥劳工阶层新教徒”的习惯。他在敦刻尔克战役中负伤,部队给了他上大学的机会,可是他拒绝了,此后一直以低级职业军官身份在海军服役,65岁退休。麦克尤恩的母亲罗丝•麦克尤恩(Rose McEwan)出生于爱尔兰血统的劳工家庭,同样是在14岁离开学校。在嫁给老麦克尤恩之前,她有过一次婚姻,前夫是泥瓦工欧内斯特•沃特(Ernest Wort),他们生有一子吉姆(Jim)和一女玛戈(Margy)。沃特1944年在二战中阵亡。1947年罗丝嫁给了老麦克尤恩。由于老麦克尤恩不喜欢与继子继女一起生活,吉姆由沃特的母亲抚养长大,玛戈则在一所收容战争孤儿的寄宿学校中成人,两个孩子与这个家庭很是疏远。这样一来,伊恩•麦克尤恩在家中的感觉像是独子。曾经很让麦克尤恩不解的是,父母虽然不喜欢异域生活,却又不愿意回国,像无根的飘蓬一样辗转于一个又一个驻扎海外的海军基地。麦克尤恩童年便随父母在利比亚长驻,也许正是北非的酷热和阳光,使他后来的小说里有那么多盛夏的印迹。在麦克尤恩看来,父母的婚姻很糟糕,“总有些流亡和无聊的意味”。父亲酒瘾很大,男权思想严重,有暴力倾向,而母亲永远忧心忡忡。麦克尤恩调侃说,自己的文学基因来自母亲,母亲是个“伟大的担忧家”,而那是需要想象力的。与母亲一样,幼时的麦克尤恩被父亲的粗鲁吓坏了,他从来没有想过反抗,是个好脾气并爱做白日梦的孩子,“无可救药地害羞”。令他发疯的是,家中几乎没有书本。如果他在家中读书读到一半、出去后再回来,总是先要询问母亲,“我的书在哪儿?”——海军家庭的特殊习惯,擦得光可鉴人的桌子上如果放了书本,似乎有碍观瞻。麦克尤恩说,他小时候一直喜欢那种完全没有成人踪影的儿童书,他还说,“我一直梦想着某一天我的父母没有任何痛苦地融化掉,不是说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我不是希望他们死,我只是希望打扫干净场地,你知道,那样我才可以单独面对这个世界。”在他只有11岁的时候,父母将他从北非驻地送回英国,让他进了一所寄宿学校。同样的情节在《时间中的孩子》里有所表现,书中的小主人公为童年的提早结束而落泪。这个终于到来的“自由和独立”,带了几丝被遗弃的况味——“我被送走了”。2002年,麦克尤恩知悉自己另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兄长,随此浮出水面的,是父母一直小心收藏的大秘密。却原来,母亲与父亲的婚姻始于一场“婚外情”,时间大约是在1941年。当时沃特还在意大利作战,罗丝在1942年生下了老麦克尤恩的儿子。战争年代,一个士兵与另一个士兵的妻子通奸,是要被军法从事的。兼之沃特即将休假回家,送走这个孩子成了当务之急。于是,他们在当地报纸上登了一则只有三行的广告:“寻找收养家庭,一个满月男婴。完全放弃。”就这样,男孩被送给了第一对应征的夫妇,取名戴维•夏普(David Sharp),后来成为一名砖瓦工。如果不是麦克尤恩的姨妈去世前吐露秘密,兄弟将永成陌路。麦克尤恩认为,这个家庭秘密足以解释为什么父母毕生“自我放逐”于海外——他们希望掩埋那不堪的过去。父母从1961年到1981年一直生活在德国,每天晚上看电视,尽管一个德文单词都不懂。“我的母亲一天到晚都在忙着给家族里甚至关系最远的人购买、包装、邮寄生日和圣诞礼物,为从来不会见到的婴儿编织东西。”可怜的母亲为了丈夫的意愿送走了4个孩子,家庭四分五裂,只好借此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遗憾的是,当2002年4个孩子重聚时,她已罹患老年痴呆症,无法和失散多年的儿子相认了。2008年7月,戴维•夏普的自传《完全放弃》(Complete Surrender)出版,麦克尤恩为哥哥写了长篇序言,序言题目取自他自己1987年的小说:《时间中的孩子》。令人惊诧的是,这部小说中有一个情节,主人公斯蒂文恍惚中透过酒吧窗户凝视着自己的父母——年轻时的父母——他们在谈论着一场意外的怀孕事件!伯妮•伯恩斯(Bernie C. Byrnes)是麦克尤恩研究专家,此前出版过两部专著《伊恩•麦克尤恩作品中的性与性欲》(Sex and Sexuality in Ian McEwan's Work,1995)、《伊恩•麦克尤恩作品:心理分析》(The Work of Ian McEwan: A Psychodynamic Approach,2002),借这个东风又推出了《麦克尤恩的唯一童年:一个元情节的发展》(McEwan’s On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of a Metaplot,2008)。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麦克尤恩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俄狄浦斯情结、对男性气质的认同困难、被排斥的感觉、不能解决的悲哀、向童年的倒退、性倒错和性暴力等问题,认定作家本人通过创作来释放内心的压力。而家庭秘密的披露,印证了她过去的一个假设:麦克尤恩笔下那个反乌托邦的天真世界,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背景的回声。甚至有可能,麦克尤恩早就“猜到了”父母的秘密。在心理学的意义上,任何作家都有“家庭制造”的成分。就像生物学家必定强调“基因制造”、社会学家必定重视“环境制造”一样,强调一点而忽视其余,也是一种天真之罪。在1999年的一次访谈中,麦克尤恩谈及自己的早期作品时说:“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必须承认,他们都和我有相似之处。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我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处在英国社会的哪个位置上。我并不是想在这里编造一个关于自己的孤零身世的传说,我想融入。但我的生长环境是反社会阶层划分的,我父母都出身穷苦的工人家庭,后来父亲当了军官,但只是军官,不能算中产阶层。这让我们的社会定位发生奇怪的错移……这些人物身上都带有我的气息,我的孤独,我对社会肌理构造的无知,连同我对融入社会肌理,发生社会联系的渴望。所以他们就以这副怪样子出来了。”弹指一挥间,离《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发表已经34年。此时的麦克尤恩今非昔比。他与第一任夫人的悲剧婚姻结束于1995年,经过一番争夺,他得到了两个儿子的监护权。目前大儿子威廉是格拉斯哥大学遗传学研究生,小儿子格里格是伦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也是《星期六》中儿子的原型。现任夫人阿莲娜•麦卡菲(Annalena McAfee)原是《卫报》编辑,他们在1997年结婚,两人都是第二次婚姻,目前看来一切如意。据说这第二次婚姻使麦克尤恩的创作主题明显温馨和正常起来。他们一家住在伦敦菲茨罗伊广场的高级公寓中(帝国时代的式样,奶油色与白色相间,离著名的布鲁姆斯伯里几条街之遥,铭牌标示着萧伯纳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在此居住)。另外,他在白金汉郡还有一处乡下别墅。《赎罪》已经卖了400万册,另外9部长篇小说和2部短篇小说集一版再版,根据他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已经有了7部,第8部正在准备中。媒体记者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他从切瑟尔海滩上拿块鹅卵石都会被炒成大新闻——他的确不该拿,那是公共财产,遑论他对于伊斯兰教、科学真理教、全球变暖所发表的言论。陆续发生的几场所谓“抄袭门”事件,没有撼动他的地位,倒是从反面说明树大招风的原理。麦克尤恩不是社会边缘人了,他被视为主流社会的代表人物,精英型严肃作家。偶尔,麦克尤恩藏在镜片后的眼睛忽闪一笑,让你意外地发现,他所说的“成年人内心中的小孩子”依然还在。2008年6月21日,麦克尤恩的60岁生日派对在伦敦动物园举行,来了230位名流宾客。但是派对的请柬和招贴十分“低眉”(lowbrow,粗鄙之意):一行醒目字迹是:老男人在动物园(OLD MAN AT THE ZOO!),画面上一只大猩猩——也许是麦克尤恩的自况——冷冷地竖起中指。

简单的说

首先必须承认,决定买此书读此书,完全是出于对书名和封面的喜爱。就是这么个人,好像从来都是这样的。奈我何。故事1。立体几何。“我”根据曾祖父日记里M的对曾祖父说的关于数学家亨特的“无表面的平面”的数学实验,把共同生活在“只得苦闷的缄口”的婚姻中的老婆变没了(谋杀了)。简单的说:“我”把老婆变没了。好奇于那纸张和那躯体的造型要怎么拗才能消失不见。好吧,这就是小说称其为小说的原因。故事2。家庭制造。为了处处胜过雷蒙德,“我”醒悟到自己的童真,与妹妹玩起她一直想和“我”玩的,“我”一直不想陪她玩的“爸爸妈妈过家家”游戏,试图在游戏中跻身于“人类社会的高级群体”。简单的说:“我”和妹妹乱伦的故事。妹妹一角,让我想起了黑菜同学说过的一句话,“没有真的纯洁,只有疑似纯洁”,套在这个故事上可以理解为“没有真的童贞,只有疑似童贞”。故事3。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书后的“名家评论”里讲到,胖姑娘珍妮是典型的母性角色,而最后沉船事故,是一次“我”潜意识里的“弑母”行为。这是我没有理解到的。虽然这是八篇短篇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故事4。舞台上的柯克儿。既然这篇是八篇里最短的一篇,那么,简单的说:一次性爱场面的排练中,一对男女在舞台上真的做起爱来。故事5。蝴蝶。之前的人物设置及其关系,我还是没有理清,不过,大致就是,“我”骗了小女孩去看蝴蝶,在路上,命令小女孩摸“我”是的私处,就这轻轻的触碰,也只需要这轻轻的触碰,“我”射了。“我”出于害怕,将小女孩谋杀了简单的说:恋童癖杀害幼女的故事。故事6。与橱中人的对话。“我”一直被母亲当作婴儿养到十七岁,这使十七岁的“我”没有任何生活能力,这样的“我”,对母亲又爱又恨。在那年,一个男人进入了“我”和母亲的生活。“我”不得不“长大”。虽然,对母亲又爱又恨,但“我”依然想重回到那温暖的子宫。简单的说:“我”受不了外面世界的劳累与痛苦,从而对自由不感兴趣(理解中这两者有某种因果关系,因为不堪外面世界的劳累与痛苦,所以对长大和自由不感兴趣),想要回到母亲的子宫中。故事7。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书后的“名家评论”讲到:“‘我’和西瑟尔之间关系的嬗变与墙后面的莫名声音并置——似乎在以此摄影人的动物性。……当时间流逝。“凌乱和不适与日俱增”时,那老鼠声又成了两性关系中那些潜在的不安的隐喻。于是,在故事结尾处捉老鼠的游戏,也不啻是‘我’和西瑟尔挽救两者关系的一种象征。”简单的说:内容并未像名字一样惊艳到我。只记得男人和女人做爱时总是受到奇怪声音的干扰,后来发现奇怪声音的源头是一只老鼠,怀了小老鼠的母老鼠。故事8。化装。btr说:“敏娜为去世的姐姐十岁的孩子亨利做各样打扮,隐喻着母性角色对孩子身份的干涉;而亨利有自己的主张,同学琳达成了他的一面镜子,他的性向和身份感在这样的多角博弈间逐渐形成。”张悦然说:“他是个孩子,完全不能混入成人之间的游戏。他也不懂得游戏的法则,化装的真谛。成人的化装,惟妙惟肖,他们因此可以钻进别人的身份里,而亨利的化装,是一个三十先令的简陋面具,一个滑稽的怪物。……成人的世界,是一条涨满欲望的大河,泛着腥恶的气味。……重要的是,亨利在昏沉沉的酒意中,看清了成人的世界。简单的说:我不喜欢这个故事。我看Ian McEwan作品最早的是2001年出的《赎罪》,书和电影都看过,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两个场景,一个是Joe Wright那个鬼使神差的长镜头,还有就是Keria Knightley的那条绿裙子。这部《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出版于1975年,是Ian McEwan的处女作,比后一部《水泥花园》早了3年。而我是在最近一起看的,先看的《水泥花园》。相较之下喜爱这部处女作更多些。觉得《水泥花园》的叙事像弥漫在空气中的黏腻烟雾,吸入鼻腔,吸入肺里,就堵在那儿,怎么也化不开。《水泥花园》还被拍成了电影,由Charlotte Gainsbourg饰演大姐朱莉,那是一定要看看的。

极致的荒诞即是真实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一点都没有冲动要买。要知道我可是个庸俗派的人,一般要书的名字和封面够文艺够有味才买的。按照我低级趣味的想法,根据这个书名我木鱼的想法是:这是一本庸俗的爱情小说。这本小说是由8篇短篇小说组成。读完第一篇我就彻底地怔住了,感觉进入了一个奇异的梦靥。我甚至入戏到相信那个让人体消失的动作了。但是现实是这篇《立体几何》是多么荒诞离奇啊。我这个女权主义者甚至非常理解文中那个丈夫让妻子消失的做法。这让我充分意识到不是所谓的纪录片才是写实。最大的离奇与荒诞与魔幻,在某些时候,到了极致确是无限接近真实。看到后面,我惊喜已成了习惯反而平淡了。就像是巫婆的镜子,虽有邪恶诡异的外壳,却能折射出种种现实的本质。最爱的还是那篇《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吧,关于生与死,绝望,关于心。似乎是知道结局一样,在珍妮仰头倒到河里时,我没有往日的感性悲恸,很平静地接受了。珍妮这个肥胖丑陋的女孩最终选择了离开。她心态再好,人再好也抵不过残酷的绝望,假如有人表现出一丝对她存在的感激和欣喜,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呢?就像我一直觉得的那样,最恐怖的不是死亡,是绝望。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珍妮,渴望着被肯定,渴望着被需要,渴望着。。。存在感吧本不是很喜欢看短篇。总觉得短篇限制了情节的发展,不能爆发足够的张力。麦克尤恩改变了我的看法。他细腻的手法,让人像流沙经不住就飘进了早设好的黑洞。现实与魔幻,朴素与夸张,甚至是地狱和天堂,在他笔下都模糊了界限,随意转换,而无法察觉。这应该就是这本书的魔力所在罢。原来荒诞的极致就是现实。亦如魔幻的哈利波特让我们如此疯狂的不过是他无处不在的现实吧。

先入为主的主观

更多的时候先入为主的主观思想主导了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看法,即便评价这一行为本身就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尤其是这样。不排除是因为当下快餐阅读文化导致所有书籍疯狂扭曲的编辑营销自己,所有的书籍都在腰封或者是封底甚至是封面都用上赤裸的语言来表达这本书多么具有可读性。我不否认一本书确实可以在精神领域创造这样的价值,但即便我选择忽略这样的评价标签,它们还是不断充斥着我整个读书过程。

家庭制造番外~梦境制造

麦克尤恩非同一般的文字驾驭能力和表达能力引起了我强烈的模仿欲,于是小试牛刀,幼稚却执着的向他致敬~!纯属娱乐,请勿见怪。恬小羊版~梦境制造今天距离上次亨利如此完整的一次做梦只梦见珍妮已经三个月了。梦中他牵着她的手,在浓雾中踽踽而行。那是条没有镜头的路,也许是有路的尽头,但是他们也不知道何时才是真正的进入正轨的时候。他在汽车的咆哮声听中到她,在人群的步伐中识别出她,在电影的气场中感受到她,在吃蛋挞时尝出她,在同事的花茶中闻出她,在看到小猫时联想到她,在仰视天空时凝望到她,在春日温暖的太阳下感受到她。梦中他们谈论一切不切实际却满怀期待的事。谈论牙齿和糖,枯树和覆盆子,亚特兰提斯和珠穆朗玛峰,泰坦尼克号和宿命冰山,菲茨杰拉德和泽尔达,王小波和李银河。他们谈论他们相遇太快太迟,是错误的时间对的地点还是对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是对的人错误的时间还是错的人对的时间,还是无论遇上谁,都是对的人。他们谈论音乐的种类,谈论乡村重金属音乐,乡村畜牧业音乐,乡村游牧业摇滚,和乡村后游牧业音乐的异同点.。谈论《春娇与志明》,《志明与春娇》,谈论他们相聚他们分开他们再恋他们再贱;谈论《将爱》,《将爱2》,和随之而来的《将爱3》:谈论《东爱》,《北爱》和《深圳爱情故事》《上海爱情故事》。谈论《卡萨布兰卡》是电影名,歌名,人名还是花名和花语的意义是什么。谈论电影院又在演着什么好戏,音乐厅又在弹着什么好曲,餐厅又上了什么好菜,球场上又打了什么好比赛。谈论谁和谁在演,谁和谁在弹,谁和谁在上,谁和谁在打。谈论着要火啊热火啊旺火啊熄火啊。谈论餐厅里又有一对情侣陷入了漫无边际的选择恐惧症中,不知道吃什么,定什么,和什么吃定什么,足球场又有一群人奔入了热血沸腾的绿色场地中,看不清谁和谁在比,比什么,谁赢了和赢什么。谈论游离啊偏移啊脱落啊摆脱啊滚入啊绕圈啊。谈论自传啊公转啊山不转水转水不转火转啊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啊。谈论昨天火车的出轨,今天火箭的脱轨和明天卫星的入轨。谈论2012火星撞地球的太快太迟,还是根本到不了。谈论太阳系的太小,银河系的太大,和小宇宙的无敌。诸如此类乱七八糟的双关语,大杂烩,陈词滥调,含沙射影,套话,道听途说和夸大其辞。就像他们的关系一样。梦中珍妮说他一定会发短信给亨利。然后亨利等着她发短信来。他会看看电视然后等。他会吸吸二手烟然后等,他会喝喝酒然后等。他会睡睡小觉然后等,他会上上班然后回来继续等。会打打球然后回来继续等。会这样上了班后又回来等,下了班后还回来等。会一个人等,一群人等,或者一个人先等,一群人后等,然后一起选择要不要再等。梦中他笑得很大声,keane的新歌闹得更大声。于是他想起她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闹,从不曾。”“好的,从不曾。”等到后来亨利会学着更好的在梦中的面对梦中的珍妮,在梦里和珍妮在一起,亨利会笑得很大声,在梦里不和珍妮在一起,亨利会笑得更大声。反正连同这些梦,都变成了梦的一部分了。只是亨利每一次都会在梦中放声大笑,笑到浑身无力,笑到泪流不止,笑得累留满面。

体会不了的男人十几岁的体验

一个男人推荐的这本书。看完觉得很黑暗,很晦涩。这本书感觉是个10多岁,刚刚有朦胧的性意识的“比男人小比男孩大”的特殊时期的体验。有冲动的想要XX,有YY女性身体的想法,有很多可能经历过那个时期的男人才能产生共鸣的东西。联想到王小波小说里,小把把受情草抚摸得情节;贝鲁奇电影里偷窥她,然后去比大小,打飞机的少男。不是很喜欢这本书。

幼芒之刃--关于《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发现伊恩 麦克尤恩,是自从译文重新翻译出版昆德拉小说全集、库切通过浙江文艺出版社进入中国读者视野后,对于我来说,最开心最兴奋的事情:发现一个小说作者昆德拉是一直都知道,可惜国内当时翻译出版寥寥,译文出了大概有10本左右的小说吧,我基本当时是三天一本的速度在读昆德拉的小说很好读,可能是因为他的音乐素养的关系,他把小说的桥段编排得非常优美,600页读起来跟300页感觉一样,很流畅很顺气库切是通过诺贝尔知道的,《耻》、《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是我最喜欢的三本,他的小说陆陆续续也出了大概近10本,我倒是还没买全,大概手上就只有6本左右而已。库切的文字我很喜欢,干净却又不平,读他的小说和昆德拉不一样,他是舒缓的感觉,我很喜欢他对人情感方面设置的场景和处理手段。好,有点说多了题外话麦克尤恩,最早知道可能很大部分人一样,是因为电影《赎罪》,不过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开始系统出版他的作品,也是去年开始到现在,译文开始把他的7-8本小说文集集中出版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麦克尤恩1975年写的,当你知道这个时间点,你再知道,当时作者年仅27岁的时候,你读完这本短篇小说集第一个作品之后,我相信你就能多少明白我取的标题的来由:幼芒之刃一种年轻的、新鲜的、超脱时代的灵动,同时,每一篇又都是一把尖刃:短、锋利从第一篇的基调来看,我以为是博尔赫斯重新发现了自己的后辈,那种不动声色又游刃有余,那种三两句话就构筑一个世界的小说观,我很难相信这是作者在30岁之前的有点习作性质的作品麦克尤恩用这篇“立体几何”向英国文坛宣布,你们这些老家伙可以准备在图书馆架子上等着完蛋吧,我来了!(实际上,这本小说集一出版,英国文坛相当震动,直接就拿了毛姆奖--一个非常有先锋性质的奖,不熟悉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毛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到作者的大概第四第五本小说的时候,伦敦地铁已经人手一本通勤;到赎罪上映之后,麦克尤恩已经是布克奖常客,下一个诺贝尔的预定作家)不过,等等,仅此而已的话,和那些攒了好多年,发了完美的第一张专辑的英伦摇滚乐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这些乐队值得肯定的作品,也就第一张而已了,甚至多年以后再回首,这一张也就这样了而已这本小说集的主题,或者说,最佳的作品的主题,是以下三个乱伦、恋童、弑母自从劳伦斯、纳博科夫之后,写这些东西的人,真没见着几个高招的。是,从希腊悲剧到弗洛伊德,这些话题没断过,但我读完“家庭制造”、“蝴蝶”、“化妆”这最重要的三篇之后,我真的被吓到了第一、才情第二、小说的“道德观”第三、原初的锋芒感才情自然不用多说,先说这个小说的“道德观”其实,这个提法是昆德拉的,他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把巨人传、堂基柯德拿来分析并反驳小说的“所谓道德观”,也就是说,小说家,不需要去考虑道德问题,比如巨人传中有作弄船员的桥段,按照正常的眼光来看,是极其低俗甚至反胃的,而且是纯粹的作恶,不是为了报复,不是为了反抗,就是为了作弄当麦克尤恩在写这三篇的时候,他不是在幻想进行乱伦、恋童、弑母,当然,一个学精神病学或者心理学的非小说读者,估计会对作者说:Dude,you really need some help,seriously……小说家在写一个概念、构筑一个世界观的时候,他只要考虑对自己的小说负责就可以了。蝴蝶这篇小说是如此之美,以至于到最后几段的时候,你甚至不相信作者居然这么干了,你试图想出另外100个其他结尾,把这篇小说变成田园牧歌,但是你发现你做不到,没人做得到。就像如果有人试图把安娜卡列琳娜给写成没有自杀一样,这对于小说来说,毫无意义但是你觉得可以从天主教角度去指责安娜的自杀是不道德的么?当年有人对劳伦斯这么干过,他的儿子与情人、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全部被禁,在英国嘿嘿,麦克尤恩给你报仇了原初的锋芒我可以拿最近很火的片子,社交网络来举例(如果你没看过,赶紧,这片子很好看)是,facebook很酷,一天拿下伦敦的大学,很酷,没有广告,很酷;但是最酷的是,那天晚上,马克用了几个小时,做出了一个把哈佛网络瘫痪掉的女生照片评分网站,那是不加修饰、激情、直接了当的宣泄,那是最酷的所以麦克尤恩的这本小说集也一样,是他最酷的小说,毛姆奖比布克奖酷,如同水星奖比格莱美酷一样,麦克尤恩用了近20年,变成了一个英国传统体系内的小说家,他再也没写出更酷的作品,这不是在说他后面的小说不优秀,阿姆斯特丹、星期六、梦想家彼得,都是你放在任何别的同时代英国作家名下就会成为最优秀作品的小说但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面表达出来的作者对小说的诉求、所发出的声音,是最令人难以忽视的这是他最酷的小说,你应该读

无需为成长道歉

阅读《蝴蝶》总让我回到过去。我从城东步行到城西,没完没了的下午,没完没了的蝉鸣,没完没了的飞尘满树的路。我只想快点到达那个肮脏的露天游泳池。我没有泳裤,甚至记不得有没有钱去买票。我一直在走。路上没碰到一个叫简的小姑娘,没有一群踢足球的小孩。没有性、没有死亡、没有麦克尤恩笔下的修车工和屈臣氏大叔对“我”的关注。没有蝴蝶,它们躲在草丛里不肯出来。燥热的无聊像被抻长的路,我不知道啥时能抵达它的另一端。麦克尤恩的小薄册子入手有日子了,我从厌倦到接受,用了阅读四五遍的时间。开始,我只喜欢《立体几何》,这个诡秘的短篇,使我想起了早期的格非。其余的小说,如大英帝国的菜,叫我难以适应。好在它足够短,不像长篇经典,重新拿起来需要给自己打半天的气。还是夏天。但我已有了很多事情,球要看,书要读,稿要写,儿女的午饭要精心侍候,一盆生虫的栀子要按时喷药。当然也无聊,那就去网上斗地主或者硬着头皮再读麦克尤恩。慢慢地,就读进去了。《家庭制造》。书中的注释说,有评论认为疑为乱伦事件实为作者的奇想,是表现少年性意识的设置。《外国文学》配发关于此小说的论文援引署名文章的观点,指出小说用戏谑笔法讲述一种社会心理诱导下的青春情绪的萌动与幻灭,有着异常迫切的道德企图,具有揭示社会痼疾,探讨人类生存困境的严肃意义云云。我承认一开始也被“乱伦”这个悖逆人伦的事件所败坏了阅读兴趣,但麦克尤恩写得太干净了!他不避讳任何性词汇,也不丢掉任何细节,可从来读不到色情和龌龊。我记起了自己的少年。我们一起谈论女人,讨论那件事的具体情况,以极大热情关注街上女流氓的动态,混进电影院只为一晃而过的女特务,甚至偷偷亲吻挂历上的明星。但我们一向是好孩子,这些只是我们的一小部分。我看到同伴急切地向我夸耀他的性经历(过了很久很久,我才知道那是他一厢情愿的杜撰),他的眼睛是多么清澈,他激烈的话语,和向我展示他的玩具没啥两样。可惜我们没有花钱便可一睹露露•斯密斯的私处的机会,只有露露•斯密斯的传说与想象,只有像雷蒙德这样的,似懂非懂的带头大哥。那个时候,我和我的同伴,《家庭制造》里的“我”,所有文学和现实中的孩子,眼神都清澈。不可告人,只属于成人。可是,我们还要渴望长大,就像《家庭制造》里的“我”,《化妆》里的亨利。我们没想到长大后会是这个样子:有时对生活失去动力,会像《立体几何》里的“我”,恐惧婚姻和性,终日沉湎在几何里。少年时代渴望的性,成了尼克尔斯船长的鸡巴,“由异趣珍宝变作了一具可怖的亵物”。戏谑的笔法?你全家才戏谑呢!荒唐、伤感、暴烈、不见天日……,你可以用诸如此类的词语去形容麦克尤恩,但戏谑绝对是不尊重、不负责的说法。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作家对小说里最卑微的角色也不可有一丝轻视之心。你何曾见到麦克尤恩轻视小说里的人物?任何生命不容轻视,任何人生阶段不容戏谑,这大概是文学创作的初衷之一,也是麦克尤恩的初衷之一。所以我们才看到买面具的亨利、想偷一打毯子的厨中人……乱伦严重么?当然严重,但也没有误读严重。麦克尤恩开篇就说了,“如果世事不能以件次论,本无往事一说,那么我就要坚持,这是一个关于雷蒙德,而不是关于童贞、交媾、乱伦和自渎的故事。”八个短篇,除了《立体几何》与《舞台上的柯克尔》,都是关于“雷蒙德”的故事,关于成长的故事。至于说“有着异常迫切的道德企图,具有揭示社会痼疾,探讨人类生存困境的严肃意义”,我看不出麦克尤恩有啥道德企图,倒是看出评论者被官方教育出来的脑袋,“意义”对他来说,相当于帽子。从古至今,社会一直有痼疾,以后也有;从古至今,人类生存一直有困境,以后也有。所以才有文学。所以这句话,屁都不如。恨的是从小语文课这么干,我们没法子,我们成人了,你还这么干,真是欠干!但这个评论者总算说对了一件事,《家庭制造》是麦克尤恩“表现少年性意识的设置”。余华冗长的代译序反复论证为啥可以从麦克尤恩身上找到其他文学大师的影子,其实一句话就结了,文学是关乎人性的学。即使我不习惯麦克尤恩的题材和写法,也能理解他的小说。古龙说得好,人性的丰富和冲突,使文学不会终结(大意,原话记不清了)。麦克尤恩黑暗,专拣人性里的属于弗洛伊德研究的那部分东西去写,但没法回避,那就是人性,跑到火星上也是。虽然麦克尤恩不总这样。麦克尤恩做了八道令中国读者胃痛的英国菜,动不动就拿道德说事的人,还不如拿习俗说事。无论如何,中国读者难以想象《舞台上的柯克尔》里当众做爱的情景(其实英国人也多有微词)。大不列颠群岛上的少年和红色中国带红领巾的少年,有着被描述过和尚未描述的共性。麦克尤恩只是用特别的方法,描述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刘大櫆《论文偶记》:“文字只求千百世后一人两人知得,不求并时之人人人知得。”这是空话。然而“并时之人”的“知得”往往弄拧巴了。还有人说,读麦克尤恩能净化心灵。我没觉得。你觉得你的心灵还能被文学净化么?反正我没觉得。我读麦克尤恩,只觉得他告诉我,无需为成长道歉。他将我带到懵懂的少年时代,带到人的最初的状况,再带回现在:死不改悔。

我承认我封面党了

这本书的内容远没有封面那么简洁现代。而且其中的内容说实话,让我有点匪夷所思。也许是因为翻译的原因,也许这几个短篇故事本身就没有什么,我虽然在每个故事的结尾都写了简短的书评,甚至由每一个故事去推测它本身的含义,但是结局是这本书没有我期待的那么好。没有最初的爱情,也没有最后仪式,只有不断地猜测和忠贞,以及层出不穷的变态和怪胎。

以爱情开始,以仪式结束。

《立体几何》让人想起爱伦坡的那些神秘小说,包括祖父,阳具,手稿这类常见的设定,以及梅茜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梦,结局同样毛骨悚然,意想中的恐怖最终以现实中的恐怖结束。这也是所有作品中以比较成熟的男人形象作为主角的唯一一篇,动机真是单纯,做事真是利落。《家庭制造》可能是最讨人喜欢的一篇,除了结尾几乎看不到什么不好的因素,还学会了一个比喻“她丑得像蝙蝠”,这故事的解读甚至被笔者在故事里自己做出了。人不能太忠于本性,否则必定罪无可恕。《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你甭想搞清楚那些名字之间的关系,但你却能看到一个很鲜明的形象,这是一个很适合被掐头去尾的故事,只剩一段流水一般的美景,但剧中人的处境也同样被掐头去尾了。《舞台上的柯克尔》挺无聊的……现在的男演员拍激情戏之前是不是也要先SY?《蝴蝶》这个故事的主题应该是“冷酷”了,真正的冷酷永远是不动声色,但别人做同样的行为时,你实在很难判断他是不是冷酷,按理说彻底的冷酷其实也是一种挺深刻的情感,但其实很多不太敏感地人毫不费力就能做到。说到底,冷酷又很容易,甚至只要坦率就可以。《与橱中人对话》这篇太卡夫卡了,也是阅读障碍最小的一篇,开朗正常的叙述忽然就归结为一个凝固悲哀的结尾,这让人想起了《判决》,我们总搞不清自己何时何地就会有毁掉一切的冲动。《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最诗意,最余味深长的一篇,无论是鳗鱼还是老鼠,等成为拯救我们即将半途而废的前行旅程的标志物,我们总是以爱情开始,以仪式结束,我们孕育了一些自己没法收场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东西强加外物,而这些东西就像被放走的鳗鱼,被埋葬的老鼠,看起来有了归宿,其实也帮了大忙。《化妆》最长一篇,塑造了心事重重的小男孩,极早就形成了会主动追求醉酒状态的宿命,这故事鲜明地讽刺了许多人身上极为遗憾的一点特质:他们往往早就参透人生丑恶,擅于大谈权谋,但他们无时无刻都缺乏进入成人世界厮杀的准备,因为他们思考方式是成年人的,感觉却永远是孩子的,亨利的童年时代将缠绕他一生。

晦涩

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书,但是又会很想看下去。人性有那么多面。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生活都是被琐事填满。外表上大家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子。内心深处,那些暗藏的涌动在作者笔下暴露无遗,变态,猥琐,抑制,癖好,偷窥,妥协,虚伪。大多数时候,我都不愿意去看人性的这一面,好像会看到人最黑暗最绝望的一面。但这本书又会让我觉得,这其实是人的一面,应该把它当做现实的一部分来接受,不作评判。不知道为什么,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是“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虽然这个故事的结尾我也还是不太懂。

无法接受

实在不适合孕妇看,我怀着一颗纯洁的心孕育一个小生命,同时捧着这本干净的书看里面妖异恶心的故事,反差太大,无法接受。8个故事8个主题,但都是在男人的视角。想象力丰富得让人直拍大腿,疾呼变态;描写细腻精致得让人大脑缺氧,作呕欲吐。去TM的毛姆奖,有读者比如我就是不买账。

First Love,Last Rites

最初买这本书,完全是被它小清新的封面和书名给迷惑了,没想到这么重口。    八个小短篇,是八个男孩的成长故事。他们孤独、自闭、冷漠,他们拒绝成长,却一刻也没停止过成长。他们迷失在生活里,那些懵懂与无知,扭曲与邪恶,那些无聊的青春时光,都随着成长的脚步,消失在风中。    当我在读这些小故事的时候,我惊诧于它们的荒诞与诡异,也沉浸在主人公的敏感世界里。我想这些故事之所以荒诞,是因为尤恩将人性的暴力与软弱,天真与邪恶,无知与世故都糅杂在一起并无限放大的效果。但反思我们自己,人人都是亦正亦邪的吧,我们的成长与经历,很可能就让我们走向相反的路。    八个故事读毕,当我合上书时,脑海里浮现出《蝴蝶》里小女孩儿在光影中奔跑的形象,《化装》中小男孩站在镜前,看着穿着裙子的自己翩翩起舞的样子,还有《夏日里的最后一天》顺水而下消失的小船,甚至都能闻到夏日傍晚湿热的青草气息。而就个人而言,我最喜欢《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一篇,因为在故事的最后男女主人公决定直面成长,唯一一篇乐观的结局。这些故事,宛如夏日午后的梦魇一般,亦虚亦实,在脑中久久不能散去。    这是我第一次读到尤恩的作品,我想我已经患上麦克尤恩后遗症了。

二十七岁的格格巫

蓝精灵都是些不着四六的家伙。至少,是个营养吸收特别不良种族。其中岁数最大的蓝爸爸,几百岁总是有的,而最青春可人的蓝妹妹,细想也怎么都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了。当然,除了营养吸收不好以外,这些蓝色小人的社会经验积累速度也是出奇的慢,都几十年上百年的丛林生活经验,还是那么容易轻信于人。要知道,丛林法则可从来都是最残酷,最本质的生存方式。整个《蓝精灵》中,真正有正常人类特质的,反而是蓝精灵之外的一个角色。他与森林水乳交融,却始终不能成为森林, 他与禽兽推心置腹,却始终无法成为禽兽 ,他,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他,为何无法成为人猿泰山,他,曾经遭遇怎样的人间惨剧,《蓝精灵》,一部二十世纪出品的阿凡达,格格巫,一个足以改变森林的化学思想家! 索尼出品,邀您共赴心灵中的迷幻森林!我们见到格格巫的时候,格先生有多大岁数呢?从《魔戒》中的科普教育来看,精灵不管是蓝的还是绿的,总是比人类活得要长。而格格巫貌似是个人类。虽然他有些谢顶,但是残存 发丝依然是黑的;虽然他憎恶蓝色小人,但是始终坚持喂养阿兹猫;虽然他疯疯癫癫,但是始终对化学这门学科充满追求来看,他是一个年纪在四十至六十岁之间,依然坚持在第一线工作,没有退休,有些宅的化学工作者。这样看来,一帮子百岁未知种群,合起伙来糟蹋一个正值科学创造力巅峰年纪的人类,《蓝精灵》真是一个用另类手法凸显人类不屈不挠生存意志的伟大诗篇。如今《蓝精灵》也正驶往大屏幕,其中的内容没有摆脱动画片的套路,继续用侧面烘托法来表现格格巫的执着。我很好奇的是,在格格巫具有一身令人敬佩的气质与思想前,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着怎样的遭遇?记得刚看《蓝精灵》的时候,并不会因为主人公们是蓝的就好奇。反而是看到小黑屋中,格格巫不断往锅里扔东西,口中念念有词感到震惊!他扔的是蜥蜴的指甲、兔子的睫毛、蒲公英上的露水之类匪夷所思的东西。在我所受到的传统教育中,从来没有教我意识到兔子也有睫毛,蜥蜴也可能饱受脏指甲的嘲笑。是的,从一个单一的角度,即从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甚至是从一个立场坚定的变态的人的角度看问题,始终我所受教育的主旨。于是在看到遥远的未知国度中,有人拿起这些从来没有意识到存在,却又真真切切存在的东西往锅里扔,我不得不表示情绪不够稳定。一种超越平淡生活的想象力,制造出了巫术、魔法。凭借笨笨、聪聪再加上健健这些二百五,只能让生活更多彩,因为有蓝精灵就肯定会有紫精灵。但他们不能让生活更多姿。让生活更花里胡哨的人是格格巫。如果没有他这样敢什么都往锅里煮,不断被炸个飞机头还能坚持住的人,我们不会有长生药,不会有长恨歌,也不会有长安街。伊恩·麦克尤恩的处女座《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让我认为,他是一个二十七岁的格格巫。如今麦克尤恩被称为当代最重要的英国小说家。这没什么,格格巫也堪称那个森林中最重要的化学家。我注意的是麦克尤恩在《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的八个短篇中,真的勇士敢 于什么都往里招呼。当年麦克尤恩年仅二十七岁,评论界认为他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所以肆意模仿。在《家庭制造》里,大段的牢骚式独白,嘲讽着父辈们去辛勤工作的荒谬感,在这里亨利·米勒的排比句式很是显眼。但是在模仿亨利·米勒的背后,我切实感到麦克尤恩的牢骚有着另一层的嘲讽,就是对嘲讽本身,依然具有嘲讽态度。在整个《最》在书中,突破伦理道德的假设和探险般的拈花惹草比比皆是。肉疼的纳博科夫式的尝试,除了在《蝴蝶》中吓人一跳外,其他各处也很常见。作者从来不避讳挑战读者,特别是来自东方礼仪之邦的读者的内心平衡。很难用好或坏来对应麦克尤恩的“玩笑”,在刺激的内在含义上,作者还不忘加点抒情的佐料。“剪去我的刘海,也剪去了我的整个夏天”,在没有亲身体验麦克尤恩的成熟风格之际,我暂定他就是顺着这条有趣又带着邪恶意味的小路前进,直至消失在小说的密林深处。格格巫其实并不可恶。如果给他加上标签的话,我会选邪恶、可爱,狰狞、可爱,或者是浪漫、可爱。邪恶是因为他戳破了丛林法则中的伪善,麦克尤恩也如此,唱着下流的小曲,把那个戴着面具的成年人裤子拽了下来。说狰狞,是因为格格巫也好,麦克尤恩也好,是有力量制造足够大的冲击波,造成人们心理紧张的。而说浪漫,则是因为,他们都在凭借斗室中天马行空般的思考,就将世界,哪怕是个不曾存在的世界纳入怀中。可爱就不用多讲了。如果没有格格巫,《蓝精灵》还会有人看吗?小蓝人们会不会活不了那么多年,早就无聊致死?没有麦克尤恩像个怪巫师一样,像个萝莉控一样,我们又怎能在肮脏的运河边,寻找到那只蝴蝶。麦克尤恩就是个拿着笔的巫师,幸好他不会武术,否则谁还挡得住他!

伊恩·麦克尤恩和“黑色喜剧”

面对麦克尤恩,我更愿意把“黑色”和“喜剧”两者断然分开。他的早期作品中,很多因素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跟他涉及到的题材有关系,评论家一边赞叹着像《立体几何》这样的作品构思独特,别有匠心,一边又说很难找到明确的主题意识。这篇小说中,主人公一直重复的“广延性是意识的作用”究竟是什么?莫非只是一个怪异故事:一个丈夫厌恶自己的妻子,通过祖父遗留下来的日记的记载,重复一个不为人知的数学家所谓的“有一种平面是没有表面”的理论,最终把妻子像一个仪器似的折叠起来,最终使她消失在床上。至此,他再也不必听妻子讲述冗长的梦境和无休止的争吵。小说中有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有一天,丈夫躲在卫生间里写日记,妻子来了例假,丈夫坚持写完之后才开门。后来终于开了门,妻子用鞋跟把他的脑袋给敲破了。 “好了,”她说,“这下我们都流血了。” 前段时间看见有人说大师的“残忍”。在很多时候,残忍成了文学魅力的一种催化剂,仿佛平淡似水的文字提不起人的精神来。而《立体几何》的结尾,绝对会让一些人提起精神来。丈夫下定决心让妻子消失掉,他假意把她骗上床,尽量对她表示“客气”,然后与她做爱讲笑话,听妻子梦呓般的喃喃自语。他描写了那张床和一些饰品:“我们的卧室既温暖又舒适,显得很奢华。床有8×7英尺大小,那是我们结婚的第一年我自己做的。梅西做的床单,把它们染成一种华丽的深蓝色,连枕罩都绣过了。房间惟一的光亮是从严格粗糙的山羊皮灯罩里透出来的,它是梅西从一个过路人那里买来的。”在杀死妻子之前,丈夫还如此冷静客观地描述着带着华丽色彩的卧室式样,着实“黑色”了一把。 除了杀妻,其他故事也并不逊色。《最初的爱情与最后的仪式》中的打老鼠场景;《在被窝里》一个作家父亲和女儿的关系暧昧,相同的主题出现了:父女俩躺在一张床上探讨着鸽子是否有性别,另外女儿还问,鸽子的性器官在哪里?父亲则回答:在羽毛的掩盖下。 我不否认自己对此类“黑色”的偏爱,与某种自恋有关系,麦克尤恩提到有一种“钢铁般的自恋原则”。斯帕克有个短篇小说叫做《双胞胎》,描写一对正常得过了分的夫妻故事,他们每天为对方担心却心无坦诚,或许这才是生活之道,人们在互相欺骗中安安乐乐。作者提到自己包括自己很多朋友属于这对夫妻视野外的人物,那是两种价值观,只是一种价值观使劲抗拒另外一种,而另外一种则在一旁默默地探视。同样是中产阶级,麦克尤恩完全被排除在“正常”视野之外。在他的笔下,很多美德只存在于人的记忆之中,即使很多人彼此伤害,但是也遵照这一原则,简直令人不寒而栗。在他获得1998年布克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阿姆斯特丹》中,那种笼罩的阴翳似乎只有通过死亡才有结果。 喜剧也常常让人笑着流泪。美国的《出版家周刊》称:“麦克尤恩是一个具有令人信服的天赋的作家……他以流畅的敏捷和带有讽刺意味的机智编织着情节。这是对伦理问题所做的一个既尖刻而又聪明的探索。”这是在《阿姆斯特丹》获奖后所说。看完这部小说之后,对现代媒体机制(以小说主人公之一弗农为代表的《法官报》为例)的运作不禁有诸多疑问,他们称赞一件事物和让一件蒙羞是出于同个原因的。这部小说我前后读过两次,第一次读的时候抱着对“布克奖”的膜拜心情,再加上书籍背后侧重介绍的情节——谋杀:让人感到刺激,结果却大失所望。最近重读之后,才改变了印象。 英国作家善于编织故事,侦探小说的发达程度就是一个明证。然而他们却不一味单调叙述故事如何发生,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了就转动作者一支上帝般的笔。狄更斯式的传统叙事方法被切割,重新组装,但这不代表作家们放弃了在作品充当上帝的欲望。《阿姆斯特丹》以两条线为主,作曲家克莱夫一条,报纸主编弗农一条,中间偶尔也会穿插另外一些线索:外交大臣加莫尼与他的妻子。故事一开始,作曲家、主编和外交大臣共同的情人莫利·莱恩去世,她“趣味高雅,有非同一般的艺术鉴赏力”,在死之前却发现生活越来越呆板、沉闷、苍白。作为好朋友的克莱夫和弗农觉得这样死去太不堪了,彼此约定在人变得与污浊的世道同流合污,丧失趣味之前,双方有义务了结对方的性命。 把这样的事情放在生活中考察已经具有喜剧效果了。从第一幕葬礼开始,隐忍的、尔虞我诈的对白充斥全书,转折点是双方事业的沦陷。很多人认为克莱夫和弗农事业和信仰上的失败应归咎于他们道德的缺失:克莱夫为了创作竟放过了一个强奸犯,弗农为了报纸销量准备刊登外交大臣的变态照片。在我看来,克莱夫和弗农是过于认真才走向彼此谋杀的道路。看看那些有道德的人的面目,外交大臣的妻子在电视上的声泪俱下的场面完全是虚伪的成果。而“两个曾在这儿相遇并拥抱过的朋友,死去了,/他们各自的死亡都是自己的错误所致;/……(W.H.奥登《十字街头》) 据说,英国幽默是“酸甜味”,尖刻、有感而发。幽默仿佛是人生难免遇到的尴尬场面下撑起的一把雨伞,常常帮助英国人避免了正面的冲突。罗伯特·奥特曼电影《高斯福德庄园》中有句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来到仆人阶层观摩“学习”的美国演员在离开高斯福德庄园之前指责同样离开庄园的女仆艾利丝(艾米莉·沃特森饰演)缺乏幽默感。艾利丝回答说:“有默可幽的时候自然会幽。”而麦克尤恩的喜剧似乎建立在一种普遍的扭曲,在没默可幽的时候硬让人哭着笑出来。 约翰·厄普代克有篇文章评论麦克尤恩最新长篇小说《赎罪》,其中说道:“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一向短小精悍、情调抑郁,但在长篇小说《赎罪》中,他却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气势磅礴的图景。”小说刻意营造一种奥斯丁式的气氛。据闻,国内有出版社已买下版权。让我静静期待麦克尤恩“阳光了许多”的小说,不知道黑色是否仍然躲藏其中,而它是否能让人发笑?本篇评论来自卢德坤,一切版权归卢德坤所有。卢德坤博客ludekun.blogcn.com.由于blogcn已经在近日被永久关闭,故将卢德坤博客中部分书评搬到豆瓣。豆娘关闭了讨论区,只好写到评论里面。

写作的起点

1975年,伊恩27岁,以这部书一举成名,成名的最佳年龄和最佳方式,作家的起点,八个短篇,三个关键词:模仿,青春,成长。《立体几何》明显是对博尔赫斯的致敬,家庭制造则充满了亨利米勒的身影,这两位作家在中国也是广为人知,伊恩并不讳言对他们的借鉴,同时被模仿和学习的还有安格斯威尔逊,菲利普罗斯以及纳博科夫,卡夫卡、托马斯曼和弗洛伊德则是伊恩的青春读物,这些东西混杂起来,可想而知,在一个年轻的未来作家的头脑中会兴起怎样的风暴,这既是一场关于语言文字排列组合之奥妙的风暴,也是一场关于人之本性究竟如何的风暴,所谓的善与恶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之间的界限是怎样,在未成型的少年之心中,这些问题尤为敏感,伊恩在20岁时所写作的,正是少年人面对眼前的人生谜题时所能做出的几乎最大限度的思考,在普通少年心中,这些谜题和它们的答案混沌纠结,伴随着成长的岁月,被化解,被消磨,被遗忘,在青年作家这里,却成为第一份宝藏,在才智与苦思的作用下,困惑被凝结为文字,成为艺术,成为能够渗入他人心目的第一份力量,也经由此,作家得到至为珍贵的自我确认。说到青春,所有人都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这个词,除了《立体几何》,这个故事写中年人陷入沉闷无爱的婚姻生活,年轻的伊恩竟也能捕捉到其中的奥秘。还有《舞台上的柯克尔》,一个关于艺术的夸张的现代寓言。另外几个故事,无一不是从少年的视角展开,书后所附的张悦然的书评《长大就是在那一刻》,以女性的细腻笔触接近这一主题, 将八个故事都看做是青春期男孩的成长历程,这似乎稍有一些偏颇,因为视线的出发点常常并不是作品的主题,注意它们最终到达之处,往往是成人世界的变形和黑暗。譬如最后一篇《化装》,小亨利不过是一面纯净的镜子,映照出被演艺生涯扭曲了心性的敏娜的疯癫,又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例子,一个天生的演员,被舞台抛弃后,将生活变成了舞台,将欲望伪装到戏服和面具之下,一出悲剧而已,当敏娜将这种疯癫的幻境变成幼小的亨利的真实生活场景时,你会感觉到,更大的悲剧在上演,疯癫的种子将被种植在纯洁中,不知觉中,巨大的扭曲的力量就要开始发生作用,伊恩抓住这一过程的关键之处——亨利对于敏娜的态度:亲近、惊异、好奇、畏惧、模仿、顺从。。。交织呈现出的一种柔软而弹性的心性状态,赤子之心,无法分辨真实与虚幻,当琳达召唤出亨利心中对于真实自然之美的向往时,对于敏娜的钳制,他开始有了反抗意识,但是亨利和琳达都还过于柔弱,故事的结尾,敏娜的魔掌似乎已经伸向了琳达,而亨利却过早地品尝了属于成人的酒精,醉得一塌糊涂,化装舞会,成为亨利与琳达一场成人仪式,更象征了成人世界虚妄变异的真相。青春的故事必然与成长相关,成长是一次碰撞,是一场事故,纯洁被撕扯,伤口,流血,结疤——大概是这样的过程,这些故事,有些发生在撕扯之初,疼痛还不剧烈之时,譬如《化装》,有些发生在撕扯之中,血淋的伤口绽开,但疼痛似乎还沉睡着未及袭来,像《家庭制造》;有的是撕扯发生在瞬间,浓重的痛蔓延开来,久久不散,如《夏日的最后一天》;有的发生在结疤之后,伤口已经愈合,肌肉重新长拢,却失去的原来的性状,变得丑陋奇怪,如《蝴蝶》和《柜子里的人》;这些故事中,长大是一场惊险的历程,冷冰冰的世界,怪异和冷漠时时准备拌你摔个跟头。只有一个故事,《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也就是本书以之为题的那个故事,名字似乎也可以翻译成“初恋,葬礼”,更类似于一个青春自传,有更真实的味道,余华的书评中说“没有爱情的爱情,没有仪式的仪式”,我觉得这说法太过于悲观了,青春的爱情,有时候没有想象中那样浓烈,它只是自然的存在着。——当我和西瑟尔躺在床垫上时,“我们把手掌和在一起,她仔细检查了两只手的大小和形状,一边看一边评说,刚好一样大,你的手指厚一点,你在这儿多了一块,她用拇指指尖量我的睫毛,希望她的也一样长,她跟我讲她小时候养过的狗。。。”天真而可爱,仅仅平淡的相伴就得以满足,就是爱情吧。然而爱情确实不是那么单纯,少年的爱情,是一种单纯与欲望的结合体,二者都是那么强烈,以至于它们撕扯着自己的主人。——我和西瑟尔做爱,“一一进入她的身体,就情难自禁,我进入了自己的幻想”。。。“我的幻觉在于当直面生命的力量和久远时,我是那么无以自持,单只这念头就令高潮来得措不及防。”。。。——似乎没有人曾经如此描写性爱,当我读到此处时,几乎不甚明了,然而细想来,这种感觉确实真实地存活了相当短的时间,仅仅是最初的那几次,长久以来对于这神秘事物的好奇和渴望,在一朝被满足,震撼于她所带来的快乐,震撼于她所来的生命的孕育,觉得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一切都是那么神秘莫测,感官和心灵同时被剧烈地冲撞,这剧烈的感觉又必然是与少年理想中对爱情的渴望和确信交织在一起的,是童贞的童真的尾声,是最真实的青春的爱情。年少时的爱情又是迷茫的,可能它来得突然,来得不假思索,于是西瑟尔的破裂的家庭,多动症的弟弟,拮据的生活,和夏日的蚊蝇和墙壁中莫名的抓挠声一起侵入了我们的生活,使得我们的房间——“不再是四层楼上的空中楼阁了”。生活永远存在着种种的困扰和隐忧,就像那只一直隐藏在墙壁中的大老鼠,它嘶嘶的挠着墙,搅乱了睡梦,最后终于跑到光天化日之下了。我打死了老鼠,它肚子裂开,腹中滑落一个袋子,里面是还在伸腿的鼠仔。。。“西瑟尔跪在老鼠身边,阿德里安和我像保镖一样站在她身边。。。她跪在那儿,长长的红裙子铺满四周“三个少年用这样的静默表达了对老鼠妈妈的某种感情,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葬礼”,生命的可敬畏,于是,我放生了捕住的鳗鱼,阿德里安不在像往常一样与姐姐胡闹,涌动在他们心中的是什么呢——生命的真相,生,死,生命的更迭,生命的孕育。。。秘密和意义同时被暴露在阳光下,一只卑微的可厌的老鼠,同时又是一位母亲,裂开的子宫,生命的来源,我得到了所有幻想的答案,西瑟尔得知了自身的使命,阿德里安懂得了自己和姐姐是不同的生命,少年们在瞬间知晓的,不再是关于爱情的,更是关于生命的,关于爱情与生命,爱情与孕育,爱情与牺牲和死亡的一切。

生活的精度

以前高中的时候,体育课我不爱上,和人在食堂里聊文学,大家都是用炫耀书名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博学,你看过《了比起的盖茨比》么?你喜欢《追忆似水年华》么,你读过《雪国》没,我昨天刚看了《九三年》……。后来大家开始上升到一定高度,就说,某某小说反应了人在黑暗的维度下,扭曲的状态,他们破裂和粉碎的人生,就沉浸在这种文字当中,后来寻思了一下,翻译过来就是谁把谁抛弃了,于是谁很痛苦那个时候文学就是大家就放学骑着车子聊聊天的谈资,,经常说着说着就急眼了,然后不欢而散再后来上了大学,忙着尝试以前没玩过的东西,经历没经历过的事情,谁还没事儿聊文学呢嘿,我最近又来了以前的兴致《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精度,生活是人们一直在说话,少数的被人听到,当成了一回事儿,一部分被人听到,然后就忘掉,大多数的人根本不听别人说话,哪怕是假装在听,于是我们大多数的时候都在自说自话。小说里那些下流和私人的故事,恰恰在表达一种记忆的状态,它暧昧,游离 “你要知道,你的头脑,你的内心,不是酒店的厨房,可以把里面的东西像旧罐头一样扔掉。它更像是一条河流,每时每刻都在流动和变化。你无法矫直一条河流。”“我们把床垫抬到桌子上,在敞开的窗前躺下,面对面,像夏日伊始那样。我们有一丝轻风吹进,带来淡远如烟的秋天气息,我感到恬静,无比清澈。西瑟尔说,下午我们先清理房间,然后去远行,沿着河渠远行。我把掌心按在她温暖的肚子上说,好。”他写生活才不乌云蔽日,而且似乎温婉有致,温润的背后,却隐藏着内在浮动的猥琐,莎士比亚曾在《麦克白》里写道:“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麦克尤恩的小说中,生活最准确的状态如同万物生长,我们的目光都被聚集到阳光普照之处,却忽视了草丛和山脚的泥土,他们柔软的滋生出腐烂和堕落。我们需要关注阳光,需要忘记腐烂,因为我们都在偷偷摸摸的做些别人不知道的事儿。他让我想起了高中那阵,我经常有几个古怪的想法,在书上做的很多笔记,那年我还读卡夫卡,还在看《城堡》、《审判》、《变形记》,虽然我不知道他到底在写啥,我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阳光普照的时候,我躲在阴影里面,看人群鼎沸之声,想着书里的话,“看吧,那群细小的蚂蚁”。人们都有一个梦,就是时光倒流,若能穿越回去,我会看到一个冷漠的少年,他像兰德的诗里面所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他在想什么呢,那个抬头看黑板的年轻人,有多少属于自己的秘密?今天大雪倾城,也让我想起了西安的雪,有人为自己平生所见的第一场雪欢呼雀跃,有人在冰天雪地里步履蹒跚的上自习,有人触景生情嚎啕不已,有人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发呆。雪轻易的就覆盖了黢黑的土,却在人们心里泛起尘埃,麦克尤恩说,维度是知觉的函数,山重水复疑无路,but you are colourful。

性致勃勃

八个短篇,共同献给性致勃勃生机暗伏懵懂忧虑的少年时代。我最喜欢「家庭制造」,我喜欢它不加掩饰的叙事和一点微小的结构技巧。故事并不质朴,更不清新,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是少年争取"加入到人类社会的高级人群当中"的原动力。身与心未同时成熟,这是所有困惑的源头。

还没读完

这本书的感觉还是怪的,每个短片都让心震动好一阵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读完心情一般

不去说他写得好不好,且说他写得真

言艺术不一定非得高雅,能带给自己独特的无害于自己也无害他人的生命体验也就尚可。所以斥责这本书如何诲淫诲盗没有必要,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的淫和盗,不是都时时在咕嘟咕嘟往外冒泡吗?你不去说它,它就不存在?掩耳盗铃的爱好人类亘古不变。至于说这本书有多好,我觉得也大可不必,这些情节我们都能想象和描写,只是我们不太有这种勇气付诸文字而已。

世界在他眼中的摸样

昨天恰巧在看他的【只爱陌生人】。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始终都是一种浓浓的玩世不恭的场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恐怖伊恩”最初进入文坛的处女作。他是天才,毋庸置疑。这样的文采及构造内涵在一个新人身上发出光芒,无疑,他终将独当一面。我记忆最深刻的文章是【蝴蝶】。他的故事总是挖掘人性的阴暗面的。却不是用来消遣的甜点。故事里那个小女孩的娇纵,以及跟着我“我”一直走一直走,然后被我亵渎并杀死。故事叙述的角度是以第一人称的我在案发后去警察局之前一个人的“回忆”。这是一个让人称奇的视角。你会喜欢的。

我唯喜欢第一篇

虽然网上全都可以看见,还是买了书来看。很快就看完了,但我只喜欢其中的第一篇《立体几何》,看完之后惊为天人,我觉得文学奖项就是要颁发给这样的作者,懂文学又懂立体几何,哈哈~~概要而言,这就是个中年汉杀妻的故事,它讲一个中年男人,疑似贵族,有祖业,不用上班,厌倦了家庭生活,尤其是厌倦了老婆,于是,偶然发现了一个数学定理,将老婆变没了。小说的结尾,老婆的声音越来越远了,我在想,这要是拍一部CSI,该怎么取证呢?但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小说的要素五脏俱全,房间的环境,书房里摆的一个JB,以及那些跌宕起伏的小事,都讲的津津有味,令人欲罢不能。例如二人躲在卫生间门口互相用高跟鞋打对方。这些情节太TMD神来之笔了,但,直觉告诉我,这是虚构的。正因为是虚构的,才显示出才华高超,要知道丫写这篇小说时,才刚大学毕业呀----不过这也没啥牛B的,苏童大学一毕业就写出了《妻妾成群》呢。不过前者越写越好,后者越写越差罢了。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令我想起尤瑟纳尔写的《东方奇观》系列,一个法国老太太,把中国的民间故事写得如此精彩,真实令人汗颜,东方奇观中有个《神笔王佛》的故事,结尾和《立体几何》很像,皇上要加之罪,王佛画了条船,钻进自己的画作里,划着逃跑了,真TMD酷啊。。还有,写实主义看的时候固然令人感同身受心领神会,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更令人能得阅读的快意。要不怎么会将小说定义为虚构的艺术呢。这也是我喜欢这一篇的又一因素,当然,兄弟最热爱中庸之道,既能虚构又想象力瑰丽的,乃是大爱。中有王小波,外有卡尔维诺。人生足矣。后面的故事看看玩玩就罢了,透着一股显摆式的小聪明---用中国的话说,这叫创作不真诚。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可是话说,一个刚大学毕业,上了几天写作班的毛头小伙子,怎么直面自己迷惘空洞的内心呀。所以,麦克尤恩很取巧,年轻时就玩虚构,到老,有料了,再现实主义。再道德教化。其它的篇章看完也就忘了,没有新奇的故事,语言也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之处,这本小书,因为凑不够字数吧,前面后面搁了一大堆书评和推荐。在我看来,余华毛尖之流,有过度阐释的嫌疑,哈哈~~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竟然是金庸先生在《白马啸西风》中写的最后一句话:“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如果仅从书的装帧风格来看,本书颇有上海译文或者说是世纪出版集团的风格,当然南大出版社出的文学类书籍现在大多接近这种风格,无论是阿特伍德系列、《冷记忆》、奈保尔、奥威尔、毛姆等等,现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类型的纯白色装帧,但是这种淡蓝底色的,《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大概是个开始。封面的设计颇有小清新的风格,暖暖的意味,我觉得很多人买这本书都会被封面所误导,产生一种对于日系纯爱、治愈小说的期许。如果是本着这样的心态去读完内容以后,心中也许会产生一些失落和怪异吧。作为一个作家的处女作,我觉得很少有人能够写到麦克尤恩这种程度和级别。书中的八个短篇各具特色,向我们展现了作者不可多得的想象力和对于生活的思考、提炼。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甚至还尝试了不同的写作手法和叙述手法,从他的文字中,我能感到好几个风格迥异作家的不同特征。不知道麦克尤恩是否是可以为之,不过不论怎么说,这种方式给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能力。不过不论我如何称赞作者的写作才能,惊叹他的写作天赋,但我必须说,这本书故事的本身我并不喜欢。虽然我也经常看以日本作家为主题的不明朗、阴暗甚至是黑暗的小说,可我本身却是讨厌这种类型的小说。“喜欢”是一种很私人的情绪,但阅读本身也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所以我的这种情绪纵使非常主观,可我还是愿意拿出来说一说。书中这些短篇的内容,有的写乱伦,有的写谋杀,有的写交媾,还有非常浓厚的恋母情节。我没有研究过作者的人生,但是这些因素构成的小说,精彩、震撼肯定是有过之的,只是那冷冰冰的感觉着实影响阅读的情绪。在中国这个国度,很多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小说中的很多因素并不容易被我们接受,如果在书禁严格的时代,我觉得这本书甚至会被定义为“淫书”。在作者的笔下,故事中很多不让人愉快的情节都写得十分隐晦,这种写法甚至让我觉得有点像雷蒙德-卡佛。只是越是这种若隐若现的描写,却更让人有一种带入感,在文学创作上来说其实是好事,怎么着读起来都有点虐。当然,我的理解可能是非常片面的。因为一个作家创作出来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应该是他真正伟大的地方。可我又觉得,如果一个作家完全没有类似的心态和精力,是不足以支持他这样思考和创作的。就像你可以说三岛由纪夫追求的是一种阳刚、暴烈的美,所以他切腹了;你可以说茨威格是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所以他饮弹资金;你可以说川端康成着力于刻画代表女性阴柔的美,所以他开煤气自杀了……当然,类似的还有很多。所以,乱伦、恋母、谋杀这些元素,仅仅是麦克尤恩自己编织出来的黑暗故事吗?我觉得不一定。小说写得很好,故事也很精彩,甚至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这样的故事是治愈系的,但是就我自己而言,还是开头的那句话——“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孤独永生

所有的主角,都是踽踽独行于世界。一个人做着独立的、轻描淡写却是发自肺腑的独白,那是他们的最真实的最细微的思考的痕迹。每一个故事都荒诞着、恐怖着、真心着、坏事儿着。你无法责怪任何人做的任何事,导致了任何悲惨的结果。因为那不是谁的错,那就是顺理成章的行为,没人有什么坏心眼儿。人只能自己跟自己对话,人们之间永远也别想坦诚相对,不管出于善意还是故意,只要人还有思考的能力和欲望,他就不可能全部与人分享,时刻会产生新的障碍。你们可以在一起 工作、说话、打架、吃饭、做爱,不过不要天真的以为借此可以停歇了自己的思考,你的世界永远只有你自己在陪着你,在劝导、开导、指导你。别依赖别人也别让别人依赖你,这就叫做真正的人了吧,可以成为一个人生的主角了,一个故事里令人怜惜而又钦佩的孤独的主角。

大学才子今何在?

代赵毅衡老师发——————八十年代初,美国大学的创作班开始遍地开花,什么大学都能开一个,请来的老师多半是需要钱的作家诗人。那时候就引发辩论,问大学开这种行当,除了给一些名声可疑的作家诗人们饭碗,给当作家梦的学生一点似有似无的希望最后更加残酷的失望,其他还有什么用?辩护者理由各种各样,很少有人用案例来辩护,因为成功案例实在不多。当时就听到的一个名字,据说是铁案:英国“东英格兰大学写作班”出了一个才子伊恩.麦克尤恩,以创作班上的作业合成一本书,得到毛姆奖,此后佳作连连,前途无量云云。但是这个创作班不同一般,1970年由名作家威尔逊和布拉德布利创办,当时是英国唯一此类创作班。教师中有多丽丝.莱辛,哈罗德.品特,爱丽丝.默多克,安杰拉.卡特这样的英语世界著名作家。而当时美国大学的创作班,老师们的名声没法比,所以反驳的理由也现成:那个创作班还是精英主义的:精英教师教精英学生,出一两个特别人物,不能说明创作班是否应当成为机构教育。正方反方没有把这个问题辩个清楚,麦克尤恩的名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好奇地找来读了这本小薄书,不由得两眼圆瞪:如此粗野直露!如此肆无忌惮!这一切又裹着如此精妙的语言中!我叹口气,心想这样的才气加胆气,不成功也难,但是这样一本书,恐怕永远不可能翻译成中文出版。整整三十五年后,这本书真的在中国出版了:南京大学出版社上个月出版了伊恩.麦克尤恩薄薄的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责编让我写一篇书评,我欣然同意:我心里一直装着这本书,把它当做写作和出版的尺度。但是这个尺度现在已经不准:麦克尤恩不出所料已经成为英国第一号作家,远远超出挤满这个小说之国的其他名家。他的每一本小说都得奖,虽然他被提名布克奖五次,只得过一次,原因却同行们“第一是嫉妒,第二还是嫉妒”。2007年的电影《赎罪》在全世界得了15个奖,奥斯卡七项提名,这一年俨然成为“麦克尤恩年”。一个作家已经触电,而且是高压,就是电压作家。于是这本压了多年的中文译稿,现在终于出版。应当说,当初的辩论,以麦克尤恩为例,不足为训:英国文学史上早在十六世纪,就有“大学才子”,这是一批常在牛津剑桥活跃的剧作家的诨名。此后英国一直有以智慧迷倒读者的作家,而且他们似乎都有麦克尤恩那样狡黠的笑容:王尔德那时拍照机会太少,我们没有看到他的幽默显现在银版底片上;萧伯纳的胡子太大,看不到表情;但是索默赛特.毛姆、伊夫林.沃、格雷姆.格林、安东尼.伯吉斯,马丁.埃米斯,都有这样狡黠的笑容。这些作家是英国特产:比起这些天才精灵,比起他们的优雅从容收放自如的文笔,比起他们举重若轻的低调叙述,大部分美国作家野心过于外露,大部分法国作家后现代过于外露,大部分德国作家哲理过于外露,大部分中国作家,恐怕是心思过于外露。我应当承认这种典型的英国灵气,很难被认为是大家之风,因此在欧洲文化大国中,英国作家得诺贝尔奖最少。麦克尤恩只写了两本短篇,其余都是短长篇,或者说长中篇,但是我一直觉得他是个天生的短篇小说作家,他的其他作品不过是写长了的短篇:麦克尤恩的作品从来不会像拉美作家那样汪洋恣肆目不暇接,也不会像俄国作家那样沉郁苍凉如草原大漠:他的情节从不复杂,总是细火慢燃地延伸,哪怕读者感觉到这样的叙述肯定有猫腻,小心翼翼提防落入陷阱,最后的突然翻盘依然让人措手不及。据说麦克尤恩“诺奖亦已在望”,我个人觉得他的机会并不比别人多,也就是说同样少。这没有关系,麦克尤恩照样是个迷人的作家。五十年代格林多年得不到诺贝尔奖,据说原因就是“太成功”,实际原因是太聪明,“理想主义”的艺术家不是麦克尤恩这样的大学才子。半个世纪后现在诺贝尔奖更加专司雪中送炭拒绝锦上添花:想读聪明的小说,就不能靠瑞典王家学院指路。回顾三十年前的辩论,虽然创作班已经全球开花,有人交学费就会有作家来上课。美国有七十多个大学给创作硕士博士学位,爱丁堡大学已经开始“特别体裁写作硕士”,例如言情侦探小说之类,中国大学大多数谦虚地自称“写作专业”,还没有大学开武侠小说写作班。不过班尽管开,才子依然难得:至今东英格兰大学的写作班,成功的毕业生,第一号依然是麦克尤恩,紧跟着的是日裔英语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u),以及马来西亚华裔英语作家欧大旭(Tash Aw)。这批英式大学才子,的确不能用来证明大学创作班是成功之举。艺术作为艺术,依然是无法讲课传授的:才子出自大学,只不过是大学需要才子。对于麦克尤恩,这个译本来的太晚;对于中国读者,这个译本可能依然太早:我相信依然会有许多读者与我当年的反应一样,惊恐得不知所措,又赞赏地回味无穷。原文刊于7月本周《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47599

仪式

现在想想,我终究是没有什么成人礼,不知不觉就耗尽了青春。在伊恩·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的八个短篇中,不想长大的在痛苦中脱离“母体”独自面对世界,迫切想要融入成人社会的孩子懵懵懂懂地模仿成人得到微乎其微的快感,孩子们堵不住时间迅速成长融入成人世界的不堪。故事全部重口味,充满了各种性事乱伦罪恶和不堪,我一口气读不下来,混混沌沌地看了十余日,中断数次。并没有所谓“长大成人”的重要时刻让我铭记,碎片式的记忆分不出重点,反正就成这样了。不止一次我叹气,想回到学生时期,最好回到还和玩伴们在金色的黄昏无忧无虑地挖沙子偷砖头点火放炮的童年。我记得就在12岁六年级终结的那个暑假,我有清晰的意识自己的童年完蛋了,带着一群孩子抓了两塑料袋蛐蛐把它们全部淹死在父母学校教学楼一楼脏兮兮的水槽里。那天晚上回家之前,我把他们招集在一起,告诉他们,我以后不能和你们玩了,你们再选出一个老大吧。这是我童年结束的一个仪式。从此之后,我也向过去那样的晚上坐在家属院昏暗的灯下,看着一个孩子带领一群孩子疯跑,我想,他以后也会像我现在这样。那个时候,我深深体会到了孤独和失落。而青春的结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拿来缅怀。过去的日子,总是那么美好。

与橱中人的对话

这是个不安的世界,变化太快,叫人无法适应。与橱中人的对话是我最喜欢的一篇那个单纯无力如婴儿般的人,在十七岁之前,他是幸福的,他不用去安排自己的人生,不用去烦恼我们都曾烦恼过的事,甚至他不用上学,不用学着自己做任何事,因为有个女人——他的妈妈把所有的事都做完了。世事总无常,他妈妈有了另外一个男人,有了她想要的另外一种生活。这个十七岁的老婴儿终于学着做个正常人了,并且最终踏入正常人的社会生活。这个正常人的社会却充满着各种不公不平,那环境也是表面光鲜背地阴暗肮脏的。他逼着自己去适应这个正常人的社会,这个社会却不能接受单纯如婴儿的大男人,最终他只能在正常工作之余,将自己关在黑暗的衣橱中,这样才能安心。内心的平静安宁哪里能寻到?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又岂止是他不能适应的,我们大多数人因为过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从未曾享受到半刻人生的宁静,以为动荡颠沛就是生活,是不是这种默然接受的态度很值得怀疑?我总在想,什么是快乐幸福,于人不同而不同,想起苏轼的词: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不是那种无快乐也无不快乐的状态也是种幸福的完满了?想寻觅的也不过就是在人世中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宁静。

一段感情的结束,会成为另外一段的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感觉不在了,却还试图挣扎地不放开。其实,当感情不在的时候,挣扎只能发泄自己的不安。如果真的没有了,那就消失吧,带着那最初的爱情,带着最初的感情,让他们结束吧。当一切都不存在的时候,告别这个仪式,启程,开始我们下一段的旅途

《立体几何》抄袭科幻文《零侧曲面》?

《零侧曲面》为马丁·加德纳的科幻作品,收入在《跨越三维空间·》中,和 伊恩的这篇文完全是一样的创意,是借鉴,致敬还是抄袭?===============原文摘录=================斯坦尼继续指出,许多年来,他顽强地努力设法缔造零侧曲面,按照对已知曲面的类型来进行类推,他成功地研究了零侧曲面的许多应有的性质,使盼望已久的一天终于来临。斯坦尼稍稍停顿一下,以便了解这句话对大家的影响,他对发楞的听众扫视了一圈后说:他的努力终获成功——他创造出了零侧曲面!就像是火花放电一般,他的话击中了桌旁所有的人。每个人精神都陡然一振,惊异地左顾右盼,并努力坐得更好一些,辛普松教授也猛然晃动脑袋。当斯坦尼走向餐桌的远端——那儿已备好一块教室用的黑板时,辛普松向左面的邻座低声说:“荒谬已极的胡说八道!要么斯坦尼已经完全疯了,要么他就是想开我们一个大玩笑。”我觉得,这种想法在许多出席者的脑海中也都存在,我看见其中某些人在疑惑地微笑,那时教授正在黑板上勾画一幅幅复杂的图解。在他作了一番说明(由于担心大多数读者对此完全不能理解,我已把全部说明略去不提)以后,教授声明说,他将在讲·6·座结束时做出一个最简单的零侧曲而。这时所有的与会者,也包括我在内,都交换会意的微笑,只是辛普松教授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牵强。斯坦尼从上衣口袋中取出一叠薄纸、一把剪刀和一管胶水,他把纸剪成某个东西,奇形怪状,令人以为是个纸娃娃:它有五条长长的凸条,就像是头部、双手和双脚。然后他把这东西摺来摺去,小心翼翼地把凸出部分的顶端粘合起来,整个过程极为奥妙而且需要极大的耐心,各个长条令人眼花缭乱地交织在一起,最后只剩下两个空端,斯坦尼把胶水滴在其中之一上面。“先生们,”他说,一面把这个由蓝纸做成的不可思议的结构朝四面展示,使所有的人得以看清:“现在,你们将看到公开展示的第一个斯坦尼曲面。”随着这句话,教授把空着的一端粘上了另一个空端。爆发出砰訇一声巨响,就像是打碎了电灯泡——纸制的结构顿时消失!。。。。。。。。。。。。。。。“那您是否也费神解释一下,我那个纸制模型是怎么消失的呢?”“那是个分文不值的诡计,除了手法灵活以外什么也说不上。”辛普松嗤之以鼻:“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您是怎么偷换的。但有一点十分清楚,您的模型并非因为是化成零侧曲面才消失的。”“啊,并非!?是并非吗?”斯坦尼打牙缝里挤出这两句话。在我还没来得及劝阻以前,他那粗大的拳头已打在辛普松的下巴上,于是来自威斯康辛大学的这位辛普松教授直挺挺地倒下地去,斯坦尼转身向我,面目十分可怕。“别打算掺和进来,年轻人。”他警告说,他比我至少要重上一百英磅,所以我只好接受警告而退却。后来发生的亊情实在令我毛骨悚然:斯坦尼双眼充血,蹲在四肢摊开的论敌身旁,把他的手和脚编织成一个难以想象的纽结,他把这位威斯康辛的同行就像是纸带一样地摺叠起来!一声炸响——在斯坦尼手中只剩下一大堆衣服。辛普松教授化成了零侧曲面!斯坦尼站起身子,喘着粗气,双手还是抽搐地紧捏住辛普松的上装,然后他松开了手,上装飘然落向地板的那堆衣服之上,斯坦尼咕噜了几句谁也听不明白的话语以后,就用拳头捶打自己的头部。

暴戾的青春期成长图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2007年,一部名为《赎罪》的电影横空出世,将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声誉推到了至高点,西方人对他的推崇真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纽约时报》上说,“麦克尤恩的虚构世界里融合了德·基里科的城市画面荒凉迷梦般的特质和巴尔蒂斯油画中奇异的情欲色彩。文字的垄沟中时有卧虎潜藏,诡异之事就那么若无其事,那么沉着地走出来。”有评论说他为英国小说开辟了新方向。在英国地铁上,他的新书就像通勤票一样常见……曾几何时,余华对这样一个天才在中国的冷遇颇感不平,可如今,看看吧,这个大红大紫的人物已在中国招摇过市。出版界乐此不疲地推出他的一部部小说,《赎罪》、《水泥花园》、《只爱陌生人》、《床笫之间》、《在切瑟尔海滩上》……10年的二月,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伊恩的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时光倒转,上世纪70年代,时年23岁的伊恩青春无敌,凭着几篇小说习作就轻松拿到了硕士学位,四年后,当年的作业以《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为题结集出版,一举拿下文学大奖“毛姆奖”,引起评论界连连惊呼,后生可畏。《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为“恐怖伊恩”定下了最初的基调。八篇小说,全从少年或者青年男性的视角出发,讲述一个个有关青春与成长的迷梦,构成这些梦的元素,竟然是无知、罪恶、欲望、性冲动、焦躁、凄凉、孤独……我们一向以为,从孩童到成人过渡的时光美好而值得追忆,在这里,名为“青春”的这个东西却让小说主人公们和作为成人的读者们无所适从。青春本身是一个被附丽了太多浪漫想象、被寄予了太多期望的美好字眼,而麦克尤恩说不,青春还有另外一面。于是,他恶狠狠地将那些不堪的人和事拎出来,摊在你面前,让你瞧瞧:乱伦跟孩子过家家一样天真,杀人跟学术研究一样严肃,舞台上的性爱混杂了黑色幽默,你忍不住要笑,可是这笑马上又僵住了,这可是我们都经历过的青春啊。于是,你感到内心受到了一种伤害。伤害你的,不是那些骇人听闻,而是那些骇人听闻居然是与“青春”结合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成长的仪式。麦克尤恩残酷而冷静地将一幅幅青春的暴力图像打开,让人一再追问,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成长到底要经历怎样的仪式?当孩童与成人世界的那条隐晦不明的边界线被跨过后,长大的孩子该如何面对未来的世界?当然,还有,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小说中如此暴戾的青春期成长图景?八篇小说,青春期的孩子对于成人世界有渴望,有恐惧,有逃避,有困惑,更多的是发自本能的向往,而一旦这种向往与深刻的无知相联,它往往就变成了罪恶的源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性。它成为了渴望长大的少年最迫切实现的青春期迷梦。《家庭制造》中,一个天真的少年自以为是地拿到了一系列通往成人世界的门票(偷窃、吸烟、抽大麻、手淫等等)之后,他只剩下最后一个仪式了——性的实践。对成人世界的无比向往和深刻的无知,对性的强烈好奇和渴望,最终导致一幕天真而邪恶的乱伦戏在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中合情合理地上演。让人悲伤的是,在这幕惊心动魄的诱奸中,没有人感到侮辱或被侮辱,没有人感到羞耻。妹妹在床上嘻哈大笑,哥哥最终获得“蚊叮似的高潮”,而这样一起“包含了谎言,欺骗,羞辱,乱伦”的事件,竟让少年感到无比自豪,“我会希望我所有的朋友,所有我认识的人,排着队走进卧室参观我的光辉形象。……我更为强烈的感觉是自豪……自豪我现在业已无可逆转地加入到人类社会的高级人群当中……”如果说《家庭制造》讲述了初次性体验带来的强烈身份认同,那么,《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个包含了爱与性仪式的故事却弥漫着一种难以拂去的感伤。在经历了对成人世界的惊鸿一瞥之后,一种对成人世界的无知让这一对少年恋人感到深深的迷惘。麦克尤恩的笔法是幽默的,一面煞有介事地描绘这对恋人如何不知疲倦地做爱以及对于制造生命的幻想,一面又让一只老鼠发出不断的悉簌声,轻易惊扰这一对狂热的爱侣。当滑稽的人鼠大战结束,老鼠被击毙时,一股悲凉气息却陡然弥散出来:“西瑟尔跪在老鼠旁边,阿德里安和我像保镖一样站在她身后,那情形似乎她拥有某种特权,她跪在那儿,长长的红裙子铺满四周。她用拇指和食指分开老鼠妈妈的伤口,把袋子塞进去,合上血肉模糊的皮毛。”怀孕的老鼠显然指涉了少年与女友之间的性仪式。仪式之后,成长的他们如何面对世界呢?当少年去西瑟尔工作的没有窗户的工厂外等她下班时,他觉得,要是不能把她从人群中认出来,她就消失了。那个没有窗户的工厂,失败的鳗鱼生意,是他们对庸俗乏味的成人世界最浅薄的体验。在这些孤独的成长的故事中,无一例外有一个重要角色的缺乏——母亲。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被母亲哺育,被母亲保护,并在母亲的带领下进入一个更大的世界的过程,母亲显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而在麦克尤恩笔下,这个重要的角色要么完全缺失,要么以一种变态的形象出现。在畸形的家庭关系中成长起来的人生,必定是一场悲剧。《与橱中人的对话》和《化装》讲述的就是在正常的母亲缺席状态下的非正常成长的故事。前者讲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如何阻止孩子长大,导致已经成年的孩子对于成人世界只有恐惧和不安。在小说里,孩子有现实的母亲,却没有精神上的母亲,甚至后来这个现实上的母亲也消失了。十四岁的少年,被喂饭吃,睡在有护栏的床里,那是婴儿床的加长版,十八岁才学会正常说话。被抛弃的孤儿、生理上成熟的男人,却无法面对长大的世界:“我怎么长成大人的?我告诉你,我从来没学会过。我得伪装。所有你感到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却必须刻意去做。……我更愿意躺在地板上自顾自地依依呀呀,而不是和你说话。”还有那尴尬的青春期性冲动,一个连鞋带都不会自己系的人该如何处理这些?他只能躲到橱柜里处理掉那点欲望。橱柜意味着什么?他将偷来的婴儿毯藏在橱柜里,渴望被包裹起来,那漆黑的橱柜,是母亲温柔而安全的子宫。《化装》是整本书中最长的一篇小说,给人一种颠倒错乱的感觉,失去母亲的孩子被迫与本应该扮演母亲角色的姨妈一起玩起了性倒错的游戏。成长中的亨利尽管有着强烈的性别意识,可是他的反抗是多么无力,不得不在装作军官的姨妈面前扮演娇弱的小姑娘并遭受侮辱。最后他甚至在化装舞会上亲眼目睹了心仪的女孩琳达被扮作男人的姨妈的侮辱。母爱的缺失,让他无法正常地长大,对于化了装的成人世界,他只有困惑不解。这个集子里的其他故事依然有关青春的暴戾与天真,忧伤与迷惘。 在《立体几何》中,麦克尤恩别出心裁地将杀人与数学研究结合起来,《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中,可爱的珍妮在夏日的最后一天死去,这隐喻着童年时代的结束,小男孩不愿面对长大的时光,却无可奈何。对于那些冷静的无知的暴力,这些孩子在成长途中所制造的种种骇人听闻的事件,无不引人深思。其实仔细审视一番,就可以看到,所有这些有关成长的故事,那些自以为长大了或者生理已经成年的孩子们,都缺乏心理上的成熟,而心理上的成熟,正是成长最核心的内涵之一。身体的强健,性欲的强盛,不过是个假象。因为无知,所以暴戾。麦克尤恩自己说:“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他们和我有相似之处。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真正的成长,即心理的成熟,需要有益的指引,譬如母亲的保护和引导,而母亲的角色,恰恰是小说故意隐去的。于是,心理上的孱弱和幼稚与身体上的成熟和强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理的冲动,道德感的缺失,对成人世界的无知,促使悲剧上演。于是,狂暴、阴冷、邪恶、天真、可怖奇怪地缠绕在一起,组成了暴戾的青春期成长图景,而作者的过于冷静,又让这份暴戾背后的忧伤和怅惘更加惊心动魄。2011

赤裸裸的阴暗

去年二月末在豆瓣新书速递里看到此书,心里便一直惦记,今年五月欣喜的发现这土鳖学校的图书馆里居然更新了库存,遂Borrow之。《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听起来多么的治愈系多么的小清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超级重口。没有童话就算了,悲剧伤情我也可以接受,可是基本上惊世骇俗~倒吸凉气。伊恩麦克尤恩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应该是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电影的《赎罪》!而《最初》一书是伊恩迈克尤恩的处女作与成名作,书中8篇小说,可以简单概括为:“杀妻、操妹、死姐、群P、溺童、自淫、兽交、异装。” 题材涉及“谋杀、乱伦、残暴、暴露癖、恋童癖、俄狄浦斯情结、恋童癖”可以说是变态小说之集大成者!这部变态大全能引起的轰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赞誉颇高所表现出的读者的接受度就有点让人始料未及!一直觉得公众趣向是很难把握的,通常是越费力讨好反而越遭人嫌!倒是不食人间烟火,还受人追捧~即使众人也深谙此理,却不见得所有人都有不近人情的勇气。王尔德曾反复强调:“艺术不能受道德的约束,艺术家没有伦理的好恶,书无所谓道德不道德。”麦克尤恩绝对是王尔德的粉,才会把这个思想贯彻的这么彻底。从《赎罪》、《最初》中,不难发现麦克尤恩的特别喜欢以童贞与性的二元交织为创作母题。整本书的阅读过程,我都眉头紧蹙,一直表示欣赏无能,实在是太暗黑了!全书充斥着性:性本能,性觉醒,性变态。但倒没让人有荒淫肉欲的想法。倒是看到最后的几篇托儿帮顶的评论,发现排斥感被逆转了,有点回味无穷的感觉。我总觉得每个作家的作品都不可能完全的跳脱自己而去描述虚构一个与自己无关联的故事,所以我一直觉得每本小说或多或少都带有作者自传的冰山一角,即使再隐晦。我一直很认同海明威所说的:一个伟大作家需要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看完这8个短篇,你很难不对作者的成长经历产生揣测与遐想。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婚姻家庭都是不和谐的,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孩童都是反童真的,为什么作者笔下的世界都是反乌托邦式的???这一定与作者的家庭背景有关!其实我觉得,创作变态畸形小说并不难,因为想象力是无限的,难的是有勇气置伦理与道德与不顾!事实上,我是有阴暗潜质的,我自认为在生活中,我能洞察身边人的种种蛛丝马迹然后展开合理的联想而最后也会被印证推断合理。所以当初看完《赎罪》,我真的觉得自己的联想能力可以和那位十三岁妹妹布兰妮的匹敌。当十三岁的妹妹远远看到姐姐脱去外衣跳进喷泉,湿身站在仆人儿子面前;或者发现仆人的儿子写个姐姐的荒淫字句,再又看到在昏暗的房间里姐姐像一只蝴蝶一样被仆人儿子定在书架上,然后慌乱整理妆容的情形,以及后来远房表姐被强暴,以及,我个人认为每一个孩童在不知性为何物时,对性所产生的排斥与反感心理,应该是人性本能趋善心理的一种厌恶情绪!(总之,我偏颇的以为,这应该可以代表半数以上人孩童时期对性的第一反应吧)在加之,十三岁的萝莉又本身对仆人儿子有一种暗恋情愫,而潜意识里布兰妮会果敢告发仆人是强奸犯,多少又夹杂着一份隐藏很深,爱而不得的妒忌记恨心理。所以,整个故事的悲剧是那么顺理成章,一气呵成。其实我想说的是,麦克尤恩的《最初》这样的风格还是很好模仿的,我看完之后很快就顺藤摸瓜挪用了这套腹黑思维,迅速构思了同样限制级的故事,但我真没有勇气表述出来~感觉也太见不得光了吧!(当然我这不入流的表达,也不要有太高期望)就目前修为,还不适合玩重口味,自身素养以及国内环境,多没有条件。那么能见得光的阴暗,算不算阴暗呢?? 总之,犀利总是与尺度并存的。

超前的爱情 超脱的仪式

并没有完全读懂 整本书 但是却能体会这本 早在70年就出版的书 能 引起如何社会轰动超前的思维方式 把诱奸 乱伦 无知 描绘地 单纯 简单 幽默看来 这不是一本 能一次读懂的书

貌似有些变态,但我喜欢

起初是看了电影版的赎罪,然后偶然看到这本书,试着看看,觉得有些东西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东西,作者可以通过他的文字表达出来,有些可以理解,有些产生共鸣,有些不能理解,总之还是很吸引,于是,接着买了几本麦克尤恩,呵呵~~~我不是偏执狂

整本书只有书评看着让我舒服,超越想象的重口味

好吧,我就是知道很重口味所以才看看的(毕竟那是别人的评价,我自己说不定有自己的见解= =我是这样想的)于是从图书馆那里借来就开始看了,好吧,感想就是我的标题。我不知道我的思想跟别人的有多大的差异,就算是作者写这些露骨而敏感的问题包涵着多大的哲理多深远的意义,在我眼里就跟一个青春期的少男在不知所云地YY差不多。也许说得有点过了,可我就是无法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出别人所看到的那些“绝望”、“希望”、“爱情”、“无奈”等等深邃的情绪。我只是看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结尾(头两个故事都是让我觉得“就这样结束?什么意思?”)我承认我并没有怎么斟酌地看过几遍。但我想光是看几篇就大概知道这本书的主题放在哪里了。第一个故事是最让我无语的,感觉《与橱中人对话》还可以,是唯一一个我觉得不无语的。不过最后那个故事没看就还给图书馆了。其实重口味本来是没什么的,最不能接受的是,重口味却并没有令人产生一些除了这三个字以外的想法。

久病成医不适用于神经病

我以前看书都会很认真地把书序都看一遍。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发现序要不是吹捧都是剧透,可能是我看得书太烂。然后看小说就直接跳过序言。但是这本书,我认真地看了序言,因为是余华写的。高中读《活着》的时候那种神经隐隐的压抑感还在。看完之后,我给这篇序言也打5颗星。最初知道麦克尤恩是电影赎罪,根据他得小说改编的。这学期回来又看了他的《只爱陌生人》,想起这小说最后的情景我依然会觉得后背脊发凉。当时在课堂上我没有听课而沉迷在小说里,就在读到最后男主被割脉的那段时,被吓到叫出来。好在我坐在教室的最后排,没有引起什么骚动。但是那种神经被悬在刀刃上的感觉,切实存在。 看到余华序中说“这些短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过程就像是在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感情上留下永久的划痕”。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恐惧的来源。就像小时候到现在都怕听到那种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那种吱呀的声音,让你欲死不能。。。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立体几何》,其实当读到他明白了祖父朋友的消失之谜,自己也能让自己手上的纸消逝时,我就知道他一定会让自己的妻子也重复那张纸的几何过程的。但是,真得读到他得妻子消逝的文字的时候,我还是觉得神经瞬时崩溃。为什么猜得到结局和看到结局如所料之后受到的震撼还是如此大。还有家庭制造的滑稽,蝴蝶的冷漠无情等等~神经遭受各种冲击,他的故事一个个读下来,就是对神经的一种刺激,让神经变得越来越柔韧。就是你的神经看似脆弱,貌似一撩拨就会断掉,但是其实它的弹性却越来越强。突然又想到那个专业术语叫:“人性中对伤害的迷恋”。这是我曾经对自残行为查到的一个合理解释。现在也适用于对麦克尤恩的小说的欲罢不能。 PS: 标题只是一个噱头而已。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朋友说的,觉得很在理。正好晚上想起来写这本书评。就借过来用一下。装13,莫介意。。 圣诞快乐。

麦克尤恩:属于少数人

文/马拉我很难讲清我对这本书的感情。这是一本我等了近两年的书,从知道麦克尤恩,到读完他几乎所有的中文版的作品,我一直在等待这本书的出版。最初读麦克尤恩是在2008年第3期的《小说界》上,那上面有余泽民翻译的麦克尤恩的两个短篇,我一看就喜欢上了,那两个小说所渗透出来的气质,让人感到了邪恶和想象力。真正把这本书拿到手,我心里的喜悦少了很多。阅读的过程仿佛一次回眸。其实,我一直相信,麦克尤恩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可能胆小懦弱,他甚至可能是一个温顺的保守派。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仅仅在于,我武断地认为一个人的写作往往和他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他通过写作创造他理想中的价值。这有些索引派的味道了,然而,这有关系吗?没有关系。我并不试图把一个小说家的写作与他的生活状态联系起来,这太荒谬了,我想了解的仅仅是一个小说家的心理起源。青春像一场灾难,覆盖着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等待如此漫长,我们想了解的世界似乎遥不可及。幻想、冲动、迷惘这些青春期最基本的词汇,弥漫在这本书中,尽管它的表达方式非常特别。麦克尤恩是一个坚定的绝望制造者,在他的小说中,几乎看不到世俗所谓的希望,他把一切都破坏了。家庭、伦理和性都是扭曲的。他似乎在制造漫无边际的黑暗,而让我们自己在黑暗中寻找光亮。在《与橱中人的对话》中,他写了一个被迫停止成长,又被迫快速成长的孩子。之所以如此,仅仅因为他的母亲失去了爱情,她觉得世界阴险可怕,他在孩子的世界里会更加安全。然而,一旦母亲找到了爱情,那个成年的孩子就成了负担,她想让他快速地成长,融入成年人的生活,那样她就获得了自由。在这个荒谬的故事中,我们读不到母性,有的只是人们对自身欲望的极端狂热。而在《蝴蝶》中,一个没有女人喜欢的丑陋男子,诱骗了一个小姑娘,然后杀了她。《蝴蝶》写得如此优美,甚至让读者忽略了很多关键的细节。麦克尤恩的叙述像一条表面平静的河流,汹涌的暗流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深切感受。至于《家庭制造》,读过《水泥花园》的读者,应该对这一主题并不感到陌生。我无意赞美这本集子中的每一个小说,至少在我看来《舞台上的柯克尔》并不是一个好小说。但这本集子中集中的展现了麦克尤恩此后的写作主题,家庭、伦理、性、误解以及人心的幽暗,他执着于描写一个过于正常的世界中不正常的那部分。这被忽略的少数人,在麦克尤恩的世界里成为唯一的主角。余华在序言中感叹到“可是中国的文学界和读者们以奇怪的沉默迎接了这位文学巨人。我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许麦克尤恩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让中国读者了解他。”对余华的不理解,我也感到非常的不理解。我想麦克尤恩属于无限的少数人。在一个被现实挤压得无路可退的世界里,我们不能指望麦克尤恩所描写的少数人成为主流的一分子,那太荒诞。尽管它是文学的,它也应该属于少数人。(

如果没那么小清新就更好了

这本书我是犹豫了一下才买的,虽然我对这本书本身的内容还蛮有信心的但是看到那几个推荐的国内作家就烦。如果连什么安意如的名字也被印到这本书的腰封上,我就绝对绝对绝对不买了。还好装逼名单只是到张悦然为止。这帮册老毁了我对很多好书的印象,那种用来讨好小清新读者的翻译和封面设计也十分令人厌恶,之前买过一本《柑橘与柠檬啊》就是这类被低级粗劣的书评推荐和台湾腔翻译毁掉的——我不是说台湾腔翻译多么不好,很多时候它们很好很到位,但你必须承认很多时候它们会很主观地把那种没必要的诗情画意带进去。说回这本书,内文的翻译还挺舒服的,封面也没不算讨厌,就是为什么这种书就非得跟那帮人扯在一块儿啊,这他妈的是一个档次的么。

有些蜕变是疼痛的

读完这本书,其实没有多大的共鸣。也许是因为成长过程来得较为平和缓慢,又或者是个性如此,觉得凡事过去了的,经历了的,都是可以挺过去的,生命中自有其自带的韧性。我的青春远没有书里描写的那样疼痛而暴烈,掩藏在青春光鲜外衣下的不安的躁动,面对世界时的不知所措,因找不到正确的引导,导致了那些个“我”某些过激的行为。青春是必经的成长的蜕变,只是未曾想过他有如此浓烈的痛。 更有甚者将自我的发泄演变成了他人的魔魇,那些乱伦或者变态的情节,是我的道德观所难以接受的。8个短篇里面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立体几何》,也许是故事的铺成有点类似于悬疑片吧。开篇以第一人称“我”开始叙述,妻子因“我”经日沉迷于祖父遗留下来的几何手稿,对她的疏忽而引起的不满,日益剧增。对于妻子的示好、争吵,虽然“我”一直平和以对,可是在那种看似宁静的日子里,却无不透露着“我”在长久平淡的婚姻生活中渐渐窒息的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妻子长久压抑后的爆发,直接导致了“我”最后验证的决心。最后的这个结局,在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却让我突如其来的战栗。人性,有的时候自私得可怕。

精致如诗

一本小书,前后被名人的序评夹着,八篇小说,独立的文本,一以贯之的脉络,青春的朝气与幽暗,敏锐与颓废,极度的狂想与沉湎,少年时代的一个个横切面,铺陈出华丽的残酷。麦克尤恩的笔法精湛,小说中色泽明亮与幽暗对称,彷徨与狂想并存;青春的绿草地上,满是幽灵的幻影,穿越一幅幅幽暗场景,是一间间心理密室。青春并不如诗,满是张惶与迷离的影子,一切透明无丝毫遮掩的画面,将一个个如影子般的故事推到读者眼前;没有以往描述青春的怀旧与悲喜交集,只有外科手术式的剖析,精密的叙述,自我的言说,将一张张色彩绚烂、却无半点逻辑可言的青春画面描绘出来,再毁于一旦。

不能否认的自己

这本书的封面确实和里面的故事有点不搭调,不过仔细看这种不搭调也算是和谐,因为青春永远是面目模糊,不知去向,单薄而又伤痕累累。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够变态,够阴暗,但是每一篇故事看到最后你都不得不承认在某一刻,在某一个场景,在某种灯光下,那就是自己,那曾经就是自己。我一直很想弄明白,是只有很少的人有过还是很少的人没有过这种狂想和恐惧,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是很少有人没有过。

最初的麦克尤恩,最后的青春期

刊于《外滩画报》(2010/5/5)1975年,伊恩·麦克尤恩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便获得了萨姆塞特·毛姆奖。在这组短篇小说里,他以极具实验性的精神,把青春期的爱、性与死等母题一一尝试,试图找到自己的写作主题;他又以热爱的作家们为模仿对象,尝试不同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试图找到自己独特的叙事声音。此后的30多年仿佛反过来印证了他最初的成功,麦克尤恩屡屡重拾当年的主题,并以渐趋成熟的文风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当代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如今他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能入围布克奖的决选名单,更有评论家预言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是时间问题。两性关系的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或许是这个短篇集中最诡异亦最出色的故事。表面上,它是个讲述两性关系的故事:第一人称叙事者“我”在小说最后杀死了妻子,作为这段“只得苦闷地缄口”的婚姻生活的最终出路——这情节乍看之下颇为陈词滥调,不过是心理惊悚小说家们的常用桥段,然而到了麦克尤恩笔下,这样的情节摘要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当时这位野心勃勃的新晋作家有太多的企图,即使在这样一篇只有一万余字的短篇里。在这段婚姻关系中,叙事者“我”和妻子梅茜各有各的逃避方法。“我”沉湎于过去——从曾祖父那儿传下来的、泡在盛有福尔马林的玻璃樽里的尼科尔斯船长的阳具无疑深具隐喻色彩。它来自“异趣珍宝”拍卖会,价值不菲,又是“我”和曾祖父之间的联系物;然而这联系物代表的对过去时光的沉湎却仿佛成了婚姻生活的第三者,无怪乎妻子梅茜最后忍无可忍,将玻璃樽砸碎。“在碎玻璃和福尔马林蒸腾的臭气之间,尼科尔斯船长垂头丧气地横卧在一卷日记的封皮上,疲软灰暗,丑态毕露,由异趣珍宝变作了一具可怖的猥亵物。”这段耐人寻味的描述似乎是叙事者“我”对于这件“异趣珍宝”的自省:加诸于物之上的意义是如何被去除的呢?或者说,这物的意义所代表的过去或历史是否仅仅是一种幻影呢?而对于梅茜而言,她的逃避是梦境。但她的逃避同样不成功,因为在反复出现的梦境里,她“看到成千上万的婴儿堆在一起,一直向地平线延伸,他们都光着身子,彼此倾轧。”按弗洛伊德式的理论,这梦境背后正是性的缺乏——性爱显然是两性关系重要一环,难怪故事最后的“消失法谋杀”恰恰就发生在做爱之时。另一方面,“我”热衷的曾祖父的日记才是该故事的真正主线。从曾祖父的朋友M的失踪事件起,“我”成了一个侦探,于曾祖父日记的字里行间寻出了一段秘密往事——来自苏格兰的数学家大卫·亨特发现了一种“无表面的平面”,为了在一次研讨会上证明自己的理论,他采用了最终极的做法:令自己消失。而曾祖父在取得了数学家的手稿图示后,参透了其中的秘密,M便是在一次实验中消失的。这个故事亦可看成一个青年人挑战社会陈规的故事——他的障碍既有语言方面的,“日记里别无旁骛,纸面划满了涂鸦、符号和图解。看起来亨特必需发展一套新的符号,实质上是一种新的语言,才能表达他的观点”;也有社会方面的,当他的理论触犯了权威,触及了他人利益时,他惟有以事实为证——但麦克尤恩设置了一个最反讽的结局:数学家证明自己的方式,是令自己失踪。《立体几何》展现了麦克尤恩对两性关系极其敏感的直觉,套用他在小说里的说法,“维度是知觉的函数。”——这同样适用于小说本身,因为作者敏感,这短篇便具有了更多的维度及面向,这便是它不同于其他惊悚小说之处。潜在的语言游戏也是本短篇的一大特色。写尼科尔斯船长的阳具,麦克尤恩说:“It was only a prick in pickle。”(那只不过是一条腌制的鸡巴而已) 而妻子的名字Maisie是疾病malaise中数个字母的同构词。至于消失的数学家叫Hunter以及转交手稿的好人叫Goodman,应该也不是偶然吧。同样是探讨两性关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将“我”和西瑟尔之间关系的嬗变与墙后面的莫名声音并置——似乎在以此影射人的动物性。夏日伊始,“我”和西瑟尔“在宽敞的窗户前做爱”,而“我那迅速膨胀的知觉和我们能在西瑟尔的肚子里孕育生命这一常识无法分割”。同时,墙的另一面那仿佛幻想的声音其实是一个老鼠妈妈在孕育生命。当时间流逝,“凌乱和不适与日俱增”时,那老鼠声又成了两性关系中那些潜在的不安的隐喻。于是,在故事结尾处捉老鼠的游戏,也不啻是“我”和西瑟尔挽救两者关系的一种象征。幽暗而暴烈的青春期写起幽暗暴烈的青春期,虽然麦克尤恩着眼点各异——童贞、性爱、孤独、失落、身份——但以孩童视角来描摹青春期,无疑是这本短篇小说集最显著的共同特点。这些短篇多写于70年代初期,当时麦克尤恩正就读于East Anglia大学,他并不喜欢当时的英国文学。因为在他看来,那时候的小说如同社会的纪录片,过分关注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差异,“就像一间塞了太多家具的房间”。于是,麦克尤恩开始读弗洛伊德,读卡夫卡,读托马斯·曼。麦克尤恩同样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如在《家庭制造》一文里就可以清晰地寻到亨利·米勒和菲利浦·罗斯的影子——这一切给予了麦克尤恩一种创作的自由。1994年,麦克尤恩在法国两所大学对谈时提及这点:“我的出发点是寻找自身存在的一个去社会化的、扭曲的版本。(……) 在青春期孩童的叙事声音里,我找到了一种疏离,这在修辞上很有用。”《家庭制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我”与妹妹康妮的乱伦故事。故事以“我”和大一岁的朋友雷蒙德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这是一个关于雷蒙德,而不是关于童贞、交媾、乱伦和自渎的故事”;为了处处胜过雷蒙德,“我”开始醒悟到自己的童贞。当“我”与妹妹玩起“爸爸妈妈过家家”的游戏时,故事变成了对《南回归线》或者《波特诺伊的怨诉》的戏仿——只是“我”与妹妹间的性交是如此笨拙,以至于它令人反思童贞的意义(例如,童贞是不是成年人事后赋予的呢?) 麦克尤恩写道:“‘性交?’这个词从她嘴唇上蹦出来感觉那么奇怪而无意义,对我而言,从某方面来说我也这么觉得。这个主意为的就是要赋予它意义。”然而他们的第一次注定是可笑而失败的,康妮指着勃起的阴茎大笑“好滑稽,那个看上去好滑稽啊”;而“我”只获得了“蚊叮似的高潮”。30多年后,麦克尤恩在小说《切瑟尔海滩上》里重拾了童贞主题,以160多页讲述了一对没有性经验的新婚夫妇的初夜,也从另一侧面佐证了童贞是麦克尤恩一直纠结于心的创作母题。同样是写性,《蝴蝶》则要巧妙一些。麦克尤恩将读者不知不觉地引入了“作案者”的视角,以一种罕见的冷静和疏离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被杀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典型的麦克尤恩式的人物——他孤独,他是世界的局外人,他与世界的唯一交流只有路边总没话找话的汽车修理工。他的冷漠感也来自于家庭的缺失,他甚至对死也无动于衷:“我母亲死的时候我躲得远远的,多半出于冷漠……”而九岁小女孩简的出现,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谎称运河边有蝴蝶,将之骗到了郊野处。在隧道里他要求简为他手淫,射精之后,他却被巨大的恐惧感所慑服,最后在隧道口将跌倒的姑娘投入河中…… 这是一个教人不安的恋童癖杀害幼女的故事,然而麦克尤恩要做的,似乎就是要剥离“恋童癖杀害幼女”这些词语里固有的道德指涉,他采用作案者的视角,令读者站在人性的角度看这故事,或者说,他将这本来令人不快的故事人性化了。当然,叙事者“我”是个圈套,读者将自己代入“我”之后所被激起的不适感,或许正是这篇小说极具争议性的原因。在《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中,十二岁的“我”,因父母在车祸中丧生而跟随哥哥去乡村度假,由一个胖女孩珍妮照看。就在开学的前一天,“我”和珍妮一同去划船,却突然遭遇事故,“船翘了起来,因为珍妮跌倒在船的一侧,她又那么大,我的船又那么小。船很快就翻了个,快得就像照相机的快门喀嚓一下……”然而故事显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简单——照顾“我”的珍妮,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母性角色;而最后的沉船事故,则是一次潜意识里的“弑母”行为——其心理动因是:我对开学所象征的成人生活的恐惧。和《蝴蝶》里的隧道一样,麦克尤恩以空间结构作为成长的隐喻,他写道:“伦敦是一个我不想让河水知道的很要紧的秘密。它流过我们家时并不知道伦敦。”对于正处于成长关口的“我”而言,河流便是成长,作为他处的伦敦便象征着未来。麦克尤恩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及这个短篇:“之所以这是夏日的‘最后’一天,是因为第二天那孩子的船就要被搁置,九月份一到他就要去上学了。直到30岁之后,我才明白这故事写的其实就是我11岁时被送往寄宿学校的经历。在船上的女性显然就是我母亲,而那孩子就是我自己。沉船事故其实就是我母亲的死,以及童年时代的终结。作为一个孩子,被送往寄宿学校给了我一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便渗入了我的小说。”《与橱中人的对话》和《伪装》关注的则是成长过程中的身份问题。前者以独白的形式讲述了一直被母亲关在家、直到17岁的“我”突然面对社会时的不适感。当麦克尤恩把成长故事推向如此极端的情境之下时,成长的道理倒反而呈现出一种普遍性来。故事中的“我”如是说:“我怎么长成大人的?我告诉你,我从来没学会过。我得伪装。所有你感到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却必须刻意去做。”而伪装长大的“我”,其真实身份仍然是个孩子。在外面的世界四处碰壁后,主人公直言“我不想要自由。”于是橱柜成了“我”的身份象征:它与世隔绝,并不能与世界或他人发生真正的联系。《伪装》是集子里少数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故事之一,告别舞台的演员敏娜为去世的姐姐十岁的孩子亨利做各样打扮,无疑隐喻着母性角色对孩子身份的干涉;而亨利却有自己的主张,同学琳达成了他的一面镜子,他的性向和身份感就在这样的多角博弈间逐渐形成。小说的虚构和艺术的真实《舞台上的柯克尔》大概是此短篇集中最弱的故事。在一次性爱场面的戏剧排练中,一对男女竟然真的在舞台上做起爱来……不过,当麦克尤恩花了两千余字讲完这个一句话便可说清的故事之后,作为读者,便难免会有不顾过度诠释的风险、将之作为一个寓言来解读的冲动。这个并不成功的短篇,会不会成功地诠释了小说的真实性?——我是说,小说作为一种虚构的艺术,恰恰是抵达真实的途径;一如在这个短篇的戏剧排练里,在舞台上性交的那对男女展现的并不是艺术的真实;反倒是那些通过动作的模拟——舞台意义上的虚构——的演员们,才更好地诠释了艺术中的真实。同样的逻辑或许可以适用于这本短篇小说集本身。虚构为作者提供了接近真实的保护伞,麦克尤恩的故事里其实处处透着他的影子。麦克尤恩曾在一次访谈中对此作了详细论述:“故事里的叙事者们都是些疏离的人物,局外人,反社会的人。我得承认,他们和我自己都有一定关系。我想,他们是我被排斥感以及对世界的无知感的戏剧化。那时我并不清楚自己在英国社会的位置,但也无法做一个局外人,实际上,我希望能融入其中。但我自身的背景却一点也‘不阶级’:我的父母都来自工人阶级背景,工作努力但贫穷。我很年轻的时候,我父亲被任命为官员,这使整个家庭陷入了某种奇特的移情作用中。但我父亲成为的是英国军队的军官,而非中产阶级的官员。他是所谓那种‘行伍出身的军官’。那给了我们一种奇特的疏离的存在。然后我去了一间寄宿学校,那学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流动性的实验:大部分孩子都是工人阶级,非常聪明,来自内伦敦区,他们被输出到乡村,看他们是否能在一种国家投资的公立学校教育中进步。所以说,那也是一种真空。然后我直接进了一所刚造好的大学,大半年都只身一人,做最最教人吃惊的工作——收垃圾。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我适合的位置。当我读Angus Wilson或Kingsley Amis或Iris Murdoch的小说时——他们是那时代英国写作的中心——我根本找不到融入其中的路。我并不真正理解他们所描写的中产阶级世界。我也不认同David Storey或Alan Sillitoe描写的工人阶级世界。于是我不得不寻找一个社会和历史隐形的虚构世界。所以说这些角色身上有一些我孤独的影子,有一些我对社会结构的无知,也有一些我对社会关系的渴望。那就是他们看起来有点古怪的原因。”同样的,这个虚构的世界便也是我们了解伊恩·麦克尤恩的切入点;毕竟每个作家,到头来写的都是他自己。《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充满了青春期即将告终、少年马上要长大成人时的焦虑感,对成人世界的疏离和无知令他们抗拒这一转变过程,家庭或母性的缺失又加深了这种挫败感。而伊恩·麦克尤恩异常细腻、冷静而准确的叙事,也使这些平常的故事变得有声有色,变得惊心动魄。

我的爱情书

全书由八个短篇组成,分别从八个位于童年、青春期和青年等不同阶段的男性视角出发,以意识和潜意识交接地带的经验为揭示对象,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接近每个人的内心。 麦克尤恩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 以如此短薄篇幅,麦克全书由八个短篇组成,分别从八个位于童年、青春期和青年等不同阶段的男性视角出发,以意识和潜意识交接地带的经验为揭示对象,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接近每个人的内心。麦克尤恩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以如此短薄篇幅,麦克尤恩却惊才遽现,征服了文坛。所录每一篇都可谓杰作,令人过目难忘。此书是阅读和了解这位天才作家的最佳切入点。《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与成名作。

城画采访(推荐者+译者+编辑+设计师)

采访:小乐翻译者说城市画报:麦克尤恩的小说里有些非常特别的、细小的“细节”,比如我总是忘不掉《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中珍妮出场前的笑声。你有类似的“忘不掉”的细节吗?潘帕:这个问题问到了痛处。最令我挥之不去的,是《蝴蝶》中的一句自述:“我是个长相可疑的人,我知道,因为我没有下巴”。I have no chin,只几个词便复活了一个委琐的形象,晾晒在我眼前,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阴晦的一面,从难以自觉的内心深处被硬生生拔出来,因为麦克尤恩一句简单的写实。我头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再也无法继续,浑身有一种被鞭打的感觉,不得不掩卷长吁。又比如在“蝴蝶”里,当主人公替小姑娘抹去嘴唇上残留的冰激凌渍时,麦克尤恩写道“我从未碰过别人的嘴唇,我也无从经历这种快感。它令人痛苦地从小腹一路涌到胸口,堵在心头,仿佛两肋被重拳猛击”,这种非常男性体征的刻画在这本小说集里多次出现,象在“伪装”里,亨利和琳达悄悄递纸条时手指交缠,“在他的心窝里、小腹底下,血流在青春前夜的皮肤中涌动,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绽放,又传递到衣服的皱褶间和悄然落地的纸条上”,是这种痛快混杂的少年版本。麦克尤恩的小说用了很多变形的手法,而这些尖锐的细节赋予了变形以写实的力量,让读者在优美中享受灼痛的煎熬。城市画报:通过作品,你想象中麦克尤恩本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潘帕: 难以想像。这本小说集呈现的是一个用想像力和审美界定的世界;一个与道德无涉、和世态平庸格格不入的世界。在其中每一篇小说里,麦克尤恩在对人性的幼稚、儒懦、阴暗和委琐作了优美的变形以后,也都表达了对现实世界浅尝即止后的厌倦,以及困惑不解的痛恨与胆怯。我很难想像麦克尤恩在这两个世界里自由地跨越,也许这正好诠释了艺术家伟大的所在。有些作家让你燃起了写作的念头,另外一些作家却浇熄了你类似的冲动,对于我来说,麦克尤恩无疑是后者。推荐者说城市画报:你为本书所撰序言,是2008年4月5日写成的,距今已近2年。据说在此期间,有人先看过此书,认为书中某处情节“不妥”。你对此怎么看?余华: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麦克尤恩的这部小说集不能按时出版,如果有人认为书中有“不妥”之处,我想这是审美的问题,在美学标准上的分歧不仅存在于中国,同样也存在于西方世界,总是有人喜欢将道德观强加在审美之上,这种道德美学会让我们的阅读变得越来越狭隘。我自己丝毫不觉得这部小说集有什么“不妥” 的内容,而且在那些具有“不妥”嫌疑的段落上,麦克尤恩的叙述极为精彩,他借此告诉我们,文学的审美是开放的,是不固定的,也是活生生的。城市画报:在序言中,你说“这家伙二十多岁就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你觉得这种声音的“质地”是怎样的?余华: 这是他的第一部出版的书,再读读他后来出版的那些书,就知道什么是他的“声音”了。你所说的“质地”,我想应该这样来解释,麦克尤恩的叙述视角是用显微镜展示出来的。他和他的前辈狄更斯代表了英国文学的两个极端,狄更斯的视角宏大,人物和情感夸张外露,麦克尤恩则是用一种细微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方式,展示了人类命运和情感的细胞活动,当然也有病毒的活动。城市画报:麦克尤恩在一次采访中说:我知道我早期的作品很“黑色”,但是它们不缺乏“复杂性”。你怎样理解他所提到的这种“复杂性”?余华:麦克尤恩的叙述一直贯穿着他自己所说的“复杂性”,这是因为他一直在用显微镜观察现实和历史。编者说城市画报:你曾说这本书是你10年前就想做的一本书。周丽华:他是我研究生时的读书收获,十年前刚进出版社时,已被惊艳过,当时就想如果把他介绍进来,应该会令普通读者震撼,并给作家们以启发。麦克尤恩自己说过,小说像一栋建筑物,开头就像门楣,要从一开始就让人有走进去的欲望。读过他短篇小说的人都应该会赞同这句话。第一个句子就让人感觉很有戏。而这句话,用来评价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也很贴切,所以我说,他切入文坛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我们走进和了解他的门楣,是最佳切入点。介绍作家时,我一般会挑最喜欢的一本先做。麦克尤恩我挑的是这本。不过每次等我做完第一本,回头来再想做其他时,版权就都被别人买走了。因为实在喜欢这个作家,这次我还为译文社译了他的第二本短篇集。城市画报:你说《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与村上的《挪威森林》之间有某种可比性,为什么?周丽华:它们分别是欧美和亚洲两位文学图书票房冠军的两本成名作,主题都是青春情绪之爱与死、情与性。当然这主要是从商业性上说,风格上他们隔岸对峙,村上柔美,麦克酷帅,并且艺高一筹。城市画报:你怎么理解人们称他为“恐怖的伊恩”?周丽华:这其实来源于他的一个绰号。Ian Macabre,翻成中文就是伊恩•恐怖,Macabre跟他的姓押头韵。一来叫起来挺顺口,二来也是因为他处理的都是意识和潜意识交接地带的题材,故事中总有意想不到的惊人之事发生吧。但其实阅读的过程和恐怖无关,相反你会被那种轻敏笔触搅动起心底的闲愁余绪。通过对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移位置换,麦克尤恩的故事像梦境一样拓印了现实,这一点上,他是和博尔赫斯一样的画梦天才。另外一方面,他也不回避潜意识里或许尴尬的真实,精确而细腻地描摹之,冷峻之外别具寓言气质,有点像余华。这本书的很多地方,都让我想起余华的早期作品,比如《在细雨中呼喊》。城市画报:8篇小说中,你个人最偏爱哪一篇?周丽华:都蛮喜欢的,《立体几何》的奇思令人叫绝,《蝴蝶》的叙述如行云流水,惘然忧伤不绝如缕,《夏日里的最后一天》用惊梦般的故事拓印了少年将要离家时的失落与惶恐,《化装》给人以温柔的刺痛,最是难忘。设计者说城市画报:这本书给你的整体印象是怎样的?丁威静: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幽闭而昏暗的房间,那里有一个正在发育的孩子,举止怪异,目光平静而冷漠,空气中似乎充满了他的幻想、梦境和隐秘的欲望。我正在慢慢地爱上这个孩子。城市画报:在设计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考虑?丁威静:在做设计之前我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在通读书稿的过程中随手作些记录,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或是关键词,归纳起来,当时我记下的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密闭的虚构世界、梦境、未成年的、关于爱欲情欲、孤独的、荒唐而温柔的。词语是有魔力的,如果说麦克尤恩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六棱镜,我希望这六个词语能构成棱镜上的六个棱。由这些词语出发,我先后做了6个方案,编辑还为这6个方案取了不同的名字:堕落天使版、白云朵朵版、魔镜1、魔镜2、群魔版和小红人版。经过与编辑的反复讨论和筛选,我们最终确定了“小红人”版,现在来看这个方案最暧昧、强烈和不确定,相比其他方案也有着更多的抒情气息和开放性。城市画报:8篇小说 中,你个人最偏爱哪一篇?丁威静:我最喜欢《立体几何》,一个从日常中突然塌陷的洞穴,虚无、偏执、冷峻的强烈气息喷涌而出,麦克尤恩以其诡谲、刁钻的思考、精确的平衡感揭示了日常世界背后的荒诞和怪异,而这种荒诞之上又奇异地漂浮着一层淡淡的诗意,这大概就是麦克尤恩的特质吧。

好书

匆匆看完了。一些故事看起来很美。冲着以下内容需要再阅读一次。-----------------------------------------------------------------  全书由八个短篇组成,分别从八个位于童年、青春期和青年等不同阶段的男性视角出发,以意识和潜意识交接地带的经验为揭示对象,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接近每个人的内心。  麦克尤恩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  以如此短薄篇幅,麦克尤恩却惊才遽现,征服了文坛。所录每一篇都可谓杰作,令人过目难忘。此书是阅读和了解这位天才作家的最佳切入点。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与成名作。

打包而来的阴鸷

不想被《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得人意兴阑珊。优秀的文学作品自不必义正词严地提供亮度,但,它们当容我们在合起书本后识人识己,审视放肆、无奈、苟且、窘困、倦怠、孤独这种种浑浊芜杂的人的际遇与生活状态,进而心生趋光的憧憬。这册书里的8个短篇,基本都是自渎、乱伦、诱奸、机械交媾、杀人……题材之集合,经由作者的细致笔墨,一众男性主角铺开一场黏糊糊的浩荡的青春阴鸷。年方27的麦克尤恩基于自身所受弗洛伊德们影响的独异角度挑选出一堆“事实”,不遗余力地讲述着荷尔蒙喷薄而出的年纪里主人公们难见矛盾和悖谬的行为的故事,使得我这样一名读者禁不住觉出荒诞——自领教各篇小说比较整齐地代言作者预设主题而生出的荒诞之感。其中,《立体几何》与《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例外。PS.《家庭制造》文末引瞿世镜论点的那条页下注,“指点”读者该小说具有“异常迫切的道德企图,具有揭示社会痼疾,探讨人类生存困境的严肃意义”,如同书中余华的代译序及毛尖、张悦然、btr三人的“代译跋”(?),排挤着我辈自行“填空”、“解码”的可能,还真是不嫌突兀啊。

青春和性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共有八章,每一个短小的故事都指向同一个母题,包括性、爱和死亡。从最初的懵懂-好奇-尝试-恋爱-厌倦,大概每个可能出现的情况,麦克尤恩都尝试了一遍。因为刚看完王安忆的小说,其中的三恋也是类似的一个方向,不过是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写照罢了。而麦克尤恩则提供了一个更全新的视角,在诠释青春与性更加细致和完备,也让我感到震撼。余华在作序中提到麦克尤恩是受到卡夫卡、弗洛伊德等人的影响,且从中也似乎可以看到这些影子。它是从一个男子的角度,细致的描述、夸张的想象和描写让每个故事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然而有些地方也因此而感到略微的生硬。记得老师提到过《上海宝贝》,貌似是90年代的一部禁书,不知道现在还能否看到,或许它会从另一个角度——女性的角度来描写吧!从古男人就喜欢给女人代言,可是女人自己的真正的感觉是怎样的呢?貌似还没有一部书这么大胆的写过,而写过的也总是放不开,感觉让人很不舒服,比如说《小城之恋》。或者是我真的很孤陋寡闻。最近越来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了。所以多看书才是王道。

摩天轮式的爱情

恋爱中的人就像在摩天轮的最顶端能够看到最美的风景,高处不胜寒,拥有他的怀抱,你会觉得温暖但是当你转完一整圈之后你会觉得不过如此,依然是你孤孤单单的离开最初的爱情是幻想最后的仪式是怀恋

压抑

还是觉得这本书蛮晦涩的,整本书看完,有的故事都不是十分理解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个故事,我一直不太明白老鼠所代表的含义。后来在看了多方书评之后,才稍微理解。印象最深刻的是溺尸那篇,有可能是因为作者所用人称有关,更加能体会到其中情节。

奇妙的反鸡汤读物

奇妙的反鸡汤读物 | 与书有关的日子:第八篇读书笔记《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好怕写一篇这样小说的读书笔记,我怕被拒绝。因为我们都喜欢轻松温暖,不喜欢沉重和悲剧,但是不喜欢≠不存在。我只能说对这样的世界,对这样非正常的世界,我了解的很少,偶尔读一读新闻报道,但远不如这部小说集对人性挖掘的那么深。人们总是习惯于评判“怎么能这样!”,却很少去问为什么。没人关心,也懒得去关心。所以我想说黑色主题的艺术更有助于思考人生和净化灵魂,前提是如果你愿意的话。因为这部小说名气太大,读之前我就大概知道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所以搁置了很久。今天我终于下了决心拿出来分享,等等,请先别想着拒绝,这部看似阴暗的黑色小说集其实还是有着奇妙的质感,他像一面充满魔性的多面镜,除了照出光鲜亮丽用来示人的外表,还有隐藏在人们黑色双眸下,潜藏在人性第三层最隐秘的心事和情绪。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一共八篇,精致和巧妙是他不容忽略的闪光点。尽管每篇故事情节各异,却有着相同的情绪内核和相同的视角。一样的男孩子视角,有的是青年,有的更小点是少年。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看似大跌眼镜,却又有迹可循的结尾,有的荒诞、邪恶甚至恐怖,倒不是毛骨悚然的唬人,是细思极恐的恐怖。在这样的小说世界里,生活从来都不容易。作者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是英国文坛上令人瞩目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经常登上畅销书的排行榜(据说只要把他的名字印在封面上,在英国就可以保证至少200万本的销量),还常常被改变成电影(像凯拉奈特利主演的《赎罪》),除此之外还俘获了严肃文学评论界的认可。他曾十几次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的提名,一次获奖。他算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75年出道以来共有两部短篇小说集、十一部中长篇、两部儿童文学著作、三部剧本和两部音乐剧问世。本部短篇小说集就是他的处女成名作。First Love, Last Rites.小说中“奇异变态”的视角和黑暗阴郁的风格,让我不禁好奇伊恩的生命的经验。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伊恩有了这样的视角,这样阳光下的黑暗角落,不被人注意忽略了的角落,乌漆麻黑的没有一丝希望。麦克尤恩1948年出生于英国的军人家庭,父亲是海军的低级职业军官,母亲则出生于劳工家庭。小尤恩童年的经历除了寂寞就是孤独,先是跟随父母在一个又一个海外驻军基地暂住,11岁的时候被送回了英国本土,进入了一家寄宿学校学习。这段学校生活在小尤恩心里留下了难以释怀的印记,多年后的他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我那安全的三口之家和地中海的自由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隐私的窘境,没完没了的冲撞、斗殴和谩骂,还有下流话、潜规则、粗糙的饮食......”几近成人的麦克尤恩,依然挣扎在英国的社会底层,后来进入了英国面向平民子弟的“平板玻璃大学”苏塞克斯大学,学习文学和创作。除了自身的生命体验,伊恩当时的生活状态也影响了他初期作品的风格。青年时期的伊恩受第一任“占星术士”妻子的影响,投入到了当时盛行的反主流文化运动中,成为了一位关注社会底层和边缘文化的“嬉皮士”。伊恩对人性探访角度越发的深入和隐秘,所以才形成了“恐怖伊恩”的风格。除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和《床第之间》两部短篇小说集,还有一部197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使得伊恩在文坛脱颖而出,但也打上了“精神变态、青少年的焦虑、鼻涕、粉刺等特征的滑稽夸张的记录者.....”的标签。在这八篇中,我想先说感受最深的一篇《与橱中人的对话》没有父亲的男孩,母亲精神有问题,阻止孩子长大,一直把他当成婴儿教养。男孩到十八岁才学会正常讲话,每天待在家里扮婴儿,没上过学。身体长大到不能睡小摇床了,母亲就去医院拍卖会买了张护栏床。就在男孩以为会一辈子一再重复生命中的头两年——一直一直扮婴儿的时候,在十七岁那年,母亲忽然恋爱了。母亲和情人开始嫌弃“老婴儿”是个累赘,把男孩遗弃了。几乎没学过走路不会说话的男孩被丢入了社会,在一个救济站被收容到二十一岁。身体和心智略有进步,就再次被丢入了社会,自食其力。没受过教育,整整躺了十几年,几乎萎缩了的身体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好不容易在一家餐馆找到了一份洗盘子的工作,即使一天打工十几个小时也很开心。不幸遭遇了一位邪恶龌龊至极的餐厅主厨,不甘受辱,奋起反抗,男孩被恶毒的主厨放到了巨型烤炉里,密闭五小时进行低温烘烤,身心饱受摧残,被关闭了两次之后,男孩终于烧了一盆热油泼向了坐着的主厨的双腿。报复成功后的男孩不仅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在社会生存的信心,身心彻底毁掉了,沦为了小偷。一个多么让人同情的小偷。男孩被关进了监狱,本来管吃管住的监狱对于男孩来说也不错,可监狱有很多人需要关,无法养着闲人。男孩被介绍到一家工厂,但是无法与人交流和没有安全感的生活,让男孩爱上了衣橱,男孩偷了很多婴儿的垫子把自己封闭在衣橱里怀念着可恨又可爱的母亲,幻想着回到遗弃前的婴孩时光,可是母亲在哪呢?我不想灌什么大道理,说什么教育问题和犯罪问题,我只想说每当批判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多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有时角度站的太高,难免麻木和习惯如此。心脏别太硬,多些宽容和理解,就这些。《立体几何》“自从那次我们先后手持同一只鞋子埋伏在盥洗室门外袭击对方之后,我已对她全无怜悯。”一句话道出了一对,因为平淡婚姻生活的疲惫、被无聊的琐事淹没、无法沟通理解夫妇的生活形态。(结局是相当荒诞。)。最后“我”从曾祖父日记中学到的立体几何诡异“魔术”,在床上将妻子折叠成了几何纸花给“叠”没了。“梅茜大声喊道。此刻她的肢体展现出惊人的美丽和人体结构的高贵,正如纸花,它的对称具有一种令人神魂颠倒的魔力。我又一次感到神情恍惚,头皮发麻。当我拉着她的腿穿过臂环的时候,梅茜就像袜子一样翻卷起来。“噢,上帝,”她发出悲号,“怎么回事?”(深蓝色床单上只剩下妻子空空的追问声)“你要知道,你的头脑,你的内心,不是酒店的厨房,可以把里面的东西像旧罐头一样扔掉。它更像是一条河而不是一处所在,每时每刻都在流动和变化。你无法矫正一条河流。”“你成事不足。过去是个乖孩子,老天没赐给你一个不幸的童年。你那慈悲的佛经、过气的玄学、焚香疗法、星相杂志,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你什么都没搞明白过。你只是陷了进去,陷在一个纷繁直觉的泥潭里。除了感觉到自己的寡欢,你根本不具备去直觉其他事物的敏感和激情。为什么你要把别人装神弄鬼的一套塞进自己的脑子里,搞得恶梦不断?”《家庭制造》十五岁和十岁的妹妹乱伦的惊悚故事。“想到爸爸在面粉厂做着十二小时轮班的工作,晚上到家时筋疲力尽,脸色发白,脾气暴躁的样子,我经常会放声大笑。再想到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像我家的这些人一样,我就会笑得更响。他们每天早上从自家的门前台阶上涌出,去往磨房、工厂、木料场和伦敦的码头,辛苦劳累一星期,星期天才得休息,星期一又得奔赴苦役。每晚回家时都变得更老,更累,却没有更富。我和雷蒙德喝茶时经常笑话这种对生活的消极背叛。他们砍呀挖呀推呀包啊查啊,为别人的利润呻吟和流汗;笑话他们为了肯定自己,把一生的低眉折腰看成是美德;笑话他们为没错过这地狱中的每一天而奖励自己。”“我笑是因为我知道运气好的话我们在书店一下午的活赚得比他们辛苦积攒一星期的还多。当然,我得悠着点笑,因为要是搅黄这样的礼物可不行,尤其,他们显然在给我票子时从中获得了相当的快乐。我现在还记得他们的样子,我的一个叔叔或者我爸爸在狭窄的前厅来回踱步,手持硬币和钞票,回首往事,畅谈人生,沉浸在给予的奢侈中,故作姿态,感觉良好,良好到旁观他们都成为一种乐趣。”《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夏天的滞重感在园子里弥漫。十二岁父母去世后的男孩和哥哥生活在了一起。哥哥把自己的家改成了社会边缘人收容所,只有一位好心的胖姑娘珍妮让这位十二岁的男孩有了夏天的感觉,最后胖姑娘却沉在了水底。“珍妮回转身。她的嘴在笑,但眼神看上去惊恐而干涩,双膝一软倒了下去,手捂着笑疼了的肚子,把艾丽斯也撞倒了。船翘了起来,因为珍妮跌倒在船的一侧,她是那么大,我的船又那么小。船很快就翻了个,快得就像照相机的快门喀嚓一下,刹那间我就到了暗绿色的河底,手背抵到了冰冷的软泥,脸边有水草拂动。我能听到像块块石子入水般的笑声,就在耳边。但当我浮上水面时,却感到四下无人。河面黑黢黢的,我一定是在下面沉了很久。”对于胖姑娘的胖描写的也是过目难忘她的笑声。她粉红的手温热潮湿,像块海绵,每个手指根那儿都有个小肉涡。哥哥介绍说她叫珍妮,会住在我们的阁楼上的卧室。她长了好大一张脸,圆满如一轮红月,又戴着厚厚的眼镜,眼睛显得如高尔夫球般硕大。她我坐在她后面的床上,看到她的背那么宽阔,而椅子下面她粉红的粗腿,逐渐收细,末了挤进一双小鞋。她浑身都是粉红的。她的汗味充满了房间,闻起来像外面新割过的草。我忽然想到,不能吸进太多这样的气味,要不我也会变胖。一连三个晚上,她让我用指甲锉擦膝盖,把埋在皮肤里的龌龊去掉。河面寂寥,她的笑声飘过,不知所终。太阳发散出黯淡的黄光,似乎在夏日之末也燃尽了自己。岸上的树林里没有风吹,没有鸟鸣,连桨在水里也悄无声息。我逆流而上,阳光斜射在脊背上,但孱弱得难以察觉,苍白得甚至照不出影子。《蝴蝶》九岁的小间,溺亡。款冬花,蝴蝶。社会边缘人的自闭者,轻微的恋童癖。篇幅所限还有三篇:《舞台上的柯克尔》、《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化妆》这真是一本反鸡汤的小说集,我不知道故事里的人生活会不会好起来。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生活。致破坏生活的家伙我是“生活”的拥护者谁说“生活”的坏话我就要全力反对他生活需要用心爱护,好好努力,认真对待停止谩骂和抱怨继续抱怨!宇宙都会遗弃你生活就是要用来热爱的——麦克尤恩不是生活的破坏者,他是生活的记录者。

只是一种仪式

无意中翻出了《南方周末》2010.7.15的报纸,报纸已经散乱,我手上的是文化版有关于这本书的书评,我粗略的看一下,不由的从书堆中找出这本书,没有细细地读,也许读这本书需要某种情绪,我总喜欢在深夜读书,似乎这能带来某种意外收获,花不在夜开,夜晚,总让人神往。说回这本短篇小说,里面的故事我第一次读时,也被吸引了,忍不住一口气把它看完,而且似乎被启发了什么,但不着边际,无法表达,也许这就是这类短篇小说的魅力,报纸上的书评为我提供了一点点线索,虽然缺乏某种对作品感情上的表达,也许是作者考虑到版面或者更倾向于作者才华对圈子乃至整个英文小说界的影响,所以故意避开了这种情感论调,但对于“才子”“才气”这样的字眼,加上这种带有少许阴郁,却又有阳光般温度的作品,(也许是翻译的关系)让我走上了无法理解的思绪中,可能是我的人生阅历不够吧,正如一个20岁与一个50岁的人读红楼梦一样,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后者可能更羡慕宝玉,前者可能更不理解宝玉。我所阅读的这本只有八篇短篇的小说集,并不是我阅读的第一本英文短篇小说,我先前读过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在谈论什么》也产生了某种无法说清的情绪。这关于爱情的东西,最初,最后,似乎没有那么单纯,就像本书的第一篇,刚开始对船长阳具的描写,神秘的祖父,古怪的日记,可以让人消失的几何体,然后是丈夫用这种方式杀死她的妻子,而其实他的本意只不过是想让那情绪化暴力的妻子消失,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应?我既没有恋人,也没有妻子,只是一个情窦未开的小子?这就是伊恩小说的魅力,他把你带入那恋人的时空,最后的仪式浮现于你眼,而最初,便是你所要想像的。台湾女作家朱天文前些年出了一本《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既是爱情,与书中的说的初夏荷花,来了个融合,但写的却不像是荷花,而像是淤泥。我从前并不太了解这位作者,听说这也是与其前一部作品相隔多年的作品,是一个低产作家,但当我打开这本书,我就后悔了,我被那有可能将致的婚姻产生了恐惧。有一天,我们必须面对你床前那老家伙,满是缺点,每一个习惯你都看不惯,你忍受着,直至死亡…而作者还感言到:人老很久才死。是啊,我们要老很久才死。那年轻时的你呢,我们最初的爱情不是要永远在一起,你会永远爱我么?为什么你会觉得我老,觉得我讨厌呢?为什么当年像维特般欲生欲死的你,现在已经不是了?如这能用爱情与爱欲来解释,只能说,年轻时的你,没有爱欲上的不足,而到老了,爱情已经变成爱欲满足前提下的奢侈,要不,你以为那些能爱到老的人为什么会是新闻?因为太少了。这部小说更有意思的地方,是另外两部关于“最初”的,家庭制度与蝴蝶这两篇,似乎是在讲述某种情欲上的畸形爱恋,这让我更多的感受到了人性在欲望面前的失控,就像一个犯了第一次错,却没有任何惩罚的人,他就会不自觉的觉得他是对的,警察抓不到那个变态的,在引小女孩猥琐之后,杀死了他,而那个家庭制度中的少年,无知得连女人的躯体都没有基本了解,最后与其妹妹发生了关系,这种晦涩的“最初”,似乎是在描写这座阴暗的伦敦城,有多少这种灰色的故事?让我想到了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对巴黎与伦敦的评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物欲横流,人却似乎缺少了很多,无关物质。从总体上来看这部小说。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那隔空般的思绪。法国才子罗兰巴特在他的《恋人絮语》有这样一个关于相思概念的诠释,这本书是一个才子与他的团队在施法探讨恋人在种种情况下的情绪变化,他用了两个希腊语Pathos:渴求望而不见的情人,Himéros:对眼前的情人更加炽烈的欲求,这种充满距离感的爱念,始终不像“阴阳人”(柏拉图所说的四手四脚的人,后被宙斯用神电劈开,因此就有两性)那么的亲密。而我觉得婚姻,让恋人失却了这种时空般的间隔,变得没有距离,而欠缺距离感,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是一种很严重的事情吗?是否在很多爱情片中,那声泪俱下的女主角会对其恋人说,我需要私人空间?私人空间的寿命,似乎就像血型一样,排斥异品。伊恩的小说,富含着某种定义,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定义?还是对人性的定义呢?粗略翻完这本小说,再放回原位,然后再关上书架,是谁说书架就一定要关上的?就是因为你不拿书么?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其中一种仪式,人性之中莫名的情绪。

赤裸的暗示与冷静的冲动

之前我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百度完一看伊恩·麦克尤恩在50多岁以前就已经好几十项文学奖,他说:人的能力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写作就是其中一种.就像大多数高端外国小说似的,你越看不懂,它就越能体现文学价值.于是好多人都说卡夫卡的作品真是看似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这跟王小波,卡尔维诺的小说都类似,在现实主义作品中采用大量荒诞、象征、怪诞、悖谬表现手法.可是我上中学内会儿更乐意看村上春树的色情描写,这更贴近生活我想.现在我读这本书觉得其实这样的小说比起内些情结曲折感情细腻的描写更能让人胆战心惊.伊恩·麦克尤恩的故事主人公往往都是一些社会边缘的远离社交中心的怪人.就像动漫eva里的真嗣,他们在社会上的孤独和无助能直接撼动我们内心深处曾有过的无奈.然而作者却更乐意作一位客观的倾诉者,从不偏袒任何一个主人公,他们虽然孤独无助,却从内心就拒绝任何无论好或坏的感情,他们渴求温暖内心却比谁都要寒冷,他们总希望给人以温柔却都背报以最暴力的回敬.

其实我有多喜欢安静的一个人待着,只有我自己知道

正本书每一短篇都是从男孩青春期的心理出发,充斥着对性,对爱,对亲情,对自我的认同和迷惑。尤其对《与衣橱对话》那篇感触颇深。相同的感受,曾经也塞满过我的脑子。厌烦与任何人交流,只有自己待在封闭的房间里才会觉得安全。虽然我没有进去衣橱那么极端,也曾长久的不与人联系不与人说话也不与人见面。其实我有多喜欢安静的一个人待着,只有我自己知道。

成长都在梦里

成长是一个人的事情,所有的青春和不明了的事物就像堆积在梦里的意象。幻想构筑了一个脆弱的外壳,当我们勇敢打破它时,我们也就摆脱了束缚。抑或,在激素作用下的青春尾巴的摆动,像一尾沉入时光的鱼,在内心和所有禁忌之间游动,这就是伊恩所表现的爱,青春,成长,幻想。我们似乎是在另外一个身体里实现了自己的所有需求。

看了两篇

只在网上看了免费的两篇。但是,非常非常的喜欢。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喜欢的小说了。什么时候买回来看看。

爱情仪式

这么小清新的名字,明显和里面的内容不符合。内容口味太重,一遍是消化不了的。但是到底是要表达一个什么主旨与内容呢??本人愚钝,真是没大明白。越难懂的书,越有味道么?好吧,我还太年轻。。。只能这么解释。

不想长大

我们都这样,不想长大可是依然要长大。一篇篇夸张的故事将不想长大却不得不长大的阵痛焦虑和不可抗拒抒发出来。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像很多人想的,最初的爱~~最初的爱是苦涩的,同时也使我们难以忘怀。从最初相爱到最后的仪式,是一个漫长而难忘的回忆,而我相信,这回忆一定是美好的~~

怀疑的无表面平面

周末,重读《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描写了一对纠结夫妇,梅茜有些神经质,甚至歇斯底里,渴求男人的关爱,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可惜两方面“我”都未能满足她。小说开头有段精彩的对白:她摇摇我的肩膀。“先别睡好吗?别让我一个人呆着。”“我就睡在你身边”,我说,“我不会撇下你的。”肉身的接近和心灵的疏远,被简洁的对话表达得真实而残酷。梅茜做的噩梦提示读者,家里似乎没有孩子,而夫妻二人的性生活显然不和谐,梅茜几次示好,“我”都反应冷淡(最后一次除外)。从伊恩的字里行间,隐约能感觉到一点遗传的意思:“我”与曾祖父有非常明显的继承关系,“我”的桌上一直摆着曾祖父传下来的一根阳具可算是最直白的象征,曾祖父就是那种喜欢在故纸堆里纸上谈兵的人,穷其一生,性交不过十次。性只是一方面,这对男女完全不是一路人,有段很有意思的情节,梅茜声称只要一副塔罗牌就可以了解一切,“我”立即给予了一连串反驳:“他能从牌里算出瓦尔帕莱索的街道图吗?”“牌能指引他如何开洗衣店,如何煎奄列,如何做血透?”“那告诉我M是谁?还有为什么……”……而气急败坏的梅茜却是这样说的:“你混蛋!你为什么老是拿话堵我?你为什么从不说些实在的?”梅茜嫌“我”总是不说些实在的,很奇怪,“我”问的每个问题,恰恰都是具体的、实在的。由此我们知道,梅茜所说的“实在”,并非客观世界之“实在”,梅茜所做的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内部的真实”。而“我”刚好相反,“我”不遗余力的,是想还原曾祖父生活的原貌,探究清楚曾祖父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最关键的,“我”想知道M的真实身份。M是一位“懂得适时竞价的实干派”,是几乎足不出户的曾祖父关于外面世界的信息的源泉,我们可以把M看作客观的物质世界的象征。与梅茜相对,“我”所追求的可算作一种“外部的真实”。夫妻不合的情节,无不暗示着这种“内部的真实”与“外部的真实”的不协调,很激烈的一种矛盾。倘若一个人的认知世界中,“内部的真实”与“外部的真实”发生冲突,这个人必定会困惑,会怀疑真实的“真实性”。“维度是知觉的函数”,《立体几何》里的终极命题,其本身就很有怀疑的色彩。我们所建立的最严谨的科学体系,我们所认为的客观公正,无一不是“我们自认为是”,只能建立在无法验证的公设上,这当然是可疑的。正如主人公无法理顺自己的婚姻问题,最终只能以杀妻作为解决方案,伊恩显然也无法摆平他的怀疑。如果我们可以把“使人进入无表面的平面”称作“杀死”,那么小说中便有三起杀人事件:曾祖父杀死了M,我杀死了妻子,还有亨特,他杀死了自己。在怀疑面前,外部真实(M)坍塌了,内部真实(梅茜)坍塌了,怀疑本身(亨特)也可疑起来。这种最根本的怀疑一旦开始,就像诡异的无表面的平面,似乎能把一切吞噬进去。事实上,故事本身就很模棱两可。比如《立体几何》第二、三段:梅茜常常会在睡梦中大喊大叫,我不得不弄醒她。“抱住我,”她总是说,“是个噩梦。我以前做过一次。……”这其实有点令人费解,“一次”这个词很蹊跷。梅茜怎能每次都说“我以前做过‘一次’”?现实中这样的话只能在她第二次做同样的梦时说,是不可能常常说的。这并非翻译带来的误解,原文如下:Often Maisie would shout in her sleep and I would haveto wake her.'Put your arm around me,' she would say. 'It was a horrible dream. I had it once before.……参考第一段结尾:“我曾不止一次的想,如果可能的话,在那结束之际我将试着与妻子梅茜离婚,不过现在已无此必要。”会发现整篇故事很可能是作者杀妻后的倒叙,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梅茜并不是每次都说这句话,而是梅茜说这句话的场面在“我”的回忆里一遍一遍回放?如果后面的一切都是杀人犯脑中所想,那故事的一切都很可疑了。也许因为知道这是伊恩的处女作所以会先入为主,我总觉得整本小说集始终在记录二十出头的那个年轻伊恩对世界的怀疑,这怀疑很是不可一世,似乎想要把自己想到的东西都质疑一遍。这不可一世,正是我有点喜欢他又不完全喜欢他的根本理由。

作者边写边笑

麦凯恩大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极度安静的状态,他想写什么写什么。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看似没有头绪,实际就是没有头绪,写着写着突然想到要表达什么,然后从头开始修改,有的就根本不改了。八个故事,每一个都欲擒故纵般的联系到生活中,真是好不容易,他的轻描淡写,留给我们无限操蛋的思维,拜首!!!

小心你的主观臆断出卖你

从没有人说过,这是一部纯真的书。如果也有人像我一样误会了它,那么多半是因为封面那纯真的蓝色,大肚吸纳和包容了你的主观臆断,而后将你卷进肚子里撕扯、绞碎,而等到回过神来,天知道自己还剩下多少意志。这是我看过最最邪恶的一本书。我确信!起初的抉择出于豆瓣的高分,我并没有被这样蓝色和看上去的童真吸引的情结。它看上去不过就像有着悲伤结局的小故事一样,谁能想到这里面充满了虐杀、交媾、乱伦、溺童,8个短篇构成了一个畸形、负面、肮脏的性爱世界。我浑然不知第一个短篇伊恩·麦克尤恩想要传达什么,用“维度是知觉的函数”杀妻?只是如此吗?接受自己期待良久的书却不能读懂它,真是让人焦虑啊。好吧,至少在读完第二个短篇后,我知道它有关乱伦,并且还是诱奸。哥哥对性的渴望,对女性秘密的幻想,事后他一边哼着猫王的调调帮还在热爱过家家游戏年龄的妹妹洗澡,一边得意的带着几分讥讽的笑着。然后是关于溺童,他让她触碰自己的身体,他就倾泻了,那一路带着自己的幻想,激情而渴望的朝自己的天堂走去。起初他慢慢的,最后他太渴望她,她被吓到了,跌倒在工厂河边的石阶上,伴着夏日污水的恶臭以及对蝴蝶的幻灭,他轻轻抱起她,而后将她沉入河中。她短暂的生命就像那不会有蝴蝶的地方难以一见的款冬。我实在不想用肮脏来形容这本书,因为它看上去那么纯真,甚至连名字都那么小清新。如果找一个平和一点的词,那么——这就是我看过最邪恶的书,一个交媾的世界。看上去有些VISO的作者伊恩·麦克尤恩,这个脑袋一定受过创伤,他也许是被老鼠咬了脚趾的妄想狂。

河床上的泥藻

一切发生在无意中,知道这本书,知道麦克尤恩,知道他的天才,都陷入了无意的陷阱。无意却往往更能带来惊艳以及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某个场景。整本书都是从男性的视角出发,这个男性徘徊在青春幽暗懵懂中,拘泥于无趣的婚姻情趣里,于孤独寂寞的囹圄里安然自得,于某种奇怪的束缚中习惯以及逃脱。他们是一群边缘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仿佛服从于主流,又好像脱离了群体。我总觉得,我难以抓住这八个短篇中一些玄妙的、依稀的、潜伏的东西,可我确实感觉到了它们,以及这种难以触摸、调皮而神秘的姿态。这个视角对我来说,新鲜至极。我的初中也像我的同龄人一样,读郭敬明的忧伤,读饶雪漫的青春文学,还有安妮宝贝、落落、七堇年……她们的文笔细腻至极,白色棉麻布裙、瘦削的肩胛骨、微翘的嘴角、含笑的眼睛、眼角的泪水、坚强的抿着嘴唇、指节的突出……这些细节全部来自一个女生的、感性而充满梦幻的视角,或许当时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我的某些心理需要。但是现在,情形变化了。我更希望进入男生、男人、男性的视角,体验他们是如何看世界,如何看女人,如何看性、迷恋、孤独、依赖、陌生以及温情。读完书后,走在校园里,久久萦绕在我脑海的是这样一个图景:在一张普通的大床上,梅茜保持着一种奇怪的姿势,她的脸上有着轻松愉悦的表情,她快乐的自言自语,“第十八种姿势”,而“我”一脸迷茫地抓着她的腿,而神奇的对穿即将开始……我不得不说麦克尤恩是一个天才,虽然人微言轻,没人会关注我的看法。不过,这是事实。小说的大半部分的笔调是缓慢而平静的,梅茜和“我”的冲突时刻存在,突兀的无理由的爆发,突兀的沉默的结束。作者的笔缓缓推进,将荒谬的曾祖父以及那根玻璃瓶里的阳具埋没在冷静的叙述当中,一点也不可笑,反而是极其认真的。同时,婚姻生活里性的缺失通过梅茜的那个充满婴儿的噩梦以及她暴躁的脾气、“我”的倾注于曾祖父日记上的专注做了一番含蓄的表达。而这种缺失最后的交代在虚假的愉悦的对穿中得到了完满。我一直在思考“我”在这个短篇里的感情,对梅茜、对曾祖父的日记、对M、对尼克尔斯船长的阳具、对这样一种婚姻生活……麦克尤恩塑造的“我”看似没有过多的情感,可是仔细分析发现并不是这样。我不敢妄加猜测,厌烦、无趣、习惯、冷漠、悲哀、无所适从、投入、新奇、怀疑、崇敬……细细回忆,不禁惊讶于这样冷静的笔调、不带第三者感情色彩的写作。为什么他可以做到呢?还有谁也是这样呢?请原谅我的浅薄狭隘的阅读,不了解那些小说天才,也就无法从麦克尤恩身上看出他们的影子。余华可以,我不能够。第二篇,家庭制造。本质上来说,可以简单的归类为,乱伦、诱奸、性意识萌动、奇怪的友谊。这篇小说里的“我”仿佛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雷蒙德扮演的是引领者的角色,而真正的主角,真正完成所有冒险的则是“我”。“我”利用过家家游戏试图欺骗康妮,探索女性那令人神往令人难以抗拒的私处。而“我”对康妮,厌烦占多数,没有习惯的哥哥对妹妹的保护宠爱的成分。康妮与“我”的兄妹关系可以理解为虚假的存在么?#####################################################

少年气

有人跟我说这名作者的小说带有恶意。读完觉得自恋比恶意更多些。一度觉得写作者一旦自恋起来就是万劫不复,现在觉得自恋是写作者无法避免的,甚至不自恋就无法写作。任何写作的人都是在不断消耗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情绪,然后分为善加修饰和不善修饰的。往往前者显得更为沉着,而不惹人生厌。后者……当代国内的青春文学,都可归为后者。麦克尤恩是前者无疑。恋母、失贞、遁世,这肯定是纠缠作者本人已久的命题,才会在几篇小说中反复提及,用来包裹这些命题的,是一些看起来多少有些creepy的故事,难得的是可以用灵巧、轻捷、冷淡的笔调去叙述这些故事,而使这些内容显得有趣了。书里的一些细节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数篇小说里都提到了纸板舞台和小的浮艇,比如水常常成为重要的角色,成为谋杀的工具——让我相信这应该和作者本人的经历有相当的关联。我不知是作者还是译者的功劳,整本书的语言特色非常鲜明,雅致的程度,让我多次恍若在阅读一名女性的作品。而事实上这样的语调,和故事非常契合。总能想象出短篇中的那些主角,局外的,寡言的,抬头望着或者小心偷看着的少年人的样子,他们就该是那样说话的。似乎作者是在27岁时写作这本小说集的,27岁,迷惑混乱的青春期暂告一个段落,而成人世界,其实还是陌生的。趁着那些记忆还鲜活,当然要快些落笔记下。

青春的拐角处总是前后两难

豆瓣一个人这么评价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第一个故事是杀妻。第二个故事是操妹。第三个故事是死姐。第四个故事是群P。第五个故事是溺童。第六个故事是返童。第七个故事是兽交。第八个故事是异装。说的是有点儿刻薄了,好些冲着这些卖点吸引更多注意力似的。但是也没有离题,毕竟每一个故事确实都在这样的圈子里。八个故事,都是围绕男人的视角,只有第一个《立体几何》,和第四个《舞台上的柯克儿》不算是真正意义的青年人,剩下的六个故事,都是以青春期或者身体刚褪去青春期的外衣的年轻男性的感官世界来铺陈开的。先来说说青春好了。青春对于我们是什么?是有资本挥霍,是纵情的犯错,是对将来的迷惘,是身体的成长必须无休止的撕扯着内心,一起展开的剧痛。此番蜕变带着难以言喻的艰辛和蜕变,所以很少人能站在交叉口上,很坦然的做出一个抉择。害怕生活从此千篇一律。想着朝九晚五带有一种丧心病狂的侵略兴致,意识到生活里再也走不出这个狭小的圈子,像只被捕鼠器夹住双腿的老鼠,挣扎着要逃离,换来了枉费心机的徒劳做功。这就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恐惧。恐惧成长,想要一直一直的被呵护,想要一如既往的任性,想无需挣扎就可以随意选择生活的方向。想这些幼稚的想法能够不顾及现实的残忍,那该有多好。青春是个矛盾体,拒绝成长,却要不断的让自己加快脚步的把生活进入正轨。再也不想活在父母布置好的道路下,不想不断的被斥责还心智还没有健全,不希望再被当做小孩子一样被束缚和管教。小的时候以为长高了就是长大了,身体发育成熟之后却发现长大,时间多么撕心裂肺的事情。所谓长大,不过是迈开步伐走进成年人的世界,单方面的前进是无力的,必须有成人世界对你的认可才可算得上真正的成长。双向的肯定就意味着双向的困难。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勇敢上路,很有可能换回来的是受挫以及被否定。连单方向的走进成人世界都显得有些吃力,何况自己有时候连前进的方向都不清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犹豫不决呢。《化妆》,是在这样的进退两难的窘迫实况中的故事。尚处于懵懂期的少年,想要拼命走进成人的世界,试图了解成人的想法。在性观念萌生的初始阶段,就为自己定义了男性角色。当姨妈在每天例行的换装表演中为他准备了女孩子的裙子时,少年极不情愿、甚至是带着反抗的感觉拒绝这样的打扮。性观念在少年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相应的定义。直到少年遇到喜欢的女孩子,他想要在喜欢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好的一面。在姨妈举行的化妆晚会邀请了她,并精心的为自己挑选了一个面具——他想让女孩子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按照姨妈的话说,化妆晚会的意义就在于没有一个人能认出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少年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这样一个成人世界,想伪装自己尚未成熟的一面,但是事实情况截然相反,每个人都能认出来他——即使他带着面具,而相应的,他却无法揣测与他对话的都是什么人。是的,这便是成人世界,破朔迷离,在他一股脑的想要冲进去的时候,却被夯实的堵了回来。对于成年世界的窥探,小心翼翼却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成长也有另一种情况,它悄无声息的来,写在眼角的细细的纹理上。像在画一幅细致的工笔画,一笔一划的,笔触与来越深,也越来越细致。我们热情如果的恋爱,有毫无征兆的分手。再恋爱,再分手。对于感情,每一次进入新的恋爱时,我们都带着血热脑小的期待,时间是把无与伦比的利器,刁钻的让我们发现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过去,是与理智多么的背道而驰。《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就是这样一种故事。在爱情刚来临的时候,生活的场景里每一处都是幸福的影子。阳关会打在刚睡醒的床上,身边的恋人散发出绝世的芬芳,做爱也是对于美丽生活的探索。但是,时间过来了,恋爱不再是两个人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和事参与进来,文章中除了男主人公及其恋人希瑟儿,还有希瑟尔的弟弟,已经屋内一直潜伏的老鼠。老鼠见证这两个人的从激情走向麻木——乱七八糟的房间,满屋的垃圾,沉默无言的恋人。而弟弟,是个想占据姐姐为己有的孩子。就像离不开母亲的婴儿一样,时刻想要围在母亲的身边,看到有人要与自己争宠,就一定要誓死的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留在母亲身边。当希瑟尔找了一份工作穿上制服,男主角某天心血来潮去工厂接她,却无法在人群中辨别出自己的爱人。“这时希瑟尔找了份工作,这使我看清我们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人们纷纷涌出,簇拥到大门口,成群结队穿着红白相间的尼龙罩衣和粉红色帽子的妇女。我站上矮墙想看到希瑟尔,忽然间这变的很重要。我感觉要是我不能从这股红色尼龙洪流中把她分辨出来,她就消失了,我们就将一起消失,我们的时间就将一钱不值。”事实上,他们并未消失,时间也并非一钱不值,真正变了的,是当初那颗灼灼的心不再恣意燃烧而已。后来怀有身孕的母鼠被打死,大包扔掉母鼠的时候,男主角摸摸希瑟尔的肚子。这让我问自己,是女主角怀孕了,还是男主角希望两个人能有个孩子?我认为前者更大,一方面故事最开始时男主角就说两个人不想要孩子,后面又提到希瑟尔要辞掉工厂的工作。这么看来,最初的爱情就走向了另一个未知的方向,但不论是已经有身孕,尚未有身孕,爱情总要从最初向这种固定模式发展。可能最后的仪式,有点儿这种意味。南宁闷热的天气让我写出来的东西多少带有一些头脑不清晰的感觉。我在青春的尾巴这里有些无所适从,虽然我到目前为止对于自己想要什么,依然模模糊糊,但是我知道什么东西不是我要的。这样便好,虽然残忍且自我纠结,只要不是在后退,应该就可以算是在前进吧。不论是能够使人思考的书,还是能带着人思考的电影,都是值得去接触的。

书名翻译得很郭敬明

喜欢立体几何、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让我想起了summertime)、蝴蝶。封面不错,就是觉得First Love, Last Rites这个书名翻译的怪怪的,但一时半会也想不出该怎么翻更好。看完后,我不确定我到底读懂没。

稻草.

我必须说,他的故事很邪.他像个精力充沛的精神病患者,或是天才,或是两者兼具,一刻不停地在演讲与煽动.作为一个常人,你就快要认同他了,就快要认同他了-- 这时他戛然而止.在感到兴庆的同时,你也免不了感到一丝失望.然而,你又活了.得以续命,尽管是苟延残喘你也需感激.一个感情不过分粗枝大叶的人甚至很难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 -- 你得停下来,干点什么别的,让自己喘口气,再接着阅读.不得不说潘帕翻译得很棒,把那种琐碎的喃喃自语的神经质的表白翻译得到位而又不失原味.而余华的序也很棒,我想那定是发自内心的赞美.

first love.last rites

那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失踪了,在一个疲劳的夜晚,我很想再翻开它,抚摸他文字的锋利刀刃,让自己睡意全无。可是它失踪了。像一个突然长大的孩子再也没了童真。书是一位友人送我的。这也是第一次我接触麦克尤恩的文字,他二十七岁的文字。两天前,我囫囵吞枣地咽下了这八篇小说,阅读节奏快得让我自己也不敢相信。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最好马不停蹄,最好减少思考,最好减少这锋利刀刃留下的痕迹,最好这伤口的疼痛不再渗入。因为,说实话,我害怕这样的文字。 书勒口上写着这样几对词语: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八个故事就像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全书由八个短篇组成。有剖析两性关系的诡异故事《立体几何》,用数学作为载体容纳小说的荒诞;有以罕见的冷静和疏离讲述一个小女孩被杀的故事《蝴蝶》;而《与橱中人对话》中那个一直被当作大婴儿养了十七年的男孩,则躲进橱柜,对自由无趣,而为了处理那点尴尬的欲望,只是想着如何回到温暖而硕大的“子宫”几乎每篇小说,都像是一个闷响的雷,在你温暖的心床里炸出一个深不见底的洞来。于是在发现那本书失踪的那个夜晚,我有些焦虑的庆幸,荒唐地怀着宿命论的想法:“或许那是生命中本不应该出现的负面情绪。”可当我开始再次回想,在这场极速奔跑的阅读过程中,我从麦克尤恩的文字中看到另一些什么时,分明看到了一种属于他的魅力。毛尖在最后的书评中写道,麦克尤恩这含有“青春”母题的八个短篇让他觉得青春,与其说是一种题材,不如说是一种体裁。在这个体裁里,诱奸显出了天真,乱伦包藏了欢乐,杀人展示了才华,性爱混杂了幽默。所以这个体裁决定了那时二十七岁的麦克尤恩还无力于自我塑造,他在两极间奔走,既钟情于最初的爱情,又迷恋最后的仪式。“在麦克尤恩的文字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追踪出他二十岁的读物,一个自卑的卡夫卡、一个希区柯克状态的弗洛伊德,以及一个温柔甜蜜颓丧又变态的托马斯曼。”可这个无力塑造自己的作家,多么有自己的味道啊。这样的短薄篇幅却惊才显现。每个故事设计得像一个完美的陷阱,漩着撕扯、暴戾的感情又在缓缓叙述下显得淡漠、疏离、冷静,不发一语,把你裹走。没有谁可以全身而退,就像余华所说的,他自己也患上了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不同于其他的温情的青春小说,麦克尤恩把青春写得那么残忍,但绝不同于什么疼痛青春文学之流。麦克尤恩在青春这个母题背后,探讨的是弗洛伊德梦魇、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我很喜欢其中的一篇,叫做《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我想这或许是这本书中最温暖的故事。夏日,“我”和胖珍妮的冗长的漫步,“我”教她如何划桨和辨认不同的鸟鸣,还有那些在别人还在沉睡时便荡舟河上的饭前时光……一切都那么温暖,可是在故事结束以后,忧伤的情绪从此细水长流。“河面寂寥,她的笑声飘过,不知所终。”像麦克尤恩不断提起的那样:一个夏日将尽的傍晚,河水在脚下流过,小船载着被肢解的童年记忆,漫无目的地驶向远方。天空的余晖支离破碎,宛如被刺破的童贞。在这个隆重的仪式上,没有人哭,没有人笑,到处是一片静悄悄。仁慈的时间停下脚步,多给我们几分钟用来默哀,随后,它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他的每一个开头都令我惊讶好久。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孤枝败叶》里的决绝、干脆,又像加缪《局外人》的淡漠、疏离。在下面贴上几个开头,每当我还在一个故事的结尾中苦苦挣扎时,一看到他下一篇的开头,我又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个故事,于是我忍不住想当面质问他,啊,告诉我,你凭什么可以写的这么好啊!《夏日里的最后一天》第一次听到她笑时,我正趴在阳光下的后院草坪上,肚皮贴地,几乎全裸。那年我十二岁。我不知道是谁,也没动,只是闭上眼。《舞台上的柯克尔》地板上有灰尘,布景只画了一半,他们全都赤裸地站在舞台上,明亮的灯光保持住他们的体温,并彰显空气中的尘埃。无处可坐,他们只得痛苦地左右交替重心。没有衣带可以插手,也没有香烟。《蝴蝶》 星期四我平生第一次见到尸体。今天是星期天,无事可忙。《化妆》敏娜呵那个敏娜。如今蔫软,微喘,隔着厚厚的镜片,忆起她在舞台上的最后一次亮相。老维多利亚剧院,妒妇高纳里尔。另外再说说一些题外话:送我那位书的友人对我说,哈哈,姑娘家家的,看完肯定有些不适应。姑娘家家的我,竟然一口气看完它了,果然,我也有些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别看我写得好像没那回事儿~倘若你真的想要翻开这本小说,请做好颠覆三观的心理准备。阅读,并不是你想的那么一劳永逸,它其实充满了危险(好像打了自己的脸,可我们还是要热爱阅读,微笑)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本书的译者潘帕。----好的译者会让一部作品活起来,阅读外国文学很需要考虑的一点因素,就是翻译。曾有人说,一个好的译者,应该是适当、恰好的。可以将原作的意蕴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不过分阐述原作的意义,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作品。毛尖评论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认为这八个短篇也可以说是潘帕的故事,译者的风格十分统一。我也体会到,他翻译的句子节奏、层次颇具功力,奈何本人不为文学专业,所以也就凭自己的感觉姑且谈谈了。百度百科上介绍他为一位生化学博士后,后弃研从实业,是位隐世的才子,只翻译自己喜欢的文字。语风清澈自然,读来隽永透明。据说,他翻译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十分绝妙,仿佛可以使人看到那片芒果般蔚蓝的天。另外。最后我的书,在教室被我发现了:-)

貌似我真的没有体会感应我的心理!

在书上看到这本书的简介,再豆瓣上又看到了。 去书店还看到了, 那就买下来了! 有很多人说小说很精彩,我就会觉得那就真的值得我看吧,因为有那么多人都叫好了! 拿到书看的第一篇就是 橱中人的对话 我感觉我在看的时候相当的瞌睡, 我不知道是不是下午的太阳太耀眼还是我在没有抢到电视和电脑时太无聊而拿他打发时间的感觉,更还是我不习惯书中的表达。但是当我读完 与橱中人的对话 的时候我笑了! 我不知道是笑我读懂这篇文章了并且深深的理解了麦克尤恩的感受。还是,我笑我在不习惯这种表达并且瞌睡的情况下看完了他! 总之,既觉别扭又会觉得麦克尤恩氏的结尾确实像大家所说的写的很符你某个时段的心理! 那个笑以后我就把它归结于麦克尤恩的结尾符合了我某个时段的心理所以才笑了。后来就出现了符合略满于表达的感受!但是,今天又看到很多人在说它的翻译表达很成问题,一点都不舒服。这时的我也确赞成了起来。这时就把那天看书的瞌睡归结于书中翻译表达的身上了,我也确感觉自己真正有过这样的感受,只是结果的符合溢满了而忽略了淹没了的翻译表达的问题。这或许也就是麦克尤恩说过的:没有完全体会感受自己的心理。但是我觉得更确切的说:我还没有到那种完全能体会感受自己心里的人。说白了就是在人云亦云,别人说的好的我能感受到,别人说的不好的我也可以在溢满而被淹没的心理把他拉出来展现在自己的脑海了,让自己觉得自己其实可以跟上他们的步伐。因为总觉得自己的思想没有别人那么高,所以凸显出别人的思想我就会觉得自己其实可以和他们一样畅所欲言而不至于过后想自己有没有说的很好,不招人讨厌!我还算是一个社会没有前进下笼罩着的女孩。 言论的前进不再是别人思想的复制,而是自己的思想会与别人发生冲突并宣讲出来。我现在还停留在复制别人的思想阶段。别人会说我用文化区熏陶别人并让他们承认自己的文化是好的,是可以被大众所接受的。而我现在还在处于用很世俗的方式来硬性的融入他们的高级文化。这种差异让我在融入高级文化时显得那么的低俗,那么的没有柔性!就在写这片文章之前我的的心理体会和感应已经混乱了,当自我批评过后,也就应该明白自己也要做社会前进的小女生!吼吼~~~~

我该如何理解伊恩麦克尤恩呢?

漂亮的封面吸引我购买这本书。书名"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如同深刻的信仰一般打动了我。本以为能够轻松地读它,本以为能够很透彻地读懂它。之所以产生这些想法是因为之前根本不认识伊恩麦克尤恩,即使看过《赎罪》这部电影,我也不知道我所爱看的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竟出自这位大作家之手。当然,没能轻松的读一个故事,读到的反而是深刻赤裸的人性。我总是好奇作家的想法,他们的写作角度思考方式是多么的不同。在没看书之前你都是想着正常的事情,分析着一切平常的不超乎伦理之外的合理性。但越是这样想读书便读的难受和疑惑。原来人性是十分复杂的,人生的成长是纠缠难熬的。个人觉得伊恩的书从文字来看是细腻的但里面会有很多隐晦的思想和感悟需要读者去摸索探讨。我比较喜欢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和与厨中人的对话两篇小故事,里面对成长有更加深刻的述说使人倍感揪心。其余的故事就显得黑暗和成人了一些。

脏兮兮的孤独

1、编辑MM给我寄了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说我应该会很喜欢,还说让我看完给写两句。我一边看的时候一边就想,为什么认为我会很喜欢啊。我又不是变态。为什么我会喜欢这种东西?好吧,我现在要很正式的说,这本书我一点都不喜欢,甚至有些厌恶。2、我看了几个书评,然后就看乐了,因为觉得大家写得都有点难受,当然了,也许是我看本书的书评仅限于我自己的朋友的,大家物以类聚。不过要说其实赞这本书真不难,因为年轻的麦克尤恩的确是相当的有天分,20几岁能把文字驾驭成这个样子真不简单。而且故事也够哥特,够暗黑变态,冷酷无情而诡异。因此反正你要想赞点它什么能写得出来的不是一点半点。3、余华在序里感到纳闷,为什么中国读者对这么牛B的小说却可以视而不见。嗯。你得承认人家的确是很牛。不过,毕竟不是每个普通的读者都是拜牛B教的。但作家有时候会喜欢文本意义上的评判标准大于其他,文字牛B就可以惺惺相惜,完全不在乎其他。但是普通读者不是这样的,除了牛B,还是需要点别的,所以就连我自己有时候也很感情用事,一时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写东西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说讨厌就是讨厌,直接无视那些牛B轰轰的才华横溢。4、如果一本书就是一个人,有他自己的气息的话,我讨厌麦克尤恩这个人和他的这本书。这和他的写作水平,这本书的水平无关。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想起一连跟了五季的《犯罪心理》,那里面的犯罪心理小组专门破解连环杀人案,麦克尤恩故事中的那些“我”,也许是他们骨子里散发的那种气息,常常读着读着,就让我想起那些可怕的面孔。他们很多人也都是天才,都是艺术家,他们精心策划杀人,没有同情心,拿人的生命如草芥,他们犯下的罪恶就是他们的杰作。他们高高在上,自鸣得意。5、这本书让我想起他们,就好像在看一个连环杀人犯早期的日记一样。当然了,很多人会觉得这些杀人狂很酷,他们进监狱之后也会有无数粉丝给他们写信。同样的道理,麦克尤恩的小说也会让一些人感觉很酷。但是我真的无法忍受和这样的人呆在一起。读《蝴蝶》的时候,我一直想起的,就是《犯罪心理》里Hotch说的那句话,这种人,一旦开始,就永远不会停止。你说这是不是人性?当然是。但一个人还可以选择喜欢或者讨厌另外一个人呢,何况令人讨厌的人性。6、就短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和技巧来论,麦克尤恩的叙述可以和卡佛不相上下,但是卡佛的孤独,是内敛的,安静的,不伤人的,甚至是让人心疼的。而这本书里的孤独,那种阴郁的孤独气质,不是那种善良无害的孤独,这种孤独,是那种阴沟里的,见不得光的,脏兮兮的孤独。是咄咄逼人的,有进攻性的孤独,是那种守在你的身边,默默的注视着你,阴沉的监视着你,心中怀着仇恨,伺机就会咬你一口的孤独,让人感觉毛骨悚然。我不喜欢它不是因为它邪恶,而是因为它脏。7、我并不迷信那些温情脉脉的东西。也很少用厌恶这个词儿来描述一本书,但是这次我真的要感情用事了,我的确厌恶这本书,厌恶他的冷酷孤傲又得意洋洋,沾沾自喜的变态。没有同情心却浑身噼里啪啦的往下掉才气给你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情感的表达,不代表人家文笔水平不好。我想我和这本书的相遇就是一种错误。如果我不读这本书,就不会忍不住在这里表达我的厌恶了。8、当然了,这世界上有的人就喜欢脏兮兮,阴乎乎的东西,所以谁要是想体会一下什么是脏兮兮的孤独,倒是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和这本书干干净净又清新的书封比起来,这到也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很有讽刺意味。9、我想我得和编辑MM说声对不起了,但是我一向只说实话。

沉沦

最喜欢的是“夏日里的最后一天”,珍妮从来都不是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与“我”相比,更是失去了分辨不同鸟声的洞察力。她的欢笑和泪水似乎是同一种情愫,她就听了“我”的话,没有在小河边说出伦敦的名字,因为对于河水来说伦敦还是一个秘密,它在这里的时候还不认识伦敦,还不知道自己会流到那里。这是个绝望中温情满溢的夏季,但是终究会过去,当“我”为了开学剪掉凌乱的长发,也剪断掉了整个夏天!“蝴蝶”是一篇让人思绪起浮的小说,看完此篇,我已经基本确定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整本书所有的故事为什么都会是阴郁灰暗的,那是时代的基调,“我”是聪明的,所以能可悲的活下来,“我”很从容很冷静,以至于自己都忘了是自己杀掉了她,似乎“我”编造的一切才是真相。因为过于从容,“我”冷漠麻木,但是这些看起来并无异常,“我”这样就可以存活,多么简单,不需要生机。这样的世界里,追寻美好是最原始的死因,她年纪太小,掩饰不住对美丽的向往,于是她追寻着子虚乌有的蝴蝶,飞快地步入了死亡!哎,你追你妹啊!至于同名小说,因为有“爱情”俩字,我便不作评论了!我喜欢这阴冷的色调,这会让里面的人有安全感,每每轮轴转至那一刻,都会有狰狞的默笑,不会害怕什么,没有时间孤独,我也不是想窥探那些人那些事本身的赤裸面目,我只是想偷窥!麦克尤恩,让我想起郁达夫

火星人的写作

在上海的失眠夜里翻了翻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立体几何,和那个讲胖女人的。 作者是个鬼才,叙事能力之强,眼界之幽微宽阔,和驾驭的题材跨度大,令人叹为观止,一味卖弄辞藻和过度自我的写手们,要好好看看英国作家的进化速度和纬度了,尤其包括我自己,在他面前,在创造力和美感上,村姑一般手足无措。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印象最深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回味了好久,丑陋的珍妮,却如此可爱善良。两个人,成为忘年交,也许是都缺少朋友,又或者是都有颗金子般的心。“我”失去了父母,唯一的哥哥却是个财迷,彻底的现实主义者。而珍妮没有朋友,并不是别人讨厌她,只是不想跟她成为一类人,因为她太胖了。可是“我”不这样看,因为“我们”分享快乐,一起划船郊游,一起帮凯特带孩子。“我们”是朋友,朋友间,不会挑三拣四。所以珍妮死了,“我”说那不是现实,更不是虚幻。就像“我”深爱的母亲,还会在“我”睡着时叫醒“我”。短暂的幸福快乐就这样消逝,“美丽”的珍妮,还有妈妈,而“我”只能无助的走在岸边,唯一确信的是自己还活着。。。。。

根据书评买的书

根据书评买来看的书,八个短篇有的看懂了,有的看不懂,看不懂也许是因为自己已经不够青春,更不懂的是:为什么他们可以写出如此绚烂的书评?

最初的幻想最后的希望

我是抱着“它是一本‘黑暗的奇书’”的心态去阅读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拖拉了很久才读完了八个故事,不是因为书不好看,相反,是因为太好看,不舍得一口气看完。与很多人的解读不同的是,我并不觉得那些关于诱奸、乱伦、杀人、迷幻的写作是黑暗疯魔的,那个时候的麦克尤恩的写作大概只是一种写实吧,一种令人愉快的幻想延伸。在每一故事的结尾,我都有一种感觉,他又用幻想虚构了一个结局,哈哈,而忘却了整篇故事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虚构。如《立体几何》里的男人,厌烦了自己的妻子,最后用神奇的方式消失了她,我在想,其实那个可怜的男人也许依然活在那该死的婚姻里,日复一日地与妻子继续争吵,那种消失只存在于他的幻想中。《家庭制造》中渴望性经历的男孩也并没有在妹妹身上获得满足,而最后的那个小转折也只是来自他自己的幻想。还有我最喜欢的一篇《蝴蝶》,自闭的男孩根本不是杀害小女孩的凶手,一切只是他幻想着自己能和小女孩建立起某种联系,即使是杀人者和被害者的某种关系。其他的故事也都在我的幻想结局理论中得到解释。我把大师的作品看成是青春期的幻想多少有些罪恶,可是终究不能掩藏我对大师的膜拜,这些那些疯魔的想象既真实又遥远,让人禁不住全身投入欲罢不能,出来后一身冷汗通体舒畅,实话说,这是一段时间来最能安慰我的一本书,我又对爱情生出了些希望,看来那些最初的爱情,不完全来自肾上腺的荷尔蒙之类,他真的曾经贴近过心灵,而且也许也会回归于心灵。

祭奠逝去的青春

我承认我在网上拍下这本书的时候有一半原因是它浅蓝的封面。没有面目的男孩的脸,以飞翔双臂的姿势托起小小的红色舞者。幻象如小孩即将试飞叠好的纸飞机。即使当我拿到这本书看到作者的姓名:伊恩,麦克尤恩。我仍然没有任何的联想。书的一开始即有余华的代译序,有张悦然的推荐,直至看完,我十分赞同张的说法: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并不仅仅因为喜爱,而是不能确信抓住了小说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它们非常隐约,细微,像春天里和着花粉的尘埃。我必须一再诵读,这些收信人不明的情书。麦克尤恩果然是为英国小说开辟了新方向。这样的奇异的风格令我完全未能联想到《赎罪》是他写的。因为我记得当时看完赎罪的电影,心下十分喜欢,而且觉得它是多么类同于英国传统小说,多么奥斯汀。现在想来我一定在赎罪的海报上见过伊恩的名字,可是我却如此没有联想力!而《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确是伊恩的处女作、成名作。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他的本性所向。他令我看到了一个自卑的卡夫卡,一个希区柯克状态的弗洛伊德,以及一个温柔甜蜜颓丧又变态的托马斯曼。也许赎罪是回归,我所热爱的英国女性作家所代表的传统线条过于强大,以弗吉尼亚伍尔芙为代表,细腻而激情。取舍之间我只好先统统收纳。至于译者潘帕,当我看到他的名字,大脑皮层的记忆细胞依然无所动,直到昨日在家收拾藏书,黄色硬皮的《芒果街上的小屋》译者潘帕跃入我眼帘,我才猛然联系起来了。连续两次的无所动令我惊恐,我的记忆力怎么回事!我一直恐怖自己无知而拼命阅读,又怕阅读完毕不能长存于脑间褶皱,这如何是好。我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理解为,最初的爱情是朦胧的爱情嫩芽,在夏日炫目的阳光和清澈的风中作为纯洁浪漫的元素成为每一个故事的开端,最后的仪式则是性爱,或毁灭或升华,而年幼时期的乱伦和谋杀甚至都在第一人称的描述下显得可被理解,可被玩味,愈暴烈愈沉沦,愈温柔愈深渊。一个虚构世界。涵盖了青春、早泄、灵感、梦幻、冲动、杀戮。我想心理学里最难解的即是人性在两极中奔走,即钟情于最初的爱情,又迷恋最后的仪式。我尚少从男性视角出发去体验爱情和社会,所以我反复阅读,也不能保证自己是否真正明白了书中男孩们的心绪。但是那种少年时代的气味,还没有离开我太久,就像努力去捕捉少女时代的我究竟想要的想说的是什么一样,我尽力以新角度去拓宽自己的思维面。任何涵盖的青春的故事,总是不可避免地残酷,因为那是每一个人步入成年之后必须舍弃的桥段,所以当时的一切的一切,你务必会血淋淋地割断它,以便让自己长大,或者以为自己长大了。少年与成人,暧昧与清晰,天真与世故,孱弱与茁壮。如此锋利劈开的两个世界。一个个男孩助跑、加速,纵身跨越那一条线,没入庞杂纷繁的人群中,消失。疯魔又伤感的青春期从此不见。可我总是心底里面坚信,仁慈的时间一定有给过我们三秒钟的默哀。在这隆重的时刻,只有每个人自己知道:一切凝固,只为那消失的青春。我们看不到有人笑看不到有人哭,那短短的三秒,一片静悄悄。然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推荐给尚离少年期不远的男人看此书,希望比我理解地更好。

一本上瘾的书

就像当初遇到《秘密》一样,当我发现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喃喃自语地说了一句,“哦,你在这里呀!”,很有一种“与人初相识,似是故人归”的感觉。我喜欢读书,但却很少写读后感什么的。最多也就是一些资料性的摘录。可是,第一次读小说有了情绪。《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由八个短篇构成,其中篇篇精美,最爱《蝴蝶》、《家庭制造》、《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与橱中人对话》。方文山在李欣频《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三》推荐序中写道:真正的创作,是有能力将脑海里庞杂、甚至相互独立的思绪化为有系统、有组织的文字,然后经由读者阅读你的文章,产生画面感,然后再次还原你脑海里的想法与观点,并且还能认同,或激发出讨论的空间。而我在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这本小说集就是如此。在拿起书的几周里,我反复的读了好多遍。作者很狡猾(我没有贬低的意思,相反,我非常仰慕他)。他不动声色地写出了年少的无知,写出了青春的困惑与不安,让人不禁觉出没有困惑的青春是多么的荒凉。他不仅用文字描绘画面,更用文字构造情绪,不易察觉地包裹全身。像秋雨绵绵,初始无觉,待冷衫已湿。这是一本女孩读了会更加了解男孩,男孩读了会更加理解自己的书。八个有时荒唐,有时温柔,有时伤感,有时骇人的故事,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接近每个人的内心。喜欢读书的人都知道,找书读很容易,找到一本好书读很难,找到一本看了会上瘾的书,则是缘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一本让我上瘾的书。是为记。

标题和内容

因为标题而注意到这本书,却因为内容才决定买下来的。消失的妻子,熟睡的妹妹......书是半年前看的,只能依稀的记起前面的两个故事了,看来得要温习温习了。看着这个标题我以为这是一本描写爱的书(至少应该是很纯净的东西),然而内容写的是一些人性中的隐藏面。只能说这书并不讨厌,而是让人喜欢他。

想回到过去

用了不短的时间读了这本书,对与橱中人的对话很有感觉,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点幻想,想回到小时候,想回去那短无忧无虑的时光,成长总是痛并快乐着,长大之后才发现父母为我们营造出的那个美好世界是不真实的。欺骗,恶意,贪婪,懦弱,欲望,这些现实都让初长成人的我们无所适从,因为种种的原因,让我们愈加的渴望起美好的而儿时。我一直很困惑,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向往的都是简单幸福的生活,却在走向这条道路的途中使用许多可怕,甚至可憎的手段去获得他想要的生活,可是,当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生活的那天,那时的他们,内心真能感到幸福吗?

有故事的人才会平淡

这是一本看完翻译版本后还想找来英文原版的书。平淡的文字,但是不平淡的领悟和表达。想写的很多,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一时语噎可能,我们曾经不为认可、不为人知的青春都曾散落在这本书的若干章节中。

thoughts on First Love,Last Rites

Thoughts on First Love, Last RitesIan McEwan is full of controversy. Those who love him would call him a genius, those who loathe him will call him a pervert. Out of eight stories in this book, there are two stories I find particularly to my liking, four that I don't quit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hidden between the lines and two that I have absolutely no idea about what Ian tried to tell. I try to justify myself with the fact that these are stories about mam's hidden fantasies and as a woman I can never understand a man's psyche through and through.Conversation with a cupboard man tells a story of a man whose life was ruined in the name of love. His doting mother lavished abnormally excessive love on him, which rendered him into a totally dependent baby who only grew upward but never grew up. Up until 18, he had been spoon-fed, using bibs and high-chair for eating, crib for sleeping, needing assistance to dress and undress himself, and barely able to talk or do whatsoever on his own. In this way, a twisted child was successfully produced by a twisted mother. When later his mother left him for another marriage, he had to make up all his growing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n order to fend for himself. He learnt to speak and do some simple jobs. But he forever missed his time for psychologicaldevelopment. Damage had been done in his mind. The way he dealt with his problems is quite childish, maybe even babyish. After he was bullied by a chef and got locked up in the dark oven, he took his revenge by pouring boiling oil onto the chef and lost his job for that. Then he decided he hated all human beings and hated to work with any of them. And he would try no more. Don't we all get frustrated all the time in our life? We all start out to have difficulties to fit ourselves into society, as if to fit a square peg into a circle hole. we might, like the boy, all have this hidden desire to run away and sever all connections with hideous human beings. but normal people with fortitude and flexibility don't just give up and hide in the cupboard forever. In order to fit in, we pick up a chisel and start to chip a piece of us off. We compromise. And we might eventually lose our uniqueness. But that is the price we have to pay. I feel sorry for the boy. For us as well. Anyhow, I hold his insane mother responsible for the boy's wretchedness. if you can't guarantee that you can outlive your child and be able to baby him/her the whole life, please don't raise another cupboard man.

《荒诞诠释着世界》

八篇简短的文章,八个令人诧异的构思,八场脑海中的华丽奇想。八股让人室息的思维跳跃。没错,这就是伊恩·麦克尤恩写出这部作品的目的。荒诞不羁,冷漠的笔触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在伊恩手中,在你的脑中肆意的篡改你的世界,让不曾想过的奇思妙想产生于你的世界之中,产生化学反应。刀锋已然切断了束缚你的缰绳,肆意的去想象吧,在伊恩给你创造的荒诞的世界之中。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应cat之邀

代和菜头发——————仔细想一下,人类有多少种情感,又有多少重欲望?中文说“七情六欲”不过是种太过粗率的分类,讲述的只是某种强烈的情感占据舞台中央时的情形。而我 们都知道,更多时候它们是一种混合物,奇怪地揉合在一起,让人无从预计下一步因此而采取的动作。我想问的是:当前念将灭未灭,后念将起未起之时,那是一种 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的一种欲望?中文里有一个很好的字眼:微妙。前人有太多故事,把各种强烈的情感下的个人命运描绘得淋漓尽致。在那些故事里,英雄会使用整根白桦木做一只标枪,又或者被绑缚在悬崖上任凭鹰隼撕裂 腹腔,又或者孤帆一片驾驶一叶扁舟穿越怒海返回故里。所有伟大的故事都已经说尽了,所有伟大的情感都已经写过了,因此,后世作家不得不去小心翼翼地捕捉各 种人类微妙的情感,用极为精确的笔触加以描绘。为的不是让你像上帝一样俯瞰大地和众生,而是求诸你心脏深处的某一点,希望拨动隐秘的一小片,仿佛全世界只 有你和他两个人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能因此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你本打算一辈子秘而不宣,和你的骨灰一道埋葬。伟大的情感适合在舞台上表演,而微妙的情感应 该在卧室默默回味。在这一类故事中,少年人具有特别的价值。成人世界在某个午后突然洞开,少年人意识到自己的情感正在酝酿,欲望正在膨胀,但世界并未颁发许可证。与此 同时,他又悲哀地认识到,对于这个新鲜而巨大的新世界,自己其实无能为力,并没有什么人,也没有什么处所,可以妥善地放置自己,放置自己汹涌而来的情感, 满足正在裂体而出的欲望。中国的小说家喜欢把这种故事写成残酷青春物语,带着无一例外的回忆笔法,极为奢侈地浪费了这个题材。既不宏大,也不微妙,而是在 所有的张狂和放纵之下,带着明显的谄媚表情,希望能够取悦读者。作家没有勇气,怎么能够成全好的作品?今天所要介绍的这本书,《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可以作为写作和阅读的范本。作者伊恩.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里面收录了八个短篇 小说,写这本书时他年仅27岁,并因此拿到了毛姆奖。这事发生在1975年,35年之后,因为潘帕这个隐遁者的翻译和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努力,它终于来到中 国。它是一本很小的书,翻译为中文之后不超过200页。余华为它做了一篇很长的序言,以至于看起来就像是第九个故事。他当然有许多话要讲,作为同行他清楚 地知道,一个人在27岁时能写出这样八个故事,本身就意味着可怕的震慑力。它让一个作家心生绝望,看到自己努力所能抵达的的最远边界。如果用这本小说的内容来介绍它,那么我写完这篇博客之后,大概也没有多少值得阅读的余地了---短篇小说就这点不好,它不大适合用来讲述。我只能讲 述一点别的场景: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电影《洛丽塔》的开头?当时,那个小姑娘正趴在草坪上看书,草坪喷头里的水撒在她的身上。镜头本身很冷静,并没有讲 述什么,但是,它让观众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仿佛自己正在用主人公的眼睛目睹这一切。《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具备相同的能力,它完备地 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欲望。少年人,边缘人,对世界莫不关心的人,他们如何被一个微小的念头点燃,然后作为读者的影武者,在那书里做出了各种骇人听 闻、毛骨悚然的行为。阅读这本书在本质上未必可以算得上令人愉悦的文学欣赏,但我可以保证的是,无论你产生反感、恐惧或者厌恶的情绪,那么你对自己的了解可能会更加深入 一步。在你温暖的、光滑的、多毛的体表之下,有一个也许你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存在。只不过你顺利地完成了从少年到成年的转变,不曾在经过那扇门的时候被卡 住,不曾在那里停留太长时间。这样的人是值得赐福的,因为他们可以在今天拿起小说当作故事来读。但相信看完之后,你比我更加清楚一点:你曾经就在那里。最后,作为读者的福利,在这里分享八个故事中的第一个。如果你喜欢它,那么还有七个故事在等待着你。请点击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939195/

脏兮兮的,生死爱欲

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在2010图书销售排行榜里占据的靠前位置,还有它小清新的封面和书名,买回家先看了前言,余华老师写得那么诱人——“麦克尤恩后遗症”,然而读下来却彻彻底底失望了:这是我迄今看到的最为黑暗、甚至邪恶的小说。脏兮兮的,生死爱欲。

隐秘的 但对我没有味道

承认是我读过关于人性隐秘之处的所思所做很好的书,但是那种敏感、惶然、有点躁动欲望的感觉是我不喜欢的。 我还没到那种深思的程度吧。

我喜欢短篇和忧郁

全部都看完了之后才觉得,其实这本书并不是我喜欢的心理方面暗示有点过了我不喜欢但是作者的文字组合和说故事比起来,我更喜欢他的文字组合,所以坚持看完了只是看到最后一张,我就真的没有耐心仔细阅读,就一目十行的看完最后一个故事一直都同意好书会让人们反思,这部书也有这样的效果,但是总觉得心里不够强大的人看了,会被扭曲

和想象的完全不同

买这个书的时候完全是冲动,和想象完全不同的内容。不过还能勉强读下去。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比较厌倦这些译文,读了总觉得不顺畅,纠结得想把书一页页撕掉柔成团扔对面的窗户。所有的人都浮躁的可以,写书的人也一样,希望有人和我说一本,你一定要读的书,实在太好看了的书。而且是中国人自己的书。

最后的仪式,埋葬最初的爱情

一对男女在飘着白色纱窗的窗口做爱,抚摸着肚子,想着生命的神圣。这是最初的爱情。弟弟的闯入,工作的繁琐,精致生活的消失,随之而来的厌倦,那都是爱情走向婚姻的必经之路。孩子,工作,容貌……这一切的一切,都像那只令人作呕的硕鼠,在人的心头抓挠,令人焦躁,厌恶,起鸡皮疙瘩。而最后的仪式,是对这一切的看透和宽恕,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充满着琐碎,爱情也会如此,时间一久就会彼此厌烦,学会坦然,学会勇敢,学会理解,我们终能讲那只半夜挠得人心渗的老鼠埋葬掉,然后,再重回最初的爱情。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这样,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在琐碎烦人的工作中,忘却了最初的爱情。如果没有最后分别的仪式,我们是不是会永远忘却最初爱情的纯洁和美好?

有意志无意义的生命

这本书中的八个故事,似乎是在描述孩子转变为成人时的激烈冲突,充满了青春期的迷茫、张狂、欲望……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既荒谬又令人向往。小男孩看到父母每天按时上班劳作,日渐衰老,却没有致富,还以自己从来不迟到、旷工而自豪,给儿女灌输“劳动最光荣”的概念,从来不去思索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只是盲目跟随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小男孩暗自心想:“循规蹈矩是对生命最大的不负责。” 然而,即便如此,孩子仍然希望自己迅速进入成人世界,熟悉那些自己陌生的事物(比如性),为此,他们简单地模仿,粗率地尝试。这本书没有给人什么明确的教益,它好像只是在以小说的形式,诠释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核心思想——生命是一种意志,但没有任何意义。

评《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这是一本薄薄的书,只有198页,而且由8篇短篇组成。(其实这不符合我选书的标准,我的标准是至少300页以上。)作者(英)麦克尤恩著,潘帕译。 对了,书前有余华写的代译序,后又有毛尖、张悦然和btr的读书心得。个人不喜看别人的所谓心得,只大概翻阅了一下余华的,了解一下麦克尤恩。这样子下来书更加显得薄了。 第一晚看了第一二个短篇《立体几何》和《家庭制造》。 《立体几何》中作者把婚姻的疲态和厌态写到极致,功力十分深厚。了解到在这本书初次出版时作者仅仅27岁,尚可算青年。又替他悲哀——居然这么小就过了“青春期”,对婚姻有了这么深刻的体会。有这么一段:夫妻两个在盥洗室门口大打出手。妻子说:“这下好了,现在我们都流血了。”真真令人笑不可抑,同时赞同:对!婚姻里有时就是这个感觉。关于那个神秘的几何试验,作者用了特别模糊的字眼,如:“特殊的比例”和“特定的比例”,如果不是这样,我还真想亲自试验一下。小说在最后达到高潮,这一句:“‘怎么回事?’深蓝色的床单上只剩下她追问的回声。”,我自己留下的只能是一句叹息。 《家庭制造》里男主人公比《立》中的感觉上要小很多,只有十四岁。里面那个充当他启蒙者的雷蒙德简直笑死人。这两个真是青春期的一对活宝。在这里,麦克尤恩同样展示了他超凡的对人性的把握能力。很不错的短篇。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虽然每个人心中对妮的印象都会不同,但一定都是活生生的。 《舞台上的柯克尔》,嗯,这个很生猛。生猛也是这本里麦克尤恩的一大写作特征。 《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写的都是另类人。《与》中有一句:“我不用计划。每天都和前天一样。我无须担忧三餐和房租。时间为我停滞,像浮于湖面。”嗯,有时这也是我极大的愿望。真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大大的衣橱,能够让自己躲进去。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按说作为本书的题眼,这一篇应该是最好的。但是个人觉得还是《立体几何》和《家庭制造》更好些。文中的老鼠也许就是那个在生活中能够消磨一切的东西,它能够令一切变得暗淡而令人颓唐。然而,这东西中却孕育着生命,更为人生带来希望。 在余华的序言里麦克尤恩提到:“我不记得每篇故事的渊源,但我肯定巡视了别人的领地(作品),夹带回来一点什么,藉此开创属于自己的东西。”个人觉得《化装》中“别人”的色彩最浓的一篇。 还是一本不错的书,值得看看。

你的灵魂深处,有没有一只蝴蝶飘舞

我知道我这题目有点装逼,但是我的确太爱这本书,这些小故事,尤其蝴蝶。这是一本真实感极强的书,每个故事,每个片段,每个景象,都让人有反应。看这本书是在火车上,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找到一本让我放不下不得不一口气的书,然后那次旅途中我随手从书架上选了一本还没读的书,就是它了。从第一个故事《立体几何》我就发现我必须爱上并且已经爱上了它,那结尾有那么一点点欧亨利的味道,却又觉得比那妙得多。快到结尾时突然就很想自己也能学会那立体几何,让谁消失。群p和橱中人的对话也好像身临其境,就看得到那些人。而蝴蝶让我百感交集了,作为一个女人,很不可思议的,读到蝴蝶那小姑娘的手伸过来时,我仿佛高潮了一般的有了反应,那反应很奇妙,就好像我的胯下有个老二一样。村上春树很想知道女人做爱时那多重的美妙感觉,其实我也很想知道那根屌进入潮湿温热的洞穴时是怎么样的感受。如果打飞机也能射精,为什么一定要射到女人的身体里才会舒服。我更想知道龟头被白嫩的小手轻轻碰触到底有怎样的刺激。如果有舌头来舔舔呢?到底是怎样的感觉。我甚至觉得小姑娘的死去才是真正让我有高潮感觉的部分。那以后的几天里,我一直觉得闭上眼睛,能看见一片漆黑,一只蝴蝶四处飘舞。

封面毁了这本书

内容很精彩书的封面却让这本书很掉价。如果不是预先知道这本书再去买,单单是看这本书的封面绝对不会去打开去翻的。甚至当时买的时候搜到这个版本都不太想买真的很低级的封面!!!!强烈要求改版~~

为自己的青春加冕

苏东坡读《庄子》,直叹曰:“吾昔见于中,口不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高处不胜寒,通透如东坡者大抵只是借《庄子》证道,以示德不孤,即便有所诉求,也只是无心之求,求其放心而已。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倒好,心有所会,口亦能言,在理解自我中完成自我理解。在其成名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一小说集中,他解读的是“青春”。在过多的解读中,“青春”多不外乎一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形容词大集会,一堆患热病的情绪急于挥霍而已。形容词中的青春实质上是缺场的。麦克尤恩用富于质感的名词和动词让青春在场:“没有什么要说,从不作抽象表述,也不评价环境,只是生活其中。”在这本由八篇短篇小说组成的书中,他把青春期的爱、性、孤独、失落、身份与死等母题一一做了尝试:《立体几何》中,丈夫为逃避婚姻的烦躁,用数学家发现的“无表面的平面”让妻子凭空消失;《家庭制造》中,哥哥为了追逐成人的欲望,不惜在过家家的童年游戏中与自己的妹妹“乱伦”,以此将自己催熟;《蝴蝶》中的“我”是一个世界的局外人,为了逃避孤独而冷漠的杀人;《夏日的最后一天》、《与橱中人的对话》、《化妆》则关注成长过程中身份的问题,出于对于成长的恐惧,“我”要么在离开家庭的时候在心理抹杀了母亲;要么把橱柜当作母亲的子宫,自己像一岁的孩子躲入其中;要么化妆成大家都不认识的样子……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作者自己说,“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故而作家余华说“阅读他的这些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通过对极端青春的刻画,他寻找着青春“自身存在的一个去社会化的、扭曲的版本”,即从物质、欲望中寻找精神,这便是青春的仪式感:所有的理想与渴望,荒谬与感伤,都只是为了在幻想的王国里、在众目睽睽的见证中,自己给自己在场的青春加冕。(郑)

困惑

说实话,买这本书有如下理由:1。某一个平凡的日子,搜到这本书,看着封面和译名,觉得应该是很干净的文字,所以自己想入非非的想看看;2。大致看了看简介,说是若干小故事串起来的。对于我这种看小说不从头看到结局舍不得喊停的人来说,小故事比较不容易造成熬夜。于是在当当买了,于是看了,于是也给忘了。前几天看完《黑名单》,突然发觉没书看,又在书架里去翻,又觉得这本看过也忘记了,也就等于新书咯,于是又看了。冲着书名,先看了《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这一篇,看完有点晕。然后又看了一篇什么,名字给忘了,还是晕。最后在晕乎乎之间我睡着了。然后我很纠结这是本怎样的书?有什么意义或者没有意义?想告诉读者什么?我反正不知道,看完若干书评也看不出所以然,哎,这完全不是书评,是困惑。***************************************************************引用下某人的总结:第一个故事是杀妻。第二个故事是操妹。 第三个故事是死姐。第四个故事是群P。 第五个故事是溺童。第六个故事是返童。 第七个故事是兽交。第八个故事是异装。****************************************************************额,口味真重。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还没看过。不过看到书名。就感觉好凄美、好想看、不个好遗憾线在时间不够、等有时间一定要看的、、好期待啊、、、

虚构是接近真实最有力的保护伞。

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书中几则故事。然而对于伊恩笔下细微的情绪,平铺直叙里渗透的悲剧,却只能用似懂非懂来形容。这是一个作家20几岁时的处女座。可以允许它在看似娴熟下掩盖的青涩,看似高深下似曾相识的懵懂。也因为这本赞誉甚好的青涩之作,我之后会将他《阿姆斯特丹》《星期六》《只爱陌生人》等剩下的作品一一读完。论笔法。初次接触伊恩,是在《水泥花园》里,当时就在感叹怎会有这样的作家,能把响天彻地的悲剧和令人毛骨悚然的人性阴暗写的如此透彻逼人。他善用微小言辞,生活场景,来逐步渗透,不用任何悬念,就能把读者的心吊起来。论题材。早期的伊恩善写人性,探讨伦理,像《赎罪》已经是他笔锋沉淀后的后期大作。在这本书里所看到的八个短篇,几乎都是在写在青春期非常态的心理,包含了迷茫,愤怒,混沌,好奇,千思万绪。其中最喜欢《化装》,一个男孩在初探成人世界时,迫切成熟,却也一眼看透成人世界的荒凉,欺诈,和可笑。这些作品不仅是描写了青春期时的各种病态心理,更是伊恩20多岁时对于青春的思考和写照。这些作品,把读者的眼球吸引至此,挑不出毛病。他强大的幻想力虚构了一个魔幻青春,把吸引来的人推向更远的深渊。这些虚构,既是故事,也是现实。

回味

三天看完,其实本来可以更快的,可是有些情节太需要回味了。很早以前就觉得能将性爱场面和性爱幻想写的如何华丽的人,一定是一个懂文字的人。不过可惜不是英文版的,我估计看英文原版可能更精彩,有些地方的翻译感觉并不到位,我个人觉得作者应该想表达的意思要更彩色一些。

现实

如果真的能用折叠的方法让人消失也不错,那我就会这样做让自己消失,不知道我会去那?只是消失在这个世界也不错!夏天的最后一天,不知道结局是否是结局,让人看不懂也不会懂少年的性启蒙,让我觉得可笑而又真实

麦克尤恩的幻想

我喜欢问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学科的高材生,他/她在他/她的领域内崇拜的偶像是谁。除去那些不立偶像的人,我先认识了安藤忠雄,后认识了麦克尤恩。麦克尤恩是我的一个颇有思想的中文系好友推荐的,他便是她最欣赏的小说作家。因此当我拿到她借给我的《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激动无比,马上读了起来。《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是麦克尤恩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正是这部小说奠定了他后来的大红大紫,以至于在英国文坛的地位。不过起初的阅读却给我带来了很不舒服的体验。对于一个文学修养简单粗暴的理工科男生来讲,如此纷繁复杂的意向描写简直可以用“让人痛苦不堪”来形容。同时麦克尤恩对于性,生殖器,溺尸,娈童等一系列露骨的描写,让我这个读惯了“轻口味”文字的“纯情青年”感到十分尴尬。我简直不相信我的朋友会推荐这样一位“不可理喻”的小说家给我。我甚至不希望我的父母看到这本书,就和小时候拿到禁书的感觉一模一样。因此,我很诚实的说,第一遍阅读《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我什么都没有读懂。之后我并不甘心,这其中一定是我自己丢掉了什么。回过头来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第一遍读的过于细致。读麦克尤恩和读奥斯丁本就是完全不同的方法。尽管麦克尤恩的每句话都有一个小效用,以我的功夫想把这种小效用读出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所有的小效用都为一个大主题服务,而这个大主题,在我读过第二遍之后,终于显现出来。就像莫奈的印象画作,近看都是些斑斑点点,只有和作品保持距离,才能看到一朵朵睡莲。而麦克尤恩的睡莲,即是对青春少男脑海中那些单纯到可爱的性事的再幻想。不得不承认,麦克尤恩最终打动了我。而他打动我的东西,正是那些我开始认为不妥的露骨描写。我相信每个男孩子(无论是东西方)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对性的最初体验,那可能是自慰,也可能是意淫。大家都曾幻想过隔壁的阿姨,或者同桌的女孩子。很多情况下,幻想的内容就如同书中几篇短篇小说一样,十分虚无缥缈,甚至连人物具体的脸都没有,只是一种意象。由于十分缺少成人们的正确引导,这些体验所伴随的幻想常常被男孩子们自己看作是一种罪恶的体现。年少的男孩子们不知道,其实早在19世纪,佛洛依德就已经开始关注婴儿的性欲——性,或者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作为一种原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由于种种历史条件制约了思想,使得我们的社会对于性,尤其是青少年的性,有一种十分过激的反应。认为那是错误的,是不该发生的。以至于很多男孩子在自己第一次勃起的时候都不知道那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有这些,都不是一种玩笑,而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忧虑。佛洛依德认为,儿童时代强烈的爱憎、依恋与抗衡的情感,对儿童成人后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我们无法正确处理儿童时代的问题,那么等儿童们成人后,只能是不断的上一代的复制品。而这些内容,都是麦克尤恩告诉我的。我并没有说西方——或者只是英国——的社会氛围有多么好,但是麦克尤恩在英国的火爆正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那个社会里,人们开始关注青少年的幻想,换句话说,通过关注青少年的对性的幻想从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就像一件皇帝的新衣,直到麦克尤恩将其点破,人们才潮水般的涌向这一年少时的心灵缺口。人的思想也是循序渐进的,就如同我第一次读麦克尤恩的不适感一样,并不是麦克尤恩横空出世就会红的发紫。究其原因,其实英国文学界早就有过类似的铺垫,比如《儿子与情人》,再比如奥斯丁的作品中隐约感受到的一点暧昧的氛围,都成了这个社会向前推进的一种助燃剂。终于这种推进在麦克尤恩的幻想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我们说一个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多种标准去衡量,但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个社会对青少年的容忍度。这点我们做的还不够。我自己也是直到遇到了麦克尤恩,才发觉自己并非异类,甚至瞬间原谅了很多多年积压在心的罪恶感。作为一个对佛洛依德驾轻就熟的作家而言,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科学的。这一点上他更像是很多成年人苦苦寻找的那个孩提时在的耶稣基督,去原谅那些曾经认为不可原谅的原罪。因此,《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这本书中的八个故事看似是对儿童的描写,实则赚取的是成人们(或是男人们?)的笑而不语。麦克尤恩那张酷似约翰列侬的脸告诉我们,很多事情看似荒谬,其实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由此可见,麦克尤恩的受到欢迎也是一种对社会的讽刺:他就像一个开洗澡堂的人,所有来洗澡的都要先脱光衣服,坦诚相见。我在朋友的介绍下有幸按照麦克尤恩的成名顺序阅读他的作品,只是第一部就已经欲罢不能。虽不能从技术层面上有所欣赏,但是终于也可以“读懂”,并且有心灵上的感应。看来我也得上了诸如余华所说:麦克尤恩后遗症。博客地址:http://yuyang0320.com/

无法理解

其实没看完,只看了三篇。第三篇还不知道是不是完了。完全无法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完全无法体会青少年期男性的想法。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伊恩。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无法用一句话给这本书一个评价。书的第一章的名字叫《立体几何》,不禁先让我想到了古希腊那个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德那部巨著《几何原理》。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但是现在估计没有几个人记得了,我也不记得了。后来我又想到了那年夏天看的张广天的话剧《几何》。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几何”去说明问题,是因为“几何”太著名了?还是“几何”真的能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正如某人说的:圆和切线的关系就是只会发生一次关系以后再也没有关系。这个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第一章《几何》里面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至于其他七章我想不到我应该说点儿什么,也许有时间我会再读一遍。

最初的少年最后的青春

1.立体几何诡异的美。全文都在述说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从孤独而绝望的数学家开始,传承到“我”的祖父,再到“我”手上。正因为一切探索秘密的人内心都是孤独而绝望的,所以最后数学家消失了自己,祖父消失了M,我消失了妻子。这样一种证明的仪式,艰难又虔诚,到主角手上变成了一场轻巧的谋杀,甚至不带血腥气。整本书都带有这样无辜的杀害,作者用少年之手和少年心境使“杀人”变得纯洁,这样一种违和感是整本书的立足点,往往在读者还没有清楚地抓到“这个人必须死掉”的动机之前故事就结束了,成就了一种肃杀的美感。2.家庭制造实质上的乱伦行为和表面上少年对成人世界的探索,再次形成了冲突。但最好的地方在于把少年对成人世界的探求描述得入木三分汁液淋漓:”我们听他们说清洁工操了什么什么操法合作社的送奶工塞进了什么送煤人干了什么地毯工放倒了什么建筑工竖起了什么测量员检测了什么面包师配送了什么煤气工喷出了什么管子工探进去什么电工又接上了什么医生注射了什么律师引诱了什么家具工套合了什么,双关语含沙射影套话口号道听途说和夸大其辞“。3.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当初并不能抓住,珍妮的死到底代表什么。后来在评论中见到的“弑母”意味,自己也有了一定的认同。所以少年对未来的强烈的不安通过”杀死“”切断“这样激烈的方式表达出来。4.舞台上的柯克尔这个也属于没看懂的一篇。最后看到书评里说的关于真实与虚伪的对比,虚假的表演让人高潮,而真实的交合却让人感到尴尬和沮丧。而人们也不需要这样的让人不忍直视的过分真实。5.蝴蝶恋童癖的弑童案。随意为之的一起,也许他打算坦白,也许不会,这个自卑的少年将热情困在自己的身体里,用蝴蝶的谎言引诱又将其抛弃在水中。6.与橱中人的对话被困在婴儿心态里的少年,永远无法获得成长。他不安,他伪装,他躲藏,他减掉对这个世界的需要,把自己裹在婴儿毯里,躲在橱柜里,”我也并不总是感到饥饿“,他想念的就是一个能够不再想一切只需要接受照顾的婴儿椅而且永远不再需要从里面爬出来。7.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生命没有奇迹,生命永远平凡。即便满怀让身心为之颤栗的希望,比如用做爱创造生命,比如有一个很棒的计划明天就会变得有钱,比如墙后有怪物在挠墙,比如夏天不会结束,比如去工厂做工生活就能一点一点积攒起来,比如在千百个粉红色身影中找到爱人,比如姐姐不会发育再遇到一个满是荷尔蒙和纯情幻想的男生,比如柜子和墙缝里老鼠妈妈努力做爱和妊娠,比如越来越脏乱的房子会自己变得整洁。因为生命没有多余的奇异恩典,所以再热切的期待都会被盖上锅盖不再沸腾。所以以一只老鼠妈妈的绝望为仪式,男孩和女孩祭奠了拖延而无望的童年。涨潮的河里捕不到鳗鱼,我们沿着河岸去旅行吧,明天。男孩把手放在女孩温暖的肚皮上。结束。8.化装用化装做高等级的伪装,一生的演员敏娜是这样,晚会的客人是这样,甚至模糊出现的西奥拉住琳达这样的细节也说明了这一点。大家用伪装来逃避责任,因年幼而不谙世事的小孩于其中就如此无所适从,他不安,于是灌下更多酒。当中有一个亨利从喜欢着装、欣赏敏娜的独自展示到拒绝女孩的装扮、认识到敏娜也许有自己不了解的疯狂的一面的恐慌,他穿上了衣服,但是并没有变得顺从,他只是妥协。从这个晚上开始他跟敏娜的关系发生转变,亨利产生了主动意识。另外一点是亨利着女装后在镜中见到了琳达,可能是对琳达跟他有类似生境的暗示,西奥和琳达和琳达的妈妈之间发生的事决不会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大人用和谐的表面隐藏自己真实的目的,然后付诸于行动。小孩子会有天真相信的一面,但是也会在绝对真实中清醒和反抗。只有行动是绝对骗不了人的。亨利摇摇晃晃走出的一步也是他面向大人世界走出的一步。而他是反抗还是放弃,每个读者心里都有答案。

没有爱情

千万不要被它小清新的封面和书名欺骗,这是部充斥着各种难以启齿的主题的黑色小说,有人会觉得是杰作,亦有人没法接受。当然,你不得不说里面很多内容是污浊骇人的,但你似乎又没有那么不适,不安倒是一直存在。当时年仅27的伊恩写起这些东西来毫不费力,就像自己小说《蝴蝶》里的主人公般冷静冷峻、旁若无物地叙事,我始终觉得这是不正常的,除非他的确承认自己的“阅历”只是来自自己崇拜的那些大师。他的故事非常简单,有的甚至称不上一个故事,但每字每句都暗藏“毒药”,你一不小心就会中毒,至于解药,从自己身上寻找吧。我不分析这8个故事,我解毒不来,而且我不认为这种主题晦涩的小说可以有统一的观感,我甚至更愿意相信很多人读不懂这些东西,也搞不清楚伊恩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许还很讨厌这些故事,有人说黑暗的主题更能净化心灵,对此我不置可否,我只知道黑暗的东西更让人兴奋,但兴奋过后自己的心灵到底是吸收营养比较多还是受到污染比较多一定是因人而异。个人最爱的是一篇是《立体几何》,对于两性关系的变向解读就像是给你摆出一道立体几何题,直观犀利,但还是需要你自己分析求解。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竟然是让自己消逝,这想法何等有趣!本篇结局虽然像极了某些大众悬疑惊悚读物,但还是觉得惊喜,因为你已经被伊恩的文字俘获,他把你拖向他想让你遇见的陌生地,放心,慢慢地,你就会熟悉。《与橱中人的对话》里的主人公说自己一直是伪装长大,别人感到自然而然的事他却必须刻意去做···我喜欢这句话,他没长大,那么你问问自己你长大了吗?其实吧,装吧,装着装着你回头一看,你已经长大了。唉,去他的长大!这里面没有爱情,即便有那么一丁点儿也没法满足你对那美好书名的希冀,你最好不要爱上这书,还是去爱那个双手捧着个小人的封面娃娃吧。时间偶尔会停下来让你默哀几句,之后,滚的杳无踪影。你呢,就继续自己最初的爱情吧,至于仪式,最后还是会来的罢。(又是日后诺奖的热门人物,都是浮云。。。还有,潘帕的翻译文笔极佳!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的,想想觉得算了,关于帕拉尼克我都没说什么)

最初的小清新,最后的重口味

对伊恩麦克尤恩这个人我之前不熟,电影《赎罪》也是知道改编自他的作品后才看的。那么当初为什么会买这样一本书呢?只能说书名翻译的太好了,封面太文艺范儿了。8个故事,每个读下来都很顺,不卡文。但如果读的很快,你会发现读完也不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章表面上的文字很淡雅,没有任何耸人听闻的字眼。但就是这么素的文字,却有人说它“脏”。撇开那些故事里面所谓的内涵不谈——那是装逼犯们的谈资——先来看看包装它们的外壳,那些文字。如果不是书本身的页码很少,少到让我有读完的希望,这书的结局就肯定和之前买过的卡尔维诺短篇小说合集一样,被我打入冷宫。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西方现代短篇小说家的风格:描写多过叙述,画面感大于故事性,写的东西更像是散文而不是小说。反正读完以后有点失望,你能看到重口味的性,却看不到小清新的爱情。

麦克尤恩后遗症

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短篇小说,也才看了立体几何而已。可是好难接受作者这样的角色安排,尤其是最后将自己的妻子从这个世界消失掉的做法。很骇人,也很变态。既然不喜欢,有很多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他却选择了这种做法,自己不想要,也不让别人得到,也不还自己妻子一个自由。讨厌书中的那个第一人称。

每个人内心都有小邪恶

邪恶的,变态的,灰灰的,我喜欢的调调。每个小故事都直戳你的小肋骨啊。我坚信,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邪恶的小魔鬼,看你是夹着他装B,还是放出来当作家咯。看着变态的东西,看着美好的东西被破坏,内心都有点小欢乐吧,是啥东西都代替不了的欢乐吧。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

非常罪,非常美

1、Solid Geometry 这个的结构让我想起《九故事》里的“笑面人”,一虚一实两条线索交叉并行,最后虚的落到实处,完美结合收场。(“笑面人”是一个体育老师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同时穿插他自己和女朋友的交往经过,最后女朋友和他分了,他给孩子们讲完结局:笑面人死了。不知道是这个老师心境不好,故意把人家讲死了,还是本来结尾如此,但是那个气氛非常恰如其分)2、Homemade 这个看了个开头,直接跳到结尾,还是震撼了一把,不过最多的是恶心。3、Last Day of Summer 前两篇都有点惊世骇俗,所以这个第三篇,笔调放缓放柔和,丧母的少年,胖而善良的女人,小孩,夏日泛舟。结尾仍然“麦克尤恩式”地惊悚了一把,但是船倾覆后,少年在水底那一段写的非常好,非常美,阳光在水面上渐渐逝去,黑暗降临,内心的荒芜无可言说。4、Cocker at the Theatre 这篇最短,开头就是舞台上几对裸体男女,哈哈,too McEwan。演员们表演make love的场面,宣扬sex ,可是有人假戏真做的时候,却被视为羞辱了艺术,颇有讽刺性。几页篇幅,一个小场景,似乎很适合放在某部喜剧电影里。(电影《真爱至上》里就有一对色情业的男女颇为来电,最后在一起了。还是其它电影?)5、Butterflies 这篇大概最得我心,有种不动声色的冷酷,人性之可恶可悯跃然纸上。而且这篇的技巧是最棒的,杀害小女孩的故事,之后又接着叙述者在球场的经历,其实归结一起都是因为寂寞。撼人心魄的是结尾,叙述者坐在图书馆台阶上,他没在想那个被他冷血杀死的女孩(压根他就没有任何内疚之意),他在想刚才他在球场上的出色表现,那个漂亮的trap,也许他该回转身,跑向那群少年,和他们一起玩球,等到打完了球,也许他会认识一两个朋友,他们会一起去喝酒......但是这样的机会太少,彷若蝴蝶,没等你伸手触碰,已然飞走......蝴蝶,这也是这个男人用来诱惑小女孩的借口,那个伶俐美丽的小女孩,不也是他生命中的蝴蝶?(同样是英国的作家约翰.福尔斯——就是写《法国中尉的女人》的那个,有篇小说《收藏家》,写一个变态男人囚禁杀害女孩,同时收藏蝴蝶,最后小说以他杀害了女主人公,新增一枚蝴蝶标本作结)两段事,一个比喻,一种心情,融合的天衣无缝!这就是技巧,而且是天才才有的灵思!最后那男人捡起他巧妙避开的石子,走向被害人的父母......甚至让人觉得悲怆而不能自已,似乎所有的背后另有个应该指责的(是让男人天生没有下巴的造物主吗?)那种苦涩感觉挥之不去。6、Converstation with a cupboard man 这篇里的叙述者也算是变态一类的,但是让人同情,因为比他更变态的是他的母亲,厨房里那个管事的,变态的是外面的社会,而最让他身心得到安慰的居然是在监狱里。他和那个deafy的友谊是全篇唯一的亮色,让人觉得很感动,虽然也算不是什么真正的友谊,就是彼此相对,各说各话。从小孩的推车,到足不出户的房间,到密闭的烤箱,到监狱的隔间,到家里的橱柜,心理上渐变的症状有机可循。最唏嘘的仍然是结尾(不得不说一个好结尾是短篇小说的杀手锏),叙述者写他有时候午夜醒来,听雨打屋梁,听外面的风声,车声,他希望重新回到童年,可是那是不可能的,他知道他回不去了......7、First love, last rites 这个故事仍然发生在夏天,仅明确显示时间背景是夏天的就有两篇了(另一个是Last Day of Summer ),我怀疑Butterflies 的故事也发生在夏天的傍晚和入夜(想象那个男人缓缓地走在夏夜凉爽宜人的晚风中,回忆他犯下的罪恶,靠,甭提多酷)。夏天的燥热、冲动、激情、白而耀眼的阳光,似乎非常适合这部小说集的味道。而这一篇似乎是全书中最正常的一篇了,写的无非是青春的迷惘与酷烈,那个老鼠似乎另有寓意,不过一时也懒得思考它。顺便提醒读者诸位,打老鼠那一段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恶心!我看的差点吐出来,大家还是有点心理准备的好。最后两位主人公安安静静并躺在一起(而小说的开篇是激烈的性爱),计划着河堤漫步......炎夏已过,秋以为期......我甚至觉得这个算是happy ending了。8、Disguises 又是一个怪阿姨,不停地装扮由她抚养的外甥,也许“装扮”本身就隐喻着什么?很喜欢小男孩小女孩相处时候的几段描写,非常温情脉脉,非常青梅竹马,可是联想到男孩身后的那个怪阿姨,女孩身后的同居的大人,有种阴影,不详的预感。麦克尤恩的语言很美,很直白但是充满节奏感(大概是因为叙述者大多是少年或者孩子,叙述里有种稚气,一种朴素的诗意),读起来像是口中衔着什么东西,满涨的,够味,又过瘾。像夏日最后的一天里描写胖珍妮,粉红色的汗味,让人不敢多吸,吸多了自己也会变胖!开篇写“我”最开始听到珍妮的笑声 i don't know, i don't move, i just close my eyes. 说不出来,就是觉得美,英语的魅力,而且有种宿命感,包括开篇极其夸大的描写珍妮的胖,那也是带着宿命感,可不就是因为她太胖船才翻的?!还有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的开头,两人在高高的桌子上,大开的窗户前做爱,夏天的风就那么浩浩刮过,有着饱满的元气。当然还有蝴蝶和橱柜怪人这两篇的结尾,那个美啊,美的让人心有哀意。

这世界太大了,只能探其一二。

男与女,而又不止于夫妻、恋人,还有异性同学,异性长辈,异性陌生人之间。伊恩·麦克尤恩把更多的可能性展现出来,让读者明白,啊,原来人类的关系不止于此,之前怎么没注意到。这世界太大了,只能探其一二。 【若觉非礼请勿视】伊恩·麦克尤恩处女兼成名作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2015.12.26 17:32【立体几何】我”对妻子梅茜和其他任何女人都毫无兴趣,整天整理曾祖父留下的整整45卷日记。妻子也整日无所事事,白天以图书、塔罗牌打发时间,每晚用噩梦度日。我们夫妻二人无论谈什么总以争吵结束,我以梅茜所说的一切取乐,跟她对着干,对她毫无兴趣与怜悯,只有厌烦和怨恨,妻子或许因为我还有日记可整理而妒忌我的充实,总想得到些关注。结婚第六年,虽然过不下去,但是“连离婚的意义也没有了。”“我”从曾祖父的日记中看到他推演出的一个创造“没有平面的平面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折纸,折到最后纸就会消失。创造这个理论的数学家在终极验证的时候,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摆放自己的双臂和双腿,穿插、伸展,最后数学家用自己的消失证明了自己的理论,“没有平面的平面。”“我”和妻子吵了一架,她彻底摧毁了我曾祖父从一个拍卖会上买来的尼克尔斯船长的阳具,然后摔门出去,而我尽量不让自己被怨愤充满,仔细研究了这个能让平面消失,也能让人消失的方法。我完全游离在这种梦幻般虚实之间,这时妻子回来了,还向我道歉,这时我心生一计,对她转变态度,晚上,我在床上和她聊天,亲吻她,抚摸她,摆弄她。用那个数学家的方法,摆放她的双臂和双腿,穿插、伸展,她就从床上消失了,留下只闻其声地追问。感:这故事太离奇了。我自始至终都不相信能有这样一种方法存在,能让平面没有平面,更不信人也能通过这种方法消失但是依然存在。可是主人公和梅茜情感上那种身还在心已远的疏离,只有语言而没有沟通的相处,那种一方渴望倾听和重视但另一方却故意忽视、毫无怜悯的症结已经清清楚楚的展现出来。这样的夫妻关系是令人心寒的,尤其对心中有爱、有期待的人来说。最后那个“我”用来摆脱困扰的方法我TM也是给跪了,其实文中说到的有关曾祖父和他的朋友M一起讨论性爱、数学等各种问题看似占了很多篇幅,原以为会展开一段有关基情的讨论,但作用只在铺垫。这种手法还是很高明的,之前从未读到过。2015.12.26 22:24【家庭制造】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通过比自己年长一岁的伙伴还有和各种各样的成年人聊天,比如货车司机,开始了解成人世界,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欲望,并渴望尝试,饥渴的探索。后来他借着父母外出,自己照顾妹妹的机会,和妹妹玩起了过家家,做了些兄妹之间不该做的事情。可笑的时候他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做,已经感到绝望了,可她妹妹却知道,一下子又有了希望;这件事竟然毫无第二种结果的就发生了;妹妹什么都不懂,因为之前玩了很久的过家家竟在这当中睡着了;少年直到最后也没能体验到他非常熟悉并期待的快感。最后,少年得瑟的认为,自己已经无可逆转的进入到人类社会的高级人群当中。感:我从未想过小孩子探索爱情、探索成人世界的想法和举动。这篇小说从少年的视角出发,描写了这些,让我对小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好奇。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在成功之后激动的认为自己长大了,拥有了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成人身份,这如同一种洗礼和蜕变,从此有了新的身份,在地位上得以提升。小孩子的那种“小大人儿”的心理才真是有意思。少年的懵懂岂容成人怠慢。2015.12.27 9:31【舞台上的柯克尔】舞台上正在排练一场关于人类欢愉的演出。男女演员都被分成一对一对的,他们需要身体协调一致,跟着节拍,前后摆动。其他人都不行,只有一对男女动作一致,得到表扬。可后来导演却发现这对男女的节奏越来越快。没错,他们是来真的了。导演叫停,让人把他们拉开,可是身上有汗,很滑手。其他停下的人都过来围观,二人继续,直到结束了整场演出。感:这篇小说难道是想展现人性的真实欲望吗?也只有这对男女动了真格的,他们没有隐藏,假装没想法。无理性,最真实。2015.12.27 22:39【与橱中人的对话】这篇故事以“我”的视角写了自己在出生的头十七年间如何在母亲怀里做大婴儿。母亲把他照顾的完完全全,她似乎不太正常,总是用爱裹住我不放。忽然有一天母亲想开了,想出去走走,就认识了一个男人,后来还经常到家里过夜,母亲的心思就慢慢离开我了,并且对我多有厌烦。最后,我被完全赶出了家门。我只身一人来到伦敦,在饭店找了份洗涮的工作,而那里的大厨总欺负我,我反抗了,他就给我找更多的活,最后我把烧滚的热油假装脚一滑泼到他膝盖上。没了生活来源我就呆在屋子里,后来还偷东西,却发觉监狱的生活挺舒服,总渴望再进去。慢慢我发现,我是怀念那种在母亲身边的感觉,怀念做大婴儿的感觉。感:这篇主要探讨了母与子的关系,尽管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不断讲述自己的事,但背后总能反映出母子关系来,这是触发主人公展现的世界观的成因,也是他始终百思不得其解,却又念念不忘的根源。这让我想到一种更为极端的恋母情结,还有母亲的恋子情节。2015.12.28 11:25【化装】 一个戏剧演员出身的敏娜从此开始照顾已去世的姐姐留下的十岁儿子。姨妈每天都会和亨利玩一种角色扮演游戏而不能自拔。每天亨利放学回来,下午茶仪式开始,敏娜精心装扮,她也让亨利穿上各种各样她为他收集的戏服。终于有一天,亨利一进房间就发现了姨妈为他准备的一套小姑娘的服装,还有假发,丝袜。亨利害怕,却怯于反抗。在学校里,亨利却活跃而开朗,还和信赖的小同桌琳达成为了好朋友,内心开始成长,有着若隐若现、似懂非懂的情谊。 感:这是一篇以第三人称讲述的故事。文中的十岁孩子亨利面对头脑活跃、性情难以捉摸的姨妈,还有可爱、真诚的琳达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情景不断穿插,亨利也是而紧张,时而放松,读者就像旁观者,但却心中为亨利的新一天,为他新一次的装扮喜忧混杂。每个人或许都能从这部作品中找出曾经青春年少、不谙世事的自己的影子。有人将这部书评为“青春残酷物语”,每个人都会经历疯魔而又伤感的青春期。也不只有青春期的自以为是和初次试水,还有青年男子的对性的露骨释放,对婚姻的冷漠解读。我不得不为作者丰富的创意而感叹,这本小说里包含的八篇小文,都以探索男与女为中心,但男女的关系并不局限于夫妻、恋人,还有异性同学,异性长辈,异性陌生人之间,但男与女的情感又是所有小文探索的主题。

少年的爱欲成长仪式

封面清新,内容很重口味。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零零散散的拾起,才看完。知道伊恩•麦克尤恩是在2010年有一期的《城市画报》上,有一章他的小短篇,当时看了也就感觉是很荒诞怪异的文章。《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八个短篇,这是尤恩写给少年们的书,或者应该说是写给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的处女作,有关婚姻、青春、童贞、性欲、成长、乱伦、孤独,很邪恶,又很纯洁,我想也就麦克尤恩可以猖獗的把性欲写的这样大气凛然~ ~ ~ 把几个故事剖解开来,也就是在荒诞中寻找真实。以下为我个人一点拙见。《立体几何》里对苦闷的婚姻关系幻灭,于是沉湎于过去的“我”,致力研究从曾祖父那传下来的,泡在盛有福尔马林玻璃樽里的尼科尔斯船长的阳具。致使妻子都无法忍受,愤怒下打碎瓶具,就如尤恩写的那句:“在碎玻璃和福尔马林蒸腾的臭气之间,尼科尔斯船长垂头丧气地横卧在一卷日记的封皮上,疲软灰暗,丑态毕露,由异趣珍宝变作了一具可怖的猥亵物。”就如书中所言“那只不过是一条腌制的鸡巴而已”。这极具晦涩的暗喻,说明“我”与妻子婚姻关系的严重缺失,于是极力想摆脱婚姻的困境,为婚姻找出一条光明途径。一直强调“维度是知觉的函数”,在三维空间中不断探索四维空间,如魔法般寻找空间的突破。这种行为潜意识里极尽偏执、妄想的,通过一张纸中的空间,最后让妻子消失,造就这一凶杀现场,彻底摆脱争执与烦恼。说这么多,浅层次讲的其实就是有点小惊悚很诡异的杀妻而已。《家庭制造》里少年对性的好奇,致使诱奸,与妹妹乱伦,有点小自豪以为这就是成人礼。仿佛如此就能成就那所谓的“人类社会里的高级人群”,真是好笑讽刺得很。此篇颇具争议,赤裸裸的涉及到人性的伦理道德底线。《夏日里的最后一天》里胖女孩珍妮形象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男孩对于母亲角色的缺失。夏日里一起划着小船,远离了世俗生活的喧嚣吵闹,享受着短暂美好的悠闲时光。当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我”和珍妮、艾丽斯一起去行船,本该很美好的,珍妮唱着歌,我们划着桨,一起聊着过往种种,计划着明天。到最后只是船翻了,她们消失了,而“我”脑袋空空,想起了还没离开的母亲,回忆种种。就如结尾所言“我推开小船,任它一路漂去伦敦,而我在黑色的水中慢慢朝码头游去”,这应该是一个缺爱的很温柔很残酷的故事。《蝴蝶》里是有关自闭男孩的奸杀犯罪,以人性化的方式,慢慢叙述犯罪者的心理变化。这会令人想到我们的青春期,是否对性也曾懵懂好奇过。只是蝴蝶里的男孩,选择了以这种方式了解。看完,会对无辜死去的女孩难过哀伤,也会对这孤独男孩感到疼惜怜悯。《与橱中人的对话》被精神病折磨的母亲,以“圈养”的方式,希望把男孩推回到子宫里去,不接触一切事物,而男孩长大到17岁,却仍然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婴孩,最杯具的是男孩的母亲有了情人,然后把他随便的丢弃了,于是不得不长大,体验社会的艰辛与磨难。 只是已经习惯了做婴孩并享受被人照顾的他,当温暖远离,这光明天地对他来说也只是黑暗而已。,没有安全感的蜷缩着躯体,躲在橱柜,无人发现,或许这暗淡黑暗才是他的光明。这已是一种病态。就如结尾:“将自己关在橱子里,蜷在一块偷来的婴儿毯中,梦想重回1岁时的幸福时光 ”。《舞台上的科克尔》具有很嘲讽的黑色幽默喜剧,一场现实中活生生的舞台交媾戏,为了保证剧情的“体面”,每个演员都袒胸露乳,这个叫科克尔的人竟假戏真做,卖力表演,令人啼笑不一。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的“我”与西瑟尔同居生活,当贫穷的恋情撕破表层的光鲜,平淡无奇的柴米油盐生活,没有激情,全是冷冰冰的黯淡无趣,除了西瑟尔弟弟经常不厌其烦的骚扰捣乱所激起的一丝亮丽的情绪外,一切都很无力。然而一只肥胖如猫的鼠,却扰乱了这表面上的平静,西瑟尔惊恐及厌恶的看着这只肥胖的老鼠,长期积累的情绪彻底爆发,在此驱使下,三人合伙把老鼠打死了,才发现,这是一只怀孕的肥老鼠。刚降生的5小老鼠吱吱的对母亲的盼望也终成了无望,西瑟尔用郑重的悼亡仪式厚葬了老鼠妈妈。这只肥老鼠可以说是配角中的主角,是它打破了这对情侣冷淡生活所面临的瓶颈,未来总算有了一些美好的暖意与期许。《化妆》里的亨利,活在姨妈的控制欲干涉下,伪装成各种角色,像玩具般的被摆弄,怯懦、孤单,让亨利选择逆来顺受。当然也有他无法忍受的,如被迫带着假发套穿着裙子,假装是个女孩子,这是他最厌恶并极力想要摆脱逃离的。后来在姨妈组织的化妆舞会上,当他自以为是的对自己的伪装很满意时,才发现,所有人都能把他认出来,滑稽稚嫩的伪装并没有让他成为别人,他还是他。舞会上,每个人都是伪装的高手,唯妙唯俏,仿佛置换了身体,纵情多姿,不用负责,没有压力。他恐惧的看着一切,才发现成人世界里的复杂与多变,是他难以理解的。而最后,舞会在醉酒的昏昏沉沉中,这个世界他终究有些看清了。(最后说一下这个名叫潘帕的翻译者,最初认识他还是源于那本有关青春、成长的《芒果街上的小屋》,这是一本很纯净的书,像一个幻象中的梦。)

很遗憾地没有失望

第一次见到麦克尤恩的名字是在一本《城市画报》,那里节选了余华为《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中文译本作的长篇序言。我一直认为有些作家是比较不会说谎的,余华就是其中一位。看完序言后就产生了一睹此书为快的冲动,但心里又隐隐担心这本书没有余华等人说的那么好。直到看完全书才把悬着的心放下了。先说一下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当然潘帕作为译者也功不可没。如果再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就有拾人牙慧的嫌疑了。我觉得麦克尤恩在此书中设置的是一个很卑微的世界,与道德和世态的平庸格格不入。八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一个通性,那就是孤独,很肮脏的孤独,他们幼稚、懦弱、猥琐而且胆怯。作者很平淡地描绘了孤独的人对这个现实世界浅尝辄止后的厌倦和困惑,似乎每个人都能在故事里找到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

上。中。

这是一部关于男孩子成长的故事很不可思议。若不是看了序和评我根本无法把握里面的本质本质的含义只看了2个故事。立体几何我在想M先生 那个发明理论的人 还有 主人公的妻子(我忘记了她的名字) 他们会不会在那个时空相遇祖父的收藏以及那厚厚的日记 是主人公和他妻子的第3者妻子因为嫉妒而把收藏品弄坏主人公发现了 M先生消失的原因 那就是立体几何的方法于是他把他妻子给弄没了家庭制造主人公很在行 我只能说他很在行他做什么都比他朋友雷德蒙好最后他也通过了和妹妹的过家家游戏长大成人 这个故事其实很讽刺诶~ 我还么到体会的深度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这个故事还么看完可是我邈了结局看到作者的描述我的眼前就可以马上展现她的样子珍妮 粉粉的 胖嘟嘟的她代表的是母性(这也是后面看来的 诶)主人公 马上要去上学了在开学的前一天 珍妮意外的落入水中于是主人公将要离开他的小船带着矛盾的心理去上学开始新的生活。这书适合男孩。因为很实际。就是这样诶~ 等我看完再加下半部分------------------------------第2天的分割线--------------------------------------------------舞台上的柯克尔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这个是刚看完的怪异蝴蝶的主角和橱中人都是疯子 就是这样他们不说话 像是OUTSIDER一样属于边缘人吧蝴蝶里面9岁的简的死亡我觉得是自找的。她如此。。真的让人生厌虽然孩子是纯洁和天真的象征可是他们的直接很容易让人生厌因为他们的样子 就是注定要被人摧残的样子 要么就是一定要被人保护的样子谈谈橱中人吧虽然他那童年经历真的很奇妙可是他最终想要回到1岁时候的样子的想法也十分合情合理是母亲的娇惯才让他停滞不前让他什么都不能做让他最终满足于向往于那个婴儿时的状态CAUTIONARY TALE父母的保护以及不放手反而会阻挡和妨碍我们的正常成熟成长还有2篇 可能要后天完结了吧。明天出门

最后的仪式还是不能解脱

书名、插图清新,以为又是什么感人的坚持爱情的故事。结果当然是我错了。整本书充满了性,暴力,谋杀,怨恨以及绝望.....也许该觉得肮脏或是其他什么,但是为什么我觉得主角都真实的令人恨不起来。每一个不健全的人格都有他悲剧的地方,如果最后的仪式能暂时摆脱消极情绪,是不是人人都爱最后的仪式???《与橱中人的对话》最觉温暖,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了快乐,悲伤荆棘....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一个拒绝长大的孩子,不管多大,累了,索取抱抱,难受了,不顾形象大哭,然后妈妈跑过来,抱着孩子,“孩子,不哭,妈妈在....”得不到的东西,在地上打滚耍赖,怎么也要得到的无赖劲,爸爸妈妈的娇宠;这么单纯又邪恶的目的,谁会拒绝一个孩子的要求呢?然而,人总要长大,总要适应或被适应,人与人的社会,总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影响,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也许耍赖,一直都是孩子的特权,索取温暖,受伤了有人跑出来挡着,难怪那个孩子成年后拒绝接触,只想在衣橱中寻找在子宫中温暖黑暗的感觉。

让人欲罢不能的阅读之旅

当一种负面的情绪,一种作祟的念头,一种出格的想象,一种想倾诉又没有对象,一种无所适从的寻觅既莫之能御又无法遁逃的时候,把它们变成文字确是一种最好的心灵自救。麦克尤恩描述了一个复杂阴暗的世界,他把一个人心底里最见不得人的东西全都晾在太阳之下。这就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展示的世界。这是一次让人欲罢不能的阅读之旅。

不喜欢

2015年开年第一本书,看完第一遍就被各种淫乱的事件恶心到了,即使坚持看到了最后,也没有喜欢上,完全不清楚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可是看到大家对它的盛赞却有很多,表示不理解,有空可能还要重读一下吧。评论还限制字数。。。

跨过稍纵即逝的青春,我们会淹没在可悲的成人世界里。

第一次读麦克尤恩的书,感觉就像是在品尝还未发展成熟的性心理变态,这是青春跨向成人的经历的一个阶段,麦克尤恩却能确切的把握住在青春萌芽时期的变化,从少年到成人,不就是在那一段时期里的一瞬间的想法吗。青春是一张白纸,成人世界就像一条涨满欲望的大河,泛着腥恶的气味,飘然而至。我们会看到一个个男孩助跑,加速,纵身跨过了那跳界限,然后,他们没入缓缓移动的人群,消失不见。这一道凝固的风景线,就像麦克尤恩所提起的那样:一个夏日将尽的傍晚,河水在脚下流过,小船载着被支解的童年记忆,漫无目的地驶向远方。天空中的余辉支离破碎,宛如被刺破的童贞。在这个隆重的仪式上,没有人哭,没有人笑,到处是一片静悄悄。仁慈的时间停下脚步,多给我们几分钟用来默哀,随后,它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

少年的生死爱欲

麦克尤恩进入中国的顺序,像是一种倒叙,2007年由其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赎罪》大热,人们在牢记凯拉奈特莉被钉在书架上做爱,两人四肢像蜘蛛般延展镜头的同时,也深深记住了“伊恩 麦克尤恩”这个在英格兰早已红得发紫的名字,《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梦想家彼得》、《在切瑟尔海滩上》……一部部作品溯源变成中文引入,而3月末刚刚发行的《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中文版虽是新书,但恰恰是作者写作生涯的第一本作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发表于1975年,当时麦克尤恩从东英吉利大学的写作硕士班毕业不久,这门硕士课程不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论文,而是以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做评。《First Love, Last Rites》中的好多作品,正是研究生麦克尤恩同学的习作。这些用来攒学分绩点的作业不仅仅给他赚来了硕士学位,而且一炮而红赢得了平生第一个文学大奖毛姆奖,更重要的是,以这八个故事为基点,麦克尤恩开启了他以少年、青春、爱欲纠缠交织的文学生命。与时年23岁不到的小麦同学相差不大,小说的主角都是年龄在青春期上下浮动的男性形象,在故事中,这些自身面目并不明朗的男生们,游走在成熟与幼稚的边缘,自作聪明地作出了许多蠢不可及或骇人听闻的事件。《家庭制造》里,“我”抑制不住突然意识到的情欲,哄着妹妹过家家地破了处;《化装》中失祜的男孩在姨妈的强迫下穿上女装,性向选择和男性自我意识受到严重的冲击;一个被妈妈当成婴儿养到17岁的男人,最后只有在橱子里自我禁闭才能找到安全感;始终隐藏的喷薄性欲,终于在《舞台上的柯克尔》里得到了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爆发……少年们急于挣扎出幼稚的束缚,但面对成年人的性、死亡和责任时,却被吓得束手无策。按照乔纳森·拉邦(Jonathan Raban)的说法,麦氏笔下的少年们永远“对自己也有爱他人的潜能极为不安, 这种爱的本能有时悄悄袭来, 像蹑手蹑脚的入侵者闯入他们空荡荡的房间。他们对世界抱着永远的好奇, 但这好奇却像动物园中动物的目光一样, 中性而犹疑不定。他们不属于任何社会, 他们的双手沾满血迹与滑腻的青苔”……这“血迹与青苔”被早期的读者所不能接受,故事引起了人们极度的不适感,提炼出个中乱伦、娈童、溺尸的因素,连同之后的《水泥花园》等作品,将其标上“震荡文学”的惊悚标签,进行种种忧心忡忡泛道德化的解读。时光流逝三十年,今日用淡蓝色绘画封皮印出的这本书,必定不再会有七十年代那样痛苦的反响了,如果不是刻意强调,各种的“不适感”也许并没有强调中的那么明显。所谓的异端早已变成了常态,就像中国的余华和苏童,经历了20年的争议—接受—商业认可的阶段,前者的《兄弟》上下册火热大卖,创造了纯文学虚构作品的商业奇迹;后者的《河岸》被册封上各种奖项,默许为社会的主流读物。可事实上,余华和苏童延续的仍然是当年的书写惯性,只不过当今读者的胃口更加多元和宽厚,昔日的先锋化成了主流而已。同样,从“恐怖伊恩(Ian Macabre)”的黑色称谓,演化成当今头一把交椅的“国民作家(National Author)”,麦克尤恩渐渐被读者接受,迅速升温直到红得发紫,以至于当同样是表现青年人性与爱苦闷无门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可以被热烈接收到伦敦地铁里如同通票一样人手一本的地步。八个故事的结尾,各个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麦克尤恩用平静的笔调,超然物外冰冷无感的口吻来叙述每一个故事,缓缓地做漫长的铺垫,在这种冷加温的速度下,读者不会像看欧亨利那样去赶着追结尾, 而是沉溺于这种优雅、干净的文字中,由作者带领着去触及人性更深的层面。在这样避重就轻的讲述中,一切不可思议的情节都变得理所应当,以至于最终意识到,那些乱伦、溺尸等情节或许并非为让人震惊而设立,只不过作为爱欲和狂躁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不是它们先预设于故事,而是自然而然地,故事走向了它们。所有主人公的外貌描写都完全被略去,他们是面目模糊的,模糊到让人不能分辨,不能分辨是哪一个故事里的人物,也不能分辨是过去还是现在,是虚构还是真实,是他,还是我们自己。那些躁动、情欲、不安全感,是刚刚跨过青春期的小麦最熟悉的感觉,也是我们身体中尚未散尽的潮汐。另外,我始终认为麦克尤恩的作品中,有一个顽固的时间意向,甚至因此怀疑老麦是不是每天都是中午起床、傍晚干活,所以才对那无数个安静得凝固的下午时光如此熟悉,那些带有“阴沉沉向晚暑热”的午后描写,召唤着每个人身体的记忆,如同是读者自己那一个无聊周日的复刻。只是在麦克尤恩的笔下,它们变得无声又危险,戏码正在从各个角落缓缓蒸腾而起,默默翻滚,开始惊人的汇聚。夏天就要来了,我非常建议大家在第一场雷阵雨前抢收这八个故事,而当鸣蝉开始枯燥,在某天午睡过后,你揉了揉睡眼独自走过几条“由女贞树篱和滚烫的泊车分割而成、每条街上都闻到同一股煮午饭的味道。敞开的窗户里传出同一套电台节目的声音”一样的街道时,相信我,一定会有那么通电似的一刻,身体中的少年,会突然被似曾相识的一激灵唤醒,那感觉,将是如此地熟识。菠萝格:http://www.auntbear.com/?p=321

边缘人群

这本书看得我有些走火入魔了。让我更充分意识到有很多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畸形心理,怪异行为。让我从另一个纬度观看了这个世界。这本书可以说有点变态,但是我却无法说我看到的全是黑暗。想到这本书,总有夏日阳光的画面。

84

444147tyggdbbh n hnjui0jd7ur7hyhdusjjjhjnhjcngbnmhucsmzh[=kiojmmijbghbg 6594158765kjh hnbdg

年少的阴暗角落

塔罗牌的源头

有人说一本好书会让人产生类似“塔罗牌的连锁效应”,我一直没有非常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直到我遇到了他——麦克尤恩,曾有人这样评价:如果你说你爱现代文学,而书柜上没有麦克尤恩,那么你一定是在装X,都把话说到这份上,我也只好为此收刮其所有的作品,下面这本书就是推倒“塔罗牌”的源头

你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無限明媚的伊恩·麥克尤恩

愛上了伊恩·麥克尤恩 從最初,在網上看到這本書,原本以為是一本充滿甜蜜的書,看了一個故事,開始折服于他的黑暗小說,網上只能讀到兩三個故事 之後卓越買了這本書,在等書的間隙,其他書完全讀不下去,一心等著伊恩·麥克尤恩,這個吞噬心靈的傢伙 之後拿到書,沒事的時候總愛看上一會 書中的晦暗,書中的不堪入目,書中的另類新奇,卻從未脫離過作者的無限想像 是這樣一個伊恩·麥克尤恩,喜憂參半,反對的跟贊同的歸于兩條不同的航道上,或貶低,或驚奇,驚奇于為何自己之前從未知道過這個天才呢、 我不知道伊恩·麥克尤恩是什麽時候進入中國這個市場,這個社會的,我只知道,此時此刻,他,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多人批判他的陰暗,我卻無限折服于那驚異的想像力 我想,伊恩·麥克尤恩的生活大體也可以用孤芳自賞來形容吧,多少會被理解為有些不入世 用一個詞來形容吧,光怪陸離 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城市,又怎能不需要一本光怪陸離的的書來陪襯的 但是,你應該知道,光怪陸離是褒義詞

小畜生们 (剧透)

马三立喜欢把妯娌们称为狐狸们。少年,动物凶猛,有一天,突然神变,俨然畜生。只因,他们要长大。凡俗少年,都免不了叛逆,何况这英国人麦克尤恩笔下的8个边缘奇异人。《立体几何》:“我”每天沉迷于祖父的日记,情欲不满的妻子每天五迷三道地闹腾。祖父重点记录数学和奇怪性事,主要是他朋友M的经验,他自己一生做爱没超过10次。在日记里,频繁出现的M有天突然消失了。不仅如此,他在生活里也消失了。在日记中M曾获得过一个数学家的史料,数学家发现了无表面的平面原理,即物体经过无数折叠就会在空间消失。“我”眼看着妻子情欲一点点鼓涨,假意去满足她,然后,她就在空间消失了。腻烦一个人就让一个人消失,少年想做就做了。《家庭制造》:少年独自探索性事,容易时间漫长但技艺精深。14岁的“我”则经常和大一岁的伙伴合伙探索。伙伴约了个“女神”将要会面,少年没有实际经验,焦虑万分,于是在家以“过家家”的形式,与7岁的妹妹获得了初体验。天真的叙述,瞋目的结果。《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这是个温暖的故事。父母车祸去世的12岁的“我”,跟着哥哥靠出租家里的公寓过活。房客是一些单身大学生,和一个带着小女儿的单身漂亮妈妈。这天,来了个巨胖的姑娘,她给“我”和“小女儿”带来了温暖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有“妈妈”的日子,三个人经常坐小船在河上漂,他们真高兴,不停地笑呀笑,把船都笑翻了,胖姑娘和小女儿没上来,“我”独自走回家。少年少女遇到某些无法定义的事,会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如果想起那些弃溺死同伴不顾,那些对侵犯不叫的孩子们。《舞台上的柯克尔》:导演在进行着一场体面的裸体互动演出,但不体面的事情还是当场发生了。《蝴蝶》:“我”的叙述那么无辜,好像没事人一样。“我”的不幸很简单,因为“我”和妈妈一样,没有下巴,也和妈妈一样孤独,永远只是一个人。自己和自己说话,自己和自己散步,自己靠自己解决欲望。一个好奇的小姑娘,像牺牲品那样地出现了,她卸载了他的一次临时欲望,沉入河底。《与橱中人的对话》:这是个遗腹子。妈妈沉迷于小孩,始终把“我”当婴儿照顾着,当“我”17岁时,妈妈突然醒悟了,找了个男人,于是“我”需要在几个月内学习过去17年的功课,然后迅速离开家走向社会。“我”在家里准备了个大柜子,里面放无数婴儿用的小毯子,“我”要不时地钻回柜子里呆着。《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是一对平凡的初恋情侣。这个初恋敏感,每件小事都在他们心底有不小的涟漪,但无法否认相当平淡乏味,还有些稀里糊涂。这些平庸会带到成年,就是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有很多细碎感觉,但平庸无趣的夫妻生活。但成年人都会做个面子,然后事赶事也就过下来了,命运之感也会令人平添些感情在里面。《化妆》:孤儿亨利跟着姨妈生活。姨妈是个演员,脑子有点问题,她独自生活,即便有轻微的精神问题谁能发现呢?她喜欢让亨利化妆成一些人物和她演戏。亨利在长大,开始跟同伴的女孩子游戏。新的异性,即使是个小小女孩,也会让他对另一个异性有新的意识。他开始逃脱姨妈的控制,在化妆舞会上,人们互相无法相认,沮丧的是他的未成年的身高暴露了他,他喝醉了,也无法避免地长大了。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8篇风格各异,叙述诱人,一口气看完不成问题。去年买的麦克尤恩后来的《在切瑟尔海滩上》我看不下去,可能是还不懂欣赏他脸上所谓的“大英帝国的落日余晖”。

最初的爱情就是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情,紧接着就是最后的仪式。或者说,最初的爱情就是最后的仪式。这个题目起得恰到好处。作者写得很好,我们最初的爱情,本来就带着浓厚的感官色彩。相比成人后的眼睛,童年的是一种深沉的、启蒙式的视野的触动。而少年的是一种唐突的、大爆炸式的、肢体、气味式的感官的触动。最初的"爱情",对我们而言是什么。是清晨与梦里躁动的勃起,是乳头的胀痛,是第一次来月经时的血腥味,是第一堂生理课的兴奋与轻蔑混合的嘈杂感。或者文艺清新一点来说,在在大多数人的回忆里,初恋的难忘处遂可化为几个片段、镜头,而这些片段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都有关系,比如少女迎风跑过的发脚,一抹前额的阳光,手上的余香,一丝令人诧异的温度。少年时的难忘和这些直接相通,构成寻找初恋时的悸动。不过,这些都是以上一段的那种感受为基础。情感的、肉体的突发变化引发的直接意义象征意义,一切已经够复杂了。可还有一样使它更复杂,这就是"最后的仪式",当我们一步步走进成人时,也就离开了童年。所以这其中又浸溶了难以排遣的感伤情绪,时淡时深。作者寻找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是来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我倒不认为这本书是重口味,反而读之越读越清新。这样的一种纯蒙的视角,非常认真的童年和少年的心态;不是闹剧、不是暧昧、不是故弄是非。这怎么能说是重口味呢?真正的重口味,大概是心理上让人读之不忍的一种惨剧。很多看似表面上小清新的却深层很重口味;很多表达手法怪诞、被人认为重口的,内涵却是非常清新单纯。ps.我非常喜欢《家庭制造》中的那段独白,一个小资本家看工人阶层的天才态度。

麦克尤恩后遗症

代余华老师发————我第一次听到伊恩·麦克尤恩的名字是在十多年前,好像在德国,也可能在法国或者意大利,人们在谈论这位生机勃勃的英国作家时,表情和语气里洋溢着尊敬,仿佛是在谈论某位步履蹒跚的经典作家。那时候我三十多岁,麦克尤恩也就是四十多岁,还不到五十。我心想这家伙是谁呀?这个年纪就享受起了祖父级的荣耀。    然后开始在中国的媒体上零星地看到有关他的报道:“伊恩·麦克尤恩出版了新书”,“伊恩·麦克尤恩见到了他失散多年的兄弟”,“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改编成了电影”……这几年中国的出版界兴致盎然地推出了伊恩·麦克尤恩的著名小说,《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可是中国的文学界和读者们以奇怪的沉默迎接了这位文学巨人。我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许麦克尤恩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让中国读者了解他。现在麦克尤恩的第一部书《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正式出版,我想他的小说在中国的命运可以趁机轮回了。从头开始,再来一次。    这是一部由八个短篇小说组成的书,在麦克尤恩27岁的时候首次出版。根据介绍,这部书在英国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可以想象当初英国的读者是如何惊愕,时隔三十多年之后,我,一个遥远的中国读者,在阅读了这些故事之后仍然惊愕。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我曾经用一种医学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作家是否杰出:那就是在阅读了这个作家的作品之后,是否留下了阅读后遗症?回想起十多年前第一次听到麦克尤恩名字时的情景,我明白了当初坐在我身边的这些人都是“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患者。    我感到这八个独立的故事之间存在着一份关于叙述的内部协议,于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一书更像是一首完整的组曲,一首拥有八个乐章的组曲。就像麦克尤恩自己所说的:“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他们都是和我有相似之处。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然后麦克尤恩在《立体几何》凝聚了神奇和智慧,当然也凝聚了生活的烦躁,而且烦躁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让《家庭制造》粗俗不堪,让这个乱伦的故事拥有了触目惊心的天真;《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可能是这本书中最为温暖的故事,可是故事结束以后,忧伤的情绪从此细水长流;《舞台上的柯克尔》的叙述夸张风趣,指桑骂槐。麦克尤恩让一群赤裸的男女在舞台上表演性交,还有一个人物是导演,导演要求小伙子们在表演前先自己手淫,导演说:“如果给我见到勃起,就滚蛋,这可是一场体面的演出”;《蝴蝶》里男孩的犯罪心理和情感过程冷静的令人心碎;《与橱中人对话》看似荒诞,其实讲述的是我们人人皆有的悲哀,如同故事结尾时所表达的一样,我们人人都会在心里突然升起回到一岁的愿望;《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没有爱情的爱情,没有仪式的仪式,还有随波逐流的时光。麦克尤恩给这些无所事事的时光涂上夕阳的余辉,有些温暖,也有些失落;《伪装》是在品尝畸形成长的人生,可是正常人生的感受在这里俯拾即是。    这就是伊恩·麦克尤恩,他的叙述似乎永远行走在边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温暖、荒诞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边界上,然后他的叙述两者皆有。就像国王拥有幅员辽阔的疆土一样,麦克尤恩的边界叙述让他拥有了广袤的生活感受,他在写下希望的时候也写下了失望,写下恐怖的时候也写下了安慰,写下寒冷的时候也写下了温暖,写下荒诞的时候也写下了逼真,写下暴力的时候也写下了柔弱,写下理智冷静的时候也写下了情感冲动。    麦克尤恩在写作这些故事的时候,正在经历他的年轻时光。22岁从苏塞克斯大学毕业后,去了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写作研究生班,开始学写短篇小说。第一个短篇小说发表后,立刻用稿费去阿富汗游玩。多年之后麦克尤恩接受采访,回顾了写作这些短篇小说时所处的境况:“我二十出头,正在寻找自己的声音。”当时他反感英国文学传统里社会档案式的写作,他想表达一种个人生存的翻版,他说“早期的那些小故事都是倒影我自己生存的一种梦境。虽然只有很少的自传性内容,但它们的构造就像梦境一样反映了我的生存。”麦克尤恩21岁开始读卡夫卡、弗洛伊德和托马斯·曼,并且感到“他们似乎打开了某种自由空间。”然后“我试写各种短篇小说,就像试穿不同的衣服。短篇小说形式成了我的写作百衲衣,这对一个起步阶段的作者来说很有用。”麦克尤恩毫不掩饰其他作家对自己的影响,他说“你可以花五到六个星期模仿一下菲利普·罗斯,如果结果并不是很糟糕,那么你就知道接下来还可以扮扮纳博科夫。”而且还努力为自己当时写下的每一个短篇小说寻找源头,“比方说,《家庭制造》,是我在读过《北回归线》之后写的一个轻松滑稽的故事。我感谢亨利·米勒,并同时用一个滑稽的做爱故事取笑了他一把。这个故事也借用了一点罗斯的《波特诺的怨诉》。《化装》刚效法了一点安格斯·威尔逊的《山莓果酱》。我不记得每篇故事的渊源,但我肯定巡视了别人的领地,夹带回来一点什么,籍此开始创作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我在很多年前的一篇文章里,专门讨论了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我用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作家的写作影响另一个作家的写作,如同阳光影响了植物的生长,重要的是植物在接受阳光照耀而生长的时候,并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生长,而始终是以植物自己的方式在生长。我意思是说,文学中的影响只会让一个作家越来越像他自己,而不会像其他任何人。    麦克尤恩的写作经历同样证明了这个道理。《立体几何》里关于神奇的叙述与生动的生活场景合二为一,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纳博科夫的某些段落;《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会让我们联想到托马斯·曼的叙述风格,从容不迫,并且深入人心;《与橱中人对话》和《伪装》或许与卡夫卡的那些奇怪的人生故事异曲同工;《舞台上的柯克尔》似乎是与荒诞派话剧杂交而成的;《蝴蝶》里的少年犯罪心理曾经是戈尔丁的拿手好戏,可是到了麦克尤恩笔下也是毫不示弱。    我想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从自己的阅读经历出发,为麦克尤恩的这些故事找到另外的文学源头,找到麦克尤恩未曾阅读甚至是未曾听闻的文学源头。而且同样可以轻而易举地为卡夫卡、托马斯·曼、菲利普·罗斯、亨利·米勒、安格斯·威尔逊、纳博科夫、戈尔丁他们找到文学源头。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这就是文学。    我喜欢引用这样两个例子,两个都是笑话。第一个是法国人嘲笑比利时人的笑话:有一个卡车司机满载着货物行驶在比利时的土地上,由于货物堆得太高,无法通过一个城门,就在司机发愁的时候,当地的比利时人自作聪明地向司机建议,将卡车的四个轮子取下来,降低高度后就可以经过城门。第二个来自中国古代的笑话:有一个人拿着一根很长的竹竿要过城门,他将竹竿竖起来过不去,横过来也过不去,这人不知所措之时,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走过来,称自己虽然不是圣人,也是见多识广,他建议将竹竿从中间锯断,就可以通过城门了。    这两个笑话究竟是谁影响了谁?这样的考证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结果的。我举出这样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各民族的精神历史和现实生活存在着太多的相似性,而文学所要表达的就是这样的相似性。如同殊途同归,伟大的作家都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道路,然后汇集到了爱与恨、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等等这些人类共同的主题之上。所以文学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人们彼此陌生,而是为了让人们相互熟悉。我曾经说过,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作品里,读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像在属于别人的镜子里也能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样。    我相信麦克尤恩在阅读了纳博科夫、亨利·米勒和菲利普·罗斯等人的作品之后,肯定是在别人的镜子里看清楚了自己的形象,然后写下了地道的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这家伙二十多岁就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读一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书,就可以看到一个天才是如何诞生的。    麦克尤恩在这些初出茅庐的故事里,轻而易举地显示出了独特的才能,他的叙述有时候极其锋利,有时候又是极其温和;有时候极其优雅,有时候又是极其粗俗;有时候极其强壮,有时候又是极其柔弱……这家伙在叙述的时候,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恰到好处。与此同时,麦克尤恩又通过自己独特的文学,展示出了普遍的文学,或者说是让古已有之的情感和源远流长的思想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继续。什么是文学天才?那就是让读者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从独特出发,抵达普遍。麦克尤恩就是这样,阅读他作品的时候,可以让读者去感受很多不同作者的作品,然后落叶归根,最终让读者不断的地发现自己。我曾经说过,文学就像是道路一样,两端都是方向。人们的阅读之旅在经过伊恩·麦克尤恩之后,来到了纳博科夫、亨利·米勒和菲利普·罗斯等人的车站;反过来,经过了纳博科夫、亨利·米勒和菲利普·罗斯等人,同样也能抵达伊恩·麦克尤恩的车站。这就是为什么伊恩·麦克尤恩的叙述会让我们的阅读百感交集。    我的意思是说,当读者们开始为麦克尤恩的作品寻找文学源头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现实处境寻找一幅又一幅的自画像。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唤醒自己过去阅读里所有相似的感受,然后又让自己与此相似的人生感受粉墨登场,如此周而复始的联想和联想之后的激动,就会让儿歌般的单纯阅读变成了交响乐般的丰富阅读。      什么是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这就是。      2008年4月5日

the first,the last

不错的吸引我的少数的读本交往与做爱流淌的文字在页码中交织成带缝隙的网可以套住又有空气从缝隙中流出呼吸着O2与H20棒极了I think the boy is differentwith the manabout how to show his love好的文字可以诠释出来爱情与仪式原本就是最尴尬的对视一个在开头一个在末端

暗紫的情绪

"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余华《立体几何》:“你要知道,你的头脑,你的内心,不是酒店的厨房,可以把里面的·东西像旧罐头一样扔掉。它更像是一条河流,每时每刻都在流动和变化。你无法矫直一条河流。”在阅读这篇小说时,你无法知道故事的去向如何,因为这个故事那么的散乱而缓慢,有些怪异的影子。男主人公过着枯燥的生活,并且具有着一个奇怪而执着的爱好,甚至着这一爱好已经变成生活的全部。你会觉得这一举动那么不可理解,因为那些陈旧的日记,并没有什么趣味,在自说自话的讲述着也许只有日记主人才能懂的疯话。进行着不明所以的通信。M所讲述的,“无表面的平面”故事对于这个短小的小说来说冗长而又晦涩难懂,实在难以理解这篇它出现的意义。但在一直僵持烦躁的家庭氛围,开始有所缓和的时候,我开始突然意识到,不会吧,难道故事要这样发展了吗?可是就是这样,我甚至几乎要控制不住的将心中的尖叫外化为惊恐的表情。!这就是我阅读的感受,惊艳,然后就是对作者出色编故事能力及语言驾驭能力无止境的膜拜之情。文章最后一段的高潮部分,情节的出乎意料,由于文字的诡异色彩,使得跳跃的情节带有一种幽蓝的气质,闪烁不定又心惊肉跳。最终 深蓝色的床单上只剩下她追问的回声。

少年的欲望

我只觉得欲望两字是我对这本书的总结。语言很简单,是我喜欢的风格。起初买这本书以为石头十多个层析年龄的爱情心理,不过最后主要是指青少年对于早恋,初恋,性的感觉。很赤裸也很深刻。这种欲望是谁也有的,国外的孩子与中国的孩子还是不同的。还是长见识了。值得读一下。

爱情就是这样

爱情总在恋爱是很美!刚开始是多么的憧憬那完美的爱恋!总会想那些可笑而不切实际的幻想结局!结果呢?是去了自己来时的路!不仅伤了自己还痛了别人 .

麦克叔叔 被你秒杀到啦

今日读麦克叔叔处女大作,感想颇多,小女几多羞涩,但大言不惭如下:通过这个作,我一不留神,面不改色的对男人有所了解,部分男人,部分变态的男人。色情的作品,我9岁的时候看过一部,唯一的一部。那书也是短篇,也很雷人。传说中五大名著之一《白话聊斋》,当然这是我神封的。我忽地觉得自己是只女鬼,忽的觉得要报恩了...男人们读《最初》,是不是也忽地觉得自己不断的变态下去,还无比正常呢?我努力的找共鸣,可惜死活找不到。可能我不是男人,可能我基本纯洁,但只是可能。或许,女人女娃娃女生女孩子女性,读这些会恶心,呕吐,排斥,不适,不良反应。但还是坚强的读了下去,甚至可以抱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发现变态的男人的可爱之处,也许这样的女人更变态吧。我们没有神力去选择,世界上无非男人女人,无非变态的,不变态的。或多或少,大致如此。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要么飘过。《立体几何》是许多已婚男人的梦想,让那个厌倦了又懒的或者不能离婚的老婆,消失吧!而女人们呢,其实也恨不得早日消失在没有那个怪人的世界里吧,只是无可奈何,我们就是喜欢矫情的让你们以为你们很重要,那只是个习惯,因为大多数男人们都那样,希望自己很重要,也确实一直以为男人比女人重要。大多数女人们也都那样,就让他们觉得重要去吧,谁叫我们生来就具有母性。当你以为别人消失了的时候,何尝不是自己消失了呢? 话说至此,估计有人要拿什么敲我了。《家庭制造》 幼稚的兜售是一种值得炫耀的骄傲,啊,长江!值得歌颂,那真伟大。女娃们,有哥哥没?要当心,狼来了!《蝴蝶》 推荐给女娃娃们看,别指望男人们疼你们,给你们买好吃的。你丫被人扔给阎王叔叔,还指望看得见蝴蝶么?面对诱惑,何不多想一想?玩具冰激凌什么的自己买,要坚决!《化妆》 我们每个人都戴着面具,一张又一张,戴面具是做坏事呢,是做坏事呢?还是做坏事呢?自己呢?为了首尾呼应,毅然要吆喝了“麦克叔 我深深的爱上了你 被你秒杀了”

Weirdly Wonderful:恐惧魔法师的初次亮相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伊恩·麦克尤恩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他凭借此部作品获得了1975年当年的毛姆文学奖,并从此声名鹊起;如今,麦克尤恩的名声早已超出那个不列颠岛国的疆域,越过大西洋,辐及整个英语世界,俨然成为了当代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即使不看作品本身,这一事实就足够让人关注麦克尤恩和这部集子了,因为至少在英国文学史中,还没有一位作家靠写短篇小说建立声望并获得了如此之高的地位与评价。在这部作品的中文版出版之前,国内许多人对麦克尤恩的唯一印象可能就是那部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赎罪》,但若是带着这样的期待来阅读此书,那结果用瞠目结舌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八个短篇加在一起也不过100来页,可是这并不妨碍麦克尤恩展现他的才华,他就是一个可以操弄恐惧的魔法师,用八个戏法告诉读者:谋杀有时纯粹是因为生活太了无生趣(《立体几何》);为人不耻的下流变态之举完全是出于青春期的猎奇心理(《家庭制造》);面对无法承受的孤独之痛,纯粹的恶行可以是最好的疗痛之药(《蝴蝶》)······戏法演毕,观者骇然。麦克尤恩的杀手锏便是故事主人公的不可靠叙述(《立体几何》与《蝴蝶》尤为典型),主人公用第一人称“我”以一种不动声色甚至天真的态度讲述着,故事开始后着力叙述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读者由此便掉入了“我”设好的陷阱,并逐渐认同了“我”构建的事实。有趣的是,这让我想到了英国推理女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名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所有的案发事实都由凶手以“我”来叙述,读者便自然而然地认为叙述者是无辜的,直到最后侦探波洛揭开真相。但麦克尤恩的高明之处在于,“我”的叙述过程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情节发展“我”渐渐展露本性,可靠叙述与不可靠叙述就这样彼此无缝接合,麦克尤恩用简炼且有效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把结局适时托出,而读者只剩下被惊得不知所措了。但光有杀手锏显然不够,因为这还不够迷人。于是,读者读到的是散文式的叙述,整齐而冷静,不,是过分地冷静和自恃,但在阅读过程中升腾起的灰暗与尖锐之感,却让读者分外感觉到在文字之下那澎湃汹涌,令人战栗的人性和欲望,但惊骇未过,又不由得会产生一种对故事主人公的怜惜,因为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期回忆,是一种真实到底的纯真。从这一角度讲,这八篇故事就是魔法师麦克尤恩用各种悚然做成的魔盒,其中盛放着那最迷人的纯真。很庆幸这样一本“珍罕之书”可以在国内翻译出版,虽然距离其首版已经过了35年,我们太需要这种突破世俗道德标准的作品来审视自己,因为在这方面我们这个国家已经缺失太多。

坦荡荡的喘息^

短篇小说的魅力在于,它有着你永远无法揣摩的奇思异想。八个荒凉迷梦一般,阴暗、青春、情欲,有点肮脏并荒谬的故事,让人坦荡荡喘息着自己青涩的成长记忆。伊恩.麦克尤恩,或许值得我们一遍遍体验他带来的骇人与魔幻。

被书题所误导了

一开始会选择买这本书是因为他的书名,他的书名很吸引我。买回来以后细细品尝发现它里面的故事和我本来的想象有点不同。他的笔锋和语言的透切度让我反复地细读了好几遍。。发现好在买了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我读了好几遍最后才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当然那领悟出来的东西纯属是我自己的想法

生与死,真实与玄幻

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

豆瓣评论这么地奥麦克尤恩知道么

我已经不太记得是因为电影[《赎罪》](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50148/)而找到了这本书,还是因为这本书去看了电影。总之,《赎罪》我挺喜欢的,但是这本书又让我觉此前设立豆列[二十几岁时翻不下去的书](http://book.douban.com/doulist/3421797/)是非常明智的决定。这本书只能暂时委身在这个列表之中了。这本小书由8个短篇组成,我看了前4个,实在无法继续(要知道,第6个故事是书本同名的短篇。即便这样,我还是要弃了)。最后,看到[这篇笔记](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304277/)。只能说这位概括能力太强了。。===“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的永久的划痕。”“维度是知觉的函数”— 我只是想象(三维)就已经挺累了,属于知觉不敏感的人。

那些动人的小说们

哲学系列之外的书,不是正正经经描述一个事物的逻辑关系,却通过情景设计,对话描写,杜撰创作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世人生活凌乱,一生中有价值的日子何其短暂,用小说来构筑刻画浓缩,给人以痛击、以遐思、以回忆、如此,方可揭露世间情爱真相,方可让人思考深邃、多元。我正慢慢走进去,去不敢让自己沉溺太深。对于一切可能带给黑洞感觉的东西,我都尽量近而远之,不敢触碰。为什么?答案是两个字:“恐惧”

不适合小清新。

本书由八篇小说构成。作者用细腻、冷静而准确的叙事手法,描写出充满了青春期即将告终、少年马上要长大成人时的焦虑感,对成人世界的疏离和无知令他们抗拒这一转变过程,家庭或母性的缺失又加深了这种挫败感。而作者将这些故事叙事得有声有色,惊心动魄。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八个很让人深思的故事、乍看之下很荒谬、很变态、其实都不同的反应了青春的种种心理、忧郁的、黑暗的、开心的、理想的……

伊恩•麦克尤恩:结构大师,弗门子弟

第一次读麦克尤恩,感觉很愉快!这本短篇小说集目前我只读了第一篇《立体几何》。下面我就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小说由三段剧情嵌套而成。主情节是男主在妻子的干扰下试图揭开M的消失之谜。次情节男主曾祖与M的交情则是作为主线的背景和起因而存在的。次情节中的次情节,M所述的亨特的故事则是M消失的直接诱因。而次情节的谜底又直接导致了主线冲突的高潮和结果。这种嵌套结构非常工整,每一段剧情都安排得恰到好处,都被充分利用,发挥了最大效力。在剧情元素的设置中,“抑制”部分安排得也很巧妙。为了营造惊奇感,作者在男主曾祖与M交谈的内容中安排了讨论后入交媾的部分,其他三次交谈则都是以数学知识为主题的,第一次数学讨论为第二次数学探讨乃至最终的数学实验提供了逻辑条件,而“数学”与“性”正是推动小说主情节发展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文章结尾处作者先制造了男女主情趣盎然的假象,将男主置于女主身后,让读者以为会有一场后入式的云雨戏。结果笔锋一转,男主非但没有和女主共赴巫山,反而将女主送到了另一个次元。通览全文不难发现作者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他充分强调了性本能对人行为的驱动作用,点明了性是暴力的导火索。很明显文中的男主是一名性功能障碍者,他的这一生理缺陷应是遗传自他的曾祖。文中交代,男主的曾祖花高价购买了某已故船长的阳具,对其珍爱有嘉,这是因为他本身是性无能,因而将这根已死之人的壮硕阳具意淫成自己的来呵护。他认定后入交媾和自慰都是滔天的罪恶,一生中做爱的次数不超过十次,断言人类做爱的体位数目不会超过素数17,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自卑和嫉妒。文中的男主有着和其曾祖相似的心理,他们都将精力释放在学术考究上以此来逃避自己性无能的现实,而他的妻子则是个正常的女人,所以常常会出现欲求不满的状况。文章明白地表现出女主拼命想跟男主亲热,男主则拼命想摆脱女主的矛盾情状。女主梦见自己乘坐的飞机即将坠毁,而地上布满了成千上万的婴儿,这说明女主的潜意识中希望拥有自己的孩子,她摇醒男主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想跟男主生育后代。精神上的性欲冲突直接演化成肢体上的暴力冲突,男女主都被性本能驱动着丧失了理智。但是女主始终没有放弃与男主亲热的机会,男主也在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怒火。直至女主将男主视为唯一精神支柱的某船长的阳具损毁(好怪异的表达╮(╯▽╰)╭ ),并讥讽男主“我以为你会舔它”的时候,男主虽然仍然在用理智强压怒火,可在潜意识里,他已经希望女主能从他的世界中消失了。而最后一段情意绵绵的描写更加强调出男主的性功能障碍有多么严重,最终潜意识战胜了理智,男主在开场时探索的M消失之谜底成了为全文高潮服务的伏笔,在结尾处发生了作用。除了漂亮的结构和精神分析的内核之外,小说还对比了男女双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探讨了自省与自赎的意义,对荣格及其提出的带有神秘主义倾向的分析心理学进行了辛辣地揶揄,甚至论及了物质与意识的哲学关系。在细处的描写也能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比如我最喜欢的一段:“我想象它曾去过的地方,开普敦、波士顿、耶路撒冷,被裹在尼科尔斯船长黢黑腥臭的皮裤里周游世界,偶尔在挤挤搡搡的公共场所掏出来撒尿,才见到炫目的阳光。我还想象它触摸过的一切,所有分子,在海上寂寞相思的长夜里尼科尔斯船长摸索的双手,那些年轻的姑娘以及色衰的娼妓们湿滑的阴道,她们的分子一定保存至今,还有那从切普赛街飘到莱切斯特郡的一粒细小尘埃。”这种于细微处品察寰宇的高对比度文字可视为麦克尤恩的标签了。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