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30
ISBN:9787807639817
作者:山下英子
页数:192页

作者简介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书籍目录

推荐序  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
前言 什么是断舍离
第一章 只要了解个中奥妙,就能激发干劲——断舍离的机制
断舍离是不收拾的收拾法
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
为了维持好心情而收拾
与整理术、收纳术有什么不一样
筛减物品带来的自我察觉
夺回被占据的空间和能量
从衣柜开始,来一场自我改革吧!
从不穿的衣服着手,去除自己的执念
筛减物品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关系
由实践到意识的转变过程
和物品成为好朋友
磨砺内在的感应力
东西要用才有价值
断舍离专栏1 蒙古人与断舍离的生活法
第二章 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无法丢弃的理由
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
捡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
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香鱼变成鲶鱼了吗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总之我就是不想待在家里!”——逃避现实型
“那些回不去的幸福时光”——执着过去型
“没有了就会很不安”——担忧未来型
对“现在”的界定因人而异
扔不掉就是不想扔
当杂物占据了空间
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
代表停滞和腐朽运的灰尘与杂物
破烂儿还可以分三类
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
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
找回对自己的信任
……

编辑推荐

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倾情作序推荐,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首部正式授权简体中文版作品,完美阐释断舍离精神和断舍离的实践法。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全民参与断舍离,“断舍离”一词迅速成为当年日本年度词汇。横扫日本、台湾各大畅销书榜第1名,持续热销长销,出版三年,系列累计销量突破80万册。对台湾偶像剧女王林依晨影响至深的一本书,宫崎骏父子携手吉卜力工作室推出动画《来自虞美人之坡》诠释断舍离精神。身边的杂物越堆越多,却怎么都丢不掉,因为“舍不得”、“好可惜”;不断地买新东西,怎么都停不了手,因为“万一没有……”、“总有一天会用到”;想把屋子收拾干净却迟迟不肯行动,因为收拾“很麻烦”、“费时间”;……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对物品的执着中,作者山下英子通过参透瑜伽“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并由此获得灵感,创造出了一套通过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灵环境的“断舍离”整理术。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前言

前言什么是断舍离初次见面,欢迎进入断舍离的世界。我是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杂物管理咨询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呢?大家一定很纳闷吧,毕竟自称杂物管理咨询师的人,全世界也只有我一人而已。所谓杂物,就是英文的“clutter”,也就是指没用的破烂儿。我的工作是建议、协助客户重新审视堆满了整个住所的物品,通过重新考虑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扔掉对如今的自己已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最后,住所收拾干净了,客户也能顺便与自己内心中的垃圾说再见了。没错,帮助人们清理住所及内心的没用的破烂儿和垃圾,为在这些破烂儿中苦苦挣扎、烦恼不已的人们做咨询,这就是我的工作。接着要说说这本书的名字--断舍离。我想,这恐怕是一个对大家还很陌生的词。断舍离,duan she li,请各位试着张开嘴,读出它的发音。这三个字很有冲击力,读起来铿锵有力。一言以蔽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总而言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因此,要采取的行动是--“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到达这样的状态:“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不一样,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换句话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性”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刻、彻底的了解,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如此一来,不仅是居住环境,就连整个人的心灵都能轻松舒畅了。到今天,我已经以断舍离为主题做了近八年的讲座,亲眼所见的令人生出现加速度变化的学员也已经不计其数了。他们所做的,看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劲儿地扔掉东西而已,然而断舍离的不可思议之处,就在于它会带来行为的改观,有时候甚至会让人生出现重大转折。换工作、辞职、迁居、搬家、结婚、离婚、再婚……这简直就像是打开了盖子,把不知不觉间封存起来的内在力量释放出来了一样;也像是制造出一个契机,让每个人都能够回归原本的人生态度;还像是点燃了可以让人的生命炽热燃烧的导火线,也就是像扣下扳机似的……这就是断舍离的有趣之处。我与断舍离的相遇是在差不多20年前,契机是当时我在高野山的寺庙借宿,看到了修行僧非常爱惜地使用着生活必需品,以及把每个角落都仔仔细细打扫干净的整洁舒畅的日常空间。这与并非日常生活的宾馆里的舒适感不同,是非常清爽的。当时,杂志和电视上正在盛行收纳术,非得把堆到满出来的东西仔细地分类、整理、收纳,否则就没办法收拾屋子--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想来,我们的生活是在不停地做加法。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走上街,到处都充斥着无穷无尽的物品。然而无论是物理上还是精神上,我们是不是连“让自己混乱的东西”都背上身了呢?近距离观察高野山的生活,让我发现了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的重要性。与之相联系的是我过去在瑜伽教室学到的“断行”、“舍行”和“离行”。这是为了斩断欲望、脱离执念的修行哲学。这种哲学能不能用在聚焦于人与物的关系的行动上呢?通过这样思考,我想出的语言就是“断舍离”。结果,原本并不擅长整理的我,现在却以断舍离这种减法解决法开设讲座,为大家提供整理的指南。人生真是很不可思议。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家务事构成的。因此,想要在日常生活中维持清爽的环境,神圣的空间,不就是重复做这些家务吗?不需要闭上眼睛,也不需要静静打坐,只要坦然面对物品,也就是坦然面对自己。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那么,断舍离具体要采取哪些过程呢?请允许我将通常在讲座上说的话浓缩地记在这里。虽然说是过程,可其实只要了解了思考模式,就会开始领悟,接下来就是自动启动程序了,大家就会迫不及待地非常想要进行断舍离。虽然“收拾”这个词会让人感到有责任感,有点沉重,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逃避,可很多人却觉得“如果是断舍离的话我就能做到!”。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毕竟是要将被掩埋的自己重新拯救出来的工作。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断舍离,通过断舍离过上悠闲舒适的生活。如果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变得只有必需的物品,并且能够顺利地流通到最必要的场合,那又会怎样?可以说,那就能够促进生活的代谢和循环!这种自诩的废话暂且放到一边。我希望大家能够神奇般地对断舍离上瘾,能够了解自己,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加速良性的变化!来吧,我们一起,Let's 断舍离!

内容概要

山下英子
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从2000年起,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 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竞相采访,令断舍离讲座成为社会流行话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参加讲座的学员也日益增多。

章节摘录

第一章只要了解当中奥妙,就能激发干劲--断舍离的机制断舍离是“不收拾”的收拾法断舍离是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一旦了解了它的机制,你就能在瞬间燃起斗志,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因此,我非常有必要先说明断舍离的含义。平日里,我们想把房间整理干净,一般会从哪里下手呢?想到要整理房间,我们脑子里浮现的往往会是整理、整顿、扫除(扫、擦、刷)这些词。需要注意一点,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收拾,和“整理、整顿”有一种微妙的差异。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能体会到两者之间的这种微妙差异。在断舍离里,收拾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里,我必须首先明确给出收拾的定义。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大吃一惊?对照着这个定义,回想平时的生活,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漫不经心地收拾,从来没考虑过“当下的我”与物品真正的关系吧?如此一来,倘若关系轴或时间轴是错位的,那么即便是收拾了,也没办法区分出生活必需品和没用的破烂儿。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虽然用不着,但也丢不掉;某样东西,总觉着迟早有一天能派上用场,但“那一天”直到今天还是没到来;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毫无用处,但就是一直放在那不想扔……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是关系轴或时间轴错位的产物,即在考虑如何处理这些东西时,我们把轴线错位在了物品与他人、不确定的未来和已经成为过去的过去上。总体来说,在施行断舍离的过程里,我们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基于关系轴和时间轴的收拾工作。从行动上讲,就是扔掉--舍。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东西放进垃圾袋再扔进储藏室的话,那不叫收拾,只不过是把东西改变一下形态换个地方存放而已,是移动。而断舍离要做的,是把用不着的东西扔出家门,彻底切断它们与自己的关系。如此彻底地“舍”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就是--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时间是由不断持续发展着的若干个当下组成的,所以这些“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也是在时时更新着。所谓时时更新,就是说我们要不断进行更换。如此一来,只要认真地收拾下去,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把东西搬回家之前认真思考一番,考虑东西现在对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用,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思考的过程里,你逐渐会认清,原来在你的生活里竟然充斥着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与此同时,你就会只关注那些生活的必需品,懂得拒绝那些非必需品了。一旦形成了这种三思而后行的习惯,你就真正实现了“断”的状态。而断舍离的含义就是,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为了维持好心情而收拾是不是只要进行断舍离,随时更替循环身边的必需品,不乱买、乱堆东西,就没必要再收拾房间了呢?毕竟一提起收拾两个字,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不情愿、不得已的劳动,要是可以的话,能不做就不做。但事实是,一旦形成了断舍离的观念,就不会把“收拾”和“麻烦”、“讨厌”这样的词联系起来了。因为当你身边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时,自然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舒适感,你要做的就是维持这种感觉不变,而你也很愿意这么做。只要体验过这种舒服的感觉,收拾也就没那么不情愿了。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会说,自从断舍离以后,以前那种一提到收拾就觉得讨厌的心情全没了,跟以前比,现在的自己真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断舍离是一种不需要收拾的收拾法。不得不去收拾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因为那些东西是我们的敌人,是给我们带来烦恼的根源。但如果没有那些东西存在,身边留下的都是自己此时此刻正需要、正适合自己的东西,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东西就全是我们的战友,让我们能有一个愉悦舒畅的好心情。如果只是为了维持这种好心情,那自然就能称不上是收拾了。第二章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无法丢弃的理由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经过上面一番仔细的分类和分析之后,想必大家应该能明白一点了。说到底,堆积着的破烂儿就代表着“良心不安的聚集”、“担忧的聚集”。我已经说过,在断舍离里,要把时间轴放在当下,而良心不安与担忧,其实是把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与未来。我们先来看看良心不安吧。我说过,“不用的东西”是那种带着“我好恨啊”的诅咒的东西,反过来说,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能物尽其用而导致良心上的不安。光是想着“必须得用”,结果就是行动不起来,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继而又进入“这样不行啊”的自责中。而且,还会以“总有一天说不定能用得上的”之类的借口,就那样把东西放在一边不去处理。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会不停地自责,不停地找借口,不知不觉就耗费了很多的能量。这种行为就好像是自己狠狠地揍了自己一顿,然后再给伤口贴上创口贴一样,让能量慢慢地流失。“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去毁灭证据”、'只要扔掉就好了,毁灭了证据就无罪了,是吧?“现在的我能够若无其事地说出这些话,可以前的我也完全就是这种状态。在我还没能”断“的时期,家里全是买了又不用的东西。因为”可是总有一天……“这样的借口,我把它们全都留下来了。与此同时,良心上的不安也越积越多。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干脆就扔了算了!”虽然这么想,但有些东西就是觉得很可惜,就是舍不得扔。比如说泡沫经济时期买的大垫肩的西装,当时可是足足花了十万块呢,太贵了,而且还没穿过几次。买的时候花了十万日元,这个事实总是一阵一阵地涌上心头,把自己完全逼回了过去。话虽这么说,但这件西装也确确实实不会再穿了。还有小时候家人买给自己的风筝、钢琴,现在根本没人玩了,可它们依然还是稳稳地盘踞在家里,相信很多家庭里都有类似这种的玩意儿吧!以前骑过,如今早就锈迹斑斑的自行车之类的,也很常见。这些东西实际上已经变成垃圾了,必须得处理了,可还是因为太重、太麻烦,所以就懒得去扔。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把能量留给未来,让未来去处理了。可这些东西留了下来,反而会强化这些东西所包含的回忆和能量,给人造成混乱。说真的,我的感觉是,家里放着的东西,有八成都是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或未来上的。剩下的两成,就是时间轴确实锁定在现在的东西。这些东西就算放得很乱,在断舍离看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些东西与自己是有切实的关系的。或许你很随便地胡乱用着这些东西,或许这些东西也和你自己并不相称,但将它们替换为“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就是下一阶段要处理的问题了。在目前这个阶段,当务之急是确保物品保持在active--使用中--这样的正常状态。因此,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聚焦于现在的物品也可以分为几类。每天使用、每个月用一次的,频率更低一点的还有每个季度、每半年、每一年用一次的,或者还有只在婚丧嫁娶等典礼上使用的东西,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它们分成“日常”和“非日常”两类。也就是说,并非使用频率低就不会和人产生切实的联系。那类使用频率低的物品,也必须仔细看明白再收起来留用。不过,我常常会看到类似在盛夏里玄关处还摆着滑雪板之类的情况。这是不是因为占了八成的过去和未来的东西太多,占据了收纳空间,逼不得已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暖炉和风扇不合季节地一直放在外面,类似这样的情形,还是要警醒一点。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此外,在往家里带东西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注意,有时候,我们会有把购买的焦点放在非日常的东西上。比方说,有人会为了一年也来不了一次的亲戚、为了偶尔来小住一下的朋友,特意准备出茶具和被褥。有的人在碗柜里放了大量专为客人用的餐具,可自己家人用的餐具却很少。我想,这一定就是因为他们总在重复着上述行为。在断舍离中,基本上没有“客用”这种观点。自己很喜欢、同时一直在用着的东西,拿给客人用就好了。因为平时在用的东西,都是经过自己精挑细选的好东西,所以给别人用也挺好的。为一年一次,甚至是几年一次的事情花钱,这说到底不过是“虚荣”罢了。如果按照一年只住两个晚上来算,就等于是在365天中的2天上花费了过分的精力。其实,大部分的客人来住的时候,都不会有“我想用客人专用的好餐具、好被褥”的想法。所以,不用为了虚荣而硬撑门面,自然地招待客人就是最好的。


 断舍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02条)

  •     从内容来说,我觉得真的很不错。也许是因为本来我的生活态度就和“断舍离”的状态很相似。本来在买了书打开阅读前看到了有豆友的评价挺消极的,说这种东西没必要赘述成一本书。有人评价说书的内容冗长复杂。可是当我真正打开看可之后,觉得那种感觉是“啊原来有人跟我想的一样啊”这样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学生,本来就没有多大的物资需要我去整理,也没有多少的金钱允许我去买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正因为这样,才能够在买东西之前再三思考我是不是真的需要,我是不是真的喜欢。而且因为“物资的匮乏”,所以能够果断地收拾整理。同时因为性格上也不是一个怀旧的人,“舍”对我而言也不是一件难事。但在看书之前,有时候会想其实这样做到底有没有道理,到底是不是在浪费。看完之后就觉得其实自己做的不错啊,同时也开始觉得这种整理方式,生活态度,是可以分享给别人的,是可以说服别人参与的。这不是我的小怪癖,这也许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所以接下来要把这本书介绍给爸妈看,介绍给朋友看。希望他们也能跟自己一样找到这种生活的乐趣。但是从书的排版和封面设计来说,真的让我感到不舒服了。作为一本讲“断舍离”的书,作为一本教人如何才能过简单精致生活的书,为什么封面会跟其他的所谓畅销书一样充斥着各种“大字报”一样的红字,很害怕不能吸引别人目光的感觉。总觉得这本书的封面就应该跟它的内容所讲的一样简单精致,是“最好的那5个东西”。因为封面,四星。
  •     舍弃东西,就如同清除池塘中的垃圾或铁锈一样。为了保持畅快的流水状态,无论如何都必须把无用的东西一件件舍弃。同时,也必须留意物品流入的闸门管理。最主要的是,要坚定地保持“断绝不需要的物品"的意识。尝试:1.免费样品不要再拿了。2.宣传单和赠品也要拒绝。3.不要再大量购入超过自己所需数量的折扣商品。4.也别再将饭店的擦手巾拿回家了。5.尽量在点菜的时候把握好量,尽量不要打包回去。通过这些动作培养这样的谨慎意识,就能够减少流入自己住处物品的数量。一旦开始坚定“断绝物品”的意识之后,你将会明确地减少购买多余物品或是收取免费东西的情形。如此一来,应该舍弃的东西也会随之减少。而这些都是让每天的整理工作变得轻松的主要秘泱。因为,如果不断绝物品总是从外头大量流入的状况、不论你再怎么努力丢弃废物,这都将成为一项没完没丁的累人工作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从现在开始,坚决地将“不必要的东西”挡在门外。然后,已经累积的无用物品则无论如何都要丢弃掉。有了这样“断”和“舍”的“双重效果”。潺潺的话澈流水才有重回人生河流的机会。
  •     如题,这是一套提高执行力,且对于取缔消极应对心态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说白了,这是一套帮助懒人提高办事效率的理论。从立论的出发点以及实际的实践成果来看,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作者原本是一位普通职业女性,在转型为心理咨询师之前,辗转不同行业更换过数个职业。断舍离理论的萌发乃至著书问世,也是在作者本人面对物品杂乱困扰,通过学习瑜伽体悟出的道理。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将其系统整理成理论,传播给更多的人共同来实践检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断舍离三个字清晰直观地呈现了该套理论的核心思想。前两个字是动作、是先决条件,只有经历了断与舍的阶段,最后才能达到离的境界。为了论证断舍离理论行之有效,作者例举了大量论据及案例。从拒绝改变及付诸行动的动机,分解各类心态及应对方法。在管理物品归置分类等方面,英子女士总结出的几个“三大类”还是非常实用的。结合案例与具体方法,作者将这套理论讲解的非常细致,也非常透彻。有图表、方法图、每个阶段的侧重点,还将要点重点都用黑体字加粗标注出来,非常贴心。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大特征,便是拥有深不见底的欲望。所以,断与舍在付诸实施时就会有很大的阻力。归根结底,除了人天生的惰性之外,对物欲的不知餍足才是真正的元凶。就个人的生活经验而言,家里各类物事堆积如山的人,年龄结构上以老年人居多,然后就基本上是购买力极强的月光一族了。不论是哪一类人群,囤积物品的动机是什么,断不了与舍不得的困扰,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富足的前提下的。我们很难去想象,一个吃完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的人、一个家徒四壁勉强维持生计的家庭,甚或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乞丐会生发出这类困扰。再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套理论的终极目标与佛学的无欲无求相近。因此对仍需生活在都市里,无法摆脱欲求的人们就有隐形的危险。尽管作者在文末提到了,断舍离并非鼓励人们去做苛求自己的苦行僧,但是如果读者严格按照该理论标准实施,就很难把握那个度。换言之,比如你通过宣扬酒文化教会了一个人饮酒的礼仪,偶尔小酌固然怡情,但你却不能断言这个人不会变成酒鬼。过犹不及,对某些本身欲求就不太多的人来说,再去强行实践断舍离就会出问题。如运用得当,推物及人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品质,与此同时还能磨砺心志,对内在锻造培养有莫大益处。反之,领会过头自认为悟道遁世,则可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在这点上,英子女士并没有给出防范措施及救治建议。综上,断舍离管理法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物品的利用率、能掌握更便捷的分类法、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执行力与鉴赏力、能增强学习者的自信。但由于必须做出取舍,断舍离也有看破红尘与只买奢侈品的风险。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自我管理的前移。
  •     比较欣赏的一个理念是,进行断舍离时以自己、以当下为中心,不是以物品能不能用,断舍的同时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品质
  •     心理学的指导稍微看看就够了 这本真的是一小时读完啊…
  •     书不错.我看了一部分,总体感觉写的还可以,值得一看
  •     断舍离是那种少见的从收拾物品开始,最后顺带连心理环境也整理得焕然一新的整理技术。直观看来,断舍离讲的是对物品的归置和整理,但那种断与舍的思想是融入在整理的动作中的。每一次给物品做断舍离,每一次思考这件东西我是不是该买、是不是需要、是不是还要留着,都是一次心理的训练过程。通过这种反复不断的断舍训练,我们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准确地判断出什么东西是自己确实需要的、确实适合自己的、确实能让自己舒服的,并且会形成惯性,不知不觉间连心念也一并跟着断舍离——抛开那些对现在无用却让你一直纠结的过去,舍弃耿耿于怀的旧事,断然离舍一切不必要的干扰。现代人之所以活得疲累,经常觉得压抑困惑,还有隐隐的不安,对未来的担忧,很多时候都是庸人自扰。把一切不属于当下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拒之门外,人的心理环境就会像几番断舍离过后的居住环境一样,清新自然,畅通无阻,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人的身体就会想充电到100%的状态一样,充满激情与活力,灵感的火花也开始闪现,充满无尽的能量。
  •     读这本书有一种强烈收拾房间的欲望,读完这本书一切如初,我也是没救了
  •     粗看了一遍,正好快要搬家了,正好用得上
  •     断舍离,用最少的东西过最精致的生活。
  •     看完就实施了一下五斗橱。
  •     虽然是很小的一本书,内容简单,但作者的理念很有说服力,节俭、简洁但是有质感的生活很值得尝试!读过之后会树立全新的消费观、价值观,值得一读,但更值得一试。
  •     扔了好多,好纠结。怀旧的孩子。
  •     书中理论较多,作者对于精神层面的指导较为深入,另外第59页,从上之下第二行,10日元,应该为10万日元,漏印了一个“万”字!
  •     例子太多略显啰嗦 但是教会了我如何克服抑郁症 最重要的不是活着 而是活出美好 我也会为此而努力
  •     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看完了,书很轻松、易懂。虽然整本书其实就3个主要内容,但是通过反复来强化,并逐步让心理也接受这种方法。最主要是这本书实践性很强,第二天就把家里该扔的扔,再也没有舍不得。第三天把办公室收拾了一通,过期但是舍不得扔的全都处理了。很喜欢这种可以快速实践的书,满分好评。
  •     书中的观点确实令我受到启发。以自己的需求来决定是否需要断舍离,不考虑物品本身的价值,用不到的东西再贵也没必要再留了。
  •     这种垃圾书怪不得桐谷桑买了也不看
  •     起码,我扔了挺多东西。
  •     确实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张德芬的序言都比具体内容要深刻
  •     在书店喝着咖啡看完这本书的,表示受益匪浅,回去就整理了家里的东西,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时刻谨记“断舍离”,生活,越简单,越幸福……
  •     我会向我身边的同时朋友推荐这本书的,不错!老婆很喜欢!
  •     赠送的书,还没有时间看呢
  •     从物品的管理到观念的升华,阐述了一种优秀的思想来帮助人们更好的经营生活。
  •     有点啰嗦。断舍两个doing达成离的being。后面强行扯入理论。anyway工具书只要摘选对自己有用的片段并实施就好。
  •     废话很多,建议只读第一章和最后两章。总体来说占比较大的是心理方面的劝导。整理东西考量是否需要要从自己出发,考虑自己需要不需要,而不是物品可能未来有用或者丢弃了很可惜。如果不是我目前需要使用的东西,基本上这种东西都是可以舍弃的。反正未来也不会用或者未来会有更好的替代品。
  •     我认为这本书不只是对物品管理的一种看法,更多的会对每个人个体本身带来影响,强调的是活在当下的理念,不去为以前的事或未来的事忧心。看似是讲物品管理的书,但是却能影响人生态度。
  •     全书比较冗杂,但是确实也有些收获~物尽其用,是为断;物逢其时,是为舍;物入其位,是为离……发现自己确实有个别变态过分的堆积嗜好……
  •     别买……
  •     北京回合肥的火车,正好读完,生活真的需要断舍离。
  •     除了书页面的味道有较浓的刺激味道外,其他都还可以,内容是净化心灵的导师,可以看看
  •     太啰嗦了。
  •     有启发,东西是拿来用的,你用什么物品透露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不舍得用的东西是你觉得自己还配不上的东西。
  •     最近被物欲冲昏头脑,看本书浇一浇。
  •     不知不觉我的生活契合了这本书的论调。不错的书,就是插图太少,排版太紧。早点引进就好了,有种在读一本旧书的感觉。
  •     总的来说,无论是收纳还是延展至生活各个方面,『断舍离』还是挺有裨益的。万事开头难,最难实行的显然是『舍』,难就难在“扔掉不必要的物品”和我们“扔掉多可惜啊”之类的固化思想相冲突,一时片刻恐怕难被人接受(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不过一向就有这种“不用就扔”的“败家子”思想的我看来,『舍』一但被接受,以及紧接而来的『断』会成为不单是收纳,在生活上也是一种“高效”的生活哲学。至于『离』,作者说得是真的玄乎,这部分大家看看就好。
  •     盆友推荐的书,因为我就是一个什么都舍不得扔的人,最后没用的东西越积越多
  •     最求简单,勇于放下,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慢慢实践,终会获益。
  •     在现在这个物资过剩的时代,物品的买与留,应该思考的方向是“需要且必要用”, 而不再是“可以使用”。 我回到家的这半年,丢了许多放了好久的东西,我只留下我需要用的,剩下丢掉、回收或是捐给公益机构,很舍不得,但能确认的是,丢掉那些东西并没有对我的生活产生影响,因为我的生命只需要这些东西便得已延续…… 某种程度上,断舍离的精神就像回到了大自然原始的动物生存模式吧,举例来说:狮子只捕猎师群需要食用的分量,假如一天吃不完,他们就把食物拖到较不显眼的地方,隔日再食用,直到食物吃完了,他们再去补食。不需打猎的这段期间,他们可以和同伴嬉戏,教导小狮捕猎食物,拓展势力……等等做更多的事。 断舍离是一种精神模式,不是丢东西!!丢只是一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舍去买“想要的东西”的欲望!!如果你清清楚楚知道家里剩下哪些东西,那你还会花钱买同样的东西吗?
  •     其实感觉一页纸就可以讲完了吧
  •     这本书介绍的内容还蛮有实践性的。当断则断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却很少能做到。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了断,乃至有大的判断,很禅,可以学习下。
  •     我也不想囤货啊。。。收拾东西还会惹怒室友
  •     因为内心的混乱,所以每次想要做事的时候就想要整理外在环境。从整理开始,整理自己的内心。发现其实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那些图便宜买来的,凑单买来的,最终都不是你想要的。这样的事情今后都不要做。得不偿失。物欲的世界里,最需要的是做减法。
  •     “对自己真正必要的事物其实比想象的要少得多。”
  •     坦白說, 我一直也覺得這類的心靈書就是把一句顯淺的話扯成一本書的長度. 不過只少這本書扯得不討厭, 看完後我也真的去捨了一大堆東西
  •     炒得很火 觉得就 就那样吧
  •     有用 看完立马丢东西
  •     1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断(斩断多余无价值的);2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用不着的,就舍弃掉);3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各得其所)
  •     中心思想用几句话即可概括,但为了凑成本书,作者也是煞费苦心。
  •     大大改变消费观购物欲的一本书
  •     没能够被说服,略失望
  •     断舍离可以说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契机。这本书才看了一小半,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行动了。以前总觉得自己缺很多东西,看见什么都想买,都觉得自己没有,结果就在翻箱倒柜的过程里,找出了一堆一堆有的没的的东西,什么都有,衣服、化妆品、项链手链、以往看话剧演唱会的场刊门票、还有各式各样的茶叶……总之是惊到了,发现很多吃的东西还有护肤品什么的都已经过期了,自己完全已经想不起来他们的存在了,就堆在家里自己还一直一直地买新的,简直是……忍无可忍!借助断舍离,我先是清掉了所有已经或是快要过期的东西,然后把用不着的东西统统扔了,还有些杂货,舍不得丢,但确实没用,让我再纠结一下……总而言之,断舍离这个概念真的太棒了,因为它可以让你清楚看到,你的贪念和欲望有多可怕,尤其是在面对从家里请出来的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垃圾的时候,你才会最直观地感受到,一直以来,自己到底是买了多少没用的东西!
  •     全书都在下定义、 难以说服人
  •     有用的东西才留下,没用的都处理掉。因此也要少买东西。 用就用好的,也能提升自己的品位和价值。
  •     说到底,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
  •     看了实操篇感觉比心灵篇更实用一点,而且看的也比上一本仔细。我们总是不弃,不舍,最后弄丢了自己的内心,这本书可以引导我们更从容的面对生活,一切回归最初简单的样子。为了在纠结中得到解放,必须包容另一个自己,本书还可以治疗自己的选择困难症。打算付诸行动,但要一点点来,以免回归原点。
  •     这种类型的书,反反复复讲同一个道理,一篇小文章就能解决,非要集合成一本书,略显唠叨。
  •     图书馆c区旧书架3楼的新书!然,一脸畅销书的肤浅装桢,实质内容不多,一种理念帮助人去开启,翻阅读完即可。操作方法和心得体会,还不如豆瓣极简小组的分享详细!个人感觉还是“整理法”一书更佳。
  •     刷新了我看过的日本书之记录 其它的书看完会觉得有价值的就一页儿 这本看完 发现有价值的是三个字“断舍离”,对日本人的工具书 从此彻底不再有任何期待
  •     看一本好书,总能找到共鸣,结合自身进行更深层的反省思考,同时也让人为之一振,瞬间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般豁然开朗,《断舍离》言浅意深,从生活的小事情反映到人生的大事情,只有懂得“舍弃”当下不适合、不需要、不舒服的东西,“放下”对过去的不舍、对未来的担忧,才能拥有更新的能量,去选择适合、需要、舒服的东西。
  •     日本的整理方面书籍非常值得一看
  •     关键是自己能不能实践而不是别人写的好不好
  •     觉得好多东西讲与没讲一个样
  •     第一次pc看书,鼠标soso的。一边笔记一边快速看,看的还有点浮躁!内容就不多说了,差不多就是围绕通过扔东西来训练选择力并发现和完善自己。中途用一些案例和许多许多道理来辅佐你能养成这个习惯!不是记笔记我都不知道! 通过阅读,我也发现自己。对于这种概念书不是很喜欢,本来还想写个观后感,想想没必要!浪费时间,还不如去收拾收拾感受下自己的处境!
  •     自己已有这种意识。这本书将意识描述出来,更加系统化和升华。非常易于操作
  •     看完这本书后,做了大量的清理,并且不再执着于增加物质。让生活变得更简单,才有更多的阳光照到你的身上。
  •     整理日常用品,然后扔了很多
  •     不捡 不囤 扔起来!
  •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
  •     内容沉闷,略显啰嗦
  •     17年的第一本书。 还是很震撼的,自从搬家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东西也从最早很少一点,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身边堆满了杂物,扔了可惜,可却再也没用过。杂物太多导致失去了收拾的欲望,整个家真的快变成垃圾场了… 要好好断一断,已经断完了一个柜子,希望早日把不再用的东西都断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